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论文文献综述)
孙玉明[1](2012)在《“《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发生的偶然与必然(上)》文中认为建国前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运动连续不断地开展了起来。继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运动之后,1954年秋天,毛泽东又在思想文化领域发动了一场更大规模的"《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这场政治运动,虽由一系列偶然性因素所触发,但实际上却存在着极大的必然性。下面,我们将根据现存的有关史料,简要缕述一下引发这场运动的偶然性因素和必然性因素。
周文毅[2](2014)在《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批判事件六十年祭》文中研究表明一、首批俞平伯1954年10月16日,毛泽东发出《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发动对学者、作家俞平伯在《红楼梦》研究中的"资产阶级唯心论"观点的批判运动。这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在意识形态领域第一场针对个人的大批判运动。这一天,北京应该是个宜人的秋日。因为据俞平伯姐夫许宝蘅日记记载,上一天是个大晴天,他和几个为末代皇帝溥仪一起做过事的老同事,结伴游了北海:
孙玉明[3](2013)在《“《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发生的偶然与必然(下)》文中提出一、引发批判运动的第一必然性因素:"胡适思想"批判"《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爆发,除所述三大偶然性因素外,还有两大必然性因素,而这两大必然性因素,又与开国领袖毛泽东息息相关。笔者在拙着《红学:1954》中曾说:"1954年的《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表面看来虽然是由俞平伯的
王学典[4](2012)在《“拿证据来”——敬答李希凡先生》文中提出拙作《"红楼梦研究"大批判缘起揭秘———两个"小人物"致函〈文艺报〉的事是否存在?》2011年9月21日在《中华读书报》刊出之后,凡是读过此文的人见了笔者都关心一个问题:李先生那边有什么反应?时隔半年之后,人们终于等来了李先生以《李希凡驳〈"红楼梦研究"大批判缘起揭秘〉》为题的回应长文(2012年4月11日《中华读书报》)。毛泽东主席的信是1954年的"红楼梦研究"大
孙玉明[5](2001)在《毛泽东与《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文中提出
李丽[6](2014)在《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 ——以成长、大观园、女性话题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针对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中涉及成长、大观园和女性话题的着述进行梳理,从这三个具体话题中总结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脉络。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研究成果数量开始增多,且更具系统化特征。本论文按时间顺序梳理了涉及三个话题的研究成果,分析其共同的发展趋势,发现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对这三个话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且积极应用西方文学理论和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理论及方法,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比较文学和跨学科的特点。本论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按照年代顺序研究英语世界关于《红楼梦》中成长话题的论述,分别考察了20世纪70、80、90年代和21世纪初涉及成长话题的《红楼梦》研究。70年代英语世界的一些学者将贾宝玉作为西方文学中人生意义的探求者形象与哈姆雷特等西方小说人物进行比较,还有学者从西方文学中一种描述个人成长的叙事结构即帕西法尔寻找圣杯来分析宝玉的红尘历劫的意义。80年代涉及成长话题的论文主要从西方文学中常见的两种文学类型——智慧文学和成长小说模式来分析《红楼梦》。90年代有学者从儿童文学的角度探讨《红楼梦》的文学和社会价值,还有学者对小说中表现出的“不愿成长”情绪进行分析。21世纪初涉及成长话题的研究有对宝玉的红尘心路的意象解读,也有佛教启悟角度对该小说的分析,还有从空间叙事理论来讨论宝玉童年生活的不同空间对其言行的影响。通过对这些着述的分析发现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英语世界的学者对《红楼梦》成长话题的研究呈现出理解逐步深入、研究方法和视角越来越丰富的趋势。