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显示装置应用三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雨[1](2020)在《铟镓锌氧化物薄膜制备及溅射靶材组织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铟镓锌氧化物(IGZO)薄膜具有高透射率、宽光学带隙、高电子迁移率和低温制备工艺等优点,是具有发展前景的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CO)材料。其可应用于具有更高透射率、更大分辨率、更低功耗的TFT器件,是制备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柔性和超大尺寸LCD等高端显示屏的关键基材。通过磁控溅射法制备IGZO薄膜的工艺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薄膜的质量,通过优化磁控溅射工艺制备最佳性能的IGZO薄膜是获得高性能IGZO TFT器件的关键。目前为止,国内对IGZO靶材及薄膜的研究比较少,限制了IGZO材料的应用和国产化,因此,本论文分别系统研究了溅射气压、溅射功率和基底温度对薄膜的微观组织、形貌、光电性能以及化学价态等性质的影响机制,通过控制品质因子探究IGZO薄膜最佳制备工艺参数,此外,基于IGZO薄膜与溅射前后靶材性能之间相互影响机理,研究了溅射前后靶材的微观变化,开展了IGZO靶材溅射前后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开裂、结瘤的研究,分别选取靶材溅射后的中心区域、刻蚀区域和边缘区域进行详细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溅射气压从0.2 Pa增加至0.8 Pa,薄膜的均方根粗糙度和电阻率先减小后增加,溅射气压为0.4 Pa时薄膜具有更低的均方根粗糙度(0.204 nm)及电阻率值(4.012×10-3Ω·cm);薄膜的光学透射率和品质因子值均先增加后减小,在溅射气压为0.4 Pa时,薄膜具有最佳的平均透射率(89.06%)和品质因子值(26.38×10-4Ω-1)。(2)随着溅射功率从60 W增加至120 W,薄膜的溅射速率、光学带隙和品质因子逐渐增加,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和电阻率逐渐减小;溅射功率为120 W时,溅射速率、光学带隙、品质因子均达最大值,分别为18.20 nm/min、3.83 e V、14.26×10-4Ω-1,薄膜的均方根粗糙度和电阻率分别达最小值0.185 nm和9.028×10-3Ω·cm。(3)随着基底温度从室温升高到300℃,不同基底温度下制备的薄膜均为非晶结构,综合考虑品质因子、薄膜粗糙度以及柔性衬底不耐高温的性质,探明了最佳制备工艺温度:基底温度为室温时,IGZO薄膜的品质因子、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率和光学带隙具有较大值,分别为28.66×10-4Ω-1、86.69%和3.842 e V,均方根粗糙度和电阻率具有较小值分别为0.32 nm和2.919×10-3Ω·cm。(4)溅射前的靶材由主相In2Ga2Zn O7和二次相Zn Ga2O4组成,溅射后不同区域的靶材含有不同类型的纳米颗粒,中心区域和刻蚀区域主要由In2Ga2Zn O7和富含镓的氧化物组成,此外中心区域的结瘤部位除了富含Ga元素还含较高的C元素(由溅射腔室内的灰尘和脱落物导致),污染物C容易在裂纹和孔洞处堆积,成为结瘤的核心;边缘区域主要由In2Ga2Zn O7组成。同时也发现溅射后靶材化学组成分布不均匀会使得靶材表面的结瘤进一步扩大。
刘强[2](2019)在《STEAM理念下的科学教育活动项目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面对激烈国际竞争,各国纷纷提出相关教育措施来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2015年,美国颁布STEAM教育法,全面实施从幼儿园到大学本科阶段的STAEM教育发展战略,引发世界各国关注。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学科孤立化倾向和唯分数论的导向造成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缺失,科学素养不能得到有效提升。2017年版我国中小学课程标准建议:科学教育要与STEAM教育、科技教育等相结合。目前,国内中小学教师对跨学科教学研究偏少,往往不能正确运用STEAM教育理念。ST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人文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英语单词首字母缩写组合,对应着五个学科领域。STEAM理念是一种基于STEAM学科的跨学科课程整合的和整体育人的教育理念、学习方式、教育模式,更是信息爆炸时代的一种学习范式或教育范式。通过研究发现,目前主要有基于探究设计、工程设计、项目设计、信息技术设计和校园文化建设五种教学及开发类型。本研究将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改进开发。首先,通过研究发现,STEAM理念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是一致的。笔者首先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STEAM课程整合的开发理念、目标确立、内容选择、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近10个关键环节的理论分析。然后,借鉴质性研究方法理念对以上零散理论进行归类和表格化处理,构建出一个STEAM教育课程整合分析框架表。其次,进一步概括化处理构建出STEAM教育课程整合开发概念图和STEAM教育课程整合案例综合评价表,突破了STEAM整合项目设计难点,最后提出了“5E+3I”探究教学及迭代开发、基于科学工程实践的教学及迭代开发等2种教学及迭代开发模式,这丰富了教学模式内容。其次,依据STEAM教育整合框架表,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自制冰激凌与火箭科学》和《制作纸飞机游戏》2个国外案例,并借鉴学习,验证了该分析框架的有效性;通过以上迭代开发模式,设计了《追寻风的足迹》和《学做简单结构设计》2个STEAM整合案例案例;采用3种评价方法对相关案例评价,即STEAM综合评价表法、逐项比较分析法和课堂教学评价法,证实案例开发有效性。最后,通过本次研究,笔者体会到了STEAM理念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意义,实现了核心素养、STEAM综合素养、科学素养和创造力的融合培养,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育人”观点有了更深刻地理解。STEAM理念和科学教育融合的本质就是基于真实情境性跨学科整合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全面整体培养人的STEAM综合素养和科学素养,最终培养成具有整体性和终身性发展的创造性公民。本研究的意图是通过教学研究探索,尽力打造促进项目开发、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教学资源建设的良性循环的STEAM教育整合理念下的科学教育生态环境。
