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锅炉厂技术革新(论文文献综述)
陈卫炉[1](2016)在《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文中研究表明上海工人文学创作主要开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快速进入繁荣期,收获了较为丰硕的创作成果。在新中国“泛政治化”创作语境中,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兴衰荣辱,无疑带有显着的时代印记,并昭示着文学自身律动和社会政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除导论、结语之外,论文主体部分主要分为六章。论文充分注意建构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串联的前、后两个篇章结构。前三章内容着力描摹和彰显整体、抽象的时代场景和历史风貌,后三章内容旨在呈现具体、细致入微的文学内部感知。大致形成了某种“互文性”的研究框架结构,互为条件,互为支撑,努力建构起一个相对合理的研究模型。论文前半部分,主要从文学发生的外部环境入手,探究和分析了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特点。第一章从建国初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识字运动”为主的职工业余教育和文艺政策的“工农兵文学方向”三个方面入手,探究新中国“泛政治化”语境下的工人文艺创作空间。第二章着力考察上海工人文艺创作队伍的建构问题,提出思想上高度重视培养新型知识分子,实践上进行组织化写作、新闻媒介的培育引导以及苏联作家培养模式的借鉴引入,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于新型创作队伍的建构和生成过程。第三章主要梳理了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历史、创作业绩,并对上海工人作家群进行了整体性扫描。论文后半部分,主要由第五、六、七三章组成,着意从文学本体出发,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转入到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主题类型、人物类型和叙事模式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就文学主题类型而言,聚焦翻身作主的工人在政治、经济以及精神面貌方面发生巨大变化这一类宏大的时代主题,显露出鲜明的政治功利性。在人物塑造方面比较成功地塑造了老工人、新女工、牛步化知识分子和中间状态干部等四种类型的人物形象,丰富和拓展中国当代工人形象画廊。在叙事模式上,普遍存在“车间模式”、“新闻速写模式”、“正剧化模式”、“二元对立模式”等弊病。论文在内、外部分析的基础上,努力从历史必然性、局限性及其成因、对未来创作的启示和影响三个维度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现象做出客观、中肯的评价。提出要以全球化的视野,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经验,对世界工业文学名着进行大视野、高层次的深入阅读和研究,在正确认知上海工人文艺创作正当合理的一面的同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推进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发展。
胡晓亮[2](2017)在《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上海是作为全国的多功能经济中心,无论是在金融业、工业、商业、贸易,还是交通运输业领域都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但是由于租界的长期存在,上海的经济发展也存在许多结构性的失衡。上海解放后,在新中国逐步建立全国一盘棋的经济建设中,经济领域的结构性调整已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建国初期,上海的三次工业改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上海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首先表现在生产生活资料的轻纺工业与生产生产资料的制造工业明显比重相差太大,轻纺工业所占比重过高,尤其是在物资供应相对匮乏的五十年代,无法调动足够的力量来供应上海的轻纺工业的生产;其次工业企业规模过小也是上海工业发展的痼疾,上海急需在公私合营之后通过工业企业的裁并、重组,建立稳定的生产能力;再次建国后上海除了小部分的外国资本家或者官僚资本投资的少数大厂之外,绝大多数的工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上海需要通过技术革命,提高生产率。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发表之后,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地区的发展被中央提上了日程,不仅是上海自身需要对其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整改变之前的"失衡"状态,全国对上海的"期望"也日益提升,希望上海发挥自身的工业基础,带动全国的工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开展了全方位的工业结构调整。上海进行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是对工业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改组,改变之前的工业结构,使之适应上海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带动全国工业发展。上海建国之后大规模的工业改组总共进行了三次,分别为第一次工业改组(1956-1957年)、第二次工业改组(1958-1960年)和第三次工业改组(1962-1965年),这几次工业改组是由政府指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上海工业结构调整的三次尝试,工业改组根本上改变了上海失衡的工业结构,为其成为"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奠定了基础。其中第二次工业改组是在第一次工业改组建立上海完整的工业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配合了行政区划的变迁、"高精尖"工业方针的提出,在"大跃进"的复杂环境中完成了上海工业结构的巨大转型,奠定了上海当代工业布局的雏形,是三次工业改组中最具有研究价值的一次改组,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在之后六十年代末的第三次工业改组是在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和收缩,上海的基本工业发展方向没有变化。就上海本身而言,第二次工业改组也是影响上海城市发展的重大调整,第二次工业改组大规模的企业裁并改组虽只有半年的时间,但是在改组的过程中,上海整合了自身的工业发展潜力,为行政区划调整、工业区以及卫星城的扩建提供了产业基础,同时通过建立骨干企业打造了一批有生产能力的大厂,在工业改组的过程中,发展"高、精、尖"产业,建设两个基地成为上海工业发展的新方向。本文系统研究了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工作准备、具体实施以及其导致的结果,并对改组过程中管理体制进行了专门探讨。本文以未被发掘过的档案资料、报刊资料为基础,从公私合营后的新工业方针以及第一次工业改组切入,剖析上海的工业结构问题,详细论述了第二工业改组的过程、影响、体制改革等,对第二次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论述。上海工业方针的变动不管是"紧缩"还是"发展","扩建"还是"新建"都是紧紧跟随国家工业发展的整体发展需要,奉行"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在全国现代化建设起步阶段扮演了重要角色。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为国家战略与地方经验关系的研究与探讨,提供了非常好的案例,也是我们研究当代经济史应该重视的研究视角。
