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拾音)用法介绍

(群聊拾音)用法介绍

一、(群言拾闻)用法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张祖忻[1](1982)在《(群言拾闻)用法介绍》文中研究说明 一英语听说教材People Overheard(群言拾闻)由J.J.奥基夫(O’Keefe)等编著,英国麦克米兰出版社一九七五年出版,一九七八年再版。《群言拾闻》是一部中等水平的英语听说训练教材,适用于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听说课教学,也可用于出国访问、学习和工作的各类人员进行短期的听说强化训练,以及供相应水平的英语自学者提高听力使用。

龙成松[2](2016)在《中古胡姓家族研究 ——以族源、地域、文化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还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辉煌时期。不少出身北方民族的胡姓家族,贯穿于这一时期,在政治、军事、宗教、艺术、文学等领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们自身的兴起、发展、蜕变过程,即是一部微观的民族史和文化史,这即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绪论是对论题范围、研究回顾以及研究旨趣的概述,其中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是为全文的总纲。绪论之外分为族源研究、地域研究、文化研究三个部分、十个章节展开。这三个板块的设计,是据于胡姓家族研究成果的提炼以及胡姓家族之间内在联系的总结。其中族源研究部分主要关注胡、汉融合中相关认同因子嬗变的问题,如族源追溯、姓源神话、郡望攀附、谱系建构等,希望借助中古时期胡姓家族的个案以及一些微观情景的剖析,深入探讨胡、汉融合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地域研究部分重点在胡姓家族的融入汉人地方社会进程中的诸问题,包括胡姓家族内部结构的凝聚和分化,地域分布、聚居,地方认同等,而粟特后裔会稽康希铣家族正好提供了剖析胡姓家族地方社会的经典案例。在前面两个部分的基础上,文化研究部分选取了宗教、族群文化、经学、文学四个方面的家族案例,点、面结合,试着勾勒中古胡姓家族的文化群像,概观地认识这一群体在中古文化史上的影响。族源研究部分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是对胡姓家族族源叙事与民族认同关系的考察。族源叙事广泛存在于人物传记、碑志、谱牒等文献中,而胡姓家族族源叙事呈现出三种主要类型:居边、封边型;避地、没蕃型;因官、出使型。这三类模式化的族源叙事,各有其历史的渊源及现实的背景,而皆与民族关系、民族文化有关。胡姓家族的族源叙事在结构上呈现出回环、分支、层递三种主要特征,也渊源于古代经典民族叙事文本。通过中古时期碑志文献中“五帝”族源的统计,我们发现胡、汉之间的族源追溯各有特点,而“黄帝”认同的形成与北朝时期胡姓家族普遍攀附“黄帝”的“倒逼”作用有关,这是中古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原理。第二章是对胡姓家族谱系建构的研究,其一、二、三节概述了胡姓家族谱系文本的基本类型,传播、接受情况,以及谱系建构在胡、汉族群认同中的意义,重点分析了胡、汉谱系伪冒的问题。第四节窦氏家族谱系文本层累的个案研究,梳理了中古时期鲜卑窦氏谱系嫁接到汉人窦氏的过程。第五节独孤及的家族谱系建构个案分析,则从独孤及的文化心态和盛唐时期复古主义潮流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独孤通理灵表》这一重要独孤氏谱系文本的内涵。第三章是对《氏族论》的研究。《氏族论》是中国古代谱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古时期胡、汉氏族问题在理论上的集大成之作,是胡姓家族研究的理论指南。本章在前人基础上,对于该文的作者、史源、理论渊源等问题作了重新考订。《氏族论》原本依托韦述、柳芳等人修撰《唐书》“氏族志”而存在,其内容来源于韦述的谱学著作,在编入《唐书》时柳芳可能作了增补,遂留下了龃龉的痕迹,可以据此复原其文本形态。该文所宣扬的氏族理论,很大程度上源于《隋书·经籍志》谱牒类叙录,但渐染了天宝时期复古主义潮流的氏族理想。地域研究部分包括两章内容,其中第四章为总论中古时期胡姓家族的地方化过程。第一节围绕胡姓家族的“房”和“郡望”发育两大问题展开。胡姓家族“房”的萌芽,说明家族形态、结构发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胡姓家族郡望的诞生,表明他们地方化程度的加深。本节通过对主要胡姓郡望分布历时、共时演变的分析,勾勒出了中古时期胡姓家族地方化的一些整体特征。胡姓家族的地方化,向上表现为京邑的规模聚居,向下表现为乡村世界的零星活动,本章第二节以唐代两京长安和洛阳的胡姓家族分布为例,基于笔者设计的唐两京胡姓家族宅第分布数据库,通过宅第的共时、历时分布规律,对胡姓家族在两京的聚居和分化情况作了总体的概括。其中窦氏、于氏家族的个案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家族聚居和分化的规律。第三节转向乡里村落世界,对中古时期胡姓家族的地方活动作了钩沉。因为族群文化特征的不同,西域系和鲜卑系胡姓家族的地方进程不同步,侧重也不同。本节重点描述了西域胡人如何从蒙着浓厚族群性色彩的聚落转变成地方家族的过程,以及过程中他们“乡里意识”的变迁。胡姓家族的地方化过程,不乏诗意的描绘,本章第四节即是对胡姓家族“双家制”与“双城记”诗意生活剪影的论述。“双家制”生活围绕园林、别业、池馆等展开,而游乐行赏、文人雅集、宗教需求是其主要的内容。胡姓家族双家生活的“诗意栖息”,表明他们已从文化上贴近了地方社会。地方认同在胡、汉之间得到双向展开,这是本章第五节所关注的主题。胡姓家族地域认同产生一个重要指标为乡土情结,这从穆宁和白居易的乡里意识可以看出。祖茔也是地域认同的重要因素,从族群互动原理看,孝文帝以来胡姓家族聚葬洛阳的运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汉人归葬洛阳的潮流。汉人地方社会对胡姓家族的认同和反馈,则通过地方知识和文本(地方志、地方传说、祠祀系统、文学书写等)传播。本文第五章,运用胡姓家族地方化的相关原理,对会稽康氏家族作了个案研究。康氏会稽望的所指,荣新江先生有异见,本文结合康氏郡望的演变规律和康希铣家族的地方文化遗迹,提出了一种新解。会稽康希铣家族是唐代前、中期非常有影响的粟特族裔文化世家,文中重点阐述了其家学渊源和主要成就。文化研究部分包括一章总论和四章个案研究。胡姓家族的族群出身及社会背景,决定了他们不同于汉人的文化习得过程,本文第六章即是相关问题的总述,其中重点介绍了与文学相关的一些微观情景在胡姓家族文化身份转型中的意义,以为后面四个案例研究张本。文化的外延很广,本部分的后四章,从宗教、民族文化、经学和文学四个方面,分别选取了侯莫陈琰、王硅、何妥、于邺四个胡姓家族作为案例研究。敦煌所出侯莫陈琰所撰《顿悟真宗要诀》,是禅宗北宗早期重要文献。传世文献和近年新出石刻、墓志揭示了北朝以来莫陈氏族人佛教信仰的渊源,而侯莫陈琰家族与萧岿、徐彦伯、徐浩、汤贲家族的联姻,也贯串着宗教的因子。通过对辑本《元和姓纂》候莫陈氏改姓陈氏条所载内容的辨误,我们推测唐代著名画家陈闳出自候莫陈氏,而陈闳所画《六祖禅师像》推崇北宗,正好契合候莫陈琰《顿悟真宗要诀》北宗禅法的统系,是其家世信仰的延续。王琏是唐初著名的文儒,但史载其祭祀祖先“不营私庙”,有违礼法。考王琏家世出于乌丸,而包括乌丸在内的中古、近世东北民族,深受萨满文化影响,祭祀特征迥异汉人。王珪不营私庙正是遗传了家世民族文化之因子并熏习关中萨满教文化的结果。与王珪同出乌丸王神念的唐玄宗王皇后一系,也存在萨满教信仰的痕迹,可以作为对照。何妥是中古经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留下了不少《易》、《礼》、《乐》相关论著,同时还有一些富有特色的诗文,史传和新出敦煌史料可证其出于西域胡人。因为家世“异域之血”而生平、学养兼擅南北,所以何妥的经学思想表现出某种特异性,这为经学史的书写提供了一种民族学的视角。何妥一生最大的争议是开皇议乐中被诬为“佞人”,但通过相关史料的辨析,本文中我们将为他“翻案”,重塑其杰出胡姓经学家的形象。河南于氏家族是中古时期少见的胡姓士族和文学世家,其中于武陵、于邺生平的纠缠和诗集的互见重出,是文学史上一个难题。新出崔特夫人于氏墓志,揭示了诗人于邺家世的重要信息,缝合了其家族谱系,这是辨清于武陵、于邺生平的重要史料。结合二人可靠的生平事迹,通过二人诗集版本的排查比对,可以厘清二人诗歌互见重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还原二人诗集的原貌。上述四个案例中,我们并不强调胡姓家族自身单一的文化因子,而希望借助婚姻关系、政治关系、地域熏习等联系,将胡、汉文化整合在一起,这是本文以“共同体”取代民族融合叙事观念的集中体现。

