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战期间中共中央南方局争取地方实力派概况(初稿)(论文文献综述)
东方[1](2021)在《红岩精神永放光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一曲《红梅赞》,唱出了革命者矢志不渝、不畏生死的坚定信念。歌词中提及的红岩,位于重庆市嘉陵江畔,作为地域的红岩,是重庆红岩嘴13号(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驻地)、曾家岩50号(周公馆)和虎头岩(新华日报总馆)"红色三岩"的总称,其代表性所在是重庆红岩村。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曾是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机关所在地和重庆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的驻地,
尹智博,左双文[2](2021)在《国共离合与中共东江抗日武装的发展(1940—1943)》文中研究指明抗战初期,在国共关系相对较好的大背景下,东江抗日武装得以初创并发展。但随着国内反共高潮蔓延到广东和抗战局势的变化,双方合作关系最终破裂。从1940年到1943年,国民党广东当局与中共东江抗日武装接连发生三次大规模武装冲突。在这些斗争的背后,既有中共中央在方针与决策上的指挥,又有国民党中央、日伪势力等混杂其中,映射出这一时期广东国共斗争的复杂性。
侯金林[3](2021)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领导国统区文艺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考察》文中提出
杨钰黎[4](2021)在《四川地下党统战工作研究(1945-1949) ——以成都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谢倩文[5](2021)在《中共武汉地下斗争研究(1945-1949)》文中指出
王茜渊[6](2021)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中央南方局从成立之日起,就高举文化抗战的旗帜,通过各种途径领导抗战文化运动。广西抗战文化运动作为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抗战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中国抗战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南方局之所以能够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广西掀起抗战文化运动的浪潮,就是因为南方局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整合广西的抗战文化,并在广西领导建立起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牢牢掌握着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成为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核心。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领导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过程中,推动了广西抗战事业的发展,同时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学术界对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经过初步系统地研究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广西的抗战领导和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也有助于完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国民党统治区领导抗战文化运动的研究体系,同时也有助于学术界对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总体研究,并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除了引言与结语外,从四个大的方面初步探讨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开篇是引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部分,论述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的历史背景和有利条件。认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广西的抗战文化运动逐步兴起;“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下,蒋介石发表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谈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本文从这些背景出发,分析得出为什么中共中央南方局要领导广西的抗战文化运动。同时从广西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及党对于新桂系以及文化人士统战工作的高度重视等方面分析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领导的有利条件。第二部分,通过对史料的认真分析研究,梳理得出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领导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在主要内容方面,南方局通过领导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领导制定灵活的文化工作策略、领导创作丰富的抗战作品、领导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实现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在主要途径方面,南方局通过广西的社会团体、学校、宣传媒介,统一战线,以及依托桂林抗战文化城等途径,调动起人们的抗战积极性,促进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发展。第三部分,对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广西抗战文化运动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和在这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进行归纳。认为南方局领导广西的抗战文化运动所取得的成效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宣传了党的抗战主张、促进了广西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发展等;在特点方面,由于南方局是作为党的秘密机构,不可能也不允许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的、直接的领导一些活动,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借助各种力量来实现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因而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结合”:第一“公开”与秘密的结合,即“公开”与秘密“非法”的领导相结合的方式方法;第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即坚持中共中央所提出的各项原则政策,又从广西实际条件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充分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的政策;第三直接与间接相结合,即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制定的各种政策,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交由广西的中共党组织具体来执行。