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省进一步推动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高杨[1](2014)在《山东省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运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实施扶贫开发战略以来,我国财政扶贫资金一直采用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扶贫项目的实际决策与控制权掌握在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手中,这种扶贫机制使得一方面亟待被扶持的贫困农户的真实需求得不到有效表达,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难以实现对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的有效监督。在此背景下,借鉴国际和国内民间组织信贷扶贫模式,2006年以来,国务院和财政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1(以下全文除标题外简称为“互助社”),并在几年内得以快速发展。然而,由于该项目目前仍处在试点阶段,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伴有乱象杂呈,引发纷纷公议。诚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互助社,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在实践中必然呈现异质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它们只有在发展中才有可能逐步规范。本文首先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构建了相对完善的互助社理论框架,借鉴国外类似公益性小额信贷运作的成功经验,回顾中国互助社试点运行七年来的经验和成效;然后,以山东省作为样本研究区域,运用问卷调查法、PROBIT计量模型、动态博弈分析等方法对互助社的总体情况及具体的筹资、管理、运营、风险监管、贫困瞄准五个方面的运作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证分析。研究内容与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互助社是在特定贫困区域,为缓解农村金融发展滞后、金融产品不足、农户生产资金缺乏,特别是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突出矛盾,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公益性小贷机构。它与农村合作基金会在组织性质、产权治理结构、资金来源、内控能力、分配机制方面都有本质不同。同时,就金融服务、社区性、合作性而言,互助社与农村资金互助社有明显相似性,但二者的定位和运行机制存在较大差异。从社会资本相关理论出发,发现社会资本对于互助社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影响,既体现在正式的制度层面,也体现在社会规范、民间准则、文化习俗等非正式规则层面。从合作金融相关理论出发,通过讨论认定了互助社属于合作金融的范畴,同时亦为小贷机构的一种特殊形式。筹资、管理、运营、风险监管、贫困瞄准运作机制构成了互助社运行机制的基本环节和主要内容,这五方面彼此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2)国外小额信贷典型模式的成功实践可为中国互助社运行机制的优化提供重要的经验。即在尊重我国国情的前提下,互助社的运行机制应体现出准确的市场定位、灵活的产品设计、市场化的利率、科学的风险控制,才有可能实现机构的财务可持续性和对贫困人口的有效覆盖。通过对互助社在中国试点七年来的实践回顾,可以发现从互助社的早期探索到初步试点,直到目前的大规模推广,无论是从覆盖范围还是从发展速度来看,在中国财政扶贫史上的确是都是前所未有的。但通过分析互助社的特点、优势以及作用,不难发现正是由于互助社较符合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底层金融服务缺失的需求特征,才使得这种前所未有的状况具有其历史必然性。总结我国互助社实践经验的启示,即应当:①遵循民主原则的治理理念;②倾向目标群体的治理路径;③强调产权意识的治理原则;④发展灵活多样的治理手段;⑤政府的有效引导和监管。同时应避免的机构的产权不清、政府的过度干预和低利率的产品设计。(3)山东省的总体经济状况、贫困人口分布和互助社发展规范性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较适宜作为中国互助社的样本研究区域。分析发现山东省境内的互助社发展状况总体呈现以下特点:总体发展迅速但区域间规模差异大;益贫效果良好且发展空间广阔;农户名义参与水平高,但贫困户实际参与水平低;财政拨付逐年递增且居主导地位,但与贫困人口分布不匹配;试点村的经济水平差异显着,试点村与互助社数量比例趋于稳定。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社员和管理人员对于互助社的作用基本持肯定态度,对互助社信息透明度也较为满意,但在资金供给、决策形成和利率设置等方面互助社仍无法满足社员自身发展的需求。(4)由于处在试点阶段,互助社的筹资机制在全国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具体对山东省互助社筹资机制进行分析,发现筹资各主体地位较为明确,财政拨款占主导地位且趋于稳定,社会捐助资金占比较低。尽管部分互助社也已经开始尝试创新融资模式,与金融机构开展金融联结,省级财政部门也不断在进行以奖代补的增资和调资,但由于法律框架内互助社不允许吸储,目前大部分互助资金来源仍然渠道仍较为单一,资金总量有限,且对外界的资金依赖性较大。要解决以上问题,一方面可通过“商业银行+财政+民间资金”模式,从而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大扶贫”格局;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当考虑将农发行作为互助社的扶助银行,为其提供农业政策性贷款流动性融资支持,以及资金存放和结算的优惠支持。从山东省互助社的产权界定方式来看,目前主要有股份合作、共同共有、与专业合作社合营三种形式,界定方式都较为明晰。由此强化了产权主体的行为特征及组织绩效,也印证了社会资本力量立足于农村社区时产生的强大约束性;然而互助社在产权的转移和出让方面界定模糊,甚至互助资金的所有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双重持有,互助社与村两委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在影响着互助社民主管理的有效实现。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过渡的转轨经济条件下,保留互助资金的集体所有的产权结构是较为可取的方案,但同时应当强化股权制度设计,方有可能实现互助社的福利最大化。(5)从山东省互助社的外部管理框架来看,民政部门和扶贫部门对互助社的双重管理如何进行职责划分与权力实现,互助社的法律身份何时可得确立、互助社分级制度如何普及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互助社的内部治理结构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内部规制欠完善、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和激励机制缺失、信息化管理难以推广。政府应从加强外部制度供给、实行“社财乡管、管而不代”的托管模式、通过内培外引激发互助社内生动力几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6)从借款状况来看,目前山东省互助社的借款额度普遍难以满足农户需求,借款占用费率参差不一,部分互助社的费率设计难以体现对贫困户的有效瞄准,借款用途的限制致使农民面临的消费压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互助社与专业合作社联合运营可以同时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也具有一定风险性。通过对还款方式的分析可以发现,互助社的资金周转效率与还款方式密切相关,但还款方式的选择除了考虑资金效率也应当考虑其实际可操作性;目前互助社的还款率普遍较高,但理应注意到潜在的拖欠风险;小组联保作为国际公认的小额信贷典型技术手段,其在中国互助社运营中的环境适应性值得质疑,也不利于从根本上维护农户尊严;互助社的收益结余分配基本规范,但政府强行取消社员农户入股分红这一做法是否值得支持仍存在讨论空间,因为互助社是合作金融性质的组织,其组织成员既是所有者和管理者,又是客户,持有股份的确理应是互助社成员身份的重要标志,也是成员行使民主权利的基础。当然,过于强调股份和分红的作用,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可小视。针对以上问题,可以考虑的优化途径有:拓宽借款用途、探索和推广“资金互助+专业合作”模式、设置阶梯借款占用费率、淡化联保、灵活担保和设置借款期限。(7)在厘清互助社对扶贫对象的界定和识别、分析贫困户扶持政策、扶持效果及效果差强人意原因的基础上,利用从山东省泗水县17个互助社得到的533份问卷,使用PROBIT计量模型对微观层面影响贫困户借款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决策者性别、决策者文化程度、家庭供养比、家庭现金和银行存款、决策者对借款相关流程的了解程度、决策者对互助社财务信息公开程度的满意状况六个因素对于贫困户对互助社借款意愿影响显着;同时,通过访谈得知贫困户借款不积极的原因主要是认为没有好的产业可以发展,获得资金支持对于他们来说固然可贵,但同时他们更需要投资的机会与能力。因此,地方政府应从建立健全贫困户有效识别机制、给予贫困户充分的产业引导和扶持、设计特惠于贫困户的互助社制度、推广扶贫小额保险等方面入手予以改进。(8)通过分析山东省互助社面对的主要风险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外部和内部风险监管的组织结构和行为,发现互助社的外部风险监管缺乏具有专业技能的监管人员和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再通过一个动态博弈框架对互助社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存在于二者之间的混合策略博弈呈现出一种与客观效果相悖的激励陷阱。优化外部风险监管的具体途径有:改进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强化外部监督审计、根据风险贷款比例(PAR)完善风险准备金备付制度等。对于内部风险监管机制的完善,可考虑加强对内部风险监管人员的能力建设、完善互助社内部风险监管规制和根据PAR来具体制定基层互助社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等这些方法。因此,对互助社内部风险监管和外部风险监管,应该根据各自不同特点,明确不同的监管职责,建立协调一致的监管体系,发挥对互助资助组织指导、服务、监督和纠偏的作用,实现应有的监管效果。(9)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一个成功案例--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王家泉村互助社和一个失败案例--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青云社进行个案分析。发现前者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其具有乡村精英在管理方面给予的强大支持,并能够很好地处理互助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关系,且通过与正规金融机构合作扩大了互助资金规模,满足了贫困村村民不断增长的借款需求。但是,也必须看到,并非所有试点村都适合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互助社合并运营,只有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主业差异性足够明显、社员规模足够大、核心成员管理能力足够强大时这种合并运营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青云社的失败证明尽管联体型互助社在方便管理、降低运行成本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确实存在一定优势,但由于抛弃了社会资本优势,这种组织模式在组建机制、民主管理、风险控制、服务质量、贫困瞄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或者隐患。
杨楠[2](2019)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参与主体行为研究 ——以山东为例》文中提出乡村振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一直存在“融资难、难放款、融资贵”的“两难一贵”的资金困境,亟需在农村金融市场进行供给侧改革,推动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具有农户经营、互助合作的特点,但在农村金融领域,农村信用合作体制、运行机制不健全,致使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与经济运行不适应。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地方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自主自发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业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员农户的资金需求,但也出现了发展不规范、违规经营、非法吸储放贷、合作社管理者携款跑路等突出问题。为规范合作社资金互助活动,降低运行风险,探索农村信用合作的有效模式,山东省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试点历经“启动—推广—完善提高”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引入托管银行的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合作社和农户的参与积极性,信用互助业务活跃度和规模都显着降低;同时,托管银行由于缺少相应激励,对参与信用互助资金托管也表现的不够积极等。既然信用互助发展符合农民需要、对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中央和地方政府也鼓励和支持,为何实际运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如何改进制度设计才能促使其既安全又有效地发展?本文试图从参与主体行为分析入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思路和建议。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可持续发展,深化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问题为导向,以对山东试点的调研为基础,依据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计划行为、演化博弈等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研、模型分析等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厘清信用互助、主体行为、参与意愿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信用互助的参与主体进行了识别;分析了各参与主体的行为特征;构建三方博弈模型,分析了“金融监管部门—托管银行—合作社”形成双层监管体制的行为博弈关系,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对“托管银行—合作社—社员农户”的行为策略进行演化博弈及仿真模拟,分析了这三方初始意愿对系统演化的影响;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验证了社员持续参与信用互助的意愿选择及其作用机理,分析了影响社员参与行为的关键因素,进而有针对性提出了促进信用互助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一是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并结合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过程的分析可得: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到信用互助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过程,在对信用互助的监管中应防止因政府过度干预导致合作性质再一次异化。