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肉、叶和胚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杏肉、叶和胚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一、杏果肉、叶片、胚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孙浩元,张俊环,杨丽,姜凤超,张美玲,王玉柱[1](2019)在《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杏》文中指出杏是原产中国的特色果树,有关杏的科学研究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种质资源研究作为基础性工作,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评价鉴定、指纹图谱和核心种质构建方面进展较好;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取得丰富成果,利用远缘杂交、实生选种、芽变、杂交育种等方法,以现代生物技术辅助,培育出大量新品种用于生产;开花生物学和光合生理研究为栽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在肥水高效利用方面进展相对滞后;采后生物学和贮藏保鲜研究工作较为系统深入,但在贮藏过程中如何保持果实的风味,仍然是研究的难题;杏肉和杏仁的加工产品多样,但深加工研究及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发仍然不足。针对杏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

孙利娜[2](2019)在《宝巾花品种分子鉴定和苞片转录组分析》文中提出宝巾花是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用的园林绿化植物。目前国内外关于宝巾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研究、栽培繁殖和化学性质等方面,而遗传研究相对匮乏。国内宝巾花品种的来源模糊、种质资源遗传背景不明,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现象比较严重,缺乏可有效鉴定的分子标记,给生产和科研带来不便,因此急需开发宝巾花的分子标记并进行品种鉴定。同时,苞片颜色是宝巾花的重要观赏性状,但对其形成机理却缺乏研究,近年发展起来的转录组测序技术为此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手段。本研究以水红宝巾花、云南紫宝巾花等131个宝巾花品种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和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SSR标记开发、苞片颜色相关基因挖掘和品种分子鉴定,为宝巾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基因挖掘提供分子标记资源,为宝巾花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本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利用转录组测序研究挖掘到60 293个SSR位点,SSR发生频率1 SSR/2.34 kb,SSR检出率达39.13%。SSR类型丰富,包含117种重复基序,其中数量最多的三种基序为A/T(71.67%)、AT/AT(6.65%)和C/G(2.83%)。单核苷酸重复类型数量最多,其次是三核苷酸重复类型,分别占总SSR位点数的74.55%和13.96%。SSR基序的重复次数为5~25次,重复10次的SSR位点最多(17.03%),重复序列总长为10~302bp、平均18.1bp。基于转录组测序开发了16个SSR多态性位点,利用这些位点扩增18个宝巾花品种的DNA样品,共检测到76个等位片段,平均等位片段数4.8,位点多态性信息量平均0.544。(2)基于ISSR标记分析了宝巾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建立了宝巾花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11条ISSR引物对131个宝巾花品种扩增出16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56条、多态率96.89%。观测等位基因数平均1.97,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1.5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分别为0.29和0.45。131个品种的遗传距离在0.00~0.60之间,平均0.365,遗传多样性较低。聚类分析表明同一种的品种大多数聚在一类,但同一个种仍有品种未聚在一类或亚类、也有多个种的品种聚在一类。引物UBC841的鉴别力最强、鉴别率达80.92%,与引物UBC876组合可将所有供试品种鉴别开,基于此建立了品种分子指纹。(3)利用SSR标记分析了宝巾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鉴定了131个品种并构建了品种指纹。15个SSR位点在131个品种中共扩增等位片段85个,平均每个位点扩增5.60个。有效等位片段数平均2.52。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1.04。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平均值分别为0.50和0.57。引物多态性信息量平均0.51。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0~0.60之间,平均0.33,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亲缘关系较近。聚类分析结果与基于ISSR的聚类结果相似。基于11个位点可有效鉴别131个品种,建立了各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4)对云南紫宝巾花苞片4个时期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每两个时期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每两个时期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生物过程的术语最多,注释到细胞组分的最少。经KEGG pathway富集分析,获得每两个时期之间富集最显着的前20个代谢通路,挑选出与云南紫苞片颜色相关的两条代谢通路:一是类黄酮化合物合成途径,参与该途径的酶有11个(CHS、CHI、TC4H、FLS、Caffeoyl-CoA、F3’H、F3H、柚皮素、KCS11、CCo AOMT、SAM MSPI1和CYP98A2),这些酶由26个基因编码;二是甜菜碱生物合成途径,参与该途径的酶是DOD酶,由4个基因编码。从差异表达基因中随机挑选10个基因进行qRT-PCR分析,其中5个基因与转录组结果完全一致,另外5个基因在大部分时期与转录组结果一致,qRT-PCR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次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

颜璐茜[3](2017)在《滇杨倒插苗生长特征及内源激素含量与氧化酶活性研究》文中指出为研究倒插苗的生长特点、内源激素含量及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以滇杨正插苗为对照,观察研究倒插苗的侧枝数量、枝长、枝粗和地径,并采集当年生扦插苗上部、中部、下部叶片,及一年生扦插苗主枝顶部叶片作为样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4种内源激素(IAA、ABA、GA3、ZT)的含量和3种氧化酶(IAAO、PPO、POD)的活性,分析正、倒插苗之间在生长特征和生理状态上的差异,为研究极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前期基础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年生滇杨正、倒插苗的生长特点、内源激素含量及氧化酶活性。(1)扦插当年的扦插苗中,正插苗枝条的高生长始终优于倒插苗,2者的差异于5月和6月时较小,7月时达最大,而8月、9月和11月逐渐降低。在粗生长方面,正、倒插苗于5至6月枝粗增长量最大,不同扦插方式相比,倒插苗于每个时期内的主枝粗度与地径均高于正插苗。正插苗从上至下保留分枝数量逐渐减少,符合形态学方向,而倒插苗的上端及下端均有较多分枝保留。(2)于5与7月时,正插苗叶片IAA含量均为从上到下逐渐降低,而倒插苗的IAA含量于5月时为中部>上部>下部,7月时为下部>上部>中部,部位间差异均达显着水平;部位间的ABA含量差异不显着;5月时,正、倒插苗的GA3含量均为上部>中部>下部。不同时期比较,正插苗上部IAA含量随时间降低,其他部位IAA含量均为7月最高;正、倒插苗各部位的ABA与GA3含量均于5月时最高。(3)于5、7、9月中,倒插苗的IAAO活性均为中部最高,但正、倒插苗6个部位间没有显着差异;倒插苗3个部位的PPO活性均于5月时高于正插苗,但差异也不显着;正插苗POD活性于7月时为下部>中部>上部,倒插苗则为上部>中部=下部。不同时期比较,所有部位IAAO和PPO活性随时间变化的差异均不显着;除正插苗下部外,其余5个部位的POD活性均于9月时最高,且与其他时期差异显着。2、扦插次年滇杨正、倒插苗的生长特点、内源激素含量及氧化酶活性。(1)正插苗的高生长优于倒插苗,正、倒插苗主枝长度差值在3、5、6、7月间逐渐增大。不同扦插方式相比,倒插苗每个时期内的主枝粗度均高于正插苗,且其差值逐渐增大。同时,倒插苗各个时期的地径值仍高于正插苗。正、倒插苗的分枝数随时间而减少,但正插苗上部及倒插苗下部保留的分枝较多。(2)与正插苗相比,倒插苗的IAA和GA3含量均于5、8、10月时较高,但IAA含量差异均不显着,GA3差异则于5和8月时达极显着水平;倒插苗ABA和ZT含量于除9月外的其他时期均高于正插苗,但前者仅于5月时差异显着,后者于5、8和10月差异均显着。不同时期比较,正、倒扦插苗IAA含量于时期间的差异均不显着;正插苗ABA和GA3含量均差异显着,前者9月最高,后者7月最高;正、倒插苗不同时期的ZT含量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且均于7月时最高。(3)倒插苗IAAO活性于5、9和10时高于正插苗,其差异于5月时达显着水平;倒插苗PPO和POD活性于每个时期内均高于正插苗,前者8月时差异显着,后者8月和9月时均差异显着。不同月份的正、倒插苗IAAO活性差异均显着,且均为7月时最高,5月时最低;正插苗PPO活性于5月时最高,与其他时期差异显着,倒插苗也于5月最高,但与8月和10月的差异不显着;正、倒插苗POD活性均于5月时最高,且与其他时期差异显着。

