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电气化铁路采用简单悬挂接触网的情况(论文文献综述)
杨国伟,魏宇杰,赵桂林,刘玉标,曾晓辉,邢云林,赖姜,张营营,吴晗,陈启生,刘秋生,李家春,胡开鑫,杨中平,刘文正,王文静,孙守光,张卫华,周宁,李瑞平,吕青松,金学松,温泽峰,肖新标,赵鑫,崔大宾,吴兵,钟硕乔,周信[1](2015)在《高速列车的关键力学问题》文中研究表明在过去10年时间,中国和谐号系列高速列车经历了一系列速度上的飞跃.在最初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研制了新一代高速列车并大规模投入运营,伴随这一过程的大量试验与工程实践,大大促进了对高速铁路这样一个车-线-网-气流强耦合的复杂大系统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全面研究.该文将从6个方面对高速列车研制和运行过程中的典型力学问题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一个梳理.考虑到这样一个大系统的复杂性,同时也为了使对高速列车感兴趣的技术与科研人员对这些力学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文中将分别就高速列车的空气动力学、弓网关系、车体振动与车体模态设计、车体运行稳定性、高速轮轨关系、关键结构的运行可靠性和列车噪声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同时也对中国及国际高速列车发展趋势及其中的力学问题做了一个简要介绍.
丁为民[2](2020)在《中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计历史演变》文中提出本文对中国电气化铁路60多年来接触网的设计历史演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有助于接触网相关从业人员深刻了解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发展历史和技术进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事业。
刘永红[3](2007)在《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大规模修建客运专线已经开始。作为详细的实施方案,接触网系统的相关工程技术方案,包括主要技术规格参数、关键工程技术方案和接口设计等必须尽快完成标准定型。虽然有前期的科研基础和部分建设经验,但与世界水平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根据我国的气象环境条件及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系统特有的技术条件,对铁路客运专线触网系统工程技术进行研究十分必要。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是以我国多年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铁道部客运专线四电系统集成工作、客运专线国际咨询成果以及与国外技术交流成果,参照采用欧洲最新技术动态如TSI、EN50119及IEC、UIC最新国际技术标准,重点借鉴了法国的地中海线接触网、德国的Re330及SiCatH 1.0接触网和西班牙EAC-350接触网工程的建设经验,研究我国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的工程技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重点研究了接触网-受电弓系统受流质量评价的标准、接触网悬挂类型及系统主要技术参数、接触线类型的选择、接触网支柱及基础类型、接触网电分相形式及自动过分相方式、接触网的主要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的选型、道岔处接触网布置方式、接触网系统的接地防雷及安全防护、接触网系统设计的相关接口设计等课题,提出了系列接触网标准及相关技术方案,为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工程设计、四电系统集成提供参考。
孙成[4](2019)在《基于新型吊弦的接触网刚度分布及弓网间接触压力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高速弓网关系已经成为制约高速铁路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弓网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弓网间的受流质量。吊弦作为接触网的重要结构部件,本文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研究了吊弦对弓网受流性能指标的影响。首先,本文以京津城际铁路、京沪高铁的接触网和CX-NG型受电弓为参考,在MSC.Marc软件中,建立了简单链形悬挂和弹性链形悬挂的弓网关系模型。其次,通过MATLAB分析了接触网的刚度曲线以及吊弦间距内的刚度曲率,研究了吊弦的线密度和杨氏模量对接触网刚度分布的影响。通过分析接触压力的曲线以及各点接触压力的变化趋势,研究了吊弦的线密度和杨氏模量对弓网间接触压力的影响。经过研究发现,降低吊弦的线密度和杨氏模量,可以降低接触网刚度的最大值及吊弦间距内的刚度变化率,使接触网的刚度分布更加均匀,对接触压力而言,可以降低接触压力的陡度和离散程度,减少接触压力的变化幅度。因此,吊弦的轻量化和低模量可以改善弓网受流质量。同时,研究了吊弦失效对弓网受流质量的影响。不同位置的吊弦失效都会恶化弓网受流质量,跨距中部的吊弦失效对受流质量的影响较小。最后,依据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系列标准,以吊弦材料的轻量化和低模量为目标,兼顾解决吊弦断裂的故障,选取了 Kevlar29为新型吊弦材料。在MSC.Marc软件中,建立新型吊弦的弓网关系模型,分析了新型吊弦对弓网受流质量的影响。从结果来看,新型吊弦可以使接触网的刚度分布更加均匀。在不同的速度下,新型吊弦可以改善接触压力的变化情况和降低弓网间的离线率。新型吊弦对简单链形悬挂接触压力的改善明显优于弹性链形悬挂,并且随着速度的提高,对改善简单链形悬挂的接触压力更加明显。接触网采用新型吊弦后,不同位置吊弦失效时的弓网受流质量恶化情况都得到了改善。通过研究证明了,使用Kevlar29的新型吊弦可以改善弓网受流质量,同时Kevlar29优良的物理、机械和化学性能降低了吊弦断裂情况的发生。图71幅,表28个,参考文献64篇。
