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提出支持经济发展的新举措(论文文献综述)
李洋[1](2021)在《J银行PX分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全国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可支配收入持续增收。此后,国内利率市场改革进程持续深入,分期消费与提前消费等概念逐渐深入国民心中,在大多数国民金融意识增强的同时互联网金融悄然兴起。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结构产生较大变动,经济发展呈新态势,在此背景之下,国内金融市场环境发生改变,商业银行受到较大冲击,盈利空间遭到极大缩减,且业务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情况。由此本文以J银行PX分行为研究对象,探讨J银行PX分行个人贷款业务现阶段发展策略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以期为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着重于个人贷款业务的探索与研究,持续深化改革业务发展策略,增强策略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帮助商业银行打破盈利空间缩小、发展缓慢的现状,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增强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将个人贷款业务营销视为研究方向,以J银行PX分行为代表,结合其营销环境实况,深入调研其整个发展历程以及业务开展实况,通过整合分析指出其现阶段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问题,以及后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其业务拓展的优劣势,帮助其更好的拓展相关业务。其中,研究基于营销组合理论对其现阶段业务拓展情况以及营销策略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其当前营销策略缺陷的同时提出对应的改进策略。例如,产品的创新与细化为产品策略方面的建议;定价主动权的提升与采取差异化利率政策为价格策略方面的建议;加快线上下平台渠道的建设为渠道策略方面的建议;产品促销手段的多元化与产品宣传力度的加强为促销策略方面的建议;客户经理考核机制与培训机制的优化完善为人员策略方面的建议。此外,研究从组织、制度与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出发,对其业务产品的改进策略提供了全面的保障措施建议,确保相关营销策略能够有效落实,发挥出最佳的效果。总得来说,本文以J银行PX分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个人贷款业务产品营销策略的多方面深入,剖析其优劣势,并指出其策略缺陷,力求通过相关建议的提出,帮助其更好的实现业务的优化升级,推动其健康持续发展,对其他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改革转型有着不错的借鉴价值。
宫小胜[2](2021)在《商业银行旅游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以农行N分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势头明显放缓,而对经济结构转型调整的速度不断增速,银行监管度以及利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互联网金融、旅游金融的不断渗透,银行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各种消费需求成为现下主要需求主体,而第三产业则在产业结构中占比加重。随着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呈现出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旅游消费成为国民消费的重要组成,融入金融创新的旅游消费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的要求,同时也对金融业及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除此之外,近年来互联网业务的创新发展不断渗透到各个行业,互联网与金融的巧妙结合逐渐成熟,创新迭代的相互结合使金融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传统银行业的发展需要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在发展过程中不但需要对经营模式实施积极的改善与创新,同时还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发展战略。在当前阶段,全国85%以上的城市以及80%以上的区县已经将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行业。与此同时,国内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消费者的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由此可见,在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旅游金融业务的开展与完善。通过旅游金融业务的开展不仅可以促进银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银行之间差别化竞争力的提升。本文对代表性农行N分行旅游金融业务问题展开研究,采用了提出问题、揭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着重利用文献研究法、统计描述法、案例分析法展开研究。全文首先提出了农行N分行发展旅游金融业务的问题,其次结合现状梳理了该分行旅游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再次科学剖析了该分行发展旅游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旅游金融业务的建议。通过本文,形成以下主要结论:(1)经对农行N分行旅游金融业务发展现状揭示发现,农行N分行发展旅游金融业务具有必要性,其是应对金融脱媒新挑战、提高多样化经营发展、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现实所需,且该分行旅游金融业务总体呈现发展的态势,在旅游金融业务类型、规模、增速、结构等方面均体现明显的发展特征;(2)经对农行N分行旅游金融业务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影响农行N分行旅游金融业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业务结构、业务品类、业务营销、业务风控、业务安排,这为进一步发展该分行旅游金融业务发展问题提供了经验与方向;(3)经对农行N分行旅游金融业务发展存在问题发现,该分行存在旅游金融业务内部结构不均衡、旅游金融业务产品类别不丰富、旅游金融业务营销推广不充分、旅游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不科学、旅游金融业务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4)经对农行N分行旅游金融业务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发现,忽视旅游金融业务的多样性发展、未有效捕捉客户非息收入业务需求、对一般客户群体营销推广认识局限、旅游金融业务缺乏风险控制意识、轻视非息收入业务发展的员工作用是造成相关业务发展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5)结合实证分析、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从转变经营理念、发展模式及优势提出农行N分行旅游金融业务发展的总体思路,并提出精心培育金融服务密集型的旅游金融业务、拓展旅游金融业务多样化产品、注重品牌建设实行差异化营销、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推动旅游金融业务、提高员工专业服务促进旅游金融业务发展的具体措施。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意义。理论层面上,通过对代表性农行N分行发展旅游金融业务的问题研究,能够从案例角度对现有研究成果形成补充,丰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业务发展相关理论内涵;实践层面上,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有利于为他行提供参考借鉴,有利于同质化商业银行提升旅游金融发展水平,因而本文研究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卫峥,马锐,王岩,赵伯璇,张姝[3](2021)在《奋辑丝路 奇擎未来——中国工商银行五域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记略》文中认为曾经,陆上丝绸之路作为长期交流与融合的文化线路,是一个符号,一个过程,一种精神的象征。这条横贯欧亚、绵延万里的伟大商路,缔造了人类历史上经贸文化交流的奇迹,因华美而矜持,因富有而远藏。从构想到现实,而今"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复兴这条伟大的道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庞大的地理区域浓缩为一个个由重镇节点绘成的纵横交错的线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平台。为此,《现代商业银行》邀请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地区的中国工商银行分支机构——甘肃省分行、青海省分行、宁夏区分行、新疆区分行、西藏区分行五位行领导做客"慧谈·公司金融Fintech"栏目,共话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如何立足本地实际、找准位置、发挥优势,落实工商银行的部署要求,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努力拓展改革发展新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毋庸置疑,一个新思路,一条新丝路,一曲合奏正在响起。
