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1991年学术年会开幕报告

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1991年学术年会开幕报告

一、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在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在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1991年学术年会上的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陈永福[1](2016)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文中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也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战略思想,更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指引。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通过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质量,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野和框架下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按照“一个功能定位、三个动力系统”的有机整体,探索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应对举措。论文考察、分析、对比了部分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发展道路;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探索、选择并坚持一条符合本国国情、体现本国特色、适应本国需要的中国特色道路;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并总结了经验和启示。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指引,深入探析其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辩证关系,研究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具体内容、目标体系和基本原则。论证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功能定位,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对现实问题进行了剖析,从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旨强化高质效社会服务、以提高传承引领能力为导向服务文化软实力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途径。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是加快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直接动力,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目标、新要求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立足“三校一地”改革方案,从精准定位、突出治理、厘清职权、把握全面、突出特色、民生为重、接轨国际等方面提出较为系统的应对举措。论述了全面依法治国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法治支撑,研究了全面依法治国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对现实状况进行了剖析,从树立法治思维、加快章程建设、推进依法治教、创新培养机制、建设法治文化、融入社会发展等六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强调了全面从严治党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组织保障,分析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挑战,从党建政绩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理想信念与大学精神相结合、高标准和专业化相结合、创新形式与提升内涵相结合、严明纪律与服务师生相结合、制度建设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途径。总结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实践中应系统、协调、全面推进。

卢鸿德[2](1991)在《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在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在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1991年学术年会上的开题报告》文中研究指明 各位代表、各位理事:辽宁省高教学会第9届学术年会经过充分的准备,正式召开了.参加这次年会的有100多位代表,提交了80多篇论文.这些论文从多方面探讨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次会议得到了本溪市、本溪钢铁公司及本

崔海伟[3](2013)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成为中国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体现出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对高速经济增长所付出的巨大生态代价的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科学发展已变成中央、地方和广大中国人民的共识。中共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为实现这一诉求提供了坚强保障。然而,正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彼此博弈,给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追求发展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不满。近年来,因为此等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直接影响到了中共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不断动摇着中共的群众基础。由此可见,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科学地领导国家发展是一个关系中共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重要课题。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确立一个重大决策,体现了一个中共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到初步实施的整个过程全面反应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正视本国国情,运用战略思维制定和推进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把握中共制定战略的决策历程和采取地措施;另一方面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前十年的成就和问题;再就是,通过对这一战略的梳理和分析,试图为长期执政的中共如何科学地领导发展,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历史借鉴。从中共党史上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1992-2002年)全面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就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而言,这十年是战略长期推进中的一个初始阶段。2002年,朱镕基在南非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报告全面回顾了十年的大体状况。这两个方面都强烈地体现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尽可能全面地而又详尽地获取这十年间有关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历史资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查阅档案、文献、报纸等各种资料,理清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力图得出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中共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出国内外各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中共对发展问题长期探索的理论成果。系统地阐述这些内容同样需要各种史料的支撑。因此,查阅历史资料并进行史料的分析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初发端于西方对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反思,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制定和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中共和中国政府注意借鉴西方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就是一个中外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过程。战略实施注意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先进技术以及成功经验。要正确地分析这些问题,“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作为一篇党史论文,本文还试图运用战略学的分析框架,注意从战略预判、战略形成、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几个维度进行剖析。本文的写作可以说是历史学和战略学研究方法交叉运用的一次尝试。总结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背景,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二是比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过程,并作出较为客观地评估。三是提出中共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应考虑的几个维度。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已有六十余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一段旅途。这段旅途因为其特有的内涵、长远地战略立意以及现实的影响力必将越来越得到人民的关切。它曾经也将会继续全方位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梦想虽然遥远,但我们已在路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这并非是一次普通的回顾,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何其生,杨泽伟,张辉,许威[4](2008)在《中国国际法学三十年(1978—2008)》文中提出第一部分中国国际公法学三十年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法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由于国际法学内涵丰富,内容庞大,难以统一尽述。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国际法学主要由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三部分构成,因此,本报告分别从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三个方面加以述评。

