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造水稻不同灌溉形式的小气候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徐龙龙[1](2021)在《一膜两年用及水氮运筹对小麦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一膜两年用结合水氮运筹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已经试验和生产实践验证,但该措施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挖掘其技术潜力仍缺乏理论依据。2019-2020年,设置2种耕作方式:免耕一膜两年用(NT)和传统耕作(CT),2个灌水水平:传统灌水(I2,2400 m3·hm-2)和传统灌水减量20%(I1,1920 m3·hm-2),3个施氮水平:施纯N 225 kg?hm–2(N3)、180 kg?hm–2(N2)和135 kg?hm–2(N1),组成三因素裂区试验,探讨不同处理对小麦群体、叶片和细胞水平水分主要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解析不同处理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内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免耕一膜两年(NT)用较传统耕作(CT)显着提高了小麦的光合能力,与传统灌水和施氮(I2N3)处理相比,传统灌水结合减量施氮20%(I2N2)处理同样显着提高了小麦光合作用。与CT相比,NT使小麦生育期平均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分别提高了29.3%、14.8%、8.2%、19.4%、4.7%、6.1%、4.1%;小麦实际光化学效率以及光化学猝灭系数分别提高了13.4%和6.8%。减量灌水和减量施氮使得小麦光合速率呈递减趋势,I1较I2降低了10.1%,N1和N2较N3分别降低了9.7%、12.5%。但NTI1N2处理下与对照(CTI2N3)处理小麦的光合速率无显着差异。说明在减少灌水和施氮量时,小麦光合速率降低,而免耕一膜两年用可减缓这种负效应。(2)NT较CT显着降低了小麦冠层透光率、群体CO2浓度以及群体相对湿度。NT较CT处理下全生育期小麦群体CO2浓度、小麦群体相对湿度、小麦冠层透光率分别降低了5.4%、6.4%、21.8%。减量灌水对其无显着影响,减量施氮对其影响显着。说明与对照处理相比,免耕一膜两年用结合水氮运筹可以显着改善小麦的群体结构,通过协调各因子之间的关系提高小麦产量。(3)NT显着提高小麦农田的土壤含水量,而灌水和施氮对其影响不显着。与CT相比,NT条件下小麦土壤含水量苗期至拔节期提高了4.3%;灌浆期提高了7.5%,全生育期耗水量无显着差异。但NT显着降低了农田棵间蒸发量(E),和蒸散比(E/ET),配以水氮均减量20%处理进一步强化了其降低E和E/ET的作用。与对照(CTI2N3)相比,NTI1N2处理全生育期E和E/ET分别降低了25.3%和26.1%。(4)NT较CT增产优势明显,且水分利用效率显着提高;而减量灌水和施氮导致小麦产量降低,但减少灌水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NT较CT小麦增产13.4%,WUE提高了9.2%。I1较I2减产5.9%,但WUE提高了5.8%;N1较N3减产16.0%,N2和N3无显着差异,三者WUE差异不显着。与对照(CTI2N3)处理相比,NTI1N2处理在保持与其相当的籽粒产量的同时,显着降低了耗水量,从而获得更高的WUE。
李玲[2](2021)在《枣棉间作复合系统耗水特性和土地生产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当前干旱区水资源日趋匮乏而基于限量供水的农林间作节水增效理论和技术研究体系不够完善的现状,采用大田试验,以典型农林间作模式枣棉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5个不同处理(Int 2、Int 4和Int 6为3种不同间距的枣棉间作处理,Sole J为枣树单作处理,Sole C为棉花单作处理),研究枣棉间作复合系统的耗水变化规律、根系分布特征、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探析复合系统的耗水特性、土地和水分生产力,明确复合群体根系分布与土壤水分利用的相关关系,筛选出缓解枣棉间作种间水分竞争并能有效提高间作系统生产力的种植模式,为本地区农果间作系统调控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枣棉间作土壤水分随着棉花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渐减少,且枣棉间距越小,差异越大。与枣树单作系统相比,枣棉间作系统土壤水分效应表现为正效应;与棉花单作系统相比,枣棉间作系统土壤水分效应表现为负效应。2.间作耗水量、土壤贮水消耗量随棉花行数的增加而显着增加,棵间蒸发量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推进呈逐渐降低。苗期是减少土壤无效蒸散的关键时期,花铃期是间作棉田耗水的主要时期。阶段棵间蒸发量和蒸散比随棉花种植行数的增加而减小。3.枣树根长密度随离树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土层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各处理枣树根系在离树间距最近及离地表土层最浅区域分布最广。棉花根长密度分布由大到小的次序为Int 4>Int 6>Int 2,棉花根长密度随离树距离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棉花细根主要分布在距离枣树水平方向1.0-1.5 m及垂直方向0-40 cm 土壤土层。4.离树距离越大竞争能力越大,水平方向1.0-1.5 m棉花-枣树的竞争能力均大于枣树-棉花的竞争能力,其他水平方向除处理Int 4外,枣树-棉花的竞争能力均大于棉花-枣树的竞争能力;垂直方向上0~100 cm 土层均是枣树-棉花的竞争能力优于棉花-枣树的竞争能力。5.间作模式较单作种植显着影响枣树株高、新枝长、主干茎粗,且对新枝茎粗有显着促进作用。间作可以显着提高棉花株高、茎粗、叶片数、蕾铃数和果枝数。不同田间配置中,处理Int 6对棉花株高有显着促进作用,处理Int 2对棉花茎粗和叶片数生长有明显优势,间作不同田间配置中蕾铃动态变化相似,其中处理Int 2蕾铃数表现最高。6.枣棉间作系统总产较单作种植显着提高21.3%-33.5%,不同田间配置对间作棉花和红枣产量有显着影响,就系统总产而言,处理Int 4下产量最高,土地当量比高达1.35,具有显着增产优势,水分当量比表现为Int 4>Int 6>Int 2,距离枣树1m种植4行棉花的种植模式在水分利用方面更有间作优势。
