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塑性混凝土及其在水口水电站主围堰防渗墙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钟璞[1](1990)在《塑性混凝土及其在水口水电站主围堰防渗墙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本文分析了塑性混凝土在水口水电站主围堰防渗墙中的应用后,认为塑性砼这种防渗材料是可取的,在我国水电建设中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高仲璞[2](1991)在《塑性混凝土在水口水电站主围堰防渗墙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介绍了塑性混凝土的优点及其在国外的应用实例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这种新材料在我国水口水电站主围堰中的应用情况。介绍了水口围堰防渗墙的设计情况,和用于该防渗墙混凝土的配合比、各种物理力学指标、施工工艺,质量检测成果,以及该防渗墙的防渗效果和使用这种材料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为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用的资料。
宗敦峰,刘建发,肖恩尚,陈祖煜[3](2016)在《水工建筑物防渗墙技术60年Ⅰ:成墙技术和工艺》文中指出防渗墙主要作用是为大坝和堤防工程提供防渗保护。自1958年首次引进防渗墙技术以来,我国在施工机械、固壁泥浆、接头处理以及复杂地质的钻孔技术等方面已取得长足的发展。对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深入研究以及大力推广,使得许多大型工程的得以圆满完成建设。本文对于60年间这些关键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合回顾。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CZF系列冲击反循环钻机;(2)用于连续墙防渗的接头管法;(3)新型固壁泥浆工艺;(4)严重漏浆地层以及大块岩石破碎地层的处理方法;(5)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宋帅奇,高丹盈,张明[4](2010)在《塑性混凝土研究意义及研究状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塑性混凝土是一种理想的防渗墙材料,以其优越的力学、变形和渗透性能可以克服普通混凝土防渗墙材料性能的不足。然而,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对塑性混凝土的研究在配合比、试验方法、基本理论和高性能化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开展对高性能塑性混凝土材料及其防渗墙的性能研究,建立高性能塑性混凝土的基本理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宋帅奇[5](2015)在《塑性混凝土强度和变形性能及其计算方法》文中提出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条件下高性能塑性混凝土力学和渗透性能”(50979100)和973前期专项“高性能塑性混凝土材料及其防渗墙结构”(2010CB635118)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17组配合比共462个塑性混凝土试件的劈拉强度与变形试验、弯拉强度与变形试验、单轴压缩试验、双轴压缩试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和真三轴压缩试验,结合强度理论和损伤理论,系统研究了纤维类型、纤维掺量、粉煤灰掺量、硅灰掺量、不同应力状态和加载路径等对塑性混凝土强度与变形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16组配合比共48个150mm×150mm×150mm塑性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件的劈拉强度与变形试验,量测了加载过程中试件的荷载和横向变形,分析了纤维类型、纤维掺量、粉煤灰掺量和硅灰掺量对塑性混凝土劈拉强度、横向变形、峰前和峰后耗能的影响,提出了考虑纤维类型、纤维掺量、粉煤灰掺量和硅灰掺量影响的塑性混凝土劈拉强度、横向变形、峰前和峰后荷载-横向变形曲线面积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塑性混凝土劈拉荷载-横向变形曲线方程。(2)通过16组配合比共48个100mm×100mm×400mm塑性混凝土四点弯曲小梁试件的弯拉强度与变形试验,量测了加载过程中试件的荷载和挠度,分析了纤维类型、纤维掺量、粉煤灰掺量和硅灰掺量对塑性混凝土弯拉强度、峰值挠度、峰值割线模量和荷载-挠度曲线下包面积的影响,提出了考虑纤维类型、纤维掺量、粉煤灰掺量和硅灰掺量影响的塑性混凝土弯拉强度、峰值挠度及韧性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塑性混凝土弯拉荷载-挠度曲线方程(3)通过17组配合比共51个150mm×150mm×300mm塑性混凝土棱柱体试件的单向压缩试验,量测了加载过程中的竖向荷载和竖向变形,分析了纤维类型、纤维掺量、粉煤灰掺量和硅灰掺量对塑性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影响;通过对塑性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上升段参数、下降段参数、弹性模量、峰值应变、极限应变及加载过程中试件吸收能量的统计分析,提出了上述参数的计算模型或取值方法,结合损伤理论,建立了塑性混凝土单向受压损伤本构模型。(4)通过5组配合比共75个150mm×150mm×150mm塑性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5种加载路径下的双轴压缩试验,量测了塑性混凝土的双向应力和变形,研究了塑性混凝土双轴受压破坏形态、双轴强度随加载路径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塑性混凝土双轴强度包线方程和Kupfer-Gestler强度计算模型;基于八面体应力空间分析了塑性混凝土八面体剪应力-应变、正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特征,建立了塑性混凝土双轴八面体应力空间的双参数、三参数及考虑加载路径影响的破坏准则、剪应力-应变本构模型和正应力-应变本构模型。