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行长负责制下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论文文献综述)
秦伟新[1](2018)在《市场决定视角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2014年是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1))组建20周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也成立十年有余,既需要全面总结经验教训,也亟需探究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目前关于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研究,基本上是依据政策性金融理论和开发性金融理论分别展开的。从理论上看,政策性金融理论和开发性金融理论都是中国本土的学术原创,还需要结合经济社会学等理论学说进一步完善并寻求理论创新,这也是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构建更具东方与中国特色和环境需要的经济学金融学理论的迫切需要。所以,文章不仅有助于繁荣和推进发展金融学及政策性金融理论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当前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政策性职能”的强化及回归,以办成真正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一百年来,现代意义上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共同经历了创立、发展、变革与完善等历史阶段,虽然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因各自历史、政治、文化、经济和制度的差异而各有不同,但从理论上看,政策性金融本身又具有其内在的、必然的、一般性的规律。本文按照“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实证分析→经验借鉴→体制构建”的研究思路,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历史检验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系统和多种计量软件综合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从基于市场决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理论分析范式创新、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市场决定与“三行一保”(2)的发展进程与改革动因、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中的国家治理机制建设、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理论与实践发展、推进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等六大核心内容方面,立足市场决定视野,跨学科创新性地研究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市场决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理论分析范式。主要是阐述本研究的主要理论根基即市场决定理论及相关理论;依据政府和市场关系理论,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基本理论范畴进行再界定,阐述本研究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政策性金融与相关理论范畴比较的基础上,基于市场决定理论提出新的政策性金融观,力图构建能体现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理论基础。其次,对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效率水平进行测度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在归纳分析我国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体制变迁的基础上,采用社会合理性和经济有效性相结合并以前者为重点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二元结构分析方法,创新性提出社会合理性范畴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进行理论实证分析。然后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实证分析其经济有效性水平,以及影响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实证基础。第三,以我国目前的主要政策性金融机构“三行一保”为研究对象,先分别分析其各自不同的发展进程、现状问题和改革动因,其次运用PEST-SWOT法对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面临的宏观环境因素和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第四,研究了适应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中的国家治理机制问题。从制度嵌入性视角探析国家建设与非市场治理机制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影响方式、相互关系及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立法、政策扶持与补偿机制和外部差别监管体制等方面,探讨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中国家治理机制的实现路径。第五,采用国际比较研究方法,梳理分析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理论与实践发展及最新动向。重点围绕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和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对国外相关的政策性金融组织基本理论、政策实践、最新动向、主要特点及其经验教训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较研究和借鉴,并得出对我国有益的若干深刻启示。第六,是推进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方案选择与对策研究。首先,对基于不同视阈、不同立场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方案进行归纳、比较和评析;其次,以市场决定为导向,参考社会企业模式和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相关经验,分别探讨“三行一保”的改革方向及目标、职能定位以及相应的改革创新模式;最后,结合国际经验和本土特色考量,提出可供政府制定政策参考的有针对性地改革和发展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对策建议,以期产生实际的政策咨询价值。本成果的创新点或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理论视角新。研究紧扣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要精神,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市场规则与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创新之间的耦合机制,结合组织社会学、国家治理、开发性金融等相关理论,从而提出了市场决定理论,即让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二是研究内容新。从机构自身和国家治理内外两大系统着手,多角度全面研究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路径机制;以突出社会合理性特征的政策实现度评价为重点,创新性设计政策性金融机构指标体系,并进行社会合理性问题的理论实证等,从而实现由单一的经济有效性分析,向社会合理性和经济有效性二元分析的新探索。三是应用对策新。对比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最新实践并借鉴其经验和教训,深入探讨中国政策性金融服务供给现状、需求影响因素,从具体实证中观察总结出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规律和改革最佳方案,既有理论方案对比分析,又结合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机构改革发展的创新模式,从而使对策更具可行性和针对性。
肖萌[2](2014)在《内部审计在中央银行治理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内部审计在中央银行的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中的作用分析,认为内部审计在中央银行治理的各个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其中,内部审计在中央银行内部治理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决策机制、分支机构建设等若干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在中央银行增强透明度、完善问责制、提高独立性等方面也起到一定作用。
