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金川硫化铜镍矿床中贵金属元素的分带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1](2021)在《基于背景噪声成像的金川矿区速度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金属矿产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一直都有着重要的地位。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拥有着世界上第三大的镍矿资源。矿床自从被开采以来,有很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研究,许多地球物理手段都被应用到矿床的开采中,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地球物理方法和地球化学、地质资料相结合对地下矿床的研究减少了地球物理的多解性。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迫切需要对深部隐伏矿床进行研究以维持稳定发展。对于矿区的研究,目前主要都集中在地下浅部,通常是500-1000 m左右,而对矿区深部构造的研究鲜有开展。本文结合了前人对金川矿区及其周边的地质认识以及对矿区进行的地球物理方法的应用,从背景噪声层析成像的角度给出了新的认识。2019年7月中旬-2019年8月中旬,以金川矿区为中心,布设65台短周期密集台站,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测量,通过数据预处理和基于射线追踪的面波频散直接反演方法得到了金川矿区及周边地下5.4 km深度内的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得到了以下的认识:(1)金川矿区及周边速度结构显示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在地下浅部表现为相对高速特征,而在深部表现为低速特征,分析造成速度差异的原因是早期岩浆喷发后沿构造通道上涌,由于重力分异作用,导致了岩浆组分的分离,这是形成速度差异的主要原因。(2)金川矿区在地下深部相对于周围地下介质表现为明显低速异常,推测这可能是岩浆上涌后残留的低速物质,可以作为深部找矿的一个依据。(3)F1断裂作为区域性大断裂,它的存在确实导致了断裂两侧速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地下深部,但在金川矿区地下浅部并不明显。深度剖面结果显示,F1断裂南侧地下浅部低速体与高速体的分界线要比断裂北侧的分界线高,指示F1断裂在构造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强烈逆冲推覆作用,导致金川岩体进一步抬升,深部找矿应当围绕断裂上盘进行。F1断裂处同周围介质相比具有显着低速特征,推测F1断裂为成矿后期岩浆上涌的通道。本研究揭示了金川矿区及周边地下构造,为后期找矿提供了依据。
刘琦[2](2020)在《甘肃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基性岩脉形成时代与岩石成因》文中研究表明金川基性岩脉位于华北板块西南缘,阿拉善地块的龙首山隆起带。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围岩是龙首山岩群白家咀子组的大理岩、混合岩与片麻岩,赋矿岩体主要有二辉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岩、二辉岩等组成,长度大约为6.5km,宽度为20至527m,最大延深超过1.1km,岩体的出露面积约为1.34平方公里。岩体中发育基性岩脉,种类有辉绿岩与煌斑岩,岩脉走向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侵入到赋矿岩体中。岩脉与块状矿、富铜铂钯矿体、后期构造关系密切。因此,基性岩脉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矿区的构造解析和深部隐伏矿找矿预测;对矿床成因模式建立也有重要的补充。本次研究对金川基性-超基性岩体中基性岩脉展开了综合研究,从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角度,对基性岩脉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研究,探讨了岩脉的岩浆演化、源区性质、形成时代与构造环境,探讨了岩石成因。主要取得的认识如下:(1)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基性岩脉种类有辉绿岩与煌斑岩,岩脉走向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侵入到超基性岩体中。通过锆石LA-ICP-MS方法定年,辉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23.5±1.4Ma;煌斑岩的锆石U-Pb年龄分两组,一组为捕获锆石年龄为2231.5±4.8Ma,与该地区古老岩石基底形成的时代相一致,另一组为结晶年龄424.3 Ma;(2)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基性岩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元素比值与Sr-Nd同位素判别图指示岩浆侵入过程中受到了下地壳物质的混染,全岩的εNd(t)值小于0,指示岩浆源自岩石圈地幔(SCLM);(3)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基性岩脉形成时代与金川侵入体富铜铂矿的形成时代处于同一时期,指示岩浆热液作用与富铜铂矿成因关系密切,基性岩脉对找矿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王振江[3](2020)在《中国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深部成矿过程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幔发生部分熔融时,硫化物熔体和硅酸盐熔体的分布和迁移不仅影响了地球各个地球化学圈层之间的物质循环,而且控制了岩石圈地幔中亲铜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的形成贡献了所需的成矿物质。本论文利用高温高压实验技术、理论计算和显微层析成像等方法,并结合使用传统矿床学和地球化学手段,以中国金川超大型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为实例,主要研究了上地幔部分熔融过程中两相不混熔熔体(硫化物熔体和硅酸盐熔体)的分布状态和迁移机制,及其对岩石圈地幔再富集过程的贡献,探索了岩浆硫化物矿床形成的深部地质过程及其微观成矿机制。中国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是世界第三大在采Ni矿床,近年来国内外地质学家对金川岩体及其赋存矿体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成岩成矿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关于岩浆硫化物矿床仍然存在一些科学问题具有较大争议,本论文主要针对下列两个重要的问题开展相关研究:(1)金属硫化物和硅酸盐熔体在成矿源区中具有怎样的分布状态和迁移机制?(2)金川矿床的硫是否存在地壳来源?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研究选取金川矿床不同类型的代表性矿石样品,利用Nano SIMS对该矿床主要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开展相关原位微区分析,得到其海绵陨铁状矿石的硫同位素值(δ34S)主要集中在-4.5‰~2.7‰范围内,显示了地幔硫同位素的特征。热液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具有明显的正偏特点(均值~2.05‰),而热液改造型矿石则显示负偏特点(均值~-3.27‰),两者硫同位素值具有明显的互补特征,说明后期热液作用可能更易携带重硫同位素(34S)迁移。虽然岩浆型矿石的硫同位素可能经历了岩浆均一化作用,遮盖了地壳硫同位素的特征,但是,在金川矿区和周边地区未发现明显的含硫地层,因此,金川矿床的硫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幔。那么,对于金川矿床这样存在巨量硫化物堆积的地质体,在没有地壳硫加入的情况下,其下岩石圈地幔(成矿源区)经历了怎样的地质过程才能导致硫化物在金川矿床中如此高效率的聚集?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本研究使用合成地幔岩/橄榄石、金属硫化物和玄武质熔体等初始物质在0.5-1.5 GPa和600-1300℃条件下分别进行了三个系列的高温高压实验,即静态部分熔融实验、动态实验和分层反应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在部分熔融地幔中两相不混熔熔体的分布状态和迁移驱动力。