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新型遥测浪高仪研制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王祎鸣[1](2021)在《地波雷达海杂波背景下的船只目标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波雷达目标探测应用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多种杂波、干扰和噪声的影响。其中海杂波能量很强,且往往高于目标回波信号。海杂波的存在,不但严重干扰了邻近海杂波区域的船只目标探测,而且展宽的海杂波会完全掩盖进入其中的目标信号,形成“检测盲区”,导致目标漏检。特别是对小型地波雷达系统,由于天线阵列孔径减小和天线小型化,使得雷达波束宽度大幅增加、增益降低,因而由海杂波多普勒扩展导致的遮盖效应更加严重,进一步增大了海杂波背景下的目标检测难度。因此,海杂波干扰下的目标检测,尤其是展宽海杂波区域内的目标检测,是地波雷达目标探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地波雷达海洋监视监测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为解决海杂波影响下的目标检测难题,结合仿真实验与实测数据,开展地波雷达海杂波特性及其对目标的影响分析、海杂波抑制方法和海杂波内目标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系统分析了海杂波和目标在雷达回波中的各维度特征,结合地波雷达海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的特殊性,对海杂波与目标在时域、多普勒域、空域以及联合域的多域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窄波束地波雷达实测数据对海杂波与目标在空域的差异开展了分析比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海杂波能量主要分布于少量方位。而宽波束地波雷达识别的海杂波方位数量有限,采用常规波束形成的方式无法降低海杂波能量。同时,通过结合与海杂波邻近和位于海杂波区的船只目标情况,量化分析了雷达积累时间、目标与海杂波区的关联以及船载移动平台的目标检测影响因素,给出了海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积累时间的计算方式,为后续开展海杂波抑制、信息提取以及海杂波内的目标检测等方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第二,针对海杂波抑制存在的系列问题,改进了传统时域对消方法,提出了矩阵分解与时频联合的海杂波抑制方法,发展了方位-距离-多普勒多域联合的海杂波信息提取方法。其中,改进的海杂波时域对消方法利用海杂波时域的正弦调制和频域的边界统计特性,约束时域模型参数估计及循环对消过程,解决了传统时域对消方法目标被误消除的问题,取得了更好的抑制效果。而提出的矩阵分解与时频联合抑制方法,综合利用了海杂波时频域特征,结合回波分量的瞬时频率估计,从矩阵特征值分解与时频联合的角度实现海杂波的抑制。克服了矩阵特征值分解方法杂波奇异值不易确定的问题,也避免了时频联合方法在时间和频率分辨率之间的相互制约,进一步提高了对海杂波的抑制能力。进而,提出了联合空、时、频多域的海杂波信息提取方法,提高了海杂波边界信息的提取准确度,为后续海杂波内目标的检测奠定了基础。第三,针对海杂波导致的目标检测盲区问题,将斜投影算子引入到地波雷达海杂波抑制中,研究斜投影改进算法和多级空域滤波器构造,在方位-距离-多普勒三维联合框架下实现了海杂波内目标检测。其中,针对斜投影空域滤波对噪声功率的放大效应以及小空间主角所导致的输出信杂噪比降低等问题,引入杂波抑制代价参数,提出了斜投影的改进方法,更适合构建海杂波空域滤波器。证明了改进的斜投影是传统斜投影的一种拓展形式,并推导了其具有的特殊性质。在分析斜投影滤波的参数选择影响的基础上,针对海杂波主能量的空域多方位特性,提出构建多级空域滤波器的方法,实现了对宽波束雷达海杂波的等效窄波束滤波。在此基础上,联合多普勒及距离域,提出了基于改进斜投影的海杂波内目标三维联合检测方法。经性能仿真分析和实测数据检验表明,提出的基于改进斜投影的三维联合检测方法较基于常规波束形成(Digital beam forming,DBF)的方位-距离-多普勒三维联合检测以及基于局域联合处理(Joint domain localized,JDL)方法更加有效。在低信杂比情况下,改进斜投影方法性能更优。最后,论证了海态信息在地波雷达海杂波内目标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综合海态信息的海杂波内目标检测方法。建立了海态信息到地波雷达海杂波谱的映射关系,分析了不同海态情况下的海杂波谱特征。进而,通过在构建的海杂波谱中添加仿真目标和实测雷达数据分析,提取了海杂波谱展宽量、峰值频率以及Bragg峰比值等目标存在所导致海杂波异常的敏感特征。最终,通过分析海况和海态测量精度对海杂波敏感特征的影响,提出了相关敏感特征异常检测的阈值确定方式。提出的方法不受海杂波抑制类方法在各个域所需的海杂波与目标间的特性差异性要求约束,也避免了抑制算法对雷达后续参数估计的潜在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地波雷达海杂波内目标检测研究的新思路。采用岸基和船载地波雷达实验数据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实现了检测结果与同步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息(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的比对验证,检测结果与AIS信息匹配较好。本文研究成果有望加深对地波雷达海杂波与目标特性的认识,提高海杂波抑制能力,推动海杂波内目标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慕东东[2](2020)在《单艉机推进无人水面艇的建模及运动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人水面艇(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简称为“无人艇”,是一种能够在水面环境下安全自主航行,并完成多种任务的海上智能运动平台。无人艇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民用上,其可被用于水质监测、勘探和救援等;在军事上,通过配备不同的任务模块,承担不同的作战使命。在高度动态和不可预测的海洋环境里,无人艇的控制是核心问题,是其完成各种复杂任务的重要前提。无人艇需要灵活可靠的操纵性能、精确快速的控制能力来确保其自身的安全航行,其控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自适应性、鲁棒性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本文针对单艉机推进无人艇的建模、航向控制、路径跟踪和轨迹跟踪等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单艉机推进无人艇的建模问题,在合理的假设和一定的条件约束下,建立单艉机推进无人艇的三自由度模型和响应模型。通过“蓝信”号无人艇开展实艇实验(回转实验和Z型实验)提供数据支持,以经验公式和辨识建模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三自由度模型、响应模型和推进器伺服模型的参数并对辨识结果加以验证,为无人艇的控制器设计提供基础。