第四部分,对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广西的抗战文化运动进行全面地考察与研究,从而得出南方局领导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基本经验,并得出对于今天的启示。在经验方面,第一,党的领导是广西抗战文化运动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第二,灵活多样的斗争策略是广西抗战文化运动取得成效的重要途径;第三,重视知识分子是广西抗战文化运动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对于今天文化工作的启示,第一,坚定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任何时候就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党的组织领导,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的思想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第二,结合时代变化灵活调整领导的方式方法。社会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要坚定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调整领导的方式与方法;第三,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知识分子掌握着比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特殊的推动作用,要注重对于广大知识分子的团结和领导,使知识分子全心投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之中。
潘楠[7](2021)在《中共南方局的工商界统战工作研究(1939-1946)》文中研究指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1939年1月至1946年5月),中共中央在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派驻了引领一代传奇的代表机构——中共中央南方局,其担当着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大后方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使命。南方局于存续将近八年的时间里,不仅坚定地执行党中央有关统战工作的指导政策,而且结合敌后国民党统治地区特殊的历史条件,分类分众施策团结了各界人士,其中工商界统战工作同群众工作、文化工作一样,亦是南方局工作的重要构成。由于财政环境的恶劣和经济工作的特殊性,这一时期工商界统战工作别开生面,使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更进一层楼,其特点与启示对当今党的统战工作仍有借鉴意义。本文拟通过对南方局相关史料的考察,采用历史分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比较研究等方法探究了南方局对工商界的统一战线实践,从形成背景、政策演变、工作的策略及特点等方面对其统一战线工作进行全面考察,并分析其统战工作的历史贡献与启示,进一步挖掘了南方局对工商界统战工作的当代价值。本文的研究框架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为何选题南方局,交代本文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分析近代以来的研究情况,进而提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研究办法,以及何处创新。第二章主要介绍南方局对工商界开展统战工作的背景,梳理了党中央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演变,探究了南方局的成立背景及对工商界统战工作的新思路。第三章从多维度展开梳理了南方局对工商界民主人士的统战工作。第四章立足于前文的研究,总结南方局对工商界统战工作的特点。第五章分析南方局的统战工作在当时历史环境中的贡献,进一步探究新时代下其对党做好统战工作的启示。
张佳兆[8](2021)在《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民主同盟是活跃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政坛的重要政治力量,是仅次于国共两党的最大党派。抗战胜利后,民盟在重庆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声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中国的政治前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有别于国共两党的“中间道路”。通过对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研究,既是对民盟历史研究的深化和拓展,也是对战后中国政治格局嬗变研究的提升;同时也可通过民盟的视角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形成的历史脉络,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解和认同。民盟的产生与发展和中国政治形势紧密相关。民盟是由抗战期间的各小党派争取民主团结而联合的产物。民盟改组后,打破了过去的政团局限,开始成为以无党派成员为主的政治联盟,扩大了民盟的政治影响力。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是民盟改组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会议代表的推定、会议议题的安排及经费的筹措等都充满了波折,这也折射出民盟内部的纷争以及对外部政治环境的反应。通过此次大会,民盟充实了领导集体,健全了领导机制,净化了组织成员,而且通过了比较系统的政治报告、宣言及纲领,为民盟后来的发展夯实了基础。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国政坛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国共两党对此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这也影响了民盟的政治抉择,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战后的政治走向。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拉开了民盟政治立场转变的序幕,民盟在此次大会后加强了对盟务的改进,吸纳了不少基层群众,增强了民盟的代表性,也拉近了与中国共产党的距离。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民盟开始由中间立场向革命立场的转变,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党派之一。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不仅是民盟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观察战后中国政治走向的重要窗口,更是为我们今天统战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高静[9](2021)在《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红岩精神是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的斗争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凝结着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代表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在建党100周年之际,红岩精神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宝贵资源,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怀的“活教材”,更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风向标”。