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九站松花江特大桥模型与实桥车辆振动试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凯[1](2017)在《公路桥梁健康检测与技术状况评价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国家在公路基础建设中的投入越来越大,全国各级路网建设已经形成。公路网中桥梁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交通运输通畅的命脉之一。桥梁建成以后,受气候、温度、降雨等自然因素以及车辆、经济快速发展等社会因素导致桥梁出现大面积的不同层级的老化及各种病害,导致材料的逐渐腐蚀老化和结构损伤累加,使桥梁的健康状况和承载能力随着时间逐渐降低,从而产各种病害。在这些不同病害级别的桥梁中,一旦不能够及时的排查并消除它的安全隐患就会引起交通事故。因此需要对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气候、不同交通流密度的公路桥梁进行分类分级别的健康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且意义重大。鉴于桥梁数量增加和桥梁结构种类繁多、技术复杂、管理养护不到位,今后路网管理中桥梁健康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健康检测诊断损伤和典型病害的结果制定相应对策提出合理化的养护管理手段,对于保障桥梁安全极为必要。目前国内桥梁检测主要通过外观检测,无损检测和承载能力检测三个方面进行定期健康检测。本文主要以京哈吉林段高速公路梁桥及吉林绕城高速兰旗大桥(斜拉桥)检测为例,结合现行公路桥梁养护规范和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方法,立足于工程实际,深入分析了大型桥梁检测评估方法,另外对桥梁的技术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根据分析结果进而对桥梁运营提出合理的意见同时对桥梁养护给出适当的建议。
胡世翔[2](2017)在《多塔柱混凝土矮塔斜拉桥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矮塔斜拉桥填补了连续梁桥和斜拉桥之间的桥型空白,具有经济、美观、施工难度低、跨径布置灵活等优点,出现以来得到了广泛应用。自1994年在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矮塔斜拉桥,距今不过20余年,作为一种新桥型,在我国的应用也仅十多年,其施工控制、索力优化、索鞍复杂应力状态分析、极限承载能力研究等很多关键理论问题仍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使该桥型得到更好的发展应用。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有限元数值分析以及荷载试验等多种方法对多塔矮塔斜拉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多塔矮塔斜拉桥的四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第一,总结现有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理论,研究了遗传算法和Pareto多目标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应用于矮塔斜拉桥的索力优化中。研究以MATLAB软件为编程平台并结合ANSYS参数化建模的索力优化实现方法,以宁江—松花江特大桥为例,对其进行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并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结构的受力状态。第二,研究多塔混凝土矮塔斜拉桥的主梁抗弯极限承载能力,可以确定结构的破坏形式和破坏位置,得到结构在设计荷载下的安全储备及超载能力,为其安全运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全过程分析方法,采用ANSYS通用软件,分别基于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和Willam-Warnke五参数破坏准则建立两种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构从承受设计荷载至破坏荷载整个过程的受力状态并得到三个工况下的结构抗弯极限承载力,并与现行桥梁设计规范(JTG D62-2004)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两种有限元模型的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值相对规范方法计算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2.7%和6.5%,最大误差分别为5.9%和8.6%。两种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规范方法计算值吻合较好,进而间接地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该桥结构在活载系数小于3时基本处于弹性状态;中跨跨中加载为该桥安全系数最小的工况,其安全系数为2.08。第三,索塔索鞍是结构关键构件和部位,索鞍下的混凝土受力呈现复杂的空间应力状态。基于扩展有限元法和损伤本构非线性有限元法,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索鞍下混凝土受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数值分析表明,索鞍下混凝土在受到分丝钢管传递的索力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孔道的局部裂缝,裂缝影响范围约为25cm。索鞍区混凝土的最大主压应力出现在索鞍的角隅处,数值为23.8MPa,小于C5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尚不会造成混凝土局部压碎破坏。第四,对于高次超静定的多塔矮塔斜拉桥结构,其设计与施工高度的耦合,施工过程会直接影响成桥状态。该桥采用悬臂施工,结构受力和变形在施工中不断变化,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重点监控成桥中的标高和截面应力。监控过程中实测的各项数据与计算结果总体吻合较好,均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的要求,桥梁结构处于安全范围内。成桥实验是对桥梁设计、施工质量的检验。通过成桥荷载试验可以评价桥跨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工作性能和承载能力,验证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及设计时所采用的各种假设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该桥的静、动载试验结果表明工程背景桥的整体工作性能良好,结构的静力行为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动力性能未见异常。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结构处于良好的弹性工作状态。
黄梁[3](2014)在《基于弹性索和摩擦摆支座的纵飘桥梁振动控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交通枢纽的大跨度桥梁迅速被修建。纵飘桥梁是大跨度桥梁设计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结构形式,该桥型的特点是纵向无约束,允许主梁纵向摆动,具有良好的耗能减振效果,但在地震荷载和车辆制动力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梁端纵向位移,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甚至导致落梁,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本文以佛山平胜大桥为工程背景,分别进行了车辆制动力和地震荷载作用下基于弹性索和摩擦摆支座的减振(震)控制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应用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了佛山平胜大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纵飘桥梁结构体系的固有频率为0.0643Hz,纵向刚度小;弹性索和摩擦摆支座能够有效的提高桥梁的纵向刚度。(2)基于MIDAS模型,利用时程分析法,进行了车辆制动力作用下的减振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在车辆制动力作用下,弹性索对于主梁纵向位移的控制作用相当显着;同时对温度和主跨满布两种正常运营状态具有较好的适应性。(3)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摩擦摆支座的参数进行比选,并对参数优选后的摩擦摆支座进行了减震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摩擦摆支座具有较好的减震控制效果,在平胜桥实桥波、El-Centro波、Taft波作用下,主梁梁端位移分别减小了26.75%、19.27%、36.46%。(4)运用ANSYS开展了基于弹性索和摩擦摆支座的减震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对于主梁纵向位移的控制作用主要来自摩擦摆支座,为减小车辆制动力作用下主梁纵向位移而设置的弹性索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预期被拉断。
