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螽属和桑螽属雌性发声刺的比较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关蓓[1](2018)在《日本条螽种群遗传结构及谱系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本条螽Ducetia japonica(Thunberg,1815),在我国境内分布较广泛,是研究群体遗传学与分子生态学的较理想材料。但之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日本条螽的形态和鸣声特征,本研究运用线粒体分子标记对日本条螽种群遗传结构与谱系地理学进行探讨。本研究对采自我国66个采集地的日本条螽标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tDNA COI)序列进行扩增,共获得序列694条,序列长度658bp,检测得到单倍型164个。将上述种群划分至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分别从种群遗传多样性、种群间遗传分化指数与基因流、单倍型系统进化关系和网络图、种群历史动态四个方面对日本条螽地理种群进行研究,共得出以下结论:1、独有单倍型占比83.54%,共享单倍型占比16.46%,其中,共享单倍型中包含种群数目较多的前三位分别是Hap2、Hap13、Hap21。东北区与华北区扩增的序列数目在5个地理分布区中占比44.38%,而包含的单倍型占比14.63%。西南区的遗传多样性在5个地理分布区中最高,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达到49.916。东北区、华北区与其他3个地理分布区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在地理种群层面,云南省的漾濞、文山和昭通3个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2、从遗传分化指数(FST)和基因流(Nm)的角度探讨种群间遗传变异关系。处于极度遗传分化水平的种群数目占比64.80%,说明各种群遗传变异明显。一些种群间基因交流频繁,如:河北保定与河北顺平种群间Nm值达833.084,这与两者间较近的地理距离相符;辽宁凤城与吉林临江种群之间基因流(Nm)达到189.644。对5个地理分布区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与基因流(Nm)进行分析发现:东北区vs华南区、东北区vs西南区、东北区vs华北区之间的FST值分别为0.519(P<0.05)、0.425(P<0.05)和0.325(P<0.05),均达到了极度分化水平。华中区与东北区、华北区、华南区、西南区之间的FST值分别为0.273(P<0.05)、0.238(P<0.05)、0.129(P<0.05)、0.112(P<0.05),华中区与其他四个地理分布区的遗传分化均不明显。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两两之间基因交流较为频繁,Nm值分别为西南区vs华南区为2.747,西南区vs华中区为1.981、华南区vs华中区为1.694。而东北区vs华北区流动较弱,遗传分化程度较高。3、基于邻接法(NJ)构建单倍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发现:东北区与华北区种群聚在一起,分布在系统树的基部。华中区分布于系统树的次基部。西南区与华南区种群间遗传变异较大,分布于系统树的端部。基于中介法(MJ)构建单倍型网络图,显示Hap2位于网络图中间位置,为祖先单倍型。Hap13与Hap21被华中区、东北区、华北区的种群共享。而西南区、华南区没有发现明显的优势共享单倍型。单倍型网络图可以分为3部分:左下方为东北区、华北区单倍型聚集区;左上方为华中区单倍型集中区域;右半部分为华南区、西南区单倍型聚集区域。4、采用错配分布与中性检验的方法对5个地理分布区种群是否经历过扩张事件进行判定,结果推断东北区与华北区经历过种群扩张。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mtDNA COI基因对中国境内日本条螽种群遗传结构与谱系地理研究学进行初步探讨。在遗传多样性水平、系统发育关系与种群历史动态等方面,东北区、华北区种群与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种群均表现出较明显差异。总体来看东北区、华北区种群由于受到气候环境和地理隔离的影响导致种群遗传结构较单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华中区、华南区与西南区的各地理种群在较适宜的生境中繁衍壮大,种群结构丰富,基因流动性强。并且这种差异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会表现更加明显。
王静[2](2014)在《螽斯部分种鸣声及发声齿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螽斯作为能发声的昆虫中代表之一,生存的生态环境一般是在灌木丛、草丛中,有少数种栖息于乔木上。种内通信主要依靠鸣声进行,声音的通信能力作为它们许多生命活动的基础。雄虫的鸣声对同种的雌虫有极大的吸引力,能诱导雌虫朝着正在鸣叫的雄虫方向快速运动,可以利用鸣叫信号诱杀雌性螽斯个体。螽斯的鸣声具有种的特异性,产生鸣声的发声器也存在种间差异。研究螽斯鸣声特征与发声器的结构,为鉴定姊妹种、近缘种以及研究螽斯物种起源、进化提供可靠依据。本论文研究了浙江、云南、东北、四川和山西7亚科15属33种螽斯雄性的鸣声及发声器结构,并根据鸣声及发声器结构对发声机制做推测,经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螽斯的发声器的摩擦方式分为四个模式,本文的贯脉菱螽属于共鸣模式与蟋蟀的鸣叫声相同,脉冲波形图是正弦波。属于共振型模式2的有24种,其中发声器的组成部分刮器运用了滚动摩擦和弹性势能两个不同机制完成摩擦,产生了不同的鸣声便于种间的区别。其中4种螽斯属于鸣声机制中的噪音型。(2)螽斯雄性发声锉均属于长条状,发声锉的弯曲度有差异。其上发声齿的数目、形状、长宽比以及齿的排列方式每个种都有区别,同一属的螽斯发声锉和发声齿的属性均有相似之处。蝈螽的发声锉两端发声齿较小,其间距窄;中部的较大,且齿间距较宽。不同种又有很大的区别。日本似织螽的发声锉不在一个平面上,且发声齿大小、排列方式不同。纤细露螽的发声锉末端有个大约60°转折,约有十几个发声齿在折角处。发声锉在拐角处又一次转折30°,约有十来个发声齿,最后发声锉的末端又与大多数的发声齿在一个平面上。日本条螽的发声锉末端的发声齿变形,长宽比变小。(3)螽斯的镜膜的属性各不均一。草螽属的镜膜比较薄,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比较透亮。蝈螽属的镜膜均近似于方形,且接近基部有一横脉将其分开,横脉较粗。华绿螽属、翡螽和糙颈螽属的镜膜较厚,且不是透明的,其上有纹理,镜膜区域不明显。短尾穹螽的镜膜厚,镜膜区域比较明显,有一突起的横脉将镜膜区划分出来。日本纺织娘镜膜属于不规则型,镜膜不透亮。
