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术——潮汐与时间之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魏泽勋,郑全安,杨永增,刘克修,徐腾飞,王凡,胡石建,谢玲玲,李元龙,杜岩,周磊,林霄沛,胡建宇,朱建荣,李均益,张正光,侯一筠,刘泽,田纪伟,黄晓冬,管玉平,刘志宇,杨庆轩,赵玮,宋振亚,刘海龙,董昌明,于卫东,连涛,陈朝晖,史久新,雷瑞波,刘煜,于福江,尹宝树,陈戈,王岩峰,李整林,熊学军,汪嘉宁,李晓峰,王永刚[1](2019)在《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概略评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物理海洋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若干学术成就。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起步于海浪、潮汐、近海环流与水团,以及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气象灾害的研究。随着国力的增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提出了被国际广泛采用的"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发展了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提出了"准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潮流永久预报"等潮汐潮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发现并命名了"棉兰老潜流",揭示了东海黑潮的多核结构及其多尺度变异机理等,系统描述了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提出了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南海分支(或称南海贯穿流);不断完善了中国近海陆架环流系统,在南海环流、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黄海冷水团环流、黄海暖流、渤海环流,以及陆架波方面均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从大气桥和海洋桥两个方面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洋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发展了浅海水团的研究方法,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水团的分布和消长特征与机制,在大洋和极地水团分布及运动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阐明了南海中尺度涡的宏观特征和生成机制,揭示了中尺度涡的三维结构,定量评估了其全球物质与能量输运能力;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海洋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提出了地形、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等锋面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南海内波潜标观测网",实现了对内波生成–演变–消亡全过程机理的系统认识;发展了湍流的剪切不稳定理论,提出了海流"边缘不稳定"的概念,开发了海洋湍流模式,提出了湍流混合参数化的新方法等;在海洋内部混合机制和能量来源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并阐述了混合对海洋深层环流、营养物质输运等过程的影响;研发了全球浪–潮–流耦合模式,推出一系列海洋与气候模式;发展了可同化主要海洋观测数据的海洋数据同化系统和用于ENSO预报的耦合同化系统;建立了达到国际水准的非地转(水槽/水池)和地转(旋转平台)物理模型实验平台;发展了ENSO预报的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和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中深层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步建成了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网;持续开展南北极调查研究;建立了台风、风暴潮、巨浪和海啸的业务化预报系统,为中国气象减灾提供保障;突破了国外的海洋技术封锁,研发了万米水深的深水水听器和海洋光学特性系列测量仪器;建立了溢油、危险化学品漂移扩散等预测模型,为伴随海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警预报提供科学支撑。文中引用的大量学术成果文献(每位第一作者优选不超过3篇)显示,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这是最宝贵的成果。这支队伍必将成为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攀登新高峰的主力军。
胡依然[2](2016)在《基于潮控海岸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风景园林数字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化技术的空前发展已给风景园林规划和设计领域带来剧烈变化。身在其中,如何迎接新思潮、新技术的挑战,正是该研究的初衷。本文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出发,主张“基于自然过程”的设计理念和建造方式,针对潮控海岸的人工岛式填海造地,开展了由运算化模拟技术辅助的实验探索和风景园林数字化策略的拓展研究。在理论研究部分,本文结合海岸策略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实践成果,以“海岸自然过程在造地实践中的角色”为关注点,通过“隔离”和“引入”自然过程这两种填海方式的对比论证,认为常规造地方式对自然拒之门外的做法是一种严重损害海岸带生态环境的短视行为,并提出利用自然的持续作用开展海岸工程才是未来趋势。为此,本文详细阐释了“基于自然过程进行填海造地”的基本内涵并探讨了将其作为设计理念的必要性,接着系统梳理了与之相关的理论学说,并总结归纳出基于该方式进行填海造地的四种特征,最后形成了由设计原则和核心理念构成的思维框架。在该框架指导之下,继续针对“如何降低人工干预同时更多借助潮控海岸的自然作用进行填海造地”展开研究,将方法理论应用到具体问题之中,进而提出潮控海岸填海造地数字化策略的理论设想:在技术方法上“结合物理模型试验与运算化模拟技术”;在设计理念上“以自然力驱动为导向”。本文将潮控海岸填海造地视为具有动态机制的研究对象,分别基于其自然驱动因子和人为驱动因子构建了相应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和策略框架,具体包含四个方面:首先,基于粒子系统和自治智能体理论对海岸动力过程进行模拟;其次,从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出发建立生态定量模型和政策干预模型;三是,结合数字化分析开展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自然作用下场域形态的生成;最后综合以上三点并基于关系都市主义,论证了开展界面协作和互动平台的可能性。文章最后以实验性项目“阿布扎比潮控海岸人工岛式造地”为例,将数字化设计方法和策略应用到典型场地样本中,进行了实证研究——包括信息获取、环境分析、设计建构和设计反思四个部分,通过这一完整的设计过程验证了前文提出的框架理论设想;同时,该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经验和问题又为框架体系做出了反馈和补充。通过运用新技术对新领域的研究,本文验证了风景园林领域“顺应自然”的设计思想与运算化设计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类似填海造地这样的实际问题中具备应用的可能性,总结了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数字化设计策略框架,填补了风景园林学领域针对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研究的空白,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又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数字化策略在设计建构阶段的探索运用上做出了创新性的推进和发展。
张雪葳[3](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柯灏[4](2012)在《海洋无缝垂直基准构建理论和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洋无缝垂直基准及其建立是近年来海洋测绘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海洋无缝垂直基准是海洋、内陆江河流域以及水陆交界区域测量活动的垂直起算基准,具有①连续、无缝;②稳定,一经确定后不得变化;③符合人类海洋测绘等相关活动的使用习惯;④易与其它垂直基准进行转换等四大特征。随着国家对海岸带、江河流域的浅滩等水陆交界区域开发和利用的日益加大,建立现代化的海洋无缝垂直基准已是海洋测绘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的内在需求和必然趋势,可为我国海岸线的界定、数字海岸带和国防经济建设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基础保障。目前海洋无缝垂直基准的建立仍存在着一系列关键性难题。如选用何种垂直基准用来建立海洋无缝垂直基准为最优,建立前如何对原始数据实施预处理,采用何种无缝垂直基准构建方法以及同其它垂直基准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何确定等。为此,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海洋无缝垂直基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项新思路、新模型和新方法,最终实现了局域海洋无缝垂直基准面的构建以及基准面间的相互转换。