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音律的稳定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李方元[1](2021)在《西周“周乐”的文化基质(下)》文中认为四、西周"周乐"的历史与其文化特质由上可知,"三礼"所载西周"周乐"其实就是"六乐"以及"诗乐"中的《雅》《周颂》及二《南》。这一发现表明:《雅》《周颂》和二《南》即西周"周乐"的主体。这意味着西周"周乐"是有文化根基的,而此根基即是姬周人自己的传统和文化。本节拟对其文化特质略加概论。
阎林红[2](2021)在《琴曲《碣石调·幽兰》的音律特色》文中指出《碣石调·幽兰》是现存古琴谱中唯一一首用文字记录演奏手法的乐谱,它是古琴减字谱的前身,历来备受关注,产生过多种打谱版本。该曲内涵丰富、音律复杂。"碣石调"虽采用五正音定弦,但其音乐所涉及音高与音程相对丰富,且有的偏音已成为重要的旋律音、甚至是骨干音;而某些频繁出现的偏音,也因古琴"同音异位"的特点而有多种的选择。这体现出古人对作品音调旋法上的设计思维。古老的《碣石调·幽兰》仍有待今人对其进行持续的挖掘和整理。
徐尔尔[3](2021)在《探析钢琴调律和控制音准稳定性的技术方法》文中提出钢琴作为音乐领域十分重要的一门乐器,被称之为乐器之首,钢琴演奏对于音律有着极为严格的准确性要求。特别是在音准上,假如音准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必然会在极大程度上对钢琴演奏的整体效果造成影响。由于钢琴所涉及的琴弦和控制装置都是十分复杂的,因此在音乐调节上也会存在很大的难度。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钢琴调律的具体实施技术方法,即把握音准及控制稳定性的方法等,以提高钢琴演奏的质量与水平。
辛颖[4](2021)在《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讨中国古代戏剧从上古祭祀歌舞逐渐演进到“歌舞演故事”的戏剧形态的根源,前辈先贤从“戏”的文字训诂考证寻求答案,然而“戏”只是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之一。“戏”的演化路径只能代表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演进方向。上古祭祀乐舞涵养了中国古代戏剧的萌芽,而汉代乐舞则是中国古代戏剧从乐舞向“歌舞演故事”的戏剧形态演进的过渡环节。本文拟用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讨论秦汉时期“戏”的具体含义及其表演形态。通过对“戏”字的训诂考源,发现“戏”从“戈”有演武传统;从“虍”有军事活动的性质;从“豆”袭得祭祀功能。通过近古期两周系和六国系“戏”字用例证明,“戏”是具有演武传统和祭祀功能的角抵表演。在秦汉时期,“戏”在角抵的表演形态之外,又受到上古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影响,形成诸如《蚩尤戏》《东海黄公》等角抵演故事的戏剧形态。“戏”并不是中国古代戏剧的统称,而是指具体的表演形态。在汉代,不仅角抵呈现出戏剧形态特征,汉代歌舞百戏中的一些节目也呈现出“演故事”的戏剧形态特征,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是多种“戏”的集合。第二章讨论汉代的司乐机构。“戏”只是中国古代戏剧由乐舞向戏剧演进的个案,汉代乐舞管理机构及职能调整深刻影响了汉代乐舞向戏剧形态演进的进程。汉代的司乐机构由执掌郊庙雅乐的太乐、参与制作郊祀乐舞的乐府以及执掌皇家卤簿的黄门鼓吹三部分组成。相较周秦时期的司乐机构,汉王朝一方面承袭了周秦太乐,继续由太乐执掌郊庙雅乐;另一方面扩大乐府职权,增设黄门鼓吹。具体说来,通过为乐府设置协律都尉,扩大乐府司乐的职权。乐府有采诗入乐的职能,拓展了汉代乐舞的来源和渠道。同时,汉代将边地鼓吹纳入到皇家法驾卤簿,作为仪式乐,也用于赏赐军功。汉代司乐机构及职能调整,不仅拓展了乐舞的来源渠道,汲取民间和西域歌舞;也使得汉代乐舞从礼乐阐释向娱乐观赏转变,形成乐舞的演述形态。第三章讨论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在周代礼乐制度下,诗是天子“听政”的渠道之一。沿续先秦采诗入乐的传统,在叙事参与下,汉代乐舞实现了由先秦“听政”向汉代“观政”的演述形态转变。歌、舞甚至伎艺表演构成了汉代乐舞“演”的形态,而歌辞、舞辞中的叙事内核则构成了乐舞“述”的内容。在“观政”的诉求下,“观”与“演述”形成了二维互动。汉代乐舞演述形态在留存时“演”与“述”的分离,乐舞形态留存于汉代乐舞画像石(砖)、乐舞人俑等乐舞文物中;而乐舞的歌辞、舞辞则留存于传世文献,形成后世所见的乐府诗。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极具开放性和创新性,主要体现在:通过改题创作和模仿乐府古题两种方式生成新的乐舞。第四章讨论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形态。东汉时期对歌舞、角抵、总会仙倡、幻术、戏车等表演概称之为“百戏”。通过传世文献与乐舞文物的双重印证,汉代乐舞中的“百戏”在节目组织形态上呈现出节目团块结构,“百戏”实则是各类节目的集合。乐舞节目的团块结构按照同类归属的原则形成次级“类目”,最终呈现出“百戏——类目——节目”团块结构。乐舞节目的团块结构极具灵活性,可以根据表演时长和表演场地等具体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既可以在大规模广场使用几个类目联演,也可以择取几个类目中的经典节目用于达官贵人府邸的厅堂娱乐。在乐舞、百戏中个别节目高度发达,形成经典剧目。第五章汉代经典剧目属性考辨。由于百戏节目之间以及类目团块之间的松散性,使得这个以节目为基础的团块结构不仅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增减节目,还可以依据广场、园林、厅堂表演过程中随主客喜好任意配搭,经典节目反复搬演,推动汉代乐舞生成诸如《蚩尤戏》《东海黄公》《公莫舞》《优孟衣冠》等经典剧目。经典剧目的出现使得节目在命名上,摆脱以歌、舞或伎艺等以属性命名,而是以叙事内容命名。这就使后世学者误认为中国古代戏剧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用于搬演的成熟戏剧。客观地说,汉代经典剧目只是乐舞反复搬演的结果,剧目是汉代乐舞向戏剧形态演进的一个阶段特征。