二是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可知,金融监管部门和托管银行对合作社构成了信用互助的双层监管体制,金融监管部门与托管银行的监管目标是否一致,对合作社的行为选择和信用互助的发展具有显着影响。二者的监管目标不一致时,托管银行对合作社的监督指导职能弱化,客观上助长合作社的违规行为。通过对托管银行增加激励,可以激发其积极性;但不同的罚款分成比例,会影响托管银行监督指导的作用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经济惩罚措施较为敏感,提高违规处罚标准及金融监管部门加大审查力度,可有效减少合作社违规行为的发生。仿真模拟可知,相较于采取不同监管措施,提高托管银行、合作社和社员农户的初始参与意愿对系统演化的影响更加显着。因此,应致力于培育健康的信用合作环境。就政策调控工具而言,在不同系统初始状态下,向合作社发放补贴、向社员发放补贴、对合作社违规运营进行惩罚三种方式各有优劣,因此,要求金融监管部门和托管银行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根据信用互助发展状况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措施。三是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从社员主观感知视角构建包含感知有用性、感知便利性、感知成本影响信用互助持续参与意愿和感知满意度的综合效应模型,分析发现,业务感知便利性和业务感知有用性两种业务感知价值在社员对信用互助感知满意度和持续参与意愿中起到驱动作用;业务感知满意度在业务感知便利性、业务感知有用性与持续参与意愿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业务感知成本与业务感知满意度、业务持续参与意愿的相关性不显着,说明现阶段的社员对于资金的需求比较强烈,对成本相对不敏感。四是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社员参与信用互助的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社会由“强关系”向“弱关系”转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导致信用互助中基于农村“熟人社会”信息充分沟通下的信用基础弱化,单纯依靠“熟人”信用不足以支持信用互助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地区由传统的“熟人”信用转向现代的记录信用十分必要。
刘春[3](2013)在《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迅猛,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组织发展的研究也成为了学术热点。可是,以往国史领域却缺乏对这一问题大跨度、系统的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社会组织历史发展进行总结研究,以期从中发现规律,从而为有效应对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态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论文共五章二十节,另有导论、结束语和大事年表。主要内容如下:导论概括介绍了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概况,从基础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与对策研究三个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加以展望。第一章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概况介绍了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和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通过审批登记、整顿改造、解散取缔的不同方式对社会组织加以清理整顿。在此基础上,从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主要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对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及历史作用加以阐述。第二章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这一时期,社会组织的发展经历了50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60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和“文革”中社会组织的严重破坏和整顿。在历史进程的描述中,分析了社会组织曲折发展的原因、主要特征及历史影响。第三章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在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全面恢复,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学术类社会组织逐步恢复并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领域涌现出形形色色的社会组织、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同时,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行了规范、整顿,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并连续两次清理整顿,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这一时期,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初步形成,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了社会组织的新发展,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民办非企业单位兴起并被纳入统一登记管理体制、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时代、“草根”组织破土生长,社会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存在诸多问题,国家及时对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加强了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第五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时期。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围绕构建中国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国家把建设现代组织体制作为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结束语: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对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社会组织未来发展加以展望,从国家层面、建设现代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方面、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方面三个方面对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提出对策建议。
郎杰燕[4](2019)在《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制度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贯穿于政治学发展的始终。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性制度,其改革、发展与完善不仅能够分散农民疾病风险、降低农民医疗负担、增进农民健康福祉,而且有利于缓解社会利益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升国家政权合法性。可见,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体现其社会性的同时也显现出很强的政治性。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从建国之初的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到如今城乡一体化整合期的“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走过一条“跌宕起伏”的制度变迁之路。时至今日,仍存在管理经办体制不顺畅、筹资结构不合理、待遇支付制度不健全、监督控费机制不完善、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等诸多问题,给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国家能力和政府信任带来巨大挑战。诚然,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复杂变迁一直以来备受学界关注,形成了经济、制度、社会、文化、政治等不同的研究路径。但是,对于由宏观管理、筹资、待遇支付三项核心要素制度构成,关系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两个市场”,关涉国家、政府、社会团体及农民个人等多元利益,并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具有高度耦合性的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而言,单一角度的分析难免有失偏颇,难以揭示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真实过程”与内在逻辑。综合“结构”、“行动”与“历史”要素全面解释制度变迁的历史制度主义为理解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复杂变迁提供了一个广阔视角,以期探寻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深层逻辑,为未来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指明方向、提供路径。为此,本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关于依据历史发展关键节点划分制度变迁阶段的方法,将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历程划分为建国初期(1949-1957)、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7)、改革开放初期(1978-2001)、新世纪初期(2002-2008)、城乡一体化加速期(2009-今)五个阶段。通过全面、系统梳理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总结归纳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并着重探寻其变迁的内在逻辑。由此得出以下三个主要结论:其一,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具有复杂变迁历程与多元变迁特征。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经历了“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制度断裂——‘初级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险——‘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五次重大变迁。并且,每次大的制度变迁阶段下均有制度创新、制度扩散、制度完善等连续的、有所差异的制度变迁过程。同时形成分层分序的变迁路径,诱致性与强制性并行、内源性与外源性交揉、渐进性与突变式共存、合意性与意外性同在的多样化变迁方式,以及利弊相随的制度变迁绩效。其二,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遵循“环境·主体·时间”三重复合式逻辑。制度环境通过粘嵌耦合机制对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产生结构性影响,即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结构中的宏观管理、筹资和待遇支付制度分别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高度粘嵌,推动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结构性变迁。行动主体通过价值偏好与利益博弈机制对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产生自主性影响,即建国初期农民的共同行动,人民公社时期国家的整体性动员,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医疗机构、农民等多元主体的非合作博弈,新世纪初多元主体的合作博弈以及城乡一体化加速期人社与卫生两个主管部门之间的管理权争夺,推动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自主性变迁。另外,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近百年变迁历史中形成对“国家主导”、“自愿合作”以及“二元保障”路径的强劲依赖,并且还受到诸多偶然性事件以及关键节点等时间要素的深刻影响。其三,未来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应在优化制度环境、规范各行动主体行为、突破路径依赖、把握关键节点的基础上向着更加公平、健康、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佟安安[5](2019)在《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体育强国建设的步伐与全民健身氛围的形成也在不断加快,在《健康中国2030》、《全民健身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工作指导意见》以及《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后,“农民体育”这一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前期被忽略的部分,将会成为未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和归纳总结法,通过对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进行具体分析,再以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情况良好的山东省为例对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进行相应分析,并通过对山东省相关资料与国内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实际情况的整合,研究认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应归纳总结为政社合作模式、社社合作模式、企社合作模式等三种模式,并分别选取了相应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梳理总结得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不同供给模式各自所具有的优缺点,并将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三种模式中存在缺点与现状案例相结合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困境,并针对性地对上述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难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为深化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满足广大农村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健全与完善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贡献力量与智慧。根据上述模式梳理总结和案例分析,认为今年来我国出台的众多政策为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了现实基础,但要想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也十分重要;同时,应注重活动形式、组织管理、场地设施、人力资源等在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过程中的突出作用。
