一、论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理论框架的构建(论文文献综述)
薛琳[1](2011)在《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需要明确长远的战略目标,实行战略化经营。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业绩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要求,必须构建一种将业绩评价指标与战略规划紧密结合的战略业绩评价体系,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更具前瞻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业绩信息。另一方面,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战略目标和业绩评价的重点会有所区别,应将生命周期作为构建企业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的重要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在消化吸收国内外有关战略业绩评价和企业生命周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对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首先,在战略管理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开展业绩评价新的逻辑起点,详细介绍了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报告等7个构成要素,分析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能够满足特定企业生命周期进行战略管理需要的业绩评价体系。其次,在详细分析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由短期财务业绩指标和长期竞争能力业绩指标共同组成的指标体系,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内部指标与外部指标、现行指标与滞后指标有机结合。其中,短期财务业绩指标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现金流状况等4个层面;长期竞争能力业绩指标包括客户和市场能力、内部业务流程、员工素质、创新能力、与政府和社区关系、公司治理水平等6个层面。第三,全面归纳了影响战略业绩评价的内外部环境因素,针对政府宏观政策、行业垄断性、经营战略、社会文化等重要因素,分析了不同环境条件下企业开展战略业绩评价的重点。第四,选择111家信息行业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开展实证研究,通过确定样本所处生命周期、选择并计算短期财务业绩指标和长期竞争能力业绩指标、利用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获得样本企业基于生命周期的战略业绩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谭华[2](2009)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后勤集团业绩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业绩评价作为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工具,其评价结果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发展起着导向作用,是促进企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战略管理系统和创新的业绩评价工具,自上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受到全世界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平衡计分卡来评价企业业绩,包括一些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并且很多企业都取得了成功。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推行,其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实体。高校后勤集团由此产生。相对于一般社会企业,高校后勤集团作为特殊背景下形成的企业组织,由于其产生的时间不长,其在财务管理和经营业绩评价机制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建立起系统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用于高校后勤集团经营特性的业绩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有效业绩评价工具,是否适用于高校后勤集团,值得研究。本文首先对平衡计分卡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和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并重点对高校后勤集团业绩评价研究文献进行了概述,通过分析,总结归纳出了我国高校后勤集团业绩评价应关注的问题: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高校后勤集团业绩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其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性质,设置社会效益方面的评价指标。第二,通过对平衡计分卡理论框架和高校后勤集团性质特点的具体分析,指出了平衡计分卡在高校后勤集团应用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认为其局限性主要在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无法对高校后勤集团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评价,因此需要扩展平衡计分卡评价内容。第三,依据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对高校后勤集团的社会责任涵盖内容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社会责任相关指标与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内容的比较,指出了二者之间存在的融合与差异,由此提出:增加一个层面——社会贡献层面以评价高校后勤集团的社会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高校后勤集团五层面业绩评价基本模型,并对五层面涉及的指标内容进行了具体分析,列举了各层面可能涉及的指标。最后,以X大学后勤集团业绩评价为案例进行了五层面业绩评价体系的具体设计及运用,其路径为:X大学后勤集团业绩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战略分析—关键业绩指标选择—确定指标权重及目标值—指标计分及评价。同时,通过案例的运用分析,就高校后勤集团运用平衡计分卡提供了一些建议,以期能给后勤同行业的应用提供例证。本文主要贡献在于将平衡计分卡扩展为五个层面,新增了社会贡献层面。本文的不足主要在针对高校后勤集团业绩评价提出将平衡计分卡扩展为五个层面以及其各层面可能涉及的指标,仅就高校后勤集团业绩评价提供一个基本思路,列举的指标并不全面。同时本文只对平衡计分卡分解到后勤集团二级单位层面进行了讨论,未设计针对员工个人的业绩指标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薪酬体系。
赵淑惠[3](2009)在《企业内部业绩评价的行为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业绩评价具有跨学科的研究背景,是多学科研究中的重要主题。以业绩评价系统构建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和实务探索,是当前会计学中研究业绩评价问题的主流方向。20世纪90年代以后,知识经济的萌生及全球社会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使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对企业价值及价值驱动因素的关注使源于实务的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倍受理论和实务界的推崇。非财务业绩计量、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业绩三棱柱等“新”的管理会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使综合业绩评价系统的构建研究盛极一时。简单回顾中西方对业绩评价问题的研究历史,笔者发现,当前会计学中对业绩评价问题的研究表现出以下两个较为突出的特点:第一,业绩评价研究以对企业整体业绩以及对企业经营者业绩的外部评价研究为主,对企业内部业绩评价研究的关注程度不够;第二,业绩评价的研究成果表现为业绩评价体系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对系统影响及业绩后果研究的关注程度不够。鉴于此,本文基于跨学科的研究背景,在借鉴多学科业绩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企业内部业绩评价系统及业绩评价指标为研究对象,以行为会计为主要研究范式,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内部业绩评价进行基于主体的自下而上的行为影响研究。本研究的层次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本文从“理论基础→基本理论→实证分析→探索性研究”四个依次递进的层面上展开。除第一章“导论”外,第二章“企业内部业绩评价的行为影响研究综述”和第三章“企业内部业绩评价与行为影响的理论框架”构成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界定了本文的概念前提、研究范围、研究现状、当前业绩评价的发展特征和研究特征等,并在中外相关主题文献述评的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基础框架;第四章“内部业绩评价的行为影响模式及研究整体设计”为本文的核心基本理论,是在第三章业绩评价的传统理论基础和行为理论基础框架内建立起来的。主要包括业绩评价的行为影响因素、行为影响路径及行为影响模式。理论基础与基本理论的整合,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和探索性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在研究的整体设计中,确定了主要的行为影响变量、行为反应变量以及业绩结果变量;第五章“评价多样性对基层员工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构成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实证研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思想和方法对激励计划中业绩评价多样性水平对基层员工产生的行为影响进行理论模型的构建和检验,其中部分假设得到验证,部分假设未通过检验;第六章“内部业绩评价系统对管理层行为影响的探索性研究”为本文的探索性研究部分。