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国新首相和部分阁员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谢志恒[1](2012)在《埃及立宪君主制时期的政党政治研究》文中认为埃及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因其久远丰厚的文化传统、对人类发展的卓越贡献和重要的地理位置,而成为非洲地区、地中海地区、中东地区和穆斯林世界的重要国家,也是近代最早接触、学习西方工业文明并启动现代化进程的阿拉伯地区国家。1923年至1952年的立宪君主制时期是埃及从殖民地向独立国家转变的重要时期,是埃及社会传统与现代、精英与民众、世俗与宗教激烈冲突和此消彼长的转型阶段,也是奠定埃及现代政治体系的关键时期。政党政治是此间埃及宪政生活的显着特征。埃及的现代政党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是自1805年阿里王朝开启现代进程以来埃及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立宪政治是新生政治力量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立宪君主制诞生于民族主义政党及其民众支持者发动的1919年革命,其制度基础是英国1922年声明和埃及的1923年宪法。民族独立的不彻底使立宪君主制时期的政党政治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运动的色彩。立宪君主制时期以华夫托党为代表的议会政党极大地推进了埃及的民族独立事业。在埃及这样一个军事力量弱小、经济发展单一、社会结构严重不平衡、农业地主阶级主导政治、其他社会阶层不觉醒或力量分散、民族认同仍待整合的国家,面对强大的帝国主义力量,民族独立任务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埃及不具备通过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一次性地解决独立问题的经济、阶级、军事和思想条件,议会政党的和平谈判是争取独立的重要方式,1936年条约是埃及走向完全独立的重要步骤。立宪君主制时期的宪政实践、国王和政党及政党之间的权力竞争为民众的政治参与和民众政治组织的兴起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新兴民众政治组织通过多样化的思想形态和纲领主张将社会不同层面的普通民众卷入到争取民族独立和否定立宪君主制的政治活动之中,是埃及民主政治参与扩大的重要表现,它们极大地消耗了帝国主义、封建王室和议会精英政党的力量,为军人政变革命提供了契机。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运动是对议会政党民族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其发动的1952年革命推翻了立宪君主政治,完成了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自由军官掌权后的改革措施是民众政治组织社会经济与政治主张的具体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纳赛尔革命是立宪君主制时期政党政治发展的结果。
孙晖明[2](1991)在《英国新首相和部分阁员介绍》文中指出 约翰·梅杰于1990年11月27日当选保守党领袖,28日宣布组阁。他的两名竞争对手,道格拉斯·赫德、迈克尔·赫塞尔廷分别担任外交和联邦事务大臣、环境事务大臣。新内阁的特点是:1.能够包容党内各派力量,如让赫塞尔廷入阁。2.同前任内阁相比,阁员变动较大,22名阁员中有9人变动,比人们预料的要多。3.年青化。除大法官麦凯和外
倪学德[3](2003)在《和平的社会革命 ——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战争往往成为巨大社会变革的先导,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英国就起了这样的作用。战后英国民众对改革的渴望把工党推上了政治舞台的中心,在1945年大选胜利的鼓舞下,工党艾德礼政府大力推行“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给英国社会留下了永久性的变化,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国际影响。 有人把这次改革称为“和平的社会革命”,这个说法典型地反映出英国政治文化的特点:允许变革而又节制变革。“革命”与“和平”这两种看似矛盾的倾向相结合,结果导致了“合理”的变革。 艾德礼工党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深入分析这次改革,不仅有助于认识战后英国历史的演进,而且有助于拓展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此外,工党政府在民主社会主义改革中的经验教训,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我国学术界从80年代以来开始重视对工党政府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研究,但这方面的专着至今尚不多见。在对改革的评价问题上,还不能说得出了公认一致的结论。