于上官[5](2021)在《切韵图史》文中研究指明“切韵者,上字爲切,下字爲韵”,“切韵”可以指反切,衍生而来的有“切韵学”“切韵图”等术语。唐宋夏金元时代研究汉语语音及其结构的学问,叫“切韵学”,而以矩形网状显示汉语语音结构的图表则名“切韵图”。“切韵图史”以唐宋夏金元时期切韵图爲研究对象,旨在厘清唐宋夏金元切韵图传承因袭、嬗变推衍的脉络及与相关韵书的关系,展现唐宋夏金元时期切韵图的演进原委,揭示其发展流变的逻1线索和历史事实。据我们探访蒐集,唐宋夏金元时期约有四十三部切韵图。传世者有《韵镜》《七音略》《皇极经世解起数诀》《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等。通过对作者音韵理念、撰着动机、编则体例、文献联系等综合考察,本文将切韵图别爲“韵镜-七音”“皇极经世”“四十四转”“指玄-指掌图”四大系列。一、存世的《韵镜》《七音略》及早佚的《五音韵镜》《指微韵镜》《洪韵》《七音韵鉴》皆可列入“韵镜-七音”系列之中。该系韵图编制的目的包括传播“依切求音、即音求字”的“韵镜之学”,应用“七音之学”。“韵镜之学”“七音之学”有其内在的一致性,都是讨论语音与反切的学问。其基本体例是:四十三转(即四十三张声韵图表),声母标目采取始帮终日、二十三列的格局,列字依据《广韵》居多。存世的《韵镜》《七音略》都是相当成熟、完善的韵图。二、存世的《皇极经世书·声音唱和图》《皇极经世声音数》《皇极经世起数诀》,已佚的《皇极经世声音法》,及《起数诀》撰图所吸收的已佚音韵论着《切韵心鉴》《韵谱》都可列入“皇极经世”系列。该系列韵图编制的目的是以语音阐释术数理论等哲学问题,基本体例是其特有的“天声地音”格局。三、已佚的《切韵类例》和残卷《卢宗迈切韵法》可列入“四十四转”系列之中,其撰作目的与“韵镜-七音”系列应该比较接近,但其体例上以四十四转列图(即有四十四张声韵图表)、列字多依据《集韵》。四、已佚的《指玄论》《切韵指玄论》《切韵指元疏》《指玄注》《切韵指玄论注》等,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四声等第图》《切韵澄鉴图》《切韵满庭芳》《切韵指迷讼》《四声等子》《切韵指南》等,皆可列入“指玄”系列。传世的《切韵指掌图》和已佚的《切韵指掌图节要》皆可列入“指掌图”系列。这两系列的撰作目的都与反映时音有一定的关联,且形制相似,基本体例都是大规模合韵并图、载有成系统的门法图例等等,遂放在一起称爲“指玄-指掌图”系列。“韵镜-七音略”系列的原型,或者説更早期韵图的撰作动机,我们推断,是以韵书爲撰作基础、悉昙字母理论爲指导而作的梳理汉语语音系统的论着,是爲译经、文化交流等服务的。“指玄-指掌图”系列反映时音的部分,反而体现了韵图最原始的描绘语音功用。随着书面语口语的分离、韵图论着的进一步成熟,最初描绘语音的韵图开始变成具备查音检字、练音、阐明术数理论哲学观念等多种功用的论着。唐宋夏金元时期各系列韵图之间不是泾渭分明、互不干涉的,也会相互影响。如《起数诀》成书参考的《韵谱》与《指掌图》的声母标目形制相同,《指掌图》列字与《韵镜》相合率最高等等。我们据各系列的研究成果绘制切韵图谱系图,载於文末。本文开题伊始,即私立训条,辨明体制,贯穿本文的指导思想有二:1.韵图是“层累地造出来的”,构建“韵图史”,必须决破“以语音史研究爲主线”的藩篱。音系相同的韵图,它们之间很可能没有任何传承关系;有传承关系的韵图,它们的音系未必是完全一样的。2.构建“韵图史”,必须密切结合韵图体例、音学理念等撰着者主观性因素做深入的考察。本文结论及创新之处有五:1.提出“汉语韵图史”“切韵图史”两个音韵学术语,并对概念的内涵外延进行了科学的界定。2.对“汉语韵图史”作出分期,分爲“切韵学”时期和“等韵学”时期,涵盖唐五代“切韵图”萌芽期、宋夏“切韵图”成熟发展期、金元“切韵图”嬗变期、明清“等韵图”鼎盛期、清末民国“等韵图”衰微期五个阶段。3.对唐宋夏金元时期的切韵图作全面的稽考工作,蒐集切韵图四十三部。4.将切韵图划分爲四大系列,对四大系列切韵图的传承演变进行详细梳理,绘制各系列切韵图的传承图谱。5.构建出一部近乎完整的“切韵图史”。梳理出各系列传承嬗变脉络,阐明其演化机制并绘制出“切韵图传承图谱”。
张越君(Truong Viet Quan)[6](2021)在《越南歌谣中的汉越语研究》文中指出汉越语是汉语和越南语长期接触的产物,是越南语的有机组成部分。越南语中借入的部分汉语,受越南语言和文化的影响,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本文以越南歌谣中的汉越语为研究对象,来考察上述诸变化。越南歌谣是越南口头文学最典型的体裁之一,其内容众多、题材丰富、形式特殊,是越南传统文化的象征。越南歌谣中存在大量汉越语,《越人歌谣宝库》中一共有16098首歌谣,有12628首歌谣都出现了汉越语,占比78.4%。将越南歌谣作为研究汉越语的材料,一方面能够重新界定汉越音、汉越语以及越南语中汉语借词的历史层次,指出汉越语构造特点、语义特征以及语用价值,从中找到汉越语的变化规律;另一方面阐述作为越南语书面语的汉越语在越南民间口头诗歌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为何汉越语是越南语中的一种特殊语言,并且说明中国语言文化对越南歌谣的影响。在语音方面,中古汉语传入越南后就已产生变化,中古汉语语音的变化包括声、韵、调三方面,三者的变化不是同时、同步发生的。