(2)针对无人艇质量轻、体积小和易受扰动影响等情况,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非线性反馈航向控制策略,解决无人艇的航向控制问题。在恶劣海况下,非线性反馈航向控制策略可以使无人艇的航向保持在目标航向附近,且与标准反馈相比其推进角的变化范围更小、更稳健,避免了伺服系统的频繁操作,降低了能耗。此外,根据线性滑模和非奇异终端滑模在平衡点收敛速度不同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快收敛速度的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航向保持策略,分别采用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和扰动观测器补偿未知动态和外界干扰,同时采用饱和函数和模糊加权来减弱抖振现象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在恶劣海况下采用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非线性反馈航向控制策略,在普通海况下采用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航向控制策略,其有着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控制精度。(3)针对无人艇的路径跟踪控制问题,在漂角未知的条件下,设计了基于模糊优化可视距离的自适应可视距(Line-of-Sight,LOS)导航算法,且与非线性反馈航向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路径跟踪控制策略,分别通过模拟仿真和实艇实验验证了所提路径跟踪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以此为基础,在考虑存在建模误差和外界干扰的基础上,将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引入到无人艇的路径跟踪控制器的设计之中,并通过神经网络最少学习参数(Minimum Learning Parameter,MLP)法和自适应技术来补偿建模误差和外界干扰,提高了控制算法的鲁棒性。(4)针对无人艇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考虑存在参数高度不确定性、外界干扰和“计算量爆炸”等问题的情况下,分别利用RBF神经网络和自适应算法补偿未知动态和外界干扰,将神经分流模型引入控制器的设计之中来解决“计算量爆炸”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策略。考虑实艇驱动能力,引入饱和辅助设计系统解决被控系统的输入饱和问题,并将未知动态和外界干扰看作一个整体,采用神经网络最少学习参数法对其进行补偿,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小计算量的轨迹跟踪控制策略,该策略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实用性。稳定性分析保证了航向、航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研究和实艇试验结果验证无人艇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兰宁远[3](2019)在《天上宫阙——中国921(六)》文中提出天宫,新时代的国家品牌在轨飞行的航天器内独有的微重力环境,可以使人类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和分析许多实验现象。利用好这个环境,可以在太空医学、材料学、基础生物学、物理科学和太空制造等多方面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载人飞船虽然能进行一些空间科学实验,但毕竟受任务时间所限,研究要想深入下去,就需要有一种能够长期进行试验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轨道空间站。轨道空间站容积大、寿命长,相当于太空中的"航空母舰"。通过空间站可以进一步研究地球环境和宇宙空间,开展一系列的太空实验,实现太空工业化
杨旭光[4](2019)在《高频地波雷达电离层回波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HFSWR)利用3-30MHz频段垂直极化电磁波可沿海面绕射传播的物理特性,实现了对超地平线外海空目标的兼容探测,同时还具备海态遥感功能。然而雷达回波中的电离层回波往往占据大量距离-多普勒单元,并且常抬高目标检测基底,是影响雷达系统目标探测性能和海态遥感精度的关键因素,因此已有众多基于雷达信号处理的算法将电离层回波当作杂波抑制进行研究。电离层回波不仅与雷达参数有关,还与电离层本身独有的分布特性有关。很大程度上,电离层回波抑制技术取决于对其物理机制的理解,因此加深拓宽对电离层回波内在机理的科学认识,将有助于电离层回波抑制技术的突破,切实提升超视距雷达系统性能。另外电离层回波源自电离层对高频电磁波的散射,自然蕴含着电离层状态信息。HFSWR的多普勒分辨率较高,而且可长时间对电离层进行连续观测,故可探测到精细的电离层分布结构和扰动状态。本文拟以电离层回波作为有用信源,深入探索电离层回波产生的物理机制过程,建立电离层回波与等离子不规则体、行进式电离层扰动(Traveling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TIDs)之间的数学模型,进而估计电离层特征参数,并对我国东海和渤海台风期间电离层扰动响应开展探索性研究。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分析电离层中最基础的化学反应机理及HFSWR联合垂测仪观测电离层回波特性。首先概述了电离层分层结构、大气成分和离子化学反应等电离层基本物理特性,尤其重点研究了描述离子损失过程基础机理的反应扩散偏微分方程组,对不同边界条件下的电子密度时空分布变化进行仿真。之后对威海HFSWR实际收发天线系统进行软件仿真,表明电离层回波传播路径与天线系统之间存在关联。最后基于HFSWR与垂测仪对电离层回波开展联合观测,深入分析HFSWR电离层回波可能存在天波后向散射传播路径、分裂为O、X特征波及随电子密度波动等分布特性,为后续电离层回波研究奠定基础。2、建立基于不规则体物理机制的HFSWR电离层广义距离方程。将电离层作为面目标与体目标,建立了HFSWR电离层回波距离探测方程,并基于高频相干散射原理对电离层RCS散射系数进行估计。之后对不同的电离层状态参数和雷达工作参数下的电离层回波功率谱进行仿真,并对不规则体空间分布进行估计。最后结合雷达实测数据对垂直反射路径E层不规则体电子密度、等离子体频率及漂移速度进行估计,并与IRI-2016模型进行比对分析。3、完善FMCW(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PCW(Frequency Modulated Pulsed Continuous Wave)体制下、后向散射传播路径电离层小尺度不规则体与HFSWR之间的数学模型。基于Walsh提出的电磁散射模型,首先拓展了FMCW/FMPCW信号体制下垂直向HFSWR电离层不规则体模型,并从数学的概率分布及电离层物理机制两个角度分别对电离层反射系数进行估计。其次,对FMCW/FMPCW斜向散射路径下电离层回波谱密度进行分析建模,并推导出中纬度斜向散射电离层不规则体相位谱密度的一般表达形式。