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简介

栽培技术简介

一、榄核莲(穿心莲)栽培技术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邵艳华[1](2015)在《穿心莲种质资源及其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穿心莲是一具有国际代表性的重要药用植物,在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具有悠久的民间药用史,用于防治上呼吸道感染、胃肠及肝胆疾病,且被广泛、大量地应用于国内外制药行业。穿心莲是广东省特色中药材之一,以穿心莲为主要组成药物的消炎利胆片即是广东省名优产品。近年来,关于穿心莲内酯类成分治疗肺炎、肝炎、结肠癌、呼吸道感染、糖尿病和艾滋病等药理研究报导越来越多,穿心莲药材在国内外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迫切需要优质高产稳定的药材供应。为保证穿心莲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有必要对目前我国穿心莲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并对其进行种质资源研究和质量评价,探索穿心莲优良种质培育途径,完善穿心莲种质资源质量评价方法;另一方面,是将传统种质资源研究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有益尝试,为高产优质穿心莲的培育和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主要研究内容概述如下:一、穿心莲种质资源调查研究(一)穿心莲种质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及产销情况调查对广东、福建、广西、四川及云南的穿心莲种质资源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资源蕴藏量及产销情况等多方面的调查,并收集了大量样品。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目前仅在云南文山、福建泉州有极少野生资源分布,多为单株生长于人迹罕至的森林中,但由于气候以及人为因素,已近乎灭绝,此外便是零星分布的半野生穿心莲。目前栽培穿心莲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湛江市和清远市、福建省漳州市、广西省贵港市和南宁市、四川省宜宾市,穿心莲在这四省的栽培面积分别约为5000亩、4000亩、6万亩、2000亩,以广西省种植面积最大,而且广西有专门的种子田,四川和广东所用穿心莲种子均来源于广西,而云南自2010年后已无种植。栽培穿心莲多采用单作或套种,采收加工方法随意,多是当地药商或药企直接收购穿心莲干燥地上部分或叶、茎、根部位,收购价2~8元。不同产地的穿心莲其形态特征存在较大差别,叶片大小、花径大小、株高等是主要的形态多样性指标。(二)穿心莲种质资源数据库信息系统构建以“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和“南药种质资源数据库”为参考,建立了穿心莲种质资源数据库信息系统,在Windows环境下构建数据管理平台,详细载入了穿心莲的资源分布、蕴藏量、生境、生物学特性,以及不同产地穿心莲种质资源原植物、标本及其化学指纹图谱等图片信息,从而利于穿心莲种质资源信息的实时更新以及资源保护。二、穿心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一)基于6种同工酶的穿心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采用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多酚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酯酶、过氧化氢酶电泳技术,对3份野生穿心莲种质资源和27份栽培穿心莲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6种同工酶共检测到24条稳定酶带,其中1条为特异酶带,出现在福建省泉州野生穿心莲多酚氧化酶酶谱中。上述6种同工酶的多肽位点百分率分别为75.00%、40.00%、57.14%、0.00%、33.33%和66.66%。30份穿心莲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介于0.708~1.000,平均值为0.863,遗传距离介于0.000~0.197,平均遗传距离为0.087,福建泉州野生穿心莲与栽培品种间的相似系数相对较小,遗传距离较大,其它穿心莲种质资源间的相似系数较大,遗传距离较小。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795处可将30份穿心莲材料聚为3类,第1类由福建泉州野生穿心莲组成;第Ⅱ类由广东湛江市遂溪县栽培穿心莲组成;剩余的23份穿心莲材料聚为第Ⅲ类,其在相似系数为0.848处聚为3个亚类。主成分分析将30份穿心莲材料分成10个彼此孤立的成分,且其分布位置较近。结果表明30份不同产地穿心莲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极低,其中福建泉州野生穿心莲与栽培穿心莲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二)穿心莲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测定及主要基因片段的比较分析通过双向延伸叶绿体的两个保守基因获得叶绿体基因组骨架序列再对其碱基进行校正以获得最终序列的方法获得穿心莲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为爵床科第一条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穿心莲的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0249 bp,含38.3%GC,呈典型四段式结构,编码132个基因,去除重复后为114个,包括80个蛋白编码、30个tRNA和4个rRNA基因,在穿心莲叶绿体蛋白编码基因中matK基因的序列变异最大。在穿心莲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检测到4对正向、5对反向、7条串联重复序列和154个SSR位点。基于33个物种的简单重复序列(SSR)分析发现这些物种的SSR绝大多数为连续A或连续T,在叶绿体基因组内呈不均一分布。比较基因组研究表明穿心莲与其它三个唇形目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之间整体相似性较好,基因间区的变异最大。序列变异分析发现了菊分支10个变异最大的基因和10个最保守的基因,其中matK是平均遗传距离最大的基因,可以作为穿心莲最好的遗传标记。经比较,不同产地穿心莲的叶绿体基因序列间没有差别,这从叶绿体基因角度说明不同产地穿心莲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基于73个叶绿体蛋白编码基因的系统进化研究表明穿心莲在现有叶绿体基因组公布的菊分支物种中与丹参关系最近。三、环境因子对穿心莲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一)土壤理化性质对穿心莲质量性状的影响对穿心莲不同产地的土壤因子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中性偏弱酸性土壤较为适宜穿心莲的生长,而土壤质地以红壤为好。同时对不同产地间土壤中所含大量元素对穿心莲质量性状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可以看出土壤理化性质对穿心莲质量性状影响较大,土壤pH及所含的氮、磷、钾、有机质等与穿心莲中所含总内酯、总黄酮、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速效磷是直接影响穿心莲总内酯含量的重要元素,提示适当增施磷肥,可以提高穿心莲的质量。同时由于有机质与总黄酮也有极显著正相关,且其对总黄酮的间接作用最大,表明在穿心莲种植中可以通过实施有机肥影响土壤中其它成分的含量以提高穿心莲质量,为穿心莲规范化种植提供了参考。(二)肥料对穿心莲生长、同工酶及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设计将盆栽植株分为空白、有机肥、化肥、微肥4个处理组,根据文献报道对营养生长期的穿心莲进行根部施肥,至花期采收,测定植株株高、分枝数、叶片数、单株鲜重等生长参数,对不同肥料处理后穿心莲叶、茎、根中的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并测定不同肥料组穿心莲叶中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有机肥组的穿心莲植株鲜重和干重最大,微肥次之;施肥后穿心莲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酶活性较空白增高,且化肥组穿心莲根部过氧化物酶和叶中酯酶活性最高;施肥后穿心莲叶中有效成分含量增高,微肥组穿心莲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增高最多,为39%,化肥和有机肥组分别为26%、15%,而化肥组穿心莲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升高最多,为85%,有机肥和微肥组分别为82%、39%。研究结果说明有机肥对穿心莲的生长性状影响较大且有利于脱水穿心莲内酯的生成,微肥有利于穿心莲内酯的积累,肥料的施用可以加强穿心莲的生理生化水平,因此可以通过配施有机肥和微肥提高穿心莲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达到环保效果。(三)不同生长期穿心莲叶中6种同工酶的变化通过对不同生长期穿心莲叶中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多酚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酯酶6种同工酶酶谱进行电泳测定,分析其在不同生长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穿心莲叶中的上述6种同工酶均有各自的特征酶带,酶活性均在花果期明显增高,其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还产生了新的酶带,说明花果期穿心莲植株保护酶活性的升高与其生理作用水平的提高协调一致,而酶活性的增高和特征酶带的产生有利于调节其对环境适应性的代谢过程,从而顺利度过生长转型期,同时保护植株免受有害物质损伤,从而使细胞内具备大量剩余能量进行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四)盐胁迫对穿心莲生长、生理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通过设置空白和四个盐度4 dSm-1、8 dSm-1、12 dSm-1、16 dSm-1处理组,对长势一致的穿心莲幼苗处理15天后,分析不同盐浓度条件下穿心莲的生长、同工酶及代谢产物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2 dSm-1是穿心莲可以耐受的盐度阈值;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穿心莲的生长会受到抑制,过高时植株会出现叶片卷曲、枯萎甚至脱落的现象,但低于盐阈值时,穿心莲的生长受限情况不明显;随着盐度的增大,穿心莲叶和根中的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酯酶酶活性增强,且不同部位同工酶的表现不同;作为评价作物细胞膜受损程度的丙二醛含量逐渐增高,但当盐浓度过高时,缓解细胞受损的脯氨酸含量会急剧升高以保护植株生长;在阈值范围内,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及去氧穿心莲内酯的含量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多。