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_(60)掺入分子筛(论文文献综述)
崔添玉[1](2021)在《基于超声预处理底物的阿魏酸淀粉酯酶催化合成及理化性质》文中提出玉米淀粉价格低廉,绿色可降解,是一种具有双螺旋空腔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内疏水,外亲水”是直链淀粉特有的性质,可作为主体分子与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酚类物质相互作用形成淀粉酚酸酯复合物,从而对玉米淀粉进行改性的同时赋予其植物酚酸的生物学性能。本研究选择玉米淀粉为底物,采用Novozym435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法进行阿魏酸修饰,并在转酯化反应前对反应底物进行超声预处理,从而探究超声预处理底物对阿魏酸淀粉酯酶催化合成的影响,而后对产物阿魏酸淀粉酯进行结构表征及理化性质分析。1.以阿魏酸淀粉酯的取代度为指标,将超声预处理底物时间、超声预处理底物温度和超声预处理底物功率作为实验的单因素,探究超声预处理底物对酶促阿魏酸淀粉酯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超声预处理底物时间为30 min、超声预处理底物温度为60℃、超声预处理底物功率为600 w时阿魏酸淀粉酯取代度最高值可达到0.0728,与未经超声预处理底物相比,超声预处理底物可有效提高阿魏酸淀粉酯的取代度5倍多。且超声预处理底物可有效降解淀粉的结晶度,并使其t0降低,tc、tp和ΔH升高,即超声预处理底物可增加淀粉分子内的直链淀粉含量,增大破解淀粉分子双螺旋结构所需的热能量。2.对阿魏酸淀粉酯进行结构表征:(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显示:合成产物经碱解后在320 nm处具有吸收峰,与阿魏酸标准品在波长320 nm左右出现特殊吸收峰吻合,初步证实阿魏酸被连接到淀粉分子上。(2)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阿魏酸淀粉酯在1728.6 cm-1处产生了新的振动峰,此位置正是由于酯键的羧基伸缩振动而产生的,故阿魏酸淀粉酯成功合成。(3)核磁共振氢谱显示:阿魏酸淀粉酯在阿魏酸乙酯特有的振动峰位置未出现振动峰,但在部分阿魏酸乙酯的出峰范围出现振动峰,由此可证超声预处理底物可酶促合成阿魏酸淀粉酯。(4)扫描电镜显示:原玉米淀粉经超声预处理后完整光滑的表面被破坏,有凹陷及孔洞出现,大量阿魏酸小分子可以通过玉米淀粉分子表面产生的孔隙进入到淀粉分子内部,增加了与淀粉双螺旋孔隙内羟基的接触。此外,生成的阿魏酸淀粉酯失去了淀粉原有的形状,结构被完全破坏,呈絮状断层结构,表面产生大量凹陷的孔洞。(5)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原玉米淀粉的晶型经阿魏酸接枝后由原来的A型转变为V型,证明形成酚酸淀粉包合物。(6)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显示:原玉米淀粉在超声预处理后及酶催化合成阿魏酸淀粉酯后t0、tp、tc及ΔH呈上升趋势,其上升幅度远大于超声预处理底物后淀粉热特性的变化,即酶催化对淀粉热特性的改变大于超声预处理底物对淀粉产生的影响。3.阿魏酸淀粉酯理化性质分析表明:超声预处理底物后制备的阿魏酸淀粉酯与原玉米淀粉相比,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提高4.69%、持水率可提高26.2%、耐酶解淀粉含量提高13.86%、溶解度及膨胀度分别提高4.12%和3.53%、析水率降低2.6%,而粘度及碘吸收能力不及原玉米淀粉。故阿魏酸淀粉酯经超声预处理底物后具有持水、耐酶解、膨胀度相对较高、低粘度、抗冻融性强等理化性质。
孙钰琳[2](2021)在《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催化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含无机金属或金属簇的节点和有机连接体构筑形成的晶态多孔材料。由于其具有大比表面积、可调节结构和高孔隙率,使其成为研究异相催化的理想材料。为了实现材料多功能化及其在多领域广泛应用,可合成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在复合材料中,MOFs和各种功能材料的优点如光、电、催化性质等可以有效地结合起来,起到协同作用。通过将MOFs与活性物质结合,设计合成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对实现催化效果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设计合成C60Pd@Zr-NDI催化剂,来实现金属-有机框架、C60和钯纳米颗粒在串联反应中的协同催化效果。通过合成一系列Pd@HP-UiO-66复合物,研究金属-有机框架中结构缺陷对催化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选用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的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Zr-NDI来封装钯纳米颗粒和C60。合成C60@Zr-NDI,Pd@Zr-NDI和C60Pd@Zr-NDI复合物。所得到的C60Pd@Zr-NDI在催化反应氨硼烷脱氢和苯乙烯加氢串联反应中催化效果增强,C60Pd@Zr-NDI催化性能高于Pd@Zr-NDI。研究C60和钯纳米颗粒添加顺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负载钯纳米颗粒之前先封装C60是提高三元催化体系的催化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一合成策略为构建具有高催化性能的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三元催化体系提供了新方法,在光、电、催化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二)为了研究金属-有机框架中结构缺陷对催化的影响,选择稳定的UiO-66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加入调节剂的量和种类,制备了一系列缺陷程度不同的HP-UiO-66。将HP-UiO-66作为载体负载钯纳米颗粒,合成Pd@HP-UiO-66-12 Acid,Pd@HP-UiO-66-8 Acid-70,Pd@HP-UiO-66-8 Acid-35和Pd@HP-UiO-66-8 Acid-17复合物。合成没有缺陷的ND-UiO-66,负载钯纳米颗粒形成Pd@ND-UiO-66。在对硝基苯酚还原反应中测试其催化效果。发现具有适中缺陷的Pd@HP-UiO-66-8 acid-35展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当合成中引入调节剂含量适当时,结构中缺陷程度增加,催化活性会升高。当合成中调节剂引入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增加其含量催化活性并不是持续上升,而是会降低。表明金属-有机框架结构中缺陷的存在可以调控催化性能,并且适量缺陷对催化性能提高很重要。这项工作为在功能材料中利用结构缺陷来优化催化性能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刘传耀[3](2021)在《新型膜材料制备及分离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膜分离技术在工业和人类活动许多领域有普遍应用,如水处理、精细化工生产、生物制药和能源制备等。分离过程是化工生产中能耗巨大的环节之一,用于分离纯化的能耗占据整个产业能耗的50%。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是降低全球能耗及污染排放的重要手段。膜分离应用的前提和关键是开发出高分离性能的膜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OFs)与共价有机框架(COFs)具有超高的孔隙率和规则孔结构以及易于功能化的特点,是应用于膜分离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然而MOFs/COFs膜的发展仍存在许多挑战,例如其制备流程复杂、分离性能一般、膜服役稳定性不理想等问题。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根据分离体系需求,设计构筑具有特殊孔道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的MOFs/COFs膜,以制备高性能的膜分离材料。得益于MOFs/COFs组成单元的多样性和易于后修饰功能化的特点,本论文从前合成与后修饰合成两个角度出发制备具有高分离性能的膜材料。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设计合成MOFs的配体,在MOFs框架中引入光响应基团,从而制备出光智能响应的Cu(AzDC)(4,4’-BPE)0.5膜。在紫外光/可见光照射下,膜材料中的光响应基团发生可逆的顺/反式构象转变,进而影响Cu(AzDC)(4,4’-BPE)0.5膜孔道对气体分子的相互作用力,实现了外界刺激对膜渗透性能的调控。(2)通过后修饰功能化策略,往COFs框架引入偶氮苯基团,制备具有光响应可控特性的COFs膜。首先采用原位生长方法制备含有羟基的[OH]25%-COF-300膜,随后与4-苯基偶氮苯甲酰氯反应进行后修饰合成,制备[N=N]25%-COF-300膜。[N=N]25%-COF-300膜在紫外光/可见光照射下,COFs框架中的偶氮苯基团发生可逆顺/反构象转变,进而改变COFs膜的气体渗透性能。同时,[N=N]25%-COF-300膜在80 h连续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3)通过后修饰功能化的策略,基于开环反应制备高性能滤膜IISERP-COOH-COF1膜。后修饰功能化不仅可以减小IISERP-COF1膜的孔道窗口大小,还能减少COFs晶间缺陷所造成的非选择性渗透,从而使膜分离性能得到提升。后修饰合成的膜具有优异的纳滤分离性能,具有海水淡化应用潜力。(4)采用后修饰功能化的策略,在COFs框架中引入阳离子基团,削弱了COFs层间作用力,进而将COFs剥离成纳米片,再通过真空抽滤法制备阳离子COFs膜:BTADHBD-Me3N+Cl-膜。BTADHBD-Me3N+Cl-膜对各种类型的染料分子水溶液具有高的染料截留率和优异的水通量。得益于垂直于膜表面的纳米通道,BTADHBD-Me3N+Cl-膜对罗丹明B水溶液具有较高染料截留率,同时,具有比氧化石墨烯膜更高的水通量。