徐晓楚[3](2016)在《晚清《四书》学著述及其出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程朱理学是晚清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四书》学则处于程朱理学的核心地位。在当时物质条件局限下,思想的传播,主要通过图书的传布来实现。因此对《四书》学著述的创作、出版情况进行考察,可以管窥晚清社会思想的状况。当前对晚清《四书》学的基础研究尚比较薄弱,已有成果以少数知名人物或著述的个案研究为主,缺少对当时《四书》学著述总体状况的考察;而既有的晚清理学史、出版史的研究,视角均较为宏观:理学史更关注晚清理学与西学、汉学等思想的关系,出版史则偏重于新印刷手段的传入和拓展。至于这一时期《四书》著述的刊刻情况,发展规律,变化原因,种种探究则仍待开拓。本文对晚清初次刊印的二百多种《四书》学著述进行了寻访,并逐一编制书志,这是首次进行的晚清时期的《四书》学著述情况全面梳理工作,下编《晚清新刊印<四书>学书志》对晚清《四书》学著述的版本情况、创作出版过程、主要学术价值等作了较为详尽的整理和概括。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对这些著述的体例、撰著者、出版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宏观的数据分析与个案研究,归纳出晚清《四书》学著述的总体特征,为今后的《四书》学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在书志撰写过程中还对一些流传已久的版本著录错误进行了辨正。本文通过对晚清《四书》学著述体例的数量变化、名称错位、边界模糊、相互融合等情况的分析,探究其所反映的晚清学术思想变化;通过对晚清《四书》学著述地理分布的分析,补充完善了以往晚清理学研究的地域观。此外,还发掘了时局变化对当时《四书》学著述出版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些案例。

陈才[4](2013)在《朱子诗经学考论》文中认为朱子是诗经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开创了诗经宋学,上承诗经汉学,下启诗经清学,还影响著当代诗经学。其诗经学是诗经学史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捩点。正因为如此,深入研究朱子诗经学,在朱子学和诗经学领域,都有著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朱子在诗经学上的成就表现在诗经学理论和治《诗》实践两个方面。他发展了诗经学中的相关理论,如《诗序》观、《诗》乐关系、“六义”说,“淫诗”说、“二南”说、“四始”说、《诗》教理论,等等。在治《诗》实践方面,朱子撰有一部《诗集传》,以及《诗传纲领》和《诗序辨说》。故本论文正文分为上下两编,共七章。上编为朱子《诗》学观研究,主要考察朱子诗经学理论中的一些问题;下编为《诗集传》专题研究,主要侧重考察朱子在治《诗》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和不足,以及其中所体现的朱子《诗》学观和学术史意义。本论文大致内容如下:绪论,综述近三十年来朱子诗经学的研究现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方案。上编分三章。第一章考察朱子在其诗经学形成过程中,对诗经汉学和“宋代诗经学”的继承和批评,以及自我反思。而正是这个批评和继承,以及自我反思,使得朱子能在诗经汉学的权威下重建诗经学,奠定了诗经宋学的基调。第二章考察朱子《诗序》观中的相关问题,并试图褐示出朱子去《小序》以言《诗经》的真正目的,以及其学术影响。第三章讨论朱子诗经学中的三个相关问题:一是分析朱子治《诗》理念,包括治《诗》的宗旨、立场和原则三个方面;二是论证朱子诗经学并非学界通常所认为的“疑经”,只是怀疑汉儒的《诗经》传本和汉唐诗经学,而这实际上,表明朱子的主观意图是在“护经”,维护《诗经》的可靠性、神圣性与权威性;三是对朱子使用的“涵詠”、“玩味”二词加以考察,探讨其涵义,并指出朱子涵詠、玩味《诗经》,并非是为了体会其中的文学特色,而是为了体察其中所蕴含的圣贤大道和天地自然之理。下编分四章。第四章考察《诗集传》作为首部完整、系统地探索《诗经》韵例的专著,在分析《诗经》用韵方式和韵脚位置上取得的成就。第五章分析《诗集传》训诂的来源,探讨《诗集传》在训诂中取得的成就和失误,以及其对於当下治《诗》的借鉴意义。这两章是语文学角度的研究,而後两章则是文献学角度的研究。第六章考察《诗集传》在文字、分章断句和篇次方面对《毛诗》文本的校勘,并揭示其中所显示出的学术意义。第七章是从文献学角度对《诗集传》的考察:一是证明八卷本《诗集传》应当成书於明初,而且很可能在1384-1417年之问。二是考察《四库总目》对《诗集传》作出的失当批评,并探析其原因,同时指出《四库总目》对於诗经学史撰写的参考价值不宜高估。结语,总结全文观点。

刘云[5](2002)在《汉语篇名的篇章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个完整的书面篇章由篇章名称和篇章内容组成,研究篇章内容里的自然语句语法的文章较多,研究篇章名称语法的文章比较少见。而篇名的重要性对于篇章来说,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本文专门研究汉语篇名的篇章化,也就是一个自然语句在充当篇名的时候要做哪些变化以适应篇名的性质和特点。本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引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论题、目标、意义和研究素材,这一部分是整个研究工作的铺垫。阐述了本文选用“篇名”而不用“标题”的理由,本文研究的论题和目标,并详细地介绍了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包括已有的研究和本文的思路,最后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素材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是第三、四、五、六章的综述,表明本文对篇名的总体认识,主要论述了篇名的性质、特点和篇章化。从篇名与篇章内容的关系、篇名对时体的选择、篇名的语序和篇名的词性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篇名的称名性;从篇名自身、篇名的理据、篇名的历史和篇名的倾前性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篇名的话题性。并从五个方面探讨了篇名的简省性,从七个方面探讨了篇名的吸引性。最后,在篇名的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篇名语句与自然语句的差异提出了本文的核心内容——篇章化,指出了篇名篇章化的动因和手段。为了更深刻地认识篇名的性质、特点和篇章化,这一章还专门选取七音节篇名作为个案来看篇名的性质、特点和篇章化。 第三章专门论述隐含,首先从并列结构的隐含、孤立结构的隐含、不完全结构的隐含、分句的隐含和某些特殊格式的隐含五个方面宏观地探讨隐含在篇名中的表现。接着具体地从形式标记、类型和动因三个方面探讨了篇名中的隐含型并列结构,从结构类型和语义类型两个方面探讨了隐含型孤立结构,从复句关系词语的单用、复句关系词语的配对使用以及篇名的话题性对关联词语使用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隐含型复句。 第四章专门论述省略,首先从时体助词“了”的省略、结构助词“的”的省略、介词的省略和量词的省略等四个方面宏观地探讨省略在篇名中的表现。接着从韵律要求和韵律解释的角度详细探讨了篇名中的省略介词的述宾带宾结构。 第五章专门论述移位,首先从纯粹的语用因素和格式的需要等两个方面宏观地探讨移位在篇名中的表现。接着从结构、音节因素和组成因素等方面具体探讨了移位的粘合式偏正结构。 第六章专门论述了标记,本文把标记分为语词标记和标点标记两类。首先宏观地阐述了语词标记的确认和作用,接着具体地从词性、结构、位置和频率方面探讨了语词标记,最后还分析了篇名的一个中标记“话”。对于标点标记,重点研究了其中的冒号和省略号。 第七章是全文的结语,主要对本课题工作的总结和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张帆[6](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著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指出《<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著》《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著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著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著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曾莉[7](2019)在《西昆体近现代接受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昆体因宋初杨亿等人参与唱酬成《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其在宋代风行四十余年后逐渐淡出诗坛,在元明以后关注者愈少。到近、现代时期,中国社会由于政治因素受西方影响较多,其传统的文学观也慢慢西化,最后形成文学的古典性与现代化齐头并行的态势,而这一时期世人对西昆体的接受概况显示出芜杂繁复的特征。