李胜东[5](2014)在《中国高铁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标准体系是行业内的一种指导性和规范性文件,在指导生产和维护行业秩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标准的制定建立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之上,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成果,而标准体系是由一定系统范围内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些标准组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当下,中国高速铁路正处于大规模建设和发展的阶段,相关技术标准体系也正在不断形成和完善中。但相比于德国等高铁大国,中国高铁起步较晚,标准体系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对标准体系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够深入,导致中国高速铁路弓网系统标准体系仍存在较多问题。一直以来中国的高速铁路都是借鉴和吸收德国等高铁大国的技术,尤其是受电弓特性与德国使用的受电弓非常相似,所以本文通过借鉴欧洲弓网系统标准体系以达到建设中国高铁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的目的。本文围绕弓网接触力这一评价弓网关系的核心参数,通过研究其在标准体系中整体性和相关性的体现,论证了弓网接触力是将标准体系内所有标准串联成有机整体的内在因素,体现了其在弓网系统相关问题研究中的核心位置。然后,通过从特征和内容两方面具体的对比中欧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研究其建设过程如何体现本国特色,并通过介绍其发展和变革历程比较二者在接触网设计与施工、受电弓特性与试验、动态相互作用的测量与仿真、零部件特性等方面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欧洲弓网系统相关标准都是弓网系统方面的专门标准,各个标准内容独立又相互联系,中国弓网系统相关标准大都是总体性规范文件,接触网相关内容只占了标准内的某一章节,篇幅的限制局限了标准的内容。而在参数取值方面一些参数在中国标准中进行了体现,欧洲标准中却没有,取值范围也不尽相同。中国现有弓网特性标准和弓网相互作用特性标准基本借鉴欧洲,施工和验收方面中国拥有自己的标准,但缺少动态相互作用测量和仿真的标准。文章最后对中国弓网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尽快完善中国标准体系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并制定动态相互作用测量与仿真的相关标准,借鉴国外标准时应基于本国国情和路情,同时应做好中国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的翻译工作,掌握在国际高铁标准制定行业当中的话语权。
白晓明[6](2020)在《广珠城际铁路接触网防雷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11年广珠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之后,广州供电段管内该线路的接触网因雷击跳闸逐年上升,给集团的运输秩序带来了越发严重的影响,同时威胁着旅客的人身安全。在这些雷击造成的接触网跳闸中,大部分是由于雷击后造成接触网绝缘部件闪络接地故障引起。本文简单介绍了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的组成、供电方式及特点,以及广珠城际铁路所处地域的气候特征及线路情况,并对广珠城际铁路接触网自开通运营以来遭受雷击跳闸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当前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线路的运营经验及国内外相关技术,提出在广珠城际铁路接触网上架设避雷线来降低雷击跳闸次数,提高广珠城际铁路的防雷能力,稳定铁路运输秩序。通过使用滚球法计算,得出接触网避雷线的架设高度,并经过施工改造进行优化。在经过比较分析架设避雷线前后广珠城际接触网的跳闸数据,得出了该方法效果显着的结论,为我国铁路接触网的防雷措施优化积累了经验,也为将来在相关高速铁路设计阶段规范防雷措施提供了参考。
王晓阳[7](2014)在《接触网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速列车速度不断地提高,电气化铁路对接触网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铁路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因此对接触网的可靠性进行准确的评估分析、研究其失效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对于提高接触网可靠性、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接触网可靠性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内容:本文在对大量故障跟踪试验调研的基础上,统计分析得到接触网主要失效部件和主要失效模式,对影响接触网失效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对不同故障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检修意见。基于有限元分析(FEA)理论和应力-强度干涉理论,提出了分析求解接触网抱箍类零部件静强度可靠度的方法。本文以失效频率很高的零部件套管双耳作为算例,简化其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到了其受不同外界载荷时的应力。考虑不同外载荷及其分布对套管双耳最大应力影响,分析得到其应力分布,最终结合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得到其静强度可靠度,为接触网零部件的静强度可靠性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根据有限寿命设计法基本原理,结合弓网动力学分析理论,提出了预测接触网接触线疲劳寿命的方法。