周波[3](2019)在《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世纪以来,信息化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促使城市进入智慧城市发展阶段,我国城市也迎来转型提升的重大机遇。在历史挑战面前,城市家具智能化不足、文化匮乏、人性化缺失等发展现状已难以适应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以及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户外活动需求,城市家具已经到了急需变革的发展阶段。未来城市是怎么样的形态?未来城市家具又是什么样?我们如何面对当下城市家具的境遇?面对严峻的现实,传统设计理念与思路已难以应对今天城市发生的变化,也无法应答明天城市家具发展的诉求,更无法响应未来城市家具变化的趋势。本文以未来城市愿景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家具设计为研究主题,通过对5G、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发展的状况及其对城市的影响;西方以及国内未来城市理论的总结;国内外智慧城市实践的归纳;中国城市2035年总体规划蓝图的研究综合分析并建构我国未来城市发展愿景。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家具现状与发展趋势剖析,总结出未来城市家具分阶段的发展愿景,即到2050年,高级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家具和2035年的智能城市家具两个发展阶段。在城市家具愿景构建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当下的城市家具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智慧城市家具的概念并建构了智慧城市家具设计研究体系和理论模型,并论述其要素构成、内涵意义等内容。本文基于城市现代化的愿景,提出了城市家具现代化的概念,并指出城市家具现代化就是城市家具的智慧化。在设计理论体系的应用方面,本文主张在“人、事、物、技、文、场、境”等研究要素的系统框架内,以人车出行系统为限定条件,以未来城市街道空间为场所界面,研究城市家具与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以此形成智慧城市家具应用体系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针对近阶段和远期城市家具发展,分别提出了“智慧家具带”和“智慧微枢纽”的设计策略:近期“智慧街道”的营造须以共享单车为核心模块的“智慧家具带”建设为核心内容,远期通过“智慧微枢纽”这样的新型机器人城市家具来扮演“智慧街道”以及“智慧社区”的公共服务微型中心的角色。最后,本文分别以“技术智能”和“设计智慧”两个角度的实践案例来验证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的可行性。目前,此类智慧城市家具研究文献稀少,本文希望为该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翟奇[4](2018)在《基于ARM的三氟甲磺酸气体泄漏检测仪设计与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氟甲磺酸是一种超强有机酸,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医药,塑料产业,电子化工等方面。三氟甲磺酸在生产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泄漏,而它易挥发,有强腐蚀性质,暴露在空气中对工作人员将造成极大的伤害与威胁。对挥发出来的三氟甲磺酸气体尽行快速,准确的检测。能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危险,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但目前,国内并没有专业的传感器探头提供检测该种物质泄漏。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款价格合理,操作简单,易携带现场的三氟甲磺酸气体泄漏检测仪。本文以基于ARM的三氟甲磺酸气体泄漏检测为研究课题,由于现阶段国内没有针对该种气体检测的传感器,找到一款合适的传感器检测其泄漏是本设计的重点。通过分析三氟甲磺酸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研究各种类型的气体传感器工作原理,最终确定使用空气质量传感器与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共同约束检测三氟甲磺酸气体泄漏,设计了间接的方法检测该物质,完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的设计。本次气体检测利用嵌入式技术,硬件部分采用模块化形式设计,采用ARM芯片作为控制核心,重点对声光报警模块、信号调理电路、数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进行设计。同理,软件部分设计了数据采集子程序、数字滤波子程序、数据处理子程序和数据显示子程序,在数字滤波子程序中应用中位值平均滤波法算法对产生的干扰信号进行处理,对于偶然出现的脉冲性干扰,可消除由其所引起的采样值偏差,对周期干扰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提高仪器的实际应用价值,保证了检测精度程度。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完成本系统的测试。通过测试,验证了三氟甲磺酸气体泄漏检测仪实现了基本功能,满足了用户的基本需求,按流程将便携式三氟甲磺酸气体检测装置功能进行完善,实现了检测装置的稳定性、经济实用性等预期目标。
赵娜[5](2018)在《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架构及工程应用关键指标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当前监控系统通过设备堆砌来完成整体系统功能的建设模式使得系统的整体应用效果不佳。本文从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实际应用点切入,以视频事件检测功能的摄像机前置应用与集成化平台系统为重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构优化之后的高集成度应用系统为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所带来的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等优势特点。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方面:1、研究目前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的常用架构,总结其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并分析这些功能的硬件组成,寻求其相似点,突破其硬件技术的关键难点,并进行集成优化,给出优化后的系统架构。2、针对优化后的系统架构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推导优化架构与传统架构下的监控系统在稳定性、可靠性上的量化模型,并结合实际项目的参数,对比分析优化架构下监控系统的性能优势。3、以高速公路视频事件检测的信号源作为切入点,分析常规模式下传输至后端的检测信号源在传输过程中导致的细节丢失与质量下降,得出优化架构下的系统在检测信号源方面对检测正确率进行提升。4、针对优化后的系统架构进行施工难度方向的分析,运用AHP法分析常规模式与优化模式的施工难度系数,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直观的难度系数曲线,展现不同建设规模下两种模式的难度系数比。5、通过分析两种不同模式下所需要的周边系统支撑幅度,从网络带宽、机房空间占用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描述,结合实际项目的基础数据,得出不同建设规模下,两种模式对资源的占用情况。