主要工作及创新之处体现在:(1)用于构建海洋无缝垂直基准的垂直基准面选择系统的比较和分析了(似)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平均海平面和深度基准面四种海洋测绘中常用的垂直基准面的特点,认为(似)大地水准面作为陆地高程基准,虽具有连续、无缝和光滑等特征,但其反映的是一个重力等位面,适用于陆地高程基准,而不适合作为海洋垂直基准;参考椭球面为几何面,尽管数学模型简单,且同样具有连续、无缝和光滑等特征,但缺少物理意义,也不符合海洋测绘中海图高标定习惯;平均海平面由于地域和时间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且无法保证船舶航行安全;深度基准面尽管存在离散、非连续的缺点,但其是海道、水运工程测量中海图高程(水深)标定的参考,并为船舶的航行提供安全保障。为此,本文选择深度基准面,用来构建海洋无缝垂直,既具备实际物理意义和应用价值,又符合海洋测绘垂直基准的使用习惯。(2)潮位资料预处理方法研究深度基准面是基于潮位观测资料来确定的,因此潮位观测资料的不准确或缺失都将直接影响深度基准面的确定精度和可靠性。为此,本文在潮汐数据预处理方面开展了如下工作:根据潮位观测资料中影响因素的特征,将其分为:波浪因素引起的观测噪声、潮位观测的缺失和遗漏、粗差和系统误差四大类。①波浪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FFT的低通滤波方法,实现了该噪声的有效滤除,给出了截止周期的大小与潮汐分潮周期之间的相关性,认为当截止周期为1h时,基本可彻底消除波浪因素的影响,同时为了防止潮汐中有效成分被滤除,截止周期的大小不要超过3h。②潮位观测的缺失和遗漏根据潮位序列曲线间的相关性参数:潮差比x,潮时差y,基准面偏差z,给出了一种潮位时序中缺失部分的修复方法。90%修复数据的精度优于10cm,80%优于5cm,可满足海道测量规范中潮位修复精度的相关要求。③粗差针对长潮位序列中的粗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潮汐调和分析模型的粗差修复方法,克服了人工修复方法在效率和精度上的不足,较传统的FFT低通滤波方法,精度有了显著提高,90%修复数据精度优于20cm。④系统误差本文主要研究了由于潮位站验潮“零点”漂移产生的系统误差问题。分别从长潮位序列和短潮位序列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了系统误差的消除方法。针对前者,提出了基于概率论中切比雪夫不等式原理的一种新的探测方法,并采用月平均海平面数学期望,对含有系统误差的潮位序列进行修复,精度优于15cm,90%优于10cm;针对后者,提出了一种潮位序列分段匹配探测修复方法,实现了短潮位序列中系统误差有效的探测和修复,精度优于10cm。(3)深度基准面确定精度分析及质量控制深度基准面的高精度确定对建立海洋无缝深度基准面具有重要意义。深度基准面的确定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根据潮汐调和分析所得调和常数按深度基准面模型计算得到;第二类根据深度基准面传递法获得。针对第一类问题,本文着重研究了潮汐调和分析和深度基准面确定的精度、稳定性与潮汐时长之间的相关性,给出了在不同潮汐时长下,适宜采用的分潮模型、个数以及深度基准面的确定精度。针对第二类问题,首先,通过实验分析比较得到最优传递方法,认为最小二乘综合传递法为最优传递法,当同步观测长度≥3天时,传递精度可达5cm。并基于该传递方法,着重研究了深度基准面传递精度与站间潮汐类型值(HK1+HO1)/HM2差值大小的相关性,得如下结论:①在宽阔平缓水域,站间潮汐类型值差值≤0.05,传递距离≤80km时,深度基准面传递精度一般可控制在5cm以内。当传递距离>80km时,深度基准面传递精度逐渐下降,下降速率大概为1cm/km左右。②在狭长湍急水域,站间潮汐类型值差值≤0.05时,传递距离≤40kmm时,深度基准面传递精度一般可控制在15cm以内,当传递距离>40km时,精度迅速下降,已不适合深度基准的传递。③无论是在宽阔还是狭长水域,当潮汐类型值差值>0.05时,由于潮汐性质差异较大,传递精度不甚理想,不建议进行深度基准面的传递。在长江口水域,对上述结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分析,验证了其正确性。该结论对日后在长江口水域开展验潮站间深度基准面传递及精度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4)海洋无缝垂直基准几何建立方法研究对反距离加权法、最小曲率法、最近邻点法、带线性插值的三角剖分法、多项式回归法、移动曲面拟合法、克里金法和径向基函数法等8种几何建模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借助这些方法分别在温州瓯江和长江口水域构建了局域无缝深度基准面模型。通过对所建立的无缝深度基准面三维曲面的形态特征、深度基准面等值线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模型精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当验潮站数量较多,分布均匀,且深度基准面高变化较为平缓或呈较强规律特征时,几何建模法精度都较高;当验潮站数量较少,分布不均匀,且深度基准面变化无特定规律时,反距离加权法、克里金法和径向基函数法三种方法精度要优于其余几何建模法。此外,该三种方法能较好的反映整体区域深度基准面的变化趋势,所建曲面具有连续光滑等特征,为最优几何建模方法。(5)海洋无缝垂直基准物理建模方法研究针对几何建模方法精度受潮位站分布密度、均匀性和深度基准面的变化复杂程度等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以及几何模型在外推时,精度普遍较低的现象,本文从潮汐传播的物理机制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潮汐调和常数、潮差比以及最小二乘传递参数的三种海洋无缝垂直基准面物理建模方法。通过在长江口以及瓯江区域的多组实验分析,认为三种物理建模方法较几何建模法在精度及稳定性上更具优势。其中基于潮汐调和常数的建模法,无论在外推还是内插时,精度均优于10cm,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为最优的连续无缝深度基准面建模方法。(6)海陆垂直基准转换及精度分析根据参考椭球面、似大地水准面和深度基准面之间的关系,结合各自模型,构建了大地高、正常高和海图高(图载水深)之间的无缝转换模型。同时根据转换模型中各参量的误差来源,给出了每种高程转换模型的误差表达式。
何岩雨[5](2018)在《潮汐作用影响下的海滩风沙运动过程研究》文中提出从海、陆、气三相交互作用的复杂动力环境出发,开展海岸沙丘-海滩动力地貌系统的沉积物输移、互馈与演变过程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海岸科学家们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立足福建省平潭岛得天独厚的海岛海岸风沙地貌环境,采用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自然海滩潮汐动态作用下的风沙运动过程展开研究,并于短周期、微观的“潮汐-海滩风沙”作用模式探索的基础上,拓展至长周期、宏观的海岸前缘沙丘地形地貌演变过程和台风响应特征研究,以期获得“潮汐-海滩-海岸沙丘”海陆气一体化的水沙与陆沙相互作用模式的认识,进而为我国乃至全球相似类型的海岸研究和保护尽微薄之力。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潮汐涨落旋回中的海滩表层湿度时空变异特性海滩潮间带表层湿度由海向陆总体呈降低趋势,局部区域受海滩微地形影响,尤其是局部隆起区域,表层湿度存在一个明显的降低;海滩潮间带固定一点处的表层湿度随潮水涨落呈不同的响应特性,涨潮时呈跃进式的上升过程,退潮时呈渐退式的下降过程,等到第二次涨潮时重新突跃至饱和。海滩表层湿度的上述变化过程主要为滩面风干作用与地下水毛细顶托作用相互“博弈”的结果。此外,“表层”厚度的不同取值对海滩表层湿度观测量值有显著影响,对于“海滩风沙”研究问题而言,(相比于“2cm”)“2mm”更能体现滩面的逐渐风干及其对海滩风沙起动、运动的影响过程。(2)潮汐涨落旋回中的海滩风沙运动若干特征受潮汐涨落干湿交替作用,海滩潮间带的风沙运动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涨潮时段的活跃程度显著高于退潮;海滩风沙运动的贴地程度比内陆干沙地表更强,几乎100%在0~30cm高度层内运动。滩面风沙流总含沙量随高度呈指数递减分布规律,不同粒径的含沙量随高度分布的函数形式不同;海滩风沙起动阈值显著高于同等粒径内陆沙漠地区,不同的起沙模式阈值的涨幅不同。阈值的变化过程主要为滩面平均表层湿度与风区长度相互“博弈”的结果;海滩风沙搬运主要可分为“湿沙起动+湿沙表面传输”和“干沙起动+湿沙表面传输”两种基本模式,不同的模式风沙搬运的形态不同。(3)常风况和台风极端环境下的海岸前缘沙丘地形地貌演变过程不同类型海岸前缘沙丘对同一台风的响应特征不同:以台风“纳沙”、“海棠”为例,横向沙丘呈淤积态势,海岸前丘(草丛沙丘)以侵蚀为主。以观测年份(2017年)为例,长江澳海岸横向沙丘在年内冬、夏交替轮回中始终处于淤涨状态;远挡澳海岸前丘(草丛沙丘)在年内冬、夏交替轮回中的蚀淤状况不同,冬春季呈淤积态势,夏季呈侵蚀状态。在未发生沙丘冲蚀和冲越的正常年份下,横向沙丘和海岸前丘的沙丘形态将充分发育。(4)“潮汐-海滩-海岸沙丘”水沙与陆沙相互作用模式(以平潭岛为例)河沙以及海岸带松散堆积物、基岩岬角的侵蚀物质在潮流、波浪作用下不断向沿岸潮间带输送、堆积,形成宽广的砂质海滩。在冬春季(尤其是冬季)强劲的NE-NNE向向岸盛行风作用下,海滩砂持续向岸输运。受潮汐涨落干湿交替作用,海滩风沙呈不同于内陆风沙的独特的垂直分布和起动、运动、搬运特性。经过冬春季潮汐涨落旋回中海滩风沙的持续搬运,海滩潮上带和海岸前缘沙丘总体呈淤涨态势。受夏秋季台风作用,海岸前缘沙丘和海滩或侵蚀,或淤积,具体蚀淤状态可以潮汐为分类依据,通过台风期间高潮位沿海滩上溯的位置与前缘沙丘根部、顶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初步归纳出三种海滩-海岸前缘沙丘风暴响应模式。