近代西昆派是研究近代时期西昆体接受的重点,张鸿、汪荣宝等人以光复虞山诗学为目标,在京为官时效仿杨刘等人组织唱酬的文学娱乐形式,结集《西砖酬唱集》来发扬西昆诗学,通过诗歌创作和理论批评两方面的努力,企图实现追慕义山风采而上溯杜甫诗境的诗美理想,由此他们在集义山诗、西昆诗、效昆体诗等方面多有实践。但由于时代环境与政治诉求的差异,近代西昆派对西昆诗学的本质有所扬弃,通过剥离北宋西昆体过度模拟诗歌形式而缺乏情感厚度的缺陷,注重在诗歌表达上抒发国家命运、民族情绪以及个人生命的多层次隐情,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西昆之失,赋予其新的诗歌生命力。除近代西昆派外,并行于晚清的同光体也有陈衍、沈增植等人从宋代诗学史的角度上梳理西昆发展脉络;唐宋调和派的樊增祥仰慕西昆风采,有较多效西昆体作品留世,其诗论也有准确观测到西昆体与江西派的诗学联系,进一步批评“学黄陈者即屏西昆”的狭隘诗学理念,另外易顺鼎则肯定西昆体的盛世文学特征,同时继承杨刘等人的诗学传统,为诗尚典炼藻,其作品呈现出浓烈的西昆风尚;诗界革命派金天羽则从文化革新的角度出发提倡文学的差异性,反对将西昆体这样具有古典文化传统的诗歌进行剥藻鞮译;其他不入宗派的郑献甫、刘熙载、俞樾、胡念修、朱庭珍等人对西昆体的诗学定位、兴盛与衰落成因、辞藻典故的运用、对义山诗过度模拟等方面一一进行了考虑与探究,讨论具体又细碎。现代时期对西昆体的接受褒贬声皆有,较前代来说其讨论范围无甚拓宽。这一时期对西昆的接受主要体现在李景康、余邵宋、黄侃等人对西昆体的总体风格、时代意义、诗学史定位、典故丽藻、雕琢炼意等方面呈现出宽容包宥的文化态度。同样,对西昆体的批判则主要集中在赵元成、黄节、钱振煌等人认为其用典深博、辞藻浮艳、模拟义山过度而无气格、西昆诗风传播不广等方面。此外,姚鹓雏站在唐宋诗的文化观上关注到西昆体诗风的渊源流变以及欧梅对西昆诗风的革新等举措;杨钟羲的《雪桥诗话》对清代关注西昆体的诸人也有些许提及和阐述,海纳川、丁仪等人在“李商隐体”、“三十六体”以及“西昆三十六体”等混淆含义中正确发掘了“西昆体”的定义。西昆体诗歌的代表诗集《西昆酬唱集》自产生后在宋初引起极大反响之后逐渐归于沉寂,在元明近乎不传,直至清初冯班、冯武等人致力于诗集的收集与整理才渐渐改变《西昆酬唱集》不进学者视野的现状。此后受清人的影响,《西昆酬唱集》在近现代流传范围较广,伍崇曜、叶德辉以及傅增湘多位刻书家在编撰丛书时将《西昆酬唱集》纳入接受范围,从而迎来《西昆酬唱集》接受的高潮时期;社会上也先后出现了郑再时先生的《西昆酬唱集笺注》以及王仲荦先生的《西昆酬唱集注》等,这对后代学者正确定位西昆体与《西昆酬唱集》的文学价值有重要指导作用。

毋燕燕[8](2015)在《《礼记》单篇别行研究 ——以《檀弓》《王制》《月令》《深衣》《投壶》为中心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礼记》单篇别行研究是目前《礼记》研究领域中稍显薄弱的环节,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礼记》自汉代成书后,所收录的46篇中又有23篇从中析出单篇别行,因为这些篇目出现单篇别行的时间早晚、数量多寡以及存世情况差异较大,本文便选取《礼记》中的《檀弓》《王制》《月令》《深衣》《投壶》五篇单篇别行较多的篇目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学、学术史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在整理、校勘、考辨文本文献的同时,以期在学术史与思想史的视野下对《礼记》单篇别行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价值有深刻地认识。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附录四个部分。引言主要对《礼记》单篇别行概念进行界定,对其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作以说明。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檀弓)单篇别行研究》,通过考察历代《檀弓》单篇别行著作的类型、存佚、著录情况、内容特色,发现《檀弓》传承着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维系着儒家的伦理纲纪,为弘扬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及保障国家政治稳定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其在《礼记》成书后仍单篇别行的主要原因。此外,从《檀弓》单篇别行文本的类型中我们看到了《檀弓》如何从儒家经典文本向文学文本、文章学范本转化的轨迹。第二章《(王制)单篇别行研究》,通过对《王制》单篇别行现象的考察,发现《王制》单篇别行多出现在清代,且与清代的政策改革密切相关,为清代政治改革运动提供了理论上和精神上的支持。第三章《(月令>单篇别行研究》,通过梳理和考察历代《月令》单篇别行现象及其广泛流传的原因,发现《月令》所载的四时模式构成了华夏思想文化的根基,其时间观念不仅对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政治生活、人类的世俗生活产生深刻影响,而且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华夏儿女的灵魂深处,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自然法则,并集中体现了儒家对“时”的思考。第四章《<深衣>单篇别行研究》,主要是对历代《深衣》单篇别行现象及其出现原因与价值的研究,发现深衣的内涵已经不再局限于服饰含义之内,它已成为中华民族尚礼重德的文化符号,成为儒者德行的象征。第五章《<投壶>单篇别行研究》,通过对《投壶》单篇别行现象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礼仪的重视,即使是休闲的游艺活动也格外强调礼法的尊卑有序。结语《<礼记>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则在前五章的研究基础上,整体论述《礼记》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突出《礼记》在学术史与思想史上的地位。两个附录“《礼记》其他诸篇单篇别行著作一览表”与“近四十年以来《礼记》研究现状”,分别梳理了《礼记》其他篇目的单篇别行情况以及近四十年以来学术界关于《礼记》研究的学术视角和研究成果,虽为附录,却是本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忻丽丽[9](2012)在《中古灵宝经词语考释》文中提出道經是道教的經典,自東漢道教創立以來,道經就已出世,最早的道經是東漢的《太平經》。到魏晉南北朝及隋唐時期,道教大發展,道經也隨之大量出世,此值漢語史的中古時期。靈寶經是道經重要的一部分,中古靈寶經數量繁多,內容廣泛,對於語言研究有重要意義。首先,中古時期靈寶經的年代確定。雖然道經撰寫多託名神仙或古人,但學者已經對此作了研究,確定了其時代。如任繼愈《道藏提要》、朱越利《道經總論》等,新出版的《中華道藏》對道經重新編排,並注明大多數經文的時代。其次,中古靈寶經語言口語性強,包含了大量的俗語方言詞,為我們瞭解中古語言面貌提供了可靠的材料;第三,有大量具有道教特色的詞語,表達了道教特有的概念和道教文化,對於研究道經語言大有幫助;最後,靈寶經和佛經的關係密切,其中多吸收佛教詞,通過佛道經對比為詞語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目前道經語言研究成果不多,有少數的成果涉及了中古上清經,然中古靈寶經尚未研究。靈寶經中有很多難解詞,至今無人涉及,給道經研究帶來了困難。有的詞語前人已有研究,但有些結論不能令人信服。我們對中古靈寶經(及少數三皇經)中的難解詞進行考釋,為漢語詞彙史研究提供新的材料。文章包括兩個部分,主體部分是中古靈寶經詞語考釋,分為俗字誤字、道教特有詞語、假借、引申及其他類型的難解詞。附錄部分是對《道藏》和《中華道藏》的校勘,約三萬四千字。校勘之於經文本身意義重大,且涉及到詞語考釋的問題,故附錄文後。

二、(群言拾闻)用法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群言拾闻)用法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2)中古胡姓家族研究 ——以族源、地域、文化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题释义
        一、关于胡姓
        二、关于中古与家族
    第二节 研究回顾
        一、族源识别与族属考订
        二、胡姓群体综合研究
        三、胡姓家族案例研究
        四、社会史与胡姓家族研究
        五、宗教、艺术的研究
        六、文学研究
        七、考古、出土文献研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取向
        一、以胡汉之间为分野
        二、以“共同体”为串联
        三、以族源、地域与文化为鼎足
        四、诗史互证——以文学为旨归
第一部分 胡姓家族族源研究
    第一章 中古胡姓家族族源叙事与民族认同