在中古汉语语音向如今的汉越音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汉越音中留下了一些变化痕迹,越南语中方言汉越音和越化汉越音体现出这一演变过程。这些痕迹表明汉语南方方言(粤语)对汉越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构造方面,汉语词汇进入越南语后,受越南语语言内部规律的支配,或多或少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汉语“越化”程度的高低,越南人在汉越语素的基础上使用倒序或换改汉越语的语素的方法来构成新词,也按汉语或越南语语序构成新词。汉越语的构造并非固定不变,汉越语也随着越南文化、越南语内部规律以及歌谣的内部要求而灵活变化。在语义方面,汉语进入越南语后,有些汉语源语的语义产生变化,其变化的原因是中越文化还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汉语进入越南语后,为了适应越南文化则产生变化;另一个原因是越南语的同义现象使得汉语的语义产生变化。汉越语语义变化常表现为缩小汉语源语的语义或者改变汉语源语的意义,这也改变了汉越语的语体色彩。越南歌谣中汉越语产生新义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词汇隐喻和词汇转喻,另外,在社会背景和具体语境中,越南人可能会对汉语产生误解,误解之后的意义成为汉越语的新义。汉越语虽然还保留汉语源语的语境表征意义,但它主要象征美好、素雅的形象。越南歌谣存在大量汉越语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越南深受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二是中国文学也对歌谣体式有着深刻的影响;三是汉越语在越南歌谣中还有修辞及语用价值。汉越语能为越南歌谣添加庄重、素雅的色彩,增加歌谣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含蓄性,也可以体现歌谣的礼貌原则和隐含会话含义等。本文全面考察越南歌谣中汉越语在语音、构造、语义、修辞及语用等方面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汉越语与非汉越语之间的区别,指出汉越语上述诸变化的规律,为汉越语研究理论提供了新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
高韵洁[7](2021)在《潮州音乐中的有品乐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潮州音乐含中立音的调式音阶体现着潮乐人特殊的音律观念,这种音律观念通过有品乐器上的“品位”得到了物化的显现,可听、可观、可感,便于调查研究。因此,笔者选取了潮州音乐中的有品乐器——琵琶、中阮、月琴、秦琴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论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潮州音乐有品乐器的发展概况与研究现状的简要梳理,目前对于该论题的研究可以主要分为乐器学与律学两个大的方面,其中值得借鉴与有待深入的部分都对本文的研究思路提供了启发。第二章是对研究对象的形态学分析,主要运用律学的方法与乐器学的方法,阐释潮州音乐特殊的音体系是如何通过品位显现并在乐人的指法操作模式下转化为音响的,此外,笔者还结合不同时期的音频测音结果,分析潮州音乐音律观念的变化情况。第三章主要聚焦于潮乐人的乐器改制行为与作乐行为,笔者以实地调查中获取的资料为基础,通过乐器制作行为中的“变”与“不变”、官方群体与民间群体作乐行为的差异显示潮汕地区“旧传统”与“新传统”并存的现象,阐释不同的群体基于不同的目的产生的不同的改造、适应方式。乐器是传统乐种研究的重要材料,它的内涵与外延都十分丰富。借此,笔者希望通过对潮州音乐有品乐器做多角度研究的同时,能够对潮州音乐产生更为深入独到的理解与见解,充分认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雷晶晶[8](2021)在《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抒情文学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经验做出理性安排,并使之转化成为与读者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建构不仅仅是对作者内心活动的传达,同时也是在重组情感经验和构筑审美理想,最终使得在所创造的这个艺术世界中能够直观我们自身。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抒情形式无疑是直抵抒情文学研究本质的命题之一。抒情形式包括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和抒发这种情感的代表样式。词作为中国古典抒情文学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美学内涵,承载着作家的审美体验和思想情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尤其是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三百余年的历史,词经历了从发生、发展,到北宋中后期达到高峰,在实践上具备了整个词史上几乎所有的抒情形式,并在理论上成为与诗歌并驾齐驱的重要文体,唐五代北宋文人词确是研究文人词的根基和源头。