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溶石散对正常家兔胆汁中胆汁酸等含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卞昊宇[1](2021)在《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医证候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总结近20年胆总管结石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提取其中的证候要素,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的内在规律;收集、整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2013年7月至2020年12月间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其分为初发型胆总管结石和复发型胆总管结石两类。收集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后,参照《证素辨证学》进行打分量化并转化为相应证素,根据现代文献中胆总管结石证素的分布特点,探究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证素分布特点及组合规律,为临床中医辨证治疗胆总管结石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 DATABASE),筛选2000年至202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具有明确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胆总管结石的文献,提取其中的中医证型,建立EXCEL数据库,将数据导入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2)收集2013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病历资料完整的患者共计356例,制定临床中医证型收集表,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诊断、现病史、既往手术史(胆囊切除史、ERCP史)、四诊资料等。将收集到的临床症状转化为相应证素,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对证素进行处理。研究结果:(1)现代文献研究共纳入文献32篇,提取中医证型25类总计2990例,主要有肝胆湿热证(14.11%),肝胆湿热气滞证(12.11%),肝阳不足证(11.61%),肝气虚证(11.37%),湿热蕴结、气血瘀滞证(10.97%),肝郁气滞证(10.03%);其中病位证素3类,分别为肝、胆、脾,病性证素11类,以热、湿、气滞为常见病性证素;在证素组合方面单一证素有气滞证、血瘀证、阴虚证,两证素组合有肝+阳虚、肝+气虚、肝+气滞、湿+热,三证素组合有肝+胆+气滞证、湿+热+血瘀、寒+湿+脾、湿+热+脾,四证素组合有肝+胆+湿+热、湿+热+气滞+血瘀、肝+气滞+湿+热,五证素组合有肝+胆+湿+热+气滞,六证素组合有肝+胆+湿+热+血瘀+气滞。(2)通过收集、整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筛选出356例患者,对比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中医证候。在年龄方面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年龄分布相较于初发型患者更多的集中于45岁以上年龄段;在胆囊切除史方面,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既往行胆囊手术史人数比例高于初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证素分布方面,初发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胆、热证素上的比例明显多于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痰证素上的比例明显少于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气滞、肝、阴虚、脾、阳虚、血热、气虚、食积等证素在统计学上初发、复发型患者间虽无显着性差异,但在比例上复发型患者稍高于初发型患者,且各个证素间存在传变趋势;在证素组合方面,两类患者在发病时症状表现均以标实证为主,但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因年龄、既往手术治疗史、既往病史等因素影响,证素与证素之间存在由实转虚的趋势。研究结论:(1)现代文献的中医证候研究与本次临床研究患者的中医证候研究基本相符;(2)年龄及是否存在胆囊切除史,在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中医证候学中存在着显着差异;在证素分布方面,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胆、热、痰三类中医证素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在气滞、肝、阴虚、脾、阳虚、血热、气虚、食积方面的差异,结合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各类危险因素的影响,证素存在着由实转虚的倾向,在治疗复发型胆总管患者时除辨证论治、解除患者标实证外,还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兼顾补气、养阴、温阳、补脾、养血。且后期可通过进一步的连续性观察研究以探讨复发型胆总管结石证型的变化规律。(3)证素组合方面,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辩证统一,即无论何种患者在发病时症状表现均以标实证为主,但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因年龄、既往手术治疗史、既往病史等因素影响,证素存在由实转虚的趋势,易出现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表现,故临床治疗时当以解除主要矛盾,同时兼顾次要矛盾为治疗思路,根据邪气的变化,在邪气虚弱之时即标证缓解后,予以治疗,祛除邪气,以防止疾病再次复发。
洪翼兮[2](2021)在《中药预防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效果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进一步明确中药预防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对保胆取石手术适应症的确立和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医预防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提供更客观、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材料与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收集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学术论文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已发表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0年12月。