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方法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

两种不同方法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

一、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人均GNP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侯草草[1](2021)在《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要素错配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

穆淑慧[2](2021)在《我国向“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建勋,翟春晓[3](2015)在《投资发展周期:新兴市场国家的检验与拓展》文中研究说明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针对新兴市场国家投资发展周期的研究成果却相对较少。本文重新思考传统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假设前提,尝试检验新兴市场国家投资发展周期的独特性。运用13个新兴市场国家1993—2012年的数据,本文发现:新兴市场国家在整体上处于投资发展周期的前三阶段。但是,在发展态势上,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对外投资和吸引外资都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态势,而净对外投资额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态势;在发展阶段上,这些国家在投资发展周期的前三阶段其对外投资都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这与传统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所揭示的并不相同,本文尝试对此进行了理论解释。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柳博[4](2004)在《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际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衡量高等教育规模及发展水平的主要参数之一,它通常用某一国家或地区的高等学校注册学生(在校生)人数与规定年龄组人口数的比率来表示。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将高等教育规模分为3个层次:如果一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表示该国高等教育处于"精英阶段";如果超过15%,则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达到或超过50%,则为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按照这种方法,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到2002年刚超过14%.仍处于高等教育的"精英阶段"。根据1999年《世界发展指标》统计数字,1996年世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平均水平为19%,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为14%。因此,直观地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相对偏低。

施锡铨,李晓洁[5](2002)在《人均GNP的汇率、购买力平价比较及ρ指标的建立》文中认为

成都市课题组[6](2000)在《成都市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课题的研究报告》文中认为 本课题是由四川师范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牵头,有成都、深圳和南充三个市参加,于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立项的“九·五”教育科研课题。根据总课题组关于“三个市可以分别组织分课题组,按谢家训同志拟定总课题组一致通过的研究方案,分别独立开展研究活动”的意见,成都市课题组于1997年春天开始了研究工作。在各有关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下,课题组同志团结协作,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已基本上完成研究任务,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和成果,报告如下。

吕书正[7](2000)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现代化发展的视角,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内容是:一、考察了传统文化典籍和人民日常生活语言中“小康”的内涵和演变,分析了 “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概念的提出及其新的时代内涵,阐 述了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及其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 本文首先探讨了传统文化典籍和人民日常生活语言中“小康”思想内涵及演变,认为,在当代中国,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是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遗产,使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些政治和理论概念更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个范例。它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的设计,它的提出,是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相联系的。 从1975年全面整顿时起,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面对长期以来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所导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挫折,尤其是新的“左”倾冒进所造成的动荡和损失,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客观实际,面对中国与世界发达水平的巨大差距,邓小平冷静思索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循此思路,在1979年12月,把中国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末的发展目标第一次定位于小康社会。 邓小平不仅提出“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而且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本文分析指出:第一,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思想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时代内涵的新概念;第二,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深刻反思建国以来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教训,立足中国现实国情而提出的描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阶段性发展目标的新概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具有丰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内涵;第三,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放眼世界现代化发展大势,结合中国具体特点而提出的富有时代性、开放性的新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第四、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构想的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概念;第五,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将民族复兴梦想和民生幸福追求融为一体而提出的展现中华民族雄心壮志的新概念。 从“小康”概念的提出到小康社会思想的系统形成,经历一个酝酿和发展过程,是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反复思索的产物。这一过程中,他所描绘的小康社会n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座社会的发展蓝图,所确立的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基本原则、方针政策,所阐述的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伟大意义,构成了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内容。 小康社会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指出:从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看,小康社会思想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和体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来看,小康社会思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了;从社会主义本质论来看,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深人思考的一个成果,是分阶段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的一个的具体体现。二、M颁的历蛐角,W4了建目50年来的的是波革砒以来,申同经沸 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翟;重协90邻奔小糜进程进行了量化评估和理佑 抑,作出了到2000 t中目可以完成第二步战咯目标,初步遇入JdD幽会 总体判断,提出了进入小糜社会时玉特解决的遗口问兄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时起到 1978年,中国一直处于贫困状态,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1978年,我们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坚实步伐,制定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飞跃前进的历史时期。到1990年,撕1]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基本解决贫困问题,步入了温饱社会,这就使我们进而向小康社会迈进,获得了更为坚实的基石。 进入90年代,党中央及时作出奔小康的战略决策,要求用十年时间实现从温饱社会到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为此,党和国家还就奔小康作出了全方位的战略部署,椎动当代中国向小康社会历史阶段迅速推进。 本文在对小康标准研究成果评介的基础上,主要基于国家统计局的小康生活指标体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选择主要指标,依据有关统计数据,对叨年代奔小康的实践进程进行量化评估。研究表明,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己实现了小康,农村居民己接近小康;同时,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加速,若干指标可以达到小康标准。预计到2000年底,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平均水平将初步达到小康社会的起始水准,从而跨入小康社会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在量化评估的基础上,本文还对奔小康进程中的难点进行了理论?

