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减轻TCP/IP的管理负荷(论文文献综述)
王璞[1](2021)在《基于动态链路的身份隐藏技术研究》文中认为
喻瑾[2](2021)在《云架构下网络隐蔽信道检测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云计算在政府、金融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与担忧。网络隐蔽信道是一种绕过安全管理策略进行机密信息传输的隐蔽通信技术,对数据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云计算网络作为互联网的延伸,同样也会受到网络隐蔽信道的威胁。目前,针对云计算特有的拓扑结构、通信机制,缺乏足够的网络隐蔽信道研究以及安全防御工具。为了进一步维护云上数据的安全性,对云网络隐蔽信道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云架构的网络隐蔽信道检测方法开展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1)针对云平台中的数据泄露问题,结合现有云网络检测对象未囊括网络隐蔽信道的现状,从构建和检测的攻防博弈角度分析网络隐蔽信道的研究趋势,提出了云架构下网络隐蔽信道多尺度融合检测思路。(2)设计了基于云架构的分布式数据采集方案,根据私有云平台Open Stack的拓扑结构,从东西流量以及南北流量两方面深入分析云平台的网络通信机制、网络关键节点,提出了云架构下的网络隐蔽信道通信模型,通过分布式网络流量的迁移方法,实现了虚拟网络数据的获取与识别。(3)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重划分的多尺度网络隐蔽信道融合判定方法,从静态元素、协议知识、通信信道等多个检测尺度构建隐蔽信道检测向量,在数据包、会话流和数据流多个维度中进行网络隐蔽信道疑似度多级融合判定。(4)基于以上云数据采集方法和多尺度网络隐蔽信道检测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原型系统,详细描述了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隐蔽信道检测、可视化、数据缓存主要模块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并将原型系统成功部署在了私有云Open Stack上。最后,本文从功能可用性、检测有效性和检测可靠度三方面对原型系统进行了测试。最终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分布式采集云网络数据,有效检测多种协议、多种云网络流向等多类型的网络隐蔽信道,平均检测准确率达到了96%,平均检测漏报率和虚警率在5%以内,检测结果可信度较高。
孙凯[3](2021)在《无中心FDMA卫星通信系统资源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交通等多个领域。目前卫星通信系统大部分都采用有中心管理方式,但是在特殊应用需求环境下,如军事战争、地震、火灾等,一旦中央管理站被摧毁或者发生严重故障,卫星通信系统会陷入瘫痪状态,从而使得作为系统中枢的中心站变成了整个系统最为薄弱的环节。针对有中心卫星通信系统抗毁性差的问题,本文围绕无中心FDMA卫星通信系统,开展资源高效控制研究工作,论文主要创新点和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目前还在大量使用的FDMA卫星通信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其特点的无中心资源控制策略,完成了包括资源分割、逻辑信道划分以及资源高效调配等技术在内的方案总体设计,充分考虑了卫星通信流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的各类异常情形(如信道检测出错、多用户抢占信道资源发生碰撞,以及在CSC信道中以ALOHA争用的方式发送通信申请产生丢包等),能够有效实现在无中央管理站介入的情况下,用户站对信道资源的自主访问,更加贴近工程应用需求。同时本文依据提出的资源控制策略,设计了无中心强鲁棒性资源控制算法,在该算法中提到的业务占用感知、自我监测的呼叫控制等关键技术,显着提升了系统工作的鲁棒性。(2)为了验证无中心卫星通信访问控制策略和资源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本文提出一种具有C/S架构的仿真验证方法,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模拟存在各类异常情形的卫星通信信道环境,诸如信道延时、信令错误以及各种检测错误都在Server端系统层面统一模拟,并且Client端的访问控制程序完全可以按照最终终端研制的软件框架开展,使其核心控制代码可以更加方便、平滑的移植到最终卫星终端产品中。仿真验证方法的实现采用N个用户站和1个模拟卫星转发器的方式,用户站的信息统一发送到模拟的信道环境中,判断是否发生碰撞并模拟丢包等异常情况。同时本文构建了仿真验证平台,通过建立客户端模型、服务器端模型和业务模型,在搭建的平台上完成软件模拟仿真实验,实验结果得出呼通率与信道数、用户数、业务平均到达时间、业务平均通话时长四者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对比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呼通率的变化情况。(3)本文为了能够给无中心卫星通信系统资源控制策略提供更加真实符合实际情形的仿真测试环境,提出了一种半实物仿真系统架构,用硬件实物代替一部分电脑软件模拟的用户站,该系统架构主要分为硬件板卡模拟的客户端、计算机软件模拟的客户端和计算机软件模拟的信道环境三个部分。同时基于卫星信道设备实际使用的硬件芯片,在Zynq平台和Free RTOS操作系统开展了无中心FDMA卫星通信访问控制程序的移植工作,参照计算机仿真实验设计思路,完成半实物系统功能验证。
张向向[4](2021)在《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及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大型设备的研发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分布式机电系统的发展,但大型分布式机电设备为生产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多地域分布设备状态监测、设备管理、数据储存与处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大型工业生产中的分布式机电设备存在分散性、监测节点多元化、设备管理复杂化等特点,在分布式网络化智能监控中,每个独立运行的机电设备即是一个边缘节点,位于边缘节点的设备数据信息是对分布式机电设备进行高效监测与管理的重点所在。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嵌入式边缘节点开发的融合虚拟仪器技术的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方案,开发了网络化的远程分布式机电设备监测及边缘节点管理平台,该系统可对处于不同地域的机电设备进行远程监测与设备信息的管理。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分布式机电系统的信号特点,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并采用嵌入式FPGA开发和数据传输技术完成边缘节点信号的可靠、高速采集及传输等功能。