雷家彬[5](2011)在《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的反思与建构》文中指出分类方法和分类结果是高等学校分类研究可能的突破口,而分类结果的提出正是在一定的方法指引下实现的。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研究表现出对分类结果的过度崇尚,在论者们不约而同地追求和构建“公认的”、“科学的”分类体系的同时,在各种分类体系层出不穷的背后,促成这些类型体系的方法却还“来不及”得到应用和论证。因方法的失当与缺位,分类者对分类结果的互不认同在所难免。分类方法的重构无疑是亟待分类者们优先解决的重要议题。以此为核心,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其一,高等学校分类的目的何在?可借鉴的基本方法、研究路径有哪些?其二,与国外相比,中国高等学校分类的难点何在?如何破解?围绕以上两大问题,本选题从中国高等学校分类的现实困境入手,依照“反思专批判专建构专再反思”的研究思路,在系统归纳现有高等学校分类研究的类型和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实践和理论困境,尝试提出和应用一种“三步分类框架”,通过理想类型、历史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对我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的起点是对高等学校分类研究的类型与基本范式的反思。研究表明,高等学校分类研究通常可依照分类目的的差异分为官方模式的规划式分类、学者模式的描述式分类和社会模式的层级式分类三种;从研究方法层面来看,其视角比较多元,但基本研究范式是分类学和类型学,基于两种范式的混合研究范式是高等学校分类研究的常用路径。高等学校分类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实践背景,自“院系调整”确立了我国高等学校类型体系的架构以来,分类发展和分类管理一直是主导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主旋律。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因应各层面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原有高等学校类型体系逐步分化,重建这种分类体系在实践层面具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以此为背景,围绕分类体系的构建这条主线,我国学界的分类研究在高等学校定位、高等教育结构等多个领域铺开,但相关研究仍与实践脱节,鲜有分类结果得到论者们的认同。究其原因在于研究对象的泛化及相关方法的失位和失当。批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建构。本质上,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研究属于高等教育结构研究的范畴,是要建立面向未来的规划式分类体系,它与高等学校设置研究类似。针对这种动态的结构研究,本文建构了一个从理念到未来的我国高等学校“三步分类框架”:第一步是建立高等学校理想类型。通过对大学理想语义流变的分析发现,知识和教育是高等学校的特征维,依知识维度划分得到学术型与应用型机构、依教育维度划分得到精英型与大众型机构,它们构成了高等学校的理想类型。第二步是对我国高等学校现实类型体系的量化研究。以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为对象,通过多维分类和综合分类描述现实类型,借助理想类型工具对此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高等学校诸多现实类型体系具有同一性和层级性的特点,现实类型所反映的问题主要是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失衡和传统高等教育价值异化等。第三步是建立我国高等学校的发展类型。这种体系应满足于未来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目的,符合高等教育外部的社会需求多样化的趋势、遵循高等教育内部的知识分化和重组的内在逻辑,是对高等学校现实类型体系的微调。本文尝试依现有高等学校设置基准,将我国未来高等学校分为研究生院大学、大学、学院、专科院校等四个层次,并参照高等学校理想类型和现实类型体系所反映的问题,从办学目标和职能、办学面向、学科特征、教育形式等方面对各层次机构进行分类。以上对“三步分类框架”的分析和应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有望解决我国高等学校分类问题的方法或破解思路,但其适用性、方法论特征、分类结果间的关系等方面还值得反思。同时,实践层面来看,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远非一个分类体系就能解决的,政府、高等学校和社会多方共同参与促进高等学校分类发展,过去是、将来也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