樊变芳[3](2013)在《山西常见直翅目昆虫鸣声及发声器的研究》文中提出直翅目昆虫在人类生活和学术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一些植食性昆虫的出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灾害,给人类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研究直翅目昆虫可以更好的保护昆虫资源和防治有害昆虫。鸣声具有极高的种间特异性,产生鸣声的发声齿存在很大差异。研究直翅目昆虫鸣声特征与发声器结构,对于近缘种和姊妹种的区别,新种的鉴定以及各类群的起源关系和系统进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山西常见的15种蝗虫和13种螽斯雄性召唤声进行了分析比较,对7种蝗虫和6种螽斯的发声齿结构进行了扫描观察,经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蝗虫通常在白天鸣叫,种间脉冲序列持续时间、脉冲组持续时间、脉冲组重复率、脉冲重复率差异显着,蝗虫脉冲重复率较高,脉冲组间隔时间较长。(2)螽斯全天都会鸣叫,脉冲序列持续时间较长,脉冲组重复率较高,脉冲组间隔时间较短,属内种间脉冲序列持续时间、脉冲组持续时间、脉冲组重复率、脉冲重复率差异显着。(3)蝗虫雄性发声齿为颗粒状突起,顶端为尖型或钝型。种间发声锉长度、发声齿直径、发声齿间距差异显着,发声锉没有分化,只是大小稍有差异;螽斯发声锉较短,发声齿较长,属内种间发声锉形状、长度以及发声齿长度、宽度和间距差异显着,发声锉分化明显。
刘春香[4](2005)在《中国露螽亚科(直翅目:螽斯总科:螽斯科)的系统学研究》文中提出露螽亚科隶属于直翅目螽亚目螽斯总科,世界已知313属2000多种。该科种类与自然植被关系密切,有些种类是重要的害虫,有些种类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是重要的生态指示种。它们许多种类具有明显的经济学意义,并且他们也是动物区系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露螽行为复杂,还是国际学术界研究行为学的理想对象。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露螽亚科分类地位和系统、研究历史、比较形态学和生物学,对部分属地理分布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获取更多信息,为以后系统演化及生物地理演化研究提供更多的证据。并利用GIS技术制作了各类群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图,探讨了各类群的分布格局和特点。 过去中国共记录露螽亚科昆虫33属140多种。本文记述了露螽亚科分布在中国所有属和大多数属的所有物种,共44属130种。主要对分布在东洋区和东亚地区的华绿露螽属Sinochlora Thinkham,1945及分布在东洋区的副缘露螽属Parapsyra Carl,1914作了系统修订,对绿露螽族Holochlorini分布在中国的属和种作了系统整理。 本文描记7新属和26新种(半隆露螽属新属Semicarinata gen.nov.,秦岭露螽属新属Qinlingea gen.nov.,富宁露螽属新属Funingea gen.nov.,双沟露螽属新属Pronotisulcata gen.nov.,直缘露螽属新属Rectimarginalis gen.nov.,倒顶露螽属新属Conversifastigia gen.nov.:彩色半隆露螽新种Semicarinata colorous sp.nov.;甘氏富宁露螽新种Funingia gani sp.nov.;截缘细肩露螽新种Pelerinus emarginatus sp.nov.;宽板双沟露螽新种Pronotisulcata latiplata sp.nov.;海南绒露螽新种Arnobia hainanensis sp.nov.;广西绒露螽新种Arnobia guangxiensis sp.nov.;深裂直缘露螽新种Rectimarginalis profunda sp.nov.;棕缘直缘露螽新种Rectimarginalis virgata sp.nov.;基诺绿露螽新种Holochlora jinuoensis sp.nov.;头状绿露螽新种Holochlora cephalica sp.nov.;宽板绿露螽新种Holochlora broada sp.nov;折板华绿露螽新种Sinochlora deflexis sp.nov.;广西华绿露螽新种Sinochlora guangxiensis sp.nov.;西藏华绿露螽新种Sinochlora tibetensis sp.nov.;湖南华绿露螽新种Sinochlora hunanensis sp.nov.;福建华绿露螽新种Sinochlora fujianensis sp.nov.;三叉华绿露螽新种Sinochlora tripronga sp.nov.;中隆副缘露螽新种Paprapsyra midcarina sp.nov.;黑角副缘露螽新种Parapsyra nigrocornis sp.nov.;褐缘副缘露螽新种Parapsyra fuscomarginalis sp.nov.;大缘露螽新种Psyrana magna sp.nov.;七角缘露螽新种Psyrana heptagona sp.nov.;小麻露螽新种Tapiena minor sp.nov.;副七角麻露螽新种Tapiena parapentagona Liu and Kang,sp.nov.;双叶麻露螽新种T.
