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尔·克林顿生涯(一)(论文文献综述)
郝世文[1](2019)在《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取向、方式、影响》文中指出近十年来美国教育评价改革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将教师评价与学生学业成就结合起来,学生测试结果被纳入教师评价中,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奖励及支持“有效”教师或惩罚“无效”教师的多种手段的一部分,进而影响与教师薪酬,任期,雇用和解雇相关的决策。高风险教师评价特别着重于以学生在高风险测试(high-stakes testing)中的成绩来对教师成就进行评价。它强调问责,以竞争取代合作,涉及到较高的赌注,对教师有着重大利害关系,如聘任、终身教职、工资和奖金等的评价。高风险教师评价的本质是强调教师对学生成绩负责,加强对于教师问责,使得人们对教育质量的关切点由学校转移到教师,教师成为学生成绩的直接负责者。高风险教师评价基于外在激励﹙失业,任期或冻结薪酬)是教师行为改善的主要动力。本研究总体思路是对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进行多层级的分析。引言和第一章主要是说明现象及提出问题,同时对研究所涉及到的主要概念进行深入地探讨。第二章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产生与发展重点揭示了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产生的背景与动因以及政策的演进。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从思想上主要受新自由主义和新公共管理思潮影响,也与两党在教育理念上日趋一致有关,而在现实的社会动因方面,则与国际大规模考试项目、市场和商业力量的推动等外部因素有关,也与教师职业自身专业建设不足等内部因素有关。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产生源于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中关注教育产出,标准化改革以及加强问责,强调学生成绩和学校竞争等一系列思想和措施的影响。《国家在危险中》,《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等一系列法案对高风险教师评价政策都产生影响。小布什总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标志高风险教育政策正式形成,而后尤以奥巴马的“力争上游”计划对高风险教师评价影响最大。第三章主要着重于对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政策实施现状与特征的总体分析,这涉及到教师评价政策的驱动与定位、教师评价的管治体系、教师评价方式变革和教师评价结果运用等多个方面。总体看来,联邦政策变革直接驱动教师评价的发展,州成为教师评价政策实施的管制主体,结合学生学习成果成为教师评价的主要方式,教师评价结果运用上则突出体现出高风险特征。第四章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的典型的实践模式则侧重于分析具体高风险教师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操作。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最早的实践典型是田纳西增值模式,其评价思想与原理对美国教师评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高风险评价方法的拓展,学生学习目标比增值评价有其进步之处。但是也应该看到,承认学生学习目标法优点以及将其应用于教师评价中的前提恰恰是不能将其用于高风险的目的。高风险教师评价新的典型是华府公立学区IMPACT系统,这一高风险教师评价系统强调了使评价与奖惩体系挂钩以及与不合格教师的解聘挂钩,将教师评价的高风险特征发展到新的高度。作为与典型的高风险教师评价模式的特例和对比,PAR模式得到了人们的关注,虽有优点但实施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此外,也与近些年美国教育总体改革的主基调不同,所以基于测试结果和学生成长的方式仍是许多追求高风险教师评价的州的首选模式。第五章主要分析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的产生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高风险教师评价所引发的问题与争论。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在伦理学、法律方面引发诸多争论与问题,也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教育本身也具有伤害性。第六章分析了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高风险教师评价是以控制为主要目的,强调结果取向,强调外部问责为主要手段,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进程。它将属于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变成政府的责任,强调客观责任,忽视主观责任,通过权力上移的形式,强调组织权力,限制专业权力。高风险教师评价强调对外回应,这一外在主导的评价总体上是使教师专业去技能化的过程,并不指向于教师个体成长。第七章详细阐述高风险教师评价的比较与反思。通过对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与我国教师评价进行对比,针对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及实践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反思与建议。应对高风险教师评价,需要从大处着眼,包括改善教师生存的环境,重建对于教师的信任,确立反竞争的教育观以及降低教师评价的利害关系。同时还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来回应社会,包括增强教师自身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感;加强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以及提升教师自身的权力和能力。最终,要努力建立一个基于信任和教师个体解放的教师评价体系。这个体系要以内部动力为基础,以专业问责的行使为核心,以共同领导的制度建立为保障。总之,改变现状需要所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共享知识、共同信念和集体承诺的达成,从而在观念、情感和行动上有着一致的方向。