基于这种状况,本文试图对艾德礼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作实事求是地分析,以求得出一个客观的、符合时代特征的结论。从英国历史的发展过程来观察,这次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说,它是战后英国社会主义的一次重大试验,是发达国家工人政党实现它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的一次探索。因此,从总体上看,改革具有比较明显的进步性质。 本文以艾德礼政府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内容为主要线索,构建了论文的逻辑结构。全文分绪论和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除介绍工党政论家对“民主社会主义”概念的阐释外,简要论述了英国学术界、苏联和英国共产党、我国学术界对艾德礼政府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研究状况,工党自己对这次改革的评价,以及笔者的基本观点。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论述艾德礼政府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工党执政的内在联系,工党赢得1945年大选的原因和工党政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章除介绍了艾德礼早期的政治生涯外,还扼要评析了他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和对英国社会主义特点的论述,以及他对英国社会主义前景的展望。第三章考察了工党经济与社会改革的各项措施。剖析了国有化的由来、性质和国有化企业的管理和绩效;福利国家的建设,包括充分就业政策、国民保险制度的建立、国民医疗保健制度的诞生、住房和教育政策等。计划经济方面,重点论述了经济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另外,对学术界注意较少的政治改革也作了初步探讨。结尾部分在以上各章分析的基础上,对这次改革作总体上的评析。
尚永强[4](2013)在《英国与克里米亚战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克里米亚战争长期以来备受争议,它的爆发形式和结束方式同样令人深思。作为一场外交控制下的战争,它发生于英国工业革命初步完成的时期,发生在变革的年代,英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影响了这场战争的爆发和走向,使得这场战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英国加入到战争中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英国结束这场战争的方式却使得这场战争看起来有些虎头蛇尾。英国与法国出于不同目的结盟,尽管英军作战依然英勇,可歌可泣,但数十年未经历过欧洲大战的英国陆军无论在军事制度还是指挥管理方面都存在巨大的缺陷,英军在战场上的弱势使得英国在战争中甚至在外交上不得不更多寻求与法国进行合作以对抗俄国,某种程度上也受到法国的牵制。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结束不久后英法联盟之间的裂痕愈加明显,英国并不能单独决定战争的走向。最终,英国通过一场有限战争来达到自己战前所预想的基本目标,遏制了俄国在近东的扩张企图,暂时保全了奥斯曼帝国的完整,把东方问题成功纳入欧洲协调的范围内,使自己在近东的利益得到一定保障。战争结束一百多年后对这场战争的评价常常带有各自时代的烙印,有必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重新审视这场战争,重新认识这一时期英国的战争与外交。全文内容由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论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回顾国内外学者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概况,指出本文所研究的中心议题和创新之处,同时列举本文所使用的相关原始文献并说明资料来源情况。第一章重点分析克里米亚战争的时代大背景,英国在战争前经济发展情况、政治社会改革状况、这一时期英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初步探讨东方问题的由来,并考察18、19世纪英国近东政策演变过程及变化原因。第二章从法俄基督教圣地争端问题谈起,审视克里米亚战争全面爆发的具体原因以及英国在战争爆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本章重点论述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国内舆论下,英国如何维护自己在近东的利益加入到争端中,同时具体研究一些重要人物和特定事件对英国参战的影响,例如英国驻土耳其大使的作用、英国公众舆论中的仇俄情结和“锡诺普事件”,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战争爆发前外交谈判无果、最终让位战争的原因,探寻英国从法俄争端的“旁观者”到最后加入到战争的缘由。第三章主要论述战争时期英国政府的外交活动及英军在战场上的活动,包括波罗的海和克里米亚半岛等战区的战争情况,简要分析战争中影响较大的几次战役如阿尔马战役、巴拉克拉瓦战役、英克尔曼战役等等,同时研究这一时期英国对俄国所采取的遏制措施,如外交战、经济战,进一步解析战争与外交间的关系。英国为了与俄国作战努力扩充军队数量、争取战场上获胜来赢得自己的外交筹码,同时在克里米亚以外多个战场企图全面打击俄国,在经济上对俄国进行封锁禁运,最终和法国、土耳其一起赢得了战争的胜利。第四章简要分析1856年巴黎和会中英国的外交活动,探讨《巴黎和约》的主要条款及其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同时结合历史与现实,对英国在战争与条约中的得失进行新的评价。