在静态条件下,通过分析实验产物的二维和三维熔体分布特征可知,硅酸盐熔体主要沿着固体矿物颗粒边界分布,而体系中具有各向异性界面能的多相硅酸盐矿物的存在导致硅酸盐熔体形成了被熔体通道断点断开的局部互相连通的熔体网络;根据理论计算可知,熔体通道最窄处的尺寸约为~0.3μm;随着实验温度从1200°C升高到1250°C,硅酸盐熔体分数则从~7.87±0.19 vol%(PC185,含硫化物实验)升高到~9.17±0.13 vol%(PC226,含硫化物实验),而硅酸盐熔体在硅酸盐矿物基质中的二面角则从~19.3-21.3°(95%置信区间)降低至~13.7-15.5°(95%置信区间);同时,在三维熔体网络中,节点配位数N=3和4的累计频率从~23.1±1.4%增加至~26.5±1.5%;这些均表明随实验温度的增加,体系中硅酸盐熔体网络的连通性和渗透性均增加。局部互相连通的硅酸盐熔体网络致使理论计算得到的熔体渗透性(k~10-14-10-16 m2)和迁移速度(v~0.7-11.1μm/day)只能应用于单个完全连通的熔体通道中。在无硅酸盐熔体条件下,金属硫化物熔体(<3.77 vol%)在硅酸盐矿物基质中形成了孤立的熔体囊,且具有大的二面角(~91.5-101.3°,95%置信区间);然而,当硅酸盐熔体出现之后,硫化物熔体形成液滴状熔体球被硅酸盐熔体包裹,产于熔体三联点或者熔体囊中,而且由于受到硅酸盐熔体通道最小维度(~0.3μm)和熔体通道断点的限制,在部分熔融体系中,高表面张力的硫化物熔体通常被困在体系内不能随硅酸盐熔体的孔隙流动而迁移。与之相比,动态变形实验中,在大应变量的剪切应力作用下,硅酸盐熔体和初始“被搁浅”的硫化物熔体均被拉长且相间分布,形成了大量与剪切方向呈小角度夹角(~14.3±4.5°)且对向剪切方向延长的富熔体条带(长度可达几百微米);精细的显微结构分析可以观察到硅酸盐熔体打开了一定方向的硅酸盐矿物颗粒的界面,为硫化物熔体的高效迁移提供了通道;此外,还有少量单独由拉长的硫化物熔体组成的熔体条带,这些条带具有与剪切方向更大的夹角(~29.9±3.6°);这些均表明体系中出现硅酸盐熔体之后,含硫化物的部分熔融岩石对于剪切应力的响应类似于部分熔融的硅酸盐体系,也就是说,硅酸盐熔体的出现控制了这些由两相不混熔熔体组成的富熔体条带。在差异应力驱动下,这些被硅酸盐熔体打开的矿物颗粒界面为硫化物熔体的迁移提供了高孔隙度通道;根据简单体系的两相流动理论可知沿着这些富熔体条带的方向,硫化物熔体具有非常高的迁移速度(>475.2-990.0μm/day),外推至天然条件,一定大小的硫化物液滴(>毫米尺度)可以沿着这些富熔体条带高速迁移,进而使岩石圈地幔富集相应的亲铜元素;因此,差异应力是一种高效的驱动硫化物熔体迁移的驱动力。除了差异应力之外,部分熔融体系内部通常也会受到气体相的浮力以及熔体相与周围固体相反应化学势的驱动,所以分层反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在部分熔融岩石中,反应渗透不稳定性和气泡浮选对硫化物熔体迁移的贡献。反应渗透不稳定性是指在部分熔体体系中,熔岩反应和熔体流动之间的正反馈能够驱动硅酸盐熔体发生通道化迁移的一种驱动力。当反应时间增加到~72h时,分层反应实验的上部样品中能够观察到更多的树枝状熔体通道(~21个熔体通道,最长长度约~420μm)和硫化物熔体(最大粒径约~10.7μm),且硫化物液滴的分布与硅酸盐熔体通道的产状近似一致;理论计算可知,硅酸盐熔体在熔体通道中的迁移速度(~0.09μm/s)比基质中的孔隙流动速度(~10-4μm/s)高约两个数量级,而下部熔体源区中一定大小(<10.7μm)的硫化物液滴可以在这个高的迁移速度作用下,被硅酸盐熔体携带进入熔体通道中。然而,当恒温时间继续增加到~96h时,上部样品中只能观察到熔体通道闭合之后留下的痕迹,而硫化物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理论计算可知,实验体系具有高的Da值(2.44*104-1.15*105>103)和低的Pe值(0.66-1.63<10),表明相对于熔体迁移速率,体系具有较高的熔岩反应和熔体扩散速率,也就是说,体系的反应渗透不稳定性被抑制,所以只有当下部熔体源区中存在足够量的可与硅酸盐矿物反应的熔体时,体系的反应渗透不稳定性才会被提高,上部样品中的熔体通道就会保持打开,而更多的硫化物熔体也会随着高速迁移的硅酸盐熔体被携带进入熔体通道中。当体系中出现气体相时,低压条件(0.5 GPa),在反应渗透不稳定性驱动下,硅酸盐熔体形成了局部互相连通的熔体通道;而理论分析和实验观察均表明气体相会优先吸附在硫化物熔体球表面,形成了气泡-硫化物集合体(具有大的气泡-硫化物加湿角~99.7-101.4°,90%置信区间);显然,气泡-硫化物集合体的密度低于单独的硫化物液滴,有利于更大的硫化物熔体向上迁移。根据系统的实验研究可知,更长的恒温时间、更高的反应温度和挥发分含量均有助于形成更多的气泡-硫化物集合体,进而促进更多更大的硫化物熔体随硅酸盐熔体向着熔体通道内迁移。所以,反应渗透不稳定性和气泡浮选也是有效的促进硫化物熔体物理迁移的驱动力。由于构造稳定的地质条件下更有利于气泡-硫化物集合体的保存,所以对于产在构造活跃的大陆裂谷背景条件下的金川矿床来说,差异应力和反应渗透不稳定性对成矿物质的迁移和萃取的贡献会大于气体浮选。综上所述,硫化物熔体在差异应力、反应渗透不稳定性和气泡浮选三种驱动力的作用下能够发生高效率的迁移和萃取,有助于亏损岩石圈地幔的再富集,进而使镍和铜等成矿元素在深部成矿源区中发生预富集,为岩浆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这可能就是导致金川岩体中巨量硫化物堆积的第一步。本成果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岩浆硫化物矿床的成因提供了实验成矿学方面的依据,从而从高温高压成矿实验角度,阐明了该类型矿床的深部成矿过程以及金属矿化富集的机制。
郑析科[4](2019)在《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中伴生钴的富集规律》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依托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委托成都理工大学承担的《攀枝花市钒钛磁铁矿中伴生稀散元素概况研究》项目,以最具综合利用价值的钴元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广泛搜集、整理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现有的地质资料和相关伴生元素研究成果;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采样分析,对攀枝花矿床、红格矿床、白马矿床所取代表性样品进行多元素化学分析和岩矿鉴定工作,大致查明了各矿区不同类型岩石、不同类型矿石中钴的含量,分析钴元素分布的基本特征及富集规律。得出以下的结论:(1)在攀枝花矿床层状岩体中,上部岩相带钴元素平均含量为41.645 ug/g,中部岩相带钴元素平均含量为73.750 ug/g,底部岩相带钴元素平均含量为124.795 ug/g,由上至下钴元素逐渐富集,符合攀枝花层状岩体韵律层韵律变化;在红格矿床各矿区岩矿石中,百草矿区钴元素含量最高,平均值为371.66 ug/g,在马鞍山矿区含量较低,平均值为111.6 ug/g;在白马矿床各岩相带中,从一矿带矿石钴元素平均值250.120 ug/g、二矿带矿石钴元素平均值208.110 ug/g到四矿带矿石中钴元素平均值185.492 ug/g,含量逐渐降低。(2)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不同岩石类型中,钴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为:磁铁岩、辉石岩、辉长岩、玄武岩、斜长岩、正长岩。钒钛磁铁矿矿石中钴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岩石中钴元素含量,表内矿石中钴元素含量高于表外矿石中钴元素含量,表明矿石铁品位较高有利于钴元素富集。且钴元素除了富集于磁铁矿石以外,还富集于硫化物相中。(3)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矿床中,钴元素与TiO2、TFeO、SiO2、MnO、MgO、Zn、Ga、V、Cu、Ni、Sr关系较为密切。其中与TiO2、TFeO、MnO、MgO、Zn、Ga、V、Cu、Ni正相关性较好、与TiO2、TFeO、Zn、Ga、V呈显着正相关;与SiO2、Sr负相关性好,呈显着负相关;钴元素与稀土元素无明显相关性。(4)攀西地区各矿区钒钛磁铁矿矿石中,钴元素在攀枝花矿床、红格矿床、白马矿床、新街矿床、黑谷田矿床中相对较高,综合利用价值较大,其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35.323 ug/g、158.71 ug/g、231.04 ug/g、138.05 ug/g、180.649 ug/g,其中在攀枝花矿床中含量最高。(5)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矿床中,钴元素在矿石中含量高,主要富集于磁铁矿、钛铁矿、硫化物等矿石矿物中,在选矿过程中主要进入铁精矿,可在铁矿进一步选冶过程中同步回收利用。
