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量升华在中药鉴别中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春[1](2021)在《基于位点特异性PCR技术对中国黄果人参品种的分子鉴定》文中指出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有“百草之王”的美誉,其包含的大量活性成分在中医学和西医学中均有重要地位。普通人参的成熟果实为红色,而韩国金丰人参和中国黄果人参的成熟果实均为黄色。其中黄果人参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选育的人参栽培新品种,具有人参皂苷等活性成分含量高的特点,为我国人参的栽培和育种增添了新的宝贵种质资源。随着人参种植及生产业的不断发展,人参栽培品种混乱、种性退化等问题日益明显,严重影响了人参的质量及其种质纯度。品种鉴定是质量控制的关键,开发简便、准确的人参品种鉴定方法,对人参产品质量的控制及优质人参品种的选育均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传统的鉴定方法,DNA分子标记是从分子水平上直接分析不同物种的遗传物质,能有效排除因生长环境和发育阶段的不同对鉴定结果的干扰,具有多态性高、鉴定准确、重复性高等优点,为人参的品种鉴定及优质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本论文基于前期研究在人参叶绿体的短单拷贝区(SSC)的蛋白质编码基因ccsA和长单拷贝区(LSC)的rpoC2基因中发现的黄果人参品种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设计了黄果人参和红果人参的两对特异性引物,利用荧光定量及多重PCR体系构建了人参优质栽培品种黄果的SNP分子鉴定方法。此外,利用ccsA和26S rDNA基因对中国黄果人参和韩国金丰人参进行鉴定,发现了金丰人参的SNP分子标记,为实现金丰人参的鉴别,基于该位点设计了特异性引物,构建多重PCR体系,开发了可以鉴别中国黄果人参和韩国金丰人参的分子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前期研究中发现的黄果人参的SNP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黄果人参在ccsA基因的第635个碱基处和rpoC2基因中的第685个碱基处均发生了非同义替换,导致其氨基酸分别从谷氨酰胺(Q)变为精氨酸(R)、甘氨酸(G)转为丝氨酸(S),进而致使其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均发生了较大改变。ccsA和rpoC2结合可对黄果人参和红果人参进行准确的鉴定。对2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在第1737bp碱基处黄果人参为“C”,金丰人参为“G”,确定为金丰人参的SNP位点,结合ccsA基因可对韩国金丰人参进行特异性鉴别。2.基于开发的SNP位点,在3′引入错配碱基,分别设计黄果人参和金丰人参的位点特异性引物。根据黄果人参的SNP特异性位点,设计了引物HgF(5′-CTATGCAGCTCTTCTATGTGG-3′)、HgR(5′-ATCCAACTGTGAATCAGCC-3′)和RNF(5′-GCGAAAGAATGAATCCTAAT-3′)、RNR(5′-CGGGGACTCACAGAAATA GC-3′);基于金丰人参在26S rDNA基因的SNP位点,设计了能够对金丰人参进行特异性鉴别的引物GPF(5′-CTAAGCCGGAGGTAGGATG-3′)和GPR(5′-TGACGAGGCATTTGGCTAC-3′)。3.建立多重PCR体系,实现了黄果人参和金丰人参的鉴别。使用特异性引物对HgF、HgR和RNF、RNR对黄果人参和红果人参进行特异性鉴别,黄果人参特异性条带为217bp,红果人参的特异性条带为360bp;利用特异性引物HgF、HgR和GPF、GPR构建了实现金丰人参鉴别的多重PCR体系,结果黄果人参和金丰人参均有217bp的条带,金丰人参有568bp的特异性条带。所以可以准确地鉴定出黄果人参和金丰人参。4.在实时荧光定量PCR中,黄果人参的特异性产物与SYBR绿色荧光染料结合产生了较强的荧光信号,而红果人参不能进行特异性扩增仅产生微弱的荧光信号。因此分别利用等位基因分型法和终点分析法建立了黄果人参的快速鉴别方法。本论文建立的SNP分子标记方法及多重PCR体系可以准确、有效地实现中国黄果人参及韩国金丰人参的鉴别,为优质人参栽培品种“黄果人参”和韩国金丰人参鉴定开发了一种DNA分子标记方法,为黄果人参的筛选及保证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供了有效手段。
黄丽冰[2](2020)在《含中药超细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药是我国特有的优势资源,但中药本身成分复杂,很多具有毒性。而纳米控释系统具有提高药物分散性和稳定性,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等优点,逐渐被用于制备药物新剂型。静电纺丝技术(简称电纺)制备的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在载药释药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目前静电纺丝技术在中药制剂上大部分均集中于成分单纯的植物中药的纳米纤维制备,在矿物、动物中药以及复方中药递送领域的研究空白;相应的表征技术手段更是缺乏。本论文对含中药纳米纤维的电纺制备过程及其纤维性能进行了实验探究,探索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含中药超细纤维的制备工艺和纤维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选择植物中药龙血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纺制备聚丙烯腈(PAN)多孔纤维作为药物载体,制备龙血竭-PAN纤维膜。采用SEM、UV-VIS、FT-IR、XRD、OCA、药物体外释放行为研究等对PAN多孔纤维膜和龙血竭-PAN纤维膜进行表征分析。制备的PAN多孔纤维膜生物相容性能得到改善,作为伤口敷料具有吸水性能。龙血竭-PAN纤维膜与市售龙血竭制剂进行药物体外释放行为对比,复合纤维膜中龙血竭的溶出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2)选择矿物中药白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蒸馏水加无水乙醇的双溶剂体系,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混合利用电纺制备白矾-PVP混合纤维。采用SEM、FT-IR、XRD、DSC等进行白矾-PVP纤维样品的表征分析,滴定法测定白矾释放速率。通过电纺制备的白矾-PVP纤维可以提高白矾在水中的溶解度,并缓慢持续释放药物。(3)通过不同的溶剂制备蜈蚣醇提取液、水提取液及煎煮药液,利用电纺制备了不同的蜈蚣-PVP混合纤维。采用SEM、UV-VIS-NIR、FT-IR等进行蜈蚣提取液和蜈蚣-PVP纤维的表征分析,探索蜈蚣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的蜈蚣成分有所不同;蜈蚣中含有羟基、甲基、羰基、羧酸盐等多种官能团;利用九水合硝酸铁提高蜈蚣溶液铁离子浓度有望用于测定蜈蚣含量。(4)利用电纺制备不同比例的白矾-冰片-PVP复合纤维膜(简称:矾冰纤维)。采用 SEM、TEM、GC-MS、FT-IR、XRD、DSC等对矾冰纤维进行表征分析,并探究药物释放行为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抑菌作用。发现矾冰纤维的最优组分配比为2(白矾):3(冰片),药物分散最好。与矾冰液和矾冰纳米乳对比,矾冰纤维的药物分散更稳定,冰片溶出更好,抑制作用更强。综上所述,本论文利用电纺技术进行单方植物、矿物、动物中药以及复方中药超细纤维的制备及实验表征。研究了制备工艺、纺丝条件参数对电纺含中药超细纤维性能的影响;利用各种表征技术从微观层面分析含中药超细纤维性能;并对药物释放行为和抑菌作用进行研究。探究了电纺技术制备高分子复合纤维在植物、矿物以及动物等单方和复方中药递送系统的应用,弥补电纺工艺在中药制剂应用上的研究空白,是电纺复合纤维技术在中药制剂研究上的一次突破。
何金莲[3](2020)在《党参和金银花的活性组分分析》文中提出中药材所含成分非常复杂,很多发挥疗效的成分甚至未知,这对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存在困难。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其高效、快速、稳定及高灵敏度的特点已成为中药研究中重要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本课题拟采用HPLC法研究中药党参及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新方法,期望能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论文由研究报告和综述两部分组成。研究报告第一部分建立了同时测定党参药材中8种活性成分的HPLC法,并考察霉变对中药材活性成分的影响;第二部分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不同花期金银花多糖的含量及其单糖组成。综述部分简单概述了中药质量控制常用技术。第一部分HPLC法同时测定党参药材中8种活性成分的含量。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党参中党参炔苷、烟酸、腺苷、丁香苷、琥珀酸、阿魏酸、苍术内酯III、5-羟甲基糠醛(5-HMF)8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并通过考察霉变后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研究霉变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Spex Amethyst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A)-0.0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量为1 mL·min-1,切换波长检测,柱温为30℃。结果:8种活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1),回收率为97.07%103.81%,RSD≤2.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靠,可同时测定8种活性成分,可为党参的质量研究提供参考。第二部分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不同花期金银花多糖含量及单糖组成。目的:建立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金银花多糖含量及单糖组成,并分析不同花期金银花多糖单糖组成差异。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金银花多糖,经三氟乙酸(TFA)水解后,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水解单糖产物,用HPLC测定。结果:金银花多糖主要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7种单糖,及少量岩藻糖组成,不同花期单糖组成比例上存在明显差异。葡萄糖含量从大白期开始趋于平稳;半乳糖醛酸含量从初蕾期到白花期增加明显;半乳糖含量从白花期开始趋于平稳;木糖含量在白花期最高;阿拉伯糖含量大白期开始下降;岩藻糖含量始终远低于其它单糖;甘露糖和鼠李糖增长不明显。结论: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分离度好,可用于测定金银花多糖的含量及单糖组成,为金银花多糖及其它植物多糖的结构、药理活性及其质量研究提供可靠的分析方法。