因此,研究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加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和发扬民族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红岩精神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形式,调查分析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而提出实践路径。本论文基本架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概述红岩精神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红岩精神概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概述,阐明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二部分:阐述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功能。找准红岩精神的现实价值,阐述红岩精神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第三部分:调查分析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包括调查问卷基本情况、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成效及现存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提出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发挥党史学习教育、高校培养、社会环境营造、大学生自我教育作用,激发大学生的内生动力,真正做到将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史育人、以文化人。
夏广珍[10](2021)在《西北局涉藏工作研究(1941-1954年)》文中认为中共中央西北局从1941年建立至1954年撤销,经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等几个重大历史发展阶段,期间西北局设立相关民族工作机构研究和处理涉藏工作、创办民族院校培养民族干部、争取团结甘青地区藏族上层人士和实力派、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协助西南局进军西藏、贯彻落实《十七条协议》、广泛宣传与践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处理西北地区的涉藏工作与协助西藏和平解放的工作中均做出重要贡献。对西北局涉藏工作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总结西北局涉藏工作的特点、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能够更好地理解党的治藏政策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西北多民族地区解放和解放西藏的曲折历程和艰辛付出,能够更好地还原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原貌,既丰富了对西北局及西藏和平解放的研究,又能为新时期做好西藏工作提供有益借鉴。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西北局从建立到撤销的发展历程。其次,系统梳理了西北局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的涉藏工作。在西藏和平解放前,西北局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民族政策、在延安和兰州等革命重镇吸纳少数民族学员入校学习、争取团结甘青地区的藏族上层人士和实力派等方法处理涉藏工作,在做好藏族统战工作、形成和巩固民族统一战线和推进西北地区的解放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西藏和平解放时期,西北局的涉藏工作以《十七条协议》的签订为界:协议签订前,西北局的涉藏工作主要是协助西南局顺利进军西藏,以促成中央和西藏地方的和谈,故这一时期西北局的涉藏工作主要是为进藏考察路线、修筑交通线、开办藏干班、选派青海寺庙赴藏劝和代表团并提出最早与西藏谈判的“六条”以及配合西南局从新疆、青海两路入藏形成“四路进藏”的战略局势,加强了昌都作战,为促成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和谈及《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做出了重要贡献,推进了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进程;协议签订后,西北局以执行和落实协议为中心开展涉藏工作,组建西北西藏工委负责后藏事务、精心安排护送十世班禅返藏、修筑青藏公路以打通西北到藏交通、培育精英人才参与涉藏工作等,对落实《十七条协议》和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总结了西北局涉藏工作的特点、历史意义与经验启示,西北局能够在西北民族工作和协助西藏和平解放中做出重大功绩,离不开它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指挥、对统一战线方法的运用、民族干部的培育、交通的大力发展及对民族宗教问题的研究,这些涉藏工作经验对新时期做好西藏各项工作提供了历史经验和现实借鉴。
二、抗战期间中共中央南方局争取地方实力派概况(初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战期间中共中央南方局争取地方实力派概况(初稿)(论文提纲范文)
(1)红岩精神永放光芒(论文提纲范文)
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成立 |
坚守在政治斗争最前线 |
大后方的光明旗帜 |
出污泥而不染的作风 |
“狱中八条”的故事 |
(2)国共离合与中共东江抗日武装的发展(1940—1943)(论文提纲范文)
一、统一战线下中共东江抗日武装的快速崛起 |
二、在迎击反共逆流的艰苦斗争中不断成长 |
三、在打破军事“围剿”的严酷考验中走向成熟 |
四、结 语 |
(6)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之处 |
一、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领导的背景和有利条件 |
(一) 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领导的背景 |
1.抗日战争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2.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兴起 |
(二) 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领导的有利条件 |
1.广西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 |
2.广西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抗战文化环境 |
3.中共对广西当局及进步文化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视 |
二、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领导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
(一) 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的主要内容 |
1.领导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 |
2.领导制定灵活的文化工作策略 |
3.领导创作丰富的抗战作品 |
4.领导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
(二) 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领导的主要途径 |
1.社会团体、学校、宣传媒介是主要阵地 |
