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敖给蒋介石“画像”(论文文献综述)
周丹[1](2021)在《《自由中国》对台湾教育泛政治化批判研究(1949-1960)》文中指出
翟朋[2](2019)在《平行同构与异向融合:《相声说垮鬼子们》与《蒋公的面子》之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相声说垮鬼子们》和《蒋公的面子》讲述的都是抗战时期大后方知识分子与蒋介石会面引发的尴尬困境,两剧的创作虽相对独立,但在故事题材、主题架构、时空设置、舞台审美等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虽然二者在文化立场和创作理念上还有一些方向性的差异,但在现代人文精神的引导与宏观的戏剧视野上,它们是融合一致的。它们既为民族戏剧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艺术模板,也为当下艺术创作中人文精神的寻归作出了良好的示范。
周玉文[3](2018)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反投降斗争是抗日战争的一体两面,毛泽东以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担当精神,敏锐观察抗战形势,着手反投降斗争理论的构建,用以指导打击投降主义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的理论渊源,即马克思主义反投降斗争理论与中华民族发扬民族气节的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反民族投降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原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创立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最高形式,谴责资产阶级丧失民族气节投降的可耻行为,批判各种庸俗的爱国主义,运用阶级分析法,对地主、资本家及走狗和小资产阶级投降采取分类施策的策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族气节的精神元素,主要包括威武不屈、反抗侵略、和合统一、忧国忧民等,这些基本元素通过数千年的沉淀,已经深深的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抗战时期反投降斗争缘于三方面的因素,日寇的侵略和诱降,英美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绥靖和劝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妥协投降,致使亡国灭种阴霾笼罩中国,抗战局势时刻处于危险境地,因此必须开展反投降斗争。毛泽东的反投降斗争理论包括了六个方面,第一,构建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的孤立投降派。第二,主张以军事和法制手段打击、威慑和教育投降分子。第三,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为反投降斗争提供组织保证。第四,毛泽东提出了构建心防,占领道德制高点,从精神上鞑伐投降分子。第五,开展外交反投降斗争。第六,发动群众是反投降斗争的最好形式。在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展反投降斗争有序推进,成效斐然。反投降斗争实践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从1935年1月开始到武汉会战结束,此阶段主要是为反投降斗争做准备,形成反投降斗争形势的基本认识,对投降主义的表现形式、对反投降的基本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第二阶段是汪精卫公开投降至汪精卫建政前夕。此阶段是反投降斗争实践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全方位的反投降斗争。第一,毛泽东对反投降斗争形势的研判与部署。第二,驳斥汪精卫的投降主义言论。第三,开展军事反投降工作,消灭死心塌地的汉奸,重点开展对伪军的政治攻势。第四,以党的宣传媒体为阵地开展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反投降斗争;党的文艺工作者在文艺战线上开展反投降斗争,与日汪的奴化教育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第五,坚决反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制造东方慕尼黑阴谋,争取苏联和共产国际等民主进步力量对反投降斗争的理解和支持。第六,开展反投降斗争的群众运动。第七,开展国民参政会平台的反投降斗争。第八,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有力地打击了抗战阵营内的投降暗流。第三阶段汪精卫建政至抗战胜利期间的反投降斗争。汪精卫建政建军增加了反投降斗争的难度,中国共产党反投降斗争的重点有所调整。第一,加强宣传媒体、文艺战线、教育战线的反投降斗争。第二,利用日伪矛盾深入开展伪军工作,大大抵消了日伪的军事优势。第三,继续开展外交战线的反投降斗争,坚决反对美日制造东方慕尼黑阴谋,继续寻求苏联与共产国际等民主进步力量的支持。第四,加强打击投降暗流,使国民党投降反共均不能实现。第五,抗战胜利后坚持除恶务尽的原则揭发、抓捕、审判投降分子,汉奸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与实践凸显了鲜明的特色。第一,鲜明的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反投降斗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及应用,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关于民族气节优秀传统文化在抗战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二,彻底的人民性。汪精卫因为叛国投降而被人民抛弃,蒋介石却因限制民众不能获得全面支持,只有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表现出驾驭各种反投降斗争的能力。第四,凸显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国际形势扑朔迷离、反投降对象混成难辨、各种矛盾纠缠交织。第五,彰显完美性。与近代史上历次反投降斗争相比、与蒋介石国民党反投降斗争相比均体现了完美性。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审视。第一,历史价值,保证了抗战进行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完美演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为后来的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第二,精神文化价值,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探询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精神沉沦与人格沉沦提供了一把钥匙。第三,当代价值,为应对美、日等对中华民族的现实和潜在威胁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绝不妥协的创造了反击美国贸易战的经典范例;为打击“台独”等各种民族分离主义的卖国行径提供了历史启示和借鉴。