孙伯禄[4](2020)在《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化学传感技术受到了药学及医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在癌症标志物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方面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该技术在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分析领域却鲜有研究报道。本论文聚焦于电化学传感技术在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领域的研究,以裸玻碳电极为基础电极,以功能改性石墨烯基碳材料后获得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PDDA-G)、金纳米粒子/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AuNPs/MrGO)、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PAGD)、多孔石墨烯(PG)、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功能化氮掺杂石墨烯(ZIF-8@N-Gr)为电极基础修饰材料,借助功能改性材料所具有的高生物相容性、高导电性以及大比表面积等性能,进一步通过条件优化以构建的传感器实现目标分析物的快速、灵敏、专属性检测。本论文首先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作用构建了用于三种抑郁症标志物——皮质醇(Cor)、热休克蛋白70(HSP70)、载脂蛋白A4(Apo-A4)灵敏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其次构建了中药党参中党参炔苷(Lob)、黄芪红芪中毛蕊异黄酮(CYS)灵敏测定的电化学传感器,并进一步采用电化学传感器技术评价了四种中药活性单体:儿茶素(Catechin)、山奈酚(Kaempferol)、芹菜素(Apigenin)、柚皮素(Naringenin)以及当归水提取物和它所含单体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的开展,一方面为临床抑郁症的早期预警、筛查和客观诊断提供了有效的评价手段和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为复杂体系中中药活性组分的直接、快速检测及活性评价提供了高选择、高灵敏、便捷高效的方法。具体研究包括两大部分(研究思路见图1):图1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思路图第一部分:基于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的三种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研究抑郁症具有发病率、复发率和自杀率高的特点,目前诊断主要依靠量表评分,迫切需要更精准的诊断方法。皮质醇(Cor)是应激刺激诱发抑郁症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热休克蛋白70(HSP70)作为应激刺激时由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至血液的一种生物标志物,它与长期应激所致的抑郁症关系密切;载脂蛋白A-Ⅳ(Apo-A4)是应激刺激诱发抑郁症的动物模型血和尿样品中发现的与抑郁症匹配率较高的一种生物标志物,它们均痕量存在于血、尿、唾液等生物样本中,依靠目前传统的ELISA、免疫印迹等方法,难以满足它们灵敏、快速的检测。为了实现这三种抑郁症标志物更为灵敏、便捷、准确的测定,本研究构建了四种传感器:1)基于AuNPs/MrGO的皮质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2)基于PAGD的高稳定人休克蛋白70电化学免疫传感器;3)基于PG的高灵敏人休克蛋白70电化学免疫传感器;4)基于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功能化氮掺杂石墨烯(ZIF-8@N-Gr)的全血样品中人物载脂蛋白A-Ⅳ(Apo-A4)高选择性分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高性能材料的应用既有效增加了电极表面靶标分子的固载量,又为电极转导信号的双重放大提供了条件,为三种标志物高灵敏、高选择性的便捷分析提供了保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金纳米粒子/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皮质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利用制备的AuNPs/MrGO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GCE)构建了用于Cor检测的竞争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玻碳电极经AuNPs/MrGO复合材料修饰后,一方面因氧化石墨烯的磁功能化,表现出更大的比表面积,另一方面因金纳米粒子的修饰呈现出更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得Cor在电极表面的负载量显着增加,加之AuNPs/MrGO的高导电性,因此构建的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响应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从而实现了人血浆样品中Cor的灵敏检测。在优化的条件下,该传感器对Cor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1000 ng/mL,检出限(S/N=3)为0.05 ng/mL。该传感器也表现出良好的精密度、较好的稳定性,为抑郁症标志物—Cor的灵敏快速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颖便捷的分析手段。2.构建基于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热休克蛋白70的检测由于制备的PAGD具有丰富的极性基团,能够为生物大分子的共价键合提供活性位点,可牢固地将HSP70固载到电极表面,且能最大限度地释放HSP70的结合位点,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基于此,本研究利用超声裂解和诱导聚合制备的性能优越的PAGD用于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灵敏分析的竞争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PAGD较大的比表面积、优良的导电性及生物相容性使得构建的呈现出较佳的分析性能。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免疫传感器在0.0976-100ng/mL的范围内对HSP70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05 ng/mL。将其用于人血浆样品中痕量HSP70分析时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良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3.一种新型多孔石墨烯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抑郁症标志物——热休克蛋白70的早期筛查为了进一步提高HSP70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简化传感器的制备步骤,本研究以导电性能优越且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PG为电极修饰材料,借助PG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空穴结构所具有的强吸附作用将HSP70固定在电极表面,构建了 HSP70分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高导电性的PG显着增加了电极表面电子的传输效率,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实现了人血浆样品中痕量HSP70的检测。在优化的条件下,该传感器对HSP70在0.0448-100 ng/m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02 ng/mL。与同等实验条件下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基于PAGD的HSP70免疫传感器相比,该方法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为临床抑郁症标志物—HSP70的检测开拓了一种便捷高效的检测技术。4.用于抑郁症标志物—人载脂蛋白A4(Apo-A4)高灵敏分析的新技术研究利用高性能材料开发直接、快速、超灵敏检测全尿或全血样品中疾病标志物的电化学传感器成为当前传感器研究邻域的一大新挑战。石墨烯经氮掺杂获得的氮掺杂石墨烯(N-Gr)具有更优的导电性和催化活性,而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8)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基于此,本研究将N-Gr和ZIF-8进行复合得到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和结构优化的ZIF-8@N-Gr复合材料,并作为电极修饰材料构建了抑郁症标志物—Apo-A4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ZIF-8@N-Gr的应用,既增加了 Apo-A4的负载位点,又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而Apo-A4单克隆抗体的选用则保证了免疫传感器的高选择性。将构建的传感器用于100%全血样品中Apo-A4的检测时,在1.47× 10-10 g/mL-3.00× 10-7 g/mL的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8.33×10-11 g/mL。该研究为临床100%全血样品中痕量Apo-A4的高选择、高灵敏检测提供了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分析技术。总体来说,构建的这四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能够实现三种抑郁症标志物的快速、灵敏分析。然而抑郁症作为一种多因素导致的、难以早期预警和诊断的慢性疾病,往往需要多生物指标结合临床症状和检查来实现其确诊。因此,期望构建多指标同时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抑郁症的早期预警、筛查和客观诊断。第二部分:基于电化学传感器的几种中药组分分析、评价研究目前,用于中药活性组分分析的方法多依赖于色谱和质谱技术,然而它们分析速度慢、通量低、多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等特点,限制了其在在线、实时检测方面的应用。