张丹[5](2007)在《论英国新工党政府对商界政策的调整》文中指出从1997年5月执政以来,新工党政府明显表现出亲公司和资本家的特征,并逐渐调整其阶级路线,出台了一系列倾向于商界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工商界的支持,向亲资本家的立场转变。本文梳理出英国新工党政府对商界政策调整的背景,并分析了政策调整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影响。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新工党政府对商界政策调整的背景。“第三条道路”成为英国新工党执政的新理念,其中对国家角色的重新定位促使新工党再思考政府与市场、商界的关系。全球化与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片面强化了资本的力量,使得民族国家、劳工在与资本的对垒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此外,来自新右派执政业绩的压力以及新工党组织内部的变化等因素,都推动了新工党政府调整对商界的政策。第二部分,新工党政府对商界政策调整的内容。新工党政府上台伊始便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商界的政策调整,分别体现为灵活的经济政策、现代的福利制度、延续的劳资政策、开放的组织制度等。但作为一个中左翼政党,新工党在政治光谱中的节点上不敢偏离中间走得太远,对商界进行政策调整过程中注意建立各方的利益平衡机制。第三部分,新工党政府对商界政策调整产生的影响。新工党政府对商界态度以及政策的调整变化,促进了英国的经济发展,减轻了福利国家的负担,但也使得私人资本势力日渐壮大,劳动者阶层的部分利益受损。同时政策调整赢得了英国工商界的支持,却也伴随着政界与商界利益交换的丑闻等负面影响。此外其右转的政策虽然适应了选举党的需要,但并未获得所有党内人士的支持。第四部分,对于新工党政府对商界政策调整的两点思考。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了其基本职能就是实现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资本主义统治,工党履行的只是管理资本主义的职能。同时,对商界政策的调整也表明在新形势下工党与保守党形成了趋同性的共识,这种共识是符合新工党政府发展需要和巩固执政根基的。
刘杰[6](2000)在《战后英国共识政治研究(1945年—80年代)》文中研究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两大政党--保守党和工党在一系列重大国内外政策上的共识,即所谓“共识政治”是战后英国政治的一个显着特点,体现了战后英国政治发展的新趋势。目前,不论国外还是国内学者对共识政治的研究都还不够深入。本文的目的是想通过分析工党和保守党政府战后在重大国事上的趋同与合作,说明战后英国政党政治发展的基本态势。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把握当代英国政治,尤其是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新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战后英国(1945年-80年代)两党共识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第一章“共识政治研究综述”,着重介绍国内外学术界、特别是英国学术界近几年对共识政治研究的动态、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二章主要追溯共识政治产生的历史渊源以及二战对共识政治的推动作用。战后保守党政策革新和理论调整导致共识政治的形成。第三至第五章集中考察战后两党共识的具体史实。国有化问题是战后两党经济政策共识的一个重要领域,除了在钢铁工业部门国有化有分歧外,国有化政策的连续性是战后时期最显着的特征。社会政策方面的共识包括福利国家、充分就业和对工会政策问题。福利国家政策是两党共识最为稳固的内容。为了赢得选民的支持并达到上台执政的目的,两党都没有对福利政策进行重大的修改。艾德礼政府时期奠定的福利国家的框架在战后基本没有大的变动。充分就业政策是战后到70年代两党一直追求的目标。战后一段时期内曾经实现了充分就业目标。在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前,两党在充分就业问题上始终是有共识的。两党在对待工会问题上达成以下三方面的共识;制订全国性的收入政策、允许工会参与政府制订宏观经济政策和运用法律规范工会的行为。对外政策方面主要考察两党在英美关系、英苏关系、英帝国、对欧洲联合的政策和核威慑政策方面的共识。