本章以经验研究结论为基础,基于管理层的双重主体地位(业绩主体和评价主体),对综合业绩评价系统对管理层可能产生的双重行为影响进行探索性分析,从而为实务中业绩评价系统的构建提出警示和参考。文章最后是第七章“结束语”,主要对研究结论、研究中的局限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上四个层次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表现为三个方面:理论研究结论:本文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通过横向梳理界定了企业业绩评价的相关概念,通过纵向梳理,明确了业绩评价的发展历程、发展特征和研究特征,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为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框架。概括性的研究结论为:第一,业绩是一个基本概念,从字源学、不同学术传统以及不同阐释者对业绩所赋予的不同问题意识考察,业绩的定义有“行为”和“结果”两种导向。业绩是对业绩主体当前行为过程和/或过去行为结果的量化,表现为业绩主体当前和/或过去行为的效率和/或效果。业绩概念中表现出主体性(行为性)、目标性(承诺性)、可度量性和历史性的要素特征。关于业绩评价的定义,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并不完全统一,对比分析后,本文认为,业绩评价包含着逻辑一致的测量和判断两个环节,量化和判断相辅相成,不能偏废。业绩及业绩评价只有在特定的决策背景下,与特定的决策制定者相关才有意义。第二,以评价主体不同的评价目的为前提,以业绩评价指标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本文区分了业绩评价发展的不同阶段:单一评价主体的成本指标阶段,二元评价主体的财务指标阶段和多元评价主体的战略综合指标阶段。中西方业绩评价的发展历程表明,业绩评价是一种变动不居的多层次主体行为。环境变迁是推动业绩评价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的根本动力;企业理论、管理理论的发展促成了多层次业绩评价主体的形成,而多层次评价主体评价目的的异质性,又直接决定了内、外部业绩评价主体在评价内容上的差异。为了平衡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一种具有综合性、战略性、系统性特征的业绩评价模式被不断创新和发展起来。第三,将企业内部业绩评价的传统理论基础与行为分析理论基础以企业内部业绩评价系统为媒介进行整合,本文建立了内部业绩评价行为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框架。其中,传统理论基础包括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预算理论和激励理论等,行为分析理论包括关于人的假设及行为方式理论,动机计算理论和角色理论。在基础理论框架内,本文进一步构建了行为影响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该研究框架的建立,以一系列重要概念和关系的澄清为前提,包括对企业业绩全貌的把握,对组织业绩、过程业绩、个人业绩关系的辨析,对企业内部业绩评价行为内涵的理解等。本文认为,企业内部业绩评价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决策行为,是内部业绩评价主体对内部业绩评价客体(即业绩主体)过去行为的效率和/或效果进行量化及综合的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管理决策对业绩评价客体行为实施影响,从而引导业绩主体实现企业目标的行为过程。以企业内部业绩评价的行为过程模型为基础,本文确定了行为影响因素的系统观和指标观,建立了行为影响路径,并最终确立了内部业绩评价的两种行为影响模式,用以指导后续的实证和探索性研究。实证研究结论:通过综合运用实地研究、档案研究等分析方法,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思想和原理,本文对激励计划中业绩评价多样性水平对基层员工产生的行为影响进行研究,得出以下实证结论:第一,激励计划中的评价多样性对员工感受到的角色模糊水平具有直接的正影响。第二,员工感受到的角色模糊水平对个人业绩具有直接的负影响。第三,个人业绩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具有直接的正影响。第四,具有较高(低)价值承诺水平的员工,对多样性的激励计划做出行为反应时,经历较低(高)的角色冲突。第五,具有较高(低)价值承诺水平的员工,对多样性的激励计划做出行为反应时,经历较低(高)的角色模糊。第六,在基层员工层次,激励计划中的评价多样性与员工感受到的角色冲突水平之间的正向影响关系假设未通过验证,角色冲突与个人业绩之间的反向影响关系假设未通过验证。这一实证研究的结果可能是由于评价多样性变量测量方法上的缺陷所导致的。但对于基层员工而言,由于其作业任务的结构性较高,需要应对的不确定性程度较低,这种影响关系不成立的结论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可能性。探索性研究结论:探索性研究以管理层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层不同的主体地位(业绩主体和评价主体),得出如下两个方面的结论:第一,与基层员工不同,管理层作为管理业绩主体,其管理控制职能的履行对综合业绩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信息原则,多样性的评价指标提供了与组织运行重要方面相关的广泛的指标集合,将业绩评价指标与组织战略和有价值的组织结果综合,将不同职能部门和价值链的业绩评价指标进行整合。因此,针对管理层作为业绩主体(评价客体)的探索性研究的结论为:综合业绩评价系统正向影响管理层的角色清晰水平,角色清晰正向影响管理业绩。第二,面对多样性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主体的管理层在选择评价指标和为指标赋权的过程中,受其自身认知能力、决策能力、情感偏好等多方面心理和认知因素的影响。在指标选择和判断的过程中,管理层倾向于使用结果指标、财务指标、客观指标和共同指标。在主观业绩评价的过程中,管理层的评价“偏好主义”将导致对下属评价的信息偏差,从而影响主观业绩评价的准确性。本研究以业绩评价的跨学科研究为背景,从行为影响的角度选择了当前的研究主题,此类研究在国内管理会计学研究中还并不多见。行为分析理论的运用、以及行为分析范式在全文中的体现是本文的几点创新。当然,作为行为会计研究的一次探索,本文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实证研究中的样本数量、样本分布、潜变量的测量方法等等,仍需要进一步深入、补充和完善。
王冬晶[4](2009)在《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期,随着我国林业新定位和林业新的发展思路的确定,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面对林业企业经营环境发生的这种巨大变化,是否存在有效的体现林业新定位要求的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体系,如何合理评价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从而充分调动经营者的工作积极性,是建立现代林业企业制度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有森工企业发展的状况。然而,目前我国对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评估还主要停留在经济效益评价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缺乏科学、必要的考核和监督,大多数林业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重采轻育,森林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林业“两危”日益严重。本文以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为出发点,对目前我国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将平衡计分卡方法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的平衡观、战略观等启示,与现代社会责任观、现代林业理论、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森工企业的特殊性和经营目标相结合,站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构建了一套体现林业新定位要求的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即“六维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三重业绩维度和三大效率维度,综合评价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业绩与动因效率,对森工企业的财务与非财务业绩、短期与长期业绩、结果与过程业绩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和评价,实现了基本评价功能与战略管控功能的有机结合。并且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实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的业绩构建了具体的综合评价模型。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在丰富和发展我国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理论的同时,也为森工企业的管理、改革和发展提供思路,尽早实现林业及林业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周伟红,王玉梅[5](2008)在《构建科学完整的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文中研究指明在概括总结现有企业的效绩评价系统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企业效绩评价系统理论框架的组成及逻辑结构;同时,揭示了效绩评价与相关问题的相互影响。