第二章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迄今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中关于大观园的讨论。20世纪60年代英语世界的大观园研究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叙事研究和考证方法。从70年代开始,英语世界的汉学家积极地将西方文学理论,如结构主义、新批评、叙事学、新马克思主义等应用于《红楼梦》研究,在这种思路的关照下,大观园的文学意蕴越来越丰富。2000年后,建筑美学、空间叙事理论、性别研究等理论的应用使得大观园研究呈现出更加明显的比较文学和跨学科特点。第三章考察了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中涉及女性话题的着述。20世纪60、70年代关于女性话题的研究成果较少,60年代的两位华裔学者夏志清和荣之颖在讨论红楼女性人物时都借用了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70年代浦安迪和那美惬的论着则直接表示应用了结构主义和比较文学的方法。从8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使用女性主义理论来讨论《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应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红楼梦》的一些论述能够明显地体现海外汉学的反思性和批判性。此外,也有学者从清代绘画艺术、清代妇女史研究等角度来讨论该小说中女性话题。第四章集中讨论了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西方汉学、西方文学理论、中外关系、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西方学术传统和规范等因素的影响。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比较文学的视野和跨学科特征,反思性和批判性。其不足主要体现在套用理论、过度阐释、对中国文化和《红楼梦》文本的误读、翻译欠缺。鉴于以上问题和不足,中国国内的优秀研究成果有待于更多地翻译成英文。此外,带有详细注释的《红楼梦》资料索引也会对英语世界的学者的研究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本论文所使用的材料大多为国内学者尚未在着述中提及过的新材料,笔者翻译了文中所引英文资料,这些资料多为首次翻译成中文。在研究方法上也具有创新性和合理性。笔者选取了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中的三个较有特色且成果丰富的话题,并按照年代进行梳理。此外,本文将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放入海外汉学和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语境中,并结合了国际政治和外交形势以及英语世界的学术研究传统等影响因素,发现了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的一些鲜明的特点及成因,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李长银[7](2016)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孙伟科《回溯揭秘追问意义》一文的反驳》文中指出"红楼梦研究"大批判缘起论争是《红楼梦》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或"将在中国思想史、学术史上留有一笔"。关于这场论争,孙伟科先生在《回溯揭秘追问意义》一文中对拙文《"两个小人物"致函〈文艺报〉事件真相再探》的若干看法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评。平实而论,此文"回溯"的部分基本上是出于主观的推论,全不凭证据说话,更不用说拿出任何新史料了。因此,为了避免以讹传讹情况的出现,就新搜集到的几则材料,草成此文,以正视听。
王学典[8](2012)在《“红楼梦研究”大批判缘起揭秘——两个“小人物”致函《文艺报》的事是否存在?》文中研究表明1954年5月初,两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李希凡和蓝翎将合写的《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一文寄给了母校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同年9月,文章在《文史哲》上发表。1954年10月10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栏目又发表了李、蓝合写的《评〈红楼梦研究〉》一文。这两篇文章因为毛泽东的重视而成为1954年那场运动的直接导火索。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对当时的情况,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说法。