姚施琪[6](2018)在《动效设计对HMDs界面认知负荷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头盔显示系统(HMDs)作为新型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执飞过程中的主交互界面,其优势明显且技术条件已经较为成熟,对于越来越多样化与复杂化的空中任务,HMDs在协助飞行员高效完成任务,从容应对越来越大的界面信息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HMDs已被大部分国家装备于各自的先进高性能战斗机上,目前我国国内针对HMDs界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硬件设备的设计研发和相关核心技术的攻关,而较少从界面认知的角度对其界面进行设计研究,而通过动效设计等元素来探索优化HMDs界面,降低战斗机飞行员认知负荷的研究探索更是缺少。本文首先对HMDs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认知角度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与总结,发现了“飞行错觉与操作失误”这一关键问题,并总结了一套基于认知角度开展HMDs界面设计可以遵循的原则。与此同时本文也对基于意象,基于用户体验和基于信息表达等方面的多个动效设计理论方法进行了分析,针对应用于HMDs界面的设计方法展开了理论研究并总结出了一套将动效设计应用于战斗机HMDs界面设计的方法理论与主要原则。对于获得的理论方法,本文进行了实际设计实践,对“飞机姿态感知界面”这一对于解决“飞行错觉与操作失误”问题至关重要的信息界面开展了设计,并对设计成果进行了简单实验测试。经实践初步验证,本研究所得的将动效设计应用与战斗机HMDs界面设计的方法原则在降低战斗机飞行员执飞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具有积极作用。该研究成果丰富了 HMDs界面设计研究领域的理念与方向,对进一步改善HMDs使用过程中飞行员的认知情况与态势感受效率起到了推动作用。
金荣江[7](2017)在《基于PowerPC和DSP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电力事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电力电子设备等的大量投入,电网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峻。工业4.0时代,电能质量敏感型负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日渐突出的电能质量问题开始更多地引发人们的关注。电能质量在线监测对于识别电能质量污染源以及分析电能质量事件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实现了基于PowerPC和DSP的电能质量监测装置,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研究电能质量检测方法和监测装置的功能需求。论文研究了电能质量监测的六类指标:频率偏差、电压偏差、谐波和间谐波、三相不平衡度、电压波动和闪变、暂升和暂降等的定义以及检测方法;研究了显示、定值设置、权限管理、录波存储、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装置功能需求。其次,研究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硬件平台设计。论文根据功能需求,研究如何设计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功能模块;研究各模块的具体实现手段,研究模块的硬件平台整合。论文最终选用MPC8321进行监测系统构建,实现系统嵌入、人机交互,文件管理、数据通讯等功能;选用DSP21469进行电能质量指标数据处理,实现半波有效值、200ms数据、3s值数据、分钟统计、波动闪变等数据的计算;选用XILINX+AD7606完成通道数据同步采样。再次,研究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嵌入式软件平台设计。论文基于上述硬件平台架构研究基于PowerPC和DSP开发环境搭建方法,研究AD采样、总线传输、算法移植、LCD显示、告警输出、文件存储等软件模块设计和程序优化。论文实现了电能质量实时在线监测,实现了基于VXWORKS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满足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关于数据通讯、文件管理、数据展示、录波等一系列功能需求。最后,对装置的性能以及监测数据精度进行了检测,并介绍了部分现场实际应用案例。目前,文中所研发装置已在北京、天津、内蒙、山西、安徽、湖北等地现场投运,运行稳定。
肖颂勇[8](2017)在《变电站避雷器在线监测实用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文中指出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已成为当前电力企业的首要工作目标,避雷器作为抵御电力系统内、外部过电压的一种重要设备,其设备运行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电网建设的跨越发展,电力系统各变电站内的避雷器安装数量也迅猛增长,避雷器检测的成效也成为电力企业关注的重点。国内外避雷器检测手段经历了停电试验、带电检测,直到在线监测技术的出现才真正实现数值的实时监控,但装置故障率高、系统误报警多以及带来的附加维护工作量成了企业面临的新问题。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对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一直走在国网前列,其直属单位莆田供电公司2015年已在12座220kV变电站投产使用SPM型分层分布式变电在线监测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基础诊断、故障报警等环节,实现了避雷器全电流、容性电流、阻性电流以及雷击时刻、雷击计数等参数实时辅助监控,基本满足了避雷器状况检测要求。在线监测的参数虽然齐全,但当前监测技术所得到的数据还不能完全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时常会出现数据异常及波动,影响避雷器设备真实状况的诊断。为提高在线监测应用成效,最终替代停电试验及带电检测,逐步实现在线检测实用化,公司系统持续开展包括避雷器在线监测在内的实用化分析工作,各地市公司抽取部分变电站开展在线监测数据比对,其中莆田供电公司已在所辖变电站安装有435套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具备了实用化分析所需大量现场实测数据。