赵海玉[6](2008)在《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评价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来,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对房地产业加大投资力度的上市公司日渐增多。其中,既有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公司,也有兼营房地产的公司。这些公司因其略带趋同性的投资行为而被投资者和媒体笼统地称为“房地产上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地产板块的判断。近年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频繁出台,是为了防止房地产投资过热增长,而房地产上市公司在2007后半年股价大跌,这正是调控的作用,为了帮助投资者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有一个较好的把握从而进行投资,因此建立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评价机制,对投资者进行投资、规避风险有着重要意义。房地产上市公司开展综合实力评价机制研究,便于公司对影响综合实力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为企业提供自我诊断的有效方法。公司在评价中,可以根据量化后的指标,概括特征,总结优势、揭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强化管理、改善经营、确定投入、增强竞争能力。对于房地上市公司来说,综合实力评价机制的研究以及应用尚处于起步和探索性的研究阶段,具有重要的经济研究价值。这篇论文首先分析了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内涵,并根据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特点,在分析了众多相关企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系统论的方法提出了科学、合理、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揭示了各个指标的涵义。其次这篇论文在指标权数的确定上,引入了层次分析法,使得指标权数的确定更科学、更可靠。对于定量指标经济意义不同,表现形式不一样的特点,为了便于评价分析,这篇论文对其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并分别构建了无量纲化函数模型。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这篇论文基于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理论,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并构造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将专家判断与客观信息处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构建了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多级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希望这篇论文对于企业综合实力评价方法的改进、引导对投资者进行投资、规避风险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张建玲[7](2008)在《生产型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涉及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效率”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覆盖面广、内容丰富,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的课题。严峻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现实,使得提高生态经济效率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非常迫切。然而主流经济学对于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研究的局限性、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片面性,导致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生态经济效率”评价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评价的理论基础框架、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本文通过集成微观经济学、广义生态经济学、管理学、物理化学、物理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采用系统科学与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理论基础以及数学建模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框架以及系统支撑理论模型;设计了适合我国生产型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了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综合数学模型,并根据理论研究结果,运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与数学模型,对我国钢铁企业的生态经济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钢铁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的风险因素。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提出了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框架,包括企业的生态边界、有限理性生态经济人假设、生态经济效率适度最优的效率判断标准,以及基于物质的效率分析框架。(2)设计了综合考虑资源效率、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的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3)构建了考虑资本、劳动、资源和能源投入以及环境影响的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在主流经济学理论框架下,结合广义生态经济学理论,本文提出了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研究的基础框架:定义并分析了企业生态边界,有限理性生态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生态经济效率适度最优标准,以及基于物质的效率分析框架。构建了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系统支撑理论模型;探讨了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数学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因为没有考虑经济行为的环境影响,因而不适应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要求。本文根据所提出的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框架,生态经济效率的权威定义,以及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目标和应遵循的原则,设计了生态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传统效率、资源效率、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指标体系四个子系统,以及每个子系统具体的指标变量,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生态化经营业绩、核心竞争优势以及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应用本文提出的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框架,系统支撑理论模型、以及以及数学建模理论基础,结合面板数据模型,对传统生产函数模型进行了改进,把资源、能源和环境影响作为投入要素,构造出用于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综合准确的数学模型,包含了生产的废弃物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反馈影响,考虑到了物质和能源投入以及非期望产出。根据理论框架、评价指标体系、数学模型以及生态经济效率的权威定义,以资本、劳动、资源、能源和环境影响指标作为投入,以实证方式研究了这些指标以及节能技术对于中国钢铁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的影响。我国钢铁企业生态经济效率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是,资源利用效率低,环保投入不足,能源消耗太高,应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而不仅仅是增加资本投入。本文的研究结论是,主流经济学的效率研究框架必须作重大的改进,才能适应生态经济理论的发展要求,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现实。传统经济学只关注价值循环,广义生态经济学在有限理性生态经济人假设和企业生态边界的前提下,关注物质循环、能量循环、价值循环与信息循环的统一,效率分析基于物质的基础之上,生态经济学逻辑的变化,最终体现在效率评价标准的变化上,由传统的投入产出的帕累托效率转向生态经济效率的适度最优。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必须相应地考虑企业经济行为的环境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证明了理论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李勇强[8](2008)在《构建我国企业基于价值的平衡业绩评价体系》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重点探讨了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改进问题。它在对我国企业目前业绩评价体系的局限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中存在的重利润轻价值、重短期财务成果忽视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问题,以当代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平衡计分卡理论以及现代财务理论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即建立我国企业基于价值的平衡业绩评价体系。该体系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的最高目标,引入了先进的经济增加值指标作为企业衡量业绩的核心指标,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中实现了兼顾企业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定量衡量与定性衡量、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