本文以弹性链型接触网接触线作为算例,根据弓网动力学分析求得其应力时间历程,采用雨流计数法计数,再采用应力修正算法Goodman直线进行修正,通过简化的材料S-N曲线计算得到疲劳破坏次数,最后运用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计算到接触线不同位置的疲劳寿命,为弹性链型接触网接触线的实际施工维护和更换周期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在大量故障跟踪试验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故障树演绎分析(FTA)方法,通过分析接触网系统各部件失效根本原因,建立了接触网系统故障树,并采用最小割集法对接触网系统可靠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基于马尔可夫(Markov)过程理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建立了接触网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出了接触网系统的稳态有效度、可靠度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等重要特征量,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对提高接触网系统可靠性和运营维护管理水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龙飞[8](2014)在《高速铁路接触网跨距的确定》文中认为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接触网的性能参数对列车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接触网系统的参数选取不再是单单以接触网的条件为指导,而是结合受电弓使在几何、机械、电气、材料等方面相互匹配,合理的几何耦合是弓网稳定受流的基础。因此,在高速铁路接触网跨距的选取也不再是单一的考虑接触网问题,而是要结合受电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主要以高速接触网跨距的选取为主要研究目标,结合弓网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利用理论研究计算和软件仿真分析高速铁路接触网跨距的确定问题,并选用武广和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相关参数对结果进行验证,为接触网的设计建设提供理论支持。论文首先对高速铁路接触网跨距对列车稳定运行的重要性进行概述,分析接触网的参数对跨距确定的影响,并针对高速铁路接触网跨距的确定应考虑的因数包括接触网悬挂类型、风偏、受电弓弓头工作范围、环境条件、拉出值、线索张力等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选取几个典型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分析其参数和在跨距确定所考虑的因素,主要以日本的新干线、法国大西洋线和德国Re330型高速线路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在选用选取跨距时主要考虑的性能参数和所用到的关键技术。其次从弓网关系角度出发,分析普通区段接触网的最大允许跨距,分别从接触网弹性和水平偏移大小研究确定高速铁路接触网的跨距大小,利用仿真软件对结果比较验证,同时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特殊区段(缓和曲线、锚段关节、隧道内)的跨距确定进行理论分析和结果结算,并根据线路实际经验和经济条件选取合理的跨距值。最后结合实际高速铁路线路分析接触网结构模态响应特性,运用模态特性评价接触网的稳定性,为接触网跨距的选取提供一个理论评价标准依据。
黄维[9](2007)在《高速接触网悬挂参数标准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铁路的高速化,研究高速铁路接触网悬挂参数与评价标准便成为建设高速铁路的重要课题。高速接触网的参数标准与常速参数标准在技术要求和评价方面有许多不同。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可以通过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的技术和经验,进而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参数标准以及受流评价体系。论文以高速接触网基本技术原理为核心,结合德、法、日三国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深入地分析了高速接触网的悬挂参数、受流理论;全面总结了高速接触网的技术成就,系统地论述了接触网领域的理论成果,概括的介绍了国外高速接触网的先进技术,体现了接触网领域的前沿性技术。论文介绍了研究高速铁路接触网的背景及意义,研究德、法、日三国高速接触网的悬挂方式(简链、弹链、复链)和高速接触网线索参数,结合我国的电气化铁路发展状况得出发展简单链形悬挂比较适合我国的高速铁路发展。归纳各国高速接触网线索性能参数,探索选取线索材质和应注意的问题。就高速铁路接触网主要设计技术参数对弓网受流的影响,归纳整理了三国的高速接触网主要设计技术参数,如跨距、拉出值等。通过研究三国高速接触网主要控制参数和受流评价标准数,系统还总结了三国高速接触网弓网关系参数的研究成果。论文最后介绍了三国对各自接触网弓网受流质量评价的指标,结合我国当前现状,建议在高速铁路建设初期可采用欧洲铁路联盟制定的关于弓网受流质量的评价标准。
李鑫[10](2020)在《接触网刚度变化对弓网接触力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电气化铁路技术的不断完善,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发展都得到了飞速的进步。无论是高速铁路列车还是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未来的发展都将继续提高运行时速,节约运行时间,提高运输效率,然而弓网耦合关系制约了列车运行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列车运行时速的提高使弓网耦合振动变得剧烈,加剧弓网间的磨耗和弓网离线电弧烧蚀现象的产生,不利于弓网稳定受流,威胁列车的安全运行。本文通过仿真研究方法,进行高速铁路柔性悬挂接触网和城轨交通刚性悬挂接触网的刚度特性以及弓网接触力特性的研究。在有限元软件MSC.Marc中搭建了弓网耦合仿真模型,根据标准规定和实测数据进行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验证。