通过全面深入的仿真,提炼出对HFSWR电离层回波强度和Doppler频移展宽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参数。最后,结合垂测仪观测数据,通过实测雷达数据估计斜向散射传播路径F层不规则体平均电子密度波动。4、基于HFSWR实测数据,开展台风与电离层的关联机理的探索性研究。首先建立FMCW/FMPCW信号体制下大尺度电离层行扰(Traveling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TIDs)与HFSWR的理论模型。接着基于2016年东海强台风“鲇鱼”和2018年渤海台风“温比亚”期间HFSWR站实测数据,全面深入分析电离层回波在距离域、时域和Doppler域的分布特征,并观测到电离层回波时频分布中准周期正弦“S”型的TIDs特征形态,这与地球物理学对认为台风激发的重力波上传至电离层引起TIDs,以及大气结构中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之间可能存在耦合联动效应的物理机制研究结论一致。并且还发现台风期间HFSWR电离层回波的Doppler特性非常显着,在Doppler单元呈现“条形”均匀展宽分布形态;在台风临近距离,反而不易观测到电离层结构扰动等分布规律。本文研究成果有望加深对HFSWR电离层回波机理的科学认识,量化电离层不规则体与TIDs对HFSWR的影响,为电离层杂波抑制技术及最优工作频率选取提供新的关键理论支撑,提供新的电离层探测技术途径,并拓宽加深对地球物理现象内在关联科学规律的理解,具有重要实际工程意义和较高的自然科学研究价值。
兰宁远[5](2019)在《飞天序幕——中国921(二)》文中认为跨越式创新的蓝图1992年年末,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化作国家的发展战略,载人航天工程在全国各有关单位中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工程启动之初,首先要完成的是工程系统建设。按照《工程总设计师工作条例》的规定,工程总设计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出工程总体技术方案,确定各系统的设计任务书和主要技术指标,审定各系统的技术方案。研制载人飞船和运
戴敏[6](2018)在《功勋远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一个梦想,在群星之间,在蓝天之上;有一个愿望,在地平线外,在碧波之上;当尘雾飘过,前方崭新的星云开始升腾闪烁;当岁月走过,荒寒的宇宙深空变得生机勃勃;天空湛蓝纯净,海面波澜壮阔。乘着海风,踏着波涛,远望2号船奔腾在气势磅礴的海面上,洁白的浪花拍打着船舷,蓝色的航迹不断延伸……
向鹏[7](2018)在《“五位一体”建设中科技文化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文化是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及其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普遍性与适应性的文化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科技文化不仅是生产实践与科技活动沟通的桥梁,也是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内在引擎。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加速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的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价值、功能与内生作用,助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部署的推进,值得研究。根据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学说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理论,本文在辨析科技文化的实践源头与社会学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文化演变与发展的机理;阐释了科技文化体系结构与层次特征;探讨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文化对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的作用;论证了新时期科技文化对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实施的支撑作用;探究了现代科技文化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原理、机制与路径。本文旨在通过全面论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现代科技文化对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的价值体现与独特功能,以此促进现代科技文化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科技文化历史久远,内容丰富。从古代的农耕文化、青铜器文化到延续至今的中医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再到呈现中国现代化特征的互联网文化、高铁文化,共享经济文化,科技文化持续不断发展与丰富。特别是与传承忠义爱国、大公无私、敢为人先、勤勉奋进的人文精神相融合,中国科技文化孕就了具有求真务实、拼搏奉献、创新求变、勇于探索的特色科技文化体系。其中,以独具中国特色的“两弹一星精神”“银河—天河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中国工匠精神”为代表的精神内涵突显了中国科技文化独特的软实力价值,对我国在新时代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发挥特殊作用。科技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在经济建设中,科技文化为生产实践提供文化指导,为消费注入科学理性,为流通方式变革提供强大动力。科技文化与政治文明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的价值关联体现在科技文化为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提供支撑,其支撑作用主要为:科技文化丰富政治文明建设的内涵,营造深化政治改革的文化环境;而科技文化推动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脉络为:通过科技文化理念推进政治生态公正和谐与民主决策,运用科学理性思维方式加快社会法制的建设步伐。同时现代科技文化推动政治制度变革,改变人们政治参与方式,推动政治民主化、决策科学化的实现,并为合理的政治文明与体制创新提供与之适应的社会环境。在新时代先进文化建设中,科技文化不断丰富先进文化的内容与内涵,提高先进文化的社会服务效能,提升社会主体科学文化素养。