电化学传感技术因其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适于复杂样品中痕量活性组分的直接、实时检测等,在中药活性组分分析、评价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研究分别利用制备的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MrGO)、多孔石墨烯(PG)及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PDDA-G)构建了中药党参、黄芪、红芪中指标性成分分析,及四种结构相似黄酮类化合物、当归水提物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1.基于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对党参炔苷的直接电化学分析由于党参炔苷在弱酸性条件下,其炔基易受电化学催化发生迈耶-舒斯特重排反应,进而发生电子转移产生电信号。基于此,本研究将制备的MrGO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构建了党参炔苷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与GCE相比,MrGO的应用明显增强了党参炔苷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响应。在优化的条件下,党参炔苷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4.3×10-8 mol/L。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党参炔苷检测时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长期稳定性和高选择性。将该方法用于党参药材提取物中党参炔苷测定时,其回收率保持在95.38%-104.66%的范围内。2.用于毛蕊异黄酮痕量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毛蕊异黄酮(CYS)3’位羟基受自身结构影响具有较高的活性,在电化学作用下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直接修饰有多孔石墨烯的玻碳电极(PG@GCE)则对CYS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催化作用,使得CYS在PG@GCE表面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响应。因此,本研究优选制备的结构优化的PG,构建了复杂体系中CYS痕量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灵敏度较高的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CYS分析显示,在浓度1.76×10-7 mol/L~4.4×10-5 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5.78×10-8 mol/L(S/N=3)。将该传感器用于中药黄芪、红芪的提取物及血浆样品中CYS分析时呈现良好的分析性能,为中药黄芪和红芪中指标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及生物样品中CYS的痕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分析手段。3.基于功能化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蛋白质的损伤如何快速的实现中药组分的活性评价是近年来众多研究者所关注的热点,而利用生物分子受到作用体系中某些变化因素的刺激后,生物分子的活性或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电化学检测信号发生变化,由此可间接地实现一些小分子化合物的活性评价。基于此,本研究将牛血清白蛋白(BSA)固定在功能化石墨烯(PDDA-G)修饰的玻碳电极上,构建了用于蛋白质氧化损伤和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由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受羟自由基(·OH)损伤后就会发生变性,致使其在钴的多吡啶(Co(bpy)33+)探针溶液中检测时,电化学信号就会减小,而黄酮类化合物则能有效抑制·OH对蛋白质的损伤。因此,构建的传感器可用于·OH对BSA的诱导损伤,及四种黄酮类化合物抑制·OH对BSA损伤的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研究,结果四种结构相似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大小依次为:儿茶素>山奈酚>芹菜素>柚皮素,该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该研究为结构相似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提供了一种快捷、灵敏的手段。4.基于DNA/NA-PDDA-G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阿魏酸及当归水提物抗氧化活性为了拓宽活性评价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并将其用于中药水提取物及单一组分抗氧化活性的比较。本研究将DNA固定在Nafion-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上,构建了用于DNA氧化损伤监测,及当归水提物和其单一组分阿魏酸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由于DNA受羟自由基(·OH)损伤后就会造成DNA链的损伤、断裂等,致使其在六氨合钌(Ru(NH3)63+)探针溶液中检测时,电化学信号就会增强,而当归水提物和阿魏酸则能有效抑制·OH对DNA的损伤。实验结果表明,当归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阿魏酸单体,这是由于当归水提物中的其他成分对阿魏酸的抗氧化活性起到了协同作用。本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不仅可以用于DNA损伤的监测,而且可以用于抗氧化剂活性大小的评价,也为中药复杂提取物中的其他组分是否影响单一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方法。可见,针对活性组分的特点,选用适宜的电极修饰材料构建电化学传感器可以实现中药组分的定量分析和活性评价。是否可以通过优化传感器的制备和分析策略,以及应用近年来不断涌现出的性能更加优异的材料用于更为复杂的体系中中药组分直接、快速定量分析和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开发成为本研究后期所重点关注的焦点。
马颖娴,李泳锋,李小蝶,蒙倩,崔亚君[5](2019)在《斑蝥的生药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和黄黑小斑蝥Mylabri scichorii中药材性状、微性状、粉末显微及微量升华结晶物显微特征进行研究,为其鉴定工作以及《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制定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法、微性状鉴别法、常规显微鉴别法、偏振光显微鉴别法及微量升华法,对6批南方大斑蝥和4批黄黑小斑蝥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结果首次获取了南方大斑蝥和黄黑小斑蝥微性状鉴别特征(体长、触角、鞘翅、内翅等)、粉末显微鉴别特征(刚毛、体壁碎片、鞘翅碎片、内翅碎片、肌纤维、气管壁组织、未消化的植物组织)及其微量升华结晶物特征的全息彩色影像数据。结论微性状鉴别研究结果补充完善了传统宏观性状鉴别的细微构造特征,显微及微量升华鉴别研究结果可作为中药材及中成药中斑蝥鉴定的专属性标志物。
张宗良[6](2019)在《浅析中药材鉴定在中药库房管理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文献资料与相关管理文件,对中药库房管理工作中如何开展中药材鉴定工作进行总结,中药材鉴定方法主要有传统经验鉴别、基原鉴定、中药理化与显微鉴定等方法,在中药材鉴定工作中,将传统经验鉴别方法与现代鉴定方法结合,可以显着提高中药材鉴定的准确度,切实保障中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降低患者用药风险。
周冠炜[7](2019)在《不同产地贝母化学成分分析及川贝母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贝母来源于多种百合科贝母属植物的干燥鳞茎,长期以来被用作中药中最重要的镇咳,祛痰和抗高血压药物之一,其具有广泛的原始植物来源,复杂的种间变异和明显的药效学差异。《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录了五类贝母共11种,分别为川贝母6种、伊贝母2种、平贝母、浙贝母和湖北贝母各一种。本文选择收录和未收录的不同产地贝母共7个样品,探究不同产地贝母活性物质的差别,并定量分析。为适宜作为开发贝母生物碱制品的贝母产地和品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通过HPLC对七种不同产地贝母干燥鳞茎中西贝母碱含量的检测,可得知产地安徽的1号药材的西贝母碱含量最高,为0.084%,与参考文献结果一致。通常认为西贝母碱含量最高的四川产地贝母(3号药材)排第二,西贝母碱含量为0.0570%。通常认为西贝母碱含量较少的浙江产地贝母(7号药材)及湖北产地贝母(6号药材)通过检测证明其含量与四川产地贝母(3号药材)相差不大。在中药药方中常作为川贝母代替品的新疆产地贝母(2号药材)和吉林产地贝母(5号药材)西贝母碱含量反而最低。4号药材作为四川产地的栽培品,其西贝母碱含量为0.0526%,与同为四川产地的3号药材含量接近。以上结果说明,贝母的西贝母碱含量与其产地有一定相关性。通过GC-MS对不同产地贝母的乙醇提取物中化学成分进行了组分分析,鉴定了部分化学组成。分析显示,贝母干燥鳞茎普遍含有亚油酸、亚麻酸、十六烷酸、十八烷酸等。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的是产地吉林的5号药材,相对含量为31.37%;其次是产地四川的3号药材,相对含量为25.78%。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是产地四川的3号药材和4号药材,相对含量分别为9.19%和9.09%。产地吉林的5号药材和产地浙江的7号药材中未检出亚麻酸。产地湖北的6号药材中四种成分均未检出,但不代表这些成分在药材中不存在,从附录表中数据可以得知它们可能更多的以脂类或者有机酸盐的形式存在。贝母挥发成分的分析为其保健食品开发提供了实验基础。对川贝母生物碱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分别对加热回流提取法和超临界CO2提取法的分别做了提取率考查和方法优化。加热回流提取法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其中提取温度对实验结果有显着影响。经优化后,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70℃,萃取时间40min,料液比1:7,乙醇体积分数75%。测得最优提取率为0.0521%(以西贝母碱含量计算)。超临界CO2提取法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依次为提取压力>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其中提取压力和提取温度对实验结果有显着影响。经优化后,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40min。测得最优提取率为0.0503%(以西贝母碱含量计算)。实验结果显示,加热回流提取法总体上具有更高的提取率。超临界CO2提取法经过优化后提取率仍然较低,原因可能是每次实验的药材原料添加量较少,超临界设备管路较长,导致损耗。论文研发了一种川贝母润肺止咳含片,为川贝母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思路。实验确定原辅料比例即混合提取物,可溶性淀粉,硬脂酸镁与滑石粉最佳配比为45:30:2:23。并额外添加1.0%阿斯巴甜和2.0%柠檬酸时含片口味最受欢迎。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确定含片中药材均有检出,证明实验方法正确。川贝母润肺止咳含片平均片重1.10885g,片重差异和崩解时限符合相关标准。含片中西贝母碱含量为0.18807mg/g。