        第一节 胡姓家族族源叙事的基本类型及其渊源
        一、居边、封边型
        二、避地、没蕃型
        三、因官、出使型
        第二节 胡姓家族族源叙事的结构性特征及其渊源
        一、“放逐——回归”与回环结构
        二、“降居”与分支结构
        三、“服制”与层递结构
        四、结构性族源叙事与胡姓家族的族属判断
        第三节 胡姓家族族源叙事与民族认同
        一、获得华夏族源与成为华夏的合法性
        二、碑志中的“五帝”族源与认同变迁
        三、唐代胡汉共同体的形成
    第二章 胡姓家族谱系建构与族群认同
        第一节 谱系建构的一般规律和形态
        一、谱系重建
        二、世系嫁接
        三、联宗与排行攀附
        四、世系建构的“原型”
        第二节 世系建构的文本类型及其传播接受
        一、世系文本的类型
        二、世系文本的传播过程
        第三节 胡姓家族谱系建构的族群认同意义
        一、关于谱系建构的性质
        二、世系建构的认同意义
        三、两组微观视角——同姓胡汉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四节 窦氏家族世系建构与文本层累
        一、河南窦氏世系伪冒的文本层累过程
        二、窦氏家族世系建构“原型”考辨
        第五节 独孤及的家族谱系建构与文化心态
        一、独孤氏家族谱系的版本
        二、独孤及家族谱系建构的史料渊源
        三、独孤及家族谱系建构的构思过程与文化心态
    第三章 谱牒与胡汉之争——以《氏族论》为中心
        第一节 《氏族论》与《唐书》的关系
        一、《氏族论》与《唐历》
        二、《唐书》之编纂过程
        三、《唐书》之内容
        四、《唐书》之体例与“氏族志”
        五、《唐书》“氏族志”之谱学背景
        第二节 韦述之谱学与《氏族论》
        一、韦述《百家类例》
        二、韦述《国朝宰相甲族》
        第三节 《氏族论》内容辨析
        一、《氏族论》与《隋书》谱牒类文献叙录之关系
        二、一些关键词的辨析
        第四节 《氏族论》文本层累“复原”
第二部分 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
    第四章 胡姓家族的地方化过程
        第一节 胡姓家族的内部扩张与地域分化
        一、胡姓家族的“房”
        二、胡姓家族郡望发育
        第二节 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长安与洛阳
        一、两京人口来源的族群性
        二、两京人口规划与胡汉体制
        三、唐两京胡姓家族宅第分布规律
        第三节 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乡里视角
        一、北朝时期的部族与地方社会
        二、隋唐时期的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
        第四节 文学剪影中的园林别业与“双家制”
        一、双家制的渊源及功能区分
        二、园林别业与行赏游乐
        三、山池别馆与文人雅集
        四、双家制与宗教生活
        第五节 胡姓家族与地域认同
        一、胡姓家族地方归属感的形成
        二、地方认同的深化与地方记忆的形成
    第五章 中古会稽康氏家族研究
        第一节 康氏籍贯的发育与会稽望
        一、康氏主要籍贯概述
        二、康氏会稽望形成的时间
        三、康氏会稽望的所指——与荣新江先生商榷
        第二节 会稽康氏家族的族源及族属问题
        一、《康希铣碑》中会稽康氏家族族源
        二、会稽康氏的族属申论
        三、康希铣家族与会稽之联系
        第三节 会稽康氏家学
        一、康国安之《文选》及《汉书》研究
        二、康子元的《易》学与《礼》学
        三、会稽康氏家族文学
第三部分 胡姓家族与文化研究
    第六章 胡姓家族之文化习得与突变
        第一节 胡姓家族文化习得过程
        一、教育的意义
        二、学习的微观情境
        第二节 文化之积累与转型
        一、文化积累——科举的例子
        二、文化之转型——《春秋》学为例
        三、文化焦虑下的文学“突变”与“想象”
        四、文学作为“族际话语”
    第七章 胡姓家族与宗教——以侯莫陈氏家族之信仰为中心
        第一节 侯莫陈氏之族源问题
        第二节 侯莫陈氏家族主要支系及侯莫陈琰之可能归属
        一、侯莫陈氏主要支系
        二、侯莫陈琰的基本信息及可能归属
        第三节 侯莫陈氏家族与佛教之关系
        一、北朝时期侯莫陈氏之奉佛之渊源
        二、唐代侯莫陈氏奉佛之传承
        第四节 侯莫陈琰与北宗关系的重要线索——陈闳《六祖禅师像》
        一、陈闳为侯莫陈氏的推测
        二、陈闳《六祖禅师像》与家世佛教之因缘
    第八章 胡姓家族与民族文化——以王珪“不营私庙”为中心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王珪“不营私庙”之异常
        二、王珪家族之族属
        第二节 北方民族宗庙、祖庙溯源
        一、拓跋鲜卑之宗庙
        二、高丽、契丹等东北民族之宗庙
        三、金、元之宗庙
        四、其他胡姓家族祖庙
        第三节 王硅“不营私庙”的萨满文化渊源
        一、乌丸与萨满文化
        二、萨满祭祖之特点
        三、王硅家族旁系的萨满文化传承
        四、关中地区萨满遗迹对王硅家族之影响
    第九章 胡姓家族与经学——何妥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何妥之族属与生平
        一、何妥之族属
        二、何妥的生平述略
        第二节 何妥与开皇乐议
        一、何妥入隋以后年谱
        二、《隋书·乐志中》“开皇乐议”辨正
        第三节 何妥之《易》学与《礼》学
        一、何妥之易学
        二、何妥之《礼》学
        第四节 何妥之乐论
        一、《隋书·乐志中》何妥乐论原文释读
        三、《隋书·乐志》编撰过程与史源辨析
        四、何妥乐论的重新评价
        第五节 何妥经学的延伸——政论文
        一、何妥的政论
        二、何妥政论的“宗经”特点
    第十章 胡姓家族与文学——于邺家族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于邺家族基本概况
        一、世系
        二、主要人物
        第二节 于邺家族的婚姻与政治网络
        一、婚姻集团
        二、亲党
        第三节 诗人于邺之与于武陵之辨
        一、于邺、于武陵诗集的演变及刊刻情况
        二、从新出诗歌归属的内证与外证
        三、于武陵、于邺的关系补论
附录
    一、唐代胡姓家族墓志目录
    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胡姓家族世系补正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3)晚清《四书》学著述及其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晚清《四书》学著述研究的意义
    二、前人对晚清《四书》学著述的研究状况
    三、本文的定位与基本思路
上编 晚清《四书》学著述及其出版概况
    第一章 晚清《四书》学著述的内容与体例
        第一节 晚清《四书》学著述的内容分类
        一、晚清《四书》学著述的内容类别
        二、《四书》合刻总义著述内容类别统计考辨
        第二节 晚清《四书》学著述的体例分类
        一、传注义疏
        二、讲章
        三、札记
        四、其他
        第三节 晚清《四书》学著述的体例特点
        一、传统体例名称混用
        二、体例边界模糊
        三、不同体例相互融合
        四、体例名称与内容的错位
    第二章 晚清《四书》学著述的撰著者探析
        第一节 撰著者生活年代与科第仕宦情况
        第二节 晚清《四书》学著述的撰著者地理分布
    第三章 晚清《四书》学著述的出版者探析
        第一节 官府背景刻《四书》学著述
        一、官书局刻《四书》学著述
        二、书院、学堂刻《四书》学著述
        三、官员在任刻刻《四书》学著述
        第二节 民间私人刻《四书》学著述
        第三节 书坊刻《四书》学著述