(5)通过4种围压和3种围压比值的5组配合比共105个150mm×150mm×150mm塑性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常规三轴试验,研究了塑性混凝土常规三轴性能与强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第一主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包括初始反弯段、直线段、曲线段和直线平台段,其中的初始段有明显弹性特征,直线段之后的塑性混凝土塑性变形较大。对于相同配合比的塑性混凝土,随围压增加或围压比值的增加,塑性混凝土常规三轴强度、上升段斜率、峰值应变、极限应变均有增大的趋势;塑性混凝土常规三轴强度是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2-6倍;在固定围压比值下的塑性混凝土粘聚力比固定围压下有所增加,内摩擦角有所减小。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结合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和摩尔库伦准则,建立了考虑围压、试件形状和加载路径影响的常规三轴强度计算模型。(6)通过9种加载路径下5组配合比共135个150mm×150mm×150mm塑性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真三轴试验,研究了塑性混凝土真三轴受压性能与破坏准则。结果表明:真三轴应力下的塑性混凝土第一主应力与第一主应变关系曲线与常规三轴相似。当第二、第三主应力较小时,塑性混凝土试件破坏形态与单轴抗压相似,较大时试件破坏呈现八字形斜裂缝;第一主应力随第二、第三主应力的增加而增大,且对第三主应力的变化较为敏感;对于同一配合比的塑性混凝土,固定第二主应力、变化第三主应力时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是第二主应力和第三主应力按一定成比例增加时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2倍和0.5倍左右;塑性混凝土三轴抗压强度是单轴抗压强度的2-5倍。在此基础上,运用强度理论,建立了真三轴应力下塑性混凝土的二参数、三参数和四参数破坏准则。
张鹏[6](2005)在《塑性混凝土材料性能试验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塑性混凝土作为一种防渗建筑材料,随着在国内外大量防渗墙工程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优越性逐渐被人们所认可,相应地,对塑性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及硬化后塑性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研究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在做了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塑性混凝土的特点,较为深入和系统地开展了塑性混凝土材料性能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塑性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对硬化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而且还直接决定着施工的难易程度。本文通过各种对比试验,得出了不同原材料用量以及试验条件和试验操作对塑性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的影响规律。 (2)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采用不同标距的两种测试方法,得出了测试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较为理想的方法。并通过对不同原材料用量和不同试验条件的对比试验,对影响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各种因素对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 (3)本文根据常规渗透试验中积累的经验,自行研制了一种高压土工渗透仪,对该仪器试验原理、测定方法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以塑性混凝土渗透系数的测定为例进行了试验研究,对使用该仪器测定塑性混凝土渗透系数时影响渗透系数的试验因素进行了分析。 (4)本文对塑性混凝土抗渗性能的评价和相对渗透系数的试验方法进行了探讨,对塑性混凝土的渗透原因以及影响塑性混凝土抗渗性的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得出了各原材料及用量对塑性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规律。 (5)本文通过对塑性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90天抗压强度、28天劈裂抗拉强度和28天抗剪强度的测定,详细分析了各原材料用量对塑性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6)详细介绍了塑性混凝土在三门峡槐扒黄河提水工程西段村水库防渗墙中的应用,在塑性混凝土的生产工艺、防渗墙的施工技术以及塑性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李文林[7](1995)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与刚性混凝土防渗墙相比,塑性混凝土防渗场具有变形模量小、极限应变大、墙体应力小、不易出现裂缝、节省大量水泥等优点,可以通过改变材料配合比人为地控制变形模量,从而改善墙体应力状态,使墙体安全度提高。本文对国内外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发展概况以及试验研究、设计、施工、原型观测等方面的现状作简要综述。