王帅宇[5](2005)在《中国露螽科部分种类线粒体Cyt b基因分子进化与系统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露螽科(Phaneropteridae)是直翅目(Orthoptera)螽斯总科(Tettigonioidea)的一个大类群,主要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东洋区种类很丰富。本研究是首次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对中国露螽科的种类进行分子进化方面的研究,初步探讨了我国露螽科属间和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同种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态性,可为露螽科及螽斯总科的系统发育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同时为露螽科及螽斯总科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研究了中国露螽科10属18种昆虫的线粒体Cyt b基因433 bp的序列,利用Clustal X进行了序列比对,MEGA2.1对序列组成进行了统计,在MEGA2.1和PHYLIP3.6a软件包中,采用不同的参数模型,通过MP、NJ、ME、ML的建树方法,以螽斯科的中华螽斯Tettigonia chinensis和纺织娘科的日本纺织娘Mecopoda niponensis为外群,构建了露螽科不同类群的系统发育树,初步探讨了露螽科属间、同属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和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 1 无水乙醇浸泡的标本和保存较好的干标本,均可提取出基因组DNA,并可满足PCR扩增和测序的要求。 2 露螽科18种昆虫Cyt b基因432bp的序列中,具有明显的A/T偏好性(A+T平均含量为66.2%),在第三位点表现得更为明显(A+T含量78.6%),其中序列变异集中在第三位点。所测区域共编码144个氨基酸,其中第三位是G的密码子使用最少,第二位是T的密码子使用最多。 3 应用MP法、NJ法、ME法和ML法构建的露螽科18种的系统发育树表明:不同方法所构建的树中,各支分类单元的组成相同,各支之间的关系也基本一致,说明所采用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不同方法得到的发育树包含清晰的5分支:日本条螽支、露螽属支、华绿螽属支、平背螽属支和副缘螽属支。日本条螽与中华半掩耳螽和歧异条螽的关系较近;露螽属四种昆虫聚为相对独立的1支;华绿螽属的3个种与日本绿螽关系最近,和陈氏掩耳螽关系较近;平背螽属3种昆虫也聚为相对独立的1支;副缘螽属2种昆虫与赤褐环螽关系较近。 4 不同的系统发育树均显示:日本条螽支的种类较为进化,平背螽属是所研究的露螽科昆虫中较古老的类群。不同方法得到的系统树,在种间和种内不同地理种群间系统发育关系得到的结果一致,除ME树和NJ树(MEGA2.1)外,其它系统树属间的系统关系也很相似。说明Cyt b基因序列可以作为较好的分子标记用于科下阶元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
常岩林,芦荣胜,石福明[6](2003)在《条螽属一新种记述及尖翅条螽雌性描述(直翅目,露螽科)》文中提出报道了采自湖北神农架的条螽属DucetiaSt l1新种 ,即刺条螽Ducetiaspinasp .nov .,同时首次描述了尖翅条螽DucetiaattenuataXiaetLiu雌性的外部形态。模式标本保存于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室
石福明,蒋书楠[7](2002)在《条螽属和桑螽属雌性发声刺的比较观察》文中研究指明报道了对尖翅条螽DucetiaattenuataXiaetLiu、日本条螽D .japonica (Thunberg)、施氏条螽D .strelkoviGorochovetStorozhenko和中华桑螽Kuwayamaeachinensis (Brunner)、长翅桑螽K .longipennisShietZheng、札幌桑螽K .sapporensisMats .etShir.的雌性发声刺的观察结果。这 6个种的雌性发声刺在数量与形态上具较明显的差异
二、条螽属和桑螽属雌性发声刺的比较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条螽属和桑螽属雌性发声刺的比较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条螽种群遗传结构及谱系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日本条螽种群遗传结构与谱系地理学意义 |
1.2 日本条螽概述 |
1.2.1 日本条螽的分类特征 |
1.2.2 日本条螽的分布和习性 |
1.2.3 日本条螽的研究概况 |
1.3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 |
1.3.1 共显性标记 |
1.3.2 显性标记 |
1.3.3 线粒体分子标记在昆虫种群遗传中的应用 |
1.4 群体遗传与谱系地理学 |
1.4.1 群体遗传学 |
1.4.2 谱系地理学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提取基因组DNA |
2.2.2 检测基因组DNA模板 |
2.2.3 目的片段引物合成 |