张枭[4](2017)在《裂核杏内果皮的形态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杏(Prunus.armeniaca L.)是蔷薇科(Rosaceae)家族中典型的核果类果树,其内果皮的高度木质化是果实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具有丰富的杏种质资源,其中许多品种具有很高的育种价值。裂核杏(’Liehe’,LE apricot)原产于辽宁省凌源市,是非常稀有的栽培品种,其内果皮薄、组织较软且伴有开裂现象,部分种子外露。裂核杏内果皮的厚度仅为锦西红杏(内果皮发育正常)的60.39%。本研究以裂核杏为主要试材,利用物候期相同、起源地相近的锦西红杏为对照,研究了杏果实发育四个物候期的划分,观察了杏内果皮早期发育及木质素沉积过程,借助转录组测序挖掘与杏内果皮发育及木质素沉积相关的差异基因,分析了差异基因在果实发育期间的表达水平,克隆了重要差异基因CAD、NST1,并通过不同品种仁用杏加以验证,以期探讨裂核杏内果皮发育的内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Pearl-Reed logistic模型拟合裂核杏与锦西红杏的生长曲线并求出一阶导数,结合ACO1和PEPCK基因的表达水平将两种杏果实发育划分为四个相同的时期(S1-S4)。两种杏内果皮发育进程相似,木质素沉积过程需要25 d左右。花后15 d,裂核杏内果皮开始出现开裂。通过Klason法测定内果皮中木质素的含量、差重法测定内果皮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内果皮的厚度与木质素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且裂核杏的内果皮厚度显着薄于锦西红杏。花后42 d,裂核杏内果皮的脆性、硬度、内聚性与粘着性分别是锦西红杏的1.13、0.46、0.73与5.27倍,差异显着。2.对花后15 d和花后21 d裂核杏与锦西红杏果实进行高通量测序,共获得40.15 Gb原始数据,Denovo组装后一共获得63,170条基因,其中25,123条基因被NCBI蛋白数据库注释。表达模式分析一共获得5385条差异基因。富集分析发现,苯丙氨酸代谢、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影响显着,且其中包含共34个与苯丙烷途径相关的差异基因。通过差异基因的挖掘和实时荧光定量的验证发现,花后15d,C4D(c10104.c0)在裂核杏果实中的表达比锦西红杏低4.56倍;花后21 d表达量低了 5.52倍,差异非常显着。裂核杏果实中C4D表达量与内果皮厚度之间存在显着相关(5%)。3.利用同源克隆法分别从裂核杏与锦西红杏中获得CAD与NST1序列。裂核杏与锦西红杏NST1两条片段的长度均为1187 bp,各编码395个氨基酸,存在2个差异氨基酸。裂核杏与锦西红杏差异氨基酸位点位于motif 3和motif 6。裂核杏这两个氨基酸(A、L)出现概率非常小。CAD两条片段长度均为1092 bp,各编码363个氨基酸,存在5个差异氨基酸,其中裂核杏位于122 aa及127 aa的卷曲之间存在横跨3个aa的β-折叠,而锦西红杏的β-折叠横跨2个aa。裂核杏位于294 aa的αα-螺旋之后存在横跨5个aa的β-折叠,而锦西红杏β-折叠横跨3个aa。4.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果实S1、S2发育期间肉桂醇脱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在木质素大量沉积的S2时期(30~49 d),锦西红杏的CAD活性持续上升,裂核杏CAD活性先小幅度升高后不断降低,裂核杏与锦西红杏CAD的表达量与其内果皮厚度分别呈5%和1%水平的显着相关性,且裂核杏肉桂醇脱氢酶活性与内果皮厚度呈1%水平极显着相关性。裂核杏与锦西红杏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中CAD及NST1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锦西红杏果实中CAD的表达均显着高于裂核杏。裂核杏果实中NST1的表达量除了花后33 d(S2时期)外,其余时期均显着低于锦西红杏。5.利用试剂盒测定裂核杏与锦西红杏果实漆酶(LAC)、过氧化物酶(POX)、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同时分析LAC4、PER2、PAL表达水平。S1期间,LAC4、PER72的表达水平及LAC、POX活性一般表现为裂核杏低于锦西红杏,PAL的表达水平及PAL活性为裂核杏高于锦西红杏。裂核杏中内果皮木质素含量的变化与LAC活性显着正相关(5%),与POX的活性呈显着负相关(5%);锦西红杏中内果皮木质素含量的变化与LAC活性也呈显着正相关(5%)。6.不同品种仁用杏之间内果皮的厚度差异非常显着,内果皮相关10个因素测定数据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第1主成分贡献率最高,达到38.69%,主要以内果皮厚度、内果皮干重、肉桂醇脱氢酶(CAD)活性及漆酶(LAC)活性影响为主。前5个主成分积累贡献率达94.78%。主成分得分综合排名为(从高到底):龙王帽、锦西红杏、裂核杏后代、白玉扁、一窝蜂、围选1号、裂核杏、优一。内果皮从厚到薄的排序为白玉扁、锦西红杏、龙王帽、一窝蜂、裂核杏后代、裂核杏、围选1号、裂核杏、优一。主成分排序与实际测量值之间排序的规律非常相似,能明显区分出内果皮厚、薄的杏品种。综合以上结果研究发现,裂核杏内果皮与锦西红杏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裂核杏内果皮质地过脆,核肉黏连紧密,木质素沉积较少所导致。而CAD及NST1可能与该差异有重要的联系。

包文泉[5](2017)在《基于形态、叶绿体基因组及核基因组SSR的仁用杏分类地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仁用杏是我国特有的生态经济型树种,也是我国六大木本粮油树种之一。仁用杏浑身是宝,被誉为“铁杆庄家”。与其他杏相比,仁用杏具有适应性强、丰产、出仁率高、营养和经济价值高等优良特点,具有极高的生态维护功能和开发利用潜力。但目前关于仁用杏的分类地位在学术界尚有争议,遗传背景不清晰,阻碍了仁用杏长期育种工程研究的进展,从而制约了这一优良遗传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本研究选取仁用杏、普通杏和西伯利亚杏,分别采用形态学分类法、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及核基因组SSR分析技术,对仁用杏的分类地位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形态特征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仁用杏、普通杏和西伯利亚杏在叶片、花、果实、果核、核仁性状上变异类型较多且变异幅度较大,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为果肉质量(0.72),最小的为叶形指数(0.05);表明我国仁用杏、普通杏和西伯利亚杏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普通杏表型变异最丰富,西伯利亚杏次之,而仁用杏遗传多样性最低。2、仁用杏、普通杏和西伯利亚杏叶绿体基因组的测定及分析,发现西伯利亚杏叶绿体基因组最长(158224 bp),仁用杏次之(157994 bp),而普通杏最小(157951 bp),这主要是由于杏属叶绿体基因组LSC和SSC区长度差异造成;杏属叶绿体基因组均由LSC、SSC、IRa和IRb四部分组成,共含有129个基因,包括85个蛋白编码基因、36个tRNA、8个rRNA,其基因顺序与桃、樱桃、梨和烟草等一致,并未发生过重排事件。杏属叶绿体基因组SSR、SNP、indel和IR/SC边界区具有丰富的变异,可用于杏种质鉴定、群体遗传结构和系统进化研究。3、基于核基因组SSR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我国仁用杏、普通杏和西伯利亚杏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e=0.85,I=2.20),其中,普通杏遗传多样性最高(He=0.76,I=1.64),西伯利亚杏次之(He=0.76,I=1.59),仁用杏最低(He=0.72,I=1.45)。遗传分化(Fst)和基因流(Nm)分析表明,种间Fst和Nm分别为0.070.12和2.143.18,说明种间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但此时,基因流可以防止遗传漂变引起的遗传分化(Nm>1)。分子方差分析表明,有12.41%的遗传变异来自种间,而87.59%的遗传变异来自种内。4、通过形态指标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仁用杏绝大多数形态指标大于西伯利亚杏,偏向于普通杏;其中,仁用杏与西伯利亚杏的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等27个性状呈极显着或显着差异;仁用杏与普通杏的果实开裂与否、果实长、果实宽等17个性状呈极显着或显着差异。