说明穿心莲具有一定耐盐性,且适当的盐处理有利于穿心莲内酯类化学成分的积累,可以培育具有抗盐性且有效成分含量高的穿心莲种质。此外,穿心莲可以作为一种耐盐作物在盐碱地中进行推广种植,扩大穿心莲种质资源分布面积的同时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在盐胁迫环境中,穿心莲会通过自我调节不同部位酶活性、生成代谢产物等来适应逆境;当胁迫损害加强时,为了达到物质和能量的恒定状态,穿心莲会通过提高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来维持植株正常生长,但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成是一个能量大量损失的过程,因此当盐胁迫导致的氧化应激危害进一步加强时,穿心莲开始减少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成,转而大量生成具有保护性的小分子物质脯氨酸,从而减轻细胞膜的受损程度。(五)甜菜碱对穿心莲盐胁迫损伤的缓解作用为了缓解高浓度盐处理时穿心莲的生长抑制现象,将5mM甘氨酸甜菜碱加入到盐溶液中再对穿心莲进行处理,至花期采收样品,测定生长参数、穿心莲叶、茎、根中的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叶和茎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结果显示甜菜碱可以缓解盐胁迫所导致的氧化应激损害,盐度超过阈值时穿心莲未出现叶片卷曲、掉落现象,抗氧化酶活性保持一致,叶和茎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随着盐度的增高而升高,而且延长盐处理时间后也未出现不良情况。因此,外源甜菜碱可以很好地缓解盐胁迫对穿心莲的生长抑制作用,同时保证关键药效成分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提高。(六)水分胁迫对穿心莲生长、同工酶及主要药效成分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单因素随机设计法设置土壤相对含水量100%、40%、20%三个组,1000%为对照,于营养生长期进行水分胁迫,待其长至花期采收样品,测定生长参数,穿心莲叶、茎、根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以及叶中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穿心莲生长相对缓慢,叶片内的POD酶活性和茎中的EST酶活性明显降低,根内POD和EST酶活性几乎无变化;40%水分胁迫时叶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较100%升高了30%,胁迫加重时含量下降,而脱水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和去氧穿心莲内酯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含量均明显下降。说明穿心莲在水分胁迫下会消耗大量能量维持正常生长,生理酶活性降低,药效成分生物合成能力减弱;40%水分胁迫时穿心莲内酯含量的升高可能是抵御环境胁迫的应激反应表现。因此穿心莲的耐旱性较弱,湿润环境有利于优质穿心莲种质资源的培育和生产。四、穿心莲种质资源的质量评价(一)穿心莲种质资源的高效薄层色谱研究研究穿心莲高效薄层色谱测定分析方法,对包括14批不同产地穿心莲种质、14批商品药材、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干燥品进行了HPTLC指纹图谱研究,以硅胶GF254高效预制薄层板,以氯仿-甲苯-甲醇(80:1O:15)为展开剂,5%硫酸乙醇溶液显色后,获得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学成分的薄层荧光色谱指纹图谱,经指纹图谱系统解决方案软件(CHROMA 1.5)生成共有模式。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学成分的薄层色谱图由12个特征荧光斑点组成,HPT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含有9个特征峰,相似度分析表明不同商品药材的相似度存在较大差异。对比叶、茎、根的模式图,发现商品药材与茎的吻合度最高。HPTLC色谱图不能较好地显示不同穿心莲种质资源间的差异。以鲜品为对照,利用HPTLC方法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包括阴干、晒干、烘干(60℃)、冻干、微波干燥)对穿心莲叶中穿心莲内酯类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后的穿心莲叶中含有的成分种类和数量均较鲜品多。以氯仿-甲苯-甲醇(70:10:15)为展开剂,10%三氯化锑氯仿溶液显色后,获得穿心莲根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薄层色谱直观图谱,由7个鲜亮的黄色斑点组成(日光下),方法重复性良好,可为后期穿心莲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因此,利用HPTLC可以对穿心莲进行质量评价,快速有效区分穿心莲不同质量级药材。(二)穿心莲种质资源的高效液相色谱研究1.穿心莲内酯类化学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对30个不同产地的穿心莲种质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并以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城月镇的栽培穿心莲为标准药材,选取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四个色谱峰进行多点校正,建立了更具代表性、更加丰富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图,含有20个共有峰,分离度良好,重现性佳。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穿心莲种质与对照穿心莲间的相似系数介于0.331~0.995,变化范围较大,说明不同产地穿心莲种质资源间存在明显的化学成分表型多样性。该HPLC方法可以很好地对不同种质穿心莲进行质量评价。2.穿心莲内酯等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以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和去氧穿心莲内酯作为含量测定指标,分别对不同产地穿心莲种质资源叶、茎中所含上述四个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穿心莲叶、茎中含量差别迥异,且叶中的含量差异程度较茎中显著,说明不同产地穿心莲的质量差异主要表现在叶部位。经比较广东产穿心莲所含穿心莲内酯类成分含量最高,穿心莲内酯含量高达54.7 mg·g-,总内酯高达82.7mg·g-,因此广东穿心莲种质资源质量最佳,同时说明可在广东进行穿心莲规范化种植推广。光照充足时穿心莲总内酯在叶中含量较高,而完全背阴时穿心莲总内酯在茎中含量较高,说明光照是影响穿心莲种质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穿心莲化学表型多样性形成的主要因素。分别于一天内8:00,11:00,14:00,17:00,20:00采集同一植株的叶片,测定四个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穿心莲内酯等成分的含量在8:00至17:00这段时间内有升降波动,在17:00到20:00时持续升高,说明光照有利于穿心莲内酯等药效成分的生物合成。3.溶媒对穿心莲内酯类化学成分稳定性的影响利用HPLC法检测不同溶媒提取液在放置过程中5个主要成分的含量变化,探讨溶媒对其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甲醇、乙醇及其醇水混合溶媒对5个化学成分的提取率较高,但是随着溶媒极性的增大其化学稳定性降低;常温条件下,以甲醇为溶媒,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和去氧穿心莲内酯在放置过程中含量会升高,但3天后开始下降,在HPLC图谱中显示峰较明显的X1和X2成分则一直下降;在甲醇水溶液中,五个指标成分的含量一直下降;在乙醇、85%EtOH中,五个指标成分3天内均较稳定。85%乙醇提取液高温处理后,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均升高,2h后仅脱水穿心莲内酯仍升高,而X1和X2一直减少:低温放置过程中,各成分基本保持不变。85%乙醇为实现穿心莲内酯类成分较高提取率、稳定、环保的最佳溶媒;放置过程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下降并不是转化为脱水穿心莲导致的,还有其它成分参与的复杂转变和转化;穿心莲内酯类成分分析过程中应注意溶媒的选择,且不宜长时间放置;生产过程中应该对其环境温度进行随时监测,尽量控制在低温状态下。(三)不同产地穿心莲中重金属及农残检测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穿心莲药材中19种金属元素含量建立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穿心莲药材中19种微量元素(包括钠、镁、铝、硅、钾、钛、铬、锰、铁、钻、镍、铜、锌、砷、银、镉、锡、汞、铅)含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经微波消化后直接采用八极杆碰撞/反应池技术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测定方法中所有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r)都大于0.9990,检出限在0.001~0.051 μg·kg-1之间,重复性和稳定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都小于10%,药材的加标回收率在88.64%~102.98%之间,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本方法检出限低、操作简单、快速,且灵敏度高,可作为穿心莲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定量分析。2.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63Ni-ECD)法测定穿心莲药材中22种农药残留采用GC-ECD法建立药材中16种有机氯和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同时测定方法。用弗罗里硅土萃取净化样品后,GC-ECD测定,ZB-1701P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分离,载气为高纯N2,柱流量1.45 mL · min-1,不分流进样1μL。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能有效净化药材样品中杂质,检测限为0.1~3.0μg·kg-1,平均回收率为82.31~120.01%(RSD 0.68~3.41%,n=6)。所建立的方法能同时测定药材中22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方法灵敏度高,通用性强,可作为药材的常规检验方法。