王大为[4](2013)在《桥面质量无损检测关键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解决新建桥梁和在役桥梁质量和安全隐患问题,首先要对桥梁情况进行全面检测,判断隐患或损伤是否对桥梁承载力和耐久性构成威胁。通过早期桥梁病害的发现,能够大大节约桥梁的维修费用,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分析,都是减少和避免频繁大修、关闭交通所引起的重大经济损失,最大程度减小和避免桥梁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我国北方季冻地区低温、潮湿的环境下,极端恶劣气候变化频繁,桥面病害情况极为突出。如何提高桥面质量的检测技术手段和水平,成为工程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的研究对于综合应用多种无损检测技术手段,研究检测技术适用范围,力争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提高检测精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论文针对桥面多种病害现象,在大量试验研究和分析对比的基础上,通过对吉林省典型桥面病害的调查、分析、研究,分析了桥面病害的成因、后果,得出多种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和优越性、局限性,在对多种检测技术手段综合运用的同时,研究了探地雷达应用桥面病害检测的可行性,对各种桥面典型病害的雷达波异常识别和特性进行分析;超声检测中的平测、对测波速传播规律影响;混凝土强度在不同检测方法下的差异和结果的准确性,检测的效果特点对比;钢筋位置和钢筋锈蚀检测中面临的的具体问题,归纳分析了无损检测技术在桥面质量检测应用中的不同方法间的影响因素,为解决工程实践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方翔宇[5](2013)在《河流冲刷对铁路走行安全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铁路已逐渐成为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铁路桥梁建设事业方兴未艾。这些桥梁中跨河跨海的不在少数,因此对铁路桥梁在河流冲刷作用下的走行安全性分析是基于我国目前工程实际的迫切需要,同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群桩基础的铁路桥梁在河流冲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为跨河铁路桥梁的安全性研究提供参考,主要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系统总结了车桥耦合及群桩冲刷的研究现状,对比了国内外群桩冲刷深度的计算方法。2.分析了冲刷机理、群桩与土体相互作用机理和冲刷对群桩基础等效刚度的影响,详细介绍了用地基系数法计算冲刷前后群桩基础的等效刚度矩阵。3.结合改长图线牡丹江特大桥的工程实际,计算了该工程在其水文地质条件下,群桩冲刷深度及冲刷前后群桩基础的等效刚度,对比分析了计算结果。4.根据改长图线牡丹江特大桥的工程实际,建立车桥耦合有限元模型。其中车辆由50节C70货车组成,以空间梁单元模拟梁体、桥墩、承台及桩身,以刚性连接模拟各墩墩帽的连接,以弹性连接模拟承台与桩顶之间的连接。本文采用德国低干扰谱转换的时域不平顺样本,对比计算了冲刷前后桥梁和车体的动力响应,分析了计算结果。
盛可鉴[6](2013)在《简支转连续梁桥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简支转连续梁桥兼顾了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的优点,其数量在我国混凝土梁桥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然而,由于一系列关键问题研究的相对滞后,人们对简支转连续梁桥的认识还远不如对简支梁桥和现浇连续梁桥明确。例如:结构动力工作性能的评价体系及分析结论尚不完善;针对体系力学特点的结构内力及变形计算方法还没有被提出;有关内力重分布规律的研究未能达成统一共识;对施工过程中一些关键环节的控制技术缺乏必要的力学分析;墩顶接头位置的后连续技术形式单一、耐久性存在一定的隐患。目前,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技术规范及行业标准,简支转连续梁桥的设计、施工工作依然参照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的相关规范条例进行,现有的研究成果不能满足工程实践的需求。本论文从简支转连续梁桥结构体系固有特点入手,针对结构动力工作性能、结构计算理论、内力重分布规律、施工控制技术及后连续接头形式等方面展开研究。参照国内外规范及研究成果,从动力分析的角度,以振幅、加速度和冲击系数作为动力工作性能分析指标,选择有代表性的车辆及桥梁样本,采用车桥振动特性计算程序,对公路上常规的简支梁桥与简支转连续梁桥的动力工作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动力特性量化分析结论。基于结构力学分析结论,推导得出简支转连续梁桥混凝土徐变内力效应、温度内力效应以及预应力内力效应计算公式,并且针对简支转连续梁桥的体系形成过程及力学特点,得到该结构在简支阶段、体系转换阶段及成桥阶段的挠度变形公式,并提出针对简支转连续梁桥预拱度设置方法。论文结合富绥松花江大桥引桥工程进行了现场实桥跟踪测试对比分析,结果证明论文公式法可以满足简支转连续梁桥的线形控制的需求。简支转连续梁桥在体系转换阶段及成桥阶段,由于徐变、温度变化、负弯矩预应力张拉等因素的影响,结构将产生一系列的内力重分布现象,并伴随着变形的发生。论文对简支转连续梁桥由于混凝土徐变、局部温度变化以及负弯矩预应力束张拉引起的结构内力重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设计建议。简支转连续梁桥施工中有许多关键控制环节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论文针对施工中预制梁加载龄期与静置时间无序的现状展开研究,结合有限元方法分析预制梁加载龄期及静置时间对后期结构的内力影响规律。其次,对预制部分及现浇接头部分混凝土龄期差导致的收缩变形差对结构内力的影响,以及对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时合拢温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有限元计算,并提出相应的工程建议。最后,通过有限元方法对简支转连续梁桥合理施工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得出一次浇筑、隔跨张拉及隔跨拆除临时支座的合理施工工序。针对体内预应力接头形式单一、且存在耐久性隐患的现状,通过理论分析及模型梁试验的方法探讨了体外预应力接头的构造形式及合理性,开创性的提出了体外预应力现浇接头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体外束极限应力增量计算公式及极限弯矩计算公式,并将体外预应力现浇接头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齐泰公路塔子城互通工程AK0+501.396匝道试验桥的建设中。通过荷载试验,证明了研究成果的实用性。以上论文的研究成果将增进对简支转连续梁桥体系特点的了解,有助于该类桥梁的精细化设计与施工,也可丰富简支转连续体系桥梁的研究框架及内容,希望能为工程实际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参考。