胥迎红[5](2018)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北部Hawk Ridge铜镍矿床特征及成矿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课题依托于国土资源部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项目,研究内容主要围绕Hawk Ridge矿床各矿段成矿岩体构造特征、铜镍硫化物矿化特征、各矿段特征对比及其相互联系、矿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展开,最终探讨该区硫化物富集机理及成矿过程。研究工作大致总结为以下6个方面:1、查明Hawk Ridge矿床成矿岩体为一套浅成相镁铁质-超镁铁质堆积岩组成。成矿岩体划分了3个堆积旋回构造,各堆积旋回内分布2-3个堆积岩层。堆积岩体自底部至顶部表现出了密度由低到高、岩性由镁铁质到超镁铁质的“倒序”分布特征。2、查明Hawk Ridge矿床四个矿段成矿岩体和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自北向南,矿床堆积岩层和矿体的厚度先由小变大,后又由大变小,但矿化强度大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3、矿物学研究发现,矿化辉绿玢岩内的金属硫化物粒度远大于辉石岩内硫化物粒度,北部辉绿玢岩内硫化物粒度大于中部辉绿玢岩内硫化物粒度。Cu元素几乎100%分布在黄铜矿中。Ni元素可以被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铁矿和一些Fe-Mg硅酸盐矿物吸收,以镍黄铁矿中Ni含量占比最高,在40-70%之间。4、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Hawk Ridge矿床成矿岩体属于亚碱性系列,表现为铁质、低铝、碱质—贫碱质和低钙特性。岩浆来源为上地幔部分熔融,但上侵过程发生同化混染作用。5、硫同位素研究表明Hawk Ridge矿床中硫主要属于幔源形成,但有部分地壳硫混入。Hawk Ridge矿床块状硫化物矿石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927±61)Ma。6、深入研究Hawk Ridge矿床成岩体和矿体的形成过程,建立了Hawk Ridge矿床成矿模式,这很好地解释了堆积岩层由底至顶的“倒序”分布成因。该矿床共分为3期岩浆侵入活动,分别对应3个堆积旋回构造。
蓝天[6](2018)在《湖南衡阳国庆矿区地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铜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依托于桂林理工大学隐伏矿床研究所与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306大队合作的科研项目,在国庆矿区开展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寻找隐伏铜矿的研究工作。国庆矿区内存在一条被厚层红层覆盖的NE向断裂,该断裂属于衡阳盆地找矿成果较为显着的区域性长寿-衡阳-观音阁断裂的一部分,由于在研究区内被红层覆盖,使得常规勘查工作找矿难度相对较大,为了解决该矿区深部寻找隐伏铜矿的问题,在该矿区开展地电化学集成技术找矿预测研究工作。本论文在系统收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测量取样、对比相邻矿区成矿因素、分析研究区区域成矿背景特征、矿区地质特征以及矿床地质特征,对地电化学法在研究区找矿应用及效果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获得以下主要成果:1、国庆矿区铜矿产于长寿-衡阳-观音阁区域性大断裂(F1)及下盘次级北西向断裂破碎带,与层间破碎及热液活动关系密切。含铜层位、层间破碎及热液活动是该区成矿控制的主要因素,北东向主干断层及其旁侧的层间破碎与含铜层位交切的地段是成矿有利地段。2、在黑石砣矿区3号线已知剖面,进行地电化学可行性试验与土壤次生晕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地电化学集成技术方法,对于近地表矿体、中部矿体以及埋藏在深部的矿体都能清晰直观的反映出异常,并且异常与矿体对应高度吻合,进一步证明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在国庆矿区寻找隐伏铜矿是科学合理的。3、运用直方图解法、累频法、EDA三种方法计算研究区异常下限并进行对比,发现累频法处理本区域地电提取数据及圈画的异常规模和强度适中。并且对于异常信息点无遗漏,所以该方法较为适用于本区域的地电提取数据处理。4、通过地电提取所获得数据,运用R型聚类分析、R型因子分析发现,主成矿元素Cu与Bi的关系最为密切,Cu-Bi反应了高温成矿信息,其中Cu元素经常与基性岩浆活动有关,反映了该区域主成矿元素Cu可能是与后期高温基性岩浆的侵入有关,同时Bi也可以作为研究区寻找隐伏铜矿的重要指示元素。5、结合地质、地电提取单元素异常分布特征、元素组合套合信息,在研究区内划分出Ⅰ、Ⅱ、Ⅲ、Ⅳ号找矿远景区,为研究区深部找矿提供依据。通过找矿远景区的圈定,发现中元古界冷家溪群第二段(Pt2ln2)是研究区内成矿作用的重要的矿源层,并且异常主要受到主断裂F1以及次级断裂F2、F5控制,其中Ⅱ号找矿远景区范围内有已施工的探槽和钻孔,钻孔揭露见较薄的工业铜矿,进一步证明了找矿远景区的准确性,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依据。
段俊[7](2015)在《金川Cu-Ni(PGE)岩浆硫化物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金川Cu-Ni(PGE)岩浆硫化物矿床是世界第三大的岩浆硫化物矿床,也是中国最大的岩浆硫化物矿床,含有超过5亿吨硫化物矿石(镍品位1.1 wt%,铜品位0.7wt%),是中国镍、铜、钴、铂族元素等多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矿产地,决定着我国的镍、铜、钴、铂族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前景。除了其经济意义,金川矿床是矿床学课本中岩浆熔离矿床部分的重要实例,指导中国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勘查工作。此外,金川矿床特有的地质特征一直是国内外矿床学家研究的焦点。金川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白家咀子铜镍矿)发现于1958年,1990年以来,国内外诸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对金川矿床开展了多方面专题研究,相继发表了大批成果(文章和专着)。论文在前人资料基础上首次采集金川矿床下部(1250 m标高以下的坑道)典型的岩(矿)石样品,通过精确地质年代学确定金川矿床形成时的大地构造背景;将已有的金川地球化学数据结合本次测试数据一起建立金川矿床地球化学(矿物学,全岩主量元素、稀土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锆石Hf同位素,硫化物矿石S、Cu、Ni、PGE)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并讨论金川矿床母岩浆特征、岩浆结晶分异及其同化混染过程、硫化物的熔离和运移过程;论文首次报道了金川矿床的复合硫同位素数据。具体成果如下:1)在龙首山隆起带中,金川岩体的形成年龄为:839.4±2.5 Ma,龙首山地区镁铁质岩脉的形成年龄为:420.6±3.1 Ma和423.5±1.4 Ma,龙首山岩带中段西井岩体的形成年龄为:421.0±9.0 Ma,小口子岩体的形成年龄为:284 Ma。龙首山地区至少存在三期构造-岩浆事件形成龙首山隆起带中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脉)。龙首山地区在830 Ma并没有广泛分布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不具有大火成岩省的特征,结合金川矿区岩体与围岩边界在平面上呈锯齿状追踪性质推断金川含矿岩体的形成背景为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相关的拉张环境。2)金川矿床所有橄榄石样品Fo为8085.5,属于贵橄榄石。金川矿床的贫硫化物样品中橄榄石为岩浆分离结晶之后再与晶间液相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的。含硫化物样品中的橄榄石中的Ni和Fo含量具有负相关关系,表明早先结晶的橄榄石与后期熔离的硫化物之间存在Fe–Ni交换。3)金川矿床不同矿区形成时岩浆中氧逸度相近,为QFM+0.3+1;金川母岩浆MgO含量为11.79 wt.%,为高镁拉斑玄武岩;金川岩体原生岩浆的MgO含量为18.1 wt%,为原始地幔经过8%部分熔融形成的苦橄质岩浆;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为:橄榄石(铬尖晶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单斜辉石。4)金川矿床负的εnd值(-6-12)和正的γos值(30150)表明金川矿床的岩浆源区为大陆岩石圈地幔(sclm),sr-nd-hf同位素组分的模拟计算表明金川母岩浆经历了上地壳物质混染,混染程度约20%。5)金川硫化物矿石δ34s最高值达8‰,?33s最高值达2.6‰,具有太古代沉积岩?33s值特征,金川超镁铁质岩体形成过程中经历太古宙沉积岩和太古宙以后地壳物质混染,在金川矿床形成过程中有地壳硫的加入。