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红色和特殊的方向

坚持红色和特殊的方向

一、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郑广怀,王晔安,马铭子[1](2021)在《“以红领专”: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自主性与国家的领导权建构》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整合价值理念大众化和领导权两个概念,以分析当前社会工作发展中"以红领专"的现象。基于对2019年"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的数据分析,研究指出,专业人员的价值理念大众化虽然未必能换取专业自主性,但其促进了国家意志的落地。即使专业人员缺乏专业自主性,执政者仍然能够运用教导型领导权促使专业人员开展有效服务,以提升执政合法性。"以红领专"可能是逐步定型的国家塑造专业人员的新战略选择。

陈华栋[2](2021)在《中国共产党“培养什么人”理念的发展沿革与主要经验》文中研究说明"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持续发展完善,主要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发展阶段。从不同发展阶段党中央对"培养什么人"理念的核心观点和主要特征来看,有一定的延续性,也体现了时代性。其中,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核心目标始终保持不变,但在政治要求、期望目标、重点内容、培养方式等问题上有所不同,体现了从"德智体全面发展"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沿革轨迹。分析总结中国共产党"培养什么人"理念的主要沿革历程,我们发现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四个服务的意识""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这些主要经验。

李均,吴秋怡[3](2021)在《又红又专与通专融合:当代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国表达”》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后,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作。党的八大以后提出的"又红又专"模式,修正了苏联专业教育模式,加强了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密切了高等教育与生产实际的关系;红与专的辩证统一,使专业教育有了正确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探索的"通专融合"模式,超越了西方通识教育模式,淡化了通专界限,打破了通专壁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使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都有了灵魂与方向。"又红又专"与"通专融合",都是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表达",对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构建新时代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有重大意义。

陈志发[4](2021)在《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百年创新发展与经验启示》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一贯重视人才和人才工作,党的人才思想和人才工作发展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有过深刻教训。党的人才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尊重人才到视人才为"第一资源",对人才价值认知持续深化;从"又红又专"到"德才兼备",丰富发展了人才评价标准内涵;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实现了人才管理方式与时俱进;从就近育才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进了人才开发利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进党管人才法治化建设,营造拴心留人的优质环境,把握人才发展规律,以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规模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贺腾飞,弓永华[5](2021)在《建党100周年中国高等教育红色育人理念的传承与创新》文中研究指明用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育人,是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基本经验。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红色育人之路经历了由探索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从延安时期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高等教育红色育人理念一脉传承,确立并坚持学用一致,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德智体等全面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等理念;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红色育人理念不断发展创新,高等教育确立了立德树人、文化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等红色育人新理念。

朱继东[6](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经验》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以理想信念立党、意识形态立党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大力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并在百年意识形态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主要可以归纳为十个方面: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和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正确认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与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双百"方针、"二为"方向相统一和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科学处理好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之间的关系,高度重视、重点抓好文艺、教育等重点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坚决抵制外来意识形态渗透和抓好内部意识形态斗争统一起来,坚持立破并举、创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以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为抓手加强话语权、软实力建设。这些成功经验不仅是党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重要理论法宝,更是推动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更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的重要遵循。

闫秀婷[7](2021)在《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复杂多变,多元文化激荡与社会发展机遇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产生了深刻影响。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又被赋予新的使命。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纪律严、作风正的新一代大学生,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更多的努力。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国内国际背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讲述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是关于高校学生党建的相关理论概述,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党的建设理论和发展脉络,为后文写作提供学理支撑。第三部分,剖析当前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讲述了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求如何更好地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就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方法上,不断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内容、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才能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抓好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办好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

