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低汽油硫含量的吸附剂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苗广,董磊,任晓玲,杨翠婷,李忠,肖静[1](2020)在《燃油吸附脱硫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在清洁燃油生产技术中,吸附脱硫由于运行成本低和操作条件温和,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非加氢脱硫技术之一。吸附脱硫技术在温和的条件下将燃油中的有机硫选择性吸附脱除,而其核心是高效的固体多孔吸附剂材料。本文综述了目前吸附脱硫的吸附机理和吸附剂研究进展,主要从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反应-吸附耦合三种吸附机制出发,重点介绍了不同吸附机制的脱硫吸附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从脱硫选择性、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选择性等方面深入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吸附脱硫体系。最后对基于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反应-吸附耦合机制的三种脱硫技术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目前在真实油品中吸附脱硫仍面临的竞争吸附等问题以及未来亟待进一步关注的方向。
卢永康[2](2020)在《Pd/SiO2-GO和Pd/SiO2-APTES复合气凝胶的制备以及其吸附脱硫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氢燃料中的硫化物燃烧后会排放SOx,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环境法规严格限制了燃料中的硫含量。传统的加氢脱硫技术仅对石油燃料中的硫醇、硫醚、硫化物和二硫化物有着较好脱除效果,而对噻吩类硫化物脱除能力较差,并且在该过程中燃油辛烷值会降低。吸附脱硫技术因其具有设备投资低、操作简便、且不需要氢气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脱硫方法。吸附脱硫技术的核心是吸附剂。研究开发一种具有介孔结构,表面活性中心类型多样且高度分散的脱硫吸附剂是目前脱硫吸附剂的主要研究趋势。气凝胶,一种具有纳米颗粒相互聚集形成的三维多孔网络结构材料,其具有的低密度,高孔隙率以及高比表面积被广泛研究应用于吸附领域。本课题组尝试通过将过渡金属离子(Ag+、Cu2+、Ni2+等)引入SiO2气凝胶中,制备一系列基于π-络合气凝胶型脱硫吸附剂(Ag2O-SiO2-50、Cu2O-SiO2-50以及NiO-SiO2-23),但这些吸附剂在制备过程中活性组分流失率高,且竞争吸附能力较差。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常温常压干燥法分别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氧化石墨烯(GO)含量的Pd/SiO2-GO和不同n(Si/Pd)的Pd/SiO2-APTES复合气凝胶吸附剂。利用BET、XRD、FT-IR、SEM、XRF等一系列表征方法,研究了影响吸附剂性能的相关因素。同时,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穿透实验分别考察了吸附剂对噻吩以及衍生物的吸附性能、再生性能以及竞争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作为SiO2气凝胶脱硫吸附剂的结构增强剂形成的Pd/SiO2-GO复合气凝胶,未改变气凝胶固有的特征形貌。当GO的掺入率为1.0wt‰时,吸附剂的脱硫性能最佳,其对噻吩的吸附容量高达8.89mg-S/gads。当烯烃,芳烃,氮化物以及水等存在下,吡啶的干扰作用最大,甲基叔丁醚的干扰作用最小。通过动态吸附实验研究,相比Langmuir模型,Pd/SiO2-GO复合气凝胶更加符合Freundlich模型,并且属于表观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并非唯一速率控制步骤。Pd/SiO2-GO吸附噻吩过程属于放热,自发过程,低温有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通过溶剂洗脱法(正庚烷-苯)以及常压干燥法两种再生方法的对比,溶剂洗脱法更加有利于Pd/SiO2-GO的再生,而再生吸附剂脱硫性能的降低,主要归因于其比表面积的降低以及Pd2+的流失。通过SiO2气凝胶表面接枝NH2形成SiO2-NH2来进一步提高过渡金属Pd掺入率作为另一种改性方式,从而提高吸附剂脱硫性能。制备合成的Pd/SiO2-APTES复合气凝胶吸附剂仍属于三维网络状介孔固体材料。当Pd掺入量为0.03g时,Pd/SiO2-APTES复合气凝胶的脱硫性能最佳,对噻吩,苯并噻吩以及二苯并噻吩的穿透吸附容量分别为10.7mg-S/gads,11.6mg-S/gads以及13.1mg-S/gads。Langmuir以及Freundlich模型均能很好的拟合Pd/SiO2-APTES复合气凝胶吸附剂噻吩过程,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存在于该过程中,同时也属于表观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在吸附过程中并非唯一速率控制步骤。热力学结果表明,低温有利于Pd/SiO2-APTES吸附噻吩。通过溶剂洗脱法(正庚烷-苯)以及常压干燥法两种再生方法的对比,常压干燥法更加有利于Pd/SiO2-APTES的再生,再生四次后,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将实现100%再生循环利用。
董磊[3](2020)在《基于负载型吸附剂的燃油深度脱硫研究》文中提出燃油中的有机硫化物不仅在工业生产和存储过程中会腐蚀工业设备和交通工具的发动机,而且在燃烧过程中将产生SOx,导致城市雾霾、大气酸雨等环境污染问题并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为此,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出台了日益严格的燃油限硫标准。相较于传统加氢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因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设备投入和操作成本低、可实现选择性深度脱硫等特点而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非加氢脱硫技术之一。在前期工作中,我们课题组基于催化氧化-吸附耦合的脱硫机理制备了低成本的双功能Ti O2/硅胶吸附剂,其在CHP存在的条件下可将油品中的有机硫化物转化为砜类并通过材料表面的硅羟基吸附,从而实现柴油的超深度脱硫。该机制克服了真实柴油中存在的多组分竞争吸附导致吸附剂选择性低、脱硫性能差等瓶颈问题。考虑到粉末吸附剂在工业化应用过程中存在反应器压降大、机械强度低、易损耗等问题,本文以拟薄水铝石为粘合剂,通过挤出成型制备了成型双功能Ti O2/硅胶吸附剂,并基于催化氧化-吸附耦合脱硫机制探究了其对于真实柴油的脱硫动力学和再生性能。结果表明:成型吸附剂对于真实柴油的脱硫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成型CN2材料的一级动力学模型符合ln(C)=–9.42×10-3t+3.84。此外,成型吸附剂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几乎没有下降(~1.6mg-S/g-A)且其粒径Lp与材料动力学脱硫速率常数k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成型吸附剂材料的动态固定床催化吸附脱硫过程符合此前提出的动态耦合脱硫的双阶过程数学模型。且结果表明成型CN2材料将国Ⅳ柴油中的硫浓度(50 ppm)降至国Ⅴ柴油的硫含量(10 ppm)时的处理量达到75.3 m L-F/g-A。对比不同吸附剂填充密度和质量空速的固定床动态脱硫性能发现:成型吸附剂的动态脱硫速率常数受到质量空速,即柴油中有机硫化物在材料表面的停留时间的影响。此外,吸附剂内的柴油脱附动力学符合一级脱附动力学模型,且动力学脱附速率常数随着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当氮气吹扫的温度>150℃时,柴油总收率可达99.5%以上。本文通过高温氮气/空气煅烧和常温溶剂洗脱考察了成型CN2材料的再生性能,发现材料经20次循环吸附-空气热再生后的吸附容量几乎没有损失。而经6次循环吸附-甲醇再生后的吸附容量仍可达到初次脱硫性能的92%。本文针对传统的汽油脱硫醇技术存在的无法降低油品总硫含量以及废碱液再生困难、污染环境等问题,制备了多种负载型吸附剂并在常温常压,油剂比为100:1的条件下考察了它们对于油品中500 ppm正庚硫醇的吸附脱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吸附剂,Cd(OH)2/SBA-15对于硫醇表现出优异的高选择性吸附脱除性能,其通过与硫醇形成硫醇盐实现燃油的吸附脱硫醇。此外,材料的吸附硫容随着活性组分的负载量增大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推测是由于材料表面的活性组分在高负载量下发生团聚,堵塞孔道。以14%Cd(OH)2/SBA-15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RD射线衍射表征发现:活性组分高度分散,材料结构在活性组分负载前后未发生明显改变。低温氮气吸附等温线结果显示:具有更高比表面积的14%Cd(OH)2/SBA-15-4.9材料表现出更高的吸附硫容(47.8 mg-S/g-A),这表明高比表面积的吸附剂可提供更多的活性吸附位点。14%Cd(OH)2/SBA-15对于硫醇的吸附性能受到硫醇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的共同影响,异构硫醇存在的空间位阻效应使其较正构硫醇具有更低的吸附活性。从材料对正庚硫醇的吸附等温线可知,材料的饱和吸附容量可达63.96 mg-S/g-A,且当油品中硫醇浓度仅为5 ppm时,其吸附容量达到16.45 mg-S/g-A。