穆蕊萍[6](2019)在《William Thomson在数学物理方面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汤姆森作为剑桥数学物理学派的核心人物,他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在地球物理、热学、电磁学、流体力学、数学、工程应用等方面都有显著成就,尤其是在1840s-1860s期间创新地提出并发展了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些一般法则和数学方法。如,创新地提出了静电理论和热传导理论之间的同一性;通过几何方法建立电像法则;构建球调和函数等,对19世纪数学物理发展有重要贡献及影响。本文着重关注汤姆森的这几个工作,并对与之相关的重要环节的重要人物的工作进行梳理,追溯各种思想方法的源头。本文在原始文献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为什么数学”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这一历史过程中汤姆森的工作进行探析。与前人研究这段历史的不同,本文细致分析汤姆森各个工作的历史背景、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影响,并系统考察汤姆森在静电理论和热传导理论之间建立数学等价关系的思想方法,电像法则,球调和函数三方面的创新工作的内在关系。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深入分析了汤姆森将电学的数学理论类比到热传导理论的思想起源以及背景。探索出汤姆森为了寻找确定无穷固体内、外任一点处温度的简单方法,将拉普拉斯引力理论中的势函数引入到热传导理论,建立温度势函数,进而将不同物理现象用同一个数学模型统一。简要论述了拉普拉斯、泊松在引力理论及电学理论方面的工作,特别分析了,拉普拉斯、泊松未能完成统一的原因,以及泊松用电学数学理论未能解决确定电荷平衡分布条件的原因,及傅立叶在确定无穷固体中某一点温度时建立热传导方程的过程,这些都是汤姆森完成静电力分布与热运动的线型分布的类比的基础。2.通过细致研究汤姆森用数学模型统一描述不同物理现象的思想方法发现:汤姆森以傅立叶的热力学思想及数学技巧为指导,提出了“替换面定理”,研究了这一定理在汤姆森建立热学理论与电学理论之间的相似物理关系所起的作用。通过这个定理汤姆森将傅立叶提出的热是通过介质线型传播的思想对应到静电理论中,克服了当时静电力的超距作用说法,与法拉第提出的力线思想吻合。探析到汤姆森是第一位将法拉第思想数学化的人,为麦克斯韦建立场理论做了铺垫。3.挖掘出汤姆森1847年建立电像法的思想方法来源,背景问题及目的。揭示出汤姆森为了确定一定形状导体表面的感应电荷量及其产生的静电场,建立了电像法则。知道了“替换面”定理,格林1828年出版的《关于数学分析应用与电磁理论的一篇论文》中电荷密度的互易关系,及其父亲詹姆森·汤姆森的著作《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前六卷、第十一卷及第十二卷的注解和插图》中的命题G等结果是1847年汤姆森建立电像法则的思想来源和方法基础。分析了在前人之基础上,汤姆森成功突破未能解决问题的原因。通过解读汤姆森1847年的演讲稿和1848年的主要文章,解析汤姆森电像法则逐步形成的过程。4.研究了汤姆森构造球调和函数目的和创新方法,引发汤姆森考虑球调和函数的具体问题,揭示了电像法中的性质对构造球调和函数所起的作用。梳理了勒让德、拉普拉斯关于球调和函数的前身即勒让德系数及拉普拉斯系数的早期工作,阐述了汤姆森如何学习拉普拉斯的工作,汤姆森的工作与前人的传承关系,及其构造球调和函数的过程,汤姆森的球调和函数解决了哪些类型的物理问题。
程旋[7](2020)在《临近空间大气建模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临近空间(20-100 km)的飞行环境特殊,随着近年来临近空间飞行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临近空间环境模型的需求越来越高。临近空间大气与对流层、热层关系密切,对来自上下的外强迫扰动都极为敏感,表现出复杂的时空变化特征。临近空间大气经验模型作为飞行器设计、仿真、技术验证和指导飞行快速获取大气参数重要的工具,主要给出了大气气象参量的气候变化状态。真实大气中包含复杂的大气波动等短时随机变化信息,有时会严重偏离大气气候平均状态模型。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大气经验模型不能很好的表征这部分波动信息。因此,对现有临近空间大气模型进行评估修正和建立新模型是提升大气模型适用性,满足航空航天和临近空间开发利用需求最可靠的途径。本文以模型评估、模型修正方法研究、建模方法研究和临近空间环境对飞行器影响效应仿真为研究主线,开展临近空间大气模型和应用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临近空间领域飞行器模型选择与使用、飞行器设计、仿真、热防护和航迹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常用标准大气USSA76和参考大气NRLMSISE-00模型在工程应用上的适用性问题,基于TIMED/SABER从2002年至2016年共15年的温度数据,开展大气经验模型温度数据的评估。通过统计计算模型与观测结果之间温度偏差的平均值、温度偏差的标准差和均方根误差在不同纬度带的分布,检验模型在不同纬度带不同高度下的适用性。此外,通过计算模型在不同温度误差带下的置信度,分别评估了模型在不同纬度带典型高度下的置信度。对于同一模型,在同一纬度区域和温度误差带下,随着高度的增大,模型的置信度降低;在相同的高度和温度误差带下,置信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2)为提高NRLMSISE-00模型大气密度的精度,基于TIMED/SABER从2002年至2016年共15年的密度数据,首次提出了一种对NRLMSISE-00在20-100km的大气密度模型值进行修正的方法。基于模型与观测数据之间的差异,建立了修正因子数据集。在20-100km设置7个高度节点,将各个高度节点修正因子的不同尺度振荡进行分离,利用球谐函数拟合不同尺度振荡分量的系数,得到各个高度节点的时空修正函数。用三次样条插值获得其他高度的修正系数。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时空修正函数对NRLMSISE-00模型大气密度的修正效果良好,修正效果随着高度的升高越显著。通过修正,模型的相对误差在7月降低了40-50%,尤其是MLT高度±40°附近。(3)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密度数据的全球临近空间大气密度扰动模型建模方法。基于TIMED/SABER从2002年至2018年共17年的密度数据,统计获得多年月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全球网格数据。利用网格数据,分析了大气密度的变化特征。以网格数据为基准,计算了USSA76的相对误差,分析了USSA76相对误差的分布特征。以网格数据为驱动,将大气密度表征为平均值与大尺度扰动量和小尺度扰动量之和。大尺度扰动和小尺度扰动分别采用余弦函数和一阶自回归模型表征,初步建立了全球临近空间大气密度模型。通过对比敦煌上空100次蒙特卡洛仿真值与激光雷达观测值,结果表明模型值与观测值具有较好的吻合度,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可行性。(4)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数据的全球临近空间大气密度、温度和气压等热力学参数的扰动模型建模方法。基于TIMED/SABER从2002年至2018年共17年的温度、密度和气压数据,统计获得热力学参量多年月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在之前大气密度建模方法的基础上,考虑热力学参量之间的相关性,以标准偏差为驱动对不同尺度热力学参量的扰动量进行表征,初步建立了全球临近空间热力学参量参考大气模型。通过对比敦煌上空密度和温度的仿真结果与激光雷达的观测结果,展现了两者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热力学参量协同建模方法的可行性。该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可以遍历沿给定飞行轨迹上热力学参量所有可能的“真实”状态,对于飞行器的仿真和精细化设计具有重要应用价值。(5)研究提出了一种站点上空大气风场建模方法。基于中科院廊坊临近空间野外观测站中频雷达大气风场观测数据,统计获得了多年月平均值和标准偏差。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方法提取了周日/半日潮汐和5d、10d、16d和23d行星波,并对各波动分量振幅的季节变化进行分析。借鉴热力学参量协同建模时小尺度扰动的建模方法,考虑纬向风与经向风之间的相关性,分别计算纬向风和经向风的小尺度扰动。利用谐波拟合公式,对大尺度扰动中潮汐波和行星波进行重构。在月平均值的基础上叠加大尺度扰动和小尺度扰动,初步建立了廊坊临近空间82-100 km大气风场参考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方法仿真了7月份大气风场的变化,并对比了仿真结果与观测结果在月均值、标准偏差、月平均日变化、逐日变化和重力波扰动随高度的变化等,两者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可行性,为后续区域/全球风场参考大气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6)初步开展了大气波动对高超飞行器气动热影响的研究,发现其影响具有经度依赖性。基于TIMED/SABER从2002年至2018年共17年的密度数据,统计分析了20-80 km大气密度波动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热环境的影响。根据驻点热流估算方法给出的大气密度变化量与热流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定性和定量分析了不同月份大气密度相对美国标准大气的变化量引起的热流变化量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SABER大气密度月均值计算的热流相对USSA76在夏季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偏高,在冬季半球偏低。在夏季半球高纬度地区约80 km附近存在热流增量的极大值,南半球夏季的极大值高于北半球夏季,尤其在南半球1月份,热流偏高可达32.2%。在经度方向,热流分布在夏季半球差异较小,冬季半球差异较大。考虑真实大气中存在的扰动时,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夏季80 km附近,SABER大气密度预测的热流分别比标准大气偏高可达40.7%和36.6%。在经度方向,大气扰动引起的热流经向分布差异显著。在飞行器设计时,大气扰动的影响不能忽略。