本论文从抒情视角的变换、抒情内容的革新、抒情时空的创设、悲感成分的增减四个角度,分为四章对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的演进过程作以分析和概括。第一章,分析抒情视角的动态变迁,总结出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变革的三个阶段:局外观色的旁观立场→模拟代言的女性心态→缘己恋情的自我表现。晚唐文人往往是以叙述者的角色出现,以客观之笔法装饰美女,点染丽情。五代时期,词人逐渐转向对抒情主人公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的关注,注意安排词中事件的叙述逻辑和人物的情感流程。时代环境迫使南唐李后主成为词中自我化抒情的第一人,北宋词人接替其继续将词境扩大,词朝着表达文人文化心理的纵深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抒情视角和抒情角色经过了四次演进。第一次是词人以外视角对审美对象进行叙抒;第二次是词人以内视角对自我情怀进行披露;第三次是词人以平行视线,通过同构隐喻,借他人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第四次是词人以外视角进行自我审视,在突围个体的有限性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第二章,观照词体抒情重心的转移,探寻词体在不同时期的抒情内容。“花间”之“情”突出男女情爱,咏唱的是情爱缺失的人生体验;南唐词凸显的是家国之“情”,吟唱的是失国离家之悲;北宋前期词聚焦的是士大夫日常生活之“情”,吟诵的是聊佐清欢的闲笔,是富贵盛明的闲情;北宋后期词陶写的是人之性情,是士大夫的中心遥遥之志,是深刻的人生体悟,是文化滋养与人生境遇交汇所生育出的情志与情趣。抒情内容的迁移总体上昭示着词人主体意识和抒情成分的增强,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在词中心态、趣味和对词体功能认识的变化:当词向着与士大夫紧密相关的人生经验开掘时,词的价值也从“资羽盖之欢”到发抒人生重压,到聊佐清欢、形容盛明,再到陶写性情,最终在实践和理论上完成蜕变,成为与诗歌并驾齐驱的抒情样式。第三章,论述时空创设、组合与抒情方式变革之关系。词人在相对有限的篇幅中,通过对时空的精心结构,既避免了叙抒结构散漫无章之弊,又使得事件发展和情感活动脉络因时空明晰而收条理贯穿、曲尽人心之益,多种时空组合方式,展现了词人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小令往往以单一时空和追叙笔法进行模糊叙抒,由此带来了词体的深幽性。长调相对小令容量有所扩大,对时空的铺叙更为直接、明确,渐次出现了设想未来与时空之延伸、追忆过往与时空之回溯、双向对写与时空之拓展三种时空组合方式,其意味着词人不再遵循物理的逻辑,而是诗性或曰情感的逻辑进行精神的自由创造。在这种自由创造中,个体抒情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两种典型的扩张方式,即历史追忆与羁旅、游仙,其成为词人人生困顿和命运焦虑的异时、异域投映。时空设置作为一种文学手段,强化着抒情的力度和深度,构筑起词体抒情的深幽性、感染力。第四章,论述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情感抒发和抒发这种情感的代表样式的阶段划分,以及贯穿这几个阶段的总体审美倾向。根据不同时期词的吟咏重心,将唐五代北宋文人词自然划分为四个时段,即花间词(836—941)、南唐词(916—978)、北宋前期词(1017—1068)和北宋后期词(1068—1125)。在词的不同发展时期,贯穿始终的是以悲为美的审悲趣尚。其根因于悲感作为节制和调配乐感的角色而出现,悲感一方面使词不至于在制造富贵欢乐的艺术幻觉中流于狂欢;另一方面,悲感作为乐感的调配,丰富了词的内涵层次,增强了词的韵味。审悲意识实际上显示了士大夫对享乐警惕与矛盾的心态。
梁晨[9](2021)在《日本汉诗史的书写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日本汉诗史的书写研究,包括对现有日本汉诗史书写的评述、日本汉诗经典构建观念的演变、日本汉诗发展的分期及动力的讨论。以江村北海《日本诗史》、菅谷军次郎《日本汉诗史》和肖瑞峰《日本汉诗发展史》三部现有的日本汉诗史书写为中心,本文首先从这些文本的概况和汉诗史观两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而汉诗史观,具体又体现在汉诗史书写者选择日本汉诗经典的标准、对日本汉诗发展动力的认识上。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这三个文本在日本汉诗经典建构上的共同关注及模式。日本汉诗史书写是对日本汉诗传统的经典构建。而以上文本并不能反映日本汉诗人对本汉诗传统经典构建的观念史。于是,本文接下来以日本汉诗总集的编撰为中心,呈现出从王朝时代至江户时代日本汉诗人经典选择的观念变化。最后,整理了日本诗话中对本汉诗经典构建问题的关注,包括汉诗的成立、兴盛期和典范诗人。进入日本汉诗史的分期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日本汉诗史书写中的分期模式。然后观察了日本汉诗在日本汉文学史、日本文学史等多种文学史传统中的位置,认为应该重视五山汉诗在日本汉诗史中承上启下的地位;此外,在近代文学观念变化的背景下,明治时期发生的“诗”到“汉诗”的转变也是值得关注的。最后是对日本汉诗史发展动力的讨论。日本汉诗的诗体正变在现有日本汉诗史书写中有了清晰的阐释,对它的认识无法离开日本汉诗人对中诗歌传统的受容。而这种受容,又是日本汉诗作为变异体文学的重要特征。本文以雅俗之辨与声律正变两个诗学观念为中心,揭示日本汉诗发展过程中与作为参照系的中诗歌之间的张力,并将之视为日本汉诗的发展动力。最后,本文从训读、和文诗话和翻译三个角度,呈现日本汉诗发展动力的产生环境。