本论文结合该真实工作背景,对变电站避雷器的原理、检测方法、在线监测系统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全省及莆田地区在线检测缺陷发现率、误报率、装置故障、设备维护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相对误差、纵横批分析等方法对经过基于数学形态学滤波及拟合算法处理后的避雷器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全电流数据已满足实用化要求,但阻性电流偏差超过30%的仍需排除干扰因素进一步提高数据有效性,然后结合在线监测实际应用的成功案例,从监测数据的异常到解体确认缺陷原因,证实在线监测应用成效,再结合在线监测误告警等案例,分析归纳底座选型、温湿度、通讯故障、阻性电流测试方法、表计质量等影响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排除相间干扰的建议,最后根据不同缺陷类型存在不同在线监测数据特征的现象,提出一种避雷器缺陷原因的在线辨别思路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避雷器设备在线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对促进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实用化、保障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有着积极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江孝琪[9](2016)在《整备作业接触网残压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为提高验电系统与整备作业安全监控系统间的工作配合度,使系统的整体工作性能趋于智能化、安全化以及高效化,论文提出在升弓验电操作后增设一道灵活可靠的高压验电防线,设计目的在于克服升弓验电所存在的检测缺陷,以保障整备作业的操作安全。目前市场上用于千伏级别高压领域的验电仪器以电容式声光型为主,成熟的高压绝缘技术、信号滤波技术以及电路自检技术等使接触式验电设备成为高压检测仪器中的首要选择,其相比于尚未成熟的感应式验电器工作稳定性更高,且相比于接触式电阻型验电器在电气安全性能方面更具优势。然而,传统的验电设备仍存在严重的性能不足,从参数检测、可靠性保障到报警输出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首先,以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以及交直型电力机车的运载主体为应用背景,运用Ansoft Maxwell软件模块对供电环境场进行仿真分析,用于探究耦合场对测量对象造成的影响,并对其他残余电压的影响因子进行具体研究,总结供电环境的电气性能,为本文所设计的新型检测系统的可行性以及优化性提供定性以及定量的理论依据。其次,根据检测系统的整体需求以及总体架构,进行方案原理概述:输入信号经过高压处理过程后由单片机控制,将信号数据以433M收发模式通过无线通讯平台向上位机进行传送,通过操作界面进行实时监控,同时系统保持语音和灯光警示,且对绝缘杆设计标准、元器件关键技术以及检测系统的技术路线进行说明。再次,阐述无线通讯平台、人机接口设备、采集控制系统以及上位机应用程序的具体内容,其中,单片机编程平台采用Proteus 7.5进行仿真和测试,上位机操作界面则通过Visual Studio 2010的微软基础类库(MFC)应用程序进行开发,实现数据快速精确地接收、记录以及处理,将示值以及波形进行输出并显示。最后,通过对定制加工的验电实验平台进行测试,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多次记录以及分析的情况下,显示数据相对波动较小,在各电压等级下相对误差均保持在6%内,并对仿真数值与实测数值的对比结果进行误差分析与控制,总结该装置具有在检测性能上的可行性以及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继而从电磁干扰、数据谐波等具体软硬件干扰源考虑,并提出相对应的抗干扰方面的实用性措施,对该残压检测系统性能作进一步比较与评估,为相关产品提供一种参考性思路。
余石明[10](2016)在《肇庆500kV玉城变电站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力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电网的运行对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设备因其构造紧凑,占地空间小,可靠性较高,安装配置灵活,环境适应能力强,维护工作量也很小的优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各地的电力系统。但近年来,随着电网电压等级和电力系统容量不断攀升,GIS设备工作环境愈加恶劣,其内部出现故障的情况也愈发频繁和剧烈。因为GIS设备与传统设备比较其内部绝缘距离变小,以及有更高的运行电压,所以GIS设备的内部电场强度大幅度提高。若是GIS在制造或组装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细小的缺陷,如出现绝缘气隙、残留金属微粒等。因这些微小的缺陷的存在,绝缘介质在强电场下容易出现局部电场畸变、使局部场强高度集中,最终出现局部放电,出现放电通道,造成绝缘介质的击穿。在各种在线监测局部放电的方法中,基于超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以其高灵敏度、监测范围较大、抗干扰能力较强、可识别故障类型及进行故障定位等优点,在线监测局部放电的能力更强。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基于UHF的局放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结合500kV玉城站220kV GIS设备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工程应用经验研讨了基于UHF方法GIS局放在线监测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首先,本文分析了GIS局部放电的常见原因、表现特征及其危害,并展开讨论了基于UHF技术的局放监测基本原理。然后,本文结合500kV玉城站200kV 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的工程项目,介绍了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的性能技术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阐述了PDM-S05-OL型局放在线监测系统的就基本结构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并着重分析了该系统的主要硬件和软件配置情况,总结了系统各主要元件设备的安装调试方法和经验。最后,本文结合3个工程应用案例讲述了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的分析判断和应用,并介绍了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在投入以后的运维管理模式变化及应急处理对策等相关情况。在500kV玉城站200kV 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的实际工程应用中表明,基于UHF技术的GIS局放在线监测方法能有效地监测因为GIS内部绝缘缺陷而引起的局放信号,在提升GIS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方面有着明显地作用,有效地保证了设备和电网安全、连续、稳定运行。