2011年9月21日,《中华读书报》发表了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的《"红楼梦研究"大批判缘起揭秘———两个"小人物"致函《文艺报》的事是否存在?》,质疑"两个小人物"致函《文艺报》的事情是否存在?文章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李希凡、蓝翎二人"究竟给没给《文艺报》写过‘被置之不理’的信"?二是"《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一文究竟是《文史哲》编辑部的约稿还是作者‘不得已’时的投稿"?对发生在1954年那个春天的事件的来龙去脉提出了疑问。其后,李希凡于2012年4月11日在该报发表了《李希凡驳"红楼梦研究"大批判缘起揭秘》一文进行回应。2012年4月18日,王学典再次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了《"拿证据来"———敬答李希凡先生》一文。2012年5月9日,李希凡也发表了第二篇文章《李希凡再驳王学典:拿出1954年历史文献中的"证据"来》,再次反驳了王学典。这一段时间里,这场燃烧在《中华读书报》上的"战火"成为诸多"红迷"关注的焦点,为了推动《红楼梦》研究的健康发展,本刊在征得辩论双方的同意后,特转载发表在《中华读书报》上的这四篇文章。
张心科[9](2015)在《1949—1979:《红楼梦》在语文教育中的接受》文中提出1949—1979年,《红楼梦》在语文教育中的接受主要受各时期的政治形势、文艺思潮、教育宗旨影响,其中1949—1965年与1966—1979年教育界分别将其当做言情、人道小说与政治、历史小说(课本)来接受与阐释。
谢依伦(CHIA JEE LUEN)[10](2018)在《《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从《红楼梦》被带入马来亚的可能性(1820年代)开始乃至2018年近两百年的时间。笔者通过文献记录,尝试呈现出《红楼梦》在某个时代如何传播,当时的传播主体是谁、传播了什么信息、其受众范围的大小,以及根据受众的反馈来探讨《红楼梦》传播的影响力。而后再对已出版的《红楼梦》相关文章与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为马新红学做一个概括性的基础介绍。最后,总结马新红学的特点及不足,参照世界红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未来马新的红学研究的拓展提些建议。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重点探索《红楼梦》入境马新的时间与传播的可能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甲本出版的时间,与槟榔屿(1786)、马六甲(1795)、新加坡(1819)开埠的时间相去不远。马礼逊是西方最早提倡《红楼梦》的学者,他于1815年开始节译《红楼梦》,并在其编纂的《华英字典》大量引用了《红楼梦》的词句,认为初学中文读红楼梦甚好。郭实腊是西方第一篇《红楼梦》评论文章的作者。无独有偶,他们恰好是十九世纪初在马新最为活跃和着名的传教士。马礼逊和和米怜更于1818年在马六甲创建英华书院,内置的中文图书馆至1923年,藏书已达3380册,其中中文藏书2850册。我们相信这是《红楼梦》入境最好的契机。马礼逊以其中文藏书编纂而成的《马礼逊手稿书目》出版于1824年,书内着录与《红楼梦》相关的着作有7种,着录译名为: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他认为《红楼梦》是叙写一个北京贵族家庭的传记,他收藏的版本有东观阁嘉庆辛末重镌《新增批评红楼梦》、东观阁嘉庆戊寅重镌《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后来失散的四卷本《红楼梦》三种,逍遥子《后红楼梦》、陈少海《红楼复梦》、海圃主人《续红楼梦》续书三种,还有小说原着改编的戏曲脚本《红楼梦散套》一种。1881年始,领事官左秉隆、黄遵宪在马新开荒,办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努力为华人社会培育了许多文人,让《红楼梦》有了传播的土壤。邱炜萲《红楼梦分咏绝句》初刻出版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标志着马新《红楼梦》研究的开始。第二章主要探讨《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通过文学思潮、教育制度、书业经济、红楼梦藏书的分布等角度去梳理《红楼梦》文本在马新流传的情况以及不同时代传播情况的变化。这样以传播学的要素勾勒出《红楼梦》在英属马来亚时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独立前后,以及独立后至今的传播情况,产生的描述是具体且丰富的。二十世纪初期,受中国文坛及思潮直接的影响,构成了马新知识份子心中“《红楼梦》是最杰出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观念。《红楼梦》节选被编入华文教科书,影响了一代代的华人。中文报业和书业的发展,扩展了《红楼梦》的传播范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图书馆中的《红楼梦》藏书也让学生便于接触和阅读。日治时期(黑暗的三年零八个月)、英殖民政府反共的紧急法令、教育政策对中文教育的约束等,外来干预并没能永恒地阻断《红楼梦》与读者的联系。