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档案局召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长会议(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讯[1](2021)在《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举办专题研讨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文中研究表明本刊讯为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的认识理解,研究贯彻落实中的重大问题,交流经验做法,听取意见建议,推动学习贯彻工作持续走深走实,9月27日至30日,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在京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专题研讨班。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陆国强在开班式上讲话,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十二指导组、中办机关党委、中央纪委国家监
张珊珊[2](2021)在《国家治理视域下档案机构改革研究 ——以2018年档案机构改革为中心》文中认为
包双梅[3](2021)在《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路径与逻辑 ——兼论后档案管理体制的问题与策略》文中研究说明
管茜[4](2021)在《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研究 ——以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为例》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终端通讯设备的普及,为了更好为社会提供服务,档案馆开启数字化转型,探索档案服务模式的创新。为满足社会公众对档案服务的需求,2019年国家档案局发布《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指南》,明确指出“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借助移动智能设备,建设具备移动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特点的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形成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档案业务新模式。”在此背景下,我国各级档案局(馆)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建设了以微信、微博和APP应用程序为代表的档案移动服务平台,但是其更多被档案机构视为提供资讯信息的推送窗口而非公众参与平台,公众仍旧充当使用者而非建设者,依托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目标和档案移动服务平台上公众参与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相符合。公众参与的相关研究早已在城市规范、环境保护、公共管理等领域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包括对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参与层次、参与机制等方面。目前对以微信为代表的档案移动服务平台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实践应用、评价指标、用户满意度等角度来研究微信公众号的界面设计、功能、内容、影响力等发展现状,而没有以“公众参与”为目标来探析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问题,助力档案业务活动。以微信为代表的档案移动服务平台拓展了公众参与的渠道,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释放公众的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优势,使其能以建言献策、资源建设、传播推广等方式参与到“收藏管用”等档案业务活动中去,这有利于缓解档案机构人少事多的压力、提升档案机构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要促进公众参与档案业务,需要借鉴其他学科中关于公众参与的理论成果,梳理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内容、方式和流程,在调查微信平台公众参与客观状况和公众参与主观感知的基础上,梳理当前基于微信平台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症结所在,并针对当前公众参与档案业务存在的问题,要通过政策法规、资源平台建设、参与机制和主体培育来提升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广度、深度和质量。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首先从公众参与概念出发,结合档案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公民参与梯级理论,分析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内容边界和方式,并结合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提炼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4种形式。第二部分通过网络调查和问卷调查来分析当前公众参与档案业务存在的问题。调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以微信平台为代表的31个省级综合档案馆的网络调查,重点调查其公众参与的相关功能模块、参与方式和参与流程;二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意识、能力、经历、评价和需求。在调查基础上,结合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基本要求,从平台、公众、主客体矛盾的视角分析公众参与档案业务存在的问题,包括公众参与相关功能建设不完善、方式较单一、流程不清晰、反馈不及时、积极性不高、能力待提高、业务范围有限和质量控制缺失的问题。第三部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应从政策法规、资源平台建设、参与机制、主体培育四个方面来促进公众参与档案业务。政策法规方面,以法律明确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权利、义务和范围,以标准规范公众参与行为;基础设施方面,完善微信平台公众参与相关功能模块,促进微信平台与门户网站、APP、社交媒体等的深度融合,发挥微信平台的优势以创新公众参与方式、简化公众参与流程,加强平台资源建设以增加吸引力;参与机制方面,制定反馈机制、实施激励措施、强化质量控制;主体培育方面,一方面档案机构要树立“协同治理”的工作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强化档案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教育。