应稚[2](2017)在《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探讨政治文本的翻译 ——以《重写历史》的英汉节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将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与翻译研究相结合,以《重写历史》一书的英汉节译为分析对象,尝试在诺曼·费尔克拉夫"三向度理论模型"的指导下提出翻译政治文本的一套新的准则。批评性话语分析能使译者加深并全面理解源语文本,是整个翻译过程的重要步骤。根据该模型,批评性话语分析可分为三个阶段:描述、阐释和解释。译者在分析源语文本时,首先应关注其作为一个"文本"的词汇、语法和篇章结构特征,再从语义、语用层面在掌握情景语境的基础上阐释其作为一个"话语事件"的生成过程,最后将其视作一个"社会实践"的实例,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分析语言、权利与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笔者为本论文翻译了《重写历史》一书中的两章,并从中选取了八个代表性译例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分析主要围绕希拉里作为美国前第一夫人、女性政客以及当权者与民众的不平等关系三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结合词义翻译法及翻译技巧给出译文和评析。本研究旨在为类似政治文本的翻译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荣霞[3](2014)在《美国全民医疗改革:从克林顿到奥巴马》文中研究说明美国的医疗保障建立在以雇佣关系为基础的私人医疗保险关系之上,政府医疗项目作为补充。这样,美国社会存在大量无保险人群,2010年达到近5000万,同年,美国医疗费用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7.6%,远超其他经济发达国家9%的平均数。昂贵的健康花费并未带来高收益,美国健康产出的主要指标都只位于OECD国家的底部。高花费、低覆盖、低产出成了美国医疗体制的象征。美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亟需改革,从进步主义运动时期开始,美国就有多位总统寻求建立全民医疗却始终未能成功,美国医疗保障体制到现在弊端重重是一场“人为的”危机。克林顿总统上任伊始就开始着手制定医疗改革计划,但没有能够提交国会表决而失败,全民医改直到奥巴马2008年上任后才有起色,奥巴马全力以赴的医改法终于在2010年取得立法初步成功。美国在医疗改革道路上的曲折发展,验证了美国医疗政治(Health Care Politics)、福利政治的“独特性”。考察美国医疗保障改革,不应将之视为一个由经济基础决定、简单的财富再分配行为,美国具备建立全民医疗的经济实力,在探索美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逻辑时,需要结合美国的政治制度、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克林顿和奥巴马的医疗改革法案都保持了原有的以雇佣关系为基础的私人医疗保障系统,在此基础上增强联邦政府的管制,扩大对弱势群体的资助,其核心理念是相似的。两次改革都遭到医改反对者和共和党的强烈反对,稍有不慎,即有满盘皆输的可能。随着时间推移,把克林顿失败的原因只归纳为改革内容和总统策略的不足还是缺乏说服力的,克林顿改革的失败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原因。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治、文化发展方向产生重大改变,里根总统的上台标志着保守主义大规模侵入美国社会,保守主义所倡导的新自由主义极大影响了美国政治和经济,凯恩斯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冲突主宰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新自由主义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到了一个高潮的阶段,1994年中期选举共和党大胜说明文化上和社会上的保守主义在中产阶级蔓延开来,这是克林顿面临的最困难的背景,也是造成全民医疗改革得不到广大民众最大范围支持的重要社会原因。两次医改的过程和遭遇反映近年来美国政治一种趋势—政治极端化,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对立呈现加剧的趋势,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和美国的选举方式、美国近些年愈演愈烈的金钱政治及媒体导向不无干系,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美国社会本身就相对保守,相比欧洲其他民主国家,美国社会更容易接受保守观念,美国人对政府的怀疑存在于建国之初,存在于这个国家的基因中,他们对政府是否能建立令人满意的全民医疗制度充满怀疑。美国的两党制在历史上有较为出色的纠错体制,虽然相互制衡和牵制,在关键时刻尚能为了共同目标形成统一,再加上美国历史上就较为强大的公民组织运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美国的民主和社会的进步。但是,现在美国两党制这种极端化的表现,是否还能最大程度反映大多数选民心声,在关键时刻摈弃杂念协同步调都是需要思考和探讨的。美国的全民医疗改革是美国政治发展的一个缩影,对之的研究可以更好了解美国政治发展方向和全民医疗改革历史。殷鉴未远,对美国全民医疗改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研究美国医疗政治的发展方向和规律。对中国的医疗改革的重要教训是,必须明确政府在医疗保障领域的重要责任,确立全民医疗的目标,促进社会更健康的发展。
王东旭[4](2011)在《美国总统接见达赖喇嘛问题研究(1959-2010)》文中指出1959年3月,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动西藏叛乱,14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以下皆简称为达赖喇嘛或达赖)趁机逃到印度,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流亡生涯。美国是达赖喇嘛最主要的支持者,美国政府的支持对达赖集团的藏独活动极为重要。因此,达赖喇嘛不断寻求美国的支持,尤其是美国总统对他的支持。美国从冷战的总体战略和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在1959年到1990年这30多年的时间里,7位美国总统先后多次拒绝了达赖喇嘛的会见请求。到20世纪80年代末还形成了美国政府要员不与达赖喇嘛会见的“惯例”。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中、美、苏之间的战略平衡关系消失,美国逐渐调整对华政策,加强了对达赖集团的支持力度。1991年4月16日,乔治·布什总统首次在白宫的私人住所会见了达赖喇嘛,创下了美国总统直接干涉中国“西藏问题”的先例。后任的比尔·克林顿总统、乔治W·布什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总统都在任期内会见过达赖喇嘛,美国政府又形成了总统会见达赖喇嘛的“惯例”。本文运用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坚持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来指导论文写作,梳理了达赖喇嘛从寻求美国总统接见到获得美国总统接见,最终美国总统视接见达赖为对华遏制的新“惯例”的历史过程。运用新现实主义理论来分析美国的涉藏政策,揭示出美国分裂、遏制和削弱中国的本质,也加剧了达赖集团藏独活动的国际化。本文正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美国对藏政策变化和美国总统未会见达赖喇嘛的原因。第二部分:从冷战末期国际形势变化的大背景入手,分析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原因和对达赖集团的支持活动。梳理从老布什总统至现任总统奥巴马接见达赖喇嘛的具体内容以及美国总统把接见达赖喇嘛作为遏制中国的新的“惯例”。第三部分:总体分析美国总统接见达赖喇嘛的影响和实质。