然而,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了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共和国独立,合合分分,两国语言和教育政策的不同,导致影响到后来《红楼梦》在两地呈现不同面貌的传播形式。新加坡70年代独尊英语,其他语言为辅,大大削弱了国民在中国文学上的阅读能力。80-90年代,大部分马来西亚学生仍以阅读中文原着、听讲座来理解《红楼梦》,而新加坡学生能读懂中文版的相对较少,他们借助《红楼梦》英文译本,或更多以音乐、影视、戏曲来感受《红楼梦》。第三章探讨的是《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从影视传播、戏剧传播、音乐广播、艺术文化展览、美食文化、学术讲座等方面来探讨《红楼梦》演绎产品对大众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此类传播方式更为大众化,其影响范围之广和传播速度之快是《红楼梦》文本传播没法相比的,但其传播的内容受传播者的鉴赏水平和传播目的所影响,极大可能不符合原着原义。通过梳理从1928年就在马来亚开始播放的种种《红楼梦》影视,从报章广告的宣传、电影的内容简介、到影评和观众反应,尝试反映去当时传播的实况。同时也看到科技与时代的变化,电影从兴盛到没落直到逐渐电视机取代的过程。其他类型的传播也是以此模式叙述,从发现到最早的记录叙述到现代的情况,如:1926年3月20日牛车水岭南新剧团就邀请了新丁香耀到来演出《黛玉葬花》,至今新加坡已有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戏曲:敦煌剧坊粤剧《红楼梦》、折子戏《幻觉离恨天》《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双语话剧团体“演艺坊”有《雪剑鸳鸯》四幕剧;新加坡福建公会芗剧团有《情殇红楼》《宝玉哭灵》;新加坡琼剧团有《忆·红楼梦》,其他流传改编的还有歌舞剧、话剧等等。以视觉文化传播形式所产生的功效是巨大的,通过戏曲电影、音乐艺术、精致中式美食、极具中华特色的塑像手工艺品等物的吸引,使到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在丢弃华语的使用权之时,却依然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些现象实则来之不易,这是当地的艺术传播者与文史传播者积极地推动,用了大半辈子去维护改良所产生的成果。回顾历史,理解实况,更有助当代人去珍惜。第四章按年代梳理相关的《红楼梦》研究文章,并专题论述当时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的红学专家,以及他的研究所带来的影响。至于报章上零散或作者身份不可考的文章则穿插概述,以期能更为完整地呈现不同时代的《红楼梦》谈论热点。此章也重点论述马新大学中文系教育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红楼梦》被纳入大学课程,开启了教学模式以后,系统性的《红楼梦》研究方才逐步成型。以马新各大专《红楼梦》课程导师的红学论文,与学生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红楼梦》研究观点。最后一章结语总结了马新《红楼梦》现今的传播情况与《红楼梦》研究展望。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红楼梦》文本与视听文化产品可说唾手可得,各种版本、译本、研究论集、优秀课程视频、影视、戏曲、现代版舞台剧表演皆可轻易获得。但要怎么去感悟、读懂《红楼梦》仍需要有领路人。许多人通过仔细阅读《红楼梦》而得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启示,进而获得成功的实例在本论文中多有陈述。因此,如何引导读者正确理解或研究《红楼梦》,通过读懂《红楼梦》得到自己人生所需才是首要任务。感谢前人辛勤付出,搜罗了不少材料。在这基础上,笔者也将自己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上,并按时间细细整理成表,记录一些重要资讯。其中有中文报章刊登过的文章(从1894年至今目前有917条)、英文报章(56条)、期刊(114篇)、学位论文(70本)、马新出版的《红楼梦》文本(包括改编22种)、译本(2种)、红学论集和专着(17种)、讲座研讨会(55条)、戏曲歌剧表演(59条)、影视上映记录(51条)、广播节目歌曲(37条)和音乐会(27场)。笔者将这些《红楼梦》以不同传播形式在马新留下的痕迹作为论文的附录,期待有更多同好者共同去填补、完善。
二、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论文提纲范文)
(1)“《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发生的偶然与必然(上)(论文提纲范文)
二、引发运动的第二偶然性因素:周扬的“多事之秋” |
三、引发批判运动的第三偶然性因素:“替罪羊”冯雪峰也是“罪有应得” |
(2)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批判事件六十年祭(论文提纲范文)
一、首批俞平伯 |
二、毁誉皆胡适 |
三、胡风落黄雀 |
四、乐天不忧惧 |
(4)“拿证据来”——敬答李希凡先生(论文提纲范文)
李先生为拙文的核心假设提供了证据 |
究竟谁在“拧麻花”? |
2001年5月我曾面询过李希凡先生 |
《揭秘》一文的写作与发表问题 |
(5)毛泽东与《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