赵红[8](2016)在《海潮负荷效应及利用GPS技术建立海潮负荷位移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潮负荷效应的影响对目前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的导航定位而言,特别是对于近海区域高精度定位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当前对于海潮负荷效应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全球海潮模型予以修正,但现有全球海潮模型在公海区域精度较高,而在近海区域精度较差,从而影响了全球海潮模型的整体精度。因此,为有效提高定位精度,迫切需要构建高精度的海潮模型。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快速发展,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技术反演海潮负荷,相比传统利用重力及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有着全球覆盖、测站数多、全天候、成本低等诸多优势,为海潮模型的精化与建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海潮负荷效应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据此,本文主要利用GPS技术开展了海潮负荷效应及利用GPS技术建立高精度海潮模型的研究。系统研究了海洋潮汐与海潮负荷基本理论,针对目前现有海潮负荷位移模型整体精度较低等问题,重点开展了利用高精度近海资料对全球海潮模型的局部改进、及利用GPS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技术反演高精度海潮模型的研究,提出并建立了多种利用GPS PPP技术求解海潮负荷位移模型的新算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系统研究潮汐效应对沿海区域高精度GPS精密定位的影响,将现有潮汐改正模型应用于香港地区,获取了潮汐的影响规律,固体潮影响最大,海潮次之,极潮最小,且三者影响量级分别为厘米级、厘米级、毫米级;潮汐对GPS单天解的影响小于动态解,且潮汐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周期变化但不能通过长期观测完全消除;(2)深入研究了海潮负荷对卫星重力场恢复的影响,采用FES2004和GOT00全球海潮模型计算分析了海潮负荷效应对卫星重力场前60阶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潮对重力场前35阶的影响都超过了重力场恢复精度,并采用海潮模型差异作为模型精度估计量,计算分析了海潮模型误差对卫星重力结果的影响,揭示出该影响与近海效应的影响几乎相当;(3)采用高精度近海潮汐资料深入研究了全球海潮模型的精度分布特征,发现各全球海潮模型在近海区域均存在精度低的现象,提出利用近海模型对全球海潮模型进行局部精化,对比分析了经近海模型精化前后的垂直位移与重力结果,结果表明利用近海模型对全球海潮模型进行精化可提高全球模型的整体精度。(4)针对香港地区缺少验潮站而无法构建高精度近海模型的问题,本文研究并提出了采用GPS三小时重叠时段的动态PPP算法获取香港地区GPS测站坐标时间序列,进而结合调和分析方法与最小二乘拟合法,有效构建了香港地区高精度区域海潮模型。(5)提出并建立了将海潮负荷三维位移影响作为未知参数直接引入GPS PPP模型中进行实时逐历元估计,并采用调和分析建立海潮模型的新算法。相比常规估计方法,该新算法有效避免了未知参数过多产生秩亏及降低解算效率等问题。(6)针对GPS定位模式残余误差会导致求解海潮潮波参数需长时间收敛才能得到稳定解等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利用全球海潮模型作为先验信息约束的PPP技术求解海潮负荷位移模型的新算法。实例结果揭示相比常规PPP技术附加先验信息约束的PPP算法,可明显加速各个潮波收敛速度,有效提高潮波精度,且建立的模型与近海模型精化后的全球海潮模型精度相当。
庄圆[9](2020)在《中国沿海重现期水位算法研究及空间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海平面上升已然成为了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膨胀、海气作用增强、冰川融化等现象加剧了海平面的上升速率,海平面上升引发的极端高水位事件将严重威胁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因此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展极端高水位事件的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极值水位在海岸工程、海上工程、防洪防潮工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决定海洋工程能否满足安全需求的重要参考依据。中国沿海城市人口密度大,沿海人口总数大约为5亿人,经济发达,沿海地区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60%左右。在当前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的情景下,对中国沿海开展极端高水位重现期的风险评估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条件分布联合概率方法、考虑海平面上升因素的极值水位计算方法计算中国沿海的极值水位重现期分布,同时利用FVCOM(Finite Volume Coast and Ocean Model)海洋模式建立了风暴潮模型,模拟了连续21年对舟山附近海域影响较大的21场台风,通过耿贝尔模型计算得出舟山海域的多年一遇极值水位与极值增水的空间分布。论文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本文计算了潮位与余水位相互独立和潮位与余水位相关两种不同情况的极值水位,通过对比得出联合概率法能够比极值法更充分地利用水位观测资料。联合概率法能够考虑不同潮汐水位条件下余水位的不同分布,但缺点是在极值分布计算中部分大的增减水信息并未利用起来。同时分析了中国沿海潮位站余水位分布的数字特征,得到的结论如下:余水位标准差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自北向南逐渐减小的趋势,河口站点的余水位标准差普遍大于开阔海域站点的标准差;余水位偏度的空间分布为南方港口多为正偏而北方港口多为负偏;余水位峰度的空间分布来看,渤、黄、南海的站点的峰度大于东海站点的峰度。2.由于前人计算极值水位的算法大多没有考虑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因此本文将未来的海平面上升与当前情景的极值水位相结合,利用P-III(Pearson-Ⅲ)模型重新计算极值水位与重现期。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极端事件的重现期明显缩短。具体来说,CEWL(Current Extreme Water Level)和SEWL(Scenario Extreme Water Level)在不同时间尺度的RCP(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情景和每个RCP情景中的水位之间的变化表明了海平面上升对极值水位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重现期在RCP 8.5情景下缩短最为显著;在RCP 8.5情景下的较高水平上,正常情景下的百年一遇的极值水位将在2050年逐渐变为17年左右一遇,到2100年仅为2年一遇。因此,在此浓度情景下2050年中国沿海的CEWLs将成为常见事件。3.本文通过建立的风暴潮模型模拟了1997年2017年间对舟山附近海域影响较大的21场台风过程,利用Gumbel分布计算了该区域多年一遇的极值水位和极值增水。舟山附近海域多年一遇极值水位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近岸大于外海。多年一遇极值增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由近岸向外海逐渐减小。
刘明欣[10](2019)在《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的高密度集聚建设往往导致环境污染、公共健康和社会分异等多重矛盾的叠加,寻找密集建成环境空间品质优化的应对之策成为关键。城市绿色空间作为环境品质、公众健康、景观美化等战略性空间资源已获得广泛认可,在密集建成环境中城市绿色空间的品质提升和效能供应是学界持续的关注热点。一般认为,在建成区内出于对土地利用经济性的考虑所形成的绿色空间面积相对有限,若非依存大型山体或水域难以形成超规模的绿色空间;然而,从欧美大城市实践经验可知,以结构化的超规模绿色空间为特征的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往往成为城市环境品质保障的重要对策之一。在密集的建成环境中,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优势,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元作用。在中国目前若干城市已拥有或在建超大型的城市绿色空间,受到时代背景、价值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等多方因素影响和制约,在产生大量积极效益的同时,呈现割裂、低效、侧重特定目标而漠视广泛需求等矛盾。而当前涉及这一空间类型的理论认知和实践应对则具有显著的局限性,现行的城市绿地规划制度和技术工具也难以提供足够的支撑。据此,本研究尝试弥补此空白,透过密集建成环境内形成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现象和表征探索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构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类型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作为应对高聚集建设的结构性空间类型,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对策,以期作为对我国现行城市绿地系统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补充。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包括绪论和第二章。从综述前人相关研究基础和对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现象观察入手,辨析城市绿色空间和城市绿地定义,并提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基本概念,探讨其“规模”界定值以厘清研究对象;进而在辨析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特殊性的基础上,结合绿色空间基础理论、认知模型和比较研究构成的理论基础,搭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实证比较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案例研究、实证调查与综合比较,包括第三、第四和第五章。基于“形成、定位、特征和价值”的实证分析框架,对不同形成时期不同地域的13个国内外案例加以剖析,其中广州海珠湿地案例作深入调查;继而从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形成、定位、特征、价值”四个方面阐释国内外案例的共性和差异,从中发现在密集建成环境中供应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价值和必要性,归纳其形成、定位、特征及价值之间存在的内在规律性和影响机制,并从认知、制度和技术三个维度探究其深层原因。第三部分为规划对策研究,即第六章。基于对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这一空间类型的理论认识,提出了由捕获契机、定位目标、明确要素、设定原则和实施规划5项组成的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对策。