利用形态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仁用杏与普通杏亲缘关系最近。5、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发现仁用杏与普通杏、西伯利亚杏间SSR、SNP和indel等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非编码区,其中,仁用杏与西伯利亚杏共有的SSR位点为43个,而仁用杏与普通杏共有的SSR位点为53个;仁用杏与西伯利亚杏间检测到683个SNP,而仁用杏与普通杏间检测到346个SNP;仁用杏与普通杏、西伯利亚杏分别有22和66处发生indel事件。基于叶绿体基因组77个共有蛋白编码基因对28个物种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杏属植物中仁用杏与普通杏亲缘关系最近。因此,无论是在叶绿体基因组非编码序列还是在编码序列,仁用杏均与普通杏较相似,亲缘关系最近。6、核基因组SSR进行的Structure分析、UPGMA关系树、NJ邻接关系树和PCoA分析结果均显示,仁用杏与普通杏亲缘关系最近;与华北地区(河北、陕西)、西北地区(陕西)、东北地区(辽宁)和华东地区(山东)普通杏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综上所述,仁用杏与普通杏亲缘关系最近,但是仁用杏与普通杏也具有一定的稳定差异。因此,基于表型特征、叶绿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SSR以及种下分类单元的概念,认为仁用杏可能是普通杏的一个变种。

安国杰[6](2016)在《山杏良种嫁接繁殖技术体系优化》文中提出本文针对山杏无性系良种应用推广中急需解决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繁殖技术问题,通过正交试验、对比试验等,对山杏良种枝接、芽接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从嫁接成活过程中酶活性、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方面探讨了嫁接成活原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枝接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嫁接成活率影响显着的因子为:母树年龄>采穗部位>接穗斜面长度>嫁接高度。对嫁接苗嫩枝粗度影响显着的因子为:嫁接高度>采穗部位>接穗斜面长度>母树年龄。对嫁接苗嫩枝长度影响显着的因子为:母树年龄>嫁接高度>接穗斜面长度>采穗部位;不同处理组合枝接效果差异显着,7号(接穗斜面长度1.5cm、母树年龄1年、取穗部位为枝条下部、嫁接高度4cm)和9号(接穗斜面长度1.5 cm、母树年龄10年、采穗部位为枝条中部、嫁接高度1 cm)处理枝接效果好。(2)枝接对比试验表明,早晨嫁接成活率显着高于中午与下午。以容器苗作为砧木的嫁接成活率高于裸根苗;嫁接前对砧木不灌水的成活率高于灌水成活率。(3)芽接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芽片长度和取芽部位对芽接成活率均有显着影响,芽片长度>取芽部位>嫁接高度。不同因素各水平间嫁接效果差异较大:芽片长度中,2cm>2.5cm> 1 cm;取芽部位中,上>中>下;嫁接高度中,5 cm>10cm>15cm;不同处理组合芽接效果差异显着。(4)芽接对比试验表明,不同品种山杏芽接成活率差异极显着,“甜丰”>CK>“山杏1号”>“山杏3号”>“山杏2号”。(5)技术、经济效果的综合分析表明,枝接中7号技术组合(接穗斜面长度1.5cm、母树年龄1年、取穗部位为枝条下部、嫁接高度4cm)、芽接的6号技术组合(取芽部位为枝条下部、芽片长度2cm、嫁接高度5 cm)的苗木生产成本低、良种利用率高。(6)分析了在山杏良种嫁接成活过程中酶活性(POD、PPO)及营养物质(可溶性糖、粗淀粉、可溶性蛋白)的变化,均呈现出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山杏嫁接成活原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基础。本项研究提出了山杏良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嫁接繁殖关键技术,为推进山杏造林的良种化进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温昕晔[7](2015)在《一氧化氮对小白杏冷藏特性及有机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文中提出小白杏是新疆特有的鲜食杏主栽品种之一,鲜果成熟期集中,贮运性差,销售期仅为3-5 d。由于杏果属呼吸跃变型果实,低温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风味逸失的现象,造成果实风味寡淡,严重降低了果实的食用性和商品性。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生物活性分子已经被证明可以减缓果蔬采后品质劣变进程。本文选用新疆轮台小白杏为研究材料,研究外源一氧化氮(NO)处理对低温条件下小白杏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筛选出了适宜的NO处理浓度和处理时期用于小白杏的保鲜,确定了高效液相(HPLC)法测定小白杏果实中有机酸成分的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小白杏有机酸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NO处理对小白杏采后有机酸代谢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NO适宜处理浓度和处理时期的筛选,筛选出NO处理浓度为110μL/L和处理时期为小白杏绿熟期。NO处理可延缓小白杏果实采后硬度的降低、延缓果皮色泽的转变,保持果实外观品质。NO处理能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维持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并能提高小白杏果实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从而延缓衰老引起的代谢紊乱,延长小白杏果实的货架期。2.建立了HPLC法测定小白杏果实有机酸的分析条件。其有机酸的分析条件为:Platisil ODS-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CH3OH-0.01 mol/L KH2PO4(v/v,3:97),p H=2.4;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0μL。3.小白杏果实中的主要有机酸为苹果酸和柠檬酸,且以苹果酸含量为主,其次为柠檬酸。通过分析对照和110μL/L NO处理对绿熟期小白杏采后有机酸代谢的影响,可知110μL/L NO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贮藏期间绿熟期小白杏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的流失,降低了有机酸代谢速度。4.研究NO对绿熟期小白杏果实有机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绿熟期小白杏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变化的代谢酶分别是ME、MDH和CS、PEPC、IDH、Cyt-ACO,其中MDH是苹果酸合成的重要酶,ME是苹果酸降解的关键酶;CS、PEPC是与采后小白杏果实柠檬酸合成相关的酶,IDH、Cyt-ACO则是与柠檬酸降解相关的酶。110μL/L NO处理可提高绿熟期小白杏果实的CS、PEPC、MDH活性,降低IDH、Cyt-ACO活性。NO处理有提高杏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的现象,可以减缓杏果实采后有机酸的流失。5.采用RT-PCR技术,克隆出了小白杏果实中Pa MDH、Pa ME、PaCS、PaPEPC、PaACO、PaIDH基因的cDNA片段,经BLAST验证比对,为所需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243 bp、257bp、349 bp、182 bp、212 bp、100 bp。6.分析了NO处理对绿熟期小白杏有机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10μL/L NO处理对PaMDH基因起上调作用,对PaME基因起下调作用;推迟了PaCS、PaPEPC和PaIDH基因的表达高峰,减缓了小白杏果实苹果酸、柠檬酸含量的下降,但对贮藏后期的PaACO基因起上调作用,而使柠檬酸含量有下降趋势。