二、运动终于爆发 |
三、他一直控制着运动的方向 |
(6)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 ——以成长、大观园、女性话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关于选题 |
二、研究综述及存在的问题 |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四、论文大纲 |
五、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中的成长话题 |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红楼梦》的成长话题研究 |
一、人生意义的探求者形象:宝玉与罗密欧和哈姆雷特比较 |
二、个人成长的叙事结构:宝玉的红尘历劫与帕西法尔寻找圣杯 |
三、小结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红楼梦》的成长话题研究 |
一、《红楼梦》与智慧文学 |
二、《红楼梦》与成长小说 |
三、小结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红楼梦》的成长话题研究 |
一、《红楼梦》与儿童文学 |
二、往事重历与不情愿的成长 |
三、小结 |
第四节 21世纪初《红楼梦》的成长话题研究 |
一、情与不愿成长 |
二、意象解读下的红尘心路 |
三、佛教的启悟之旅 |
四、童年的叙事空间 |
五、其他视角 |
六、小结 |
第二章 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中的大观园话题 |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的大观园研究 |
一、南北花园特征的叠加 |
二、大观园即随园 |
三、大观园与天真世界与伊甸园 |
四、小结 |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的大观园研究 |
一、大观园的独立性:从叙事背景中抽离的花园 |
二、大观园的寓意:自我完满与乱伦 |
三、刘姥姥与大观园 |
四、余论 |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的大观园研究 |
一、结构主义批评与大观园意象 |
二、符号学视野下的大观园 |
三、《金瓶梅》与《红楼梦》中花园意象 |
四、小结 |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的大观园研究 |
一、作为抒情策略的大观园 |
二、作为诗意栖居的大观园 |
三、乱伦主题与花园意象 |
四、其他视角 |
五、小结 |
第五节 21世纪初英语世界的大观园研究 |
一、园林美学与大观园 |
二、作为避难所和人间乐园的大观园 |
三、再论大观园的寓意 |
四、性别自由的绿洲 |
五、绘画诗学与大观园 |
六、其他视角 |
七、小结 |
第三章 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中的女性话题 |
第一节 20世纪60、70年代《红楼梦》研究中的女性话题 |
一、气质体型说与黛、钗、凤 |
二、基督教的仁爱精神与红楼女性 |
三、《红楼梦》女性与其他世界名着女性人物之比较 |
四、结构主义、原型批评方法的尝试 |
五、小结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红楼梦》研究中的女性话题 |
一、作为悲剧主角的林黛玉 |
二、作为女性读者的林黛玉 |
三、颠覆父权的女性形象 |
四、对中国大陆女性主义研究的批评 |
五、王熙凤的性别错位 |
六、作为独立人物形象的丫鬟仆人 |
七、小结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红楼梦》研究中的女性话题 |
一、《红楼梦》的女性主义批评与元批评 |
二、绘画艺术与红楼女性形象 |
三、一夫多妻小说模式下的红楼女性 |
四、《红楼梦》与清代妇女史研究的结合 |
五、其他视角 |
六、小结 |
第四节 21世纪初《红楼梦》研究中的女性话题 |
一、女性主义理论应用的一个误区 |
二、王熙凤形象的回归 |
三、雌雄同体视野下的红楼女性 |
四、《红楼梦影》与清代女性的文学阅读与创作 |
五、小结 |
第四章 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的特点与启示 |
第一节 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的特点 |
一、比较文学的视野 |
二、跨学科的研究特征 |
三、反思性与批判性 |
四、人才构成多样化 |
五、小结 |
第二节 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的影响因素 |
一、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
二、美国汉学中史学研究的影响 |
三、汉学家对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的影响 |
四、西方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传统的影响 |
五、人才培养方式 |
六、与中国《红楼梦》研究的交流 |
七、小结 |
第三节 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的一些不足及建议 |