张成军[8](2007)在《土石坝防渗墙粘土混凝土材料研究与工程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防渗体系以其结构重要性、技术复杂性、投资比重大等因素,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土石坝枢纽工程中,防渗体系关系到地基的稳定、大坝的安危,许多大坝失事大都是防渗体系遭到破坏或失效,因此备受关注。作为水利水电工程防渗体系的主体部分,垂直防渗的应用尤其广泛,其形式一般包括高压喷射灌浆、帷幕灌浆、混凝土防渗墙等,其中混凝土防渗墙的效果最为可靠,因此成为许多重要工程的首选方案,在坝基渗流控制、土石坝加固、围堰防渗、防冲墙、承重墙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四十余年来,我国防渗墙技术不断发展,在各项水利水电工程中建造的混凝土防渗墙已不计其数,其中深度超过40m的防渗墙有近100道,总面积已超过100万m2,最大墙深85m,最大试验墙深100m,许多工程的难度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我国的防渗墙的施工技术整体上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有的工程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因对墙体材料研究比较单一、墙体结构计算不尽合理,致使工程设计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经验性,造成长期以来工程成本较高,人们对其可靠度心存担忧,防渗墙的推广应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长期以来,我国对防渗墙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塑性混凝土和高强(钢筋)混凝土,墙体设计也主要采用这两种材料。两种材料性能截然不同,各有优势,但同样具有缺点,如高强混凝土因高弹模造成墙体的高应力问题,塑性混凝土则是强度和抗渗性较低及耐久性问题。因此,墙体设计如果仅在高强(钢筋)混凝土和塑性混凝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材料之间选取显然不尽合理,而且两种材料成本均较高。尽管近几年我国已开始对废弃料配制塑性混凝土进行研究以降低成本,但对中强、低弹模混凝土一直缺乏研究。本论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发展水平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高性能混凝土理论及数值计算与仿真理论,对土石坝防渗墙粘土混凝土新材料及其墙体应力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粘土混凝土的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方法、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耐久性、墙体计算模型建立、墙体应力特性、防渗墙施工工艺、工程应用等,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了一种新材料和新技术。所研制的粘土混凝土性能介于塑性混凝土和刚性(高强)混凝土之间,作为防渗墙材料具有明显优势,如成本较低,而且具有相对较高的强度、相对较低的弹模和相对较高的抗渗性能,使墙体能有效截断渗流并适应较大的变形而不开裂,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防渗墙材料。通过研究为粘土混凝土防渗墙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混凝土防渗墙技术进行了扩展和完善,为水利水电工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渗墙材料。同时在取得室内试验研究成果基础上,又成功进行了工程实际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果,为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赵祥[9](2018)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防渗墙工程是水利水电工程防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抵御洪水、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设施和屏障,保障防渗墙工程的质量对水利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墙体完整性(即有无孔洞、裂缝、夹泥夹砂等缺陷)与抗渗性,是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质量检测与评价的重要指标,检测结果是否可靠直接关系到工程是否安全与正常运行,而检测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结论的正确与否。墙体完整性检测目前多采用无损检测的方法(电法、电磁法、面波法、弹性波CT法等)。由于检测方法多样、程序复杂、成果多解,技术掌握较为困难,加之防渗墙具有一定埋深、薄壁厚、长轴线的特征,不同于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所适用的半无限空间对象。墙体抗渗性能主要通过渗透系数指标来体现,原位试验测定墙体的渗透系数对评价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抗渗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以往的工程实践,在原位试验的过程中遇到以下几个问题:钻孔垂直度难以保证,渗透系数计算公式不适用,注水过程繁琐且精度低等。本文介绍了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方法,归纳和总结了目前面临的主要质量问题,系统研究了墙体完整性检测、渗透系数检测的基本方法和原理,重点阐述了弹性波CT法与注水试验法新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SIRT方法,结合Matlab数值仿真技术,开展了弹性波CT法的模拟试验。验算过程中建立了三种速度模型:一是模拟正常无缺陷的墙体,二是模拟有低速体存在(夹泥夹砂或者空洞)的墙体,三是模拟波速较高(内部混凝土凝聚较好,密度大)的墙体。模型计算以最短路径算法正演,SIRT法反演,并利用Surfer工具进行图形处理,理论上验证了弹性波CT方法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无损检测中的适用性。本文分析了现有混凝土渗透性检测方法应用到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中的局限性,通过算法改进,提出了一种注水试验新方法,并开发了注水实验现场自动工作装置,以及数据后处理软件,形成了一套针对防渗墙渗透性检测的注水试验新方法。