        一、新印刷技术的普及和新出版中心的出现
        二、石印技术对《四书》学著述印行的影响
        三、盗版对坊刻《四书》学著述的影响
    第四章 晚清《四书》学著述的主要学术特色
        第一节 “汉宋调和”在晚清《四书》学著述中的反映
        第二节 “引史证经”的新发展
        一、“引史证经”溯源
        二、《论语衍义》中“引史证经”的新特色
        三、晚清新思想与“引西事证四书”
        第三节 四书义选本的兴废与晚清时局
        一、晚清首次废八股及“四书义”的定名
        二、光绪二十四年的四书义选本刊行情况
        三、戊戌政局与《四书义选本》的刊印
        四、第二次废除八股时期的四书义选本刊印
下编 晚清新刊印《四书》学书志
    凡例
    清同治元年家刻本吴嘉宾《求自得之室四书说》六卷
    清同治元年虔州刻本黄之晋《铁禅四书说剩》一卷
    清同治三年刻孙奇逢《晚年批定四书近指》十七卷
    清同治三年刻本陈震《筤墅说书》十九卷
    清同治三年刻本张承华《学庸补释新编》二卷
    清同治三年刻本张承华《学庸臆解》一卷
    清同治初刻《单氏全书》本单为鏓《四书述义》五卷、《四书述义续》四卷
    清同治初刻《单征君集》本单为鏓《四书乡音辨讹》一卷
    清同治四年曾氏金陵节署刻《船山遗书》本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十卷
    清同治四年刻《求志居经说》本陈世镕《大学俟》一卷、《中庸俟》二卷、《论语俟》三卷、《孟子俟》一卷
    清同治四年忠恕堂刻本童械《四书正本》十九卷
    清同治五年刻本刘宝楠、刘恭冕《论语正义》二十四卷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群经平议》本俞樾《论语平议》二卷、《孟子平议》二卷
    清同治六年寿经堂刻本黎翔凤《四书讲义萃精》十八卷
    清同治六年刻本秦东来《论语赘解》二卷
    晚清刻本王[纟寻]《中庸解辨》一卷
    清同治七年江汉书院刻雨香书屋藏板本雷以諴《大学圣经贯珠解》附《读学庸杂记》
    清同治八年刻本袁秉亮《四书条辨》六卷(中科院图书馆刻本)
    同治四年刻本张定鋆《四书训解参证补遗》四卷、同治九年刻本《四书训解参证续补编》四卷
    清同治十年刻槐阴书屋藏板本王汝谦《四书记悟》十四卷
    清同治十年刻退补斋藏板本丁守存《四书虚字讲义》一卷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第一楼丛书》本俞樾《论语小言》一卷
    同治十年刻本戴望《论语注》二十卷《释文》二卷
    清同治十一年吴下刻本俞廷镳《四书评本》十九卷
    清同治十一年山东书局刻尚志堂藏板《十三经读本》本《大学校刊记》、《中庸校刊记》、《论语校刊记》、《孟子校刊记》
    同治十一年两广运署刻本林文竹《四书贯珠讲义》十九卷
    清同治十一年刻姚氏墨君轩藏板本姚绍崇《论语衍义》八卷
    清同治十二年刻本梁章钜《论语集注旁证》二十卷
    清同治十二年刻袖珍本许兆培《乡党萃珍》二卷
    同治十二年书业德刻本周小鸾《学庸便览》一卷
    同治十三年刻本王汝谦《孟子读本》二卷
    同治十三年三山王氏刻《羲停山馆集》本王景贤《论语述注》十六卷
    同治十三年刻赐葛堂藏版《求在我斋全集》本陈濬《论语话解》十卷
    同治十三年霍山刘氏五忠堂刻本刘启发等《四书或问考异》一卷
    同光间刻《钟山别业丛书》本陈宗谊《读论语日记》一卷
    清同治光绪间刻本刘恭冕《何休注训论语》一卷
    清光绪元年福州刻本杨希闵《四书改错平》十四卷
    清光绪元年成都尊经书院刻本缪荃孙《孟子音义札记》一卷
    清光绪二年刻本孙观光《大中合一》三卷
    清光绪二年一席居刻本董蕙芝《乡党考便读》一卷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曲园杂纂》本俞樾《何劭公论语义》一卷
    清光绪二年刻弌笑山房藏板本毕梅、史梦兰《论语说》二卷
    清光绪二年刻本塾藏板本刘豫师《刘氏家塾四书解》不分卷
    姑苏刻经处光绪三年刻本朱斯行《四书小参》一卷附《四书问答》一卷
    清光绪三年润州榷廨刻《话山草堂遗集》本沈道宽《论语比》一卷
    清光绪三年刻强恕堂藏版《乔勤恪公全集》本乔松年《论语浅解》四卷
    清光绪三年刻强恕堂藏版《乔勤恪公全集·纬攟》本乔松年《论语纬》一卷
    清光绪三年刻《务实胜窝汇稿》本张楚钟《四书理话》四卷、《四书理画》三卷
    清光绪三年莲池书局刻《蒋侑石遗书·滂喜斋学录》本蒋曰豫《论语集解校补》一卷
    清光绪四年刻致远堂藏板本沈辉宗《大学参证》二卷、《中庸参证》二卷、《中庸心悟》一卷
    清光绪间刻志学堂家藏板《柏堂遗书》本方宗诚《读大学中庸笔记》二卷、《读论孟笔记》二卷《补记》二卷
    清光绪五年刻本李林松《乡党礼说》一卷
    清光绪五年黔南节署刻《郑小谷先生全集》本郑献甫《四书翼注论文》十二卷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俞楼杂纂》本俞樾《论语郑义》一卷、《续论语骈枝》一卷、《论语古注择丛》一卷、《孟子古注择从》一卷、《孟子高氏学》一卷、《孟子缵义内外篇》一卷、《四书辨疑》一卷
    清光绪五年刻本唐圻《大学总论》一卷、《中庸总论》一卷
    清光绪初年定州王氏刻《畿辅丛书》本翁方纲《论语附记》二卷、《孟子附记》二卷
    清光绪初年定州王氏刻《畿辅丛书》本杨亶骅《古本大学辑解》二卷、《中庸本解》二卷、《中庸提要》一卷
    清光绪初年刻本王树枏《中庸郑朱异同说》一卷
    清光绪六年刻《味义根斋全书》本潭沄《孟子辨证》二卷
    清光绪七年刻本叶秉纯《四书征引录》五卷
    清光绪七年江苏书局刻本潘维城《论语古注集笺》十卷《论语考》一卷
    清光绪八年金陵刻石埭务本堂桂氏藏版本桂含章《四书益智录》二十卷
    清光绪八年刻本李林松《乡党私塾课本》一卷
    清光绪八年河北道署刻《李文清公遗书》本李棠阶《四书约解》一卷
    清光绪八年长沙退思斋刻本王廷植《四书疑言》十卷
    清光绪八年黄楼刻《还砚斋全集》本赵新《还砚斋学庸题解参略》三卷
    清光绪八年刻彭邑迂拙斋藏板本杨得春《四书指韵》一卷
    清光绪八年刻问经堂存版本乳山山人《学庸训蒙琐言》二卷
    晚清间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大学古本述注》一卷
    清光绪九年刻临潼横渠书院藏板本王巡泰《四书札记》十卷
    清光绪九年刻本张恩霨《大学阐要》一卷、《中庸阐要》一卷、《论语论略》一卷、《孟子论略》一卷
    清光绪九年上海文衡社石印本谭义《四书义史证》六卷
    清光绪九年梧州刻本徐绍桢《四书质疑》十九卷
    清光绪间湖城义塾刻《湖州丛书》本徐养原《论语鲁读考》一卷
    清光绪十年江苏臬署刻本张瑛《论孟书法》二卷《读四书》一卷
    清光绪十年上海王氏刻本郭衷恒《四书五经字考》二卷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陆思诚《陆批四书》十九卷
    清光绪十一年旧可轩藏板活字本吴国濂《四书质疑》八卷
    清光绪十一年致用精舍刻本王辂《致用精舍讲语》十六卷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吴大澂《许氏说文引论语三十六条》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梁有成《学庸理镜》二卷
    清光绪十一年刻小石渠阁藏板本林庆炳《四书注解撮要》二卷
    清光绪十二年刻《有深致轩集》本刘遵海《四书存参》五卷
    清光绪十三年上海大文书局铅印本张江《四书绪余录》二十卷《补》三卷、《四书识小录》十卷、《四书武备编》四卷、《四书乐器编》五卷、《四书拾遗》五卷
    清光绪十三年维心亨室刻本陸殿邦《四书讲义》十二卷
    清光绪十三年躬恥斋刻本宗稷辰《四书体味录残稿》
    清光绪十三年会稽王氏刻本王珠樵《四书便蒙添注》十九卷
    晚清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中庸古本述注》一卷
    清光绪十四年刻尊经馆藏板本彭天埰、汪之棠《四书精义补》十九卷附汪之棠《四书讲义辨正》
    清光绪十四年浙江书局刻《郑氏佚书》本袁钧《论语注》十卷、《孔子弟子目录》一卷
    清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蒋仁荣《孟子音义考证》二卷
    清光绪十四年会稽董氏取斯堂木活字重刻《琳琅秘室丛书第一集》本董金鉴《论语竢质续校》不分卷
    清光绪十四年刻彭门吴下藏板《观象庐丛书》本吕调阳《大学节训》一卷、《中庸节训》一卷、《论孟疑义》一卷
    清光绪十四年李书翰活字印本孙葆田《孟志编略》六卷
    清光绪十四年湘乡谢氏揅经榭刻本谢崧岱、谢崧岷《论语章数字数表》二卷
    清光绪十四年同文书局石印本陈子骥《四书子史集证》六卷
    光绪十四年石印本点铁斋主人《四书典类渊海》五十二卷
    清光绪十五年刻《春晖杂稿》本郭阶《大学古本释》一卷、《中庸释》一卷、《学庸识小》一卷
    清光绪十五年德清傅氏日本东京刻《籑喜庐丛书》本黎庶昌《论语附录》一卷
    清光绪十六年山东书局刻《通德遗书所见录》本孔广林《论语注》十卷、《论语篇目弟子》一卷
    清光绪十六年思贤讲舍刻本郭嵩焘《大学章句质疑》一卷、《中庸章句质疑》二卷
    清光绪十六年桂垣书局刻本马否瑶《四书考》四卷
