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先发展邮电通信是英明之举——各地政府扶持邮电剪影之十二(论文文献综述)
崔庆植[1](2004)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中国民族政策及朝鲜族历史、现状与未来》文中指出1.朝鲜人的迁入及中国朝鲜族的形成过程 中国朝鲜族(以下简称朝鲜族)是56个民族之一。履行其中国公民的义务和权利。朝鲜族具有迁移民族的特性,在中国的东北开拓荒地,创造生活基地,逐步走向发展和繁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朝鲜族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 朝鲜人大批迁入中国大约始于19世纪中叶。长期以来,尽管清政府施行封禁政策,朝鲜政府施行锁国政策,严格禁止朝鲜人的越境开垦,但是朝鲜北部地区的农民不断越江,以“朝耕暮归、春来秋归,令禁暂退、令驰又回”的方法,在江北从事耕种。之后,由于日本的侵略和朝鲜北部地区连年发生史无前例的自然灾害,此时正逢清政府的解禁,饥寒交迫的朝鲜人开始成群结队地涌入中国的东北地区。1910年“韩日合邦”又加剧了朝鲜人的流动。同时,日本以其殖民政策施行了强制性移民。于是,20世纪20年代东北的朝鲜人人口已达46万人,20世纪30年代又增加到63万余人;到1945年日本战败之前,达到170万人,其中在延边地区聚居的人口比重达64%。移居中国的朝鲜人,在定居中国过程中成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中共作为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的一环,早就对少数民族实施政策性关怀。中共六大把“满洲之高丽人”认定为中国的少数民族,并做出了“朝鲜人要参加中国革命,保卫中国,另一方面要为收复朝鲜的故土而斗争”的结论。 最初提出建立朝鲜族自治地方问题是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提出“中韩民族要联合起来,推动日伪政府,在间岛建立韩民族自治区”。尽管国籍问题为绊脚石,但中共对朝鲜人容许具有两个国籍,于是朝鲜人都加入了中国国籍。接着,于1952年9月3日诞生“延边朝鲜族自治区”,于1954年改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到1953年朝鲜族总人口达112万人(黑龙江省为23万人,辽宁省为13万人,吉林省包括延边州的55万人达75万人);在成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时,朝鲜族人口比重占全州总人口的74%。 2.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体系与朝鲜族 2.1.“中国朝鲜族”概念的出现及其状况的变化 在中国,少数民族的概念为通常指除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2%)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较少的55个民族。中国的民族政策可概括为民族平等、团结、自治、发展等。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境内的朝鲜人被称为朝鲜族,由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成立,州内各级政府的主要职务主要由朝鲜族干部担任。 可是,自1957年到1962年间在全国范围进行的“反右派斗争”和“民族整风”运动中,朝鲜族干部被打成“地方民族主义者”,受到严酷的迫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朝鲜族干部打成“走资派”、“特务”、“反革命分子”被迫害。结果,到1971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干部仅占全州干部数的26.9%。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朝鲜族才得到作为少数民族的权利保障,延边州具有行使真正的朝鲜族自治的权力。于是,到1980年朝鲜族干部比重恢复到60%。 2.2.中国共产党对朝鲜族的政策 1 928年,中共第6届代表大会规定“满洲的高丽人是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以来,于1 934年6月中共满洲省委规定“朝鲜、台湾人等都一律平等,都是人民政府之下的公民”。1 946年12月中共吉林省委在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朝鲜族对延边等东北地区的开拓事业和抗日斗争方面做出了贡献。因此,作为中国的一个民族是毫无孙色的”。1948年12月中共延边地方委员会宣布“确定在延边境内居住的朝鲜人,承认为中国境内的朝鲜族少数民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2.3.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朝鲜族的贡献 朝鲜族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日战争之前,东北地区进行的抗日独立运动(当时,中共在东北地区的卯%以上党员、延边地区人民革命军的90%以上、游击队的95%以上都是朝鲜人)为中心,从1 937年到日本的战败时期,朝鲜人所属于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抗日斗争。在14年间的抗日斗争过程中,数十万朝鲜人参战,其中,近万人为中国革命殉国(在延边地区的殉国烈士中,朝鲜族占%.8%)。在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的约6.3万多名朝鲜人青壮年加入人民解放军参战,10多万人投身地方武装组织:在韩国战争时期,在延边地区有5干多人参军,有5千多名以各种形式从军,此外还有10多万劳务者支援后方。 同时,朝鲜族在开拓中国东北地区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于1 848年最先在寒冷的东北地区从事水稻生产以来,到1 933年把水田面积扩大到北纬50度15分的黑龙江宁安地区,使此地域成为至今东北稻谷生产的主产地;还开发了许多矿产资源。 2.4.归属于中国公民 朝鲜族的中国国民归属感的形成,第一个原因是从共产国际制定“一国一党”的原则开始的。当时在东北地区有韩国的“朝鲜共产党满洲总局(于1926年5月设立)”和“中共临时满洲省委 (于1 927年10月设立)”等两个共产党组织。根据“一国一党”的原则,东北地区的朝鲜共产党员均以个人资格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在东北地区的朝鲜人独立运动大体上分类成两个派别。一是“一国一党”的原则下,加入中共并
周丽婵[2](2016)在《城市马拉松在媒介语境中的城市形象营销 ——以广州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以往自成一体的地方、区域和国家经济正在成为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中相互依赖的一部分。每个地方都必须与其他地方为取得经济优势而进行竞争。在全球化营造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环境中,重大体育赛事给城市发展提供了契机。当代中国城市正将重大体育赛事作为城市形象营销的重要筹码。作为推动全民健身、弘扬体育文化、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体育赛事,城市马拉松在国内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城市形象营销的重要载体。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建立重大事件与城市的联系机制、城市形象营销与城市政府在空间上的联系机制以及媒介文本分析系统。城市马拉松作为一项重大体育赛事,对城市产生正面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在地方理论视角下,城市形象营销就是城市政府对空间赋予意义,“营”出城市形象并进行推“销”,城市政府的空间生产动机决定了城市形象营销中的空间意义;媒介文本分析系统包含叙事主题、叙事结构、叙事方式、叙事内容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解说文本中的城市形象建构的规律。然后本文选取广州市为例,对2014年广州市解说文本进行详细解读。通过文献研究、理论梳理和案例分析,本文最后得出如下三个研究结论:在全球化大宏观背景下,城市马拉松已经成为政府进行城市形象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内主要城市马拉松直播是城市形象宣传片,其建构的城市形象趋同,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都市形象,二是强调地方性的地方形象;主流媒介语境中的城市形象营销主要表达我国政府对空间的利益诉求,主要表现为政治利益诉求和经济利益诉求,一是政府在城市形象经营中,通过向国民传递“发展”的国家意识形态以及建构政府形象,维持执政合法性。二是政府对城市形象的企业化经营,通过向不同利益相关者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城市供给基础,从而吸引生产要素进入城市,参与空间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本文最后以全球化城市发展视角,运用地方理论对目前国内城市利用城市马拉松进行城市形象营销的现象进行评论。基于建构城市形象实质是建构一种地方认同的观点前提,认为全球化和权力导向的趋同的城市形象无法形成地方认同。指出目前国内城市利用城市马拉松赛建构的城市形象均是表达政府对城市空间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诉求,其核心目标受众都是城市外部受众,针对城市内部受众的内容非常少。提出城市形象建构应当注重培养内部市民的地方认同。
李子伦[3](2015)在《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总结人类千年发展史和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成败教训,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以工业革命为发端的产业结构升级历程既是启动经济增长的变革性动力,也是维持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力量。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性时期,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速换挡,前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唯有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突破口,从供给端发力,在维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以升级版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增长内涵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因此,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应运而生,即应当如何定位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以现代化的经济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助推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本文以奥地利学派市场过程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国家理论为研究基础,以知识分立和政府有限理性为假设前提,在探明产业结构升级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综合权衡市场效率、市场失灵问题和政府失灵问题,勾勒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定位的新蓝图。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内涵是人的劳动行为不断搜寻、组合并批量复制类似信息群以及不同种类信息群,通过实现信息群结构关系的不断变迁而满足或更好满足人的需要及其组合的过程。信息分散的现实条件决定了以探索并发现默会知识的自发性市场秩序较面对信息不完全和有限理性约束的政府的比较优势。加之政府行为的自身利益偏好属性,在以弥补市场失灵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介入的限制框架基础上,实现从强制干预型政府向增进扩展市场型政府的让渡必然成为构建现代经济治理格局的主体逻辑。第1章论证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价值,在回顾评价了目前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干预思想的两大主要理论基础即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之后,从政治、经济和社会角度出发,研究了政府从强制干预型向增进扩展市场型的转变在由单极独揽到多极共治的权力解构和各级公共权力相对化已成定局的当今中国基本国情下的重要意义。本章还系统回顾了涉及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学派在内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第2章从哲学、心理学和行为学入手,通过劳动价值论和主观价值论对立与统一的分析,认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即是以搜寻、组合并批量复制信息组合为本质的劳动过程在总量和结构层面的扩张。从对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发展脉络的总结可以提炼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两种方式即产业内升级和产业间升级,前者包括既存有效信息复制速率提高和不完全一致信息组合的复制,后者指新信息组合的复制。从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是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家精神。本章还构建了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和节能环保能力在内的具有公共品属性和外部性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概念,它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基础。第3章从对市场过程理论的分析得出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职能确立应当以弥补市场失灵为原则,具体表现在保护产权、管理并协调市场信息传递和维护市场组织效率三点旨在维护市场机制的职能和加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一点旨在弥补市场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的职能。第4章以建国以来的美国、 “二战”后的日本和结构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过渡时期的拉美地区为比较对象,通过对美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借鉴性回顾,对日本战后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和对拉美地区不同国家政府职能分化所展现的不同产业结构升级绩效诠释了以维护市场为首要责任,以加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为重要职能的政府职能选择原则,并系统探讨了产业政策的效率问题。第5章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政府职能变迁历程进行了总结性回顾。第6章建立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标考核体系,并实证检验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效率。第7章为我国准确界定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提供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主要贡献有:(1)完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体系,探究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内涵。(2)构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理论框架。(3)比较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国际实践经验与教训。(4)尝试构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和指标体系,实证检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绩效。(5)给出了完善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政策建议。