通过一组实例,介绍了运用弹性波CT结合注水试验,对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完整性与抗渗性能开展检测和评价的整套技术方案,钻孔开挖验证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对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质量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针对墙体完整性检测和渗透性测试,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案。作为一种典型的地下隐蔽工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自身的工程特点决定了现有地球物理方法和现场渗透系数测试法的应用尚有一定局限,仍需结合工程特点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胡良明[10](2012)在《塑性混凝土受压本构关系模型与破坏准则》文中认为塑性混凝土是介于普通混凝土与粘土之间的工程复合材料,具有拌和物工作性好、弹性模量低、极限应变大、抗渗性能好、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其在防渗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自从塑性混凝土问世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塑性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理论研究还比较滞后。本文是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高性能塑性混凝土材料及其防渗墙结构(2010CB635118)的主要部分。通过塑性混凝土在单轴和定侧压下的三轴试验,重点研究了塑性混凝土的受压性能,建立了相应的数学计算模型,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塑性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砂率、水泥用量、粘土用量、膨润土用量和类型对塑性混凝土拌和物密度、泌水率、初凝和终凝时间、坍落度、扩展度的影响,分析了塑性混凝土扩展度与坍落度比值与其工作性的关系,建立了塑性混凝土单位用水量计算方法。(2)通过396个100mm×100mm×100mm和150mm×150mm×150mm塑性混凝土试件的抗压试验、劈拉试验以及90个100mm×100mm×400mm塑性混凝土试件的抗折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砂率、水泥用量、粘土用量、膨润土用量和类型以及养护龄期(包括超长龄期540d)对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塑性混凝土的拉压比以及抗压强度、劈拉强度的尺寸效应,提出了塑性混凝土超长龄期强度与各龄期强度之间的关系模型。(3)通过87个150mm×150mm×300mm塑性混凝土棱柱体试件的单向受压试验,系统研究了砂率、水胶比、水泥用量、粘土用量、膨润土用量、砂子类型、膨润土类型、龄期等因素对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峰值应力、峰值应变、能量吸收等受压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塑性混凝土单向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反弯点应力应变、收敛点应力应变等特征参数与峰值应力之间的关系模型,提出了单向受压塑性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的数学模型。(4)通过36个150mm×150mm×150mm塑性混凝土试件的三轴受压试验,分析了水胶比、砂率、水泥用量、粘土用量、膨润土用量对塑性混凝土三轴受压强度及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的影响,建立了塑性混凝土三轴受压本构关系数学模型,提出了塑性混凝土八面体应力空间破坏准则的一般方程。
二、塑性混凝土及其在水口水电站主围堰防渗墙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塑性混凝土及其在水口水电站主围堰防渗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3)水工建筑物防渗墙技术60年Ⅰ:成墙技术和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施工机具与工法 |
2.1成槽机械 |
2.2成槽工艺 |
2.3接头处理 |
3 固壁与清孔 |
4 复杂地质条件应对 |
5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 |
5.1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
5.2配合比设计 |
6 结语 |
(4)塑性混凝土研究意义及研究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塑性混凝土研究意义 |
1.1 普通混凝土防渗墙问题严峻 |
1.2 塑性混凝土性能优越 |
1.3 塑性混凝土使用范围广, 推广应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
2 塑性混凝土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状况 |
2.1 国外关于塑性混凝凝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2.2 国内关于塑性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2.3 塑性混凝土研究中存在问题 |
3 结语 |
(5)塑性混凝土强度和变形性能及其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塑性混凝土应用概况 |
1.2.2 国内外塑性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2 试验概况 |
2.1 试验材料 |
2.2 配合比设计 |
2.3 试验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塑性混凝土劈拉性能及其计算方法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案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纤维类型对劈拉强度与变形的影响 |