    清光绪十七年浙江书局刻本潘衍桐《朱子论语集注训诂考》二卷
    清光绪十八年曲园署检木活字印本顾成章《论语发疑》四卷
    清光绪间刻《灵峰草堂丛书》本陈矩《孟子外书补注》四卷
    清光绪十八年成都古卧龙桥黄文舫斋刻本查体仁《学庸俗话》十三卷
    清光绪十九年南陵徐氏积学斋刻《积学斋丛书》本张宗泰《孟子七篇诸国年表》二卷
    清光绪十九年刻《南海桂氏经学丛书》本桂文灿《孟子赵注考证》一卷
    清光绪间小邹鲁居刻本张大仕《四书音补》一卷
    清光绪二十年鄂藩官廨刻本王夫之《四书笺解》十一卷
    清光绪二十年泾阳刘文在堂刻本刘绍放《四书凝道录》十九卷
    清光绪二十年澹雅书局刻《四书异同商》本黄鹤《四书异同商补订》六卷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胡垣《四书通叙次》一卷、《四书通疑次》一卷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王肇晋、王用诰《论语经正录》二十卷
    清光绪十九年上海鸿宝斋石印本《四书古注群义汇解》九种九十四卷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崔暕《论语参注》二十卷
    清光绪间刻本马銮宇《中庸时习录》二卷
    晚清刻《慕皋楼杂刻》本易顺鼎《大学私订本》一卷
    晚清刻本李辀《学庸注释》二卷
    清光绪间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孟子外书补注》一卷附《考》一卷
    清光绪二十一年珍艺书局石印本沈诵清《皇朝四书汇解》二十二卷
    清光绪间衡阳东洲讲舍刻《湘绮楼全书》本王闿运《论语训》二卷
    清光绪二十二年刻忠信东堂藏板本韩濬《大中遵注集解》四卷
    清光绪二十三年庐州刻本王世溥《周易论语同异辨》二卷
    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汪宗沂《孟子释疑》一卷
    清光绪二十三年羊城鍊雪山房刻本钟颖阳《大学纬注》一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鹤寿堂丛书》本王士濂《四书集注考证》九卷、《四书集释就正稿》一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本刘可毅《宋四书文正义》一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常熟俞氏刻本王伊《四书论》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中一堂藏版本徐天璋、徐浚仁《四书集注笺疑》八卷,徐昌龄、徐天璋《大学章句釐订》一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学翼斋石印本学翼斋主人《增补四书义经义式》一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上海点石斋石印本温振翔《四书经义策论启蒙》四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烟台成文信刻本《精选四书义》二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石印本《四书义汇编》一卷
    清光绪刻《灵峰草堂丛书》本陈矩《孟子弟子考补正》一卷
    清光绪二十六年刻《杨愚斋先生全集》本杨丕复《朱子四书纂要》四十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华阳苏氏刻本苏兆奎《辑宋四书五经义式》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刻本修竹主人《四书论义统编》四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扫叶山房石印本三鱼书屋《四书义经正篇》二卷、首一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湘南校经阁石印本颂经居士《四书新义》一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荣记石印本《历代名儒精选四书义》一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书局石印本旷园居士《四书义》一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文汇书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初编》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石印书局石印本蔡启盛《四书经义》四卷
    晚清焕文书局石印本朱钧《四书义正鹄初编》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长沙湘潭叶氏刻《观古堂所著书》本叶德辉《天文本单经论语校勘记》一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长沙湘潭叶氏刻《观古堂所著书》本叶德辉《孟子刘熙注》一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四书新义》六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江左书林石印本守拙庐主人《四书义精骑集》四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图书集成局铅印本双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大全》五十六卷首一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浙杭编译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续编》三卷(苏州大学图书馆藏本)
    清光绪二十八年浙杭编译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续编》清光绪二十八年梦孔山房刻本《制义蜚英四书义》一卷
    清光绪二十九年鸿文书局石印本凌陛卿《皇朝四书汇解》七十五卷
    清光绪二十九年云南官书局刻本孙光亭《孟子要略集注》五卷
    清光绪二十九年普通学堂刻本《读孟子札记》一卷
    清光绪三十年集虚草堂刻《集虚草堂丛书甲集》本马其昶《中庸篇义》一卷
    清光绪三十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续四书新义》六卷
    清光绪三十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四书义三集》六卷
    清光绪三十一年上海鸿宝斋石印本沈祖燕《四书合纂大成》三十七卷
    清光绪三十一年刻本杨祖涟《四书达》三十六卷
    晚清铅印近义轩藏板本石企嵋《论语补注》二卷
    清光绪间铅印本《四书全注》一卷
    清光绪三十二年南洋官书局石印本《绘图四书便蒙课本》
    清光绪三十三年刻主敬堂藏板本姜郁嵩《孟子说》七卷
    清光绪三十三年贵池刘氏玉海堂景宋丛书之四《论语注疏解经附论札》本刘世珩《论札》一卷
    清光绪三十四年衡州活字印本尹桐阳《论语笺》二卷
    晚清刻本高赓恩《周易大象应大学说》一卷
    晚清铅印本江瀚《论孟卮言》一卷
    晚清木活字印本江夏高等小学堂辑《修身科论语课程》一卷
    晚清刻《成氏遗书》本成孺《论语论仁释》一卷、《明明德解义》一卷
    清光绪三十四年黄县丁氏海隅山馆刻本王渐鸿《乡党图考补证》六卷附张庭诗《乡党图考补证札记》一卷
    光绪间刻彭崧毓《大学章句增释》一卷、《中庸章句增释》一卷
    晚清吴县孙氏长沙刻本许克勤《论语古注集笺补正》一卷
    晚清石印本陈学受《孟子说春秋两章口义》
    晚清刻本杨守敬《论语事实录》一卷
    清光绪末重庆正蒙社石印本施崇恩等《绘图四书速成新体读本》二十卷
    清宣统元年北京救世堂铅印本《四书不二字》一卷
    清宣统元年南洋官书局铅印本曾广俊《论语发明汇编》一卷
    清宣统二年济南日报馆铅印本翟师彝《孟子札记》一卷
    清宣统三年刻及时山房藏板本王熙章《论语讲义》十卷
    清宣统间刻《怡云堂全集》本沈保靖《读孟集说》七卷
    清宣统间铅印本董鸿勋《读四书记》五十四卷
    清宣统三年刻福州萨氏莳花吟馆藏板本萨玉衡《赵氏孟子章指复编》一卷
    清宣统间陇右乐善书局刻本安维峻《四书讲义》四卷
    清宣统间铅印本李滋然《四书朱子集注古义笺》六卷
    晚清刻《咫学读经史并杂记略》本杨澄鉴《咫学读四书记略》一卷
    晚清石印本姚惟寅《四书札记》二卷
附录一: 《中国古籍总目》著录晚清初刊印《四书》学著述辨误
附录二: 晚清新刻《四书》学著述序跋题记汇编
附录三: 晚清时期《四书》学著述翻刻情况
结语
主要考文献
后记

(4)朱子诗经学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録
绪论
    一、木论文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近三十年来朱子诗经学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论文研究方案与拟解决的问题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上编 朱子《诗》学观研究
