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数值模拟实验

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数值模拟实验

一、Experiments in numerical modelling of the Pacif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论文文献综述)

丁菊丽,梁志超,费建芳,吕庆平,赵小峰[1](2021)在《一次黑潮海洋锋强迫下的蒸发波导突变性与非均匀性的观测与模拟研究》文中提出蒸发波导是影响海上雷达系统探测性能的主导机制,海表温度(SST)锋带来的蒸发波导非均匀性和突变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018年春季航次"海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曾两次穿越黑潮海域获取了珍贵的观测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和HYSPLIT(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ies)气块轨迹溯源,分离出两个重要的走航观测时段。S1段(持续约21 h)气流从暖海水区吹向冷海水区,以稳定层结为主,其间因黑潮海洋锋的存在,气流由黑潮主体的暖水区吹向大陆冷海区时,形成具有强逆温层的海洋边界层,并伴随海雾的生成,导致此处蒸发波导高度突降为0。此后为持续近66 h的S2段,气流由冷海水区吹向暖海水区,以近中性弱不稳定层结为主,蒸发波导高度基本维持在12 m高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时段内的黑潮海洋锋区,蒸发波导高度突变性和非均匀性始终存在,且伴随暖海水吹向冷海水的锋区突变性更强。黑潮海洋锋对蒸发波导的这种天气尺度强迫作用的加强与层结稳定度的突变和海雾的生成有关。

卢睿,朱志伟,李天明,潘晓,江叶艳,陆雅君[2](2021)在《淮河流域夏季极端降水频次空间分布的客观分类及其形成机理》文中指出本文基于1961~2016年淮河流域四省(江苏、安徽、河南、山东)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及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利用K均值聚类、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对淮河流域夏季极端降水频次分布进行了客观分类,利用统计诊断和数值模拟的手段讨论了其相关环流异常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淮河流域夏季极端降水频次的空间分布可客观分为以极端降水主要发生在淮河流域33°N以南地区的南部型,主要发生在32°~36°N之间的中部型,和主要发生在34°N以北的北部型这三种分布类型;(2)南部型极端降水频次分布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偏南有关,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北侧的异常气旋性环流使得水汽输送停留在淮河流域南部,导致南部极端降水频次偏多。中部型对应淮河流域受鞍型场环流结构控制,导致中部极端降水频次偏多。北部型极端降水频次分布时,淮河流域处于反气旋性环流异常西南侧,偏南风将水汽输送至淮河流域北部,导致北部极端降水频次偏多;(3)南部型和北部型的极端降水频次分布相关环流异常分别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相关海表温度异常所影响,而中部型极端降水频次分布的相关环流异常是巴伦支海/喀拉海海冰异常在欧亚大陆上空激发的自西北向东南传播的准定常罗斯贝波所导致的。

钱琦雯,梁萍,祁莉[3](2021)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活动与变异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是太平洋上空的永久性高压环流系统,其季节内活动对东亚季风区天气气候异常产生重要影响。在分析西太副高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西太副高位置的季节内变率特征及其可能机制和对周边天气气候的影响:西太副高的季节内振荡表现为纬向和经向位置的变动,主要周期为10~20天和30~60天;西太副高的季节内异常活动对亚洲东部气温、降水及台风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包括热带系统、中高纬环流、南亚高压等大尺度系统通过引起大气环流的异常,影响西太副高季节内异常活动,遥相关是这些系统影响西太副高的重要方式之一;西太副高对前期和同期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海温存在显着响应,ENSO(El Ni1o-South Oscillation)的不同位相和演变背景对西太副高的季节内异常有调制作用,El Ni1o发展年和衰退年、La Ni1a发展年和衰退年,西太副高的纬向和经向位置变化的时间和强度都呈现出显着差异。针对西太副高季节内变率的研究尚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例如多时间尺度变率相互作用、海陆冰外强迫、平流层和对流层相互作用等对西太副高季节内活动的影响。