龚学成[4](2020)在《NiO/ZnO-TiO2脱硫吸附剂还原及再生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硫排放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燃料油的低硫化成为趋势,推动全球不断探索新的高效深度脱硫工艺。反应吸附脱硫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较低的操作费用和用于装置的投资少的特点,吸附剂的还原和再生是吸附脱硫过程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混捏法制备了NiO/ZnO-TiO2吸附剂,以FCC轻汽油为原料,在固定床装置上考察了还原条件对吸附剂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以及再生条件对吸附剂再生性能的影响,利用XRD、压汞、H2-TPR等方法对NiO/ZnO-TiO2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吸附剂失活的原因以及导致再生的吸附剂活性下降的原因,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最优制备条件下得到的NiO/ZnO-TiO2脱硫吸附剂为研究对象,发现NiO/ZnO-TiO2吸附剂经氢气还原后有利于提高吸附剂脱硫性能,其最佳的还原条件为:还原温度为350℃,还原压力为0.3 MPa,氢气空速为1500 h-1和还原时间为2 h。在此还原条件下还原的吸附剂的脱硫性能比较优异,能够将催化裂化轻汽油中硫质量分数由500μg/g降低至5μg/g以下,其穿透硫容为7.17%(71.7 mg S/g吸附剂)。通过表征发现,较高的还原温度有利于形成对吸附剂脱硫活性不利的Ni-Zn合金。还原温度为350℃时,NiO组分比在300℃还原更充分,具有比400℃、450℃还原的吸附剂更大的比表面积,且没有生成Ni-Zn合金,具有最佳的吸附脱硫活性。(2)失活前后的NiO/ZnO-TiO2吸附剂的XRD和压汞表征结果表明,吸附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吸附剂中ZnO、Ni组分会逐渐被硫化,吸附剂储硫能力下降。此外,吸附剂经过吸附脱硫反应后,10-25 nm的小孔比例减少,比表面积降低,对吸附剂脱硫活性产生不利影响。(3)NiO/ZnO-TiO2吸附剂的再生工艺条件考察结果表明,失活吸附剂适宜的再生条件为:再生温度为400℃,再生压力为0.4 MPa,再生空速为2000 h-1,再生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0.3v%-2v%。在此再生条件下,再生后吸附剂的穿透硫容恢复至新鲜吸附剂穿透硫容的92.6%。通过表征分析发现,吸附剂中活性Ni组分和ZnO组分的损耗、副产物Zn3O(SO4)2的生成和比表面积的降低是造成再生吸附剂脱硫活性不能恢复至新鲜吸附剂的主要原因。
杨超[5](2020)在《择形吸附脱除甲基叔丁基醚中二甲基二硫醚Y@Silicalite-1核壳结构复合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以及抗爆剂的应用极为广泛,但工业上,MTBE在由C4馏分中的异丁烯与甲醇经酸性催化剂催化反应生成后,产品MTBE中包含有各种硫化物如二甲基硫醚(DMS)、二甲基二硫醚(DMDS)等,使MTBE硫含量严重超标。然而,以吸附脱硫法从MTBE中脱除DMDS时,MTBE和DMDS在传统络合吸附剂上会存在强烈的竞争吸附效应。针对这一现象,该论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具有核壳复合结构的分子筛吸附剂Y@silicalite-1,其核相为Y分子筛,壳相为silicalite-1纯硅分子筛。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一,MTBE和DMDS的分子尺寸存在较大差异,可通过先物理择形再化学吸附的方式完成脱硫任务;二,Silicalite-1孔道单一且孔径小,具备分子尺度的择形功能;三,Y分子筛具备极为发达的空隙结构,可提供足够的吸附活性位点和存储空间。实验中制备了一系列对Y分子筛改性前后的Y@silicalite-1,采用 XRD、Raman、SEM、SEM-EDS、TEM、FT-IR、N2 吸脱附、ICP-OES、27A1 MAS NMR等方法对核壳吸附剂进行表面形貌及结构特性表征;以及分别采用在静置密闭容器中进行的静态吸附实验和在微型固定床吸附反应器上进行的动态吸附实验对制备的核壳分子筛吸附剂进行脱硫性能评价;并探究了 Y@silicalite-1核壳复合分子筛吸附剂在MTBE中择形吸附DMDS的吸附过程和吸附机理。首先以NaY为核分子筛,silicalite-1为壳分子筛通过水热合成反应制备出了NaY@silicalite-1核壳复合分子筛,并探究出silicalite-1在NaY分子筛上成壳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乙醇(EtOH)/去离子水(H20)/NaY=20 g:19 g:17 g:87 g:5g。此条件下制备的 NaY@silicalite-1 壳层覆盖最好,壳层厚度约100~400 nm;用作吸附剂时其吸附硫容最高约20.711 mg硫/g吸附剂。而以NaY分子筛单独作为吸附剂时其吸附硫容为负值可知,MTBE和DMDS在NaY上确实存在竞争吸附效应,吸附剂优先吸附MTBE,导致溶液中DMDS的浓度升高;另外还对比研究了 NaY和silicalite-1分子筛以物理混合法制备的吸附剂在MTBE中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物理混合制备的吸附剂无明显的选择吸附性能,仍优先吸附MTBE。DMDS在NaY@silicalite-1核壳复合分子筛吸附剂上的吸附过程为:NaY@silicalite-1核壳分子筛吸附剂同时接触到MTBE和DMDS时,尺寸较大的MTBE分子将会被silicalite-1分子筛阻挡在整个分子筛吸附剂以外,而分子尺寸较小的DMDS分子则可以在silicalite-1壳层孔道内快速扩散并顺利通过壳层孔道最终以形成Na-S键的形式被吸附在NaY分子筛内部,直至达到吸附饱和。为改善Y@silicalite-1吸附剂的脱硫性能,考虑到核分子筛(NaY)之所以能吸附DMDS是因为其能形成Na-S键来完成硫的吸附和存储,实验通过离子交换的方法将NaY中的Na+离子替换成吸附能力更强的Cu2+离子,Cu2+离子分别来自CuCl2(aq)、Cu(NO3)2(aq)以及CuSO4(aq)。经Cu2+离子改性后虽会使Y分子筛出现晶格缺陷现象导致其结晶度有所下降,但整体上并没有改变Y分子筛结构特性。另外,拉曼光谱可清晰检测到DMDS中的硫原子与Cu2+结合形成的Cu-S键的存在,且一个Cu2+可以与一个DMDS结合成键。以Cu2+离子交换所得的CuY分子筛为核,按前述成壳条件制备的CuY@silicalite-1吸附剂中以CuCl2改性制备的核壳分子筛CuY@silicalite-1(壳层厚度约100~200 nm)的脱硫效果最好,其吸附硫容最高可达32.882 mg硫/g吸附剂,较NaY@silicalite-1核壳分子筛吸附剂有很大提高。核壳复合结构分子筛吸附剂在MTBE中脱除DMDS的用途决定了壳分子筛的择形性能与核分子筛的吸附储存能力缺一不可,但总的来说壳分子筛的择形性能在脱硫过程中更为重要。在后续探索中,采取以氢氧化钠(NaOH)处理Y分子筛使其脱硅的方式对Y分子筛表面进行改性以增加其外表面积,为silicalite-1微小晶粒提供更多的负载位并顺利生长成更大颗粒,最终团聚成silicalite-1纯硅壳层。碱处理后,由于碱对NaY分子筛的脱硅作用导致NaYOH的总比表面积下降,但外表面积增加,为silicalite-1晶体在YOH表面上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由于NaOH的脱硅作用,NaYOH的总孔体积也增加,可为其在脱除MTBE中DMDS时提供更大的吸附容积储存DMDS。以CuYOH分子筛制备的CuYOH@silicalite-1核壳分子筛其外的silicalite-1壳层可实现几乎完全的覆盖率,壳层厚度小于100 nm,以CuC12改性制备的CuYOH@silicalite-1吸附剂的吸附硫容被进一步提高至37.073 mg硫/g吸附剂。鉴于碱处理机制与脱硫效果,本研究进一步对Y分子筛进行表面盐酸处理即表面脱铝以增加其外表面积的同时也使Y分子筛外表面暴露出更多的硅原子,这些暴露在外表面的硅原子的作用等同于水热过程中附着在Y分子筛表面的silicalite-1纯硅微晶粒,为silicalite-1纯硅晶体的生长壮大提供生长核心,可在理论上长出更完善,更致密,择形能力更强的silicalite-1壳层。实验结果表明,酸处理确实可以得到更均匀、更致密,更完善的silicalite-1纯硅壳层且壳层厚度更薄约为30-100 nm,但由于盐酸处理对Y分子筛的骨架铝脱除强度太大导致Y分子筛大量微孔消失,孔容严重下降,致使由CuC12制备的CuYH@silicalite-1核壳复合分子筛的吸附硫容仅为34.585 mg硫/g吸附剂,略低于碱处理制备的CuYOH@silicalite-1吸附剂。