裴世东[6](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张荣伟[7](2006)在《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 ——从“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到“新教育实验”》文中研究说明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同时,其自身也被世界所改造着。作为一种教育发展观,“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这一命题是对于教育改革真实意义的最简洁的概括,它蕴涵着一个理念的双重指向,即共同体理念关照下的“改造的主体”、“改造的对象”两个方面。其根本旨趣在于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出发,重新审视教育的主体结构、教育的实体形态以及教育改革的主体构成,反思教育共同体现实生活世界的异化现象,为缺乏哲学思考的教育实践活动注入理论素养,进而在批判教育共同体现实生活世界各种弊端的过程中探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途径与基本策略。教育共同体具有结构开放性,它既是实体概念,也是关系概念,是实体与关系的统一。无论是从群体类型、组织形式还是从特定交往关系的维度来理解,“教育共同体”都一直存在于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只是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事实上,人们一直在探索着建立一种普适的、理想的教育共同体模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的产生正是这种实践探索的必然结果,具有典型性。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的局限性日渐凸显,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已是必然趋势。因此,从“生活世界改造”的视角来重新理解和认识教育实践活动的存在形式,通过“交往行为”来考察教育共同体的现实生存状态,进一步揭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针对性地提出并探讨教育共同体的本质特征与建构方法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教育是一项改进人生、创造生活的社会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自主的个人,为个人营造一个理想的社会。教育不是一个静态的自系统,而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开放系统。教育是个整体,它所要达到的每一项目标,只有在整体的教育改革行为中进行才会有意义。教育回归生活即教育关注人,关注教育生活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注推动教育发展的理论主体、行政主体与实践主体,关注教育系统中的一切人,为其构建一种理想的、可能的生活。“教育作为生活”这一教育哲学命题的确立,意味着将教育理解为一种人作为主体在共同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全面生成的历史过程,意味着将教育改革与发展理解为“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意味着重新构建教育共同体的交往关系和实践范式,这直接影响着世纪之初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旋律,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实验改革的关键时期。总体看来,就实验改革的主体而言,基础教育发展呈现为一种从“专家引领”、“政府推动”到“民间自觉”的发展态势;就实验改革的重心和落脚点而言,呈现为一种从“社会改造”、“学校转型”到“教师发展”的趋向;就实验改革各种思想观点的争鸣而言,则表征为“学院之声”、“众声喧哗”、“平民话语”三象共存的局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教育共同体”的三个操作性概念,在无数关于教育的言论和出版物中,“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新教育实验”成为三个极为流行的主题词。三项实验改革具有各自特定的理论结构、实践范式和改革愿望,进而呈现为一种“三新鼎立”的基本态势。本文结合笔者课题管理和个案跟踪的亲身体验,在质的研究的基础上,以教育叙事为主要手法

岳建军[8](2012)在《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是需要的,也是可以实现的,而且正在或已经部分实现了。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是指不同的主体对于存在于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在不同程度上的共同享有、享受或使用,主要包括物力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品牌资源共享和管理制度资源共享等方面。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既包括校内教育资源共享,又包括校际教育资源共享,由于前者相对来说较为常见,如学校各院系共同利用图书馆、运动场地、后勤服务设施等行为,而后者在实际操作中则遇到许多障碍,更加具有研究的价值,因此,本研究主要围绕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的校际共享问题展开讨论。本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导论部分,描述选题缘由、问题提出背景与研究意义,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揭示国内外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方面的研究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一章,简述系统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治理理论和无边界高等教育理论等的主要观点,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指导。第二章,探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对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重新厘清,分析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可能性,并利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对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主客体以及环境进行了分析。其中,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主体是指对于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共建共有、合作共享的载体。这个载体既可以是组织,如高校、高校内部各职能部门等,也可以是作为个体的人,如学生、教师等。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客体主要是指存在于高等学校的可用于共享的所有资源的集合,主要包括高校物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课程资源、品牌资源和管理制度资源等。利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等环境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推动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奠定了基础。探讨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动力内涵和来源,指出: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人民群众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是推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根本动力。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动力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其中内部动力主要有主体的需求、利益吸引和制度创新,外部动力主要包括全球化的推动、社会需求、政府推动以及技术支持等。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是一个合力的作用,是诸力量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提出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应当遵循的原则,主要有:置换型对等原则;互补原则;邻近原则;补偿原则;以生为本原则。在实践当中,这几个原则是相互配合、共同起作用的。第三章,梳理建国以来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相关政策的演变历程,指出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被动选择阶段、主动探索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从中发现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发展特点以及现行相关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政府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提供建议和指导。第四章,通过实证调查,揭示出当前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主要表现在:1.整体而言,高校内部的共享较多,高校校际之间的共享较少;2.从共享的规范性来讲,个体的自发行为居多,规范性、制度化行为较少;3.从师生共享的角度来看,高校教师的共享行为和机会较多,学生相对较少;4.从学校层次的角度来看,同一层次高校之间的共享较多,不同层次高校之间较少;5.从学校的类型来看,同一类型高校之间的共享较多,跨类型高校之间的较少;6.从共享的程度来看,高校之间的“低端”共享情况较多,“高端”共享较少:7.从具体的资源要素来讲,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程度相对较高,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等其他资源共享程度相对较低。第五章,利用访谈法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深度分析原始材料,探究制约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实现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思想观念障碍;体制障碍;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制度缺失;教育评价机制障碍;技术限制;成本障碍;缺乏遵循的有效案例等。第六章,提出促进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实现的若干对策,主要有:转变观念,加强教育资源共享意识的培养;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教育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转变政府角色,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快高校“去行政化”,为共享扫清管理障碍;建立健全高等学校教育资源产权明晰机制;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教育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完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将资源共享纳入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之中;开发和运用先进技术,为教育资源共享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区域统筹,率先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共享。