杨丽娟[4](2013)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苏俄通讯”研究》文中认为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仅发出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先声,也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间,赴俄取经的中国人前赴后继,络绎不绝。他们在社会主义苏俄实地考察后,撰写了有关苏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地理、社会、外交等方面最新动态的“苏俄通讯”。这些通讯刊载于国内的相关报刊或出书,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同期,中国也翻译了罗素、纪德、爱金生、秋田雨雀、斯诺等外国作者的“苏俄通讯”。20世纪上半叶的“苏俄通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闻传播文本,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丰富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苏俄通讯”促进了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对于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借鉴意义。对“苏俄通讯”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在结构上包括绪论、上编、下编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如“通讯”、“游记”、“驻外记者”、“苏俄通讯”及发表通讯的媒介等;厘清了研究的对象为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1日前的国内外“苏俄通讯”。分析了目前国内对“苏俄通讯”“总体不足、个别热点”的研究状况;阐明了选题的原创性、重要性和现实性;提出在系统地收集“苏俄通讯”文本资料的基础上,先从个案研究开始,再上升到对“苏俄通讯”的宏观研究,并采用整体研究、历史研究、跨学科研究及比较研究等方法。上编共分十章,属于总论部分。第一章20世纪上半期中外“苏俄通讯”文献概述。着重梳理了“20年代”、“30年代”、“40年代”等4个历史阶段中外作者的“苏俄通讯”文献传播情况,并对重要的通讯文献、重点作者及重要的刊发媒体作了介绍。第二章“苏俄通讯”作者队伍与传播媒介。阐述了中国“苏俄通讯”作者的现代转型轨迹,并对中国“苏俄通讯”的作者进行了分类。通过对“苏俄通讯”作者访苏频率的统计,可以看出作者对苏俄的关注度。同时分析了国内发表“苏俄通讯”的媒介的运作情况及出版环境的嬗变。第三章“苏俄通讯”的特色与视角。论述了“苏俄通讯”时代性、政治性、整体性与倾向性的内容特色,分析了“苏俄通讯”的写作特色:在语言上新闻叙事语言、资料介绍语言与形象语言互补;在选材上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相结合,在论述方式上讲故事、善评论、互文式写作并举。第四章“苏俄通讯”的传播分析。阐述了“苏俄通讯”传播文本生成,强调一个完整的“苏俄通讯”传播文本由“主干”文本及附属文本构成。介绍了“苏俄通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与自我传播的三类传播路径,论述了“苏俄通讯”的传播效果取决于时代的需要程度、作者观察与思考的深入及作品价值的重要性,并论述了“苏俄通讯”所遵循的相关传播规律。第五章中外作者“行走苏俄”的多重意蕴。分析了中国“苏俄通讯”作者“行走苏俄”的前提条件,归纳了作者们“行走苏俄”的原因。分别选取了“边境”、莫斯科、“离俄”等节点,剖析了中外作者“行走苏俄”的路线;在分析友俄与仇俄的态度基础上,介绍了陈启修、戈公振、斯诺等观察苏俄的方法。第六章“解读苏俄”:别求新声于异邦。介绍了“大”、“富”、“新”、“文”等几个关键词勾勒出苏俄新国家形象;说明了苏俄通过新宣传、新教育打造新人类;通过对莫斯科及红场等新空间的介绍,突出了苏俄政治空间与社会制度的变迁。同时,带有时代特征的标语口号的嵌入,强调苏俄力图塑造新话语的努力。第七章“解读苏俄”:日常社会生活探究。通过“街头”、“公园”、“剧院”、“单位”等框架,解读苏俄民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日常社会生活,选取面包意象、红头巾意象作为苏俄民众生活的典型分析。论述了苏俄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突出集体生活,淡化私人家庭生活;突出革命生活,淡化宗教神圣生活;突出新式生活,淡化传统生活。第八章“解读苏俄”:另类镜像。分析了“苏俄通讯”负面宣传的基本表现,剖析了媒介的阶级立场是负面宣传造成的主因,并介绍了“苏俄通讯”负面宣传的一些手法。第九章“苏俄通讯”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苏俄通讯”与苏俄革命和建设、“苏俄通讯”与“苏俄理论”及“苏俄通讯”与苏俄传统文化等3对重要议题的关系。第十章“苏俄通讯”与苏俄经验的“中国化”、“世界化”。在分析中国学习吸纳苏俄经验的前提与基础上,从“苏俄通讯”角度解读苏俄经验“中国化”的具体内涵: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在文化教育上推行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在生活上推行共产主义生活方式等等,并阐述了苏俄经验“中国化”带来的重要启示。在分析苏俄经验“世界化”的历史前提与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解读苏俄经验的“世界化”的理论内涵与普遍意义。下编共分十章,属于分论部分。第十一章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早赴苏采访的新闻记者——瞿秋白、俞颂华赴苏俄采访前的思想状况与成因,概述了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的大体轮廓与基本议题,评价了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的价值,对两人通讯也作详细的比较。第十二章抱朴、张民权“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中国早期两位无政府主义者抱朴、张民权20世纪20年代赴苏俄访问背景及两人“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并对二者通讯作了细致的比较。第十三章陈独秀、李大钊“苏俄通讯”比较。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陈独秀、李大钊两位中共创始人的苏俄之行及“苏俄通讯”的基本内容,并对两人通讯作详细的比较。第十四章蒋介石、沈玄庐“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1923年“孙逸仙博士代表团”的苏俄考察,论述了两位代表人物——蒋介石、沈玄庐的“苏俄通讯”主要内容及苏俄之行后两人提出的“中国策略”,并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第十五章徐志摩、胡适“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现代中国着名的英美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徐志摩、胡适的苏俄之行,并在解读两人“苏俄通讯”文本的基础上比较了两人通讯的异同。第十六章胡愈之、林克多“苏俄通讯”比较。