安起雷[3](2011)在《金融系统廉政工作的难点及对策》文中指出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近年来金融行业大案要案频发。从案情分析看,金融腐败的基本表现形式主要是,有些金融从业人员利用审批特权寻求"腐败租金",利用核心机密换取"腐败收益",利用现职权力获取"腐败期权",利用职务便利谋求"腐败利益",利用单位"小金库"进行集体的商业贿赂与贪渎
韩泽县[4](2010)在《完善农信社公司治理的建议——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为案例》文中指出按照监管部门相关法规要求,滨海农商行公司治理将坚持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创新为主线,巩固滨海农商行公司治理已经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公司治理建设,重点解决公司治理中科学决策的系统性问题,解决传导机制的流畅和衔接问题,解决决策执行的细化落实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问题。
宋磊[5](2009)在《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与运行成效研究》文中提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除依靠国家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外,很大部分应来自于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社会资金的支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机构,在支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国以来,历经半个世纪的制度变迁,特别是自国发【2003】1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的颁布实施,揭开了新一轮农信社试点改革的序幕,产权制度改革是此轮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迄今,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历时5年有余,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实践运行中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此,深入研究此轮农信社产权制度的改革进程,全面反映和客观评价其试点改革的运行成效,旨在巩固改革成果,纠正实践运行中的偏差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改革与深化农信社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的政策性建议。这对于促进我国农信社改革成为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现代农村金融企业,全力支持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合作经济理论、产权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农业经济学、金融学、博弈论等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实证调研(发放调查问卷与实地走访座谈相结合)、数量经济研究、定性规范分析(系统分析、对比分析、图析分析、因果分析和归纳演绎)等方法,以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与运行成效为研究主线,阐述了我国农信社产权制度变迁的规律性及其特征;总结、归纳了自2003年以来新一轮农信社产权制度试点改革的运行状况,依据国发15号文件的政策目标,自行设计了一套针对“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与运行成效”评价的共计8个层面30余项指标体系,以山东、江苏、上海等地农信社的改革与运行状况作为实证分析依据,对此轮农信社试点改革中不同产权制度及其组织形式的实践状况与运行成效作出了较为全面客观的反映和系统评价。肯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对其间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原因探讨;在借鉴国外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以深化农信社股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内控制度,全面提升运行成效为重点的基本理论框架与对策体系。本研究的主体框架与内容:第一、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阐明本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结构安排与主体框架等内容;并对研究对象的范围予以界定和说明。第二、对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等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的阐述。第三、按照历史演进的逻辑,回顾了我国农信社产权制度的变迁。第四、对农信社产权制度与组织形式改革的现状及其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阐释了股份合作制这一中国特色的产权制度在我国的制度适应性和必要性问题。第五、以山东、江苏、上海等地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实地调研资料为依据,着重对2003年新一轮试点改革以来,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现状与运行成效作出了实证分析。第六、基于前述研究的相关结论,对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趋势与组织体系架构等问题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新见解。第七、在归纳借鉴国外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与建设我国农信社产权制度的相关政策性建议。第八、对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予以梳理,并指出了尚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主要研究结论与观点:1、农村经济决定农村金融,农村金融反作用于农村经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农信社应当且只能采取不同类型的产权制度及其组织形式,这是符合农村客观经济规律及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股份合作制产权制度有其特殊的制度必要性和适应性,是适于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产权制度,因而得以在大多数农信社中推广适用;并经实践证明,对于促进我国农信社的改革和发展,推动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2、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应坚持“因地、因社”制宜的原则,多种产权制度及其组织形式并存。本研究通过对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三种产权制度及其组织形式(县一级法人体制、县乡二级法人体制<极少>、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制度现状、特征、运行成效等方面的理论分析、比较和实证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合作制适宜于我国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农信社;股份合作制适宜于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的农信社;股份制适宜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信社。其中,尤以股份合作制这一中国特色的产权制度在农信社实施的制度背景和运行成效作为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3、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效显着,但问题仍存。本研究通过对全国首轮试点改革省份:山东、江苏、上海等地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状况的实地调研、资料搜集、统计汇总、计量检验和实证研究,得出:一方面,总体上讲,此轮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毋庸置疑的成绩。另一方面,改革中亦存在诸多问题与矛盾:股权设置仍存“禁锢”,法人治理结构及其功能发挥的“形式重于实质”;经营效益提升的政策依赖度偏高;贷款质量改善的成本过大;行业管理体制不顺;内控与激励-约束机制的落实程度尚待进一步提升等。于此基础上,对新一轮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状况和运行成效作出了客观反映与系统评价。构成了本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4、结合实证研究的结论,对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趋势与组织体系架构进行了探讨:(1)近阶段,农信社应稳定现存的产权制度及其组织形式,苦练“内功”,利用有利时机,扩充资本实力,提升综合竞争力。