二、数字显示装置应用三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显示装置应用三例(论文提纲范文)
(1)铟镓锌氧化物薄膜制备及溅射靶材组织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透明导电薄膜简介 |
1.1.1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简要概述 |
1.1.2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研究进展 |
1.1.3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应用领域 |
1.2 IGZO薄膜简介 |
1.2.1 IGZO材料的特点 |
1.2.2 IGZO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3 IGZO材料的应用 |
1.2.4 IGZO透明导电薄膜的结构 |
1.2.5 IGZO透明导电薄膜的电学性能 |
1.3 IGZO靶材的开裂、“中毒”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的基本内容 |
2 实验制备技术与表征手段 |
2.1 IGZO靶材的制备方法 |
2.2 磁控溅射镀膜技术 |
2.3 实验过程 |
2.3.1 靶材制备过程 |
2.3.2 玻璃基底清洗步骤 |
2.3.3 薄膜沉积过程 |
2.4 实验表征方法 |
3 IGZO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溅射气压对IGZO薄膜性能的影响 |
3.1.1 溅射气压对IGZO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 |
3.1.2 溅射气压对IGZO薄膜结构的影响 |
3.1.3 溅射气压对IGZO薄膜形貌的影响 |
3.1.4 溅射气压对IGZO薄膜生长速度的影响 |
3.1.5 溅射气压对IGZO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 |
3.1.6 溅射气压对IGZO薄膜品质因子的影响 |
3.1.7 溅射气压对IGZO薄膜成分和化学状态的影响 |
3.2 溅射功率对IGZO薄膜性能的影响 |
3.2.1 溅射功率对IGZO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 |
3.2.2 溅射功率对IGZO薄膜结构的影响 |
3.2.3 溅射功率对IGZO薄膜形貌的影响 |
3.2.4 溅射功率对IGZO薄膜生长速度的影响 |
3.2.5 溅射功率对IGZO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 |
3.2.6 溅射功率对IGZO薄膜品质因子的影响 |
3.2.7 溅射功率对IGZO薄膜成分和化学状态的影响 |
3.3 基底温度对IGZO薄膜性能的影响 |
3.3.1 基底温度对IGZO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 |
3.3.2 基底温度对IGZO薄膜结构的影响 |
3.3.3 基底温度对IGZO薄膜形貌的影响 |
3.3.4 基底温度对IGZO薄膜生长速度的影响 |
3.3.5 基底温度对IGZO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 |
3.3.6 基底温度对IGZO薄膜品质因子的影响 |
3.3.7 基底温度对IGZO薄膜成分和化学状态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溅射前后靶材的变化 |
4.1 IGZO陶瓷靶材的制备 |
4.2 IGZO陶瓷靶材性能表征 |
4.2.1 溅射时间对靶材的宏观影响 |
4.2.2 IGZO靶材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元素组成分析 |
4.2.3 IGZO靶材开裂与结瘤原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STEAM理念下的科学教育活动项目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综述 |
1.5 相关核心概念的解析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2 STEAM理念下科学教育项目开发理论基础 |
2.1 STEAM教育理念的分析与理论基础 |
2.2 教学目标的来源分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
2.3 STEAM理念下科学教育项目整合原则 |
3 STEAM理念与科学教育的整合开发模式的建构 |
3.1 STEAM 学科领域之间关系的分析 |
3.2 STEAM理念下科学教育项目设计框架表的建构 |
3.3 STEAM理念下科学教育整合开发模式的建构 |
4 STEAM理念下科学教育整合开发模型构建及案例设计与实施 |
4.1 STEAM理念下科学教育整合开发模型的构建 |
4.2 STEAM 理念下的科学教育活动项目的开发案例 |
5 STEAM理念下科学教育项目案例的比较与评价 |
5.1 STEAM 理念下科学教育项目综合评价表的建构 |
5.2 走近教育部优课,理性选取比较案例 |
5.3 案例比较——基于传统逐项比较分析法 |
5.4 基于综合评价表的对比比较 |
5.5 来自相关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 |
5.6 关于学生学习的评价 |
5.7 小结感悟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发表的论文及课题研究目录 |
附件2 案例1:《风》主题活动单元所用表格汇总 |
附件3《基于STEAM理念的科学教育活动项目开发》问卷开发维度纲要 |
附件4《基于STEAM理念的科学教育活动项目开发》调查问卷 |
附件5《基于STEAM理念的科学教育活动项目开发》访谈提纲 |
附件6《基于STEAM理念的科学教育活动项目开发》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
附件7 选择的 6 个比较案例,与自己的案例设计进行对比 |
附件8 课堂教学评价表 |
(3)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 |
二、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 |
三、城市家具自我更新的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历史 |
三、问题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认知 |
第一节 智慧城市研究 |
一、智慧城市界定 |
二、智慧城市沿革 |
三、智慧城市内涵 |
四、未来城市概述 |
第二节 城市家具研究 |
一、城市家具界定 |
二、城市家具概述 |
三、城市家具现状 |
第二章 新技术与未来智慧城市 |
第一节 5G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5G基本概述 |
二、5G与物联网 |
三、5G与智慧城市 |
第二节 人工智能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人工智能基本概况 |