万明[5](2011)在《国际政治中女性领导人的政治传播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计数据显示:上世纪50年代,担任一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的女性仅有1人,60年代有3人,70年代有7人,80年代有11人。而到了21世纪,女性领导人数量显着增加,欧洲多国内阁中女性人数超过了男性,世界政治舞台掀起了一阵强劲的“粉红旋风”。除了直接担任国家首脑,女性还以男性首脑妻子的身份出现,间接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些杰出女性政治家不仅在国内享有崇高的威望,在国际上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国际政坛“她时代”的来临,国际政治话语显现出不同以往的柔性化特征。与传统男性政治强调控制所不同的是,女性更主张并擅长于沟通,且女性独有的亲和力和个人魅力令她们在男性统治的世界中更加游刃有余。鲜花、咖啡、靓丽的外表都可以成为她们独到的传播方式。女性给传统的男性政治带来了怎样一股清新之风?女性的特点和优势是怎样影响国际政治的?女性首脑们对国际政治传播有哪些影响和意义?本文将聚焦活跃在当今国际政坛较有代表性的女性领导人,以两性性别心理和社会行为差异为切入口,尝试运用社会学的方法考察女性领导人的性别角色、形象、话语和行为在国际政治传播中的作用,并通过个案分析,比较女性在传播方式、传播效果上的特征,探索女性特有的话语和符号体系对国际政治传播的影响。通过撰写此文,笔者希望引发人们关注女性经验和价值观对国际政治体系的补充和平衡作用,促进读者对女性执政规律和趋势的进一步思考,并相信在中国政府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研究该议题对中国争取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有着深远意义。
汤国维[6](1993)在《比尔·克林顿生涯(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大选结果揭晓后,不少读者来函,希望了解美国当选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有关生平和背景。为满足读者的要求,我们编译了1992年美国出版的《克林顿生涯——东山再起的年轻人》一书的有关内容,从本期开始连载
柳佳玉[7](2020)在《美国大学女校长办学理念及实践研究 ——以唐娜·沙拉拉为例》文中认为我国有着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的优良文化传统,自20世纪末期,一直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在未来的十年中,我国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2015年10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1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2017年10月《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一步步推进我国的“双一流”建设,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问题,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存在差距。因此,我国必须正视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确定原因,在加快自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基础上,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办学成功经验,使我国高校尽快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而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一的美国,其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实践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出现过无数个闻名世界的大学校长,譬如,哈佛大学的德里克·博克(Derek Bok)校长,耶鲁大学的理查德·雷文(Richard Raven)校长,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赫钦斯(Robert Hutchins)校长等。而大学女校长却较少,事实上,大学女校长已经成为大学校长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变得越发重要。唐娜·沙拉拉就是美国众多大学女校长中的一位。首先,对唐娜·沙拉拉的多重身份进行详细介绍,重点突出在女性不受重视、种族主义盛行的年代,沙拉拉是如何从一名女性移民后裔一步步成长为大学教师、大学校长、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部长、克林顿基金会主席、并最终成功当选美国众议院成员。其次,从大学职能出发,结合三段校长经历中的具体实例,归纳总结沙拉拉对人才培养、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所一贯秉承的办学理念,进而重点突出沙拉拉作为一名有着长达近五十年管理经验的教育者对管理大型公共组织的观点,以及为何在职业生涯中格外重视教育公平。再次,对沙拉拉在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迈阿密大学担任校长期间的大学实践进行详细介绍,分别从制度、机构、人员和大学职能等角度出发,阐明如何积极应对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最终使三所大学始终位列一流大学前列。最后,总结归纳沙拉拉的三段大学校长实践。在政治、经济、社会背景急剧变化的时代,作为一个具有移民、女性、学者、大学校长、政治家、经济社会活动者等多重身份的人,沙拉拉是如何深刻理解大学理念和实践,如何将思想落实到行动,如何使大学稳步前进而不被时代抛弃。对美国大学女校长唐娜·沙拉拉的办学理念和实践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有所借鉴。