任丽青[3](2007)在《“十七年”时期上海的工人文学创作 ——暨工人小说家论》文中研究说明我的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阐明“十七年”时期上海工人文学创作繁荣的原因。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我分节论述。第一节分析“工人作者”这个概念。因为这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是为了展示工人阶级的力量这个政治目的而使用这个概念的,所以当时的理解比较宽泛,包括了三种情况的作者。而在今天严格地来看,应该只有各行各业的工人可以称为工人作者,党的文教干部不应包括在这个概念之内的。第二节,我梳理了自“革命文学”提出之始,“革命文学”或“无产阶级文学”对其创作主体的要求。从革命战争年代寄希望于革命的知识分子作家,到建国后更寄希望于真正工农出身的作家,共产党的领袖和文艺界的领导在这方面有较多论述,角度也不尽相同,我对此作了归纳和整理。第三节,我从经济原因上分析,认为建国后上海城市性质的变化、上海工业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人阶级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活动,为上海的工人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鲜活的创作素材。如果没有这样的经济建设形势,上海的工人文学创作是不可能达到繁荣的程度的。第四节,我从政治原因上分析,我认为这个时期是工人阶级政治地位最高的时期,工人阶级成了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共产党为了让工人阶级能够承担起领导阶级的使命,在建国初期大力开展了扫盲识字教育和职工业余文化教育,使工人阶级也从文化上翻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强烈的翻身感和当家作主感就使工人中的文学爱好者拿起笔来,形成工人文学创作的普遍性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建国后党的文艺政策重视培养工人阶级的文艺大军和业余作者,所以就形成了有利于工人创作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作协和文学刊物对工人作者的培养、辅导机制,以及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教育、支持机制。第五节,我总结了着名工人作家在创作成长道路上所作的个人努力。第二章,我探讨了上海工人文学创作的性质和特征。我觉得,从政治属性看,它是无产阶级文学在社会主义阶段的表现,也就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从题材属性看,它不是都市文学,但是也有别于知识分子作家的工业题材文学。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带有城市特点的工人阶级文学。这种文学显现出两方面的特征,一是工人阶级的意识,二是上海的城市特点。第一节,我分析了上海工人文学创作中呈现出来的工人阶级意识:劳动观、集体主义、以技术民主为内容的主人翁意识、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为内容的技术倾向、以及工人阶级的劳动美学意识。第二节,我分析了上海工人阶级文学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描写,包括对“上海人”的城市身份认同、对上海城市功能的认同、对上海城市环境的认同、对“上海话”地域语言的有限认同、以及对市民趣味的警示性描写。第三节,我分析了上海工人阶级文学的局限性。总的来说,这种局限性是由于当时政治对文学的过分干预和工人作者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造成的。我从五个方面进行归纳小结。第三章,我选取了当时影响最大的四位工人作家胡万春、费礼文、唐克新和陆俊超,对他们的小说进行了分析评论,指出他们创作上的特点和不足,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展现上海工人小说创作的面貌。
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情报组[4](1975)在《我国炼油与化工机械行业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今后任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建国二十五年来炼油与化工机械行业焊接技术的发展 炼油与化工机械行业,是为我国炼油工业、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提供装备的机械制造行业。在炼油化工机械制造工艺中,焊接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艺,在整个行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刘春雪[5](2012)在《哈尔滨三大动力工业遗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的工业化时代,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工业生产中所遗留下来的各类设备等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都成为了工业文明发展的见证者。各产业的发展进程,积淀成为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工业遗存。这些工业遗存的价值体系通过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和美学价值等方面得以具体呈现,详细的记录了人类社会工业技术的发展。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无法适应生产需求的技术及设备遭到淘汰,致使蕴藏了大量人类工业发展信息的工业遗存大量流失,这不仅造成了物质方面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历史文脉的断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有关工业遗存保护的议题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要点。我国现代工业发展较晚,自20世纪50年代才在前苏联的帮助之下建立起完整的工业骨架。在当时建国初期经济极其衰退的情况之下,我国采取了前苏联国家工业发展的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哈尔滨三大动力厂即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建立起来的。它作为在建国初期重点项目,在短期之内迅速成长为我国电站设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并且为哈尔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虽然三大动力厂尚未通过工业遗存的评估,但因其自身具有工业遗存的相关特性,所以判定其为哈尔滨地区具有潜在属性的工业遗存。本文通过对三大动力厂进行实地调研、对工厂工人进行采访并整理大量历史资料等方式,分析其工业布局模式。并对这种大规模相关产业聚集的工业布局模式进行溯源,得出这种工业布局模式能够在建国初期大量应用的原因,以显示这种工业布局模式在生产方面的优越性。依据工业遗存的定义,从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分析其作为工业遗存的价值。通过分析成熟工业遗存的保护策略,对三大动力厂保护策略的制定起到一定借鉴作用。最终通过分析三大动力厂的现实条件,制定出适用于自身的个性化保护方案。
于磊[6](2019)在《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文中认为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区别于其他文化遗产的特殊之处,也是工业遗产重要的核心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绕不开对不同行业工业遗产的分类研究,不同工业行业的历史发展、工业科技与工业流程、与之对应的有价值的物证实物都不同。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的一项重要价值,但目前国内对其的分析和探讨不足,缺乏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关的技术史,尤其是系统的技术史与工业考古学研究匮乏,丧失了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重要基础,导致了工业遗产保护的主次与依据不明晰,保护往往本末倒置,拆除了最具有价值的物证载体,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也同样不明晰。本文基于科技价值的视角,以近代十个行业为例,研究与探讨工业遗产的分行业评价与保护。文章首先系统深入研究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标准与体系,尤其是英国,其制定了目前世界上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最详细的文件,研究发现英国对工业遗产价值评定导则会细分深入到不同行业工业遗址与建筑物的探讨中,并十分重视各行业工业技术史与工业流程的研究。本文以国外为对比参照,重点研究国内自身的问题,以科技价值为切入点,基于科技价值与完整性的视角,以近代的采煤业、钢铁冶炼业、船舶修造业、棉纺织业、棉印染业、丝绸业、毛纺织业、麻纺织业、水泥业与硫酸工业十个行业为例,分门别类的研究了各工业行业的近代发展历程、有价值的遗存现状、近代工业技术与设备、近代工业流程与对应的物证实物、各门类工业遗产关键技术物证、各门类工业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等,基于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分行业具体阐释不同行业科技价值认知与评价的关注点,分行业分析不同行业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关键物证实物,包括了各行业在评价与保护中的核心实物物证、辅助生产的相关配套物证、以及与完整性相关的工业产业链等。