黄浩岚[9](2008)在《绩效三棱镜在商品流通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日益完善,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持续不断的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保持。企业绩效评价作为一项有效的企业监管制度和管理系统,不仅是企业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重要手段,而且已成为新的竞争环境下影响企业在管理竞争中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价,在不同的时期,根据其生产经营特点以及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先后创立了不同的绩效测量方法。从最早的成本评价阶段开始,经过了财务评价阶段、平衡评价阶段的探索历程。其间比较有代表性的绩效评价方法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在当时特定的经营环境下,上述绩效评价方法对于加强企业管理、对企业实施有效监管等方面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然而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片面性。目前,我国对企业的绩效评价基本上是采用单一的、由会计核算资料生成的财务性绩效评价体系,这正是我国企业“社会属性”缺失的症结所在。这种评价方法在数据获得上要受传统会计方法的制约;在评价目的上只重视股东利益,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在评价内容上无法涵盖企业绩效的全部内容,在指标设计上偏重于以会计收益为基础的财务指标,没有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它已不能满足我国企业和谐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拓展出一种全方位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而绩效三棱镜正是这样一个全面的、多角度的绩效衡量结构。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站在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上,以“企业除要考虑股东利益以外,还要考虑包括债权人、顾客、供应商、政府和社区等在内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基本论点,主要研究了绩效三棱镜的五个方面问题,分析了SHHL连锁超市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技术,提出了构建以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导向的,包含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定量和定性指标在内的绩效三棱镜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总体思路,设计出适合我国商品流通企业发展需要的全方位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于处在经济转型和完善时期的我国企业迅速提高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安中涛[10](2007)在《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的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管理控制和资本控制的重要手段,绩效评价在企业集团加强内部管理、确保集团战略有效实施、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不同于单体企业绩效评价。已有有关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的研究,多着眼于评价指标、标准等“表象性”评价要素,忽略了影响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构建的内部动因和外部因素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绩效评价模式的比较和分析,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构建了战略控制型、战略导向型和财务控制型三种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其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集团战略管理、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和内部治理等的不同,分析了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构建的特殊性和基本原则,构建出三种不同于已有模式的绩效评价模式:战略控制型绩效评价模式、战略导向型绩效评价模式和财务控制型绩效评价模式。(2)阐述了构建不同评价模式时评价主体、客体和评价目标等评价要素内容表现的不同,其中着重讲述了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设计和选取,并通过一个出版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构建的案例分析进行了印证。(3)通过分析集团战略、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和内部治理、外部环境、企业文化、产品特征、行业因素、技术特征等权变因素对评价模式构成要素的影响,从权变因素作用类型和作用方式两个方面,总结归纳了权变因素对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的作用机制,以解决权变因素对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构建的“逆向影响”问题。(4)重构了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这包括委托代理理论、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三大支持理论;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的要素研究及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功能性和环境适应性等系统特征研究组成的核心理论;以及其它相关理论。
二、论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理论框架的构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理论框架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有关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相关概念 |
1.1.1 业绩 |
1.1.2 业绩评价 |
1.1.3 战略、战略管理与战略业绩评价 |
1.1.4 企业生命周期 |
1.2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产生的背景 |
1.2.1 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
1.2.2 传统业绩评价方法的缺点 |
1.3 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思路和结构 |
2 战略业绩评价理论及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现状 |
2.1 战略业绩评价理论的研究现状 |
2.1.1 有关业绩评价理论的演进 |
2.1.2 国外关于战略业绩评价研究的现状 |
2.1.3 国内关于战略业绩评价研究的现状 |
2.2 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现状 |
2.2.2 国内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现状 |
3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委托代理理论 |
3.1.1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
3.1.2 委托代理理论对业绩评价的启示 |
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容 |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业绩评价的启示 |
3.3 战略管理理论 |
3.3.1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过程和主要观点 |
3.3.2 战略管理理论对业绩评价的启示 |
3.4 系统论 |
3.4.1 系统论的主要观点 |
3.4.2 系统论对业绩评价的启示 |
3.5 权变理论 |
3.5.1 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 |
3.5.2 权变理论对业绩评价的启示 |
3.6 组织行为学理论 |
3.6.1 组织行为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
3.6.2 组织行为学理论对业绩评价的启示 |
3.7 企业成长理论 |
3.7.1 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观点 |
3.7.2 企业成长理论对业绩评价的启示 |
4 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划分与战略目标 |
4.1 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划分 |
4.2 各生命周期阶段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特征 |
4.2.1 初创期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特点 |
4.2.2 成长期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特点 |
4.2.3 成熟期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特点 |
4.2.4 衰退期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特点 |
5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逻辑关系 |
5.1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概述 |
5.2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体系各构成要素的内部逻辑关系 |
5.3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主体 |
5.3.1 业绩评价主体的演进 |
5.3.2 本文确定的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主体 |