第六章主要叙述保守党“撒切尔革命”对战后共识政治的冲击和工党的革新政策。80、90年代工党向保守党靠拢导致新的共识政治又在形成之中。本文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第七章。笔者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战后英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基本趋势做了考察,分析了战后共识政治产生的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国家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又引起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中产阶级迅速崛起。中产阶级的崛起使英国各大政党阶级属性发生微妙变化,导致各党基本成员和核心领导集团阶级属性的趋同和接近,最终导致轮流上台执政的两党阶级属性的趋同。这是战后共识政治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同时,议会政治的发展和两党制度的运行,又决定着执政党在制订和实施政策时,必须正视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现实,在不同程度上兼顾社会多数选民的利益。它们必须为争取和维持执政党地位而及时地调整自身政策。这一因素构成了“共识政治”产生的社会政治原因。凯恩斯主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为战后共识政治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直接的推动力。战后西欧社会民主党广泛执政则是共识政治产生的不可或缺的国际条件。 本文虽然只考察1945到80年代的共识政治,但政治共识在英国早已有之,并且至今没有结束。共识政治也不只是英国一国现象,而是当代发达资本上义国家发展具有共性的东西,是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和两党政治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只不过在英国表现得最为典型。战后英国乃至西方国家执政的主要政党,在政治经济政策上的趋同有利于资产阶级两党制的持续和发展,是战后西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础。因此,研究战后英国共识政治对于了解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具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
胡淑慧[7](2004)在《金诺克与工党重建(1983—1992年)》文中指出1979—1983年是英国工党历史上最为动荡不安、风云变幻的时期之一。在工党深陷意识形态、组织和选举三重危机的生死关头,金诺克1983年10月出任工党领袖,担当起复兴工党的历史重任。 金诺克首先致力于工党的组织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他力排改革阻力,建立中左联盟。在此基础上,通过渐进改革,恢复党内高层的控制权、扩大党内民主并调整工党与工会关系,由此,使工党从一个领袖无权威、党内无民主、宗派林立、内讧不已的党,转变为一个富有凝聚力、战斗力,组织生活各方面运转有序的党。这是工党实现振兴的关键一步。 对工党政策的反省与调整构成了金诺克重建工党的另一重要内容。工党由盛而衰,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其传统理论、政策不能适应英国社会变化了的新现实,不为中间阶层选民所接受。金诺克对所有制政策、市场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福利政策、欧洲政策等进行了全面的反省与调整,摒弃过时的纲领政策,致力于构建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又为英国主流选民所认同的新的理论、政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选民对工党的信任度。 身为工党领袖,金诺克为工党的重新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工党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当然,在工党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时代的严峻挑战面前,金诺克的重建工作也注定了会存在种种局限。这也决定了在工党历史上,金诺克既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杰出人物,又是一个过渡性人物。一定意义上说,没有金诺克在1983-1992年重建工党的努力,便没有布莱尔1997年大选的压倒性胜利,也没有“第三条道路”理论的出台。 最后,笔者对金诺克推动的工党改革重建所具有的启示意义进行了思考,认为,一个政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顺应时势需要进行改革,必须努力扩大政党的社会基础,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应根据时势的变化超越“左”与“右”的束缚。