马琳[8](2015)在《壳寡糖复合其他保鲜剂对杏果贮藏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杏属于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呼吸和其他生理活动旺盛,消耗了大量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降低了杏梅的营养品质和商品价值,严重地降低了杏果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制约了杏果的市场流通。因此,对杏采后贮藏期间品质及生理变化的研究及对杏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试验以杏梅,巴达杏和吊干杏为试材,探讨了贮藏温度,壳寡糖浓度及其他复合处理对杏果采后贮藏期和货架期品质及生理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壳寡糖复合1-MCP处理延缓杏梅果实成熟衰老进程的可能作用机理,为延长杏果实贮藏时间,提高贮藏期和货架期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对开发安全便捷的杏果实贮藏保鲜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不同贮藏温度(0、2、4、6℃)对杏梅果实进行贮藏期和货架期的保鲜试验。试验以杏梅果实贮藏期和货架期间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总酚含量和Vc含量等品质指标为参考指标,同时测定了杏梅果实采后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以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对杏梅贮藏期和货架期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和2℃贮藏均能有效降低杏梅果实贮藏期和货架期的腐烂率和失重率,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抑制总酚含量和Vc含量的下降,维持较高的营养品质,其中以0℃贮藏处理效果最佳。采用不同浓度壳寡糖溶液(0、0.25%、0.50%、1.00%)对杏梅和巴达杏进行贮藏保鲜试验。试验采用小分子壳寡糖(分子量1000-1500)水溶液室温下真空(-0.02MPa)渗透2mmin的处理方法,以测定壳寡糖浓度对杏梅和巴达杏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壳寡糖浓度对杏梅和巴达杏贮藏品质的影响效果差异显着,其中0.50%和1.0%壳寡糖处理对降低杏梅和巴达杏果实腐烂率,保持杏果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作用效果显着,同时能保持杏果较好的采后生理,降低杏果采后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对杏梅来说,两者作用效果差异不显着,综合经济效益,杏梅的最佳壳寡糖处理浓度为0.50%,而对于巴达杏来说,两者处理效果差异显着,故巴达杏的最佳壳寡糖浓度为1.00%。采用壳寡糖(0.50%)复合1.MCP(1.0μL/L),柠檬酸(0.50%)和异抗坏血酸钠(1.00%)处理,以杏梅和巴达杏果实腐烂率,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品质指标为参考指标,以探讨壳寡糖复合其他处理对杏梅和巴达杏贮藏期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壳寡糖复合1-MCP处理对杏梅和巴达杏贮藏保鲜的效果最好,贮藏期各品质指标均处在较好状态;而壳寡糖复合异抗坏血酸钠处理对延缓杏果色泽的转变,保持多酚和Vc含量的效果较好;此外壳寡糖复合柠檬酸处理可显着降低杏果腐烂率。采用壳寡糖,1-MCP,壳寡糖复合1-MCP及对照四个处理,以杏梅和吊干杏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吊干杏和杏梅贮藏期品质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杏梅贮藏期软化相关酶,乙烯合成途径相关酶,活性氧系统和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探索不同处理提高杏梅品质的保鲜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壳寡糖复合1-MCP处理显着地抑制了软化相关的酶如PG,PME等的活性,提高了果实抗氧化相关酶如POD.SOD等酶的活性,延缓了果实后熟衰老进程。

吕雪[9](2014)在《李属种质资源的RAPD指纹图谱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李属(prunus)(包括李、杏)种质材料作为一种经济型核果树种,经过不断的进化和培育,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李属种质资源。李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便于其品种资源的搜集、留存、判定和合理利用。本研究选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构建20个李属材料的指纹图谱,对其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并且对CID这种新方法进行了初探,对于相似品种鉴定的研究,可以选用合适的引物,利用CID图谱做更进一步的区分,证实了这种新方法使品种区分变得简单、有效、可靠、实用,这对园艺领域品种权益的保护是非常有意义的。本实验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SDS法、CTAB法、一步法三种方法提取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效果最好;分别提取供试材料的叶片及新鲜嫩芽,结果表明:提取新鲜嫩芽获得的基因组DNA质量好、浓度高、RAPD扩增条带清晰。2.参考已经发表的核果类果树的相关研究成果,对RAPD-PCR的部分因素进行了优化设计,建立一套适用于李属材料的RAPD反应体系。3.分别从20条RAPD随机引物(10-mer)中,筛选出多态性高,条带清晰的6条RAPD随机引物进行数据分析。6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234条谱带,其中208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88.9%,每一个引物可扩增1至7条多态性条带。根据扩增出来的谱带构建0、1矩阵,选用UPGA法对20份供试样品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RAPD标记揭示了李属种质材料间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05-0.50,平均值0.28。以遗传相似系数0.72为分界点,将20份李属材料大致分为六类。4.利用RAPD随机引物Y18(11-mer)的扩增结果,构建了20个李属材料的CID指纹图谱。

刘豆豆[10](2013)在《采前壳寡糖处理对杏果实采收和贮藏品质及抗病性诱导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新疆赛买提杏为试验材料,研究采前壳寡糖处理对杏果实采收品质、贮藏品质、活性氧代谢、信号分子间转导、抗病相关酶活性及防卫物质的影响。探讨了采前壳寡糖处理对杏果实采收和贮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研究结果一方面可为壳寡糖在采后果实抗病性诱导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可达到减少化学杀菌剂使用量,提高果实贮藏安全性的目的。(1)分别在杏果实的幼果期、膨大期、转色期,以及采收前2天用不同分子量(3000、5000)和不同浓度(0.01%、0.05%、0.25%)的壳寡糖溶液喷施杏树,采摘后于(4°C,90%-95%RH)冷库中贮藏,并测定杏果实的采收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分子量为5000的壳寡糖处理组杏果实采收品质最佳,进而对其发病率(自然发病率、损伤接种发病率)以及损伤接种病斑直径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壳寡糖分子量5000,浓度为0.05%的处理组能够明显降低杏果实的自然发病率和损伤发病率,有效抑制病斑直径的增大。(2)采前壳寡糖处理可以显着的引起采后杏果实早期活性氧迸发,并诱导早期信号分子H2O2、NO和乙烯的迅速积累,抑制了后期H2O2、乙烯含量的上升和一氧化氮含量的下降,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氧化酶(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酶在采收时和贮藏期间的酶活性;增强了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的活性;明显提高了防卫物质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木质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总酚的含量;增强了β-1,3葡聚糖酶(GUN)、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几丁质酶(CHT)等抗性相关酶的活性。(3)采前壳寡糖处理可有效保持杏果实贮藏期间的叶绿素的含量;延缓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含量的降低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有效抑制了杏果实硬度的下降、失重率和病情指数的增加,很好的保持了杏果实在贮藏期间的品质。

二、杏果肉、叶片、胚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杏果肉、叶片、胚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杏(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概况
    1.1 科技论文发表情况
    1.2 其他成果
2 种质资源与育种
    2.1 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
    2.2 种质资源鉴定和评价
        2.2.1 种质资源表型与品质鉴定
        2.2.2 种质资源分子评价
        2.2.3 亲缘关系及演化研究
    2.3 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
    2.4 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2.4.1 胚培养技术
        2.4.2 离体快繁再生体系
        2.4.3 功能基因鉴定与遗传转化
    2.5 组学研究
3 生物学特性和栽培基础研究
    3.1 开花生物学研究