刘兆新[3](2021)在《小麦套种花生周年协同高效施肥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套种花生是麦油两熟的重要种植方式,也是缓解粮油整地矛盾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于2015-2020年在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农学试验站进行。选用济麦22和山花101为试验材料,在小麦套种花生周年种植体系下,选用N-P2O5-K2O含量相同的普通复合肥(CCF)和控释复合肥(CRF),在施氮总量为300 kg/hm2的条件下,设置基肥:拔节期:挑旗期:始花期施肥比例分别为:50%-50%-0-0(JCF100),50%-0-50%-0(FCF100),35%-35%-0-30%(JCF70和JCRF70)和35%-0-35%-30%(FCF70和FCRF70),以不施肥为对照(CK),同时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不同肥料运筹对麦套花生光合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氮素吸收利用、产量品质以及周年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肥料运筹对麦套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小麦套种花生周年种植体系下,全年氮肥两作三次施用(小麦基肥、追肥和花生追肥)能显着提高麦套花生叶绿素含量、LAI、Pn、ΦPSⅡ和qpo,且小麦挑旗期追肥效果优于拔节期追肥。在N-P2O5-K2O等比例和等养分处理下,与普通复合肥处理相比较,控释复合肥能够维持生育后期较高的SOD、POD与APX活性,同时降低各生育时期的MDA含量。表明控释复合肥有利于降低花生生育中后期叶片的膜脂过氧化程度,延缓叶片衰老。两作三次施肥方式显着提高了小麦的籽仁产量和花生的荚果产量,增加了麦套花生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总量,同时控释复合肥处理促进了氮素向花生荚果的转运,从而提高了氮素收获指数。可见,两作三次施肥并采用控释复合肥,能够延长麦套花生叶片的功能期,延缓叶片衰老,从而增加花生产量。2.控释复合肥对麦套花生光系统II性能及品质的调控效应控释复合肥显着提高叶片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QA下游的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o)和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abs),降低K点的可变荧光FK占Fj–Fo振幅的比例(Wk)和J点的可变荧光Fj占振幅Fo–Fp的比例(Vj),表明PSⅡ反应中心电子传递链综合性能以及供体侧和受体侧的电子传递能力均明显提高,其中受体侧性能的改善大于供体侧。在N-P2O5-K2O等比例和等养分处理下,与普通复合肥处理相比较,控释复合肥对花生脂肪含量影响不大,但明显增加了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说明控释复合肥有利于花生籽仁蛋白质积累。另外,JCRF70处理还可以增加花生脂肪酸组分中油酸含量,降低亚油酸含量,提高花生籽仁的O/L比值,对延长花生制品货架寿命有利。3.不同肥料运筹对小麦花生周年氮素吸收的影响两作三次施肥方式同时推迟追肥时期对小麦季氮素吸收没有显着影响,但增加了花生季和周年的氮素吸收总量。小麦季15N来源于追肥的比例要高于基肥。花生季15N来源于花针期追肥的比例大约是挑旗期追肥或者拔节期追肥的两倍,在相同追肥比例下,花生季15N来源于挑旗期追肥的比例要显着高于拔节期追肥。15N示踪试验表明,小麦对挑旗期或者拔节期追肥的氮素回收效率要显着高于基肥。在相同的施肥比例下,花生对挑旗期追肥的氮素回收效率要显着高于拔节期追肥;此外,花生对花针期追肥的氮素回收效率要高于挑旗期追肥或者拔节期追肥,氮素损失率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由于同时具有较高的氮素回收效率和土壤残留率,FCF70处理的损失率在三个施肥处理中最低。4.不同肥料运筹对小麦花生周年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与CK相比较,各施肥处理的N2O排放通量显着增加,尤其在灌水或者降雨后更为明显。由于较高的气温和较多的降雨量,整个花生季各施肥处理的N2O排放通量要整体高于小麦季。两作三次施肥方式N2O累积排放量要显着高于一作两次施肥,相同施肥量情况下,JCRF70处理的N2O排放量在两个生长季均低于JCF70。CO2排放通量与N2O排放通量在小麦季与花生季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各施肥处理的GWP较CK均显着增加,在相同施肥量情况下,JCF70处理的GWP较JCRF70提高了7.2%。但JCF100和JCRF70两处理间没有显着性差异。由于两作三次施肥显着增加了作物产量,JCF70和JCRF70处理的GHGI较JCF100分别降低了11.0%和18.2%。此外,由于周年产量最高,JCRF70处理的GHGI在所有处理中最低。
叶旭波[4](2021)在《不同旱直播方式对水稻群体生长动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
邓亚鹏[5](2021)在《秸秆覆盖条件下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蒸发过程及模拟研究》文中指出为探索秸秆覆盖条件下滨海盐碱土水、热、盐分布特征和土壤蒸发状况,实现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蒸发过程模拟。本文以滨州市无棣县滨海盐碱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秸秆覆盖量分别为0、0.3、0.6、0.9和1.2 kg/m2(依次用CK、S1、S2、S3和S4表示)时对土壤水盐分布、气象因素、湍流交换热量及土壤蒸发强度的影响;构建了秸秆覆盖模式下蒸发阻力模型以及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蒸发动力学模型,并结合实测蒸发数据进行了模型精度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阐明了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水盐分布的基本特征。覆盖处理表层土壤平均含水率和剖面土壤平均含水率分别比CK处理增加51.63%~87.86%和41.2%~65.7%;表层土壤平均含盐量覆盖处理比CK降低16.9%~35.3%。(2)明确了秸秆覆盖改善表层土壤温度、空气温度和湿度,影响热量传输的作用机理。覆盖处理表层土壤平均温度和空气平均温度分别比CK处理增加21.9%~33.5%和0.59%~1.54%;空气平均相对湿度比CK处理降低1.5%~1.9%。与CK处理相比,覆盖处理的湍流交换系数、湍流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分别降低29.9%~73.3%、52.8%~80.2%和57.6%~84.9%。(3)量化了秸秆覆盖量与土壤蒸发强度和累积蒸发量关系。秸秆覆盖对土壤蒸发强度的抑制作用主要在蒸发前期(0~5000 min),覆盖处理比CK处理土壤蒸发强度降低21.56%~65.06%;蒸发后期(5000~18000 min)覆盖处理比CK处理增加2.1%~95.8%。各处理土壤累积蒸发量均随时间的延长呈指数型增加趋势,累积蒸发量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递减,时间、秸秆覆盖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累积蒸发均有极显着影响(p<0.01)。(4)构建了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土壤蒸发阻力模型,实现了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蒸发模拟。秸秆覆盖阻力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线性增加,两者呈显着正相关(p<0.05),且同一秸秆覆盖量下覆盖阻力随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根据秸秆覆盖阻力模型模拟的计算土壤蒸发量与实际土壤蒸发量的RMSE为4.18×10-4 mm/min、MAE为3.85×10-5 mm/min、NS为0.90,拟合直线斜率k为0.926。