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算结合教学研讨会在长沙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宁宣[1](1985)在《三算结合教学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文中研究指明 为了总结交流小学教学三算结合教学经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全国三算结合教学研讨会于1984年11月在长沙召开。参加会议的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三算结合教学实验的学校
郑雪松[2](2011)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 ——以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为个案》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明确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对解决民族问题意义重大。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一些政策法规保障高校加大民族预科、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的培养。发展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伟大举措,是适应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需要,对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在党和国家的支持及有关政策法规的保障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取得了巨大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预科生源被城市富裕阶层所垄断,预科毕业生回乡率日趋减少,预科生的学业进步也受到质疑,因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尚待探索研究。本研究遵循文化再生产、最近发展区等理论范式,采用主位与客位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横向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和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在运用观察、访谈和发放问卷等田野调查法对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现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教育学、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和政策学的有关理论,探讨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个案的社会意义,并结合共性与差异性的视域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置于市场经济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最后结合个案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对策进行探究。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的背景、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目的,综述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并进行述评,阐述了本研究采用的理论范式、研究取向、具体方法、研究范围和研究过程。最后,对教育、民族高等教育、预科、预科教育、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等相关概念进行再认识。第二章: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和发展及发展的政策与体制保障进行了梳理,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和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三章:运用观察、访谈和发放问卷等田野调查法对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课堂、教学管理、学生和学院社会生态环境现状等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考察和研究。第四章:在结合历时性研究法对问卷进行总结分析和呈现与展示文化负荷者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态度与观点的基础上,采用文化人类学的客位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成就、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释。为了能有效地解决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存在的问题,采用共时比较研究法对国内其它民族预科教育和国外预科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第五章:在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和发展进行梳理和对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再生产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成就归因理论等理论范式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教育公平的目标下从事着少数民族精英群体的文化再生产、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学业进步、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定位取向等置于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环境中进行思考,认识到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的所而临的机遇与挑战。第六章: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强调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有不容置疑的客观必要性,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仅是贯彻党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宏观层面和学校层面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对策进行探究。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引起人们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从事着少数民族精英群体文化资本再生产的关注,揭示教育公平目标下的少数民族弱势群体面对优惠政策的无奈;在于引起党和国家重视少数民族预科生定向就业的保障问题,以确保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促进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方面的作用;在于引起预科教育工作者和相关领导部门科学定位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谋求其健康发展。同时,本研究将人类学的观察法引入到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并尝试从文化再生产理论视角来解释教育公平目标下少数民族精英群体的文化再生产。
陈高木[3](2012)在《牢记教导 实践人生价值——纪念周总理“不要把算盘丢掉”指示发表40周年》文中提出1972年10月14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周恩来总理接见了美藉华人中国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和夫人。在交谈中,周恩来总理询问了美国使用计算机的情况,李政道回答了有关问话后说:"我们中国的祖先很早就创造了最好的计算机,这就是到现在还在使用的算盘。"这时,周总理向在座的同志说:"要告诉下面,不要把算盘丢掉。猴子吃桃子最危险。"因谈兴旺盛,会见时间竟破例地延续了近四个小时。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审阅中国珠算积极活动家