于鸿雁[8](2021)在《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干部教育理论与党的革命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的中国特色的干部教育思想。深入研究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得出在新的执政条件下干部教育的历史启示,并应用到新时代的干部教育实践当中,对于加强党员干部的全面发展和干部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党肌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从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入手,阐述了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理论,列宁的干部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观。在正确认识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下,概括总结了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论述了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主要内容包括注重干部教育的优先地位,学校教育与在职教育相结合,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才德兼备、又红又专的干部,重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归纳了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有实践性、时代性、人民性三个特点。第三部分探讨了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启示。就理论意义来说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不仅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干部教育理论,同时也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主体框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对加强党员干部的自身建设,建立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创新干部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云瑞[9](2021)在《习近平文化育人论述的研究》文中提出“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提出“以文化人”,要求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回答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文化育人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供了遵循。探索和践行“习近平文化育人的重要论述”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题中之意。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概括,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目标、提出问题,整理思路,从参与学科建设、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育人等方面,明确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确立以习近平文化育人论述为研究主题,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总结、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等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以“所由出、知何往”为基本思路,对本主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首先,对习近平文化育人重要论述相关内容进行概述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一是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抵制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入侵,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等三方面对习近平文化育人重要论述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要求进行分析。二是从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阐释、毛泽东关于“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育人要求、邓小平“‘四有’新人”育人思想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观乎人文,化成天下”等四个方面,对习近平文化育人重要论述的理论指导、思想基础、文化渊源进行探索。三是对习近平文化育人重要论述的孕育阶段、发展过程及形成进行分析总结。其次,习近平文化育人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是本文探索的重点及难点。主要从育人目标、育人之文、育人之径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阐释。第一,育人目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是新时代呼唤时代新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伟大目标,需要广大青年勇担民族复兴这一重要历史使命;二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高尚的道德品质、过硬的做事本领、强烈的责任担当、敏锐的创新精神是时代新人的主要要求;三是继承性和发展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个体性和社会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特征是时代新人的主要特征。第二,育人之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育人就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立民族之魂,保证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滋养生命;以中华优秀文化育人格品质,传承基因。第三,育人之径: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传承和谐良好的家风家训和发挥立德树人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最后,探索习近平文化育人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是本文的目的和归宿。第一,以习近平文化育人重要论述指导铸魂育人。以文化自信的气度坚定育人信心,以文化创新的理念推动文化发展,以文化建设的实践推进以文化人。第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育人之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涵养民族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涵养理想信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涵养时代精神。第三,搭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育人平台。一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指导,弘扬主旋律、融入网络生活,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二是坚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家风家教,培育新时代“好家风”;三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学校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着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张之晔,张品纯,李伟[10](2021)在《新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核心素养要求是又红又专》文中研究说明科技期刊编辑是办好科技期刊的中坚力量。要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实现科技期刊强国梦,必须建设一支能够担负重任的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技期刊编辑人才。新时代对科技期刊编辑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是又红又专。政治素养和职业情怀体现"红",科学素养和业务素质体现"专"。科技期刊编辑应提升政治素养、修炼职业情怀,增强科学素养、提高业务素质,努力成长为又红又专的科技期刊编辑人才。

二、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以红领专”: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自主性与国家的领导权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与概念框架
    (一)“又红又专”的要求与专业性缺失的现实
        1.“又红又专”:国家对专业人员的要求
        2.政治引领下的专业性不足:社会工作者的实际状态
    (二)自主性:国家与专业人员关系的核心议题
        1.专业自主性与服务效果
        2.专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
    (三)概念框架:价值理念大众化与领导权建构
    (四)模型建构:领导权、专业自主性和服务效果
        1.专业的社会价值与服务效果
        2.专业人员的工作意义与服务效果
        3.专业自主性的桥梁作用
        4.模型边界:专业教育和职业资格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样本
    (二)测量
        1.变量测量
        2.探索性因子分析
        3.调节和控制变量
四、结 果
    (一)研究模型中四个变量的验证
    (二)通过结构方程验证研究模型
    (三)调节效应
五、讨论与结论
    (一)从“又红又专”到“以红领专”
    (二)以红领专:迈向教导型领导权?
    (三)总结与不足