3.3.2 纤维掺量对劈拉强度与变形的影响 |
3.3.3 粉煤灰掺量对劈拉强度与变形的影响 |
3.3.4 硅灰掺量对劈拉强度与变形的影响 |
3.4 劈拉强度与变形计算方法 |
3.4.1 劈拉强度计算方法 |
3.4.2 峰值横向变形计算方法 |
3.4.3 峰值前曲线面积计算方法 |
3.4.4 峰值后曲线面积计算方法 |
3.4.5 劈拉荷载-横向变形曲线简化方程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塑性混凝土弯拉性能及其计算方法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案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纤维类型对弯拉强度与变形的影响 |
4.3.2 纤维掺量对弯拉强度与变形的影响 |
4.3.3 粉煤灰掺量对弯拉强度与变形的影响 |
4.3.4 硅灰掺量对弯拉强度与变形的影响 |
4.4 弯拉强度与变形计算方法 |
4.4.1 弯拉强度计算方法 |
4.4.2 峰值挠度计算方法 |
4.4.3 韧性计算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塑性混凝土单轴受压性能与损伤本构模型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案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塑性混凝土单向受压破坏过程描述 |
5.3.2 纤维类型对塑性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影响 |
5.3.3 纤维掺量对塑性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影响 |
5.3.4 粉煤灰掺量对塑性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影响 |
5.3.5 硅灰掺量对塑性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影响 |
5.4 基于损伤理论的塑性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方程 |
5.4.1 上升段参数n计算方法 |
5.4.2 下降段参数α_0计算方法 |
5.4.3 弹性模量计算方法 |
5.4.4 峰值应变计算方法 |
5.4.5 极限应变计算方法 |
5.4.6 曲线耗能计算方法 |
5.4.7 基于损伤的塑性混凝土模型曲线与试验曲线的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塑性混凝土双轴受压性能与破坏准则 |
6.1 引言 |
6.2 试验方案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1 破坏形态 |
6.3.2 强度特性 |
6.3.3 双轴强度包络线 |
6.4 双轴应力下的破坏准则与本构方程 |
6.4.1 双轴应力下塑性混凝土的破坏准则 |
6.4.2 双轴应力下塑性混土的本构方程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 塑性混凝土常规三轴受压性能与强度计算模型 |
7.1 引言 |
7.2 试验方案 |
7.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7.4 常规三轴应力下塑性混凝土强度计算模型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8 塑性混凝土真三轴受压性能及破坏准则 |
8.1 引言 |
8.2 试验方案 |
8.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8.4 真三轴应力下塑性混凝土破坏准则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展望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塑性混凝土材料性能试验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试验所用原材料及主要试验仪器 |
2.1 试验所用原材料 |
2.2 主要试验仪器 |
第三章 塑性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塑性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的测定 |
3.3 塑性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原因 |
3.4 塑性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影响因素分析 |
3.5 结束语 |
第四章 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测试方法 |
4.3 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结束语 |
第五章 塑性混凝土抗渗性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塑性混凝土渗透原因及抗渗性能的评价 |
5.3 塑性混凝土相对渗透系数的测定 |
5.4 塑性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 结束语 |
第六章 高压土工渗透仪的研制与探讨 |
6.1 引言 |
6.2 国内外常规使用的渗透仪类型 |
6.3 高压土工渗透仪的研制 |
6.4 塑性混凝土渗透系数的测定示例 |
6.5 影响渗透系数的试验因素 |
6.6 结束语 |
第七章 塑性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 |
7.1 引言 |
7.2 塑性混凝土强度测试方法 |
7.3 塑性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7.4 结束语 |
第八章 塑性混凝土在三门峡槐扒西段村水库的应用 |
8.1 引言 |
8.2 塑性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试验 |
8.3 防渗墙导墙设计及施工 |
8.4 槽段划分及施工成槽 |
8.5 泥浆固壁及清孔换浆 |
8.6 墙体塑性混凝土浇筑 |
8.7 特殊情况处理 |
8.8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 |