杨贵桥[6](2015)在《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当前最大的法律问题依然农民权利问题。因为,农民作为我国最大的劳动者群体,多年来一直处于经济剩余分配序列中的最末端,这是资本主导下经济剩余以市场机制进行积累与分配的必然结果。因此,当前的“三农”困局,其核心是经济剩余的积累与分配问题。作为农业合作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农民资金互助社是对金融资源市场配置机制的矫正。不过,农民资金互助社绝不是商业金融市场机制排斥“三农”的直接衍生物,而是农业合作化条件下以农民为主导的一种新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是农业商品生产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信用形式——互助信用,从而是农业剩余积累的一种新机制。自2008年爆发世界性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主要靠商业金融支持发展起来的工商业体系逐渐进入生产相对过剩阶段,几十年高增长的工业资本积累模式逐渐凸显困境,农村经济关系随之面临一场深刻变革,与此相应的金融法律制度也将由此出现重大调整。本文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从资本、身份、契约、金融异化等维度对农民资金互助社得以产生、演变的基本脉络和法律困境进行分析与研判,并结合调研,对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构想。本文认为,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源于互助资金资本化,因为互助资金资本化产生了社员之间基于剩余索取权的利益冲突,民间法调整失灵,因而需要引入国家立法予以规制。而从法理上讲,互助是身份之上的契约,身份与契约的对立统一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内在机制,也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原因所在。而资金互助权的具体状况及其实现程度,又最终取决于农业经营方式。当前,立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农民组织化成本较高的难题,因为高组织化成本是农民资金互助社内部治理机制难以运行、资金互助严重异化的关键因素。由此,农民资金互助社存在两个基本趋势,即合作金融趋势抑或异化了的商业金融趋势。目前,多数农民资助互助社实际上是以“资金互助”为名的商业性吸存放贷公司。这导致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存在诸多困境,而此种困境与农业的家庭分散经营方式密切相关。因而,在法律制度设计上,应该在尊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权基础上优先发展村级农民资金互助社,利用村庄既有治理机制,降低农民组织化成本,构建我国多元化的农民资金互助社基层主体制度。同时,从市场准入、法人产权、内部治理、风险防范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完善相应立法。除此,农民资金互助社必然成为资本主导下的一场实质上排斥农民的商业金融运动,甚至演变为非法集资工具或高利贷组织,从而存在被取缔的可能。除导论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阐释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内涵、性质及其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成、生成基础等问题。在法律性质上,农民资金互助社应定性为互益性法人。相应地,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是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因而其构成可以从资金互助权的基本内容、实现机制等角度进行解构。在经济根源上,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与农业自身特点、家庭经营方式以及商业金融对“三农”的排斥相关,更与农业合作化紧密相联。同时,从身份与契约的关系以及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治理阐释了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产生的法理基础,认为“身份之上的契约”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内在机制,也是其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根本原因。第二章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域外考察。从比较分析的角度,介绍了域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的演变,揭示了域外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一般规律、新趋向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三章是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本章从纵向角度梳理了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演变的基本规律,重点考察了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经验与教训,介绍了农民资金互助社以及法律制度演进的十年历程,特别推介了“赫堂经验”。第四章是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现实困境。本章结合调研,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当前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法律困境,分别从法律性质、内部治理、信用机制、风险防范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予以分析,认为金融本位主义、商业金融本位主义、监管本位主义以及市场放任主义是导致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第五章是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完善。本章以上述四章为基础,对第四章涉及到的法律制度困境进行了回应,从建立农民资金互助社主体制度、重构法人产权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互助融资法律制度、健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以及完善监管法律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提出了建设性的完善框架。其中,特别论述了三点主张:一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权为基础,重点发展村级农民资金互助社,并鼓励村集体参股设立村级农民资金互助社;二是构建国家农业合作银行制度,为国家信用支持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提供制度平台;三是允许设人力资源股,借鉴乡村治理以及公司治理制度中的激励机制,促进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良性发展。最后对全文主要观点、可能的创新点及研究不足进行了简短总结,并对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王冬雪[7](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文中提出贫困是造成人类生活不幸的罪恶本源,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障碍和藩篱。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努力实现的理想,是国际社会一致认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承诺。开发式扶贫是党和政府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中始终坚持的根本方针。开发式扶贫的本质在于将自食其力和社会帮扶结合起来,将扶贫资源与贫困群体需求有效对接,更大程度地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体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冲破贫困藩篱,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由内而外彻底摆脱贫困。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单纯地进行物质救济式帮扶是有限的,而且容易助长贫困群体等靠要的思想。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通过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提高贫困群体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坚持学习、努力奋斗才能彻底改变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育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体系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断显现,并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历史使命。一直以来,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兴学赈灾是民间社会的应尽责任。作为社会扶贫的重要主体之一,社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参与教育扶贫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也相应地进入到脱贫攻坚阶段,社会组织扶贫成为国家扶贫开发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对于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有着不言而喻的深远影响。为此,论文围绕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选题,运用历史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资源、实践探索、实践模式等内容,以此明确了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扶贫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深刻探讨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基本经验、发展机遇、发展挑战和发展路径等问题,以助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实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总体目标。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思路及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结构及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现实背景、发展脉络、总体成效。以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为出发点,爬梳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脉络,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1989年探索阶段、1990年—2000年展开阶段、2001年—2011年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攻坚阶段。并从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等四个方面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取得的总体成效。第三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本章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四个方面对论文的理论资源进行归纳,为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实践探索、模式分析和未来展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本章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以资育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方面概括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涉足的主要领域和实践的具体内容。第五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本章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实践模式大体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又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又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又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第六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这一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论文科学合理地将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为扶贫资源的链接者、扶贫服务的提供者、扶贫能力的建设者、扶贫行动的倡导者和扶贫工作的合作者。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提出要发扬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论文从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深刻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经验,为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机遇,即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四大机遇。第四部分检视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所遇到的挑战。论文分析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存在法律缺失、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普遍资源短缺和内部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亟需尽快解决。第五部分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优化性路径选择。论文提出,为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良性发展,必须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法律体系、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并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情况,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归纳概括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包括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三种基本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二是鉴于社会组织在大扶贫格局下社会扶贫中的重要主体地位,明确定位了中国社会组织在2020年后农村教育扶贫中的五种角色,即资源链接者、服务提供者、能力建设者、行动倡导者和扶贫工作合作者。三是高度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的基本经验,包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为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教育贫困问题提供了指导意见。四是全面分析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在当前以及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建设性地提出了优化性路径选择。