(2)中国共产党“培养什么人”理念的发展沿革与主要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 1949—1978年党中央“培养什么人”理念的核心内容与目标体系
    1. 政治要求: 突出“三好”“五爱”的基本要求
    2. 期望目标: 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引领
    3. 重点内容: 突出强调“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4. 培养方式: 倡导“半工半读”和投身劳动实践
二、 1978—2012年党中央“培养什么人”理念的核心内容与目标体系
    1. 政治要求: 明确提出“又红又专”和“四有新人”的要求
    2. 期望目标: 以“四个统一”来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 重点内容: 要求努力做到“四个新一代”和“五个坚持”
    4. 培养方式: 倡导构建“协作联动”的育人工作格局
三、 2012年以来党中央“培养什么人”理念的核心内容与目标体系
    1. 政治要求: 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高举社会主义旗帜”作为主基调
    2. 期望目标: 明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
    3. 重点内容: 强调“立德树人”主旋律
    4. 培养方式: 十分注重提升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 牢牢把握党中央“培养什么人”的主要经验
    1. 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政治原则
    2. 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一理论基础
    3. 要始终坚持“四个服务”方针这一工作保障
    4. 要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这一工作体系

(3)又红又专与通专融合:当代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国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一、又红又专:对苏联专业教育模式的修正
二、通专融合:对西方通识教育模式的超越
三、中国表达: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应然求索

(4)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百年创新发展与经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百年演进的探索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团结、吸收知识分子,注重培训军事人才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争取、改造知识分子,计划调配党政人才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培育科技人才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广集天下创新人才
二、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百年演进的创新发展
    (一)人才价值认知: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视人才为“第一资源”的持续深化
    (二)人才评价标准:从“又红又专”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创新发展
    (三)人才管理方式: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的与时俱进
    (四)人才开发利用:从就近就地选才育才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扩展升华
三、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百年演进的经验启示
    (一)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构建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
    (二)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营造人才辈出的优质环境
    (三)注重把握人才发展规律,开创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四)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加快创新型人才开发利用

(5)建党100周年中国高等教育红色育人理念的传承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延安时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高等教育红色育人理念的确立
    (一)确立学用一致的红色育人理念
    (二)确立“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红色育人理念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教育红色育人理念的发展
    (一)坚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红色育人理念
    (二)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红色育人理念
三、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红色育人理念的创新
    (一)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的新理念
    (二)新时代文化自信教育的新理念
    (三)新时代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新理念

(6)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和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三、正确认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与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四、坚持“双百”方针、“二为”方向相统一和以人民为中心
五、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六、科学处理好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之间的关系
七、高度重视、重点抓好文艺、教育等重点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
八、坚决抵制外来意识形态渗透和抓好内部意识形态斗争统一起来
九、坚持立破并举、创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
十、以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为抓手加强话语权、软实力建设