而增强新时代中国科技文化软实力,需要以“和谐”为理念,以创新思维构建现代科技文化新体系,以文化融合作为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以科技文化繁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新时代社会建设需要科技文化精神牵引与支撑,科技文化建设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目标相一致,其内涵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精神文明需求相一致,其构成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相一致。新时代社会建设需要科技文化广泛弘扬,更加普及以及更为社会化,同时也需要人类社会发展更加科学化。科技文化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文化基石,融入到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之中的科技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根本保障,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一带一路”倡议的要素之一。科技文化引导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亲和关怀的人本原则、天人合一的生态原则和互动互惠的公正原则,同时可消除科技成果应用的“异化”,牢固夯实和谐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并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方向,解决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高璐[8](2018)在《SPR-小型化海上溢油实时在线检测系统研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海洋溢油事故的频发不仅严重污染海洋生态环境,而且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我国是海洋大国,正在融合遥感、紫外荧光、漂流浮标等多种监测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海洋溢油监测体系。但是,多数大型监测设备仍然依赖于进口,成本较高,难以全面推广,且该类设备监测效果均易受天气因素影响;而国内自主研发的漂流浮标技术则更多地用于追踪溢油轨迹,对突发的小面积溢油响应速度慢,缺乏预警实效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检测迅速、耗费样品较少、可实时在线监测等特点,具备实现早期小面积溢油检测的潜力,在环境监测领域有着广泛的需求和实用意义。目前,国内将SPR传感技术应用在溢油检测方面尚属空白,且在SPR仪器小型化方面尚不成熟,因此本课题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防止重大溢油事故的发生,以减小对海洋经济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危害。为实现海上溢油的早期监测以避免溢油污染造成的严重影响,在与传统的溢油监测方式对比后,本文结合SPR传感技术的优势提出了Kretschmann棱镜型耦合结构下的SPR-小型化海上溢油实时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构想,以达到对溢油早预警、早定位、早处理的目的。首先,系统方案中详细论述了整体设计理念,确定采用非扫描、宽角度方式入射的角度调制模式下的四层Kretschmann棱镜型耦合结构作为系统的传感结构,并提出了预期指标。其次,使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该结构中的各传感组件进行参数仿真,包括棱镜、光源、金属膜、各组件相对位置等,为传感组件的制备和实验装置的搭建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然后,开展了对SPR小型溢油检测实验装置的研制工作,根据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认真地研究并设计了各功能结构,包括光路结构、硬件电路、软件操作界面以及机械结构,依据仿真结果和各功能结构设计,研制出了SPR小型溢油检测实验装置。最后,通过本装置对不同折射率样品进行检测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系统对折射率在1.4-1.55范围内的蔗糖溶液的检测灵敏度达到9.017×10-5RIU,与理论仿真同数量级,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验证了实验装置的有效;原油的检测结果符合SPR响应趋势,验证了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综上所述,本研究为实现SPR-小型化海上溢油实时在线检测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实验支持和技术积累。
刘霖[9](2016)在《“东方红一号”的政治载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上天。当那首悦耳动听的东方红乐曲不舍昼夜地响彻世界上空时,仿佛也在宣告一个“环球同此凉热”的时代的到来。考虑到当时正值世界冷战中期,也是中国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中期,此前一年,美苏开始了限制战略核武器第一阶段谈判,而在美国国防部则诞生了现代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中苏之间还在珍宝岛发生了严重的武装冲突,如果仅仅从科学技术史的角度理解东方红一号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颗卫星承载着太多的政治期望、政治热情和政治理想。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为指导,根据目前作者掌握的国内外大量历史资料,运用案例分析、文献分析的方法和比较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科学技术社会建构理论的视角,聚焦于东方红一号那无形而分量巨大的政治载荷,阐述了该工程项目上马的历史政治背景,分析了卫星研制过程中艰难曲折的政治进动,考察了高层决策者对卫星上天提出的“看得见”、“听得到”、“抓得住”的政治要求,探讨了围绕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而形成的政治宣传模式,总结了该工程成功在国内外所产生的巨大政治影响。较之一般宏观、笼统的社会建构理论分析,本文着眼的是东方红一号的政治建构,研究相对比较具体而深入,对于丰富军事技术社会史的研究具有明显的补白作用,对于中国目前风起云涌的信息化建设和大科学背景下的大工程项目开发,亦有重要的现实启发意义。世界信息化建设的舞步正在加快,中国的航天梦正在助推强国梦。本文的研究旨在说明:不管我们在科技强国的道路上走得多快、多远,通过解析东方红一号的政治载荷所折射的以尊重科学为前提、以无私奉献为特征、以民族复兴为旨归的精神风貌,必将永远激励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王中宝[10](2015)在《船载高频地波雷达海洋表面流遥感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频地波雷达(High Frequency Surface Wave Radar,HFSWR)利用垂直极化高频电磁波(330MHz)可实现对海上舰船、低空飞机等目标的超视距探测以及对海洋表面状态信息(如海流、风场以及浪高等)进行大范围、全天候的海态遥感。