5.4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客体 |
5.4.1 业绩评价客体的三个层面 |
5.4.2 本文确定的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客体 |
5.5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目标 |
6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 |
6.1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指标的质量特征 |
6.2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6.3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
6.3.1 从战略目标到关键业绩指标 |
6.3.2 短期财务业绩评价指标和长期竞争能力评价指标 |
6.4 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指标 |
6.4.1 初创阶段的战略业绩评价指标 |
6.4.2 成长阶段的战略业绩评价指标 |
6.4.3 成熟阶段的战略业绩评价指标 |
6.4.4 衰退阶段的战略业绩评价指标 |
7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标准和评价方法 |
7.1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标准的设计原则和种类 |
7.1.1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标准的设计原则 |
7.1.2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标准的种类 |
7.2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评价方法 |
7.2.1 构建分层次的评价因素集合 |
7.2.2 确定单项指标的得分 |
7.2.3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8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 |
8.1 样本的选择与分类 |
8.1.1 样本和评价指标的选择 |
8.1.2 样本所处生命周期的判断 |
8.2 运用熵权理论进行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 |
8.2.1 运用熵权法进行业绩评价的步骤 |
8.2.2 业绩评价的结果 |
8.3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结果分析 |
9 战略业绩评价系统的环境因素分析 |
9.1 影响战略业绩评价的环境因素 |
9.1.1 企业外部环境 |
9.1.2 企业内部环境 |
9.2 政府宏观政策与战略业绩评价 |
9.3 企业经营战略与战略业绩评价 |
9.3.1 成本领先战略的业绩评价特征 |
9.3.2 差异化战略的业绩评价特征 |
9.3.3 集中化战略的业绩评价特征 |
9.4 企业行业垄断性与战略业绩评价 |
9.4.1 垄断企业的经营特点 |
9.4.2 垄断企业业绩评价的特点 |
9.5 社会文化与战略业绩评价 |
9.5.1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在企业管理上的特点 |
9.5.2 中国传统文化对业绩评价的影响 |
10 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总结 |
10.2 论文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
10.3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企业生命周期判定表 |
附录B 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指标原始数据表和标准化数据表 |
附录C 熵权计算表 |
附录D 企业综合得分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详细摘要 |
(2)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后勤集团业绩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文章研究思路 |
1.2.1 研究路线图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内外对平衡计分卡的研究文献概况 |
1.3.2 国内业绩评价研究概况 |
1.3.3 对高校后勤集团业绩评价研究文献概况 |
1.3.4 对文献研究的总结 |
2. 平衡计分卡与高校后勤集团业绩评价 |
2.1 绩评价的涵义及发展概况 |
2.1.1 业绩评价的涵义 |
2.1.2 业绩评价发展概况 |
2.2 平衡计分卡理论 |
2.2.1 平衡计分卡理论框架 |
2.2.2 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的因果关系 |
2.2.3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的构成要素 |
2.2.4 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步骤 |
2.3 高校后勤集团业绩评价现状 |
2.3.1 高校后勤集团的产生、概念及性质界定 |
2.3.2 高校后勤集团的特点 |
2.3.3 高校后勤集团业绩评价现状 |
2.4 平衡计分卡在高校后勤集团业绩评价中的适用性及局限性 |
2.4.1 平衡计分卡在高校后勤集团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状况 |
2.4.2 适用性分析 |
2.4.3 局限性分析 |
3. 社会责任与高校后勤集团业绩评价 |
3.1 企业社会责任基本概念 |
3.2 高校后勤集团的社会责任 |
3.3 增加社会贡献层面评价高校后勤集团社会责任 |
3.3.1 企业社会责任与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内容的融合 |
3.3.2 增加一个新的评价层面——社会贡献层面 |
4. 高校后勤集团五层面业绩评价体系的构成 |
4.1 高校后勤集团五层面业绩评价体系的基本模型及内涵 |
4.1.1 五层面业绩评价体系的基本模型 |
4.1.2 五层面业绩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 |
4.2 高校后勤集团五层面业绩评价体系指标内容 |
4.2.1 财务层面指标 |
4.2.2 客户层面指标 |
4.2.3 内部业务流程层面指标 |
4.2.4 学习与成长层面指标 |
4.2.5 社会贡献层面指标 |
4.3 高校后勤集团五层面业绩评价体系指标的几点说明 |
4.3.1 根据高校后勤集团的战略具体设计指标 |
4.3.2 根据高校后勤集团所处的生命周期设计指标 |
4.3.3 指标选择的原则 |
5. X大学后勤集团业绩评价应用案例 |
5.1 X大学后勤集团概况 |
5.2 X大学后勤集团业绩评价现状 |
5.3 X大学后勤集团现有绩效考核体系的问题分析 |
5.4 X大学后勤集团战略分析 |
5.4.1 X大学后勤集团SWOT分析 |
5.4.2 X大学后勤集团战略分析 |
5.4.3 X大学后勤集团的战略地图 |
5.5 X大学后勤集团关键业绩指标的确定 |
5.6 X大学后勤集团业绩指标权重的确定 |
5.7 X大学后勤集团业绩指标目标值设置 |
5.8 X大学后勤集团二级单位饮食中心二***年业绩考核举例 |
5.8.1 饮食中心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
5.8.2 饮食中心业绩指标计分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主要贡献 |
6.1.1 结论及应重视的问题 |
6.1.2 主要贡献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3)企业内部业绩评价的行为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主要创新 |
2 企业内部业绩评价的行为影响研究综述 |
2.1 内部业绩评价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2.1.1 业绩评价的发展阶段 |
2.1.2 业绩评价的发展特征 |
2.1.3 内部业绩评价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特征 |
2.1.4 内部业绩评价行为影响研究的必要性 |
2.2 内部业绩评价的行为影响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2.3 国内外行为研究现状评价 |
3 企业内部业绩评价与行为影响的理论框架 |
3.1 企业内部业绩评价的行为内涵分析 |
3.1.1 业绩的概念界定与行为内涵 |
3.1.2 业绩评价的概念界定与行为内涵 |
3.1.3 业绩评价分类与研究范围界定 |
3.1.4 企业内部业绩评价的行为内涵 |
3.2 内部业绩评价的传统理论基础 |
3.2.1 内部业绩评价的基础理论 |
3.2.2 内部业绩评价的支持理论 |
3.2.3 内部业绩评价系统的构成要素 |
3.3 内部业绩评价的行为理论基础 |
3.3.1 行为影响研究的基础理论——行为学五项基本原理 |
3.3.2 行为影响研究的分析理论——人性假设、动机计算、角色理论 |
3.4 内部业绩评价行为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整合框架 |
4 内部业绩评价的行为影响模式及研究整体设计 |
4.1 内部业绩评价的行为影响因素确定 |
4.1.1 行为影响因素确定的重要业绩概念前提 |
4.1.2 行为影响因素的整体观——业绩评价系统 |
4.1.3 行为影响因素的分解观——业绩评价指标 |
4.2 内部业绩评价的行为影响路径 |
4.2.1 行为影响的一般路径 |
4.2.2 业绩评价系统的行为影响路径 |
4.2.3 业绩评价指标的行为影响路径 |
4.3 内部业绩评价行为影响的整合模式及研究整体设计 |
4.3.1 业绩评价行为影响的整合模式 |
4.3.2 行为影响研究的整体设计 |
5 评价指标多样性对基层员工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前提与研究假设 |
5.2.1 评价多样性与员工的行为反应 |
5.2.2 行为反应与个人业绩、工作满意 |
5.2.3 人格因素对评价多样性与行为反应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5.3 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
5.3.1 样本分析 |
5.3.2 变量测量 |
5.3.3 问卷设计 |
5.3.4 研究方法 |
5.4 数据分析 |
5.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4.2 信度检验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3 结构模型的拟合度评价及假设检验 |
5.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 内部业绩评价系统对管理层行为影响的探索性研究 |
6.1 管理层的界定及角色特殊性 |
6.1.1 经营者与管理层 |
6.1.2 管理层的双重主体地位与两类业绩指标的同质性 |
6.2 内部业绩评价系统对管理层业绩行为的影响 |
6.2.1 管理层的主要职能——管理控制 |
6.2.2 业绩评价系统的综合性特征 |
6.2.3 综合业绩评价系统的信息功能 |