二、学术——潮汐与时间之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术——潮汐与时间之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潮控海岸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风景园林数字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
1.1.2. 过度填海对海岸带生态的破坏 |
1.1.3. 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 |
1.2. 研究对象 |
1.2.1. 具体对象界定 |
1.2.1.1. 潮控海岸 |
1.2.1.2. 填海造地 |
1.2.1.3. 数字化策略 |
1.2.2. 相关概念辨析 |
1.2.2.1. 填海造地、围海造田与围填海 |
1.2.2.2. 参数化设计、非线性设计与算法设计 |
1.2.2.3. 运算化设计与数字化策略 |
1.3. 研究现状 |
1.3.1. 近期研究动态 |
1.3.1.1. 以填海造地为关注点的研究 |
1.3.1.2. 利用海岸自然过程进行设计 |
1.3.1.3. 运用数字化设计方法与策略 |
1.3.2. 总结并提出假设 |
1.4. 研究意义 |
1.4.1. 对数字化技术应用方式的拓展 |
1.4.2. 对风景园林学研究对象的扩充 |
1.4.3. 对未来设计实践的启发和推动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1.1. 文献研究 |
1.5.1.2. 案例研究 |
1.5.1.3. 现场调研 |
1.5.1.4. 数字化模拟 |
1.5.1.5. 物理模型试验 |
1.5.1.6. 学科交叉研究 |
1.5.2. 研究框架 |
1.5.2.1. 论文结构安排 |
1.5.2.2.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内涵与核心原则 |
2.1. 引论:自然作用在造地实践中的角色转变 |
2.2.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基本内涵 |
2.2.1. 海岸自然过程的概念界定 |
2.2.2. 海岸自然过程的主要特点 |
2.2.2.1. 周期规律性 |
2.2.2.2. 动力持续性 |
2.2.2.3. 关系复杂性 |
2.2.3. 隔离自然过程的填海造地 |
2.2.3.1. 项目概况:迪拜朱美拉棕榈岛 |
2.2.3.2. 造地过程:以堤坝为主的建造 |
2.2.3.3. 环境监测:多样性与动力干扰 |
2.2.3.4. 观察与反思:“隔离自然过程”的悖论 |
2.2.4. 基于自然过程的填海造地 |
2.2.4.1. 项目概况:南荷兰省的沙引擎 |
2.2.4.2. 造地过程:结合自然动态建造 |
2.2.4.3. 环境监测:形态变化与栖息地 |
2.2.4.4. 分析与总结:“基于自然过程”的涵义 |
2.3.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项目特征 |
2.3.1. 场地信息繁杂 |
2.3.2. 关联因素动态 |
2.3.3. 界面特征鲜明 |
2.3.4. 参与角色多样 |
2.4.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相关理论 |
2.4.1. 系统论与控制论 |
2.4.1.1. 为什么研究系统论和控制论 |
2.4.1.2. 系统与复杂性概念界定 |
2.4.1.3. 系统论与复杂系统简述 |
2.4.1.4. 自组织与反馈机制简述 |
2.4.2. 干扰理论与弹性理论 |
2.4.2.1. 干扰理论与生态系统 |
2.4.2.2. 弹性理论与海岸策略 |
2.5.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核心原则 |
2.5.1. 动态适应性原则 |
2.5.2. 系统关联性原则 |
2.5.3. 流程数字化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动态机制与驱动因子 |
3.1. 引论:海岸带变化中的自然与人为因素 |
3.2. 潮控海岸的概念及特征 |
3.2.1. 海岸带的分类 |
3.2.1.1. 依据潮差大小划分 |
3.2.1.2. 依据波高和潮差强度划分 |
3.2.2. 潮控海岸的特征 |
3.2.2.1. 平面形态特征 |
3.2.2.2. 水文地貌特征 |
3.2.2.3. 景观生态特征 |
3.3. 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自然驱动因子 |
3.3.1. 水文因子 |
3.3.1.1. 波浪 |
3.3.1.2. 潮汐 |
3.3.1.3. 近岸海流 |
3.3.2. 生态因子 |
3.3.2.1. 珊瑚礁 |
3.3.2.2. 海草与藻类 |
3.3.2.3. 红树林 |
3.3.2.4. 盐沼 |
3.4. 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人为驱动因子 |
3.4.1. 经济活动 |
3.4.2. 政策干预 |
3.4.3. 工程建造 |
3.4.4. 公众参与 |
3.5. 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动态机制 |
3.5.1. 时间上的动态机制 |
3.5.2. 空间上的动态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自然驱动因子的数字化设计方法与策略 |
4.1. 引论:借助自然力发现场域的内在关联 |
4.2. 基于算法设计的海岸模拟研究 |
4.2.1. 基本原理:粒子系统与自治智能体 |
4.2.1.1. 粒子系统 |
4.2.1.2. 自治智能体 |
4.2.2. 整体上的逻辑建构 |
4.2.2.1. 粒子系统的产生机制 |
4.2.2.2. 潮滩沉积的整体思路 |
4.2.3. 海岸动力影响模型 |
4.2.3.1. 涨潮与落潮运动模型 |
4.2.3.2. 近岸海流侵蚀与沉积 |
4.2.3.3. 海岸动力模型的测试 |
4.2.4. 加速潮滩沉积作用 |
4.2.4.1. 自治智能体逻辑建构 |
4.2.4.2. 分级置入自治智能体 |
4.2.4.3. 置入方式与条件测试 |
4.2.5. 选择红树林栖息地 |
4.2.5.1. 栖息地与水流速度 |
4.2.5.2. 栖息地与潮汐水位 |
4.2.6. 海岸模拟作为数字化设计方法 |
4.3. 基于数学模型的生态干预研究 |
4.3.1. 基本原理: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 |
4.3.2. 生态系统定量模型 |
4.3.2.1. 确定具体研究区域 |
4.3.2.2. 将复杂系统嵌入数学模型 |
4.3.2.3. 从无序状态到稳定状态 |
4.3.3. 政策干预定量模型 |
4.3.3.1. 产量参数:干预物种数量 |
4.3.3.2. 经济参数:最大化利润值 |
4.3.4. 生态—政策定量模型的可视化 |
4.3.4.1. Hive Plots:时间序列的空间表达 |
4.3.4.2. 多系统中物种数量的空间叠加 |
4.3.4.3. 多系统中政策干预的空间模型 |
4.3.5. 定量模型作为数字化设计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人为驱动因子的数字化设计方法与策略 |
5.1. 引论:制定场域中自然力的引导方式 |
5.2. 基于物理试验的形态生成研究 |
5.2.1. 基本原理:量纲分析与相似原理 |
5.2.1.1. 理论概述 |
5.2.1.2. 相似条件 |
5.2.2. 实体模型试验的分类 |
5.2.2.1. 变态与正态 |
5.2.2.2. 定床与动床 |
5.2.3. 基于流体动力学的实地模型试验 |
5.2.3.1. 河流流域全境的实地模拟:密西西比河模型实验 |
5.2.3.2. 河口湾及三角洲室内模拟:切萨皮克湾与旧金山湾模型 |
5.2.3.3. 从大型实地模型到微型室内模型的转变 |
5.2.4. 结合数字化技术分析的模拟试验 |
5.2.4.1. 设计动床模型装置 |
5.2.4.2. 记录模型试验过程 |
5.2.4.3. 循序进行人工干预 |
5.2.4.4. 数字化模型试验的反馈机制 |
5.2.5. 模型试验作为数字化设计方法 |
5.3. 基于交互界面的专业协作研究 |
5.3.1. 基本理论:交互界面与关系都市主义 |
5.3.1.1. 交互界面 |
5.3.1.2. 关系都市主义理论 |
5.3.2. 环境因子为导向的交互界面设计 |
5.3.2.1. 区域建筑群与容积率 |
5.3.2.2. 栖息地与光照需求量 |
5.3.2.3. 单因素界面平台的不足 |
5.3.3. 专业协作为导向的交互界面设计 |
5.3.3.1. 关联的建筑群虚拟模型 |
5.3.3.2. 实时的动态化物理模型 |
5.3.4. 交互界面作为数字化设计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阿布扎比人工岛式填海的数字化设计研究 |
6.1. 引论:典型场地样本上的数字化设计实验 |
6.2. 项目概况 |
6.2.1. 引言:环境价值的关联性 |
6.2.2. 困境:区域历史沿革 |
6.2.2.1. 沿海用地变迁 |
6.2.2.2. 城市规划历程 |
6.2.3. 设计问题与目标 |
6.2.3.1. 关键问题:关联的海岸环境 |
6.2.3.2. 设计目标:关联的海岸模型 |
6.3. 设计过程 |
6.3.1. 信息获取 |
6.3.1.1. 地质与水文条件 |
6.3.1.2. 海岸带栖息地分布 |
6.3.1.3. 沿海经济活动类型 |
6.3.1.4. 海岸带管理和政策 |
6.3.2. 环境分析 |
6.3.2.1. 海岸模拟:阿布扎比海岸带地貌演变 |
6.3.2.2. 生态干扰:红树林系统的捕食者模型 |
6.3.2.3. 政策干预:栖息地与建岛用地交换规则 |
6.4. 设计建构 |
6.4.1. 人工岛的形成过程 |
6.4.1.1. 生态系统与政策定量模型 |
6.4.1.2. 材料试验与岛屿形态生成 |
6.4.1.3. 海岸模拟人工岛形成过程 |
6.4.2. 智能体结构的推演 |
6.4.3. 建立关联海岸界面 |
6.5. 设计反思 |
6.5.1. 设计目标与结果 |
6.5.2. 设计方法的意义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本研究的成果 |
7.1.1. 主要结论 |
7.1.1.1. 主张以自然力驱动为导向的造地理念 |
7.1.1.2. 提出基于动态过程的数字化策略框架 |
7.1.1.3. 完成以数字化框架为指导的设计实践 |
7.1.2. 研究创新点 |
7.1.2.1. 对风景园林学研究范围有所拓展 |