金丽[9](1991)在《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培养各级各类适用的人才——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1991年学术年会综述》文中研究表明 金秋十月,在改革思潮的推动下,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在本溪市隆重召开,来自全省60余所普通高校的领导、教授、研究人员等120余人参加了会议,共计提交各种形式的论文近百篇.省教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陶增骈、卢鸿德和本溪市委副书记尉端恩,副市长王植时,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沈清远,市教委主任李明亭,本钢党委书记李志达,本钢经理张文达,副经理郝元初,本溪冶专校长王珂珍,党委书记李玉柱,省高

潘金林[10](2012)在《大学本科教育的守护神 ——欧内斯特·博耶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欧内斯特·博耶是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着名的教育理论家、实践家和教育演说家,被誉为“教育家中的领袖,领导者中的教育家”。本论文采用纵向与横向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运用文献研究、人物访谈、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博耶的高等教育管理经历进行了追溯,揭示了影响其思想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其高等教育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在此基础上重构了其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并给予了系统化的表达;对其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经验进行了梳理,探究了其高等教育思想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启示。论文第一章追溯了博耶的学术背景和不平凡的高等教育管理经历。博耶在执掌纽约州立大学期间,克服财政困难,努力开展大学教育改革,“杰出教学教授职位”、三年制文科学士学位项目、校长五年任期考评制、帝国大学等都是其致力创新的力作。在担任联邦教育署长期间,博耶努力促进国会、教育署和全国大中小学之间建立新型的互信的关系,为全国各级各类公立学校的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更加平等的机会。在担任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期间,博耶拓展了基金会的职能,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大、中、小学改革的报告,推动和影响了美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发展,积极推进国际教育合作,其中最有影响的项目之一是其主持的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与中国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近10年的高等教育合作项目。第二章对博耶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提炼、梳理和分析并对其思想产生的渊源进行了探究,对其思想的局限性进行了评价。博耶的大学理念包括大学本质观、大学职能观、大学教育目标观、大学质量观、大学课程观和大学学术观。而将其大学理念连贯为一体的内核就是对大学本科教育的灵魂的坚定守护。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考察了博耶的教育思想对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影响。在宏观层面,博耶的教育思想影响和促进了当代美国大学教与学的学术文化的形成,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重构,大学教师评价与激励制度的变革,本科生科研与创新活动的兴盛,学者共同体的重建,跨学科学习联系的建立,博士生教育内涵的拓展,以及高等院校多样化生态系统的建立。在微观层面,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博耶的学术思想影响了《卡尔·皮斯特报告》的导向,引发了加州大学系统对教师评价与奖励政策的大讨论;博耶对本科教育改革的建议为《马斯拉奇报告》和《本科教育委员会最终报告》等报告提供了重要启示。伯克利分校在通识课程改革、追求并保持卓越的本科教学、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第五章揭示了博耶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经验对我国高等院校定位、大学教师评价以及本科教育改革的启示意义。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以详尽的文献为基础,对博耶的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经历进行了细致的追溯;对博耶的大学理念进行了提炼、分析和解读,对其思想的渊源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探析;对博耶的思想在美国高等教育实践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评价;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系统地探讨了博耶的思想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启示。