    3.2 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和水肥高效利用研究
        3.2.1 果实生长发育
        3.2.2 水分高效利用
        3.2.3 肥料高效利用
    3.3 光合生理及整形修剪
4 采后研究
    4.1 采后生理特性
    4.2 贮藏保鲜技术
        4.2.1 冷藏
        4.2.2 气调贮藏
        4.2.3 保鲜剂处理
        4.2.4 冰温贮藏
    4.3 分级包装及加工
        4.3.1 果实分级包装
        4.3.2 杏肉和杏仁加工
5 展望

(2)宝巾花品种分子鉴定和苞片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宝巾花研究现状
        1.2.2 基于分子标记的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1.2.3 转录组测序研究
        1.2.4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SSR分子标记开发
        1.2.5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宝巾花SSR标记开发研究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转录组测序、序列组装
        2.2.2 基因功能注释及GO分类
        2.2.3 SSR查找、SSR引物设计和多态性位点筛选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基因功能注释及GO分类
        2.3.2 宝巾花转录组中SSR类型及其特征
        2.3.3 SSR标记开发
        2.3.4 品种间遗传关系
    2.4 小结
第三章 宝巾花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和品种鉴定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引物的合成与配置
    3.2 试验方法
        3.2.1 宝巾花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3.2.2 宝巾花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3.2.3 ISSR-PCR反应体系验证
        3.2.4 宝巾花种质资源ISSR扩增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3.3.2 宝巾花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3.3.3 ISSR-PCR体系稳定性检测
        3.3.4 ISSR引物筛选
        3.3.5 宝巾花种质资源ISSR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SSR的宝巾花亲缘关系分析和品种鉴定研究
    4.1 材料
    4.2 方法
        4.2.1 SSR标记试验
        4.2.2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SSR位点的多态性
        4.3.2 聚类分析
        4.3.3 指纹图谱构建与分子鉴定
    4.4 小结
第五章 宝巾花苞片4个时期的转录组分析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RNA样品提取与检测
        5.2.2 文库构建与库检
        5.2.3 测序
        5.2.4 转录组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测序数据产出质量
        5.3.2 样品间相关性检查
        5.3.3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5.3.4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5.3.5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5.3.6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5.3.7 苞片中与类黄酮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5.3.8 苞片中与甜菜碱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5.3.9 差异表达基因定量PCR验证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与讨论
        6.1.1 基于宝巾花转录组测序的SSR标记开发
        6.1.2 宝巾花ISSR扩增体系建立与优化
        6.1.3 基于ISSR标记的宝巾花品种亲缘关系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
        6.1.4 基于SSR标记的宝巾花品种亲缘关系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
        6.1.5 种质资源的ISSR和 SSR比较分析
        6.1.6 宝巾花苞片4个时期的转录组分析
    6.2 本论文研究创新及应用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3)滇杨倒插苗生长特征及内源激素含量与氧化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滇杨的极性
        1.1.1 滇杨
        1.1.2 植物的极性
    1.2 植物内源激素
        1.2.1 生长素
        1.2.2 脱落酸
        1.2.3 赤霉素
        1.2.4 细胞分裂素
    1.3 三种氧化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学效应
        1.3.1 吲哚乙酸氧化酶
        1.3.2 过氧化物酶
        1.3.3 多酚氧化酶
    1.4 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地概况
        2.2.2 扦插材料
    2.3 实验方法
        2.3.1 扦插方法
        2.3.2 形态指标观测
        2.3.3 扦插苗样品采集
        2.3.4 内源激素提取及色谱条件
        2.3.5 IAAO酶液提取及测定
        2.3.6 POD酶液提取及测定
        2.3.7 PPO酶液提取及测定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滇杨正、倒插苗生长形态分析
        3.1.1 滇杨正、倒插苗主枝长度
        3.1.2 滇杨正、倒插苗的分枝数
        3.1.3 滇杨正、倒插苗主枝粗度分析
        3.1.4 滇杨正、倒插苗地径分析
    3.2 滇杨正、倒插苗内源激素分析
        3.2.1 当年生滇杨正、倒插苗内源激素方差分析
        3.2.2 当年生滇杨正、倒插苗内源激素分析
        3.2.3 一年生滇杨正、倒插苗内源激素方差分析
        3.2.4 一年生滇杨正、倒插苗内源激素分析
    3.3 滇杨正、倒插苗氧化酶活性分析
        3.3.1 当年生滇杨正、倒插苗氧化酶活性方差分析
        3.3.2 当年生滇杨正、倒插苗氧化酶活性分析
        3.3.3 一年生滇杨正、倒插苗氧化酶活性方差分析
        3.3.4 一年生滇杨正、倒插苗氧化酶活性分析
4 讨论
    4.1 极性对滇杨扦插苗生长特征的影响
    4.2 极性对当年生扦插苗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4.3 极性对当年生扦插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4 一年生扦插苗的激素含量比较
    4.5 一年生扦插苗的氧化酶活性比较
    4.6 顶端优势与倒插苗的生长状态
5 结论
    5.1 滇杨正、倒插苗生长量测定
    5.2 正、倒插苗内源激素含量差异
        5.2.1 当年生滇杨正、倒插苗内源激素含量差异
        5.2.2 一年生滇杨正、倒插苗内源激素含量差异
    5.3 正、倒插苗氧化酶活性差异
        5.3.1 当年生滇杨正、倒插苗氧化酶活性差异
        5.3.2 一年生滇杨正、倒插苗氧化酶活性差异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裂核杏内果皮的形态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果实内果皮发育研究概况
    1.2 植物组织木质化研究概况
    1.3 相关转录因子研究概况
    1.4 RNA-Seq在果树研究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果实发育过程的差异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果实生长发育基础指标的测定及生长曲线的拟合
        2.2.2 果实RNA的提取及cDNA制备
        2.2.3 引物设计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2.2.5 内果皮发育及木质素沉积的观察
        2.2.6 内果皮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果实发育相关指标测定及生长曲线拟合