杨亚杰[4](2021)在《靶向设计合成多孔芳香骨架用于客体分子特异性识别》文中提出多孔芳香骨架(PAFs)以其高的比表面积、大的孔隙率、易工程化的孔表面、可设计的功能基团和优异的稳定性等优点,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多个研究领域如吸附、催化和光电等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如何设计识别性功能位点,增强PAFs材料与目标物质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实现对目标物质的“靶向”相互作用仍旧是多孔芳香骨架材料深入研究和发展的难点和挑战。本论文针对目标物质独特的几何、化学结构,通过对PAFs材料自身微观结构的设计,实现了其对目标物质的特异性作用,从而开拓了多孔材料的“靶向”识别功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如何使芳香小分子化合物在特定位置卤化的催化问题,选用全氟的2,3,5,6-四氟-7,7,8,8-四氰基喹啉甲烷(F4-TCNQ)单体,制备出全氟取代(不含C-H键)的多孔芳香族骨架(PAF-63);分别选择了空腔内径从小到大(0.57、0.78和0.95 nm)的三种环糊精(α-环糊精、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以共价键连接的方式镶嵌到PAF-63骨架中。根据尺寸选择效应,得到的材料在卤化反应中表现出芳基底物的对位选择性,使得芳基化合物的邻位得到保护,从而可以定向制备对位卤化产物。2.针对氨气分子独特的化学性质,以有机多孔材料(Tppa-1)为基底,对其孔道进行工程化修饰,设计制备了与氨分子有特定结合能力的功能有机多孔材料。在制备出含有多元化活性基团-N-H、-C=O和-COOH的有机多孔材料后,将三种不同的路易斯酸中心(Ca2+、Mn2+、Sr2+)引入到羧基化结构中,得到了拥有开放的金属位点的有机多孔材料。同时我们发现-N-H、-C=O、-COOH和Sr2+离子与氨分子的结合能力由弱到强。通过骨架多元化和开放金属位点的协同作用,[Sr OOC]17-COF表现出良好的氨吸附性能(298和283 K时分别为14.3和19.8 mmol g-1)。3.针对重金属离子的配位模式(配位原子数、键长、键角等),将分子印迹技术结合到有机多孔材料的构筑当中。分别以高毒性铅离子和能源金属铀离子为研究目标,针对其独特的配位模式,设计制备出“靶向”的印迹位点,利用PAFs材料刚性的骨架结构保持了吸附位点的空间构型,与此同时PAFs材料开放的孔道结构提供了快速传质通道。得到的材料分别对铅离子和铀离子表现出当时最高的离子选择性,选择性系数分别为1.5×102(Pb2+/Cu2+)和7.5×102(UO22+/Fe3+),实现了对目标离子强的特异性吸附功能。4.针对神经毒剂有机磷水解酶的作用机制,分别设计制备出有机磷的水解位点和对硝基苯酚(水解产物)的转移位点,并且以30%和5%的比例将其引入到以四溴四苯甲烷为建筑基块的PAFs骨架中,得到了同时具有水解位点和转移位点的分子印迹模拟酶材料,实现了对多种有机磷分子当时最高效率的水解,水解速率是天然有机磷水解酶(黄杆菌菌株ATCC 27551)的14倍。
高尔豪[5](2020)在《锰铬基尖晶石型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及其NH3-SCR脱硝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氮氧化物(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它会造成酸雨、雾霾等环境污染事件,NOx排放的有效控制对改善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基本完成,工业烟气NOx排放控制的主战场已转移至钢铁、水泥、石化、玻璃等非电行业。用NH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是用于燃煤电厂烟气脱硝最广泛、成熟且高效的技术。为更大力度地削减非电行业的NOx排放,采用SCR脱硝技术对相关工业炉窑进行提标改造势在必行。SCR技术的核心在于催化剂的选择,但燃煤电厂所广泛采用的V2O5-WO3/TiO2催化剂运行温度相对较高,而非电行业的水泥回转窑、玻璃熔窑、冶金烧结机等产生的烟气对中低温条件下的脱硝有较高的需求,故V2O5-WO3/TiO2催化剂难以直接用于非电行业的NOx排放控制。再者,为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其对烟气中的水汽、SO2与碱金属等杂质的抗性也有待提高。因此,研发综合性能优异的中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对典型非电行业烟气NOx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尖晶石型氧化物(AB2O4)机械强度高,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且活性组分易于调控,是构筑中低温SCR催化剂的理想材料。Mn与Cr是中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的有效活性组分,本文尝试构筑了 Mn-Cr尖晶石型氧化物催化剂,并探究了 MnCr2O4尖晶石最佳制备方法。发现相较于沉淀法和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nCr2O4在具有高纯度尖晶石相的同时,也展现出了最佳的脱硝活性和N2选择性。在空速GHSV为60,000 h-1时,其T90温度窗口为169-341℃,在250℃以下时,N2选择性接近100%。为进一步提升MnCr2O4的低温活性和N2选择性,在溶胶凝胶法制得的MnCr2O4的基础上,设计在MnCr2O4的Mn2+位引入了四价Zr4+离子,研究了 Zr4+掺杂的可行性,以及Zr4+掺杂量对MnCr2O4的脱硝性能、构效关系及反应机理的影响。相关表征初步表明Zr4+离子可进入MnCr2O4的晶胞,并形成ZrxMn1-xCr2O4固溶体,其中Zr主要以Zr3+和Zr4+的形态存在。适量的锆掺杂可显着提升MnCr2O4 的 SCR 脱硝活性,其中 Zr0.05Mn0.95Cr2O4效率最佳,在 GHSV=112000 h-1时,它的T90温度窗口为201-333℃,同时其N2选择性和抗水汽性能都较MnCr2O4进一步提升。Zr0.05Mn0.95Cr2O4的酸性和氧化还原性显着强于MnCr2O4,且表面晶格氧因Zr掺杂而被激活而参与了 SCR反应,从而使催化活性大幅提升。进一步结合原位红外技术和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反应活性位点和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Cr是SCR反应的主要活性位点,且有益物质NH2和NO2在Zr0.05Mn0.95Cr2O4上生成的能垒低于MnCr2O4。MnCr2O4的反应机理与温度相关,低于250℃时反应遵循L-H机理,高于250℃时遵循E-R机理。而Zr0.05Nn0.95Cr2O4的反应机理在100-400℃与温度无关,反应主要遵循L-H机理。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了二价Fe,Co,Ni,Cu离子分别在MnCr2O4的Mn2+位的掺杂效应,发现它们掺杂之后都会使MnCr2O4整体的脱硝效率提升,其中Co0.1Mn0.9Cr2O4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佳。通过调整Mn与Co的相对含量,发现Mn0.1CO0.9Cr2O4可展现出显着优于MnCr2O4和CoCr2O4的催化活性,且优于已报道的多数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其T90温度范围为166-393℃(GHSV=112000 h-1),在5 vol.%水汽和200ppm SO2条件下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尖晶石结构的保持对其高催化活性有显着益处。相较于CoCr2O4,Mn0.1Co0.9Cr2O4的比表面积增加了 36.5%,Co3+和Cr5+的含量分别增加了 15.8%和4%,化学吸附氧浓度也显着升高,Lewis酸位上量增加了 2.6倍,同时可还原性变强,从而使Mn0.1Co0.9Cr2O4催化剂的SCR性能提升。CoCr2O4和Mn0.1Co0.9Cr2O4在100-400℃都遵循L-H机理,但是Mn0.1Co0.9Cr2O4上吸附态NH3与单齿硝酸盐等活性物质的数量显着高于CoCr2O4,同时吸附态NH3与硝酸盐之间的反应速率更快。进一步探究了碱金属(Na+)对Mn0.1Co0.9Cr2O4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发现Na+会造成Mn0.1Co0.9Cr2O4催化剂严重的效率损失,当添加1wt.%Na+时,T90变窄为219-300℃(GHSV=112000 h-1)。相关表征发现Na+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的原因在于中毒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变小、Br(?)nsted酸位点减少且酸强度变弱。通过对Mn0.1Co0.9Cr2O4催化剂进行硫酸改性处理,发现0.1 M硫酸不仅对新鲜催化剂活性有小幅提升效果,且酸改性后的催化剂的抗Na+中毒性能也显着增强,T90窗口可维持在199-400℃。其原因在于酸处理后钠盐与催化剂的结合被抑制,Na2O的生成量减少,同时酸处理后催化剂的Br(?)nsted酸量增加提供了更多与Na+结合的位点,减弱了对催化剂自身活性位点的毒害,从而保留了充足的活性位点。