陈天爱[5](2021)在《我国当代档案法制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档案法制建设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的连续性,将档案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是档案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的档案法制建设历史悠久,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逐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中心的档案法规体系,为档案管理的所有方面都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本文主要以静态的档案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从以下三方面对我国当代档案法制建设情况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首先,对我国当代档案法制建设的演变历程予以梳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初步建设时期,档案立法工作主要集中于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法规的制定;遭受破坏和逐步恢复时期,档案法制建设工作经历了从停滞不前到重新走向正轨的过程,档案法规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档案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时期,我国已经构建起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档案法规体系。其次,总结了档案法制建设在体系结构、制度设计和内容规范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从档案管理体制和档案立法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最后,全面阐述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档案法制建设面临的机遇,进而提出完善档案法制建设的具体路径,以此把握档案法制体系建设的时代内涵与未来发展方向。
唐启[6](2021)在《生态哲学视阈下中国档案文化生态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档案是人类“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重要文化载体,档案文化研究,也是档案学的一项具有持续研究价值的重要课题。基于对该选题下的中外文献所作的文献调研,笔者发现学界对档案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是当前的重要盲点之一。通过阐释“生态—生态学—生态哲学”,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通过阐释“文化—文化生态—档案文化生态”,阐明了本文的研究主题后:首先,基于生态哲学理论,从历史维度对夏代至新中国的档案事业史作了五个阶段的历史分期,并分别概括了每一时期档案文化生态的存在形态,并对形成原因做了历史分析。然后,基于生态哲学理论、文化生态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笔者构建起了一个包含“九大要素”“六种关系”“三项运动”的档案文化生态立方体模型。最后,笔者分别从主体维度、客体维度、和环境维度,提出了档案实体文化、档案制度文化、档案观念文化的发展之道。
姚楚晖,周耀林,衡倩,汪洋[7](2021)在《大档案视角下我国省级综合档案馆新冠肺炎疫情档案征集工作研究》文中指出文章从新冠肺炎疫情档案的征集数量、征集质量、征集方式、征集管理四方面,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综合档案馆的新冠肺炎疫情档案征集现状进行网络调查,发现存在档案征集数量不足、档案征集方式单一、档案征集内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基于大档案观的档案范畴理念以及档案大开发、档案社会化、档案开放等思想,综合档案馆可采取拓宽征集范围、规范征集质量、优化征集方式、构建档案专题数据库、推进档案开发利用的策略,以改进相关工作。
石磊,于湛[8](2020)在《省级国家档案馆档案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通过网络调查手段,从档案法治能力建设、档案资源信息化能力建设、档案资源服务能力建设三个维度对我国各省级国家档案馆提升档案治理能力所采取的行动进行调查。
封盛龙[9](2020)在《存史与资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档案工作职能研究》文中提出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档案工作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档案工作秉承“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承担了管档存史、资政惠民的重要职能和使命责任,诠释了其所具有的鲜明政治属性。本文基于政治学视角,梳理了党和国家档案工作存史与资政两种核心职能的发挥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档案工作的重要价值与未来发展进行了剖析。在存史职能方面,本文主要梳理了有关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体制发展的历史沿革,主要包括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建国初期,再到当代档案工作的存史情况。对当代档案工作的梳理,主要涉及从中央级国家档案机构到地方各级各类的档案保管机构。对存史职能的研究表明,党和国家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方方面面的档案记录,都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档案工作的存史职能举足轻重、不可或缺,是资政职能得以良好发挥的坚实基础与思想源泉。在资政职能方面,本文在对党和国家历史上的有关政策制度文件,以及重要时间节点和历史事件的史料记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档案工作的资政职能归纳总结为四个方面:一是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及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提供支持;二是为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方针变迁提供支持;三是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发挥推动作用;四是服务国家外交并推动文化传播。在剖析档案工作两大核心职能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档案事业资政职能的发展成就、面临问题及其保障途径进行了重点分析,以期进一步推动档案工作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努力提升自身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
兰鑫[10](2020)在《建国后我国省级综合档案馆功能的发展与演变》文中提出
二、国家档案局召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长会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档案局召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长会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举办专题研讨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 |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提出要求 |