长远而论,个别地区,可以实施规范的合作制金融组织形式;农信社股份合作制及其组织形式是我国体制转型时期的产权过渡,最终将向组织形式多样、经营特色明显的股份制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发展。(2)提出了“三级”农信社整体组织体系架构的设想。并对各级农信社系统构成及其职能定位进行了论证和阐释,力图妥善解决目前农信社行业管理体制中的制度安排困境,健全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其功能发挥,实现可持续发展。(3)农信社产权制度建设的监管体制创新。从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二个层面对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几点设想。构成了本研究的创新点。5、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的政策性建议。首先归纳和借鉴了国外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先进经验与启示,结合前述章节对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和相关结论,提出了建设与完善农信社产权制度的政策性建议:(1)从规范股权设置、发挥“三会一层”功能实质,健全农信社“职工大会民主管理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农信社产权制度及其法人治理结构。(2)健全与完善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机制。根据农信社信贷业务的不同性质,分别在财政贴补息、利率优惠、货币政策与银行业监管等多方面给予农信社不同的扶持和保障。(3)建立健全农村信用社制度运行法规。
梅世文[6](2007)在《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开发性金融如何支持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作为开发性金融的践行者,国家开发银行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重要作用,通过融资推动,已经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本项研究从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内涵、运行机理以及国内实践经验出发,借助金融发展理论和国外开发性金融的比较分析,力图探讨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对我国农村资金借贷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两个市场以及支持制度的分析,诠释了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容、路径和模式。利用计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开发性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绩效分析和评价,认为开发性金融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支持作用。几年来国家开发银行通过对县域经济的融资推动实践也明示,开发性金融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项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第一,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如何运用开发性金融的原理建立农村金融体系。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关键要建设健康的金融体系。健康的金融体系可以有效地进行资本要素配置,同时解决市场空白、缺损和体制落后等深层次问题,使农村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开发性金融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主要体现在市场、制度和信用建设上。开发性金融作为连接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通过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建立“三台一会”,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打通融资瓶颈,弥补市场缺损的作用,构建融资平台,消除融资风险,创建良好的农村融资环境、健康的农村金融体系。第二,系统论证了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模式的选择。开发性金融把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并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不断创新融资模式来支持新农村建设,探索开发性金融支持县域经济乃至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模式,即:通过科学发展规划、优先建设平台市场,构建新的“两台一会”(新农村建设融资平台、担保平台和银企政联席会)和管理资金覆盖的模式,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协调开行、市县政府、平台三者之间的关系,建设健全、高效的市场体系和制度体系,有效防范、规避和控制风险,这是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第三,探讨了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绩效评价方法。通过运用开发性金融多年来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融资支持的历史数据为样本进行的定量分析,系统论证了绩效评价方法及其在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由此可见,开发性金融支持建立新农村金融体系,选择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模式,并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许振珊[7](2006)在《银校信贷风险防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银行与高校开展信贷合作,既缓解了我国高等学校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也是商业银行积极开拓市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现实选择。从本质上看,银校合作的出现是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外在原因所致,是商业银行和高等院校微观行为调整和内在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银校互动具有“双赢”效果。但是,银校信贷合作的风险也随着银校合作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增加,积极防范和化解银校信贷风险已经成为现阶段高等学校和商业银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首先对银校信贷合作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银校信贷风险防范的理论依据,即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并在分析银校信贷合作的必要性及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银校信贷合作中巨额资金授信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从高等学校、商业银行、外部环境等三个方面剖析了银校信贷风险生成的原因,提出防范和化解银校信贷风险的具体对策,以保证银校信贷合作在规范、有序的轨道上稳健运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金融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王文才[8](2006)在《金融稳定结构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稳定在国内外金融界是一个比较前沿的理论课题,也有较高的实践价值。金融稳定是相对于金融不稳定而言的,金融不稳定往往是由各种金融风险造成的,而金融风险主要是由经济主体特别是金融机构的活动所产生的。由于经济和金融机构及其活动的多样性、联系性和复杂性,导致金融风险对金融稳定影响的多样性、联系性和复杂性,也使得金融稳定成为一种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状态。这样的结果又是与整个社会环境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包括法律环境、产业环境、政府环境、社会保障环境等,共同构成了类似人体生命的运行系统。金融稳定结构体系就是以整体的、结构性的、相互联系的和动态性的方法,对金融稳定现象进行研究的分析框架,以期提供有效的金融稳定实现路径和方式。