船载HFSWR是岸基HFSWR技术的深入与发展,除继承了岸基雷达的优点外,其主要特点表现为船载平台的灵活机动性。利用此特点,船载HFSWR可快速前往感兴趣海域开展目标探测或海态遥感作业。因此,船载HFSWR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目前基于岸基HFSWR的海态遥感理论及应用技术比较成熟,国内外均已研制成功多种岸基HFSWR系统并得到推广应用。但基于船载HFSWR的海态遥感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基本属于空白。本文以船载HFSWR为研究平台,以海洋表面流为研究对象,开展船载HFSWR海洋表面流遥感方法研究。本文研究成果将为我国开展船载HFSWR海态遥感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对无线电海洋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简要介绍岸基HFSWR海洋表面流遥感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船载HFSWR海浪回波信号多普勒谱展宽的机理以及船载HFSWR应用于海洋表面流遥感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即海洋表面径向流的波达方位(Direction-of-Arrival,DOA)估计、海浪回波信号空时耦合以及单站海洋表面矢量流估计问题。2.针对船载HFSWR海洋表面径向流方位估计中存在阵元数少、可用快拍数据有限、展宽的海浪回波多普勒谱中容易出现目标信号的问题以及复值稀疏表示方法普遍存在重构精度低和计算量大的问题,首先理论分析船载HFSWR海浪回波信号在单个距离和多普勒分辨单元内的稀疏性,然后研究基于实值阵列信号和实值阵列信号协方差阵稀疏表示的两种DOA估计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结果和实测船载HFSWR数据处理结果验证这两种实值稀疏表示方法的有效性。3.针对船载HFSWR海浪回波信号存在空时耦合的问题,首先理论分析船载HFSWR海浪回波信号的特征谱及其分布特性,研究一种船载HFSWR海浪回波信号协方差阵秩(即海浪回波信号特征谱中大特征值的个数)的估计方法;然后利用该方法对船载HFSWR海浪回波信号在整个空时二维联合域中的稀疏性进行理论分析,重点研究一种基于实值稀疏表示的空时二维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船载HFSWR海浪回波信号空时二维谱估计;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验证船载HFSWR海浪回波信号协方差阵秩估计方法和基于实值稀疏表示的空时二维MUSIC方法的有效性。4.针对单站HFSWR难以直接获取海洋表面矢量流的问题,理论分析海洋表面矢量流场分布特性和船载HFSWR海洋表面径向流测量误差的分布特性,研究一种基于一阶流函数的单站船载HFSWR海洋表面矢量流估计方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验证该方法在均匀流场和非均匀流场条件下的有效性。
二、一种新型遥测浪高仪研制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遥测浪高仪研制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地波雷达海杂波背景下的船只目标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波雷达研究概述 |
1.2.2 地波雷达海杂波特性及建模 |
1.2.3 地波雷达海杂波背景下的目标检测 |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地波雷达海杂波特性及对目标的影响分析 |
2.1 引言 |
2.2 海杂波与目标多域特性分析 |
2.2.1 海杂波产生机理及时域调制 |
2.2.2 多普勒域特性分析 |
2.2.3 空域特性分析 |
2.2.4 联合域特征分析 |
2.3 海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地波雷达积累时间 |
2.3.2 目标与海杂波区的关联分析 |
2.3.3 船载移动平台对海杂波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波雷达海杂波抑制及海杂波信息提取 |
3.1 引言 |
3.2 基于时域边界约束循环对消的海杂波抑制 |
3.2.1 时域信号模型 |
3.2.2 方法原理与流程 |
3.2.3 实测数据验证 |
3.3 基于矩阵分解的时频联合海杂波抑制 |
3.3.1 回波状态模型 |
3.3.2 方法原理与流程 |
3.3.3 实测数据验证 |
3.4 基于多域联合的海杂波信息提取方法 |
3.4.1 方法原理与流程 |
3.4.2 实测数据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改进斜投影的海杂波内目标三维联合检测方法 |
4.1 引言 |
4.2 斜投影空域滤波 |
4.2.1 斜投影算子原理 |
4.2.2 斜投影空域滤波 |
4.3 改进斜投影空域滤波 |
4.3.1 改进形式的推导及其性质 |
4.3.2 仿真分析与性能比较 |
4.4 基于改进斜投影的海杂波内目标三维检测方法 |
4.4.1 检测场景及信号模型 |
4.4.2 方法原理及流程 |
4.4.3 仿真与性能分析 |
4.4.4 实测数据验证及方法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海态信息的海杂波内目标检测方法 |
5.1 引言 |
5.2 可行性分析 |
5.3 综合海态信息的海杂波内目标检测方法 |
5.3.1 海杂波谱提取及海杂波谱构建 |
5.3.2 海杂波敏感特征提取 |
5.3.3 敏感特征异常检测 |
5.3.4 海杂波内目标检测结果输出 |
5.4 仿真分析 |
5.4.1 海况对海杂波敏感特征的影响 |
5.4.2 海态测量精确度对海杂波敏感特征的影响 |
5.5 实测数据验证 |
5.5.1 岸基地波雷达数据验证 |
5.5.2 船载地波雷达数据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单艉机推进无人水面艇的建模及运动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无人艇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无人艇运动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
1.3.1 机理建模 |
1.3.2 辨识建模 |
1.4 无人艇运动控制研究现状 |
1.4.1 航向控制 |
1.4.2 路径跟踪控制 |
1.4.3 轨迹跟踪控制 |
1.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5.1 研究思路 |
1.5.2 内容安排 |
2 单艉机推进无人艇的运动数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蓝信”号无人艇 |
2.2.1 外观及主要参数 |
2.2.2 艉机推进装置 |
2.2.3 数据采集系统 |
2.3 实验数据采集 |
2.4 外界环境干扰模型 |
2.4.1 风干扰建模 |
2.4.2 浪干扰建模 |
2.4.3 流干扰建模 |