朱鹏程[8](2019)在《基于大数据的吴敏教授治疗抽动障碍真实世界研究及相关安全性研究》文中认为抽动障碍起病于儿童时期,是一种慢性神经心理性疾病,严重危害患儿的正常社会功能,给家庭和家长带来无尽苦恼。西医对于抽动障碍的干预手段有限,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抽动障碍是中医药的优势病种之一,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疗效显着,不良反应较少。目前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但大多数是临床验案报道、经验总结、前瞻性研究等,缺乏大量真实数据的支持,对中医大家治疗抽动障碍的学术思想仅限于理论指导实践的经验总结。此外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安全数据不足,中药毒理研究多集中于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研究,对于抽动障碍长期但非终身用药的情况参考性不大。吴敏教授师承儿科大家刘弼臣教授和朱瑞群教授,是海派徐氏儿科第四代传人,从事中医药防治儿童抽动障碍研究30余年,在国自然和上海市等20余项课题支持下,对抽动障碍进行了大量深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形成了实用、丰富、系统的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的学术思想。本研究通过建立三维度、全方位、大数据的抽动障碍管理平台,创新性地使用数据挖掘和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研究吴敏教授治疗抽动障碍的药、方、法、理规律,评价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从实践中研究和升华吴敏教授治疗抽动障碍的学术思想,为中医药传承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长期临床数据评价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的安全性,并通过亚急性毒性研究设计评价大剂量全蝎的肾毒性,为临床安全合理地使用中医药长期治疗抽动障碍提供安全指导。本研究开发的适用于医生、患者和管理员的三维度,线上线下全方面的抽动障碍中医药大数据管理平台,并成功收集了大量临床数据。挖掘发现吴敏教授治疗抽动障碍使用中药有231种,常用药物包括钩藤、辛夷、天麻、蔓荆子、防风、徐长卿、全蝎等,抽动障碍多用平性药物,多入肝肺二经,其治法为祛风止痉、清热平肝息风,方用天麻、辛夷、钩藤、全蝎、蔓荆子,兼阴虚风动者兼治以滋补肾阴、平肝潜阳之法,加用地黄、龟板等,兼脾虚湿盛者兼治以健脾燥湿化痰之法,加用竹茹、僵蚕、白术、苍术等。注重对症治疗,鼻部症状可以用白芷,头颈和肩膀部动作加桑枝、蜈蚣,发声加蝉蜕、蒲公英。吴敏教授治疗抽动障碍安全有效,复发率低。治疗1年总有效率达91.28%,无症状率达74.39%,治疗6个月达疗效峰值。患者病程和年龄会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病程在一年以内的患者治疗预后好于一年以上者,干预时年龄小的患者治疗预后要比年龄大的患者好。总复发率为12.82%,治疗无症状后7个月内是复发情况较为集中的时间段,患者的病程、年龄段、性别、疾病分类、是否有抽动家族史、是否有共患病等因素对复发情况无显着影响。临床数据提示长期中药治疗安全性良好:总不良反应率在1.02%,仅有少量患者出现尿微量白蛋白(0.68%),但各不良反应与中药使用的APS评分结果提示均为0分和-1分,表明各不良反应与中药的使用关系不大。大剂量全蝎短期内不会影响小鼠的血清的肌酐、尿素氮和尿酸的水平,对尿液的尿微量白蛋白也无明显影响。对小鼠肾脏病理切片研究提示大剂量全蝎短期内不会影响小鼠的肾脏的形态结构。因此可以认为大剂量全蝎短期内无肾脏毒性。
黄凤[9](2019)在《白玉县大黄栽培部分关键技术及药材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黄来源于蓼科大黄属植物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及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近年来,随着大黄临床应用研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逐年增加,大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野生大黄因常年大量过度采挖导致野生资源急剧下降,同时,由于各地大黄人工栽培技术不一,导致市售栽培大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远远达不到《中国药典》的要求。因此,合理利用野生大黄资源,研究并推广适宜的大黄栽培技术,是保证大黄资源可持续利用及质量控制的必要途径。白玉县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大黄为当地野生药材收购的主要品种之一。由于地势偏远,白玉县资源开发率较低,文献还未见白玉县野生大黄资源相关文献报道,当地的大黄野生资源品种、分布、伴生植物类型、药材质量等尚不明确。近年随着精准扶贫科技项目的推进,白玉县首次开展了大黄规范化种植项目,急需开展适合当地的大黄栽培技术研究。综上,本实验对白玉县野生大黄资源进行了调查,筛选大黄栽培品种,进行栽培中关键技术的研究,并对其药材进行了质量评价。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药用植物资源经典调查方法,首次对白玉县大黄野生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白玉县野生大黄资源主要为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集中分布在该县南区5个乡镇,密度最高可达70株/100m2,目前白玉县野生大黄大部分资源保存较好。伴生植物主要为乔木云杉、灌木鬼箭锦鸡儿和窄叶鲜卑花,及草本植物酸模、草玉梅、高原毛茛、荠、菥蓂、蕨麻和微孔草等10种,以草本为主。2对白玉县大黄适宜栽培密度进行了研究。在白玉县试验田间设立了5个栽培密度试验,以唐古特大黄植株的田间生长发育、药材产量、性状、有效成分含量(首次同时结合了蒽醌类、二蒽酮类及鞣质类三类有效成分)为考查指标。结果表明,栽培适宜的密度为行距50cm、株距80cm,该栽培密度下的大黄植株生长发育较快,优势较大,且药材直径、单株鲜重及游离蒽醌含量、结合蒽醌含量、番泻苷A、番泻苷B、儿茶素及没食子酸含量整体都较优。3对白玉县栽培大黄适宜采收期进行了研究。对栽培第三年、第四年的大黄进行了田间药用部位每月动态追踪观察,同时以蒽醌类、二蒽酮类及鞣质类三类有效成分含量作为质量考察指标,以明确大黄适宜的采收期。结果表明,栽培第三年,蒽醌月动态变化呈“W”字型,总蒽醌和结合蒽醌共同波峰为5月,总蒽醌和游离蒽醌共同波峰为10月。栽培第四年,总蒽醌月动态变化呈“V”字型,总游离蒽醌与总结合蒽醌呈“W”字型,5月、11月为三者变化的共同波峰。栽培第三年,总二蒽酮含量月动态变化呈“U”字型,波峰在5月和10月,栽培第四年的5月为二蒽酮含量最高的波峰。栽培第三年总鞣质月动态变化呈“Z”字形,6月最高,栽培第四年变化呈“W”型。栽培第三年秋季药材游离蒽醌和总蒽醌含量已达到《中国药典》2015年版大黄项下要求,番泻苷A达到《日本药局方》2016年版大黄项下要求。栽培第四年各月大黄蒽醌类含量都可达到《中国药典》标准,番泻苷A达到《日本药局方》标准。结合质量和产量动态研究结果,确定白玉县栽培大黄适宜采收期为第四年的10月-11月。4对白玉县栽培大黄产地加工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大黄产地加工中的切制方式和干燥方式进行了研究。比较了雅黄传统加工方式(根茎及主根粗大部分加工成马蹄黄,其余部分加工成水根)与直接将地下部分趁鲜横切成5mm~6mm厚片,干燥方式比较了阴干法、晒干法、烘干法(45℃、60℃、75℃),以干燥时长、药材外观性状和蒽醌类、二蒽酮类及鞣质类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根茎及主根(直径大于7cm)切块、其余部分切段后晒干法适宜于白玉县的大黄产地加工,所得大黄外观性状优,有效成分含量高。此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存在着耗时较长的缺点。切片45℃烘干法与切块切段60℃烘干法可作为产地烘房烘干的条件。5对白玉县栽培大黄不同药用部位质量进行了对比研究。针对白玉县栽培大黄根茎及主根较短、支根较多、大小不一、栽培第四年部分产生糠心等对药材质量影响尚不明确的问题,本文以栽培第四年9月采收的唐古特大黄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根茎与主根(B1)(主根直径R≥7cm)、其余的主根尾部和支根划分为5.5cm≤R<7cm(B2)、4cm≤R<5.5cm(B3)、2.5cm≤R<4cm(B4)、1.2cm≤R<2.5cm(B5)、细根R<1.2cm(B6),粗皮(B7)及糠心(B8)8个部位。比较药材质量占比、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及三类有效成分含量,并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部位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不同部位间三类成分含量差异明显,综合以直径大于2.5cm的4个部分较优,且干药材重量占比最大,占总干药材重量的84.06%;聚类结果聚为4类,分别为直径大于2.5cm部位(B1~B4)、直径小于2.5cm部位(B5、B6)、粗皮(B7)和糠心(B8)。综上,白玉栽培大黄以直径大于2.5cm部位的质量较好,直径小于2.5cm的细根质量次之,但仍可做药用,也可作为蒽醌类成分提取的原料药或做兽药用。粗皮虽蒽醌及二蒽酮含量相对较低,但仍达到药典要求,可做药用,故大黄加工时可不去皮。糠心部分含有较高的蒽醌和二蒽酮,但鞣质含量极低。6首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白玉县和其它产地栽培唐古特大黄进行了质量对比研究。收集到的14批大黄主产区栽培唐古特大黄药材性状差别较大;所有样品水分都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但总灰分、浸出物、总蒽醌及游离蒽醌含量分别有3批、1批、3批和1批未达到药典要求,即有8批大黄未到达药典要求,不合格率高达57.14%。白玉2批样品均达标。首次建立了以5个游离蒽醌、5类结合蒽醌及2个二蒽酮和2个鞣质成分作为含量指标的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0.335%,14批大黄样品综合得分在-2.08451~1.64193之间,若尔盖县大黄2号得分最高,小金县大黄得分最低,能为大黄化学指标成分评价提供一定依据。以主成分得分聚类,白玉县2批大黄能很好地聚在一起,其它相同产地的样品不能很好的聚在一起。综合外观性状鉴定、检查和有效成分综合评分,若尔盖县大黄1号、碌曲县大黄、白玉县大黄2号质量最佳。本研究为大黄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刘丹,高锦红,王虎,武春玲,雷妮[10](2019)在《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和鉴定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差热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在中药鉴定及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展望了热分析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应用前景,这对热分析法在药物分析研究及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微量升华在中药鉴别中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量升华在中药鉴别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位点特异性PCR技术对中国黄果人参品种的分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前言 |