2.2.4 目的片段扩增 |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及目的条带回收 |
2.3 序列数据的分析 |
2.3.1 序列测定及比对分析 |
2.3.2 序列饱和性分析 |
2.3.3 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4 种群遗传结构与遗传关系分析 |
2.3.5 种群系统发育分析 |
2.3.6 单倍型网络进化分析 |
2.3.7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结果分析 |
3.1.1 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
3.1.2 PCR扩增与检测 |
3.1.3 序列测定及比对确认 |
3.1.4 序列饱和性分析 |
3.1.5 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6 种群遗传结构与遗传关系分析 |
3.1.7 种群系统发育分析 |
3.1.8 单倍型网络进化分析 |
3.1.9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3.2 讨论 |
3.2.1 日本条螽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 |
3.2.2 日本条螽种群谱系地理学研究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螽斯部分种鸣声及发声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第1章 螽斯鸣声和发声器概述 |
1.1 螽斯鸣声研究动态 |
1.1.1 国外螽斯鸣声研究动态 |
1.1.2 国内螽斯鸣声研究动态 |
1.2 螽斯发声器的研究动态 |
1.2.1 国外螽斯发声器研究动态 |
1.2.2 国内螽斯发声器研究动态 |
1.3 螽斯鸣叫机制 |
1.3.1 螽亚目以前翅-前翅型模式产生鸣声摩擦机制 |
1.4 螽斯的发生器术语和声学术语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螽斯鸣声的录制方法 |
2.2.2 螽斯鸣声结构的分析 |
2.2.3 螽斯发声齿结构的研究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螽斯发声器结构与鸣声特征分析 |
3.2 螽斯体长与发声器中镜膜分析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3)山西常见直翅目昆虫鸣声及发声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蝗虫与螽斯鸣声和发声器概述 |
1.1 直翅目昆虫鸣声研究动态 |
1.1.1 国外蝗虫和螽斯鸣声研究动态 |
1.1.2 国内蝗虫和螽斯鸣声研究动态 |
1.2 发声器的研究动态 |
1.2.1 国外蝗虫和螽斯发声器研究动态 |
1.2.2 国内蝗虫和螽斯发声器研究动态 |
1.3 直翅目昆虫鸣叫机制 |
1.4 直翅目昆虫鸣声的类型及生物学意义 |
1.5 直翅目昆虫鸣声和发声齿的分类学意义 |
1.6 声学常用术语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录制鸣声的方法 |
2.2.2 鸣声结构的分析 |
2.2.3 发声齿结构的研究 |
第3章 结果 |
3.1 鸣声特征分析 |
3.2 发声器结构分析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图版 |
(4)中国露螽亚科(直翅目:螽斯总科:螽斯科)的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总论 |
第一章 露螽亚科分类研究历史介绍 |
一 露螽亚科基本特征和命名 |
二 螽斯科分类地位 |
三 螽斯科分类系统 |
四 螽斯科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
五 露螽亚科分类简史 |
(一) 世界露螽亚科研究简介 |
(二) 中国露螽亚科研究简介 |
(三) 露螽亚科分类系统 |
第二章 比较形态学 |
一 头 |
二 胸 |
三 足 |
四 翅 |
五 腹部 |
第三章 生物学 |
一 细胞生物学 |
二 生活史 |
(一) 发生时间和发生历期 |
(二) 卵 |
(三) 若虫 |
(四) 成虫 |
(五) 孤雌生殖 |
(六) 产卵 |
三 食性 |
四 天敌 |
五 保护相似性和拟态 |
六 型变异 |
七 鸣声通讯学 |
(一) 雄性摩擦发音器官及发音机制 |
(二) 雌性摩擦发音器官及发音机制 |
(三) 配对声讯策略(Pair-forming acoustic systems) |
(四) 雌性对雄性的优先选择机制 |
八 螽斯类昆虫婚礼礼物(nuptial gift)的形式和功能 |
第四章 摩擦发音区结构、鸣声及其分类学意义 |
第五章 地理分布 |
第六章 经济意义 |
第七章 材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各论 |
露螽亚科 Phaneropterinae |
(一) 半隆露螽属新属 Semicarinata gen.nov. |
1.彩色半隆露螽新种 Semicarinata colorous sp.nov. |
(二) 角喙露螽属 Trigonocorypha St(?)l, 1874 |
2.单色角喙露螽 Trigonocorypha unicolor(Stoll, 1787) |
(三) 平背露螽属 Isopsera Brunner, 1878 |
3.短凹平背露螽 Isopsera brevissima Shiraki, 1930 |