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剑飞主持召开省委秘书长会会议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 |
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 |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陆治原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 |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 |
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陈瑞峰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意见 |
(4)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研究 ——以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众参与 |
2.1.2 档案业务 |
2.1.3 公众参与档案业务 |
2.2 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理论依据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档案多元论 |
2.2.3 档案社群范式 |
2.2.4 公民参与梯级理论 |
3 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现状调查 |
3.1 平台客观状况调查 |
3.1.1 调查设计与调查方式 |
3.1.2 网络调查数据分析 |
3.2 主体主观认知调查 |
3.2.1 调查设计与调查方式 |
3.2.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4 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问题分析 |
4.1 公众参与度问题 |
4.1.1 公众参与业务层次待深入 |
4.1.2 公众参与相关功能不完善 |
4.2 主体认知问题 |
4.2.1 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
4.2.2 公众参与能力待提升 |
4.3 参与机制问题 |
4.3.1 反馈机制不明确 |
4.3.2 激励机制未建立 |
4.3.3 质量控制待提高 |
5 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改进措施 |
5.1 政策制度层面 |
5.1.1 制定相关法律政策,明确公众参与度 |
5.1.2 完善日常管理制度,规范公众参与行为 |
5.2 平台资源层面 |
5.2.1 完善平台功能建设,增强联动性 |
5.2.2 强化资源内容建设,加强吸引力 |
5.2.3 创新公众参与方式,拓宽选择面 |
5.3 主体层面 |
5.3.1 转变工作理念,彰显公众参与理念 |
5.3.2 重视宣传教育,培育公众参与主体 |
5.4 参与机制层面 |
5.4.1 建立公众参与反馈机制 |
5.4.2 实施公众参与激励机制 |
5.4.3 强化公众参与质量控制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基于档案移动服务平台的公众参与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5)我国当代档案法制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内容 |
四、课题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当代档案法制建设发展演变历程 |
第一节 档案法制初步建设时期 |
一、有关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法规的制定 |
二、有关统一领导与加强档案行政工作法规的制定 |
三、有关档案机构建设法规的制定 |
四、有关发展科技档案工作法规的制定 |
第二节 档案法制遭受破坏和逐步恢复时期 |
一、档案法制建设的停滞 |
二、档案立法工作的恢复与整顿 |
三、关于党政机关档案工作法规的调整 |
四、开放历史档案的决定与档案馆工作法规的制定 |
五、规范科技档案工作法规的制定 |
第三节 档案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时期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出台 |
二、有关专门档案管理法规的制定 |
三、档案法规体系的正式确立 |
四、档案法规的全面修订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当代档案法制建设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节 档案法制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对档案工作的根本性问题逐一作出规定 |
二、档案工作走向法制轨道 |
三、档案法规体系的确立与完善 |
第二节 档案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档案法规体系缺乏一定的协调性 |
二、档案法规制度设计不甚合理 |
三、档案法规内容不全面 |
第三节 档案法制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档案管理体制变动频繁 |
二、档案法规修订的滞后性 |
三、档案立法机制不健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当代档案法制建设面临的机遇及应对举措 |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为档案法制建设提供的机遇 |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迫切要求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
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档案工作重视法制化建设 |
三、档案法制建设顺应“依法治档”战略需求 |
四、思想意识的提高为档案法制提供精神动力 |
五、网络环境拓展了档案法制的约束范围 |
第二节 完善我国档案法制建设的对策 |
一、建立科学的档案立法机制 |
二、建立一个完善的档案法规体系 |
三、健全档案法规配套制度 |
四、重视档案法规的公共性价值取向 |
五、借鉴国外档案法制建设的有益经验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地方档案法规修改情况统计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生态哲学视阈下中国档案文化生态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数据资料来源与检索式设置 |
(二)基于各检索字段的数据分析 |
(三)基于文献内容特征聚类分析 |
(四)档案文化研究的结构性矛盾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视角:生态哲学与档案文化生态理论的本体阐释 |
第一节 理论基础:生态哲学理论思想的演进轨迹梳理 |
一、“生态(Ecology)”一词的中外词源 |
二、“生态学”的出现及其研究衍变 |
三、“生态哲学”的概念及其三大灵魂 |
第二节 理论推导:档案文化生态概念体系的理论推导 |
一、“文化”的内涵外延及其三大基本层次 |
二、“文化生态”的内部特征及其三项构成要素 |
三、“档案文化生态”的创造提出及其三种研究视野 |
第三节 理论切入:结构主义学术研究视角下模式内涵 |
一、“结构主义”与还原主义学术研究方法 |
二、“模式”在结构主义学术研究中的规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历时视角:中国档案文化生态发展模式演进的历史梳理 |