7.1.2.2. 对数字化设计方法的前沿性应用 |
7.2. 本研究的不足 |
7.2.1. 研究前景及成果展望 |
7.2.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正文插图及表格目录 |
附录B 基于算法设计的潮汐模拟过程数据目录 |
附录C 潮汐驱动的城市(Intertidal Engine):设计图纸 |
附录D 潮汐驱动的城市(Intertidal Engine):脚本代码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
1.3. 重要概念辨析 |
1.3.1. 山水文化 |
1.3.2. 山水风景体系 |
1.4.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自然环境基础 |
2.2.1. 地质形成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水文条件 |
2.2.5. 土壤条件 |
2.3. 小结 |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
3.3.1. 地理环境 |
3.3.2. 自然条件 |
3.3.3. 文化观念 |
3.3.4. 经济基础 |
3.3.5. 政治影响 |
3.3.6. 建造技术 |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
3.5. 小结 |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
4.2.1. 山水格局 |
4.2.2. 世俗空间 |
4.2.3. 艺术表达 |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
4.4. 小结 |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著的自然环境基础 |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海洋无缝垂直基准构建理论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洋垂直基准模型选择的研究现状 |
1.2.2 无缝垂直基准面建立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研究计划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无缝垂直基准面的选择及建立理论体系研究 |
2.1 垂直基准面 |
2.1.1 海图深度基准面 |
2.1.2 参考椭球面 |
2.1.3 大地水准面 |
2.1.4 平均海平面 |
2.2 海洋无缝垂直基准面的选择 |
2.2.1 各种垂直基准面的特点 |
2.2.2 各种垂直基准面间的比较 |
2.3 海洋无缝垂直基准面构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潮汐资料的预处理 |
3.1 潮汐观测 |
3.1.1 水尺验潮 |
3.1.2 井式自记验潮仪验潮 |
3.1.3 超声波潮汐计验潮 |
3.1.4 压力式验潮仪验潮 |
3.2 影响潮位观测数据质量的因素及其特征 |
3.3 潮汐观测资料预处理 |
3.3.1 波浪影响的滤除 |
3.3.2 粗差的探测和修复 |
3.3.3 缺失数据的修补 |
3.3.4 长期潮位观测数据系统误差的探测和修复 |
3.3.5 短期潮位观测数据系统误差的探测和修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度基准面精度分析及质量控制 |
4.1 潮汐调和分析 |
4.2 潮汐调和分析精度及稳定性与时间和分潮个数的关系 |
4.3 深度基准面的确定及传递 |
4.3.1 深度基准面的模型确定方法 |
4.3.2 深度基准面的传递方法 |
4.4 深度基准面的最优传递方法确定 |
4.5 模型法深度基准面确定精度和稳定性与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
4.6 深度基准面传递精度和稳定性与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
4.7 深度基准面传递精度和稳定性与空间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缝垂直基准面几何构建方法研究 |
5.1 几何法无缝垂直基准面构建的基本理论 |
5.2 几何建模法 |
5.2.1 反距离加权法 |
5.2.2 最小曲率法 |
5.2.3 最近邻点法 |
5.2.4 带线性插值的三角剖分法 |
5.2.5 多项式回归法 |
5.2.6 移动曲面拟合法 |
5.2.7 克里金法 |
5.2.8 径向基函数法 |
5.3 几何建模方法的比较 |
5.4 影响几何法建模精度的因素分析 |
5.4.1 深度基准面的确定精度 |
5.4.2 潮位站分布特征 |
5.4.3 深度基准面的变化特征 |
5.4.4 几何建模方法的影响 |
5.5 自适应综合建模法思想 |
5.6 实验及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潮汐物理传播机制的无缝垂直基准面构建方法研究 |
6.1 深度基准面特点 |
6.2 基于潮汐调和常数内插的深度基准面确定 |
6.3 基于潮差比内插的深度基准面确定 |
6.4 基于最小二乘传递法参数内插的深度基准面确定 |
6.5 基于潮汐物理特性的连续深度基准面的建立流程 |
6.6 实验及分析 |
6.7 结论 |
第七章 海陆垂直基准转换及精度分析 |
7.1 局域似大地水准面构建 |
7.2 无缝深度基准与似大地水准间转换 |
7.3 无缝深度基准与参考椭球基准间转换 |
7.4 海洋垂直基准间转换的精度分析与评定 |
7.4.1 海图水深和正常高转换精度模型 |
7.4.2 海图深和大地高转换精度模型 |
7.5 长江口区域实例应用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潮汐作用影响下的海滩风沙运动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潮汐作用干湿交替影响下的海滩风沙运动过程研究进展 |
1.2.2 潮汐-海滩-海岸沙丘相互作用模式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气候气象 |
2.2.2 地质地貌 |
2.2.3 海洋水文 |
2.3 海岛海岸风沙地貌发育概况 |
2.3.1 风况 |
2.3.2 风沙来源 |
2.3.3 地形空间 |
第三章 试验方案 |
3.1 长江澳海滩风沙现场观测试验方案 |
3.1.1 试验方案 |
3.1.2 仪器简介 |
3.1.3 ECH_2O土壤水分传感器校正 |
3.2 远垱澳海滩风沙现场观测试验方案 |
3.2.1 试验方案 |
3.2.2 仪器简介 |
3.2.3 风蚀传感器校正 |
第四章 海滩表层湿度时空变异及其潮汐响应特性 |
4.1 长江澳研究区海滩表层湿度时空变异特性 |
4.1.1 海滩表层湿度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
4.1.2 海滩表层湿度与地下水位变化间的关系 |
4.2 远垱澳研究区海滩表层湿度时空变异特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滩风沙运动过程及其湿度效应 |
5.1 长江澳研究区海滩风沙运动过程 |
5.1.1 海滩湿沙表面风速垂直分布特征 |
5.1.2 海滩风沙运动特性及湿度效应分析 |
5.2 远垱澳研究区海滩风沙运动过程 |
5.2.1 海滩湿沙表面风沙流结构特征 |
5.2.2 海滩风沙运动特性及湿度效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常风况和台风极端环境下的海岸前缘沙丘地形地貌演变过程 |
6.1 长江澳海岸前缘沙丘地形地貌演变过程 |
6.2 远挡澳海岸前缘沙丘地形地貌演变过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潮汐-海滩-海岸前缘沙丘作用模式初步探索 |
7.1 冬春季大风或强风环境下的沉积物输移路径 |
7.2 夏秋季台风极端环境下的沉积物输移路径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William Thomson在数学物理方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专题性著作 |
1.2.2 专题性论文 |
1.2.3 人物传记 |
1.2.4 通史类著作 |
1.3 本文的目标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人生历程与学术生涯 |
2.1 剑桥之前 |
2.1.1 出生与家庭 |
2.1.2 在格拉斯哥的成长经历 |
2.2 剑桥的学习与生活 |
2.2.1 导师与教练 |
2.2.2 丰富的课外活动 |
2.2.3 成果 |
2.3 剑桥之后的学术生涯 |
2.3.1 巴黎之行 |
2.3.2 年轻的教授 |
2.4 小结 |
第三章 汤姆森关于静电力分布与热分布同一性的建立 |
3.1 背景 |
3.1.1 英国第二代改革者——汤姆森 |
3.1.2 数学物理中的类比 |
3.2 拉普拉斯与泊松的铺垫 |
3.2.1 拉普拉斯关于引力理论和热理论之间的类比 |
3.2.2 泊松关于电磁理论与热数学理论之间的类比思想 |
3.3 傅立叶热传导方程的建立 |
3.4 汤姆森1842 年关于热运动与电学数学理论的关系的文章 |
3.4.1 要解决的问题 |
3.4.2 势函数引入热理论 |
3.4.3 静电力分布与热分布之间同一性的建立 |
3.4.4 1842 文章的背景与价值 |
3.5 汤姆森类比思想的影响及意义 |
3.5.1 法拉第力线思想的数学化 |
3.5.2 替换面定理的意义 |
3.6 小结 |
第四章 汤姆森建立电像法的研究 |
4.1 背景 |
4.2 泊松的工作 |
4.2.1 电荷层的假设 |
4.2.2 电荷层与保持电荷层平衡的条件矛盾 |
4.3 格林的工作 |
4.3.1 格林1828 年文章目的 |
4.3.2 格林定理的引入 |
4.3.3 电荷密度ρ与势函数V之间的关系 |
4.3.4 互易关系的产生 |
4.4 汤姆森电像法的核心思想 |
4.4.1 虚拟电荷的构想 |
4.4.2 源电荷与虚拟电荷的数学关系 |
4.4.3 电像法的建立 |
4.5 汤姆森的反演思想 |
4.6 小结 |
第五章 关于汤姆森在球调和函数方面的工作 |
5.1 背景 |
5.2 早期来自拉普拉斯与傅立叶的工作的影响 |
5.2.1 勒让德多项式 |
5.2.2 拉普拉斯系数 |
5.2.3 傅立叶级数 |
5.3 汤姆森遇到的数学物理问题 |
5.3.1 三篇文章 |
5.3.2 固体弹性平衡方程的求解 |
5.4 潮汐与地球刚性 |
5.5 汤姆森的数学工作 |
5.5.1 1867 年的著作《自然哲学》 |
5.5.2 汤姆森的球调和函数工作 |
5.6 物理问题的解决 |
5.7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学术活动 |
致谢 |
(7)临近空间大气建模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临近空间大气概述 |