许创强[4](2020)在《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国有企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优化国有企业治理架构,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就必须进一步坚持与完善党的领导。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发展形势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述与新方略,为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方向指南。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金融业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命脉,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中坚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新时代加强和改善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应主动把握新时代金融业发展新形势、新常态与新机遇,充分认识到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创新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增强做好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此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在党建任务与银行业务融合、党建功能与企业治理均衡、政治优势与经济效率发挥、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兼顾等方面,尚存在不少棘手问题与现实挑战。鉴于此,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新理念、掌握党建工作新要求、把握党建工作新目标。通过创新和优化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多重机制,探索系统、有效的党建工作新路径,将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打造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示范与标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民族复兴大业贡献应有力量。本文以“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创新研究”为主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南,立足于我国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业代表性,综合应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与系统分析法,较为全面地展开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业特性及其党建工作的历史变迁;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机遇、瓶颈及成因;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内容创新、机制创新以及路径创新。论文第一章以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业特性及其党建工作的历史变迁开篇。国有商业银行在行业属性、历史脉络与功能定位的差异性,使得其党建工作呈现自身独特性。首先,从经营对象、经营业务、经营原则、经营风险等方面的差异,认识国有商业银行相对于一般国有企业的特殊属性。其次,以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区间为划分尺度,分阶段回顾党的领导下国有商业银行变革历程及其党建工作变迁。再次,从稳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构建中国特色银行制度的现实选择以及国企改革发展、走向世界的内在需求,指出加强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创新的迫切性。论文第二章以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机遇、瓶颈及成因为主题。把握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机遇,分析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瓶颈及其成因,才能找准找对其党建工作创新的抓手。首先,从经济新常态下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面对的新环境、新特点、新格局,发掘其重要机遇。其次,从党建工作未能有效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未能深度融入银行经营管理、未能完全遏制金融腐败、未能有力约束金融行业薪酬过高等方面,指出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主要瓶颈。再次,从党组织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功能定位模糊、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结构脱节、国有商业银行领导人员监督与管理滞后、党组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领导方式分化等方面,分析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瓶颈的成因。论文第三章以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内容创新为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内容创新提供基本指引,必须全面准确理解与深入贯彻落实。首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科学方法推进、改革创新精神培育与正确价值理念引导,深化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新认识。其次,掌握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在强化政治领导核心、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肩负历史重任等方面的新要求。再次,以中央部署为引领、以基层网点为抓手、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推进党建工作覆盖面、破解党建工作难题,把握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新目标。论文第四章以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机制创新为主题。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多重机制创新,是包括运行、激励、制约、联络、保障等环节的相互整合与结构优化,贯穿于党建工作融入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全过程,有效支撑总行、分行、支行党组织与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相辅相成和有序运作。首先,将国有商业银行党建与经营相结合,以党建提升经济效率,优化运行机制。其次,将国有商业银行党建与政绩相结合,健全考核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再次,将国有商业银行党建与纪检相结合,加强廉洁自律建设,夯实制约机制。其四,促进不同层级的党组织互动以及党员职工之间的人文沟通,增强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活力,构筑联络机制。最后,以全面的制度建设为后盾,为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保驾护航,形成保障机制。论文第五章以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路径创新收篇。加强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路径创新,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需求。首先,致力纠正党务领导者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的状况、扭转党建队伍政治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不深入的局面、克服党建工作者能力不足的本领恐慌、提升银行党员职工综合素质水平,锻造国有商业银行高水平党务工作队伍。其次,从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增强党建工作技术含量、加强校企合作、引进党务专员等方面,创新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方式。再次,通过发掘党建工作的特色与优势、细化党建品牌构建方法与增强党建品牌传播,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品牌化。最后,通过提升党组织引领力、强化党建工作落实力、扩大党建工作影响力、夯实党建工作监督力,加强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机构的党建工作。