在解读20世纪30年代胡愈之及林克多“苏俄通讯”文本的基础上,比较了两人通讯的异同,强调了两篇通讯观察视野及语言方式的差别。第十七章曹谷冰、戈公振“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两位新闻工作者——曹谷冰、戈公振的苏俄之行及两人的“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第十八章丁文江、蒋廷黻“苏俄通讯”比较。记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两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丁文江、蒋廷黻的苏俄之行与其“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第十九章郭沫若、茅盾“苏俄通讯”比较。记述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两位文豪郭沫若与茅盾赴苏俄访问的经过,论述了两人“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特别强调,两者皆指出了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必然前途。第二十章国外“苏俄通讯”译作选介。以洪福利《我在新俄罗斯的生活》、罗素《游俄之感想》、韦伯《苏俄实业界生活一瞥》、斯诺《战时苏联游记》为例,介绍20世纪“10”至“40”年代的国外“苏俄通讯”基本内容与在中国传播情况。
黄济人[5](2013)在《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下部)》文中提出第一章1邱行湘身穿蓝卡叽中山服,拎着黑色公文包,又一次走进"总统府。""总统府"大门的花岗石柱头,残存着几个弹洞,那是1949年解放军攻克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时留下来的。几个弹洞旁边,高悬着一块吊牌,吊牌上写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委员会。邱行湘但凡上班,这是他每日必见的情景。可是,不知为什么,今天他有了一种异样的穿越时空隧道的感觉。"总统府"的前身是孙中山的临时大
杨荣庆[6](2011)在《威权体制下自由主义话语及其命运台湾《自由中国》杂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9年的沧海横流、惊惶动荡之中,一批反共的自由主义者觉得有振起舆论、挽救时局的需要,即希望通过创办报纸和杂志的形式,从思想上来与共产党作斗争。他们随着国民政府的百万军民撤离大陆,退守台湾。流离动荡之中,他们在台北创办了《自由中国》半月刊杂志,并以之为思想与政治阵地,一而高擎“反共抗俄”的旗帜,一而继续鼓吹“民主自由”的政治理念。雷震、殷海光等便是这个杂志的主要的负责人和撰稿人。胡适也曾一度被作为这个杂志的挂名发行人。在与国民党蒋氏政权度过了一段短暂的为“反共抗俄”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日子之后,《自由中国》逐渐张扬起自己的自由主义诉求,即开始向民众宣传自由与民主的真实价值,声言个人自由高于国家自由、主张言论自由、实行民主政治、成立反对党以监督一党专制,并且督促“政府”(各级的“政府”)切实改革政治经济、努力建立自由民主的社会。渡海来台的国民党政权在经过一番痛定思痛的反省之后,对国民党加以大力改造,非但没有实行民主政治,反而继续坚持一党专制的威权政治体制。随着朝鲜战争之后美国第七舰队的入驻台湾海峡及对台扶助政策,国民党政权走出风雨飘雨之后,加紧了对自由主义诉求的压制和打压,《自由中国》与国民党政权之间的歧见也便曰渐张裂而扩大,在经过《政府不可诱民入罪》、胡适辞职抗议信及《计划教育质疑》等几次风波之后,胡适脱却发行人衔名,雷震被注销国民党党籍,《自由中国》批评时政的尺度也便节节升高,亦更多碰触当权者的禁忌,尤其是“祝寿专号”的刊发和“今目的问题”栏目的开辟,刺破国民党政权假借“反攻复国”的口号而威权统治台湾的政治神话。国民党政权遂对《自由中国》进行全面性的围剿和围攻,罗织罪名,污蔑构陷。在反对修改“宪法”及反蒋三连任的舆论鼓吹失败之后,雷震终于走上与台湾地方政治人物结合,筹组新党的实际政治活动,这导致国民党当局的最大恐慌,也造成《自由中国》与国民党政权的最后决裂,《自由中国》因此遭到当局取缔,岛内这波自由主义运动也在雷震被捕入狱的悲剧中落幕。《自由中国》生命历程中的三位关键角色:胡适、雷震及殷海比,长期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对象。胡适的消极退让使他“自由主义之父”的光环渐渐消褪而蜕变为一个“乡愿”,不仅在新党组建上无所作为,对雷案也失语噤声:雷震从“坐而论道”到“起而力行”的突破,是岛内自由主义群体从媒体论政走向组党参政的开端,为后来者树立了一个榜样:殷海光的奋槌梃击,义无反顾为他奠定了历史的声名,但也加速了《自由中国》的毁灭,并为自己遭遇迫害埋下了祸根,他们各自的命运对岛内后续的自由主义运动当有着相当的借鉴意义。《自由中国》对“一个中国”的坚持和省籍问题的关注值得后人深思,它将祖国大陆反抗威权统治的自由主义精神“横向嫁接”到台湾,兴起了岛内自由主义运动的声浪,并为后来的党外运动所“纵向传承”。雷震被捕和《自由中国》终刊,威权政治笼罩台湾社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遭到压迫和迫害,但杂志所宣扬的自由民主理念并未就此熄灭,《文星》、《大学杂志》、《台湾评论》、《中国论坛》等刊物的接续出现,《自由中国》则是其重要源头。它们同样标举自由主义旗帜,在岛内播撒自由民生理念以及西方政党政治主张——即合法的有力的反对党的存在是监察、督促政治清明的良方。可见,《自由中国》充当了在台湾传播自由主义的先驱者的角色。
邓文[7](2010)在《雷震与战后台湾社会运动》文中提出在二战后台湾历史上,无论是对民主自由理念的推广,还是实际参与促进改革的社会政治运动,雷震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综观雷震的一生,从1940年代的“制宪运动家”,到1950年代的民主自由启蒙运动家,再到1960年代的“政党政治”运动家,雷震实为择善固执、舍身弃命于推展民主宪政的政治启蒙者和社会运动家。在战后台湾社会政治发展的脉络中,雷震扮演着承先启后的角色。雷震一手创办的《自由中国》,以公共论坛的方式臧否时政,提出建言,成为台湾社会民主运动发展的源头之一。雷震作为其倡导者和实践者,不仅开创了在当时的历史时空下,知识分子所扮演的推动社会变革角色的意义,而且他的思想和主张,与台湾社会民主运动后来的思想面及政治面的主张,有相当的承继关系。他所诉求的社会政治的目标,也成为日后台湾社会民主运动的重要主张。随着历史的推移,雷震的社会政治主张多获实现,这也正彰显出雷震在战后台湾社会政治运动发展脉络中的历史角色和意义。雷震在战后台湾史的重要性,主要呈现在思想和现实两个层面。而其中关于台湾民主宪政的主张和民主社会运动实践,在战后台湾历史的发展脉络中,更居于关键的地位。因此,本文研究基本上偏重“思想史”的研究方式,对于雷震的社会思想在战后台湾的演变进行历史性的剖析。并基于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尤其是其“关联论”的考量,对于雷震的社会主张,更注重它们与当时台湾的历史时空条件的互动关系,并尝试放在战后台湾社会运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来定位其思想的历史地位。本研究中还采取了涂尔干视角,以社会变迁和政治变化为重要因素来分析雷震社会思想和社会实践演变及战后台湾社会运动发展,其中主要运用了梯利的政治过程理论、麦卡锡和左尔德为代表的资源动员理论、康豪瑟的大众社会理论等社会学理论作为文章论述的理论支撑。此研究以人物为中心,用历史文献分析法,重视以史料说话、结合背景分析、论从史出,以雷震个人与其着作、文章为主,旁及相关史料,以明了他与当时社会环境间的互动,并探讨雷震从宣扬民主宪政理念到组党实践理念的转变,即从“坐而论道”到“起而行之”,掀起了扩及台湾全岛的民主社会运动,与筹组制衡国民党的反对党运动,从而评估和思考他在战后台湾社会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概述论文的研究动机、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架构。