李洁宇[8](2010)在《论以美特殊关系的根源 ——以色列总理决策的“理性”成因》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理性主义的视角出发,采用微观层次的分析方法,研究影响以美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中,以色列历任总理的决策及其成因,以此探寻以美特殊性的根源。工党、前进党和利库德总理分别受制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前者旨在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后者坚持“大以色列”信仰,致力于在巴勒斯坦整个地区建立犹太人的国家。本文提出四个假设。工党和前进党总理在处理以美关系时,配合美国的战略或策略。利库德总理的决策分为三类:强意识形态主义者和强现实主义者把“大以色列”信仰放在首位,但尽量避免损害以美关系;强现实主义者和弱意识形态主义者配合美国战略,必要时摆脱“大以色列”信仰的束缚;强意识形态主义者和弱现实主义者做决策时坚持“大以色列”信仰,愿意为之付出牺牲以美关系的代价。本文通过大样本统计方法,搜集了从以色列建国至奥尔默特时期38个案例,证明了假设的合理性。本文预测,工党、前进党和利库德总理在今后的决策中,仍保持既定的倾向,利库德总理将给以美关系带来不稳定因素。
杜剑峰[9](2015)在《希拉里,重返白宫之路有多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媒体的"无情"背后,是美国左翼和民主党内部对希拉里的信心不足。而更能威胁到希拉里选举成败的,是她帐下竞选团队可能的自乱阵脚。4月12日下午,希拉里·克林顿发布微博和网络视频,正式宣布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由于在声望、履历和选举资源上有着巨大优势,且目前民主党内缺乏有力的挑战者,媒体普遍认为希拉里能够在初选阶段获得民主党的提名,进入普选阶段迎战共和党对手时,她也会有很多优势。但总统宝座之于希拉里并非唾手可得。在奥巴马不肯立即为其"背书"、"邮件门"等新的丑闻不断发酵、共和党对手"群起攻之"以及自身高龄、有健康隐忧的背景
李秀红[10](2010)在《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文中提出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总统制的国家,也是总统制实施最成功的国家。自1789年总统制在美国付诸实践以来,200多年的风云变幻已使总统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总统制的一些基本原则从建国初期一直延续到现在,而这些基本原则一部分来自于宪法的明文规定,更多的则是来自于早期总统们通过总统制的实践而确立的先例。对于总统所开创的先例而言,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所做的贡献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华盛顿时期总统制的运作就成为深入了解美国总统制发展演变的一把钥匙。全文由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前言部分分析介绍了中美学者关于华盛顿时期总统制的研究状况,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正文分五章来阐述乔治·华盛顿与总统制的初步实践。第一章分析总统制创建的背景及过程。美国之所以创建总统制,方面受到混合政府理论及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殖民地及邦联政府时期的政治实践。殖民地时期总督行政权的滥用及邦联时期行政权的缺失使得美国人对行政权既厌恶又感到不可或缺,这种矛盾的心理在制宪会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最终,代表们设计了一种新的体制,既总统制;第二章探讨华盛顿与总统制的正式确立。华盛顿从一位弗吉尼亚的农场主成长为领导美国独立的大陆军总司令,在国内拥有至高的威望。他作为制宪会议主席成功主持了会议,并在会后推动新宪法在各州的批准,他得到了美国人民的尊敬与信任,最终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第三章论述华盛顿总统与联邦行政机构的关系。华盛顿就任后对宪法中总统的行政角色进行了创造性的演绎,他使总统成为国家元首,同时又是政府首脑,他确立了通过内阁会议向各部部长咨询的先例,同时使部长们完全听从总统的指挥;第四章阐述华盛顿总统与国会的关系。华盛顿在国内问题上尊重国会的权威,很少提出立法建议,也很少动用否决权,但在外交及军事问题上,华盛顿则主张总统的优势地位;第五章讨论了华盛顿总统与最高法院的关系。华盛顿确立了任命法官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至今仍发挥一定的影响。结论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华盛顿对总统制的主要贡献。
二、比尔·克林顿生涯(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尔·克林顿生涯(一)(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取向、方式、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探讨 |
(一)关于评价目的的研究 |
(二)关于以往美国评价系统存在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高风险教师评价改革实践的研究 |
(四)关于美国教师评价改革特征的研究 |
(五)关于教师评价与学生成绩相结合的研究 |
(六)关于教师评价方式和工具的研究 |
(七)关于教师评价改革所需要支持条件的研究 |
三、研究基本概念界定 |
(一)评价 |
(二)教师评价 |
(三)高风险(高利害)测试 |
(四)高风险(高利害)教师评价 |
四、评价所涉及相关概念界定与相关议题探讨 |
(一)控制概念及相关议题 |
(二)问责概念及相关议题 |
(三)责任概念及相关议题 |
(四)专业概念及相关议题 |
(五)信任概念及相关议题 |
(六)权力概念及相关议题 |
(七)回应概念及相关议题 |
(八)成长概念及相关议题 |
(九)赋权增能概念及相关议题 |
第一章 研究思路与基本设计 |
一、研究目的、研究问题 |
二、研究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件分析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四、研究价值、创新与局限 |
(一)研究价值 |
(二)研究创新处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章 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
一、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产生与发展的背景 |
(一)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产生与发展的的思想背景 |
(二)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产生与发展的的现实动因 |
二、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产生与发展的政策演进 |
(一)《国家在危险中》成为高风险教师评价之重要思想和政策来源 |
(二)布什、克林顿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对高风险的教育政策的推动 |
(三)小布什总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标志高风险教育政策正式形成 |