二、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 |
三、人工智能与智能交通 |
第三节 城市大脑是城市级人工智能应用 |
一、城市大脑发展概况 |
二、城市大脑的交通应用 |
三、城市大脑的开创意义 |
第四节 智能机器人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智能机器人技术概述 |
二、智能机器人的智慧城市应用 |
三、智能机器人的城市家具应用 |
第三章 未来智慧城市愿景 |
第一节 未来城市理论研究 |
一、未来城市理论启蒙 |
二、未来城市理论发展 |
三、未来城市理论高潮 |
四、国内未来城市理论 |
五、未来城市最新研究 |
第二节 智慧城市实践研究 |
一、IBM的智慧城市实践 |
二、新加坡和韩国的智慧城市实践 |
三、国内智慧城市实践 |
第三节 未来城市愿景 |
一、未来城市研究思辨 |
二、我国智慧城市问题 |
三、国家城市发展规划 |
四、未来智慧城市愿景 |
第四章 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第一节 城市家具新气象 |
一、智能城市家具概念分析 |
二、智能城市家具分类研究 |
三、智能城市家具案例赏析 |
第二节 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一、城市家具的生存现状 |
二、未来城市与未来城市家具 |
三、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第三节 人工智能城市家具愿景 |
一、机器人城市家具愿景 |
二、“无人”城市家具愿景 |
三、“共享”城市家具愿景 |
第五章 智慧城市家具设计系统 |
第一节 “人”--行为主体研究 |
一、“人”的系统定位 |
二、人类学与设计人类学 |
三、受众人群的身心因素 |
四、社会弱势群体研究 |
第二节 “事”--人车出行系统 |
一、人车出行系统概述 |
二、人车出行系统分类 |
三、人车出行系统分析 |
四、未来人车出行愿景 |
第三节 “场”--城市街道空间 |
一、街道空间基本概述 |
二、街道空间分类研究 |
三、街道空间要素分析 |
四、未来街道空间形态 |
第四节 “物”--智慧城市家具 |
一、智慧城市家具概念界定 |
二、城市家具现代化理念剖析 |
三、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理论模型 |
第五节 造“境”--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研究 |
一、造“境”--未来城市美学研究 |
二、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模型 |
三、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策略研究 |
四、共享单车“智慧家具带”设计策略 |
五、智能集约化“智慧路灯杆”设计策略 |
六、无人共享化“智慧微枢纽”设计策略 |
第六章 智慧城市家具设计实践 |
第一节 智能自行车城市级分布式能源共享系统 |
一、公共自行车面临的困境 |
二、新型跨界系统破解困局 |
三、系统构成与要素建构 |
四、新型跨界系统研究展望 |
第二节 地埋式垃圾箱系统研究 |
一、需求分析与切入点 |
二、垃圾收运系统简析 |
三、基础调研与设计要素 |
四、具体方案设计实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索引 |
专业能力展示 |
致谢 |
(4)基于ARM的三氟甲磺酸气体泄漏检测仪设计与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三氟甲磺酸气体泄漏检测方案设计 |
2.1 气体检测设计方案概述 |
2.2 三氟甲磺酸气体检测设计要求 |
2.3 气体检测总体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氟甲磺酸气体泄漏检测原理 |
3.1 气体传感器检测分类 |
3.2 三氟甲磺酸气体参数检测技术分析 |
3.3 三氟甲磺酸气体检测装置选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氟甲磺酸气体泄漏检测硬件设计 |
4.1 微控制器的选型 |
4.2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4.3 按键电路设计 |
4.4 显示电路设计 |
4.5 声光报警电路设计 |
4.6 通讯电路 |
4.7 电源电路 |
4.7.1 电源保护 |
4.7.2 电池电压检测电路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氟甲磺酸气体泄漏检测软件设计 |
5.1 软件开发工具介绍 |
5.2 集成开发环境 |
5.3 主程序设计 |
5.4 数据采集及滤波设计 |
5.4.1 数据采集 |
5.4.2 数据滤波 |
5.5 按键程序 |
5.6 显示程序 |
5.7 通讯行程序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试验分析 |
6.1 硬件调试 |
6.2 软件调试 |
6.3 试验结果 |
6.4 试验总结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5)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架构及工程应用关键指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 |
1.3.1 国外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 |
1.3.2 国内视频监控的发展及历程 |
1.3.3 国外视频事件检测的发展 |
1.3.4 国内视频事件检测的研究与发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
1.4.3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视频监控系统架构分析与优化 |
2.1 监控系统的功能构成 |
2.1.1 数据采集 |
2.1.2 数据传输 |
2.1.3 中心管控 |
2.1.4 智能应用 |
2.2 监控系统架构分析 |
2.2.1 监控系统的常规架构 |
2.2.2 视频监控系统优化结构 |
2.3 事件检测模块架构优化 |
2.3.1 事件检测的常规架构 |
2.3.2 检测模块的前置模式 |
2.3.3 检测模块的检测逻辑 |
2.3.4 前置模式的信号输入 |
2.3.5 前置模式的硬件架构 |
2.3.6 检测模块前置的意义 |
2.4 中心管控模块架构优化 |
2.4.1 综合多业务系统的关键技术 |
2.4.2 综合多业务系统的模块分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 |
3.1 系统可靠性分析 |
3.1.1 故障率的浴盆曲线原理 |
3.1.2 系统故障率算法 |
3.1.3 系统结构简化分解 |
3.2 系统有效性分析 |
3.2.1 信号源质量评测法 |
3.2.2 全参考模式下的客观测量 |
3.2.3 PSNR算法的实现过程 |
3.2.4 优化系统对事件检测的意义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监控系统的资源支撑分析 |
4.1 项目施工难度分析 |
4.1.1 施工难度系数评估体系 |
4.1.2 评估体系的AHP算法 |
4.1.3 评估体系的向量值建立 |
4.1.4 参数的代入分析 |
4.2 带宽占用的对比分析 |
4.2.1 支撑带宽向量分析 |
4.2.2 带宽计算的公式推算 |
4.2.3 带宽占用系数比 |