二、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在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在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1991年学术年会上的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在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在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1991年学术年会上的开题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高等教育改革道路选择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
    第一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
        一、部分国家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道路考察
        二、走中国特色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及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启示
第二章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指引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要求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方向和道路
    第二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系辨析
        一、理论层面的遵循与引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始终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二、实践层面的手段与目标: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力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三、结构层面的局部与整体: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更好融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三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机遇和挑战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机遇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挑战
第三章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
    第一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
        一、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在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三、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贯彻全面依法治国
        四、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第二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特征和目标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特征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
    第三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凸显中国特色和遵循教育规律相统一
        二、坚持主动适应服务和持续改革创新相统一
        三、坚持围绕目标引领与突出问题导向相统一
        四、坚持运用系统思维与推进协同发展相统一
        五、坚持总结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相统一
第四章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功能定位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展望
        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小康社会建设回顾
        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互相促进
    第二节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应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审视
        一、全面服务职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还不够凸显
        二、人才培养质量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不够匹配
        三、自主创新能力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不够适应
        四、社会服务职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不够契合
        五、文化传承创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不够同步
    第三节 在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一、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
        二、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三、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旨,强化高质效社会服务
        四、以提高传承引领能力为导向,服务文化软实力建设
第五章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直接动力
    第一节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态势
        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
        二、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目标
        三、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要求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现实瓶颈
        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融入性”有待加强
        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治理力”有待提升
        三、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性”有待体现
        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协同性”有待形成
        五、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依归性”有待凸显
        六、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国际化”有待拓展
    第三节 基于“三校一地”改革方案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启示
        一、“三校一地”综合改革方案比较
        二、基于“三校一地”改革方案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动力
第六章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法治支撑
    第一节 全面依法治国中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支撑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贯彻依法治国的历史回顾
        二、全面依法治国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带来的契机
        三、全面依法治国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出的要求
    第二节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困境
        一、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法治思维亟需确立
        二、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法制体系亟需完善
        三、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法治实践亟需自觉
        四、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法治教育亟需深化
        五、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法治人才培养亟需变革
    第三节 在全面依法治国中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有效举措
        一、全面树立法治思维,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
        二、全面加快章程建设,完善依法治校法制体系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教
        四、全面创新培养机制,适应法治人才培养需求
        五、全面推进法治教育,大力建设高校法治文化
        六、全面融入社会发展,提升服务依法治国质效
第七章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组织保障
    第一节 全面从严治党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组织保障
        一、马克思主义从严治党思想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启示
        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推进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三、全面从严治党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出的新标准
    第二节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挑战
        一、综合改革中全面从严治党与从严治党大局如何协同发展
        二、综合改革中全面从严治党与回归学术组织如何实现统一
        三、综合改革中全面从严治党与抓好重点环节如何相得益彰
        四、综合改革中全面从严治党与应对国际挑战如何无缝衔接
        五、综合改革中全面从严治党与提高教育质量如何互相促进
    第三节 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实现途径
        一、坚持党建政绩和立德树人相结合,落实党要管党责任
        二、坚持理想信念和大学精神相结合,夯实思想建设根基
        三、坚持按照高标准和专业化相结合,切实从严管理干部
        四、坚持创新形式和提升内涵相结合,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五、坚持严明纪律和服务师生相结合,持续深入改进作风
        六、坚持制度建设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完善反腐倡廉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的缘起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学术价值
    二、 本选题研究的学术状况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总体概况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学术观点回顾
        (三)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实施研究状况的点评
    三、 研究对象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一)时间界定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 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五、 创新点、难点及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一)创新点
        (二)难点
        (三)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的依据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渊源
        一、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二、 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思想
        三、 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
    第二节 中共执政中对持续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思考
        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探索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 环境危机:中国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 中共中央对国家发展方式的思考
        三、 理论界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探讨
第二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
    第一节 世界舞台展现中国主张
        一、 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
        二、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主张
    第二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主张的结晶
        一、 制定《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初步启动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文本的制定
        三、 《中国 21 世纪议程》出台:新国家战略的确立
    第三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一、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步实施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启
        一、 万里长征第一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动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被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第二节 提高思想自觉,推动战略实施
        一、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深化
        二、 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
    第三节 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行动
        一、 坚持计划生育,推动扶贫开发
        二、 实施绿色工程
        三、 创办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一、 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与实施
        二、 实施两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第四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总结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的成效
        一、 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 人口等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成效
        三、 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
        四、 可持续发展法制体系日益健全
        五、 科技教育支持能力得到提高
    第二节 中国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
        一、 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
        二、 人口、资源及生态环境压力依然巨大
        三、 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有待完善和执法检查工作薄弱
        四、 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比较薄弱
第五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的历史启示
    一、 深刻认识与把握国情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二、 拥有世界视野,妥善处理可持续发展领域内的全球性事务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地制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四、 重视科学咨询,增强决策科学化
    五、 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扩大公众参与
    六、 提高中共的执政能力,提升战略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后记