(2)为提高边缘节点数据分析的效率,利用一阶差分法有效剔除原始采样信号的奇异点,随之对信号进行最优变分模态分解(OVMD),然后采用相关性分析判定各模态与原始信号的相关程度,从而准确获取真实运行信号与噪声源信号,实现机电系统边缘节点的信号预处理功能,以提高分布式机电系统边缘节点对本地数据的过滤、分析的效率及其准确性。(3)结合System Link技术实现信号的远程传输,完成在远程终端的信号监测,设计远程监测方案,在远程系统终端实现对边缘节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与高效管理,采用远程软件驱动等部署技术实现对远程设备的统一管理与升级。为分布式系统海量运行数据的存储、挖掘、云端计算与应用奠定基础,为故障诊断等技术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4)为了验证所设计平台的实际应用效果,采用实验室三台机电设备作为平台监测与管理对象,使用本文技术验证设计结果。实验表明,本文所设计实现的监测平台能够可靠地采集到设备运行数据,经所开发的边缘节点预处理技术实现边缘节点信号的提取与重构,通过终端服务器能够良好地监测远程设备运行状态,实现高效的分布式设备软硬件管理。该实验平台的设计具有可靠性及可扩展性,为分布式系统海量运行数据的存储、挖掘、云端计算与应用奠定基础,为故障诊断等技术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为之后课题组平台设计的开发及健康监测、故障诊断奠定坚实的基础。
崔津源[5](2021)在《面向LTE-WIFI聚合系统的资源管理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移动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服务压力。WiFi(Wieless Fidelity)分流技术作为一种高速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方式,在有效减轻移动互联网的压力及提升网络服务水平等方面拥有巨大潜力。为此,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3GPP提出了蜂窝网络与WiFi热点聚合的技术,可有效地提升系统容量。但聚合技术带来容量提升的同时,在网络接入点选择和资源分配等方面也提出了挑战。为在真实空口下研究上述难题,本文使用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搭建了试验环境。软件无线电技术依靠软件系统为无线通信的算法部署和产品测试提供更加有效便捷的平台。因此,研究和设计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的聚合系统,并研究该系统下的资源分配方案,对于聚合技术的设计和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聚合系统数据包分流方案设计与实现:针对聚合系统采用整包分流时,因数据包大小多变而难以实现精准分流,提出了一种细粒度的拆包分流方案。该方案根据聚合系统的链路状态,设置分流比例拆分数据链路层数据包,实现数据可精确地按照比例设置进行分流,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试验验证表明,通过设置合适的分流比例(如1:1),使系统传输速率增倍。(2)聚合系统数据包快速缓存方案设计与实现:针对聚合系统中因多链路传输时延不同导致多链路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高、易造成内存溢出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哈希映射的聚合数据缓存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哈希表分别缓存不同链路数据包,并构建key-value对,实现了在单位时间内存取缓存数据,减少了数据聚合的时间,且哈希表可设置初始内存大小,便于内存控制,避免溢出。(3)聚合系统资源管理方案设计与实现:针对聚合系统的资源分配时效性低、无法动态响应链路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资源分配和数据包动态卸载方案。该方案使用XGBoost算法训练预测模型,将链路动态变化情况映射为传输速率的变化,并预估系统要更改的分流比例和天线增益,从而优化分流比例。通过仿真分析,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944,性能良好。
王雨婷[6](2021)在《某高速数据记录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高速记录器发展日新月异,作为飞行器飞行过程中数据存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记录器对分析飞行器性能等参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突发状况,而对记录器中的数据进行研究可以为飞行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尽可能规避意外风险。本文设计的高速数据记录装置由采编器、存储器、地面测试台、配套上位机软件组成,重点针对采编器与测试台接口电路、高速信号传输、存储器存储方式等进行设计。该高速数据记录设备需采集存储4路同步RS-422数据和1路LVDS数据,每路422信号单路传输速率均达到10Mb/s,使用HDLC接口协议;LVDS信号使用CRC校验保证数据可靠;上位机和存储器、采编器和存储器之间都用以太网接口传输数据,使用协议芯片W5300,并采用TCP/IP传输协议,保证回读速率达到90Mb/s以上;测试台与采编器之间经由1553B总线传输命令和工作状态,确保传输结果符合预期;存储器记录飞行前、中段的数据,对Flash芯片中的坏块进行处理,对存储过程中产生的误码进行ECC校验,存储速度大于30MB/s。本论文优化了FPGA程序固件更新设计和Flash编程方式。FPGA固件更新通过TCP协议使上位机与FPGA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可靠性,设计内容包括FPGA配置电路、固件更新逻辑设计、程序存储Flash芯片M25P64读写流程;Flash编程采用优化的多平面流水线边擦边写方式,即可保留原有数据,又提高了Flash编程速度。最后对高速数据记录器系统功能进行了测试,通过试验验证该高速数据记录器满足设计指标,达到良好预期;分析在设备调试过程中因断网、断电而导致的程序更新异常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法。
陈建宇[7](2021)在《云平台支撑下的基于SDN的路由仿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一方面各种新型网络技术(诸如卫星互联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命名数据网络等)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面向日益增长的网络新型技术评测与安全防御技术评估的需求,网络靶场主要利用虚拟化技术,对真实网络空间中的各种要素进行模拟和复现,为网络与安全技术的研究提供测试床,因此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网络靶场可包括网络仿真、用户行为复制、安全自动化测试、数据采集与效果评估等技术,然而高可扩展、高性能的网络仿真技术是网络靶场的基石。面向高可扩展、高性能的网络仿真需求,本文从网络的核心要素—网络路由,作为出发点,重点开展了路由仿真技术的研究。当前基于虚拟化的仿真技术可实现一定能力的路由仿真,但是存在仿真吞吐量低、资源消耗大、仿真功能有限等缺点。针对于此,本文借助于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技术,重点研究了基于SDN的高性能路由仿真架构,并进一步研究了可扩展、高可用与多功能的路由仿真技术。