6)假设源区地幔(25kbar)的硫含量全部进入金川原始岩浆,原始岩浆的最大硫含量将为1111ppm,金川原始岩浆在2kb(6km)深度下达到硫化物饱和需要的硫含量为2874ppm,金川原始岩浆在30wt%橄榄石的分离结晶之后,将会达到硫化物的饱和,但是残余熔浆中的ni含量将会大大亏损,难以形成金川矿床中高ni品位的矿石。因此,在金川岩浆系统中,分离结晶作用和地壳混染作用(外源硫的加入)共同促使岩浆发生硫化物熔离。7)金川矿床不同矿区r因子(岩浆质量:硫化物熔浆质量)的变化范围为:1501000,且r因子从东到西逐渐降低(ii-e→ii-w-b→i-b矿区),表明金川矿床形成于一个开放的岩浆系统。此外,金川矿床母岩浆的初始pd含量为1ppb,该值是大陆溢流玄武岩相关的pge未亏损的苦橄岩中pd含量的1/10,表明金川母岩浆经历了早期的硫化物分离。8)金川矿床i、ii矿区成矿模式为:后来侵入的岩浆由东向西流经早先沉淀的不混溶的硫化物熔体。9)本文将近年探明的“i6隐伏矿体”分为i-a、ii-w-a矿区,这两个矿区的地质形态反映含矿岩浆从西到东、自上而下的运移趋势,含矿岩石为含辉橄榄岩,造岩矿物和金属硫化物具定向排列。i-a和ii-w-a矿区样品loi含量与其它矿区相似,表明蚀变程度与其它矿区相同,排除岩浆期后热液叠加作用;样品具有ipge亏损的特征,但并没有显示pd、cu富集特征,表明并不是由mss分离结晶形成的富铜矿脉;ir、pd相关图中i-a和ii-w-a矿区位于低的pd/ir区域;ipge在铬尖晶石和橄榄石中为相容元素,而i-a和ii-w-a矿区的橄榄石、铬尖晶石具有更为演化的特征,因此,i-a、ii-w-a矿区形成于更为演化的、含有硫化物熔体的ipge亏损的母岩浆。
赵新运[8](2015)在《吉林省东部镁铁—超镁铁质岩体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潜力分析》文中认为吉林省东部地区(四平-长春-榆树一线以东)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跨华北克拉通和兴蒙造山带两个大地构造单元。该地区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地质构造运动。这些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在区内形成了一系列深大断裂,为幔源岩浆的上涌提供了通道。在这种有利的地质构造条件下,区内形成了数量众多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这些岩体规模均较小,出露面积多小于1km2,主要呈岩墙状或岩脉状产出,具有成群分布,东西成带的特点。受辉发河-古洞河及本溪-通化等岩石圈深大断裂的控制,岩体多呈北西向或北东向展布。研究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通常具有多个岩相,是岩浆结晶分异的结果。岩体的总体成分属于铁质基性-超基性岩,镁铁比值m/f多大于2.0,Mg#指数多高于70。镁铁-超镁铁质岩的稀土元素(REE)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图具有相似的配分型式,均呈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其他微量元素的原始地幔标准化模式图的总体型式也具有较好的相似性,故推测其具有同源性。显着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的特征表明,成岩过程中镁铁-超镁铁质岩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这也得到了Re–Os同位素分析的支持。地壳物质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岩浆内硫化物的熔离与富集。一些具有经济价值的含矿岩体形成了多个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较典型的有红旗岭、漂河川、长仁及赤柏松等矿床。其中红旗岭矿床是我国第二大镍矿床,仅次于甘肃金川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这些矿床的矿石类型主要为浸染状铜镍硫化物矿石,包括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及黄铁矿等。铜镍矿化往往分布于岩体内基性程度较高的岩相中。矿体与赋矿围岩的元素含量相关分析表明,成矿元素与主要造岩氧化物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硫化物熔离后或是未发生长距离重力迁移,或是包裹于硅酸盐熔体内一同进行了迁移。研究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铂族元素(PGE)含量普遍偏低,至今未发现具有经济价值的PGE工业矿体。镁铁-超镁铁质岩多具有较高的Ni/Cu值(110)和较低的Pd/Ir值(多小于40),推测岩体形成于地幔较高程度的部分熔融。铜镍矿石的Pt/(Pt+Pd)值(0.40.5)及(Pt+Pd)/(Os+Ir+Ru)值(525)多分布于科马提岩伴生矿床及Sudbury矿床的相应比值之间,说明其原始岩浆的分异程度高于科马提岩,而低于Sudbury岩体。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典型岩浆型Cu–Ni–PGE硫化物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PGE在地幔内的存在形态、地幔部分熔融程度及地幔演化等因素对镁铁-超镁铁质岩体PG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内PGE的富集与岩体的形成时代及其地幔源区的性质等因素有关,PGE矿化多集中于形成时代较老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内,且形成于富集地幔的岩体相对更富集PGE。吉林省东部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规模均较小,形成时代主要为晚古生代和早中生代,明显晚于世界大型-超大型PGE矿床的晚太古代和早元古代的形成时代。大地构造位置上,岩体主要位于克拉通边缘的构造活动带内,与世界大型-超大型PGE矿床主要产于克拉通内部的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已有的钕(Nd)同位素资料显示,研究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岩浆源区主要为亏损地幔。以上这些因素导致研究区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普遍贫PGE。因此,在吉林省东部地区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内找到富PGE的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可能性较小。
王亮[9](2015)在《甘肃金川Cu-Ni硫化物矿床2号矿体PGE及半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及成因意义》文中提出金川超大型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位于我国甘肃省金昌市,是仅次于俄罗斯Noril’sk-Talnakh和加拿大Sudbury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我国最大的在采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其拥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巨大的经济价值和重要的找矿潜力,因此吸引了中外地质学家和矿床学家们的密切关注。特别是近些年,学者们对金川岩体和矿体的成因及年代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金川矿床成矿模式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本文以金川东岩体中2号矿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了金川2号矿体西端(38线)、中部(41线)、和东端(52线)不同部位的硫化物矿石的铂族元素(Ir、Ru、Rh、Pt、Pd)和亲铜元素(As、Bi、Sb、Se、Te)的含量,并结合前人已发表的数据,以期探讨这些元素的空间变化规律及其对2号矿体成因的指示意义。通过对金川2号矿体矿石硫化物中Ni、Cu、PGE和半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并与金川矿床1号矿体和2号矿体进行了详细对比和分析,取得了以下新的认识和研究成果:(1)研究结果表明金川矿床硫化物矿石的Cu/Pd比值明显高于地幔值,暗示他们是硫化物二次熔离的结果,同时2号矿体的Cu/Pd比值明显高于1号和24号矿体的相应比值,表明2号矿体成矿母岩浆经历了较高程度的早期硫化物熔离作用。(2)金川2号矿体硫化物矿石中的IPGE(Ir、Ru)与PPGE(Pt、Pd)之间的耦合性及Pd/Ir与半金属元素的解耦性、低的Pd/Ir比值(<100)以及相似的PGE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曲线。一致表明金川2号矿体硫化物矿石的PGE和亲铜元素的含量主要受硫化物熔离作用约束,硫化物熔体分离结晶和后期热液蚀变影响不明显。(3)金川1号矿体东端(如26线)和2号矿体西端(如38线)100%硫化物中Ni、Cu和PGE含量相似,具有相似的PGE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曲线。表明他们属于同一岩浆通道系统内的产物。(4)2号矿体属于岩浆通道系统上的一部分,从2号矿体西端至东端,硫化物中∑PGE值总体从矿体西端到东端逐渐降低,硫化物二次熔离时的R值逐渐降低,表明成岩成矿时岩浆的流动方向总体为自西向东。(5)块状矿石是硫化物熔浆后期贯入的结果,在2号矿体深部如海绵陨铁状富矿体底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下盘围岩的裂隙中,具有寻找块状硫化物矿石的潜力。