第一节 夏朝-春秋时期(约前 2070 年-前476 年)档案文化生态 |
一、存在模式 |
二、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
第二节 战国-魏晋南北朝(公元前476 年-581 年)档案文化生态 |
一、存在模式 |
二、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
第三节 隋唐-宋辽金时期(公元581 年—1271 年)档案文化生态 |
一、存在模式 |
二、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
第四节 元朝-明清时期(公元1271 年—1912 年)档案文化生态 |
一、存在模式 |
二、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
第五节 中华民国时期(公元1912 年——1949 年)档案文化生态 |
一、存在模式 |
二、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时视角:中国档案文化生态存在形态的立方体模型 |
第一节 微观要素层(α):档案文化生态存在形态的九大要素 |
一、档案实体文化生态线(A)下的主体、客体、环境要素 |
二、档案制度文化生态线(B)下的主体、客体、环境要素 |
三、档案观念文化生态线(C)下的主体、客体、环境要素 |
第二节 中观关系层(β):档案文化生态构成要素的六种关系 |
一、“实体·制度·观念”三要素的扇形相关性 |
二、“主体·客体·环境”三要素的环状相关性 |
第三节 宏观系统层(γ):档案文化生态系统内部的三种运动 |
一、档案文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二、档案文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三、档案文化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展视角:生态哲学指导下中国档案文化生态发展路径 |
第一节 生态主体维度的发展路径 |
一、实体主体:改善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学历结构业务水平 |
二、制度主体:建立立法主体制定修改补充废止动态机制 |
三、观念主体:实现档案学者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公众 |
第二节 生态客体维度的发展路径 |
一、实体客体:确保档案实体生态安全、拓展档案信息开放利用 |
二、制度客体:整合档案局馆生态结构、建立档案法治运行体系 |
三、观念客体:推动档案学术生态发展、构建档案核心价值观念 |
第三节 生态环境维度的发展路径 |
一、实体环境:完善以资本、技术、实物为核心的物质环境 |
二、制度环境:调节以政策、机构、法律为核心的规范环境 |
三、观念环境:营造以学术、意识、观念为核心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术语索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7)大档案视角下我国省级综合档案馆新冠肺炎疫情档案征集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省级综合档案馆疫情档案征集现状分析 |
1.1 疫情档案征集数量及种类 |
1.2 疫情档案征集质量 |
1.3 疫情档案征集方式 |
1.4 疫情档案征集管理 |
2 大档案观及其对疫情档案征集的指导意义 |
2.1 大档案观概述 |
2.2 大档案观对疫情档案征集的指导意义 |
3 大档案观下省级综合档案馆疫情档案征集的优化策略 |
3.1 由局部到全貌:实现疫情档案征集多元化 |
3.2 由无序到标准:规范疫情档案征集质量 |
3.3 由被动到主动:优化疫情档案征集方式 |
3.4 由分散到整合:构建疫情档案专题数据库 |
3.5 由征集到利用:推进疫情档案开发利用 |
4 结语 |
(8)省级国家档案馆档案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查设计 |
1. 调查对象及手段。 |
2. 调查维度及指标。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1. 档案法治能力建设。 |
2. 档案信息化能力建设。 |
3. 档案资源服务能力建设。 |
三、调查对策分析 |
1. 完善档案法治能力建设,做好档案法治工作。 |
2. 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促进档案事业转型升级。 |
3. 加强档案资源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档案服务质量。 |
(9)存史与资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档案工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二、档案工作的存史职能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档案存史工作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档案存史工作 |
(三)当代档案存史工作 |
三、档案工作的资政职能 |
(一)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及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提供支持 |
(二)为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方针变迁提供支持 |
(三)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发挥推动作用 |
(四)服务国家外交并推动文化传播 |
四、档案事业资政现状与展望 |
(一)资政发展成就 |
(二)资政面临问题 |
(三)资政保障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国家档案局召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长会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举办专题研讨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J]. 本刊讯. 中国档案, 2021(10)
- [2]国家治理视域下档案机构改革研究 ——以2018年档案机构改革为中心[D]. 张珊珊. 安徽大学, 2021
- [3]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路径与逻辑 ——兼论后档案管理体制的问题与策略[D]. 包双梅. 南昌大学, 2021
- [4]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研究 ——以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为例[D]. 管茜. 武汉大学, 2021(12)
- [5]我国当代档案法制建设问题研究[D]. 陈天爱.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生态哲学视阈下中国档案文化生态发展模式研究[D]. 唐启.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大档案视角下我国省级综合档案馆新冠肺炎疫情档案征集工作研究[J]. 姚楚晖,周耀林,衡倩,汪洋. 档案与建设, 2021(02)
- [8]省级国家档案馆档案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调查[J]. 石磊,于湛. 兰台世界, 2020(12)
- [9]存史与资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档案工作职能研究[D]. 封盛龙. 吉林大学, 2020(01)
- [10]建国后我国省级综合档案馆功能的发展与演变[D]. 兰鑫. 福建师范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