陈广超,陈峥,黎鑫,李昀英[4](2021)在《全球变暖情景下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时空特征变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基于CMIP5多模式中的历史情景与全球变暖情景资料以及观测海温数据,利用EOF分析,回归分析、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对北太平洋区域冬季海—气耦合系统进行了研究,进而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时空特征的变化。通过对比观测资料中1934年前后的PDO时空特征,发现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PDO强度得到加强,PDO模态的频率向高频移动(周期变短);再用泰勒图分析方法和功率谱分析方法评估13个CMIP5模式对20世纪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选取评估良好以上的9种模式对比分析不同增暖情景下的PDO时空特征变化,发现模式中PDO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与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赵军,高山,王凡[5](2021)在《基于四维变分同化方法的南海中尺度涡后报实验》文中提出海洋中尺度涡在本质上是属于满足准地转平衡的大尺度运动,因此理论上,其在短时间内的运动将主要受到准地转平衡关系的约束,而外部强迫场的影响在短期内不会明显改变其运动特征。基于上述思想,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四维变分同化初始场的中尺度涡旋预报方案。为了检验该方案的可行性,本文使用区域海洋模式(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 ROMS)和其内建的增量强约束四维变分同化(incremental strong constraint four dimensional variational, I4D-Var)模块,建立了一个南海海洋同化模拟系统。首先,通过I4D-Var方法将AVISO卫星高度计资料同化到海洋数值模拟中,获得了理想的中尺度涡同化模拟结果。同化、模式模拟和观测三者的中尺度涡统计结果表明,该同化系统模拟的南海中尺度涡的路径、半径、海表高度异常和振幅等特征信息与AVISO(Archiving ValidationandInterpolationofSatelliteOceanographicData)观测结果高度吻合,同时在深度上的分析表明,涡旋对应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均得到有效的调整。然后,将该同化系统的模拟结果做为初始场,对某一特定时段的南海中尺度涡进行了后报模拟和结果的定量化分析。通过比较后报模拟与观测资料中对应涡旋的海表面高度异常(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ies, SSHA)相关系数、涡心差距和半径绝对误差,证明该方案的中尺度涡后报时效至少可达10 d以上。后报实验结果验证了该中尺度涡预报方案的可行性,从而为中尺度涡的预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可行性方案。

郑彬,黄燕燕,谷德军,林爱兰,李春晖[6](2021)在《华南黑碳气溶胶浓度与南海夏季风关系的年代际突变》文中认为利用重建的华南区域黑碳气溶胶(Black Carbon, BC)浓度资料,分析其与南海夏季风在年际尺度上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南区域BC浓度与南海夏季风的关系在2000年前后有明显的突变,由显着负相关变为显着正相关,即由高BC浓度弱季风变为高BC浓度强季风。通过合成对比分析,发现1988—1999年(第一时间段)的华南BC主要气候效应是间接辐射强迫作用:华南BC使云粒子半径减小,抑制华南区域春季降水,增加了云的生命期,从而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少,表面和低层大气降温。负温度异常激发了异常反气旋,在南海区域即有东风异常。到夏季,东风异常减弱了季风强度,同时抑制了南海地区的降水。2000—2010年(第二时间段)的华南BC主要气候效应是直接辐射强迫作用:春季高BC浓度通过直接气候效应,增暖大气,加强降水,但是雨日减少,从而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增多,表面和低层大气增温。正温度异常激发了异常气旋,在南海区域即有西风异常一直维持到夏季,增大了季风强度,同时增强了南海地区的降水。

李凝慧,管磊[7](2021)在《西太平洋东印度洋Suomi-NPP/VIIRS海表温度印证》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现场测量数据对Suomi-NPP/VIIRS(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 Suite)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数据进行印证,研究区域为80°E—118°E,10°S—23°N,时间范围为2015年5月—2018年12月,两者匹配的时间窗口为1 h,空间窗口是0.02°。印证结果显示,SST偏差位于±0.5℃范围内占比75%,位于±1℃范围内占比92%,白天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差分别为0.07和0.69℃,晚上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差分别为-0.04和0.45℃;2015年的平均偏差为-0.07℃,标准差为0.46℃,白天和晚上的匹配点数量分别为3 351和4 613;2016年平均偏差为0.00℃,标准差为0.61℃,白天和晚上的匹配点数量分别为3 189和3 911;2017年平均偏差为0.08℃,标准差为0.63℃,白天和晚上的匹配点数量分别为2 191和2 401;2018年平均偏差为0.08℃,标准差为0.57℃,白天和晚上的匹配点数量分别为1 690和2 747。通过印证结果对误差的来源和分布进行了探究,VIIRS晚上的数据质量优于白天,2015和2016年的匹配点集中在西太平洋南部和印度洋北部,2017和2018年的匹配点的集中在西太平洋南部,SST偏差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智海,林鹏飞,方祝骏,刘海龙,张荣华,白文蓉[8](2021)在《区分热带太平洋两类厄尔尼诺事件的海表面盐度指数》文中认为本研究利用再分析资料和观测数据得到用来区分热带太平洋两种类型El Ni?o事件(中太平洋El Ni?o (CP El Ni?o)和东太平洋El Ni?o (EP El Ni?o))的海表面盐度(SSS)指数.通过计算SSS异常与海表面温度(SST)的空间和时间相关性,识别出了与CP和EP El Ni?o事件相关的SSS关键区.确定出的EP El Ni?o事件SSS关键区位于以(0°,130°E)为中心的弧形区域和由赤道太平洋覆盖(5°S~5°N, 175°W~158°W)的区域; CP El Ni?o事件SSS关键区位于西太平洋东北部(2°S~9°N, 142°E~170°E)和东南太平洋(20°S~10°S, 135°W~95°W).本研究中获得的CP和EP El Ni?o事件的关键区与传统的回归和合成方法不一致,并不位于赤道太平洋的日界期线附近.根据这些关键区,分别构建SSS指数,称为CSI指数(CP El Ni?o SSS index)和ESI指数(EP El Ni?o SSS index),用于独立区分CP和EP El Ni?o事件.利用不同时段的多种来源的数据进行检验,表明CSI和ESI可以有效地用于区分两类El Ni?o事件,并作为监测ENSO的另一个有效工具.本研究为表征和理解El Ni?o事件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的新方法.