江金进[10](2014)在《金川西岩体铜镍成矿的铂族及半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及深边部找矿方向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在大多数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中,As、Bi、Sb、Se、Te等半金属元素(其中Bi是金属元素,但为后面讨论方便,把其归入半金属元素中)与铂族元素(PGE),特别是铂(Pt)和钯(Pd)的关系密切。Pt和Pd可以与半金属元素中的一个或多个络合形成铂族元素矿物(PGM),如砷铂矿、碲铂矿、碲铋钯矿、硒铋钯矿等常见的PGM。虽然半金属元素是形成PGM的重要元素,但迄今为止对这些元素在硫化物熔体中的行为知之甚少,而国内铜镍硫化物矿床对这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金川超大型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作为“小岩体成大矿”的典型代表,对其开展半金属元素和PGE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近十几年,金川矿床深边部地质找矿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在龙首矿区几个主矿体深边部发现一定规模的隐伏矿体,如Ⅰ、Ⅱ号岩体结合部位的富铜盲矿体、Ⅰ号岩体下盘深部11行(14行)的隐伏矿体、Ⅲ号岩体南侧的58号矿体,这些隐伏矿体的发现,加深了人们对金川矿床地质特征和矿体赋存规律的认识。本论文以金川矿床龙首矿内出露的矿体(包括58号矿体、Ⅲ号岩体主矿体、Ⅰ号岩体24号矿体、Ⅱ号岩体西延部分的1号矿体及Ⅰ、Ⅱ号岩体结合部位的富铜盲矿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金川矿床的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西岩体(F16-1以西的岩体)内各矿体不同类型矿石的Ni、Cu、PGE和半金属元素进行分析,并与东岩体(F16-1以东的岩体)西段Ⅱ号岩体西段矿体(1号矿体和富铜盲矿体)进行对比研究,以探明东、西岩体之间的差异和矿体中半金属元素与主成矿元素(Ni、Cu和PGE)之间的关系及其所反映的矿床成因信息。此外,通过对区内新发现的隐伏矿体的形态、空间分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金川矿床成岩成矿过程,为深边部找矿和寻找含矿岩浆通道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本次研究取得如下新的认识和成果:(1)由于半金属元素与Ni、Cu具有相似的Dsul/sil(元素在硫化物熔浆与硅酸盐熔浆中的分配系数)(102103),因此,在硫化物熔离过程中,半金属元素会与Ni、Cu一样会分配进入硫化物熔浆中。在硫化物熔浆分离结晶过程中,由于半金属元素与Cu、Pt和Pd均为单硫化物固溶体(mss)不相容元素,因此,它们会相对集中在残余硫化物熔浆中,并随后被分配进入次生硫化物固溶体(iss)或晚期不混溶的硫化物熔体中,但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半金属元素会与大多数Pd一样趋于进入镍黄铁矿晶格中。(2)虽然东、西岩体的岩相学、矿物学和矿床学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Ni、Cu、PGE和半金属元素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暗示着东、西岩体可能具有相同的母岩浆成分,而不同的原始地幔配分模式曲线则暗示着它们的硫化物熔体可能经历了不同的分异演化过程。(3)金川矿床矿石S/Se比值是受硫化物熔离强度、地壳混染和热液蚀变等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叠加的结果,较低的S/Se比值可能与热液蚀变过程中S的丢失有密切关系。(4)鉴于富铜矿体与块状矿体之间具有成因关系,而目前在矿区范围内并未探明大规模的块状矿体的存在,因此,在富铜盲矿体的深部找矿前景很大。(5)58号矿体和Ⅲ号岩体虽然没有明显构造联系,但相似的PGE和半金属元素特征暗示它们可能具有相同的岩浆起源,是同一岩浆通道产物。58号矿体分布受破碎带控制,该破碎带在深部可能与F8断层相交,在破碎带延伸方向的深部可能还存在其它隐伏的含矿超基性岩或矿体。
二、论金川硫化铜镍矿床中贵金属元素的分带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金川硫化铜镍矿床中贵金属元素的分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背景噪声成像的金川矿区速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背景噪声成像的研究进展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金川矿区及周边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属性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地层特征 |
2.1.2 构造特征 |
2.1.3 岩矿石物性特征 |
2.1.4 岩浆活动及控矿断裂 |
2.1.5 金川矿床地质特征 |
2.2 地球物理方法在金川矿区的应用 |
第3章 背景噪声成像的方法原理和数据处理 |
3.1 背景噪声提取格林函数原理 |
3.1.1 模式均分理论 |
3.1.2 时间反演对称理论 |
3.1.3 稳相近似理论 |
3.2 背景噪声数据预处理 |
3.3 互相关计算与叠加 |
3.4 群速度频散的测量 |
第4章 金川矿区及周边噪声成像结果及讨论 |
4.1 金川矿区及周边三维S波速度结构 |
4.2 射线路径分布情况 |
4.3 棋盘格检测板结果 |
4.4 金川矿区深部低速体的分析 |
4.4.1 成矿模式分析 |
4.4.2 断裂构造对成矿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甘肃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基性岩脉形成时代与岩石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测试方法 |
1.4.1 主微量测试方法 |
1.4.2 锆石LA-ICP-MS测试方法 |
1.4.3 Sr-Nd同位素测试方法 |
1.5 主要工作量 |
1.6 研究创新点及进展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 |
2.3 岩浆活动 |
2.4 区域构造演化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金川铜镍矿床与基性岩脉地质特征 |
3.1 金川铜镍矿地质特征 |
3.2 岩脉地质特征 |
3.3 岩脉岩相学及矿物学特征 |
第四章 基性岩脉形成时代 |
4.1 辉绿岩年代学 |
4.2 煌斑岩年代学 |
第五章 基性岩脉的岩石地球化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 |
5.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1 辉绿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2 煌斑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辉绿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煌斑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1 辉绿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2 煌斑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六章 岩脉的岩石成因 |
6.1 年代学与构造背景 |
6.2 岩浆起源 |
6.3 同化混染 |
6.4 找矿意义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与认识 |