2.5 艉机推进器推力及伺服模型 |
2.5.1 推进器推力模型 |
2.5.2 伺服系统模型 |
2.6 艉机推进无人艇的建模 |
2.6.1 三自由度模型 |
2.6.2 非线性响应模型 |
2.7 模型辨识及验证 |
2.7.1 无人艇模型的辨识 |
2.7.2 无人艇模型的验证 |
2.7.3 无人艇实艇实验验证 |
2.8 本章小结 |
3 无人艇的航向保持控制 |
3.1 引言 |
3.2 理论基础 |
3.2.1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
3.2.2 滑模理论 |
3.2.3 神经网络逼近理论 |
3.2.4 模糊控制理论 |
3.3 非线性反馈航向保持控制 |
3.3.1 问题描述 |
3.3.2 控制器设计 |
3.3.3 仿真研究 |
3.3.4 实艇实验 |
3.4 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航向保持控制 |
3.4.1 问题描述 |
3.4.2 控制器设计 |
3.4.3 稳定性证明 |
3.4.4 仿真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无人艇的路径跟踪控制 |
4.1 引言 |
4.2 理论基础 |
4.2.1 轨迹线性化控制技术 |
4.2.2 神经网络最少学习参数法 |
4.3 基于LOS导航策略的路径跟踪控制 |
4.3.1 问题描述 |
4.3.2 自适应LOS |
4.3.3 仿真研究 |
4.3.4 实艇验证 |
4.4 欠驱动无人艇自适应路径跟踪控制 |
4.4.1 问题描述 |
4.4.2 控制器设计 |
4.4.3 稳定性证明 |
4.4.4 仿真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无人艇的轨迹跟踪控制 |
5.1 引言 |
5.2 理论基础 |
5.2.1 神经分流模型 |
5.2.2 辅助设计系统 |
5.3 欠驱动无人艇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 |
5.3.1 问题描述 |
5.3.2 控制器设计 |
5.3.3 稳定性证明 |
5.3.4 仿真研究 |
5.4 输入饱和下的欠驱动无人艇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 |
5.4.1 问题描述 |
5.4.2 控制器设计 |
5.4.3 稳定性证明 |
5.4.4 仿真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天上宫阙——中国921(六)(论文提纲范文)
天宫,新时代的国家品牌 |
轨道上演“鹊桥会” |
驾驶神舟赴天宫 |
云霄传来中国“好声音” |
椰海铸剑向天歌 |
志在九天再“长征” |
温馨的天上人家 |
天舟,为中国梦加油续航 |
(4)高频地波雷达电离层回波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高频地波雷达与电离层探测发展概述 |
1.2.1 高频地波雷达发展概述 |
1.2.2 电离层探测发展概述 |
1.3 高频地波雷达电离层回波特性综述 |
1.3.1 电离层回波分层特性研究 |
1.3.2 电离层回波随机特性研究 |
1.3.3 电离层回波反演技术研究 |
1.3.4 电离层回波物理机制研究 |
1.4 电离层与地球物理现象的关系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离层物理机制及回波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电离层物理特性概述 |
2.2.1 电离层分层结构 |
2.2.2 电离平衡方程 |
2.3 电离层离子反应扩散过程 |
2.3.1 离子损失过程 |
2.3.2 离子反应扩散方程组 |
2.3.3 不同边界条件下数值仿真 |
2.4 高频地波雷达与垂测仪联合观测 |
2.4.1 HFSWR收发天线仿真分析 |
2.4.2 HFSWR与垂测仪实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频地波雷达电离层方程建模 |
3.1 引言 |
3.2 高频地波雷达电离层探测方程推导 |
3.2.1 面散射下电离层探测方程推导 |
3.2.2 体散射下电离层探测方程推导 |
3.2.3 电离层反射系数估计及参数估计 |
3.3 电离层回波模型仿真分析 |
3.3.1 电离层探测方程仿真分析 |
3.3.2 电离层回波空间分布特性仿真分析 |
3.4 实测数据分析 |
3.4.1 电离层回波预处理 |
3.4.2 电离层特征参数估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后向散射传播路径电离层建模 |
4.1 引言 |
4.2 FMCW信号垂直向电离层回波模型 |
4.2.1 垂直向接收电场方程 |
4.2.2 FMCW信号电场方程 |
4.2.3 FMCW信号接收功率 |
4.2.4 电离层反射系数谱密度函数估计 |
4.2.5 垂直向电离层模型仿真分析 |
4.3 FMCW信号斜向天波路径电离层回波模型 |
4.3.1 FMCW信号斜向散射回波功率谱推导 |
4.3.2 中纬度地区HF雷达斜向散射传播建模 |
4.3.3 中纬度斜向天波路径电离层模型仿真分析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4.1 FMPCW信号分析 |
4.4.2 高频地波雷达与垂测仪联合观测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高频地波雷达的台风-电离层关联机理观测研究 |
5.1 引言 |
5.2 台风与电离层联动机制研究 |
5.3 HFSWR电离层行扰模型 |
5.4 台风期间电离层回波时频分布特征 |
5.4.1 “鲇鱼”在东海期间某雷达站观测结果分析 |
5.4.2 “温比亚”在渤海期间威海雷达站观测结果分析 |
5.5 台风期间电离层回波距离-时间谱分布特征 |
5.5.1 “鲇鱼”在东海期间某雷达站观测结果分析 |
5.5.2 “温比亚”在渤海期间威海雷达站观测结果分析 |
5.6 台风期间电离层回波距离-多普勒分布特征 |
5.6.1 “鲇鱼”在东海期间某雷达站观测结果分析 |
5.6.2 “温比亚”在渤海期间威海雷达站观测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五位一体”建设中科技文化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科技文化及其属性研究 |
1.2.2 科技文化的价值研究 |
1.2.3 科技文化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科技文化的内涵、体系结构与价值体现 |
2.1 科技文化概念及其内涵 |
2.1.1 科技文化的概念 |
2.1.2 科技文化的特性 |
2.1.3 科技文化的七大要素 |
2.1.4 科技文化体系的三层结构 |
2.2 科技文化价值体系的构架基石 |
2.2.1 本质与核心:求真唯实 |
2.2.2 根本使命:批判创新 |
2.2.3 价值观基础:理性宽容 |
2.2.4 重要特质:学术民主与自由探索 |
2.2.5 功能要求:管理效率 |
2.3 科技文化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物质关系论 |
2.3.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 |
2.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2.3.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4 科技文化软实力的价值体现 |