蔡采彬[6](2020)在《聚乙二醇杂化膜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油中的硫燃烧产生硫氧化物、严重污染环境,因此生产低硫汽油成为当务之急。选择渗透汽化脱硫技术脱除油品中硫化物不仅能耗低、分离性能高且环境友好。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溶剂对PVDF基膜的影响,制备出高性能的PEG/PVDF复合膜;通过物理共混的方法制备Cu BTC填充PEG复合膜;采用同溶剂工艺共混的方法,进一步制备出Cu BTC分散均匀的Cu BTC-PEG杂化膜。本实验制备不同孔径的PVDF超滤膜,研究底膜对PEGPVDF复合膜脱硫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基膜和复合膜分别进行表征,对它们的表面和断面形貌,官能团,结晶度进行分析。计算了PVDF基膜的孔尺寸和孔隙率,测试了基膜的超滤性能,并测试了PEG/PVDF复合膜的脱硫性能。实验结果显示,相比较于N-甲基吡咯烷酮和N,N-二甲基乙酰胺,选用磷酸三乙酯作溶剂时复合膜的脱硫性能最好,渗透通量和富硫因子分别为1.103 kg/(m2·h)和6.325,且磷酸三乙酯的毒性最小,最终选择磷酸三乙酯作溶剂制备的PVDF基膜进行后续的实验。为了提高PEG/PVDF复合膜中的脱硫性能,本文选择颗粒尺寸相对较小、对噻吩有优先吸附力的Cu BTC型MOF粒子填充,制备Cu BTC填充PEG混合基质膜。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BET分析等对Cu BTC颗粒的形貌和晶体结构和Cu BTC-PEG/PVDF复合膜进行分析表征。研究负载量、温度、进料硫含量和操作时间对混合基质膜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Cu BTC的填充量为3%时,膜的脱硫性能最佳,渗透通量和富硫因子分别为2.206 kg/(m2·h)和8.792。为进一步解决Cu BTC颗粒与PEG基体的界面缺陷问题,本实验通过调控反应条件降低Cu BTC颗粒的尺寸,然后采用同溶剂工艺共混制备了缺陷少的混合基质膜。其中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BET分析等对Cu-BTC颗粒和Cu BTC-PEG/PVDF复合膜进行分析表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Cu BTC的填充量为4%时,膜的渗透通量和硫富集系数为2.358 kg/(m2h)和10.33,克服了在膜改性过程中的“trade-off”效应,实现了选择性和渗透性的同时提高。
任瑶[7](2020)在《刺激性聚合物/纳米碳材料的电化学响应研究》文中提出电化学传感具有高灵敏度、操作简易、易微型化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传感方法。本文通过RAFT法合成得到所需的温敏性高分子嵌段聚合物,再将所得聚合物与纳米材料作用,制备出具有温度响应电化学识别作用的传感器。(1)采用RAFT法,分别以N-(2-羟乙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EDMAT为链转移剂,TPO为链引发剂逐步合成了阳离子嵌段聚合物PHEAA44-b-PNIPAM94-b-PMAPTAC32(PHNM)。再利用聚合物PHNM与肉桂酸进行酯化反应得到P(HEAACA7-co-HEAA37)-b-PNIPAM94-b-PMAPTAC32(PCHNM)。经GPC和1H-NMR测试,表明已经成功制备了阳离子嵌段聚合物PCHNM。(2)通过PCHNM与C60混合,并对电极进行修饰,得到了具有温度响应的PCHNM/C60/GCE修饰电极。当温度高于LCST时,PCHNM中的PNIPAM链段收缩,使得季铵盐阳离子端与电极表面的距离拉近,[Fe(CN)6]3-与PCHNM进行静电吸附作用接近电极表面,通过C60促进电子在电极表面的传导。温度低于LCST时,PNIPAM链段伸展,电子在电极表面的传导作用降低。通过PCHNM与C60间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对[Fe(CN)6]3-的电化学响应的可控调节。(3)C60与GO混合后再与PCHNM混合,并对电极进行修饰得到了PCHNM/GC/GCE修饰电极,对多巴胺(DA)进行温度响应电化学识别。42℃时,PCHNM处于收缩状态,多巴胺(DA)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加强,峰电流增加;而16℃时PCHNM伸展,切断了DA在电极表面的电子传导,峰电流降低。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了对DA具有温度响应电化学识别的复合膜PCHNM/GC。(4)PNIPAM101-b-PAAEB37与GO、SMWCNTs以不同的电极滴加方式,形成了具有两种不同温度响应的复合膜(P/GS与PGS),通过碳材料与聚合物间的协同作用,对HQ/CC进行温度响应电化学识别。P/GS膜:T>LCST时,聚合物收缩覆盖在电极表面,不利于HQ/CC在电极表面的电子传导,峰电流降低;T<LCST,HQ/CC穿过聚合物在电极表面进行电化学反应,峰电流增加。PGS膜:T>LCST时,复合材料导电性增强促进HQ/CC在电极表面进行电化学反应,峰电流增加;T<LCST时,因聚合物链伸展,导致碳材料间的距离拉长,HQ/CC不能通过碳材料在电极表面进行电化学反应,峰电流降低。由上可知,我们成功制备了对HQ/CC具有两种不同温控电化学调节作用的膜(P/GS与PGS)。
姜海蛟[8](2020)在《含硫、硒元素的有机光电分子的设计与合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杂原子调控有机光电材料性能,是设计高性能有机半导体材料的重要手段。大量基于含硫原子杂环的化合物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如:聚噻吩、苯并噻吩类衍生物、稠合噻吩化合物等。硒原子与硫处于同一主族,表现出与硫原子相似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但是半径更大,更容易极化,且能容纳更多的电荷注入。此外,含硒元素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分子间易产生Se-Se相互作用而使固态下分子的排列更加紧密有序,分子间作用力增强,从而有助于载流子的传输。同时Se具有重原子效应,增加了自旋轨道耦合能力,促进系间窜跃(ISC),有利于产生三线态。而且硒吩的氧化还原电位比噻吩更低,可增强材料对氧的稳定性。据此,用硒元素替代硫元素有可能为开发高性能有机光电材料提供新思路。本论文从在有机芳香化合物中引入S,Se杂原子来调控其光电性能入手,设计合成一系列含有杂原子的新型有机稠环分子,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探究它们的光电性质。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噻吩和硒吩的具有强给电子能力的有机共轭稠环化合物CTT、BTT和BTS,并与有机受体分子(TCNB和TCNQ)以1:1比例组装制备有机共晶体。通过理论计算与光谱研究,证实了3种新型有机共晶中的电荷转移性质。单晶结构与光学性质表明,引入不同杂原子种类和位置会对有机共晶体的堆积和发光性能产生影响,由于CTT与TCNB之间存在两种角度不同的堆积方式,使其形成具有三维立体形貌的微纳晶体,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光波导现象。引入重原子Se导致共晶体的荧光强度、寿命和量子产率减小,同时会使共晶体之间产生更强的电荷转移相互作用,使发射峰红移,有利于调控共晶体的发光。2.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萘并二硒吩结构的有机稠环分子。通过预测单晶结构,计算得到萘并二硒吩衍生物的单晶空穴迁移率大于10cm2/V·s,比基于萘并二噻吩类似物空穴迁移率大一个数量级。探索制备单晶器件,尝试验证理论计算迁移率方法的准确性。3.在含噻吩的稠环化合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B、N杂原子,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N杂原子和BN共价键的新型有机稠环分子。计算结果表明,BN键的引入可以保持共轭环的优良芳香性,说明用BN键代替等电子的CC双键是一种拓展有机共轭材料研究体系的新思路。用含强吸电子基团噻唑并噻唑的NSP与TCNB制备的共晶体,从单晶结构与光谱表征可知,在共晶体中同时存在分子间π-π相互作用与电荷转移相互作用。
于广莉[9](2020)在《微孔有机框架材料的可控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分离是工业中重要的步骤之一,在化工、石化、制药、核工业以及其它诸多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2016年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评述性文章:七大改变化工世界的分离过程,其中包括:原油中获取碳氢化合物、海水提铀、烯烃/烷烃分离、矿石中提取稀土金属、苯系物分离、水系中痕量污染物的去除和温室气体的捕获。过去几十年尽管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分离科学与技术方面仍面临着巨大挑战。例如许多分离过程是高耗能的,仅蒸馏分离工艺就占全球总能耗的10-15%。因此,有必要探索其它可替代的方法,来提高分离效果,降低分离成本以及消除环境污染。本论文将从微孔有机框架材料出发,以气体分离理论为指导,通过定向设计合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和多孔有机框架材料(POFs),并系统地研究其吸附分离和膜分离性能。具体工作如下:1.纳米晶作为材料的一种特殊聚集态,可以为材料带来卓越性能,特别是促进多孔材料中物质的传输。本论文中,我们采用两种类型的添加剂(氨水和月桂酸)合成CaSDB纳米晶,有效地将晶体尺寸控制在400-700 nm。在合成体系中,氨水作为成核促进剂,而月桂酸作为晶体生长抑制剂。通过精确改变合成液中氨水的含量,可以将CaSDB晶体从纳米级(600 nm)调控至单晶尺寸(35μm)。N2吸附结果表明,使用上述两种添加剂合成的CaSDB纳米晶具有相同的孔隙率:相同的孔径尺寸(5.0?)、相似的比表面积(140-157 m2 g-1)和超微孔体积(0.02-0.027 cm3 g-1)。Xe和Kr吸附结果表明,CaSDB纳米材料对Xe/Kr具有良好的热力学选择性(20.5),归因于Xe分子(4.1?)与CaSDB孔壁(5.0?)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柱穿透实验结果表明,Xe/Kr动态选择性接近于热力学选择性。更重要的是,CaSDB纳米晶对Xe吸附速率非常快,定量计算出纳米晶的速率常数为1.8×10-2min-1,远高于微米晶体(5.53×10-3min-1)和大单晶(1.65×10-3min-1)。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吸附速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CaSDB纳米晶具有较高的外比表面积。