1.1 生药鉴定的起源及其发展 |
1.1.1 传统鉴定方法 |
1.1.2 现代鉴定技术 |
1.2 中药的DNA分子标记技术 |
1.2.1 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 |
1.2.2 以分子杂交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 |
1.2.3 以测序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 |
1.3 人参简介 |
1.3.1 人参概况 |
1.3.2 黄果人参和金丰人参 |
1.3.3 人参的化学成分 |
1.3.4 人参的药理作用 |
1.4 人参鉴定研究进展 |
1.4.1 性状鉴定 |
1.4.2 显微鉴定 |
1.4.3 理化鉴定 |
1.4.4 分子鉴定 |
1.5 论文立题思路 |
1.5.1 选题依据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中国黄果人参与红果人参的分子鉴定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黄果人参SNP位点的开发 |
2.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4 特异性引物设计 |
2.2.5 多重PCR鉴定 |
2.2.6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2.7 黄果人参的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别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比对序列,开发黄果人参的SNP位点 |
2.3.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3 特异性SNP引物的设计 |
2.3.4 多重PCR鉴定 |
2.3.5 人参品种鉴定的灵敏度检测 |
2.3.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4 小结 |
3 中国黄果人参与韩国金丰人参的分子鉴定 |
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试剂 |
3.1.4 目的基因序列的获取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2 金丰人参SNP位点的开发 |
3.2.3 设计特异性引物及确定反应条件 |
3.2.4 多重PCR鉴定 |
3.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比对序列,开发金丰人参的SNP位点 |
3.3.2 特异性SNP引物的设计 |
3.3.3 多重PCR鉴定 |
3.3.4 多重PCR灵敏度实验 |
3.4 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Ⅱ 表附录 |
附录Ⅲ 图附录 |
致谢 |
(2)含中药超细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传统中药 |
1.2.1 中药简介 |
1.2.2 中药质量控制方法 |
1.2.3 传统中药的现存问题 |
1.3 静电纺丝制备含中药超细纤维的研究概述 |
1.3.1 静电纺丝制备含中药超细纤维工作原理 |
1.3.2 静电纺丝制备含中药超细纤维研究进展 |
1.3.3 静电纺丝制备含中药超细纤维现存问题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一章 含单方植物中药龙血竭超细纤维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研究背景概述 |
2.1.1 植物中药龙血竭介绍 |
2.1.2 植物中药龙血竭研究现状 |
2.1.3 植物中药龙血竭现存问题 |
2.1.4 多孔纳米纤维在药物传递上的应用现状 |
2.2 多孔纳米纤维用于负载龙血竭的实验设计 |
2.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2 龙血竭-PAN纤维膜制备方案 |
2.2.2.1 溶液静电纺丝制备PAN-CaCO_3混合纤维 |
2.2.2.2 PAN多孔纤维膜及其吸水保水性 |
2.2.2.3 龙血竭-PAN纤维膜制备 |
2.2.3 测试表征方法 |
2.2.4 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
2.2.4.1 绘制龙血竭标准曲线 |
2.2.4.2 龙血竭-PAN纤维的药物体外释放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PAN多孔纤维膜测试表征结果 |
2.3.1.1 PAN多孔纤维膜形貌表征 |
2.3.1.2 PAN多孔纤维膜官能团研究 |
2.3.1.3 PAN多孔纤维膜结晶性能研究 |
2.3.1.4 PAN多孔纤维吸水保水性能研究 |
2.3.1.5 PAN多孔纤维膜亲水性能研究 |
2.3.2 龙血竭-PAN纤维膜表征测试结果 |
2.3.2.1 龙血竭-PAN纤维膜形貌表征 |
2.3.2.2 龙血竭-PAN纤维膜官能团研究 |
2.3.2.3 龙血竭-PAN纤维膜结晶性能研究 |
2.3.2.4 龙血竭-PAN纤维膜亲水性能研究 |
2.3.2.5 龙血竭-PAN纤维膜体外释药行为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单方矿物中药白矾超细纤维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研究背景概述 |
3.1.1 矿物中药白矾介绍 |
3.1.2 矿物中药白矾研究现状 |
3.1.3 矿物中药白矾现存问题 |
3.2 制备含白矾超细纤维的实验设计 |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2 白矾-PVP纤维膜制备方案 |
3.2.2.1 白矾-PVP纺丝溶液配制 |
3.2.2.2 溶液静电纺丝制备白矾-PVP纤维 |
3.2.2.3 测试表征方法 |
3.2.3 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
3.2.3.1 绘制白矾标准曲线 |
3.2.3.2 白矾-PVP纤维的药物体外释放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白矾-PVP纤维形貌表征 |
3.3.2 白矾-PVP纤维官能团研究 |
3.3.3 白矾-PVP纤维结晶性能研究 |
3.3.4 白矾-PVP纤维热行为研究 |
3.3.5 白矾-PVP纤维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单方动物中药蜈蚣超细纤维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研究背景概述 |
4.1.1 动物中药蜈蚣介绍 |
4.1.2 动物中药蜈蚣研究现状 |
4.1.3 动物中药蜈蚣现存问题 |
4.2 制备含蜈蚣超细纤维的实验设计 |
4.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4.2.2 蜈蚣-PVP纤维膜制备方案 |
4.2.2.1 蜈蚣-PVP纤维纺丝溶液制备 |
4.2.2.2 溶液静电纺丝制备蜈蚣-PVP纤维 |
4.2.3 测试表征方法 |
4.2.4 中药蜈蚣含量测定方法探索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中药蜈蚣提取物成分紫外分析 |
4.3.2 蜈蚣-PVP纤维膜形貌表征 |
4.3.3 蜈蚣-PVP纤维膜官能团研究 |
4.3.4 中药蜈蚣含量测定方法探索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复方白矾冰片的超细纤维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背景研究概述 |
5.1.1 矿物中药白矾及植物中药冰片介绍 |
5.1.2 矾冰纳米乳研究现状 |
5.1.3 矾冰纳米乳现存问题 |
5.2 制备矾冰超细纤维的实验设计 |
5.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5.2.2 矾冰纤维膜制备方案 |
5.2.2.1 矾冰纤维纺丝溶液配制 |
5.2.2.2 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纺丝条件 |
5.2.2.3 矾冰液、矾冰纳米乳制备 |
5.2.2.4 溶液静电纺丝制备矾冰纤维 |
5.2.3 测试表征方法 |
5.2.4 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
5.2.4.1 阴性干扰试验研究 |
5.2.4.2 校正因子计算 |
5.2.4.3 绘制龙脑对照品标准曲线 |
5.2.4.4 矾冰纤维的冰片体外释放 |
5.2.5 体外抗菌性能研究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矾冰纤维膜测试表征结果 |
5.3.1.1 矾冰纤维膜形貌表征 |
5.3.1.2 矾冰纤维膜官能团研究 |
5.3.1.3 矾冰纤维膜结晶性能研究 |
5.3.1.4 矾冰纤维膜热行为性能研究 |
5.3.2 矾冰纤维、矾冰液及矾冰纳米乳的性能对比研究 |
5.3.2.1 形貌对比 |
5.3.2.2 冰片溶出性能对比 |
5.3.2.3 抑菌性能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附件 |
(3)党参和金银花的活性组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HPLC法同时测定党参药材中8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
1 仪器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试剂 |
2 方法 |
2.1 溶液的制备 |
2.2 色谱条件 |
3 方法学验证 |
3.1 线性及检测限 |
3.2 精密度 |
3.3 重复性 |
3.4 稳定性 |
3.5 回收率 |
4 含量测定结果及霉变影响 |
5 讨论 |
5.1 提取条件的优化 |
5.2 检测波长的选择 |
5.3 色谱条件的选择 |
5.4 结果分析 |
6 小结 |
第二部分 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不同花期金银花多糖的含量及单糖组成 |
1 仪器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试剂 |
2 方法 |
2.1 溶液的制备 |
2.2 色谱条件 |
3 方法学验证 |
3.1 线性、检测限及定量限 |
3.2 精密度 |
3.3 稳定性 |
3.4 重复性 |
3.5 回收率 |
4 金银花多糖中多糖含量及单糖组成 |
5 讨论 |
5.1 金银花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 |
5.2 衍生化及水解条件的确定 |
5.3 流动相及PMP-单糖衍生物分离的影响 |
5.4 结果分析 |
6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药质量控制常用技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4)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研究进展 |