2.4.1 新时代中国加速发展的文化力量 |
2.4.2 新时代社会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
2.4.3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
第3章 科技文化促进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
3.1 科技文化作为“第一生产力文化”的价值属性 |
3.1.1 加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转变 |
3.1.2 促进生产力要素协同发展 |
3.2 经济建设发展不断充实科技文化内涵 |
3.2.1 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科技文化进步 |
3.2.2 劳动实践进一步丰富了科技文化 |
3.2.3 市场经济推动科技文化的新发展 |
3.3 科技文化促进经济建设的三条路径 |
3.3.1 为生产提供文化指导 |
3.3.2 为消费注入科学理性 |
3.3.3 促使交往和流通方式发生变革 |
第4章 科技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
4.1 科技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关联 |
4.1.1 科技文化推动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
4.1.2 政治文明保障科技文化的功能不断提升 |
4.2 科技文化为体制机制改革提供支撑 |
4.2.1 丰富政治文明建设发展内涵 |
4.2.2 深化改革成功的环境要素 |
4.3 科技文化助推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的基本脉络 |
4.3.1 科技文化理念强化政治生态民主与和谐 |
4.3.2 科学理性思维加快社会法制建设发展步伐 |
第5章 科技文化为新时代社会建设提供保障 |
5.1 科技文化在新时代社会建设中的价值定位 |
5.1.1 新时代社会建设需要科技文化精神牵引支撑 |
5.1.2 新时代社会建设呼唤科技文化广泛弘扬 |
5.2 科技文化与新时代社会建设互动的一致性 |
5.2.1 科技文化建设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目标一致 |
5.2.2 科技文化内涵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精神需求一致 |
5.2.3 科技文化内容与新时代社会建设内容的一致 |
5.3 科技文化助推社会建设的实施路径 |
5.3.1 强化科技文化普及 |
5.3.2 加速科技的社会化 |
5.3.3 提质科技文化建设 |
第6章 科技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耦合 |
6.1 现代科技文化与新时代先进文化的价值关联 |
6.1.1 科技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 |
6.1.2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科技文化互促并行 |
6.2 科技文化拓展新时代先进文化建设空间 |
6.2.1 不断优化先进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
6.2.2 着力提升社会主体的科学文化素养 |
6.2.3 有利强化先进文化服务社会的效能 |
6.2.4 提供先进文化永葆生机的新源头 |
6.3 新时代中国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新路径 |
6.3.1 以“科学民主”理念丰富先进文化内涵 |
6.3.2 以创新思维构建现代科技文化新体系 |
6.3.3 以“文化融合”实施科技文化发展战略 |
第7章 科技文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
7.1 科技文化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 |
7.1.1 亲和友善的人文关怀 |
7.1.2 天人合一的生态平衡 |
7.1.3 良性互动的公平正义 |
7.2 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技文化价值指引 |
7.2.1 从逻辑起点上消除科学技术的异化 |
7.2.2 从路径方法上践行和谐发展理念 |
7.2.3 从价值追求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
7.3 科技文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基本路径 |
7.3.1 科学认识论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基础 |
7.3.2 正确发展观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
7.3.3 运用方法论解决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B 图表 |
致谢 |
(8)SPR-小型化海上溢油实时在线检测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海上溢油监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1.2.2 SPR传感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小型化趋势 |
1.2.3 SPR传感技术较传统溢油监测技术的优势 |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研究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于SPR传感技术原理的溢油检测总体方案设计 |
2.1 SPR传感技术理论概述 |
2.1.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原理 |
2.1.2 SPR传感器的分类 |
2.1.3 棱镜型SPR传感结构理论分析 |
2.2 SPR-小型海上溢油检测系统设计 |
2.2.1 系统设计 |
2.2.2 预期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SPR-小型海上溢油检测系统传感结构仿真 |
3.1 四层Kretschmann棱镜型耦合结构 |
3.2 SPR传感组件参数仿真 |
3.2.1 棱镜 |
3.2.2 光源 |
3.2.3 金属膜 |
3.2.4 SPR传感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SPR小型溢油检测实验装置研制 |
4.1 SPR小型溢油检测实验装置总体设计 |
4.2 SPR小型溢油检测实验装置光路结构 |
4.3 SPR小型溢油检测实验装置电路结构与软件设计 |
4.3.1 光源恒流驱动电路 |
4.3.2 线阵CCD驱动及数据采集电路 |
4.3.3 软件设计 |
4.4 SPR小型溢油检测实验装置机械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SPR小型溢油检测实验装置的验证实验及结果分析 |
5.1 稳定性分析 |