这些结论与成果可为工业遗产的评价与保护、保护规划的制定,以及遗存的再利用等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周逸影[7](2014)在《广州工业发展与城市形态演变(1840~2000年)》文中提出工业项目及其用地的选定,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局部上都极大地影响到城市形态,很多时候甚至起到引领乃至支配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型项目或项目集中的产业园区而言更是如此。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比西方晚了约一个世纪,起步于鸦片战争以后。近代工业的全面崛起,使城市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到1949年以后,工业似浪潮一般席卷全国,以一种彻底的方式改变着中国城市的面貌。从那时到现在,工业发展一直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主旋律。广州市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工业发展已有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广州逐渐建成了以轻纺工业为主、重工业有一定配套能力、门类比较齐全的大城市工业生产体系。改革开放后,新办了一批企业,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改造了部分老企业,使广州工业实现了质的飞跃。本文以广州市为研究对象,对18402000年以来工业的发展与城市形态的内在关系进行探究。结合中国政治、经济及社会重大变革,划分了四个历史时期:晚清(18401911年)、民国(19121949年)、建国初期(19491978年)和改革开放二十年(19782000年)。通过梳理每个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在空间上的布局,动态研究工业发展进程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并进行横向比较。最后,对上百年的工业及城市形态发展进行总结,揭示其特征和发展规律。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范围、方法及技术路线等内容。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研究部分,分为四个章节。按照上述划分的历史时期,分别对工业发展进程及城市形态演变进行阐述。在大的历史时期下划分出小时期,就工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工业门类、工厂数量、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梳理,得出工业发展的动态曲线及城市形态演进轨迹,并对每个时期的发展特点进行概况总结。最后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分析基础上,对各时期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出18402000年间广州工业发展及城市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对文章的不足与局限进行了概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启示。
林超超[8](2013)在《效率、动员与经济增长:计划体制下的上海工业》文中提出中国改革开放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低下的经济效益,已经给后人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我们很少能发现同时期国家在追求效率上做出的努力。为此,本文着重考察了1949年至1980年代初期国家为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而展开的生产组织与生产动员,并将国家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在微观层面上的具体实践和制度安排,以及工业组织内部成员从管理层到一线工人的因应与行动,作为论述重点,以工业重镇——上海作为研究个案。正文部分计有六章:第一章,对1950年代初期国家在接管和改造城市工业中的现实境况与政策实践,以及引入苏联模式、从制度上确保生产效率所遭遇到的困境,做一背景上的概述。第二章,分述“大跃进”之前国家在推进计划经济制度化管理上的三个基本方面举措(技术普及、组织管理、劳动激励)及其成效。第三章,讨论“大跃进”中高指标的促成及随之出现的计划管理失序。第四章,概述1960年代中前期国家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调整及制度重建。第五章,阐述“三五”、“四五”计划期间的工业生产组织状况及其与革命动员、上层政治之间的微妙关系。第六章,探讨1970年代末期的政治变动与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以及其间效率优先原则的确立。本文认为,1949年后的中国是在短缺的社会资源基础上实现其工业化诉求的,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显示了中国计划经济和劳动激励的独有效率。以生产指标构筑起来的指令体系和赏罚体系,是国家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器;对劳动竞赛等群众运动式的生产动员方式的青睐,是国家常用的一种针对劳动者个人的激励办法。然而,这种激励机制在换来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是不可计量的效益流失。1970年代后半叶的政治变动,为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新的国家理论改变了产权规则和激励机制,新的利益分配方式肯定了此前讳莫如深的经济激励,企业的经营者因享有对剩余利润的占有权,而有了较强的主观动机去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中国的工业经济获得了新的增长。国家权力在退出部分经济领域的同时,也将这部分的经营成本和投资风险留给了企业。
闫丽[9](2020)在《“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国后,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中央作出了尽快开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大战略决策。苏联大力支持和援助了我国的工业化,“一五”计划就是在苏联帮助下,以工业建设为中心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一五”计划中,东北地区是建设的重中之重。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东北得天独厚的发展工业的优势和条件。一方面东北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工业所需的原料、燃料等充足,适宜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另一方面,东北原有的工业基础较好,抗战时期形成了一定的工业规模和体系。在此基础上,“一五”计划期间,党和国家大力支持和重点建设了东北地区的钢铁、煤炭、化工和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系统的重化工业体系,不仅改变了东北地区重工业畸形落后的面貌,更为支援全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改革开放后,由于体制机制转型等因素,东北工业进入缓慢发展时期,经济发展遭遇瓶颈。面对这种情况,党和国家及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决策,为东北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促进东北工业更好更快发展,使东北经济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我们不仅要关注当下,更要回首过去,汲取东北重工业建设的成功经验,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因此,选取“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一五”计划时期国家重点投资东北重工业建设的原因和有利条件,梳理东北重工业建设的一系列准备、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就,概括总结东北重工业建设的主要特点等问题,并系统深刻地总结出东北重工业顺利完成的重要历史意义和主要经验。旨在回顾、再现“一五”计划时期的东北重工业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新时代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启示。