魏佳[4](2009)在《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学数学课程,始于清朝末年。晚清时期,伴随着中与西的文化激荡,传统与现代的思想交融,应政治经济需要而求教育作出突变之产物的小学数学课程诞生了。小学数学课程从民间传授算术到小学堂算术,再到小学数学,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或文化变革的强力作用,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小学数学教科书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的主要载体,从原初的译介走向编著,从简单的移植走向创生,从匆匆的草创走向发展,在“日本化”、“美国化”、“苏化”的基础上,从不断的模仿照搬逐渐走向“自主化”,从不断的自主改革逐渐走向成熟,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小学数学教科书概貌。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作为小学数学教科书的集中体现、实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乃至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之核心,其内容的取舍、深浅度是否合适,内容的编排、呈现方式是否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以至影响未来人才的质量。审视我们今天的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在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同样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教科书先进的编写经验;另一方面从历史角度对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自身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理论提升也是尤为必要的。本研究从历史的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分析等方法,对20世纪我国(主流)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百年演变历程作了全景式展示,以此作为小学数学教科书改革路径探幽的落脚点。全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充分挖掘、梳理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辩证地、全面地、客观地纵观这一变革过程,分析影响其变革的内外因素,在积极关照今天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审视、分析这一历史画卷,从中探寻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历史经验和有意义的启示和借鉴。其中既有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古为今用”的现实感;既对我们当前理解21世纪基唇逃纬谈母镏行⊙öЫ炭剖槟谌莸母母锞哂邢质狄庖?又对我们明确今后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变革趋势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同时,这一系列演变与变革,也展现了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发展的脉络,会给我们把握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的方向以启示,会给我们继承优秀传统、创新和发展小学数学课程教材以帮助。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简略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意义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的重要概念以及时间范围、地域范围作出界定,力图使读者对论文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把握。第二章综述国内、国外关于小学数学教科书史的相关研究,既肯定前人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同时又指出尚存的问题,从问题入手,寻找本论文研究的突破口。第三章以20世纪上半叶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演进为线索,进行历史剖析。依据重要的教育政策和事件,将20世纪上半叶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清末新政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02-1911);第二阶段民国初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12-1926):第三阶段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27-1949)。分别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演变的历史过程以及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具体论述和分析。第四章剖析20世纪下半叶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依据同样的划分标准,将20世纪下半叶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初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50-1957);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58-1965);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66-1976):第四阶段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977-1985);第五阶段深化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986-2000)。各个阶段除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以外,民间的社会思潮及当时的教育教学实际状况也各有特点,它们共同营造了不同阶段的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特点。第五章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变革与外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及教育内部的教育宗旨、教育目的、学制、课程观、数学观、知识观的嬗变等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提炼出在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教科书内容的发展主要依赖外部因素;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教科书内容的发展主要依赖内部因素;外因与内因从分离走向融合才能更加有利于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第六章总结归纳20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得出八点启示。(1)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改革的阶段性特点。(2)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在相对稳定中谋求渐进式发展。(3)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直线式”与“螺旋式”编排的钟摆现象。(4)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呈现从重“演绎”转为重“归纳”。(5)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需在知识、儿童、社会三者之间寻求动态平衡。(6)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几大趋势,即:①从一元走向多元;②从双基走向四基;③架设数学和生活之间的桥梁;④注重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综合;⑤寻求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儿童心里发展顺序的动态平衡;⑥计算器、计算机走进小学数学教科书。(7)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既要面向世界又要立足本国,处理好西学与本十化的关系,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8)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审权应在“统”和“放”中寻求动态平衡。