1.2.1 临近空间大气结构 |
1.2.2 临近空间大气波动 |
1.2.3 临近空间大气的探测手段 |
1.3 临近空间大气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大气模型研究现状 |
1.3.2 大气模型的在临近空间的应用需求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
2.1 引言 |
2.2 数据来源介绍 |
2.2.1 TIMED/SABER卫星 |
2.2.2 廊坊中频雷达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2.3.1 TIMED/SABER数据处理方法 |
2.3.2 廊坊中频雷达数据处理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TIMED/SABER卫 星数据对USSA76模型和NRLMSISE-00 模型大气温度的评估 |
3.1 引言 |
3.2 评估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日观测个例误差评估 |
3.3.2 月观测个例误差评估 |
3.3.3 15年数据的统计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TIMED/SABER卫星密度数据对20-100km NRLMSISE-00 模型的修正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修正及评估方法 |
4.2.1 修正方法 |
4.2.2 评估方法 |
4.3 结果 |
4.3.1 模型与观测数据的差异 |
4.3.2 修正统计结果 |
4.3.3 不同地方时下的修正结果 |
4.4 讨论 |
4.4.1 修正因子建模方法讨论 |
4.4.2 地磁活动的影响 |
4.4.3 太阳活动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种全球临近空间大气密度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大气密度的变化特征 |
5.3 大气密度建模方法 |
5.4 大气密度模型测试 |
5.5 大气密度模型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一种全球临近空间热力学参量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热力学参量协同建模方法 |
6.3 大气模型测试 |
6.4 大气模型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廊坊中频雷达观测数据的大气风场建模方法研究 |
7.1 引言 |
7.2 大气风场变化特征 |
7.2.1 大气平均风场季节变化 |
7.2.2 大气潮汐波的季节变化特征 |
7.2.3 大气行星波的季节变化特征 |
7.2.4 大气重力波的季节变化特征 |
7.3 大气风场建模方法 |
7.4 大气风场模型测试 |
7.4.1 大气潮汐和行星波重构 |
7.4.2 大气重力波重构 |
7.4.3 月平均值和标准偏差重构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临近空间大气密度波动对高超声速飞行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
8.1 引言 |
8.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8.3 大气密度变化对驻点热流的影响 |
8.3.1 大气密度月平均状态对热流的影响 |
8.3.2 大气密度扰动状态对热流的影响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海潮负荷效应及利用GPS技术建立海潮负荷位移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海潮负荷效应的发展与现状 |
1.2.1 海潮负荷效应研究方法 |
1.2.2 近海潮汐效应的研究 |
1.2.3 超导重力仪观测技术研究海潮负荷效应进展 |
1.2.4 VLBI技术研究海潮负荷效应进展 |
1.3 GPS技术研究海潮负荷效应进展 |
1.3.1 海潮负荷对GPS技术的影响及利用海潮模型提高GPS定位精度 |
1.3.2 利用GPS技术获取海潮负荷位移模型的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1 潮汐负荷理论 |
1.4.2 潮汐对GPS PPP的影响分析 |
1.4.3 海潮负荷对卫星重力场恢复的影响 |
1.4.4 近海模型对全球海潮模型的局部改进 |
1.4.5 GPS技术建立海潮负荷位移模型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海洋潮汐负荷原理 |
2.1 引言 |
2.2 引潮力与引潮位 |
2.3 固体潮 |
2.4 表面负荷潮的基本理论 |
2.4.1 地表负荷 |
2.4.2 球谐系数方法 |
2.4.3 格林函数方法 |
2.5 极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潮负荷基本理论 |
3.1 引言 |
3.2 海潮负荷的影响 |
3.3 海潮负荷产生的弹性形变 |
3.4 海潮模型的构建方法 |
3.4.1 调和分析方法 |
3.4.2 响应分析方法 |
3.4.3 流体动力学方法 |
3.5 不同全球海潮模型及比较 |
3.5.1 Schwiderski全球海潮模型 |
3.5.2 FES系列的全球海潮模型 |
3.5.3 TPXO系列的全球海潮模型 |
3.5.4 CRS系列的全球海潮模型 |
3.5.5 GOT系列的全球海潮模型 |
3.5.6 AG06全球海潮模型 |
3.5.7 NAO99全球海潮模型 |
3.5.8 DTU10全球海潮模型 |
3.5.9 EOT08A全球海潮模型 |
3.5.10 HAMTIDE11A.2011全球海潮模型 |
3.5.11 不同全球海潮模型的比较 |
3.6 海潮引起的地心变化 |
3.7 海潮负荷对测站位移、重力、倾斜、应变的影响 |
3.7.1 海潮负荷对GPS测站位移的影响 |
3.7.2 海潮负荷对GPS基线长度的影响 |
3.7.3 海潮负荷对重力,倾斜、应变的影响 |
3.7.4 算例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潮汐对GPS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分析 |
4.1 引言 |
4.2 潮汐改正模型 |
4.2.1 固体潮改正模型 |
4.2.2 海潮改正模型 |
4.2.3 极潮改正模型 |
4.3 实例分析与讨论 |
4.3.1 潮汐对测站位移的影响 |
4.3.2 潮汐效应对测站精密单点定位结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潮负荷对卫星重力场恢复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卫星重力场中的海潮负荷效应 |
5.3 海潮负荷对卫星重力场影响基本理论 |
5.3.1 海潮负荷引起的大地水准面扰动 |
5.3.2 频率域潮波的叠加 |
5.3.3 月平均 |
5.4 数据处理流程 |
5.5 计算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精度近海模型对全球海潮模型的局部精化 |
6.1 引言 |
6.2 高精度近海资料精化全球海潮模型原理 |
6.2.1 近海资料精化全球海潮模型的基本原理 |
6.2.2 高精度近海模型的选取 |
6.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6.3.1 测站选取 |
6.3.2 全球海潮模型的选取 |
6.3.3 数据处理流程 |
6.3.4 精化与未精化模型参数比较 |
6.3.5 联合中国近海模型与全球海潮模型分析海潮负荷对GPS精密定位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利用GPS PPP技术建立海潮负荷位移模型 |
7.1 引言 |
7.2 采用GPS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技术获取测站海潮负荷位移 |
7.2.1 GPS动态坐标时间序列的获取 |
7.2.2 调和分析方法提取海潮潮波参数的原理 |
7.2.3 香港地区区域海潮模型的获取 |
7.3 采用GP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直接估计测站海潮负荷位移 |
7.3.1 传统的海潮负荷位移估计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7.3.2 改进后的海潮负荷位移估计方法 |
7.3.3 香港地区的海潮负荷位移模型获取 |
7.3.4 上海站的海潮负荷位移模型获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附加海潮模型先验信息约束的GPS PPP技术建立海潮模型 |
8.1 引言 |
8.2 附加海潮模型先验信息约束的PPP技术提取潮波参数原理 |
8.3 算例分析与讨论 |
8.3.1 数据的选取与综合处理 |
8.3.2 测站海潮负荷位移参数收敛性分析 |
8.3.3 与高精度近海资料修正后的海潮模型值比较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未来工作的设想 |
9.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
9.1.1 潮汐效应对GPS PPP的影响分析 |
9.1.2 海潮负荷对卫星重力场的恢复的影响分析 |
9.1.3 高精度近海模型对全球海潮模型的局部改进 |
9.1.4 GPS技术获取海潮负荷位移模型 |
9.1.5 附有海潮模型先验信息约束的GPS PPP海潮负荷位移模型获取 |
9.2 未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沿海重现期水位算法研究及空间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极值水位研究进展 |
1.2.1 传统极值水位研究进展 |
1.2.2 改进的极值水位算法进展 |
1.3 论文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运用条件分布联合概率方法计算中国沿海潮位站的极值水位 |
2.1 研究区域与数据 |
2.2 研究方法 |
2.2.1 潮汐水位与余水位的关系 |
2.2.2 理论计算方法 |
2.2.3 余水位的统计数字特征计算方法 |
2.2.4 极值分布计算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中国沿海验潮站余水位分布的数字特征 |
2.3.2 条件分布联合概率方法计算中国沿海验潮站的极值水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验潮站重现期极值水位的影响 |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 |