第二章对战后台湾的社会背景,乃至可能在日后影响雷震社会主张和实践发展的因素进行介绍和讨论。其中包括台湾光复及社会裂痕的出现,以及“国府”迁台后形成的朝小野大的台湾社会,进而讨论国民党威权的重建并造成台湾社会积怨扩大的社会现实,因此台湾社会运动实践有了现实的可能性。第三章介绍雷震并讨论其角色的转换。首先讨论雷震前半生求学经历和从政经历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雷震在1949年至1954年间,面临国民党大陆溃败和来台后国民党改造的政治变局,由身兼参政者和议政者角色,到转以议政者角色为重的选择过程。雷震从政治角色、权力核心转换为社会角色、社会核心。第四章阐明《自由中国》与雷震的社会思想。本章首先分析说明雷震主导的《自由中国》的宗旨和发展方向,进而主要从雷震对自由民主理念的阐扬、对社会政治结构的主张和关于基本人权的态度等方面的论述中阐明其社会思想,并分析其重视宪政下的人身、言论自由的思想特色,这是雷震在环境互动中反思的结果,也呈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批判性。第五章讨论雷震的社会运动实践及其代价。本章在论述雷震的反对党理念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分析说明雷震由思想上倡导反对党之外,如何身体力行筹组反对党,参与地方选举,以促成“竞争性寡头”政局,改变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可能,及化解省籍情结和地方主义的努力。因而最终带来了雷震牢狱之灾及《自由中国》的停刊。第六章论述雷震之后台湾社会运动方向的转变。本章首先说明雷震经过十年的牢狱之苦,晚年仍然关心民主宪政,提出建言,显示他一贯对民主宪政的坚持。接着探讨台湾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变迁,社会矛盾累积,故各种街头化的社会运动兴起。同时分析政治生态的演变,“党外势力”的崛起,又使得台湾社会运动呈多元化的趋势和组织化发展,雷震之后台湾社会运动表现出由理性运动向非理性运动的方向性的转变。第七章得出研究结论,雷震作为民主宪政思想的倡导者、实践者,民主运动的奠基者,在战后台湾社会运动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关键地位。
吴麟[8](2008)在《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胡适的言论自由思想自成体系,对学术与实践都富有启示意义。由于意识形态的遮蔽以及系统研究的缺失,这一值得关注的历史资源至今仍被误读乃至忽视。因此,本文围绕该论题,在海量阅读的基础上,钩沉细节、梳理脉络、提炼要点,力求客观、整体、透彻地分析和呈现胡适的言论自由思想,以期构建趋向完整的历史记忆、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空白。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主要阐述研究动机、回顾相关研究、介绍研究方法。正文共有五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逐一回顾胡适主持或参与的重要报刊——《竞业旬报》、《新青年》、《努力周报》、《新月》、《独立评论》、《自由中国》。在其言论实践之中,总体而言,胡适是一位追求“监督政党”的议政书生。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重心,回答胡适言论自由思想“是什么样”的问题。两章分别以“为什么要言论自由”和“怎样才能言论自由”为主题,剖析胡适在言论自由方面的基本理念。前者关注言论自由的具体价值,主要从个性发展、人权保障、民主宪政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后者聚焦言论自由的实现途径,则提炼出要“自己争取”、必须“负责任”、应“相互容忍”三个重要观点。由此两章可知:胡适对言论自由的论述全面到位、富有卓见;此外,他还在其言论历程中一以贯之地践行所信仰的理念。这种力求“知行合一”的形象,亦已成为可贵的思想资源。第四章回答胡适言论自由思想“何以如此”的问题,即探究其形成理路。本章主要从家庭因素、教育功效、友朋影响三个方面条分缕析,同时亦论及地域文化的潜移默化功能。解读胡适的言论实践及基本理念,不应只关注上述某单一要素,而应予以综合考虑。第五章采取政治文化的分析视角,运用比较方法,以确定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的历史坐标。横向而言,他是同时代人中的枢纽人物。纵向而言,虽然其首倡之功不及梁启超,在个别问题上亦无储安平、殷海光的洞见;但就思想的系统、理性而言,他则高出不止一筹。因此,胡适是中国言论自由史上的一座高峰。本文大量征引“第一手史料”,同时广泛参考“第二手文献”;强调“论从史出”,即:每叙述一事、每提一观点,都必须于史有据、信而有征。
川陵[9](2007)在《从台北到鹿港小镇》文中研究说明长久以来,台湾一直让我魂牵梦萦。每次提到台湾,耳边都会响起台湾音乐教父罗大佑的那首《亚细亚的孤儿》:“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息,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近百年来,台湾命运坎坷,个中滋味只有生活在那里的人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台湾保留了很多儒家传统,在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中,会呈现出怎样的社会形态?台湾有着娱乐性很强的电视综艺节目、艺术性很强的电影,还有各种各样的美味小吃......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以上这些汇集在一起,成为我想去台湾的巨大动力。当飞机穿过厚厚的云层,降落在台北桃园机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青天白日旗,占了机场候机楼整整一面墙。此外,还挂有蒋介石的画像。
陈占彪[10](2007)在《“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观研究 ——以鲁迅、胡适、郭沫若为中心》文中提出对“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社会活动、文学创作、思想文化的研究较多,而对“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知识分子观进行研究的很少,本论文考察的正是以鲁迅、胡适、郭沫若为代表的“五四”一代知识精英的知识分子观。我们讲知识分子,那么,何谓知识分子?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共识,但又是众说纷纭。本文认为知识分子既是一个知识人,又是一个社会人,他既要埋首书斋进行他的知识探求,同时又要面向社会履行他的公共关怀,这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顾前者,那是学者,如果只顾后者,那是社会活动家。一个知识分子不能以知识探求为由而放弃他的公共关怀,同样,一个知识分子也不能因公共关怀而妨碍他的知识探求。此亦系本文的理论支持。循此而来,论文分别梳理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观和现代知识分子观。传统知识分子观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士”的认识上,春秋时期,是巫转变为士的一个关键时期,对“士”来说,他们是“以身殉道”的价值维护者、“抱道忤时”的社会批判者和“行己有耻”的道德示范者。