对于高速铁路简单链形悬挂接触网,首先分析了接触网参数包括线索张力和接触网跨距布置对于接触网刚度分布的影响,然后分析了接触网参数变化引起的接触网刚度变化对弓网接触力的影响和接触网线索密度变化对于弓网接触力的影响。通过小波分解的方法,分析了接触网参数变化对于弓网接触力对应跨距周期、吊弦点以及吊弦间距的分量的影响。为了改善隧道内地铁刚性悬挂接触网的弓网受流质量,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金属橡胶材料作为弹性部分加装到汇流排和接触线之间的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新型刚性悬挂接触网。通过有限元软件MSC.Marc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刚性悬挂接触网,新型刚性悬挂接触网改善了刚度分布,接触力变化幅度小,幅值小,弓网磨耗较小,可靠性更高。当列车的运行时速提高到160km/h时,新型刚性接触网仍能保持良好的接触力特性,且对于轮轨击扰有较好的抵御能力。新型刚性接触网能改善车辆在高速运行情况下的弓网受流质量,保障隧道内车辆高速稳定运行,为城轨隧道内的车辆提速运行提供一定参考。
二、国外电气化铁路采用简单悬挂接触网的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电气化铁路采用简单悬挂接触网的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列车的关键力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轮轨关系 |
弓网关系 |
流固耦合关系 |
2 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 |
2.1 引言 |
2.2 高速列车气动阻力 |
2.2.1 车体下部区域的优化 |
2.2.2 头车气动外形优化 |
2.2.3 尾车气动外形优化 |
2.2.4 转向架侧罩 |
2.2.5 车间风挡 |
2.2.6 受电弓罩 |
2.3 高速列车诱导的流动 |
2.3.1 脉冲压力的影响 |
2.3.2 列车诱导气流的影响 |
2.3.3 列车风对附近人员的影响 |
2.3.4 隧道内列车风 |
2.4 高速列车交会气动效应 |
2.4.1 高速列车交会过程中的非定常流动现象 |
2.4.2 高速列车交会过程中的气动力特性 |
2.4.3 速度对气动力的影响 |
2.4.4 列车间距对气动力的影响 |
2.4.5 相同列车不同速度交会时的气动力和力矩特性 |
2.4.6 列车交会过程中作用在侧窗玻璃上的气动压力 |
2.5 高速列车横风气动效应 |
2.5.1 横风作用下简化列车模型周围的流动 |
2.5.1. 1 表面时均压力分布 |
2.5.1. 2 高速列车周围的时均流动结构 |
2.5.1. 3 横风条件下高速列车周围的瞬态流动结构 |
2.5.2 横风条件下高速列车气动力和力矩特性 |
2.5.3 桥梁上高速列车的横风气动特性 |
2.5.4 路堤上高速列车的横风气动特性 |
2.5.5 高速列车横风安全性研究 |
2.6 高速列车隧道气动效应 |
2.6.1 隧道内压力波 |
2.6.2 隧道内压力波影响因素 |
2.6.2. 1 隧道长度 |
2.6.2. 2 隧道形式 |
2.6.2. 3 列车速度和车型 |
2.6.2. 4 列车长度 |
2.6.2. 5 列车外形 |
2.6.2. 6 堵塞比 |
2.6.3 隧道出口处微气压波 |
2.6.3. 1 微气压波与列车速度的关系 |
2.6.3. 2 微气压波与隧道长度的关系 |
2.6.3. 3 微气压波与阻塞比的关系 |
2.6.3. 4 优化列车头型控制微气压波 |
2.6.3. 5 隧道内分叉隧道控制微气压波 |
2.6.3. 6 隧道口缓冲段控制微气压波 |
2.6.4 隧道内的高速列车摆动 |
2.6.4. 1 隧道内列车摆动现象的特征 |
2.6.4. 2 作用在列车尾部的气动力特性 |
2.6.4. 3 列车与隧道壁之间的流动结构 |
2.6.5 最不利隧道长度和临界隧道长度 |
2.6.5. 1 最不利隧道长度 |
2.6.5. 2 临界隧道长度 |
2.6.5. 3 最不利隧道长度下压力场演化分析 |
2.7 本节小结 |
3 高速弓网关系* |
3.1 引言 |
3.2 弓网关系关键问题 |
3.2.1 弓网耦合振动 |
3.2.2 高速气流扰动 |
3.2.3 结构柔性变形及不平顺 |
3.2.4接触网波速及利用率 |
3.2.5双弓受流 |
3.2.6小结 |
3.3高速弓网系统的结构及类型 |
3.3.1接触网结构 |
3.3.2受电弓结构 |
3.3.3小结 |
4高速轮轨关系* |
4.1引言 |
4.2高速轮轨关系问题一般描述 |
4.3轮轨滚动接触基本理论 |
4.4高速轮轨型面匹配设计平台 |
4.5高速轮轨滚动黏着理论和机理问题 |
4.6高速轮轨磨损和滚动接触疲劳问题 |
4.6.1轮轨横断面磨损 |
4.6.2车轮滚动方向(纵向)不均匀磨损 |
4.6.3高速钢轨波浪形磨损 |
4.7高速轮轨噪声问题 |
4.8本节小结 |
5高速列车车辆动力学* |
5.1引言 |
5.2车辆动力学分析方法 |
5.2.1多刚体建模与分析方法 |
5.2.2刚柔混合建模与分析方法 |
5.3蛇行运动稳定性 |
5.3.1铁路车辆蛇行运动稳定性的分析模型 |
5.3.2铁路车辆蛇行运动线性稳定性 |
5.3.3列车蛇行运动非线性稳定性 |
5.3.3.1单轮对非线性稳定性 |
5.3.3.2转向架非线性稳定性 |
5.3.3.3铁路车辆非线性稳定性 |
5.4乘坐舒适性 |
5.5车辆特性对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1结构弹性对列车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5.5.2非线性因素影响 |
5.5.3气动载荷对运行安全性影响 |
5.6车辆轨道耦合 |
5.7减振 |
5.8本节小结 |
6高速列车结构疲劳可靠性* |
6.1引言 |
6.2结构疲劳可靠性研究方法 |
6.3结构动应力测试与疲劳评估 |
6.3.1线路动应力测试 |
6.3.2疲劳可靠性评估 |
6.4结构载荷与载荷谱 |
6.4.1动车转向架构架载荷类型 |
6.4.2载荷测试方法 |
6.4.3载荷特性研究 |
6.4.4载荷谱的编制 |
6.5本节小结 |
7高速列车噪声* |
7.1引言 |
7.2高速列车气动噪声评估 |
7.2.1气动噪声计算方法 |
7.2.2非线性声学求解器 |
7.2.3 K-FWH方法 |
7.2.4气动噪声分布 |
7.2.5高速列车头型评估 |
7.2.6噪声与速度关系 |
7.2.7高速列车受电弓及连接处的气动噪声影响 |
7.2.8车内噪声 |
7.3本节小结 |
8 结束语* |
作者声明 |
致谢 |