循环实验结果表明,CaSDB纳米材料在Xe/Kr选择性和Xe吸附容量方面显示出优良的稳定性和可重现性,因而在分离和捕获Xe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大多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掺杂的混合基质膜在CO2分离中都面临着低渗透通量的难题。本论文中,我们提出一种全新的复合策略制备混合基质膜,即将UiO-66-CN和PIM-1化学交联,进而在UiO-66-CN@sPIM-1膜中构筑加快CO2分子快速传输的贯通孔道。此策略包括以下两点:一是通过热交联使PIM-1链节中的-CN发生聚合,打开闭塞孔道;二是sPIM-1的聚合物链节与UiO-66-CN纳米晶的表面共价交联,可以有效地消除两相界面缺陷。XRD和N2吸附结果表明,UiO-66-CN纳米晶的多孔结构在混合基质膜中保持完整,可以利用MOF的孔道选择性地吸附CO2。分离结果表明,UiO-66-CN@sPIM-1膜具有超高的CO2渗透通量(154334-22665 Barrer),接近于UiO-66-NH2单晶膜(约为单晶膜的65-75%)。另外,CO2/N2理想选择性为23.9-28.6,与UiO-66-NH2单晶膜相近(24.6-29.6)。UiO-66-CN@sPIM-1膜的渗透通量和选择性远远超过大多数MOFs掺杂的混合基质膜,并且高于2008年Robeson的上限值。独特的结构和出色的CO2/N2分离性能,使UiO-66-CN@sPIM-1膜在实际CO2分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3.无缺陷的混合基质膜能够快速、选择性地传输CO2分子。本论文中,我们设计合成一种多孔有机框架材料(POFs),并作为新型纳米填充剂制备混合基质膜。首次将三角型单体(三聚氰胺,MA)与另一种直线型单体(1,4-哌嗪二甲醛,PDA)在微波反应器中聚合,成功合成出MAPDA POF材料。MAPDA具有纯有机骨架结构,其比表面积为548.3 m2 g-1,孔径尺寸约为1.0 nm。SEM图片显示MAPDA粒子大小约为42 nm。吸附结果表明,MAPDA选择性地吸附CO2,在298 K和101 kPa条件下,CO2的吸附量为47.0 cm3 g-1。单组分气体渗透结果表明,与纯PIM-1膜相比,MAPDA/PIM-1-15的CO2渗透通量从3694.5 Barrer显着增加至7861.9 Barrer,同时CO2/N2理想选择性从18.9提高至23.9。高的孔隙率和分子亲和力是增强CO2渗透通量和CO2/N2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混合气体(50CO2:50N2和15CO2:85N2)渗透结果也证实MAPDA/PIM-1-15膜具有超强的CO2捕获能力,其分离性能超过2008年Robeson的上限值。MAPDA/PIM-1膜具有优异的分离性能和较高的稳定性,为下一代CO2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李竞草[10](2020)在《疏水性CDs@MOF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苯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典型挥发性有机物(VOCs)苯由于具有较大的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随着苯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如何高效的治理含苯废气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课题。吸附法是处理含苯废气的主要技术之一,但吸附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水分子会极大抑制吸附剂对苯的吸附和造成再生能耗的增加。因此,设计出一种在湿环境下的高效苯吸附剂仍是目前吸附技术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和Cu-BTC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适宜的孔隙结构,在苯气体吸附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在研究MIL-101和Cu-BTC对苯和水吸附性能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复合手段优化制备了高疏水性碳点@MOFs(CD@MOFs)复合吸附剂,探讨了苯和水在其上的吸附机理和竞争吸附行为。研究结果为湿环境条件下高效吸附剂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归纳如下:(1)静态单组分测试结果显示,MIL-101对苯和水具有较大的饱和吸附量,这主要归因于MIL-101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采用低浓度含苯气体进行动态吸附测试,发现由于Cu-BTC具有更小的孔径和更多的不饱和金属位,其对苯具有相对较高的动态吸附量;但在含水条件下测试时,Cu-BTC对苯吸附性能低于MIL-101,表明苯和水分子在Cu-BTC上有相同的吸附位,且其对水分子有更强的吸附能力。(2)采用葡萄糖浸渍碳化、HCDs浸渍负载和HCDs原位合成三种方法制备得到了碳点@MOF(CD@MOF)、浸渍-疏水性碳点@MOF(JZ-HCD@MOF)和原位-疏水性碳点@MOF(YW-HCD@MOF)三类复合材料。测试表明:CD@MOF复合材料的疏水性及苯吸附性能改善效果不明显;JZ-HCD@MOF苯吸附性能有所降低但疏水性显着提高;YW-HCD@Cu-BTC的苯的吸附性能和疏水性均显着提高。(3)MIL-101的添加时间影响JZ-HCD@MIL-101复合材料的疏水性,其中JZ-HCD@MIL-101-0.25疏水性最强;随着HCDs溶液浓度的增加,JZ-HCD@MOF对苯和水的饱和吸附量逐渐降低;YW-HCD@Cu-BTC对水的吸附量逐渐降低,低压下对苯的静态平衡吸附量先增加后降低,其中YW-HCD@Cu-BTC-C1吸附量最大。(4)YW-HCD@Cu-BTC对苯的动态吸附性能显着增强。无水条件下,YW-HCD@Cu-BTC-C1的穿透时间是Cu-BTC的5倍;有水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穿透时间仍相对较长,且随HCDs引入量的增加而快速延长,表明HCDs的引入极大提升Cu-BTC在苯的吸附竞争性。
二、C_(60)掺入分子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_(60)掺入分子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超声预处理底物的阿魏酸淀粉酯酶催化合成及理化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绪论 |
1.1 淀粉 |
1.1.1 淀粉的结构 |
1.1.2 淀粉的基本性质 |
1.2 改性淀粉 |
1.2.1 物理法制备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
1.2.2 化学法制备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
1.2.3 生物法制备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
1.2.4 复合法制备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
1.2.5 改性淀粉的应用 |
1.3 阿魏酸及阿魏酸淀粉酯 |
1.3.1 阿魏酸的生理活性 |
1.3.2 阿魏酸的应用 |
1.3.3 阿魏酸淀粉酯的概述 |
1.3.4 脂肪酶催化阿魏酸淀粉酯合成机理 |
1.4 超声技术的概述 |
1.4.1 超声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
1.4.2 超声过程中淀粉的变化 |
1.5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目的及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3 研究内容 |
2 超声预处理底物对酶促阿魏酸淀粉酯合成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脂肪酶活力的测定 |
2.3.2 阿魏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3 阿魏酸淀粉酯的合成技术路线 |
2.3.4 阿魏酸淀粉酯的合成技术流程图 |
2.3.5 结晶度分析 |
2.3.6 热力学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过量底物阿魏酸乙酯及阿魏酸的去除薄层色谱检测结果 |
2.4.2 过量底物阿魏酸乙酯及阿魏酸的去除紫外分光光度检测结果 |
2.4.3 超声预处理底物的时间对阿魏酸淀粉酯取代度影响 |
2.4.4 超声预处理底物的温度对阿魏酸淀粉酯取代度影响 |
2.4.5 超声预处理底物的功率对阿魏酸淀粉酯取代度影响 |
2.4.6 超声预处理底物对淀粉结晶性的影响 |
2.4.7 超声预处理底物对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阿魏酸淀粉酯结构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表征方法 |
3.3.1 紫外测定 |
3.3.2 红外测定 |
3.3.3 核磁共振测定 |
3.3.4 扫描电镜(SEM)观测 |
3.3.5 X-射线衍射(XRD)测定 |
3.3.6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 |
3.4 结果分析 |
3.4.1 紫外测定图谱分析 |
3.4.2 红外测定图谱分析 |
3.4.3 核磁共振测定图谱分析 |
3.4.4 扫描电镜颗粒形貌分析 |
3.4.5 X-射线衍射测定图谱分析 |
3.4.6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阿魏酸淀粉酯理化性质的探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理化性质的探究 |
4.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备 |
4.3.2 DPPH自由基清除力的测定 |
4.3.3 吸水率的测定 |
4.3.4 黏度(RVA)的测定 |
4.3.5 耐酶解特性的测定 |
4.3.6 碘吸收特性的测定 |
4.3.7 溶解度及膨胀度的测定 |
4.3.8 凝沉及抗老化的测定 |