李伟钊[7](2012)在《基于动力测试的公路混凝土梁式桥工作性能评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公路桥梁总数已超过65万座(混凝土梁式桥约占74%),成为世界第一桥梁大国。据不完全统计,国省县道上的桥梁有42%的桥龄超过10年,有25%的桥龄超过20年。国内公路中小跨径桥梁病害集中暴露期一般在1520年,大跨径桥梁在68年。因此,将有越来越多的公路桥梁出现耐久性降低和承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保证公路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公路建设的重点将逐步由建设转向养护、维修和加固。准确评估桥梁的现有状态是维修加固的基础和依据。目前桥梁评定的手段、方法费时费力,对于桥梁的检测、维修一般都是在桥梁出现明显问题之后才进行,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导致维修加固费用较高。汽车冲击荷载是公路桥梁的主要荷载形式,目前对桥梁的评定主要集中在技术状况及承载力上,很少涉及桥梁的动力工作性能,导致评价结果不全面。桥梁动力测试工作量小、费用低、试验时间短,能重现桥梁的真实运营状态,因此,选择分布较广的混凝土梁式桥开展桥梁动力检测评定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探求基于动力测试的桥梁承载力以及动力工作性能评定方法,可避免传统方法的缺点,快速、准确评估桥梁的实际工作状态。目前桥梁动力试验的评价体系尚未成熟。本文围绕如何建立公路混凝土梁式桥动力评定体系这一核心,对所涉及的测试、分析以及评价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概括如下:首先,对桥梁动力特性测试的常规激振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跑车、跳车余振法为公路混凝土梁式桥合理的动力特性测试激振方式;理论分析了自由衰减振动响应的特性,引入FFT+FT法对余振信号进行动力特性识别;并给出梁桥动力特性测试、识别的具体方法以及实际工程应用,为梁桥的动力特性评价提供基础。其次,基于Euler-Bernoulli梁讨论了简支梁在弹性支撑、转动约束、轴向力作用以及开口裂缝等因素影响下动、静刚度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对差异;并通过钢筋混凝土小梁试验对开裂后的结构刚度、阻尼比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加载等级下动、静刚度以及阻尼比的发展规律。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某3跨连续梁在考虑弹性支座、轴力以及局部损伤等因素影响下动、静刚度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对差异。通过对桥梁实测数据进行归类分析,得到了各类梁式桥实测动、静刚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桥梁静载试验挠度校验系数常值得到了相应的一阶竖弯频率校验系数范围,由实测频率评价结构的承载能力。针对我国公路正常行驶车辆的车距,根据频率与阻尼比两个参数,提出了结构耗能快慢评价指标以及相应的评价等级。然后,理论分析了简支梁在移动车辆(简化为常量力和简谐力)作用下的静、动响应的频率分布,提出通过频域低通滤波实现对动响应进行动静分离的相关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连续梁桥在移动车辆作用下的静、动响应的频率分布,并把简支梁桥动静分离的方法推广到连续梁桥。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动静分离方法在计算冲击系数、提取振幅以及快速评定桥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上的应用。接着,对车-桥耦合振动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为后续的计算分析提供手段。通过概率分布的方法,计算公路桥梁标准图中常规梁桥具有统计意义的动力响应;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到了国内公路桥梁竖向加速度、竖向振幅以及冲击系数的合理限值,为评定梁桥的动力响应提供依据。最后,根据动力测试的具体内容,确定本研究的评定内容主要针对于结构的适用性,包括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和动力工作性能。提出了基于动力试验的具体综合评定方法,并给出了动力综合评定流程图以及工程应用实例。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简单实用的梁式桥动力特性测试、估计方法以及具体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动挠度动静分离的具体方法;并得到了动力响应的合理限值;从而确定了基于动力测试的公路混凝土梁式桥工作性能评定具体方法;可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以及动力工作性能进行快速、合理评定。
李光俊[8](2010)在《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旧桥加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是桥梁加固常常采用的一种技术。国内外体外预应力技术用于桥梁加固方面的实践证明,该技术可保证结构的整体性,新旧体系协同工作良好,克服了其他方法加固时加固材料存在的应力滞后问题,而且采用体外索加固桥梁不影响通车,还可减小挠度和裂缝宽度,提高桥梁承载能力。本文结合松原市松花江大桥体外预应力加固工程,对体外预应力的设计和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计算与分析,确定了体外预应力加固的设计方案,通过试验对加固工程中的关键施工工艺进行了确定,对加固施工进行了全过程的施工监控,并通过荷载试验对加固的效果进行了验证。1、按照设计规范对松原市松花江特大桥连续梁桥进行了从施工阶段到使用阶段的分析,并结合桥梁外观检查和荷载试验的结果,确定了导致结构产生下挠和开裂的主要原因。2、根据理论分析和荷载试验的结果,制定了体外预应力加固的设计方案,确定了体外束的形式及布置,对体外索的锚固装置、转向装置和减振装置进行了设计,并对加固后的结构进行了验算。3、进行了钢锚箱的承载力试验,验证了体外索锚固系统设计的可靠性;通过植筋锚固试验,确定了锚固钢筋的施工工艺,并制定了体外索的穿束与张拉工艺。4、制定了体外索施工过程中的监控方案,对体外索施工中索的自振频率及张拉伸长量、钢锚箱的变形及T梁裂缝、挠度进行了实时监测。5、对加固施工过程的监测结果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加固后的荷载试验,对体外索加固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张期星[9](2009)在《直线梁桥汽车冲击系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运输业不断给公路桥梁造成巨大的压力,在保证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如何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性,提出科学合理的汽车冲击系数,是桥梁工程结构研究的重要课题。提出合理的车辆-桥梁耦合计算模型,并开发求解算法,是研究桥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系统响应的前提,并为进一步分析桥梁在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冲击系数奠定了基础。文中首先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冲击系数的研究现状以及各国计算冲击系数的规范;然后依据振动理论和欧拉贝努利梁假设,推导了等截面简支梁桥在匀速移动质量车模型、四分之一车模型、双轴半车模型和三轴半车模型4种不同车辆模型与桥梁系统竖向振动微分方程,采用模态叠加的离散化方法,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变系数常微分方程;其次介绍了前人所做的冲击系数结果,总结了汽车冲击系数在不同跨径和不同车速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并对新欣南大桥冲击系数实测值与回归值进行了对比研究;再次研究了三跨连续梁桥在不同破损位置和不同破损程度下汽车冲击系数的变化规律以及系统结构频率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实桥检测对比研究了冲击系数模拟值、试验值以及回归值之间的差异。