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基于SDN的高性能路由仿真架构。针对当前基于虚拟化的路由仿真中存在的仿真吞吐量低与资源消耗大的问题,结合SDN具备数据转发性能高与资源开销小的技术优势,提出了一种云平台支撑下的基于SDN的路由仿真架构——Crouter。Crouter重点突破了SDN固有的二层转发能力瓶颈,实现了支持三层转发的高性能路由仿真,并通过优化云平台的数据转发机制,提高了仿真网络的转发性能。此外,Crouter设计了OSPF路由协议仿真与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仿真模型,丰富了路由仿真的功能。实验表明:Crouter的CPU和内存资源消耗仅为基于虚拟化路由仿真技术的2%和2.1%;在多跳场景仿真与多节点并发场景仿真中,Crouter的仿真吞吐量分别是基于虚拟化路由仿真的2.49倍与4.49倍,仿真转发延迟分别仅为基于虚拟化路由仿真的11.1%与51%;此外,Crouter还可支持OSPF路由协议以及QoS功能的高逼真仿真。2)基于1)的研究内容,提出了一种基于SDN控制器集群的高可用路由仿真技术,以提升仿真规模的扩展性以及仿真网络的可用性。设计了控制器集群调度机制,该机制首先通过多个控制器并发管理仿真网络从而突破单个控制器的管理瓶颈,进一步依靠控制器评价模型和控制器调度算法提高了仿真规模的可扩展性;设计了仿真网络恢复机制,该机制负责在某个控制器异常终止时,主动将其管理的路由节点重新交付给其它控制器管理并恢复仿真网络的运行状态,确保仿真网络的高可用性。实验表明:相对于1)中基于单控制器的仿真网络管理,基于SDN控制器集群的高可用路由仿真技术可实现控制器集群的并发仿真网络管理,从而提高路由仿真规模的可扩展性,当某控制器出现故障时,仿真网络能继续正常运行,具备高可用性。3)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化的多功能路由仿真技术。针对当前基于虚拟化的路由仿真中存在的仿真功能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云平台支撑下的基于虚拟化的多功能路由仿真技术。该技术通过Quagga路由软件实现静态路由、RIP路由协议、OSPF路由协议、BGP路由协议的仿真,通过Iptables组件实现数据过滤、流量监测、地址转换的功能仿真,并设计自动化配置机制减少重复性的配置操作。实验表明:基于虚拟化的多功能路由仿真技术通过自动化配置机制可以便捷地构建具备多种路由协议以及数据过滤、流量监测、地址转换功能的仿真网络。4)基于1)、2)、3)的研究内容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云平台的路由仿真系统。该系统融合了基于SDN技术的高性能、低资源开销的路由仿真技术以及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多功能路由仿真技术,实现面向大规模边缘网络的可扩展仿真以及面向骨干网络的资源独占性仿真的融合。该系统设计了可视化管理、链路性能仿真、拓扑自动部署等模块,提升了路由仿真的易用性、链路仿真的逼真性以及仿真拓扑的部署性能。面向广域网仿真拓扑,进行了功能验证与应用。
商玲玲[8](2021)在《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DMOG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慢性牙周炎是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性口腔疾病之一,通常伴随着牙龈炎症、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最终导致牙齿松动、移位和脱落。在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控制炎症之后,牙周炎治疗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牙周组织的再生。近年来,牙周组织工程取得了显着疗效,局部应用生长因子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有效方法。然而,这些大分子蛋白质有效半衰期短,蛋白稳定性差,剂量要求高,成本高等特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除了具有优越的生物学效应之外,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剂量要求低、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基于小分子化合物的相关研究对实现牙周组织再生具有重要意义。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imethyloxalylglycine,DMOG)是一种细胞渗透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为脯氨酸羟化酶(prolyl hydroxylases,PHDs)的竞争性抑制剂。DMOG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其在多种炎症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能够发挥保护作用。作为PHDs的抑制剂,DMOG可以间接激活乏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从而模拟乏氧状态,并可以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控制局部炎症和实现组织再生是治疗牙周炎的关键环节,而DMOG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生物学效应尚未明确。因此,本课题研究了 DMOG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HGFs)体外炎症模型中的调控作用及相关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明确DMOG的炎症调控作用,探究了 DMOG在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ucleatum)诱导的HGFs体外炎症模型中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制备负载DMOG的静电纺丝纤维膜并研究其在体内牙周组织创伤修复过程中的免疫炎症调控作用;为进一步完善DMOG的再生潜能,将生物活性的二维纳米材料Nanosilicate(nSi)与DMOG结合,制备负载DMOG和nSi的静电纺丝纤维膜并进行相关的材料表征;研究复合纤维膜在体外对成骨成血管分化,体内对干细胞募集,新生血管形成,骨组织改建以及功能性牙周组织再生的影响,从而为牙周炎的再生性治疗建立新的治疗策略。材料与方法:1.DMOG在LPS诱导的体外炎症模型中的调控作用和相关机制研究首先,通过细胞活性实验筛选出不具有细胞毒性的DMOG浓度用于后期实验;其次,用不同浓度的DMOG(10、50和100 μmol/L)预处理HGFs 24 h,用浓度为5 μg/mL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LPS分别处理HGFs 2、6、12和24 h,建立体外炎症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评估炎症因子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情况。