李永娜[4](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国家的一种软实力,国家认同能把整个国家共同体中的单个个体团结起来,对于维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保障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1949年到1956年是各民族人民对新中国产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获得了广大人民真诚地支持和拥护。政治民主、社会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并发展的新中国获得了广大民众的高度认同,全面深入地探究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经验,既有助于深化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理论,又能为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感以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启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王朝统治时期的国家认同是“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发展到近代社会,中华民族意识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中国的国家认同逐渐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转变,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整合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增强了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得以建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国家认同意识在异常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开始萌芽、生长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面临着十分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在国内,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相互交错,纷繁复杂,少数民族地区更是面临着民族分裂势力猖狂,政治参与冷漠、文化认同狭隘模糊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国家整体层面审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特殊性、文化特异性、政治归属性和利益整合性,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可能性。在错综复杂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推进了剿匪反霸工作,稳定民族地区社会秩序;进行了民主建政工作,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各级政权机构,创造性地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积极疏通了民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族隔阂;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更好地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当家作主。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提供了政治保障。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改良农具和农牧业生产技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开展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制定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和税收优惠照顾政策,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夯实了经济基础。除此之外,党和政府还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体的主观需求和现实需要,加强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针对各种错误思想开展针锋相对的批判,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营造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架设了坚实的文化支撑。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进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培育并筑牢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忠诚感,使少数民族群众对新中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产生了对新中国强烈的认同情感。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毫不动摇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实现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等经验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设波澜壮阔,回顾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面临的种种挑战、采取的有力举措,并总结其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我们今天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正确认识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用法制来保障民族团结。
陈鹏[5](2013)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抓住机遇,利用自身的地缘及文化优势,依托港澳,背靠内地,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群的发展的根本在于提高其产业的竞争力,但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已经面临包括环境、人口等众多问题的挑战,且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或瓶颈。因此,有必要另辟蹊径,将城市群内外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再调配和再整合,以为我所用,提升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地区在2020年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物流在这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展物流业与城市群竞争力关系的研究,是当前这一区域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重大理论和现实的课题。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观点,在对国内外进行大量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过去、现状和未来,把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借助于建立相关理论框架体系,把脉城市群的发展脉络。本文主要做的工作和贡献在于整合了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和最新成果。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物流产业及城市群各城市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拓宽了城市群管理者的创新思路和视野。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论文对物流产业和城市群及其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和作用机理。物流产业与城市群发展的关系等做了全新的阐述和定义。(2)论文回顾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历程之后,构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竞争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竞争力进行了分类排名和综合排名分析,找出该地区竞争力存在的问题。(3)论文回顾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的现状之后,构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进行了优劣势分析。(4)论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指标体系,对该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进行了关联分析,并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竞争力与物流产业的关系。(5)论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业发展对策。包括:物流产业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发展建议等。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研究结论或研究成果对于城市群政府和城市群物流业实现良好的互动有莫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即有利于把握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提升城市群竞争力,从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幸福广东”的战略目标,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在全国率先的现代化。
赖正维[6](2002)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文革”期间,福建也与全国各地一样,各种群众组织林立,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遍布全省各地所谓老区农民组织。福建老区农民运动的兴起时期极短,来势异常迅猛,波澜壮阔,遍及全省,两起两落,结局悲壮。农民参加“文革”在全国并不罕见,但公开打着老区农运旗号却唯有福建,并且老区组织中又集结了大量原地下党及游击队等老区干部,因而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文革”中老区问题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这个建国以来长期未解决的历史问题在“文革”特定背景下以大规模农民运动形式爆发,然而矛盾并未解决,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个长期困扰我党的历史问题才真正得到解决。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分析历史现象的科学方法为指导,依据已收集的丰富历史档案资料,拟对这一过程作较为深入的探讨。