4.节芒平背露螽 Isopsera stylata Brunner, 1878 |
5.黑角平背露螽 lsopsera nigroantennata Hsia et Liu, 1992 |
6.刺平背露螽 Isopsera spinosa Ingrisch, 1990 |
7.细齿平背露螽 Isopsera denticulata Ebner, 1939 |
8.显沟平背露螽 Isopsera sulcata Bey-Bienko, 1955 |
9.歧尾平背露螽 Isopsera furcocerca Chen et Liu, 1986 |
10.北越平背露螽 Isopsera tonkinensis Carl, 1914 |
(四) 革翅露螽属 Khaoyaiana Ingrisch, 1990 |
11.亮革露螽 Khaoyaiana nitens Ingrisch, 1990 |
(五) 印露螽属 Indogneta Ingrisch et Shishodia, 2000 |
12.宽顶印露螽 Indogneta lata Ingrisch et Shishodia, 2000 |
(六) 秦岭露螽属新属 Qinlingea gen.nov. |
13.短翅秦岭露螽 Qinlingea brachyptera(Liu et Wang, 1998)comb.nov. |
(七) 富宁露螽属新属 Funingea gen.nov. |
14.甘氏富宁露螽新种 Funingia gani sp.nov. |
(八) 细肩露螽属 Perlerinus Bolivar, 1906 |
15.截缘细肩露螽新种 Pelerinus emarginatus sp.nov. |
(九) 挞露螽属新记录属 Tamdaopteron Gorochov, 2005 |
16.大挞露螽新纪录种 Tamdaopteron majora Gorochov, 2005 |
(十) 环露螽属 Letana Walker, 1869 |
17.短翅环露螽 Letana brachyptera Ingrisch, 1987 |
18.短环露螽 Letana brevicaudata Brunner, 1893 |
19.截环露螽 Letana despecta Brunner, 1878 |
20.纤细环露螽 Letana gracilis Ingrisch, 1990 |
21 大环露螽 Letana grandis Hisa et Liu 1992 |
22 线形环露螽 Letana linearis Walker, 1869 |
23 红环露螽 Letana rubescens St(?)l, 1860 |
24 弯缘环露螽 Letana sinumarginis Hsia et Liu, 1992 |
(十一) 希露螽属 Himertula Uvarov, 1940 |
25.缘希露螽属 Himertula marginata(Brunner, 1878) |
(十二) 露螽属 Phaneroptera Serville, 1831 |
26.镰状绿露螽 Phaneroptera falcata(Poda, 1761) |
27.纤细绿露螽 Phaneroptera gracilis Burmeister, 1838 |
28.黑角绿露螽 Phaneroptera nigroantennata Brunner, 1878 |
29.弯尾绿露螽 Phaneroptera myllocerca Ragge, 1956 |
30.小绿露螽 Phaneroptera nana Fieber, 1853 |
(十三) 异条露螽属 Alloducetia Hsia et Liu, 1992 |
31.双叉异条露螽 Alloducetia bifurcata Hsia et Liu, 1992 |
(十四) 鼓鸣露螽属 Bulbistridulous Xia et Liu, 1991 |
32.歧尾鼓鸣露螽 Bulbistridulous furcatus Xia et Liu 1991 |
33.简尾鼓鸣露螽 Bulbistridulous simplics Xia et Liu, 1991 |
34.齿尾鼓鸣露螽 Bulbistridulous dentatus Chang et Zheng 1997 |
(十五) 素木露螽属 Shirakisotima Furukawa, 1963 |
35.双色素木露螽 Shirakisotima bicolor Liu, Zheng et Xi, 1991 |
36.短裂素木露螽 Shirakisotima brevifissa Wang et Liu, 1996 |
37.叉尾素木露螽 Shirakisotima furca Grochov et Kang, 2002 |
38.多点素木露螽 Shirakisotima multpunctata(Kang et Yang, 1989) |
(十六) 条露螽属 Ducetia St(?)l, 1874 |
39.北方条露螽 Ducetia borealis Grochov et Kang, 2002 |
40.帅氏条露螽 Ducetia strelkovi Gorochov et Storozhenko, 1994 |
41.杂固条露螽 Ducetia zagulajevi Gorochov, 2001 |
42.细条露螽 Ducetia attenuata Xia et Liu, 1989 |
(十七) 角露螽属 Prohimerta Hebard, 1922 |
43.岐安露螽 Prohimerta Anisotima)dispar(Bei-Bienko, 1951) |
44.四川安露螽 Prohimerta(Ansotima)sichuanensis Gorochov et Kang, 2002 |
45.贵州安露螽 Prohimerta (Anisotima)guizhouensis Gorochov et Kang, 2002 |