(2)中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计历史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接触网悬挂方式 |
2 接触网线材 |
2.1 接触线 |
2.2 承力索 |
2.3 附加导线 |
2.4 关于接触线的安全系数 |
3 接触网张力体系 |
4 接触网吊弦 |
4.1 环节吊弦 |
4.2 整体吊弦 |
4.3 绝缘吊弦 |
5 接触网支柱及横跨结构 |
5.1 横腹杆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 |
5.2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支柱 |
5.3 格构式钢支柱 |
5.4 钢管支柱 |
5.5 H型钢支柱 |
5.6 横跨结构 |
5.6.1 软横跨 |
5.6.2 硬横跨 |
6 接触网基础 |
6.1 支柱基础 |
6.2 拉线基础 |
7 接触网装配 |
7.1 腕臂及定位装置结构 |
7.2 张力补偿装置 |
7.3 中心锚结 |
8 接触网锚段关节 |
9 道岔处接触网布置形式 |
1 0 接触网电分相 |
1 0.1 接触网电分相形式 |
1 0.2 列车过分相形式 |
1 1 接触网接地方式 |
1 1.1 成排支柱接地 |
1 1.1.1 直接供电方式 |
1 1.1.2 BT供电方式 |
1 1.1.3 带回流线直接供电方式和AT供电方式 |
1 1.1.4 设有综合地线的带回流线直接供电方式和AT供电方式 |
1 1.2 零散支柱接地 |
1 1.3 装有设备的支柱接地 |
1 2 结语 |
(3)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现状 |
1.2 我国200km/h及以上接触网现状 |
1.2.1 秦沈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 |
1.2.2 遂渝铁路接触网系统 |
1.2.3 沪宁段250km/h接触网系统 |
1.3 接触网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接触网-受电弓系统受流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 |
2.1 国外高速接触网的弓网受流评价 |
2.1.1 欧洲高速接触网的弓网受流评价 |
2.1.2 日本高速接触网受流评价 |
2.2 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受流评价标准的研究 |
2.2.1 静态标准 |
2.2.2 动态标准 |
2.3 弓网受流评价标准的建议 |
第3章 接触网悬挂类型及系统主要技术参数的研究 |
3.1 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
3.1.1 日本高速铁路接触网主要技术参数 |
3.1.2 德国高速铁路接触网主要技术参数 |
3.1.3 法国高速铁路接触网主要技术参数 |
3.1.4 西班牙高速铁路接触网主要技术参数 |
3.2 中国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
3.3 客运专线接触网悬挂类型的研究 |
3.3.1 确定接触网悬挂类型的手段 |
3.3.2 接触网悬挂类型的研究 |
3.4 接触网悬挂主要技术参数 |
3.4.1 接触导线高度 |
3.4.2 接触网锚段关节 |
3.4.3 接触线预留弛度和弹性吊索 |
3.4.4 接触网跨距 |
3.4.5 接触网结构高度 |
3.4.6 接触网的计算温度 |
3.4.7 接触网锚段长度 |
3.4.8 接触网支柱侧面限界 |
3.4.9 接触网绝缘泄露距离 |
3.4.10 接触网中心锚结形式 |
3.4.11 承力索材质及张力 |
3.4.12 接触线张力 |
3.4.13 附加导线的安装形式 |
3.4.14 接触网设计风速的选取 |
第4章 接触线类型的选择 |
4.1 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线的应用 |
4.2 国内铁路接触线的应用 |
4.3 各类型接触线的技术比较 |
4.3.1 铜锡合金接触线与铜镁合金接触线的比较 |
4.3.2 铜银合金接触线与铜锡、铜镁合金接触线的比较 |
4.4 接触线类型的选择 |
第5章 接触网支柱及基础类型的研究 |
5.1 接触网支柱、基础类型研究的主要内容 |
5.2 接触网支柱类型的研究 |
5.2.1 国外接触网支柱主要类型 |
5.2.2 国内接触网支柱主要类型 |
5.2.3 客运专线接触网支柱类型的确定 |
5.3 接触网基础类型的研究 |
5.3.1 国外接触网基础主要类型 |
5.3.2 国内接触网基础主要类型 |
5.3.3 桥上接触网基础类型的研究 |
5.3.4 路基段接触网基础类型的研究 |
5.3.5 隧道内接触网基础类型的研究 |
5.4 研究结论及建议 |
5.4.1 接触网支柱类型 |
5.4.2 接触网基础类型 |
第6章 接触网电分相形式及机车自动过分相方式的研究 |
6.1 国外接触网电分相形式和机车过分相方式 |
6.1.1 接触网锚段关节电分相的形式 |
6.1.2 自动过电分相的方式 |
6.2 国内接触网电分相形式和机车过分相方式 |
6.2.1 接触网电分相的形式 |
6.2.2 自动过电分相的方式 |
6.3 客运专线接触网电分相形式和机车过分相方式的研究 |
6.3.1 接触网电分相的形式 |
6.3.2 机车自动电分相的方式 |
第7章 接触网主要装配形式及主要器材选型的研究 |
7.1 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 |
7.1.1 德国铁路接触网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 |
7.1.2 法国铁路接触网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 |
7.1.3 日本铁路接触网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 |
7.2 中国铁路接触网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 |
7.3 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的确定 |
7.3.1 接触网腕臂支持结构形式 |
7.3.2 接触网定位装置结构形式 |
7.3.3 接触网张力补偿装置结构形式 |
7.3.4 接触网用绝缘器件形式 |
7.4 接触网用主要器材技术要求 |
7.4.1 接触网关键零部件技术参数 |
7.4.2 接触网关键绝缘器件技术参数 |
第8章 道岔处接触网布置方式的研究 |
8.1 道岔处接触网布置的方式及基本条件 |