由3位评价员形成筛查小组,先由2位评价员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初步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整理出初步纳入文献,然后两人进行全文阅读,若出现分歧,经过讨论协商或第三位评价员共同分析裁决,决定最终纳入的文献之后,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中医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12篇研究均为中文文献,共纳入患者1077例,其中研究组538例,对照组53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胆囊结石复发率:共有11项研究报道了胆囊结石复发率,观察组结石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OR=0.20,95%CI(0.12,0.33),P<0.0001;(2)胆囊壁厚度:共有11项研究报道了胆囊壁厚度的评价指标,观察组保胆取石术后胆囊壁厚度的减小优于对照组,MD=-0.65,95%CI(-0.83,-0.48),P<0.0001;(3)胆囊收缩率:共有11项研究报道了胆囊收缩率,观察组提高保胆取石术后胆囊收缩率水平优于对照组,MD=12.52,95%CI(9.29,15.75),P<0.0001。以上结果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在预防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上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且中药能够明显提高胆囊收缩率,减小胆囊壁厚度,不良反应较少。
尹星[3](2020)在《大黄灵仙胶囊对胆囊成石微环境的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石症患者行保胆取石术后的排气排便时间、胆囊炎症程度、胆囊功能、结石复发情况以及对消化道症状的影响,并以胆石形成的微环境为切入点,结合动物实验探索大黄灵仙胶囊调控胆石形成的胆囊微环境的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临床研究):选取60例行保胆取石术的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大黄灵仙胶囊治疗组(治疗组)-30例和熊去氧胆酸组治疗组(对照组)-30例。通过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血液生化对比治疗前后炎症和肝细胞损伤改善情况、胆囊超声观察胆囊和胆结石变化情况,最终评价该药物的临床疗效。第二部分(实验研究):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西药组)、大黄灵仙胶囊组(中药组),建立胆囊结石小鼠模型,通过统计小鼠胆囊内成石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LRH-1、SRBI的转录及表达差异。结果:第一部分(临床研究):①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两组患者血液指标比较:WBC、CRP、TBIL、TBA两组间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效应分析:WBC、CRP、TBIL、TBA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时间点成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时间点与组别的交互项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胆囊炎症情况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透声差、壁毛糙、壁水肿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胆汁透声差、壁毛糙、壁水肿的情况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胆囊收缩率情况比较:两组间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效应分析:胆囊收缩率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时间点成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时间点与组别的交互项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行简单效应分析,两组患者在同组内的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⑤两组患者彩超下胆囊内结石情况比较:治疗后12周,均未见结石产生,治疗组患者胆汁粘稠者2例,有泥沙样胆汁淤积1例;对照组患者胆汁粘稠者3例,有泥沙样胆汁淤积2例。两组结石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脂餐后腹痛、饱餐后腹胀、恶心、纳差的消化道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术后1周和术后12周患者脂餐后腹痛、饱餐后腹胀、恶心、纳差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⑦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6.7%,对照组总有效率是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⑧安全性指标:治疗过程中及随访期内,对两组患者的常规检查进行复查,主要为心电图、尿常规、血常规、粪便常规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对于不良反应的记录与观察发现,治疗组出现2例(6.6%)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4例(13.3%)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实验研究):①药物干预8周后,各组小鼠结石情况比较,西药组成石率降低明显,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组织LRH-1、SRBI mRNA转录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LRH-1、SRBI mRNA转录水平增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LRH-1、SRBI mRNA转录水平降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LRH-1、SRBI mRNA转录水平增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1)。③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细胞LRH-1、SRBI蛋白的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LRH-1、SRBI蛋白表达量增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LRH-1、SRBI蛋白表达量降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1);与西药相比,中药组LRH-1、SRBI蛋白表达量增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大黄灵仙胶囊防止胆石形成的疗效与熊去氧胆酸相当。2.大黄灵仙胶囊防治胆囊结石的同时也能减轻胆囊炎症、提高胆囊收缩率。3.大黄灵仙胶囊在能够明显缓解脂餐后腹痛、饱餐后腹胀、恶心、纳差的消化道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4.大黄灵仙胶囊能够下调致石因子LRH-1、SRBI的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效果稍差于熊去氧胆酸。5.大黄灵仙胶囊能调控胆囊成石微环境的失衡状态,使微环境通过调整达到平衡,最终达到胆石形成的目的。
