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学学会通用力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学术研讨会简介

中国力学学会通用力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学术研讨会简介

一、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学术研讨会简况(论文文献综述)

徐明忠,周晓中[1](1997)在《论科技期刊中补白的特点与作用》文中提出对科技期刊补白的内容进行分类,论述了科技期刊补白的特点和作用,并提出了撰写补白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刘俭[2](2019)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使作为知识生产单位的大学不可避免地被推向了经济社会的中心。在象牙塔的高墙之内,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传统学科的边界变得愈发模糊,与此同时,知识生产模式也越来越多地从原来的学科逻辑转向问题逻辑,人们关注多元化的技能、跨学科的合作、组织的柔性以及知识的实用价值。博士生教育中“探究的场所”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另外,在象牙塔的高墙之外,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进入工商业、政府部门工作,博士就业的现实与博士生教育培养未来的大学教授这一传统目标之间出现较大的偏离。面对现实,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博士生教育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目前的博士生教育是否实现了这一目标?其实,这些问题最后都聚焦在一个话题上,即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博士生培养目标处于博士生教育目标体系的中观层面,是博士生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和最终成果的预想,代表了各高校或学科对博士生教育所要达到的期望规格或要求,有较强的学科和学校差异性。本研究关注的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工科是学术与现实连接最近的学科,近年来的工科博士就业去向也表现了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去向之间的背离。本研究通过访谈14位来自学术界和13位来自工业界的相关人士群体后,根据扎根理论法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思路,初步构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要素清单》(以下简称《目标要素清单》),以期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的构建提供参考。与此同时,本研究还通过考察我国18所高校292个工科领域一级学科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现状,一方面,调查了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的基本方向、特色及要求,另一方面,结合调查结果对初步构建的《目标要素清单》进修正,形成最终的《目标要素清单》并发现,当前各学科点的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体现了博士生教育的正确方向、对国家层面博士生培养总目标的重视以及部分的学科特性;但在目标设置的重要性、设置原则的把握及满足现实需求等方面,仍存不足。最后,本研究根据目标设定理论和目标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在形成目标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以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例,通过分析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及高校、学科特色,以及已有博士就业及职业发展状况等,在参考《目标要素清单》的基础上对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培养目标进行了构建尝试。总地来说,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的设置,应在充分考虑博士生教育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关注当前越来越多的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毕业生进入工业企业就职的现实需求,通过借鉴国外大学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案例,把握目标设置的全过程,做好目标设置前的充分准备、目标设置中的广泛讨论和目标设置后的反馈检验等相关工作。

庄逢甘[3](1997)在《中国力学学会40年》文中认为本文回顾中国力学学会40年发展史,总结成绩与经验.从中也反映了中国力学科学事业发展壮大的过程,说明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和为中国建设事业所做的贡献.文章向力学工作者提出要做好准备,迎接21世纪的新挑战.

田强,刘铖,李培,胡海岩[4](2017)在《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与挑战》文中提出首先回顾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情况,然后系统概述了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数值算法、多柔体系统接触/碰撞动力学与柔性空间结构展开动力学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最后给出了开展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研究的若干建议.

崔京浩[5](2004)在《地下工程·燃气爆炸·生物力学》文中认为本文分三部分,Ⅰ地下工程,指出开发地下空间的重要性,讨论了地下贮库,地下交通及地下工程的若干典型问题;Ⅱ燃气爆炸,讨论了灾害的严重性、燃爆的机理、燃爆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以及燃爆的安全性评估等问题;Ⅲ生物力学,讨论了骨骼与脊柱的力学性能及临床应用.