8.2 我国既有传统交叉布置方式 |
8.3 新型交叉布置方式 |
8.4 无交叉布置方式 |
8.5 结论 |
第9章 接触网系统的接地、防雷及安全防护的研究 |
9.1 客运专线接触网接地系统 |
9.1.1 国外高速铁路接地系统概况 |
9.1.2 我国既有电气化铁路接地系统概况 |
9.1.3 客运专线综合接地必要性分析 |
9.1.4 客运专线综合接地的设计原则和工程方案 |
9.2 客运专线接触网防雷设计 |
9.2.1 国外高速铁路防雷设计概况 |
9.2.2 国内接触网防雷设计概况 |
9.2.3 客运专线接触网防雷研究 |
9.2.4 客运专线接触网防雷建议 |
9.3 客运专线接触网的安全防护设计 |
第10章 接触网系统的相关接口设计及管理 |
10.1 接触网系统接口设计原则 |
10.1.1 土建预留基础接口设计原则 |
10.1.2 综合接地要求的接口设计原则 |
10.2 接触网系统接口关系及管理 |
10.2.1 接触网系统的接口关系 |
10.2.2 接触网系统的接口管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基于新型吊弦的接触网刚度分布及弓网间接触压力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弓网关系特性研究 |
2.1 弓网系统的组成 |
2.1.1 接触网 |
2.1.2 受电弓 |
2.2 弓网间相互作用 |
2.3 弓网受流的评价指标 |
2.4 吊弦断裂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弓网耦合系统有限元建模仿真 |
3.1 有限元理论 |
3.2 MSC. Marc软件简介 |
3.3 弓网系统模型建立 |
3.3.1 接触网模型的建立 |
3.3.2 受电弓模型的建立 |
3.3.3 弓网耦合运动的建立 |
3.3.4 弓网系统模型的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吊弦对弓网受流质量的影响 |
4.1 吊弦参数对接触网刚度分布的影响 |
4.1.1 线密度对接触网刚度分布的影响 |
4.1.2 杨氏模量对接触网刚度分布的影响 |
4.2 吊弦参数对弓网接触压力的影响 |
4.2.1 线密度对弓网间接触压力的影响 |
4.2.2 杨氏模量对弓网接触压力的影响 |
4.3 吊弦失效对弓网受流质量的影响 |
4.3.1 不同位置吊弦失效对接触网刚度分布的影响 |
4.3.2 不同位置吊弦失效对弓网接触压力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新型吊弦的弓网关系研究 |
5.1 新型吊弦材料的选取 |
5.1.1 JTHM10型吊弦基本参数 |
5.1.2 新型吊弦材料的确定 |
5.2 新型吊弦对弓网受流质量的影响 |
5.2.1 接触网刚度分布的分析 |
5.2.2 弓网接触压力的分析 |
5.3 基于新型吊弦失效的弓网关系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中国高铁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高速铁路弓网系统 |
2.1 概述 |
2.2 国外高速铁路弓网系统 |
2.2.1 欧洲国家高铁弓网系统及相关标准 |
2.2.2 日本高铁弓网系统及相关标准 |
2.3 中国高速铁路弓网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高速铁路弓网系统标准体系 |
3.1 概述 |
3.2 标准体系的构成和涵盖范围 |
3.2.1 构成 |
3.2.2 涵盖范围 |
3.3 标准中弓网系统动态作用参数 |
3.3.1 弓网接触力 |
3.3.2 接触线抬升和离线率 |
3.3.3 弹性不均匀度 |
3.3.4 列车行车速度 |
3.3.5 动态摆动量 |
3.4 标准体系内各标准间的相关性 |
3.4.1 概述 |
3.4.2 弓网接触力的取值范围 |
3.4.3 弓网接触力的测量和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欧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特征及内容对比 |
4.1 中欧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特征对比 |
4.1.1 欧洲标准体系的特征 |
4.1.2 中国标准体系的特征 |
4.2 中欧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的变革历程 |
4.2.1 概述 |
4.2.2 欧洲标准体系的变革 |
4.2.3 中国标准体系的变革及部分条文说明 |
4.3 中欧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的内容比较举例 |
4.3.1 接触网和受电弓特性 |
4.3.2 弓网相互作用特性 |
4.3.3 受电弓的检测和试验 |
4.3.4 施工及质量验收 |
4.4 建设中国高铁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的建议 |
4.4.1 设计与施工的标准 |
4.4.2 验收与维护的标准 |
4.4.3 测量与仿真的标准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 |
(6)广珠城际铁路接触网防雷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高铁接触网防雷现状 |
1.2.2 当下国内高铁接触网防雷研究情况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接触网简介及广珠城际接触网特点 |
2.1 接触网概述 |
2.1.1 接触网的基本组成 |
2.1.2 接触网要求 |
2.1.3 弓网关系特性 |
2.2 铁路牵引供电方式 |
2.3 高速铁路接触网组成 |
2.3.1 接触悬挂形式 |
2.3.2 广珠城际铁路接触网概述 |
3 雷电机理及对广珠城际铁路接触网的影响 |
3.1 雷电形成的机理 |
3.2 电气化铁路防雷原理 |
3.3 接触网雷击跳闸率 |
3.4 雷击对广珠城际铁路的影响 |
3.4.1 广珠城际铁路未进行防雷改造前雷击跳闸情况 |
3.4.2 广珠城际铁路雷击跳闸典型案例 |
4 广珠城际铁路接触网防雷改造 |
4.1 广珠城际铁路既有防雷情况 |
4.1.1 避雷器设置地点 |
4.1.2 接地的相关要求 |
4.1.3 原设计存在问题 |
4.2 广珠城际铁路接触网防雷改进方案 |
4.2.1 避雷线高度架设计算 |
4.2.2 避雷线型号确定 |
4.2.3 架空避雷线的架设形式 |
4.2.4 接地方式 |
5 广珠城际铁路接触网防雷改造施工及效果 |
5.1 广珠城际铁路接触网防雷改造施工方案 |