刘彪彪[10](2021)在《唐代历法改革、颁赐与政治研究》文中提出历法在唐代国家统治过程中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其本身的科技价值,中国古代特有的受命改制思想成为帝王改历的重要依据。本文共分为四章,前两章主要探析唐代历法改革的政治原因、特点以及影响;第三章从历日颁、赐的角度,以历日颁、赐为媒介考察相关的唐王朝政治互动;最后一章着重考察了唐朝私历的存在与发展以及私历与政治的关系。笔者认为,唐朝十次历法改革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层面的,而源自政治需要的改历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多样化的,大体上可归纳为因争夺正统地位而改历、为象征皇权合法性而改历、为粉饰太平及迎合谶语而改历等几方面。唐朝多次改历中,有着严格限制制历者仕途迁转、尊崇“汉制”、儒家思想影响历法制定与修改等政治特点。武则天与唐肃宗出于各自的政治意图,先后两度特殊地改行周正,造成了一系列政治活动时间上的变化,甚至由于周正与夏正的行、废,造成了这一时期史书、墓志时间上书写的错误。唐王朝通过历日颁、赐,建立起三种不同层级的政治互动,有中央有司授时与地方朝贺、皇帝赐历与臣下上表谢恩、唐历颁赐与周边民族奉唐正朔这三层政治互动。唐朝通过这些政治互动建立起统一的时间秩序,彰显了唐中央的制历权与颁历权,这些政治互动很大程度上动态式地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统治能力的强弱。唐朝私历出现与发展的途径是从官方到民间,国力强盛时,官僚集团内部的私历可以升格为巩固政权的思想;统治衰微时,民间私历的横行,严重冲击了唐中央制历与颁历的权威,盛行私历的区域反映出中央统治的薄弱以及该区域与中央之间的离心力。
二、浅谈音律的稳定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音律的稳定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2)琴曲《碣石调·幽兰》的音律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幽兰》的打谱与认知 |
(一)《幽兰》的打谱版本 |
(二)《幽兰》内涵丰富、音律复杂 |
二、《幽兰》定弦法古今音律有差异 |
(一)“一弦黄钟为宫”的正调结构定弦法 |
(二)“碣石调”定弦法尚未统一 |
三、《幽兰》的音律特色 |
(一)音程特色 |
1.?句头“小六度”进入,滑向“减四度” |
2.?句头“小六度”与“纯五度”的色彩差异 |
3.?以“宫”作落音的“合尾式”乐段 |
(二)《幽兰》中的特殊音高—“#F”在不同弦位上的应用 |
1.?六弦、五弦上的“#F” |
2.?七弦上的“#F”音高 |
3.?二、三弦上的“#f1”小字一组音高?? |
4.?“#F”在“二弦十一徽”上实音与泛音的音域差异 |
5.?#F八度双音?? |
四、《幽兰》的旋律特色与跌宕乐句 |
(一)级进式“平稳”句式 |
1.?乐句级进式音阶上行,句尾八度大跳相互对应 |
2.?同音重复句式 |
(二)偏音的应用与“跌宕”句式 |
1.?偏音(#fa、si)上的滑音与大跳音程 |
2.?以偏音为骨干音的乐句 |
3.?连续的大跳音程造成旋律不稳定感 |
五、对《幽兰》古曲的挖掘还有待深入 |
结语 |
(3)探析钢琴调律和控制音准稳定性的技术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钢琴调律基本标准的判断 |
(一)调控稳定度 |
(二)控制准确性 |
(三)协调弹奏速率 |
二、钢琴调律和控制音律稳定性的常用技术手段 |
(一)五四调律法 |
(二)三六调律法 |
(4)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汉代人对“乐”和“百戏”的认知与反思 |
1.2.2 汉代乐舞研究史钩沉 |
1.2.3 汉代乐府的相关研究述评 |
1.2.4 从乐舞文物出发的汉代乐舞研究 |
1.2.5 汉代乐舞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
1.3 研究对象 |
1.3.1 考辨“戏”的具体含义及其表演形态 |
1.3.2 考察汉代乐舞的管理机构 |
1.3.3 论证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
1.3.4 分析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戏”字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
1.1 “戏”字训诂释义 |
1.1.1 例证释“戏”字 |
1.1.2 部首拆分释“戏”字 |
1.2 “戏”字源流释义 |
1.2.1 近古期两周系“戏”字 |
1.2.2 近古期六国系“戏”字 |
1.3 “戏”的演武传统和祭祀功能 |
1.3.1 “戏”从“戈”形成的演武传统 |
1.3.2 “戏”从“虍”附加的军事含义 |
1.3.3 “戏”从“豆”袭得的祭祀功能 |
1.4 角抵戏与中国戏剧的早期形态 |
1.4.1 商周时期的角抵演武和角抵祭祀 |
1.4.2 秦汉时期的角抵娱乐 |
1.4.3 从礼乐到娱乐的中国戏剧的早期形态嬗递 |
第二章 汉代乐舞的司乐机构 |
2.1 汉代太乐及职能 |
2.1.1 汉代太常职官溯源 |
2.1.2 汉代太乐及职能 |
2.2 汉代乐府及职能 |
2.2.1 乐府建置考源 |
2.2.2 乐府司乐职能的衍生 |
2.2.3 汉代乐府司乐职能改革 |
2.3 汉代黄门署及职能 |
2.3.1 黄门职官溯源 |
2.3.2 汉代黄门鼓吹及职能 |
第三章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