周智辉[10](2007)在《列车脱轨分析理论与控制脱轨的桥梁横向刚度限值研究》文中认为提速以来,部分桥梁横向振幅大大超过《铁路桥梁检定规范》规定的行车安全限值,采取列车限速过桥或桥梁加固措施,制约了提速战略的实施。少数桥梁横向刚度不足,导致桥上货物列车脱轨事故多次发生。新设计的高速铁路桥梁横向刚度能否确保列车安全运行是桥梁设计时必须回答的问题。国内外对铁路桥梁横向刚度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由于列车脱轨分析理论未能突破,铁路桥梁横向刚度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对列车脱轨分析理论与铁路桥梁横向刚度限值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论证了列车脱轨力学机理是列车-桥梁(轨道)系统横向振动丧失稳定,提出了列车脱轨能量随机分析理论,自主开发了一套列车脱轨分析软件。(2)分析了酉水桥等4个桥上列车是否脱轨实例。计算结果均与实际情况一致,进一步论证了列车脱轨能量随机分析理论是正确可行的。(3)提出了预防脱轨的桥梁横向刚度限值分析方法,算出了提速线钢桥横向刚度限值。提速线32 m和40 m上承式钢板梁横向刚度宽跨比限值分别为1/13.6和1/15.7。提速线3×80 m单线下承连续钢桁梁的宽跨比限值为1/12.1。本文制定的限值为修订铁路钢桥横向刚度规范限值提供了参考。(4)分析南京长江铁路大桥128 m简支钢桁梁等5座横向振幅超过《桥检规》限值桥梁的列车走行安全性。计算结果为设计车速下这些桥上列车不会脱轨,与长期横向振幅超限下行车未发生脱轨的实际情况符合。解决了横向振幅超限桥梁的列车走行安全性分析问题。分析结果得到了相关铁路局的肯定和采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5)提出了铁路桥梁横向振幅行车安全限值分析方法,算出了提速线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桥的横向振幅行车安全限值。提速线24 m和32 m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桥横向振幅行车安全限值分别为L/4411和L/3980。综合分析,取L/4500作为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桥的横向振幅行车安全限值建议值,为桥梁检定和《桥检规》修订提供了参考。(6)提出了桥上列车脱轨控制分析方法及桥梁抗脱轨安全系数计算式。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空间振动分析模型,作了5座客运专线桥梁列车脱轨控制分析。分析结论为:这些桥梁上列车不会脱轨,桥梁抵抗脱轨安全度很高。研究成果分别得到了铁道第四勘测设计院与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肯定和采纳,为这些桥梁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吉林九站松花江特大桥模型与实桥车辆振动试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九站松花江特大桥模型与实桥车辆振动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公路桥梁健康检测与技术状况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公路桥梁健康检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公路桥梁健康检测国内外发展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桥梁健康检测理论基础 |
2.1 混凝土病害起因 |
2.1.1 混凝土碳化 |
2.1.2 氯离子的侵烛 |
2.1.3 碱一骨料反应 |
2.1.4 冻融循环破坏 |
2.1.5 钢筋锈蚀 |
2.1.6 混凝土自身结构的裂缝起因 |
2.2 健康检测常用方法理论 |
2.2.1 混凝土强度检测理论 |
2.2.2 混凝土电阻检测理论 |
2.2.3 索力检测理论 |
2.2.4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理论 |
第3章 桥梁实例健康检测分析 |
3.1 京哈高速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桥健康检测工程概况 |
3.1.1 桥梁编码与检测内容 |
3.1.2 桥梁外观检测及无损检测 |
3.1.3 桥梁构件和部件技术状况评定 |
3.1.4 桥梁材质状况与状态参数检测 |
3.1.5 京哈高速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桥检测小结 |
3.2 公路路网斜拉索桥健康检测分析 |
3.2.1 吉林绕城高速公路吉林兰旗松花江特大桥概况 |
3.2.2 检测内容 |
3.2.3 索力测量 |
3.2.4 无损检测 |
第4章 桥梁承载能力评价 |
4.1 基本原理 |
4.1.1 MIDAS/Civil结构自振特性有限元分析 |
4.1.2 桥梁静载试验基本理论 |
4.1.3 桥梁动力试验基本理论 |
4.2 京哈高速公路K977+765 大桥梁静载试验 |
4.2.1 静载试验目的及方法 |
4.2.2 计算参数与模型 |
4.2.3 试验工况设置 |
4.2.4 试验荷载效率 |
4.2.5 测试工况加载布置 |
4.2.6 测试断面及测点布置 |
4.2.7 试验结果分析 |
4.2.8 桥梁静力使用性能评价分析 |
4.3 桥梁动载试验 |
4.3.1 测试内容 |
4.3.2 试验工况及测点布置 |
4.3.3 主要仪器设备 |
4.3.4 有限元计算结果 |
4.3.5 自振特性测试结果及分析 |
4.3.6 跑车试验结果 |
4.3.7 桥梁动力使用性能评价 |
4.4 试验结果总结 |
第5章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的改进 |
5.1 桥梁评定体系的对比概况 |
5.2 三种规范评定结果对比 |
5.2.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评定 |
5.2.2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21-2004)评定分析 |
5.2.3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评定分析 |
5.3 不同规范的评定结果分析和改进意见 |
5.3.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评定结果分析 |
5.3.2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评定结果分析 |
5.3.3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评定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多塔柱混凝土矮塔斜拉桥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矮塔斜拉桥起源 |
1.3 矮塔斜拉桥国外发展现状 |
1.4 矮塔斜拉桥国内发展现状 |
1.5 已建矮塔斜拉桥工程的技术分析 |
1.6 混凝土矮塔斜拉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6.1 矮塔斜拉桥的名称 |
1.6.2 矮塔斜拉桥经济跨径 |
1.6.3 矮塔斜拉桥受力特点分析 |
1.6.4 矮塔斜拉桥索力优化方法 |
1.6.5 矮塔斜拉桥极限承载力研究 |
1.6.6 矮塔斜拉桥索鞍受力状态研究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7.1 背景工程简介 |
1.7.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矮塔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研究 |
2.1 引言 |
2.2 矮塔斜拉桥常见最优索力确定方法 |
2.2.1 指定受力状态法 |
2.2.2 有约束索力优化 |
2.2.3 无约束索力优化 |
2.2.4 影响矩阵法 |
2.3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2.4 多目标优化问题及其遗传算法解法 |
2.4.1 多目标优化问题概述 |
2.4.2 经典的多目标优化方法(非Pareto非遗传算法) |
2.4.3 基于Pareto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
2.5 遗传算法及PARETO多目标优化方法在索力优化中的应用 |
2.5.1 基于遗传算法的单目标索力优化方法 |
2.5.2 Pareto遗传算法在多目标索力优化中的应用 |
2.6 工程实例分析 |
2.6.1 ANSYS模型简介 |
2.6.2 索力优化方案 |
2.6.3 优化结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矮塔斜拉桥主梁控制截面抗弯极限承载能力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构抗弯极限承载力分析基本理论 |