王银红[8](2010)在《威廉·小皮特的英爱合并主张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1663年起英国政府实施贸易限制束缚爱尔兰经济的发展,许多爱尔兰商人蒙受损失。爱尔兰在经济上需要脱离英国的控制,才能得到发展。他们在经济上发起“不进口协议”,抵制英国货物,在政治上争取拥有独立的议会,从而实现爱尔兰的自由贸易。1782年,爱尔兰拥有了独立的议会,英国政府逐渐去除了许多贸易限制,经济上也迅速步入一个新的台阶。可是爱尔兰的繁荣却引起了英国政府的不安,尤其新上任的首相威廉·小皮特的不安,用他的话说,一个帝国里拥有两个议会不利于帝国的稳定,爱尔兰的经济繁荣更是对英国各方面构成极大威胁。小皮特为了全面控制爱尔兰的贸易权,于1785年提出英爱通商主张。如果这个主张得以实现,将使爱尔兰的贸易限制在帝国内部进行,所以它没有获得爱尔兰议会的通过。1798年爱尔兰天主教徒的起义,再次使小皮特的合并主张提上日程。小皮特在18世纪末期提出英爱立法合并,他希望通过立法合并来达到他迫切想实现的经济合并。英爱合并的结果是爱尔兰的工业走向衰落,不可避免地担负起英帝国庞大的财政负担,与此同时,爱尔兰的天主教徒也没有获得真正的解放。
任克佳[9](2013)在《美国对南美太平洋战争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美太平洋战争是1879年至1883年发生在智利与秘鲁-玻利维亚联盟之间的一场地区战争,是19世纪拉丁美洲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交战双方为了获得太平洋沿岸丰富的硝石资源而展开激烈争夺,最后以智利的胜利而告结束。战前,南美洲是美国在拉丁美洲政治经济影响力较为薄弱的地区,南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美国向该地区进行扩张提供了机遇。虽然美国不是战争的直接参战方,但它却一直是战争中最为活跃的外部力量。为了最大程度地谋求国家利益,实现称霸西半球的野心,在门罗主义指引下,美国三届政府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在战争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对战争的进程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战争爆发后,海斯政府的国务卿埃瓦茨宣布中立,企图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通过强调交战国权利打击欧洲势力。此后,美国的政策经历了一个从秘密调停到公开调停的转变,这种调停活动到“阿里卡会议”时达到了顶峰。出于对欧洲主要是英国势力将因智利的胜利而在南美洲扩张的担心,加菲尔德政府的国务卿布莱恩开始采取“扶秘抑智”政策,在泛美主义口号下干涉双方谈判,反对智利割占秘鲁土地。为此,布莱恩派出特使前往南美,并不惜使用武力进行威胁。在其去职后,阿瑟内阁的国务卿弗里林海森继续保持干涉,只是他放弃了布莱恩的强硬政策,转而寻求“中间路线”,意图在不过分刺激智利的情况下劝其放弃领土要求。最后,美国的这些调停活动都以失败收场。本文在参阅美国有关外交档案的基础上,通过全面考察美国的南美太平洋战争政策,试图得出以下结论:尽管美国三届政府应对战争的政策各有不同,但其出发点都是门罗主义;在美国从大陆扩张向海洋扩张过渡期间,门罗主义在南美洲开始日益“活跃”,美国对南美太平洋战争的政策反映出门罗主义新的时代特征;南美太平洋战争及后来的美拉关系历史证明,美国始终没有放弃通过干涉来控制拉丁美洲,这是造成美拉之间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英国新首相和部分阁员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国新首相和部分阁员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埃及立宪君主制时期的政党政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分析方法与概念阐释 |
第一章 西方的挑战与埃及的回应:1798—1914 |
第一节 从自主探索到英国占领 |
一、 阿里的自强新政与军事扩张 |
二、 伊斯玛仪的西化改革与埃及治权的沦丧 |
三、 英国的占领统治 |
第二节 政治经济秩序的变动与新兴社会阶层的形成 |
一、 中央集权的重塑和现代官僚体系的建立 |
二、 土地非国有化和生产的市场化 |
三、 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新阶层的形成 |
第三节 政治思想的现代嬗变 |
一、 教育与媒体的发展 |
二、 阿富汗尼与阿卜杜的宗教改革思想 |
三、 自由民族主义的兴起 |
第四节 朴素的民族主义斗争与早期政党的出现 |
一、 立宪运动与奥拉比革命 |
二、 19 世纪末的反殖民主义力量 |
三、 20 世纪初早期政党的诞生及其民族主义斗争 |
第二章 民族主义政党与立宪君主制的确立:1914-1923 |
第一节 埃及的政治地位问题及一战的影响 |
一、 保护国体制的实行 |
二、 战时英埃联合施政及其后果 |
三、 一战后期埃及人的民族主义诉求 |
第二节 华夫托党的独立斗争与保护国体制的废除 |
一、 华夫托党的建立 |
二、 1919 年革命 |
三、 华夫托在巴黎与米尔纳调查 |
四、 协商与独立 |
第三节 立宪君主制的确立 |
一、 各方对声明的反应 |
二、 宪法的制定与各势力之间的斗争 |