赵亮[9](2021)在《早、中、晚全新世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提出

吴琼[10](2021)在《长江入海径流对长江口浮游植物影响的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作为中国沿海最大的河流,每年向东海排放大量的淡水,淡水将陆地上高浓度营养物质带入河口及附近海域,对长江口及东海生态过程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观测数据在时间和空间的稀疏分布,数值模式成为研究长江口叶绿素等在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及如何受长江冲淡水影响的一个很好的工具。本文围绕此主题,从长江径流入海的扩展方向和范围在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入手,基于统计分析方法和一个两层嵌套的高分辨率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系统地研究了长江径流携带的营养盐对河口叶绿素的影响及ENSO年对长江口叶绿素影响的可能物理机制,得到以下五点主要结论:(1)首先在长江口建立了一个两层嵌套的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并用现场观测数据验证了模式结果。从验证结果来看,无论是温度、盐分还是营养盐,模式和现场观测数据均较为一致。(2)利用SMAP(Soil Moisture Active Passive)表层盐分数据来分析2015-2019年长江口表层盐分分布和淡水扩展路径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并在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验证了模式。结果表明,夏季受偏南季风影响,长江冲淡水通常沿海岸向东北方向扩展,在径流较强的年份,长江冲淡水最远可达济州岛附近。冬季受偏北季风影响,长江冲淡水从长江口向南流。(3)通过调整模式中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比生长率方程,来模拟长江口叶绿素在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利用添加浮游植物生长最适温度限制的比生长率方程计算的叶绿素与Sea Wi FS(Sea-viewing Wide Field-of-view Sensor)较为一致。(4)从季节来看,长江口叶绿素浓度在5月和7月有两个峰值。从年际来看,长江径流量超过48000 m3/s的年份,近岸叶绿素浓度为正异常,且正异常范围与夏季入海径流的扩展范围一致。在径流量较小的年份,近岸叶绿素浓度为负异常。当模式中不考虑营养盐时的叶绿素浓度仅为0-0.5 mg/m3,远低于CCI(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数据集中的叶绿素浓度值,表明径流携带的营养盐为影响长江口叶绿素的一个重要因素。(5)前冬Ni(?)o3.4指数与次年4-8月长江口叶绿素浓度显着相关。通过对其物理机制的探索,发现长江口垂向上的温度引起的混合、径流携带的营养盐均可能是影响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年叶绿素变化的因素。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本文在模式中加入仅有季节变化而无年际变化的径流,ENSO正、负年叶绿素浓度差与观测不一致,表明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是研究长江口叶绿素年际变化的关键因素。当仅有年际变化的径流而无营养盐时,ENSO正、负年叶绿素浓度差为正值,但值远低于观测值。

二、Experiments in numerical modelling of the Pacif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xperiments in numerical modelling of the Pacif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论文提纲范文)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活动与变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西太副高的季节内活动
    1.1 副高东西位置的季节内活动
    1.2 副高南北位置的季节内活动
    1.3 副高强度的季节内活动
2 影响西太副高位置季节内活动的因子
    2.1 环流因子
    2.2 海温因子
    2.3 青藏高原
    2.4 季风雨带
3 西太副高季节内活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4 展 望

(5)基于四维变分同化方法的南海中尺度涡后报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式与方法
    1.1 ROMS模式设置
    1.2 ROMS模式验证
    1.3 涡旋的识别追踪方法
    1.4 同化数据与同化方案
2 结果与分析
    2.1 同化结果的验证
    2.2 南海中尺度涡旋的后报模拟实验及其时效性检验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I4D-Var能够很好地
3 结论

(6)华南黑碳气溶胶浓度与南海夏季风关系的年代际突变(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华南BC浓度与南海夏季风的关系
3 可能机制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7)西太平洋东印度洋Suomi-NPP/VIIRS海表温度印证(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
    1.1 VIIRS海表温度数据和现场实测数据
    1.2 匹配方法
2 卫星遥感数据与现场实测数据印证
    2.1 匹配数据统计
    2.2 误差的空间分布
    2.3 误差的季节性变化
    2.4 不同观测类型数据的差异
3 结语