表明所建立的秸秆覆盖阻力模型能够准确估算秸秆覆盖模式下的土壤蒸发量。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土壤水盐调控,农业高效用水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宋鑫玥[6](2021)在《微灌水肥一体化栽培小麦-玉米光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文中提出华北平原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但由于冬小麦-夏玉米单产低,生育期间降水不均匀,灌溉方式不合理等,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光照资源利用不充足等。因此为充分发挥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增产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本研究冬小麦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夏玉米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于2018-2020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鹿泉试验站进行,试验由三部分组成:1.冬小麦设置4个不同的带间距,50:20(50 cm 种 6 行,空 20 cm,D1),50:30(50 cm 种 6 行,空 30 cm,D2),50:40(50 cm种6行,空40 cm,D3)和对照(常规等行距种植,行距15 cm,CK),探究作物群体结构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2.在选出适宜带间距基础上,设置5个不同的灌水量:各处理总灌水量分别为90mm(110)、112.5mm(115)、135mm(120)、157.5mm(125)、165mm(CK);3.夏玉米在8.25万株/hm2密度下设置5个不同的行距配置,宽窄行处理 120cm+60cm(T1)、90cm+60cm(T2)、40cm+80cm(T3)、45cm等行距(T4)和60cm等行距(CK)处理。三个小试验施肥与灌溉均采用水肥一体化微喷带进行。探究种植方式和灌水量对作物产量、耗水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资源利用的影响,为该地区寻求科学灌溉制度及种植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带间距冬小麦产量特征条带种植模式,50:30带间距处理拥有较大的叶面积指数,冠层光合能力增强,成熟期干物质量最大;同时50:30带间距处理增加了冠层中下部光合有效辐射量,改善群体冠层中下部的光照条件,促进光合产物的形成;50:30带间距处理穗数和穗粒数分别提高了 2.41%和6%,创造良好的群体结构,产量提高5.6%。2.灌水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耗水及产量的影响条带种植模式下灌水量增加提高冬小麦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绿叶期维持时间延长;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开花期和灌浆期灌水157.5mm(125)处理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比灌水165mm处理(对照)提高13.07%和8.17%,延缓叶片衰老。促进光合产物的形成,干物质积累总量提高,促进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向籽粒的转运,籽粒贡献率提高了 10.72%~31.97%。冬小麦总耗水量在306.46~399.4 mm之间,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总耗水量逐渐增加;降水和土壤贮水占总耗水量的比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冬小麦在拔节-灌浆期耗水量最大,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45.33%~53.68%;灌水165mm处理(对照)在灌浆初期至成熟期日耗水强度较大。灌水能显着增加0~30cm 土层含水量,灌水135mm(120)处理避免了灌溉水向土壤深层和空行渗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灌水135mm(120)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提高了 7.54%;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灌水量增加而降低。条带种植模式灌水量增加,降低冠层中下部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增加冠层中上部光截获率,提高冠层内总的光截获率,促进光能利用率提高;灌水显着增加空气湿度,降低空气温度和冠层温度,为籽粒灌浆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灌水量对千粒质量影响不大,显着提高小麦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灌水157.5mm(125)处理产量提高4.07%~22.27%。3.行距配置对夏玉米光资源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相同密度下,45cm等行距处理株高、穗位高及穗高系数最大,显着提高叶面积指数,促进灌浆期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增加,等行距种植穗位叶叶绿素含量高于宽窄行种植。90cm+60cm(T2)处理单株干物质量最大,提高群体总的光能利用率。不同行距配置,玉米冠层结构影响群体内部光分布,宽窄行种植冠层中下部光合有效辐射量显着大于等行距种植。但冠层内部总光截获率随行距的缩小而增加,45cm等行距(T4)处理总光截获率最大,等行距种植冠层中上部和中下部光截获率均有所增加,但显着提高冠层中上部光截获率,促进中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为籽粒灌浆提供物质基础;同时行距缩小降低冠层内部的空气温度和冠层温度,提高空气湿度,为籽粒灌浆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在8.25万株/hm2的密度下,45cm等行距(T4)处理能够协调群个体之间的矛盾,植株能够均匀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协调源库之间平衡,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促进产量的提高,增产7.04%~22.8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02%~19.84%。