徐子青[7](2010)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文中提出区域经济联动是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趋势的产物,也是响应国家实施全球观发展战略要求和区域自身战略转型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区域化特征日趋凸显,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加速呈现,但仍然面临着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区际产业结构趋同、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现实问题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等现实风险。推动区域经济联动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与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有机融合的重大举措,是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的长远之策,也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当务之急。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联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合理内核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与系统论、控制论、协同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区域经济联动的内涵特征、演化机理、测度评价、系统控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论证。本文认为,区域经济联动是一个由目标协调、结构整合、测度评价、系统控制等子系统组成的有序运行的交互系统,是一个由资源要素流动、企业集聚扩张、产业结构转换、政策制度变迁、空间模式演变构成的多维动态的整合过程,是一种能够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推动经济高效运转、协调区域关系、优化区域布局乃至重新定位区域功能的发展模式。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运行状况是可通过构建“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进行衡量的,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运行偏差是可通过建立有效的区域经济联动系统运行机制进行控制的。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联动为主线,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部一体推动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合作互动的实证分析研究为路径,提出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大背景下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外联动的发展模式、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重点领域等。本文研究旨在为区域分工合作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模式,为正在规划和建设的各类经济区联动发展提供实践的范例,以期通过推动各类大小不一经济区内外联动,形成全国“合纵联横”的区域一体和谐发展格局。
张霞[8](2008)在《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是大量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系统的产业群落。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促进竞争等,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全球经济范围内的国际和区域竞争甚至已经演变成产业集群的竞争,因此,为了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更多国家的政府将对经济的发展规划转移到地区集群上来。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转型和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进程中,产业集群是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农产品加工是我国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个亮点,传统农业需要农产品加工业的介入而实现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集群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有些地区已经形成了一批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和特色鲜明的加工基地,有效缓解了集群地区的“三农”问题。但从总体来说,集群发展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环境恶化等问题仍然存在,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受阻。因此,如何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如何引导集群的形成,如何促进其发展壮大,如何增强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年鉴统计数据和对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走访调查为依托,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大量产业集群发展实例,按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展开。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第一,结合浙江和湖北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案例,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表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化、规模化趋势明显;其集群发展主要通过工业园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小企业创业基地、农产品加工专业村镇等载体形式来实现;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可以有效缓解集群区域的“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第二,结合案例分析,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形成动因进行求证。运用产业集中度、市场集中度、区位商等指标,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测算,结果证实其集聚程度加大;并以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的集聚度为因变量,运用统计数据和多元回归、典型相关方法对促使其集聚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证实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对外开放、外商直接投资、政府适当干预、人均GDP、地理区位和人力资本等驱动因子。从而为创造条件引导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化、集群化发展,培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提供理论参考。第三,结合案例分析,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成长机理进行求证。一是阐述农业产业链与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内在关系;二是分析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中的产业链分布现状及问题;即集群中产业链短链、断链、孤环等现象普遍存在,从而产业链优化成为必要。三是提出产业链优化管理方式和实现途径。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产业链优化方式为产业链的接通、延伸和整合,其实现途径是通过产业链招商、企业外包业务、鼓励农民创业、引导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生产等。第四,结合案例分析,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求证。本文针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瓶颈”问题,在阐述循环经济与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基础之上,按照循环经济理论“三种维度循环”原理,提出基于循环经济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路径,即企业层面的“点”式循环、集群层面的“面”式循环和社会系统的“体”式循环等三种方式,并以武汉东西湖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例,以回答如何实现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第五,结合产业集群自身发展需求和国外成功经验示范,本文从四个角度阐述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及政府干预行为的表现形式,包括法律、法规、政策等形式,最后与前文的分析相结合,提出能有效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和建议。即政府应适当作为,并分阶段、有侧重的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进行扶持。通过对其形成的驱动因素的创造和完善,以引导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和集群;通过农业产业链的管理和优化,以促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成长壮大;通过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和企业生态化管理,以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同时应针对农产品加工业集群的特色,对农业发展、农民创业、乡镇企业提供扶持和服务,推动村镇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张凯[9](2007)在《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同属一个经济区,地缘、人缘、业缘具有天然联系,在产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合作,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行政区划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区域合作意识不强,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合作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区域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进程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在产业发展方面,产业合作十分有限,区域之间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上下游相关产业联系很少,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价值链;产业规划仍然限制在行政区范围内,缺乏区域层面的统筹协调,竞争资源等矛盾突出,导致区域整体发展相对缓慢。在全球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面对当前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如何推动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从而缓解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改变中国经济“南快北慢”的局面,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本文以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聚集经济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及产业与区域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京津冀地区的区位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产业结构、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京津冀地区处于产业弱协调发展阶段。尽管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京津冀各地区加强了经济联系,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安排以及政府行为之间均存在一些问题,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均衡,京津两市、河北省各城市之间存在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京津冀地区产业链断裂明显,以及京津冀地区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转移;政府合作缺乏激励机制等等。其次,本文通过对地区间政府竞争状况及影响的分析,提出了京津冀区域间政府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应适当引导和规范区域间政府竞争的政策建议。第三,在对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区域发展布局模式的选择和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合作关系。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京津冀各地区的主导产业进行选择,并通过区位商进行验证,对京津冀地区主导产业选择、产业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研究,提出北京的产业定位应该是知识型区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天津的产业定位应该是加工型区域,重点发展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现代加工制造业;河北的产业定位应该是资源型、加工型双重区域,重点发展采掘业、能源原材料工业、机械制造加工业、重加工工业和产业化的农业。第四,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产业结构状况、产业发展特征及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构建产业相对竞争评价指标体系,对三大经济区的产业相对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发现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分别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京津冀地区正处于向工业化中期迈进的阶段,同时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相对竞争力也明显优于京津冀地区。因此,从提升产业相对竞争力的角度看,京津冀为提高产业竞争力,还有必要加快产业的发展,可以围绕提升产业发展速度、优化产业结构水平、推进产业的非国有化水平、提高科技进步水平、降低劳动力成本、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提高产业的外向度等途径进行。最后,在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及比较研究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地区应加强产业集群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区域市场体系、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以及构建地区产业协调机制等产业发展的策略。