刘少博[6](2019)在《含Cu、Pd硅基复合气凝胶制备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燃料油中存在的硫化物经过燃烧后会生成硫氧化合物,这些硫氧化合物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毒化燃料电池堆中燃料处理器催化剂以及电极(阳极)催化剂。传统的加氢脱硫技术(HDS)操作条件严苛,难以去除大分子噻吩类硫化物,不能达到深层脱硫的目的,难以满足燃料电池的需求,而吸附脱硫技术是一种低能耗,低成本,易再生,环保且对噻吩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好脱除效果的脱硫技术,非常适用于燃料电池所用燃料的脱硫。因此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吸附脱硫技术的核心是吸附剂,具有活性中心多且高度分散,制备成本低的介孔型π络合吸附剂是目前最具研究和应用前景的脱硫吸附剂之一。气凝胶是一种纳米级胶体粒子相互聚集而成的纳米多孔材料,其制备成本低,容易产业化。本课题组在之前的工作中开发了一系列含Ni(Ⅱ),Ag(Ⅰ),Cu(Ⅰ)的复合气凝胶型π络合吸附剂,在用于除去模拟汽油中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的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脱硫性能,然而,这些吸附剂的制备过程中活性组分流失率较高,在芳烃和烯烃存在下对噻吩的的竞争吸附选择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常压干燥技术分别制备了Cu2O-SiO2,Cu2O-Al2O3-SiO2和Cu2O-TiO2-SiO2复合气凝胶,不同氧化石墨烯(GO)含量的Cu2O-SiO2@GO复合气凝胶和不同n(Si/Pd)的Pd(Ⅱ)-SiO2复合气凝胶材料。用穿透吸附实验和平衡吸附实验评价材料的吸附脱硫性能,同时通过低温N2吸附-脱附、FITR、XRF和SEM对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掺入不同活性组分对材料的结构和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2O-SiO2,Cu2O-Al2O3-SiO2和Cu2O-TiO2-SiO2为纳米级颗粒相互聚集形成的三维网络状介孔固体材料,它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且Cu2O-Al2O3-SiO2和Cu2O-TiO2-SiO2具有较多的酸中心和较强的酸度,Cu2O-SiO2,Cu2O-Al2O3-SiO2和Cu2O-TiO2-SiO2对噻吩的吸附容量大小顺序为Cu2O-Al2O3-SiO2>Cu2O-TiO2-SiO2>Cu2O-SiO2,它们对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的穿透吸附容量均比噻吩大。Cu2O-SiO2中掺入Al和Ti后,会降低芳烃/烯烃对噻吩竞争吸附的影响(提高吸附剂选择性),吸附剂同样具有优异的溶剂洗脱再生性能。为了提高Cu2O-SiO2复合气凝胶的Cu(Ⅰ)掺入量和机械强度,进一步合成了Cu2O-SiO2@GO复合气凝胶,氧化石墨烯掺入后,不会改变Cu2O-SiO2复合气凝胶的特征形貌,它仍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608-820 m2/g)和介孔(5.0-8.4nm)结构。当GO掺入量为2.00 wt‰时,吸附剂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的的穿透吸附容量最大。所有Cu2O-SiO2@GO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的平衡吸附数据可以很好地被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Cu2O-SiO2@2.00 wt‰GO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的吸附过程为混乱度降低且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掺入GO可以提高Cu2O-SiO2吸附剂的选择性。Cu2O-SiO2@2.00 wt‰GO具有较好的溶剂洗脱再生性能,可以多次重复使用。Cu(Ⅰ)在空气中很容易发生歧化,生成Cu和Cu(Ⅱ),因此开发出了Pd(Ⅱ)-SiO2复合气凝胶吸附剂。随着n(Si/Pd)的降低(Pd含量的增加),活性组分流失率在增加,Pd(Ⅱ)流失率高达(67.0-69.3%)。当n(Si/Pd)为318时,吸附剂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的的穿透吸附容量最大,所有Pd(Ⅱ)-SiO2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的平衡吸附数据可以很好地被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Freundlich模型的R2略微高于Langmuir模型,表明Freundlich模型更适合描述Pd(Ⅱ)-SiO2吸附噻吩的过程。Pd(Ⅱ)-SiO2-318对MF-6中噻吩的吸附过程仍为混乱度降低且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Pd(Ⅱ)-SiO2-318经过四次再生后,穿透吸附容量为新鲜吸附剂的86%。
郭新风[7](2019)在《离子液体杂化膜制备及在燃油深度脱硫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燃油中的硫化合物如噻吩、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和硫醇等燃烧排放的SO2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容易刺激呼吸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燃油脱硫迫在眉睫。加氢脱硫作为一种成熟的脱硫方法,经济效益差,不能对燃油进行深度脱硫,已经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世界燃油排放标准。膜法脱硫具有深度脱硫的能力,是加氢脱硫工艺的有效补充,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具有良好成膜性能的聚乙烯醇(PVA)为基底,通过聚乙二醇(PEG)局部改性,加入纳米二氧化硅(SiO2)分散和交联氯化-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分别制得PVA-PEG膜,PVA-PEG/SiO2膜和离子液体杂化膜。通过热重(TGA)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所制备的膜材料进行热稳定性和结构确认表征;在此基础上,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对复合膜微观结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溶胀实验和接触角测试表征了膜材料的抗溶胀性和亲/疏水性。结果表明:随着PEG的加入,PVA的结晶度有效降低,PEG与PVA良好的相溶性,使得PVA从高度结晶转向无定型结构;交联剂纳米二氧化硅(SiO2)引入后随机分散于膜基液中,为离子液体的杂化提供了接触位点和大的表面积,离子液体通过和纳米二氧化硅(SiO2)弱吸附固载于PVA-PEG膜表面。将上述制备的离子液体杂化膜用于不同硫含量模拟汽油的脱硫实验,发现对于高硫含量的模拟汽油(1500 ppm),经离子液体杂化膜一次脱除后,对1-丁硫醇模拟汽油的脱硫效果最佳,1-丁硫醇含量从1500 ppm降到902 ppm,经4次脱除后,降至310.5 ppm;对于低硫含量的模拟汽油(150 ppm),经离子液体杂化膜一次脱除后,二苯并噻吩模拟汽油硫含量从150 ppm降到65.7 ppm,经4次脱除后,降至23.5 ppm,对二苯并噻吩的脱硫效果最佳。