(四)奥巴马的“力争上游计划”促使教师评价成为许多州政策优先点 |
(五)“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弹性计划”及共同核心国家课程标准的影响 |
(六)《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对高风险教师评价的部分修正及其局限 |
第三章 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政策改革的现状及特征 |
一、联邦政策变革直接驱动教师评价的发展 |
二、州成为教师评价政策实施的管制主体 |
三、结合学生学习成果成为教师评价的主要方式 |
(一)建立教师评价与学生学习成就之间的直接联系 |
(二)增加教师评价的实施频率 |
(三)建立教师评价中数据分析系统 |
四、教师评价结果运用突出体现出高风险特征 |
(一)增加教师薪酬与评价结果的联系 |
(二)加强教师评价结果在教师终身教职获得中的作用 |
(三)促使教师评价结果成为教师解雇和裁员决定的重要依据 |
五、教师评价结果在教师发展中发挥作用仍然有限 |
第四章 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政策主导下的典型评价模式 |
一、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肇始之田纳西增值模式 |
(一)田纳西州增值评价模式的产生背景与基本内涵 |
(二)增值模式与学生成长和教师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
(三)增值模式操作的基本原理 |
(四)增值评价模式的优缺点争论 |
(五)田纳西州高风险教师评价的发展 |
二、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方法拓展之学生学习目标法的运用 |
(一)学生成长措施的分类与SLO的缘起 |
(二)学生学习目标法内涵及分类 |
(三)学生学习目标法的运用情况 |
(四)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实施流程与保障 |
(五)SLO实施过程—以得克萨斯州为例 |
(六)学生学习目标法应用于教师评价中的争论与反思 |
三、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新高度之IMPACT评价系统 |
(一)华府公立学区教师评价系统的理念与目的 |
(二)IMPACT评价系统的具体实施 |
(三)华府公立学区教师评价系统的特征 |
(四)华府公立学区教师评价系统的存在的问题 |
(五)华府公立学区教师评价系统的存在的启示 |
四、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比照之PAR模式 |
(一)美国教师同行协助与审查模式的理念与目的 |
(二)美国教师同行协助与审查模式的构成体系与实施 |
(三)美国教师同行协助与审查模式的特征与优势 |
(四)美国教师同行协助与审查模式的影响与挑战 |
(五)美国教师同行协助与审查模式的实施建议 |
第五章 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存在的争论与问题 |
一、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在伦理学引发的争论与问题 |
(一)高风险教师评价违背了无伤害的伦理原则 |
(二)高风险教师评价引发关于善行原则的争论 |
(三)高风险教师评价引发关于自治原则的争论 |
(四)高风险教师评价引发忠诚原则的问题与争论 |
(五)高风险教师评价违背正义原则引发一系列问题 |
二、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在法律方面的争议与问题 |
(一)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立法层面存在诸多争议 |
(二)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实施中引发诸多法律问题 |
三、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
(一)高风险教师评价引发教师罢工的问题 |
(二)高风险教师评价引发教师大量流失的问题 |
(三)高风险教师评价加剧教师的短缺 |
四、高风险评价结果本身对教育的伤害 |
(一)高风险教师评价最终使教学质量下降 |
(二)高风险教师评价造就管理的官僚化与技术化 |
(三)高风险教师评价冲击教师专业 |
(四)高风险教师评价扼杀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
第六章 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价值取向分析 |
一、高风险教师评价与控制 |
二、高风险教师评价与权力 |
三、高风险教师评价与问责 |
四、高风险教师评价与信任 |
五、高风险教师评价与专业 |
六、高风险教师评价与责任 |
七、高风险教师评价与回应 |
八、高风险教师评价与成长 |
第七章 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的比较与反思 |
一、我国教师评价制度概述 |
(一)我国教师评价发展的阶段 |
(二)我国教师评价发展的特征 |
(三)我国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 |
二、我国教师评价与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比较分析 |
(一)我国教师评价中的权责分析 |
(二)我国教师评价与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之异同 |
三、高风险教师评价应对的反思 |
(一)营造支持教师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来回应社会期望 |
(三)构建基于信任和个体解放的评价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探讨政治文本的翻译 ——以《重写历史》的英汉节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Part One Practice-based Research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Research |
1.2 Research Rationale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
1.3 Research Questions |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On CDA |
2.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CDA |
2.1.2 CDA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
2.2 On Political Text |
2.2.1 Types and Features of Political Text |
2.2.2 Previous Studies on Political Text Translation in China |
2.3 On Semantic Translation |
2.3.1 Definition, Scope and Applicability |