黄汉基[4](2020)在《大黄灵仙胶囊防治术后结石复发及胆石症形成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大黄灵仙胶囊干预胆囊结石患者保胆取石术后胆囊收缩功能和结石复发率,探讨大黄灵仙胶囊对保胆取石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的治疗效果,同时通过基础实验验证大黄灵仙胶囊能够降低胆囊结石小鼠肝脏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从而起到防治结石的作用。方法:(1)临床研究:选取2018年0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集的保胆取石术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消炎利胆片对照组30例,大黄灵仙胶囊治疗组30例。术后第1天,对照组患者给予消炎利胆片6片/次,每天3次,治疗组给与大黄灵仙胶囊6粒/次,每天3次,两组共治疗6个月。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厚度、结石复发率,及观察治疗后患者血常规(WBC、CRP)、尿常规和大便常规,以及心、肝(ALT、AST等)肾功能。(2)基础实验:将6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法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熊去氧胆酸胶囊组(U组),大黄灵仙胶囊组(D组)各15只(以下组成以代号简称)。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小鼠给予高脂、高胆固醇(15%脂肪、1%胆固醇、5%胆酸)饲料喂养。根据小鼠与成人体重等效药物剂量换算,U组给予130mg/kg·d熊去氧胆酸胶囊(UDCA)粉剂溶液灌胃,D组给予13g/kg·d的大黄灵仙胶囊溶液灌胃。8周后解剖小鼠胆囊观察成石率,取肝脏组织行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肝脏炎症因子IL-6、IL-8、TNF-α的基因、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1)临床研究:(1)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有结石复发,两组有效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后,两组患者胆囊收缩率和胆囊壁厚度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和胆囊壁厚度改善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2)基础研究:(1)除N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有结石产生,与M组相比,U组和D组小鼠成石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CR结果:4组小鼠间各IL-6、IL-8、TNF-α因子的m RNA水平表达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5.63,P<0.001;F=95.11,P<0.001;F=88.33,P<0.001)。D组的各炎症因子m RNA水平表达除与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与其M组、U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小鼠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较M组、U组低。(3)Western Blotting结果:各组小鼠的炎症因子IL-6、IL-8、TNF-α蛋白总体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F=41.87,P<0.001;F=98.19,P<0.001;F=34.02,P<0.001)。组间对比D组与正常组相比,IL-6、IL-8、TNF-α因子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小鼠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均下降。结论:大黄灵仙胶囊能够改善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厚度,减少结石复发,并未见毒副作用。同时,大黄灵仙胶囊能够降低IL-6、IL-8、TNF-α炎症因子在小鼠肝脏的表达,减少肝脏损伤,促进胆汁排泄,从而起到防治结石的作用。
章小燕[5](2020)在《从NPC1L1、ABCG5/G8的表达差异探讨胆囊胆固醇结石湿热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采用高胆固醇致石饲料诱发CS(cholesterol stone,CS)小鼠模型,予龙胆泻肝汤进行干预,比较不同组别小鼠胆固醇、胆汁酸等浓度变化以及与胆固醇吸收密切相关的尼曼-匹克C1样蛋白1(Niemann-Pick type C1 Like 1,NPC1L1)、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G5/G8(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sG5/G8,ABCG5/ABCG8)的表达变化,从胆固醇代谢角度研究CS湿热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6周龄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造模组24只。采用高胆固醇致石饲料诱导法复制CS小鼠模型,在造模8周后,随机选取8只模型小鼠进行取材,观察胆囊结石模型是否成功。将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龙胆泻肝汤组,龙胆泻肝汤组予龙胆泻肝汤干预,模型组与空白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干预,分别干预4周。以空白组作为对照,观察各组小鼠的胆囊形态,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的肝脏与小肠的组织形态;用ELISA法检测血清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汁胆固醇与胆汁酸(Total biliary acid,TBA)含量;分别用q-PCR法与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NPC1L1、ABCG5/G8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造模期间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长速率较空白组快且体重显着性高于空白组(P<0.01),而饮食及饮水量较空白组显着下降(P<0.01),经龙胆泻肝汤干预后小鼠体质量增长速度减缓,体重较空白组显着下降(P<0.01)。2.镜下显示结果体视显微镜下:空白组小鼠胆囊清亮,模型组小鼠胆囊较空白组增大,胆汁混浊,有絮状物沉淀,龙胆泻肝汤组较空白组混浊,而较模型组清澈。显微镜下:空白组小鼠肝组织中肝细胞排列呈索状,结构正常,小肠粘膜结构完整,轮廓清晰,刷状缘排列整齐规则,肌层较薄;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脂肪粒明显,央静脉附近肝细胞排列杂乱,小肠组织绒毛结构有所损坏,肠绒毛排列紊乱,肌层有所增厚;龙胆泻肝汤组小鼠肝组织脂肪泡减少减小,小肠肠绒毛紊乱情况改善,肌层厚度有所降低。3.