随着清朝的覆亡带来封建制度的崩溃,列强的贪婪带来民族生存的压力,以及中西文化的冲撞与交流带来思想的开放等诸多因素辐轴际会,促成了“士”到“知识分子”的历史转变。正是在这种特殊历史阶段的剧变和混乱之中,对“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来说,他们是“殄除外虏”的民族主义者、“跑来跑去”的淑世主义者和“发扬踔厉”的个人主义者。在知识分子观传统的史的梳理和现代的面的扫描之后,论文选取了“五四”一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鲁迅、胡适、郭沫若这三人进行了“点”的研究,以期进一步阐发他们各具特点的知识分子观。由于他们是本文理论预设下的知识分子,所以他们的知识分子观呈现的绚烂景象莫不是由知识探求与公共关怀两者冲突激荡而成。于是,通过不同层面考察他们三人眼中的知识分子在这两者之间的不同取舍,以及这种种取舍背后的踌躇和犹豫,使得“五四”一代知识精英的知识分子观显得颇为生动和丰富。围绕这个中心议题,论文分别通过四个层面进行论述,以期望能将他们三人各异的知识分子观尽可能立体地呈现出来,这四个层面分别是:出与入、人与政、学与政、文与政。“埋首书斋”往往被视为知识分子的本业和正道,“介入社会”往往被视为知识分子的副业和歧途。鲁迅、胡适、郭沫若他们既看重知识分子研习学术,又强调知识分子干预社会,尤其是后者,又常常为人们诟病和回避,然而他们在挺身而出、拍案而起、干预政治、参与社会这一点上,意见却高度一致。隐士与斗士、雅士与俗人、无为与有为、少事与多事、消极与积极、退避与进取之间,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拥抱后者,鄙弃前者。有了这么一个共通的看法为基础,考察他们对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的思考便构成了人与政这一层面的内容。由于知识分子在知识层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学术与写作两个领域,考察学术、写作与介入社会的矛盾与选择便构成了学与政、文与政这两个层面的内容。从人与政的关系来看,鲁迅认为知识分子与政治永远是对立的和疏离的、否定的和拒绝的,所以,知识分子当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斗士”。胡适认为知识分子应当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又要设身处地地为政治出谋划策,并履行知识分子的批评使命,只不过其批评的性质是建设的,非破坏的,批评的目的是补偏救弊的,非剑拔弩张的,批评的态度是委婉的,而非鲁直的,所以,知识分子当是一个“哀矜敬慎”的“诤士”。郭沫若认为知识分子应当投入政治的怀抱,为政治奔走,为政治效力,唯党命是从,以党是为是,所以,知识分子当是一个“衔命持笔”的“战士”。从学与政的关系来看,学术与政治仍是一团化不开的矛盾,扑腾在这个矛盾的“泥塘”里的知识分子将何去何从?鲁迅主张知识分子做一种“革命第一,学术第二”的“有学问的革命家”,胡适主张知识分子做一种“学术第一,革命第二”的“远离革命的学问家”,而郭沫若与他们不同,他主张知识分子做一种“革命的学问家”,那就是将学术与革命合为一体,将学术改造成革命的利器,直接参与到现实斗争之中。从文与政的关系来看,鲁迅与郭沫若的“文章”面临着“创作”与“批评”的矛盾,这个矛盾仍是出与入的关系,他们都主张一种能够直接参与社会,干预政治的批评文字,即都注重文章的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鲁迅重视文章的抗争性,郭沫若重视文章的宣传性。而对胡适来说,他面临的是“思想文章”(谈思想)与“政论文章”(谈政治、甚至干政治)的矛盾,只不过这一矛盾体现在文章所发挥效用在方式上的间接与直接,速度上的迂缓与迅速,效果上的根本与枝叶之上,胡适徘徊往复于这两者之间,最后走到一条“既谈思想也不放弃政治”两者兼顾的路上。论文对鲁迅、胡适、郭沫若三人的知识分子观从四个层面,出与入,人与政,学与政,文与政加以论述,通过比较和分析,从而较为清晰地呈现出他们各自的特征,希望能为林林总总的知识分子理论建设新添一种资源。
二、李敖给蒋介石“画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敖给蒋介石“画像”(论文提纲范文)
(3)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溯源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反投降斗争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理论 |
2.1.2 列宁、斯大林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理论 |
2.2 中华民族历史上关于民族气节的优秀传统文化 |
2.2.1 威武不屈 |
2.2.2 反抗侵略 |
2.2.3 和合统一 |
2.2.4 忧国忧民 |
第三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缘起 |
3.1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与诱降 |
3.2 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的绥靖与劝降 |
3.3 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妥协与投降 |
第四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维度与内涵 |
4.1 夯稳基石:高举团结、抗战、进步旗帜最大限度地孤立投降派 |
4.1.1 高举团结旗帜,巩固扩大抗战阵营 |
4.1.2 高举抗战旗帜,反对中途妥协投降 |
4.1.3 高举进步旗帜,勇当民族中流砥柱 |
4.2 强化保障:以军事与法制手段保障反投降斗争顺利开展 |
4.2.1 加强惩治汉奸的法制建设 |
4.2.2 加强军事打击震慑投降分子 |
4.3 整党建党: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反投降斗争领导权 |
4.3.1 巩固党的团结与统一对于反投降斗争的重要性 |
4.3.2 开展党内两条战线斗争是反民族投降主义的重要前提 |
4.3.3 巩固党组织是取得反投降斗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
4.4 构建心防:加强文化建设占领道德制高点保持对投降派精神打击 |
4.4.1 加强党的宣传媒体建设揭露汪精卫集团的卖国投降的活动 |
4.4.2 驳斥汪精卫的汉奸理论 |
4.4.3 加强抗战文艺建设铸就民族精神 |
4.4.4 反对日汪的奴化教育 |
4.5 争取外援:发挥国际正义力量的作用进行反投降斗争 |
4.5.1 阐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外交路线 |
4.5.2 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共产国际紧密配合开展反投降斗争 |
4.5.3 争取英美等反法西斯国家援助开展反投降斗争 |
4.5.4 联合其他国家人民革命力量开展反投降斗争 |
4.6 组织群众:反投降斗争的根本方法 |
4.6.1 群众是取得反投降斗争胜利的决定力量 |
4.6.2 反投降与维护群众利益紧密集合 |
4.6.3 在反投降斗争中注重改进群众工作方法 |
第五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实践与成效 |
5.1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初起阶段(1935. 1——汪精卫出逃) |
5.1.1 对反投降斗争的基本认识 |
5.1.2 反投降斗争的初步尝试 |