(5)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的反思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高等学校分类研究的类型与基本范式
    2.1 作为系统科学的分类学
    2.2 高等学校分类研究的类型
    2.3 高等学校分类研究的基本范式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高等学校分类的现实及其研究方法反思
    3.1 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历史基因
    3.2 高等学校分类研究的现状
    3.3 高等学校分类研究的本质与“三步分类框架”的提出
    3.4 本章小结
4 高等学校的理想类型:从语义到特征
    4.1 理想类型法与高等学校类型学
    4.2 大学理想的语义流变
    4.3 高等学校的理想类型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高等学校的现实类型:比较与案例分析
    5.1 高等学校的多维分类
    5.2 高等学校的综合分类
    5.3 高等学校现实类型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类型:后大众化时代的分类政策
    6.1 未来中长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背景与目标
    6.2 高等学校类型体系演化的动因与趋势
    6.3 面向后大众化阶段的高等学校发展类型
    6.4 本章小结
7 类型重建: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与实践策略
    7.1 朝向结构优化的高等学校分类研究
    7.2 “分类一定位”假设下的高等学校分类方法
    7.3 促进高校分类发展和系统结构优化调整的策略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结论
    8.2 创新
    8.3 不足和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目录

(6)《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 ——从“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到“新教育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教育是一项需要深思熟虑的事业
第一章 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考察
    第一节 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界说
        一、“教育共同体”引论
        二、“回归生活世界”批判
        三、“生活世界改造”:一种教育发展(改革)观
    第二节 “生活世界改造”的教育学意蕴
        一、教育作为生活:哲学视角
        二、教育作为交往:伦理学视角
        三、文化·教育·环境:社会学视角
        四、改革主体的情意因素:心理学视角
第二章 “三新鼎立”:历史谱系与本真意义
    第一节 “新教育共同体”的时代使命
    第二节 “新教育”与“旧教育”辨析
        一、欧美“新教育运动”简述
        二、“新教育中国化”命题解说
        三、“新教育”:一个发展中的哲学名词
    第三节 从“一群人”、“一组声音”到“一串脚印”
第三章 话语改造:教育共同体生活世界问题之一
    第一节 教育话语的生活意义
    第二节 个体(单一主体)话语与共同体认同
        一、谁在言说:话语的主体何在
        二、向谁言说:对话的他者何在
        三、如何言说:话语方式的选择
    第三节 从“学院之声”、“众声喧哗”到“平民话语”
第四章 制度改造:教育共同体生活世界问题之二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的生活意义
    第二节 共同体视野中的学校生活批判
        一、学生现实生存状态批判
        二、教师现实生存状态批判
        三、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交往现状批判
    第三节 从“学校转型”、“社会改造”到“教师发展”
第五章 问题与方法:教育改革的一般分析框架
    第一节 教育改革的现实背景
    第二节 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论方案
        一、谁是改革者:教育共同体的扩充与限制
        二、教育改革为什么:个人·教育·社会
        三、如何实现改革:科学、政治与精神力量的融合
    第三节 从“专家引领”、“政府推动”到“民间自主”
第六章 “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路向
    第一节 精神·共同体·行动:“新教育实验”理论结构
        一、从“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到“价值追求”
        二、从“四重境界”、“五大观点”到“十大领域”
        三、从“三大假设”、“七项行动”到“四大改变”
    第二节 “泛化”抑或“衍生”:“新教育实验”实践逻辑
        一、一个文本,多部经典
        二、一个疯子,跟着一群傻子
        三、集体行动的逻辑究竟何在
    第三节 “新教育实验”的基本路向
        一、关于“新教育实验”发展的一般认识
        二、教育在线网站:共享、交流、发展的平台
余论 教育改革并非只有一种选择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着作
致谢
中文详细摘要

(8)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
    六、文献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现状
        (二)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现状
        (三) 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理论
        (一) 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 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一)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于本研究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三、治理理论
        (一) 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 治理理论对于本研究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四、无边界高等教育理论
        (一) 无边界高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 无边界高等教育理论对于本研究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理论界说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可能性
        (一)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需要共享
        (二)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可以实现
    三、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内涵与分类
    四、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主客体分析
        (一)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主体
        (二)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客体
    五、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环境分析
        (一) 什么是SWOT分析法
        (二)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环境分析
    六、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动力
        (一)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动力的内涵
        (二)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动力来源
    七、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
        (一) 置换型对等原则
        (二) 互补原则
        (三) 邻近原则
        (四) 补偿原则
        (五) 以生为本原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演变
    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演变历程
        (一) 被动选择阶段
        (二) 主动探索阶段
        (三) 全面发展阶段
    二、从政策演变中探寻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发展的特点
    三、现行有关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考察
    一、现状考察的方法
    二、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考察
        (一) 对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基本认识现状
        (二)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制约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因探究
    一、探究制约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原因的方法
        (一) 研究方法的选取
        (二) 调查对象的选取
        (三) 收集材料的方法
    二、探究制约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原因的过程
        (一) 整理并阅读原始材料
        (二) 登录
        (三) 寻找本土概念
        (四) 类属分析
    三、制约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因
        (一) 思想观念障碍
        (二) 体制障碍
        (三)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四) 制度缺失
        (五) 教育评价机制障碍
        (六) 技术限制
        (七) 成本障碍
        (八) 缺乏遵循的有效案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实现的对策思考
    一、转变观念,加强教育资源共享意识的培养
    二、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教育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
    三、转变政府角色,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四、加快高校“去行政化”,为共享扫清管理障碍
    五、建立健全高等学校教育资源产权明晰机制
    六、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教育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
    七、完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将资源共享纳入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之中
    八、开发和运用先进技术,为教育资源共享提供技术支持
    九、加强区域统筹,率先实现区域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章程
    附录2:重庆市大学联盟章程
    附录3:关于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的访谈提纲
    附录4:关于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的开放式问卷
    附录5:访谈样本分布表
    附录6:访谈记录1(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部主任)
    附录7:访谈记录2(高校教师)
    附录8:访谈记录3(高校二级学院院长)
    附录9:访谈记录4(高校学科发展规划处处长)
    附录10:码号与受访者原因语句对应表
    附录11: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
    附录12: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评估与奖励暂行办法
后记