2.3.2 Semantic Approach in Biographical Translation |
2.4 Summar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Chapter 3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ies |
3.1 Subject Position: The First Lady of the U.S |
3.2 Subject Position: Woman Political Leader |
3.3 Relations: Power-holders and the Public |
Chapter 4 Conclusion |
4.1 Major Findings |
4.2 Limitations |
Bibliography Cited & Consulted |
Part Two Translation Project |
Biodata of the Author |
(3)美国全民医疗改革:从克林顿到奥巴马(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引言:“人为的”危机 |
二、概念的界定 |
三、选题意义和基本思路 |
四、研究状况综述 |
第一章 美国医疗保障改革的基础 |
第一节 美国医疗保障的概况 |
第二节 美国医疗改革的历史 |
第三节 影响改革的几个重要因素 |
第二章 克林顿政府的全民医疗保障改革计划 |
第一节 克林顿改革计划的背景 |
第二节 改革计划制定过程 |
第三节 克林顿改革计划的失败及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反福利”革命,1995-2006 |
第三章 奥巴马政府医改法案的出台 |
第一节 开端:改革共识的提升2006-2008 |
第二节 发展:曲折中的突破 |
第三节 奥巴马政府医疗改革计划的内涵 |
第四节 对法案内容的思考——公共哲学角度 |
第四章 奥巴马医改的境遇及对改革的展望 |
第一节 发难奥巴马全民医改 |
第二节 对奥巴马医疗改革的展望 |
结论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1:《患者保护与可承受医疗改革法案》标题及各章主要内容 |
附录2:奥巴马医疗改革大事记 |
专有名词对照表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的论文发表 |
(4)美国总统接见达赖喇嘛问题研究(1959-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美国政府对达赖访美请求的政策变化 |
(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藏政策 |
1、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动西藏叛乱 |
2、达赖喇嘛通过“间接联系渠道”寻求总统接见 |
3、艾森豪威尔总统与达赖喇嘛的书信往来 |
(二) 尼克松总统婉拒达赖喇嘛访美 |
1、达赖喇嘛提出访美请求 |
2、美国国务院内部对达赖访美的意见分歧 |
3、达赖喇嘛访美要求被拒绝 |
(三) 卡特政府为达赖喇嘛访美签证 |
1、卡特总统对华的“人权外交” |
2、达赖首度访美的实现 |
二、美国总统会见达赖喇嘛成为遏制中国的手段 |
(一) 乔治·布什总统首开会见达赖喇嘛的先例 |
1、美国利用“西藏问题”遏制中国 |
2、首次“低调”的会见 |
3、首次会见的恶劣影响 |
(二) 总统接见达赖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惯例” |
1、克林顿总统6 次会见达赖喇嘛 |
2、小布什总统、奥巴马总统延续会见达赖的“惯例” |
三、美国总统接见达赖喇嘛的影响和实质 |
(一) 美国总统接见达赖喇嘛的影响 |
(二) 美国总统接见达赖喇嘛的实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美国总统与达赖喇嘛的往来信件 |
后记 |
(5)国际政治中女性领导人的政治传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 |
(一) 国际政坛“粉红旋风”:从理论到现实 |
(二) 一幅男性统治的国际政治“海图”:从历史到现在 |
二、选题由来 |
三、选题界定 |
四、相关领域的文献评述 |
(一) 女性与国际政治 |
(二) 国际政治沟通与传播研究 |
(三) 女性与沟通传播 |
五、选题意义 |
六、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国际政治的性别维度 |
一、女性主义思想概述 |
二、女性参与政治的实践 |
(一) 女性参政的里程碑 |
(二) 立法机构中的女性 |
(三) 担任国家领导人或政府首脑的女性 |
第二章 女性国际政治传播的变量分析 |
一、生物性因素 |
(一) 两性生理与心理的差异 |
(二) 女性心理与性格特质 |
(三) 女性沟通传播的特点 |
二、社会化因素 |
(一) 性别角色的历史及演变 |
(二) 生产方式与劳动分工 |
(三) 社会文化、制度与政策 |
(四) 社会角色期望与媒体印象 |
(五) 文化教育状况 |
三、过程性因素 |
(一) 符号互动理论 |
(二) “女性”传播符号 |
(三) 传播过程 |
四、结构性因素 |
(一) 观念性的国际政治结构 |
(二) 国际政治结构对女性角色的建构 |
第三章 女性领导人对国际政治传播的意义 |
一、理念建构 |
(一) 国际政治的几个基本概念 |
(二) 女性特征的国际政治理念 |
二、议程设置 |
(一) 议程设置理论 |
(二) 女性与“低级政治”议程设置 |
(三) 女性领导人对公众福祉与人文关怀的作用 |
三、公众形象 |
(一) 女性领导人的公众形象 |
(二) 女性领导人公众形象传播的意义 |
四、政治说服与宣传 |
(一) 政治说服的传播模式 |
(二) 国际政治话语柔性化 |
(三) 女性领导人的公共信息发布 |
五、危机处理 |
第四章 铁腕作风征服世界——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
一、撒切尔的公众形象 |
(一) 抛弃“凯恩斯主义”,力推社会变革 |
(二) 强硬外交路线,彰显“鹰派”本色 |
(三) 发动马岛战争,扞卫帝国荣耀 |
二、“铁娘子”现象——社会性别的逆向建构 |
(一) 强硬的外表:对环境的妥协和适应 |
(二) 柔软的内心:本性的流露 |
三、“女性与和平”问题的争论 |
(一) 社会建构论与生物决定论 |
(二) 撒切尔夫人的荣誉之战 |
第五章 柔美形象吸引公众——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 |
一、“美丽总理”的个人形象塑造 |
(一) 形象标识:乌克兰传统发辫与现代时装 |
(二) 行为标识:温柔外表暗藏力量 |
(三) 理念标识:树立女性领导人的独特风格 |
二、大众传媒的“偶像化”传播 |
(一) 传播手段的商业化和娱乐化 |
(二) 传播内容的高度整合 |
(三) 新媒体的运用 |
三、政治传播效果 |
(一) 凝聚人心,团结选民 |
(二) 提高国家知名度 |
(三) 一种潜在的政治说服工具 |
第六章 坚韧品质赢得尊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 |
一、“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 |
(一) 配偶事业的坚定支持者 |
(二) 化解双重危机:从幕后到台前 |
(三) 危机事件提升政治影响力 |
二、华丽转型:国务卿希拉里 |
(一) 独立的个人新形象 |
(二) “巧实力”外交新理念 |
(三) 女性经验对传统国际政治结构的补充与调和 |