黎仕明[10](2004)在《20世纪甘宁青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甘宁青三省区在历史上由于自然条件优越以及当时中国政治中心偏居西北的有利形势等原因,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获得了较大发展,“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历在目:不绝于途的商旅使团,熙来攘往的繁华都市,如有“河西四郡”之称的武威、张掖、敦煌、酒泉。而唐宋以降,随着政治中心的东移和经济中心南移及自身自然条件日益恶化,甘宁青三省区辉煌不再;与东南地区相比,发展明显滞后了。 近代,特别是清末新政以来,甘宁青三省区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也迈开了早期现代化的缓慢步伐。随着现代经济(包括现代农牧业、工商业、交通通讯等)的出现与初步发展,20世纪前半期甘宁青三省区城市也相应得到一定的发展:城市职能由过去单一政治军事中心向多种职能转换,城市经济文化功能得到加强。尽管三省区城市出现了早期现代化的趋势,但城市数量少、规模偏小,城市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缓慢,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农业、工业、交通以及第三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从而促使甘宁青三省区城市也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职能日趋完善、空间布局渐趋合理。从整体来看,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城市的发展以改革开放为界点表现出前缓慢后迅猛的特征。甘宁青三省区中等城市在此时期得已形成并得到相应发展,表现出了一定的发展特点;同时又面临着诸如环境恶化、城市增长乏力、技术劳动力资源缺乏等一系列的发展难题。 世纪之交,我们要抓住经济全球化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促进甘宁青三省区的发展。我们要通过甘宁青三省区中等城市的不断发展完善,从而形成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并通过城市这个“增长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推动甘宁青三省区全面、协调发展。通过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不断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 关键词:20世纪甘宁青三省区区域中等城市发展
二、优先发展邮电通信是英明之举——各地政府扶持邮电剪影之十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先发展邮电通信是英明之举——各地政府扶持邮电剪影之十二(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中国民族政策及朝鲜族历史、现状与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中国朝鲜族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朝鲜人迁入中国与中国朝鲜族的形成 |
2.1 朝鲜人迁入中国及对中国边疆的开发 |
2.1.1 朝鲜人的迁入概述 |
2.1.2 朝鲜人对中国东北边疆地区的农业开发 |
2.1.2.1 朝鲜人对中国东北旱田农业的开发 |
2.1.2.2 朝鲜人对中国东北水田农业的开发 |
2.2 朝鲜人村落及聚居地的形成 |
2.2.1 “间岛问题”和中日《图们江中朝边务条款》及朝鲜人的大批迁入 |
2.2.2 “9.18”以前日帝对朝鲜人的残酷剥削和朝鲜人的流动 |
2.2.3 “9.18”事变至解放前在东北朝鲜人的社会状况及其人口分 |
2.2.3.1 “9.18”事变后日伪奴役下的朝鲜人 |
2.2.3.2 “7.7”事变后日本对朝鲜人的法西斯统治 |
2.2.3.3 “8.15”光复前朝鲜人聚居地的形成 |
2.3 中国朝鲜族的形成 |
2.3.1 解放前各历史时期朝鲜人的社会状况概述 |
2.3.1.1 清朝时期 |
2.3.1.2 民国时期 |
2.3.1.3 日伪时期 |
2.3.1.4 解放战争时期 |
2.3.2 朝鲜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作用和贡献 |
2.3.2.1 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朝鲜人的贡献 |
2.3.2.2 抗日战争时期朝鲜人的贡献 |
2.3.2.3 解放战争时期朝鲜人的贡献 |
2.3.3 中国共产党对朝鲜人实行的民族政策与朝鲜族的形成 |
2.3.3.1 中国少数民族概念的出现及使用 |
2.3.3.2 中国共产党承认朝鲜人为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 |
2.3.3.3 中国共产党把朝鲜族当作肩负双重使命的少数民族 |
2.3.3.4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反日”政策 |
2.3.3.5 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朝鲜族自治地方 |
2.3.3.6 中国朝鲜族为中国少数民族的法律再确认 |
第三章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体系与朝鲜族 |
3.1 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与朝鲜族的国民归属感 |
3.1.1 中华民族意识 |
3.1.2 多国籍民族意识和同国籍民族意识 |
3.1.3 中国朝鲜人的国民归属感 |
3.1.3.1 “一国一党”原则和抗日战争时期朝鲜人的独立活动 |
3.1.3.2 朝鲜人国籍、公民权问题的解决 |
3.2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与朝鲜族的政治法律地位 |
3.2.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
3.2.1.1 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 |
3.2.1.2 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
3.2.2 中国共产党对朝鲜族政治法律的确立 |
3.3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朝鲜族社会地位的根本性变化 |
3.3.1 确立中国朝鲜族社会历史地位的依据 |
3.3.2 朝鲜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
3.3.3 朝鲜族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
3.3.4 朝鲜族平等地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
3.4 中国的发展与朝鲜族的发展 |
3.4.1 土地改革与朝鲜族的发展 |
3.4.2 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与朝鲜族的经济发展 |
3.4.3 改革开放与朝鲜族社会变化 |
第四章 中国社会转型期朝鲜族社会的变迁 |
4.1 朝鲜族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朝鲜族社会的变迁 |
4.1.1 中国共产党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
4.1.1.1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 |
4.1.1.2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
4.1.2 改革开放以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经济发展 |
4.1.2.1 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状况 |
4.1.2.2 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增长 |
4.1.2.3 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
4.1.2.4 工业结构的变化 |
4.1.2.5 农业结构的变化 |
4.1.2.6 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 |
4.1.2.7 对外贸易事业的变化 |
4.1.3 经济结构变化对朝鲜族社会带来的影响 |
4.2 朝鲜族人口结构的变化与朝鲜族社会的变迁 |
4.2.1 中国人口管理制度的法规和机构 |
4.2.1.1 计划生育基本法规与组织结构 |
4.2.1.2 人口流动管理制度 |
4.2.1.3 人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2.1.4 中国人口结构及其特点 |
4.2.2 朝鲜族的人口结构及其特点 |
4.2.2.1 朝鲜族人口的数量结构 |
4.2.2.2 朝鲜族人口的性别结构 |
4.2.2.3 朝鲜族人口的年龄结构 |
4.2.2.4 朝鲜族人口的文化结构 |
4.2.3 朝鲜族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
4.2.3.1 朝鲜族人口负增长情况 |
4.2.3.2 朝鲜族人口负增长的原因 |
4.2.3.3 朝鲜族人口负增长对朝鲜族社会的影响 |
4.3 朝鲜族就业结构的变化与朝鲜族社会的变迁 |
4.3.1 中国就业结构的变化及战略 |
4.3.1.1 城镇失业人口激增的原因分析 |
4.3.1.2 失业与下岗 |
4.3.1.3 中国的就业优先战略 |
4.3.2 朝鲜族的就业结构及其特点 |
4.3.2.1 朝鲜族劳动人口的行业及其职业结构 |
4.3.2.2 朝鲜族就业结构 |
4.3.3 延边地区劳动就业情况分析 |
4.3.3.1 宏观分析 |
4.3.3.2 微观分析 |
4.3.3.3 边地区劳动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朝鲜族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动与朝鲜族社会的变迁 |
4.4.1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改造及其特点 |
4.4.1.1 解放前少数民族的社会形态 |
4.4.1.2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改造 |
4.4.1.3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 |
4.4.2 中国农村管理及其组织的变化 |
4.4.2.1 改革开放前农村管理概述 |
4.4.2.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4.4.2.3 家庭承包经营 |
4.4.3 延边朝鲜族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 |
4.4.3.1 20世纪50年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 |
4.4.3.2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 |
4.4.3.3 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 |
4.4.4 朝鲜族传统家庭的变化 |
4.5 朝鲜族观念意识的变化与朝鲜族社会的变迁 |
4.5.1 迁移时期朝鲜族维持固有传统文化 |
4.5.2 日伪时期朝鲜族的价值观念及其变化 |
4.5.3 社会主义时期朝鲜族价值观念的变化 |
第五章 中国发展战略与朝鲜族经济、社会发展 |
5.1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朝鲜族农村经济发展 |
5.1.1 中国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 |
5.1.1.1 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
5.1.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 |
5.1.1.3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
5.1.1.4 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措施 |
5.1.2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战略 |
5.1.2.1 加速发展战略 |
5.1.2.2 可持续发展战略 |
5.1.2.3 科教兴国战略 |
5.1.3 “三农”问题出现及中国朝鲜族农村现状 |
5.1.3.1 “三农”问题的提出 |
5.1.3.2 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 |
5.1.3.3 城乡统筹发展方向 |
5.1.3.4 朝鲜族农村现状分析 |
5.1.4 延边朝鲜族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 |
5.1.4.1. 延边“三农”经济运行态势 |
5.1.4.2 延边地区“三农”经济运行情况的评价 |
5.1.4.3 延边“三农”存在的问题 |
5.1.4.4 延边“三农”发展的基本思路 |
5.1.5 黑龙江省朝鲜族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
5.1.5.1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朝鲜族经济发展状况 |
5.1.5.2 黑龙江省朝鲜族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
5.1.5.3 黑龙江省朝鲜族经济发展对策 |
5.1.6 辽宁省朝鲜族经济发展现状及展望 |
5.1.6.1 辽宁省朝鲜族经济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
5.1.6.2 辽宁省朝鲜族经济发展状况 |
5.1.6.3 辽宁省朝鲜族经济活动发展所遇到的突出问题与症结 |
5.1.6.4 辽宁省朝鲜族经济发展的对策 |
5.2 中国人口发展战略与朝鲜族人口发展 |
5.2.1 中国人口发展的未来趋势 |
5.2.1.1 人口规模的变化态势 |
5.2.1.2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趋势 |
5.2.1.3 未来人口发展态势及相关问题 |
5.2.2 中国的人口发展战略 |
5.2.2.1 人口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
5.2.2.2 人口发展战略目标 |
5.2.2.3 人口发展战略的措施 |
5.2.3 朝鲜族的人口发展 |
5.2.3.1 朝鲜族人口在全国范围的分布与发展 |
5.2.3.2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至2050年朝鲜族的人口发展预测 |
5.2.3.3 解决朝鲜族人口负增长问题的对策 |
5.3 中国教育、文化发展战略与朝鲜族教育、文化发展 |
5.3.1 中国的教育状况与发展战略 |
5.3.1.1 中国的教育管理 |
5.3.1.2 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5.3.1.3 发展教育的战略目标 |
5.3.1.4 实施教育发展战略的措施 |
5.3.2 中国朝鲜族的教育状况及发展战略思考 |
5.3.2.1 朝鲜族教育的历史回顾 |
5.3.2.2 朝鲜族教育发展状况 |
5.3.2.3 发展朝鲜族教育的战略思考 |
5.3.3 中国的文化建设发展战略和政策 |
5.3.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 |