三、 1923 宪法与选举法 |
第三章 议会政党的政治实践:1923-1939 |
第一节 主要议会党派 |
一、 华夫托党 |
二、 自由立宪党 |
三、 祖国党 |
四、 联盟党、人民党和萨阿德党 |
第二节 二十年代的英埃缔约续商 |
一、 华夫托党当政 |
二、 扎格卢勒—麦克唐纳协商 |
三、 李·斯塔克事件与华夫托党政府倒台 |
四、 国王和英国的优势 |
五、 英埃重启协商 |
第三节 专制势力的膨胀与政党的恢复宪政运动 |
一、 华夫托党衰落的征兆 |
二、 国王与西德基的专政 |
三、 1923 年宪政体制的恢复 |
第四节 1936 年英埃同盟条约 |
一、 跨党派协商与第三届纳哈斯内阁的成立 |
二、 《英埃同盟条约》与《蒙特勒公约》 |
三、 条约签订后至二战前的埃及政局 |
第四章 民众政治运动的高涨与议会政党的衰落:1939-1952 |
第一节 二战前埃及的经济社会状况与二战的影响 |
一、 两次大战之间埃及的经济与社会 |
二、 二战的经济影响和埃及民众的生活艰辛 |
三、 二战期间英国对埃及控制的加强 |
第二节 民众政治力量的崛起 |
一、 青年埃及党 |
二、 穆斯林兄弟会 |
三、 工会与共产主义运动 |
第三节 战后议会政党的衰落 |
一、 少数派联合政府与英埃修约谈判 |
二、 华夫托党政府与英埃修约谈判的破裂 |
三、 运河区游击战与开罗纵火案 |
第四节 纳赛尔与自由军官运动 |
一、 纳赛尔早年的成长经历 |
二、 革命前纳赛尔的军人生涯 |
三、 纳赛尔一代与自由军官运动 |
结论:立宪君主制时期埃及政党政治的历史地位 |
一、 埃及现代政党产生的历史环境及其历史使命 |
二、 从民族主义政党到议会政党 |
三、 民众政治运动的实质与作用 |
四、 立宪君主制时期埃及政党政治的历史地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和平的社会革命 ——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工党执政 |
第一节 全民战争与政治形势的左转 |
第二节 工党赢得大选 |
第三节 工党政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二章 艾德礼及其社会主义思想 |
第一节 从参政到执政 |
第二节 艾德礼的社会主义思想 |
第三章 民主社会主义改革 |
第一节 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来源 |
第二节 企业国有化运动 |
第三节 “福利国家”的建立 |
第四节 计划经济的尝试 |
第五节 有限的政治改革 |
余论 |
(4)英国与克里米亚战争(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地图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史料等来源 |
第一章 克里米亚战争的背景 |
第一节 战前英国经济、政治与社会 |
第二节 大英帝国的扩张 |
第三节 战前的英国与欧洲国际关系的变化 |
第四节 东方问题 |
第二章 英国与克里米亚战争的起源 |
第一节 基督教圣地之争 |
第二节 西摩会谈与缅什科夫的外交 |
第三节 英国与俄土战争的爆发 |
第四节 从锡诺普到英国对俄宣战 |
第五节 战争爆发及英国参战原因简析 |
第三章 英国的战争与外交 |
第一节 英国的备战 |
第二节 1854年的战场 |
第三节 英国在外交战场的角逐 |
第四节 1855年的战场 |
第四章 克里米亚战争的结局及对英国的影响 |
第一节 巴黎和会及《巴黎和约》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克里米亚战争的结局及影响 |
结语 |
克里米亚战争相关大事时间表(1853-1856)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论英国新工党政府对商界政策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新工党政府对商界政策调整的背景 |
(一) 理论背景:第三条道路与国家的重新定位 |
(二) 国际背景:全球化与国家、资本、劳工力量的重塑 |
(三) 国内背景:新工党自身寻求变革之路 |
二、新工党政府对商界政策调整的内容 |
(一) 灵活的经济政策 |
(二) 现代的福利制度 |
(三) 延续的劳资政策 |
(四) 开放的组织制度 |
(五) 政策调整中的利益平衡机制 |
三、新工党政府对商界政策调整产生的影响 |
(一) 促进经济增长,私人资本势力更加壮大 |
(二) 减轻福利国家负担,劳动者阶层部分利益受损 |
(三) 赢得商界支持,引发政商利益交换的丑闻 |
(四) 迎合选举需要,右转政策引起内部分歧 |
四、对政策调整的两点思考 |
(一)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
(二) 新时期的两党“共识政治”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战后英国共识政治研究(1945年—8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共识政治研究综述 |
第二章 战后两党的接近与共识政治的形成 |
第三章 经济政策共识 |
第四章 社会政策共识 |
第五章 对外政策共识 |
第六章 工党“右转”与20世纪末共识政治的重新形成 |
第七章 战后共识政治的成因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金诺克与工党重建(1983—199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金诺克受命于危难之际 |
