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类课文的三种处理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世勋[1](1991)在《怎样发挥教材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 一、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必须对三类课文进行研究现在的中学语文统编教材,有讲读课、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三类教材,讲读课文由教师教读,课内自读课文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课外自读课文由学生在课外阅读。设置三类课文,既适当增加了阅读量和扩大了知识面,又不加重教学负担.为此,就要正确处理三类课文,既不能不管课文类型,统统上成讲读课,又不能抛开自读课,只上讲读课.应研究编者的编排意图,明确各类课文所承担的职责,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既要从讲读课的角度去思考,着眼于老师的讲,也要注意学生的“自学”,要注意三类课文的区别,充分发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2](1986)在《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介绍》文中认为新编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八、十、十二册教材,是依据1984年教育部颁布的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而编写的。在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的基础上,对内容、编排等方面作了适当的调整和改进,课文力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教易学,以利于用共产主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3](1985)在《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介绍》文中认为第五册新编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五册是供全日制六年制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使用的基本教材。为了便于教师了解这册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进行教学,现就有关的几个主要问题介绍如下:一、指导思想这册教材是在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总的来说,编排体系基本相同,教学要求略低于五年制的三年级。考虑到六年制的第五册教材应比五年制的第五册适当减轻份量,放缓坡度,以便与第四册教材紧密衔接,课文作了较大的调整。抽掉了五年制第五册里较深较长的课文20篇,保留深浅适度的课文18篇,由低年级调上来的9篇,由第六册下放的2篇,新选的7篇,共36篇;与五年制第五册38篇相比,减少两篇。4篇独立阅读课文不列课次,实际只有32篇。
陈丽华[4](2003)在《开展整体阅读教学之我见》文中研究说明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从字、词、句的讲解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分析,把学生的悟性与情感淹没在冷冰冰的课文分析之中,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只见部分的拼凑,不见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有机联系。笔者认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新的整体阅读模式,开拓更广泛的语文学习空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王德勤[5](1992)在《三类课文教学浅说》文中研究指明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分讲读、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高中只分讲读和自读)三种类型,这套教材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由“教”到“不需要教”的过渡趋势,组成了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三部曲,因此认识三类课文的地位和作用是处理好它们的关系,正确使用这套教材,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一些教师对三类课文处理不够恰当,特别对自读课文处理不当,有的教师用一个课时对一篇自读课文从结构、内容到写作特色作空洞乏味的讲解,实际上把自读课变成“简讲课”,并没有体现出自读;有的教师对课内自读课文,只在课堂上三言两语提些要求,就放任学生自己阅读,这是纯粹“自读”;有的教师对课外自读课文放任自流。第一种作法,是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地强调教
陈丽华[6](2003)在《开展整体阅读教学之我见》文中指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从字、词、句的讲解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分析,把学生的悟性与情感淹没在冷冰冰的课文分析之中,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只见部分的拼凑,不见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有机联系。笔者认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新的整体阅读模式,开拓更广泛的语文学习空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李新[7](1989)在《谈谈新修订初中语文课本的教学单元和单元教学》文中研究指明 1988年秋季全国开始使用的新修订的中学语文课本(以下简称修订本)强化了教学单元。从单元教学的实际来看,初中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零打碎敲,不得要领;二是三类课文,一样对待;三是贪多求全,面面俱到。这些问题导致语文教学费时而低效。如何认识修订本?如何纠正这些弊病?如何有效地实行单元教学?这实在是亟需广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和理论上进行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仅就修订本的教学单元
王正海,王同成[8](1987)在《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学法指导”实验介绍》文中认为 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教学思想不够端正,改革的步子迈得还不大。为此,《湖北教育》编辑部配合教研部门于一九八三年三月,与黄冈地区教研室联合举办了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座谈会,正式提出了研究学法的课题。但当时对学法指导的认识还很肤浅,问题提得不够尖锐,因此并未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会后,重教轻学的现象仍很严重,三类课文均按一类课文教的作法相当普遍。秭归县教研室的江全佐同志介绍说,该县曾举办三类课文教法研究课达120次,研究论文有56篇。教师教材教法过关考查,绝大多数能准确无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9](1986)在《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八、十、十二册教材介绍(摘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第六册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在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的基础上,对内容、编排等方面作了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本册课文的篇数由五年制的38篇减少为36篇,其中4篇独立阅读课文不列入课次之内,实际上只有课文32篇。36篇课文中保留了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包括试用本)深浅适度的课文23篇,由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调上来的9篇,新选的课文只有4篇。本册安排了四个重点训练项目,即从读和写两个方面训练学生怎样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怎样选择材料突出重点,怎样按事物发展有顺序地记叙,每个训练项目
乔冠虎[10](1994)在《教给方法 引导自读──浅谈初中语文新教材三类课文的处理》文中提出教给方法 引导自读──浅谈初中语文新教材三类课文的处理乔冠虎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在编写的指导思想、教学重点和编排方式上都有较大变动,课本中的教读课文、自读课文、阅读课文三类课文的处理,课本前面已有明确说明.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二、三类课文的三种处理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类课文的三种处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8)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学法指导”实验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问题的提出 |
摆正教与学关系意义重大 |
“学法指导”的基本原则 |
(一)教与学统一的原则。 |
(二)体现学科教学特点的原则。 |
(三)系统联系整体发展的原则。 |
(四)学习方法序列化的原则。 |
(五)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结合的原则。 |
“学法指导”的具体作法 |
(一)依据大纲、凭借教材进行“学法指导”。 |
(二)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和提示,进行学法指导。 |
(三)在学习实践中让学生“悟出”学法。 |
(四)组织学生定期总结和交流。 |
(五)加强多方面联系,实现学法迁移。 |
四、三类课文的三种处理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怎样发挥教材的作用[J]. 刘世勋. 中学语文, 1991(05)
- [2]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介绍[J].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甘肃教育, 1986(03)
- [3]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介绍[J].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甘肃教育, 1985(10)
- [4]开展整体阅读教学之我见[J]. 陈丽华.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3(08)
- [5]三类课文教学浅说[J]. 王德勤. 语文教学通讯, 1992(04)
- [6]开展整体阅读教学之我见[J]. 陈丽华.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3(08)
- [7]谈谈新修订初中语文课本的教学单元和单元教学[J]. 李新. 绍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03)
- [8]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学法指导”实验介绍[J]. 王正海,王同成.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87(04)
- [9]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八、十、十二册教材介绍(摘编)[J].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四川教育, 1986(02)
- [10]教给方法 引导自读──浅谈初中语文新教材三类课文的处理[J]. 乔冠虎. 青海教育, 1994(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