4.3 空间占用的对比分析 |
4.3.1 设备空间占比模型 |
4.3.2 设备空间占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动效设计对HMDs界面认知负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对象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头盔瞄准显示系统 |
2.1 HMDs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HMDs界面认知与存在的问题 |
2.2.1 HMDs界面认知的特征与设计原则 |
2.2.2 认知问题:空间定向障碍与决策错误 |
第三章 动效设计 |
3.1 动效设计概述 |
第四章 动效设计方法与原则 |
4.1 动效设计方法 |
4.1.1 动效设计方法概览 |
4.1.2 基于意象的动效设计方法 |
4.1.3 基于用户体验的动效设计方法 |
4.1.4 基于信息表达的动效设计方法 |
4.1.5 总结 |
4.2 基于HMDs界面认知的动效设计方法研究 |
第五章 HMDs界面动效设计方法的实践应用 |
5.1 案例调研—战斗机飞行员飞行错觉 |
5.2 认知分析—飞行姿态认知困难 |
5.3 意象拆分—解析信息结构,寻找认知负荷降低机会 |
5.4 创新设计—针对飞行姿态现实需求与原有意象进行再设计 |
5.4.1 设计概念一:降低“天地概念”区分辨识的认知负荷 |
5.4.2 设计概念二:整合“倾斜角”信息,优化视觉搜索 |
5.4.3 设计概念三:整合“俯仰角”信息,强化姿态信息整体感知与层次统一 |
5.4.4 完整设计方案总结 |
5.5 实验验证与方案优化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PowerPC和DSP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电能质量监测项目及检测方法 |
2.1 基本电参量的计算 |
2.2 电压偏差 |
2.3 频率偏差 |
2.4 三相不平衡度 |
2.5 电压波动和闪变 |
2.6 电力系统谐波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硬件设计 |
3.1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功能介绍 |
3.2 装置硬件总体设计 |
3.3 主要硬件模块介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置相关软件设计 |
4.1 PowerPC的软件设计 |
4.2 DSP模块软件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应用 |
5.1 测试概括 |
5.2 装置功能测试 |
5.3 工程应用 |
5.3.1 电压偏差 |
5.3.2 电压波动和闪变 |
5.3.3 三相电压不平衡 |
5.3.4 频率偏差 |
5.3.5 谐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程序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变电站避雷器在线监测实用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避雷器在线监测技术现状 |
1.2.2 国外避雷器在线监测技术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避雷器检测方法 |
2.1 避雷器基本概念 |
2.1.1 基本原理 |
2.1.2 主要类型 |
2.1.3 运行维护 |
2.2 避雷器停电试验 |
2.3 避雷器红外诊断检测 |
2.4 避雷器带电检测 |
2.5 避雷器在线监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 |
3.1 在线监测系统 |
3.1.1 系统概况 |
3.1.2 系统特点 |
3.1.3 监测单元 |
3.1.4 后台系统 |
3.2 在线监测数据指标 |
3.3 在线监测应用说明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避雷器在线监测实用化分析 |
4.1 在线监测实用化工作概况 |
4.2 实用化数据比对工具 |
4.2.1 无明显差异评定 |
4.2.2 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
4.2.3 纵横比分析 |
4.3 实用化数据拟合分析 |
4.3.1 数学形态学理论 |
4.3.2 形态学在避雷器在线监测中的应用 |
4.3.3 在线监测数据拟合分析 |
4.4 实用化分析开展过程 |
4.4.1 避雷器在线监测试点设备情况 |
4.4.2 全省在线监测运行情况分析 |
4.4.3 莆田地区变电在线监测运行情况分析 |
4.4.4 在线监测实用化数据比对 |
4.5 在线监测实用化分析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避雷器在线监测应用案例 |
5.1 避雷器在线监测异常背景 |
5.2 避雷器在线监测数据分析 |
5.3 缺陷避雷器解体方案 |
5.4 避雷器解体前试验 |
5.5 避雷器解体过程 |
5.6 案例结论及后续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在线监测影响因素分析及辨别 |
6.1 在线监测误告警案例的启示 |
6.2 在线监测数据影响因素分析 |
6.2.1 避雷器底座选型的影响 |
6.2.2 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
6.2.3 在线监测通讯、软硬件故障的影响 |
6.2.4 阻性电流测试方法的影响 |
6.2.5 电磁场等扰因素的影响 |
6.2.6 避雷器表计质量的影响 |
6.3 排除在线监测相间干扰的方法 |
6.4 缺陷类别的在线辨别方法的思考 |
6.4.1 污秽缺陷引起避雷器异常案例 |
6.4.2 阀片劣化缺陷引起避雷器异常案例 |
6.4.3 避雷器缺陷类型的在线辨别方法 |
6.5 避雷器在线监测工作提升的措施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9)整备作业接触网残压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高压检测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接触式高压检测技术 |
1.2.2 感应式高压检测技术 |
1.2.3 检测技术的对比总结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
2 接触网供电环境的电气分析 |
2.1 接触网验电盲区的理论分析 |
2.1.1 接触网总感应电压的存在 |
2.1.2 整备作业“V”停方式的影响 |
2.2 整备作业现场场强的建模分析 |
2.2.1 仿真平台介绍 |
2.2.2 仿真流程设计 |
2.2.3 仿真模型建立 |
2.2.4 仿真结果输出 |
2.3 验电结果的外部影响因子分析 |
2.3.1 外界环境的影响 |
2.3.2 接触传导方式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接触网残压检测系统的方案设计 |
3.1 系统设计基本概述 |
3.1.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3.1.2 系统设计总体架构 |
3.2 检测系统理论基本概述 |
3.2.1 工作原理概述 |
3.2.2 绝缘杆设计标准 |
3.2.3 元器件关键技术 |
3.3 检测系统技术路线 |
3.3.1 高压信号处理电路 |