本研究的拟创新之处:第一,以大量原始资料为依据,首次较为系统地梳理了20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对建国前五十年不完全统计的135套小学数学教科书(不包括不完全统计的解放区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0套和汪伪政府的小学数学教科书9套)和建国后16套半全国通用小学数学教科书(不包括不完全统计的340套地方小学数学教科书)的整理,是本研究的一个新的发现。第二,基于史料的分析,从影响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近百年发展的因素中总结出在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教科书内容的发展主要依赖外部因素;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教科书内容的发展主要依赖内部因素;外因和内因应从分离走向融合,才能更加有利于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第三,从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近百年的历史发展轨迹提炼出了对当今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改革和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有意义的启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诠释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的发展路向。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一,由于解放前的小学数学教科书史料非常分散、零碎,解放后的地方小学数学教科书史料非常繁杂,致使资料的收集过程非常艰难,因此难免存在疏漏。第二,理论基础薄弱,没有很好地做到史论结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百年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从零散走向系统、从学科导向走向价值导向,其中既有继承、传延的成分,也有新质因子的增长与嬗变。“统新故而视其通”——立足于今,融会古今;“苞中外而计其全”——立足于中,兼采中外。考察、审视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整个历程,科学总结既往的成功经验,认真吸取违背教育规律而曲折起伏的失误教训并辨析其演变的深层原因,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与未来。因为,历史会为我们解读今天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以最深刻的启迪,而面向世界又会使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明晰自己的使命。
黄迪皋[5](2011)在《从外推走向内生 ——新中国中小学教研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中小学教研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酝酿期(1949年-1951年)、初创期(1952年-1956年)、成型期(1957年1965年)、停滞期(1966年-1976年)、重整期(1977年-1982年)、规范期(1983-2000)、完善期(2001-今)等七个阶段。60年的历程,作为我国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它是怎样产生的?它具有哪些独特价值和优势?国外有没有相应的制度?它对新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21世纪的今天,特定历史时期的各种条件不复存在,它遇到了哪些挑战?我国中小学教研制度将走向何方?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疑虑,恰好成为了本研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采取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相结合、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系统分析和重点深入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时间与问题结合的方式安排结构框架,力求在了解各个阶段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新中国60年来我国中小学教研制度的产生、演变与发展的变迁,并结合世界各国教研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着重分析了我国中小学教研制度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本研究认为,我国中小学教研制度是特定历史条件下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体系,它的产生、演变和发展都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基本理清了中小学教研制度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了新中国这种从上至下的“外推型”教研制度的主要价值、意义和现实困境,并在总结世界各国教研制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外推走向内生,改变自上而下的单一教研模式,推动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制度。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课题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与本论文有关文献研究进行了分析以及本研究的主要思路及设计。第二章:中小学教研制度的初创与定型。新中国中小学教研制度的产生,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它的出现既是新中国政权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师水平、改造旧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的需要,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具体体现。不可否认,它的出现对于提高新中国中小学的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一时期的教研制度基本确立了以行政力量推动教学科研发展的“外推型”教研制度的体系。第三章:中小学教研制度的发展与演变。新中国教研制度产生以后,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每一次发展变迁都有其领域内外的环境变化并对教研制度产生重大影响。“文革”之初,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的破坏,政府教研机构名存实亡,教研制度的建设陷入低谷,教研活动无法开展;随着“文革”的结束,中小学教育面临着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的艰巨任务。这一时期,全国省、地、县级教研部门陆续恢复重建、改建或新建,中小学普遍设立了教研组,四级教研体制基本形成,成为中国独特的教学管理模式;进入新的世纪,“外推型”教研制度进一步规范发展但也遇到了现实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深入,“外推型”教研制度失去了原有的基础,教研的重心也发生了转移。第四章:“外推型”教研制度的经验与困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研制度,因局势动荡而起伏,也伴随着时势的稳定而发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走的是一条从上至下、由外力推动的“外推型”教研制度。这种制度在保障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的集中供给、保证国家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推动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和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正是由于这种制度,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质量。但是随着教育内外环境的变化,“外推型”教研制度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大障碍。本章试图理性分析中小学教研制度的主要成就,揭示这种制度的现实困境。第五章:中小学教研制度的走向与构建。新中国中小学教研制度从国外舶来移植,在艰难中创生,经历了激进式的教育革命、制度流变与偏离、规范化发展。目前面临着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推进,教育重心的下移、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如何面对众多的现实困境,推动教研制度的改革是顺应时代需要、继续保证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也是国际中小学教研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推动校本教研,努力使“外推型”教研制度向“内生型”教研制度转变,那就要确立以校本教研为核心,以教师作为校本教研的主体,改革教研体系结构,创新教研实施机制。