4.3.9 冻融稳定性的测定 |
4.4 结果分析 |
4.4.1 DPPH清除率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4.4.2 持水率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4.4.3 粘度(RVA)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4.4.4 耐酶解特性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4.4.5 碘吸收特性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4.4.6 溶解度和膨胀度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4.4.7 凝沉及抗老化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4.4.8 冻融稳定性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催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发展 |
1.2.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特点 |
1.2.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 |
1.3 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催化应用 |
1.3.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催化应用 |
1.3.2 金属纳米颗粒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设计与合成 |
1.3.3 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催化性能 |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C_(60)Pd@Zr-NDI的合成及催化氨硼烷脱氢和苯乙烯加氢串联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活性测试 |
2.3.1 合成配体dcphOH-NDI |
2.3.2 合成金属-有机框架Zr-NDI |
2.3.3 合成C_(60)@Zr-NDI,Pd@Zr-NDI复合物 |
2.3.4 合成C_(60)Pd@Zr-NDI复合物 |
2.3.5 催化活性测试 |
2.4 样品的表征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C_(60)Pd@Zr-NDI复合材料结构表征 |
2.5.2 C_(60)Pd@Zr-NDI催化性能研究 |
2.5.3 催化剂循环利用表征 |
2.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Pd@HP-UiO-66的制备及催化对硝基苯酚还原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活性测试 |
3.3.1 合成ND-UiO-66,HP-UiO-66 |
3.3.2 合成Pd@ND-UiO-66,Pd@HP-UiO-66 |
3.3.3 催化活性测试 |
3.4 样品的表征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Pd@UiO-66结构表征 |
3.5.2 Pd@HP-UiO-66催化性能研究 |
3.5.3 催化剂循环利用表征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拟发表的论文 |
(3)新型膜材料制备及分离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有机框架(MOFs)及其膜分离应用 |
1.2.1 MOFs及MOFs膜 |
1.2.2 MOFs膜的合成方法 |
1.2.3 MOFs膜的应用 |
1.3 共价有机框架(COFs)及膜分离应用 |
1.3.1 用于膜分离COFs的关键特性 |
1.3.2 COFs膜的制备方法 |
1.3.3 COFs膜的应用 |
1.4 后修饰功能化合成(PSM) |
1.4.1 后修饰功能化的原理 |
1.4.2 MOFs后修饰功能化及应用 |
1.4.3 COFs后修功能化及应用 |
1.5 光智能响应膜材料 |
1.5.1 智能响应膜材料 |
1.5.2 光智能响应膜材料 |
1.6 高效分离纳滤膜材料 |
1.6.1 纳滤分离应用 |
1.6.2 纳滤膜材料研究进展 |
1.7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光智能响应Cu(AzDC)(4,4’-BPE)_(0.5)膜制备及用于氢气纯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Cu(AzDC)(4,4’-BPE)_(0.5)膜的制备 |
2.2.3 样品表征测试条件 |
2.2.4 气体分离性能实验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Cu(AzDC)(4,4’-BPE)_(0.5)粉末的合成与表征 |
2.3.2 Cu(AzDC)(4,4’-BPE)_(0.5)膜的气体分离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后修饰法制备[N=N]_(25%)-COF-300光智能响应膜及气体分离应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的制备及分离性能测试方法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OH]_(25%)-COF-300粉末及[N=N]_(25%)-COF-300粉末合成 |
3.2.3 [OH]_(25%)-COF-300膜和[N=N]_(25%)-COF-300膜的制备 |
3.2.4 样品表征测试条件 |
3.2.5 气体分离性能实验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N=N]_(25%)-COF-300粉末表征 |
3.3.2 [N=N]_(25%)-COF-300膜分离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后修饰法制备高性能IISERP-COOH-COF1纳滤膜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IISERP-COOH-COF1膜的制备 |
4.2.3 样品表征测试条件 |
4.2.4 纳滤分离性能实验 |
4.2.5 理论计算部分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IISERP-COF1及IISERP-COOH-COF1粉末的表征 |
4.3.2 IISERP-COOH-COF1膜纳滤性能 |
4.3.3 IISERP-COOH-COF1膜纳滤分离理论计算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后修饰制备阳离子COF纳滤膜用于染料水净化 |
5.1 引言 |
5.2 材料的制备及分离性能测试方法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BTADHBD的合成及后修饰剥离 |
5.2.3 BTADHBD-Me_3N~+Cl~-膜的制备 |
5.2.4 染料溶液分离性能测试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COFs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稳定性分析 |
5.3.2 BTADHBD-Me_3N~+Cl~-膜染料水分离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靶向设计合成多孔芳香骨架用于客体分子特异性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孔材料简介 |
1.2 有机多孔材料 |
1.2.1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s) |
1.2.2 多孔芳香骨架材料(PAFs) |
1.3 多孔材料用于特异性识别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意义及目的 |
1.5 实验仪器及参数 |
第二章 全氟PAFs材料的设计制备及选择性卤化芳香化合物研究 |
2.1 引言 |
2.2 分子设计思想 |
2.3 实验部分 |
2.3.1 试剂 |
2.3.2 PAF-63 的合成 |
2.3.3 α-CD-PAF-63、β-CD-PAF-63 和γ-CD-PAF-63 的合成 |
2.3.4 物理掺杂的α-CD@PAF-63、α-CD@活性炭和α-CD@二氧化硅的制备 |
2.4 PAFs类系列材料的表征 |
2.4.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2.4.2 固体核磁分析(~(13)C NMR) |
2.4.3 浸出实验分析和元素分析 |
2.4.4 粉末X-射线衍射(PXRD)分析 |
2.4.5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
2.4.6 热稳定性分析 |
2.4.7 多孔结构分析 |
2.5 PAFs类系列材料对芳基化合物的卤化性能研究 |
2.5.1 PAFs类系列材料对芳基化合物的吸附性能分析 |
2.5.2 PAFs材料对芳基化合物的选择性卤化实验 |
2.5.3 PAFs材料对芳基化合物的选择性卤化的结果与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具有开放性金属位点有机多孔材料的设计制备与选择性氨气吸附研究 |
3.1 引言 |
3.2 分子设计思想 |
3.3 实验部分 |
3.3.1 试剂 |
3.3.2 单体三甲酰基间苯三酚(TFP)的合成 |
3.3.3 [HOOC]_X-COFs的合成 |
3.3.4 [MOOC]_(17)-COFs的合成 |
3.4 COFs类系列材料的表征 |
3.4.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3.4.2 [HOOC]_X-COFs和[MOOC]_(17)-COFs元素分析 |
3.4.3 粉末X-射线衍射(PXRD)分析 |
3.4.4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