6.2.4 行为影响系统模式的理论构建与方法探讨 |
6.3 内部业绩评价系统对管理层评价行为的影响 |
6.3.1 综合业绩评价系统与主观业绩评价的产生 |
6.3.2 主观业绩评价的两种研究思路及研究成果 |
6.3.3 主观业绩评价对管理层评价行为的影响 |
6.4 探索性研究展望 |
7 结束语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1.1 理论研究方面 |
7.1.2 实证研究方面 |
7.1.3 探索性研究方面 |
7.2 研究的局限性 |
7.3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1 西方国家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的研究动态 |
1.2.2 原苏联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的实践探索 |
1.2.3 国内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的概述 |
2.1.1 绩效评估的内涵 |
2.1.2 经营者绩效评估的概念 |
2.1.3 经营者绩效评估的基本内容 |
2.2 国有森工企业的相关概念 |
2.2.1 林业企业 |
2.2.2 国有森工企业 |
2.2.3 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 |
2.3 林业新定位的一般理论 |
2.3.1 林业新定位的思想渊源 |
2.3.2 林业新定位的含义及本质 |
2.4 本章小结 |
3 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的历史进程与发展演变 |
3.1 国外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效绩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
3.1.1 原苏联森工企业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指标 |
3.1.2 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森工企业经营者的传统财务效绩考核 |
3.1.3 平衡计分卡思想在国外林业企业中的应用 |
3.2 我国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的发展进程 |
3.2.1 20世纪60年代国家对森工企业经营者的考核 |
3.2.2 20世纪70年代国家对森工企业经营者的考核 |
3.2.3 20世纪80年代国家对森工企业经营者的考核 |
3.2.4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国有林业企业经营者效绩评价 |
3.3 我国森工企业现行的主要绩效评估方法─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 |
3.3.1 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 |
3.3.2 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的优点 |
3.3.3 我国森工企业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的缺陷 |
3.3.4 我国建立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国有森工企业效绩评价制度的必要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4.1.1 体现林业行业特点 |
4.1.2 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林情 |
4.1.3 突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 |
4.1.4 突出林业新定位的客观要求 |
4.1.5 为国有出资者服务 |
4.2 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六维平衡计分卡”思想框架的提出 |
4.2.1 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进行责任与绩效的有效关联 |
4.2.2 通过六大模块平衡设置实施业绩与效率的综合考量 |
4.3 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六维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参照 |
4.3.1 GRI报告指标体系 |
4.3.2 KLD社会指数体系 |
4.3.3 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
4.4 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六维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的设置 |
4.4.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4.4.2 业绩类三维指标的设置 |
4.4.3 效率类三维指标的设置 |
4.5 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方法的研究 |
4.5.1 “六维平衡计分卡”评估方法的选择 |
4.5.2 评估模型的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的实证分析 |
5.1 指标计量 |
5.2 层次分析法赋权及有关综合评价向量的计算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构建科学完整的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立科学完整效绩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模型的价值取向 |
1.利润最大化 |
2.企业价值 (股东财富) 最大化 |
3.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 |
三、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1.一般原则 |
2.特殊原则 |
四、构建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1. 定量指标体系 |
2.定性指标体系 |
3.计分方法 |
4.评价标准的选择 |
(6)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评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基本假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基本假设 |
1.4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企业综合实力评价研究进展情况 |
1.5.1 国外企业评价研究状况 |
1.5.2 我国企业评价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2 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综述及其综合评价理论基础 |
2.1 房地产上市公司及其综合实力的涵义 |
2.1.1 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含义 |
2.1.2 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综述 |
2.2 公司综合实力评价体系的系统论理论基础 |
2.2.1 基础理论与理论框架的关系 |
2.2.2 社会经济环境对企业综合实力评价的影响 |
2.2.3 基于系统论的企业综合实力评价体系特性 |
3 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
3.2 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及选取 |
3.3 评价指标的解释 |
3.3.1 规模指标 |
3.3.2 经营管理能力指标 |
3.3.3 稳健及成长能力指标 |
4 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
4.2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
4.3 评价结果的处理 |
4.4 评价指标的模糊层次分析 |
4.5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4.5.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5.2 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的步骤 |
4.5.3 指标权数的群决策方法 |
5 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模糊综合评价 |
5.1 定量指标单级模糊综合评判 |
5.1.1 定量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
5.1.2 定量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
5.1.3 评语集V 的确定 |
5.1.4 评语集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
5.1.5 定量指标对于评语集的隶属度的确定 |
5.1.6 定量指标综合评判 |
5.2 定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 |
5.2.1 评语集V 的确定 |
5.2.2 定性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
5.2.3 定性指标对于评语集的隶属度的确定 |
5.2.4 定性指标综合评判 |
5.3 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模糊综合评判 |
5.4 评价结果的处理及排序方法 |
6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生产型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主流经济学的效率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述评 |
2.1.1 主流经济学的效率理论 |
2.1.2 主流经济学效率评价的参数方法研究述评 |
2.1.3 主流经济学效率评价的非参数方法研究述评 |
2.1.4 参数方法与非参数方法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
2.2 生态经济效率理论与应用研究述评 |
2.2.1 生态经济效率的定义 |
2.2.2 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现状 |
2.2.3 生态经济效率应用研究现状 |
2.2.4 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趋势 |
2.3 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述评 |
2.3.1 资源效率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述评 |