本文以“金融稳定”为核心,按金融系统要素对金融稳定影响的重要性逻辑关系,依次为基础递进式构建金融稳定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即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结构体系、银行体系稳定与金融稳定,金融市场稳定与金融稳定,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金融宏观调控与金融稳定,金融法律制度与金融稳定,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健全与金融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与金融稳定,社会保障体系与金融稳定,并分别展开论述:1)第一章主要对金融要素的演变和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概览,以便于正确和深刻理解“金融”的内涵;同时,指出国际政治经济制度对金融活动在整体上和根本上的制约作用。2)第二章集中论述了银行系统的稳定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分析了四个对银行体系稳定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银行制度、银行竞争力、银行风险识别和预警、银行风险处置,并对四个因素的构成、功能、风险进行了国际比较,提出了中国相应的完善对策和政策建议。3)第三章分析了金融市场的稳定与金融稳定的关系。重点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和结构以及中国证券市场的缺陷及其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外汇市场、游资和反洗钱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并对中国如何保持金融市场稳定提出了对策建议。4)第四章主要对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对银行监管,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对金融市场监管进行了国际比较,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勾勒出如何规范监管并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的分析框架,进一步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发展历程、制度缺陷和改革方向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5)金融宏观调控主要包括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财政部门的宏观调控、政府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等内容。在国际视界范围内对以上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是第五章的主要内容。6)第六章对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的法律制度,对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对金融市场交易法律制度,对金融犯罪处罚法律制度等进行了国际比较,并从完善性、渐进性和市场经济改革的不可逆转性等方面对中国金融法律建设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7)第七章对社会诚信体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数据在金融诚信体系中的作用、政府政策对金融诚信体系的影响、金融诚信体系的有关法律问题等内容进行了探析。特别是分析了如何建立健全个人和公共社会诚信体系及其对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防范作用和对维护金融稳定的积极作用。8)第八章认为,政治经济制度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是金融稳定结构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对部分国家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比较,以分析经济政治制度因素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对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方向的正确性、方式的适当性和措施的有效性等有积极的借鉴意义。9)作为对金融稳定结构体系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对社会保障体系理论和实践进行国际比较,对其资金筹集、应用等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进行深度分析,也有相当强的政策含义和实践功效。这是第九章的主要内容。以上九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和区别、彼此渗透和影响的共同体,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生命共生体关系。由于功能不同,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但绝不存在熟轻熟重的区别。任何一个方面出现比较大的问题,都可能使得整体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李晨光[9](2005)在《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成本认定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入世和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进程也进一步加快。但是,目前资源配置的结构矛盾和资源配置的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制约国有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透析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低下的成因,我们不难发现,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问题,是影响其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各大国有商业银行虽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效果并不明显。本文从分析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建立成本认定制的意义和方法,并深入分析实施成本认定制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实施成本认定制,应采取全面成本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实现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郑晖[10](2004)在《郑晖同志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全国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会议上的讲话》文中认为 这次全国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会议,首先传达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各分行汇报了贯彻落实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夏秋季粮棉油收购信贷资金供应和管理的有关情况,并对农发行的综合改革谈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下面,我就农发行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秋季粮棉油收购信
二、试论行长负责制下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行长负责制下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论文提纲范文)
(1)市场决定视角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析 |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基于市场决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理论分析范式 |
2.1 市场决定理论 |
2.1.1 市场决定范畴界定 |
2.1.2 市场决定理论的基本内容 |
2.1.3 市场决定对政策性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2.1.4 与本研究相关的其他主要理论 |
2.2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基本理论范畴的界定 |
2.2.1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概念 |
2.2.2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定位 |
2.2.3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内涵 |
2.2.4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识别标准 |
2.2.5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边界 |
2.3 基于市场决定的新政策性金融观 |
2.3.1 政策性金融理论创新的突破口 |