血脂与胆汁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TC与胆汁TC、TBA水平显着升高(P<0.01),而血清中TG升高不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龙胆泻肝汤组血清中TC与胆汁TC、TBA水平显着下降(P<0.01),而血清中TG下降明显(P<0.05)。4.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与空白组比较,肝组织中ABCG5/G8与小肠组织中NPC1L1表达显着上升(P<0.01),而肝组织NPC1L1与小肠组织中ABCG5/G8表达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龙胆泻肝汤组肝组织中ABCG5与小肠组织中NPC1L1表达显着下降(P<0.01),肝组织中ABCG8下降明显(P<0.05),而肝组织NPC1L1与小肠组织中ABCG5/G8表达显着上升(P<0.01)。5.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肝组织中ABCG5表达显着上升(P<0.01),肝组织中ABCG8与小肠组织中NPC1L1表达明显上升(P<0.05),而肝组织NPC1L1与小肠组织中ABCG5/G8表达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龙胆泻肝汤组肝组织中ABCG5下降显着(P<0.01),肝组织中ABCG8与小肠组织中NPC1L1表达下调,但下降不明显(P>0.05),而肝组织中NPC1L1与小肠组织中ABCG5/G8表达上调,但上升不明显(P>0.05)。结论:1.胆囊胆固醇结石中肝组织的脂肪变与小肠粘膜结构的受损可能是湿热证发生的病理形态学改变。2.血脂水平紊乱、胆汁盐成分比例失调可能是湿热证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一。3.胆囊胆固醇结石中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ABCG5、ABCG8、NPC1L1表达变化引起的胆固醇代谢异常是湿热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一。
韩莹,孙晖,邱丽萍,靳喆,吴修红,李杏花,王喜军[6](2020)在《熊胆药用特殊价值及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文中提出近20年来熊胆的药效作用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肝胆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及抗肿瘤、祛痰镇咳、清热明目等方面展示出良好的药效活性,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熊胆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除以往认识的熊去氧胆酸及牛磺熊去氧胆酸等胆汁酸成分外,还有具有良好抗丙型肝炎活性的熊胆大分子成分-熊胆蛋白,以及多肽等,是人工能够合成的熊去氧胆酸类成分所不能替代的,为熊胆的药用不可替代性提供了依据。
王克茹[7](2019)在《调肝利胆合剂的利胆作用及对胆汁成分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的研究为,通过对SD大鼠灌服调肝利胆合剂,观察其合剂对胆汁的分泌量和对胆汁中总胆固醇、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的含量变化有无影响。探讨调肝利胆合剂的利胆作用和对其胆汁主要成分影响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雌雄各半的SD大鼠总计30只。在进行一周的适应性喂养后,将其随机分为每组10只的三组。灌服无菌蒸馏水为空白对照组,灌服中成药胆宁片混悬液为阳性药物对照组,灌服中药方调肝利胆合剂为实验组。每日一次的灌胃给药形式,持续3天,此外时间,保持大鼠正常作息、摄食。于第四天,对三组大鼠进行灌胃给药后,进行麻醉并行胆总管引流,分别记录第一、二、三小时总共三个时段的胆汁流量,并于-80℃冰箱储存。胆汁成分的含量变化通过检测,对三组胆汁酸、胆红素、胆固醇含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不同时段的三组胆汁流量变化进行观察对比。结果:1.通过对各组胆汁流量的计量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胆汁流量均比空白组增加,调肝利胆合剂实验组相比胆宁片阳性药物对照组的胆汁分泌量增高,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检测各组胆汁中的主要成分胆汁酸的结果,发现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空白组,胆汁酸含量均增加,实验组胆汁酸含量较对照组胆汁酸含量升高,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对三组胆汁中的主要成分胆固醇、胆红素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与空白组分别进行比较的对照组和实验组,胆固醇、胆红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实验组的胆固醇、胆红素含量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药组方调肝利胆合剂有利胆作用,具有增加胆汁分泌量功能。2.调肝利胆合剂具有使胆汁中胆汁酸含量增高,胆固醇、胆红素含量降低的功能,可以使胆汁成分发生有效改变,可推测通过发挥利胆作用、改变胆汁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胆结石形成的作用。
许会平[8](2018)在《疏肝利胆方联合耳穴压丸治疗肝胆湿热气滞型胆结石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60例肝胆湿热气滞型胆结石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和胆结石的数目及大小的变化情况,探讨疏肝利胆方配合中医特色外治疗法耳穴压丸在临床中治疗肝胆湿热气滞型胆结石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此类型胆结石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收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胆结石病人,共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消石利胆胶囊口服,治疗组给予疏肝利胆方加减并配合中医特色疗法耳穴压丸,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配合日常饮食调护。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及胆结石的数目及大小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比较:治疗组积分比较,治疗前后口苦、咽干症状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右上腹腹痛及右上腹部压痛,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进食油腻后加重、大便情况等症状比较,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积分比较,治疗前后口苦、咽干症状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右上腹腹痛及右上腹部压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比较,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上腹部饱胀进食油腻后加重、大便情况治疗前后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中医临床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6.7%,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疗效比较,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2.