何洁[2](2017)在《穿心莲化学诱变过程生理学响应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穿心莲 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 为爵床科(Acanthaceae)穿心莲属(Andrographis)—年生的草本植物,以地上部分入药,是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品种。其性寒、味苦;具有抗肿瘤、清热解毒、消炎抗菌、利胆保肝、消肿止痛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疟疾、蛇虫咬伤、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主要化学成分为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称。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在福建、广东、广西进行引种栽培,目前在我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传统医学系统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目的:由于受到产地环境、种植质量、栽培条件及采收加工等因素影响,造成了不同产地的穿心莲主要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同时各地的种植栽培量逐年下降,各地穿心莲供不应求,并且由于穿心莲闭花受精的生物学特性阻碍了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的发生,因此也对穿心莲的良种选育提出了迫切的需求,而化学诱变育种培育在生产上的推广和应用,已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以开展药用植物相关的育种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并且为选育优良耐贮的新品种,增加穿心莲产量奠定理论基础为目的进行生理响应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以3种化学诱变剂(氨磺乐灵、甲基磺酸乙酯(EMS)、秋水仙素)诱导的穿心莲种子为材料,在建立相关诱导条件的基础上,应用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实验研究。1.以穿心莲种子为材料,通过采用3种不同浓度的化学诱变剂诱导,比较诱导对穿心莲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它们对于穿心莲种子的出根和萌芽的差别,以及根长、苗高的影响变化。2.跟踪诱导后穿心莲的生长情况,研究穿心莲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物候时间、形态特征的变化,以及四倍体和二倍体植株性状特征的对比情况分析。3.采用相关的化学研究方法,分别研究化学诱变后生长过程中穿心莲植株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丙二醛等代谢物质的含量变化及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4.采用酶联免疫法,研究不同生长时期中穿心莲植株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包括生长素、脱落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变化。5.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化学诱变对穿心莲植株不同组织器官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酯酶等同工酶酶谱的变化。6.采用高效液相法,研究化学诱变对穿心莲植株主要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影响。7.基于分子技术,研究不同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的穿心莲植株关键酶ApC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本研究主要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发现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的3组穿心莲种子出根和萌芽时间延长,种子受到抑制,且出根率和萌芽率也相应降低,根长和苗高也受到了影响。特别是秋水仙素组的出根率最低只有62.92%,而萌芽率最低的氨磺乐灵组只有0.50%。且氨磺乐灵组的根长和苗高数值最低,受到的抑制影响最大。综合可知,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的种子生长情况如下:对照组≈EMS组>秋水仙素组>氨磺乐灵组。2.研究发现穿心莲在诱变后从生长时间上来看,氨磺乐灵组生长最缓慢。并且在生长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变异株,其中氨磺乐灵组共观察到307株变异株,突变总频率75.25%,变异特点表现为叶变黄,叶色变深,顶叶退化,叶异型,以及叶异型且深的变异株;EMS组共观察到97株变异株,突变频率为43.32%。共包括叶变色,叶白斑,叶卷曲、叶异型的突变形态;秋水仙素组共观察到168株变异株,突变频率只有25.26%。共包括叶花斑,叶变色,真叶异型、真叶心形、子叶退化、子叶卷曲、叶长形、1顶叶退化、2顶叶退化、三真叶、叶缘锯齿等突变形态。且其中经鉴定,氨磺乐灵诱变的四倍体概率为12.32%,秋水仙素诱变的四倍体概率为4.31%。同时对氨磺乐灵、秋水仙素诱导的四倍体植株与对照组植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倍体植株株型更矮、茎直径更粗,叶片表面质感明显增厚,叶色更为浓绿,花枝总长更短,花蕾数更多,果实更大。3.研究发现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在7月至10月期间,穿心莲的可溶性糖的含量呈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氨磺乐灵组和秋水仙素组,其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的两组。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状态,并且氨磺乐灵组与秋水仙素组的含量都高于EMS组与对照组。在叶绿素的含量测定中发现EMS组的叶绿素含量最低,而氨磺乐灵组和秋水仙素组的含量高,可能与诱导过程中化学诱变剂造成叶片颜色差异有关。对于丙二醛的含量测定,EMS组和对照组的丙二醛含量呈下降趋势,而氨磺乐灵组与秋水仙素组却是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OD活性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其中氨磺乐灵组和秋水仙素组的植株POD活性一直高一些。CAT活性中氨磺乐灵组的最高,而EMS组和对照组相差不大,且活性最低。4.研究发现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在7月至10月期间,穿心莲植株的ZR含量变化以EMS组与秋水仙素组的变化趋势比对照组的差别明显。对于ABA含量,诱导后3组整体的ABA含量都低于对照组,但3者的差异不大。IAA含量的变化特点是EMS组和秋水仙素组IAA含量明显低,只是氨磺乐灵组在8月份时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含量高峰。而3个诱导组穿心莲植株GA3含量的变化影响差异都不大,仅在个别月份呈现明显变化。5.研究发现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穿心莲植株不同组织器官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酯酶这三种酶的酶带也有差别,以秋水仙素四倍体组的酶带数最多为21条,EMS组酶带数最少,只有17条,而氨磺乐灵四倍体组和对照组酶带数都为20条。同时,根据相对迁移率的大小,共得到17条不同迁移率酶带带位,其中氨磺乐灵四倍体组有14条谱带,EMS组有12条谱带,秋水仙素四倍体组有15条谱带,对照组也有15条谱带;但在位置、条数或活性大小上均差异显著,以四倍体的植株活性更大。6.研究发现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穿心莲植株的不同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变化如下:秋水仙素四倍体组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分别为4.16%和0.16%,氨磺乐灵四倍体组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分别为4.44%和0.10%,明显高于EMS组的2.69%、0.02%和对照组中的2.12%、0.09%。即对于秋水仙素四倍体组和氨磺乐灵四倍体组来说,其总内酯量4.32%、4.54%,达到对照组2.21%含量的1.95~2.05倍。7.研究发现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穿心莲的关键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也有差别,其中以对照的相对表达量为1,其秋水仙素四倍体组与氨磺乐灵四倍体组的穿心莲植株ApC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2.135819、2.747887,高于对照组穿心莲相对表达量的2倍左右。结论:1.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穿心莲种子的生根、萌发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经氨磺乐灵诱导后,萌发受到明显抑制,并且诱导后,穿心莲植株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变异群体,并且对其中诱导出的四倍体穿心莲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发现氨磺乐灵的四倍体诱变率更高,达到12.32%,并且各项指标显示四倍体的植株相对于对照植株株型更矮、茎直径更粗,叶片表面质感明显增厚,叶色更为浓绿,花枝总长更短,花蕾数更多,果实更大。2.在化学诱变剂诱变过程中,穿心莲植株的生理代谢指标、内源激素以及同工酶谱带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可作为其生理响应机制研究的相关参考依据。3.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穿心莲植株的主要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与关键酶ApCPS基因相对表达量之间成正比关系变化,并且发现四倍体的穿心莲植株含量和表达量都比对照植株增加了 2倍左右,为穿心莲倍性育种提供了参考价值。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化学诱变剂诱导穿心莲种子,观察诱变过程中穿心莲植株的变化,发现诱导后的植株从形态上、生理生化指标上、同工酶活性和两种主要的内酯类成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上,以及关键酶ApC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从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三个方面揭示了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的生理学响应机制的影响。