吴安东[5](2020)在《江西省抚州市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文中认为科技金融是科学技术创新行为与金融创新的有效结合,是由于科技的更新让一些体制得到更新的行为。近年来,中国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让科技金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更深入的开展,在帮助科技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加快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科技金融是落实创新资源市场配置化的一个重要手段,而科技金融的创新就是要加快资源市场配置的效率,这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和渗透力。本调研主要调研的是整个抚州市内科技金融的创新发展的情况。随着抚州市经济和金融业的良好发展,抚州市科技金融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调研采用走访、访谈、文件搜集等方式相结合的调查统计方法,深入调研抚州市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市内高科技企业,挖掘出抚州市科技金融的制度创新、科技金融工具产品的创新、专业化的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的现状。调研总结了抚州市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了其他发达城市的科技金融发展经验,提出了有利于完善政府科技金融相关政策体系、优化科技投融资服务模式和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的积极对策,这对抚州市创建科技金融创新试验区,全面提升抚州市科技金融的规模、质量有重大意义。
赵李曼[6](2020)在《青海省科技金融的“新供给”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文结合青海地方经济发展、资源禀赋状况以及其创新能力,从供给角度探究青海省科技金融发展的新模式,具体涉及制度供给、市场供给及科技金融配套设施供给等方面,以期助力青海省的科技创新发展。
李欣,李雪萌[7](2020)在《我省疫情防控处置分区分级情况和金融税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情况》文中研究指明2月19日,青海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在西宁召开第八场新闻发布会。邀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和金融税务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在会上通报了我省疫情防控处置分区分级情况和金融税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情况,进一步回应公众对疫情防控处置相关工作的关切与关注。
李月[8](2019)在《广发银行H分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金融企业发展日趋规范和成熟,各个商业银行面临日益复杂和严峻的形势,而且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带动金融业快速变革,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各个商业银行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个人贷款业务是各个商业银行的重点业务,也是各个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制定个人贷款业务产品的营销策略也是各个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广发银行H分行成立于2014年,随着国内经济进入“调结构,稳增长”的新时期,广发银行H分行个人贷款业务产品的市场开拓举步维艰,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因此构建科学的个人贷款业务产品营销策略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文以广发银行H分行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其发展历程以及个人贷款业务产品的概况,并对广发银行H分行个人贷款业务产品的营销环境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广发银行H分行个人贷款业务所面临的机会、威胁以及所具备的优势、劣势。为了掌握广发银行H分行个人贷款业务产品营销策略现状,本文结合营销组合理论,总结出其个人贷款业务产品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根据广发银行H分行个人贷款业务产品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本文进行了营销策略的优化。在产品策略方面提供针对性细分产品和拓宽创新性产品;在价格策略方面采取差异化的利率政策和提高定价主动权;在渠道策略方面充分利用银行渠道和加快线上网络渠道建设;在促销策略方面加强宣传力度和丰富促销手段;在人员策略方面完善客户经理培训机制和提高营销理念和实现全员营销;在有形展示策略方面提出了分行整体形象展示和分行优势特色展示;在物质环境策略方面提出搭建分行服务平台和提供全方位服务。最后,本文提出了个人贷款业务产品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具体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力资源保障和财务保障,这些保障措施的实施能够确保营销策略得到最大化的落实。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促进广发银行H分行个人贷款业务产品营销的发展,并且对于广发银行H分行能够更好的进行改革和发展意义重大,也能够为其他类似金融经营机构的制定个人贷款业务产品的营销策略提供借鉴。
李其成[9](2019)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的核心是金融监管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需要以及应该如何配置。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混业经营、金融创新以及地方金融业的繁荣,对中国现有中央集权垂直式的监管权力配置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剧烈变化。当前各国都在着力加强对金融整体性风险的防范,如何对新型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过去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都相对集中在中央一级政府部门间金融监管权的配置上,对地方政府能否享有以及如何享有金融监管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面对市场的新变化,地方政府实际已广泛参与到了地方金融监管之上,承担着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但不同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差异较大,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模式,且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在定位、正当性、内容等重要问题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能否享有以及如何行使金融监管权,应首先明确金融监管权的性质、地位、特征等问题。金融监管权的根本属性是公权力,并呈现多元性与多重性特征,这决定了其行使需要合理配置。在权力的配置过程中,中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以权力的“功能性”理论为基础,而监管权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则以“结构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结构性”理论下,我国金融市场、权力结构、政府职能等因素共同决定并创生了中国进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迫切内在需求,其中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第一大动因,地方政府的金融竞争是直接动力,维护金融安全是根本目的,而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其政治背景。我国现有监管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条件。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状况及其得失,对现有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完善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公权力之一的金融监管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一部分,服从并深受国家权力央地分配的制约。