(8)区分热带太平洋两类厄尔尼诺事件的海表面盐度指数(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数据和方法
    2.1 数据
    2.2 方法
        2.2.1 基于SST异常的CP和EP厄尔尼诺事件指数
        2.2.2 时空相关性
3 结果分析
    3.1 两类El Ni?o事件的SST或SSS异常的分布差异
    3.2 SSS异常与两类El Ni?o事件的关系
    3.3 两类El Ni?o事件的关键区
    3.4 用SSS指数表征EP和CP El Ni?o事件可能物理机制
4 对CSI/ESI有效性的验证
    4.1 CSI/ESI时间演化
    4.2 两类El Ni?o事件的空间分布
    4.3 两类El Ni?o事件的区分
5 结论与讨论

(10)长江入海径流对长江口浮游植物影响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长江口入海径流与海表盐分
        1.2.2 长江口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1.2.3 长江口叶绿素的研究
        1.2.4 不同的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在中国近海的应用
    1.3 问题的提出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方法和模式
    2.1 资料介绍
    2.2 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添加径流与营养盐方法
        2.2.1 添加径流与营养盐方法的主要流程
        2.2.2 添加径流与营养盐所需的数据
        2.2.3 添加径流与营养盐的具体算法
    2.3 研究方法及敏感性试验设置
第三章 长江口高分辨率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设置
    3.1 物理模式
    3.2 生态模式
    3.3 两层嵌套的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
    3.4 模式验证
        3.4.1 温度、盐分验证
        3.4.2 营养盐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口海表盐分的季节和年际分布特征
    4.1 引言
    4.2 SMOS和 SMAP盐分数据的验证
    4.3 长江口及附近海域SMAP表层盐分与径流的关系
    4.4 长江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分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分辨率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的生态参数调整
    5.1 引言
    5.2 耦合模式中浮游植物的计算过程及五种浮游植物比生长率方程
    5.3 模式验证
        5.3.1 ECCO2 的温度与模式温度对比
        5.3.2 耦合模式计算的叶绿素与卫星产品数据在季节尺度上的对比
        5.3.3 耦合模式计算的叶绿素与卫星产品数据在年际尺度上的对比
    5.4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长江口叶绿素浓度与径流在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关系
    6.1 引言
    6.2 长江口叶绿素浓度的季节变化及与长江径流的关系
    6.3 长江口叶绿素浓度的年际变化及与长江径流的关系
    6.4 模式结果
        6.4.1 模式验证
        6.4.2 长江径流携带的营养盐对叶绿素浓度的贡献
    6.5 结论
第七章 长江口叶绿素浓度与ENSO的关系及可能的物理机制
    7.1 引言
    7.2 长江口叶绿素与ENSO的关系
    7.3 可能的物理机制
    7.4 模式验证及物理机制分析
    7.5 结论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特色与创新点
    8.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学术成果
    参与课题
    参与的学术会议
    出国经历
致谢

四、Experiments in numerical modelling of the Pacif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次黑潮海洋锋强迫下的蒸发波导突变性与非均匀性的观测与模拟研究[J]. 丁菊丽,梁志超,费建芳,吕庆平,赵小峰. 气象学报, 2021(06)
  • [2]淮河流域夏季极端降水频次空间分布的客观分类及其形成机理[J]. 卢睿,朱志伟,李天明,潘晓,江叶艳,陆雅君. 大气科学, 2021(06)
  •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活动与变异研究进展[J]. 钱琦雯,梁萍,祁莉.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1(06)
  • [4]全球变暖情景下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时空特征变化分析[J]. 陈广超,陈峥,黎鑫,李昀英.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21(05)
  • [5]基于四维变分同化方法的南海中尺度涡后报实验[J]. 赵军,高山,王凡. 海洋与湖沼, 2021(05)
  • [6]华南黑碳气溶胶浓度与南海夏季风关系的年代际突变[J]. 郑彬,黄燕燕,谷德军,林爱兰,李春晖. 大气科学学报, 2021(04)
  • [7]西太平洋东印度洋Suomi-NPP/VIIRS海表温度印证[J]. 李凝慧,管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8)
  • [8]区分热带太平洋两类厄尔尼诺事件的海表面盐度指数[J]. 智海,林鹏飞,方祝骏,刘海龙,张荣华,白文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1(08)
  • [9]早、中、晚全新世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D]. 赵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10]长江入海径流对长江口浮游植物影响的模拟研究[D]. 吴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标签:;  ;  ;  ;  

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数值模拟实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