陈东亮,钟楚,林阳[3](2020)在《药用植物穿心莲种质资源、育种及栽培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穿心莲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全株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效。近年来,市场对穿心莲需求量大幅增长,而遗传背景单一、地理分布狭窄及野生种质资源生境的破坏限制了穿心莲种质多样性,致使优良新品种选育滞后,加之农家品种自交退化,严重阻碍了穿心莲规模化种植,导致穿心莲药材市场供不应求。笔者认为,可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基础上,通过种内杂交、诱变、小孢子培养及原生质体融合等生物学手段进行种质资源创新,扩大种质资源库,创造更多供选择的特殊变异基因基础,提高穿心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选择地理来源广泛、亲缘关系较远的种质为亲本,进行单交、复交、多交等多种方式的杂交育种,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此外,可有针对性地选育一些分支起点高、适宜机收的品种,尝试机械化播种、机械化采收,提高药用植物穿心莲生产效率。

褚晨亮[4](2013)在《穿心莲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论文通过研究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 Nee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及其在不同遮阴程度、不同光质条件下的生长差异和品质形成,进而达到以下目的:(1)分离化学成分并进行结构鉴定,并将分离纯化得到的化合物作为对照品,为穿心莲的更深层次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2)考察不同遮阴程度对穿心莲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3)考察不同光质对穿心莲生长情况、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影响。方法:1.穿心莲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穿心莲地上部分用85%乙醇热回流提取,用薄层色谱法、柱色谱法、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纯化后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结构进行鉴定。2.遮阴对穿心莲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将穿心莲栽培试验田平均分成16个小畦,每个小畦为一组,设3个遮阴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重复4次。遮阴处理组中,搭建简易棚,以透光率50%、30%、10%的遮阴网覆盖达到不同的遮阴程度,对照组不覆盖遮阴网。观察并测量穿心莲生长过程中的叶片数、株高、分支数,以游标卡尺和显微技术测定各组穿心莲的叶片厚度、叶片上表皮的气孔密度,以评价穿心莲的生长情况;以单株的平均鲜重和干重来评价穿心莲的产量,以TLC、HPLC法评价其品质。3.光质对穿心莲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将穿心莲栽培试验田平均分成20个小畦,每个小畦一组,设4个不同的光质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重复4次。处理组中,搭简易大棚,以红膜、蓝膜、黄膜、白膜覆盖得到不同光质,对照组不覆盖薄膜。测量穿心莲生长过程中每组的叶片数、株高和分支数,利用游标卡尺和显微技术测定各组穿心莲叶片厚度、叶片上表皮的气孔密度,以评价穿心莲的生长情况;以TLC、HPLC法评价其品质。结果:1.穿心莲的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结果:从穿心莲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脱水穿心莲内酯(Dehydroandrographolide),新穿心莲内酯(Neoandrographolide),豆甾醇(stignasterol),去氧穿心莲内酯(deoxyandrographolide),双穿心莲内酯A(bisandrographolideA),异穿心莲内酯(isoandrographolide),蔗糖(sucrose)。2.遮阴对穿心莲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透光率为50%、30%、10%的遮阴网处理下种植的穿心莲,株高分别显著增加了9.5%、15.40%、28.42%,分蘖数分别显著降低了22.95%、39.89%、50.27%,穿心莲叶片数分别显著减少了14.13%、21.2%、37.07%;叶片厚度分别显著下降14.6%、29.9%、32.0%;单位面积气孔密度相对减少31.2%、42.7%、50%;产量分别下降25.68%、53.31%、72.88%;穿心莲内酯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20.02%、46.06%、48.19%。3.光质对穿心莲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穿心莲生长量受不同光质影响很大,与对照组相比,红膜处理使穿心莲株高显著增加了12.98%,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分别提高了1.32%、62.42%,两种主要内酯总含量提高11.06%,叶片厚度增加1.63%,叶片上表皮气孔数量没有显著的差异,而叶片数、分蘖数、产量略有下降,但下降不显著;蓝膜处理下穿心莲株高、叶片厚度虽然降低了5.11%、2.23%,降低程度并不显著,而叶片数、分蘖数、产量显著降低了12.8%、30.6%、27.23%,穿心莲叶片上表皮气孔数显著减少23.40%,穿心莲内酯含量显著降低了20.28%,但是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提高了35.79%,但两种主要内酯总含量下降了12.02%;黄膜处理下穿心莲株高显著降低了27.84%,分蘖数显著降低了36.07%,穿心莲叶片数显著减少20.5%,叶片厚度下降11.14%,穿心莲叶片上表皮气孔数显著减少31.66%,产量显著降低42.91%,穿心莲内酯含量显著低了45.97%,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却提高了8.38%,但是两种主要内酯总含量下降了37.96%;白膜下生长的穿心莲在生长、产量和品质与CK组相比没有显著的变化。结论:①本实验从穿心莲地上部分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确定为已知化合物,其中6个二萜内酯类化合物、豆甾醇和蔗糖。②透光率为50%、30%、10%的遮阴网遮阴处理对穿心莲的生长状况、生物量积累以及品质的形成影响显著,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穿心莲叶片数、分蘖数增长缓慢,而株高增长很快,而且呈现徒长现象,穿心莲内酯含量减少;③不同光质对穿心莲生长和品质形成有不同的影响,红膜有利于穿心莲株高的增长,但对穿心莲的叶片数、分蘖数和产量没有显著的影响,对两种主要内酯类成分的积累有显著的影响,红膜有利于穿心莲两种主要内酯类成分的积累;蓝膜对穿心莲株高的增长影响不显著,但对穿心莲的叶片数、分蘖数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蓝膜不利于穿心莲产量的提高,对两种主要内酯类成分影响显著,蓝膜不利于穿心莲内酯的积累,有利于脱水穿心莲内酯的积累,但两种主要内酯类成分总含量下降明显;黄膜对穿心莲的生长和品质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黄膜不利于穿心莲的生长,不利于穿心莲内酯的积累,有利于脱水穿心莲内酯的积累,但两种主要内酯类成分总含量下降显著;白膜下生长的穿心莲在生长、产量和品质与CK组相比没有显著的变化。