5.1.1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
5.1.2 施工技术方案 |
5.1.3 保证施工的措施 |
5.1.4 安全保证制度 |
5.1.5 安全保证措施 |
5.2 广珠城际铁路接触网防雷改造成效 |
6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接触网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现状 |
1.1.2 电气化铁路概况 |
1.2 接触网可靠性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1 我国接触网可靠性存在的问题 |
1.2.2 接触网可靠性研究的意义 |
1.3 铁路可靠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我国接触网可靠性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章 接触网可靠性概述及故障调研分析 |
2.1 前言 |
2.2 接触网可靠性评价尺度 |
2.3 接触网系统及其主要设备概述 |
2.3.1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 |
2.3.2 高速接触网的悬挂模式 |
2.3.3 主要设备概述 |
2.4 接触网故障调研分析 |
2.4.1 故障设备类型统计 |
2.4.2 主要故障零部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接触网零部件静强度可靠性分析 |
3.1 前言 |
3.2 腕臂支持装置受力分析 |
3.2.1 腕臂支持装置结构参数 |
3.2.2 腕臂支持装置受力分析 |
3.2.3 力学计算及环境载荷计算 |
3.3 腕臂支持装置有限元分析 |
3.3.1 计算模型 |
3.3.2 有限元模型 |
3.3.3 计算结果分析 |
3.4 套管双耳静强度可靠性分析 |
3.4.1 静强度可靠性分析理论 |
3.4.2 强度分布及应力分布 |
3.4.3 可靠度计算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接触网接触线疲劳寿命预测 |
4.1 前言 |
4.2 接触网动应力仿真计算 |
4.2.1 接触网模型 |
4.2.2 受电弓模型 |
4.2.3 弓网系统耦合模型及动态仿真 |
4.2.4 接触网动应力研究 |
4.3 接触网疲劳寿命预测原理 |
4.3.1 雨流计数法 |
4.3.2 应力修正算法 |
4.3.3 材料S-N曲线 |
4.3.4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4.4 接触网疲劳寿命预测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接触网系统可靠性分析 |
5.1 前言 |
5.2 接触网系统的故障树(FTA)分析 |
5.2.1 接触网故障树的建立 |
5.2.2 接触网最小割集 |
5.2.3 接触网失效分析及改进措施 |
5.3 数据分析及可维修系统的Markov过程建模 |
5.3.1 跟踪试验数据处理及参数求解 |
5.3.2 基于Markov过程的串联可修复系统 |
5.3.3 基干Markov过程的接触网可靠性分析 |
5.3.4 结果分析和提高接触网系统有效度及可靠度的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8)高速铁路接触网跨距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高速铁路接触网跨距概述 |
2.1 高速铁路对接触网跨距的要求 |
2.2 跨距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影响 |
2.2.1 跨距对接触网结构的影响 |
2.2.2 跨距对受风偏移的影响 |
2.2.3 跨距对受流质量的影响 |
2.2.4 跨距选用对投资的影响 |
2.3 高速铁路接触网跨距的确定因素 |
2.3.1 接触网的悬挂类型 |
2.3.2 受电弓弓头的工作范围 |
2.3.3 风速 |
2.3.4 拉出值 |
2.3.5 接触线和承力索的张力 |
2.4 典型线路跨距确定的不同 |
2.4.1 日本新干线 |
2.4.2 法国高速铁路接触网 |
2.4.3 德国Re系列 |
2.5 小结 |
第3章 高速铁路直线区段接触网最大允许跨距 |
3.1 弓网关系探讨 |
3.2 接触网弹性及其不均匀系数对跨距取值的影响 |
3.2.1 跨距内接触网弹性 |
3.2.2 弹性与弹性不均匀度对跨距选取分析 |
3.2.3 不同跨距时Ansys的弹性仿真 |
3.3 接触网水平偏移与跨距的关系 |
3.3.1 直线区间的水平偏移 |
3.3.2 建模分析直线区段的水平偏移 |
3.3.3 曲线区段的水平偏移 |
3.4 小结 |
第4章 高速铁路特殊区段接触网跨距 |
4.1 缓和曲线区段的跨距 |
4.1.1 缓和曲线三次抛物线方程 |
4.1.2 缓和曲线跨距的确定 |
4.2 锚段关节处转换跨距 |
4.2.1 锚段关节处支柱的布置 |
4.2.2 锚段关节转换跨距选取分析 |
4.3 隧道内跨距的确定 |
4.3.1 隧道内空气动力效应 |
4.3.2 隧道内对跨距选取的影响 |
4.3.3 结合仿真分析跨距的确定 |
4.4 小结 |
第5章 不同跨距下接触网稳定性 |
5.1 接触网模态响应分析 |
5.1.1 模态分析理论 |
5.1.2 接触网的振动特性 |
5.1.3 接触网的固有频率 |
5.2 不同跨距下模态分析实例 |
5.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高速接触网悬挂参数标准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高速接触网悬挂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高速接触网悬挂方式 |
2.1 世界高速铁路接触网悬挂方式 |
2.1.1 简单链型悬挂 |
2.1.2 弹性链形悬挂 |
2.1.3 复链形悬挂 |
2.2 国内外高速铁路接触网悬挂方式发展状况 |
2.2.1 弹性链形悬挂 |
2.2.2 复链形悬挂 |
2.2.3 简单链型悬挂 |
2.2.4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状况 |
2.3 三种高速接触网悬挂类型的比较 |
2.3.1 简单链形悬挂与弹性链形悬挂的比较 |
2.3.2 弹性链形悬挂与复链形悬挂的比较 |
2.3.3 复链形悬挂与简单链形悬挂的比较 |
2.3.4 几种悬挂类型的综合比较 |
2.3.5 适合我国国情的接触网悬挂类型的探讨 |
第3章 高速铁路接触网线索参数标准 |