3.4.5 热稳定性分析 |
3.4.6 多孔结构分析 |
3.5 COFs类系列材料的氨吸附性能研究 |
3.5.1 [HOOC]_X-COFs和[MOOC]_(17)-COFs氨吸附以及释放测试方法 |
3.5.2 [HOOC]_X-COFs和[MOOC]_(17)-COFs氨吸附以及释放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子印迹型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用于选择性吸附铅离子 |
4.1 引言 |
4.2 分子设计思想 |
4.3 实验部分 |
4.3.1 试剂 |
4.3.2 Pb~(2+)离子印迹配合物的合成 |
4.3.3 印迹选择性吸附Pb~(2+)离子的有机多孔材料(MIPAFs)的合成 |
4.3.4 传统的Pb~(2+)离子印迹聚合物(MIP)的合成 |
4.3.5 非印迹有机多孔材料(NPAF)的合成 |
4.3.6 MIPAFs负载在聚氯乙烯管上 |
4.4 PAFs类系列材料的表征 |
4.4.1 Pb~(2+)离子印迹配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4.4.2 PAFs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4.4.3 PAFs的固体核磁分析(~(13)C NMR) |
4.4.4 粉末X-射线衍射(PXRD)分析 |
4.4.5 热稳定性分析 |
4.4.6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
4.4.7 多孔结构分析 |
4.5 MIPAFs类材料Pb~(2+)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
4.5.1 MIPAFs类材料Pb~(2+)离子吸附测试方法 |
4.5.2 MIPAFs类材料Pb~(2+)离子选择性测试方法 |
4.5.3 MIPAFs复合管循环测试方法 |
4.5.4 MIPAFs类系列材料Pb~(2+)离子吸附性能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子印迹多孔芳香骨架选择性提取铀离子 |
5.1 引言 |
5.2 分子设计思想 |
5.3 实验部分 |
5.3.1 试剂 |
5.3.2 UO_2~(2+)离子印迹配合物的合成 |
5.3.3 印迹选择性吸附UO_2~(2+)离子的有机多孔材料(MIPAFs)的合成 |
5.3.4 MIPAFs配合物涂层的制备 |
5.3.5 传统的UO_2~(2+)离子印迹聚合物(MIP)的合成 |
5.4 PAFs类系列材料的表征 |
5.4.1 UO_2~(2+)离子印迹配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5.4.2 MIPAFs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5.4.3 MIPAFs的固体核磁分析(~(13)C NMR) |
5.4.4 MIPAFs的元素分析 |
5.4.5 MIPAFs粉末X-射线衍射(PXRD)分析 |
5.4.6 热稳定性分析 |
5.4.7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
5.4.8 多孔结构分析 |
5.5 MIPAFs材料UO_2~(2+)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
5.5.1 MIPAFs材料UO_2~(2+)离子吸附测试方法 |
5.5.2 MIPAFs类材料UO_2~(2+)离子选择性测试方法 |
5.5.3 MIPAFs复合涂层循环测试方法 |
5.5.4 MIPAFs材料UO_2~(2+)离子吸附性能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串联双功能位点的多孔人工酶用于选择性水解有机磷研究 |
6.1 引言 |
6.2 分子设计思想 |
6.3 实验部分 |
6.3.1 试剂 |
6.3.2 过渡态类似物(4-硝基苄基磷酸二乙酯)印迹配合物(水解配合物)的合成 |
6.3.3 MIPAFs0-4 的合成 |
6.3.4 对硝基苯酚印迹配合物(转移配合物)的合成 |
6.3.5 MIPAFs5-8 的合成 |
6.3.6 MIPAFs-9 的合成 |
6.3.7 传统印迹聚合物MIP-1(带水解位点)的合成 |
6.3.8 传统印迹聚合物MIP-2(带转移位点)的合成 |
6.4 PAFs类系列材料的表征 |
6.4.1 水解配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以及核磁氢谱(~1H NMR) |
6.4.2 转移配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以及核磁氢谱(~1H NMR) |
6.4.3 水解配合物和转移配合物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
6.4.4 MIPAFs0-9 的红外吸收光谱和固体核磁分析(~(13)C NMR) |
6.4.5 MIPAF-3、MIPAF-7和MIPAF-9 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 |
6.4.6 MIPAFs元素分析 |
6.4.7 MIPAFs粉末X-射线衍射(PXRD)分析 |
6.4.8 热稳定性分析 |
6.4.9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
6.4.10 多孔结构分析 |
6.5 MIPAFs人工酶对有机磷水解性能研究 |
6.5.1 MIPAFs水解性能测试方法 |
6.5.2 MIPAFs对对硝基苯酚吸附性能测试方法 |
6.5.3 多孔人工酶MIPAF-9的p H稳定性测试方法 |
6.5.4 多孔人工酶MIPAF-9 的重金属离子稳定性测试方法 |
6.5.5 多孔人工酶MIPAF-9 的有机溶剂稳定性测试方法 |
6.5.6 多孔人工酶MIPAF-9 的循环使用测试方法 |
6.5.7 多孔人工酶MIPAF-9 的选择性测试方法 |
6.5.8 MIPAFs1-4 有机磷水解性能结果与讨论 |
6.5.9 MIPAFs5-8 对硝基苯酚吸附性能结果与讨论 |
6.5.10 多孔人工酶MIPAF-9 有机磷水解性能结果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5)锰铬基尖晶石型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及其NH3-SCR脱硝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氮氧化物的产生与其控制技术 |
1.2.1 氮氧化物的产生 |
1.2.2 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 |
1.3 SCR催化剂 |
1.3.1 分子筛催化剂 |
1.3.2 贵金属催化剂 |
1.3.3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1.3.4 尖晶石型氧化物在SCR催化领域的应用 |
1.4 SCR反应机理 |
1.5 密度泛函理论(DFT)在SCR脱硝的应用 |
1.6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2 实验仪器、试剂及表征方法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SCR催化剂性能测试 |
2.2.1 SCR催化剂评价装置 |
2.2.2 脱硝效率 |
2.3 样品表征 |
2.3.1 X射线晶体衍射(XRD) |
2.3.2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 |
2.3.3 比表面积、孔径及孔容分析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6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2.3.7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3.8 O_2程序升温还原(O_2-TPD) |
2.3.9 原位红外漫反射傅立叶变换光谱(in situ DRIFTS) |
2.4 DFT计算参数设置 |
3 Mn-Cr复合尖晶石氧化物体系的脱硝性能 |
3.1 催化剂制备 |
3.1.1 水热合成法 |
3.1.2 溶胶凝胶法 |
3.1.3 沉淀法 |
3.2 晶型结构 |
3.3 脱硝性能 |
3.3.1 NH_3-SCR催化活性 |
3.3.2 N_2选择性 |
3.4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 |
3.5 微观形貌 |
3.6 表面元素分析 |
3.7 表面酸性 |
3.8 氧化还原性能 |
3.9 本章小结 |
4 Zr~(4+)在MnCr_2O_4的A~(2+)位的掺杂效应 |
4.1 催化剂制备 |
4.2 脱硝性能 |
4.3 晶型结构、比表面积与孔结构 |
4.3.1 XRD分析 |
4.3.2 Raman光谱分析 |
4.3.3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 |
4.4 微观形貌 |
4.5 表面元素分析 |
4.6 表面酸性 |
4.7 氧化还原性能 |
4.8 氧物种吸附脱附特性 |
4.9 Zr_xMn_(1-x)Cr_2O_4中Mn、Cr与Zr的协同作用 |
4.10 原位红外实验 |
4.10.1 NH_3的吸附特性 |
4.10.2 NO+O_2的吸附特性 |
4.10.3 NO+O_2与预吸附NH_3的瞬态反应 |
4.10.4 NH_3与预吸附NO+O_2的瞬态反应 |
4.10.5 NH_3+NO+O_2反应 |
4.11 DFT计算 |
4.11.1 NH_3与NH_2的吸附构型 |
4.11.2 NH_2的生成 |
4.11.3 NO和NO_2的吸附构型 |
4.11.4 NO_2的生成 |
4.12 MnCr_2O_4和Zr_(0.05)Mn_(0.95)Cr_2O_4的NH_3-SCR反应机理 |
4.13 本章小结 |
5 二价金属离子(Fe~(2+),Co~(2+),Ni~(2+),Cu~(2+))在MnCr_2O_4的A~(2+)位的掺杂效应 |
5.1 催化剂制备 |
5.2 脱硝活性 |
5.2.1 M_(0.1)Mn_(0.9)Cr_2O_4(M=Mn,Fe,Co,Ni,Cu)的脱硝活性 |
5.2.2 Co_xMn_(1-x)Cr_2O_4催化剂的脱硝活性 |
5.3 抗水抗硫性能 |
5.4 晶型结构、比表面积与孔结构 |
5.4.1 XRD分析 |