8.9 结束语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塑性混凝土试验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土石坝防渗墙粘土混凝土材料研究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防渗墙材料与结构 |
1.1.1 混凝土防渗墙的分类与形式 |
1.1.2 混凝土防渗墙的应用范围 |
1.1.3 混凝土防渗墙材料 |
1.2 高性能混凝土理论 |
1.2.1 高性能混凝土理论 |
1.2.2 防渗墙混凝土性能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4 研究方法 |
1.4.5 技术路线 |
1.4.6 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 |
1.4.7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2 粘土混凝土原材料选用研究 |
2.1 粘土混凝土的原材料构成 |
2.2 粘土混凝土优化设计思路 |
2.2.1 粘土混凝土与塑性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对比 |
2.2.2 粘土混凝土防渗墙性能指标的设计 |
2.3 原材料试验与选用分析 |
2.3.1 粘土混凝土作用机理 |
2.3.2 原材料试验 |
2.3.3 米家寨水库防渗墙所选定的混凝土试验原材料 |
2.3.4 粘土混凝土原材料选用分析 |
2.4 采用不同粘土时的混凝土性能对比试验 |
2.4.1 混凝土试验配合比 |
2.4.2 采用不同粘土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
2.4.3 采用不同粘土混凝土力学性能 |
2.5 本章小节 |
3 粘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
3.1 防渗墙混凝土性能指标分析 |
3.2 原材料试验与选用 |
3.3 低粘粒含量粘土混凝土试验研究 |
3.3.1 粘土混凝土试验配合比选定 |
3.3.2 粘土混凝土性能试验 |
3.3.3 试验小结 |
3.4 中等粘粒含量粘土混凝土试验研究 |
3.4.1 原材料试验 |
3.4.2 采用忻口粘土混凝土试验配合比选定 |
3.4.3 采用忻口粘土混凝土性能试验 |
3.4.4 米家寨水库粘土混凝土配合比选用分析 |
3.4.5 粘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分析 |
3.5 小结 |
4 粘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4.1 试件形状、尺寸及试验方法 |
4.2 粘土混凝土性能参数室内试验分析 |
4.2.1 粘土混凝土不同龄期抗压强度折算系数 |
4.2.2 粘土混凝土圆柱体与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折算系数 |
4.2.3 粘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 |
4.3 粘土混凝土性能参数现场抽样统计分析 |
4.3.1 混凝土28d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
4.3.2 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相关系数分析 |
4.3.3 粘土混凝土棱柱体与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折算系数 |
4.3.4 粘土混凝土抗渗性能分析 |
4.4 粘土混凝土试验方法分析 |
4.4.1 粘土混凝土弹模试验方法及其弹强比 |
4.4.2 粘土混凝土抗渗性能测试方法分析 |
4.5 小结 |
5. 粘土混凝土防渗墙耐久性研究 |
5.1 耐久性评估方法 |
5.1.1 影响防渗墙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
5.1.2 防渗墙耐久性评估方法 |
5.1.3 评估准则 |
5.2 试验方案 |
5.2.1 试验参数模拟 |
5.2.2 试验混凝土配合比 |
5.3 溶蚀试验分析 |
5.3.1 溶蚀试验结果 |
5.3.2 溶蚀试验结果分析 |
5.4 粘土混凝土防渗墙寿命评估 |
5.4.1 防渗墙耐久性评估的有关假设 |
5.4.2 粘土混凝土防渗墙耐久性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6 坝基混凝土防渗墙三维静动力有限元计算 |
6.1 工程概况 |
6.1.1 工程基本情况 |
6.1.2 坝基防渗处理 |
6.2 基本资料 |
6.2.1 建筑物级别 |
6.2.2 特征水位及水库主要特性 |
6.2.3 库区工程地质 |
6.2.4 泥沙淤积资料 |
6.2.5 气象资料 |
6.2.6 地震资料 |
6.3 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方案的三维有限元静动力分析 |
6.3.1 计算坝段的选取 |
6.3.2 有限元模型中使用到的单元 |
6.3.3 本构关系模型 |
6.3.4 计算模型 |
6.3.5 计算工况、荷载施加及边界条件处理 |
6.3.6 有限元计算中用到的参数 |
6.3.7 有限元计算成果及分析 |
6.4 采用粘土混凝土防渗墙方案的三维有限元静动力分析 |
6.4.1 采用粘土混凝土防渗墙有限元计算成果 |
6.4.2 采用粘土混凝土防渗墙有限元计算成果分析 |
6.5 粘土混凝土用于坝基防渗墙的可行性分析 |
6.5.1 混凝土弹模变化对墙体应力和应变的影响规律 |
6.5.2 粘土混凝土作为坝基防渗墙材料的综合性能分析 |
6.6 小结 |
7 粘土混凝土防渗墙的应用研究 |
7.1 粘土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工艺与方法 |
7.1.1 防渗墙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
7.1.2 防渗墙施工方法 |
7.2 应用实例(米家寨水库粘土混凝土防渗墙) |
7.2.1 水库概况 |
7.2.2 防渗墙混凝土设计指标分析 |
7.3 现场试验结果分析 |
7.3.1 防渗墙施工现场混凝土试验 |
7.3.2 粘土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 |
7.4 粘土混凝土防渗墙推广应用前景 |
7.4.1 几种防渗墙材料的对比分析 |
7.4.2 粘土混凝土防渗墙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目前开展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1 从研究的技术方法来看 |