7.2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深部成矿过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
1.1.1 岩浆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 |
1.1.2 矿床源区成矿母岩浆的迁移机制 |
1.1.3 成矿模拟实验 |
§1.2 存在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实验仪器和测试分析方法 |
§2.1 高温高压仪器及方法 |
2.1.1 5GPa Griggs高温高压流变仪 |
2.1.2 150吨活塞-圆筒型压机 |
§2.2 X-ray显微成像技术 |
§2.3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
§2.4 纳米离子探针(Nano-SIMS) |
§2.5 实验产物显微结构和成分分析 |
第三章 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地质背景和原位硫同位素研究 |
§3.1 金川矿床地质背景 |
3.1.1 区域地质特征 |
3.1.2 矿床地质概况 |
§3.2 金川矿床原位微区硫同位素特点 |
第四章 静态和动态对比实验研究 |
§4.1 静态部分熔融实验 |
4.1.1 静态实验原始样品和实验条件 |
4.1.2 两相不混熔熔体的二维分布 |
4.1.3 两相不混熔熔体的三维分布 |
§4.2 简单体系(橄榄石+熔体)的动态实验 |
§4.3 复杂体系(合成地幔岩+熔体)的变形实验 |
4.3.1 轴压变形实验 |
4.3.2 剪切变形实验 |
§4.4 两相不混熔熔体的萃取机制 |
4.4.1 静态萃取机制 |
4.4.2 动力学萃取机制 |
第五章 分层反应实验 |
§5.1 反应渗透分层实验 |
5.1.1 反应渗透实验结果 |
5.1.2 熔体迁移驱动力-反应渗透不稳定性 |
§5.2 气泡浮选分层实验 |
5.2.1 理论背景 |
5.2.2 气泡浮选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六章 应用于岩石圈地幔的熔融过程和岩浆硫化物矿床的成因 |
§6.1 从变形实验到天然部分熔融地幔 |
§6.2 从分层反应实验到天然部分熔融地幔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元素含量标准化方法和步骤 |
附录 Ⅱ 二维和三维显微结构图片分析方法 |
附表1 金川岩体主要造岩矿物的氧化物成分 |
附表2 金川矿床主要金属硫化物的成分 |
(4)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中伴生钴的富集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伴生钴矿床研究现状 |
1.2.2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伴生钴资源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大地构造演化 |
2.1.2 区域地层 |
2.1.3 区域构造 |
2.1.4 区域岩浆岩 |
2.2 钒钛磁铁矿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2.2.1 攀枝花矿床 |
2.2.2 红格矿床 |
2.2.3 白马矿床 |
第3章 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1 攀枝花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1.1 朱家包包矿段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1.2 纳拉菁矿段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2 红格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3 白马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4 攀西地区其他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4.1 新街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4.2 黑古田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4.3 太和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5 不同矿区钴元素分布特征对比 |
第4章 钴元素的富集规律及综合利用价值 |
4.1 钴元素的相关分析 |
4.1.1 钴元素与主量元素相关分析 |
4.1.2 钴元素与微量元素相关分析 |
4.2 钴元素的聚类分析 |
4.2.1 钴元素与主量元素聚类分析 |
4.2.2 钴元素与微量元素聚类分析 |
4.2.3 钴元素与稀土元素聚类分析 |
4.3 钴元素的富集规律 |
4.3.1 攀枝花矿床中钴元素富集规律 |
4.3.2 红格矿床中钴元素富集规律 |
4.3.3 白马矿床中钴元素富集规律 |
4.4 钴元素的综合利用价值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加拿大魁北克省北部Hawk Ridge铜镍矿床特征及成矿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岩浆型硫化物矿床类型划分 |
1.2.2 成矿机理研究 |
1.2.3 大火成岩省的研究 |
1.2.4 世界已发现超大型铜镍矿床 |
1.2.5 研究区的进展与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工作量 |
2.区域地质背景 |
2.1 加拿大中东部区域成矿背景 |
2.1.1 加拿大成矿地质环境 |
2.1.2 加拿大中东部矿床分布特征 |
2.1.3 加拿大岩浆型Ni-Cu-PGE矿床分类 |
2.2 New Quebec造山带区域地质 |
2.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2 地层 |
2.2.3 侵入岩 |
2.2.4 变质作用 |
2.2.5 问题讨论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3.1 区域重力特征 |
2.3.2 区域磁力异常特征 |
2.4 区域矿产分布 |
3.Hawk Ridge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床地质特征概况 |
3.2 岩石类型及特征 |
3.2.1 分类命名原则 |
3.2.2 岩石类型及特征 |
3.3 矿石类型及特征 |
3.3.1 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特征 |
3.3.2 矿石物质组成 |
3.4 岩体构造特征 |
3.4.1 一级堆积韵律旋回构造 |
3.4.2 堆积旋回构造 |
3.4.3 堆积层构造 |
3.4.4 条带状构造 |
3.5 矿床类型 |
4.各矿段地质特征 |
4.1 Faclo7矿段地质特征 |
4.2 HA矿段地质特征 |
4.3 Gamma矿段地质特征 |
4.4 Pio Lake矿段地质特征 |
5、矿物学、矿物化学特征 |
5.1 采样种类、方法及其代表性 |
5.2 试验方法、流程 |
5.3 试验分析结果 |
5.3.1 矿物分布模式 |
5.3.2 硫化物粒度 |
5.3.3 矿物化学成分 |
5.3.4 元素行为 |
5.3.5 矿物组合 |
6.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6.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1.1 数据利用 |
6.1.2 岩浆系列 |
6.1.3 岩石化学特征 |
6.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2.1 参数值特征 |
6.2.2 图解 |
6.2.3 结论 |
6.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7.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7.1 主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7.1.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7.1.2 主成矿元素Cu、Ni地球化学 |
7.1.3 Pt、Pd、Au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7.2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7.2.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7.2.2 硫同位素分馏特征及指示意义 |
7.2.3 硫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算 |
7.2.4 找矿指示 |
7.3 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7.3.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7.3.2Re-Os同位素测年基本原理 |