苏丽卿[6](2006)在《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邓小平同志说:“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发展的全程,从教材史的角度对其进行纵向研究,可为教材的建设提供借鉴,对于当前的数学课程建设来说,不仅有现实意义,而且也有理论研究价值。 本文根据新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将小学数学教材五十五年发展历程划分为八个时期,主要采用文献法对教材发展进行了探讨。注意研究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背景,着重探讨了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主要特点及突出问题。研究表明,教材既反映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变化和发展对它的要求,又受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不同时期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特色(状况),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还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演变做了简要的分析。传统的教材知识内容几经增删,逐步形成现今新教材内容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对数学教育的深刻影响,也体现了教材编写的逐步完善过程。 最后,笔者对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的发展进行了思考,由此得出了关于教材建设的五点启示,并提出编写教材要处理好的四个关系和需要注意的四个方面。 本文力图将小学数学教材改革放置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历史背景下予以审视,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教材的主要特点及突出问题,是客观反映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五十五年发展历程的一次尝试。限于时间、资料和笔者的水平,本文还缺乏国际视野的审视,对教材改革背景、教材编写使用情况等挖掘欠深入,在研究深度上尚不够。
喻本伐,曾蓉[7](1999)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大事记(二)》文中研究表明
赵亚梅[8](2008)在《建国以来湖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研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教研是伴随着学校教育出现的,也就是说,自从有了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就必然产生了教研活动;然而教研活动制度化,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且建立什么样的教研制度,该制度应该要如何发展,不同教研制度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也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以教研制度为对象开展研究,在我国目前来说还不多见。本文站在理论的高度,同时又密切联系实际,对我省建国以来的教研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希冀对我省未来教研制度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作用。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简要介绍本研究产生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和目前国内外对教研制度研究的基本情况,并对一些核心概念做了界定,说明了本研究采用的方法。第二部分是“建国以来我省教研制度的沿革”。文章将此历史沿革分为六个时期:教研制度产生之前的酝酿阶段、正式确立阶段、混乱偏离阶段、调整整顿阶段、变革发展阶段以及进入新世纪的纵深发展阶段。试图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明教研制度发展的历史脉络。第三部分是“教研系统分析”。对建国以来我省教研制度系统内部各因素如教研主体、教研目的、教研内容、教研方法、教研模式、教研特点等逐一进行分析,以说明教研工作的真实过程。第四部分是“教研制度效果分析——经验与问题”。教研制度的价值最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并由教研效果来说明。我省建国以来实行的教研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省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的发展,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也潜藏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原因,我们必须要对此进行揭示才能明确新时期我省教研制度发展的走向。第五部分是“新时期我省教研制度改革的走向”。校本教研的产生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然而校本教研制度要如何建设却是一个新的历史课题。本章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王艳萍[9](2019)在《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 ——以砂子塘小学集团化办学为例》文中指出集团化办学在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实践与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众多专家、学者对于集团化办学的意义、成效、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分析,笔者作为集团化办学核心校的管理者,多年来亲历集团化管理,深刻认识到,集团化办学中核心校的建设与发展是集团化办学成败的关键。中小学教育集团的核心校以办品质教育为主导,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功能,其主要特征有:一是在区域有较强影响力;二是教师队伍有较强的培植能力;三是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的指导能力以及统筹、协调、规划能力;四是注重自身的发展与创新,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学生活动等方面具有自身特色。核心校是集团化办学的核动力和原动力,其自身发展关系到集团发展的成败。笔者试图探讨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核心校在高位建设方面的实践思考,并就砂子塘小学在砂子塘教育集团的核心地位、建设实践和发展策略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主管部门遴选、培育、发展核心校提供建议。本研究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小学集团化办学的概念及理论基础;二是研究砂子塘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历程及成效;三是研究砂子塘小学集团化办学的主要经验;四是研究砂子塘小学集团化办学面临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对策。本研究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充分查阅、梳理砂子塘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出核心校发展的“四轮驱动”和集团化办学的四大优势;采用访谈调查法,走访了集团分校及本部主要行政,了解集团化管理核心校办学模式、师生管理、育人方式、凸显特色等方面的举措,提炼了集团化办学成功之道;采用文献研究法把握国内外研讨动态,为课题研讨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本文的基本结论有:1、总结了集团化办学核心校建设的基本策略,概括为“四轮驱动”,主要有:坚持正确而长远的育人理念——成长教育;坚持凝聚而鲜活的团队建设——“三剂”文化;坚持创新而实效的课程改革——三种课堂;坚持内涵和生长的人才培养——阳光管理轮训。2、分析了集团化办学核心校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从外部条件——集团架构缺失、组织关系不清、核心校负担过重;内部条件——人才缺口大、硬件环境缺失两方面来谈;3、提出了集团化办学核心校持续发展的策略,主要有厘清组织关系、健全管理机制、促进品牌辐射、保障人才供给等。