5.2 样品检测实验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6.1 总结 |
6.1.1 主要工作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东方红一号”的政治载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研究及资料来源 |
1.3.1 国内相关研究及资料来源 |
1.3.2 国(境)外相关研究 |
1.3.3 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东方红一号”的政治背景 |
2.1 冷战的严霜 |
2.1.1 美苏两国人造卫星的发射 |
2.1.2 美国对新中国的核讹诈 |
2.1.3 中苏关系的恶化 |
2.2 新中国的艰难起航 |
2.2.1 苏联对我国的援助 |
2.2.2 “一五计划”的实施 |
第三章 “东方红一号”的政治进动 |
3.1 卫星工程的酝酿与启动 |
3.1.1 卫星工程的酝酿 |
3.1.2 卫星计划的提出 |
3.1.3 卫星工程的启动 |
3.2 卫星工程的搁浅 |
3.2.1 “大跃进”期间的卫星工作 |
3.2.2 访苏代表团的“空手而归” |
3.2.3 卫星计划的推迟 |
3.3 卫星工程的全面开展 |
3.3.1 卫星工程的重新上马 |
3.3.2 卫星方案论证会的开展 |
3.3.3 卫星技术方案的简化 |
3.3.4 卫星工作体制的调整 |
3.3.5 卫星的成功发射 |
第四章 “东方红一号”的政治要求 |
4.1 听得到 |
4.1.1 乐曲选择背后的政治纠结 |
4.1.2 电子音乐发生器的研制 |
4.1.3 地面站转播系统 |
4.1.4 “过载开关”的去留 |
4.2 看得见 |
4.2.1 卫星的形状设计 |
4.2.2 “观测球”的增加 |
4.2.3 卫星轨道的重设 |
4.3 抓得住 |
4.3.1 观测方案的确定 |
4.3.2 地面观测站的选点 |
4.3.3 多普勒跟踪定轨方案的确定 |
4.3.4 播报系统 |
4.4 “毛主席像章”的取消 |
第五章 “东方红一号”的政治宣传 |
5.1 前期宣传——预先规划 |
5.1.1 依托技术功能,设定宣传目标 |
5.1.2 争取时间优势,抢占宣传先机 |
5.2 中期宣传——直接表现 |
5.2.1 视觉宣传——航天器的可见性 |
5.2.2 听觉刺激——航天器的信号接收 |
5.3 后期宣传 |
5.3.1 媒体报道 |
5.3.2 庆祝仪式 |
5.3.3 献礼工程 |
5.3.4 领导讲话 |
第六章 “东方红一号”的政治影响 |
6.1 国内政治影响 |
6.1.1 肯定毛泽东思想 |
6.1.2 增强民族自信心 |
6.1.3 团结各族人民 |
6.1.4 鼓舞港澳同胞 |
6.1.5 激励广大知识分子 |
6.1.6 鼓舞广大部队官兵 |
6.2 国际政治影响 |
6.2.1 鼓舞全世界革命人民 |
6.2.2 震慑帝国主义国家 |
6.2.3 服务“三国四方会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船载高频地波雷达海洋表面流遥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HFSWR发展概述 |
1.2.1 岸基HFSWR |
1.2.2 船载HFSWR |
1.3 船载HFSWR海洋表面流遥感的主要问题 |
1.3.1 海洋表面径向流方位估计 |
1.3.2 空时耦合问题 |
1.3.3 单站海洋表面矢量流估计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HFSWR海洋表面流遥感原理 |
2.1 海洋波动理论概述 |
2.2 岸基HFSWR海面散射模型 |
2.2.1 一阶散射模型 |
2.2.2 二阶散射模型 |
2.3 船载HFSWR海面散射模型 |
2.4 岸基HFSWR海洋表面径向流提取 |
2.4.1 海洋表面径向流速度计算 |
2.4.2 海洋表面径向流方位估计 |
2.5 岸基HFSWR海洋表面矢量流估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载HFSWR海洋表面径向流方位估计方法 |
3.1 基于复值阵列信号稀疏表示的DOA估计 |
3.1.1 船载HFSWR海洋表面径向流方位估计的主要问题 |
3.1.2 稀疏表示理论概述 |
3.1.3 稀疏表示问题的构造 |
3.2 基于实值阵列信号稀疏表示的DOA估计 |
3.2.1 算法描述 |
3.2.2 算法比较 |
3.2.3 正则化参数选择 |
3.3 基于实值阵列信号协方差阵稀疏表示的DOA估计 |
3.3.1 算法描述 |
3.3.2 正则化参数选择 |
3.4 计算复杂度和最大可分辨信源数分析 |
3.4.1 计算复杂度 |
3.4.2 最大可分辨信源数 |
3.5 计算机仿真分析及实测数据验证 |
3.5.1 计算机仿真分析 |
3.5.2 实测数据验证 |
3.6 平台运动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船载HFSWR海浪回波信号空时二维谱估计方法 |
4.1 船载HFSWR海浪回波信号的特征谱分析 |
4.1.1 空时二维信号模型 |
4.1.2 海浪回波信号协方差阵 |
4.1.3 海浪回波协方差矩阵的秩估计 |
4.2 船载HFSWR海浪回波信号的稀疏性分析 |
4.3 基于实值稀疏表示的空时二维MUSIC法 |
4.3.1 船载HFSWR海浪回波信号的空时二维稀疏表示 |
4.3.2 高分辨率的船载HFSWR海浪回波信号空时二维谱估计 |
4.4 仿真分析 |
4.4.1 秩估计方法验证 |
4.4.2 基于实值稀疏表示的空时二维MUSIC法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船载HFSWR海洋表面矢量流估计方法 |
5.1 船载HFSWR海洋表面径向流的测量原理 |
5.2 单站船载HFSWR海洋表面矢量流估计方法 |
5.3 误差分析 |
5.3.1 模型误差 |
5.3.2 截断误差 |
5.3.3 平台运动误差 |
5.4 仿真分析 |
5.4.1 均匀流场的情况 |
5.4.2 非均匀流场的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一种新型遥测浪高仪研制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波雷达海杂波背景下的船只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 王祎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单艉机推进无人水面艇的建模及运动控制策略研究[D]. 慕东东.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天上宫阙——中国921(六)[J]. 兰宁远. 神剑, 2019(06)
- [4]高频地波雷达电离层回波机理及应用研究[D]. 杨旭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飞天序幕——中国921(二)[J]. 兰宁远. 神剑, 2019(02)
- [6]功勋远望[J]. 戴敏. 神剑, 2018(06)
- [7]“五位一体”建设中科技文化价值研究[D]. 向鹏. 湖南大学, 2018(06)
- [8]SPR-小型化海上溢油实时在线检测系统研制[D]. 高璐. 吉林大学, 2018(01)
- [9]“东方红一号”的政治载荷[D]. 刘霖.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10]船载高频地波雷达海洋表面流遥感方法研究[D]. 王中宝.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