李永平[8](2006)在《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主体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19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而“三农”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农村资源被过度转移的结果。为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增加对农业、农村的信贷投入是解决措施之一。但在农村金融领域,从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资金的供给看,农业银行在商业化改革以来逐渐收缩农村业务,已经成为名义上的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并不面向农户和一般的农村企业,且近年来发放的贷款规模在不断下降;农村信用社存在着历史包袱沉重、产权关系不清、监管体制不顺等问题,虽然自2003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以扶持,但上述问题依然约束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邮政储蓄机构则只储不贷,具体的改革进程屡被推迟。在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农户和农村企业更多地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取资金,但非正规金融也存在利率高、易引发金融风险等问题。要增加农村的信贷资金投入,就必须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个方面解释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过程、分析影响制度变迁的背后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调整非正规金融政策的建议,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资金约束问题,从而达到促进农民收入提高的目的。本文以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作为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已有的文献讨论中,国外涉及金融制度变迁的有关文献中,针对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研究相对缺乏,而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研究则更少。我国学者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研究中,对制度变迁内在影响因素的分析不足,同时缺乏长时期的数据量化以及对农村正规和非正规金融制度的关系和效率的分析。而对农户和农村企业在金融领域内行为的研究多是个案性质的,尚有待总结和归纳。因此有必要运用新的分析框架来解释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过程,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 本文在“制度一行为”的框架内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将农村金融制度和各经济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户、农村企业)行为之间的关系作为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过程的主线。作为制度的制定者,中央政府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行为决定了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中央政府还通过出台政策、法规的方式对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演变产生影响,而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和外部环境等条件又约束着中央政府的行为。在正规金融制度及其他制度安排的约束下,农户、农村企业和地方政府对潜在收益追求的行为产生了非正规金融制度。由此决定了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强制性的变迁过程和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诱致性的变迁过程,以及两种
朱林[9](2016)在《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历史性发展阶段。但是受农业生产“低收益、高风险、高成本”特性、农村自有积累不足、财政支持力度有限等因素影响,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特征依然存在。一方面农村地区正规金融,特别是传统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脱农化、短期化、大额化倾向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存在正规金融供给不足与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的矛盾,一些具有合作金融性质的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在我国各地纷纷兴起,有效弥补了正规金融的缺位,较好地改善了农民抵押难和贷款难问题。因此,规范引导各类农村信用合作组织有序健康发展,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并以此为基础重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将成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山东省具有合作性质的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发展较快,在缓解农户贷款难、提升农户外部融资能力、创新扶贫资金支农模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新型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广泛存在和有效运行,为重构和发展我省合作金融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首先回顾国内外农村合作金融主要理论和论点,通过分析提出农村合作金融的产生具有内生性,适应农业生产发展需要,是健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深化,降低农户交易成本,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在回顾我国以及山东省合作性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多元统计分析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必要性以及其在实现化解农村融资贷款难问题的主要途径。最后结合我国农村合作性金融组织研究与实践,提出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建设政策建议。第1章导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框架、创新与不足。第2章理论与文献综述。本章首先从合作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入手,简述现代合作金融组织及其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探究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基本原则。对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的现代金融理论进行梳理分析,挖掘其对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观点和主张,对农村合作金融在解决农村金融抑制、消除信息不对称以及降低农户融资成本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综合阐述我国学者关于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研究成果,并对健全和完善新型合作金融制度框架提供理论依据。第3章农户需求偏好与合作金融组织资金供给的经验分析。本章采取静态分析方法与动态分析方法相结合、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相结合等方式,对农村传统合作金融行为、农户需求偏好以及农村专业合作社中间层的融资行为研究分析,证明农户金融合作行为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农户融资成本,并提升农户整体福利。第4章我国新型合作性金融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本章首先梳理了我国新型合作性金融组织的发展演变历程,对新型合作金融组织进行界定,将其分为农村资金互助社、扶贫互助协会、农业、供销等部门指导成立的依托于农村专业合作社并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信用合作组织、自发性互助信用合作、担保互助组织等5种类型。而后,对当前我国新型合作性金融组织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对新型合作性金融组织的建立条件、组织模式、业务范围、监管框架进行系统梳理,为构建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理论研究提供实证经验。第5章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分析——基于山东省的案例分析。利用统计数据对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几方面结论:一是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契合了农村金融需求,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活力;二是在农信社等涉农金融机构进行商业银行化改造的情况下,需要再造新的组织以填补合作金融的空白;三是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需要农村合作金融的支持,为其创造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四是农村合作金融仍存在运行不规范、内部管理不健全,外部监管缺失以及政策扶持不足等诸多问题,亟需进一步规范发展。第6章构建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分析。本章主要结合第3、4、5章的农村合作金融实证结果和发展经验,提出构建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建议。
王文莉[10](2004)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发展成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承包制的广大农户,村办、乡(镇)办企业及大量的经济联合体和合作经济组织等是农村经济的主体。这些农户和经济组织要发展生产,扩大经营,就需要资金支持,需要金融服务,而这些分散的、零星的小商品生产者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得到国家银行的支持是很困难的。它们要进入经济发达的大市场,要抵御它们因自身规模小而可能出现的高风险,增强自身在大市场中的竞争力,就需要通过合作这种形式,特别是通过信用合作,获得资金的支持。因此,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农村经济小康发展目标,必须进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作为正式制度安排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对象)经过50 多年的发展,现行制度形式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在行政主导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下,反映这种经济形式本质特征的“三性”原则—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以及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的根本宗旨,事实上是贯彻不力的。基于这种情况,在农村经济和金融理论界,出现了要求变革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安排、进行制度创新的强烈呼声。也有人以现行制度安排的种种弊端为根据,竭力否定合作制原则,使农村合作金融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论文运用产权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出发,对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客观基础,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及制度缺陷进行了分析,借鉴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演进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和分析了中国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以及农村合作金融现实供给中存在的矛盾及异化原因,结合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的特点,提出进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组织体系、经营方式、管理体制和外部环境改革创新的路径及相应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研究的结构及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阐明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总结与评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农村合作金融的基础理论本章从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理论入手,通过对农村合作金融产权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提出合作金融具有成本优势;合作金融可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合作金融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就