陈蓉[5](2015)在《基于遗传与环境的穿心莲品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穿心莲为常用中药,来源于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 Nees,以地上部分入药,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临床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等。穿心莲主要含有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有广谱抗菌和抗病毒作用,有“天然抗生素”之称。据印度1885年的史料记载,穿心莲原产于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在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广为引种栽培。由于大量采挖导致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已被列为印度国家保护物种。作为重要的药用资源,自2001年,斯里兰卡规定禁止穿心莲的出口。之后,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也纷纷对穿心莲种质资源实行了保护。我国引种栽培穿心莲的确切时间已无法考证,但穿心莲作为中药首见《岭南采药录》(1932年)以“春莲秋柳”之名记载,至少应有80年以上历史。穿心莲目前主产于两广和福建,但北至陕西、长江南北各地多有引种栽培。有研究报道全国不同产地穿心莲的主要活性成分差异较大,药材质量参差不齐,这种品质差异可能受到种质遗传背景、产地生态、栽培技术及采收时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对穿心莲的良种选育、生产区划提出了需求。本研究采用HPLC方法对不同产地穿心莲质量进行了评价,采用SRAP及SNP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评价,并结合生态环境因素分析,探讨了穿心莲质量取得了如下成果:1、采用HPLC法,按照《中国药典》对穿心莲含测指标成分规定,对7个省份13个采样点的35份自采对口药材进行了含量测定,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结果,采取了按比例取样,结果表明各样品均符合《中国药典》对穿心莲的含测指标成分的限量规定,但不同省份不同产地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存在较大差异。2、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穿心莲含量测定成分指标,对7个省份13个采样点的35份药材的不同部位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叶的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均高于茎中两种成分的含量,且穿心莲内酯含量高于脱水穿心莲内酯,但不同产地间的成分含量亦存在较大差异。3、利用110对SRAP引物和1对SNP特异性引物,对7个省份13个样地的103份穿心莲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Powermarker V3.25和Mega 6.0软件分析群体的遗传结构,CodonCode Aligner软件分析功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穿心莲样品的遗传距离范围为0.01~0.09,CPS基因片段中未检测到SNP位点,国产各地穿心莲种质间遗传多样性较贫乏,这与穿心莲严格的自花授粉繁殖特性、我国各地引种穿心莲种源来源单一密切相关。提示遗传背景并非是影响各地穿心莲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穿心莲的良种选育以采用突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分子育种等方法为宜。4、采集广西、广东、四川、福建、安徽、云南、海南7省35个样地的土壤,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全指标分析,将土壤指标与含量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个产地之间的土壤理化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全钾、全磷、水分对穿心莲内酯有较大相关性,其中全钾、水分呈负相关。为穿心莲栽培产地选择、栽培过程中的施肥方案研究、土壤改良以及灌溉等方面提供了参考。

闫斌[6](2016)在《穿心莲多倍体诱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建立穿心莲离体快繁的基础上,采用秋水仙碱诱导穿心莲的多种实验材料,建立多倍体的鉴定的方案,筛选出穿心莲同源四倍体的诱导方案,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分析方法研究两种不同倍性的穿心莲中,控制穿心莲内酯合成的关键的限制性内切酶的ApC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探讨穿心莲倍性水平的变化对穿心莲内酯类成分表达的影响,以期为穿心莲优良株系选育及种质创新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穿心莲成熟胚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采用植物组织离体培养技术,以穿心莲的成熟胚为实验材料,建立穿心莲成熟胚离体快繁殖体系,为后期多倍体诱导实验提供实验材料。2.多倍体诱导方法的筛选。选用秋水仙碱为化学诱导剂,在穿心莲成熟胚离体快繁体系建立的基础上,以穿心莲的种子、经过催芽处理的穿心莲的种子、刚萌发的成熟胚、秋水仙碱加入丛芽诱导的培养基诱导丛芽等四种诱导方式,考察诱导材料的选择、诱导剂的浓度、诱导处理时间的选择等三个因素对实验材料存活率、诱导率、实验材料生长状况的影响。3.多倍体鉴定方案的建立。以未经过诱导处理的实验材料为空白对照组,以叶片形态的变异特征和气孔特征变异特征的材料作为倍性变化的初步筛选,通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保卫细胞的形态特征(气孔的大小、密度)进行初步筛选,对于存在气孔特征变异的材料进行根尖染色体数目的鉴定,并以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水平的鉴定。4.不同处理组实验材料形态学的初步比较研究。由于秋水仙碱的双重作用,秋水仙碱可以引起不同处理组的实验材料生长形态的发生变化,主要观察实验材料的生长锥、胚轴、叶片厚度、气孔特征、茎的横切面等特征的变化,研究秋水仙碱对每种材料的有效诱导浓度及毒性作用表现。5.两种倍性的穿心莲ApC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分别取同源四倍体的无菌苗和二倍体对照组无菌苗,取不同生长期的叶片为实验材料,以ApCPS为目的基因,以UBS为内参引物,检测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穿心莲离体快繁体系建立。在穿心莲成熟胚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中,以200 mg/L的GA3浸泡穿心莲的成熟胚48 h,灭菌体系为75%的EtOH(45 s)+ HgCb(8 min),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以0.1 mg/L 6-BA+0.1mg/LN AN为最佳丛芽诱导的条件,1/2 MS培养基中的蔗糖含量为20 g/L、NAA含量为0.1 mg/L时有利于组培苗的壮苗生根,以河沙:蛭石-=1:1为最佳炼苗基质。2.多倍体鉴定方案的建立。鉴定方案为,以叶片形态特征结合气孔特征进行初步筛选,并以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水平的确定。由于二倍体穿心莲(2n = 2X= 50)染色体数目为50,其同源四倍体(2n = 4X= 100)对应的染色体数目为100,染色体数目较多,因而不利于在显微镜下计数,且根尖染色体数目计数操作步骤较为繁琐,故未选用此种方法进行植物倍性水平的鉴定。3.多倍体诱导的结果。穿心莲同源四倍体的诱导方案为:用200 mg/L的GA3浸泡穿心莲的成熟胚24 h后,接种于1/2 MS培养基中培养11 d-14d后,选取已萌发出一对子叶的成熟胚,置于0.05%、0.075%的秋水仙碱溶液中浸泡24 h,再接种于新的1/2 MS培养基继续培养继续培养,经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获得4株穿心莲穿心莲同源四倍体的无菌苗。另外,(1)以秋水仙碱直接诱导穿心莲的种子没有获得四倍体材料,在0.1%的秋水仙碱处理72 h,0.2%的秋水仙碱处理48 h、72 h,0.4%的秋水仙碱处理48 h,得变异的无菌苗为嵌合体,0.4%的秋水仙碱诱导72 h获得5株含八倍体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的嵌合体,而诱导处理时间少于24 h的处理组没有得到存在形态差异的无菌苗。(2)在以秋水仙碱直接诱导GA3处理过的种子,未获得纯合的四倍体无菌苗,在0.4%的秋水仙碱48 h的处理子获得2株八倍体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的嵌合体(3)在以丛生芽为诱导材料的实验中,由于秋水仙碱对用于丛芽诱导的材料的毒性作用,导致即使在较低浓度的秋水仙碱诱导处理情况下,茎尖全部死亡,不利于实验的继续进行,因而弃用茎尖作为诱导实验材料。4.秋水仙碱对诱导材料生长的影响。(1)形态学特征。存在变异的无菌苗与未经过秋水仙碱处理的材料相比,叶片较厚,颜色深,同时叶片褶皱明显。存在气孔特征变异的无菌苗,其气孔特征,包括气孔的大小、气孔的密度、气孔中所含叶绿体的数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毒性表现。高浓度的秋水仙碱对以种子为诱导材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胚根的毒性作用,引起胚根的褐化甚至坏死而导致种子的死亡;高浓度的秋水仙碱对刚萌发的成熟胚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生长锥的毒性作用,引起生长锥膨大,甚至死亡。另外,秋水仙碱对茎的形态的作用,会引起皮层细胞宽,导致茎的畸形。5.两种倍性无菌苗ApCPS基因相对表达量的结果分析。选用生长56 d与84 d的四倍体、未经诱导处理的二倍体无菌苗。在生长期56 d两组材料中,二倍体材料的ApCPS基因表达量高于四倍体材料,在生长期为84 d的两种倍性的材料中,四倍体材料的ApCPS基因表达量高于二倍体材料(P<0.05)。结论:1.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采用1/2MS+0.1mg/L6-BA+0.1mg/LNAA为丛芽诱导,1/2 MS+NAA0.1 mg/L壮苗生根诱导;以河沙:蛭石(1:1)为炼苗基质的穿心莲离体快繁体系可获得增殖频率较高的穿心莲组培苗,为穿心莲种质倍性育种实验奠定了基础。2.以秋水仙碱为诱导剂对穿心莲幼胚的多倍体诱导研究,获得到4株的穿心莲同源四倍体无菌苗,编号分别为Ap1-1、Ap1-2、Ap1-3、Ap1-4。3.经过诱导变异的无菌苗,在植株物形态特征上,叶片颜色、叶片的厚度、茎的形态、气孔特征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诱导材料的叶片气孔特征集合流式细胞仪法鉴定方案组合,可快速、准确地对诱变材料的倍性水平进行鉴别。4.通过检测两种不同倍性不同生长期的穿心莲叶片的ApC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生长期不同倍性的穿心莲的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的代谢存在差异。本研究在穿心莲成熟胚离体快繁的基础上,获得了 4株的穿心莲同源四倍体无菌苗,建立了秋水仙碱诱导穿心莲同源四倍体的方案与鉴定方案,从分子水平研究了不同倍性不同生长期的穿心莲中ApC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穿心莲的种苗复壮和种质创新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为穿心莲多倍体育种的研究奠定了的基础。