3.2.1 几何非线性计算的基本理论 |
3.2.2 材料非线性计算的基本理论 |
3.2.3 混凝土Solid65单元的特性 |
3.3 宁江-松花江特大桥精细化实体有限元模型建立方法 |
3.3.1 宁江-松花江特大桥的有限元建模 |
3.3.2 ANSYS模型中施加索力的方法 |
3.3.3 有限元分析的加载工况 |
3.3.4 提高计算收敛性的措施 |
3.4 宁江—松花江特大桥抗弯极限承载力分析及验证 |
3.4.1 基于ANSYS软件(DP屈服准则)计算结果分析 |
3.4.2 基于ANSYS软件(W-W五参数破坏准则)计算结果及分析 |
3.4.3 有限元计算结果总结 |
3.4.4 基于规范方法的截面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3.4.5 抗弯极限承载力的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多塔柱矮塔斜拉桥索鞍受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 |
4.2.1 混凝土结构材料非线性分析方法 |
4.2.2 扩展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
4.3 宁江-松花江特大桥索鞍受力分析 |
4.3.1 有限元分析模型 |
4.3.2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塔柱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中关键问题研究及成桥试验 |
5.1 大跨桥梁施工控制概述 |
5.2 大跨桥梁施工控制理论 |
5.2.1 大跨桥梁常用施工控制思路 |
5.2.2 大跨桥梁施工控制中的数据准备 |
5.2.3 大跨桥梁施工控制中的参数修正 |
5.3 多塔柱矮塔斜拉桥施工中现场实测及分析 |
5.3.1 施工中位移监控及分析 |
5.3.2 施工中应力监控及分析 |
5.3.3 施工中最大悬臂状态温度场监测及分析 |
5.4 多塔柱矮塔斜拉桥成桥试验研究 |
5.4.1 荷载试验内容及方法 |
5.5 荷载试验数据汇总与分析 |
5.5.1 静载试验数据 |
5.5.2 动态试验数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 |
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3)基于弹性索和摩擦摆支座的纵飘桥梁振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弹性索用于桥梁工程振动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摩擦摆支座用于桥梁工程减震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抗震基本理论和减振措施力学模型 |
2.1 抗震基本理论 |
2.1.1 静力理论阶段 |
2.1.2 反应谱理论阶段 |
2.1.3 动态时程分析理论阶段 |
2.2 弹性索的工作原理和力学模型 |
2.2.1 弹性索的工作原理 |
2.2.2 弹性索体系的计算模型 |
2.3 摩擦摆支座的工作原理和力学模型 |
2.3.1 摩擦摆支座的工作原理 |
2.3.2 摩擦摆支座的力学性能及分析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车辆制动力作用下纵飘桥梁减振研究 |
3.1 工程背景 |
3.2 平胜大桥MIDAS有限元模型 |
3.3 动力特性分析 |
3.3.1 模态求解方法 |
3.3.2 平胜大桥模态分析 |
3.4 车辆制动力作用下的振动效应分析 |
3.4.1 车辆制动力时程模型 |
3.4.2 车辆制动力反应分析 |
3.4.3 基于弹性索和摩擦摆支座的减振效果分析 |
3.5 温度荷载作用下的效应分析 |
3.5.1 温度荷载的确定 |
3.5.2 温度荷载效应结果分析 |
3.6 主跨满布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效应分析 |
3.6.1 车辆荷载的取值 |
3.6.2 满载车辆荷载效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地震作用下的纵飘桥梁减震研究 |
4.1 ANSYS有限元模型 |
4.2 地震波的选取 |
4.3 不同地震激励下的无控分析 |
4.4 摩擦摆支座的减震控制分析 |
4.4.1 摩擦摆支座最优参数的选定 |
4.4.2 不同地震波激励下的响应分析 |
4.4.3 改变支座数目的减振效果分析 |
4.5 基于摩擦摆支座和弹性索的减震控制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4)桥面质量无损检测关键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立题意义及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概况 |
1.3.1 国内外相关规范体系概况 |
1.3.2 桥梁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桥面典型病害及成因分析 |
2.1 吉林省公路概况及铺装类型 |
2.2 典型桥面形式及其构造 |
2.3 桥面防水层的作用与种类 |
2.4 典型桥面病害及成因分析 |
2.4.1 沥青混凝土桥面 |
2.4.2 水泥混凝土桥面 |
2.4.3 吉林省桥面典型病害的成因分析 |
2.4.4 桥面典型病害发展后果 |
2.5 小结 |
第三章 桥面质量无损检测技术 |
3.1 水泥混凝土强度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
3.2 桥面铺装层厚度、粘结效果、防水性能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
3.3 混凝土缺陷、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锈蚀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
3.4 沥青铺装层平整度、车辙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
3.5 小结 |
第四章 桥面质量无损检测技术室内验证试验 |
4.1 超声波无损检测水泥混凝土构件强度 |
4.1.1 混凝土强度在无损检测中遇到的问题 |
4.1.2 室内试验及结果分析 |
4.2 雷达电磁波无损检测室内模型验证 |
4.3 小结 |
第五章 桥面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现场试验 |
5.1 吉林至珲春高速九站松花江特大桥(运营过程检测) |
5.2 图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口岸桥(运营过程检测) |
5.3 通化至丹东蝲蛄河特大桥(建设中检测) |
5.4 富锋特大桥(改建中检测) |
5.5 白山电站厂区大桥 |
5.6 吉林丰满桥 |
5.7 典型桥面检测过程及结果(通化至丹东蝲蛄河特大桥) |
5.8 桥面质量无损检测数据的结果汇总 |
5.9 小结 |
第六章 桥面质量无损检测关键技术的综合分析 |
6.1 桥面质量检测方法及特点的总结分析 |
6.2 桥面质量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总结 |
6.2.1 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总结 |
6.2.2 超声回弹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总结 |
6.2.3 钢筋锈蚀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总结 |
6.3 无损检测桥面质量应用技术结论 |
6.4 小结 |
结论 |
主要研究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河流冲刷对铁路走行安全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现状 |
1.2.1 车桥耦合作用的研究现状 |
1.2.2 桥墩冲刷的研究现状 |
1.2.3 群桩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冲刷对群桩等效刚度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群桩冲刷计算 |
2.2.1 冲刷机理 |
2.2.2 冲刷深度计算 |
2.3 冲刷对群桩等效刚度的改变计算 |
2.3.1 土的弹性抗力分布规律及计算 |
2.3.2 “m”法计算桩的等效刚度 |
3 改长图线牡丹江特大桥在冲刷前后群桩等效刚度计算 |
3.1 工程概况 |
3.2 计算流程 |
3.3 改长图线牡丹江特大桥4~10号墩群桩基础计算 |
3.3.1 计算参数 |
3.3.2 用“m”法计算得4-10号墩群桩基础冲刷前等效刚度矩阵 |