利用小干扰技术将PHDs的不同表型敲低,然后通过qRT-PCR检测LPS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情况以确定DMOG调控效应的PHD表型特异性。2.DMOG在F.nucleatum诱导的体外炎症模型中调控作用首先,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F.nucleatum ATCC 25586(源自山东省口腔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进行鉴定。用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F.nucleatum(MOI=10、50 和 100)感染HGFs 12 h,通过结晶紫染色实验观察细菌感染对细胞形态和数目的影响。然后,用不同浓度的DMOG(10、50和100 μmol/L)预处理HGFs 24 h,用MOI为100的F.nucleatum分别感染牙龈成纤维细胞2、6和12 h,建立体外炎症模型。通过qRT-PCR和ELISA检测炎症因子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3.负载DMOG的静电纺丝纤维膜在体内牙周创伤早期的免疫炎症调控效应首先,制备负载DMOG的静电纺丝纤维膜,将一定量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 acid-co-glycolic acid),PLGA)(LA:GA=75:25,MW=90,000)溶解于六氟异丙醇(hexafluoroisopropanol,HFIP)中,制备出20%(w/v,质量/体积)浓度的溶液。然后,将DMOG按照与PLGA质量比为1%(w/w,质量/质量)的剂量加入到PLGA溶液中,制备成均一的纺丝液。进一步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PLGA纤维膜(PLGA)和负载DMOG的PLGA纤维膜(DMOG-PLGA)。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ed infrared spectrum,FTIR)对制备的材料进行相关的表征;通过细胞骨架染色实验和CCK-8(cell counting kit-8)实验评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其次,建立Wistar大鼠下颌骨牙周缺损模型,将纤维膜材料植入到牙周缺损中,通过苏木素-伊红(he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评价其在损伤早期免疫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4.负载DMOG和nSi的静电纺丝纤维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效应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负载DMOG(1%w/w)和nSi(5%w/w)的复合纤维膜(DMOG/nSi-PLGA),通过SEM、FTIR以及拉伸-断裂试验对材料进行表征;检测复合纤维膜中DMOG和Si的体外释放;将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接种在材料表面,利用SEM评价细胞在纤维膜上的粘附和生长;通过CCK-8实验检测材料浸提液对PDLSCs增殖的影响;将细胞接种在不同的纤维膜表面,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实验和qRT-PCR评价纤维膜的促体外成骨分化作用;通过小管形成实验和qRT-PCR评价纤维膜的促体外成血管能力;将材料植入Wistar大鼠的下颌骨缺损模型当中,通过免疫荧光双染,检测体内CD90+CD34-干细胞的募集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成血管相关标记物的表达;通过H&E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免疫组化染色以及micro-CT评价纤维膜的体内骨改建效应;通过H&E染色评价新生牙周膜纤维的角度。结果:1.DMOG通过TLR4/MyD88介导的Akt/NF-κB和MAPK信号道路调控LPS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不同浓度的 DMOG(10、50、100、250、500 和 1000 μmol/L)分别处理 HGFs 24 和 48h。CCK-8 实验表明,高浓度的 DMOG(250、500 和 1000 μmol/L)明显抑制细胞增殖,而低浓度的DMOG(10、50和100μmol/L)对细胞增殖没有显着影响,因此,将10、50、和100 μmol/L的DMOG用于后续实验。流式细胞术也表明,10、50和100 μmol/L的DMOG不会引起细胞的凋亡。qRT-PCR和ELISA实验表明,DMOG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IL-8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下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growth factor-α,TNF-α)和 IL-1β,及细胞表面 Toll 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TLR-4)和下游连接蛋白骨髓分化主要响应蛋白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protein 88,MyD88)在基因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证实,DMOG抑制LPS诱导的Akt/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此外,通过小干扰技术将PHD1和PHD2敲低之后,LPS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在PHD2敲低的细胞中有所降低。2.DMOG调控F.nucleatum诱导的HGFs炎症因子表达琼脂糖凝胶电泳成像结果显示,F.naucleatum的PCR扩增产物DNA条带位于100到250 bp之间,片段大小约为146 bp。结晶紫染色实验结果表明,不同MOI 的 F.nucleatum(MOI=10、50 和 100)感染 HGFs 12 h 之后,细胞的形态和数目均未发生明显改变,因此,选用MOI为100的F.nucleatum用于后续实验。qRT-PCR结果表明,DMOG抑制Fnucleatum诱导的炎症因子IL-6、IL-8、TNF-α和IL-1β在基因水平的表达。然而,在蛋白水平,F.nucleatum并未引起IL-1β的分泌,DMOG对F.nucleatum刺激的IL-6和IL-8早期(2和6 h)分泌有抑制效应,而对12 h的表达作用不显着。3.负载DMOG的静电纺丝纤维膜调控牙周创伤早期免疫炎症反应SEM结果表明,制备的静电纺丝膜呈现交错的纤维状结构,纤维的形态光滑无断裂,直径分布均匀;FTIR显示,掺入DMOG后纤维膜表面的官能团未发生明显变化。细胞骨架染色结果证明,PDLSCs可以在材料表面正常粘附和生长;CCK-8实验证明,DMOG-PLGA纤维膜对细胞增殖无明显细胞毒性,表明材料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将材料植入大鼠牙周缺损后,术后早期(1周和2周),H&E染色结果表明,缺损区内的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骨组织的体积稍有增加。