    第一章 继承、批评与重建:朱子诗经学的形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朱子对诗经汉学的纵承与批评
        第三节 朱子对“宋代诗经学”的继承与批评
        第四节 朱子治《诗》中的自省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论朱子《诗序》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朱子论《诗序》
        第三节 朱子之“去《序》解《诗》”析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朱子《诗》学观琐议三题
        第一节 朱子治《诗》理念简论
        第二节 朱子诗经学是否为“疑经”辨
        第三节 朱子於《诗经》之涵泳、玩味析论
下编 《诗集传》专题研究
    第四章 《诗集传》对《诗经》韵例的探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朱子论《诗经》叶韵
        第三节 《诗集传》对《诗经》韵例的探索
        第四节《诗经》“二南”韵例对照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诗集传》训诂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诗集传》训诂的来源
        一、《詩集傳》對漢唐古注的吸收
        二、《詩集傳》對宋儒新注的吸收
        三、朱子依文所立之新訓
        附录:《诗集传》“四始”篇训诂资料来源表
        第三节 《诗集传》的训诂成就
        第四节 《诗集传》误训举隅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诗集传》校勘《毛诗》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诗集传》校勘《毛诗》文字条辨
        第三节 《诗集传》对《毛诗》分章断句的重新认定
        第四节 《诗集传》对《毛诗》篇次的调整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诗集传》文献学研究二题
        第一节 八卷本《诗集传》成书於明初考
        第二节 《四库总目》对《诗集传》的批评述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後记

(5)汉语篇名的篇章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论
    1.1 本文的论题和目标
        1.1.1 题解
        1.1.2 论题
        1.1.3 目标
        1.1.4 意义
    1.2 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
        1.2.1 已有的研究
        1.2.2 本文的思路
        1.2.3 本文研究的素材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篇名的性质、特点和篇章化
    2.1 篇名的性质
        2.1.1 引言
        2.1.2 称名性
        2.1.3 话题性
    2.2 篇名的特点
        2.2.1 简省性
        2.2.2 吸引性
    2.3 篇名的篇章化
        2.3.1 引言
        2.3.2 篇名语句和自然语句的差异
        2.3.3 自然语句篇章化的动因
        2.3.4 篇章化的手段
    2.4 一个个案:七音节篇名
        2.4.1 七音节篇名的使用情况
        2.4.2 七音节篇名的结构特点
        2.4.3 七音节篇名体现的性质、特点和篇章化
第三章 篇章化手段之一——隐含
    3.1 隐含与篇章化
        3.1.1 隐含在篇名中的表现
        3.1.2 隐含对篇名性质和特点的体现
    3.2 篇名中的隐含型并列
        3.2.1 引言
        3.2.2 隐含型并列的形式标记
        3.2.3 隐含型并列的类型
    3.3 篇名中的隐含型孤立结构
        3.3.1 引言
        3.3.2 孤立结构的结构类型
        3.3.3 孤立结构的语义类型
    3.4 汉语篇名的话题性与复句关系词语
        3.4.1 引言
        3.4.2 篇名中复句关系词语的单用
        3.4.3 篇名中复句关系词语的配对使用
        3.4.4 篇名的话题性对关联词语使用的影响
        3.4.5 余论
第四章 篇章化手段之二——省略
    4.1 省略与篇章化
        4.1.1 省略在篇名中的表现
        4.1.2 省略对篇名性质和特点的体现
    4.2 述宾结构带宾语的韵律解释
        4.2.1 引言
        4.2.2 韵律要求
        4.2.3 韵律解释
        4.2.4 后缀
第五章 篇章化手段之三——移位
    5.1 移位与篇章化
        5.1.1 移位在篇名中的表现
        5.1.2 移位对篇名性质和特点的体现
    5.2 粘合式偏正结构
        5.2.1 引言
        5.2.2 结构和音节因素
        5.2.3 组成因素
        5.2.4 余论
第六章 篇章化手段之四——标记
    6.1 语词标记
        6.1.1 语词标记及其作用
        6.1.2 语词标记面面观
        6.1.3 一个个案分析:篇名的中标记“话”
    6.2 标点标记
        6.2.1 添加标点
        6.2.2 删略标点
        6.2.3 一个个案:篇名中的冒号
        6.2.4 一个个案:篇名中的省略号
    6.3 其它
第七章 结语
    7.1 对本课题工作的总结
    7.2 本课题研究工作的不足
    7.3 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后记

(6)《<清史稿·艺文志>补编》著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03 王韬《瓮牖馀谈》
04 王韬《遁窟谰言》
05 王韬《淞滨琐话》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10 沈起凤《谐铎》
11 沈瓒《近事丛残》
12 李元復《常谈丛录》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14 宋咸熙《耐冷谈》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16 俞蛟《梦厂杂著》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18 俞樾《隐书》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21 孙橒《馀墨偶谈》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24 徐昆《柳崖外编》
25 徐崑《遁斋偶笔》
26 徐震《女才子集》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35 张贵胜《遣愁集》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39 雷琳《渔矶漫钞》
40 杨望秦《巽绎编》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42 叶承宗《耳谈》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46 刘世馨《粤屑》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50 缪艮《塗说》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52 双保《铁若笔谈》
馀论
参考文献
后记

(7)西昆体近现代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时期西昆派对西昆体的接受情况
    第一节 近代西昆派的形成与主要成员划定
    第二节 近代西昆派诸人对西昆体的接受讨论
        (一)李希圣
        (二)曹元忠
        (三)曾广钧
        (四)徐兆玮
        (五)张鸿
        (六)黄炳元
        (七)汪荣宝
        (八)孙景贤
        (九)杨无恙
        (十)钱仲联
    第三节 近代西昆派与宋初西昆体的诗学比较
        (一)同一性与继承性分析
        (二)差异性论述
    小结
第二章 近代时期其他诗派及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概况