陈子镜[10](2012)在《我被选聘为中珠协算法会委员 三算会顾问和“特邀理事”任职历程的回顾》文中指出我出生在兵慌马乱、炮火连天、土匪拉锯、日本烧杀、民不聊生的苦难日子里,促使我这个穷孩子走投无路、上学无门。农村初小课本没有念完,每天晚上就在喂牲口圈里,学打算盘和练毛笔字。从我1934年(10岁)开始学算盘,到我2011年(88岁)编著《珠心算"一口清"教与学》(专为培训教师用书,由山西希望出版社正式出版)、己度过78个春秋。1941年(17岁),就凭自己会写毛笔字,聘到本县全坡村教了小学;1958年,就凭自己会打算盘,调到县教委当了
二、三算结合教学研讨会在长沙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算结合教学研讨会在长沙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2)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 ——以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目的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的目的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已有的研究成果 |
二、相关国内研究文献 |
三、相关国外研究文献 |
四、相关研究动态简评 |
第四节 主要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范围和主要过程 |
第五节 相关概念阐释 |
一、教育与民族高等教育 |
二、预科与预科教育 |
三、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
四、民族班与民族预科班 |
第二章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预科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大学预科 |
二、新中国成立前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 |
一、发展的历程 |
二、政策与体制保障 |
第三节 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变迁 |
一、预科教育学院概况 |
二、预科教育沿革 |
第三章 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现状考察 |
第一节 课堂考察 |
一、课程设置考察 |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考察 |
三、师资队伍考察 |
第二节 教育教学管理考察 |
一、教学管理考察 |
二、教育制度考察 |
第三节 社会生态环境考察 |
一、所在大学的支持与互动 |
二、合作与交流 |
第四节 学生考察 |
一、文化背景 |
二、文化冲突与困惑 |
三、调适与认同 |
第五节、开学典礼仪式 |
第四章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调查总结与对比分析 |
第一节 被调查中央民族大学预科生问卷总结分析 |
一、自然情况与家庭背景 |
二、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职业 |
三、学院教育情况 |
四、就业地点选择 |
第二节 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主要观点 |
一、老师的主要观点 |
二、管理人员的主要观点 |
第三节 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成就、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主要成就 |
二、基本经验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对比分析 |
一、国内民族预科教育比较 |
二、国外预科教育类型 |
第五章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理性思考 |
第一节 市场经济冲击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 |
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精英群体的文化资本再生产 |
一、国家举办预科教育的初衷 |
二、少数民族精英群体的文化资本再生产 |
三、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初衷背离 |
第三节 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业成就(进步)归因的多视角诠释 |
一、语言视角分析 |
二、认知视角分析 |
三、文化模式视角分析 |
四、文化资本视角分析 |
第四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定位"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
一、对"实然"定位的重新审视 |
二、确定"应然"定位 |
三、"实然"与"应然"发展的统一 |
第六章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探究 |
第一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 |
一、民族平等政策的具体体现 |
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三、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宏观层面 |
一、提升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地位 |
二、完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招生就业政策并依法实施 |
三、调整培养规模和单位归属 |
四、加强合作与交流 |
五、重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 |
六、加大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建设 |
第三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微观层面 |
一、优化课程结构和加强教材建设 |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三、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
四、实行和规范学分制改革 |
五、打破"全国班"和"新疆班"的划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部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单位简介 |
附件二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情况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 |
附件三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课堂写真 |
附件四 一位预科生的一周学习与生活日志 |
附件五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重要文件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3)牢记教导 实践人生价值——纪念周总理“不要把算盘丢掉”指示发表4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4)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
1.3 研究的问题、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的问题 |
1.3.2 研究的思路 |
1.3.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综述 |
2.2 国外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综述 |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历史沿革 |
3.1 清末新政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02—1911) |
3.1.1 背景 |
3.1.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
3.1.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
3.1.4 总体评价 |