46.湖北安露螽 Prohimerta(Anisotima)hubeiensis Gorochov et Kang, 2002 |
47.周氏安露螽 Prohimerta(Anisotima)choui(Kang et Yang, 1989) |
48.福建安露螽 Prohimerta(Anisotima)fujianensis Gorochov et Kang, 2002 |
(十八) 桑露螽属 Kuwayamaea Matsumura et Shiraki, 1908 |
49.安徽桑露螽 Kuwayamaea anhuii Grochov et Kang, 2002 |
50.中华桑露螽 Kuwayamaea chinensis(Brunner, 1878) |
51.福建桑露螽 Kuwayamaea fujiani Grochov et Kang, 2002 |
52.湖南桑露螽 Kuwayamaea hunani Grochov et Kang, 2002 |
53.短翅桑露螽 Kuwayamaea brachyptera Grochov et Kang, 2002 |
54.斯氏桑露螽 Kueayamaea sergeji Gorochov, 2001 |
55.札幌桑露螽 Kueayamaea sapporensis Matsumura et Shiraki, 1908 |
56.鼓突桑露螽 Kuwayamaea inflata Grochov et Kang, 2002 |
57.俄罗斯桑露螽 Kuwayamaea rossica Gorochov, 2001 |
(十九) 近条露螽属 Paraducetia Grochov et Kang, 2002 |
58.近十似条露螽 Paraducetia paracruciata Gorochov et Kang, 2002 |
(二十) 半掩耳露螽属 Hemielimaea Brunner, 1878 |
59.中华半掩耳露螽 Hemielimaea(Hemielimaea)chinensis chinensis Brunner, 1878 |
60.高半掩耳露螽 Hemielimaea(Pseudelimaea)procera Ingrisch, 1990 |
(二十一) 双沟露螽属新属 Pronotisulcata gen.nov. |
61.宽板双沟露螽新种 Pronotisulcata latiplata sp.nov. |
(二十二) 奇露螽属 Mirollia Stal, 1873 |
62.二齿奇露螽 Mirollia bispinosa Gorochov et Kang, 2004 |
(二十三) 斜缘露螽属 Deflorita Bolivar, 1906 |
63.端尖斜缘露螽 Deflorita apicalis(Shiraki, 1930) |
(二十四) 异露螽属 Phaulula Bolivar, 1906 |
64.黛托异露螽 Phaulula daitoensis(Matsumura et Shiraki, 1908) |
65.纤细异露螽 Phaulula gracilis(Matsumura et Shiraki, 1908) |
(二十五) 绒露螽属 Arnobia St(?)l, 1876 |
66.海南绒露螽新种 Arnobia hainanensis sp.nov. |
67.广西绒露螽新种 Arnobia guangxiensis sp.nov. |
(二十六) 斑异露螽属 Sictophaula Hebard, 1922 |
68.中华斑易露螽 Sictophaula sinica Gorochov et Kang, 2004 |
(二十七) 直缘露螽属新属 Rectimarginalis gen.nov. |
69.深裂直缘露螽新种 Rectimarginalis profunda sp.nov. |
70.棕缘直缘露螽新种 Rectimarginalis virgata sp.nov. |
(二十八) 绿露螽属 Holochlora St(?)l, 1873 |
71.黑耳绿露螽 Hoclochlora nigrotympana Ingrisch, 1989, comb.nov. |
72.俊俏绿露螽 Holochlora venusta Carl, 1914 |
73.头状绿露螽新种 Holochlora cephalica Kang et Liu, sp.nov. |
74.崔氏绿露螽 Holochlora cuisinieri Carl, 1914 |
75.日本绿露螽 Holochlora japonica Brunner, 1878 |
76.双叶绿露螽 Holochlora bilobata(Karny, 1926) |
77.显脉绿露螽 Holochlora venosa St(?)l,l873 |
78.傅氏绿露螽 Holochlora fruhstorferi Carl,1914 |
79.黑刺绿露螽新纪录种 Holochlora nigrospinulosa Brunner, 1893 |
80.澜沧绿露螽 Holochlora lancangensis Liu,Zheng et Xi, 1991 |
81.巨绿露螽?Holochlora magna Xia et Liu,1989 |
82.宽板绿露螽新种 Holochlora broada sp.nov. |
83.基诺绿露螽新种 Holochlora jinuoensis sp.nov. |
(二十九) 华绿露螽属 Sinochlora Thinkhanl, 1945 |
84.中华华绿露螽 Sinochlora sinensis Thinkham, 1945 |
85.折板华绿露螽新种 Sinochlora deflexis sp.nov. |
86.广西华绿露螽新种 Sinochlora guangxiensis sp.nov. |
87.海南华绿露螽 Sinochlora hainanensis Tinkham, 1944 |
88.西藏华绿露螽新种 Sinochlora tibetensis sp.nov. |