3.3.3 群桩冲深计算 |
3.3.4 冲刷前后各群桩基础等效刚度计算 |
3.4 冲刷前后群桩基础计算结果分析 |
4 改长图线牡丹江特大桥冲刷前后动力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车桥耦合模型的建立 |
4.2.1 车辆模型 |
4.2.2 桥梁模型 |
4.3 计算参数 |
4.3.1 轨道不平顺 |
4.3.2 其他计算参数 |
4.4 车辆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评判标准 |
4.4.1 脱轨系数 |
4.4.2 轮重减载率 |
4.4.3 轮轨横向力 |
4.4.4 车体加速度指标 |
4.4.5 舒适度指标 |
4.5 桥梁的动力响应评判标准 |
4.6 冲刷前后车桥动力响应结果及分析 |
4.6.1 振型的选取 |
4.6.2 桥梁的动力响应 |
4.6.3 车辆的动力响应 |
4.7 车桥动力响应结果分析 |
5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简支转连续梁桥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简支转连续梁桥发展现状 |
1.1.2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1.3 论文选题及意义 |
1.2 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结构动力特性研究 |
1.2.2 结构计算理论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
1.2.3 后连续方法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简支转连续梁桥动力工作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动力工作性能评价指标 |
2.3 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响应计算方法 |
2.3.1 车桥耦合振动理论分析 |
2.3.2 桥梁分析样本的选取 |
2.3.3 车辆样本的选取 |
2.4 动力工作性能计算分析 |
2.4.1 空心板桥动力工作性能计算 |
2.4.2 T 梁桥动力工作性能计算 |
2.4.3 箱梁桥动力工作性能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简支转连续梁桥结构计算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徐变效应计算理论研究 |
3.2.1 徐变效应理论简介 |
3.2.2 混凝土徐变计算方法研究 |
3.3 温度效应计算理论研究 |
3.3.1 温度效应理论介绍 |
3.3.2 温度效应计算方法研究 |
3.4 预应力效应计算理论研究 |
3.4.1 预应力效应理论介绍 |
3.4.2 预应力效应计算方法研究 |
3.5 挠度及预拱度计算理论研究 |
3.5.1 挠度及预拱度理论介绍 |
3.5.2 挠度计算方法研究 |
3.5.3 预拱度设置方法研究 |
3.5.4 工程实例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简支转连续梁桥内力重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
4.1 引言 |
4.2 混凝土徐变次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徐变次效应分析 |
4.2.2 影响因素分析 |
4.3 温度次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温度次效应分析 |
4.3.2 影响因素分析 |
4.4 预应力次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
4.4.1 预应力效应分析 |
4.4.2 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简支转连续梁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预制梁时效性影响研究 |
5.2.1 预制梁养护龄期影响 |
5.2.2 预制梁静置时间影响 |
5.3 接头处收缩变形差影响研究 |
5.3.1 收缩变形差计算原理 |
5.3.2 收缩变形差影响研究 |
5.4 合拢温度影响研究 |
5.5 合拢顺序研究 |
5.5.1 计算模型的选取 |
5.5.2 计算工况的制订 |
5.5.3 工况计算结果 |
5.5.4 计算结果分析 |
5.6 临时支座拆除顺序研究 |
5.6.1 计算工况的制订 |
5.6.2 计算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简支转连续梁桥后连续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体外预应力接头的试验研究 |
6.2.1 试验目的 |
6.2.2 试验方案 |
6.2.3 试验结果分析 |
6.3 体外预应力接头的设计方法研究 |
6.3.1 体外预应力接头的力学特点 |
6.3.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6.3.3 体外束预应力效应的影响研究 |
6.3.4 极限状态体外束应力计算方法 |
6.4 试验桥 |
6.4.1 试验桥概况 |
6.4.2 试验桥设计 |
6.4.3 试验桥荷载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动力测试的公路混凝土梁式桥工作性能评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公路桥梁常用评定方法与分析 |
1.2.1 基于外观调查的方法 |
1.2.2 基于设计规范的评定方法 |
1.2.3 荷载试验法 |
1.2.4 专家系统评价法 |
1.2.5 公路桥梁常用评定方法总结 |
1.3 桥梁动力评定方法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1 桥梁动力评定方法研究现状 |
1.3.2 桥梁动力评定方法分析 |
1.3.3 动测参数评价方法相关问题探讨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梁式桥动力特性合理测试及估计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桥梁激振方法分析 |
2.3 基于自由衰减响应的动力特性估计方法 |
2.3.1 自由衰减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
2.3.2 频率和相位 |
2.3.3 阻尼比 |
2.3.4 振型 |
2.4 动力特性测试估计方法及工程实例 |
2.4.1 测试估计方法 |
2.4.2 工程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梁式桥动力特性评定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简支梁刚度影响因素分析及对比 |
3.2.1 分析指标的引入 |
3.2.2 支座弹性支撑 |
3.2.3 转动约束 |
3.2.4 轴向力 |
3.2.5 裂缝 |
3.2.6 分析结果汇总 |
3.3 连续梁刚度影响因素分析及对比 |
3.4 自振频率评价方法 |
3.5 阻尼比评价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梁式桥动挠度响应动静分离技术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移动车辆作用下简支梁桥振动响应分析及分离 |
4.2.1 匀速移动常量力 |
4.2.2 匀速移动简谐力 |
4.2.3 公路简支梁桥挠度响应分析 |
4.2.4 动响应动静分离方法 |
4.3 移动车辆作用下连续梁桥挠度响应分析及分离 |
4.3.1 等跨径连续梁 |
4.3.2 不等跨径连续梁 |
4.4 动静分离的应用及工程实例 |
4.4.1 动静分离的应用 |
4.4.2 工程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梁式桥动力响应评价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 |
5.2.1 车辆振动方程 |
5.2.2 桥梁振动方程 |
5.2.3 桥面不平整度模拟 |
5.2.4 车-桥耦合关系分析 |
5.2.5 车-桥系统耦合振动方程求解 |
5.3 中小跨径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
5.3.1 车辆分析样本 |
5.3.2 基于概率分布的振动响应取值方法 |
5.3.3 跨数的影响 |
5.3.4 常规中小跨径桥梁计算与分析 |
5.4 公路梁桥动力响应评价指标 |
5.4.1 竖向加速度 |
5.4.2 竖向振幅 |
5.4.3 冲击系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梁式桥动力综合评定方法与工程应用 |