李秋霞[6](2018)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学科学术谱系研究》文中认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学科主要奠基人如黄文虎、王光远、杜善义等早已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培养的大批优秀力学人才,如马兴瑞、韩杰才、赫晓东在航天科研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哈工大力学学科发展至今取得众多重大研究成果,学科实力实属国内一流。一个科研机构学术成果的产出大多是学者学术积淀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该机构的学缘结构、学术传统、科研历史和科研环境决定的,而这些因素都可以通过学术人物谱系研究得到呈现。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王光远、黄文虎、王铎、杜善义等各位老一辈学者的开创及后辈的努力下,哈工大力学学科获得了长足发展并成为我国力学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重地,形成了独特的底蕴和特色,为国防建设及航天科技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本文以哈工大力学学科为研究对象,梳理学者间的师承关系,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哈工大力学学科学术谱系的构成和学术传承脉络,通过分析力学学科学术传统与学科特色,提出影响哈工大力学学科的发展因素,分析学术谱系特点,凝练学科文化,有利于完善哈工大力学以及其他学科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促进哈工大的“双一流”建设,同时也为其他高校力学学科优化建设提供参考。主要搜集到的资料包括哈工大力学学科史料、力学学科学者学术研究主要领域、1987年以后获得哈工大力学学科博士学位的学生信息,包括论文题目、导师、专业及毕业时间等信息;主要资料来源为哈工大校史馆、哈工大图书馆博士论文库、哈工大航天学院及土木工程学院官网、哈工大教师主页、黄文虎等人人物传记。学科经过长期的积累发展,形成了四支特色鲜明的学术队伍,构成了以黄文虎、王铎、杜善义、王光远为中心的学术谱系;以学者开始在哈工大任教的时间为依据,参考力学学科发展历程,将每支学术队伍划分为五代并对代际关系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总结学术传统,探究学科特色,分析影响学术谱系发展的因素。