张津铭[10](2016)在《哈尔滨市香坊区“156工程”工业遗产价值评估研究》文中提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作为我国主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存在着大量优秀的工业建筑。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对中国工业大规模援建的156个项目,其中7项建立在哈尔滨市的香坊区。随着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的进行,大量的老工业厂区面临搬迁和企业升级,哈尔滨市香坊区也在今年开展了调整计划。为了避免在整改过程中优秀的工业遗产被拆除或是厂区翻新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特征,应当对该区域内的工业遗存进行一次科学化、全面化的普查,形成系统的工业遗产评价体系和工业遗产信息档案,确保其今后能够得到科学的保护与发展。本文主要从工业遗产评价体系制定、运用与实践角度出发,运用历史文献分析、实地调研、以及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完成对香坊区“156工程”工业遗产各项价值的评定以及确定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首先,根据国内成功的工业遗产评价体系结合地域性特征创建香坊区的工业遗产评价体系;其次,利用建立好的评价体系,对香坊区现存六项“156工程”进行内在价值评估和再利用情况的分析,并依据评估结果对香坊区工业遗产进行分级保护,并分析确定香坊区“156工程”今后的发展模式;最后,选取即将搬迁的轴承厂东区为代表,利用评价结果对其进行开发改造实践,提出一种以城市区域融合、多功能复合为主题的综合型开发模式通过以上三部分对哈尔滨市香坊区“156工程”工业遗产价值的研究,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希望为今后香坊区“156工程”的保护、开发的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依据。
二、上海锅炉厂技术革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锅炉厂技术革新(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中国“泛政治化”语境下的工人文艺创作空间 |
2.1 朝气蓬勃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
2.2 以“识字”为中心的职工业余教育 |
2.3 “为工农兵服务”作为当代文学前进的方向 |
第3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队伍的建构 |
3.1 培养新型知识分子 |
3.2 组织化写作实践 |
3.3 新闻媒介的阵地培育和舆论引导 |
3.4 苏联作家培养模式的影响和借鉴 |
第4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焦虑与勃兴 |
4.1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溯源和流播 |
4.2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勃兴 |
4.3 比较视域下的“上海工人作家群” |
第5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主题类型 |
5.1 忆苦思甜 |
5.2 劳动光荣 |
5.3 技术革新 |
5.4 接班 |
第6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人物类型 |
6.1 老工人 |
6.2 新女工 |
6.3 “牛步化”知识分子 |
6.4 中间状态的干部 |
第7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叙事模式 |
7.1 “车间文学”模式 |
7.2 新闻化模式 |
7.3 正剧化模式 |
7.4 二元对立模式 |
第8章 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评价 |
8.1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历史必然性 |
8.2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局限性及其成因 |
8.3 关于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A:上海工人作家生平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价值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一、关于"工业改组"与"经济改组"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各地的工业改组研究 |
三、关于上海工业发展的经济思想研究 |
四、关于工业改组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
三、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工作准备 |
第一节 上海新工业方针的提出 |
一、上海工业发展新定位 |
二、中央以及上海市委政策的调整 |
三、上海工业发展新需求 |
第二节 第一次工业改组始末 |
一、第一次工业改组概况 |
二、第一次工业改组的遗留问题及其影响 |
第二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实施 |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改组概述 |
一、改组形式 |
二、第二次工业改组的转折 |
第二节 重点工业局以及专业公司的工业改组 |
一、机电工业局 |
二、纺织工业局 |
三、轻工业局 |
四、冶金工业局 |
五、化学工业局 |
第三节 工业改组的工作方法 |
一、工业改组的步骤 |
二、工业改组中的企业管理 |
三、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人员安排 |
第三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中的管理体制变迁 |
第一节 行政组织形式 |
一、中央权力的下放 |
二、工业局-专业公司-工厂三级管理体制 |
三、"串管"、""联管""与""统管""的基层企业管理 |
第二节 平行部门的协同合作 |
一、国际贸易与工业改组的"联调" |
二、商业局对工业改组的"协调" |
三、财政局对工业改组的"降温" |
第三节 工业管理体制 |
一、企业管理体制 |
二、大中小企业关系 |
第四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影响 |
第一节 工业布局调整 |
一、旧工业布局的局限 |
二、卫星城、工业区的设立 |
三、行政区划调整 |
第二节 向高精尖起飞 |
一、以高精尖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战略 |
二、高精尖规划的主要成果 |
三、企业的扩建与新建 |
第三节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不足 |
一、生产方向问题 |
二、改组过程问题 |
三、街道工厂以及自发户问题 |
四、公共关系紧张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1956年卫生工程业经改规划(草案) |
附录二 上海市制笔业工业改组记录 |
附录三 经济改组计划表 |
附录四 公私合营源鑫中心吸收新城厂工作计划 |
附录五 自行并厂调查报告 |
附录六 上海市仪器仪表工业公司为请求批准生产改组的报告 |
附录七 各工业局要求商品生产排队表 |
附录八 经济改组中有关问题的初步意见 |
附录九 上海市机电工业局关于局、公司、工厂三级组织职权划分 |
附录十 上海市机电工业局关于中小型工厂管理问题的初步意见(草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十七年”时期上海的工人文学创作 ——暨工人小说家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上海工人文学创作繁荣的原因 |
第一节 “工人作者”身份辩 |
第二节 “无产阶级文学”对创作主体的要求 |
第三节 工人文学创作繁荣的经济原因 |
第四节 工人文学创作繁荣的政治原因 |
一、工人阶级政治地位和思想觉悟的提高 |
二、多方面的保障机制 |
(一) 文学部门的培养机制 |
(二) 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教育、支持机制 |
第五节 工人作者的个人努力 |
第二章 上海工人阶级文学的特点 |
第一节 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 |