李超楠[7](2020)在《滴灌水肥调控对果农间作系统生理生长及种间互作的影响 ——以苹果×大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究适合于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的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制度,将苹果×大豆间作系统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滴灌水肥调控措施下,分析灌水、施肥两个条件对土壤的养分和水分空间分布、苹果和大豆生理生长特性、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试验在大豆4个关键需水期进行灌水,肥料随灌溉水施入,每次设置不同灌水上限和施肥水平,4个灌水量上限水平分别为:田间持水量(Fc)的60%(W1),70%(W2),80%(W3)和90%(W4),3个施肥水平:纯N 59.40 kg·hm-2(F1),92.00 kg·hm-2(F2),124.32 kg·hm-2(F3),对照处理(CK)整个生育期不灌水不施肥,仅在播种前施入基肥。结果表明:(1)滴灌水肥调控下,2年间各试验处理土壤含水量较CK分别提高了7.52%—24.59%和1.20%—21.94%。水平方向上,0—6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总体随距树行距离的增大先降后升,最小值出现在1 m处;竖直方向上,不同生育期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肥调控措施对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耗水量受灌水量影响最大,2年间各试验处理耗水量较CK增大了13.8%—30.10%和3.53%—35.53%。(2)滴灌施肥有效提高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质的含量。施肥的影响大于灌水和两者交互作用。总体上,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质各试验处理均显着高于对照处理,分别提高了37.40%—68.53%,23.83%—63.52%和1.97%—26.95%。水平方向上,土壤养分均随距树行距离的增加逐渐增大。竖直方向上,土壤铵态氮和有机质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土壤铵态氮在W3和W4灌水水平下最大值出现的土层出现了逐渐下移的趋势。土壤硝态氮在高水高肥处理下逐渐向下层累积,发生淋溶。说明过多的水肥会加剧土壤硝态氮的淋失,不利于作物生长。(3)滴灌水肥调控提高了苹果和大豆的叶绿素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最大值均为W3F2处理。苹果和大豆Pn和Tr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叶片水分利用效率(LWUE)总体上呈“U”型曲线。总体上,苹果和大豆的SPAD值、Pn和Tr随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W3灌水水平和F2施肥组表现较好。Pn与距树行距离呈显着正相关,随树行距离增大变化显着;SAPD值和Tr与距树行距离呈正相关;LUUE随树行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但无显着相关性。2年间,大豆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随生育期增速逐渐减小。除2019年结荚期外,大豆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最大值均出现在W3F2处理,对水肥的响应规律与大豆和苹果的SPAD值、Pn和Tr相同。滴灌水肥调控增加了大豆和苹果的根长密度,其中最大根长密度均为W3F2处理。苹果根系主要分布在距树行0.5—1.0 m,0—40 cm土层内;大豆根系主要分布在距树行1.75—2.5 m,0—20 cm土层。轻微水分胁迫促使根系生态位分离,苹果40—60 cm根长密度增大。(4)2年试验期间,W3F2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最优,综合两个生长季可得出该处理较其余各处理增大了10.88%—99.37%和8.00%—70.02%。肥料偏生产力(PFP)2年间最大值分别出现在W3F1和W4F1处理。PFP与产量相似,2019年各试验处理均较2018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说明随着试验年限的增加,肥料的增产作用逐渐增大。本研究表明优良的滴灌水肥调控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苹果和大豆的生理生长,缓解种间竞争,但是过量的灌水施肥会导致根区养分淋失,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对间作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得出,灌水上限为80%田间持水量,92.00 kg·hm-2的氮肥量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还能促进农林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刘丽新[8](2020)在《基于群体结构对吉林省稻区水稻产量层次差异解析》文中指出本研究基于水稻群体结构对吉林省稻区不同水稻产量层次差异进行解析,分析吉林省不同生态区水稻产量层次差异的限制性因素以及形成机制,明确缩小区域内产量层次差异途径,提高水稻增产潜力。以吉粳88为试验材料,于2017~2019年分别在黑土稻区(吉林省通化市农科院梅河口基地)和苏打盐碱稻区(白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试验基地)进行,设置基础水平(CK)、当地农户水平(FY)、高产高效水平(HYHE)和超高产水平(SHY)4种栽培管理模式,基于群体结构参数和群体内微气象因子等解析产量层次差异的限制性因子。研究结果如下:1.黑土稻区的CK、FY、HYHE和SHY的产量三年间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SHY较HYHE、FY和CK的产量三年平均提高22.41%、42.91%和112.24%,HYHE较FY和CK的产量三年平均高出1.44 t·hm-2和4.26 t·hm-2。总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SHY>HYHE>FY>CK,且处理间差异显着,SHY较HYHE、FY和CK三年平均高出45.66%、64.89%和123.24%,HYHE较FY和CK三年平均高出2.03 t·hm-2和6.05 t·hm-2。SHY和HYHE在齐穗期至灌浆期的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光合势以及叶面积衰减率显着高于FY。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表现为SHY>HYHE>FY>CK,且SHY显着高于其余三个处理。齐穗期和齐穗后20天水稻冠层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表现为上部显着高于中部和下部,群体内部(中部和下部)光照强度表现为CK>FY>HYHE>SHY,SHY与其他产量层次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SHY群体的中、下部CO2浓度显着低于HYHE和FY;同时,HYHE低于FY,且HYHE与FY群体下部CO2浓度差异达显着水平。群体的中、下部温度在齐穗期和齐穗后20天表现为CK和FY>HYHE>SHY,SHY群体的中、下部温度显着低于其他各处理,而HYHE与FY群体下部温度差异达显着水平。2.