5.4.2 Raman光谱分析 |
5.4.3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 |
5.5 微观形貌 |
5.6 表面元素分析 |
5.7 表面酸性 |
5.8 氧化还原性能 |
5.9 原位红外实验 |
5.9.1 NH_3的吸附特性 |
5.9.2 NO+O_2的吸附特性 |
5.9.3 NO+O_2与预吸附NH_3的瞬态反应 |
5.9.4 NH_3与预吸附NO+O_2的瞬态反应 |
5.10 DFT计算 |
5.10.1 氧空穴生成能 |
5.10.2 NH_3的吸附构型 |
5.10.3 NO的吸附构型 |
5.11 MnCr_2O_4与Mn_(0.1)Co_(0.9)Cr_2O_4的NH_3-SCR反应机理 |
5.12 本章小结 |
6 Mn_(0.1)Co_(0.9)Cr_2O_4催化剂的Na~+中毒效应及性能提升研究 |
6.1 催化剂制备 |
6.1.1 Na~+中毒催化剂的制备 |
6.1.2 硫酸改性新鲜催化剂的制备 |
6.1.3 硫酸改性后Na~+中毒催化剂的制备 |
6.2 Na~+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6.3 硫酸改性对Mn_(0.1)Co_(0.9)Cr_2O_4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6.4 硫酸改性后催化剂的Na~+的中毒效应 |
6.5 晶型结构分析 |
6.6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 |
6.7 表面元素分析 |
6.8 表面酸性 |
6.9 原位红外研究 |
6.10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建议 |
8 参考文献 |
9 作者简介 |
(6)聚乙二醇杂化膜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车用汽油脱硫研究背景 |
1.2.1 车用汽油概况 |
1.2.2 汽油中硫化物的危害 |
1.2.3 国内外汽油硫含量标准 |
1.3 汽油脱硫方式 |
1.3.1 加氢脱硫技术 |
1.3.2 非加氢脱硫技术 |
1.4 渗透汽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1 渗透汽化技术 |
1.4.2 渗透汽化过程分离原理 |
1.4.3 渗透汽化过程特点及应用 |
1.5 渗透汽化膜材料 |
1.5.1 聚二甲基硅氧烷膜 |
1.5.2 聚乙二醇膜 |
1.5.3 聚酰亚胺膜 |
1.5.4 聚醚嵌段酰胺膜 |
1.5.5 纤维素膜 |
1.6 本论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基膜对PEG/PVDF复合膜脱硫性能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 |
2.2.2 PVDF基膜的制备 |
2.2.3 膜的表征 |
2.2.4 模拟汽油的制备 |
2.2.5 渗透汽化性能测试 |
2.3 分析表征 |
2.4 性能测试 |
2.4.1 基膜的相关参数测定 |
2.4.2 基膜的超滤性能测试 |
2.4.3 复合膜的渗透汽化性能测试 |
2.5 总结 |
第三章 传统工艺共混法制备CuBTC-PEG/PVDF复合膜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膜的制备 |
3.2.3 Cu-BTC粒子及复合膜的表征 |
3.2.4 模拟汽油的制备 |
3.2.5 渗透汽化性能测试 |
3.3 分析表征 |
3.3.1 Cu-BTC粒子的分析表征 |
3.3.2 CuBTC-PEG/PVDF复合膜的分析表征 |
3.4 膜渗透汽化脱硫实验 |
3.4.1 添加量对CuBTC-PEG/PVDF复合膜脱硫性能的影响 |
3.4.2 不同操作温度对膜脱硫性能的影响 |
3.4.3 进料硫含量对膜脱硫性能的影响 |
3.4.4 膜的长期稳定性测试 |
3.5 小结 |
第四章 同溶剂工艺制备CuBTC-PEG/PVDF复合膜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膜的制备 |
4.2.3 Cu-BTC粒子及复合膜的表征 |
4.2.4 模拟汽油的制备 |
4.2.5 渗透汽化性能测试 |
4.3 分析表征 |
4.3.1 Cu-BTC粒子的表征分析 |
4.3.2 PEG复合膜的表征分析 |
4.4 膜渗透汽化脱硫实验 |
4.4.1 不同填充量Cu-BTC对膜脱硫性能的影响 |
4.4.2 不同操作温度对膜脱硫性能的影响 |
4.4.3 不同硫含量对膜脱硫性能的影响 |
4.4.4 膜的长期稳定性测试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刺激性聚合物/纳米碳材料的电化学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电化学研究进展 |
1.2 刺激响应聚合物及其应用 |
1.2.1 pH敏感材料及其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
1.2.2 温敏性材料及其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
1.2.3 其他刺激材料及其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
1.2.4 多重响应材料及其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
1.3 纳米材料简介 |
1.3.1 氧化石墨烯及其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
1.3.2 碳纳米管及其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
1.3.3 富勒烯及其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
1.3.4 其他纳米材料及其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温敏性嵌段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内容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光源 |
2.2.4 实验药品预处理 |
2.2.5 聚合物预处理 |
2.2.6 GPC测试预处理 |
2.3 嵌段聚合物PCHNM的合成 |
2.3.1 聚合物PHEAA macro-CTA的合成 |
2.3.2 聚合物PHEAA_(44)-b-PNIPAM macro-CTA的合成 |
2.3.3 嵌段聚合物PHEAA_(44)-b-PNIPAM94-b-PMAPTAC的合成 |
2.3.4 PHEAA_(44)-b-PNIPAM94-b-PMAPTAC32 与肉桂酸的酯化反应 |
2.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2.4.1 PHEAA macro-CTA的合成与表征 |
2.4.2 PHEAA_(44)-b-PNIPAM macro-CTA的合成与表征 |
2.4.3 PHEAA_(44)-b-PNIPAM94-b-PMAPTAC macro-CTA的合成与表征 |
2.4.4 P(HEAACA-co-HEAA)-b-PNIPAM94-b-PMAPTAC32 的合成与表征 |
2.4.5 嵌段聚合物的GPC测试 |
2.5 小结 |
第3章 温敏性复合膜(PCHNM/C_(60))对[Fe(CN)6]3-的温度响应电化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内容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溶液的配制 |
3.2.4 电极预处理 |
3.2.5 主要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3.3.1 各修饰电极的SEM图谱分析 |
3.3.2 各修饰电极的EIS图谱分析 |
3.3.3 不同修饰电极的CV分析 |
3.3.4 扫速的影响 |
3.3.5 浓度的影响 |
3.3.6 不同修饰电极的温度响应分析 |
3.3.7 修饰电极PCHNM/C_(60)/GCE的反复温度响应测试 |
3.4 小结 |
第4章 温敏性复合膜(PCHNM/GC)对多巴胺的温度响应电化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内容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复合纳米碳材料GC的制备 |
4.2.4 溶液的配制 |
4.2.5 电极预处理 |
4.2.6 主要的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4.3.1 各修饰电极的SEM图谱分析 |
4.3.2 各修饰电极的EIS图谱分析 |
4.3.3 不同修饰电极的CV分析 |
4.3.4 扫速的影响 |
4.3.5 浓度的影响 |
4.3.6 不同修饰电极的温度响应分析 |
4.3.7 修饰电极PCHNM/GC/GCE的反复温度响应测试 |
4.4 小结 |
第5章 相同材料形成不同复合膜(PGS与 P/GS)对HQ/CC的温度响应电化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内容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试剂 |
5.2.3 溶液的配制 |
5.2.4 电极预处理 |
5.2.5 主要的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5.3.1 各修饰电极的SEM图谱分析 |
5.3.2 各修饰电极的EIS图谱分析 |
5.3.3 不同修饰电极的CV分析 |
5.3.4 扫速的影响 |
5.3.5 pH的影响 |
5.3.6 浓度的影响 |
5.3.7 温度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和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8)含硫、硒元素的有机光电分子的设计与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硒吩类有机半导体材料 |
1.2.1 含硒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
1.2.2 硒吩衍生物常见的合成方法 |
1.2.3 硒吩衍生物在有机半导体领域的应用 |
1.3 硼氮杂环芳香烃类有机光电材料 |