2.3.2 新政策性金融观的提出 |
第3章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 |
3.1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体制演进及效率分析方法 |
3.1.1 我国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的变迁 |
3.1.2 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的二元结构分析 |
3.2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社会合理性分析 |
3.2.1 社会合理性的科学内涵 |
3.2.2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社会合理性内涵和评价指标 |
3.2.3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社会合理性问题的理论实证分析 |
3.3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济有效性分析 |
3.3.1 政策性金融机构经济有效性分析的方法—Malmquist指数及分解 |
3.3.2 政策性金融机构经济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3.4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的影响因素 |
3.4.1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的问卷调查与因素分析 |
3.4.2 影响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水平的因素分析 |
3.5 中国政策性机构效率水平和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第4章 市场决定下政策性金融机构创新改革的动因与环境分析 |
4.1 市场决定视角下―三行一保‖的改革发展进程及评析 |
4.1.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发展评析 |
4.1.2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改革发展评析 |
4.1.3 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发展评析 |
4.1.4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改革发展评析 |
4.2 市场决定下―三行一保‖创新改革的动因分析 |
4.2.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动因分析 |
4.2.2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改革动因分析 |
4.2.3 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动因分析 |
4.2.4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改革动因分析 |
4.3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发展态势 |
4.3.1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面临宏观环境的PEST分析 |
4.3.2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面临发展态势的SWOT分析 |
第5章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国家治理机制分析 |
5.1 国家治理在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机理 |
5.1.1 国家治理的内涵 |
5.1.2 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与国家治理的内在关系和机理分析 |
5.1.3 国家治理机制在政策性金融机构创新改革中的实现路径 |
5.2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依法治理机制 |
5.2.1 依法治国与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内在关系 |
5.2.2 国家对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立法责任和原则 |
5.3 政府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与补偿机制 |
5.3.1 客户群体公共战略性与构建扶持补偿机制的基本依据 |
5.3.2 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扶持与补偿机制的构建原则与方式 |
5.4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外部差别监管体制机制 |
5.4.1 政策性金融机构实行外部差别化监管的根本原因 |
5.4.2 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外部差别化监管的基本原则 |
5.4.3 政策性金融机构构建外部差别化监管体制机制的主要内容 |
第6章 市场决定下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理论与实践发展 |
6.1 基于市场原则的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理论思想 |
6.1.1 国外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概念认知不尽统一 |
6.1.2 国外关于政策性金融组织理论体系的的基本内容 |
6.2 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基于市场的改革发展及最新动向 |
6.2.1 国别视角下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的最新发展实践 |
6.2.2 综合视角下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实践及最新动向 |
6.2.3 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改革发展的特点 |
6.3 国外相关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
6.3.1 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国外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态势 |
6.3.2 以市场决定理论为基石科学认识政策性金融的相关边界和范畴 |
6.3.3 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扎实推进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 |
6.3.4 打造更具中国特色的2.0版本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
第7章 推进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方案选择与建议 |
7.1 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不同方案的比较和评析 |
7.1.1 战略客群视角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不同方案比较 |
7.1.2 治理水平视角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不同方案比较 |
7.1.3 综合视角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不同方案的评析 |
7.2 基于市场决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模式和政策建议 |
7.2.1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创新模式 |
7.2.2 创新推动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内部审计在中央银行治理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央银行治理的概念 |
二、内部审计在完善中央银行外部治理方面的作用 |
(一) 在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方面的作用 |
(二) 在增强中央银行透明度方面的作用 |
(三) 在完善中央银行问责制方面的作用 |
三、内部审计在加强中央银行内部治理方面的作用 |
(一) 在中央银行内部控制方面的作用 |
(二) 在中央银行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 |
(三) 在中央银行财务管理方面的作用 |
(四) 在中央银行决策机制方面的作用 |
(五) 在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建设方面的作用 |
四、结论 |
(3)金融系统廉政工作的难点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真正从体制上落实金融企业法人治理机构。 |
二、加强内部控制及其约束。 |
三、进一步改革金融业行政管理体制。 |
四、在制度上构建金融领域反腐败的长效机制。 |
五、建立和完善以民主化治理为核心的权力运行机制和制度,规范权力的正确行使。 |