一、劳动着是快乐的 |
二、集体主义 |
三、主人翁意识:技术民主 |
四、技术倾向: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 |
五、劳动美学 |
第二节 城市描写 |
一、“上海人”城市身份认同 |
二、城市功能认同 |
三、城市环境认同 |
四、对地域语言的有限认同 |
五、对市民趣味的警惕性描写 |
第三节 上海工人阶级文学的局限 |
第三章 工人小说家论 |
第一节 胡万春论 |
一、亲情的依恋:儿童文学 |
二、“钢铁圣手”:对上海钢铁工业的文学描绘 |
三、共产党干部是群众的靠山和指路明灯 |
四、成长的主题:接班 |
第二节 费礼文论 |
一、吃过苦中苦方知甜中甜:翻身的幸福 |
二、制造业工人有志气:建设的速度 |
三、竞争不是为了锦标:境界的魅力 |
第三节 唐克新论 |
一、美丽的心灵:可爱的纺织女工 |
二、高贵的性格:平凡的英雄 |
三、真实的魅力:中间状态的干部 |
第四节 陆俊超论 |
一、海洋风光,海外风情 |
二、英雄的举动和硬汉的性格 |
三、带有社会主义意识的国际主义 |
结语 |
附录一:陆俊超访谈录 |
附录二:费礼文访谈录 |
附录三:唐克新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哈尔滨三大动力工业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综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相关概念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相关概念阐述 |
1.3 课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1.3.1 相关研究理论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三大动力工业遗存布局模式及资源现状 |
2.1 模式阐释 |
2.1.1 模式概述 |
2.1.2 模式溯源 |
2.1.3 模式应用 |
2.2 模式选择 |
2.2.1 历史解读 |
2.2.2 工业城市对苏联模式的应用 |
2.2.3 三大动力厂对苏联模式的应用 |
2.3 现状解析 |
2.3.1 生产性工业建筑 |
2.3.2 行政办公及科研建筑 |
2.3.3 生活服务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大动力工业遗存价值认定 |
3.1 工业遗存的判定 |
3.1.1 工业遗存的概念解析 |
3.1.2 工业遗存的潜在属性 |
3.1.3 三大动力的遗存属性定位 |
3.2 价值分析 |
3.2.1 历史价值 |
3.2.2 科技价值 |
3.2.3 文化价值 |
3.3 价值转化 |
3.3.1 经济价值 |
3.3.2 品牌价值 |
3.3.3 社会风貌价值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大动力工业遗存保护策略 |
4.1 保护策略的原则 |
4.1.1 遗存保护原则 |
4.1.2 工业遗存保护原则 |
4.1.3 三大动力保护原则 |
4.2 保护策略的相关借鉴 |
4.2.1 工业遗存的保护策略 |
4.2.2 潜在工业遗存的保护策略 |
4.2.3 历史街区的保护策略 |
4.3 保护策略的凝练 |
4.3.1 保护层面的划分 |
4.3.2 厂区内整体式保护 |
4.3.3 厂区内厂房及设备的保护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视角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1 时间范畴的界定 |
1.2.1.1.1 时间的界定 |
1.2.1.1.2 范畴的界定 |
1.2.1.2 十个行业的选取 |
1.2.1.2.1 工业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
1.2.1.2.2 现存遗留所占比例的较高性 |
1.2.2 研究视角 |
1.2.2.1 科技价值的视角 |
1.2.2.2 完整性的视角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1.1 从文化遗产到工业遗产的保护 |
1.5.1.2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起源及发展 |
1.5.1.3 国外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1 英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2 美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3 加拿大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4 日本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2.1 近代中国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 |
1.5.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的起源及发展 |
1.5.2.3 国内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2.3.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与构成研究 |
1.5.2.3.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 |
1.5.2.4《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的建立 |
1.5.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关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与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 |
1.6.1 对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 |
1.6.2 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历程 |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1.8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说明 |
1.9 未尽事宜 |
第2章 近代重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1 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1.1 近代采煤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2.1.1.1 近代采煤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2.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 |
2.1.1.3 小结 |
2.1.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2.1.2.1 近代采煤的完整工艺流程 |
2.1.2.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1.2.2.1 开拓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
2.1.2.2.2 采煤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
2.1.2.2.3 矿井提升与运输及其关键物证 |
2.1.2.2.4 矿井通风与排水及其关键物证 |
2.1.2.2.5 煤的洗选与炼焦及其关键物证 |
2.1.2.2.6 煤矿的动力系统及其关键物证 |
2.1.2.2.7 露天采矿与矿井照明 |
2.1.2.3 小结 |
2.1.3 采煤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2.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2.1.3.2 采煤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2.1.3.2.1 萍乡安源煤矿工业建筑群 |
2.1.3.2.2 本溪湖煤矿工业建筑群 |
2.2 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2.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2.2.1.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2.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 |
2.2.1.3 小结 |
2.2.2 近代钢铁冶炼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2.2.2.1 近代钢铁冶炼的完整工艺流程 |