苏打盐碱稻区的产量表现为SHY>HYHE>FY>CK,且各处理间差异显着,SHY较HYHE、FY和CK的产量三年平均提高20.53%、33.15%和110.52%,HYHE较FY和CK的产量三年平均高出0.96 t·hm-2和4.33 t·hm-2。总干物质积累量各处理间差异显着,SHY较HYHE、FY和CK三年平均高出42.99%、57.21%和170.09%,HYHE较FY和CK三年平均高出1.6 t·hm-2和8.32 t·hm-2。齐穗期至灌浆期的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光合势以及叶面积衰减率表现为SHY和HYHE显着高于FY。SHY的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显着高于其余三个处理,趋势为SHY>HYHE>FY>CK。水稻冠层上部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在齐穗期和齐穗后20天显着高于中部和下部,SHY群体内部(中部和下部)光照强度与其余各处理达到了显着水平。水稻群体的中、下部CO2浓度表现为SHY显着低于HYHE和FY,HYHE低于FY,在群体下部HYHE与FY的CO2浓度差异达显着水平。SHY群体的中、下部温度在齐穗期和齐穗后20天表现为显着低于其他各处理,在群体下部HYHE的温度显着大于FY。综上,两个生态区的干物质积累量、光合特性以及冠层等群体结构均是制约作物产量发挥的因素,高产高效水平和超高产水平的群体具有较高的干物质总积累量,较强的物质生产能力和良好的冠层分布等合理的群体结构,是其高产的基础。群体生长率、群体净同化率、光合势、群体净光合速率低下,叶面积指数不足以及群体冠层内光照截获低是吉林省稻区农户水平产量不高的限制性因子。通过合理优化管理技术,构建合理群体结构,提高群体叶面积、改善光合物质生产能力、提升群体光能截获量是缩小吉林省稻区不同产量层次差异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亓军红[9](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秦泽冠[10](2019)在《葡萄小麦套种对小麦小气候环境与生长生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葡萄小麦套种是一种效益较好的套种模式,但目前国内对其研究较少,为了论证该套种模式的优点,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基础,同时为河南地区粮食种植者提供增收的新途径,本课题探索了基于根域限制的葡萄(Vitis vinifera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套种模式对小麦小气候环境及生长生产的影响。用根域限制栽培的葡萄‘红亚历山大’与小麦‘郑麦113’进行套种试验,分析套种模式中小麦小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生长的变化,对比了套种田和单作田葡萄小麦的产量产值。结果表明,葡萄小麦套种会略微降低小麦冠层小气候环境的温度,并对湿度产生影响。套种对整个小麦行具有遮荫作用,遮荫程度随着离葡萄树行距离的减小而增加,遮荫最强处光照强度为对照组的65%,而整体遮荫率仅为20%,遮荫程度较弱。由于葡萄采用了根域限制的种植方法,所以套种不会影响小麦的水肥资源。套种葡萄会对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通过建模精确计算发现,该负面影响程度有限,可以认为在该套种模式内套种对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影响不显着。套种葡萄会显着影响小麦的株高,使小麦行呈现中间略高,两边略低的趋势,但是对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和穗重影响均不显着,说明套种葡萄不会明显影响到小麦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葡萄小麦套种会显着提升小麦田的经济效益,套种田相对单作小麦田净收入增幅达到8.4倍,且小麦产量降幅仅为15%。因此,葡萄小麦套种是一种对小麦影响较弱,提升经济效益能力极强的套种模式,适宜推广。
二、中造水稻不同灌溉形式的小气候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造水稻不同灌溉形式的小气候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一膜两年用及水氮运筹对小麦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与水分生理生态研究进展述评 |
1.1 作物高效用水的生理生态机制 |
1.2 作物高效用水技术研究 |
1.3 覆盖与水氮运筹集成应用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6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一膜两年用及水氮运筹下小麦的生理生态特性 |
3.1 不同处理对开花期小麦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 |
3.2 小麦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对不同耕作措施和水氮组合的响应 |
3.3 不同处理对小麦各个生育时期群体净同化率的的影响 |
3.4 不同处理对小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 |
3.5 不同耕作措施及水氮减量模式对小麦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6 不同处理对小麦生态指标的影响 |
第四章 免耕一膜两年用及水氮运筹小麦的耗水特性 |
4.1 不同耕作措施和水氮组合对小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2 不同耕作、灌水及施氮水平下小麦的棵间蒸发 |
4.3 不同耕作措施和水氮组合下小麦的耗水量 |
4.4 不同耕作措施及水氮组合下麦田的耗水结构 |
第五章 不同处理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5.1 不同耕作措施、灌水及施氮水平下小麦的干物质积累动态 |
5.2 不同耕作措施、灌水及施氮水平下小麦的产量表现 |
5.3 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对水氮运筹的响应 |
5.4 不同处理下小麦生理指标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 |
5.5 不同处理下小麦生态指标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 |
5.6 小麦产量与其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及排序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枣棉间作复合系统耗水特性和土地生产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间作对产量及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
1.2.2 间作对土壤水分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2.3 间作对作物根系分布特征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 |
2.4 数据处理方法与统计分析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枣棉间作复合系统耗水及水分利用特性研究 |