二、山东省进一步推动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进一步推动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2. 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运行机制相关概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辨析 |
2.2 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 小结 |
3. 国内外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的实践及其启示 |
3.1 国外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的实践及其启示 |
3.2 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在中国的相关实践及其启示 |
3.3 小结 |
4. 山东省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选择山东作为研究样本区域的原因 |
4.2 调研数据的来源、抽样方法和样本说明 |
4.3 山东省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总体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
4.4 社员和管理人员对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的看法及期望 |
4.5 小结 |
5. 山东省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筹资机制及产权制度的分析与优化 |
5.1 山东省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筹资机制分析 |
5.2 山东省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产权制度分析 |
5.3 山东省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筹资机制及产权制度的优化 |
5.4 小结 |
6. 山东省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管理机制的分析与优化 |
6.1 外部管理机制分析 |
6.2 内部管理机制 |
6.3 山东省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管理机制的优化 |
6.4 小结 |
7. 山东省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运营机制的分析与优化 |
7.1 借款状况分析 |
7.2 还款状况分析 |
7.3 小组联保状况分析 |
7.4 收益分配状况分析 |
7.5 山东省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运营机制的优化 |
7.6 小结 |
8. 山东省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贫困瞄准机制的分析与优化 |
8.1 扶贫对象的界定与识别 |
8.2 贫困户扶持政策分析 |
8.3 贫困户参与度分析 |
8.4 贫困户借款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8.5 山东省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贫困瞄准机制的优化 |
8.6 小结 |
9. 山东省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风险监管机制分析 |
9.1 山东省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面临主要风险及产生的原因 |
9.2 风险监管的定义和目标 |
9.3 风险监管体系分析 |
9.4 外部风险监管的组织行为分析: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 |
9.5 风险监管机制的优化 |
9.6 小结 |
10. 个案研究 |
10.1 成功案例--“王家泉模式”分析 |
10.2 失败案例—“青云模式”分析 |
11.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11.1 研究结论 |
11.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1 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负责人调查问卷 |
附件 2 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社员调查问卷 |
附件 3 贫困户借款意愿调查问卷 |
附件 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参与主体行为研究 ——以山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村合作金融的研究 |
1.2.2 关于合作社信用互助的研究 |
1.2.3 关于信用互助中主体博弈的研究 |
1.2.4 关于农户参与信用互助的意愿与行为研究 |
1.2.5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信用与信用互助 |
2.1.2 合作社信用互助 |
2.1.3 合作社信用互助与农村合作金融的概念辨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演化博弈理论 |
2.2.3 计划行为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合作社信用互助试点背景及运行现状 |
3.1 合作社信用互助试点背景 |
3.1.1 合作社内部自发的资金互助 |
3.1.2 从资金互助到信用互助 |
3.2 合作社信用互助试点运行现状 |
3.2.1 信用互助试点运行的构成要件 |
3.2.2 信用互助试点运行特点与效果 |
3.3 案例分析与对比 |
3.3.1 合作社资金互助案例分析 |
3.3.2 合作社信用互助案例分析 |
3.3.3 合作社资金互助与信用互助对比 |
3.4 信用互助试点运行中尚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试点运行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异 |
3.4.2 试点运行中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不高 |
3.5 本章小结 |
4 合作社信用互助参与主体识别和行为特征分析 |
4.1 合作社信用互助参与主体识别 |
4.1.1 金融监管部门 |
4.1.2 托管银行 |
4.1.3 合作社 |
4.1.4 社员农户 |
4.2 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过程参与主体行为 |
4.2.1 出资角度的参与主体及其行为 |
4.2.2 借款角度的参与主体及其行为 |
4.2.3 监管角度的参与主体及其行为 |
4.3 合作社信用互助参与主体行为特征 |
4.3.1 行为动机 |
4.3.2 行为表现 |
4.3.3 行为目标 |
4.4 本章小结 |
5 合作社信用互助参与主体行为博弈分析 |
5.1 金融监管部门、托管银行、合作社行为博弈分析 |
5.1.1 金融监管部门、托管银行、合作社三方行为关系 |
5.1.2 基本假设 |
5.1.3 模型构建与分析 |
5.1.4 模型结论与启示 |
5.2 托管银行、合作社、社员行为博弈分析 |
5.2.1 基本假设 |
5.2.2 模型构建 |
5.2.3 系统稳定性分析 |
5.2.4 合作社信用互助复制动力系统仿真 |
5.2.5 模型分析结论与启示 |
5.3 本章小结 |
6 社员参与信用互助意愿与行为分析 |
6.1 调研基本情况与数据来源 |
6.1.1 调研基本情况 |
6.1.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3 样本统计性描述 |
6.2 社员持续参与信用互助意愿分析 |
6.2.1 研究假设 |
6.2.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6.2.3 量表设计 |
6.2.4 数据质量分析 |
6.2.5 模型评价与估计 |
6.2.6 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结论 |
6.3 社员参与信用互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6.3.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6.3.2 变量描述 |
6.3.3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 |
6.3.4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责定位 |
7.2.2 规范托管银行职能 |
7.2.3 增强农户参与信用互助的积极性 |
7.2.4 建立健全农户信用体系 |
7.2.5 规范合作社营运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3)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的建立(1949—1956 年) |
第一节 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 |
一、 自行解散的社会组织 |
二、 建国前后新建的社会组织 |
三、 旧政权遗留的社会组织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
一、 根本法相关规定 |
二、 《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 |
三、 其他单行法规及具体政策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清理整顿 |
一、 审批登记 |
二、 整顿改造 |
三、 解散取缔 |
第四节 建国初期的社会组织发展 |
一、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 |
二、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 |
第五节 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及历史作用 |
一、 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 |
二、 社会组织在建设新社会中的作用 |
第二章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1957—1978 年) |
第一节 50 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 |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状况 |
二、 主要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 |
三、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60 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 |
一、 政治关系的调整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改善 |
二、 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再度活跃 |
第三节 “文革”中社会组织的非常局面 |
一、 文革时期社会动荡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影响 |
二、 社会组织的非正常状态 |
三、 随运动而变动的社会组织管理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1978—1991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
一、 社会组织兴起的原始动力 |
二、 社会组织兴起的制度保障 |
三、 社会组织兴起的主体基础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全面恢复与新社会组织涌现 |
一、 学术类社会组织恢复和发展 |
二、 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社会组织 |
三、 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规范、整顿 |
一、 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 |
二、 第一次清理整顿 |
三、 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管理方式的转变与作用变化 |
一、 双重管理体制的初步形成 |
二、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1992-2006 年)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
一、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社会组织的新发展 |
二、 新的社会阶层力量推进中国社会组织的内生发展 |
三、 公共空间的拓展需要社会组织发挥特有的功能 |
第二节 社会组织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 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 |
二、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兴起和规范 |
三、 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
四、 “草根”组织破土生长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调整 |
一、 第二次清理整顿 |
二、 加强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三、 “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和存在问题 |
一、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
二、 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2007-2012 年) |
第一节 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 社会组织面临空前发展机遇 |
二、 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 |
一、 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
二、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 新形势下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
第三节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
一、 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 |
二、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
第四节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一、 建立现代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
二、 参与社会事务中强化社会组织 |
三、 不断提高社会认知度与公信力 |
四、 建立社会组织发展所需人才队伍 |
结束语: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