1.3.2 从检测效果来看 |
1.3.3 从检测成果推广来看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概况 |
2.1 防渗墙施工方法 |
2.2 防渗墙质量控制方法 |
2.3 防渗墙质量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常用检测方法 |
3.1 完整性检测 |
3.1.1 高密度电法 |
3.1.2 电磁法 |
3.1.3 面波法 |
3.1.4 层析成像法 |
3.2 抗渗性能检测 |
3.2.1 钻孔常水头法 |
3.2.2 钻孔降水头法 |
3.2.3 围井法 |
4 注水试验方法改进 |
4.1 现有方法的不足 |
4.2 算法的改进 |
4.3 软件的开发 |
4.3.1 启动系统 |
4.3.2 主画面 |
4.3.3 参数设定 |
4.3.4 数据浏览 |
4.4 试验装置的开发 |
4.5 注水试验新方法 |
4.5.1 注水现场试验 |
4.5.2 注水试验资料整理 |
5 弹性波CT正演与反演 |
5.1 模拟实验理论基础 |
5.1.1 物理基础 |
5.1.2 数学基础 |
5.2 模拟算法原理 |
5.2.1 最短路径算法原理 |
5.2.2 ART算法原理 |
5.2.3 SIRT算法原理 |
5.3 数值模拟应用软件介绍 |
5.4 数值模拟实例 |
5.4.1 观测系统 |
5.4.2 速度模型介绍 |
5.4.3 成果分析 |
6 弹性波CT结合注水试验法实例分析 |
6.1 工程概况 |
6.2 弹性波CT检测 |
6.2.1 观测系统设置 |
6.2.2 现场检测及工作量布置 |
6.2.3 资料整理与分析 |
6.3 渗透性检测 |
6.4 检测成果 |
6.4.1 钻孔注水试验 |
6.4.2 弹性波CT检测 |
7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塑性混凝土受压本构关系模型与破坏准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塑性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1.1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1.2 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 本文提出的背景 |
1.2.1 塑性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
1.2.2 塑性混凝土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2.3 塑性混凝土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2 试验概况 |
2.1 试验设计 |
2.2 试验原材料 |
2.3 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3.1 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必要性和原则 |
2.3.2 塑性混凝土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案 |
2.4 试件制作与试验方法 |
参考文献 |
3 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单位用水量计算方法 |
3.1 引言 |
3.2 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试验方法 |
3.3 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水胶比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3.3.2 水泥用量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
3.3.3 粘土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
3.3.4 膨润土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
3.3.5 砂率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
3.3.6 砂细度模数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塑性混凝土强度及其不同龄期抗压强度的关系模型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水胶比和养护龄期变化对塑性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3.2 砂率变化对塑性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分析 |
4.3.3 水泥用量及养护龄期对塑性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3.4 粘土用量和养护龄期对塑性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3.5 膨润土用量和养护龄期对塑性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3.6 砂细度模数对塑性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3.7 膨润土类型对塑性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4 不同养护龄期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关系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塑性混凝土单向受压本构关系模型 |
5.1 引言 |
5.2 塑性混凝土单向受压破坏过程 |
5.2.1 混凝土单向受压破坏机理 |
5.2.2 塑性混凝土单向受压破坏过程 |
5.3 塑性混凝土单向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
5.3.1 砂率对塑性混凝土单向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
5.3.2 水胶比对塑性混凝土单向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