3.1.1 研究年度气象因子分析 |
3.1.2 不同种植模式水分时空分布特征及水分效应 |
3.1.3 田间配置对枣棉间作系统耗水特性的调控效应 |
3.2 枣棉间作下根系空间分布及种间竞争关系研究 |
3.2.1 田间配置对间作枣树细根分布的影响 |
3.2.2 田间配置对间作棉花细根分布的影响 |
3.2.3 根长密度与离树距离和土层深度的相关性 |
3.2.4 田间配置对枣棉间作系统种间地下竞争关系的影响 |
3.2.5 根长密度与水分指标的相关关系 |
3.3 枣棉间作复合系统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
3.3.1 田间配置对枣树、棉花地上部生长指标的影响 |
3.3.2 田间配置对枣棉间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枣棉间作复合系统耗水及水分利用特性研究 |
4.1.2 枣棉间作下根系空间分布及种间竞争关系研究 |
4.1.3 枣棉间作复合系统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
4.2 结论 |
4.2.1 田间配置方式对枣棉间作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
4.2.2 田间配置方式对枣棉间作耗水特性的影响 |
4.2.3 田间配置方式对枣棉间作根系分布及种间竞争力的影响 |
4.2.4 田间配置方式对枣棉间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小麦套种花生周年协同高效施肥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间套作研究进展 |
1.2.2 花生施肥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1 叶绿素含量 |
2.2.2 气体交换参数 |
2.2.3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2.2.4 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 |
2.2.5 JIP-test分析 |
2.2.6 干物质积累量与养分含量 |
2.2.7 ~(15)N丰度值测定 |
2.2.8 NH~+_4-N和 NO~-_3-N含量的测定 |
2.2.9 根系活力 |
2.2.10 硝酸还原酶活性 |
2.2.11 叶片衰老特性 |
2.2.12 籽仁品质 |
2.2.13 产量测定 |
2.2.14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测定 |
2.3 数据处理与方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肥料运筹对麦套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1 叶片光合生理特性 |
3.1.2 叶绿素荧光特性 |
3.1.3 叶片衰老特性 |
3.1.4 产量形成 |
3.2 控释复合肥对麦套花生光系统II性能及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
3.2.1 叶片光合特性 |
3.2.2 叶片光系统Ⅱ(PSⅡ)特性 |
3.2.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2.4 籽仁品质 |
3.3 不同施肥措施对麦套花生周年氮素利用的影响 |
3.3.1 小麦花生周年氮素吸收、氮素收获指数和表观回收效率 |
3.3.2 不同施肥措施对小麦花生周年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 |
3.3.3 不同施肥措施对小麦花生周年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
3.3.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4 不同肥料运筹对麦套花生周年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3.4.1 土壤养分以及周年温室气体排放 |
3.4.2 GWP和 GHGI |
4 讨论 |
4.1 不同肥料运筹对麦套花生生理特性及周年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1.1 叶片光合特性 |
4.1.2 叶片衰老特性 |
4.1.3 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 |
4.1.4 氮素积累与分配 |
4.1.5 麦套花生周年产量 |
4.2 控释复合肥对麦套花生光系统Ⅱ性能及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
4.2.1 光系统Ⅱ性能 |
4.2.2 花生籽仁品质 |
4.3 氮素利用效率 |
4.3.1 花生各生育时期氮素吸收来源于肥料的比例以及在各器官的分布 |
4.3.2 周年氮素平衡 |
4.4 周年土壤温室气体排放 |
4.4.1 不同肥料运筹对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 |
4.4.2 不同肥料运筹对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4.4.3 控释复合肥对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 |
4.4.4 控释复合肥对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4.4.5 产量、GWP和GHGI |
5 结论 |
5.1 不同肥料运筹对麦套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
5.2 控释复合肥对PSII性能和籽仁品质的影响 |
5.3 氮素利用效率 |
5.4 周年温室气体排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秸秆覆盖条件下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蒸发过程及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秸秆覆盖调控土壤水盐研究进展 |
1.2.2 秸秆覆盖对农田小气候的研究进展 |
1.2.3 秸秆覆盖对土壤蒸发的研究进展 |
1.2.4 土壤蒸发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流程 |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3.1 气象指标 |
2.3.2 土壤指标 |
2.3.3 土壤基质势的测定 |
2.3.4 土壤湍流热通量的计算 |
2.3.5 土壤蒸发强度 |
2.3.6 模型检验指标 |
2.4 数据处理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
3.1.1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2 秸秆覆盖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
3.2 秸秆覆盖对热量平衡的影响 |
3.2.1 秸秆覆盖对气象要素的影响 |
3.2.2 秸秆覆盖对湍流热通量的影响 |
3.3 秸秆覆盖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
3.3.1 秸秆覆盖对土壤蒸发强度的影响 |
3.3.2 秸秆覆盖对土壤累积蒸发量的影响 |