第七章 中国文化与女性政治传播 |
一、国际政治中的中国女性:历史与现状 |
(一) 中国女性的参政历史 |
(二) 中国女性在对外交往中的地位变迁 |
二、中国女性参与国际政治的代表人物 |
(一) 宋氏姐妹:20 世纪影响中国的政治女性 |
(二) 国务院前副总理吴仪:“中国式”的女性传播 |
三、中国女性领导人政治传播特点 |
(一) 中国女性领导人政治传播的制约因素 |
(二) 中国女性领导人政治传播的积极因素 |
(三) 中国女性领导人政治传播特点 |
结语 性别二元结构与国际政治体系的和谐与完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美国大学女校长办学理念及实践研究 ——以唐娜·沙拉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1.理念 |
2.大学理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关于美国大学校长的相关研究 |
2.关于美国大学女校长的相关研究 |
3.关于唐娜·沙拉拉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多重身份的美国大学女校长唐娜·沙拉拉 |
(一)作为移民后裔和女性的唐娜·沙拉拉 |
1.阿拉伯移民后裔 |
2.父母影响 |
3.坚定的女权主义者 |
(二)作为学者的唐娜·沙拉拉 |
1.教育和实践经历 |
2.学者经历 |
3.思想经历 |
(三)作为第二位研究型大学女校长的唐娜·沙拉拉 |
1.1980-1988年任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院长 |
2.1988-1993年任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校长 |
3.2001-2015年任迈阿密大学校长 |
(四)作为政治家的唐娜·沙拉拉 |
1.初出茅庐:1977-1980年任住房和城市发展部政策制定和研究助理部长 |
2.脱颖而出:1993-2001年任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部长 |
3.闻名遐迩:2018年-至今任美国众议院议员 |
(五)作为经济社会活动者的唐娜·沙拉拉 |
1.1975年任纽约市市政援助公司董事和财务主管 |
2.1977-2015年任多个社会及教育机构职位 |
3.2015-2017年任克林顿基金会主席 |
二、唐娜·沙拉拉的大学办学理念 |
(一)大学组织管理理念 |
1.重视办学经费筹集,打造优美校园环境 |
2.冷静处理罢工事件,恪守道德伦理服务 |
3.坚决维护院长权益,树立大局利益观念 |
(二)关于大学培养人才理念 |
1.重视高等教育质量,引进“全面质量原则” |
2.追寻教育真正意义,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 |
3.加强体育项目发展,带动人的全面发展 |
(三)关于大学发展科学研究理念 |
1.不断改善科研环境,高度重视科学研究 |
2.保护终身教职人员,极力抵制学术不端 |
(四)关于大学服务社会理念 |
1.高等教育要面向社会,推动社会进步 |
2.关注生命健康安全,推动国家医疗改革 |
3.创立特色卫生体系,营造卫生保健文化 |
(五)关于大学教育公平理念 |
1.倡导性别平等 |
2.倡导种族平等 |
三、唐娜·沙拉拉的大学实践研究 |
(一)唐娜·沙拉拉作为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院长的实践研究 |
1.追求公平的“人性化”战略 |
2.增强学校发展活力,着重改善物质基础 |
(二)唐娜·沙拉拉作为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校长的实践研究 |
1.制度:实现多种族共同发展,营造多元校园环境 |
2.机构:重视科学研究,开设多样化研究中心 |
3.人员:关注学生发展,加强学校管理 |
(三)唐娜·沙拉拉作为迈阿密大学校长的实践研究 |
1.人才培养: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
2.发展科学:坚持科学研究,积极开展筹资活动 |
3.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地方经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论以美特殊关系的根源 ——以色列总理决策的“理性”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 |
二、选题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文献回顾 |
(一) 直接相关文献回顾 |
(二) 理论推演文献回顾 |
四、假定和假设 |
(一) 假定的提出 |
(二) 假设的推演 |
(三) 观测指标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以色列寻求美国安全保证期(1948 年-1957 年) |
第一节 朝鲜战争促使以色列外交政策右转 |
一、本·古里安建国初期的中立政策 |
二、美国成功促使以色列外交政策转向 |
第二节 本·古里安支持美国中东地区防御计划 |
一、杜鲁门政府在中东的战略 |
二、本·古里安对美国中东防御计划从游离到融入的转变 |
第三节 本·古里安向艾森豪威尔寻求安全保证 |
一、艾森豪威尔在中东的整体战略 |
二、艾森豪威尔第一任期内对以色列的态度 |
三、夏里特总理任期内争取美国的安全承诺 |
四、本·古里安以售武请求代替安全承诺请求 |
第二章 以色列改变美国对其负面印象期(1957 年-1961 年) |
第一节 本·古里安对艾森豪威尔售武求之不得 |
一、以色列在西奈战争中受制于美国 |
二、本·古里安对第二任期艾森豪威尔政府战略的响应和配合 |
三、本·古里安利用相关威胁求美售武 |
第二节 本·古里安在约旦危机中的自我约束 |
一、危机背景 |
二、以色列初显对美战略价值 |
第三节 本·古里安在叙利亚危机中的自我约束 |
一、危机中阿拉伯世界的立场 |
二、艾森豪威尔和本·古里安联合寻求危机解决之道 |
第四节 本·古里安再开绿灯 |
一、约旦危机中侯赛因政权面临的威胁 |
二、艾森豪威尔向以色列要求飞越领空权 |
三、艾森豪威尔让以色列扮演威慑者 |
四、本·古里安务实性显现 |
第三章 以色列获得美国安全承诺期(1961 年-1967 年) |
第一节 本·古里安求得肯尼迪安全承诺 |
一、肯尼迪对以色列的一贯支持 |
二、本·古里安以均势为名求得安全承诺 |
第二节 本·古里安在约旦危机中再扮威慑者 |
一、1963 年约旦危机背景 |
二、肯尼迪利用以色列解决危机 |
三、本·古里安对肯尼迪的配合 |
第三节 艾什科尔以新均势为名求售武 |
一、约翰逊的亲以立场 |
二、艾什科尔要求美提升对以售武级别 |
三、艾什科尔利用约旦向约翰逊政府提出新的售武请求 |
第四节 艾什科尔在“六天战争”中的自我约束 |
一、埃及封锁蒂朗海峡前,艾什科尔的自制决策 |
二、封锁蒂朗海峡后,艾什科尔的自制决策 |
三、约翰逊调停失败后,艾什科尔做出战争决定 |
四、对艾什科尔在战争进程中的自我约束之分析 |
第四章 以美关系巩固期(1967 年-1973 年) |
第一节 梅厄夫人接受消耗战停火协议 |
一、尼克松政府第一任期的中东战略 |
二、消耗战初始阶段,梅厄夫人对“罗杰斯计划”的抵制 |
三、战争升级阶段,美国对以色列的压制和苏联对埃及的支持 |
四、战争再度升级,美国对以色列的压制和苏联对埃及的支持 |
五、以色列以报偿为条件接受调停 |
六、消耗战中梅厄夫人决策动因之分析 |
第二节 梅厄夫人拯救约旦危机 |
一、约旦危机 |
二、以美联合应对约旦危机 |
第三节 梅厄夫人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受制于美国 |