治疗前后超声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结石数目及结石大小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结石数目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结石数目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结石数目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结石大小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结石大小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结石大小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超声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70.0%,两组患者超声疗效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前后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3.3%,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疏肝利胆方联合耳穴压丸法可明显改善肝胆湿热气滞型胆结石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特别是在改善上腹部饱胀及大便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2.疏肝利胆方联合耳穴压丸法可明显改善肝胆湿热气滞型患者的胆结石的数目和大小,尤其在改善结石大小方面较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3.疏肝利胆方联合耳穴压丸法治疗肝胆湿热气滞型胆结石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
臧帅[9](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徐景藩教授诊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经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收集整理徐景藩教授诊治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临床医案,运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深入探讨其诊治本病的临床经验,以丰富本病的中医学认识,提高临床辨治水平和疗效。方法:参照纳入排除标准,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43诊次医案录入MedcaseV3.2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通过数据预处理、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着重从一般情况、临床症状、舌脉象、病机治法及遣方用药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徐景藩教授临床诊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经验。结果:1.一般情况:入选患者107例,共143诊次,女性79诊次,男性64诊次;主要分布在30-69岁之间,约占总诊次的3/4。2.频数分析:频率较高的临床症状为胃脘痞胀、胃脘疼痛、暖气、纳差、便溏、口苦、嘈杂、咽部不适,其中胃脘痞胀、胃脘疼痛为主症;舌象以淡红舌、薄白苔最多见,频率分别为42.66%、68.53%,脉象以细脉、弦脉最多见,频率分别为76.92%、50.35%;病机以胆胃气滞、脾胃气虚、湿热中阻、胃阴不足等常见,治法以理气和胃为主,疏肝利胆、健脾和胃、滋养胃阴等使用频率亦高;中药使用频次大于12的有41味,累计频次1591,全幅频率达79.19%,高频药物有鸡内金、白芍、佛手、神曲等,高频药物分类主要有理气药、消食药、补气药等。3.关联规则:(1)症状内关联:胃脘疼痛-胃脘痞胀,纳差-胃脘痞胀,暖气-胃脘痞胀等存在较高关联度;病机内关联:胆胃气滞是最常见的病机,与湿热中阻、心神不宁、气机上逆等关联度较高;(2)症状病机外关联主要有3种形式:单项症状-单项病机,单项症状-多个病机,单项病机-多个症状;病机药物外关联主要有2种形式:单项病机-单味药,单项病机-多味药。4.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总结出枳壳-海金沙,白芍-甘草,佛手-鸡内金,法半夏-陈皮等6组徐景藩教授常用“药对”;通过K-均值聚类得到8组常用药物组合,总结徐景藩教授治疗BRG的基本方一个。5.学术经验:从症状等多方面总结了徐景藩教授诊治BRG的学术经验。结论:根据数据挖掘结果,得出BRG以胃脘痞胀、胃脘疼痛为主症,舌象以淡红舌、薄白苔为主,脉象以细、弦为主,总病机为胆胃不和,气机上逆,治疗大法为疏肝利胆,和胃降逆,基本方为:枳壳、白芍、法半夏、陈皮、佛手、鸡内金、海金沙、黄连、茯苓、麦芽、神曲、(炙)甘草,并系统总结了徐景藩教授诊治BRG的学术经验,值得推广应用。
王萍[10](2017)在《利胆化石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试验将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结合起来,通过对胆囊结石(肝郁脾虚型)患者用药后,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同疗效,总结出利胆化石方在改善胆囊结石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结石消溶上的优势,为临床上运用该方治疗胆囊结石做出有益的尝试,同时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胆囊结石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资料。方法1.本研究所有病例为我院2015.1-2015.11期间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符合标准的胆囊结石患者72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收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2.治疗组36例给予利胆化石冲剂口服,对照组36例给予熊去氧胆酸片口服,两组均需连服药物8周,观察并计算患者服药2周后、服药4周后、服药8周后症状、体征的积分改变。观测实验室化验异常的患者,在服药8周后实验室指标改变情况(WBC、N%、ALT、DBIL);观察患者8周后B超下结石消溶情况。3.在对72例患者的数据录入后,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检验,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在纳入的72例患者中,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症状、体征积分等方面,分别做统计分析,经统计学处理后(p>0.05),无明显差异,保证两组具有可比性。2.在分别治疗2周、4周、8周时,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总有效率进行组间对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着性差异(p<0.05)。