(10)大学本科教育的守护神 ——欧内斯特·博耶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一) 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诉求
        (二) 高等教育家欧内斯特·博耶的卓越历程的探寻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 对《学院》报告的研究
        (二) 对《学术反思》的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 对博耶着作的译介
        (二) 对博耶本科教育思想的研究
        (三) 对博耶学术思想的研究
        (四) 对博耶高等教育思想的综合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的
    第四节 研究方法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博耶的生平及其高等教育管理经历
    第一节 从戴顿到南加州大学:早年生活及学习经历
    第二节 从洛尤拉大学到圣塔芭芭拉分校:早期教学与管理经历
    第三节 执掌纽约州立大学:致力教育改革和创新
        一、迎接挑战:重振大学共同体
        二、直面危机:搭建沟通平台
        三、“杰出教学教授职位”:让优秀的教学得到与科研同等的尊重
        四、三年制文科学士学位:创新本科生培养模式
        五、“教育机会项目”:不让大学生因贫失学
        六、五年任期考评制:让校长的工作更有创造性
        七、无墙大学:让大学成为终身学习的“更新点”和“补给站”
    第四节 联邦教育署署长:教育公平的促进者
        一、走马上任:怀揣梦想
        二、关注弱者:促进公平
        三、任期届满:黯然离场
    第五节 卡内基教学促进会主席:“全国最好的教育工作”
        一、辛勤的耕耘者
        (一) 《中学》:让年青人做好上大学的准备
        (二) 《保持愿景》:重新调整政府和高等教育的关系
        (三) 《学院》报告:聚焦本科生学习经历
        (四) 《追求共同知识》:重构大学通识课程
        (五) 《学术反思》:拓展大学学术的内涵
        (六) 《校园生活》:重建大学共同体
        (七) 《准备学习》和《基础学校》:建立中小学与大学的联系
        二、和善的建议者
        三、坚定的实践者
        四、国际教育合作的推进者
        (一) 国际学者调查项目
        (二) 中美高等教育合作项目
    第六节 卓越的演说家:教育“布道者”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守护大学的灵魂:博耶的大学理念(上)
    第一节 学者共同体:博耶的大学本质观
        一、大学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共同体
        二、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共同体
        三、大学是一个公正的共同体
        四、大学是一个有纪律的共同体
        五、大学是一个充满关怀的共同体
        六、大学是一个欢庆的共同体
        七、博耶的大学本质观评析
    第二节 多元使命:博耶的大学职能观
        一、培养新一代公民
        二、创造新知
        三、促进公民学习
        四、明智地运用知识
        五、博耶的大学职能观评析
    第三节 发展学生个性和社会责任:博耶的大学教育目标观
        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三、发展学生个性与培养社会共同责任的协调统一
        四、博耶的大学教育目标观评析
第三章 守护大学的灵魂:博耶的大学理念(下)
    第一节 服务本科生成长和发展的大学:博耶的大学质量观
        一、完美的衔接:让学生顺利完成从中学向大学的过渡
        二、系统的语言学习:奠定学生的学术基础
        三、优秀的教学工作:本科教育的核心
        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成才的物质保障
        五、多彩的课余生活:学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六、有效的评价:关注大学教育的全面质量
        七、博耶的大学质量观评析
    第二节 多元学术生态:博耶的大学学术观
        一、《学术反思》报告提出的背景
        二、四种学术范式:联系与共生的整体
        (一) 探究的学术
        (二) 整合的学术
        (三) 应用的学术
        (四) 教学的学术
        三、学术评价:让不同的学术得到同等的尊重
        (一) 学术评价的原则
        (二) 学术评价的标准
        (三) 评价形式
        四、青年学者:学术共同体的当然成员
        五、创造性合同:让教师的学术工作更有灵活性
        六、高等院校:多样化的学术生态系统
        (一) 研究型大学
        (二) 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
        (三) 综合性学院和大学
        (四) 文理学院
        (五) 社区学院
        七、博耶的学术观简评
    第三节 寻求共同知识:博耶的通识教育观
        一、八十年代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学术殿堂的“空房子”:大学通识课程的现状
        三、整合核心课程:通识教育的基础
        (一) “生命周期”课程
        (二) “符号使用”课程
        (三) 艺术课程
        (四) “时间和空间”课程
        (五) “群体与机构”课程
        (六) “生产与消费”课程
        (七) “自然”课程
        (八) “价值和意义”课程
        四、拓展的主修专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五、博耶的通识教育观简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博耶高等教育思想影响的宏观扫描:基于全美大学的视角
    第一节 教与学的学术文化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重构
    第三节 教师评价与激励制度的变革
    第四节 本科生科研与创新活动的兴盛
        一、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本科教育的标杆