1.1 电化学传感技术简介及其应用 |
1.1.1 电化学传感技术简介 |
1.1.2 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及其应用 |
1.1.2.1 离子型电化学传感器 |
1.1.2.1.1 电活性物质测定的电化学传感器 |
1.1.2.1.2 非电活性物质测定的分子印迹传感器 |
1.1.2.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1.2.2.1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1.2.2.2 细胞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1.2.2.3 适配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1.2.2.4 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1.2.2.5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1.2.2.6 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 |
1.2 基于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技术研究 |
1.2.1 碳材料的分类 |
1.2.2 基于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 |
1.2.2.1 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
1.2.2.2 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2.2.3 石墨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1.2.2.3.1 基于石墨烯的DNA传感器 |
1.2.2.3.2 基于石墨烯的细胞传感器 |
1.2.2.3.3 基于石墨烯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2.3 基于多孔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 |
1.2.3.1 多孔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
1.2.3.2 多孔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2.3.3 多孔石墨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1.2.4 基于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化学传感器 |
1.2.4.1 石墨烯量子点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
1.2.4.2 石墨烯量子点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2.4.3 石墨烯量子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1.2.5 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化学传感器 |
1.2.5.1 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
1.2.5.2 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2.5.3 碳纳米管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1.2.5.3.1 基于碳纳米管的酶传感器 |
1.2.5.3.2 基于碳纳米管的免疫传感器 |
1.3 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的电化学传感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抑郁症及其危害 |
1.3.2 抑郁症的诊断现状 |
1.3.3 抑郁症标志物 |
1.3.4 抑郁症标志物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3.4.1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电化学传感器 |
1.3.4.1.1 多巴胺(DA)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
1.3.4.1.2 五羟色胺(5-HT)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
1.3.4.1.3 L-色氨酸(L-Trp)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
1.3.4.1.4 去甲肾上腺素(NA)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
1.3.4.1.5 丙二醛(MDA)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
1.3.4.2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的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 |
1.3.4.2.1 L-色氨酸(L-Trp)检测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 |
1.3.4.2.2 γ-氨基丁酸(γ-GABA)检测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 |
1.3.4.3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3.4.3.1 皮质醇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3.4.3.2 热休克蛋白70(HSP70)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3.4.3.3 人载脂蛋白A4(Apo-A4)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3.5 抑郁症标志物电化学传感器的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中药组分分析评价研究进展 |
2.1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中药组分分析研究现状 |
2.1.1 中药质量控制的现状 |
2.1.2 中药活性组分 |
2.1.3 电化学传感技术在中药活性组分分析中的应用 |
2.1.3.1 中药活性组分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
2.1.3.2 中药活性组分快检的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研究 |
2.2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中药活性组分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现状 |
2.2.1 中药活性组分中的抗氧化剂 |
2.2.2 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抗氧化机理 |
2.2.2.1 清除自由基 |
2.2.2.2 螯合金属离子 |
2.2.2.3 清除氧 |
2.2.2.4 作用于自由基有关的酶 |
2.2.3 抗氧化活性评价的方法 |
2.2.4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评价抗氧化活性的策略 |
2.2.4.1 电化学定量检测 |
2.2.4.2 电化学参数评价 |
2.2.4.3 用于抗氧化活性评价的膜损伤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
2.3 电化学传感技术在中药活性组分分析评价领域的机遇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金纳米粒子/Fe_3O_4磁功能化石墨烯的皮质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2.3 磁功能化石墨烯(M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4 Cor/AuNPs/MrGO@Nafion/GCE修饰电极的制备 |
2.2.5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
2.2.5.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2.2.5.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
2.2.5.3 免疫反应及皮质醇的测量过程 |
2.2.6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磁功能化石墨烯(MrGO)的表征 |
2.3.1.1 原子力显微镜对GO、r GO和 rGO-PEI的表征 |
2.3.1.2 X射线衍射对Fe_3O_4 纳米粒子和磁功能化石墨烯(MrGO)进行表征 |
2.3.1.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GO、GO-PEI和 MrGO的表征 |
2.3.1.4 Fe_3O_4 纳米粒子及MrGO的磁滞回线 |
2.3.1.5 Fe_3O_4和MrGO的 TEM表征 |
2.3.2 MrGO的 SEM表征比较 |
2.3.3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2.3.4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
2.3.5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2.3.6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再生性和稳定性考查 |
2.3.7 免疫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皮质醇(Cor)的检测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构建基于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热休克蛋白70的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PAGD)的制备 |
3.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3.2.4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
3.2.4.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3.2.4.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
3.2.4.3 免疫反应及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测量过程 |
3.2.5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的表征 |