3.治疗组在治疗4周时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要优于治疗2周时,但经统计统计学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经治疗8周时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要优于治疗4周时,经统计学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4.两组在治疗8周时,治疗组胆囊结石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中ALT、DBIL较前显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WBC、N%比值也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结石消溶总有效率为68.75%,45.4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本次利胆化石方对肝郁脾虚型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表明,利胆化石冲剂、熊去氧胆酸片在改善该证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利胆化石冲剂对缓解其临床症状、体征方面、改善异常实验室指标(ALT和DBIL)、提高结石消溶有效率优于熊去氧胆酸片。试验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利胆化石方适用于肝郁脾虚型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减少了病人痛苦,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剂,可尝试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二、中药溶石散对正常家兔胆汁中胆汁酸等含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溶石散对正常家兔胆汁中胆汁酸等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医证候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胆总管结石的中医认识 |
1. 胆总管结石的中医认识 |
1.1 胆总管结石的病因病机 |
1.2 胆总管结石的各家学说 |
2. 胆总管结石的证型变化规律 |
2.1 现行胆石症指南 |
2.2 胆总管结石证候变化规律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胆总管结石的现代治疗与防治 |
1. 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常见危险因素 |
1.1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
1.2 胆总管扩张 |
1.3 胆道支架置入 |
1.4 ERCP及相关手术操作 |
1.5 其他危险因素 |
2. 中西结合,优势互补 |
2.1 中医药改善预后 |
2.2 中医药预防复发 |
2.3 中医药整体调理 |
2.4 中医药治疗方式多样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现代文献的证候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文献的选择和排除标准 |
1.3 证候名称规范及证素提取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胆总管结石中医证型分布 |
2.3 胆总管结石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组合规律 |
3. 讨论 |
3.1 胆总管结石的证素分布及组合 |
3.2 探讨胆总管结石证素的分布规律 |
4. 结论 |
5. 问题与展望 |
第三部分 临床回顾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参考标准 |
1.4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1.5 数据的处理 |
2. 研究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证型相关分布 |
2.3 证素组合分布情况 |
3. 讨论 |
3.1 证素辨证学的科学性 |
3.2 初发、复发胆总管结石中医证素的差异 |
3.3 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医证素分布差异 |
3.4 初发、复发胆总管结石中医证候的辩证统一 |
4. 结论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胆总管结石中医临床证候调查病例报告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中药预防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效果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综述 |
1. 中医药研究 |
1.1 中医学对胆及胆石症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胆石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学对胆石症治疗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胆结石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胆结石的发病机制 |
2.3 胆结石的诊断 |
2.4 胆结石的治疗 |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检索范围与策略 |
2.1 检索范围 |
2.2 检索策略 |
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4. 文献资料的筛选与提取 |
4.1 文献资料的筛选 |
4.2 数据提取 |
5. 文献质量评价 |
6. 数据分析 |
7. 发表偏倚分析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文献检索结果 |
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4. Meta分析结果 |
4.1 主要结局指标 |
4.2 次要结局指标 |
4.3 敏感性分析 |
4.4 发表偏倚 |
5. 我科近3年保胆取石手术病例总结 |
5.1 适应证、禁忌证 |
5.2 利胆排石浓煎剂辅助保胆取石治疗效果 |
5.3 结论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肝胆、胆石症的研究 |
1.1 肝胆的生理功能 |
1.2 胆石症的病因及保胆术后结石复发的病因 |
1.3 胆石症的症状 |
1.4 胆石症的防治原则 |
1.5 中药对胆石症的干预 |
2. 结果分析 |
3. 本Meta分析的局限性 |
第五部分 不足及展望 |
第六部分 结论 |
综述 保胆取石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大黄灵仙胶囊对胆囊成石微环境的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1.3 剔除与脱落标准 |
1.1.4 临床实验中止要求 |
1.2 病例分组 |
1.3 治疗方案 |
1.3.1 基础方案 |
1.3.2 对照组方案 |
1.3.3 治疗组方案 |
1.4 观察指标 |
1.4.1 一般项目 |
1.4.2 疗效性指标 |
1.5 疗效评判标准 |
1.6 安全性评价 |