3.4 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覆盖阻力模型的建立 |
3.4.1 裸露土壤蒸发阻力的确定 |
3.4.2 秸秆覆盖条件下覆盖阻力的确定 |
3.4.3 秸秆覆盖条件下蒸发模型的建立 |
4 讨论 |
4.1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
4.1.1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4.1.2 秸秆覆盖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
4.2 秸秆覆盖对热量平衡的影响 |
4.3 秸秆覆盖下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
4.4 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蒸发模型模拟 |
4.5 展望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微灌水肥一体化栽培小麦-玉米光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冬小麦种植方式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节水研究现状 |
1.2.3 夏玉米种植方式研究现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冬小麦种植方式研究 |
2.2.2 不同灌溉量对冬小麦耗水及产量特性研究 |
2.2.3 不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微环境及产量研究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形态指标 |
2.3.2 叶面积指数 |
2.3.3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2.3.4 土壤含水量 |
2.3.5 光截获率 |
2.3.6 农田小气候测定 |
2.3.7 植株养分 |
2.3.8 产量及构成因素 |
2.3.9 光能利用率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冬小麦不同带间距对产量的影响 |
3.1.1 群体动态变化 |
3.1.2 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 |
3.1.3 干物质积累动态 |
3.1.4 不同带间距冬小麦冠层垂直空间光分布 |
3.1.5 不同带间距对冬小麦光截获的影响 |
3.1.6 产量及构成因素 |
3.2 条带种植模式下冬小麦灌水量研究 |
3.2.1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 |
3.2.2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耗水特性 |
3.2.3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田间光分布 |
3.2.4 不同灌水量冠层小气候变化 |
3.2.5 不同灌水量小麦植株营养器官氮素积累与转运 |
3.2.6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 |
3.2.7 灌水量对冬小麦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3.3 行距配置对夏玉米冠层环境及产量研究 |
3.3.1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生长发育特性 |
3.3.2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干物质积累 |
3.3.3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日光照强度的变化 |
3.3.4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冠层光截获 |
3.3.5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冠层小气候变化 |
3.3.6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氮素转运及对籽粒的贡献率 |
3.3.7 不同行距配置土壤贮水量变化 |
3.3.8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 |
3.3.9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
4 讨论 |
4.1 种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2 适宜灌溉量研究 |
4.2.1 灌水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
4.2.2 灌水对小麦群体发育动态变化 |
4.2.3 灌水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
4.2.4 灌水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 夏玉米不同行距配置的研究 |
4.3.1 不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4.3.2 不同行距配置冠层光分布和群体小气候 |
4.3.3 不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3.4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光能利用率 |
5 结论 |
5.1 冬小麦种植方式研究 |
5.2 冬小麦条带种植灌溉量研究 |
5.3 夏玉米不同行距配置研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7)滴灌水肥调控对果农间作系统生理生长及种间互作的影响 ——以苹果×大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农林复合系统概述 |
1.2.1 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关系研究 |
1.2.2 农林复合系统水肥调控研究 |
1.3 滴灌施肥研究进展 |
1.3.1 滴灌施肥技术的发展 |
1.3.2 滴灌水肥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材料 |
2.2.2 灌水与施肥量设定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土壤水分的测定 |
2.3.2 土壤养分的测定 |
2.3.3 植物生理指标的测定 |
2.3.4 植物生长指标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1 耗水参数的计算 |
2.4.2 水分利用的计算 |
2.4.3 硝态氮累积量的计算 |
2.4.4 肥料偏生产力的计算 |
2.4.5 水肥处理综合评价的计算 |
2.4.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 技术路线 |
3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 |
3.1 滴灌施肥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2 滴灌施肥对土壤含水量水平分布的影响 |