管旭[8](2019)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101的制备、改性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燃料油含硫量的标准越来越严格,因此对燃油制品中痕量有机硫化物的脱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吸附法脱硫由于操作条件温和,能耗低,副反应少,对噻吩类化合物的选择性高,已经成为一种新型脱硫方法。本文将MOFs材料作为吸附剂,应用于模型油中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吸附脱除。本文合成了以Cu2+为中心离子,2-溴对苯二甲酸为配体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101,并通过引入Al2O3载体和负载Ag+纳米粒子两种方法对MOF-101进行改性,得到MOF-101@Al2O3和Ag+/MOF-101两种复合材料,并应用于对模型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吸附脱除。采用XRD、FTIR、XRF、SEM、TEM、TGA、N2吸附-脱附测试,对MOF-101、MOF-101@Al2O3和Ag+/MOF-101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貌特征做出表征。首先,以制得的MOF-101和MOF-101@Al2O3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以噻吩和二苯并噻吩(DBT)为目标吸附物,考察了吸附时间、MOF-101负载量、吸附温度、模型油/吸附剂质量比对MOF-101@Al2O3复合材料最大吸附容量的影响,以及Al2O3载体的引入对复合材料吸附容量和可重复使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OF-101@Al2O3复合材料中,MOF-101为硫化物提供活性吸附位点,Al2O3载体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MOF-101的晶体结构,减少了吸附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增强了吸附剂的可重复使用性。其次,以制得的MOF-101和Ag+/MOF-101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噻吩、DBT和甲苯为目标吸附物,测试了复合材料在芳香烃/噻吩类硫化物的竞争吸附体系中对不同吸附质的吸附容量,以及在低硫浓度模型油中对痕量噻吩和DBT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Ag+通过与含硫化合物中S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使复合材料对含硫化合物的选择性,增强了对痕量含硫化合物的吸附效果。最后,对MOF-101、MOF-101@Al2O3和Ag+/MOF-101在模型油中对噻吩和DBT的吸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系数均在0.99以上;根据Langmuir模型计算得到的最大吸附容量与实验值基本符合;MOF-101对噻吩和DBT的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
兰政达[9](2019)在《离子液体萃取脱除船用残渣燃料油中硫化物的研究》文中认为离子液体参与下的萃取脱硫技术因具有工艺设备要求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课题围绕离子液体直接萃取、离子液体萃取结合氧化脱除船用残渣燃料油中的硫成分这一方向和热点,有针对性地对该重柴油中硫化物的脱除效果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主要实验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首先对四种离子液体([Bmim]BF4、[Bmim]PF6、[Omim]PF6、以及[Bmim]Br)直接萃取脱硫性能进行了探究,改变反应条件(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剂油比、萃取级数)后对重柴油中的硫含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Bmim]BF4以及[Bmim]PF6的脱硫效果较好,脱硫率与剂油比和萃取时间成正比,最佳剂油比均为1:2;最佳萃取时长分别为30 min、40 min,最佳脱硫温度分别为40℃、60℃,单级脱硫率可以分别达到29.24%和29.08%,四级脱硫率可以分别达到75.1%和71.02%,并且萃取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然后在[Bmim]BF4以及[Bmim]PF6两种离子液体脱硫体系中引入了氧化体系,探究萃取—氧化对真实燃料油的脱硫效果,结果表明当催化剂选用磷钼酸时,脱硫效果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离子液体用量也大幅度下降,最高脱硫率分别可以达到65.89%与70.75%,此时,[Bmim]BF4体系操作条件为:剂油比1:8,氧油比1:16,氧化时间5 h,氧化温度50℃;[Bmim]PF6体系操作条件为:剂油比1:8,氧油比1:8,氧化时间5h,氧化温度40℃。最后将真实燃料油换成三种模型燃料油,研究了[Bmim]BF4和[Bmim]PF6两种离子液体对于不同噻吩类模型油的脱硫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最高,其次是苯并噻吩,对噻吩的脱除率最低。本文结合了硫化物以及离子液体的结构、催化氧化机理,对硫化物与离子液体之间的分子作用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两种脱硫机理对以上实验现象进行了解释。
王妙[10](2019)在《低温NiO/ZnO-Al2O3SiO2反应吸附脱硫过程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反应吸附脱硫(RADS,Reactive Adsorption Desulfurization)工艺是生产国V和国VI标准低硫汽油的重要方法,低温RADS过程可以大幅降低装置能耗,减少吸附剂的表面结焦,提高吸附剂使用寿命。本文首先对比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下NiO/ZnO-Al2O3-SiO2吸附剂对模拟汽油(噻吩+正己烷)的脱硫性能,发现较低反应温度(300℃)下吸附剂脱硫性能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特殊趋势,随后保持着较高的脱硫水平,与较高温度400l2O和420℃下的脱硫性能曲线存在明显差异。RADS反应温度为300℃时,色谱分析结果表明裂解尾气中CH4、C2H6和C3H8气体含量极少。继续考察了不同载气和空速在300℃下对吸附剂的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2为载气吸附剂具有脱硫活性,但随反应进行脱硫性能持续下降;以H2为载气质量空速大小不影响脱硫率曲线形状。在脱硫率曲线由下降转为上升的转折点两侧,增大空速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略有不同。进一步研究了高温H2预处理、烃类预处理、模拟汽油等预处理方式对吸附剂300℃下脱硫性能的影响,发现通过上述几种预处理方法均可有效激活吸附剂300℃下的脱硫性能,其中以420℃下以烷烃进料预处理方法最优。最后,采用XRD、H2-TPR、TOPT和XPS等手段对不同载气和还原条件下反应前后吸附剂进行表征,结合Ni3S2与ZnO-Al2O3-SiO2机械混合粉末在不同载气下的反应结果,认为在反应过程中吸附剂表面活性组分NiO难以被还原成单质Ni,间接证明了吸附剂中NiO具有脱硫活性,并且反应吸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反应路径。以此为依据,论文最后提出了以NiO作为活性中心的RADS反应吸附脱硫机理,为新型吸附剂的制备与开发以及RADS工艺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二、降低汽油硫含量的吸附剂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低汽油硫含量的吸附剂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燃油吸附脱硫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物理吸附脱硫 |
1.1 碳材料 |
1.2 π络合吸附剂 |
1.3 软酸离子吸附剂 |
1.4 电子受体吸附剂 |
1.5 金属有机骨架吸附剂 |
2 化学吸附脱硫 |
2.1 镍基吸附剂 |
2.2 S-Zorb化学吸附脱硫 |
3 反应-吸附耦合脱硫技术 |
3.1 光催化-吸附耦合脱硫 |
3.2 催化-吸附耦合脱硫 |
3.3 双床层催化-吸附耦合脱硫 |
3.4 成形吸附剂催化-吸附耦合脱硫 |
4 结论与展望 |
(2)Pd/SiO2-GO和Pd/SiO2-APTES复合气凝胶的制备以及其吸附脱硫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燃料油脱硫的背景和意义 |
1.2 燃料油脱硫技术的对比 |
1.3 吸附脱硫 |
1.4 吸附剂类型-基于相互作用力 |
1.4.1 物理吸附剂 |
1.4.2 化学吸附剂 |
1.5 吸附剂类型-基于孔道结构 |
1.5.1 微孔吸附剂 |
1.5.2 介孔吸附剂 |
1.6 气凝胶 |
1.6.1 气凝胶的制备 |
1.6.2 SiO_2气凝胶的应用前景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样品制备 |
2.2.1 Pd/SiO_2-GO复合气凝胶吸附剂的制备 |
2.2.2 Pd/SiO_2-APTES复合气凝胶吸附剂的制备 |
2.2.3 模拟汽油 |
2.3 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XRF) |
2.3.2 N_2等温吸附-脱附(BET) |
2.3.3 X射线衍射(XRD) |
2.3.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2.3.6 吡啶吸附红外(py-FTIR) |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4 吸附实验 |