7.3.3 Re-Os同位素分析结果 |
7.3.4 讨论 |
8.岩浆成矿深部过程 |
8.1 含矿岩浆的形成与演化 |
8.1.1 岩浆源分析 |
8.1.2 岩浆的形成与演化 |
8.2 铜镍硫化物富集机理 |
8.2.1 岩浆熔离成矿作用 |
8.2.2 堆积作用 |
8.2.3 热液叠加成矿作用 |
8.2.4 岩体、矿体就位机制 |
9 找矿预测 |
9.1 地质特征 |
9.1.1 大地构造位置 |
9.1.2 岩体含矿层位 |
9.1.3 围岩特征 |
9.2 地球物理特征 |
9.2.1 航空磁法特征 |
9.2.2 航空电磁法特征 |
9.2.3 地表高磁测量特征 |
9.3 找矿标志 |
9.4 下一步重点找矿靶区 |
10 结论 |
10.1 总结 |
10.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湖南衡阳国庆矿区地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铜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矿区及相邻矿区以往地质工作 |
1.2.2 地电化学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主要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2.5.1 黑石砣铜矿 |
2.5.2 盐田桥铜矿 |
第3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3 岩浆岩 |
3.4 矿化特征 |
3.5 矿体地质特征 |
3.6 土壤地球化学场特征 |
第4章 地电化学集技术概述 |
4.1 地电化学提取测量法 |
4.1.1 基本原理 |
4.1.2 工作方法及技术参数 |
4.2 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方法 |
4.2.1 基本原理 |
4.2.2 工作方法及质量检验 |
4.3 土壤热释汞测量法 |
4.3.1 基本原理 |
4.3.2 工作方法及质量检验 |
第5章 地电化学集成技术的可行性试验 |
第6章 地电化学单元素数据分析、处理及异常解释 |
6.1 数据分析 |
6.2 数据处理 |
6.3 地电化学提取的各元素平面异常特征分析 |
6.3.1 地电提取Cu元素异常特征 |
6.3.2 地电提取Pb元素平面异常特征 |
6.3.3 地电提取Zn元素平面异常特征 |
6.3.4 地电提取Au元素平面异常特征 |
6.3.5 地电提取Ag元素平面异常特征 |
6.3.6 地电提取Hg元素平面异常特征 |
6.3.7 地电提取Cr元素平面异常特征 |
6.3.8 地电提取Co元素平面异常特征 |
6.3.9 地电提取Ni元素平面异常特征 |
6.3.10 地电提取As元素平面异常特征 |
6.3.11 地电提取Mo元素平面异常特征 |
6.3.12 地电提取Sb元素平面异常特征 |
6.3.13 地电提取W元素平面异常特征 |
6.3.14 地电提取Bi元素平面异常特征 |
6.4 土壤热释汞(RHg)异常特征分析 |
6.5 土壤离子电导率(Con)异常特征分析 |
第7章 地电化学元素组合数据处理及异常解释 |
7.1 数据处理 |
7.2 地电提取F1 元素组合平面异常特征 |
7.3 地电提取F2 元素组合平面异常特征 |
7.4 地电提取F3 元素组合平面异常特征 |
第8章 综合找矿分析及找矿预测 |
8.1 综合找矿分析 |
8.2 找矿预测 |
第9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9.1 主要结论 |
9.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参加项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7)金川Cu-Ni(PGE)岩浆硫化物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分类 |
1.2.2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时空分布 |
1.2.3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机理 |
1.2.4 金川Cu-Ni(PGE)岩浆硫化物矿床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和特色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阿拉善地块 |
2.2 龙首山隆起带 |
2.2.1 地层 |
2.2.2 龙首山隆起带的归属 |
2.2.3 岩浆活动 |
2.2.4 区域构造 |
小结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岩(矿)体规模、形态、产状 |
3.2 岩石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橄榄石特征及成因意义 |
4.1 橄榄石研究基础理论 |
4.2 采样位置与分析方法 |
4.3 测试结果 |
4.4 橄榄石组分变化与成因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母岩浆组分与分离结晶过程 |
5.1 采样位置与测试方法 |
5.2 主量元素特征 |
5.3 氧逸度 |
5.4 母岩浆成分 |
5.5 原生岩浆成分 |
5.6 分离结晶过程 |
小结 |
第六章 岩浆源区与地壳混染 |
6.1 微量元素特征 |
6.2 同位素特征 |
6.2.1 Sr-Nd-Hf同位素特征 |
6.2.2 硫化物复合S同位素(?33S+ δ 34S)特征 |
6.3 岩浆源区与地壳混染 |
6.3.1 岩浆源区 |
6.3.2 地壳混染 |
6.3.3 外源硫的加入 |
小结 |
第七章 硫化物熔离作用 |
7.1 硫饱和控制因素 |
7.1.1 硅酸盐组分对硫溶解度的影响 |
7.1.2 长英质化对硫溶解度的影响 |
7.1.3 温度对硫溶解度的影响 |
7.1.4 压力对硫溶解度的影响 |
7.1.5 氧逸度对硫溶解度的影响 |
7.1.6 SCSS值计算 |
7.2 硫化物的熔离作用 |
7.3 硫化物的聚集作用 |
7.4 铂族元素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
7.4.1 铂族元素特征 |
7.4.2 R因子 |
7.4.3 PGE品位变化及其成因意义 |
小结 |
第八章 金川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
8.1 金川矿床I、II矿区成矿模式 |
8.2 I6隐伏矿体(I-A、II-W-A矿区)成矿模式 |
小结 |
成果与展望 |
一、主要成果 |
二、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 |
参与项目 |
致谢 |
(8)吉林省东部镁铁—超镁铁质岩体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实物工作量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实物工作量 |
1.4 研究特色及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吉林省东部地区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3.1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地质特征 |
3.1.1 岩体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2 岩体的形态、规模与产状 |
3.1.3 岩体的岩相组合特征 |
3.2 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地质特征 |
3.2.1 矿体的时空分布特征 |
3.2.2 矿体的形态、规模与产状 |
3.2.3 铜镍硫化物矿石的特征 |
3.3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
3.3.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3.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岩体的 PGE 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岩成矿过程 |
4.1 PGE 地球化学示踪作用概述 |
4.2 研究区岩体的 PGE 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样品的 PGE 分析方法 |
4.2.2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 PGE 分布特征 |
4.2.3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 PGE 分异特征 |
4.3 S 同位素和 Re–Os 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
4.3.1 S 同位素示踪 |