2.统一战线是主要抓手 |
3.桂林抗战文化城是主要依托 |
三、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领导的成效和特点 |
(一) 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领导的成效 |
1.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
2.宣传了党的抗战主张 |
3.促进了广西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 |
4.推动了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发展 |
(二) 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领导的特点 |
1.“公开”与秘密相结合 |
2.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3.直接与间接相结合 |
四、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领导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
(一) 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领导的历史经验 |
1.党的领导是广西抗战文化运动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
2.灵活多样的斗争策略是广西抗战文化运动取得成效的重要途径 |
3.重视知识分子是广西抗战文化运动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
(二) 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领导的启示 |
1.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
2.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党的领导方式方法 |
3.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中共南方局的工商界统战工作研究(1939-194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共南方局对工商界开展统战工作的背景 |
2.1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演变 |
2.1.1 中共早期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 |
2.1.2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 |
2.2 中共南方局的建立及对工商界统战工作的新思路 |
2.2.1 继往开来的中共南方局 |
2.2.2 中共南方局开展工商界统战工作的新思路 |
第3章 中共南方局对工商界统战工作的多维度实践 |
3.1 加强对民族工商界的联系和帮助 |
3.1.1 民族工商企业的内迁与发展 |
3.1.2 团结和帮助工商界代表人士 |
3.1.3 做好工商界统战工作的舆论宣传 |
3.2 鼓励爱国工商界积极生产,支援抗战 |
3.2.1 激励民营企业,积极生产 |
3.2.2 引导爱国工商界以大局为重,服务战时经济 |
3.3 支持民族工商业,争取经济民主 |
3.3.1 反对国民党的经济政策,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
3.3.2 推动民族工商界走向联合,开展斗争 |
3.4 团结民族工商业,争取政治民主 |
3.4.1 引导工商业者在政治上向共产党靠拢 |
3.4.2 发动工商界共同争取民主政治,建立联合政府 |
第4章 中共南方局对工商界统战工作的特点 |
4.1 方法上,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 |
4.2 策略上,开展合作和坚持斗争相结合 |
4.3 内容上,统一帮扶和区别对待相结合 |
第5章 中共南方局对工商界统战工作的历史价值及启示 |
5.1 中共南方局对工商界统战工作的历史贡献 |
5.1.1 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增强了夺取抗战胜利的力量 |
5.1.2 加强组织建设,迎接革命新高潮 |
5.2 中共南方局对工商界统战工作的当代启示 |
5.2.1 巩固扩大政治共识,加强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建设 |
5.2.2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5.2.3 注重尊重、维护和照顾同盟者利益 |
5.2.4 坚持分类分众施策,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难点、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难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之处 |
第2章 民盟的历史演变及抗战胜利前后的政治格局 |
2.1 民盟的成立与发展 |
2.1.1 统一建国同志会的成立 |
2.1.2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
2.1.3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改组 |
2.1.4 民盟地方组织的建立 |
2.2 抗战胜利前后的政治格局 |
2.2.1 中国共产党对联合政府的诉求 |
2.2.2 国民党对一党专政的坚持 |
2.2.3 国共在抗战胜利后的协商 |
第3章 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过程 |
3.1 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 |
3.1.1 大会时间与地点的确立 |
3.1.2 大会代表的推选 |
3.1.3 大会经费的筹措 |
3.1.4 大会会场的布置 |
3.2 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
3.2.1 大会的开幕仪式 |
3.2.2 大会的日程安排 |
3.3 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议题 |
3.3.1 民盟内部的党派关系 |
3.3.2 民盟的主要纲领问题 |
3.3.3 民盟盟务的检讨与改进 |
第4章 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社会反响、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 |
4.1 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社会反响 |
4.1.1 中国共产党的关注及评论 |
4.1.2 国民党的关注及评论 |
4.1.3 国外的关注及评论 |
4.2 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意义 |
4.2.1 改进了盟务工作,加强了民盟的组织建设 |
4.2.2 明确了政治方向,扩大了民盟的政治影响 |
4.2.3 增进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
4.3 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现实启示 |
4.3.1 统一战线法宝运用的实践 |
4.3.2 新型政党制度形成的促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9)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重点和难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重点 |
1.3.4 研究难点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红岩精神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2.1 红岩精神概述 |
2.1.1 红岩精神形成的客观条件 |
2.1.2 红岩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
2.1.3 红岩精神形成的文化背景 |
2.1.4 红岩精神形成的基本内涵 |