5.3.3.2 中国的文化政策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
5.3.4 中国朝鲜族的文化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 |
5.3.4.1 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 |
5.3.4.2 延边朝鲜族发展文化事业的成功经验 |
5.3.4.3 延边朝鲜族文化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3.4.4 朝鲜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战略 |
第六章 全球化与朝鲜族的未来 |
6.1 全球化背景下的东北亚地缘政治、经济对中国朝鲜族发展的影响 |
6.1.1 多边安全合作与亚太地区安全秩序的再构筑 |
6.1.1.1 亚太地区安全环境的双重性:机会与挑战 |
6.1.1.2 冷战性安全和合作性安全 |
6.1.2 东亚经济模式的特征及亚太经济秩序的探索 |
6.1.2.1 政府主导、出口为主的经济增长战略及其后果 |
6.1.2.2 亚太地区持续增长与区域经济合作 |
6.1.3 中国东北对东北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作用 |
6.1.3.1 后冷战时期中国东北在地缘政治领域所处的地位 |
6.1.3.2 南北韩和解机制的构筑及其合作的成果 |
6.1.3.3 朝鲜族在南北韩对话中的作用 |
6.1.4 东北亚环境对韩民族发展的影响 |
6.1.4.1 关于发展东北亚地区韩民族的战略优势 |
6.1.4.2 关于发展东北亚地区韩民族的战略机遇 |
6.2 韩国对中国朝鲜族社会发展的影响 |
6.2.1 韩中关系的回顾及其发展趋势 |
6.2.1.1 经济关系 |
6.2.1.2 领事关系 |
6.2.1.3 发展展望 |
6.2.2 延边同韩国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展望 |
6.2.2.1 延边同韩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展望 |
6.2.2.2 韩国企业对延边的投资现状及展望 |
6.2.2.3 延边与韩国旅游业合作现状与发展前景 |
6.2.3 韩国人进入中国与中国朝鲜族社会的变化 |
6.2.3.1 “韩国风”对朝鲜族社会的影响 |
6.2.3.2 延边朝鲜族出国及其海外劳务的动向 |
6.2.3.3 韩国的《在外同胞法》对朝鲜族社会的影响 |
6.3 挑战与应战:朝鲜族的未来 |
6.3.1 朝鲜族社会面临的问题 |
6.3.2 走进朝鲜族--未来的朝鲜族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及学术建议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着作类 |
二、 中文论文类 |
三、 韩文参考文献 |
四、 英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二、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自治条例 |
三、 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朝鲜族关联资料 |
后记 |
(2)城市马拉松在媒介语境中的城市形象营销 ——以广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第一章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促使地方政府重视城市营销 |
1.1.2. 政府利用重大赛事提升城市竞争力 |
1.1.3. 国内各地城市马拉松赛事蓬勃发展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2. 第二章理论综述与研究框架 |
2.1. 城市马拉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 |
2.1.1. 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
2.1.2. 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
2.1.3. 城市马拉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
2.1.4. 小结 |
2.2. 城市马拉松赛事特点 |
2.2.1. 马拉松赛事起源 |
2.2.2. 马拉松赛事分类 |
2.2.3. 城市马拉松赛事线路划定要求 |
2.2.4. 国内城市马拉松赛事组织特点 |
2.2.5. 小结 |
2.3. 城市形象营销理论综述 |
2.3.1. 城市形象的理论基础 |
2.3.2. 城市形象与城市马拉松的联合研究 |
2.3.3. 城市营销视角下的城市形象营销 |
2.3.4. 城市形象营销的工具 |
2.3.5. 城市形象营销理论小结 |
2.4. 研究对象界定与研究框架 |
2.4.1. 研究对象界定 |
2.4.2. 研究资料来源 |
2.4.3. 研究整体框架 |
3. 第三章解说文本的城市形象营销 |
3.1. 解说文本的解构 |
3.1.1. 解说文本的叙事主题 |
3.1.2. 解说文本的叙事结构 |
3.1.3. 解说文本的叙事方式 |
3.1.4. 解说文本的叙事空间 |
3.2. 解说文本的城市形象营销 |
3.2.1. 城市形象的空间话语 |
3.2.2. 城市形象的组合营销 |
3.3. 本章小结 |
4. 第四章广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的城市形象营销 |
4.1. 广州国际马拉松赛简介 |
4.2. 广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的解构 |
4.2.1. 解说文本的叙事主题 |
4.2.2. 解说文本的叙事空间 |
4.3. 广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的城市形象营销 |
4.3.1. 城市形象的空间话语 |
4.3.2. 城市形象的组合营销 |
5. 第五章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想象的城市不能形成地方认同 |
5.2.2. 城市形象建构应当注重培养内部市民的地方认同 |
5.3. 不足之处及研究发展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7.1. 城市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统计 |
7.1.1.2015厦门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2.2015重庆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3.2015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线路途经功能空间 |
7.1.4.2015丹东鸭绿江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5.2015秦皇岛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6.2015兰州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7.2014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8.2014北京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9.2014衡水湖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10.2014合肥环巢湖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11.2014杭州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12.2014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13.2014广州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2. 解说文本 |
7.2.1.2015厦门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
7.2.2.2015重庆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
7.2.3.2015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
7.2.4.2015秦皇岛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
7.2.5.2015兰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
7.2.6.2014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
7.2.7.2014合肥环巢湖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
7.2.8.2014广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
8. 致谢 |
附件 |
(3)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理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逻辑 |
1.1.2 市场决定:经济治理思维的根本性变革 |
1.2 相关理论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开放经济体下的产业结构自发升级——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1.2.2 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追赶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1.2.3 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产业结构转移升级——产业结构转移理论 |
1.2.4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角色——从强制干预型到强化市场型 |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1.4 论文重要概念界定与区分 |
1.4.1 政府与国家 |
1.4.2 产业与产业结构 |
1.4.3 产业政策与政府职能 |
1.5 论文可能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可能创新 |
1.5.2 论文不足 |
2 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
2.1 经济增长 |
2.1.1 需要与人类行为 |
2.1.2 劳动行为与经济增长的本质 |
2.1.3 从经济增长思想史看经济增长的三种方式 |
2.2 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
2.2.1 从劳动行为的本质看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
2.2.2 从经济增长看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形式 |
2.2.3 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 |
2.3 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条件——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
2.3.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概念的提出 |
2.3.2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的外延 |
2.3.3 以公共品为基本属性和外部性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
3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资源配置机制——政府与市场的权衡 |
3.1 从市场过程理论看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作用 |
3.1.1 市场过程理论简介 |
3.1.2 市场主体决策自由的作用 |
3.1.3 市场价格机制的特性 |
3.1.4 市场竞争机制的本质 |
3.1.5 市场供需机制的作用 |
3.1.6 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决定性作用 |
3.2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原因 |
3.2.1 外部性与市场供给失灵 |
3.2.2 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效 |
3.2.3 规模递增与垄断组织结构 |
3.3 国家理论中的政府职能演替 |
3.3.1 制度契约论视角下的政府——合作之手 |
3.3.2 古典经济学中的政府——扞卫之手 |
3.3.3 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掠夺之手 |
3.3.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政府——阶级间暴力压迫的工具 |
3.3.5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政府——诺斯悖论 |
3.3.6 小结 |
3.4 结论: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 |
3.4.1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塑造合格市场主体 |
3.4.2 加强市场监管构建透明健全市场体系 |
3.4.3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确保市场组织效率 |
3.4.4 合理运用经济政策有效弥补公共品市场供给失灵 |
4 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新比较经济学分析 |
4.1 自由市场经济体的经验:以美国为例 |
4.1.1 一般性制度构建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 |
4.1.2 支持具有公共品性质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 |
4.1.3 从美国信息产业崛起看政府的优选产业政策 |
4.2 从“通产省奇迹”到“失去的十年”: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反思 |
4.2.1 以通产省为核心的日本产业政策奇迹(1945-1973) |
4.2.2 九十年代“失去十年”的深层原因 |
4.2.3 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反思 |
4.3 从拉美国家产业结构矮化看政府的失败——结构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过度时期 |
4.3.1 过度时期的产业结构矮化 |
4.3.2 结构主义时代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
4.3.3 对拉美国家政府失败的反思 |
5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变迁历程 |
5.1 计划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
5.1.1 总路线指引下的产业政策 |