3.1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
3.1.1 “演述”形态的历史钩沉 |
3.1.2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
3.1.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的形成机制 |
3.2 汉代乐舞“观”与“演”的二维互动 |
3.2.1 从“听政”到“观政”的功能嬗递 |
3.2.2 “观”对“演”的“述”求 |
3.2.3 “观”与“演述”的制约与影响 |
3.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
3.3.1 演述形态下新乐舞的生成方式 |
3.3.2 “演”、“述”分离的留存方式 |
3.3.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与中国古代戏剧 |
第四章 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形态 |
4.1 汉代百戏的认知钩沉 |
4.1.1 学界对“百戏”的界定 |
4.1.2 学界对汉代百戏的误读 |
4.2 汉代百戏源流考辨 |
4.2.1 汉代百戏的源流考辨 |
4.2.2 汉代百戏的属性辨析 |
4.3 汉代百戏的节目团块组织 |
4.3.1 汉代百戏与中国古代戏剧 |
4.3.2 汉代百戏的节目组织形态 |
第五章 汉代典型剧目属性考辨 |
5.1 汉代角抵《蚩尤戏》溯源及功能考辨 |
5.1.1 关于“蚩尤”的研究现状 |
5.1.2 以“蚩尤”为主神的各类祭祀传统 |
5.1.3 《蚩尤戏》角抵娱乐功能演进轨迹 |
5.2 《公莫舞》属性考释 |
5.2.1 前辈先贤对《公莫舞》属性的认识 |
5.2.2 《公莫舞》的戏剧属性辨析 |
5.2.3 《公莫舞》歌舞属性考释 |
5.3 再论《优孟衣冠》的戏剧属性 |
5.3.1 关于《优孟衣冠》性质问题的讨论 |
5.3.2 《优孟衣冠》戏剧性的来源 |
5.3.3 《优孟衣冠》的戏剧属性斟疑 |
5.4 《东海黄公》从表演到剧目的逻辑进程及理论意义 |
5.4.1 《东海黄公》剧目的属性讨论 |
5.4.2 《东海黄公》从表演到剧目的逻辑进程 |
5.4.3 《东海黄公》剧目形态的价值和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切韵图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件 |
绪论 |
一 “韵图”释名 |
二 “汉语韵图史”“切韵图史”的提出及其分期 |
三 与本选题相关的前修时彦的研究成果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切韵—切韵学—切韵图—切韵图史 |
第一节 唐宋夏金元切韵图稽考 |
一 存世韵图 |
二 失传可考韵图 |
三 失传待考韵图 |
四 小结 |
第二节 切韵学理念之形成、发展及切韵图产生之背景与条件 |
一 梵语的传入 |
二 韵图与悉昙 |
三 切韵理论论着 |
第三节 切韵图产生的时间及分类标准 |
一 韵图産生时间 |
二 韵图分类标准 |
第二章 “韵镜-七音”系列韵图 |
第一节 《指微韵镜》到《韵镜》 |
一 张麟之之功绩——《韵镜》撰作动机考 |
二 《韵镜》的层累性——《韵镜》与相关韵书 |
三 《韵镜》所反映的音系 |
第二节 《七音韵》辨正 |
一 《七音韵》性质 |
二 《七音韵》与《七音韵鉴》 |
三 《七音韵》与相关韵书字书 |
第三节 《七音略》 |
一 “七音略”名义及其撰作目的 |
二 《七音略》的层累性——《七音略》与相关韵书 |
三 《七音略》所反映的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皇极经世”系列韵图 |
第一节 《皇极经世书·声音唱和图》 |
一 《皇极经世书·声音唱和图》作者及其基本结构 |
二 《皇极经世书·声音唱和图》的阐释 |
第二节 《皇极声音数》 |
一 《皇极声音数》与《皇极经世解起数诀》的关系 |
二 《皇极声音数》基本结构 |
第三节 《皇极经世解起数诀》 |
一 祝泌天声地音格局的发展和应用 |
二 《皇极经世解起数诀》所包含术语与理念 |
三 《皇极经世解起数诀》所反映的语音面貌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四十四转”系列韵图 |
第一节 《切韵类例》《卢宗迈切韵法》中的几个问题 |
一 《切韵类例》之名义 |
二 《卢宗迈切韵法》“序”中所引“诗” |
第二节 切韵法比较研究 |
一 “五音傍同”与“三十六字母切韵法” |
二 “上去声同呼字图” |
三 “指掌图”比较研究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指玄-指掌图”系列韵图 |
第一节 传世韵图的基本情况 |
一 《切韵指掌图》 |
二 《四声等子》 |
三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
第二节 图例研究 |
一 传世韵图图例内容对比研究 |
二 韵书徵引韵图内容1佚研究 |
第三节 列字、用韵、语音概貌 |
一 “指掌图”系韵图 |
二 《四声等子》《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唐宋夏金元时期韵图衍化大势 |
第一节 各系列韵图内部的同与异 |
一 “韵镜-七音”系列 |
二 “皇极经世”系列 |
三 “四十四转”系列与“指玄-指掌图”系列 |
第二节 不同系列韵图之间的同与异 |
一 “韵镜-七音”系列与“四十四转”系列 |
二 “韵镜-七音”“指玄-指掌图”“皇极经世”系列 |
第三节 唐宋夏金元时期韵图发展特徵 |