(5)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与运行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简要评述 |
1.3 研究的基本目标、逻辑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内容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与说明 |
2 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信用合作与合作金融的相关理论 |
2.2 产权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2.3 制度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2.4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
3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变迁 |
3.1 农村信用社试办、推广与调整阶段(建国初期到1958 年“大跃进”前夕) |
3.2 农村信用社在曲折中前进的阶段(1958 年至1979 年) |
3.3 农村信用社在改革调整中发展的阶段(1980-1996 年8 月) |
3.4 农村信用社的独立发展阶段(1996 年8 月至2003 年6 月) |
3.5 农村信用社新一轮试点改革与深化发展阶段(自2003 年6 月至今) |
3.6 本章小结 |
4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及其组织形式的特征比较分析 |
4.1 合作制及其产权组织形式的特征分析 |
4.2 股份合作制及其产权组织形式的特征分析 |
4.3 股份制及其产权组织形式的特征分析 |
4.4 三种产权制度及其组织形式的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及其组织形式改革与运行成效的实证分析 |
5.1 合作制及其产权组织形式改革与运行成效的实证分析——落后地区农信社为例 |
5.2 股份合作制及其产权组织形式改革与运行成效的实证分析——山东省农信社为例 |
5.3 股份制及其产权组织形式改革与运行成效的实证分析——江苏、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为例 |
5.4 本章小结 |
6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趋势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
6.1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探索 |
6.2 农信社产权制度及其组织体系整体架构的设想 |
6.3 农村信用社监管体制的创新 |
6.4 本章小结 |
7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的政策性建议 |
7.1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建设经验的借鉴及启示 |
7.2 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及其法人治理结构 |
7.3 科学构建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扶持体系 |
7.4 建立健全农村信用社运行法规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1 研究结论概要 |
8.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
9 附录 |
9.1 2006-2008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状况的调研问卷摘要 |
9.2 山东省社科《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试点改革研究》课题报告摘要 |
9.3 农村信用社重点课题《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课题报告摘要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6)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村金融研究现状 |
1.2.2 政策性金融研究现状 |
1.2.3 开发性金融的研究现状 |
1.2.4 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和理论创新 |
1.4.1 论文结构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内涵及其国际比较 |
2.1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2.1.1 市场失灵及政府干预经济的必然性 |
2.1.2 政府干预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 |
2.2 政府在经济体制转轨中的职能 |
2.2.1 经济体制转型的含义 |
2.2.2 政府职能的内涵 |
2.2.3 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及其实现方式 |
2.2.4 转型期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
2.3 金融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开发性金融理论 |
2.3.1 金融发展理论述评 |
2.3.2 金融发展中政府的作用 |
2.3.3 金融发展理论与开发性金融理论的逻辑分析 |
2.4 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内涵 |
2.4.1 开发性金融的内涵界定 |
2.4.2 开发性金融的特征 |
2.4.3 开发性金融的功能 |
2.5 国际政策性金融的实践 |
2.5.1 发达国家开发性金融发展模式 |
2.5.2 赶超型国家开发性金融发展模式 |
2.5.3 发展中国家开发性金融发展模式 |
2.5.4 经济转轨国家开发性金融发展模式 |
第三章 我国开发性金融的形成与发展 |
3.1 中国政策性金融的产生 |
3.1.1 中国政策性金融产生的背景 |
3.1.2 中国政策性金融的产生 |
3.2 由政策性金融向开发性金融的演变 |
3.2.1 政策性金融阶段 |
3.2.2 制度建设阶段 |
3.2.3 开发性金融阶段 |
3.3 我国开发性金融的发展状况 |
3.3.1 发展阶段 |
3.3.2 发展状况 |
3.3.3 中国开发性金融实践的理论总结 |
第四章 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
4.1 我国“三农”问题及新农村建设战略 |
4.1.1 我国的“三农”问题 |
4.1.2 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 |
4.1.3 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农村金融体系脆弱 |
4.2 新农村建设的融资机制 |
4.2.1 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分析 |
4.2.2 我国农村金融的资金需求分析 |
4.2.3 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制度供给分析 |
4.3 开发性金融支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
4.3.1 目前新农村建设对金融需求的主要障碍 |
4.3.2 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
4.3.3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想 |
4.3.4 开发性金融建设农村金融体系 |
4.4 开发性金融融资支持新农村建设 |
4.4.1 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 |
4.4.2 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动态互补 |
4.4.3 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合作 |
4.4.4 开发性金融职能的新体现—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 |
第五章 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模式 |
5.1 开发性金融的运行目标与指导思想 |
5.1.1 开发性金融的运行目标 |
5.1.2 开发性金融的指导思想 |
5.2 开发性金融的运行基础 |
5.3 开发性金融的运行模式 |
5.3.1 政府选择项目入口 |
5.3.2 开发性金融孵化 |
5.3.3 实现市场出口 |
5.4 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模式 |
5.4.1 坚持科学发展规划先行 |
5.4.2 以平台市场建设为先导 |
5.4.3 立足管理资金全面覆盖 |
5.4.4 注重融资计划滚动推进 |
第六章 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绩效评价 |
6.1 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
6.1.1 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
6.1.2 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
6.2 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
6.2.1 县域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