免疫组化以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iNOS阳性M1型巨噬细胞数目减少,CD206阳性M2型巨噬细胞数目有所增加;免疫炎症相关指标CD11b,CD40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4.负载DMOG和nSi的成骨/成血管双功能纤维膜促进牙周组织再生通过SEM观察到,所制备的各组纤维膜具有相似的纤维状结构,纤维直径分布较为均匀,表面光滑;掺入DMOG和nSi之后,材料表面官能团未发生明显变化;拉伸-断裂试验证明,掺入nSi之后,纤维膜的机械性能有所增强;并且复合纤维膜能缓慢持续释放DMOG和Si至30天左右。SEM证明,细胞接种在材料表面之后,能够粘附在材料表面生长;CCK-8证明材料浸提液对细胞增殖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成骨诱导之后,接种在复合纤维膜表面的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明显增强,表现为ALP活性增强以及成骨相关指标表达升高。同时,复合纤维膜能显着促进细胞的体外成小管能力和成血管相关指标的表达。材料植入大鼠牙周缺损之后,能明显促进CD90+CD34-干细胞的募集;H&E染色,TRAP染色,免疫组化染色以及micro-CT结果表明,纤维膜能明显促进牙周骨改建;促进成血管相关标记物的表达;并能够获得牙骨质再生及优化牙周膜纤维的排列。结论:1.DMOG在LPS诱导的HGFs体外炎症模型中发挥负向调控作用,通过TLR4/MyD88介导的Akt/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并且,这种负向调控作用依赖于PHD-2。2.F.nucleatum感染的HGFs炎症因子表达明显增高,DMOG能够明显抑制F.nucleatum诱导的炎症因子在基因水平的表达。3.负载DMOG的PLGA静电纺丝纤维膜能够调控牙周创伤修复过程中的免疫炎症反应,调节炎症免疫相关指标的表达。4.负载DMOG和nSi的静电纺丝纤维膜能够增强体外成骨/成血管分化,促进体内干细胞募集、骨组织改建、新生血管的形成以及功能性牙周组织再生。
王报辉[9](2021)在《CAFe装置的服务器及网络系统设计与监控》文中提出CAFe(the China ADS Front-end demo)直线加速器样机属于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项目ADS(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的技术预研系统,也是十二五大科学装置的关键部分。其中控制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控制系统中服务器系统与网络系统作为控制软件运行和数据交互的支撑平台,其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对控制系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现有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基于群集技术、光纤网络技术和Zabbix系统监控技术,对服务器和网络系统从系统设计、方案实施到运行状态监控等多方面做了技术改进和功能优化,提高了CAFe控制系统的服务器与网络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维护性。论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针对目前服务器单机系统在现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分布式私有云平台Open Stack的技术方案,取代传统单服务器系统的运行模式。Open Stack平台与传统的服务器系统相比,有以下三个优点:1.整合多台服务器的硬件资源和磁盘阵列,实现计算资源的在线可分配;2.图形化显示服务器硬件资源的使用状态和所有虚拟机实例;3.利用虚拟机的在线热迁移技术,使服务器平台的运行稳定性与数据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次,对现有网络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造。针对频繁断网和维护困难的问题,对CAFe的网络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与以前的网络系统相比,现在的网络系统有两个新特点:1.采用三层结构,使用两台冗余核心交换机,主数据通道采用光纤传输;2.利用SNMP协议自动获取网络交换机的运行状态数据。最后,针对装置运行现场存在的服务器软件失效与网络失联的故障现象,设计并部署了基于Zabbix的监控系统。对设计完成的服务器集群与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了分布式远程监控功能,这为CAFe控制系统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私有云平台和网络系统的相关现场改造工程已经完成,Zabbix监控系统在实际运行环境中已完成功能测试,并已投入现场使用一年时间。Open Stack平台和网络系统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预期效果,为CAFe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胡鹏飞[10](2021)在《空间站高温柜地基实验远程操控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逐步突破和掌握载人飞船、航天员太空出舱、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等核心技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进入到了“三步走”战略的空间站阶段。未来,我国将在空间站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其中,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是毋庸置疑的重要研究方向。高温材料实验柜作为空间材料科学的综合实验平台,未来将承担至少数百个样品的科学实验。为保证将来空间科学实验的成功,每一个空间实验都需要反复地进行地基匹配实验。那么,面对如此高频次开展的地基匹配实验,如何提高地基实验系统使用效率,使其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上述背景及实际应用情况,本文给出了在空间站高温柜地基实验中远程操控的设计方案。方案基于Web开发,利用B/S架构,采取MVC模型,设计开发远程操控系统。同时,本文阐述了基于上述方案的具体实现。前端基于Vue.js辅以Element-UI实现;服务端基于Spring Boot实现,使用Maven进行项目管理,采用物联网平台作为通信媒介完成数据上传与下发;数据存储引入My SQL关系型数据库以及Redis缓存数据库。本文不仅介绍了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还对系统稳定性、安全性进行了着重考虑。该系统应用于我国空间站高温材料实验柜地基实验过程,可以让分布在全国各地及国外的材料科学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远程查看材料科学匹配实验过程的运行数据并在授权后进行远程操控,有效解决现场技术专家匮乏,数据获取效率低下,实验成本较高等实际问题,在大幅降低实验过程监测成本的同时为智能化、高效化的地基实验提供有效保障。本文还对系统部署后的各项功能进行了逐一测试验证,验证表明,系统实现了各项预定功能。文章最后也给出了后续本课题可以继续改进的方向,为我国未来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方案。除了应用领域的创新性,在系统的设计开发中,也进行了多项创新性工作,例如:针对上传的每个数据包中参数的数量、种类均不同的情况,处理方式为在Mapper文件中调用一个处理类中的方法,再在该方法中对每个参数进行逐一判断,若存在则进行拼接,实现了“动态SQL”,与传统在Mapper文件中直接拼接SQL语句的方式相比较,更加清晰直观,避免了Mapper文件臃肿的情况;针对运行参数上传量较大、上传频次较高的情况,处理方式为存入基于内存的缓存数据库,再开启多线程去缓存中取出进行解析,与传统的收到数据包后直接进行解析存储的过程相比较,极大地减轻了服务端的压力;系统内服务端与设备端通信引入了Io T平台,与使用传统的TCP或者UDP通信相比较,避免了内网穿透、数据格式转换等繁琐操作;此外,系统还从服务端设置安全组、SQL注入攻击预防、关系型数据库性能提升、缓存数据库击穿、穿透、雪崩的预防、数据持久化等多维度进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保障。