4.3.2 Re–Os 同位素示踪 |
4.4 PGE 地球化学示踪 |
4.4.1 PGE 对地幔部分熔融程度的指示 |
4.4.2 PGE 对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指示 |
4.4.3 PGE 对铜镍矿石成因的指示 |
4.4.4 PGE 对后期热液作用的指示 |
4.4.5 研究区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 PGE 成矿潜力分析 |
5.1 世界主要 PGE 矿床的类型与分布 |
5.2 PGE 成矿机理概述 |
5.3 控制 PGE 富集与贫化的因素 |
5.3.1 硫化物深部熔离的影响 |
5.3.2 地幔部分熔融程度的影响 |
5.3.3 地幔演化的影响 |
5.3.4 地幔源区性质的影响 |
5.4 吉林东部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 PGE 成矿潜力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甘肃金川Cu-Ni硫化物矿床2号矿体PGE及半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及成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的分布特征 |
1.2 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 |
1.2.1 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的分类 |
1.2.2 从大型层状岩体至小岩体成矿的转变 |
1.2.3 成矿理论不断完善 |
1.2.4 微区分析技术的应用 |
1.3 金川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 |
1.3.1 成岩成矿年代学 |
1.3.2 成矿模式 |
1.4 存在问题、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分析测试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Cu、Ni、S和半金属元素分析 |
1.5.3 PGE分析 |
1.6 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活动与岩浆岩 |
2.5 小结 |
第3章 金川矿区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3 金川岩体形态、规模、产状 |
3.4 金川岩体岩相组成 |
第4章 金川东岩体矿床地质 |
4.1 Ⅱ岩体中矿体 |
4.1.1 1号矿体 |
4.1.2 2号矿体 |
4.2 矿石类型 |
4.3 矿石结构和构造 |
4.3.1 矿石构造 |
4.3.2 矿石结构 |
4.4 矿石矿物组分 |
第5章 2号矿体矿床地球化学 |
5.1 S、Ni、Cu和PGE组成 |
5.2 100%硫化物中Ni、Cu、PGE组成 |
5.3 半金属元素组成 |
5.4 100%硫化物中半金属元素组成 |
第6章 金川2号矿体成因 |
6.1 成矿母岩浆特征 |
6.2 硫化物熔离作用 |
6.2.1 深部熔离 |
6.2.2 硫化物熔离模拟计算 |
6.3 硫化物熔体分离结晶作用 |
6.4 热液改造 |
6.5 对岩浆通道系统的指示 |
6.6 2号矿体深部找矿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金川西岩体铜镍成矿的铂族及半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及深边部找矿方向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岩浆镍-铜-铂族元素硫化物矿床资源分布情况 |
1.2 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分类 |
1.2.2 成矿模式认识的转变 |
1.2.3 成矿机理的认识更趋完善 |
1.3 金川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 |
1.3.1 成矿地质背景 |
1.3.2 成岩成矿时代 |
1.3.3 成矿模式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1.5 分析测试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
1.5.1 分析测试方法 |
1.5.2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构造层的划分 |
2.3.2 褶皱 |
2.3.3 断裂 |
2.4 岩浆作用和岩浆岩 |
第3章 矿区地质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裂 |
3.3 金川含矿超基性岩体 |
3.3.1 岩体侵入位置 |
3.3.2 岩体规模、形态和产状 |
3.3.3 岩相划分及其特征 |
第4章 西岩体矿床地质 |
4.1 矿体特征 |
4.1.1 西岩体西段Ⅲ号岩体主矿体 |
4.1.2 Ⅲ号岩体南侧的58号矿体 |
4.1.3 西岩体东段的24号矿体 |
4.1.4 东岩体西段的1号矿体 |
4.1.5 Ⅰ、Ⅱ号岩体结合部位的富铜盲矿体 |
4.2 矿石特征 |
4.2.1 矿石类型 |
4.2.2 矿石结构构造 |
4.2.3 矿石矿物成分 |
第5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矿石成矿元素特征 |
5.1.1 矿石中Ni、Cu和PGE含量变化 |
5.1.2 矿石 100%硫化物中PGE组成特点 |
5.2 半金属元素特征 |
5.2.1 矿石中半金属元素含量 |
5.2.2 半金属元素在岩浆系统中分配情况 |
5.2.3 矿石 100%硫化物中半金属元素组成特征 |
第6章 金川西岩体成因探讨 |
6.1 岩体母岩浆性质及其成矿元素含量 |
6.1.1 母岩浆性质 |
6.1.2 成矿元素含量 |
6.2 硫化物熔离及分离结晶 |
6.2.1 硫化物熔离作用 |
6.2.2 分离结晶作用 |
6.3 矿石成因 |
6.4 S/Se比值及其成因含义 |
6.4.1 全球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的S/Se比值特征 |
6.4.2 金川矿床的S/Se比值特征 |
6.4.3 S/Se比值影响因素及其成因含义 |
第7章 深边部找矿方向探讨 |
7.1 Ⅰ、Ⅱ号岩体结合部位深部 |
7.1.1 岩体原始产状恢复探讨 |
7.1.2 富铜矿体与块状矿体的关系 |
7.1.3 Ⅰ号岩体下盘深部隐伏矿体 |
7.2 Ⅰ号岩体深部 |
7.3 赋存58号矿体的破碎带内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A 图版说明及图版 |
四、论金川硫化铜镍矿床中贵金属元素的分带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背景噪声成像的金川矿区速度特征研究[D]. 张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2]甘肃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基性岩脉形成时代与岩石成因[D]. 刘琦. 长安大学, 2020(06)
- [3]中国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深部成矿过程的实验研究[D]. 王振江.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中伴生钴的富集规律[D]. 郑析科.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5]加拿大魁北克省北部Hawk Ridge铜镍矿床特征及成矿机制[D]. 胥迎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6]湖南衡阳国庆矿区地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铜矿研究[D]. 蓝天.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7]金川Cu-Ni(PGE)岩浆硫化物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研究[D]. 段俊. 长安大学, 2015(02)
- [8]吉林省东部镁铁—超镁铁质岩体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潜力分析[D]. 赵新运. 吉林大学, 2015(08)
- [9]甘肃金川Cu-Ni硫化物矿床2号矿体PGE及半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及成因意义[D]. 王亮.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5)
- [10]金川西岩体铜镍成矿的铂族及半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及深边部找矿方向探讨[D]. 江金进.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