3.3 滴灌施肥对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的影响 |
3.4 滴灌施肥下耗水参数的变化特征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小结 |
3.5.2 讨论 |
4.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 |
4.1 滴灌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4.2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
4.3 滴灌施肥对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 |
4.4 小结与讨论 |
4.4.1 小结 |
4.4.2 讨论 |
5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植物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 |
5.1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地上部分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 |
5.1.1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1.2 苹果光合日变化 |
5.1.3 大豆光合特性 |
5.1.4 光合指标与距树行距离的关系 |
5.1.5 滴灌水肥调控对大豆生长指标的影响 |
5.2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植物根系的影响 |
5.2.1 滴灌水肥调控对苹果根系分布的影响 |
5.2.2 滴灌水肥调控对大豆根系分布的影响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6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产量与水肥利用的影响 |
6.1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产量的影响 |
6.2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6.3 苹果×大豆间作系统滴灌灌水施肥量优化 |
6.4 小结与讨论 |
6.4.1 小结 |
6.4.2 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 |
致谢 |
(8)基于群体结构对吉林省稻区水稻产量层次差异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产量差概述 |
1.3 群体结构对产量的影响 |
1.4 吉林省水稻生产区域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基本情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取样与项目测定 |
2.4 计算与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产量层次群体产量差异比较 |
3.2 不同产量层次群体干物质积累差异比较 |
3.3 不同产量层次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的差异 |
3.4 不同产量层次群体光合特性差异比较 |
3.5 不同产量层次群体微气象因子差异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产量层次群体物质生产对产量的影响 |
4.2 不同产量层次群体光合特性对产量的影响 |
4.3 不同产量层次群体微气象对产量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葡萄小麦套种对小麦小气候环境与生长生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拟解决主要的问题 |
第二章 葡萄小麦套种对小麦小气候环境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小麦冠层温湿度 |
2.3.2 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 |
2.3.3 小麦东西向截面冠层光照强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葡萄小麦套种对小麦生长生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小麦水肥资源 |
3.3.2 小麦旗叶光合速率 |
3.3.3 小麦株高和生物量 |
3.3.4 小麦旗叶光合速率与小气候因素的关系 |
3.3.5 小麦旗叶光合速率与位点的关系 |
3.3.6 套种产量统计 |
3.3.7 套种经济效益统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4.1.1 主要工作 |
4.1.2 创新点 |
4.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始数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中造水稻不同灌溉形式的小气候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一膜两年用及水氮运筹对小麦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D]. 徐龙龙.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2]枣棉间作复合系统耗水特性和土地生产力研究[D]. 李玲.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小麦套种花生周年协同高效施肥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研究[D]. 刘兆新.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不同旱直播方式对水稻群体生长动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叶旭波. 宁夏大学, 2021
- [5]秸秆覆盖条件下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蒸发过程及模拟研究[D]. 邓亚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6]微灌水肥一体化栽培小麦-玉米光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 宋鑫玥.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7]滴灌水肥调控对果农间作系统生理生长及种间互作的影响 ——以苹果×大豆为例[D]. 李超楠.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基于群体结构对吉林省稻区水稻产量层次差异解析[D]. 刘丽新.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9]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葡萄小麦套种对小麦小气候环境与生长生产的影响[D]. 秦泽冠.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