        二、本科生在科研与创新活动中的参与度
        三、本科生参与科研与创新活动的成效
        四、本科生科研活动对教师的影响
    第五节 学者共同体的重建
        一、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校园契约”
        二、卡尔森—纽曼学院的“博耶学习实验室”项目
    第六节 跨学科学习联系的建立
    第七节 博士生教育内涵的拓展
    第八节 高等院校多样化生态系统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博耶的高等教育思想影响的微观透视: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
    第一节 《皮斯特报告》及其对加州大学教师评价政策的影响
        一、《皮斯特报告》报告出台的背景
        二、《皮斯特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 目标、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
        (二) 加州大学学术人事政策的现状及其实践分析
        (三) 研究型大学的当代文化
        (四) 对《学术人事手册》的修改和建议
        三、《皮斯特报告》所产生的校内外影响
    第二节 从《马斯拉奇报告》到《本科教育委员会最终报告》
        一、《马斯拉奇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 进入伯克利校园共同体
        (二) 大学生学习经历
        (三) 教育结构与资源
        (四) 伯克利校园共同体成员
        二、《本科教育委员会最终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 本科教育:伯克利分校的重要职责
        (二) 促进本科教育的若干建议
    第三节 伯克利本科教育改革的成效
        一、通识课程改革及其成效
        二、追求并保持卓越的本科教学
        (一) 教学咨询与研讨
        (二) 教学奖励与资助
        (三) 先进的教育技术支持
        三、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博耶的高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启示
    第一节 博耶的高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院校定位的启示
    第二节 博耶的高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教师评价的启示
    第三节 博耶的高等教育思想对我国本科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建立师生共同体
        二、坚守本科教育的“关节点”
        三、加强本科生科研与创新活动
        四、改革本科生课程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提纲
    一、卡尔·皮斯特访谈提纲
    二、玛丽·胡贝尔访谈提纲
    三、辛西娅·施瑞嘉访谈提纲
附录2:欧内斯特·博耶着作题录
附录3:欧内斯特·博耶荣誉档案
    一、简历
    二、担任委员会主席职务
    三、部分奖励
    四、荣誉学位
致谢

四、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在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在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1991年学术年会上的开题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D]. 陈永福.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2]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在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在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1991年学术年会上的开题报告[J]. 卢鸿德.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1991(S2)
  • [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D]. 崔海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4]中国国际法学三十年(1978—2008)[A]. 何其生,杨泽伟,张辉,许威. 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 2008
  • [5]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的反思与建构[D]. 雷家彬. 华中科技大学, 2011(10)
  • [6]《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7]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 ——从“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到“新教育实验”[D]. 张荣伟. 苏州大学, 2006(12)
  • [8]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D]. 岳建军.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9]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培养各级各类适用的人才——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1991年学术年会综述[J]. 金丽.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1991(S2)
  • [10]大学本科教育的守护神 ——欧内斯特·博耶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D]. 潘金林. 南京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1991年学术年会开幕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