3.2 研究方法 |
3.2.1 海平面上升 |
3.2.2 天文高潮 |
3.2.3 风暴潮 |
3.2.4 CEWL和 SEWL的累积概率分布 |
3.2.5 重现期的计算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中国沿岸天文高潮 |
3.3.2 中国沿岸风暴潮的累积概率分布 |
3.3.3 CEWL和 SEWL的累积概率分布 |
3.3.4 海平面变化下重现期的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值模型的舟山海域重现期极值水位空间分布 |
4.1 数据与模型介绍 |
4.1.1 数据介绍 |
4.1.2 FVCOM模式介绍 |
4.2 风暴潮模型建立及验证 |
4.2.1 计算范围和模式设定 |
4.2.2 台风风暴潮模型的建立 |
4.2.3 台风风暴潮模型的验证 |
4.3 潮位和增水极值分布分析 |
4.4 多年一遇极值水位和增水的计算分析 |
4.4.1 多年一遇极值增水 |
4.4.2 多年一遇极值水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城市绿色空间作为战略性空间资源 |
1.1.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价值凸显 |
1.1.3 传统城市绿地规划控制存在不足 |
1.1.4 小结 |
1.2 研究综述 |
1.2.1 城市绿色空间的研究趋势和需求 |
1.2.2 应对高聚集建设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对策 |
1.2.3 国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研究综述 |
1.2.4 国内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研究综述 |
1.2.5 小结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概念建立与实证比较 |
2.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概念和类型 |
2.1.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概念 |
2.1.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分类 |
2.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特殊性 |
2.2.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一般特征 |
2.2.2 四种大规模城市绿色空间的比较 |
2.3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比较的理论基础 |
2.3.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相关理论 |
2.3.2 认知模型What-Why-How |
2.3.3 比较研究 |
2.4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比较框架的构建 |
2.4.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比较框架 |
2.4.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分析的内容 |
2.4.3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分析的素材来源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国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案例研究 |
3.1 19世纪60年代以前 |
3.1.1 伦敦内城皇家公园群 |
3.1.2 柏林大蒂尔加滕公园 |
3.1.3 巴黎圃龙林苑 |
3.1.4 纽约中央公园 |
3.2 20世纪 |
3.2.1 荷兰阿姆斯特丹森林 |
3.3 21世纪 |
3.3.1 美国纽约清泉公园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调查 |
4.1 中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类型及案例研究 |
4.1.1 历史保护型:以北京天坛公园为例 |
4.1.2 休憩供应型:以北京朝阳公园为例 |
4.1.3 生态保育型: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 |
4.1.4 重大节事型: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 |
4.1.5 棕地再生型:以唐山南湖中央公园为例 |
4.1.6 新区开发型:以重庆中央公园为例 |
4.2 中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实证调查:以海珠湿地为例 |
4.2.1 海珠湿地选例的典型性 |
4.2.2 海珠湿地的形成 |
4.2.3 海珠湿地的定位 |
4.2.4 海珠湿地的特征 |
4.2.5 海珠湿地的价值 |
4.3 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综合比较 |
5.1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比较与分析 |
5.1.1 形成的共性与差异 |
5.1.2 定位的共性与差异 |
5.1.3 特征的共性与差异 |
5.1.4 价值的共性和差异 |
5.2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差异性的原因探究 |
5.2.1 认知层面 |
5.2.2 制度层面 |
5.2.3 技术层面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规划对策 |
6.1 规划对策一:捕获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发展契机 |
6.1.1 国内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发展的现实制约 |
6.1.2 识别与捕获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发展机遇 |
6.2 规划对策二:定位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发展目标 |
6.3 规划对策三:明确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 |
6.3.1 城市绿色空间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
6.3.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 |
6.4 规划对策四:设定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规划原则 |
6.4.1 优先规划原则 |
6.4.2 区域协同原则 |
6.4.3 生态主导原则 |
6.4.4 功能复合原则 |
6.4.5 边缘激活原则 |
6.4.6 连通辐射原则 |
6.5 规划对策五:规划并实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 |
6.5.1 规划内容 |
6.5.2 规划过程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与特色 |
7.3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1. 中文参考文献 |
(1) 学术期刊文献 |
(2) 学术著作 |
(3) 学位论文 |
(4) 技术标准 |
(5) 报纸文章 |
(6) 报告 |
(7) 电子文献 |
(8) 其他文献 |
2. 外文参考文献 |
(1) 学术期刊文献 |
(2) 学术著作 |
(3) 电子文献 |
(4) 其他文献 |
附录目录 |
附录1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案例基本信息表 |
附录2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案例资料集 |
附录3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景点与设施汇总表 |
附录4 海珠湿地公众认知与使用调查问卷与结果分析 |
附录5 海珠湿地案例调查访谈记录 |
附录6 海珠湿地鸟类名录2012年与2016年对比 |
附录7 海珠湿地各类图表汇编 |
附录8 广州海珠区“万亩果林”参考资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学术——潮汐与时间之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J]. 魏泽勋,郑全安,杨永增,刘克修,徐腾飞,王凡,胡石建,谢玲玲,李元龙,杜岩,周磊,林霄沛,胡建宇,朱建荣,李均益,张正光,侯一筠,刘泽,田纪伟,黄晓冬,管玉平,刘志宇,杨庆轩,赵玮,宋振亚,刘海龙,董昌明,于卫东,连涛,陈朝晖,史久新,雷瑞波,刘煜,于福江,尹宝树,陈戈,王岩峰,李整林,熊学军,汪嘉宁,李晓峰,王永刚. 海洋学报, 2019(10)
- [2]基于潮控海岸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风景园林数字化策略研究[D]. 胡依然.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3]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海洋无缝垂直基准构建理论和方法研究[D]. 柯灏. 武汉大学, 2012(09)
- [5]潮汐作用影响下的海滩风沙运动过程研究[D]. 何岩雨. 福州大学, 2018(03)
- [6]William Thomson在数学物理方面的研究[D]. 穆蕊萍. 西北大学, 2019(01)
- [7]临近空间大气建模及其应用研究[D]. 程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0(02)
- [8]海潮负荷效应及利用GPS技术建立海潮负荷位移模型研究[D]. 赵红. 长安大学, 2016(02)
- [9]中国沿海重现期水位算法研究及空间分布[D]. 庄圆.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10]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刘明欣.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