5.2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高峰阶段(汪精卫出逃——汪伪政府成立) |
5.2.1 毛泽东对时局的研判与反投降斗争部署 |
5.2.2 驳斥汪精卫的投降主义言论 |
5.2.3 开展反投降的军事斗争 |
5.2.4 开展反投降的宣传和文化斗争 |
5.2.5 开展反投降的外交斗争 |
5.2.6 开展反投降的群众运动 |
5.2.7 开展国民参政会内的反投降斗争 |
5.2.8 开展反投降暗流的斗争 |
5.3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后续发展阶段(汪伪政府成立——抗战胜利) |
5.3.1 强化反投降的宣传和文化斗争 |
5.3.2 强化伪军和伪组织工作 |
5.3.3 继续开展外交反投降斗争 |
5.3.4 强化反投降暗流的斗争 |
5.3.5 抗战胜利后对汉奸的揭发、逮捕与审判 |
第六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鲜明特色 |
6.1 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
6.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抗战反投降斗争实际相结合 |
6.1.2 对中华民族固有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6.1.3 注重对反投降主义传统性的扬弃 |
6.2 依靠群众:彰显人民性 |
6.2.1 汪精卫因充当日寇傀儡得不到群众 |
6.2.2 蒋介石因独裁专制限制群众运动 |
6.2.3 毛泽东因坚决抗日反投降能够彻底发动群众 |
6.3 宏大视野: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 |
6.3.1 驾驭反投降斗争各种力量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
6.3.2 指导思想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
6.3.3 审判投降分子方法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
6.4 云谲波诡:凸显复杂性 |
6.4.1 国际形势的变换扑朔迷离 |
6.4.2 反投降的对象浑成难辨 |
6.4.3 各种矛盾纠缠交织 |
6.5 惟精惟一:彰显完美性 |
6.5.1 与近代中国几次反投降斗争相比,彰显完美性 |
6.5.2 与国民党反投降斗争相比,彰显完美性 |
第七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价值” |
7.1.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的历史价值 |
7.1.1 确保抗战坚持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 |
7.1.2 完美演绎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
7.1.3 为后来的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7.2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精神文化价值 |
7.2.1 铸就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抗战精神 |
7.2.2 为探询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的精神沉沦和人格沉沦提供了一把钥匙 |
7.3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
7.3.1 为应对美、日等对中华民族的现实威胁和侵略提供了精神支撑 |
7.3.2 绝不屈服地创造了反击美国贸易战的经典范例 |
7.3.3 为打击各种民族分离主义的卖国行径提供了理论武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4)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苏俄通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几个概念的界定 |
二、“苏俄通讯”研究的对象 |
三、“苏俄通讯”的研究状况 |
四、“苏俄通讯”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五、“苏俄通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期中外“苏俄通讯”文献概述 |
一、中国作者的“苏俄通讯”文献概述 |
二、外国作者的“苏俄通讯”文献概述 |
第二章 “苏俄通讯”作者队伍与传播媒介 |
一、中国“苏俄通讯”作者的现代转型 |
二、“苏俄通讯”作者的“类型”分析 |
三、“苏俄通讯”作者访苏频率分析 |
四、国内“苏俄通讯”发表媒介分析 |
第三章 “苏俄通讯”的特色与视角 |
一、内容特色 时代性、政治性、关联性与倾向性 |
二、写作特色 语言、视角与选材 |
第四章 “苏俄通讯”的传播分析 |
一、“苏俄通讯”传播文本的生成 |
二、“苏俄通讯”传播路径分析 |
三、“苏俄通讯”传播效果分析 |
四、“苏俄通讯”传播规律分析 |
第五章 中外作者“行走苏俄”的多重意蕴 |
一、中国“苏俄通讯”作者“行走苏俄”的前提 |
二、“苏俄通讯”作者“行走苏俄”的原因 |
三、中外作者“行走苏俄”的路线节点分析 |
四、“行走苏俄”的方法论 |
第六章 “解读苏俄” 别求新声于异邦 |
一、新国家 |
二、新人类 |
三、新空间 |
四、新话语 |
第七章 “解读苏俄” 日常社会生活探究 |
一、苏俄民众日常社会生活分析 |
二、苏俄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典型分析 |
三、苏俄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 |
第八章 “解读苏俄” 另类镜像 |
一、“苏俄通讯”另类镜像之一:负面宣传 |
二、“苏俄通讯”另类镜像之二:中性介绍 |
第九章 “苏俄通讯”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 |
一、“苏俄通讯”与苏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
二、“苏俄通讯”与“苏俄理论” |
三、“苏俄通讯”与苏俄的传统文化 |
第十章 “苏俄通讯”与苏俄经验的“中国化”、“世界化” |
一、“苏俄通讯”与苏俄经验的“中国化” |
二、“苏俄通讯”与苏俄经验的“世界化” |
第十一章 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比较 |
一、瞿秋白、俞颂华赴苏俄采访成因 |
二、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概述 |
三、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议题 |
四、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评价 |
五、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二章 抱朴、张民权“苏俄通讯”比较 |
一、抱朴、张民权的苏俄之行 |
二、抱朴、张民权“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 |
三、抱朴、张民权“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三章 陈独秀、李大钊“苏俄通讯”比较 |
一、陈独秀苏俄之行与《苏俄六周》 |
二、李大钊苏俄之行与《苏俄民众对于中国革命的同情》 |