3.3.2 多谐振荡器的应用 |
3.3.3 电参量处理控制电路 |
3.4 本章小结 |
4 接触网残压检测系统的技术实现 |
4.1 无线通讯平台设计 |
4.1.1 平台通讯的原理概述 |
4.1.2 无线通讯方案的对比 |
4.1.3 无线数传模块的应用 |
4.2 人机接口设备设计 |
4.2.1 HID类USB设备简介 |
4.2.2 交互信息的通讯机理 |
4.2.3 接口通讯方案的应用 |
4.3 采集控制系统设计 |
4.3.1 仿真平台简介 |
4.3.2 无线射频技术的应用 |
4.3.3 电参数处理编程实现 |
4.4 上位机应用程序设计 |
4.4.1 开发平台简介 |
4.4.2 接口通讯方案的选用 |
4.4.3 MFC界面开发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接触网残压检测系统的试验与评估 |
5.1 检测设备样机试验 |
5.1.1 实验平台搭建 |
5.1.2 试验结果记录 |
5.1.3 试验结果分析 |
5.2 误差来源的分析与控制 |
5.2.1 误差来源分析 |
5.2.2 误差控制措施 |
5.3 系统性能的优化性分析 |
5.3.1 传统高压验电系统 |
5.3.2 优化性分析总结 |
5.4 检测系统的抗干扰性设计 |
5.4.1 硬件抗干扰性设计 |
5.4.2 软件抗干扰性设计 |
5.5 检测系统的性能比较与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肇庆500kV玉城变电站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 |
1.1.2 GIS局部放电现象 |
1.1.3 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技术发展情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基础 |
1.3.3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UHF的GIS局部放电监测原理 |
2.1 GIS局部放电的原因及其特征分析 |
2.2 局部放电造成的危害 |
2.3 局部放电超高频电磁波的相关辐射特性 |
2.4 局部放电干扰特性研究 |
2.4.1 常规局部放电测量中干扰种类分析 |
2.4.2 干扰的传播途径 |
2.5 基于UHF的局部放电监测技术原理 |
2.6 基于UHF的局部放电监测中的干扰特性分析 |
2.6.1 干扰分析 |
2.6.2 抗干扰方法及干扰信号特征总结 |
第三章 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配置与调试方法 |
3.1 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的基本结构 |
3.1.1 PDM-S05-OL型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图 |
3.1.2 PDM-S05-OL型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
3.2 PDM-S05-OL型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的硬件配置 |
3.2.1 UHF传感器 |
3.2.2 其他主要设备 |
3.2.3 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的试验要求 |
3.2.4 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的使用环境 |
3.3 PDM-S05-OL型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的软件配置 |
3.3.1 实时监测软件 |
3.3.2 状态监测软件 |
3.4 PDM-S05-OL型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调试 |
3.4.1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调试方法 |
3.4.2 UHF传感器的调试 |
3.4.3 信号采集处理装置的调试 |
3.4.4 MS调试 |
3.5 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测试频率(BPF)的选取 |
第四章 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信号分析与应用实例 |
4.1 GIS局部放电在线诊断原理 |
4.1.1 多逻辑门判断局放信号原理 |
4.1.2 神经网络智能诊断 |
4.1.3 综合判断处理软件 |
4.2 GIS局部放电信号特征及典型信号 |
4.2.1 GIS局部放电信号特征 |
4.2.2 GIS典型噪声信号 |
4.2.3 GIS典型局放信号 |
4.3 基于UHF的GIS局部放电技术中的抗干扰措施 |
4.3.1 频域开窗法 |
4.3.2 时域开窗法 |
4.3.3 时频开窗法 |
4.3.4 模式识别法 |
4.4 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实际工程应用 |
4.4.1 局放监测系统工程应用案例 1 |
4.4.2 局放监测系统工程应用案例 2 |
4.4.3 局放监测系统工程应用案例 3 |
4.5 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应用情况 |
第五章 结论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数字显示装置应用三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铟镓锌氧化物薄膜制备及溅射靶材组织变化研究[D]. 张雨. 郑州大学, 2020(02)
- [2]STEAM理念下的科学教育活动项目开发[D]. 刘强. 华中科技大学, 2019(12)
- [3]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D]. 周波.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1)
- [4]基于ARM的三氟甲磺酸气体泄漏检测仪设计与研发[D]. 翟奇. 河北工程大学, 2018(02)
- [5]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架构及工程应用关键指标分析[D]. 赵娜. 长安大学, 2018(01)
- [6]动效设计对HMDs界面认知负荷的影响研究[D]. 姚施琪. 东南大学, 2018(05)
- [7]基于PowerPC和DSP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开发[D]. 金荣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8]变电站避雷器在线监测实用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D]. 肖颂勇. 福州大学, 2017(05)
- [9]整备作业接触网残压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江孝琪.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 [10]肇庆500kV玉城变电站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D]. 余石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