3.1 高速铁路接触线 |
3.1.1 高速铁路接触线技术要求 |
3.1.2 接触线选择注意因素 |
3.1.3 日本、法国、德国接触线参数 |
3.2 高速铁路承力索 |
3.2.1 高速铁路承力索性能技术要求 |
3.2.2 高速铁路承力索参数 |
3.3 高速铁路吊弦 |
3.3.1 吊弦的分类 |
3.3.2 吊弦的相关计算 |
3.3.3 吊弦间距的选择 |
第4章 高速接触网主要设计技术参数 |
4.1 高速接触网各设计参数对受流的影响 |
4.1.1 跨距和结构高度的影响 |
4.1.2 预留弛度的影响 |
4.1.3 接触线的高度及坡度对受流的影响 |
4.1.4 锚段关节对受流的影响 |
4.1.5 电分相对受流的影响 |
4.2 高速接触网主要技术参数选取 |
4.2.1 跨距 |
4.2.2 结构高度 |
4.2.3 接触线高度 |
4.2.4 拉出值 |
4.2.5 支柱的侧面限界 |
4.2.6 接触线预留弛度 |
4.2.7 接触线锚段长度 |
4.2.8 锚段关节 |
4.2.9 中心锚结 |
4.2.10 线岔 |
4.2.11 电分相 |
第5章 高速铁路弓网关系参数 |
5.1 高速接触网的控制参数 |
5.1.1 波动速度 |
5.1.2 接触线无量纲速度 |
5.1.3 反射因数 |
5.1.4 多普勒系数 |
5.1.5 增强因数 |
5.2 高速弓网的受流质量评价参数 |
5.2.1 静态弹性 |
5.2.2 弹性系数 |
5.2.3 静态弹性差异系数 |
5.2.4 安全系数 |
5.2.5 接触线坡度 |
5.2.6 动态接触压力 |
5.2.7 接触压力标准偏差 |
5.2.8 接触压力不均匀系数 |
5.2.9 接触线动态抬升量 |
5.2.10 离线率 |
5.2.11 受电弓的最大振幅 |
5.2.12 受电弓的归算质量 |
5.2.13 接触线寿命 |
第6章 高速接触网的受流评价 |
6.1 德国高速受流的主要评价指标 |
6.1.1 接触网静态弹性 |
6.1.2 离线率 |
6.1.3 接触网动态评价标准 |
6.1.4 受电弓与接触网的动态接触力 |
6.2 日本高速受流的主要评价指标 |
6.2.1 波动传播速度和无量纲速度 |
6.2.2 弓网间接触力 |
6.2.3 离线率、反射系数、多普勒因数、增强因数 |
6.3.2 法国受流质量评价 |
6.4 关于弓网受流质量的评价表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接触网刚度变化对弓网接触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弓网系统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弓网系统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受电弓-接触网模型特性分析 |
2.1 受电弓-接触网模型特性 |
2.2 弓网耦合模型动力学分析 |
2.3 弓网受流评价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3 弓网耦合系统仿真模型 |
3.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3.2 MSC.Marc仿真软件 |
3.3 弓网耦合仿真模型建立 |
3.3.1 接触网和受电弓仿真模型 |
3.3.2 弓网耦合仿真模型的实现与结果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简单链形悬挂接触网的刚度及接触力特性 |
4.1 接触网刚度特性 |
4.1.1 线索张力对接触网刚度的影响 |
4.1.2 跨距布置对接触网刚度的影响 |
4.2 弓网接触力特性 |
4.2.1 线索张力对弓网接触力的影响 |
4.2.2 线索密度对弓网接触力的影响 |
4.2.3 跨距布置对弓网接触力的影响 |
4.3 小波分解在弓网接触力分析中的应用 |
4.3.1 小波理论 |
4.3.2 基于小波分解的弓网接触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新型刚性悬挂接触网接触力特性研究 |
5.1 刚性悬挂接触网刚度特性 |
5.2 新型刚性悬挂接触网结构及弓网接触力特性 |
5.2.1 新型刚性悬挂接触网结构特征 |
5.2.2 材料性质对弓网接触力的影响 |
5.2.3 金属橡胶元件布置间距对弓网接触力的影响 |
5.3 新型刚性接触网与刚性接触网刚度及接触力对比 |
5.4 高速运行及轮轨击扰下的弓网接触力特性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国外电气化铁路采用简单悬挂接触网的情况(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列车的关键力学问题[J]. 杨国伟,魏宇杰,赵桂林,刘玉标,曾晓辉,邢云林,赖姜,张营营,吴晗,陈启生,刘秋生,李家春,胡开鑫,杨中平,刘文正,王文静,孙守光,张卫华,周宁,李瑞平,吕青松,金学松,温泽峰,肖新标,赵鑫,崔大宾,吴兵,钟硕乔,周信. 力学进展, 2015(00)
- [2]中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计历史演变[J]. 丁为民. 电气化铁道, 2020(S1)
- [3]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D]. 刘永红.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5)
- [4]基于新型吊弦的接触网刚度分布及弓网间接触压力变化的研究[D]. 孙成.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中国高铁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研究[D]. 李胜东.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6]广珠城际铁路接触网防雷改造研究[D]. 白晓明.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7]接触网可靠性研究[D]. 王晓阳.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8]高速铁路接触网跨距的确定[D]. 李龙飞.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9]高速接触网悬挂参数标准与评价研究[D]. 黄维.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10]接触网刚度变化对弓网接触力影响的研究[D]. 李鑫.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