三、陈独秀、李大钊的“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四章 蒋介石、沈玄庐“苏俄通讯”比较 |
一、蒋介石、沈玄庐的游俄报告 |
二、蒋介石、沈玄庐的“中国策略” |
三、蒋介石、沈玄庐“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五章 徐志摩、胡适“苏俄通讯”比较 |
一、徐志摩《欧游漫录——西伯利亚游记》分析 |
二、胡适《一个态度》和《新自由主义》分析 |
三、徐志摩、胡适“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六章 胡愈之、林克多“苏俄通讯”比较 |
一、胡愈之《莫斯科印象记》分析 |
二、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分析 |
三、胡愈之、林克多“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七章 曹谷冰、戈公振“苏俄通讯”比较 |
一、曹谷冰《苏俄视察记》分析 |
二、戈公振《从东北到庶联》分析 |
三、曹谷冰、戈公振“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八章 丁文江、蒋廷黻“苏俄通讯”比较 |
一、丁文江的苏俄之行与《苏俄旅行记》 |
二、蒋廷黻的苏俄之行与《欧游随笔》 |
三、丁文江、蒋廷黻“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九章 郭沫若、茅盾“苏俄通讯”比较 |
一、郭沫若的苏俄之行与《苏联纪行》 |
二、茅盾的苏俄之行与《苏联见闻录》 |
三、郭沫若、茅盾“苏俄通讯”比较 |
第二十章 国外“苏俄通讯”译作选介 |
一、“10年代”的“苏俄通讯”:以洪福利《我在新俄罗斯的生活》为例 |
二、“20年代”的“苏俄通讯”:以罗素《游俄之感想》为例 |
三、“30年代”的“苏俄通讯”:以韦伯《苏俄实业界生活一瞥》为例 |
四、“40年代”的“苏俄通讯”:以斯诺《战时苏联游记》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及出处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威权体制下自由主义话语及其命运台湾《自由中国》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文献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自由中国》的创办 |
第一节 《自由中国》之创办背景及宗旨 |
一、《自由中国》之创办缘起 |
二、《自由中国》之宗旨 |
第二节 《自由中国》之创办过程 |
一、第一阶段:上海创办受挫 |
二、第二阶段:台北再次筹办 |
三、第三阶段:雷震艰难运作与创刊 |
第三节 《自由中国》之经费、组织 |
一、《自由中国》之经费筹措与来源 |
二、《自由中国》之组织 |
第四节 《自由中国》之主要撰稿人及栏目 |
一、《自由中国》主要撰稿人概述 |
二、《自由中国》主要栏目及变化 |
第二章 《自由中国》的主要思想主张 |
第一节 《自由中国》的政治思想 |
一、提倡民主自由的理念:国家自由与个人自由的争论 |
二、民主政治的主张 |
三、言论自由的主张 |
四、成立反对党的主张 |
第二节 《自由中国》的经济思想 |
一、“计划经济”与“自由经济”的争论 |
二、《自由中国》对公营企业的批判 |
三、西方自由经济思想的引介及探讨 |
四、《自由中国》经济思想的时代意义 |
第三节 《自由中国》的教育、文艺思想 |
一、《自由中国》前期的教育基调:为反共抗俄而努力 |
二、反对党化教育 |
三、反对“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 |
四、文艺“自由”的思想 |
第三章 《自由中国》与国民党由疏离至决裂 |
第一节 《自由中国》与台湾国民党政府的风波迭起 |
一、《政府不可诱民入罪》——冲突的开始 |
二、胡适辞发行人——风波再起 |
三、《计划教育质疑》等——再掀波澜 |
第二节 “发行人胡适”衔名的脱卸与雷震国民党党籍的被注销 |
一、“发行人胡适”衔名的脱卸 |
二、雷震国民党党籍的被注销 |
三、“匪谍”阴霾下《自由中国》的敢言 |
第三节 “祝寿专号”与“今日的问题”栏目 |
一、“祝寿专号”的发行——建言与被围剿 |
二、《今日的问题》栏目的开辟 |
三、陈怀琪事件——一次未完成的构陷 |
第四节 反蒋三连任与雷震案的发生 |
一、护宪与反蒋三连任 |
二、寄望地方选举公平的失败 |
三、筹组反对党与雷案的发生 |
第四章 胡适、雷震、殷海光与《自由中国》 |
第一节 胡适与《自由中国》 |
一、胡适与《自由中国》的创办——不发行的发行人 |
二、裸露在威权下的《自由中国》与胡适的《艾森豪故事》 |
三、胡适对反对党与“雷案”的态度 |
第二节 雷震与《自由中国》 |
一、《自由中国》实际负责人 |
二、雷震与反对党 |
三、从“坐而论道”到“起而力行” |
第三节 殷海光与《自由中国》 |
一、渐渐融入《自由中国》的殷海光 |
二、殷海光与雷震、胡适 |
三、殷海光烛照威权体制的文字与《自由中国》的落幕 |
第五章 《自由中国》与1950年代的台湾 |
第一节 威权体制与《自由中国》 |
一、蒋氏父子之自由、民主及威权体制的建立 |
二、《自由中国》之民主、自由 |
三、威权体制下《自由中国》的抗争 |
第二节 《自由中国》对统独与省籍问题的关注 |
一、“一个中国”的坚持 |
二、对省籍问题的关注 |
三、从发行量看《自由中国》对台湾1950年代的影响 |
结语:《自由中国》的历史影响与文化传承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雷震与战后台湾社会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 |
一、时代背景 |
二、学术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社会运动的研究 |
二、关于雷震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架构 |
第二章 战后台湾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台湾历史的演变及社会运动的兴衰 |
一、台湾历史的演变 |
二、台湾近代社会运动的出现和消沉 |
第二节 "国府"迁台与朝小野大的台湾社会 |
一、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 |
二、朝小野大的台湾社会格局的形成 |
第三节 国民党威权的重建和台湾社会积怨的扩大 |
一、国民党威权体制的重建 |
二、台湾社会积怨的扩大 |
第三章 雷震来台及其角色的转换 |
第一节 雷震其人及其前半生 |
一、少年启蒙 |
二、东渡留学 |
三、步入政坛 |
第二节 雷震来台 |
一、以"拥蒋"为救国的手段 |
二、创办《自由中国》 |
第三节 从权力核心到社会舞台的雷震 |
一、远离权力核心 |
二、活跃于社会舞台 |
第四章 《自由中国》与雷震的社会思想 |
第一节 《自由中国》的宗旨和发展方向 |
第二节 雷震对自由民主理念的阐扬 |
一、自由民主的基本理念及其发展 |
二、雷震的法治观 |
第三节 雷震对社会政治结构的主张 |
一、雷震对中央政府体制的认知和反思 |
二、雷震对地方治理体制的看法 |
第四节 雷震关于基本人权的态度 |
一、落实人身自由的保障 |
二、重视舆论及言论自由 |
第五章 雷震的社会运动实践及其代价 |
第一节 反对党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筹组反对党 |
第三节 牢狱之灾 |
第六章 雷震之后台湾社会运动方向的转变 |
第一节 雷震晚年的努力 |
第二节 台湾社会政治运动的街头化 |
一、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社会矛盾的累积 |
二、社会运动的兴起与政治生态的演变 |
第三节 台湾社会运动的组织化发展 |
一、"党外势力"的崛起 |