1.4 有机共晶材料 |
1.4.1 有机共晶材料的设计策略 |
1.4.2 有机共晶的制备方法 |
1.4.3 有机共晶在有机光电领域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意义 |
第二章 含硫、硒元素的稠环有机共晶给体材料的合成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与试剂 |
2.2.2 目标化合物和中间产物的合成 |
2.2.3 有机共晶体的制备 |
2.3 有机共晶的晶体结构 |
2.4 有机共晶的光学性质 |
2.5 理论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萘并二硒吩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单晶场效应迁移率的计算 |
3.1 前言 |
3.2 理论计算 |
3.2.1 晶体结构的预测 |
3.2.2 HOMO和 LUMO能级分布 |
3.2.3 分子重组能的计算 |
3.2.4 电荷迁移率的计算 |
3.3 实验部分 |
3.3.1 药品与试剂 |
3.3.2 目标化合物和中间产物的合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BN杂多环芳烃的设计与合成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药品与试剂 |
4.2.2 目标化合物和中间产物的合成 |
4.3 BN-嵌入多环芳烃化合物BNPAH的理论计算 |
4.4 NSP+TCNB共晶体的晶体结构与光学性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9)微孔有机框架材料的可控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孔材料简介 |
1.2 多孔有机材料 |
1.2.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
1.2.2 多孔有机框架材料 |
1.3 多孔材料的气体分离 |
1.3.1 基本概念 |
1.3.2 动态分离 |
1.4 分子选择性和吸附容量 |
1.4.1 分子选择性 |
1.4.1.1 吸附选择性 |
1.4.1.2 扩散选择性 |
1.4.2 吸附容量 |
1.5 微孔有机框架材料在气体分离技术中的应用 |
1.5.1 MOFs和POFs在吸附分离技术中的应用 |
1.5.2 MOFs和POFs在膜分离技术中的应用 |
1.6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
1.7 实验仪器和参数 |
第二章 小孔CaSDB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氙气动态分离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CaSDB纳米晶的合成 |
2.2.3 CaSDB微米晶的合成(CaSDB_(micro)) |
2.2.4 CaSDB大单晶的合成(CaSDB_m_(acro)) |
2.2.5 柱穿透实验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aSDB_(nano)、CaSDB_(micro)和CaSDB_(macro)的合成和基本表征 |
2.3.2 CaSDB_(nano)-A的Xe静态吸附 |
2.3.3 CaSDB_(nano)、CaSDB_(micro)和CaSDB_(macro)对Xe的动态吸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联法合成UiO-66/PIM-1复合膜及其二氧化碳分离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UiO-66-NH_2纳米晶的合成 |
3.2.3 UiO-66-CN纳米晶的合成 |
3.2.4 PIM-1的合成 |
3.2.5 UiO-66-CN/PIM-1膜的制备 |
3.2.6 UiO-66-CN@sPIM-1膜的制备 |
3.2.7 膜分离实验测试 |
3.2.8 模拟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UiO-66-NH_2和UiO-66-CN物化性质的表征 |
3.3.2 PIM-1的结构和分子量 |
3.3.3 混合基质膜的XRD和IR |
3.3.4 混合基质膜的力学性能 |
3.3.5 混合基质膜的形貌 |
3.3.6 混合基质膜的多孔结构 |
3.3.7 材料的CO_2和N_2吸附分离 |
3.3.8 混合基质膜的热稳定性 |
3.4 混合基质膜的气体分离性能 |
3.4.1 单组分气体分离性能 |
3.4.2 混合气体分离性能 |
3.4.3 老化与塑化性能 |
3.4.4 模拟烟道气分离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APDA/PIM-1复合膜的制备及其二氧化碳分离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MAPDA的合成 |
4.2.3 PIM-1的合成 |
4.2.4 MAPDA/PIM-1混合基质膜的制备 |
4.2.5 膜分离实验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APDA物化性质的表征 |
4.3.2 MAPDA/PIM-1膜的形貌 |
4.3.3 MAPDA/PIM-1膜的多孔结构 |
4.3.4 MAPDA/PIM-1膜的力学性能 |
4.4 MAPDA/PIM-1膜的气体分离性能 |
4.4.1 MAPDA/PIM-1膜的单组分气体分离性能 |
4.4.2 MAPDA/PIM-1膜的混合气体分离性能 |
4.4.3 MAPDA/PIM-1膜的模拟烟道气分离性能 |
4.4.4 压力对MAPDA/PIM-1膜的分离性能影响 |
4.4.5 MAPDA/PIM-1膜的稳定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疏水性CDs@MOF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苯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VOCs吸附剂现状 |
1.2.1 多孔碳材料 |
1.2.2 分子筛 |
1.2.3 MOFs材料 |
1.3 MOFs材料对苯和水的吸附机理 |
1.4 疏水性MOFs材料 |
1.4.1 MOFs中金属离子的研究 |
1.4.2 MOFs中有机配体的研究 |
1.4.3 疏水性物质复合的研究 |
1.4.4 其他制备方法 |
1.5 课题选择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选择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2 表征方法 |
2.2.1 固体粉末X射线衍射(XRD)表征 |
2.2.2 77K氮气吸附脱附测试表征 |
2.2.3 热重分析(TG) |
2.2.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 吸附性能测试 |
2.3.1 静态吸附实验 |
2.3.2 动态吸附实验 |
第三章 MIL-101和Cu-BTC对苯与水的吸附性能 |
3.1 引言 |
3.2 MIL-101和Cu-BTC的制备及表征 |
3.2.1 MIL-101和Cu-BTC的合成 |
3.2.2 MIL-101和Cu-BTC的表征 |
3.3 MIL-101和Cu-BTC的吸附性能 |
3.3.1 MOFs材料对苯和水的静态吸附 |
3.3.2 MOFs材料对苯的动态吸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D@MOFs材料的合成及苯的吸附性能 |
4.1 引言 |
4.2 CD@MOFs的制备及苯吸附性能 |
4.2.1 浸渍碳源后碳化合成CD@MOFs |
4.2.2 CD@MOFs的表征 |
4.2.3 CD@MOFs对苯和水的静态吸附 |
4.3 浸渍HCD@MOFs的制备及苯吸附性能 |
4.3.1 HCDs 的合成及表征 |
4.3.2 MOFs添加时间对疏水性的影响 |
4.3.3 HCDs溶液浓度对复合材料影响 |
4.3.4 JZ-HCD@MOFs-Cy对苯和水的静态吸附 |
4.4 原位HCD@MOFs的制备及苯吸附性能 |
4.4.1 YW-HCD@MOFs的合成及表征 |
4.4.2 HCDs 溶液浓度对 YW-HCD@Cu-BTC 的影响 |
4.4.3 YW-HCD@Cu-BTC对苯的吸附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C_(60)掺入分子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超声预处理底物的阿魏酸淀粉酯酶催化合成及理化性质[D]. 崔添玉.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 [2]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催化性质研究[D]. 孙钰琳. 汕头大学, 2021
- [3]新型膜材料制备及分离应用研究[D]. 刘传耀.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靶向设计合成多孔芳香骨架用于客体分子特异性识别[D]. 杨亚杰.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锰铬基尖晶石型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及其NH3-SCR脱硝反应的研究[D]. 高尔豪. 浙江大学, 2020(05)
- [6]聚乙二醇杂化膜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研究[D]. 蔡采彬. 西北大学, 2020(02)
- [7]刺激性聚合物/纳米碳材料的电化学响应研究[D]. 任瑶. 湘潭大学, 2020(02)
- [8]含硫、硒元素的有机光电分子的设计与合成[D]. 姜海蛟. 兰州大学, 2020(01)
- [9]微孔有机框架材料的可控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的研究[D]. 于广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疏水性CDs@MOF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苯吸附性能研究[D]. 李竞草. 太原理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