第四节 唐宋夏金元时期韵图发展分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越南歌谣中的汉越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0.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5 研究方法 |
0.6 语料来源 |
0.7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从歌谣中的汉越语看汉语借词历史层次 |
1.1 中越语言接触的历史 |
1.1.1 汉语汉字在越南的传播 |
1.1.2 从越南歌谣看中越语言接触 |
1.2 汉越语的界定 |
1.2.1 汉源词与汉越语的关系 |
1.2.2 汉越音与汉越语的关系 |
1.2.3 汉越语的定义 |
1.3 越南语中越化汉越语层 |
1.3.1 汉语借词的历史分期 |
1.3.2 从汉越语看汉越音系 |
1.3.3 越化汉越音 |
1.3.4 越南语中汉语方言借词的归属 |
1.3.5 越南歌谣中汉越音的变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越南歌谣中汉越语的构造特点 |
2.1 汉越单纯词与汉越合成词的构词特点 |
2.1.1 汉越语素 |
2.1.2 汉越单纯词 |
2.1.3 汉越合成词 |
2.2 汉越固定短语的构造特征 |
2.2.1 汉越谚语 |
2.2.2 汉越成语 |
2.2.3 全造汉越固定短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歌谣中汉越语的语义生成 |
3.1 汉越语的语义变化 |
3.1.1 社会因素 |
3.1.2 同义词因素 |
3.1.3 语体因素 |
3.2 汉越语创造新义的途径 |
3.2.1 词汇隐喻 |
3.2.2 词汇转喻 |
3.2.3 其它途径 |
3.3 汉越语在歌谣中的语境表征意义 |
3.3.1 指事物 |
3.3.2 指颜色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越语在越南歌谣中的修辞及语用价值 |
4.1 越南歌谣使用汉越语的原因 |
4.1.1 经济 |
4.1.2 政治 |
4.1.3 社会 |
4.1.4 中国文学对越南歌谣的影响 |
4.2 汉越语的修辞价值 |
4.2.1 增添歌谣的庄重、素雅色彩 |
4.2.2 加强歌谣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
4.2.3 加强歌谣的含蓄性 |
4.3 汉越语在歌谣中的语用价值 |
4.3.1 体现礼貌原则 |
4.3.2 体现歌谣隐含的会话含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越南歌谣中汉越音声母系统的表现 |
附录二 越南歌谣中汉越音韵母 |
附录三 越南歌谣中汉越音声调 |
附录四 越南歌谣中的汉越语(不包括人名和地名)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7)潮州音乐中的有品乐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潮州音乐中的有品乐器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潮州音乐中的有品乐器发展概况 |
一、潮州音乐概况 |
二、潮州音乐中的有品乐器概况 |
第二节 潮州音乐有品乐器的研究现状 |
一、乐器学研究 |
二、律学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潮州音乐有品乐器的形态学分析 |
第一节 各有品乐器的基本构造 |
一、基本形制 |
二、品位与音位 |
第二节 有品乐器的音律形态及指法形态分析 |
一、品位设置所呈现的音律形态 |
二、各有品乐器的指法形态分析 |
第三节 潮州音乐音律变化分析 |
一、不同时期音频的测音数据对照分析 |
二、社会人文环境对潮州音乐音律观念变化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潮乐人的有品乐器制作行为与作乐行为分析 |
第一节 有品乐器制作行为中的“变”与“不变” |
一、有品乐器制作行为中的“变” |
(一)琵琶 |
(二)中阮 |
二、有品乐器制作行为中的“不变” |
第二节 官方与民间——有品乐器作乐行为的群体差异 |
一、官方演奏团体 |
二、民间乐社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8)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看”与“被看”——词的抒情视角之嬗变 |
第一节 叙述者的全知视角——局外观色的旁观立场 |
一、强化视觉的装饰艺术 |
二、心境物化的抒情方式 |
第二节 代言的第一人称抒情——模拟代言的女性心态 |
一、不同代言对象的相似艳情 |
二、超越同质艳情的象喻潜能 |
第三节 作者的第一人称叙抒——缘己恋情的自我表现 |
一、抒情第一人称“我”的出现 |
二、真正作为第一人称的叙抒 |
三、风雅比兴的托寓抒情 |
第二章 “风骚”还是“艳情”——词的抒情内容之迁移 |
第一节 花间词——以双衬单的表情模式 |
一、常见“双”的物态及其功能 |
二、词人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
第二节 南唐词——政治陈情的两性表达 |
一、两性构象下的政治陈情 |
二、“儿女态”中的家国心绪 |
第三节 聊佐清欢、形容盛明的北宋前期词 |
一、聊作清欢:丽情、闲情与风情 |
二、形容盛明:干谒、酬唱与祝寿 |
第四节 陶写性情、审音定调的北宋后期词 |
一、陶写性情:士心、社稷与悼亡 |
二、审音定调:字法、句法与章法 |
第五节 走向抒情的误区——词丧失感发功能的两种形态 |
一、畸形的艳 |
二、病变的雅 |
第三章 时空与诗性——词的抒情形式之变革 |