2.4.1 动态吸附实验 |
2.4.2 静态吸附实验 |
2.5 芳烃/烯烃竞争吸附实验 |
2.6 再生实验 |
2.7 硫含量测定方法 |
2.7.1 气、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
2.7.2 标准曲线 |
第三章 Pd/SiO_2-GO复合气凝胶吸附剂脱硫性能的研究 |
3.1 氧化石墨烯(GO)的表征 |
3.2 Pd/SiO_2-GO复合气凝胶吸附剂的表征 |
3.2.1 XRD分析 |
3.2.2 SEM表征 |
3.2.3 FT-IR表征 |
3.2.4 BET表征 |
3.2.5 XRF表征 |
3.3 Pd/SiO_2-GO复合气凝胶吸附性能的研究 |
3.3.1 吸附动力学实验 |
3.3.2 平衡吸附实验 |
3.3.3 热力学实验 |
3.3.4 穿透吸附实验 |
3.4 芳烃/烯烃竞争吸附对Pd/SiO_2-GO脱硫性能影响的研究 |
3.5 Pd/SiO_2-GO-1.0wt‰吸附剂再生性能的研究 |
3.5.1 再生后Pd/SiO_2-GO穿透吸附性能研究 |
3.5.2 再生后Pd/SiO_2-GO-1.0wt‰的表征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Pd/SiO_2-APTES复合气凝胶吸附剂脱硫性能的研究 |
4.1 Pd/SiO_2-APTES复合气凝胶吸附剂的表征 |
4.1.1 XRD分析 |
4.1.2 SEM/EDX表征 |
4.1.3 XPS表征 |
4.1.4 FT-IR分析 |
4.1.5 BET表征 |
4.1.6 XRF分析 |
4.2 Pd/SiO_2-APTES复合气凝胶吸附性能的研究 |
4.2.1 吸附动力学实验 |
4.2.2 平衡吸附实验 |
4.2.3 热力学实验 |
4.2.4 穿透吸附实验 |
4.3 芳烃/烯烃竞争吸附对Pd/SiO_2-APTES脱硫性能影响的研究 |
4.4 Pd/SiO_2-APTES-237 吸附剂再生性能的研究 |
4.5 再生后Pd/SiO_2-APTES-237 的表征 |
4.6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负载型吸附剂的燃油深度脱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燃油中有机硫化物种类 |
1.3 国内外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加氢脱硫技术 |
1.3.2 萃取脱硫技术 |
1.3.3 生物脱硫技术 |
1.3.4 氧化脱硫技术 |
1.3.5 吸附脱硫技术 |
1.3.6 汽油脱硫醇技术 |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成型TiO_2/硅胶双功能材料的柴油脱硫动力学和再生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粉末和成型TiO_2/SiO_2 材料的合成方法 |
2.2.3 粉末和成型TiO_2/SiO_2 材料的表征 |
2.2.4 催化吸附脱硫性能的评估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粉末和成型TiO_2/SiO_2 材料表征 |
2.3.2 催化吸附脱硫动力学 |
2.3.3 固定床催化吸附脱硫透过实验分析 |
2.3.4 柴油脱附动力学 |
2.3.5 成型TiO_2/SiO_2 材料再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负载型Cd(OH)_2/SBA-15 的模拟汽油深度吸附脱硫醇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吸附剂的合成方法 |
3.2.3 Cd(OH)_2/SBA-15 材料的表征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吸附剂的脱硫醇性能评价 |
3.3.2 Cd(OH)_2负载量的影响 |
3.3.3 不同载体对于吸附剂脱硫醇性能的影响 |
3.3.4 不同种类的硫醇和其他组分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3.3.5 吸附等温线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NiO/ZnO-TiO2脱硫吸附剂还原及再生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危害 |
1.2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的必要性 |
1.3 FCC汽油脱硫工艺 |
1.3.1 加氢脱硫技术 |
1.3.2 吸附脱硫技术 |
1.4 吸附剂还原工艺研究进展 |
1.5 吸附剂再生工艺研究进展 |
1.5.1 吸附剂活性下降的原因 |
1.5.2 吸附剂再生方法 |
1.5.3 吸附剂再生机理 |
1.5.4 吸附剂再生研究 |
1.6 文献综述小结 |
1.7 论文的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气体、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气体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吸附剂的制备 |
2.3 吸附剂的脱硫性能评价 |
2.3.1 实验装置 |
2.3.2 FCC轻汽油吸附脱硫反应 |
2.3.3 样品分析及数据处理 |
2.4 吸附剂的表征 |
2.5 NiO/ZnO-TiO_2吸附剂的再生方法 |
第3章 还原条件对NiO/ZnO-TiO_2吸附剂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
3.1 预还原对NiO/ZnO-TiO_2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3.2 吸附剂还原温度的确定(H_2-TPR) |
3.3 还原温度对NiO/ZnO-TiO_2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3.3.1 前驱体和经不同温度还原后的吸附剂XRD表征 |
3.3.2 不同温度氢气还原后的吸附剂压汞表征 |
3.3.3 不同温度氢气还原后的吸附剂的脱硫性能 |
3.4 不同空速氢气还原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3.4.1 不同空速氢气还原后的吸附剂XRD表征 |
3.4.2 不同空速氢气还原后的吸附剂脱硫性能 |
3.5 不同时间氢气还原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3.5.1 不同时间氢气还原的吸附剂XRD分析 |
3.5.2 不同时间氢气还原后的吸附剂脱硫性能 |
3.6 不同压力氢气还原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3.6.1 不同压力氢气还原的吸附剂XRD分析 |
3.6.2 不同压力氢气还原后的吸附剂脱硫性能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NiO/ZnO-TiO_2吸附剂失活原因分析 |
4.1 XRD分析 |
4.2 压汞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NiO/ZnO-TiO_2吸附剂的再生工艺研究 |
5.1 NiO/ZnO-TiO_2吸附剂再生工艺条件的考察 |
5.1.1 再生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对再生效果的影响 |
5.1.2 再生温度对再生效果的影响 |
5.1.3 再生空速对再生效果的影响 |
5.1.4 再生压力对再生效果的影响 |
5.2 再生过程吸附剂结构变化的表征分析 |
5.2.1 XRD表征 |
5.2.2 压汞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择形吸附脱除甲基叔丁基醚中二甲基二硫醚Y@Silicalite-1核壳结构复合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选题背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MTBE中有机硫的来源及成因 |
2.1.1 MTBE中硫的来源 |
2.1.2 MTBE中硫的成因 |
2.2 MTBE原料脱硫 |
2.2.1 催化裂化LPG脱硫工艺 |
2.2.2 精制LPG脱硫工艺 |
2.3 MTBE产品脱硫 |
2.3.1 蒸馏脱硫 |
2.3.2 萃取精馏脱硫 |
2.3.3 催化反应精馏脱硫 |
2.3.4 吸附精馏脱硫 |
2.3.5 络合精馏脱硫 |
2.3.6 氧化-离子液体萃取脱硫 |
2.3.7 吸附脱硫 |
2.4 吸附脱硫及其在MTBE脱硫中的应用 |
2.4.1 活性炭吸附脱硫 |
2.4.2 分子筛吸附脱硫 |
2.4.3 活性氧化物吸附脱硫 |
2.4.4 离子液体吸附脱硫 |
2.5 核壳分子筛及其在MTBE脱硫中的应用前景 |
2.5.1 同晶型核壳分子筛 |
2.5.2 外延共生型核壳分子筛 |
2.5.3 复合型核壳分子筛 |
2.5.4 核壳分子筛在MTBE脱硫中的应用前景 |
2.6 论文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原料、试剂、器材和仪器 |
3.2 吸附剂的制备 |
3.3 吸附剂吸附活性评价装置及流程 |