邵艳华,王建刚,吴向维,丁平,赖小平[7](2013)在《穿心莲种质资源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在全国范围内对穿心莲种质资源进行调查、收集和整理,为穿心莲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及优良种质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查阅文献和标本资料,结合市场产销信息和网络信息等,前往产区对穿心莲种质资源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结果:目前穿心莲野生资源在我国的分布极其少见;栽培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其中广西和广东的栽培面积最大,云南仅有零星种植;同时获得了穿心莲不同居群的生态环境、生物学特性、栽培及产销和使用情况的信息。结论: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穿心莲以及其它药用植物资源的生态环境,完善种植管理体制,积极推广规范化种植栽培,加强穿心莲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开发利用。

广西植物研究所革委会[8](1971)在《榄核莲(穿心莲)栽培技术简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我所革命职工,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应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的伟大教导指引下,70年春由广东引入榄核莲进行栽培,试种结果,植株生长繁茂,开花结实正常,适应性强,获得亩产干枝叶

黄晓聪[9](2018)在《穿心莲 苦口良药善解毒》文中提出能解蛇毒,又能理内伤咳嗽。——《岭南采药录》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热。——《泉州本草》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治胆囊炎,支气管炎,高血压,百日咳。——《江西草药》止血凉血,拔毒生肌,治肺脓疡,口腔炎。——《广西中草药》清热泻火。治肺结核发热,热淋,鼻窦炎,中耳炎,胃火牙痛,汤火伤。《福建中草药》

武秀停[10](2013)在《穿心莲适宜除草剂的筛选及其在穿心莲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穿心莲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功效,为临床常用药,是抗病毒的首选药物之一,有“中药抗菌素”之称。穿心莲种植过程中,经常受到田间杂草的危害。杂草与穿心莲争肥争水,而且还易传播病虫害,影响穿心莲的产量和质量。一般杂草可以结合施肥、灌水等田间管理过程采用人工拔除或人工除草,但是人工除草费工费时,成本很高。本文筛选出能够应用在穿心莲上,对穿心莲安全的除草剂,测定这些除草剂的田间药效,同时对其消解动态和残留行为进行研究,为建立农药的安全使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筛选出二甲戊乐灵用于防除穿心莲直播田及育苗田杂草,33%--甲戊乐灵乳油100ml/亩,每亩用水30kg,于播种前1天喷施于土壤表面进行土壤处理,可有效防除穿心莲直播田及育苗田早期单双子叶杂草。筛选出乙氧氟草醚用于移栽田杂草的防除,24%乙氧氟草醚(果尔)乳油30ml/亩,每亩用水30kg,移栽前1天,喷施于土壤表面进行土壤处理,对移栽田单双子叶杂草的防效可达到90%以上。筛选出高效盖草能用于穿心莲移栽田及直播田后期单子叶杂草的防除,10.8%高效盖草能乳油40ml/亩,在单子叶杂草处于3-6叶期均匀喷施于杂草茎叶上,每亩用水30kg,对单子叶杂草的防治效果可达到90%以上。本文建立了简单快速测定穿心莲及其土壤中高效盖草能、二甲戊乐灵及乙氧氟草醚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穿心莲及土壤样品用乙腈提取,土壤提取液直接浓缩至干;穿心莲提取液浓缩后经弗罗里硅土一活性炭柱(4:6,质量比)净化,乙酸乙酯淋洗后浓缩至干,甲醇定容,GC-ECD检测。高效盖草能的最小检出量为0.007ng,在穿心莲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kg。穿心莲及土壤中高效盖草能的回收率在78.48%-106.5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9%-6.54%。穿心莲及土壤中的二甲戊乐灵及乙氧氟草醚残留,用乙腈提取,土壤提取液直接浓缩至干;穿心莲提取液浓缩后经弗罗里硅土-活性炭柱(4:6,质量比)净化,石油醚-丙酮(2:1)淋洗后浓缩至干,正己烷定容,GC-ECD检测。二甲戊乐灵的最小检出量为0.008ng,在穿心莲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2mg/kg。穿心莲及土壤中二甲戊乐灵的回收率在80.64%-103.4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4%-8.02%。乙氧氟草醚的最小检出量为0.008ng,在穿心莲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2mg/kg。穿心莲及土壤中乙氧氟草醚的回收率在80.27%-108.7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5%-8.39%。高效盖草能、二甲戊乐灵及乙氧氟草醚室内三档恒定温度下的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越快。在30℃、20℃、10℃条件下,高效盖草能在清远穿心莲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8.88d、12.35d、15.26d,二甲戊乐灵在清远穿心莲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0.74d、14.20d、16.90d,乙氧氟草醚在清远穿心莲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2.76d、14.50d、17.41d。高效盖草能、二甲戊乐灵及乙氧氟草醚在田间的残留试验结果表明,高效盖草能在大田土壤中降解情况为前期降解很快,后期比较缓慢,整个过程中高效盖草能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5.20d(600ml/hm2)及5.10d(900ml/hm2)。在穿心莲中的降解情况也表现为先快后慢,整个过程高效盖草能在穿心莲中的消解半衰期为3.94d(900ml/hm2)及4.01d(600ml/hm2)。在本文推荐使用时间及剂量下,穿心莲收获后,高效盖草能在穿心莲及土壤中的残留量均在方法的可检水平以下。乙氧氟草醚在穿心莲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8.49d(450ml/hm2)、8.42d(675ml/hm2),.在本文推荐使用时间及剂量下,乙氧氟草醚在收获期穿心莲植株和土壤样品中的残留量均低于其检测限0.02mg/kg。二甲戊乐灵在穿心莲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7.27d(1200ml/hm2)、6.92d(1800ml/hm2),在本文推荐使用时间及剂量下,二甲戊乐灵在收获期穿心莲植株和土壤样品中的残留量均低于其检测限0.02mg/kg