一、 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 |
二、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展望 |
三、 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大事年表 |
后记 |
(4)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价值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研究 |
(三)已有研究评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阐释 |
(一)制度及制度变迁 |
(二)医疗保险制度及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
(三)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
四、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 |
(一)研究视角:历史制度主义 |
(二)分析框架:环境·主体·时间与制度变迁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六、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总体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第1章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基本历程 |
1.1 建国初期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 |
1.1.1 制度生成:米山联合保健站建立 |
1.1.2 制度扩散: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推广 |
1.2 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 |
1.2.1 制度创新:稷山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建立 |
1.2.2 制度扩散: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大力推广 |
1.2.3 制度衰退:国民经济调整下暂时性式微 |
1.2.4 制度高潮:“六·二六”指示下走向“顶峰” |
1.3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断裂 |
1.3.1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雪崩式”解体 |
1.3.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首次恢复重建失败 |
1.3.3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再度恢复重建无果 |
1.4 新世纪初期“初级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险 |
1.4.1 制度创新:新农合政策出台 |
1.4.2 制度试验:新农合试点启动 |
1.4.3 制度扩散:试点扩大与“全覆盖” |
1.5 城乡一体化加速期“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 |
1.5.1 制度创新:地方自发探索城乡医保制度整合 |
1.5.2 制度扩散:中央顶层政策倡导性整合 |
1.5.3 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式整合 |
小结 |
第2章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 |
2.1 分层分序: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路径 |
2.1.1 分层变迁:三项核心要素制度的相对独立性 |
2.1.2 分序变迁:三项核心要素制度的相互关联性 |
2.2 多样并存: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方式 |
2.2.1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并行 |
2.2.2 内源性制度变迁与外源性制度变迁交揉 |
2.2.3 渐进性制度变迁与突变式制度变迁共存 |
2.2.4 合意性制度变迁与意外性制度变迁同在 |
2.3 利弊相随: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绩效 |
2.3.1 农村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
2.3.2 “集体福利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
2.3.3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断裂式”变迁绩效 |
2.3.4 “初级社会保险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
2.3.5 农村“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
小结 |
第3章 结构性变迁:制度环境与农村医疗保险 |
3.1 制度环境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
3.1.1 粘嵌耦合:制度环境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制 |
3.1.2 农村医疗保险与制度环境的嵌入关系 |
3.2 政治嵌入性:政治环境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 |
3.2.1 国家缺位与“俱乐部式”管理 |
3.2.2 “全能主义”与官僚化管理 |
3.2.3 行政分权与管理主体缺失 |
3.2.4 民生政治与政府垄断性管理 |
3.2.5 政府治理变革与社会化管理 |
3.3 经济嵌入性:经济环境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 |
3.3.1 合作经济与农民自愿集资 |
3.3.2 封闭性集体经济与强制性筹资 |
3.3.3 经济性分权与医疗保险筹资不力 |
3.3.4 经济发展奇迹与财政主导型筹资 |
3.3.5 分配格局调整与社会化筹资 |
3.4 社会嵌入性:社会环境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 |
3.4.1 社会弥散与低水平医疗保健 |
3.4.2 “总体性社会”与集体医疗福利 |
3.4.3 社会转型与医疗自费 |
3.4.4 社会权利诉求与初级医疗保险待遇 |
3.4.5 社会公正与统一医疗保险待遇 |
小结 |
第4章 自主性变迁:行动主体与农村医疗保险 |
4.1 偏好与博弈:行动主体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制 |
4.1.1 价值偏好:单一行动主体与制度变迁 |
4.1.2 利益博弈:多元行动主体与制度变迁 |
4.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中的行动主体及其利益诉求 |
4.2.1 国家/政府的利益诉求 |
4.2.2 医疗机构的利益诉求 |
4.2.3 农民的利益诉求 |
4.3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博弈 |
4.3.1 农民的共同行动与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 |
4.3.2 国家的整体性动员与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 |
4.3.3 多元主体的非合作博弈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断裂 |
4.3.4 多元主体的合作博弈与“初级社会保险型”农村医保 |
4.3.5 管理权之争与“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 |
小结 |
第5章 历史性变迁:时间中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
5.1 路径依赖、偶然事件、关键节点与制度变迁 |
5.1.1 自我强化: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
5.1.2 意外结果:偶然事件与制度变迁 |
5.1.3 “遗产”的产生与再生产:关键节点与制度变迁 |
5.2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
5.2.1 “国家主导”路径的依赖 |
5.2.2 “自愿合作”路径的依赖 |
5.2.3 “二元保障”路径的依赖 |
5.3 偶然事件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
5.4 关键节点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
小结 |
第6章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三重逻辑与未来改革 |
6.1 “环境·主体·时间”三重复合式制度变迁逻辑 |
6.2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及原则 |
6.2.1 共享、健康与幸福:制度改革目标 |
6.2.2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则 |
6.3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策略选择 |
6.3.1 优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环境 |
6.3.2 规范各行动主体行为 |
6.3.3 突破路径依赖 |
6.3.4 注重关键节点 |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进一步讨论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作用 |
1.体育社会组织层面 |
2.农民个人层面 |
(四)文献综述 |
1.关于社会组织的研究 |
2.关于体育社会组织的研究 |
3.关于农村体育的研究 |
4.关于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二、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体育社会组织 |
2.公共体育服务 |
3.体育供给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1.社会治理理论 |
2.政府失灵理论 |
3.新公共服务理论 |
4.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三、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社会组织与体育社会组织现状 |
1.发展情况 |
2.发展环境 |
3.现存问题 |
(二)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现状 |
1.活动形式 |
2.组织管理 |
3.场地设施 |
4.人力资源 |
(三)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现实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
1.基本情况 |
2.山东省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情况 |
四、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模式 |
(一)传统模式——政府主导的政社合作方式 |
(二)整合模式——优势互补的社社合作方式 |
(三)创新模式——互利共赢的企社合作方式 |
(四)小结 |
五、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困境 |
(一)政府绝对主导,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空间狭小 |
(二)管理机制缺失,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运行不畅 |
(三)社企合作欠缺,难以形成长效协同发展机制 |
(四)自身能力较弱,难以满足农村公共体育需求 |
六、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策略 |
(一)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 |
(二)加强制度建设,组织保障体系系统化 |
(三)规范服务监管,形成多样化评价方式 |
(四)加强社企合作,建立优质合作关系 |
(五)拓宽供给方式,强化组织间的联系 |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供给质量 |
七、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6)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合作金融组织的研究 |
(二)关于农民资金互助社的研究 |
(三)相关研究的不足 |
三、研究立场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立场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农民资金互助社的一般性考证 |
(一)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内涵 |
(二)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分类 |
(三)农民资金互助社的法律性质 |
(四)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功能 |
(五)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基本特征 |
(六)农民资金互助社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的定位 |
二、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构成 |
(一)资金互助权 |
(二)资金互助权若干维度与相应法律制度 |
(三)资金互助权类型与相应法律制度 |
(四)资金互助权实现与相应法律制度 |
三、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经济基础 |
(一)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
(二)农业资源由市场配置的局限 |
(三)商业金融对农业的排斥 |
(四)农业生产社会化 |
(五)资金互助 |
四、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法理基础 |
(一)互助是身份之上的契约 |
(二)互助资金资本化及其法律规制 |
(三)金融异化与法律制度的形成 |
五、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价值基础 |
(一)自由价值 |
(二)秩序价值 |
(三)效率价值 |
(四)公平价值 |
第二章 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域外考察 |
一、欧美典型国家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
(一)德国 |
(二)法国 |
(三)美国 |
二、东亚典型国家或地区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
(一)日本 |
(二)我国台湾省 |
三、南亚典型国家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
(一)印度 |
(二)孟加拉 |
四、非洲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发展 |
五、域外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法律制度演变的新趋势 |
(一)放宽服务对象的身份限制 |
(二)允许经营商业金融业务 |
(三)民主管理和自治原则被消弱 |
(四)分配呈现由资本主导的倾向 |
六、域外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一)法律制度要与农业发展状况相适应 |
(二)以合作制和服务社员为立法宗旨 |
(三)以明确政府责任为立法重点 |
(四)以构建互助信用机制为立法主线 |
第三章 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