89.长裂华绿露螽 Sinochlora longifissa(Matsumura et Shiraki, 1908) |
90.四川华绿露螽 Sinochlora szechwanensis Thinkham, 1945 |
91.湖南华绿露螽新种 Sinochlora hunanensis sp.nov. |
92.三叉华绿露螽新种 Sinochlora tripronga sp.nov. |
93.福建华绿露螽新种 Sinochlora fujianensis sp.nov. |
(三十) 副缘露螽属 Parapsyra Carl, 1914 |
94.知名副缘露螽 Parapsyra notabilis Carl, 1914 |
95.中隆副缘露螽新种 Parapsyra midcarina sp.nov. |
96.黑带副缘露螽 Parapsyra nigrovittata Hsia et Liu, 1992 |
97.黑角副缘露螽新种 Parapsyra nigrocornisp.nov. |
98.褐缘副缘露螽新种 Parapsyra fuscomarginalis sp.nov. |
(三十一) 拟缘露螽属 Pseudopsyra Hebard, 1922 |
99.云南拟缘露螽 Pseudopsyra yunnani Liu et Kang, 2005 |
100.海南拟缘露螽 Pseudopsyra hainani Liu et Kang, 2005 |
(三十二) 缘露螽属新记录属 Psyrana Uvarov, 1940 |
101.大缘露螽新种 Psyrana magna sp.nov. |
102.七角缘露螽新种 Psyrana heptagona sp.nov. |
(三十三) 糙颈露螽属 Ruidocolaris Liu, 1993 |
103.截叶糙颈露螽 Rudicollaris truncatolobata(Brunner, 1878) |
104.凸翅糙颈露螽 Rudicollaris convexpennis(Caudell, 1935) |
105.污翅糙颈露螽 Ruidocollaris obscura Liu, 1999 |
(三十四) 麻露螽属 Tapiena Bolivar, 1906 |
106.双带麻露螽 Tapiena bivittata Liu et Xia, 1992 |
107.细刺麻露螽 Tapiena spinicaudata Liu et Xia, 1996 |
108.副七角麻露螽新种 Tapiena parapentagona sp.nov. |
109.小麻露螽新种 Tapiena minor sp.nov. |
110.四齿麻露螽 Tapiena quadridens Liu et Xia, 1996 |
111.简麻露螽 Tapiena simplicis Liu et Xia, 1996 |
112.龙州麻露螽 Tapiena longzhouensis Liu et Yin, 2004 |
113.海南麻露螽 Tapiena hainanensis Liu et Xia, 1996 |
114.双叶麻露螽新种 T.bilobata sp.nov. |
115.云南麻露螽 Tapiena yunnana Xia et Liu, 1989 |
(三十五) 神农露螽属 Shennongia Liu et Jin, 1997 |
116.无刺神农露螽 Shennongia inermis Liu et Jin, 1997 |
(三十六) 掩耳露螽属 Elimaea St(?)l, 1874 |
117.亚隆掩耳露螽 Elimaea(Elimaea)subcarinata(st(?)l, 1861) |
118.陈氏平脉树露螽 Elimaea(Orthelimaea)cheni Kang et Yang, 1992 |
(三十七) 戈露螽属 Gregoryella Uvarov, 1924 |
119.二裂戈露螽 Gregoryella dimorpha Uvarov, 1924 |
(三十八) 仰露螽属 Ectadia Brunner, 1878 |
120.黄褐仰露螽 Ectadia fulva Brunner, 1893 |
121.废齿仰露螽 Ectadia obsolescens Liu et al, 2004 |
122.弧锉仰露螽 Ectadia sinuata Liu et al, 2004 |
123.钩尾仰露螽 Ectadia sulcata Xia et Liu, 1989 |
124.端尖仰露螽 Ectadia apicalis Liu et al, 2004 |
(三十九) 倒顶露螽属新属 Conversifastia gen.nov. |
125.格氏倒顶露螽新种 Conversifatigia grassitti sp.nov. |
(四十) 细颈露螽属 Leptoderes Audinet-Serville, 1839 |
126.丽翅细颈露螽 Leptoderes ornatipennis Audinet-Serville, 1839 |
(四十一) 宽须露螽属 Zulpha Walker, 1870 |
127.珠宽须露螽 Zulpha perlaria(Westwood, 1848) |
(四十二) 棘背露螽属 Trachyzulpha Dohrn, 1892 |
128.傅氏棘背露螽 Trachyzulpha fruhstorferi Dohrn, 1892 |
(四十三) 厚露螽属 Baryprostha Karsch, 1891 |
129.叶状厚露螽 Baryprostha foliacea Ingrisch, 1990 |
(四十四) 褶缘露螽属 Xantia Brunner, 1878 |
130.中华褶缘露螽 Xantia sinica Liu, 1993 |
图版说明 |
参考文献 |
英文检索表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和接受的论文 |
致谢 |