(7)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概述
    2.1 基本概念研究
        2.1.1 新时代
        2.1.2 党的建设
        2.1.3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2.2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建理论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党建理论
    2.3 西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2.3.1 葛兰西党建理论的主要内容
        2.3.2 卢卡奇党建思想主要内容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的历史脉络
    3.1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理论的发展
        3.1.1 坚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1978-1992)
        3.1.2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作风建设(1992-2002)
        3.1.3 健全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2002-2012)
    3.2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
        3.2.1 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3.2.2 全面推动从严治党提升高校学生党建水平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及问题
    4.1 外部环境的影响及挑战
        4.1.1 国际外交政治的复杂尖锐
        4.1.2 西方意识形态的全面渗透
    4.2 国内环境的变化与考验
        4.2.1 国内社会思潮传播
        4.2.2 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
        4.2.3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4.3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4.3.1 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
        4.3.2 党员教育重形式轻内容
        4.3.3 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不强
        4.3.4 学生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不完善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
    5.1 强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思想
        5.1.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
        5.1.2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5.1.3 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
    5.2 坚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理念
        5.2.1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大学生成长成才
        5.2.2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大学生实际问题
        5.2.3 坚持全员育人理念,形成党建工作凝聚力
    5.3 健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5.3.1 合理规划,打造结构科学的党建队伍
        5.3.2 加强培养,提升党务工作者综合素质
        5.3.3 重视心理健康,发挥党建工作主体作用
    5.4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阵地建设
        5.4.1 以学生公寓为载体,开拓党建工作新局面
        5.4.2 以学生社团为载体,探索党建工作新渠道
        5.4.3 以新媒体为载体,完善网络党建工作模式
    5.5 完善学生党建工作机制
        5.5.1 加强监督,完善考核评估体系
        5.5.2 加强监管,完善新媒体管理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8)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目的
    三、选题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
第一章 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理论
        二、列宁的干部教育思想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观
    第二节 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阶段
        二、形成阶段
        三、成熟阶段
        四、继续发展阶段
第二章 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第一节 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注重干部教育的优先地位
        二、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三、学校教育与在职教育相结合
        四、培养才德兼备、又红又专的干部
        五、重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
    第二节 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实践性
        二、时代性
        三、人民性
第三章 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启示
    第一节 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干部教育理论
        二、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主体框架
        三、成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 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干部教育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放在首位
        二、干部教育要不断改革创新
        三、树立干部终身学习理念
        四、加强干部反腐倡廉教育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习近平文化育人论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习近平文化育人论述的相关概述
    第一节 习近平文化育人论述的形成背景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要求
        二、抵制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入侵的客观需要
        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内在需要
    第二节 习近平文化育人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以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
        二、以“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育人思想为基础
        三、对“‘四有’新人”育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四、以“观乎人文,化成天下”育人观为文化渊源
    第三节 习近平文化育人论述的发展历程
        一、习近平文化育人论述的孕育阶段
        二、习近平文化育人论述的发展阶段
        三、习近平文化育人论述的形成阶段
第二章 习近平文化育人论述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育人目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新时代呼唤时代新人
        二、时代新人的内涵
        三、时代新人的特征
    第二节 育人之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立民族之魂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三、以中华优秀文化育人格品质
    第三节 育人之径: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
        一、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二、传承和谐良好的家风家训
        三、发挥立德树人主阵地作用
第三章 探索习近平文化育人论述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以习近平文化育人论述指导铸魂育人
        一、以文化自信的气度坚定育人信心
        二、以文化创新的理念推动文化发展
        三、以文化建设的实践推进以文化人
    第二节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育人之源
        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涵养民族精神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涵养理想信念
        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涵养时代精神
    第三节 搭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育人平台
        一、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指导
        二、坚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家风家教
        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学校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新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核心素养要求是又红又专(论文提纲范文)

1 又红又专是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共同要求
2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必须建设又红又专的编辑队伍
3 科技期刊编辑应紧扣又红又专要求提升核心素养水平
    3.1 政治素养和职业情怀体现科技期刊编辑的“红”
    3.2 科学素养和业务素质体现科技期刊编辑的“专”
4 结束语

四、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以红领专”: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自主性与国家的领导权建构[J]. 郑广怀,王晔安,马铭子. 社会学研究, 2021(06)
  • [2]中国共产党“培养什么人”理念的发展沿革与主要经验[J]. 陈华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3]又红又专与通专融合:当代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国表达”[J]. 李均,吴秋怡. 高等教育研究, 2021(09)
  • [4]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百年创新发展与经验启示[J]. 陈志发.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04)
  • [5]建党100周年中国高等教育红色育人理念的传承与创新[J]. 贺腾飞,弓永华. 江苏高教, 2021(07)
  • [6]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经验[J]. 朱继东. 山东社会科学, 2021(07)
  • [7]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性研究[D]. 闫秀婷.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8]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研究[D]. 于鸿雁.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9]习近平文化育人论述的研究[D]. 王云瑞.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10]新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核心素养要求是又红又专[J]. 张之晔,张品纯,李伟. 编辑学报, 2021(03)

标签:;  ;  ;  ;  

坚持红色和特殊的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