2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炎症指标和肝细胞损伤指标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囊超声变化比较 |
3.4.1 两组患者胆囊炎症情况比较 |
3.4.2 两组患者胆囊收缩率情况比较 |
3.4.3 两组患者超声下胆囊内结石情况比较 |
3.5 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比较 |
3.6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
3.7 安全性观察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1.2 动物分组 |
1.1.3 造模方法 |
1.1.4 成功标准 |
1.1.5 观察一般情况 |
1.1.6 药物干预方法及效果 |
1.2 标本采集 |
1.3 小鼠肝脏组织超微病理检测方法 |
1.3.1 取材及前固定 |
1.3.3 观察切片 |
1.4 实验药物及试剂(见表2) |
1.5 实验仪器(见表3) |
1.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组织LRH-1、SRBI基因表达量 |
1.6.1 取材 |
1.6.2 实验方法 |
1.7 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LRH-1、SRBI基因表达量 |
1.7.1 样本蛋白提取及浓度测定 |
2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小鼠一般情况比较 |
3.2 病理结构情况 |
3.3 RT-PCR检测结果 |
3.3.1 扩增曲线与溶解曲线 |
3.3.2 各组相对定量结果 |
3.4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 |
讨论 |
1 中医学对于胆石症治疗溯源 |
1.1 病名起源及病因病机 |
1.2 辨证论治 |
1.2.1 常见证型 |
1.2.2 药物治疗 |
1.2.3 针灸治疗 |
2 西医学对于胆石症的研究概况 |
2.1 疾病定义及发病机制 |
2.1.1 疾病定义 |
2.1.2 发病机制 |
2.2 治疗方法 |
3 导师“胆病从肝论治”防治胆石症学术思想 |
3.1 大黄灵仙胶囊的方解 |
3.2 大黄灵仙胶囊主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大黄灵仙胶囊对保胆取石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
4.1 基线资料分析 |
4.2 加快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机理分析 |
4.3 胆囊炎症改变机理分析 |
4.4 胆囊收缩率改变机理分析 |
4.5 胆囊结石改变机理分析 |
4.6 消化道症状改变及机理分析 |
4.7 总体疗效评价 |
4.8 安全性分析 |
5 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石症小鼠肝组织LRH-1、SRBI的干预效果探讨 |
5.1 各组小鼠成石及肝脏病理改变分析 |
5.2 基于RT-PCR、WB技术探讨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石症小鼠LRH-1、SRBI的干预效果 |
6 大黄灵仙胶囊对胆囊成石微环境的调控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核受体基因SRBI及其转录因子的LRH-1在胆固醇结石致病机制中的表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大黄灵仙胶囊防治术后结石复发及胆石症形成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研究方法 |
2 研究内容 |
2.1 治疗方案 |
2.2 观察指标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患者胆囊壁厚度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后胆囊收缩率情况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后结石复发情况比较 |
3.4 两组患者安全指标情况 |
4 讨论 |
4.1 中医对胆石症的认识 |
4.2 岭南地区环境与胆石症的治疗 |
4.3 胆囊收缩功能对防治胆石症的影响 |
4.4 胆囊结石的治疗 |
4.4.1 非手术治疗 |
4.4.2 手术治疗 |
4.4.3 保胆取石术的重要性 |
4.5 大黄灵仙胶囊对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疗效探讨 |
4.6 本次研究结果分析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础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防治胆石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发表论文 |
科研经历 |
(5)从NPC1L1、ABCG5/G8的表达差异探讨胆囊胆固醇结石湿热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饲料 |
1.3 实验药物 |
1.4 实验试剂 |
1.5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饲养及分组 |
2.2 标本采集 |
2.3 血清及胆汁指标测定 |
2.4 肝脏与小肠HE染色 |
2.5 NPC1L1、ABCG5/G8的RNA水平检测 |
2.6 NPC1L1、ABCG5/G8 的蛋白表达水平检测 |
2.7 数据统计学处理 |
实验结果 |
1 各组小鼠一般情况 |
1.1 干预前各组小鼠体质量情况 |
1.2 干预前各组小鼠日均摄食与饮水量 |
1.3 干预后各组小鼠体质量情况 |
2 各组小鼠体胆囊形态 |
3 肝、小肠组织HE染色结果 |
3.1 肝组织的HE染色结果 |
3.2 小肠组织的HE染色结果 |
4 血清、胆汁的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
4.1 血清TC、TG含量 |
4.2 胆汁TC、TBA含量 |
5 NPC1L1、ABCG5/8 基因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 |
5.1 肝组织NPC1L1、ABCG5/8 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 |
5.2 小肠组织NPC1L1、ABCG5/8 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
5.3 肝组织NPC1L1、ABCG5/8 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 |
5.4 小肠组织NPC1L1、ABCG5/8 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 |
讨论 |
1 中医对胆石症的认识 |
1.1 胆石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
1.2 清利湿热法治疗胆石症 |
2 胆固醇代谢异常导致结石 |
2.1 胆固醇的肠道吸收 |
2.2 肝脏的胆固醇代谢 |
3 清利湿热法对胆囊胆固醇结石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3.1 模型评价 |
3.2 清热利湿法可恢复胆囊胆固醇结石小鼠的体重 |
3.3 清热利湿法可改善胆囊胆固醇结石小鼠胆囊形态 |
3.4 清热利湿法可改善胆囊胆固醇结石小鼠肝组织形态 |
3.5 清热利湿法可改善胆囊胆固醇结石小鼠小肠组织受损 |
4 清利湿热法治疗胆囊胆固醇结石小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4.1 清热利湿法可改善胆囊胆固醇结石小鼠脂质水平的紊乱 |