2.2.2.2 近代炼铁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2.2.3 近代炼钢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2.2.4 近代钢铁加工工艺与关键技术物证 |
2.2.2.5 小结 |
2.2.3 钢铁冶炼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2.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2.2.3.2 钢铁冶炼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2.2.3.2.1 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工业建筑群 |
2.2.3.2.2 本溪湖钢铁工业建筑群 |
2.3 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3.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2.3.1.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2.3.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 |
2.3.1.3 小结 |
2.3.2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2.3.2.1 近代船舶修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
2.3.2.2 近代船舶修造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3.2.2.1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 |
2.3.2.2.2 船舶修造关键技术物证 |
2.3.2.3 小结 |
2.3.3 船舶修造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2.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2.3.3.2 船舶修造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2.3.3.2.1 福建马尾船政工业建筑群 |
2.3.3.2.2 天津市船厂(原大沽造船厂)工业建筑群 |
第3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一) |
3.1 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3.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3.1.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3.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 |
3.1.1.3 小结 |
3.1.2 近代棉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3.1.2.1 近代棉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
3.1.2.1.1 棉纺工艺 |
3.1.2.1.2 棉织工艺 |
3.1.2.2 近代棉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3.1.2.2.1 近代棉纺机具 |
3.1.2.2.2 近代棉织机具 |
3.1.2.2.3 近代纺织动力设备 |
3.1.2.2.4 近代棉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
3.1.2.3 小结 |
3.1.3 棉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3.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3.1.3.2 棉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3.1.3.2.1 中纺公司天津第一纺织分厂 |
3.1.3.2.2 石家庄大兴纺织染厂工业建筑群 |
3.1.3.2.3 西安大华纱厂工业建筑群 |
3.2 近代棉印染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3.2.1 近代棉印染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3.2.2 近代棉印染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3.2.2.1 近代棉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
3.2.2.2 近代棉印染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3.2.2.3 小结 |
3.2.3 棉印染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3.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3.2.3.2 棉印染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3.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印染厂 |
3.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四印染厂 |
第4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二) |
4.1 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4.1.1 近代丝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4.1.1.1 近代动力机器缫丝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1.1.2 近代动力机器丝织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1.1.3 近代动力机器丝绸印染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1.1.4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 |
4.1.1.5 小结 |
4.1.2 近代丝绸业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4.1.2.1 近代缫丝、丝织与丝绸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
4.1.2.1.1 近代缫丝工艺 |
4.1.2.1.2 近代丝织工艺 |
4.1.2.1.3 丝绸印染工艺 |
4.1.2.2 近代丝绸业的关键技术物证 |
4.1.2.2.1 近代缫丝机具 |
4.1.2.2.2 近代丝织机具 |
4.1.2.2.3 近代丝织物染整机具与动力设备 |
4.1.2.2.4 近代丝绸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
4.1.2.3 小结 |
4.1.3 丝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4.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4.1.3.2 丝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4.1.3.2.1 上海第一丝厂 |
4.2 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4.2.1 近代毛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4.2.1.1 近代毛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 |
4.2.1.3 小结 |
4.2.2 近代毛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4.2.2.1 近代毛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
4.2.2.1.1 毛纺工艺 |
4.2.2.1.2 毛织工艺 |
4.2.2.1.3 毛织物整理工艺 |
4.2.2.2 近代毛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4.2.2.2.1 近代毛纺、毛织机具 |
4.2.2.2.2 近代毛整理机具与动力设备 |
4.2.2.2.3 近代毛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
4.2.2.3 小结 |
4.2.3 毛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4.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4.2.3.2 毛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4.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毛纺织厂 |
