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岭石炭二叠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瑞,傅雪海,张宝鑫,冯嘉楠,李伟松[1](2021)在《煤系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前景初探——以华北太原组为例》文中提出煤系碳酸盐岩天然气的勘探前景是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以华北太原组为例进行初步研究分析。太原组是华北最有利的生烃岩系之一,煤层之上发育多套灰岩。近年来,丰富的太原组碳酸盐岩天然气资源在山西霍西煤田被发现,该发现可为今后煤系碳酸盐岩天然气的勘探提供启示。首先剖析了霍西煤田太原组碳酸盐岩气藏实例,其次对太原组灰岩的空间展布规律、太原组烃源岩和热演化程度、灰岩储层发育、盖层、圈闭、运移和保存条件进行了总结。研究认为,太原组煤层-灰岩沉积组合与其上的多套泥岩和煤层可以组成生储盖组合,而储层的近烃源岩优势使得煤系气易于在太原组灰岩中聚集。从太原组煤和灰岩厚度分布特点来看,北部煤层厚而灰岩薄,南部煤层薄而灰岩厚。从烃源岩角度来看,太原组煤层和暗色泥岩是优质的烃源岩,而中等变质程度的煤有利于游离的煤成气的形成。从储集空间来看,华北许多地区太原组灰岩普遍具有较好的岩溶和裂隙储集空间发育。从封盖条件看,太原组灰岩层上覆的泥岩可作为良好的盖层。因此,太原组具有煤系碳酸盐岩气藏形成所需的物质基础。此外,华北太原组煤系碳酸盐岩气藏的形成需要多个地质要素在时间与空间上相互匹配。煤系碳酸盐岩储集空间和圈闭的发育是气藏得以形成的前提,晚期成藏是气藏能否形成的关键。华北主要含煤盆地均广泛发育圈闭,而盆地新生代总体伸展背景下的局部隆升以及现今煤矿采动导致的储层压力降低都可能有利于煤系气向煤系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中运移和聚集。
申博恒,沈树忠,侯章帅,吴琼,张水昌,张斌,张以春,袁东勋[2](2021)在《中国二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研究说明二叠系是古生界最后一个系,自下而上包括乌拉尔统、瓜德鲁普统和乐平统,进一步划分为9个阶。中国各块体都发育有很好的二叠纪地层,本文依据最新研究成果与已有地层资料,系统整理了中国二叠纪岩石地层区划、主要剖面地层划分和对比框架,包括5个地层区、22个地层分区和59条综合岩石地层剖面。以生物地层学和地质年代学为约束因素,本文厘定并更新了中国二叠纪不同块体间岩石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方案。北部边缘地层区二叠系发育不完整,地层层序和各岩石地层单位的时代缺乏系统研究,整体为陆相碎屑岩夹火山岩沉积,海相地层主要发育在乌拉尔统—瓜德鲁普统,从西向东海水逐渐退出。塔里木地层区二叠系海相地层主要发育乌拉尔统,瓜德鲁普统—乐平统则为陆相地层且不完整。华北地层区的二叠系层序相对清楚,但最新研究表明很可能缺失瓜德鲁普统,海相地层主要在乌拉尔统底部发育,并含有重要煤层,乌拉尔统上部至乐平统则发育陆相地层,并随着气候逐渐干旱化出现越来越多的红层。喜马拉雅地层区二叠系在各个块体差异明显,其中藏南分区的喜马拉雅特提斯带缺乏瓜德鲁普统沉积,含冈瓦纳冷水型生物群,而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的二叠系均发育有较为完整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在乌拉尔统上部生物群逐渐向暖水型过渡。华南地层区的二叠系最为完整,整体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层序清晰,所含各门类化石丰富,是重要的国际对比标准。中国二叠系是煤炭、油气、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的富集层位。精细的岩石地层划分和时代对比对于阐明重要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以及指导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意义。
李莹,王向东,胡科毅,黄兴,张水昌,张斌,祁玉平,陈吉涛,要乐[3](2021)在《中国石炭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提出《国际年代地层表》中的石炭系包含密西西比亚系和宾夕法尼亚亚系,各分3统,共7个阶,是全球煤炭、油气等重要能源资源的富集层位。为了统一标准、提高对比精度,并服务于资源勘探开发,本文在详细归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石炭纪地层区划、主要剖面的地层划分和对比进行了系统梳理;将中国的石炭系划分为4个地层大区,分别为准噶尔—兴安大区、塔里木—华北大区、羌塘—华南大区和西藏—滇西大区,又进一步将各地层大区划分为11个地层区,并列举了81条地层剖面。基于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的时间约束,详细厘定了中国石炭系不同地层分区之间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框架。准噶尔—兴安大区石炭系以浊积岩和火山岩为主,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塔里木大区除塔里木北缘和华北台地西南部保存有深水沉积外,均为稳定的滨浅海沉积,其中华北分区缺乏密西西比亚系,宾夕法尼亚亚系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发育明显的海侵-海退序列;西藏—滇西大区为冈瓦纳大陆东北缘沉积区,密西西比亚系以陆棚碳酸盐岩或碎屑岩为主,宾夕法尼亚亚系则常常缺失;羌塘—华南大区石炭系序列最为完整,尤其华南地区,以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为主,化石丰富多样,是国际石炭系对比的重要标准。