6.2.2 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县域经济 |
6.2.3 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立足点和对策 |
6.3 开发性金融支持经济建设的绩效评价 |
6.3.1 计量分析研究的技术和方法 |
6.3.2 计量分析的指标选取和数据处理 |
6.3.3 开发性金融、基础设施投资、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
6.4 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 |
第七章 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案例 |
7.1 开发性金融支持山东肥城进行新农村建设 |
7.2 开发性金融通过建立合作联合体支持四川县域经济建设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银校信贷风险防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银校信贷风险防范的理论依据 |
一、银校信贷合作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 银校信贷合作概念 |
(二) 高等学校性质及运营特点 |
(三) 高等学校负债概念及其性质 |
(四) 高等学校负债风险概念 |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一)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 |
(二)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管理原则 |
(三) 贷款风险管理的内容和程序 |
第三章 银校信贷合作的必要性及意义 |
一、银校信贷合作的必要性 |
(一) 高校教育跨越式发展中的资金短缺 |
(二)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向与困惑 |
二、银校信贷合作的意义 |
(一) 高等教育已成为有稳定回报的重要产业 |
(二) 商业银行亟待提高资产质量、拓宽发展空间 |
(三) 银行与高校合作利国利民利己 |
第四章 银校信贷现状及风险生成的原因 |
一、我国银校信贷现状及风险表现 |
(一) 银校信贷现状 |
(二) 银校信贷风险表现 |
二、银校信贷风险生成的原因剖析 |
(一) 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引发偿债风险 |
(二) 商业银行信贷机制不完善引起贷款风险 |
(三) 外部环境缺失诱发银校信贷风险 |
第五章 防范银校信贷风险的具体对策 |
一、提高高等学校银行贷款的偿债能力 |
(一) 充分论证,慎重稳妥,注重效益 |
(二) 加强管理,严格监督,提高效益 |
(三) 发挥自动履行机制的作用 |
二、完善商业银行高校贷款的风险控制机制 |
(一) 建立贷款风险的预防机制 |
(二) 建立贷款避险的保障机制 |
(三) 建立风险客户的退出机制 |
三、创造银校信贷风险防范的良好外部环境 |
(一) 亟需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
(二) 国家对高等教育应设立政策性贷款 |
(三) 高校主管部门应实施宏观管理和监督 |
(四) 大力推进区域征信系统的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金融稳定结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对金融稳定研究的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创新和不足 |
四、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
第一章 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稳定结构体系 |
第一节 金融的基本内容、发展脉络和概念界定 |
一、金融的内涵及其发展脉络 |
二、金融概念的辨析和界定 |
第二节 金融发展的理论演变简述 |
一、西方早期货币金融理论 |
二、凯恩斯主义货币金融理论 |
三、新剑桥学派理论的金融理论 |
四、新古典综合派的金融理论 |
五、弗莱堡学派关于金融体制与金融控制关系的理论 |
六、当代学者关于金融发展的理论 |
第三节 金融风险和金融稳定结构体系 |
一、有关金融风险的若干问题 |
二、金融稳定结构体系的构成、功能和作用 |
第四节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的金融风险和金融稳定 |
一、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美元霸权 |
二、美元霸权主导下的国际金融战争 |
三、中国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压力和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
第二章 银行体系稳定与金融稳定 |
第一节 银行业发展及其危机的简要考察 |
一、银行业发展阶段和现状 |
二、银行业危机的历史考察 |
第二节 银行制度的国际比较和中国的发展借鉴 |
一、商业银行的资本制度 |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
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
四、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制度 |
五、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制度 |
六、商业银行外部组织制度 |
第三节 银行业的金融服务和竞争力 |
一、国际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 |
二、高科技对金融业的冲击和影响 |
第四节 银行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估和预警机制 |
一、银行风险的种类、成因和识别 |
二、银行风险的计量 |
三、银行风险的评估 |
四、银行风险的预警 |
第五节 银行系统风险的管理和处置 |
一、系统性银行风险、原因和影响 |
二、系统性银行危机管理的一般原则 |
三、系统性银行危机处置的案例比较 |
四、中国应对银行危机的措施 |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健全性及其效率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基础要素和结构 |
一、金融市场的支付结算和交易技术系统 |
二、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金融工具及其活跃程度 |
三、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机构、内容和立法 |
四、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和运用 |
第二节 金融市场结构和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评析 |
一、金融市场的结构、缺陷和成因 |
二、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进程 |
三、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
四、在现有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规范发展证券市场 |
第三节 外汇市场、游资和反洗钱 |
一、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外汇市场的有效性 |
二、应对“热钱”的侵入和攻击,维护我国的金融稳定 |
三、加快构筑中国“反洗钱”的机制和制度 |
第四章 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 |
第一节 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概述 |
一、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
二、金融监管的对象、内容和目的 |
三、金融监管的方法、方式和手段 |
四、金融监管的支持和保障 |
五、金融监管的国别比较和总体评价 |
第二节 银行业监管与金融稳定 |
一、对银行监管的原因的讨论 |
二、银行监管的目的和内容 |
三、对银行监管的评析 |
第三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与金融稳定 |
一、对投资银行的监管框架和内容 |
二、对投资基金的监管框架和内容 |
三、对保险机构的监管及其内容 |
四、对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 |
第四节 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
一、对证券市场的监管 |
二、对共同基金市场的监管 |
三、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管 |
四、对外汇市场的监管 |
五、对国际游资的监管 |
第五节 中国金融监管的实践和改革 |
一、中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和成因 |
二、中国到底需要建立什么样的金融监管制度 |
第五章 金融调控系统和金融稳定 |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 |
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宏观调控目标选定依据及其手段 |
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框架和目标选择趋势 |