二、榄核莲(穿心莲)栽培技术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榄核莲(穿心莲)栽培技术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穿心莲种质资源及其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bbreviation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评价
    二、穿心莲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三、穿心莲的品质分析研究概况
    四、同工酶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五、叶绿体基因组分析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六、本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及实施方案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穿心莲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一、穿心莲种质资源调查
        二、穿心莲种质资源数据库信息系统构建
        三、小结
    第二章 穿心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一、基于同工酶水平的穿心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二、穿心莲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基因组比较研究
        三、小结
    第三章 环境因子对穿心莲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一、土壤理化性质对穿心莲质量性状的影响
        二、肥料对穿心莲生长、同工酶和药效成分的影响
        三、不同生长期穿心莲叶中六种同工酶的变化
        四、盐胁迫对穿心莲生长、同工酶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五、甜菜碱对穿心莲盐胁迫损伤的缓解作用
        六、水分胁迫对穿心莲生长、同工酶及药效成分的影响
        七、小结
    第四章 穿心莲种质资源的质量评价
        一、穿心莲种质资源的HPTLC研究
        二、穿心莲种质资源的HPLC研究
        三、不同产地穿心莲中重金属及农残检测
        四、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一、结论
        二、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穿心莲的生境和形态特征
    附录Ⅱ HPLC图谱
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2)穿心莲化学诱变过程生理学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部分
    第一节 穿心莲的概况
        1.1 穿心莲本草考证及产地考证
        1.1.1 穿心莲本草考证
        1.1.2 穿心莲资源分布概况
        1.2 穿心莲的作用
        1.2.1 穿心莲的功效
        1.2.2 穿心莲的化学成分
        1.2.3 穿心莲的药理作用
        1.3 穿心莲的栽培现状与市场需求情况
        1.4 穿心莲的生长习性及生物学特性
        1.5 穿心莲的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5.1 穿心莲形态解剖学的研究
        1.5.2 穿心莲种质质量的研究
        1.5.3 穿心莲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第二节 药用植物化学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2.1 药用植物化学诱变育种的意义
        2.2 化学诱变剂的类型、特点及其诱变机理
        2.2.1 生物碱类—秋水仙素的特点及诱变机理
        2.2.2 烷化剂—甲基磺酸乙酯的特点及诱变机理
        2.2.3 其他诱变剂—氨磺乐灵的特点及诱变机理
        2.3 化学诱变剂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处理与筛选方法
        2.3.1 化学诱变剂的诱变处理技术
        2.3.2 化学诱变剂的筛选、鉴定方法
        2.4 化学诱变剂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2.4.1 化学诱变剂的抗逆、抗病变研究
        2.4.2 突变库的构建研究
        2.4.3 多倍体的突变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3.1 文献研究小结
        3.2 研究的立题依据
        3.3 研究的目的、意义
        3.3.1 开展穿心莲化学诱变生理机制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3.2 本研究的意义
        3.4 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部分
    第一章 化学诱变剂诱导对穿心莲种子萌发的影响
        1.1 材料与试剂
        1.1.1 实验材料
        1.1.2 主要试剂
        1.1.3 实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种子预处理
        1.2.2 实验操作
        1.2.3 发芽指标测定
        1.2.4 数据处理
        1.3 结果与分析
        1.3.1 穿心莲植物种子发育过程中形态动态变化
        1.3.2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种子出根过程的影响
        1.3.3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的影响
        1.3.4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种子平均出根时间的影响
        1.3.5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种子平均萌芽时间的影响
        1.3.6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根长的影响
        1.3.7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苗高的影响
        1.4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生长的影响
        2.1 材料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穿心莲突变植株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2.2.2 穿心莲突变植株的生长形态变异的分析
        2.2.3 穿心莲四倍体与二倍体的诱变概率分析
        2.2.4 穿心莲四倍体与二倍体的性状差异性对比情况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生理代谢的影响
        3.1 材料与试剂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可溶性糖的含量测定
        3.2.2 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测定
        3.2.3 叶绿素的含量测定
        3.2.4 丙二醛的含量测定
        3.2.5 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测定
        3.2.6 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测定
        3.2.7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可溶性糖的含量的影响
        3.3.2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影响
        3.3.3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叶绿素的含量影响
        3.3.4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丙二醛的含量影响
        3.3.5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
        3.3.6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内源激素的影响
        4.1 材料与试剂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方法
        4.2.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ZR含量的影响
        4.3.2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ABA含量的影响
        4.3.3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IAA含量的影响
        4.3.4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GA3含量的影响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体内同工酶差异的影响
        5.1 材料与试剂
        5.1.1 实验材料
        5.1.2 主要试剂
        5.1.3 实验仪器
        5.1.4 实验常用溶液的配制
        5.2 实验方法
        5.2.1 样品的制备
        5.2.2 凝胶的制备
        5.2.3 加样和电泳
        5.2.4 染色
        5.2.5 酶谱的记录及数据的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过氧化物酶酶谱分析
        5.3.2 多酚氧化酶酶酶谱分析
        5.3.3 酯酶酶谱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体内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
        6.1 材料与试剂
        6.1.1 实验材料
        6.1.2 主要试剂
        6.1.3 实验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6.2.2 实验条件考察
        6.2.3 样品的测定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色谱条件及实验条件考察分析
        6.3.2 不同诱导条件下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比较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体内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7.1 材料与试剂
        7.1.1 实验材料
        7.1.2 主要试剂
        7.1.3 实验仪器
        7.2 实验方法
        7.2.1 RNA的提取与检测
        7.2.2 反转录过程
        7.2.3 穿心莲关键酶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7.2.4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RNA的提取的纯度检测
        7.3.2 不同化学诱变剂诱导穿心莲的关键酶ApCPS基因相对表达量的结果
        7.4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创新点及展望
        8.1 本研究的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附件

(3)药用植物穿心莲种质资源、育种及栽培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穿心莲种质资源概况
    1.1 国外穿心莲种质资源分布及现状
    1.2 国内穿心莲种质资源分布及现状
2 穿心莲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进展
    2.1 国外穿心莲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
    2.2 我国穿心莲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
3 规模化种植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3.1 栽培技术研究
    3.2 规模化种植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种质资源多样性贫乏
    4.2 新品种选育研究落后
    4.3 规模化种植技术研究滞后
5 展望