一、1949年前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
(一)我国悠久的民间资金互助传统 |
(二)国民党推动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
(三)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
二、1949年后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的变迁 |
(一)改革开放前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
(二)改革开放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及其法律制度 |
(三)农村合作基金会及其法律制度 |
(四)钱会的发展及其法律规制 |
三、2004年至今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历史变迁 |
(一)三个发展阶段 |
(二)相关法律制度的演变 |
四、历史经验总结 |
(一)法律制度要以尊重农民自治为前提 |
(二)以构建契合于村社共同体的信用机制为立法核心 |
(三)以明晰政府权力边界为立法主线 |
(四)以保障合作性质为立法目标 |
第四章 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现实困境 |
一、对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调研 |
(一)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概况 |
(二)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运营方式 |
(三)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当前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立法概况 |
(一)基本法律 |
(二)部门法规 |
(三)地方性规范 |
三、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困境 |
(一)“营利”与否的性质认定困境 |
(二)多重制度约束下的融资困境 |
(三)“三会一层”形同虚设的内部治理困境 |
(四)经营风险的内部控制及管理困境 |
(五)立法滞后背景下的监管困境 |
四、法律制度陷入困境的若干原因 |
(一)金融本位主义 |
(二)商业金融本位主义 |
(三)监管本位主义 |
(四)市场放任主义 |
第五章 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法律制度要体现的基本原则 |
(一)自愿参与原则 |
(二)民主管理原则 |
(三)产业导向原则 |
(四)谋求社员共同利益原则 |
(五)特别保护农民社员原则 |
(六)法律救济与道德救援相结合原则 |
二、完善农民资金互助社主体法律制度 |
(一)构建多元化的农民资金互助社基层主体制度 |
(二)构建农民资金互助社联合主体制度 |
(三)探索建立国家农业合作银行法律制度 |
(四)完善区域性或全国性行业协会制度 |
三、完善农民资金互助社法人产权制度 |
(一)财政资金以股权形式构成法人产权 |
(二)村集体入股重塑法人产权 |
(三)准许设立人力资源股 |
(四)实行差别股权制 |
(五)完善公积金制度 |
四、完善农民资金互助社内部治理结构 |
(一)农民资金互助社内部治理的高成本 |
(二)严格实行“一人一票” |
(三)理事会人员任职应以从业相关为条件 |
(四)优化监事会人员构成 |
五、构建农民资金互助社融资法律制度 |
(一)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贷款责任 |
(二)放宽商业融资限制条件 |
(三)构建互助融资法律制度 |
六、健全金融风险防范法律制度 |
(一)贷款保证制度 |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 |
(三)社员信用评级制度 |
(四)信贷决策制度 |
(五)贷款回收责任制度 |
七、完善政府监管法律制度 |
(一)明确监管主体 |
(二)健全监管机制 |
(三)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
(四)拓宽市场准入渠道 |
(五)建立外部审计监督制度 |
结论 |
(一)基本观点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 |
(四)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及不足 |
1.4.1 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1.4.3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社会组织 |
2.1.2 教育扶贫 |
2.1.3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 |
2.2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 |
2.2.1 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有待开发 |
2.2.2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优势凸显 |
2.2.3 精准扶贫要求多元力量参与 |
2.3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历史进程 |
2.3.1 1978 年—1989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探索阶段 |
2.3.2 1990 年—2000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展开阶段 |
2.3.3 2001 年—2011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深化阶段 |
2.3.4 2012 年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攻坚阶段 |
2.4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总体成效 |
2.4.1 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 |
2.4.2 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 |
2.4.3 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 |
2.4.4 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 |
第3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1.1 发展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3.1.2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
3.1.3 教育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2.1 发展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
3.2.2 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
3.2.3 发展教育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 |
3.3 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 |
3.3.1 人力资本理论 |
3.3.2 文化贫困理论 |
3.3.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3.4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 |
3.4.1 有教无类——教育的普惠性 |
3.4.2 治乱学说——教育的教化性 |
3.4.3 经学致用——教育的实用性 |
3.4.4 教养兼施——教育的公益性 |
第4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 |
4.1 基础教育 |
4.1.1 学前教育 |
4.1.2 义务教育 |
4.1.3 普通高中教育 |
4.1.4 特殊儿童教育 |
4.1.5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
4.2 职业教育 |
4.2.1 发展农村中高等职业教育 |
4.2.2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
4.2.3 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
4.2.4 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
4.3 普通高等教育 |
4.3.1 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
4.3.2 指导城市返乡青年创业 |
4.4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
4.4.1 学前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3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4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5 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5 以资育人 |
4.5.1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自立自强 |
4.5.2 通过人文助困树立学生积极心态 |
4.5.3 通过感恩教育培育学生责任意识 |
4.6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4.6.1 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
4.6.2 提高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 |
第5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 |
5.1 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 |
5.1.1 筹款工具模式 |
5.1.2 项目运行模式 |
5.1.3 组织资助模式 |
5.2 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2.1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
5.2.2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
5.3 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3.1 社会企业模式 |
5.3.2 公益创投模式 |
5.3.3 影响力投资模式 |
第6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 |
6.1 明确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 |
6.1.1 扶贫资源的链接者 |
6.1.2 扶贫服务的提供者 |
6.1.3 扶贫能力的建设者 |
6.1.4 扶贫行动的倡导者 |
6.1.5 扶贫工作的合作者 |
6.2 发扬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 |
6.2.1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 |
6.2.2 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 |
6.2.3 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
6.2.4 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 |
6.3 抓住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机遇 |
6.3.1 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 |
6.3.2 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 |
6.3.3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 |
6.3.4 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 |
6.4 正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挑战 |
6.4.1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缺失 |
6.4.2 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 |
6.4.3 社会组织普遍资源短缺 |
6.4.4 社会组织内部能力不足 |
6.5 优化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 |
6.5.1 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体系 |
6.5.2 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 |
6.5.3 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 |
6.5.4 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8)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主体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文献综述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分析框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及研究方法 |
一、分析框架 |
二、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强制性变迁 |
第一节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变迁的过程与特点 |
一、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变迁:组织角度的考察 |
二、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变迁的特点 |
三、小结 |
第二节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规模、结构及利率 |
一、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规模 |
二、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结构 |
三、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交易的利率 |
四、小结 |
第三节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信息机制与激励机制 |
一、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交易的信息机制 |
二、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交易的激励机制 |
三、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诱致性变迁 |
第一节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概念、变迁及解释 |
一、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概念与形式 |
二、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三、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诱致性变迁:一个解释 |
四、小结 |
第二节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规模、结构及利率 |