(5)中国露螽科部分种类线粒体Cyt b基因分子进化与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螽斯总科分类研究概况 |
1.1.1 螽斯总科的分类地位和特征 |
1.1.2 螽斯总科的分类系统 |
1.1.3 螽斯总科分类研究概况 |
1.1.4 露螽科分类研究概况 |
1.2 螽斯行为学和细胞学研究进展 |
1.2.1 螽斯发器与鸣声研究 |
1.2.2 螽斯细胞学研究现状 |
1.2.2.1 染色体核型研究现状 |
1.2.2.2 染色体带型研究现状 |
1.2.2.3 螽斯精子超微结构的研究进展 |
1.3 螽斯总科分子系统学研究现状 |
1.4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与Cyt b基因 |
1.4.1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特征 |
1.4.2 线粒体Cyt b基因研究现状 |
1.4.2.1 Cyt b基因的进化特征 |
1.4.2.2 细胞色素b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分子进化模型和建树方法 |
1.5.1 常用的核苷酸替代模型 |
1.5.2 几种不同的建树方法 |
第二章 引言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研究的种类及标本的采集地点和时间 |
3.1.2 主要化学试剂 |
3.1.3 主要试验仪器 |
3.1.4 常用储备液及缓冲液 |
3.2 研究方法 |
3.2.1 总DNA提取 |
3.2.1.1 提取步骤 |
3.2.1.2 总DNA的检测 |
3.2.2 PCR扩增线粒体Cyt b基因片段 |
3.2.2.1 引物 |
3.2.2.2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
3.2.2.3 靶片段序列的测定 |
3.2.3 数据处理和分析 |
3.2.3.1 序列校正 |
3.2.3.2 序列组成及比对 |
3.2.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总DNA的提取,PCR扩增及序列的测定 |
4.1.1 基因组总DNA提取 |
4.1.2 引物的应用和PCR扩增结果 |
4.1.3 PCR产物测序 |
4.2 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和分析 |
4.2.1 序列的编辑和保存 |
4.2.2 序列组成分析 |
4.2.3 露螽科不同种间的遗传距离 |
4.3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4.3.1 距离矩阵法建树 |
4.3.2 最简约法建树 |
4.3.3 极似然法建树 |
4.4 露螽科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探讨 |
第五章 讨论 |
5.1 总DNA的提取、PCR扩增及产物的回收 |
5.1.1 总DNA的提取方法 |
5.1.2 PCR扩增的条件 |
5.2 露螽科Cyt b基因序列组成与分子进化 |
5.2.1 核苷酸偏好性 |
5.2.2 碱基替换 |
5.2.3 密码子的使用及氨基酸组成 |
5.3 露螽科系统发育关系的推断 |
5.3.1 不同建树方法的比较 |
5.3.2 不同属种的系统关系推断 |
5.3.3 Cyt b基因作为分子标记的有效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数据处理结果 |
附录Ⅱ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7)条螽属和桑螽属雌性发声刺的比较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尖翅条螽Ducetia attenuata Xia et Liu (图版Ⅰ:1) |
2.2 日本条螽Ducetia japonica (Thunberg) (图版Ⅰ:2) |
2.3 施氏条螽Ducetia strelkovi Gorochov et Storozhenko (图版Ⅰ:3) |
2.4 中华桑螽Kuwayamaea chinensis (Brunner) (图版Ⅰ:5) |
2.5 长翅桑螽Kuwayamaea longipennis Shi et Zheng (图版Ⅰ:6) |
2.6 札幌桑螽Kuwayamaea sapporensis Matsumura et Shiraki (图版Ⅰ:4) |
3 讨论 |
四、条螽属和桑螽属雌性发声刺的比较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条螽种群遗传结构及谱系地理学研究[D]. 关蓓. 河北大学, 2018(01)
- [2]螽斯部分种鸣声及发声齿的研究[D]. 王静. 山西师范大学, 2014(01)
- [3]山西常见直翅目昆虫鸣声及发声器的研究[D]. 樊变芳. 山西师范大学, 2013(S1)
- [4]中国露螽亚科(直翅目:螽斯总科:螽斯科)的系统学研究[D]. 刘春香. 武汉大学, 2005(05)
- [5]中国露螽科部分种类线粒体Cyt b基因分子进化与系统学研究[D]. 王帅宇.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 [6]条螽属一新种记述及尖翅条螽雌性描述(直翅目,露螽科)[J]. 常岩林,芦荣胜,石福明. 动物分类学报, 2003(03)
- [7]条螽属和桑螽属雌性发声刺的比较观察[J]. 石福明,蒋书楠. 昆虫学报, 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