二、减轻TCP/IP的管理负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减轻TCP/IP的管理负荷(论文提纲范文)
(2)云架构下网络隐蔽信道检测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2 云架构下的隐蔽信道分析 |
2.1 云架构安全性分析 |
2.2 网络隐蔽信道 |
2.3 云架构下的隐蔽信道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云架构的多尺度网络隐蔽信道检测方案 |
3.1 基于云架构的网络隐蔽信道建模 |
3.2 基于云架构的分布式数据采集 |
3.3 基于权重划分的多尺度网络隐蔽信道融合判定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云架构的多尺度网络隐蔽信道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3 数据采集模块 |
4.4 数据预处理模块 |
4.5 隐蔽信道检测模块 |
4.6 可视化模块 |
4.7 数据缓存模块 |
4.8 本章小结 |
5 原型系统测试 |
5.1 测试目标 |
5.2 测试环境 |
5.3 系统测试 |
5.4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及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无中心FDMA卫星通信系统资源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无中心FDMA卫星通信系统资源控制策略及算法设计 |
2.1 卫星通信系统组网及FDMA资源分配方式 |
2.1.1 卫星通信系统组网分类 |
2.1.2 FDMA资源分配方式 |
2.2 无中心FDMA资源控制流程及算法设计 |
2.2.1 资源分配过程相关算法介绍 |
2.2.1.1 能量检测算法 |
2.2.1.2 指数退避算法 |
2.2.1.3 超时重传算法 |
2.2.2 无中心FDMA资源控制策略 |
2.2.3 控制策略的鲁棒性算法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中心FDMA卫星通信系统资源控制软件仿真 |
3.1 仿真验证方案设计 |
3.2 构建仿真验证平台 |
3.2.1 通信传输协议选择 |
3.2.2 基于C/S架构建立模型 |
3.2.3 多用户并发问题解决方案 |
3.2.4 仿真模拟验证软件详细设计 |
3.3 实验仿真结果及分析 |
3.3.1 信道数与呼通率关系 |
3.3.2 用户数与呼通率关系 |
3.3.3 业务平均到达时间与呼通率关系 |
3.3.4 业务平均通话时长与呼通率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中心FDMA卫星通信系统资源控制硬件模拟 |
4.1 硬件模拟总体方案 |
4.1.1 硬件开发平台介绍 |
4.1.2 半实物仿真系统架构 |
4.2 硬件模拟实现方案 |
4.2.1 嵌入式处理器设计 |
4.2.2 基于LWIP轻量级网络协议栈的程序设计 |
4.2.3 半实物仿真模拟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分布式机电系统概述 |
1.3 分布式机电系统的远程监测与管理现状 |
1.3.1 远程监测与管理系统介绍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章节安排 |
2 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技术及方法 |
2.1 分布式机电系统监测与管理结构 |
2.1.1 分布式机电系统监测功能需求 |
2.1.2 关键技术分析 |
2.2 虚拟仪器应用 |
2.2.1 Lab VIEW开发工具 |
2.2.2 Compact RIO控制器 |
2.2.3 System Link技术 |
2.3 总体框架设计及功能介绍 |
2.3.1 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硬件架构 |
2.3.2 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软件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3 边缘节点在线监测功能开发 |
3.1 数据采集系统技术研究 |
3.1.1 基于c RIO的数据采集平台的实现 |
3.1.2 机电系统信号特点及采集设计 |
3.2 数据采集软件开发架构 |
3.3 系统配置模块 |
3.3.1 登录模块 |
3.3.2 硬件参数配置 |
3.3.3 采集参数设计 |
3.4 边缘节点采集系统功能实现 |
3.4.1 嵌入式FPGA开发 |
3.4.2 RT程序设计 |
3.4.3 传感器标定及数据转换 |
3.4.4 上位机程序设计 |
3.4.5 数据通信 |
3.4.6 数据存储与回放 |
3.5 本章小结 |
4 边缘节点数据预处理方法 |
4.1 基本理论 |
4.1.1 一阶差分法 |
4.1.2 变分模态分解 |
4.1.3 相关性分析 |
4.2 基于最优VMD的预处理方法 |
4.2.1 最优K值确定 |
4.2.2 预处理流程 |
4.2.3 预处理性能指标 |
4.3 预处理方法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 |
5.1 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搭建 |
5.1.1 基于System Link的远程监测平台的实现 |
5.1.2 远程系统通信 |
5.2 基于System Link的远程监测设计 |
5.2.1 Lab VIEW程序设计 |
5.2.2 网页化数据显示设计 |
5.3 基于System Link的远程管理设计 |
5.3.1 设备管理 |
5.3.2 软件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实验室机电设备的测试与验证 |
6.1 测试环境搭建 |
6.1.1 实验环境搭建 |
6.1.2 机电设备概况 |
6.2 数据采集与传输验证 |
6.3 边缘节点信号预处理 |
6.4 远程监测功能实现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面向LTE-WIFI聚合系统的资源管理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蜂窝-热点聚合系统架构设计 |
2.1 蜂窝-热点聚合系统概述 |
2.1.1 聚合架构设计 |
2.1.2 协同资源分配 |
2.2 软件无线电系统概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DR平台LTE-WiFi聚合系统实现 |