一、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规模 |
二、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结构 |
三、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交易的利率 |
四、小结 |
第三节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信息机制与激励机制 |
一、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交易的信息机制 |
二、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交易的激励机制 |
三、小结 |
第四章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 |
第一节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的中央政府行为 |
一、国家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政策 |
二、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中的中央政府行为:成本收益角度的分析 |
三、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中的中央政府行为:政策演变 |
四、中央政府行为后果分析 |
五、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取向 |
六、小结 |
第二节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一、地方政府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目标函数与经济行为 |
二、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三、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四、地方政府行为的作用与后果 |
五、小结 |
第三节 地方政府行为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
一、山东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贷款投入分析(1979-2002) |
二、山东省与全国贷款投入对农业支持度的比较(1994-2002) |
三、山东省县际间资金流动分析(2002) |
四、寿光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县级政府行为的一个案例分析 |
五、小结 |
第五章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农户与农村企业行为 |
第一节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农户行为 |
一、外部条件约束下的理性农民 |
二、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农户储蓄与借贷行为 |
三、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农户借贷行为 |
四、农户借贷的绩效 |
五、小结 |
第二节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农村企业行为 |
一、农村企业资金供需的现状分析 |
二、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中乡镇企业融资行为的演变 |
三、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中农业企业的金融中介行为 |
四、小结 |
第三节 山东省农户投融资行为调查 |
一、数据整理与说明 |
二、农户投融资行为的数据分析 |
三、调查总结 |
第四节 山东省农村企业融资行为调查 |
一、调查说明与被调查企业的基本特征 |
二、农村企业融资行为的数据分析 |
三、调查总结 |
第六章 正规、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效率比较与制度互补 |
第一节 我国农村正规、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效率比较 |
一、效率与金融制度效率 |
二、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效率 |
三、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效率 |
四、小结 |
第二节 我国农村正规、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比较成本优势与互补 |
一、金融中介理论中对信息成本和代理成本的分析 |
二、正规、非正规金融制度的相对成本优势与互补 |
三、经验证据分析 |
四、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2 总体框架 |
1.3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合作金融概念界定 |
2.1.1 合作经济思想 |
2.1.2 合作金融组织 |
2.2 现代金融理论中农村合作金融主要观点 |
2.2.1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
2.2.2 农村金融理论 |
2.2.3 农村正规和非正规金融的研究 |
2.3 国内对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研究 |
第3章 合作金融组织资金供给与农户需求偏好分析 |
3.1 合作金融组织资金供给分析 |
3.1.1 合作金融行为分析 |
3.1.2 农村专业合作社中间层的融资行为研究 |
3.2 农户需求偏好实证分析 |
3.2.1 评价性变量 |
3.2.2 偏好性变量 |
第四章 我国新型合作性金融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
4.1 1984-1999 年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产生、发展和退出阶段 |
4.1.1 1983年至1986年的萌芽阶段 |
4.1.2 1986年至1992年探索发展阶段 |
4.1.3 1992年至1996年高速扩张阶段 |
4.1.4 1996年至1999年规范整顿阶段 |
4.1.5 1999年1月以后清理关停阶段 |
4.2 2003-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探索发展阶段 |
4.3 2007年以来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规范化发展阶段 |
4.3.1 农村资金互助社 |
4.3.2 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并由农业、供销等部门推动建立的信用合作组织 |
4.3.3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 |
4.3.4 担保合作性金融组织 |
4.4 我国新型合作性金融组织的发展现状 |
第5章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分析--基于山东省的案例分析 |
5.1 基本情况 |
5.1.1 发起方式及注册部门 |
5.1.2 社员情况 |
5.1.3 内部治理情况 |
5.2 资金规模及来源 |
5.2.1 资金规模 |
5.2.2 资金来源 |
5.3 资金运用情况 |
5.3.1 资金发放情况 |
5.3.2 利润及费用情况 |
5.3.3 与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关系 |
5.4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 |
5.5 主要特点 |
5.6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六章 构建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分析 |
(1)加大政府扶持和保护力度,健全合作金融立法和内部管理制度,促进新型合作金融组织健康发展 |
(2)农村合作金融应以生产合作组织为基础,注重发挥金融服务功能 |
(3)农村合作金融应严格坚守合作制原则,尽量将范围限定在村镇一级 |
(4)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应纳入地方金融监管,坚决避免"两个发展倾向" |
(5)扩大新型农村合作金酷组织资金来源,优化金融管理服务模式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合作金融的基础理论 |
2.1 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理论 |
2.1.1 合作经济的涵义及原则 |
2.1.2 合作金融的涵义 |
2.1.3 合作金融原则及其发展异化 |
2.2 农村合作金融理论 |
2.2.1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理论 |
2.2.2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理论 |
2.3 合作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 |
2.3.1 合作金融具有成本优势 |
2.3.2 合作金融可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
2.3.3 合作金融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
第三章 农村合作金融模式与制度的国际比较 |
3.1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模式 |
3.1.1 单一型模式 |
3.1.2 政府与民间相结合模式 |
3.1.3 多元复合型模式 |
3.1.4 与农村合作组织一体化模式 |
3.2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比较 |
3.2.1 业务范围 |
3.2.2 民主管理 |
3.2.3 组织体制 |
3.2.4 行业协会 |
3.2.5 审计监督 |
3.3 借鉴与启示 |
3.3.1 农村合作金融应坚持合作制原则 |
3.3.2 自下而上成立合作银行体系 |
3.3.3 不断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的服务功能和手段 |
3.3.4 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的立法 |
3.3.5 加强政府对农村合作金融的政策扶持 |
第四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及原因 |
4.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4.1.1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4.1.2 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现状 |
4.2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经验教训 |
4.2.2 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
4.3.1 背离合作制原则 |
4.3.2 制度设计存在重大缺陷 |
4.3.3 合作金融法律和政策不完备 |
4.3.4 外部发展环境不宽松 |
第五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供求分析 |
5.1 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及资金需求的特点 |
5.1.1 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
5.1.2 农村资金需求的特点 |
5.2 农村合作金融的需求分析 |
5.2.1 农户的合作金融需求分析 |
5.2.2 农村中小企业的合作金融需求分析 |
5.3 农村合作金融的供给分析 |
5.3.1 农村信用社 |
5.3.2 农村合作基金会 |
5.3.3 民间借贷 |
第六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 |
6.1 现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经济绩效 |
6.1.1 现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正面效应 |
6.1.2 现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负面影响 |
6.2 现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的主要模式 |
6.2.1 合作制 |
6.2.2 股份制 |
6.2.3 股份合作制 |
6.3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方案设计 |
6.3.1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的基本原则 |
6.3.2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方案设计 |
第七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 |
7.1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的目标和制度环境 |
7.1.1 创新的目标 |
7.1.2 创新的制度环境 |
7.2 组织体系创新 |
7.2.1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的总体思路 |
7.2.2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创新 |
7.3 经营方式及管理体制创新 |
7.3.1 经营方式创新:非商业化经营和商业化经营有机结合 |
7.3.2 管理体制创新:央行监管和行业自律融为一体 |
第八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的配套措施 |
8.1 积极稳健的宏观调控与农村经济发展政策 |
8.2 群众的积极参与 |
8.3 政府的适度支持 |
8.4 加快合作金融立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山东省进一步推动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运行机制研究[D]. 高杨.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1)
- [2]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参与主体行为研究 ——以山东为例[D]. 杨楠.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3]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D]. 刘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4]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D]. 郎杰燕. 山西大学, 2019(01)
- [5]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研究[D]. 佟安安.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6]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研究[D]. 杨贵桥.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8)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D]. 王冬雪. 吉林大学, 2020(08)
- [8]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主体行为研究[D]. 李永平. 山东大学, 2006(12)
- [9]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朱林. 山东大学, 2016(02)
- [10]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D]. 王文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