(4)穿心莲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穿心莲药材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1.1 化学成分
        1.2 穿心莲药材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1.3 穿心莲栽培过程中质量控制研究
        1.4 穿心莲药材采收时间与干燥方法对其质量的影响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穿心莲的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
        2.1 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构鉴定
第三部分
    第三章 遮阴对穿心莲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3.1 实验部分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不同光质对穿心莲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4.1 实验部分
        4.2 结果
        4.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化合物Ⅰ~Ⅷ碳谱
附录Ⅱ 化合物Ⅰ~Ⅷ氢谱
附录Ⅲ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5)基于遗传与环境的穿心莲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穿心莲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
    1.2 遗传及环境与品质的相关性
    1.3 国内穿心莲种植情况
    1.4 穿心莲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5 国内穿心莲品质研究现状
        1.5.1 不同药用部位影响穿心莲的质量
        1.5.2 不同加工(贮存)方式影响穿心莲的质量
        1.5.3 不同产地影响穿心莲质量
        1.5.4 不同采收期影响穿心莲质量
前言
2 全国不同产地穿心莲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测定
    2.1 仪器与试药
    2.2 方法与结果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3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
        2.2.4 线性关系考察
        2.2.5 精密度试验
        2.2.6 重复性试验
        2.2.7 稳定性试验
        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2.3 结果
    2.4 小结
3 穿心莲不同部位品质评价
    3.1 材料
    3.2 方法与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4 穿心莲遗传多样性研究
    4.1 材料
    4.2 方法
        4.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4.2.2 SRAP扩增体系和程序
        4.2.3 凝胶制备
        4.2.4 电泳
        4.2.5 染色
    4.3 SNP分子标记扩增体系和程序
    4.4 数据统计分析
    4.5 遗传多样性分析
    4.6 结果
        4.6.1 多态性SRAP引物筛选
        4.6.2 不同地理来源穿心莲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分析
        4.6.3 基于Nei’ S遗传距离的系统发育分析
        4.6.4 SNP分子标记分析
    4.7 讨论
    4.8 小结
5 不同产地土壤理化性质与穿心莲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5.1 样品
    5.2 分析结果
        5.2.1 不同产地土壤的聚类分析
        5.2.2 穿心莲质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6 结果与讨论
    6.1 结果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穿心莲多倍体诱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章 穿心莲的研究概况
        1.1 本草考证与学名的由来
        1.1.1 本草考证
        1.1.2 穿心莲学名的由来
        1.2 穿心莲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征
        1.2.1 穿心莲的形态学特征
        1.2.2 穿心莲的生物学特征
        1.3 穿心莲种质资源的现状研究
        1.3.1 穿心莲种质资源的调查
        1.3.2 生物多样性的分子标记研究
        1.3.3 穿心莲栽培技术的研究
        1.4 穿心莲的药学研究
        1.4.1 穿心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1.4.2 穿心莲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
        1.4.3 穿心莲化学成分与ApCPS基因的表达量的关系
    第二章 植物多倍体诱导的现状研究
        2.1 化学诱导剂的概述
        2.2 诱导材料的选择
        2.3 诱导处理方式
        2.4 鉴定方法
        2.5 植物顶端分生组织的生长机理、嵌合体发生的规律
        2.5.1 植物顶端分生组织的生长机理
        2.5.2 嵌合体的形成
        2.5.3 嵌合体的遗传特点
        2.5.4 避免嵌合体形成的措施
        2.5.5 不同倍性细胞植物有丝分裂的周期及特征
        2.5.6 细胞倍性水平过度增加
        2.6 多倍体植物的变化
        2.7 多倍体的优势
        2.8 多倍体的不利因素
        2.9 多倍体植物再生体系的建立
        2.10 药用植物多倍体诱导的应用前景
        2.11 多倍育种成功的案例-“九丰一号”四倍体金银花
    第三章 文献研究总结
        3.1 文献研究小结
        3.2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
        3.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3.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四章 穿心莲快繁离体体系的建立
        4.1 材料与试剂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无菌材料的获取
        4.2.2 初代培养条件的建立
        4.2.3 丛芽诱导条件的筛选
        4.2.4 壮苗生根培养条件的筛选
        4.2.5 培养条件
        4.2.6 统计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灭菌条件筛选
        4.3.2 初代培养条件的建立
        4.3.3 丛芽诱导条件的筛选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穿心莲同源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材料来源
        5.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同源四倍体的诱导
        5.2.2 倍性的鉴定方法的建立
        5.2.3 秋水仙碱对不同倍性无菌苗的生长形态的影响
        5.2.4 培养条件
        5.2.5 统计方法
        5.3 实验结果
        5.3.1. 不同鉴定方案建立的结果
        5.3.2 不同诱导材料的鉴定的结果
        5.3.3 秋水仙碱对不同倍性无菌苗生长的影响
        5.4 小结与讨论
        5.4.1 诱导结果的分析
        5.4.2 鉴定方案的选择
        5.4.3 秋水仙碱对不同倍性植物形态学特征的影响
        5.4.4 同源四倍体穿心莲的优势
        5.4.5 本实验的研究意义及存在的不足
    第六章 两种倍性水平的穿心莲APC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材料来源
        6.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6.1.3 实验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不同倍性穿心莲叶片中的总RNA的提取及纯度分析
        6.2.2 反转录反应
        6.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6.3 实验结果
        6.3.1 总RNA提取的纯度检测
        6.3.2 不同倍性穿心莲的ApCPS基因相对表达量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实验总结
    7.2 创新之处
    7.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MS培养基的配制
    附录3 醋酸洋红溶液及改良石碳酸品红溶液的配制
    附录4 茎横切面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附录5 附图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附件

(7)穿心莲种质资源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1.1 居群点的选择
    1.2 调查方法
2 调查结果
    2.1 穿心莲不同产地的生态环境
    2.2 不同产地穿心莲的生物学特性
    2.3 不同产地穿心莲的栽培、产销和使用
        2.3.1 广东省
        2.3.2 广西壮族自治区
        2.3.3 福建省
        2.3.4 四川省
        2.3.5 云南省
3 讨论

(10)穿心莲适宜除草剂的筛选及其在穿心莲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穿心莲概况
        1.1 穿心莲生物学特性
        1.2 穿心莲药用价值
        1.3 穿心莲生产及开发前景
    2 中药材草害及化学防治
        2.1 杂草及其危害
        2.2 杂草的生物学特性
        2.3 穿心莲田杂草调查
        2.4 中药材田杂草化学防治
    3 除草剂在环境中的归趋及残留
        3.1 除草剂在环境中的归趋
        3.2 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
    4 除草剂二甲戊乐灵、乙氧氟草醚、高效盖草能的研究
        4.1 二甲戊乐灵的研究进展
        4.2 乙氧氟草醚的研究进展
        4.3 高效盖草能的研究进展
    5 本研究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穿心莲适宜除草剂的安全性筛选
    1 试验材料
        1.1 供试除草剂
        1.2 供试穿心莲种子
        1.3 供试杂草
        1.4 供试仪器及设备
    2 试验方法
        2.1 适宜播前土壤处理除草剂的筛选
        2.2 适宜移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的筛选
        2.3 适宜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的筛选
    3 结果分析
        3.1 播前除草剂筛选试验结果分析
        3.2 移栽前除草剂筛选试验结果分析
        3.3 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筛选试验结果分析
    4 小结
第三章 穿心莲适宜除草剂的田间药效试验
    1 试验材料
        1.1 供试除草剂
        1.2 供试种子
        1.3 供试杂草
        1.4 其它供试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移栽前处理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
        2.2 茎叶处理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移栽前除草剂药效试验结果分析
        3.2 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药效试验结果分析
    4. 小结
第四章. 二甲戊乐灵、乙氧氟草醚及高效盖草能在穿心莲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1 高效盖草能在穿心莲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1.1 材料及方法
        1.2 结果与讨论
        1.3 结语
    2 二甲戊乐灵在穿心莲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2.1 材料及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3 乙氧氟草醚在穿心莲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3.1 材料及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除草剂高效盖草能在穿心莲及其栽培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设计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温度对土壤中高效盖草能降解的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2.2 高效盖草能在穿心莲及栽培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与分析
        2.3 高效盖草能在穿心莲中的最终残留结果与讨论
    3. 小结
第六章 除草剂二甲戊乐灵在穿心莲栽培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土壤中二甲戊乐灵降解的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2.2 二甲戊乐灵在穿心莲栽培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与分析
        2.3 二甲戊乐灵在穿心莲中的最终残留结果与讨论
    3. 小结
第七章 除草剂乙氧氟草醚在穿心莲栽培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土壤中乙氧氟草醚降解的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2.2 乙氧氟草醚在穿心莲栽培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与分析
        2.3 乙氧氟草醚在穿心莲中的最终残留结果与讨论
    3. 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建议
    1. 总结
    2. 下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Abstract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榄核莲(穿心莲)栽培技术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穿心莲种质资源及其质量评价研究[D]. 邵艳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1)
  • [2]穿心莲化学诱变过程生理学响应机制研究[D]. 何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
  • [3]药用植物穿心莲种质资源、育种及栽培研究进展[J]. 陈东亮,钟楚,林阳. 江苏农业科学, 2020(21)
  • [4]穿心莲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研究[D]. 褚晨亮. 广东药学院, 2013(01)
  • [5]基于遗传与环境的穿心莲品质研究[D]. 陈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2)
  • [6]穿心莲多倍体诱导研究[D]. 闫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5)
  • [7]穿心莲种质资源调查研究[J]. 邵艳华,王建刚,吴向维,丁平,赖小平. 中国现代中药, 2013(02)
  • [8]榄核莲(穿心莲)栽培技术简介[J]. 广西植物研究所革委会. 中草药通讯, 1971(03)
  • [9]穿心莲 苦口良药善解毒[J]. 黄晓聪. 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2018(02)
  • [10]穿心莲适宜除草剂的筛选及其在穿心莲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研究[D]. 武秀停. 浙江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栽培技术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