二、社会运动的多元化趋势和组织化发展 |
第七章 结论:雷震在台湾社会运动中的角色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雷震先生年表简编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1 绪论 |
1.1 研究动机 |
1.2 研究回顾 |
1.3 研究方法 |
1.4 难点与创新 |
2 言论史上的胡适 |
2.1 《竞业旬报》——“重要出发点” |
2.2 《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 |
2.3 《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 |
2.4 《新月》——争人权的“斗士” |
2.5 《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 |
2.6 《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 |
本章小结:追求“监督政党”的议政书生 |
3 为什么要言论自由 |
3.1 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 |
3.2 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 |
3.3 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 |
本节小评 |
4 如何才能言论自由 |
4.1 言论自由要“自己争取” |
4.2 言论自由必须“负责任” |
4.3 言论自由与相互“容忍” |
本节小评 |
5 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的形成理路 |
5.1 家庭的因素 |
5.2 教育的功效 |
5.3 友朋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6 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的历史坐标 |
6.1 胡适与梁启超 |
6.2 胡适与储安平 |
6.3 胡适与殷海光 |
本章小结:时代递嬗中的思想接力与超越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研究 |
(9)从台北到鹿港小镇(论文提纲范文)
一些文化元素 |
走进台北 |
夜市 |
鹿港小镇 |
旅行小贴士 |
1.签证。 |
2.交通。 |
(1) 火车。 |
(2) 长途车。 |
(3) 公共汽车和地铁。 |
3.货币。 |
4.夜市。 |
(10)“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观研究 ——以鲁迅、胡适、郭沫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缘起与释题 |
研究文献概述 |
结构与特点 |
第一章 知识探求与公共关怀 |
第一节 何谓知识分子 |
1898年,两件不平凡的事 |
何谓知识分子 |
知识分子、学者及社会活动家 |
井水不犯河水的专业性与公共性 |
第二节 传统知识分子观 |
文字、神秘性及知识阶层 |
从"巫"到"士" |
"以身殉道"的价值维护者 |
"抱道忤时"的社会批判者 |
"行己有耻"的道德示范者 |
第三节 现代知识分子观 |
从"士"到知识分子(上):科举制度的废止 |
从"士"到知识分子(下):西方文化的冲击 |
"殄除外虏"的民族主义者 |
"跑来跑去"的淑世主义者 |
"发扬踔厉"的个人主义者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出与入 |
第一节 鲁迅:雅士·隐士·斗士 |
雅士:我是一个俗人 |
隐士:超然的心,是得像贝类一样 |
斗士:我爱对头,我反抗他们 |
第二节 胡适:有为知识分子 |
孔子是旧儒教的革命家 |
像崔浩那样排道非释 |
"不忍"与"做一个轰轰烈烈的梦" |
第三节 郭沫若:豪杰之士,莫不仗剑从戎 |
揽辔忧天下 |
姐姐,你只怪得我们所处的这个混浊的世界 |
士大夫以为然,中国革命成矣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与政 |
第一节 鲁迅:永远的抗议者 |
知识和强有力是冲突的 |
理想和现实不一致,这是注定的运命 |
我从来不肯和政治家去说 |
骂你爹,骂我娘 |
一定会有明明白白的是非之别 |
武力与文力:拼音字好像机关枪 |
我们现在有言论的自由么? |
第二节 胡适:王的诤臣 |
局外人的身份 |
"修正主义" |
平实、敬慎、婉转 |
第三节 郭沫若:党派知识分子 |
"党喇叭" |
把身上的污泥洗刷干净 |
从无限的批评到有限的批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与政 |
第一节 鲁迅:有学问的革命家 |
豫才现在如何? |
一个人走不了方向不同的两条路 |
读书,还是不读书 |
学术活动为哪般? |
第二节 胡适:变态社会中的镇静主义 |
"历史上的一个公式" |
镇静主义:歌德的故事 |
军事无力、文化有望、救出自己 |
我梦想受十年或十五年的监禁 |
第三节 郭沫若:以治学来干世 |
不甘心做一个旧本子里面的蠹鱼 |
烦琐无罪 |
是作为鱼雷而游泳的 |
张大伯被地主剥削了多少元利息? |
如果爱因斯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与政 |
第一节 鲁迅:文学=批评 |
他的创作时代,似乎走到了末路 |
反游戏派、反艺术派、反现代派 |
我是不相信文艺的旋乾转坤的力量的 |
第二节 胡适:谈思想,还是谈政治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少数人的责任 |
请兄不必仍做处女 |
干!干!干! |
失败的政治 |
"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去努力" |
第三节 郭沫若:歌唱着阳春的凯旋 |
我高兴做个"标语人","口号人" |
文艺上的"三反"运动 |
政治第一,政治正确 |
欢乐颂 |
我一生最厌恶最憎恨的就是虚伪造作 |
本章小结 |
结尾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四、李敖给蒋介石“画像”(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由中国》对台湾教育泛政治化批判研究(1949-1960)[D]. 周丹. 安徽大学, 2021
- [2]平行同构与异向融合:《相声说垮鬼子们》与《蒋公的面子》之比较[J]. 翟朋. 南大戏剧论丛, 2019(01)
- [3]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玉文. 湘潭大学, 2018(04)
- [4]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苏俄通讯”研究[D]. 杨丽娟. 扬州大学, 2013(04)
- [5]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下部)[J]. 黄济人. 红岩, 2013(02)
- [6]威权体制下自由主义话语及其命运台湾《自由中国》杂志研究[D]. 杨荣庆. 南京大学, 2011(07)
- [7]雷震与战后台湾社会运动[D]. 邓文. 武汉大学, 2010(08)
- [8]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D]. 吴麟. 华中科技大学, 2008(12)
- [9]从台北到鹿港小镇[J]. 川陵. 中国信用卡, 2007(11)
- [10]“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观研究 ——以鲁迅、胡适、郭沫若为中心[D]. 陈占彪. 复旦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