5.1.2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5.1.3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下的产业结构失衡 |
5.2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度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
5.2.1 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产业政策 |
5.2.2 转轨摩擦中的体制变革 |
5.2.3 产业结构的恢复性调整 |
5.3 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
5.3.1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产业政策 |
5.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
5.3.3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 |
5.4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
5.4.1 经济体制是决定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因 |
5.4.2 国家产业政策有效性值得商榷 |
5.4.3 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是政府职能的着力点 |
6 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的实证计量分析 |
6.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6.1.1 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标准 |
6.1.2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6.1.3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相关性 |
6.2 产业结构升级的市场化改革红利 |
6.2.1 市场化进程指标体系构建 |
6.2.2 市场化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面板数据测算 |
6.2.3 市场化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面板模型 |
6.3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中的财税政策效应 |
6.3.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国际比较 |
6.3.2 财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历史统计分析 |
6.3.3 财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时间序列模型 |
7 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相关政策建议 |
7.1 加快完善市场体系,确保市场在产业结构升级中起决定性作用 |
7.1.1 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
7.1.2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
7.1.3 建立新型市场监管体制 |
7.2 深化国企改革,通过建立现代产权体系和企业制度重塑合格市场主体 |
7.2.1 以完善产权制度为保障,锻造市场决定的发展新逻辑 |
7.2.2 以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导向,走出国有资本管理模式改革新道路 |
7.2.3 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抓手,构建国有企业运营新形式 |
7.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国家创新体系 |
7.3.1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
7.3.2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培育高效技术市场 |
7.3.3 深化公共科技资源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基础制度和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
7.4 以财税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为依托,构建市场决定的大国经济下现代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
7.4.1 健全中央与地方间财政体制,重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中的政府间责任与权力配置 |
7.4.2 建立目标明确、科学合理的政府采购制度,铸就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强大助推器 |
7.4.3 加强财税制度创新和政策优化,建立统一完整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激励机制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述评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1.3.2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
1.3.3 社会认同理论 |
1.3.4 国家认同理论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历史渊源 |
2.1 王朝统治时期的华夷之辨 |
2.2 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 |
2.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
3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现实条件 |
3.1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面临的复杂形势 |
3.1.1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 |
3.1.2 各民族之间的历史隔阂 |
3.1.3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
3.2 阻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不利因素 |
3.2.2 文化心态单一 |
3.2.3 政治参与冷漠 |
3.2.4 领土意识模糊 |
3.3 推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有利因素 |
3.3.1 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辽阔疆域 |
3.3.2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
3.3.3 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新中国 |
4.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政治保障 |
4.1 剿匪斗争的开展 |
4.1.1 匪患的危害 |
4.1.2 匪患的肃清 |
4.2 国家政权机构的建立 |
4.2.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4.2.2 各级人民政府 |
4.2.3 各级民族工作机构 |
4.3 民族关系的疏通 |
4.3.1 中央民族访问团到民族地区访问 |
4.3.2 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内地参观 |
4.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
4.4.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早期探索 |
4.4.2 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成立 |
4.5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
4.5.1 培养原则 |
4.5.2 培养途径 |
5.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济基础 |
5.1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 |
5.1.1 “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 |
5.1.2 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5.1.3 多方面扶助农牧业生产 |
5.2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建设 |
5.2.1 基础设施的兴建 |
5.2.2 工业企业的建立 |
5.3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 |
5.3.1 贸易经营机构的设置 |
5.3.2 农牧土特产品的购销 |
5.3.3 民族特需商品的经营 |
5.4 实施少数民族地区财税优惠政策 |
5.4.1 财政优惠政策 |
5.4.2 税收优惠政策 |
6.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支撑 |
6.1 推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
6.1.1 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
6.1.2 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6.1.3 营造各族人民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 |
6.2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 |
6.2.1 发展和提升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
6.2.2 传承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
6.3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
6.3.1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
6.3.2 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类问题 |
6.4 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 |
6.4.1 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6.4.2 推动宗教制度民主改革 |
6.4.3 团结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 |
7.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验与启示 |
7.1 基本经验 |
7.2 现实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概况 |
1.2.1 国外研究与实践概况 |
1.2.2 国内研究与实践概况 |
1.2.3 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构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研究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理论分析 |
2.1 物流产业理论 |
2.1.1 物流产业内涵 |
2.1.2 物流产业特征 |
2.1.3 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 |
2.1.4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 |
2.2 城市群理论 |
2.2.1 城市群的概念研究与范围界定 |
2.2.2 城市群的类型 |
2.3 竞争力理论 |
2.3.1 竞争力的涵义 |
2.3.2 竞争力的特征 |
2.3.3 国内外竞争力理论 |
2.4 城市群竞争力的内涵 |
2.4.1 城市群竞争力的含义 |
2.4.2 城市群竞争力的特征 |
2.4.3 城市群竞争力的要素 |
2.5 城市群竞争力的要素作用机理 |
2.5.1 中心城市功能的作用机理 |
2.5.2 区域经济实力的作用机理 |
2.5.3 人民生活质量的作用机理 |
2.5.4 产业发展水平的作用机理 |
2.5.5 科技与人才的作用机理 |
2.5.6 基础设施的作用机理 |
2.5.7 对外开放的作用机理 |
2.5.8 居住环境的作用机理 |
2.5.9 政府作用的作用机理 |
2.5.10 国家政策的作用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发展的关系 |
3.1 物流产业与空间集聚 |
3.1.1 集聚经济与产业发展 |
3.1.2 物流产业的空间集聚 |
3.2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关系 |
3.2.1 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是物流产业的基础 |
3.2.2 物流产业对城市群经济的支撑作用 |
3.3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基础设施的关系 |
3.3.1 城市群基础设施是物流产业的基础 |
3.3.2 城市群基础设施有助于物流产业的空间集聚 |
3.4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科学教育的关系 |
3.5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人民生活质量的关系 |
3.5.1 提高城市群人民生活质量是物流产业发展的重大课题 |
3.5.2 提高城市群人民生活质量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
3.6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对外开放的关系 |
3.7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环境保护的关系 |
3.7.1 城市群环境是物流产业的关键资源 |
3.7.2 城市群环境保护是物流产业国际化的保证 |
3.7.3 城市群环境保护是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现状研究 |
4.1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发展历程 |
4.1.1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 |
4.1.2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趋势 |
4.2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竞争力状况分析 |
4.2.1 因子分析模型及因子负载的统计意义 |
4.2.2 城市群竞争力水平指标体系的设置 |
4.2.3 城市群竞争力发展水平评价 |