3.3.2 PAGD/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3.3.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
3.3.4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3.3.5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考查 |
3.3.6 免疫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检测 |
3.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一种新型多孔石墨烯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抑郁症标志物——热休克蛋白70的早期筛查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多孔石墨烯的制备 |
4.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4.2.4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
4.2.4.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4.2.4.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
4.2.4.3 免疫反应及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测量过程 |
4.2.5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的表征 |
4.3.2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4.3.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
4.3.4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4.3.5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考查 |
4.3.6 免疫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中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检测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人载脂蛋白A4(Apo-A4)高灵敏分析的新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ZIF-8@N-Gr) |
5.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5.2.4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
5.2.4.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5.2.4.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
5.2.4.3 免疫反应及人载脂蛋白A4(Apo-A4)的测量过程 |
5.2.5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的表征 |
5.3.2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5.3.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
5.3.4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5.3.5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考查 |
5.3.6 免疫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中人载脂蛋白A4(Apo-A4)的检测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Fe_3O_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对党参炔苷的直接电化学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 |
6.2.2 仪器 |
6.2.3 MrGO/Nafion@GCE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
6.2.4 电化学测量 |
6.2.4.1 MrGO/Nafion@GCE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6.2.4.2 党参炔苷在MrGO/Nafion@GCE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 |
6.2.5 党参提取物样品的准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MrGO/Nafion@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6.3.2 党参炔苷的电化学行为 |
6.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6.3.3.1 修饰量的影响 |
6.3.3.2 pH值的影响 |
6.3.3.3 扫描速率的影响 |
6.3.3.4 富集条件的影响 |
6.3.4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6.3.5 重现性与稳定性 |
6.3.6 干扰实验 |
6.3.7 实际样品中党参炔苷的检测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用于毛蕊异黄酮痕量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仪器与试剂 |
7.2.2 实验方法 |
7.2.2.1 多孔石墨烯的制备 |
7.2.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7.2.2.3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7.2.2.4 样品的制备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材料的表征 |
7.3.2 电化学传感器有效比表面积的计算 |
7.3.3 PG@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7.3.4 毛蕊异黄酮在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考察 |
7.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7.3.5.1 修饰量的影响 |
7.3.5.2 pH值的影响 |
7.3.5.3 扫描速率 |
7.3.5.4 富集时间的影响 |
7.3.6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7.3.7 传感器的重现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研究 |
7.3.8 实际样品的分析 |
7.3.8.1 黄芪、红芪中毛蕊异黄酮(CYS)的测定 |
7.3.8.2 生物样本中毛蕊异黄酮(CYS)的测定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基于功能化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蛋白质的损伤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化学药品及试剂 |
8.2.2 仪器 |
8.2.3 BSA/PDDA-G/GCE电极的制备 |
8.2.4 电化学测量 |
8.2.4.1 循环伏安法对PDDA-G的修饰量的考查 |
8.2.4.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8.2.4.3 方波伏安法对蛋白质损伤的测定和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
8.2.5 BSA的氧化损伤过程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自由基的产生及其检测 |
8.3.2 修饰量的影响 |
8.3.3 BSA/PDDA-G/GCE修饰电极的形貌表征 |
8.3.4 BSA/PDDA-G/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8.3.5 BSA损伤的电化学检测 |
8.3.6 实验条件的优化 |
8.3.6.1 BSA/PDDA-G/GCE修饰电极在Fenton体系损伤时间的优选 |
8.3.6.2 Fenton体系的pH值对BSA损伤程度的影响 |
8.3.6.3 Fe~(2+)/H_2O_2 配比对BSA损伤程度的影响 |
8.3.7 Fenton损伤蛋白质的红外验证 |
8.3.8 四种黄酮类化合物对BSA氧化损伤抑制的研究 |
8.3.9 修饰电极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研究 |
8.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基于DNA/Nafion-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阿魏酸及当归水提物抗氧化活性 |
9.1 引言 |
9.2 实验部分 |
9.2.1 仪器与试剂 |
9.2.2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PDDA-G)的制备 |
9.2.3 当归样品的制备 |
9.2.4 DNA/NA-PDDA-G/GCE修饰电极的构建 |
9.2.5 电化学测量方法 |
9.2.6 DNA氧化损伤的过程 |
9.3 结果与讨论 |
9.3.1 自由基的产生及其阿魏酸抗氧化作用的检测 |
9.3.2 修饰电极的形貌表征 |
9.3.3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9.3.4 DNA损伤的电化学检测 |
9.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9.3.5.1 Fenton体系损伤时间的影响 |
9.3.5.2 Fenton体系的pH值对DNA损伤程度的影响 |
9.3.5.3 Fe~(2+)/H_2O_2 配比对DNA损伤程度的影响 |
9.3.6 抗氧化剂对DNA氧化损伤抑制的研究 |
9.3.7 修饰电极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研究 |
9.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斑蝥的生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性状鉴别研究 |
2.1.1 南方大斑蝥 |
2.1.2黄黑小斑蝥 |
2.2 微性状鉴别研究 |
2.2.1 南方大斑蝥 |
2.2.2 黄黑小斑蝥 |
2.3 显微鉴别研究 |
2.3.1 鞘翅的显微鉴别研究 |
2.3.2粉末显微鉴别研究 |
2.4 理化鉴别研究 |
3 讨论 |
(6)浅析中药材鉴定在中药库房管理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材鉴定方法及鉴定工作培训 |
1.1 中药库房开展中药材传统鉴别方法 |
1.1.1 传统经验鉴别 |
1.1.2 中药材基原鉴定 |
1.1.3 中药理化与显微鉴定 |
1.2 定期开展中药材鉴定工作培训 |
2 中药库房开展中药鉴定工作的作用 |
3 结语 |