        2.3.2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果实发育物候期的划分
        2.3.3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内果皮发育及木质素沉积过程观察
        2.3.4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内果皮各组分含量变化
    2.4 讨论
        2.4.1 杏果实发育生长曲线的拟合及不同物候期的划分
        2.4.2 杏果实内果皮的发育
    2.5 小结
第三章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果实高通量测序分析
    3.1 试验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cDNA文库的建立及Illumina高通量测序
        3.2.2 序列拼接及基因功能注释分析
        3.2.3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3.2.4 引物设计
        3.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高通量测序及序列的拼接
        3.3.2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高通量测序获得序列的注释
        3.3.3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差异基因分析与统计
        3.3.4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差异基因的挖掘及初步验证
    3.4 讨论
        3.4.1 转录组数据中涉及苯丙烷途径的差异基因
        3.4.2 转录组数据中与内果皮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
        3.4.3 转录组数据中涉及次生细胞壁生物合成调控网络的转录因子
        3.4.4 共表达模式分析转录组数据
    3.5 小结
第四章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中CAD及NST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4.1 试验材料
        4.1.1 植物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4.2.2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基因组DNA的提取
        4.2.3 引物设计
        4.2.4 RT-PCR扩增反应体系
        4.2.5 目的片段的回收
        4.2.6 PCR产物与克隆载体的连接与转化
        4.2.7 目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目的基因的克隆
        4.3.2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NST1序列结构分析
        4.3.3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CAD序列结构分析
        4.3.4 CAD二级结构预测
        4.3.5 CAD三级结构及亚细胞定位预测
        4.3.6 CAD启动子保守序列分析
    4.4 讨论
        4.4.1 CAD氨基酸序列结构信息
        4.4.2 NST1氨基酸序列结构信息
    4.5 小结
第五章 苯丙烷途径差异基因在不同杏品种果实中的验证
    5.1 试验材料
        5.1.1 植物材料
        5.1.2 主要试剂
    5.2 试验方法
        5.2.1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苯丙烷途径差异基因的表达分析
        5.2.2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苯丙烷途径相关酶的活性分析
        5.2.3 不同品种仁用杏内果皮木质素沉积的观察
        5.2.4 不同品种仁用杏苯丙烷途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及相关酶活测定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中涉及苯丙烷途径下游差异基因筛选
        5.3.2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果实发育过程中肉桂醇脱氢酶活性变化
        5.3.3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果实发育过程中苯丙烷途径候选基因表达差异
        5.3.4 苯丙烷途径候选基因表达量、酶活性与内果皮基本指标相关性分析
        5.3.5 裂核杏与锦西红杏果实发育过程中NST1表达差异
        5.3.6 不同品种仁用杏涉及苯丙烷途径差异基因的验证
        5.3.7 不同品种仁用杏内果皮相关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5.4 讨论
        5.4.1 转录组差异基因的表达验证及相关酶活的变化
        5.4.2 仁用杏内果皮的主成分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5)基于形态、叶绿体基因组及核基因组SSR的仁用杏分类地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1.2 杏种质资源概况
        1.2.1 杏的起源与分布
        1.2.2 杏的分类
    1.3 仁用杏研究进展
        1.3.1 仁用杏育种研究
        1.3.2 仁用杏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
        1.3.3 仁用杏资源分子水平的研究
    1.4 关于植物分类地位的研究
        1.4.1 形态学分类法
        1.4.2 解剖学分类法
        1.4.3 染色体分类法
        1.4.4 孢粉学分类法
        1.4.5 生化标记分类法
        1.4.6 DNA分子标记分类法
    1.5 仁用杏的分类地位存疑
    1.6 主要研究内容
    1.7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形态学的仁用杏分类地位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质量性状分析
        2.2.2 数量性状分析
        2.2.3 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
        2.2.4 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仁用杏分类地位研究
    3.1 方法、试剂与设备
        3.1.1 材料
        3.1.2 仪器与试剂
        3.1.3 分析软件
    3.2 试验方法
        3.2.1 样品DNA的提取
        3.2.2 引物设计
        3.2.3 PCR扩增
        3.2.4 PCR产物的检测及送样测序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1 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拼接和组装
        3.3.2 叶绿体基因组组成及序列特征的分析
        3.3.3 叶绿体基因组物理图谱的绘制
        3.3.4 叶绿体基因组重复序列分析
        3.3.5 叶绿体基因组简单重复序列(SSR)分析
        3.3.6 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与IR区的收缩与扩张分析
        3.3.7 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插入缺失(indel)和碱基突变(SNP)分析
        3.3.8 仁用杏系统发育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杏总DNA提取结果
        3.4.2 叶绿体特异引物的PCR扩增结果
        3.4.3 杏属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特征
        3.4.4 杏属叶绿体基因组重复序列分析
        3.4.5 杏属叶绿体基因组SSR分析
        3.4.6 杏属叶绿体基因组IR区的收缩与扩张分析
        3.4.7 杏属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
        3.4.8 杏属叶绿体基因组SNP及indel的分析
        3.4.9 仁用杏系统发育分析
    3.5 讨论
        3.5.1 杏属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与组成
        3.5.2 杏属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3.5.3 杏属叶绿体基因组IR-SC区域的比较分析
        3.5.4 杏属叶绿体基因组重复序列分析
        3.5.5 杏属系统发育分析