4.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毛纺织厂 |
4.3 近代麻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4.3.1 近代麻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4.3.2 近代麻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4.3.2.1 近代麻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
4.3.2.2 近代麻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4.3.2.3 小结 |
4.3.3 麻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4.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4.3.3.2 麻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4.3.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制麻厂 |
第5章 近代化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5.1 近代水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5.1.1 近代水泥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5.1.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5.1.2.1 近代水泥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
5.1.2.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5.1.2.3 小结 |
5.1.3 水泥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5.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5.1.3.2 水泥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5.1.3.2.1 川沙水泥厂 |
5.2 近代硫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5.2.1 近代硫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5.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5.2.2.1 近代硫酸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
5.2.2.1.1 二氧化硫的制取 |
5.2.2.1.2 近代铅室法制酸工艺 |
5.2.2.1.3 近代接触法制酸工艺 |
5.2.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5.2.2.3 小结 |
5.2.3 硫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5.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5.2.3.2 硫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5.2.3.2.1 梧州硫酸厂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广州工业发展与城市形态演变(1840~200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广州工业发展相关研究 |
1.2.2 广州城市形态相关研究 |
1.3 研究范围 |
1.3.1 对象范围 |
1.3.2 地区范围 |
1.3.3 时间范围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晚清时期(1840~1911 年) |
2.1 时代背景 |
2.2 工业发展 |
2.2.1 鸦片战争后(1840~1861 年) |
2.2.2 洋务运动时期(1861~1894 年) |
2.2.3 甲午战争后(1894~1911 年) |
2.2.4 小结 |
2.3 城市形态演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1911~1949 年) |
3.1 时代背景 |
3.2 工业发展 |
3.2.1 辛亥革命后(1911~1929 年) |
3.2.2 陈济棠主粤时期(1929~1937 年) |
3.2.3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年) |
3.2.4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1949 年) |
3.2.5 小结 |
3.3 城市形态演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国初期(1949~1978 年) |
4.1 时代背景 |
4.2 工业发展 |
4.2.1 国民经济恢复及转型时期(1949~1958 年) |
4.2.2 大规模经济建设及调整时期(1958~1966 年) |
4.2.3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8 年) |
4.2.4 小结 |
4.3 城市形态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二十年(1978~2000 年) |
5.1 时代背景 |
5.2 工业发展 |
5.2.1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4 年) |
5.2.2 广州技术经济开发区发展时期(1984~1991 年) |
5.2.3 工业郊区化加速时期(1991~2000 年) |
5.2.4 小结 |
5.3 城市形态演变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广州工业发展与城市形态演变的内在关系 |
1.1 工业发展进程 |
1.2 城市形态的演变轨迹 |
1.3 两者联系 |
2 创新成果 |
3 不足与局限 |
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效率、动员与经济增长:计划体制下的上海工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几个概念的厘清 |
四、研究思路与论述框架 |
五、研究方法与主干资料 |
注释 |
第一章 政权鼎革与上海工业企业的改制 |
第一节 接管与改造 |
一、私营经济的恢复与改造 |
二、国营经济的建立与管理 |
第二节 从民主改革到生产改革 |
一、国营企业的民主改革 |
二、私营企业的民主改革 |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搁置 |
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计划与效率:“大跃进”前的制度化管理 |
第一节 技术普及 |
一、学徒制度的演变 |
二、技工学校的培训 |
三、“先进经验”的推广 |
第二节 组织管理 |
一、计划管理 |
二、指标激励 |
三、内部监督 |
四、国家监督 |
第三节 劳动激励 |
一、生产动员与劳动竞赛的兴起 |
二、劳动竞赛的制度化 |
三、“难产”的经济激励 |
四、工厂里的政治文化 |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动员与效率:“大跃进”中的计划管理失序 |
第一节 权力下放与指标体系的失控 |
第二节 技术革命与国家动员 |
第三节 “鞍钢宪法”与反制度化管理 |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纠不了的偏:“大跃进”后的制度重建 |
第一节 《工业七十条》的问世 |
第二节 “大跃进”之后的经济纠偏 |
一、指标收缩 |
二、精减人员 |
第三节 试办托拉斯 |
第四节 “三五”计划的编制 |
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稳住生产:特殊年代的工业组织 |
第一节 “社教”运动中的工业组织 |
第二节 大革命中的工业组织 |
一、革命与生产的拉锯 |
二、“工人造反派”的行动 |
三、计划管理的失常与恢复 |
四、“七·二一”大学的兴起 |
第三节 “四五”计划期间的经济体制改革 |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效率优先与上海工业企业的改制 |
第一节 政治变局与经济纠偏 |
第二节 打破禁区 |
一、“洋奴买办” |
二、“企业自治”和“利润挂帅” |
三、“奖金挂帅” |
第三节 理论重建 |
小结 |
注释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的原因及有利条件 |
一、“一五”计划时期国家重点建设东北重工业的原因 |