邢景棠,周盛,崔尔杰[7](1997)在《流固耦合力学概述》文中认为本文简要介绍了流固耦合力学及其特点、研究分支、一些进展及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钱令希[8](1987)在《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总结》文中研究表明 今天,我们在祖国的北疆召开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到会的有新产生的第三届理事会理事;有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有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直属专业组,各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各地方力学会的理事长和主要工作人员;《力学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料学部[9](2000)在《力学学科《学科发展与优先领域战略研究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力学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先导学科之一。牛顿力学作为第一门精密的科学,启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19世纪初建立的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使描述连续介质的力学部分从物理学中脱颖而出。20世纪初应用力学、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兴起,使力学与物理分家。前者以应用力学为代表,着重探求由大量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的运动规律的宏观体现:后者以量子力学为代表,着重探求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力学既是七大基础学科之一,又是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力学的这种双重属性得到国际科技界的认同。20世纪在力学理论支撑下取得的工程技术成就不胜枚举。在解决新的工程技术问题及向其他学科渗透中,力学丰富了本身。我国从两弹一星到深潜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研制,从长江大桥到三峡工程的建设,无不凝聚着力学工作者的贡献。力学对中国现代科学发展所负有的特殊使命,造就了以钱学森、周培源、钱伟长、郭永怀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力学家。中国在国际力学界处于较先进地位。对SCI源库中43种力学期刊的国际联机检索统计表明:1990~1998年间中国力学学科的世界排名为第7名左右,1999年升为第6名:而中国总的SCI收录论文数仅为世界第12名。中国力学家王仁当选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执行局的8名成员之一。力学学报英文版现为进入SCI光盘版源刊系列的14份中国学术刊物之一。我国学者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胡海昌等,在湍流理论、空气动力学、板壳理论、喷气推进、航空工程、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广义变分原理等方面,以及李四光在地质力学、冯康在有限元法和辛算法方面所做的开创性贡献,赢得了世界力学界的尊重。我国力学学者王仁、程耿东被四年一度的IUTAM大会邀请作1小时大会专题报告,表明我国在地球动力学和拓扑优化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及其小型化技术的掌握,中远程导弹的发射升空及洲际导弹技术的掌握,表明我国在爆炸力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在泥沙运动和泥沙力学方面的研究具有特色,在板块运动和地球构造动力学等方面具有国际水平。海外的中国力学学者已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目前国际力学界40岁以下最出色的学术带头人多来源于中国大陆。我国力学研究的优势领域为:(1)在湍流、流动稳定性、复杂流动等流体力学领域,在本构、断裂、宏微观力学、计算结构力学与优化设计、光测实验力学等固体力学领域,在运动稳定性、非线性振动、结构振动与控制等一般力学领域,在爆炸力学、微重力等交叉学科领域,保持着一支活跃在国际学术研究前沿的研究队伍。(2)在板壳理论、广义变分原理等要求数学很强的力学分支取得多项开创性成果。(3)由我国特定条件和资源而决定的力学研究优势领域。目前,中国力学学会会员总数在2万人左右,从事与力学有关研究的两院院士有56名。从事力学基础性研究的固定人员队伍约2000~3000人,国家每年应对力学学科的基础性研究支持经费1.5亿元。力学研究队伍的年龄结构呈现分别以36岁和58岁为高峰的两个正态分布,在约50岁为断层分界线。断层的消失还需近10年时间。21世纪初期,力学体系将孕育着重大变革。学科发展前沿为:跨物质层次和多尺度的力学理论;非线性与远离热力学平衡的力学行为:全系统虚拟化与智能化的力学设计;多场耦合下的学科交叉。在重大力学应用和重大力学问题解决上将有重大进展。虚拟工程、虚拟设计、虚拟制造等手段将使力学以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介入到工程领域的总体技术。对超高速、超高压、超高温和微重力等极端条件下的力学行为的新认识,将为远离热力学平衡态过程提供新的认识。对湍流、固体的强度与破坏、高维多体动力学等基本力学难题将取得革命性的进展。在空间应用、微机电产业、新材料研制、工程结构可靠性、工厂化农业、人体健康、深海开发、环境灾害预防等方面将对力学提出新的国家需求。中国国防更需要力学的发展:载人航天和战机的发展依赖于实验和全机计算空气动力学;在现代战争中的“制信息权”依赖于星座动力学和自主导航;精确打击能力和突防能力依赖于流体力学和一般力学相交叉的运载控制;核武器的小型化和虚拟实验依赖于多物质的计算力学模拟:战略潜艇的隐蔽性依赖于减噪、减紊流的力学控制。力学与自然科学其他分支将出现新的交叉。今后近15年中国力学学科的发展方向为:(1)湍流和复杂流动:(2)跨物质层次的固体变形和强度理论;(3)高维动力系统的复杂运动和控制;(4)应力与生长的关系及应用;(5)传统连续介质力学体系的改造;(6)计算力学和虚拟仿真:(7)制造技术的关键力学问题;(8)国家安全的关键力学问题;(9)灾害预测的关键力学问题。“十五”期间的优先领域为:湍流运动的各种表现和机理:非定常流与旋涡运动的机理与控制;跨物质层次的固体变形和强度理论;多场、多相、非均匀、非连续介质的力学行为;生物组织的应力与生长:环境与生态以及灾害中的关键力学问题: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复杂动力学与控制;多物质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演化:计算非线性力学;制造技术的关键力学问题。如果增加对力学的投入,打破制约为学在我国发展的部门壁垒状况,从政策上推动我国力学工作者积极地介入到工程领域的知识创新中去,则力学的研究水平可望在五至十年内