        3.5.6 仁用杏的分类地位及起源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核基因组SSR的仁用杏分类地位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仪器与试剂
        4.1.3 DNA提取
        4.1.4 SSR引物筛选
        4.1.5 SSR检测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提取DNA质量的检测
        4.2.2 引物筛选
        4.2.3 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
        4.2.4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4.2.5 仁用杏的分类地位分析
    4.3 讨论
        4.3.1 试验方法的选择
        4.3.2 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4.3.3 仁用杏分类地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5.1 结论
        5.1.1 遗传多样性分析
        5.1.2 仁用杏分类地位证据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山杏良种嫁接繁殖技术体系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山杏概述
        1.1.1 山杏的植物学特性
        1.1.2 山杏的生态经济价值及生产现状
    1.2 林木嫁接技术研究现状
        1.2.1 林木嫁接方法研究现状
        1.2.2 杏树嫁接方法研究现状
    1.3 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1.3.1 环境因素
        1.3.2 生物学因素
    1.4 林木嫁接成活机理研究现状
        1.4.1 嫁接体发育过程中组织学研究
        1.4.2 嫁接体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研究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山杏良种枝接繁殖技术
    2.1 试验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试验方法
        2.2.4 试验观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枝接技术对山杏良种嫁接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2.3.2 山杏良种不同枝接技术的工效及枝接技术优化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山杏良种芽接繁殖技术
    3.1 研究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试验方法
        3.1.3 试验观察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芽接技术对山杏良种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3.2.2 山杏良种不同芽接技术的工效及芽接技术优化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山杏良种嫁接成活过程中酶活性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4.1 研究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测定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过氧化物酶POD
        4.2.2 多酚氧化酶PPO
        4.2.3 可溶性糖含量
        4.2.4 粗淀粉含量
        4.2.5 可溶性蛋白含量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一氧化氮对小白杏冷藏特性及有机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小白杏采后品质特性
    1.2 NO对果蔬的品质调控
    1.3 果实中的有机酸代谢
    1.4 有机酸代谢相关酶及基因
    1.5 基因表达技术及应用现状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不同NO浓度对小白杏采后冷藏特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3 试验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NO处理对小白杏采后有机酸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3 试验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NO处理对小白杏有机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3 试验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壳寡糖复合其他保鲜剂对杏果贮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和附表目录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立题依据及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杏贮藏保鲜方法研究进展
        1.2.1 杏采后生理代谢特性
        1.2.2 杏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因素
        1.2.3 杏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3 壳寡糖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1.3.1 壳寡糖生物学活性
        1.3.2 壳寡糖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1.3.3 壳寡糖对植物诱导抗病性的影响
        1.3.4 壳寡糖对活性氧的影响
        1.3.5 壳寡糖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3.6 壳寡糖对信号分子的影响
        1.3.7 壳寡糖对防卫物质及抗性相关酶的影响
    1.4 1-MCP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1.4.1 1-MCP性质及作用机制
        1.4.2 1-MCP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
        1.4.3 1-MCP对果蔬生理代谢和贮藏品质和的影响
    1.5 柠檬酸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1.6 异抗坏血酸钠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1.7 本研究内容
        1.7.1 不同贮藏温度对杏梅贮藏期和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1.7.2 不同壳寡糖浓度处理对杏梅及巴达杏贮藏品质的影响
        1.7.3 壳寡糖复合其他保鲜剂对杏梅,巴达杏贮藏品质的影响
        1.7.4 壳寡糖复合1-MCP对杏梅和吊干杏贮藏和货架期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第二章 不同贮藏温度对杏梅贮藏期和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2.2.2 处理方法
        2.2.3 测定指标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贮藏温度对杏梅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2.3.2 不同贮藏温度对杏梅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2.4 讨论
        2.4.1 不同贮藏温度对杏梅贮藏期和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2.4.2 不同贮藏温度对杏梅贮藏期和货架期抗氧化成分的影响
        2.4.3 不同贮藏温度对杏梅贮藏期和货架期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2.5 结论
第三章 不同壳寡糖浓度对杏梅及巴达杏贮藏品质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3.2.2 处理方法
        3.2.3 指标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壳寡糖浓度对杏梅及巴达杏腐烂率的影响
        3.3.2 不同壳寡糖浓度对杏梅及巴达杏失重率的影响
        3.3.3 不同壳寡糖浓度对杏梅及巴达杏硬度的影响
        3.3.4 不同壳寡糖浓度对杏梅及巴达杏色泽的影响
        3.3.5 不同壳寡糖浓度对杏梅及巴达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3.3.6 不同壳寡糖浓度对杏梅及巴达杏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3.3.7 不同壳寡糖浓度对杏梅及巴达杏多酚含量的影响