郭克莎[8](1996)在《论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文中提出 在“九五”时期至2010年,要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问题是把握好经济增长的速度,处理好增长速度与增长质量的关系。因此,本文试图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经济增长速度比较的两种方法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除了与自身的历史水平相比之外,更多地是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衡量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摆脱贫困和落后的局面,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总是要进行经济增长速度的国际比较,并尽量实现较快的增长速度。然而,在比较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经济增长很快的国家,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并不快;而另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同,但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却很不一样。

冯海发[9](1995)在《经济发展与反哺农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反哺农业的国际一般经验和理论推理,对我国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才能反哺农业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文章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尚未进入反哺农业阶段,我国尚不具备对农业进行普遍补贴的条件,反哺农业政策出台的时机还不成熟,还不能从总体上实施反哺农业政策。目前的现实选择应当是:实施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政策,实现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

郭恩才[10](1995)在《人均GNP的计算与国际比较》文中研究表明 尽管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一再申明:“人均GNP本身并不代表或作为衡量一国福利或发展成就的尺度”,但该指标却无不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是因为:第一,人均GNP(或GDP)即使不是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唯一指标,也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第二,许多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用该指标来区分富国和穷国;第三,不同国家的人均GNP(或GDP)水平数据,也是国际组织用来决定其是否有资格得到贷款、援助或其它资金,或决定得到这些贷款、援助或资金的条件的依据;第四,不同国家的人均GNP(或GDP)的水平也可全部或部分地决定一个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对该组织交纳会费的数额.众所周知,GNP(或GDP)是SNA中的核心指标,一国只要建立了相应的统计体系,用

二、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人均GNP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人均GNP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3)投资发展周期:新兴市场国家的检验与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理论框架和文献综述
    (一)理论框架
    (二)文献综述与评价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四、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
    (一)人均GNP与吸引外资、对外直接投资和净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
    (二)稳健性检验
五、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4)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2 分类建立回归方程
10000美元)的回归方程'>2.3 发达国家(人均GNP>10000美元)的回归方程
3 引入虚拟变量,建立总回归方程
4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模拟及分析

(5)人均GNP的汇率、购买力平价比较及ρ指标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对汇率、购买力平价折算的人均GNP值的秩相关分析
三、汇率与购买力平价法的修复——ρ指标
    (一) ρ指标的涵义
    (二) ρ关于各国的分布值
    (三) 关于ρ的分析
四、结论与局限

(7)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小康社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中“小康”思想的源流及演变
        一、 “小康”思想溯源
        二、 古代“小康”内涵的演变
        三、 近代“小康”思想的发展
        四、 人民日常生活语言中“小康”的内涵
    第二节、 小康社会在当代中国的新内涵
        一、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设计
        二、 邓小平赋予“小康社会”以马古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第三节、 小康社会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
        一、 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
        二、 小康社会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章 从贫困落后到小康社会——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第一节、 跨越贫困:第一步战略目标
        一、 艰难的历史行程
        二、 伟大的历史成就
    第二节、 奔向小康:第二步战略目标
        一、 党和国家关于奔小康的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
        二、 90年代奔小康进程的现状分析和前景展望
    第三节、 初步进入小康社会时亟待解决的遗留问题
        一、 大力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二、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三、 重点解决由下岗所引起城市新的贫困问题
第三章 建设小康社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工程
    第一节、 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一、 全面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二、 逐步实现生产力比较发达基础上的共同富裕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
        四、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五、 形成比较成熟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二节、 建设小康社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
        一、 第一个十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二、 第二个十年:建成宽裕型小康社会
        三、 再一个三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三节、 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二、 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不利因素
    第四节、 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
        一、 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二、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五、 建立动态制衡机制,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
        六、 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
第四章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小康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国际比较的方法和内容
        一、 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国际比较的方法考察
        二、 对小康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国际比较的思路和内容
    第二节、 进入小康社会前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点水平的国际比较
        二、 改革开放起步时中国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三、 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时中国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 中国小康社会在世界的位置
        一、 小康社会起点水平的国际比较
        二、 小康社会中期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三、 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第四节、 正确认识21世纪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一、 关于21世纪中国发展前景的观点评析
        二、 小康社会发展与中国的崛起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导师修改稿样
后记

(8)论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增长速度比较的两种方法
二、绝对增长速度与相对增长速度的比较
三、绝对速度与相对速度不一致的原因
    1. 官方汇率的调整。
    2. 币值的变动。
    3. 质量因素的影响。
四、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质量的关系

四、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人均GNP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要素错配的影响研究[D]. 侯草草.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我国向“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 穆淑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投资发展周期:新兴市场国家的检验与拓展[J]. 陈建勋,翟春晓. 财贸经济, 2015(02)
  • [4]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J]. 柳博. 中国考试, 2004(04)
  • [5]人均GNP的汇率、购买力平价比较及ρ指标的建立[J]. 施锡铨,李晓洁. 统计研究, 2002(02)
  • [6]成都市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课题的研究报告[J]. 成都市课题组.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0(07)
  • [7]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D]. 吕书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00(01)
  • [8]论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J]. 郭克莎. 经济研究, 1996(01)
  • [9]经济发展与反哺农业[J]. 冯海发. 学习与探索, 1995(06)
  • [10]人均GNP的计算与国际比较[J]. 郭恩才. 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 1995(04)

标签:;  ;  ;  ;  ;  

两种不同方法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