具体到金融领域,其历程可总结为:从金融中央集权到有限的地方竞争——中央逐渐削弱地方政府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力——为应对全球局势而进一步向中央集中——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之路确立。当前,坚决走市场化道路,应是最大的国情,亟需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改革与之适应。中国当前监管模式为中央“一行两会”为主体、多头分工式的中央一级金融监管,中央监管权在地方通过地方派出机构履行职能,权力主要集中于中央一级,存在协调不力、监管真空、限制创新、制约发展等突出问题,亟需向地方政府配置权力,让地方政府参与监管,弥补中央政府监管的不足。当前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政策、文件等方式获得一定的金融监管权,是一种实用主义做法,虽无法律、法规明确、具体的授权,但有模糊的事实上的监管权力。国家最新政策明确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呈现了双层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存在诸多的困境。地方政府缺乏法定的金融监管权,对于金融监管事务的参与,均是通过中央行政管理部门的个别授权,或地方政府的主动承担,缺乏制度化、体系化的权力配置。这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一级的配置模式,不论是应对传统金融模式及其创新,还是应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都力不从心。其中最关键的缺陷在于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合法性危机,导致监管对象覆盖不足、制度弹性缺失、地方立法权缺位、责任不明等问题。就央地分权而言,世界上现存在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以及单层监管两种模式,前者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后者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监管模式。美国和加拿大存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在金融监管的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英、德、日等国均为非典型的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仍以中央政府监管为主。总体而言,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之于中国的启示,在于其权力配置方式和依据的法治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并非完全不存在金融监管权,但在中国现有配置模式中,除个别地区通过地方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之外,均是行政式的、实用主义的配置模式,缺乏法治化的特征。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启示还在于其无论何种央地配置模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与国情合适与否。央地分层的监管体制与中央集权式的监管体制,受到联邦制或单一制国家形式的极大影响,但是二者并非一一对应,最终决定其模式的,是一国的金融市场及金融制度赖以存在的整个国情。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实用主义配置的现实,已经显着表明向其配置权力的必要性。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应该在重新厘清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目标、价值及原则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首要价值定位于维护地方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其次要有利于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最后,还应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民主。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目标,则是实现金融监管权理论上的结构化、制度上的法治化和实践中的高效率。为此,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应当以合理分权、依法分权和权责对等为主要原则,坚持法治化的根本路径。中国当前最根本症结并非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有无的问题,而在于法治化的缺失。考虑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当充分发挥各地方权力机构的作用,通过地方立法进行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金融监管权主体、对象、内容的配置,应把握以下原则:主体上,要坚持地方监管机构的独立化、专业化和责任化,并建立地方统筹监管、中央指导的央地监管机构关系;内容上,必须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两个界限。此外,任何规范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其所在的制度体系,金融监管权的科学化央地配置,应当以完善的顶层权力配置为依托,改严格分业式监管为统筹式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的关系、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国家救助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等,从而培育强大而稳健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市场失灵。
郝思亮[10](2019)在《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经济进入“新常态”,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也给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该背景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外贸结构也不断深化。与此同时,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政策都助于外贸业务的发展。国内商业银行为了适应“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也开始战略调整,重点开拓海外市场,大力发展国际结算业务。其中,中国银行凭借着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庞大的海外营销网络,在国际结算业务方面表现出显着优势。然而,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其他商业银行也纷纷涉足海外市场,竞相追逐国际结算业务,这极大地削弱了中国银行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在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外汇监管趋严、反洗钱风险与日俱增等诸多挑战。也正是如此,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形势也更加严峻,亟待有所突破。作为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中国银行具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同时作为曾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有着庞大和发达的海外网络,这为其发展国际结算业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也利用这一优势,成功地开拓了国际结算业务市场,为本行利润的增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受客户基础薄弱、营销能力欠佳、网点建设落后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国际结算业务日渐式微,业务增长乏力。对此,本次课题研究以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外部、内部环境分析,基于适用性、可行性等基本原则,提出了差异化战略及其保障措施,试图通过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服务流程优化等手段,逐步实施差异化战略,增强国际结算业务竞争优势,激发业务增长活力,同时从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差异化战略的保障措施,力求确保该战略顺利高效落实,切实为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收益的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提出支持经济发展的新举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提出支持经济发展的新举措(论文提纲范文)