黄文虎,曹登庆,韩增尧[10](2012)在《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开展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在航天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目的在于发展有效的方法促使航天器在各阶段平稳可靠地运行.航天器技术发展迅速,其形式日趋多样化,功能与构造日趋复杂,已经向大型空间站、微小卫星、深空探测等方向发展.航天器结构表现出多耦合、非线性、极端外界环境,以及大尺度柔性结构等特征,由此激发起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领域各方向的深入研究.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方法覆盖理论分析、数值仿真,以及实验模拟等诸多方面,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本文概括介绍了近年来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方面的发展状况,综述了跨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器系统级动力学与振动控制、航天器部件级动力学与振动控制等航天领域中的若干基础问题.内容主要集中于航天领域中不同应用范围、不同层次结构的航天器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动力学响应与振动控制的研究方法及已取得的成果.最后,提出了该领域中值得进一步考虑的科学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学术研讨会简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学术研讨会简况(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博士生培养目标的设置举足轻重
        1.1.2 环境的重大变化使博士生培养目标泛焦
        1.1.3 现实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定位博士生教育
        1.1.4 我国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有待完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博士生培养目标
        1.3.2 研究型大学
        1.3.3 工科领域
        1.3.4 学术型博士生
    1.4 研究问题
    1.5 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篇章结构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分析法
        1.6.2 扎根理论法(通过质性访谈法收集数据)
        1.6.3 文本分析法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大学的教育目的
        2.1.1 两种教育价值取向
        2.1.2 最有效的和谐
    2.2 博士生教育目的
        2.2.1 21 世纪以来围绕美国博士生教育目的的讨论
        2.2.2 博洛尼亚进程对欧洲主要国家博士生教育目的的影响
        2.2.3 我国博士生教育目的的历史演进
    2.3 博士生培养目标
        2.3.1 以研究为本的博士生培养目标
        2.3.2 就业现实对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冲击
        2.3.3 博士生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与调整
        2.3.4 博士生培养目标要素的探索
    2.4 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
        2.4.1 工科领域博士生培养目标的普遍性与独特性
        2.4.2 目标要素的探索
    2.5 文献评述
        2.5.1 观点的争论
        2.5.2 文献的启示
        2.5.3 潜在的研究缺口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查访谈与编码分析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3.1.2 访谈原则与对象
        3.1.3 访谈过程的实施
    3.2 数据收集
        3.2.1 博士生导师群体
        3.2.2 工业界相关人士群体
    3.3 样本统计
        3.3.1 博士生导师群体
        3.3.2 工业界相关人士群体
    3.4 编码分析
        3.4.1 初始编码
        3.4.2 聚焦编码
        3.4.3 理论编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目标意义阐释与构建
    4.1 目标的内在意义及其结构关系
    4.2 目标构建原则
        4.2.1 理论基础
        4.2.2 构建原则
    4.3 初步构建的目标要素清单
        4.3.1 清单的讨论
        4.3.2 清单的使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状分析、对比与修正
    5.1 调查对象
    5.2 调查方法
    5.3 调查统计与分析
        5.3.1 从培养方案中提取目标要素
        5.3.2 目标要素的频次统计分布
        5.3.3 目标要素在现实与访谈中的比较
        5.3.4 《目标要素清单》的最终形成
    5.4 调查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构建尝试与政策建议
    6.1 目标构建基础
    6.2 选取案例的目标设置现状分析
        6.2.1 目标内容的文本分析
        6.2.2 目标设置原则的分析
    6.3 选取案例的目标构建尝试
        6.3.1 目标的意义阐释
        6.3.2 目标的构建与分析
    6.4 案例借鉴与政策建议
        6.4.1 案例介绍
        6.4.2 借鉴与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的研究发现及贡献
        7.1.1 研究发现
        7.1.2 研究贡献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性
    7.4 未来可能的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4)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多体动力学的学科发展回顾
    1.1 学科发展概述
    1.2 主要国际期刊
    1.3 主要国际交流
    1.4 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
2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高效求解
    2.1 微分-代数方程组求解算法
    2.2 高维线性代数方程组的降维与并行递归算法
3 多柔体系统接触/碰撞动力学
    3.1 接触/碰撞动力学模型研究
    3.2 含间隙运动副的多柔体系统动力学
    3.3 软机器的接触/碰撞动力学
    3.4 多柔体不确定性接触/碰撞动力学
4 柔性空间结构展开动力学研究
5 结语