3.2 民国初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12—1926) |
3.2.1 背景 |
3.2.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
3.2.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
3.2.4 总体评价 |
3.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27—1949) |
3.3.1 背景 |
3.3.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
3.3.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
3.3.4 总体评价 |
第4章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历史沿革 |
4.1 建国初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50—1957) |
4.1.1 背景 |
4.1.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
4.1.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
4.1.4 总体评价 |
4.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58—1965) |
4.2.1 背景 |
4.2.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
4.2.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
4.2.4 总体评价 |
4.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66—1976) |
4.3.1 背景 |
4.3.2 各地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
4.3.3 总体评价 |
4.4 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977—1985) |
4.4.1 背景 |
4.4.2 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概况 |
4.4.3 小学数学教科书案例分析 |
4.4.4 总体评价 |
4.5 深化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986—2000) |
4.5.1 背景 |
4.5.2 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概况 |
4.5.3 小学数学教科书案例分析 |
4.5.4 总体评价 |
第5章 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动因分析 |
5.1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外部动因 |
5.1.1 政治变革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
5.1.2 经济变革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
5.1.3 文化变革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
5.2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内部动因 |
5.2.1 教育宗旨、教育目的、学制的嬗变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
5.2.2 课程观、数学观、知识观的嬗变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
5.3 外因与内因:从分离走向融合 |
第6章 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6.1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改革的阶段性特点 |
6.2 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在相对稳定中谋求渐进式发展 |
6.3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直线式"与"螺旋式"编排的钟摆现象 |
6.4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呈现从重"演绎"转向重"归纳" |
6.5 小学数学教科书需在学生、知识、社会三者间寻求动态的平衡 |
6.6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几大趋势 |
6.7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既要面向世界又要立足本国 |
6.7.1 实事求是地批判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洋为中用 |
6.7.2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古为今用 |
6.8 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审权应在"统"和"放"中寻求动态平衡 |
结束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从外推走向内生 ——新中国中小学教研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渊源:启迪、醒悟与经历 |
二、困惑:印象、感触与忧思 |
三、价值:探究、把握与指导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说 |
一、教研与制度 |
二、教研制度 |
三、外推与内生 |
四、校本教研 |
第三节 相关研究述评 |
一、教研制度及其演变 |
二、教育科研(教研)及其机构 |
三、校本教研及其制度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设计 |
一、研究方法论的选择 |
二、研究框架的敲定 |
三、价值取向的思考 |
四、创新期望及其实现 |
第二章 中小学教研制度的初创与定型(1949-1965) |
第一节 新中国教研制度的酝酿 |
一、国家需要:国家教育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二、严峻现实: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成为时代迫切的需求 |
三、艰难探索:新学制改革实验的实施与推行 |
四、全面学苏:学校教研组织的订立 |
第二节 新中国教研制度的初创 |
一、保障供给:外推型教研制度的萌芽 |
二、强制规范:学校教研组织机构建设的制度化 |
第三节 新中国教研制度的成型 |
一、标志性事件:外推型教研制度的定型 |
二、配套工程:学校教研机构与规范的制度化 |
第三章 中小学教研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外推型教研制度的停滞与偏离(1966-1976) |
一、学校教育工作基本停止 |
二、学校教研体系的废弃与偏离 |
三、政府教研机构名存实亡 |
第二节 外推型教研制度的重整与发展(1976-2000) |
一、拨乱反正:外推型教研制度的恢复重建 |
二、优化配置:外推型教研制度的规范发展 |
三、锦上添花:外推型教研制度的机制更新 |
第三节 外推型教研制度的转型时期(2001-) |
一、教研制度关系结构发生变化 |
二、教研管理体制机制不断翻新 |
三、学校教研机构与规范体系有所调整 |
第四章 中小学教研制度的经验与困境 |
第一节 外推型教研制度的主要成就 |
一、保障有限教研资源集中供给 |
二、保证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 |
三、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
四、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
第二节 外推型教研制度的基本经验 |
一、通过行政部门及其附属机构实现政府主导 |
二、保持"供给保障"与"精神支持"相辅相成 |
三、力图"发展导向"与"规范调控"相互支撑 |
第三节 新中国教研制度的现实困境 |
一、前提改变:外推型经验难以适应当下需求 |
二、规制缺失:教研经费体制改革举步维艰 |
三、推进乏力:学校教研机制创新阻力重重 |
第五章 中小学教研制度的走向与构建 |
第一节 中小学教研制度的未来走向与分析 |
一、学校成为教研制度的创新主体 |
二、校本教研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动力 |
三、教师成为校本教研开放系统的中枢 |
第二节 国际先进教研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
一、欧美中小学教研的相关制度 |
二、日本中小学教研的相关制度 |
三、苏联(俄罗斯)教研的相关制度 |
四、印度及其他国家教研的相关制度 |
第三节 中小学教研制度的未来与构建:内生型教研制度 |
一、内生型教研制度之内涵 |
二、内生型教研制度是中小学教研制度未来走向的必然选择 |
三、内生型教研制度的具体构建 |
结语 |