(1)J银行PX分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个人贷款业务 |
2.1.2 商业银行营销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4PS营销理论 |
2.2.2 STP营销战略 |
2.3 市场环境分析工具 |
2.3.1 PEST分析 |
2.3.2 SWOT分析模型 |
2.3.3 波特五力模型 |
第3章 J银行PX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波特五力分析 |
3.3 J银行PX分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的微观环境分析 |
3.3.1 企业内部 |
3.3.2 同业竞争 |
3.4 J银行PX分行个人贷款业务的SWOT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劣势分析 |
3.4.3 机会分析 |
3.4.4 威胁分析 |
第4章 J银行PX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4.1 J银行PX分行整体状况 |
4.2 J银行PX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开展现状 |
4.3 J银行PX分行个人贷款业务现行营销策略 |
4.3.1 产品策略 |
4.3.2 价格策略 |
4.3.3 渠道策略 |
4.3.4 促销策略 |
4.4 J银行PX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存在问题 |
4.4.1 产品策略存在的问题 |
4.4.2 价格策略存在的问题 |
4.4.3 渠道策略存在的问题 |
4.4.4 促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4.5 营销策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5.1 缺少专业技术人才 |
4.5.2 营销组织结构不合理 |
4.5.3 营销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
第5章 J银行PX分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的改进方案 |
5.1 产品策略的改进方案 |
5.1.1 提供针对性细分产品 |
5.1.2 拓宽创新性产品 |
5.2 价格策略的改进方案 |
5.2.1 采取差异化的利率政策 |
5.2.2 提高定价主动权 |
5.3 渠道策略的改进方案 |
5.3.1 充分利用银行渠道 |
5.3.2 加快线上网络营销渠道建设 |
5.4 促销策略改进方案 |
5.4.1 加强宣传力度 |
5.4.2 丰富促销手段 |
5.5 人员策略改进方案 |
5.5.1 强化客户经理培训机制 |
5.5.2 健全客户经理考核机制 |
第6章 J银行PX分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
6.1 组织保障 |
6.1.1 优化组织机构 |
6.1.2 构建专业的风险预警团队 |
6.2 制度保障 |
6.2.1 完善业务考核制度 |
6.2.2 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
6.3 人力资源保障 |
6.3.1 做好人才管理规划 |
6.3.2 提高营销队伍素质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商业银行旅游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以农行N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商业银行旅游金融业务发展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一)商业银行 |
(二)旅游金融业务 |
(三)旅游金融业务发展 |
二、理论基础 |
(一)范围经济理论 |
(二)规模经济理论 |
(三)金融功能理论 |
(四)金融创新理论 |
第三章 农行N分行旅游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
一、农行N分行基本情况 |
二、农行N分行发展旅游金融业务的必要性 |
(一)应对金融脱媒新挑战的现实需要 |
(二)提高多样化经营发展的实际需要 |
(三)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
三、农行N分行旅游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
(一)旅游金融业务类型状况 |
(二)旅游金融业务规模状况 |
(三)旅游金融业务增速状况 |
(四)旅游金融业务结构状况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行N分行发展旅游金融业务的影响因素实证 |
一、研究假设 |
(一)旅游金融内部结构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假设 |
(二)旅游金融业务品类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假设 |
(三)旅游金融营销推广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假设 |
(四)旅游金融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假设 |
(五)旅游金融专业程度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假设 |
二、模型设定 |
三、问卷设计 |
(一)设计依据 |
(二)问卷设计 |
(三)问卷修订 |
四、数据获取 |
五、因子与结构方程分析 |
(一)效度检验 |
(二)信度检验 |
(三)因子提取 |
(四)结构方程分析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行N分行发展旅游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农行N分行发展旅游金融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旅游金融业务内部结构不均衡 |
(二)旅游金融业务产品类别不丰富 |
(三)旅游金融业务营销推广不充分 |
(四)旅游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不科学 |
(五)旅游金融业务专业化程度不高 |
二、农行N分行发展旅游金融业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忽视旅游金融业务的多样性发展 |
(二)未有效捕捉客户旅游金融业务需求 |
(三)对一般客户群体营销推广认识局限 |
(四)旅游金融业务缺乏风险控制意识 |
(五)轻视旅游金融业务发展的员工作用 |
三、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促进农行N分行发展旅游金融业务的对策 |
一、农行N分行旅游金融业务发展的总体思路 |
(一)转变经营理念明确市场定位 |
(二)转变发展模式提高旅游金融业务贡献度 |
(三)以新兴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
二、农行N分行旅游金融业务发展的具体措施 |
(一)精心培育金融服务密集型的旅游金融业务 |
(二)拓展旅游金融业务多样化产品 |
(三)注重品牌建设实行差异化营销 |
(四)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推动旅游金融业务发展 |
(五)提高员工专业服务促进旅游金融业务发展 |
三、农行N分行旅游金融业务发展改善预期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行N分行旅游金融业务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3)奋辑丝路 奇擎未来——中国工商银行五域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丝路·慧鉴——千年绮华五城视阈 |
甘肃省分行宴贵宾副行长 |
青海省分行李庆民行长助理 |
宁夏区分行李锋副行长 |
新疆区分行王薇行长助理 |
西藏区分行余志伟副行长 |
丝路·行思——工行营慧筑梦为光 |
甘肃省分行宴贵宾副行长 |
青海省分行李庆民行长助理 |
宁夏区分行李锋副行长 |
新疆区分行王薇行长助理 |
西藏区分行余志伟副行长 |
丝路·回响——别具炉锤匠心独运 |
甘肃省分行宴贵宾副行长 |
青海省分行李庆民行长助理 |
宁夏区分行李锋副行长 |
新疆区分行王薇行长助理 |
西藏区分行余志伟副行长 |
丝路·方略——础润而雨画策明天 |
甘肃省分行宴贵宾副行长 |
青海省分行李庆民行长助理 |
宁夏区分行李锋副行长 |
新疆区分行王薇行长助理 |
西藏区分行余志伟副行长 |
(4)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业特性及其党建工作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业特性 |
一、经营对象特殊性 |
二、经营业务特殊性 |
三、经营原则特殊性 |
四、经营风险特殊性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历史变迁 |
一、改革开放前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变迁 |
二、改革开放后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变迁 |
第三节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创新的迫切性 |
一、稳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 |
二、构建中国特色银行制度的现实选择 |
三、国企改革发展和走向世界的内在需求 |
第二章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机遇、瓶颈及成因 |
第一节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机遇 |