(6)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学科学术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和背景
        1.1.2 课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力学学术谱系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力学学术谱系研究现状
        1.2.2 国内力学学术谱系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力学学术谱系研究分析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资料来源
第2章 哈工大力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2.1 力学学科在国内的初步形成与发展
        2.1.1 建国前力学学科在中国的初步形成
        2.1.2 建国后力学学科在国内的初步发展
    2.2 哈工大力学专业的初建—艰难曲折的25年
        2.2.1 奠基(1952—1958)
        2.2.2 初步发展(1958—1964)
        2.2.3 遭受挫折(1965—1977)
    2.3 改革开放后哈工大力学学科的发展
        2.3.1 探索前进(1978—1990)
        2.3.2 持续发展(1991—2007)
        2.3.3 稳定发展(2008—)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工大力学学科学术谱系构成及代际分析
    3.1 引言
    3.2 一般力学学科学术谱系的人员构成
        3.2.1 一般力学专业的学术谱系结构
        3.2.2 代际划分
    3.3 以王铎为奠基人的力学学科学术谱系结构
        3.3.1 王铎学术谱系结构
        3.3.2 代际关系划分
    3.4 杜善义复合材料力学学术谱系表与代际分析
        3.4.1 学术谱系结构
        3.4.2 代际关系分析
    3.5 土木工程学院力学学科学术谱系的形成
        3.5.1 王光远学术谱系结构
        3.5.2 王光远工程力学专业学术谱系代际关系划分
    3.6 学术传承脉络
        3.6.1 资料来源
        3.6.2 学术传承关系图
        3.6.3 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工大力学学科学术谱系特色分析
    4.1 哈工大力学学术谱系学术传统分析
        4.1.1 服从国家需要的爱国精神
        4.1.2 创新精神
        4.1.3 重视力学基础课教学
        4.1.4 提倡理论与实践结合
    4.2 哈工大力学学科特色与学术谱系特点分析
        4.2.1 学科特色
        4.2.2 学术谱系特点
    4.3 影响哈工大力学谱系发展的因素分析
        4.3.1 内因分析
        4.3.2 外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跨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
    2.1 星箭耦合动力学
    2.2 空间分离动力学
    2.3 空间交会动力学与控制
    2.4 空间对接动力学与控制
    2.5 绳系卫星动力学与控制
3 航天器系统级动力学与控制
    3.1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
    3.2 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
    3.3 轨道与姿态耦合动力学
    3.4 航天器结构动力学
    3.5 航天器多体系统动力学
    3.6 柔性航天器动力学
    3.7 航天器液体晃动动力学
    3.8 内外环境扰动动力学问题
    3.9 星体颤振动力学问题
    3.1 0 航天器隔振与减振
    3.1 1 气动力与气动热动力学
    3.1 2 着陆撞击动力学问题
    3.1 3 着陆缓冲阻尼动力学问题
    3.1 4 航天器力学环境预示
    3.1 5 航天器动力学参数辨识
4 航天器部件级动力学与控制
    4.1 部件结构动力学问题
    4.2 部件展开动力学
    4.3 部件锁定撞击动力学
    4.4 空间碎片超高声速撞击动力学
    4.5 贮箱晃动动力学
    4.6 贮箱液固耦合动力学
    4.7 部件隔振与振动控制
5 总结与展望

四、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学术研讨会简况(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科技期刊中补白的特点与作用[J]. 徐明忠,周晓中. 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7(S4)
  • [2]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研究[D]. 刘俭.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3]中国力学学会40年[J]. 庄逢甘. 力学与实践, 1997(06)
  • [4]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与挑战[J]. 田强,刘铖,李培,胡海岩.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17(05)
  • [5]地下工程·燃气爆炸·生物力学[A]. 崔京浩.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 2004
  • [6]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学科学术谱系研究[D]. 李秋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7]流固耦合力学概述[J]. 邢景棠,周盛,崔尔杰. 力学进展, 1997(01)
  • [8]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总结[J]. 钱令希. 力学与实践, 1987(01)
  • [9]力学学科《学科发展与优先领域战略研究报告》[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料学部. “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 2000
  • [10]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黄文虎,曹登庆,韩增尧. 力学进展, 2012(04)

标签:;  ;  ;  ;  ;  

中国力学学会通用力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学术研讨会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