6.1 引言 |
6.2 动力综合评定方法 |
6.2.1 桥梁调查及计算 |
6.2.2 动载试验 |
6.2.3 测试结果评定方法 |
6.2.4 综合评定流程 |
6.3 工程应用 |
6.3.1 简支梁桥 |
6.3.2 简支转连续梁桥 |
6.3.3 大跨径变截面连续梁桥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旧桥加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体外预应力技术用于桥梁加固的历史 |
1.3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3.3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存在的问题 |
1.4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第2章 松原市松花江大桥病害分析 |
2.1 松原市松花江特大桥简介 |
2.2 新桥连续梁部分计算 |
2.2.1 采用的计算参数 |
2.2.2 三跨连续梁计算 |
2.2.3 五跨连续梁计算 |
2.2.4 计算结论 |
2.2.5 对下挠原因的初步分析 |
2.3 松原市松花江特大桥外观检测 |
2.3.1 外观检查的目的和内容 |
2.3.2 桥面系附属设施 |
2.3.3 连续梁部分裂缝检查 |
2.3.4 桥梁外形 |
2.3.5 结构材质检测 |
2.4 荷载试验 |
2.4.1 试验的目的和内容 |
2.4.2 荷载试验方案 |
2.4.3 荷载试验结果分析 |
2.4.4 对下挠原因的综合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 |
3.1 加固原则 |
3.2 加固方案 |
3.2.1 体外索形式及布置 |
3.2.2 锚固钢箱设计 |
3.2.3 体外索转向装置设计 |
3.2.4 体外索减振装置设计 |
3.3 加固后结构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固施工试验研究 |
4.1 钢锚箱承载力试验 |
4.2 植筋锚固试验 |
4.3 锚固钢筋施工工艺 |
4.4 体外索穿束与张拉工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过程监控 |
5.1 施工过程监控方案 |
5.2 钢锚箱施工过程监控 |
5.2.1 张拉过程监控简介 |
5.2.2 锚固箱变形监测 |
5.2.3 锚箱后混凝土应力监测 |
5.2.4 脱落锚固箱原因分析及处理 |
5.3 体外索张拉伸长量监测 |
5.4 主梁挠度监测 |
5.5 主梁关键断面应力监测 |
5.6 主梁主要裂缝监测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施工总结与加固效果评价 |
6.1 施工监控总结 |
6.2 加固后荷载试验 |
6.3 加固效果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直线梁桥汽车冲击系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车桥耦合研究现状 |
1.2.2 桥梁-车辆振动模型研究现状 |
1.2.3 冲击系数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车桥耦合模型 |
2.1 分布参数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 |
2.1.1 基本弯曲振动方程 |
2.1.2 桥梁模型 |
2.2 车桥耦合模型 |
2.2.1 忽略车轮质量的匀速移动质量车与桥耦合模型 |
2.2.2 忽略轮胎阻尼的1/4 车与桥耦合模型 |
2.2.3 忽略轮胎阻尼的双轴半车与桥耦合模型 |
2.2.4 考虑轮胎阻尼的三轴半车与桥耦合模型 |
2.3 汽车模型的选取 |
2.5 求解车桥耦合模型的NEWMARK法 |
2.5.1 Newmark 方法的简介 |
2.5.2 Newmark 法求解的具体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测连续梁桥汽车冲击系数试验及数值研究 |
3.1 三跨连续梁桥冲击系数试验方法 |
3.1.1 试验方法 |
3.1.2 结构动力特性 |
3.2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中的冲击系数 |
3.3 实测连续梁桥冲击系数试验资料 |
3.3.1 连续梁桥实测冲击系数及结果分析 |
3.3.2 实测连续梁桥冲击系数的Spss 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 |
3.3.3 一元非线性回归公式的改进 |
3.3.3 改进后的非线性回归公式与各国规范比较 |
3.3.4 改进后的非线性回归公式与实测结果比较 |
3.3.5 考虑跨径、频率和车速的多元线性回归公式 |
3.4 新欣南通济二桥汽车冲击系数分析 |
3.4.1 工程概况 |
3.4.2 实测冲击系数 |
3.4.3 回归公式与实测冲击系数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破损连续梁桥汽车冲击系数 |
4.1 破损连续梁桥频率变化 |
4.1.1 不同跨径位置破损下的频率 |
4.1.2 不同破损程度下的频率 |
4.2 破损连续梁桥汽车冲击系数 |
4.2.1 不同破损程度下的冲击系数(v=40km/h) |
4.2.2 不同跨径位置破损下的冲击系数(v=40km/h) |
4.3 阻尼变化情况下的汽车冲击系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乔木湾大桥汽车冲击系数研究 |
5.1 乔木湾大桥 |
5.1.1 工程概况 |
5.1.2 乔木湾大桥主跨有限元模型建立 |
5.1.3 乔木湾大桥模态分析 |
5.2 神经网络对通车后的损伤程度鉴定 |
5.2.1 Simulink 模型概念 |
5.2.2 整体破坏下不同损伤程度的结构基频 |
5.2.3 Simulink 整体损伤模型的建立 |
5.2.4 局部破损截面下的损伤程度鉴定 |
5.3 乔木湾大桥的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 |
5.3.1 实测动态挠度曲线及冲击系数 |
5.3.2 数值模拟的动态挠度曲线及冲击系数 |
5.3.3 冲击系数实测值、模拟值与回归值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列车脱轨分析理论与控制脱轨的桥梁横向刚度限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铁路桥梁横向刚度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列车脱轨研究概况 |
1.2.1 列车脱轨问题的来源 |
1.2.2 列车脱轨原因 |
1.2.3 列车脱轨评判标准 |
1.2.4 国内外脱轨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国内外铁路桥梁横向刚度限值的规定 |
1.3.1 与设计荷载无关的规定 |
1.3.2 设计水平荷载作用下桥梁容许水平挠度的规定 |
1.3.3 列车动力荷载作用下桥梁容许水平位移(振幅)的规定 |
1.4 国内外铁路桥梁横向刚度限值研究概况 |
1.4.1 日本桥梁横向刚度限值研究方法 |
1.4.2 前苏联桥梁横向刚度限值研究方法 |
1.4.3 根据经验制订桥梁横向刚度限值 |
1.4.4 我国桥梁横向刚度限值研究方法 |
1.4.5 铁路桥梁横向刚度限值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列车脱轨力学机理 |
2.1 系统状态稳定性的物理概念 |
2.2 列车-桥梁(轨道)系统振动的自激性质与列车脱轨力学机理 |
2.2.1 系统自激振动的物理概念 |
2.2.2 列车脱轨的力学机理分析 |
2.3 系统稳定性分析理论简述 |
2.3.1 现有运动稳定性理论不能分析车桥(轨)系统横向振动稳定性 |
2.3.2 系统稳定性分析理论 |
2.4 系统状态稳定及失稳与破坏的标志 |
2.5 列车-桥梁(轨道)系统横向振动稳定性的分析思路 |
2.6 小结 |
第三章 列车脱轨能量随机分析理论 |
3.1 列车脱轨条件 |
3.2 列车-桥梁(轨道)系统横向振动最大输入能量 |
3.2.1 列车不脱轨时车桥(轨)系统横向振动输入能量σ_p的确定 |
3.2.2 列车-桥梁(轨道)系统横向振动最大输入能量σ_(p,max)真的确定 |
3.3 列车-桥梁(轨道)系统横向振动极限抗力作功 |
3.3.1 车轮脱轨几何准则 |
3.3.2 列车-桥梁(轨道)系统横向振动极限抗力作功σ_c计算 |
3.4 列车脱轨能量增量判别准则 |
3.4.1 评判v_r车速下列车脱轨准则 |
3.4.2 评判v_r车速下列车不脱轨准则 |
3.5 列车脱轨实例论证 |
3.6 小结 |
第四章 桥上列车脱轨实例分析 |
4.1 老滦河桥上货物列车脱轨分析 |
4.1.1 老滦河桥概况 |
4.1.2 上承钢板梁空间振动分析模型 |
4.1.3 老滦河桥上列车脱轨计算结果及分析 |
4.2 酉水桥上货物列车脱轨分析 |