(7)不同产地贝母化学成分分析及川贝母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贝母的分类与分布 |
1.2 贝母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
1.2.1 贝母生物碱和皂苷含量 |
1.2.2 淀粉含量 |
1.2.3 其他成分 |
1.3 不同贝母的功效与鉴别 |
1.4 贝母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
1.4.1 有机溶剂浸提法 |
1.4.2 超临界CO_2 萃取 |
1.4.3 亚临界萃取 |
1.4.4 加热回流提取法 |
1.5 活性物质的检测方法 |
1.5.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5.2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
1.5.3 薄层色谱法 |
1.6 立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立题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2.不同产地贝母生物碱含量的HPLC测定及提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
2.1 不同产地贝母生物碱含量的HPLC测定 |
2.1.1 材料与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实验结果 |
2.2 不同产地贝母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3.不同制备贝母生物碱的方法及工艺优化 |
3.1 实验材料 |
3.2 加热回流提取法 |
3.2.1 主要试剂及设备 |
3.2.2 单因素实验 |
3.2.3 正交实验优化 |
3.2.4 结果分析 |
3.3 超临界CO_2 提取法 |
3.3.1 主要试剂及设备 |
3.3.2单因素实验 |
3.3.3 正交实验优化 |
3.3.4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川贝母润喉利咽含片的制备、工艺优化和质量标准 |
4.1 实验材料 |
4.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川贝母提取物的制备 |
4.3.2 桔梗、甘草、麦冬混合提取物的制备 |
4.3.3 填充剂、润滑剂、粘合剂、甜味剂,酸味剂的选择与优化 |
4.4 产品的质量标准 |
4.4.1 片重差异 |
4.4.2 崩解时限 |
4.4.3 含片中有效成分的定性鉴别 |
4.4.4 含片中西贝母碱的含量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大数据的吴敏教授治疗抽动障碍真实世界研究及相关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绪论 |
第一章 抽动障碍临床数据库的建立 |
1.1 研究目的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软件与语言 |
1)数据库与数据管理软件 |
2)数据分析软件 |
3)数据可视化软件 |
1.2.2 数据库架构 |
1)数据库的基本架构 |
2)各端口功能的基本架构 |
1.2.3 数据库的搭建方法 |
1.2.4 数据质量的管理 |
1)数据管理小组组成 |
2)数据的录入 |
3)数据的抽查与质控 |
1.2.5 数据分析方法 |
1)数据的清洗 |
2)数据的分析 |
1.3 研究结果 |
1.3.1 抽动障碍管理系统的基本情况 |
1)管理员实现功能简述 |
2)医生端实现功能简述 |
3)患者端实现功能简述 |
1.3.2 数据库收集抽动障碍相关数据的基本情况 |
1)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
2)抽动障碍的中医辩证标准 |
3)抽动障碍严重程度的评估 |
4)数据库数据内容 |
1.3.3 数据库收集抽动障碍患者基本描述 |
1)患者基本情况概述 |
2)临床分型情况 |
3)首诊严重程度情况 |
4)首诊辩证分型描述 |
5)家族史描述 |
6)既往史描述 |
1.4 研究结论 |
第二章 吴敏教授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的真实世界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3 数据纳入标准 |
2.4 数据排除标准 |
2.5 数据分析方法 |
1)数据的转换 |
2)统计描述与假设检验方法 |
3)中药频率分析 |
4)中药处方分析 |
5)中药药对的分析 |
6)对症治疗和辨证论治规律研究 |
7)药物的性味、归经和功效的分析 |
8)中药治疗抽动障碍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9)中药治疗抽动障碍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6 样本量说明 |
2.7 研究结果 |
1)收集处方的基本情况 |
2)处方使用中药情况和常用中药 |
3)中药处方的R型聚类分析和Apriori分析结果 |
5)不同症状用药规律分析结果 |
6)不同证候用药的关联规则结果 |
7)基础处方的性味归经情况 |
8)其他药物的性味归经情况 |
9)高频药物的功效分析 |
10)其他药物的功效情况 |
11)吴敏教授中药治疗抽动障碍理法方药分析 |
12)疗效评价入组基线情况 |
13)耶鲁评分量表各条目信度 |
14)不同治疗时间点疗效评价情况 |
15)中药治疗抽动障碍的广义估算方程分析结果 |
16)病程和年龄对治疗预后影响的分析 |
17)影响复发因素的分析 |
18)症状复发情况的COX回归分析 |
2.8 研究结论 |
第三章 长期中药治疗抽动障碍的安全性评价 |
3.1 基于真实世界的长期中药治疗抽动障碍的安全性评价 |
3.1.1 研究目的 |
3.1.2 数据来源 |
3.1.3 数据清洗 |
1)数据的主键 |
2)数据去重与组织 |
3)数据的转换 |
3.1.4 数据筛选 |
1)入选标准 |
2)排除标准 |
3.1.5 数据分析 |
1)数据的描述 |
2)不良反应的评价 |
3)数据的可视化 |
3.1.6 研究结果 |
1)患者的基本情况 |
2)各主要指标的阳性率基本情况 |
3)APS评分结果 |
3.2 大剂量全蝎的亚急性肾毒性研究 |
3.2.1 研究目的 |
3.2.2 实验器材及试剂 |
1)实验器材 |
2)主要实验耗材 |
3)试验用动物 |
3.2.3 试验步骤 |
1)小鼠的分组 |
2)全蝎饮片水煎溶液的制备 |
3)小鼠的饲养与灌胃 |
4)小鼠的处死与取材 |
5)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和尿常规的检测 |
6)小鼠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 |
7)小鼠肾脏的切片与染色 |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5 结果分析 |
1)小鼠试验前后体重情况 |
2)干预后两组小鼠血清肌酐的比较 |
3)干预后两组小鼠尿酸的比较 |
4)干预后两组小鼠尿素氮的比较 |
5)小鼠尿常规和微量白蛋白分析 |
6)小鼠肾脏HE染色结果 |
7)小鼠肾脏Masson染色结果 |
3.2.6 研究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各模块主要功能的主要代码 |
附件二、数据清洗常用代码 |
附件三、数据平台主要功能及其界面 |
附件四、抽动障碍诊断标准和证侯标准 |
附件五、抽动障碍中医辨证标准 |
附录六: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 |
附录七 、抽动症状随访记录 |
附件八、药物性味归经结构化数据 |
附件九、处方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表 |
附件十、发表文章 |
(9)白玉县大黄栽培部分关键技术及药材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白玉县野生大黄资源调查 |
1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白玉县大黄栽培部分关键技术研究 |
1 种苗栽种密度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小结与讨论 |
2 适宜采收期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3 产地加工方法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白玉县栽培大黄质量评价 |
1 不同药用部位质量对比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小结与讨论 |
2 白玉县与其它产地栽培大黄质量对比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和鉴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常用热分析原理和方法 |
2.1 差热分析法 |
2.2 差示扫描量热法 |
2.3 热重分析法 |
3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广泛应用 |
3.1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 |
3.1.1 药品熔点的判断 |
3.1.2 药物纯度的检测 |
3.1.3 药物含水量的测定 |
3.2 热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方面的应用 |
3.2.1 植物类药材鉴定 |
3.2.2 动物类药材鉴定 |
3.2.3 矿物药材鉴定 |
3.3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成分分析中的广泛应用 |
3.4 热分析技术在制剂赋形剂的相容性分析中的应用 |
3.5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多晶型分析中的应用 |
3.6 联机分析在药物分析中有应用 |
4 讨论与展望 |
四、微量升华在中药鉴别中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位点特异性PCR技术对中国黄果人参品种的分子鉴定[D]. 陈玉春. 烟台大学, 2021(09)
- [2]含中药超细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黄丽冰.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党参和金银花的活性组分分析[D]. 何金莲.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4]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D]. 孙伯禄. 兰州大学, 2020(09)
- [5]斑蝥的生药学研究[J]. 马颖娴,李泳锋,李小蝶,蒙倩,崔亚君. 中草药, 2019(16)
- [6]浅析中药材鉴定在中药库房管理中的作用[J]. 张宗良. 中国民康医学, 2019(09)
- [7]不同产地贝母化学成分分析及川贝母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研究[D]. 周冠炜. 西华大学, 2019(02)
- [8]基于大数据的吴敏教授治疗抽动障碍真实世界研究及相关安全性研究[D]. 朱鹏程.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1)
- [9]白玉县大黄栽培部分关键技术及药材质量评价研究[D]. 黄凤.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和鉴定中的应用[J]. 刘丹,高锦红,王虎,武春玲,雷妮. 分析仪器,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