一、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新环境 |
二、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新特点 |
三、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新格局 |
第二节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主要瓶颈 |
一、党建工作未能有效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二、党建工作未能深度融入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
三、党建工作未能完全遏制金融腐败 |
四、党建工作未能有力约束金融行业薪酬过高 |
第三节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瓶颈的成因 |
一、党组织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功能定位模糊 |
二、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结构脱节 |
三、国有商业银行领导人员监督与管理滞后 |
四、党组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领导方式分化 |
第三章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内容创新 |
第一节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新理念 |
一、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 |
二、坚持以科学方法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 |
三、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激发国有商业银行党组织活力 |
四、坚持以正确价值理念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党员职工 |
第二节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新要求 |
一、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
二、将防范金融风险摆在党建突出位置 |
三、引导金融服务向国家重大战略倾斜 |
四、明确国有金融企业党组织要有历史担当 |
第三节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新目标 |
一、以中央部署为引领,提高党建工作质量 |
二、以基层网点为抓手,推进党建工作覆盖面 |
三、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破解党建工作难题 |
第四章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机制创新 |
第一节 运行机制:将党建与经营结合 |
一、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
二、推进党员职工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结合 |
三、发挥党建文化对生产经营促进作用 |
第二节 激励机制:将党建与政绩结合 |
一、抓好党建事关金融改革开放大局 |
二、把党建工作对接国有商业银行防风险稳发展目标 |
三、将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国有商业银行领导政绩评价体系 |
第三节 制约机制:将党建与纪检结合 |
一、确立国有商业银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底线 |
二、建设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内新监督机制 |
三、多措并举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党建与纪检结合 |
第四节 联络机制:促进网点互动与人文沟通 |
一、构建国有商业银行联动化党建工作机制 |
二、致力密切国有商业银行党群干群关系 |
三、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党组织人文关怀机制 |
第五节 保障机制:以制度建设为后盾 |
一、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制度创新 |
二、将制度建设贯穿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 |
三、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制度实施细则 |
第五章 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的路径创新 |
第一节 锻造国有商业银行高水平党务人才队伍 |
一、纠正党务领导者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状况 |
二、扭转党建队伍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不深入局面 |
三、克服党建工作者能力不足的本领恐慌 |
四、提升党员职工综合素质水平 |
第二节 创新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方式 |
一、丰富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形式 |
二、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技术含量 |
三、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 |
四、引进党务专员助力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 |
第三节 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品牌化 |
一、遵循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品牌构建原则 |
二、发掘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特色 |
三、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品牌传播 |
第四节 加强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机构党建工作 |
一、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机构党组织引领力 |
二、强化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机构党建工作落实力 |
三、扩大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机构党建工作影响力 |
四、夯实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机构党建工作监督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5)江西省抚州市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调研背景 |
1.2 调研目的和意义 |
1.3 调研前的研究基础 |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4 调研的方案 |
1.4.1 调研对象 |
1.4.2 调研思路 |
1.4.3 调研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1.6 核心概念界定 |
1.6.1 科技金融的基本概念 |
1.6.2 科技金融的规律 |
1.6.3 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内涵 |
第2章 抚州市经济与科技产业发展现状 |
2.1 抚州市经济发展状况 |
2.2 抚州市科技产业发展现状 |
2.2.1 科技投入及创新能力快速提升 |
2.2.2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规模 |
第3章 抚州市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现状 |
3.1 改善了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 |
3.1.1 促进金融业发展的综合性政策 |
3.1.2 促进科技金融业发展的专门性政策 |
3.1.3 其他配套政策 |
3.2 搭建了多部门支持科技金融发展的工作体系 |
3.2.1 促进银企对接,努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
3.2.2 设立专项资金,帮助金融机构分担风险 |
3.2.3 规范发展中介机构,为业务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
3.3 完善了抚州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
3.3.1 金融机构主体逐渐丰富 |
3.3.2 聚焦科技信贷,形成了以“科贷通”为主的信贷支持 |
3.3.3 加大了科技担保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
3.4 建立了科技企业孵化载体,促进科企创新发展 |
3.4.1 做大做活了众创空间 |
3.4.2 建设了科技金融小镇 |
3.5 大力吸引和培育科技人才,增强科研实力 |
第4章 抚州市科技金融创新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4.1 抚州市科技金融政策不完善。 |
4.2 科技创新的规模存在不足 |
4.3 科技企业融资能力仍需加强 |