4.2.1 酉水桥概况 |
4.2.2 下承钢桁梁空间振动分析模型 |
4.2.3 酉水桥上列车脱轨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 黄河桥上货物列车脱轨分析 |
4.3.1 黄河桥概况 |
4.3.2 黄河桥上列车脱轨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 桥上列车脱轨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
4.4.1 老滦河桥上、下行线列车走行安全性对比分析 |
4.4.2 京广线上行新郑大桥脱轨原因分析 |
4.4.3 桥梁主梁中心距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
4.4.4 预防桥上列车脱轨的措施 |
4.5 小结 |
第五章 铁路钢桥横向刚度限值分析 |
5.1 我国铁路钢桥横向刚度限值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1.1 问题的提出 |
5.1.2 我国铁路桥梁横向刚度限值分析方法简述 |
5.1.3 我国铁路桥梁横向刚度限值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 |
5.2 预防脱轨的桥梁横向刚度限值分析方法 |
5.2.1 建立具有误差系数n的预防脱轨条件 |
5.2.2 确定控制桥梁横向刚度的主要参数 |
5.2.3 确定预防脱轨的桥梁横向刚度限值 |
5.2.4 检算桥上列车走行平稳性及舒适性 |
5.3 提速线上承式钢板梁桥横向刚度限值分析 |
5.3.1 计算模型与计算工况 |
5.3.2 提速线32m上承式钢板梁桥横向刚度限值 |
5.3.3 提速线40m上承式钢板梁桥横向刚度限值 |
5.3.4 关于提速线上承式钢板梁桥横向刚度限值的讨论 |
5.4 提速线下承连续钢桁梁桥横向刚度限值分析 |
5.4.1 计算模型与计算工况 |
5.4.2 提速线3×80m下承连续钢桁梁桥横向刚度限值 |
5.4.3 关于提速线下承连续钢桁梁桥横向刚度限值的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横向振幅超过《桥检规》限值桥梁列车走行性分析 |
6.1 东沟桥上列车走行性分析 |
6.1.1 东沟桥概况 |
6.1.2 双T型混凝土梁桥空间振动分析模型 |
6.1.3 东沟桥上列车走行安全性计算 |
6.1.4 东沟桥上列车走行平稳性与舒适性计算 |
6.1.5 东沟桥计算结果分析 |
6.2 新郑大桥改建新桥上列车走行性分析 |
6.2.1 新郑大桥改建新桥概况 |
6.2.2 新郑大桥改建新桥上列车走行安全性计算 |
6.2.3 新郑大桥改建新桥上列车走行平稳性与舒适性计算 |
6.2.4 墩顶横向振幅超通常值与行车安全的关系 |
6.2.5 新郑大桥改建新桥计算结果分析 |
6.3 颖河桥上列车走行性分析 |
6.3.1 颖河桥概况 |
6.3.2 颖河桥上列车走行安全性计算 |
6.3.3 颖河桥上列车走行平稳性与舒适性计算 |
6.3.4 颖河桥计算结果分析 |
6.4 南京长江大桥128m下承简支钢桁梁上列车走行性分析 |
6.4.1 南京长江大桥128m下承简支钢桁梁概况 |
6.4.2 南京长江大桥128m钢桁梁上列车走行安全性计算 |
6.4.3 南京长江大桥128m钢桁梁列车走行平稳性与舒适性计算 |
6.4.4 南京长江大桥128m钢桁梁计算结果分析 |
6.5 芜湖长江大桥32mT梁引桥上列车走行性分析 |
6.5.1 芜湖长江大桥32mT梁引桥概况 |
6.5.2 芜湖长江大桥32mT梁引桥上列车走行安全性计算 |
6.5.3 芜湖长江大桥32mT梁引桥列车走行平稳性与舒适性计算 |
6.5.4 芜湖长江大桥32mT梁引桥计算结果分析 |
6.6 小结 |
第七章 铁路桥梁横向刚度行车安全限值分析 |
7.1 铁路桥梁横向刚度行车安全限值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7.1.1 我国铁路桥梁横向刚度行车安全限值 |
7.1.2 桥梁横向刚度行车安全限值及制定方法存在的问题 |
7.2 桥梁横向振幅行车安全限值分析方法 |
7.2.1 确定桥梁横向刚度行车安全判别指标 |
7.2.2 建立具有误差系数n的预防脱轨条件 |
7.2.3 确定具有预防脱轨功能的梁墩体系 |
7.2.4 计算梁墩体系横向振幅行车安全限值 |
7.3 预应力混凝土梁墩体系自振特性分析 |
7.3.1 研究对象与计算模型 |
7.3.2 墩顶横向刚度计算 |
7.3.3 梁墩体系自振频率计算 |
7.4 具有预防脱轨功能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墩体系分析 |
7.4.1 计算模型与计算工况 |
7.4.2 梁墩体系列车走行安全性计算 |
7.4.3 具有预防脱轨功能的临界梁墩体系 |
7.5 预应力混凝土梁墩体系横向振幅行车安全限值分析 |
7.5.1 梁墩体系列车走行平稳性及舒适性计算 |
7.5.2 梁墩体系横向振幅行车安全限值 |
7.5.3 本文限值与《桥检规》限值比较 |
7.6 小结 |
第八章 客运专线桥梁列车脱轨控制分析 |
8.1 桥上列车脱轨控制分析的必要性 |
8.2 桥上列车脱轨控制分析方法 |
8.3 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空间振动分析模型 |
8.3.1 单箱三室箱型系梁空间振动分析模型 |
8.3.2 主拱空间振动分析模型 |
8.3.3 吊杆空间振动分析模型 |
8.4 胡家湾特大桥列车脱轨控制分析 |
8.4.1 胡家湾特大桥概况 |
8.4.2 胡家湾特大桥上列车走行安全性分析 |
8.4.3 胡家湾特大桥上列车走行舒适性分析 |
8.5 衡阳湘江特大桥列车脱轨控制分析 |
8.5.1 衡阳湘江特大桥概况及分析模型 |
8.5.2 衡阳湘江特大桥上列车走行安全性分析 |
8.5.3 衡阳湘江特大桥上列车走行舒适性分析 |
8.6 天兴洲公铁分建40m简支梁桥列车脱轨控制分析 |
8.6.1 公铁分建40m简支梁桥概况及分析模型 |
8.6.2 公铁分建40m简支梁桥(货运线)上列车走行安全性分析 |
8.6.3 公铁分建40m简支梁桥(货运线)上列车走行平稳性分析 |
8.6.4 公铁分建40m简支梁桥(客运线)上列车走行安全性分析 |
8.6.5 公铁分建40m简支梁桥(客运线)上列车走行舒适性分析 |
8.7 天兴洲公铁合建40m简支梁桥列车脱轨控制分析 |
8.7.1 公铁合建40m简支梁桥概况及分析模型 |
8.7.2 公铁合建40m简支梁桥上列车走行安全性分析 |
8.7.3 公铁合建40m简支梁桥上列车走行平稳性与舒适性分析 |
8.8 天兴洲公铁分建主跨80m连续梁桥列车脱轨控制分析 |
8.8.1 公铁分建主跨80m连续梁概况及分析模型 |
8.8.2 公铁分建主跨80m连续梁桥(货运线)上列车走行安全性分析 |
8.8.3 公铁分建主跨80m连续梁桥(货运线)上列车走行平稳性分析 |
8.8.4 公铁分建主跨80m连续梁桥(客运线)上列车走行安全性分析 |
8.8.5 公铁分建主跨80m连续梁桥(客运线)上列车走行舒适性分析 |
8.9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9.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9.3 今后的工作及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吉林九站松花江特大桥模型与实桥车辆振动试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公路桥梁健康检测与技术状况评价分析[D]. 杨凯. 吉林大学, 2017(10)
- [2]多塔柱混凝土矮塔斜拉桥结构研究[D]. 胡世翔. 东南大学, 2017(02)
- [3]基于弹性索和摩擦摆支座的纵飘桥梁振动控制研究[D]. 黄梁. 中南大学, 2014(03)
- [4]桥面质量无损检测关键技术应用研究[D]. 王大为. 长安大学, 2013(05)
- [5]河流冲刷对铁路走行安全性的影响研究[D]. 方翔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13(S2)
- [6]简支转连续梁桥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D]. 盛可鉴.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2)
- [7]基于动力测试的公路混凝土梁式桥工作性能评定方法研究[D]. 李伟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1)
- [8]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旧桥加固中的应用研究[D]. 李光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6)
- [9]直线梁桥汽车冲击系数研究[D]. 张期星. 华东交通大学, 2009(04)
- [10]列车脱轨分析理论与控制脱轨的桥梁横向刚度限值研究[D]. 周智辉. 中南大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