2.3.2 能源效率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述评 |
2.3.3 环境效率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2.3.4 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与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 |
3.1 企业效率评价的理论基础—主流经济学理论 |
3.1.1 主流经济理论的企业边界 |
3.1.2 主流经济理论的企业行为假设—经济人假设 |
3.1.3 主流经济理论的企业效率评价标准—帕累托最优 |
3.1.4 主流经济学框架下企业效率的分析基础—基于价值的分析 |
3.2 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广义生态经济学理论与数学建模理论基础 |
3.2.1 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理论基础与广义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内在统一性 |
3.2.2 工业生态学理论 |
3.2.3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
3.2.4 环境经济学理论 |
3.2.5 生态经济学理论 |
3.2.6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 |
3.2.7 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数学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3.3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基础框架 |
3.3.1 生态经济系统中企业的边界—企业的生态边界 |
3.3.2 生态经济系统中企业的行为假设—有限理性生态经济人假设 |
3.3.3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标准—生态经济效率适度最优 |
3.3.4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的分析基础—基于物质的分析 |
3.3.5 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系统支撑理论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产型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1 传统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局限性 |
4.1.1 传统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4.1.2 传统绩效评价体系的局限性 |
4.2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目标与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4.2.1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目标 |
4.2.2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4.3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3.1 资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3.2 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3.3 环境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3.4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产型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5.1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分析 |
5.2 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非参数方法与参数方法 |
5.2.1 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非参数方法 |
5.2.2 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参数方法 |
5.3 面板数据模型 |
5.3.1 一般形式的面板数据模型 |
5.3.2 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中参数的估计与检验 |
5.3.3 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的经济意义 |
5.4 考虑资源、能源投入和环境影响的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 |
5.4.1 考虑资源、能源投入和环境影响的一般函数形式模型的构建 |
5.4.2 考虑资源、能源投入和环境影响的柯布—道格拉斯模型的构建 |
5.4.3 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评价模型的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应用分析-中国钢铁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 |
6.1 中国钢铁产业特征以及生态化运行状况 |
6.1.1 中国钢铁企业特征 |
6.1.2 中国钢铁企业生态化运行状况 |
6.2 中国钢铁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 |
6.2.1 1990-1999年中国钢铁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 |
6.2.2 2000-2006年中国钢铁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 |
6.3 节能技术对中国钢铁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 |
6.3.1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数据收集整理 |
6.3.2 节能技术对生态经济效率影响的评价结果分析 |
6.4 应用分析的结论与效率风险因素 |
6.4.1 应用分析的结论 |
6.4.2 我国钢铁企业的生态经济效率风险因素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有待深入研究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构建我国企业基于价值的平衡业绩评价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企业经营目标分析 |
2.1 企业目标的演化及分析 |
2.1.1 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由来及分析 |
2.1.2 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发展演进及分析 |
2.1.3 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管理根本目标的涵义 |
2.2 股东价值目标与利益相关者目标对企业管理行为的影响分析 |
2.2.1 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目标不具有可操作性 |
2.2.2 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是企业理性管理的关键 |
2.3 基于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经济增加值指标体系分析 |
2.3.1 经济增加值指标的概念及基本内容 |
2.3.2 EVA指标的理论框架 |
2.3.3 以EVA为价值核算指标的业绩评价模型 |
2.3.4 经济增加值作为价值评价指标的优点 |
第三章 平衡计分卡体系的基本理论 |
3.1 平衡计分卡理论的概述 |
3.1.1 平衡计分卡体系的理论发展 |
3.1.2 平衡计分卡体系的特点 |
3.1.3 平衡计分卡体系的基本思路 |
3.2 平衡计分卡的创新与不足 |
3.2.1 平衡计分卡的创新 |
3.2.2 平衡计分卡的不足 |
3.3 在平衡计分卡体系引入EVA作为核心财务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
第四章 构建我国企业基于价值的平衡业绩评价体系 |
4.1 我国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局限性 |
4.2 基于价值的平衡计分卡体系的基本设想 |
4.2.1 构建基于价值的平衡业绩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 |
4.2.2 基于价值的平衡业绩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 |
4.3 平衡计分卡体系指标的选定 |
4.3.1 平衡计分卡体系中财务指标的选择 |
4.3.2 平衡计分卡体系中非财务指标的选择 |
4.4 平衡计分卡体系中评价标准的设定 |
4.4.1 评价标准的类型 |
4.4.2 平衡计分卡体系中评价标准的设定以标杆瞄准为原则 |
4.5 平衡计分卡体系中指标的权重设计 |
4.5.1 权变理论在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
4.5.2 平衡计分卡体系中指标的权重设计应依据权变理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9)绩效三棱镜在商品流通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回顾及现状分析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2 企业绩效评价概述 |
2.1 企业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 |
2.2 企业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 |
2.3 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绩效三棱镜评价体系 |
3.1 绩效三棱镜评价体系概述 |
3.2 绩效三棱镜评价体系分析 |
3.3 绩效三棱镜评价体系的应用状况 |
3.4 绩效三棱镜实施的基本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4 SHHL连锁超市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4.1 公司的背景介绍 |
4.2 公司的经营模式介绍 |
4.3 影响公司绩效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
4.4 公司目前的突出问题 |
4.5 公司绩效评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案例应用:绩效三棱镜在SHHL连锁超市的应用 |