一、尼克松第二任期内的中东战略 |
二、第四次中东战争初期,以色列配合美国战略 |
三、在美国压力下,以色列接受第一次停火协议 |
四、以色列在美国压力下,第二次接受停火协议 |
五、以色列对被围困埃及军团持续供给的拒绝 |
六、在美国压力下,梅厄夫人接受埃以脱离接触协议 |
七、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梅厄夫人决策动因之分析 |
第五章 以美关系稳步和快速发展期(1973 年-1989 年) |
第一节 拉宾接受第二阶段脱离接触协议 |
一、拉宾和基辛格穿梭外交的失败 |
二、福特总统对以采取压力和报偿双重措施 |
三、拉宾让步 |
四、对拉宾决策动因之分析 |
第二节 贝京在戴维营会谈中的两面手法 |
一、贝京对西岸自治的强硬态度 |
二、贝京在会谈中屈服于美国压力 |
三、贝京在会谈后扩建西岸定居点 |
四、对贝京两面派手法的分析 |
第三节 贝京与里根政府的战略合作 |
一、里根主义 |
二、贝京对美国向沙特售武的配合 |
三、贝京在黎巴嫩战争中对美国的配合 |
四、贝京在重大安全关切问题上与美国的不配合 |
第四节 沙米尔与里根的战略合作 |
一、里根新中东政策的破产 |
二、里根面临中东地区恐怖主义活动的挑战 |
三、沙米尔和美国开展以苏联为主要目标的战略合作 |
第五节 佩雷斯配合里根政府的营救人质计划 |
第六章 以美关系起伏和调整期(1989 年-今) |
第一节 海湾战争中沙米尔和美国的战略合作 |
一、老布什在对以安全承诺问题上的变化 |
二、美以两国元首在战争中的互动 |
三、美国对伊空袭前,沙米尔有条件地顺从美国的合作要求 |
四、美对伊战争中,沙米尔的自我约束政策 |
第二节 沙米尔坚持扩建定居点使以美关系遇冷 |
一、沙米尔对贝克计划的反弹 |
二、沙米尔对巴勒斯坦人的不妥协和对马德里和会的抵制 |
第三节 拉宾促和使以美关系回升 |
一、拉宾向老布什示好 |
二、阿以和谈中拉宾对克林顿政府的配合 |
第四节 内塔尼亚胡拒绝贯彻《奥斯陆协议》 |
一、内塔尼亚胡在总理竞选中对《奥斯陆协议》的批判 |
二、内塔尼亚胡拒绝贯彻《奥斯陆协议》 |
三、内塔尼亚胡拒绝全部履行《怀伊河备忘录》 |
四、内塔尼亚胡损害了以美关系 |
第五节 巴拉克对克林顿建议的配合 |
一、巴拉克在戴维营会议上对克林顿政府的配合 |
二、巴拉克接受克林顿关于巴以和平的方案 |
第六节 沙龙配合小布什战略 |
一、沙龙配合美国反恐 |
二、沙龙配合小布什的“和平路线图” |
三、小布什同意下沙龙提出并推行单边撤离计划 |
第七节 奥尔默特配合美国战略 |
一、奥尔默特强调以安全为前提继续单边撤离 |
二、以美联合阻挠哈马斯的政治前途 |
三、奥尔默特把黎以战争控制为有限战争 |
四、奥尔默特顺美国意参加安纳波利斯会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致谢 |
(10)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美国学者关于华盛顿时期总统制的研究 |
二、我国学者关于华盛顿时期总统制的研究 |
三、本文的基本思路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一章 美国总统制的创建 |
一、总统制确立的历史渊源 |
1. 两种理论对制宪者的影响 |
2. 殖民地时期的总督制 |
3. 独立后各州的州长制 |
4. 邦联时期的州际委员会制 |
二、制宪会议的召开与总统制的创建 |
1. 制宪会议的召开 |
2. 总统职位的创建 |
三、批准宪法的斗争 |
1. 反联邦主义者对总统制的批判 |
2. 联邦主义者对总统制的辩护 |
第二章 乔治·华盛顿与总统制的确立 |
一、华盛顿早期职业生涯 |
1. 英雄的出生 |
2. 初登政治舞台 |
3. 走向革命之路 |
4. 大陆军总司令 |
二、华盛顿与《1787年宪法》的制定及批准 |
1. 制宪会议的主要推动者 |
2. 《弗吉尼亚方案》的积极支持者 |
3. 制宪会议的成功主持者 |
4. 推动宪法的批准 |
三、第一届总统大选及华盛顿宣誓就职 |
1. 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的确定 |
2. 选举人的产生 |
3. 选举人投票及选举结果 |
4. 宣誓就职 |
第三章 华盛顿总统与联邦行政机构 |
一、华盛顿与总统国家元首地位的确立 |
1. 日程安排显示总统的威严 |
2. 通过旅行建立总统与人民的直接联系 |
3. 确立总统高于州长的地位 |
二、华盛顿与总统政府首脑地位的确立 |
1. 总统免职权的确立 |
2. 总统对行政官员的任命及领导 |
三、华盛顿总统与内阁 |
1. 制宪会议关于设立总统咨询机构的讨论 |
2. 内阁的形成 |
3. 总统与内阁的运作方式 |
四、内阁纷争与华盛顿总统的超党派性 |
1. 内阁纷争的由来 |
2. 内阁纷争的加剧及华盛顿的超党派性 |
第四章 华盛顿总统与国会 |
一、国会的组建及其权力 |
1. 两院制国会的确立 |
2. 国会的权力 |
3. 国会的组建 |
二、华盛顿关于权力分立与制衡的认识 |
三、立法权上的总统与国会 |
1. 华盛顿的立法倡议 |
2. 华盛顿与《权力法案》 |
3. 华盛顿与立法否决权 |
四、外交权上的总统与国会 |
1. 《克里克条约》事件:总统在条约制定上主动权的确立 |
2. 《中立宣言》:总统外交政策主动权的确立 |
3. 《杰伊条约》:总统行政特权的初步确立 |
五、战争权上的总统与国会 |
1. 总统掌握军事指挥权 |
2. 总统委任所有的军官 |
3. 领导国会军事政策的制定 |
第五章 华盛顿总统与最高法院 |
一、联邦政府成立前北美司法体制的传统 |
1. 殖民地时期的司法体制 |
2. 邦联政府时期的司法体制 |
二、联邦政府司法权限的界定 |
1. 制宪会议关于司法权的争论 |
2. 宪法批准过程中关于司法权的争论 |
3. 1789年《司法法》的制定及内容 |
三、华盛顿总统与最高法院的早期实践 |
1. 华盛顿选任法官的基本原则 |
2. 华盛顿选任法官所面临的困境 |
3. 华盛顿与最高法院司法独立原则的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四、比尔·克林顿生涯(一)(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取向、方式、影响[D]. 郝世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探讨政治文本的翻译 ——以《重写历史》的英汉节译为例[D]. 应稚. 浙江大学, 2017(08)
- [3]美国全民医疗改革:从克林顿到奥巴马[D]. 荣霞. 南京大学, 2014(03)
- [4]美国总统接见达赖喇嘛问题研究(1959-2010)[D]. 王东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5]国际政治中女性领导人的政治传播比较研究[D]. 万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4)
- [6]比尔·克林顿生涯(一)[J]. 汤国维. 国际展望, 1993(01)
- [7]美国大学女校长办学理念及实践研究 ——以唐娜·沙拉拉为例[D]. 柳佳玉.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论以美特殊关系的根源 ——以色列总理决策的“理性”成因[D]. 李洁宇. 外交学院, 2010(12)
- [9]希拉里,重返白宫之路有多难?[J]. 杜剑峰. 南风窗, 2015(09)
- [10]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 李秀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