    第一节 同光体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沈曾植
        (二)陈衍
    第二节 中晚唐派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樊增祥
        (二)易顺鼎
    第三节 诗界革命派诗人金天羽对西昆体的接受
    第四节 近代其他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郑献甫
        (二)钟秀
        (三)刘熙载
        (四)彭玉麟
        (五)俞樾、胡念修
        (六)吴汝纶、张佩纶
        (七)朱庭珍
        (八)谭宗浚
        (九)袁昶
        (十)严复
        (十一)何维棣、林翰
        (十二)邓镕、朱应庚
        (十三)胡汉民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时期对西昆体的接受概况
    第一节 对西昆体的肯定
        (一)赵熙
        (二)郭则沄
        (三)黄侃
        (四)李景康
    第二节 对西昆体的批判
        (一)袁佳榖
        (二)黄节
        (三)钱振锽
        (四)杨庶堪
        (五)赵元成
        (六)吴宓
        (七)吴用威
        (八)钱锺书
    第三节 余绍宋对西昆体的接受
    第四节 姚鹓雏对西昆体的接受
    第五节 杨鈡羲对西昆体的接受
    第六节 现代时期诸家对西昆体、三十六体等含义的辨析
        (一)海纳川
        (二)丁仪、随笔
    小结
第四章 从《西昆酬唱集》的传播看近现代时期对西昆体的接受
    第一节 近现代刻书家对《西昆酬唱集》传播的推动作用
        (一)伍崇曜
        (二)叶德辉
        (三)傅增湘
    第二节 《西昆酬唱集》在近现代传播时出现笺注本
        (一)郑再时《西昆酬唱集笺注》基本情况
        (二)王仲荦《西昆酬唱集注》基本情况
        (三)两个笺注本的对比分析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礼记》单篇别行研究 ——以《檀弓》《王制》《月令》《深衣》《投壶》为中心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单篇别行——《礼记》研究的另一维度
    一、《礼记》单篇别行的界定与研究现状
    二、《礼记》单篇别行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植弓》单篇别行研究
    第一节 《檀弓》单篇别行著作概述
        一、鉴赏性单篇别行著作概述
        二、鉴赏兼释经性单篇别行著作概述
        三、考证性单篇别行著作概述
    第二节 《檀弓》单篇别行著作举要
        一、鉴赏性单篇别行著作举要
        二、鉴赏兼释经性单篇别行著作举要
        三、考证性单篇别行著作举要
    第三节 《檀弓》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
        一、《檀弓》单篇别行的原因
        二、《檀弓》单篇别行的价值
    小结
第二章 《王制》单篇别行研究
    第一节 《王制》单篇别行著作概述
        一、阐释性单篇别行著作概述
        二、研究性单篇别行著作概述
    第二节 《王制》单篇别行著作举要
        一、阐释性单篇别行著作举要
        二、研究性单篇别行著作举要
    第三节 《王制》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
        一、《王制》单篇别行的原因
        二、《王制》单篇别行的价值
    小结
第三章 《月令》单篇别行研究
    第一节 《月令》单篇别行著作概述
        一、释经性单篇别行著作概述
        二、研究性单篇别行著作概述
        三、以《月令》物候为吟咏对象的文学作品概述
        四、“月令体”著作概述
    第二节 《月令》单篇别行著作举要
        一、释经性单篇别行著作举要
        二、考证性单篇别行著作举要
        三、以《月令》物候为吟咏对象的文学作品举要
        四、“月令体”著作举要
    第三节 《月令》单篇别行原因与价值
        一、《月令》单篇别行的原因
        二、《月令》单篇别行的价值
    小结
第四章 《深衣》单篇别行研究
    第一节 《深衣》单篇别行著作概述
        一、释经性单篇别行著作概述
        二、考证性单篇别行著作概述
        三、以“深衣”为吟咏对象的文学作品概述
    第二节 《深衣》单篇别行著作举要
        一、释经性单篇别行著作举要
        二、考证性单篇别行著作举要
        三、以“深衣”为吟咏对象文学作品举要
    第三节 《深衣》单篇别行的原因及价值
        一、《深衣》单篇别行的原因
        二、《深衣》单篇别行的价值
    小结
第五章 《投壶》单篇别行研究
    第一节 《投壶》单篇别行著作概述
        一、研究性单篇别行著作概述
        二、以“投壶”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概述
    第二节 《投壶》单篇别行著作举要
        一、考证性单篇别行著作举要
        二、以“投壶”为吟咏对象的文学作品举要
    第三节 《投壶》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
        一、《投壶》单篇别行的原因
        二、《投壶》单篇别行的价值
    小结
结语:《礼记》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
    一、《礼记》单篇别行的原因
    二、《礼记》单篇别行的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一:《礼记》其他诸篇单篇别行著作一览表
附录二:近四十年《礼记》研究现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中古灵宝经词语考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道經語言研究概況
        一、 道經語言研究的成果
        二、 道經語言研究的不足
    第二節 道教靈寶派及靈寶經簡介
        一、 道教靈寶派簡介
        二、 靈寶經的出世與傳承
        三、 三皇派及三皇經簡介
    第三節 本選題的意義
        一、 靈寶經的語言特點
        二、 本文的意義和價值
    第四節 本文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古靈寶經詞語考釋
    第一節 俗字誤字造成的難解詞
    第二節 具有道教特色的難解詞
        一、 表達道教特有概念的詞
        二、 道經特有的表示普通概念的詞
    第三節 假借造成的難解詞
    第四節 引申造成的難解詞
    第五節 其他難解詞
第三章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A:《道藏》靈寶經異文及訛誤校勘
附錄 B:《中華道藏》字詞及句讀訛誤校勘
個人簡歷

四、(群言拾闻)用法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群言拾闻)用法介绍[J]. 张祖忻. 外语电教, 1982(04)
  • [2]中古胡姓家族研究 ——以族源、地域、文化为中心[D]. 龙成松. 武汉大学, 2016(06)
  • [3]晚清《四书》学著述及其出版研究[D]. 徐晓楚.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1)
  • [4]朱子诗经学考论[D]. 陈才.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5]汉语篇名的篇章化研究[D]. 刘云. 华中师范大学, 2002(02)
  • [6]《<清史稿·艺文志>补编》著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7]西昆体近现代接受史研究[D]. 曾莉.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8]《礼记》单篇别行研究 ——以《檀弓》《王制》《月令》《深衣》《投壶》为中心考察[D]. 毋燕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9]中古灵宝经词语考释[D]. 忻丽丽. 南开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群聊拾音)用法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