一、 危机重重的工党 |
二、 工党领袖金诺克其人 |
第二章 金诺克与工党组织的现代化 |
一、 排除改革阻力建立中左联盟 |
二、 党内高层控制权的恢复 |
三、 扩大党员民主权利 |
四、 工党与工会关系调整 |
第三章 金诺克与工党政策反省与调整 |
一、 所有制政策 |
二、 市场政策 |
三、 宏观经济政策 |
四、 福利政策 |
五、 对欧政策 |
第四章 对金诺克重建工党的评价及思考 |
一、 金诺克重建工党的主要成就 |
二、 金诺克重建工党的历史局限 |
三、 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8)威廉·小皮特的英爱合并主张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英爱合并前的爱尔兰 |
第一节 爱尔兰的独立立法权 |
第二节 爱尔兰的经济状况 |
第三节 爱尔兰的宗教冲突 |
第二章 威廉·小皮特英爱合并的主张 |
第一节 英爱合并主张的思想基础 |
第二节 威廉·小皮特的英爱通商主张 |
第三节 威廉·小皮特的英爱立法合并主张 |
第三章 英爱合并的影响 |
第一节 英爱合并后的天主教问题 |
第二节 英爱合并后对爱尔兰的政治及经济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插图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信 |
个人简历 |
(9)美国对南美太平洋战争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南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地区形势 |
第一节 南美太平洋战争的起因 |
第二节 秘鲁的卷入与战争的全面爆发 |
一、秘鲁“联玻抗智”外交政策的确立 |
二、拉瓦列调停的失败与南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
第三节 美国在战争爆发前后的反应 |
一、战前美国与南美太平洋地区的交往 |
二、美国在战争危机中的态度 |
第二章 战争初期的美国政策 |
第一节 埃瓦茨的“中立”政策 |
第二节 美国在战争初期的试探性调停 |
一、佩蒂斯的“非官方”调停 |
二、费舍尔的秘密调停 |
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调停与美国的应对 |
一、美国对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调停的态度 |
二、欧洲列强与南美太平洋战争 |
三、战争初期美国对英国调停的抵制 |
第三章 从秘密调停到公开调停:阿里卡会议 |
第一节 “中立”政策下美国与战争双方的博弈 |
一、美国对智利的“守势” |
二、美国对秘鲁的“攻势” |
第二节 美国“不干涉”立场的转变 |
一、美国对中立权益被破坏的不满 |
二、欧洲干涉威胁的再次出现 |
第三节 阿里卡会议的召开与失败 |
一、“奥斯本建议”的提出与批准 |
二、阿里卡会议召开前美国的外交准备 |
三、失败的阿里卡会议 |
第四章 布莱恩与南美太平洋战争 |
第一节 阿里卡会议后的外交与战场形势 |
第二节 布莱恩应对战争的初步举措 |
一、布莱恩执掌国务院与美国承认卡尔德隆 |
二、布莱恩更换公使与新政策的出台 |
第三节 赫尔伯特的外交冒险 |
一、“林奇备忘录”风波与智利罢黜卡尔德隆 |
二、特雷斯科特调停的启动 |
第五章 无望的尝试:弗里林海森的战争外交 |
第一节 无果而终的特雷斯科特调停 |
一、布莱恩去职与弗里林海森对美国政策的全面调整 |
二、特雷斯科特调停的失败 |
第二节 弗里林海森“中间路线”的破产与战争的结束 |
一、弗里林海森的“中间路线” |
二、伊格莱西亚斯的崛起与《安孔条约》的签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四、英国新首相和部分阁员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埃及立宪君主制时期的政党政治研究[D]. 谢志恒. 南开大学, 2012(06)
- [2]英国新首相和部分阁员介绍[J]. 孙晖明. 国际研究参考, 1991(01)
- [3]和平的社会革命 ——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研究[D]. 倪学德.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 [4]英国与克里米亚战争[D]. 尚永强. 首都师范大学, 2013(12)
- [5]论英国新工党政府对商界政策的调整[D]. 张丹. 河北师范大学, 2007(08)
- [6]战后英国共识政治研究(1945年—80年代)[D]. 刘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01)
- [7]金诺克与工党重建(1983—1992年)[D]. 胡淑慧.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8]威廉·小皮特的英爱合并主张之研究[D]. 王银红.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2)
- [9]美国对南美太平洋战争政策研究[D]. 任克佳. 南开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