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和改革 |
第二节 财政政策对宏观金融的调控和影响 |
一、财政政策调节供求总量平衡的国际比较 |
二、中国的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及其改革 |
第三节 政府对宏观金融的其他调控方式 |
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宏观调控关系 |
二、政府产业政策对宏观金融变量的影响 |
第六章 金融法律与金融稳定 |
第一节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
一、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 |
二、中央银行的公共服务职能制度 |
三、中央银行的信用控制职能制度 |
四、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 |
五、中央银行的国家金融数据统计和发布职能 |
第二节 商业银行法律制度 |
一、商业银行的设立和组织形式 |
二、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和业务制度 |
第三节 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 |
第四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法律制度 |
一、证券法律制度 |
二、保险法律制度 |
三、信托法律制度 |
四、金融租赁法律制度 |
五、其他金融机构法律制度 |
第五节 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一般规范法律制度 |
一、金融合同法律制度 |
二、金融票据法律制度 |
三、会计和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
四、金融期货交易法律制度 |
第六节 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
一、国际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
二、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建设的成就 |
第七节 金融犯罪处罚法律制度 |
第七章 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和金融稳定 |
第一节 社会征信体系发展的条件和环境的国际考察 |
一、企业对信用服务产品的庞大需求,带动信用服务业的高度发展 |
二、信用信息的开放促进了信用服务的商业化程度 |
三、商业化竞争使得信用信息服务业趋向集中 |
四、政府的服务促进了征信服务的健康发展 |
五、发达的信息化手段为信用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六、各类行业中介促进了信用服务的社会效能 |
第二节 征信机构运行管理及信用服务 |
一、征信机构及其管理 |
二、信用信息数据采集的范围和方式 |
三、征信数据在金融系统中的运用 |
第三节 社会征信系统的法律框架 |
一、数据保护和征信法律 |
二、信用数据使用的法律规范 |
三、征信监管的公信力 |
第四节 中国征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
一、有关征信体系的基本概念 |
二、我国诚信问题、征信发展历程和政策取向 |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体系的发展 |
四、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议 |
第八章 经济政治制度、资源配置和金融稳定 |
第一节 经济政治制度和政府基础的国际比较 |
一、社会、国家和政府的一般述评 |
二、古代法国、中国和前苏联及美国的文化政治制度 |
三、依法治国的模式和选择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制度的选择和改革开放 |
一、中国共产党一元化领导下的政治制度 |
二、新中国的经济战略和成就 |
三、改革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
第三节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 |
一、观察金融不稳定问题的切入点——不良贷款 |
二、国有企业的改革与不良贷款和金融稳定的关系 |
三、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改革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第九章 社会保障体系与金融稳定 |
第一节 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和实践 |
一、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概述 |
二、部分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运用的实践 |
三、不同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实践的简要评析 |
第二节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改革及其国际比较 |
一、新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其特点 |
二、开放后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困难和出路 |
三、社会保障状况及其制度的简要比较 |
第三节 保障制度的完善和运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一、保障体系资金问题及其影响 |
二、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
三、社会保障资金的运用和保值增值 |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成本认定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成本认定制的必要性 |
第一节 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 |
第二节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成本认定制 |
第四节 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成本认定制的必要性 |
第二章 国有商业银行成本认定的基础工作和方法 |
第一节 成本认定的基础工作 |
第二节 成本认定的方法 |
第三节 成本认定制应坚持的原则 |
第四节 成本认定制与其他财务管理的衔接 |
第三章 建立成本认定制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
第一节 对国有商业银行成本特点的认识 |
第二节 成本认定制需要的内部条件 |
第三节 成本认定制需要的外部条件 |
第四章 实行成本认定制,进行全面成本管理 |
第一节 建立一套科学的银行成本核算办法,实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
第二节 通过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实现资源配置优化 |
第三节 通过成本认定,整合业务资源 |
第四节 利用成本认定制,加强集中采购管理 |
第五章 完善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
第一节 建立目标利润责任中心,细化成本考核工作 |
第二节 充分发挥地市行作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作用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后 记 |
四、试论行长负责制下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市场决定视角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创新研究[D]. 秦伟新. 辽宁大学, 2018(01)
- [2]内部审计在中央银行治理中的作用[J]. 肖萌. 金融发展研究, 2014(10)
- [3]金融系统廉政工作的难点及对策[J]. 安起雷. 党建研究, 2011(05)
- [4]完善农信社公司治理的建议——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为案例[J]. 韩泽县. 银行家, 2010(03)
- [5]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与运行成效研究[D]. 宋磊.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6]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研究[D]. 梅世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7]银校信贷风险防范问题研究[D]. 许振珊.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8]金融稳定结构体系研究[D]. 王文才. 东北财经大学, 2006(06)
- [9]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成本认定制问题研究[D]. 李晨光. 吉林大学, 2005(06)
- [10]郑晖同志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全国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会议上的讲话[J]. 郑晖.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