一、套用理论、过度阐释 |
二、翻译与交流欠缺 |
三、一些建议和思考 |
四、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附录1 英语中国文学史中的《红楼梦》 |
一、20世纪初英语中国文学史中的《红楼梦》 |
二、20世纪60年代英语中国文学史中的《红楼梦》 |
三、近三十年英语中国文学史中《红楼梦》 |
四、结语 |
附录2 汉学家中英文姓名对照表 |
后记 |
笔者发表过的相关论文和译作 |
(7)“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孙伟科《回溯揭秘追问意义》一文的反驳(论文提纲范文)
一、“冯雪峰几次否认此事” |
二、《文史哲》屡次约稿“小人物” |
三、李希凡对邓拓的陈述在2003年的重演 |
(8)“红楼梦研究”大批判缘起揭秘——两个“小人物”致函《文艺报》的事是否存在?(论文提纲范文)
《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
两个“小人物”对“被置之不理”的信的回忆 |
奇怪的是当年的文献却不见“信”的踪影 |
驳俞平伯的文章原来是《文史哲》的约稿 |
关于“被《文艺报》置之不理”的一种推测 |
(9)1949—1979:《红楼梦》在语文教育中的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一、1949—1965: 言情、人道小说 |
( 一) 落选: 言情小说 |
( 二) 入选: 人民性、现实主义小说 |
1. 大纲制定者的阐释 |
2. 教科书编者的阐释 |
3. 大纲、教材与当时的“红楼梦”大批判 |
( 三) 淡出: 思想性不突出的小说 |
二、1966—1979: 政治、历史课本 |
( 一) 接受原因 |
( 二) 阐释情形 |
1. 对《红楼梦》的总体评介 |
2. 对《红楼梦》的节选取向 |
(10)《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 |
第一章 梦下南洋初绽红:《红楼梦》入境马来亚的起始探源 |
第一节 传教士学中文传福音 |
第二节 领事官弘扬中华文化 |
第三节 星洲寓公邱炜萲对《红楼梦》的接受与传播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梦在南洋百年红:《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 |
第一节 《红楼梦》作为古典小说代表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教科书中的《红楼梦》节选 |
第三节 书业与《红楼梦》销售市场 |
第四节 《红楼梦》藏书的分布与价值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梦植南洋百花红:《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 |
第一节 影视传播 |
第二节 戏剧传播 |
第三节 音乐传播 |
第四节 艺术文化传播 |
第五节 中式美食文化传播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南洋入梦千朝红:马新《红楼梦》研究 |
第一节 报章期刊上的《红楼梦》文章 |
第二节 大学机制下产生的《红楼梦》研究 |
第三节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红楼梦》研究学位论文分析 |
总结—历史、现状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发生的偶然与必然(上)[J]. 孙玉明. 新文学史料, 2012(04)
- [2]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批判事件六十年祭[J]. 周文毅. 江南, 2014(03)
- [3]“《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发生的偶然与必然(下)[J]. 孙玉明. 新文学史料, 2013(01)
- [4]“拿证据来”——敬答李希凡先生[J]. 王学典. 红楼梦学刊, 2012(03)
- [5]毛泽东与《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J]. 孙玉明. 红楼梦学刊, 2001(01)
- [6]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 ——以成长、大观园、女性话题为例[D]. 李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
- [7]“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孙伟科《回溯揭秘追问意义》一文的反驳[J]. 李长银. 社会科学论坛, 2016(04)
- [8]“红楼梦研究”大批判缘起揭秘——两个“小人物”致函《文艺报》的事是否存在?[J]. 王学典. 红楼梦学刊, 2012(03)
- [9]1949—1979:《红楼梦》在语文教育中的接受[J]. 张心科. 红楼梦学刊, 2015(04)
- [10]《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D]. 谢依伦(CHIA JEE LUEN). 山东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