        3.3.8 不同壳寡糖浓度对杏梅及巴达杏Vc含量的影响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壳寡糖复合其他保鲜剂对杏梅和巴达杏贮藏品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4.2.2 处理方法
        4.2.3 测定指标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壳寡糖复合其他保鲜剂对杏梅及巴达杏贮藏期间腐烂率的影响
        4.3.2 壳寡糖复合其他保鲜剂对杏梅及巴达杏贮藏期间失重率的影响
        4.3.3 壳寡糖复合其他保鲜剂对杏梅及巴达杏贮藏期间硬度的影响
        4.3.4 壳寡糖复合其他保鲜剂对杏梅及巴达杏贮藏期间色泽的影响
        4.3.5 壳寡糖复合其他保鲜剂对杏梅及巴达杏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4.3.6 壳寡糖复合其他保鲜剂对杏梅及巴达杏贮藏期间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4.3.7 壳寡糖复合其他保鲜剂对杏梅及巴达杏贮藏期间多酚含量的影响
        4.3.8 壳寡糖复合其他保鲜剂对杏梅及巴达杏贮藏期间Vc含量的影响
    4.4 讨论
        4.4.1 壳寡糖复合其他保鲜剂对杏梅和巴达杏贮藏品质的影响
        4.4.2 壳寡糖复合其他保鲜剂对杏梅和巴达杏抗氧化成分的影响
    4.5 结论
第五章 壳寡糖复合1-MCP对吊干杏等杏果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处理
        5.2.2 处理方法
        5.2.3 指标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壳寡糖复合1-MCP对吊干杏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5.3.2 壳寡糖复合1-MCP对杏梅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5.3.3 壳寡糖复合1-MCP对杏梅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5.3.4 壳寡糖复合1-MCP对杏梅贮藏期间细胞壁和乙烯代谢的影响
        5.3.5 壳寡糖复合1-MCP对杏梅果实贮藏期活性氧代谢及抗性相关酶的影响
    5.4 讨论
        5.4.1 壳寡糖复合1-MCP对杏梅和吊干杏品质的影响
        5.4.2 壳寡糖复合1-MCP对杏梅贮藏期间软化的的影响
        5.4.3 壳寡糖复合1-MCP对杏梅贮藏期间乙烯代谢的影响
        5.4.4 壳寡糖复合1-MCP对杏梅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5.5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李属种质资源的RAPD指纹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李属种质资源概况
        1.1.1 李属种质资源的分布及栽培情况
        1.1.2 李属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1.2 遗传标记的发展与分子标记技术
        1.2.1 RAPD 标记
        1.2.2 ISSR 标记
        1.2.3 SSR 标记
        1.2.4 SCAR 标记和SNP 标记
        1.2.5 AFLP标记
        1.2.6 RFLP标记
        1.2.7 SRAP标记
        1.2.8 RAPD分子标记在李属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仪器与试剂
        2.2.1 试验仪器
        2.2.2 试验试剂
    2.3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2.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3.2 基因组DNA的检测
    2.4 李属种质材料RAPD分析
        2.4.1 RAPD引物设计
        2.4.2 RAPD-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
        2.4.3 RAPD琼脂糖浓度的筛选
        2.4.4 RAPD产物的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3.2 RAPD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的建立
    3.3 李属种质材料扩增产物的检测及数据统计
    3.4 李属种质材料的UPGMA聚类分析
    3.5 李属种质材料的CID图谱的构建
4 讨论
    4.1 李属种质材料DNA的提取
    4.2 李属种质材料RAPD-PCR体系和反应程序的建立
    4.3 李属种质材料RAPD指纹图谱的分析
5 结论
    5.1 筛选出提取李属DNA的最佳方法及试材
    5.2 建立了适合RAPD的最优反应体系
    5.3 获得了20份李属种质材料的RAPD标记系统聚类图
    5.4 获得了20份李属种质材料的RAPD的指纹图谱
    5.5 初步构建了20份李属种质材料的RAPD标记CID图谱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采前壳寡糖处理对杏果实采收和贮藏品质及抗病性诱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杏果实资源及贮藏现状
    1.2 壳寡糖简介
    1.3 研究目的、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杏果实采前壳寡糖处理最适分子量及浓度的筛选
    2.1 采前喷施壳寡糖对杏果实采收品质的影响
    2.2 采前喷施壳寡糖对杏果实发病率和病斑直径的影响
第3章 采前壳寡糖处理对杏果实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3.1 采前喷施壳寡糖对杏果实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3.2 采前喷施壳寡糖对杏果实 POD 和 SOD 同工酶活性的影响
第4章 采前壳寡糖处理对杏果实防卫物质及抗性相关酶的影响
    4.1 采前壳寡糖对杏果实防卫物质的影响
    4.2 采前喷施壳寡糖杏果实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第5章 采前壳寡糖处理对杏果实蛋白激酶和 NO、乙烯生成速率的影响
    5.1 材料与设备
    5.2. 测定指标及方法
    5.3.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5 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采前壳寡糖处理对杏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2. 测定指标及方法
    6.3 数据处理
    6.4 结果与分析
    6.5 讨论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杏果实采前壳寡糖处理最适分子量及浓度的筛选
    7.2 采前壳寡糖处理对杏果实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7.3 采前壳寡糖处理对杏果实防卫物质和抗性相关酶的影响
    7.4 采前壳寡糖处理对杏果实蛋白激酶和 NO、乙烯生成速率的影响
    7.5 采前壳寡糖处理对杏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杏果肉、叶片、胚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杏[J]. 孙浩元,张俊环,杨丽,姜凤超,张美玲,王玉柱. 果树学报, 2019(10)
  • [2]宝巾花品种分子鉴定和苞片转录组分析[D]. 孙利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3]滇杨倒插苗生长特征及内源激素含量与氧化酶活性研究[D]. 颜璐茜. 西南林业大学, 2017(12)
  • [4]裂核杏内果皮的形态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 张枭. 沈阳农业大学, 2017(08)
  • [5]基于形态、叶绿体基因组及核基因组SSR的仁用杏分类地位研究[D]. 包文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11)
  • [6]山杏良种嫁接繁殖技术体系优化[D]. 安国杰.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2)
  • [7]一氧化氮对小白杏冷藏特性及有机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D]. 温昕晔. 新疆农业大学, 2015(06)
  • [8]壳寡糖复合其他保鲜剂对杏果贮藏品质的影响[D]. 马琳.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9]李属种质资源的RAPD指纹图谱分析[D]. 吕雪. 东北农业大学, 2014(01)
  • [10]采前壳寡糖处理对杏果实采收和贮藏品质及抗病性诱导的研究[D]. 刘豆豆. 新疆农业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杏肉、叶和胚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