5.3.3 水泥用量对塑性混凝土单向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
5.3.4 粘土用量对塑性混凝土单向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
5.3.5 膨润土用量对塑性混凝土单向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
5.3.6 砂子类型对塑性混凝土单向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
5.3.7 膨润土类型对塑性混凝土单向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
5.4 塑性混凝土泊松比的测定方法 |
5.5 塑性混凝土单向受压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模型 |
5.5.1 单轴受压作用下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几何特点 |
5.5.2 现有混凝土单向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数学模型 |
5.5.3 塑性混凝土单向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参数的统计分析 |
5.5.4 塑性混凝土单向受压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模型及其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塑性混凝土三轴受压本构关系模型与破坏准则 |
6.1 引言 |
6.2 试验方案设计 |
6.2.1 试验设备 |
6.2.2 试验设计 |
6.2.3 试验方法 |
6.3 塑性混凝土三轴抗压强度影响分析 |
6.3.1 水胶比对塑性混凝土三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
6.3.2 砂率对塑性混凝土三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
6.3.3 水泥用量对塑性混凝土三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
6.3.4 粘土用量对塑性混凝土三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
6.3.5 膨润土用量对塑性混凝土三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
6.4 塑性混凝土三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
6.4.1 水胶比对塑性混凝土三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
6.4.2 砂率对塑性混凝土三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
6.4.3 水泥用量对塑性混凝土三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
6.4.4 粘土用量对塑性混凝土三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
6.4.5 膨润土用量对塑性混凝土三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
6.4.6 不同围压对塑性混凝土三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
6.5 塑性混凝土三轴受压本构关系模型 |
6.5.1 塑性混凝土三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特征 |
6.5.2 现有混凝土三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数学模型 |
6.5.3 塑性混凝土三轴受压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数学模型 |
6.5.4 理论模型曲线与实测曲线的比较 |
6.6 塑性混凝土三轴受压破坏准则 |
6.6.1 破坏包络面 |
6.6.2 规范中的破坏准则 |
6.6.3 塑性混凝土子午线形式破坏准则 |
6.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创新点摘要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学术论文 |
研究成果 |
四、塑性混凝土及其在水口水电站主围堰防渗墙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塑性混凝土及其在水口水电站主围堰防渗墙中的应用[A]. 高钟璞. 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河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0
- [2]塑性混凝土在水口水电站主围堰防渗墙中的应用[J]. 高仲璞. 人民长江, 1991(12)
- [3]水工建筑物防渗墙技术60年Ⅰ:成墙技术和工艺[J]. 宗敦峰,刘建发,肖恩尚,陈祖煜. 水利学报, 2016(03)
- [4]塑性混凝土研究意义及研究状况分析[J]. 宋帅奇,高丹盈,张明.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0(01)
- [5]塑性混凝土强度和变形性能及其计算方法[D]. 宋帅奇. 郑州大学, 2015(02)
- [6]塑性混凝土材料性能试验研究及其应用[D]. 张鹏. 郑州大学, 2005(08)
- [7]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综述[J]. 李文林.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1995(03)
- [8]土石坝防渗墙粘土混凝土材料研究与工程应用[D]. 张成军.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4)
- [9]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研究[D]. 赵祥.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8(01)
- [10]塑性混凝土受压本构关系模型与破坏准则[D]. 胡良明. 郑州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