3.3.1 静态吸附实验活性评价装置及流程 |
3.3.2 动态吸附实验活性评价装置及流程 |
3.4 吸附剂的表征方法 |
3.4.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4.2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3.4.3 X射线能谱(EDS)分析 |
3.4.4 表面积以及孔径分布(BET)分析 |
3.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4.6 激光拉曼光谱(Raman分析) |
3.4.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分析 |
3.4.8 ~(27)Al固体核磁(~(27)Al-MAS NMR)分析 |
第4章 NaY@silicalite-1核壳结构复合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MTBE中择形吸附脱除DMDS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NaY@silicalite-1与silicalite-1纯硅分子筛的制备及吸附脱硫性能评价 |
4.2.1 NaY@silicalite-1及silicalite-1纯硅分子筛的合成 |
4.2.2 NaY@silicalite-1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实验 |
4.3 NaY、silicalite-1以及NaY@silicalite-1产物的结构特征分析 |
4.3.1 包覆生长silicalite-1壳层后NaY分子筛的质量增量分析 |
4.3.2 NaY、silicalite-1及产物分子筛的XRD晶型结构分析 |
4.3.3 NaY、silicalite-1以及产物分子筛的电镜分析 |
4.3.4 NaY、silicalite-1及NaY@silicalite-1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4.3.5 NaY、silicalite-1及NaY@silicalite-1吸附脱硫后的红外分析 |
4.4 NaY、silicalite-1以及NaY@silicalite-1的脱硫性能分析 |
4.4.1 静态吸附活性数据分析 |
4.4.2 动态吸附活性数据分析 |
4.5 物理混合NaY与silicalite-1分子筛的吸附脱硫性能分析 |
4.6 NaY@silicalite-1吸附DMDS的过程及机理分析 |
4.7 本章总结 |
第5章 Cu~(2+)改性制备CuY@silicalite-1核壳结构复合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在MTBE中择形吸附脱除DMDS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CuY,silicalite-1以及CuY@silicalite-1核壳分子筛的制备 |
5.2.1 CuY分子筛的制备 |
5.2.2 NaY@silicalite-1,CuY@silicalite-1及silicalite-1纯硅分子筛的制备 |
5.3 NaY,CuY,silicalite-1以及CuY@silicalite-1的吸附脱硫性能评价 |
5.3.1 静态吸附活性实验 |
5.3.2 动态吸附活性实验 |
5.4 NaY,CuY,silicalite-1,CuY@silicalite-1以及NaY@silicalite-1的特征分析 |
5.4.1 包覆生长silicalite-1壳层后CuY分子筛的质量增量分析 |
5.4.2 NaY,CuY,silicalite-1, CuY@silicalite-1及NaY@silicalite-1的XRD分析 |
5.4.3 NaY, CuY, CuY@silicalite-1及NaY@silicalite-1的电镜分析 |
5.4.4 各分子筛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5.4.5 NaY, CuY, silicalite-1及CuY@silicalite-1吸附后的红外分析 |
5.4.6 CuCl_2和Cu-S化合物的拉曼光谱以及CuY分子筛上Cu2+负载量的分析 |
5.5 NaY, CuY, silicalite-1以及CuY@silicalite-1的脱硫性能分析 |
5.5.1 静态吸附活性数据分析 |
5.5.2 动态吸附活性数据分析 |
5.6 CuY@silicalite-1吸附DMDS的过程及机理分析 |
5.7 本章总结 |
第6章 碱处理制备CuY_(OH)@silicalite-1核壳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在MTBE中择形吸附脱除DMDS的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CuY_(OH)@silicalite-1核壳复合分子筛的制备 |
6.2.1 NaY_(OH)和CuYOH分子筛的制备 |
6.2.2 CuY_(OH)@silicalite-1,silicalite-1及NaYOH@silicalite-1的制备 |
6.3 核壳复合分子筛吸附剂的吸附脱硫活性评价 |
6.3.1 静态吸附活性实验 |
6.3.2 动态吸附活性实验 |
6.4 NaY、silicalite-1以及核壳复合分子筛的物化结构特征分析 |
6.4.1 碱处理后NaY_(OH)及NaY_(OH)与CuY_(OH)包覆silicalite-1后的质量增量分析 |
6.4.2 NaY,silicalite-1,NaY_(OH),CuY_(OH)及核壳分子筛的XRD晶型结构分析 |
6.4.3 NaY、NaY_(OH)、CuY_(OH)及核壳分子筛的SEM和TEM图像分析 |
6.4.4 NaY,NaY_(OH),Y_(OH)-CuCl_2及核壳复合分子筛的元素分布及含量分析 |
6.4.5 NaY, silicalite-1,NaY_(OH),CuY_(OH)以及相应核壳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6.4.6 NaY, silicalite-1,NaY_(OH),CuY_(OH)以及相应核壳分子筛的红外光谱分析 |
6.5 NaY, silicalite-1,NaY_(OH),CuY_(OH)以及相应核壳分子筛的脱硫性能分析 |
6.5.1 静态吸附脱硫活性分析 |
6.5.2 动态吸附脱硫活性分析 |
6.6 Silicalite-1在CuY_(OH)分子筛表面成壳及吸附机理分析 |
6.7 本章总结 |
第7章 酸处理制备CuY_H@silicalite-1核壳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在MTBE中择形吸附脱除DMDS的应用研究 |
7.1 引言 |
7.2 CuY_H@silicalite-1核壳分子筛的制备 |
7.2.1 NaY_H和CuY_H分子筛的制备 |
7.2.2 CuY_H@silicalite-1,silicalite-1及NaY_H@silicalite-1核壳分子筛的制备 |
7.3 核壳分子筛吸附剂的吸附脱硫活性评价 |
7.3.1 静态吸附活性实验 |
7.3.2 动态吸附活性实验 |
7.4 NaY、silicalite-1以及核壳分子筛的物化结构特征分析 |
7.4.1 酸处理后NaY_H以及NaY_H与CuY_H包覆生长silicalite-1后的质量增量分析 |
7.4.2 NaY,silicalite-1,NaY_H,CuY_H以及核壳分子筛的XRD晶型结构分析 |
7.4.3 酸处理前后NaY及NaY_H的~(27)Al固体核磁分析(~(27)Al MAS NMR) |
7.4.4 NaY, silicalite-1,NaY_H,CuY_H以及相应核壳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7.4.5 NaY、NaY_H、CuY_H及核壳分子筛的SEM和TEM图像分析 |
7.4.6 NaY,NaY_H,Y_H-CuCl_2及核壳分子筛的元素分布及含量分析 |
7.4.7 不同Cu~(2+)离子源在NaY_H分子筛上的负载量分析 |
7.4.8 NaY, silicalite-1,NaY_H,CuY_H以及相应核壳分子筛吸附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7.5 NaY,silicalite-1,NaY_H,CuY_H以及相应核壳分子筛的脱硫性能分析 |
7.5.1 静态吸附脱硫活性分析 |
7.5.2 动态吸附脱硫活性分析 |
7.6 Silicalite-1在CuY_H分子筛表面成壳及核壳分子筛的吸附机理分析 |
7.7 本章总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含Cu、Pd硅基复合气凝胶制备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燃料油脱硫技术的进展 |
1.1.1 加氢脱硫技术 |
1.1.2 氧化脱硫技术 |
1.1.3 生物脱硫技术 |
1.1.4 萃取脱硫技术 |
1.1.5 烷基化脱硫技术 |
1.1.6 吸附脱硫技术 |
1.2 吸附脱硫机理 |
1.2.1 物理吸附脱硫机理 |
1.2.2 化学吸附脱硫机理 |
1.3 基于 π 络合作用的脱硫吸附剂 |
1.3.1 微孔型π络合吸附剂 |
1.3.2 介孔型π络合吸附剂 |
1.4 气凝胶的简介 |
1.4.1 气凝胶的制备 |
1.4.2 气凝胶在吸附领域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吸附剂的制备 |
2.2.1 Cu_2O-SiO_2复合气凝胶吸附剂的制备 |