4.3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4.4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的发展历程 |
4.4.1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4.4.2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的现状 |
4.5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4.5.1 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综合分析 |
4.5.2 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综合评价 |
4.6 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
4.6.1 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发展优势 |
4.6.2 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劣势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物流产业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竞争力关联分析 |
5.1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指标体系 |
5.2 灰色系统理论与广义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5.2.1 灰色系统理论 |
5.2.2 广义灰色关联模型及计算 |
5.3 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关联分析 |
5.3.1 基础数据分析 |
5.3.2 关联度分析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产业发展对策 |
6.1 基于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产业发展战略 |
6.1.1 物流产业发展的原则 |
6.1.2 基于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产业发展战略 |
6.2 基于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产业发展定位 |
6.3 基于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产业发展方向 |
6.3.1 基于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物流产业发展方向 |
6.3.2 基于城市群基础设施的物流产业发展方向 |
6.3.3 基于城市群科学教育的物流产业发展方向 |
6.3.4 基于城市群人民生活的物流产业发展方向 |
6.3.5 基于城市群开放程度的物流产业发展方向 |
6.3.6 基于城市群环境保护的物流产业发展方向 |
6.4 基于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
6.4.1 城市群物流网络化运输体系 |
6.4.2 城市群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 |
6.4.3 城市群物流绿色环境体系 |
6.5 基于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6.6 基于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人才建设建议 |
6.7 基于城市群竞争力的物流环境建设建议 |
6.7.1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硬环境建设 |
6.7.2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物流软环境建设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学术研究回顾及本文选题之缘由 |
二、 本文的理论依据 |
三、 本文的写作思路及资料来源 |
第一章 老区问题之历史渊源 |
第一节 辉煌的历史与特殊的贡献 |
一、 卓着的功勋 |
二、 巨大的代价与牺牲 |
第二节 经济文化的发展与“造血功能”的严重不足 |
一、 经济文化的恢复与发展 |
二、 “造血功能”的严重不足及其原因 |
第三节 政治上的“多灾多难” |
一、 关于“反地方主义”问题 |
二、 “七千人大会”及1962年留有“尾巴”的平反工作 |
三、 “四清”运动 |
四、 1966年省委的工作总结及目标 |
第二章 “文革”中老区问题产生之背景 |
第一节 动乱升级对广大农才寸的冲击 |
第二节 红卫兵组织及大串连影响 |
一、 各种红卫兵组织及其它“造反组织”的建立 |
二、 大串连活动对农村的影响 |
第三节 所谓“一月夺权”的推动 |
第四节 原老区干部自上而下的推波助澜 |
第三章 老区农民运动形成、发展与首次高潮(66年底至67年2月) |
第一节 福州郊县农民首先参加“文革” |
—、 “贫下中农赤卫队”的成立与“九·一”大字报风波 |
二、 全省第一个农民造反组织及第一张农民大字报 |
第二节 各地老区农民活动的兴起及“一月夺权” |
一、 第一次农民开进福州 |
二、 第二次农民开进福州 |
三、 “一月夺权”风暴 |
第三节 老区组织的建立及其特点分析 |
一、 连江的老区组织 |
二、 罗源的老区组织 |
三、 晋江专区的老区组织 |
四、 老区组织的特点分析 |
第四章 老区农民运动第一次受挫(1967年2-4月) |
第一节 “一·二六事件”及《福建前线部队公告》颁布 |
一、 “一·二六事件” |
二、 《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颁布 |
第二节 “二·四”、“二·五”事件及老区农民第三次进福州 |
一、 “二·四”、“二·五”事件 |
二、 “二·七”事件及农民第三次开进福州 |
三、 批判“经济主义”及“揪高级政治扒手” |
第三节 省军区对老区等“造反派”组织的遏制措施 |
一、 省军区对前革造会势力的打击 |
二、 省军区对老区组织实行的遏制措施 |
第四节 “前革委会”的夭折及其委员中拟用的老区干部 |
一、 “前革委会”的筹建 |
二、 “前革委会”省委委员中拟用的老区干部 |
第五章 老区农民运动的平反与再次高潮(1967年4—8月) |
第一节 中央关于福建问题一系列指示及军管会对老区平反措施 |
一、 中央关于福建问题的指示及省军管会的成立 |
二、 省军管会对老区问题的平反措施 |
第二节 老区组织的恢复及其活动 |
一、 老区组织重振旗鼓 |
二、 全省各专、县部分老区组织 |
三、 经费问题 |
第三节 全省各地区农民进城情况及“八·一三”事件 |
一、 全省各地区农民进城情况 |
二、 “八·一三”事件—农民第四次开进福州 |
三、 中央为禁止武斗及农民进城所做的种种努力 |
第六章 老区农民运动二次受挫及易帜后争斗(67年9月—68年12月) |
第一节 老区组织的改旗易帜 |
一、 中央及军管会稳定福建局势的措施 |
二、 老区组织与省农总司的合并 |
第二节 “七二三”协议的签订及省市革委会的成立 |
一、 北京学习班及“七二三”协议的签订 |
二、 省市革委会的成立 |
三、 两届革委会委员中对老区干部之任用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悲壮的结局 |
一、 对所谓“范黄地下黑司令部”与“八月提纲”的批判 |
二、 革委会成立后老区活动的逐渐平息 |
第七章 拔乱反正 老区问题之最终解决 |
第一节 政治上的扬眉吐气 |
一、 老区问题之初步解决(1976—1978年) |
二、 老区问题之较彻底解决(1978年—1985年) |
第二节 经济上的致富与文化上的繁荣 |
一、 不遗余力的扶贫开发 |
二、 老区建设的巨大成就 |
第八章 与老区组织及活动有关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中央、军管会及其他“造反派”组织与老区组织的关系 |
一、 中央“文革”小组与老区组织 |
二、 省军区、军管会与老区组织 |
三、 “八·二九”与老区组织 |
四、 革造会与老区组织 |
第二节 “文革”期间的韩先楚 |
总结 老区问题带来的思考 |
第一节 老区组织的建立及活动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后果 |
第二节 福建地方干部队伍之分析 |
第三节 老区问题的经验教训 |
附一: 福建“文革”前期大事记(1966.5.16—1969.12) |
1966年5月16日前福建部分与“文革”有关大事 |
1966年 |
1967年 |
1968年 |
1969年 |
附二: “文革”时期福建省各群众组织所出版的报刊一览: |
附三: 文革期间与老区组织有关的部分资料选编 |
一、 “洪乐急电” |
二、 1966年1月28日《福建日报》发表社论《独有英雄驱虎豹——赞福州市郊九九野战兵团》 |
三、 1967年3月7日福州军区转发闽侯军分区告《告闽侯地区贫下中农书》 |
四、 1967年3月7日凌尚武所做的检查 |
五、 1967年3月14日《福建日报》关于“本省召开革命根据地工作座谈会”的报道 |
六、 1967年2月拟成立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材料 |
七、 1967年6月3日韩先楚在福州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上关于老区问题的讲话 |
八、 省军管会关于老区组织平反的系列公告 |
九、 有关“八·一三”农民进城的资料 |
十、 1967年8月17日福建两大“造反派”组织在京达成的四个协议 |
十一、 1967年10月福州军区关于支左工作中错误的检查 |
十二、 1967年11月省革造会发言人就派代表上京参加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一事发表谈话 |
十三、 关于各群众组织收缴武器,制止武斗的两份协议 |
十四、 有关1968年成立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资料 |
十五、 有关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自动撤消”的资料 |
十六、 1968年10月8日韩先楚在福建省革发会核心小组和常委会议上关于各地农总、农革总、农司三结合问题及生产队是否成立革委会问题的讲话 |
附四: 论文主要参考文献资料一览 |
档案资料 |
出版着作、报刊: |
中文摘要 |
(7)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经济联动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关于区域经济联动相关理论 |
第三节 区域经济联动的方法论基础——系统论 |
第二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概述 |
第一节 区域经济联动的内涵分析 |
第二节 区域经济联动的基本构件 |
第三节 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构架 |
第三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历史必然 |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实践经验 |
第四节 国外区域经济联动的实践启示 |
第四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结构整合 |
第一节 资源要素流动 |
第二节 企业集聚扩张 |
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换 |
第四节 政策制度变迁 |
第五节 空间模式演变 |
第五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 |
第一节 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构建的参照依据 |
第二节 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三节 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的设计框架 |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动测度的评价方法 |
第五节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阶段划分 |
第六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控制 |
第一节 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的客观要求 |
第二节 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的机制构建 |
第七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的形成发展 |
第二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的测度分析 |
第三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的路径选择 |
第八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联动的基础分析 |
第二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联动的现状评价 |
第三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联动的思路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农业产业集群界定 |
1.2.2 涉农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1.2.3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障碍问题 |
1.2.4 其他相关研究 |
1.2.5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交易费用理论 |
2.1.1 交易费用理论的内涵 |
2.1.2 交易费用理论与产业集群 |
2.1.3 交易费用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2 区位理论 |
2.2.1 区位理论的内涵 |
2.2.2 区位理论在本文中的运用 |
2.3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3.1 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内涵 |
2.3.2 新经济地理学在本文中的运用 |
2.4 分工协作理论 |
2.4.1 分工协作理论的演化 |
2.4.2 分工协作理论在本文中的运用 |
3 产业集群的一般概述 |
3.1 产业集群的基本内涵 |
3.1.1 产业集群的概念 |
3.1.2 产业集群的特性 |
3.2 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3.3 产业集群的发展意义 |
3.3.1 产业集群的企业提升作用 |
3.3.2 产业集群的区域带动作用 |
3.3.3 产业集群的文化创新作用 |
3.3.4 产业集群的制度创新作用 |
4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现状:特征描述 |
4.1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轨迹 |
4.1.1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界定 |
4.1.2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特征 |
4.1.3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轨迹 |
4.2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行为主体 |
4.2.1 基础主体 |
4.2.2 核心主体 |
4.2.3 外围主体 |