2.2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2.2.1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含义 |
2.2.2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
2.2.3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
2.2.4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2.3 红岩精神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3.1 红岩精神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 |
2.3.2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红岩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
2.4 小结 |
第3章 红岩精神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功能 |
3.1 红岩精神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
3.1.1 红岩精神的党史学习教育价值 |
3.1.2 红岩精神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 |
3.1.3 红岩精神的爱国爱党教育价值 |
3.1.4 红岩精神的红色文化教育价值 |
3.2 红岩精神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3.2.1 政治导向功能 |
3.2.2 思想激励功能 |
3.2.3 实践锻造功能 |
3.2.4 文化传承功能 |
3.3 小结 |
第4章 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分析 |
4.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
4.1.1 问卷设计与实施 |
4.1.2 数据统计方法 |
4.1.3 调研对象情况 |
4.2 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
4.2.1 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情况 |
4.2.2 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效 |
4.2.3 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存问题 |
4.3 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足的原因分析 |
4.3.1 党史教育因素:铸魂育人未走实走深 |
4.3.2 学校因素:阵地作用发挥不充分 |
4.3.3 社会因素:支持和保障力度不够 |
4.3.4 自身因素:红岩精神认识不全面 |
4.4 小结 |
第5章 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
5.1 以党史教育为契机,提高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
5.1.1 掀起红岩精神学习热潮 |
5.1.2 凝聚媒体宣传合力 |
5.1.3 建好红岩精神党宣队伍 |
5.2 以学校教育为主导,拓宽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
5.2.1 融入学生日常管理与教育 |
5.2.2 延伸红岩精神第二课堂 |
5.2.3 加强校园红岩文化建设 |
5.3 以社会教育为依托,优化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5.3.1 政府为弘扬红岩精神提供保障 |
5.3.2 社会为红岩精神学习搭建平台 |
5.3.3 各部门为红岩精神育人凝聚力量 |
5.4 以自我教育为关键,激发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力 |
5.4.1 学习红岩精神,武装头脑思想 |
5.4.2 践行红岩精神,塑造人格魅力 |
5.4.3 弘扬红岩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
5.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10)西北局涉藏工作研究(1941-1954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西北局的发展历程(1941—1954 年) |
第一节 西北局的组织建设与历史地位 |
第二节 西北局的撤销 |
第二章 西藏和平解放前西北局的涉藏工作(1941—1950 年) |
第一节 西藏和平解放前的涉藏工作 |
一、设立民族工作机构 |
二、创办民族学院,培养民族干部 |
三、争取和团结藏族上层人士和实力派,做好民族统战工作 |
第二节 西藏和平解放前西北局涉藏工作的特点与意义 |
一、西藏和平解放前西北局涉藏工作的特点 |
二、西藏和平解放前西北局涉藏工作的意义 |
第三章 西藏和平解放时期西北局的涉藏工作(1950—1954 年) |
第一节 《十七条协议》签订前西北局的涉藏工作 |
一、责成西北局协助西南局解放西藏 |
二、派青海寺庙劝和代表团入藏及提出和谈“六条” |
三、入藏先遣连由南疆入藏北,与独立骑兵师解放阿里 |
四、青海骑兵入藏北,加强昌都作战 |
第二节 《十七条协议》签订后西北局的涉藏工作 |
一、西北西藏工委进藏 |
二、落实《十七条协议》,护送十世班禅返藏 |
三、修筑青藏公路,打通西北到藏的交通线 |
四、选派优秀干部参与涉藏工作 |
第三节 西藏和平解放时期西北局涉藏工作的特点 |
一、以统战十世班禅为重点 |
二、以落实《十七条协议》为中心 |
三、选派优秀干部参与涉藏工作 |
第四节 西藏和平解放时期西北局涉藏工作的意义 |
一、推进了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进程 |
二、为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
第四章 西北局涉藏工作的经验启示 |
一、涉藏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涉藏工作的重要方法:运用统一战线 |
三、涉藏工作的关键:培育少数民族干部 |
四、涉藏工作的生命线:大力发展交通 |
五、涉藏工作的首要问题:重视民族和宗教问题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抗战期间中共中央南方局争取地方实力派概况(初稿)(论文参考文献)
- [1]红岩精神永放光芒[J]. 东方. 湘潮, 2021(08)
- [2]国共离合与中共东江抗日武装的发展(1940—1943)[J]. 尹智博,左双文. 中共党史研究, 2021(04)
- [3]全面抗战时期中共领导国统区文艺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考察[D]. 侯金林. 西南大学, 2021
- [4]四川地下党统战工作研究(1945-1949) ——以成都地区为例[D]. 杨钰黎.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1
- [5]中共武汉地下斗争研究(1945-1949)[D]. 谢倩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6]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广西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研究[D]. 王茜渊.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中共南方局的工商界统战工作研究(1939-1946)[D]. 潘楠. 山东大学, 2021
- [8]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研究[D]. 张佳兆.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9]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高静.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10]西北局涉藏工作研究(1941-1954年)[D]. 夏广珍.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