2.2.2 Cu_2O-Al_2O_3-SiO_2复合气凝胶吸附剂的制备 |
2.2.3 Cu_2O-TiO_2-SiO_2复合气凝胶吸附剂的制备 |
2.2.4 Cu_2O-SiO_2@GO复合气凝胶的制备 |
2.2.5 Pd(Ⅱ)-SiO_2复合气凝胶的制备 |
2.2.6 模拟汽油的配制 |
2.3 吸附剂的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X射线荧光光谱(XRF) |
2.3.3 N_2等温吸附-脱附(BET) |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2.3.5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6 热重分析(TG) |
2.3.7 程序升温脱附(NH3-TPD) |
2.4 吸附实验方法 |
2.4.1 穿透吸附实验 |
2.4.2 平衡吸附研究 |
2.4.3 烯烃/芳烃竞争吸附脱硫实验 |
2.4.4 再生实验 |
2.5 硫含量测定的方法 |
2.5.1 硫化物的分析条件 |
2.5.2 模拟汽油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三章 Cu_2O-SiO_2,Cu_2O-Al_2O_3-SiO_2和Cu_2O-TiO_2-SiO_2复合气凝胶吸附剂脱硫性能的研究 |
3.1 Cu_2O-SiO_2,Cu O-Al_2O_3-SiO_2和Cu_2O-TiO_2-SiO_2的表征 |
3.1.1 XRD分析 |
3.1.2 FTIR分析 |
3.1.3 BET分析 |
3.1.4 XRF分析 |
3.1.5 SEM分析 |
3.1.6 TG分析 |
3.1.7 NH_3-TPD分析 |
3.2 Cu_2O-SiO_2,Cu_2O-Al_2O_3-SiO_2和Cu_2O-TiO_2-SiO_2穿透吸附性能研究 |
3.3 芳烃/烯烃竞争吸附对Cu_2O-SiO_2,Cu_2O-Al_2O_3-SiO_2和Cu_2O-TiO_2-SiO_2脱硫性能影响的研究 |
3.4 Cu_2O-SiO_2,Cu_2O-Al_2O_3-SiO_2和Cu_2O-TiO_2-SiO_2对模拟汽油中噻吩吸附动力学的研究 |
3.6 Cu_2O-SiO_2,Cu_2O-Al_2O_3-SiO_2和Cu_2O-TiO_2-SiO_2对模拟汽油中噻吩平衡吸附研究 |
3.8 Cu_2O-SiO_2,Cu_2O-Al_2O_3-SiO_2和Cu_2O-TiO_2-SiO_2对模拟汽油中噻吩吸附热力学研究 |
3.9 Cu_2O-SiO_2,Cu_2O-Al_2O_3-SiO_2和Cu_2O-TiO_2-SiO_2再生性能的研究 |
3.9.1 再生后Cu_2O-SiO_2,Cu_2O-Al_2O_3-SiO_2和Cu_2O-TiO_2-SiO_2穿透吸附性能研究 |
3.9.2 再生后Cu_2O-SiO_2,Cu_2O-Al_2O_3-SiO_2和Cu_2O-TiO_2-SiO_2的表征 |
3.10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Cu_2O-SiO_2@GO复合气凝胶吸附剂脱硫性能的研究 |
4.1 氧化石墨烯的表征 |
4.2 Cu_2O-SiO_2@GO的表征 |
4.2.1 XRD表征 |
4.2.2 FTIR表征 |
4.2.3 BET表征 |
4.2.4 XRF表征 |
4.2.5 SEM表征 |
4.3 Cu_2O-SiO_2@GO穿透吸附性能的研究 |
4.4 芳烃/烯烃竞争吸附对Cu_2O-SiO_2@GO脱硫性能影响的研究 |
4.5 Cu_2O-SiO_2@GO对模拟汽油中噻吩吸附动力学的研究 |
4.6 Cu_2O-SiO_2@GO对模拟汽油中噻吩平衡吸附的研究 |
4.7 Cu_2O-SiO_2@GO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热力学 |
4.8 Cu_2O-SiO_2@GO再生性能的研究 |
4.8.1 再生后Cu_2O-SiO_2@GO穿透吸附性能研究 |
4.8.2 再生后Cu_2O-SiO_2@GO的表征 |
4.9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Pd(Ⅱ)-SiO_2复合气凝胶吸附剂脱硫性能的研究 |
5.1 Pd(Ⅱ)-SiO_2的表征 |
5.1.1 XRD表征 |
5.1.2 FTIR表征 |
5.1.3 BET表征 |
5.1.4 XRF表征 |
5.1.5 SEM表征 |
5.2 Pd(Ⅱ)-SiO_2穿透吸附性能研究 |
5.3 芳烃/烯烃竞争吸附对Pd(Ⅱ)-SiO_2脱硫性能影响的研究 |
5.4 Pd(Ⅱ)-SiO_2对模拟汽油中噻吩吸附动力学的研究 |
5.5 Pd(Ⅱ)-SiO_2对模拟汽油中噻吩平衡吸附的研究 |
5.6 Pd(Ⅱ)-SiO_2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热力学的研究 |
5.7 Pd(Ⅱ)-SiO_2再生性能的研究 |
5.7.1 再生后Pd(Ⅱ)-SiO_2穿透吸附性能研究 |
5.7.2 再生后Pd(Ⅱ)-SiO_2的表征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离子液体杂化膜制备及在燃油深度脱硫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燃油中硫化物的存在形式 |
1.1.2 燃油脱硫方法概述 |
1.2 膜分离技术膜材料的选择和改性 |
1.2.1 膜材料的选择原则 |
1.2.2 膜材料改性 |
1.3 膜分离技术膜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聚二甲基硅氧烷膜 |
1.3.2 聚酰亚胺膜 |
1.3.3 纤维素膜 |
1.3.4 聚乙二醇膜 |
1.4 离子液体在燃油脱硫中的应用及技术优势 |
1.4.1 离子液体概述 |
1.4.2 离子液体在燃油脱硫中的应用 |
1.4.3 离子液体脱硫技术优势 |
1.4.4 离子液体膜材料研究进展 |
1.4.5 离子液体-聚合物膜材料的分离机理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离子液体膜材料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2.3 膜材料制备 |
2.3.1 纯PVA膜的制备 |
2.3.2 PVA-PEG膜的制备 |
2.3.3 PVA-PEG/SiO_2 膜的制备 |
2.3.4 PVA-PEG/ILs膜的制备 |
2.3.5 离子液体杂化膜的制备 |
2.4 膜材料表征 |
2.4.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4.2 X-射线衍射(XRD)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4 热重(TGA) |
2.4.5 能谱仪电显微镜(EDS) |
2.4.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7 接触角测试 |
2.5 溶胀吸附实验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PVA-PEG膜表征分析 |
2.6.2 PVA-PEG/SiO_2 膜表征分析 |
2.6.3 PVA-PEG/ILs膜表征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膜材料脱硫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拟汽油的制备及脱硫实验 |
3.2.1 模拟汽油的制备 |
3.2.2 实验内容 |
3.3 离子液体杂化膜脱硫效果评价 |
3.3.1 PVA-PEG膜脱硫效果 |
3.3.2 PVA-PEG/SiO_2 膜脱硫效果 |
3.3.3 离子液体杂化膜脱硫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束语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8)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101的制备、改性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油品中含硫化合物的危害 |
1.2 油品硫含量标准 |
1.3 石油产品中含硫化合物的分类和分布 |
1.4 脱硫技术进展 |
1.5 MOFs材料的特点 |
1.6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2 表征仪器和方法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 |
2.2.2 傅立叶红外光谱 |
2.2.3 扫描电镜 |
2.2.4 透射电镜 |
2.2.5 X射线荧光分析 |
2.2.6 热重分析 |
2.2.7 N_2吸附-脱附曲线 |
2.3 吸附脱硫实验 |
2.3.1 模型油A的配制 |
2.3.2 模型油B的配制 |
2.3.3 模型油硫含量测定 |
2.3.4 吸附剂性能测试 |
2.4 脱附再生实验 |
第3章 MOF-101@Al_2O_3 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 |
3.1 吸附剂的制备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吸附剂的表征 |
3.2.2 吸附性能测试 |
3.2.3 动力学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Ag~+/MOF-101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 |