一、厘清了中小学教研制度的发展历程 |
二、探究了中小学教研制度的主要成就 |
三、剖析了"外推型"教研制度的现实困境 |
四、提出了中国教研制度的基本走向和未来构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的课题 |
后记 |
(6)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选题缘由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小学数学教材的涵义 |
2.2 国外关于小学数学教材发展的研究 |
2.3 国内关于小学数学教材发展的研究 |
3. 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发展的研究 |
3.1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及编排 |
3.2 小学数学教材的沿革 |
3.2.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1949-1952年) |
3.2.2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1952-1957年) |
3.2.3 社会主义建设初探时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1957-1960年) |
3.2.4 社会主义建设继续探索时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1960-1965年) |
3.2.5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1966-1976年) |
3.2.6 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1977-1985年) |
3.2.7 深化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1986-2000年) |
3.2.8 知识经济时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2001年-现在) |
3.3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演变 |
4. 对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的思考 |
4.1 对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的反思 |
4.2 对未来小学数学教材的展望 |
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建国以来湖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2 教研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 “教研制度”概念的界定 |
1.4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建国以来我省教研制度的沿革 |
2.1 教研制度产生前的酝酿阶段:1949——1951年 |
2.2 正式确立阶段:1951——1966年 |
2.3 混乱偏离阶段:1966——1976年 |
2.4 调整整顿阶段:1977——1984年 |
2.5 变革发展阶段:1985——2000年 |
2.6 创新发展阶段:2001年—— |
第三章 教研系统分析 |
3.1 教研主体:谁来教研 |
3.2 教研目的:为谁教研 |
3.3 教研内容:教研什么 |
3.4 教研方法和模式 |
第四章 教研制度效果分析——经验与问题 |
4.1 曲折中前进的教研活动 |
4.2 教研制度建设取得的经验 |
4.3 潜藏在成果背后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新时期我省教研制度改革的走向 |
5.1 校本教研制度:新世纪的抉择 |
5.2 校本教研与集中教研:二者不可偏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 ——以砂子塘小学集团化办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内容、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章 小学集团化办学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小学 |
2.1.2 集团化办学 |
2.1.3 核心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品牌效应理论 |
2.2.2 系统优化理论 |
第3章 发展之路:砂子塘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历程及成效 |
3.1 实践故事 |
3.1.1 由一所“学校”到一个“集团” |
3.1.2 由科研兴校到文化立校 |
3.1.3 由专业引领到成长关怀 |
3.1.4 由特色教育到多元文化 |
3.2 发展之路 |
3.2.1 积累发展阶段:扎实教学,艺体争鸣(1963—1979) |
3.2.2 跨越发展阶段:联合办学,课题引领(1980—1992) |
3.2.3 改革发展阶段:勇立潮头,敢为人先(1993—1999) |
3.2.4 扩张发展阶段:资源辐射,内外共生(2000—2011) |
3.2.5 多元发展阶段:多种模式,灵活施策(2012 年—至今) |
3.3 办学成效 |
3.3.1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得到拓展 |
3.3.2 砂子塘教育理念达成共识 |
3.3.3 管理互动形成良好氛围 |
3.3.4 各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
3.3.5 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
3.3.6 集团各校特色彰显 |
第4章 发展之道:砂子塘小学集团化办学的主要经验 |
4.1 核心校建设夯实好根基 |
4.1.1 坚持正确而长远的育人理念——成长教育 |
4.1.2 坚持凝聚而鲜活的团队建设——“三剂”文化 |
4.1.3 坚持创新而实效的课程改革——三种课堂 |
4.1.4 坚持内涵和生长的人才培养——阳光管理轮训 |
4.2 集团起步构建好模式 |
4.2.1 三独立三统一给足发展空间 |
4.2.2 核心校科学谋划制定好策略 |
4.2.3 核心校无偿输出奠定好基础 |
4.2.4 集团校精诚团结营造好氛围 |
第5章 发展之思:砂子塘小学集团化办学面临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对策 |
5.1 集团运行机制有待完善的问题 |
5.1.1 集团统筹不足 |
5.1.2 集团管理乏力 |
5.1.3 集团资金短缺 |
5.2 核心校负担过重的问题 |
5.2.1 核心校人才缺口的问题 |
5.2.2 核心校硬件缺失 |
5.3 相关对策 |
5.3.1 厘清组织关系 |
5.3.2 健全管理机制 |
5.3.3 促进品牌辐射 |
5.3.4 保障人才供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关于砂子塘小学集团化办学成效及建议的调研访谈提纲 |
四、三算结合教学研讨会在长沙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算结合教学研讨会在长沙召开[J]. 宁宣. 宁夏教育, 1985(01)
- [2]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 ——以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为个案[D]. 郑雪松.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3]牢记教导 实践人生价值——纪念周总理“不要把算盘丢掉”指示发表40周年[J]. 陈高木. 珠算与珠心算, 2012(05)
- [4]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研究[D]. 魏佳. 西南大学, 2009(10)
- [5]从外推走向内生 ——新中国中小学教研制度研究[D]. 黄迪皋.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6]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发展研究[D]. 苏丽卿. 西南大学, 2006(11)
- [7]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大事记(二)[J]. 喻本伐,曾蓉.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9(02)
- [8]建国以来湖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制度研究[D]. 赵亚梅.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
- [9]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 ——以砂子塘小学集团化办学为例[D]. 王艳萍. 湖南大学, 2019(07)
- [10]我被选聘为中珠协算法会委员 三算会顾问和“特邀理事”任职历程的回顾[J]. 陈子镜. 珠算与珠心算,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