5.1 应用绩效三棱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5.2 公司绩效三棱镜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 |
5.3 公司绩效三棱镜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4 绩效三棱镜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5.5 基于绩效三棱镜的公司绩效综合评价 |
5.6 公司实施绩效三棱镜评价体系的思考与启示 |
5.7 本章小结 |
6 结束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之处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3 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研究存在的不足 |
1.2.4 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应用现状及分析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构建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 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 |
2.1.1 企业集团的概念和特征 |
2.1.2 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的概念 |
2.2 构建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 |
2.2.1 已有的绩效评价理论框架的研究成果 |
2.2.2 构建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 |
2.3 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的支持理论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系统理论 |
2.3.3 权变理论 |
2.3.4 系统理论与权变理论 |
2.4 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的核心理论 |
2.4.1 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系统的要素 |
2.4.2 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的系统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的构建 |
3.1 已有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的研究成果 |
3.1.1 指标评价模式 |
3.1.2 责任中心评价模式 |
3.1.3 预算单位和战略经营单位结合评价模式 |
3.1.4 管理控制模式评价模式 |
3.1.5 已有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研究的评价 |
3.2 集团战略、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内部治理和绩效评价 |
3.2.1 集团战略及管理 |
3.2.2 管理模式 |
3.2.3 组织架构 |
3.2.4 企业集团内部治理 |
3.2.5 企业集团战略管理、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内部治理和绩效评价 |
3.3 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的构建 |
3.3.1 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的特殊性 |
3.3.2 构建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的基本原则 |
3.3.3 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 |
4.1 评价主体、评价客体与评价目标 |
4.1.1 评价主体 |
4.1.2 评价客体 |
4.1.3 评价目标 |
4.2 评价指标 |
4.2.1 评价指标的研究 |
4.2.2 企业集团内部不同绩效评价模式下的指标分析 |
4.3 评价标准 |
4.3.1 评价标准的研究 |
4.3.2 企业集团内部不同绩效评价模式下的标准分析 |
4.4 评价方法 |
4.4.1 评价方法的研究 |
4.4.2 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4.5 评价报告 |
4.5.1 评价报告的含义 |
4.5.2 评价报告的内容和书写注意事项 |
4.5.3 评价报告的形式 |
4.5.4 绩效评价报告制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的权变因素分析 |
5.1 集团战略 |
5.1.1 集团战略 |
5.1.2 集团战略对评价模式构成要素的影响 |
5.2 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和内部治理 |
5.3 外部环境 |
5.3.1 外部环境 |
5.3.2 外部环境对评价模式构成要素的影响 |
5.4 产品特征 |
5.4.1 产品特征 |
5.4.2 产品特征对评价模式构成要素的影响 |
5.5 企业文化 |
5.5.1 企业文化 |
5.5.2 企业文化对评价模式构成要素的影响 |
5.6 所处行业 |
5.6.1 行业 |
5.6.2 行业对评价模式构成要素的影响 |
5.7 技术变量 |
5.7.1 技术变量 |
5.7.2 技术变量对评价模式构成要素的影响 |
5.8 权变因素对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的影响 |
5.8.1 作用机制 |
5.8.2 权变因素对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的影响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 |
6.1 前期工作 |
6.1.1 成立专门的评价工作机构 |
6.1.2 构建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 |
6.1.3 设计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的构成要素 |
6.1.4 建议或健全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制度或办法 |
6.1.5 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实施方案并进行宣传 |
6.1.6 获取对绩效评价工作的支持 |
6.2 组织实施 |
6.2.1 建立日常报告制度,搜集相关基础信息资料 |
6.2.2 在基础数据核实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定量定性评价 |
6.3 评价报告 |
6.3.1 编制绩效评价报告,得出评价结论 |
6.3.2 反馈与提高 |
6.4 组织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
6.4.1 评价数据的调整 |
6.4.2 与其他集团内部运作子系统的衔接 |
6.4.3 其他注意的问题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构建实证研究:案例分析 |
7.1 S 出版集团的基本情况 |
7.1.1 基本情况 |
7.1.2 S 集团的整体战略 |
7.2 S 出版集团现行评价考核办法 |
7.2.1 年度经营业绩评价考核 |
7.2.2 任期经营业绩评价考核计分办法 |
7.2.3 现行评价考核结果 |
7.2.4 现行评价考核办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7.3 S 出版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的构建 |
7.3.1 集团战略、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等权变因素分析 |
7.3.2 基于战略的绩效评价模式的构建 |
7.3.3 评价模式构建后的评价考核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回顾与展望 |
8.1 本文总结 |
8.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
附录一 **省省管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应用调查分析 |
附录二 **省省管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论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理论框架的构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研究[D]. 薛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12)
- [2]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后勤集团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 谭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8)
- [3]企业内部业绩评价的行为影响研究[D]. 赵淑惠.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4]基于林业新定位的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问题研究[D]. 王冬晶.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0)
- [5]构建科学完整的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J]. 周伟红,王玉梅.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06)
- [6]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评价机制研究[D]. 赵海玉. 重庆大学, 2008(06)
- [7]生产型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研究[D]. 张建玲. 中南大学, 2008(03)
- [8]构建我国企业基于价值的平衡业绩评价体系[D]. 李勇强.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02)
- [9]绩效三棱镜在商品流通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 黄浩岚. 南京理工大学, 2008(11)
- [10]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的构建研究[D]. 安中涛. 天津大学, 2007(04)
标签:平衡计分卡论文; 业绩评价论文;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