4.1 吸附剂的制备 |
4.1.1 MOF-101的制备 |
4.1.2 Ag~+/MOF-101的制备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吸附剂的表征 |
4.2.2 Ag~+/MOF-101吸附性能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发展前景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离子液体萃取脱除船用残渣燃料油中硫化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船用残渣燃料油的介绍 |
1.1.1 船用残渣燃料油的组成 |
1.1.2 船用残渣燃料油的含硫化合物 |
1.1.3 含硫化合物的危害 |
1.2 油品脱硫工艺技术 |
1.2.1 加氢脱硫 |
1.2.2 吸附脱硫 |
1.2.3 氧化脱硫 |
1.2.4 生物脱硫 |
1.2.5 萃取脱硫 |
1.3 离子液体研究现状 |
1.3.1 离子液体概述 |
1.3.2 离子液体工业应用 |
1.3.3 离子液体直接萃取脱硫 |
1.3.4 离子液体萃取-氧化脱硫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离子液体用于船用残渣燃料油单萃取脱硫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设备及材料 |
2.3 实验流程及步骤 |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1 剂油比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2.4.2 萃取温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2.4.3 萃取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2.4.4 多级萃取效果 |
2.5 离子液体再生性能探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离子液体用于船用残渣燃料油萃取-氧化脱硫实验探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备及材料 |
3.3 实验流程及步骤 |
3.4 萃取-氧化脱硫正交实验设计 |
3.4.1 正交实验介绍 |
3.4.2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单因素影响探究实验与分析 |
3.5.1 催化剂的选择与用量实验探究 |
3.5.2 氧化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3.5.3 氧油比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3.5.4 反应温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离子液体作用于模型油的效果分析及脱硫机理探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3 实验流程与步骤 |
4.4 离子液体直接萃取脱硫分析及机理探究 |
4.4.1 不同硫化物直接萃取脱硫结果比较 |
4.4.2 离子液体直接萃取脱硫机理探究 |
4.5 离子液体萃取-氧化脱硫分析及机理探究 |
4.5.1 不同硫化物萃取-氧化脱硫结果比较 |
4.5.2 离子液体萃取-氧化脱硫机理探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低温NiO/ZnO-Al2O3SiO2反应吸附脱硫过程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汽油中的硫化物类型及分布 |
1.2 FCC汽油脱硫技术 |
1.2.1 加氢脱硫工艺 |
1.2.2 非加氢脱硫工艺 |
1.2.3 反应吸附脱硫工艺(RADS) |
1.3 S Zorb工艺改进方向 |
1.4 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吸附剂的制备 |
2.4 吸附剂脱硫性能考察 |
2.4.1 还原吸附剂脱硫性能考察的操作步骤 |
2.4.2 未还原吸附剂脱硫性能考察的操作步骤 |
2.5 尾气中烃类的分析 |
2.6 吸附剂脱硫性能评价指标 |
2.6.1 脱硫率RS |
2.6.2 吸附剂穿透硫容 |
2.7 吸附剂的表征 |
2.7.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7.2 能谱分析(EDS) |
2.7.3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的测定(BET) |
2.7.4 程序升温还原分析(TPR) |
2.7.5 氢氧脉冲滴定分析(TOPT) |
2.7.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7.7 透射电镜分析(TEM) |
第3章 低温NiO/ZnO-Al_2O_3-SiO_2吸附剂脱硫性能的研究 |
3.1 反应温度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3.1.1 不同反应温度下的脱硫性能 |
3.1.2 不同反应温度下脱硫反应后吸附剂的XRD表征 |
3.2 反应温度对吸附剂裂解性能的影响 |
3.3 载气对低温下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3.4 空速对低温下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3.5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低温下NiO/ZnO-Al_2O_3-SiO_2吸附剂脱硫性能的激活影响 |
3.5.1 高温预处理对低温下吸附剂脱硫性能的激活影响 |
3.5.2 烷烃预处理对低温下吸附剂脱硫性能的激活影响 |
3.5.3 模拟汽油预处理对低温下吸附剂脱硫性能的激活影响 |
3.5.4 氢气下低温反应不同的预处理条件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NiO/ZnO-Al_2O_3-SiO_2吸附剂的反应吸附机理研究 |
4.1 NiO/ZnO-Al_2O_3-SiO_2吸附剂还原表征 |
4.1.1 H_2-TPR表征 |
4.1.2 EDS表征 |
4.1.3 XRD表征 |
4.1.4 TEM表征 |
4.1.5 XPS表征 |
4.1.6 BET表征 |
4.1.7 TOPT表征 |
4.2 Ni_3S_2与ZnO-Al_2O_3-SiO_2机械混合在不同载气下的反应 |
4.3 NiO/ZnO-Al_2O_3-SiO_2吸附剂可能的脱硫机理 |
4.3.1 H_2中NiO/ZnO-Al_2O_3-SiO_2吸附剂的反应吸附脱硫机理 |
4.3.2 N_2中NiO/ZnO-Al_2O_3-SiO_2吸附剂的反应吸附脱硫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降低汽油硫含量的吸附剂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燃油吸附脱硫研究进展[J]. 苗广,董磊,任晓玲,杨翠婷,李忠,肖静. 化工进展, 2020(06)
- [2]Pd/SiO2-GO和Pd/SiO2-APTES复合气凝胶的制备以及其吸附脱硫性能的研究[D]. 卢永康.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3]基于负载型吸附剂的燃油深度脱硫研究[D]. 董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NiO/ZnO-TiO2脱硫吸附剂还原及再生工艺研究[D]. 龚学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择形吸附脱除甲基叔丁基醚中二甲基二硫醚Y@Silicalite-1核壳结构复合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D]. 杨超.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6]含Cu、Pd硅基复合气凝胶制备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D]. 刘少博.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7]离子液体杂化膜制备及在燃油深度脱硫中的应用[D]. 郭新风.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8]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101的制备、改性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D]. 管旭. 天津大学, 2019(06)
- [9]离子液体萃取脱除船用残渣燃料油中硫化物的研究[D]. 兰政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低温NiO/ZnO-Al2O3SiO2反应吸附脱硫过程及机理研究[D]. 王妙.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