4.3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载体形式 |
4.3.1 工业园区 |
4.3.2 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
4.3.3 小企业创业基地 |
4.3.4 农产品加工专业村镇 |
4.4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益 |
4.4.1 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
4.4.2 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
4.4.3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 |
4.4.4 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 |
4.4.5 提高农民收入 |
4.4.6 培育新型农民 |
4.4.7 强化区域品牌效应 |
4.5 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障碍 |
4.5.1 区域的资源禀赋与集群发达程度不成正比 |
4.5.2 集群根植性差,配套企业少 |
4.5.3 集群上产业链条优势不强 |
4.6 本章小结 |
5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形成:驱动因素 |
5.1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综述 |
5.2 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程度变化趋势 |
5.2.1 产业集群集聚度的度量方法 |
5.2.2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集聚变化趋势 |
5.3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
5.3.1 经济地理因素 |
5.3.2 新经济地理因素 |
5.3.3 经济政策因素 |
5.4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4.1 模型的选择 |
5.4.2 控制变量的选取 |
5.4.3 数据说明 |
5.4.4 检验结果及对结果的讨论 |
5.4.5 分行业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驱动因素分析 |
5.5 实证结果分析 |
5.6 案例分析:湖北罗田板栗产业集群的形成 |
5.6.1 形成基础:依托特色资源 |
5.6.2 形成动力:龙头企业带动 |
5.6.3 科技支持:产学研结合 |
5.6.4 政府行为:适当干预 |
5.7 本章小结 |
6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成长:农业产业链优化 |
6.1 农业产业链与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
6.1.1 产业链与产业集群 |
6.1.2 农业产业链与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
6.2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中的产业链 |
6.2.1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中的产业链布局 |
6.2.2 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上的配套协作 |
6.2.3 产业链断裂的成因 |
6.3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中农业产业链的优化 |
6.3.1 产业链的优化意义 |
6.3.2 产业链的优化原理 |
6.3.3 产业链的优化方式 |
6.3.4 产业链的优化途径 |
6.4 产业链优化促进产业集群成长的案例 |
6.5 本章小结 |
7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 |
7.1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瓶颈 |
7.1.1 资源短缺 |
7.1.2 环境污染 |
7.1.3 案例 |
7.2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耦合 |
7.2.1 循环经济的理念导向 |
7.2.2 农产品循环利用与农产品加工业可持续发展 |
7.2.3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 |
7.3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生态化可持续发展路径 |
7.3.1 企业层面的生态化——"点"式循环 |
7.3.2 集群层面的生态化——"面"式循环 |
7.3.3 社会系统层面的生态化——"体"式循环 |
7.4 案例分析: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 |
7.5 本章小结 |
8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支撑:政府干预 |
8.1 产业集群中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
8.1.1 产业集群发展与政府干预的相关研究 |
8.1.2 经济理论中市场失灵的存在 |
8.1.3 产业集群自身发展的需求 |
8.1.4 国外支持产业集群成功经验的示范 |
8.2 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干预的主要形式 |
8.2.1 政府干预的法律形式 |
8.2.2 政府干预的政策形式 |
8.2.3 政府干预的政绩考核形式 |
8.3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干预的路径 |
8.3.1 政府干预的原则 |
8.3.2 政府干预的路径 |
8.4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节选) |
附录2: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有关产业集群发展的表述 |
附录3:广东省关于扶持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节选) |
附录4: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调查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2 区域间产业结构与协调发展的有关理论 |
2.1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
2.2 外部经济与产业集群理论 |
2.3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
2.4 产业与区域发展理论 |
3 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优势 |
3.1 京津冀地区区位优势 |
3.2 京津冀地区经济优势 |
3.3 产业发展优势 |
3.4 人才和科技教育优势 |
3.5 京津冀三地的比较优势 |
4 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状况 |
4.1 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现状 |
4.2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 |
4.3 京津冀地区内产业分工与合作 |
4.4 京津冀地区政府间竞争与合作 |
5 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
5.1 三大经济区产业比较 |
5.2 三大经济区制造业比较 |
5.3 三大经济区服务业比较 |
5.4 三大经济区产业相对竞争力比较 |
6 京津冀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及结构调整 |
6.1 京津冀地区主导产业选择 |
6.2 京津冀地区主导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
6.3 对京津冀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区位商检验 |
6.4 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
6.5 京津冀地区产业变动及调整 |
7 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的策略选择 |
7.1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化构想 |
7.2 加快区域市场体系建设进程 |
7.3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
7.4 构建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机制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及完成的科研课题 |
(10)20世纪甘宁青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资料与理论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甘宁青三省区地理条件与历史发展 |
第一节 甘宁青三省区的地理条件与民族构成 |
一、自然地理 |
二、资源蕴藏 |
三、气候生态状况 |
四、民族构成 |
第二节 甘宁青三省区历史沿革与区域、城市发展 |
一、甘宁青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 |
二、甘宁青区域与城市发展 |
第二章 20世纪前半期甘宁青城市与区域发展 |
第一节 20世纪前半期甘宁青城市发展 |
一、清末民初甘宁青城市的发展 |
二、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中期甘宁青城市的衰退 |
三、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中期甘宁青城市的复兴 |
四、40年代后期甘宁青城市的衰败 |
第二节 20世纪前半期甘宁青城市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一、农牧业与甘宁青城市发展 |
二、商业贸易与甘宁青城市的兴衰 |
三、现代工矿业的兴起与甘宁青城市发展 |
四、交通通讯的演变与甘宁青城市发展 |
第三节 20世纪前半期甘宁青城市发展特点与原因分析 |
一、城市数量少,规模偏小,发展迟滞 |
二、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日渐突出 |
三、城市发展受战争灾害影响较大,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 |
四、城市出现早期现代化趋势,但水平低下 |
第三章 20世纪后半叶甘宁青三省区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 |
第一节 甘宁青三省区城市与区域发展 |
一、20世纪后半叶甘宁青城市发展 |
二、甘宁青城镇体系的规模、空间、职能变迁 |
第二节 20世纪后半叶甘宁青城市发展的原因分析 |
一、政策因素始终是这一时期影响甘宁青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
二、工业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最主要动力 |
三、农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显着 |
四、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明显 |
五、第三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日渐加强 |
第三节 三省区中等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一、20世纪后半叶甘宁青三省区中等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
二、甘宁青三省区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特点 |
三、甘宁青中等城市与东部中等城市经济与社会事业比较 |
四、甘宁青中等城市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四章 世纪之交甘宁青三省区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 |
第一节 实施“一线两翼”发展战略,促进三省区协同发展 |
一、甘宁青三省区发展的理论诠释 |
二、新亚欧大陆桥城市带与三省区经济发展 |
三、构建黄河上游经济区,促进区域与城市发展 |
第二节 加快甘宁青三省区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 |
一、强化城市功能,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兰州的发展 |
二、完善城市功能结构,促进区域中等城市快速发展 |
三、实施政府市场双重导向,积极培育新兴中等城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声明 |
后记 |
四、优先发展邮电通信是英明之举——各地政府扶持邮电剪影之十二(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中国民族政策及朝鲜族历史、现状与未来[D]. 崔庆植.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 [2]城市马拉松在媒介语境中的城市形象营销 ——以广州市为例[D]. 周丽婵.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3]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D]. 李子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5(10)
- [4]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D]. 李永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5]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关系研究[D]. 陈鹏. 长安大学, 2013(07)
- [6]“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D]. 赖正维.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
- [7]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D]. 徐子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7)
- [8]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张霞.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1)
- [9]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张凯.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10]20世纪甘宁青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D]. 黎仕明. 四川大学, 2004(02)
标签:朝鲜族; 产业结构理论; 城市经济; 城市营销;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