(一)构建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战略要求 |
(二)巩固新生政权,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
(三)学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
二、“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的有利条件 |
(一)国家财政状况基本好转是基本前提 |
(二)国营经济的建立及发展是坚实基础 |
(三)苏联对华援助是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 |
(四)东北的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是重要前提 |
第三章 “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的概况与特点 |
一、“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的准备工作 |
(一)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
(二)抽调优秀人才到东北支援 |
(三)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
二、“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的主要布局 |
(一)重点建设机械制造工业 |
(二)集中力量建造冶金工业 |
(三)积极推进化学工业建设 |
(四)积极建设能源动力工业 |
三、“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的特点 |
(一)以国有企业为主导进行建设 |
(二)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相结合 |
(三)依托资源特点形成科学分工 |
第四章 “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的意义和经验 |
一、“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的重大意义 |
(一)建立了较完备的东北重化工业体系,改变了我国重工业落后的状况 |
(二)扩大了东北城市规模,推进了东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
(三)支援了全国工业建设,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
(四)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夯实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 |
二、“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的宝贵经验 |
(一)党的坚强领导重工业建设的政治保证 |
(二)自力更生兼用外援是重工业建设的重要条件 |
(三)坚持走群众路线是重工业建设的力量源泉 |
(四)集中力量重点推进是重工业建设的基本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哈尔滨市香坊区“156工程”工业遗产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课题综述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156 项”重点工程 |
1.2.2 工业遗产 |
1.2.3 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框架图 |
1.4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1.4.1 国外工业遗产研究的历程 |
1.4.2 国内工业遗产研究的历程 |
第二章 香坊区工业遗产评估基础研究 |
2.1 哈尔滨香坊区工业概况 |
2.1.1 哈尔滨市工业资源环境介绍 |
2.1.2 哈尔滨工业建筑遗产概况 |
2.1.3 香坊区工业发展历史沿革 |
2.2 哈尔滨市香坊区工业布局及调整计划 |
2.2.1 香坊区工业用地布局模式 |
2.2.2 香坊区工业用地现存问题 |
2.2.3 香坊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计划 |
2.3 香坊区“156 工程”现状调查 |
2.3.1 现状概述 |
2.3.2 调查内容 |
2.3.3 存在问题 |
2.4 香坊区工业遗产价值评估方案 |
2.4.1 评估思路 |
2.4.2 评估原则 |
2.4.3 评估体系 |
2.4.4 评估因子权重值确定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香坊区“156 工程”工业遗产内在价值评估 |
3.1 历史价值 |
3.1.1 创建时间 |
3.1.2 历史承载力 |
3.1.3 与城市发展相关度 |
3.2 科学技术价值 |
3.2.1 行业开创性 |
3.2.2 工程技术稀缺性 |
3.2.3 建造方式独特性 |
3.3 社会文化价值 |
3.3.1 企业文化 |
3.3.2 与居民生活相关度 |
3.3.3 工业形态的场所精神 |
3.4 艺术价值 |
3.4.1 产业风貌特征 |
3.4.2 建筑工程美学 |
3.4.3 形象风格特点 |
3.5 依据评价结果进行分级保护 |
3.5.1 评估结果分析 |
3.5.2 分级依据与保护细则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香坊区“156 工程”工业遗产再利用分析 |
4.1 建筑实体的可利用性 |
4.1.1 结构安全性 |
4.1.2 空间可塑性 |
4.1.3 各厂区建筑可利用等级分布 |
4.2 技术操作的可行性 |
4.2.1 构造要素 |
4.2.2 材料要素 |
4.2.3 设备要素 |
4.3 区域位置的可达性 |
4.3.1 区域优势 |
4.3.2 交通条件 |
4.4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
4.4.1 环境污染程度 |
4.4.2 景观可利用度 |
4.5 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 |
4.5.1 工业历史纪念园区模式 |
4.5.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模式 |
4.5.3 生态恢复示范园区模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遗产更新设计实践——以轴承厂为例 |
5.1 开放性 |
5.1.1 整合厂区资源 |
5.1.2 引入多元产业 |
5.1.3 建立多级交通体系 |
5.2 延续性 |
5.2.1 延续历史建筑文脉 |
5.2.2 添加现代建筑元素 |
5.2.3 植入新型建筑体量 |
5.3 多样性 |
5.3.1 空间多样性 |
5.3.2 景观多样性 |
5.3.3 生态多样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各厂区具体打分依据 |
附录三:轴承厂工业遗产档案 |
附录四:电机厂工业遗产档案 |
附录五:锅炉厂工业遗产档案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上海锅炉厂技术革新(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D]. 陈卫炉.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2]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D]. 胡晓亮.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1)
- [3]“十七年”时期上海的工人文学创作 ——暨工人小说家论[D]. 任丽青. 上海大学, 2007(06)
- [4]我国炼油与化工机械行业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今后任务[J]. 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情报组. 化工炼油机械通讯, 1975(02)
- [5]哈尔滨三大动力工业遗存研究[D]. 刘春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4)
- [6]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D]. 于磊. 天津大学, 2019(06)
- [7]广州工业发展与城市形态演变(1840~2000年)[D]. 周逸影.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8]效率、动员与经济增长:计划体制下的上海工业[D]. 林超超. 复旦大学, 2013(03)
- [9]“一五”计划时期东北重工业建设研究[D]. 闫丽.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10]哈尔滨市香坊区“156工程”工业遗产价值评估研究[D]. 张津铭. 沈阳建筑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