4.4 专业化的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尚需强化 |
4.5 科技金融的保障能力有待优化 |
4.6 科技金融专业人才稀少 |
第5章 发达城市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及经验借鉴 |
5.1 杭州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 |
5.2 苏州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 |
5.3 经验借鉴 |
第6章 抚州市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6.1 做好顶层设计,出台政策细则服务科技金融 |
6.2 构建丰富的科技金融服务供给体系 |
6.2.1 推动银行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6.2.2 打造扎根区域的科技投行 |
6.2.3 加快发展科技创新基金 |
6.2.4 大力发展科技保险与担保 |
6.3 构建多层次的科技金融市场体系 |
6.4 优化科技金融空间布局与载体建设 |
6.4.1 一区:以抚州高新区为科技金融服务“核心区” |
6.4.2 一镇:以科技金融小镇为科技金融要素“集聚区” |
6.4.3 多点布局:打造多个县(区)科技金融服务“示范区” |
6.5 加强金融改革与创新中的风险防范 |
6.6 完善科技金融的人才集聚模式,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致谢 |
(6)青海省科技金融的“新供给”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技金融的概述 |
(一)科技创新的概念界定 |
(二)科技金融的概念界定 |
二、青海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
(一)青海省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 |
(二)青海省科技型企业发展现状 |
(三)青海省科技金融的服务概况 |
1.科技金融产品服务现状 |
2.科技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三、青海省科技金融发展模式的构建———“新供给”模式 |
(一)政府的有效制度供给 |
(二)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金融发展 |
(三)“科技信贷+科技担保”为支撑,辅以科技保险 |
1.建立科创企业特色化的信贷体系 |
2.建立科创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 |
3.推动青海省开展科技保险试点 |
(四)构建区域综合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
四、促进青海省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
(二)拓宽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
(三)完善科技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
(四)完善科技金融的综合服务平台 |
(五)构建科技金融的风险分担机制 |
(六)加大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
结语 |
(7)我省疫情防控处置分区分级情况和金融税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青海省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精准施策工作方案》解读 |
精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
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情况通报 |
强化统筹协调 做好金融支持 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情况通报 |
加强疫情防控金融服务 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
(8)广发银行H分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7P理论 |
2.2.2 STP理论 |
2.3 相关分析工具 |
2.3.1 PEST分析法 |
2.3.2 SWOT分析法 |
2.3.3 波特五力模型 |
3 广发银行H分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3.1 产品策略存在的问题 |
3.1.1 不能面向客户提供细分产品 |
3.1.2 产品线不丰富 |
3.2 价格策略存在的问题 |
3.2.1 定价机制不完善 |
3.2.2 定价主动性较低 |
3.3 渠道策略存在的问题 |
3.3.1 渠道利用率不高 |
3.3.2 网络营销渠道的重视度不高 |
3.4 促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3.4.1 宣传力度相对较弱 |
3.4.2 促销手段相对较少 |
3.5 人员策略存在的问题 |
3.5.1 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
3.5.2 营销观念较为陈旧 |
3.6 有形展示策略存在的问题 |
3.6.1 整体形象展示不具备优势 |
3.6.2 不能充分展示优势特色 |
3.7 物质环境策略存在的问题 |
3.7.1 缺乏服务平台 |
3.7.2 服务内容具有局限性 |
3.8 营销策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8.1 缺少专业技术人才 |
3.8.2 营销组织结构不合理 |
3.8.3 营销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
4 广发银行H分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
4.1 广发银行H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概况 |
4.1.1 分行概况 |
4.1.2 个人贷款业务经营现状 |
4.2 宏观环境分析 |
4.2.1 政治环境分析 |
4.2.2 经济环境分析 |
4.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2.4 技术环境分析 |
4.3 行业环境分析 |
4.3.1 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
4.3.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4.4 微观环境分析 |
4.4.1 企业产品能力分析 |
4.4.2 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
4.4.3 企业人力资源分析 |
4.4.4 企业经营现状分析 |
4.5 广发银行H分行个人贷款业务的SWOT分析 |
4.5.1 优势分析 |
4.5.2 劣势分析 |
4.5.3 机会分析 |
4.5.4 威胁分析 |
5 广发银行H分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的改进方案 |
5.1 产品策略的改进方案 |
5.1.1 提供针对性细分产品 |
5.1.2 拓宽创新性产品 |
5.2 价格策略的改进方案 |
5.2.1 采取差异化的利率政策 |
5.2.2 提高定价主动权 |
5.3 渠道策略的改进方案 |
5.3.1 充分利用银行渠道 |
5.3.2 加快线上网络营销渠道建设 |
5.4 促销策略的改进方案 |
5.4.1 加强宣传力度 |
5.4.2 丰富促销手段 |
5.5 人员策略的改进方案 |
5.5.1 完善客户经理培训机制 |
5.5.2 提高营销理念和实现全员营销 |
5.6 有形展示策略的改进方案 |
5.6.1 分行整体形象展示 |
5.6.2 分行优势特色展示 |
5.7 物质环境策略的改进方案 |
5.7.1 搭建分行服务平台 |
5.7.2 提供全方位服务 |
6 广发银行H分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
6.1 组织保障 |
6.1.1 优化组织机构 |
6.1.2 构建专业的风险预警团队 |
6.2 制度保障 |
6.2.1 完善业务考核制度 |
6.2.2 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
6.3 人力资源保障 |
6.3.1 做好人才管理规划 |
6.3.2 提高营销队伍素质 |
6.4 财务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路径 |
第一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理论基础 |
一、金融监管的公权力属性 |
二、金融监管的正当性理论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的多元与多重 |
一、金融监管权主体的多元化 |
二、金融监管对象的全覆盖 |
三、金融监管内容的系统化 |
第三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结构化”性质 |
一、国家权力的央地配置 |
二、“结构化”视角下的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 |
第四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 |
一、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根本动因 |
二、地方政府金融发展的竞争需要是直接动因 |
三、维护金融安全是终极动因 |
四、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重要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变迁和现状 |
第一节 中央金融监管权模式的历史变迁 |
一、1949-1979:中央银行“大一统”时代 |