4.2 清热利湿法可调节胆囊胆固醇结石小鼠胆固醇代谢基因的表达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熊胆药用特殊价值及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药效作用 |
1.1 抗病毒性肝炎作用 |
1.2 抗肝纤维化作用 |
1.3 抗肿瘤作用 |
1.4 治疗烧烫伤作用 |
1.5 抗菌作用 |
1.6 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
1.7 镇咳祛痰作用 |
1.8 抗氧化、抗疲劳作用 |
1.9 明目作用 |
1.10 保护心血管系统作用 |
1.11 保护脑损伤作用 |
1.12 抗脂肪肝作用 |
1.13 利胆溶石作用 |
1.14 治疗痔疮作用 |
1.15 其他作用 |
2 药效物质基础 |
3 结语 |
(7)调肝利胆合剂的利胆作用及对胆汁成分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疏肝利胆方联合耳穴压丸治疗肝胆湿热气滞型胆结石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 观察对象 |
2 诊断标准及病例选择 |
3 治疗方案 |
4 观察指标(均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一次) |
5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1 中医学对胆结石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胆结石的认识 |
3 导师治疗胆结石的主要学术思想 |
4 疏肝利胆方药物组成、药理研究 |
5 耳穴压丸法与胆结石 |
6 本次研究结果分析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中英文词语对照 |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病历观察表 |
附录4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5 在校期间论文论着和科研情况 |
(9)基于数据挖掘的徐景藩教授诊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研究 |
一、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病名认识 |
2. 胆胃关系 |
3. 病因病机 |
3.1 病因认识 |
3.2 病机认识 |
4. 治疗进展 |
4.1 分型论治 |
4.2 专法专方 |
4.3 中成药治疗 |
4.4 中西医结合 |
4.5 针药结合 |
5. 结语 |
二、BRG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
1.1 BRG的病因 |
1.2 BRG的发病机制 |
1.3 DGR的损伤作用 |
2. BRG的临床表现 |
2.1 临床症状 |
2.2 胃镜特征及组织病理 |
3. BRG的检查与诊断 |
3.1 检查方法 |
3.2 诊断标准 |
4. 治疗现状 |
4.1 一般治疗 |
4.2 药物治疗 |
4.3 精神心理调节与治疗 |
4.4 外科手术治疗 |
5. 结语 |
三、数据挖掘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的应用概况 |
1. 应用背景 |
2. 数据挖掘概述 |
2.1 数据挖掘的概念 |
2.2 数据挖掘的常见目的及一般对象 |
2.3 数据挖掘的常用方法 |
3.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经验研究举隅 |
第二部分 徐景藩教授诊治BRG医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医案资料来源 |
1.2 医案纳入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医案信息的采集 |
2.2 医案信息的预处理 |
2.3 医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 |
2.4 医案信息数据挖掘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入选医案的一般情况 |
3.2 频数分析数据结果 |
3.3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3.4 药物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一般情况 |
2. 临床表现 |
3. 病机治法 |
3.1 病机探讨 |
3.2 治法探讨 |
4. 遣方用药 |
4.1 基本方及加减法 |
4.2 常用药对 |
5. 徐景藩教授诊治BRG学术经验探讨 |
5.1 症状多端,痞痛为主 |
5.2 胆病湿热,胃病虚实 |
5.3 气滞不畅,疏郁为先 |
5.4 胆胃逆上,主降宜和 |
5.5 首重理气,善用刚柔 |
5.6 灵活变通,兼证勿忘 |
5.7 降胆降胃,不忘脾肺 |
5.8 治胃治肝,治在机先 |
6. 典型医案 |
第四部分总结 |
1. 数据挖掘结论 |
2. 问题不足与解决办法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利胆化石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中药溶石散对正常家兔胆汁中胆汁酸等含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医证候的比较研究[D]. 卞昊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中药预防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效果的Meta分析[D]. 洪翼兮.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大黄灵仙胶囊对胆囊成石微环境的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D]. 尹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大黄灵仙胶囊防治术后结石复发及胆石症形成的临床与基础研究[D]. 黄汉基.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从NPC1L1、ABCG5/G8的表达差异探讨胆囊胆固醇结石湿热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D]. 章小燕.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熊胆药用特殊价值及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J]. 韩莹,孙晖,邱丽萍,靳喆,吴修红,李杏花,王喜军. 中医药信息, 2020(01)
- [7]调肝利胆合剂的利胆作用及对胆汁成分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克茹.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疏肝利胆方联合耳穴压丸治疗肝胆湿热气滞型胆结石的临床观察[D]. 许会平.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8(02)
- [9]基于数据挖掘的徐景藩教授诊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经验研究[D]. 臧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1)
- [10]利胆化石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D]. 王萍.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