第一节 小令的时空设置与诗性思维 |
一、活在过去的词人 |
二、追忆笔法的虚拟叙事 |
第二节 长调的时空安排与词体革新 |
一、设想未来与时空之延伸 |
二、追忆过往与时空之回溯 |
三、双向对写与时空之拓展 |
第三节 个体抒情在时间上的扩张——历史追忆与人生失落 |
第四节 个体抒情在空间上的扩张——羁旅、游仙与命运焦虑 |
第四章 唐五代北宋文人词的发展阶段与吟咏重心 |
第一节 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发展的雅化过程和突出阶段 |
第二节 总体基调:历史—道德二律悖反下词的吟咏重心与悲剧美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日本汉诗史的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对现有日本汉诗史书写的回顾 |
第一节 《日本诗史》 |
一 概况 |
二 “诗”的文体独立意识 |
三 鲜明的本土意识 |
四 “日中汉诗两百年时距”和气运说 |
第二节 《日本汉诗史》 |
一 概况 |
二 “汉诗史”自觉 |
三 尊皇思想 |
第三节 《日本汉诗发展史》 |
一 概况 |
二 以“诗言志”和“兴观群怨”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
三 汉诗人的创作热情作为发展动力 |
小结 |
第二章 日本汉诗的经典建构:现有的模式及观念的演变 |
第一节 现有日本汉诗史的经典建构 |
一 日本汉诗的发展是受容中国诗歌传统的历史 |
二 日本汉诗人的社会关系呈现集团性的特征 |
第二节 日本汉诗经典建构的观念演变:以日本汉诗总集的编撰为中心 |
一 王朝时代:作为政治话语建构的汉诗总集编撰 |
二 江户时期:汉诗史料的整理和诗学观念的个性表达 |
本节小结 |
第三节 日本诗话中对本国汉诗传统的经典构建 |
一 对本国汉诗传统源头的描述 |
二 对本国汉诗发展历程的描述 |
三 典范诗人的树立 |
四 近代日本“诗史”观的先声:市野迷庵的《诗史颦》 |
小结 |
第三章 日本汉诗史的分期及其重估 |
第一节 现有日本汉诗史的分期方式 |
一 以政治之乱为标准 |
二 以日本政治史重大事件为依据 |
三 对日本汉诗诗体生命历程的呈现 |
第二节 多种日本民族文学史中的日本汉诗:重思现有分期 |
一 日本汉文学史:重估五山和明治汉诗的价值 |
二 日本诗歌史与日本文学史:近代从“诗”向“汉诗”的衍变 |
三 本土中心的日本文学史观:王朝时代日本汉诗对和文学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日本汉诗史的演进动力 |
前言 |
第一节 正变之“正” |
一 儒家诗教:汉诗价值取向的规范 |
二 诗法格调:创作和品评汉诗的审美标准 |
第二节 正变之辨 |
一 雅俗之辨:从崇正抑变到相互转化 |
二 声律正变:对“变”的肯定与新的论诗标准的建构 |
第三节 正变的条件:双语环境及应对 |
一 训读:从对中国诗歌、诗学文本的阐释展开的自觉的诗学意识 |
二 和文诗话:本国语言文字书写中的诗学自觉 |
三 翻译:跨语言、跨民族的诗学对话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唐代历法改革、颁赐与政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唐代正朔的建立、修改与重建 |
第一节 唐初正朔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武则天至唐玄宗修改正朔 |
第三节 安史乱后唐代正朔的重建 |
第四节 唐代制历的政治特点 |
小结 |
第二章 唐代两次改行周正 |
第一节 武则天与唐肃宗改行周正 |
第二节 改行周正后的变化 |
第三节 改行周正对墓志及史书书写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唐历的颁赐与政治互动 |
第一节 中央有司与地方州县 |
第二节 皇帝赐历与臣下谢表 |
第三节 唐王朝与周边民族 |
小结 |
第四章 唐代私历与政治关系 |
第一节 唐代的私修历法 |
第二节 唐后期私历盛行区域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谈音律的稳定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周“周乐”的文化基质(下)[J]. 李方元. 中国音乐, 2021(05)
- [2]琴曲《碣石调·幽兰》的音律特色[J]. 阎林红. 中国音乐, 2021(04)
- [3]探析钢琴调律和控制音准稳定性的技术方法[J]. 徐尔尔. 时代报告(奔流), 2021(06)
- [4]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D]. 辛颖. 西北大学, 2021(11)
- [5]切韵图史[D]. 于上官. 吉林大学, 2021(01)
- [6]越南歌谣中的汉越语研究[D]. 张越君(Truong Viet Quan). 西南大学, 2021(01)
- [7]潮州音乐中的有品乐器研究[D]. 高韵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8]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演进研究[D]. 雷晶晶.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9]日本汉诗史的书写研究[D]. 梁晨.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唐代历法改革、颁赐与政治研究[D]. 刘彪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