二、1979-1992: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地方监督保障 |
三、1992-2003:分业监管与地方干预 |
四、2003-至今:分业监管与金融监管协调 |
第二节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历史考察 |
一、1949 年以来我国权力央地关系的发展 |
二、我国金融监管央地关系的变迁 |
第三节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现状分析 |
一、中央金融监管权配置现实 |
二、金融监管权集中配置于中央的弊端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现实 |
四、央地双层监管的显着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困境 |
第一节 地方金融监管的多重困境 |
一、应对传统金融的困境 |
二、地方金融监管法律依据普遍缺失 |
三、地方监管机构定位不清 |
四、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困境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合法性危机 |
一、金融立法现状 |
二、现行金融立法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央地配置域外模式借鉴 |
第一节 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 |
一、美国的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二、加拿大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三、美国、加拿大分权型多层监管体制特征 |
第二节 集中型单层监管模式 |
一、英国金融监管权集权型单层配置模式 |
二、德国依托地方银行的地方监管模式 |
三、日本中央政府部门行政授权地方监管模式 |
四、欧盟合作性金融监管模式 |
五、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单层监管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域外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一、域外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 |
二、监管权力央地配置模式的决定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制度建构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宏观设计 |
一、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价值取向 |
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配置目标 |
三、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主要原则 |
第二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法治化路径 |
一、通过法律制度配置监管权力 |
二、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权的作用 |
第三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主体配置 |
一、监管机构配置的基本原则 |
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统筹监管模式 |
第四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内容配置 |
一、厘清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界限 |
二、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界限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内容 |
第五节 配套制度设计 |
一、中央从严格分业走向行业统筹 |
二、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关系 |
三、创造地方金融监管权实现的条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工具 |
1.4 论文的主要贡献 |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国际结算概述 |
2.1.1 国际结算概念 |
2.1.2 国际结算方式内容 |
2.1.3 国际结算新的发展趋势 |
2.2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和发展 |
2.2.1 企业基本竞争战略 |
2.2.2 竞争战略理论发展 |
2.3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3 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 |
3.1 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
3.2 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现状 |
3.2.1 国际结算、跨境人民币市场份额 |
3.2.2 国际结算非利息收入 |
3.2.3 贸易融资余额 |
3.3 国际结算业务主要业务简介 |
4 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4.1.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4.1.2 行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分析 |
4.1.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4.2 内部环境分析 |
4.2.1 内部资源分析 |
4.2.2 内部能力分析 |
5 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战略分析和选择 |
5.1 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国际结算业务SWOT分析 |
5.1.1 机会 |
5.1.2 威胁 |
5.1.3 优势 |
5.1.4 劣势 |
5.1.5 国际结算业务SWOT矩阵分析 |
5.2 竞争战略选择 |
5.2.1 成本领先战略 |
5.2.2 集中化战略 |
5.2.3 差异化战略 |
5.3 竞争战略重点 |
6 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战略实施和保障 |
6.1 竞争战略实施 |
6.1.1 强化国际结算业务产品核心竞争力,打造产品差异化 |
6.1.2 全方位多渠道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打造服务差异化 |
6.1.3 深度挖掘新形势下客户需求,打造营销差异化 |
6.1.4 以蓝海业务为抓手,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
6.2 竞争战略保障 |
6.2.1 加强合规风险管控,切实做好合规经营 |
6.2.2 优化绩效考核制度和人员激励制度 |
6.2.3 提升员工专业能力,做好外汇人才队伍储备 |
6.2.4 以科技为引领,打造一流信息科技系统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提出支持经济发展的新举措(论文参考文献)
- [1]J银行PX分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李洋.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商业银行旅游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以农行N分行为例[D]. 宫小胜.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3]奋辑丝路 奇擎未来——中国工商银行五域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记略[J]. 卫峥,马锐,王岩,赵伯璇,张姝. 现代商业银行, 2021(07)
- [4]新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党建工作创新研究[D]. 许创强. 中央财经大学, 2020
- [5]江西省抚州市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D]. 吴安东.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6]青海省科技金融的“新供给”模式研究[J]. 赵李曼.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7]我省疫情防控处置分区分级情况和金融税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情况[N]. 李欣,李雪萌. 青海日报, 2020
- [8]广发银行H分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李月.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9]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D]. 李其成.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10]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郝思亮.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