3.1 SDR平台搭建 |
3.1.1 系统软硬件平台 |
3.1.2 LTE-WiFi聚合系统的搭建 |
3.2 LTE-WiFi聚合系统基站实现 |
3.2.1 OAI基站侧程序流程 |
3.2.2 OAI聚合基站实现 |
3.3 LTE-WiFi聚合系统终端侧实现 |
3.3.1 srsLTE终端侧程序流程 |
3.3.2 基于srsLTE的LTE-WiFi聚合系统基站侧实现 |
3.4 LTE-WiFi聚合系统的性能测试 |
3.4.1 实验场景 |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XGBoost的协同资源分配方案 |
4.1 XGBoost简介 |
4.1.1 XGBoost模型 |
4.2 聚合系统资源分配概述 |
4.3 数据获取与分析 |
4.3.1 数据样本来源 |
4.3.2 数据预处理 |
4.4 XGBoost模型训练 |
4.4.1 训练集与测试集 |
4.4.2 模型的主要参数设置 |
4.4.3 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代码附录 |
(6)某高速数据记录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飞行数据记录器研究现状 |
1.3.2 数据采集研究现状 |
1.3.3 数据存储研究现状 |
1.3.4 1553B总线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高速数据记录设备整体方案设计 |
2.1 高速数据记录器功能概述 |
2.2 高速数据记录器方案设计 |
2.2.1 高速数据记录器采编器设计方案 |
2.2.2 高速数据记录器存储器设计方案 |
2.2.3 高速数据记录器测试台设计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3.记录器数据采集模块接口设计 |
3.1 同步422 链路设计 |
3.1.1 RS-422 接口设计 |
3.1.2 HDLC协议 |
3.2 LVDS链路设计 |
3.2.1 LVDS环网总线技术 |
3.2.2 LVDS接口设计方案 |
3.2.3 CRC校验 |
3.3 数据采集模块接口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4.记录器通信模块接口设计 |
4.1 以太网高速数据传输设计 |
4.1.1 以太网硬件电路设计 |
4.1.2 以太网传输模式 |
4.1.3 介质接口信号设置 |
4.1.4 W5300 配置 |
4.1.5 W5300 数据接收和发送 |
4.2 以太网断网重连 |
4.3 FPGA固件更新设计 |
4.3.1 模块总体设计 |
4.3.2 FPGA配置电路设计 |
4.3.3 固件更新逻辑设计 |
4.4 1553B总线接口设计 |
4.4.1 MIL-STD-1553B传输协议介绍 |
4.4.2 1553B总线接口电路设计 |
4.4.3 总线监视器设计 |
4.4.4 FPGA对 BU-61580 的控制设计 |
4.4.5 1553B总线监控器配置 |
4.4.6 1553B总线监控中断设置 |
4.4.7 1553B总线控制器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记录器存储模块设计 |
5.1 Flash芯片选型 |
5.2 Flash初始化操作 |
5.3 Flash坏块处理 |
5.3.1 坏块检查 |
5.3.2 坏块标记 |
5.3.3 坏块替换 |
5.4 数据写流程 |
5.5 ECC校验 |
5.5.1 ECC列检验 |
5.5.2 ECC行检验 |
5.5.3 ECC纠错算法 |
5.6 本章小结 |
6.系统功能测试及分析 |
6.1 测试平台功能调试 |
6.2 调试及分析解决 |
6.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7.总结及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云平台支撑下的基于SDN的路由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网络仿真研究现状 |
1.2.2 面临的问题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路由仿真技术概述 |
2.1 引言 |
2.2 基于云平台的路由仿真相关技术概述 |
2.2.1 主流云平台介绍 |
2.2.2 OpenStack架构 |
2.2.3 基于云平台的路由仿真分析 |
2.3 基于SDN的路由仿真相关技术概述 |
2.3.1 SDN技术 |
2.3.2 Open Flow协议 |
2.3.3 SDN控制器 |
2.3.4 Open vSwitch交换机 |
2.3.5 基于SDN的路由仿真分析 |
2.4 基于虚拟化的路由仿真相关技术概述 |
2.4.1 虚拟化技术 |
2.4.2 Quagga路由软件 |
2.4.3 Iptables组件 |
2.4.4 基于虚拟化的路由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DN的高性能路由仿真架构 |
3.1 引言 |
3.2 高性能路由仿真问题描述 |
3.3 基于SDN的高性能路由仿真体系架构设计 |
3.3.1 逻辑架构设计 |
3.3.2 API接口设计 |
3.4 基于SDN的高性能路由仿真关键技术 |
3.4.1 路由功能仿真技术 |
3.4.2 OSPF路由协议仿真技术 |
3.4.3 QoS功能仿真技术 |
3.5 实验分析与验证 |
3.5.1 实验环境 |
3.5.2 路由仿真功能验证及分析 |
3.5.3 路由仿真逼真性验证及分析 |
3.5.4 路由仿真资源开销比较及分析 |
3.5.5 路由仿真转发性能比较及分析 |
3.5.6 QoS功能验证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DN控制器集群的高可用路由仿真技术 |
4.1 引言 |
4.2 高可用路由仿真问题描述 |
4.3 基于SDN控制器集群的高可用路由仿真体系架构设计 |
4.3.1 逻辑架构设计 |
4.3.2 消息传输架构设计 |
4.4 基于SDN控制器集群的高可用路由仿真关键技术 |
4.4.1 仿真网络恢复机制 |
4.4.2 控制器集群调度机制 |
4.5 实验分析与验证 |
4.5.1 仿真规模可扩展性验证与分析 |
4.5.2 仿真网络高可用性验证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虚拟化的多功能路由仿真技术 |
5.1 引言 |
5.2 基于虚拟化的多功能路由仿真架构 |
5.3 基于虚拟化的多功能路由仿真关键技术 |
5.3.1 路由功能仿真技术 |
5.3.2 数据过滤、流量监测和地址转换功能仿真技术 |
5.3.3 自动化配置机制 |
5.4 实验分析与验证 |
5.4.1 路由功能验证及分析 |
5.4.2 数据过滤、流量监测和地址转换功能验证及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基于云平台的路由仿真系统与应用 |
6.1 引言 |
6.2 基于云平台的路由仿真系统架构 |
6.3 基于云平台的路由仿真系统关键技术 |
6.3.1 可视化界面 |
6.3.2 链路性能仿真 |
6.3.3 拓扑自动化部署机制 |
6.4 实验分析与验证 |
6.4.1 可视化界面验证与分析 |
6.4.2 广域网仿真拓扑构建 |
6.4.3 链路逼真性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DMOG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DMOG通过TLR4/MyD88介导的Akt/NF-κB和MAPK信号通路调控LPS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DMOG调控具核梭杆菌诱导的牙龈成能纤维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负载DMOG的静电纺丝纤维膜对牙周创伤早期免疫炎症反应的调控效应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负载DMOG/Nanosilicates的成骨/成血管双功能纤维膜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CAFe装置的服务器及网络系统设计与监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技术调研及发展趋势 |
1.2.1 服务器集群系统的发展与特点 |
1.2.1.1 服务器集群概述 |
1.2.1.2 负载均衡 |
1.2.1.3 分布式系统 |
1.2.2 监控技术的类型及其特点 |
1.2.2.1 模拟监控系统 |
1.2.2.2 多媒体数字监控系统 |
1.2.2.3 分布式监控系统 |
1.2.3 加速器装置中监控系统的发展 |
1.3 主要工作与论文结构 |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服务器集群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
2.1 现场实际需求与设计目标 |
2.1.1 需求分析 |
2.1.2 集群设计目标 |
2.2 软件系统的选型 |
2.2.1 软件选型 |
2.2.2 OpenStack简介及工作原理 |
2.2.3 分布式集群Openstack云平台运行优势 |
2.3 集群系统设计 |
2.3.1 集群设计原则 |
2.3.2 集群设计方案 |
2.3.3 集群系统网络设计 |
2.4 集群系统Openstack云平台搭建 |
2.4.1 集群搭建布局 |
2.4.2 云平台搭建 |
2.4.3 云平台远程图形化操作 |
2.5 分布式集群系统性能测试 |
2.5.1 数据归档系统简介 |
2.5.2 性能测试 |
2.5.2.1 稳定性测试 |
2.5.2.2 数据流量测试 |
2.5.2.3 安全性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监控系统设计与搭建 |
3.1 CAFe装置监控现状与需求 |
3.1.1 监控现状 |
3.1.2 需求分析 |
3.2 监控系统选型 |
3.2.1 监控预期效果 |
3.2.2 监控软件系统选型 |
3.2.3 Zabbix的工作原理 |
3.3 监控系统设计 |
3.3.1 设计原则 |
3.3.2 设计方案 |
3.4 监控平台搭建 |
3.4.1 搭建环境 |
3.4.2 监控架构 |
3.4.3 Zabbix服务平台搭建 |
3.4.4 监控系统图形化显示 |
3.5 监控平台运行测试 |
3.6 服务器集群监控系统搭建 |
3.6.1 服务器信息采集平台搭建 |
3.6.2 服务器监控添加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控制网络设计与监控 |
4.1 网络现状与需求分析 |
4.1.1 网络现状 |
4.1.2 需求分析 |
4.2 建设规划及其设备选型 |
4.2.1 建设规划 |
4.2.2 现场网络设备统计 |
4.2.3 网络改造设备选型 |
4.3 网络方案设计 |
4.3.1 方案设计要求 |
4.3.2 方案设计 |
4.3.3 网络拓扑结构 |
4.4 网络综合布线 |
4.4.1 接入层设备综合布线 |
4.4.2 核心层至接入层综合布线 |
4.4.3 VLAN的重新划分 |
4.5 控制网络监控系统搭建 |
4.5.1 网络串口助手。 |
4.5.2 SNMP配置 |
4.5.3 控制网络监控主机添加 |
4.6 网络系统运行测试 |
4.6.1 核心交换机双冗余系统测试 |
4.6.2 网络速率与系统故障率对比 |
4.6.3 核心交换机数据转发测试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空间站高温柜地基实验远程操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 |
第2章 地基实验远程操控系统需求分析 |
2.1 概述 |
2.2 系统用户特征分析 |
2.3 系统功能性分析 |
2.4 系统非功能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基实验远程操控系统方案设计 |
3.1 概述 |
3.2 整体技术方案 |
3.2.1 系统整体技术方案 |
3.2.2 软件平台技术方案 |
3.3 前端技术方案 |
3.3.1 前端框架方案Vue.js |
3.3.2 桌面组件库方案 Element-UI |
3.4 后端技术方案 |
3.4.1 后端整体方案 |
3.4.2 后端框架方案SpringBoot |
3.5 数据库技术方案 |
3.5.1 关系数据库方案 |
3.5.2 缓存数据库方案 |
3.6 数据通信技术方案 |
3.7 方案可行性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基实验远程操控系统软件具体实现 |
4.1 概述 |
4.2 前端实现 |
4.2.1 界面实现 |
4.2.2 功能实现 |
4.2.3 关键技术实现 |
4.2.4 本地调试 |
4.3 后端实现 |
4.3.1 与前端通信实现 |
4.3.2 与设备端通信实现 |
4.3.3 关键技术实现 |
4.3.4 本地调试 |
4.4 数据库实现 |
4.4.1 关系数据库实现 |
4.4.2 缓存数据库实现 |
4.4.3 关键技术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基实验远程操控系统测试验证 |
5.1 概述 |
5.2 测试验证准备 |
5.3 测试验证实施 |
5.3.1 前端打包部署 |
5.3.2 后端打包部署 |
5.3.3 系统联调 |
5.4 功能测试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词表 |
附录B 部分代码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减轻TCP/IP的管理负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动态链路的身份隐藏技术研究[D]. 王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云架构下网络隐蔽信道检测研究与设计[D]. 喻瑾.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无中心FDMA卫星通信系统资源控制策略研究[D]. 孙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及实现[D]. 张向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面向LTE-WIFI聚合系统的资源管理研究与实现[D]. 崔津源.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6]某高速数据记录器的设计与实现[D]. 王雨婷. 中北大学, 2021(01)
- [7]云平台支撑下的基于SDN的路由仿真技术研究[D]. 陈建宇. 江南大学, 2021
- [8]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DMOG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生物学效应的研究[D]. 商玲玲. 山东大学, 2021(11)
- [9]CAFe装置的服务器及网络系统设计与监控[D]. 王报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10]空间站高温柜地基实验远程操控系统[D]. 胡鹏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