刘池洋,王建强,张东东,赵红格,赵俊峰,黄雷,王文青,秦阳[4](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的成因与赋存-成藏特点》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发现早,至今油气勘探和开发仍方兴未艾。2020年产油气当量已超过7 900×104 t,位居中国诸含油气盆地之首。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的成因和赋存-成藏特点,主要与以下4个特性有关:(1)盆地南部中生代延长期富烃坳陷形成于构造活动明显和深部作用活跃的动力环境中,具大型、伸展和热温特性,属后陆盆地原型;(2)现今盆地为中生代和晚、早古生代3个世代大型克拉通盆地复合叠加而成,为多重叠合盆地;(3)三叠系延长组优质烃源岩和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均以富铀并夹多层凝灰岩为特色;(4)盆地后期遭受了多种形式边强内弱的改造,遂隆升为高原,属残留盆地。这4大具有鲜明个性的属性和特征,使盆地蕴藏有巨量油气资源,各世代盆地油气赋存-成藏各具特点、空间分区类型有别;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在成藏和分布诸方面存在明显的时空过渡性和共存兼容性,多以垂向短距离运聚、近源成藏为特色;低渗-特低渗致密储层广布,油气藏主要为致密地层岩性油气藏,具低渗、低压、低产特征;盆地持续勘探潜力巨大、领域广阔。
何登发,包洪平,开百泽,魏柳斌,许艳华,马静辉,成祥[5](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其邻区关键构造变革期次及其特征》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为典型的克拉通内盆地,油、气、煤、盐、铀等矿产资源丰富。研究构造运动的期次、序列与性质将为揭示克拉通盆地的成因与演化过程奠定基础,同时也将为探讨多种能源、矿产资源赋存的内在机制提供依据。基于近年来的高精度区域反射地震剖面和深井资料,结合周缘地质露头分析,通过厘定鄂尔多斯盆地的关键构造变革时期,建立了盆地演化的时-空框架。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由下至上发育10个区域不整合面,分别为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底界不整合面;盆地发育中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上石炭统—三叠系、侏罗系、下白垩统和新生界6个构造-地层层序。鄂尔多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受控于周缘板块构造作用,经历了中元古代早—中期大陆裂解、寒武纪—中奥陶世被动大陆边缘、晚奥陶世主动大陆边缘形成与碰撞造山、晚石炭世—二叠纪末期周缘裂解、中生代早期大型陆内坳陷、中生代中—晚期陆内前陆盆地和新生代周缘断陷等演化过程。鄂尔多斯盆地岩石圈深部的构造作用相对活跃,盆地内部发育中奥陶世、中—晚三叠世、早白垩世与晚中新世4期中酸性、中基性火山活动,其中,早白垩世晚期的火山活动强烈。结合周缘板块构造事件、盆内岩浆活动和盆地沉降-隆升过程分析,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新元古代、晚奥陶世、中—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新生代5个关键构造变革期,这些构造变革期控制了盆地的构造演化和地质结构,对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分布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俊建,彭翼,张彤,宋立军,倪振平,周继华,白立兵,郭国海,党智财[6](2021)在《华北地区成矿单元划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地区地处古亚洲、特提斯和环太平洋三大构造体系交汇部位,地质演化历史悠久,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160余个矿种、15 000余处矿产地,其中油气、煤矿、铀、金、稀土、钼、铁、铝土矿、铅锌银、石墨、萤石、磷、耐火粘土、金刚石等矿产储量占全国前列,构成了多处重要的国家级能源资源基地。近年来,随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原有矿产储量持续增加,同时不断有许多新地域、新层位、新类型、新深度的矿床/矿体发现,显示出华北地区具大的找矿潜力。本文在全国成矿单元划分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华北地区重要成矿单元进行了统一厘定。提出该区Ⅰ级成矿域隶属于古亚洲成矿域、滨太平洋成矿域和秦祁昆成矿域,共划分出6个Ⅱ级成矿省,18个Ⅲ级成矿带,67个Ⅳ级成矿亚带和255个Ⅴ级矿集区。其中古亚洲成矿域涉及准噶尔和塔里木2个成矿省,划分出2个成矿带、4个成矿亚带和8个矿集区;滨太平洋成矿域涉及大兴安岭、华北陆块和秦岭-大别3个成矿省,划分出15个成矿带、62个成矿亚带和245个矿集区;秦祁昆成矿域涉及阿尔金-祁连成矿省,划分出河西走廊成矿带、阎地拉图成矿亚带和2个矿集区。依据主要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的Re-Os、Sm-Nd和40Ar-39Ar同位素年龄,提出二连-东乌旗成矿带自西向东成矿年龄逐渐变新(297 Ma~237.9 Ma~187.11 Ma~161.3 Ma~131 Ma),为一条华力西晚期、燕山期的斑岩型、接触交代型和热液型金属矿床成矿带,同时还是新生代油气、砂岩型铀矿集中区。
任聚奎,李明培,张正飞,宋建军,王德伟,邵龙义[7](2021)在《河南省石炭-二叠纪煤类分布及煤变质特征》文中认为为系统研究河南省石炭-二叠纪煤的变质作用类型及变质演化规律,采用野外钻探、测试分析、统计、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对石炭-二叠纪煤类、煤的变质程度、变质作用类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炭-二叠纪煤变质程度总体较高,以焦煤-无烟煤为主,可采煤层的变质程度以及煤类在平面上近似呈环带状分布。煤的变质作用主要为深成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和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深成变质作用对石炭-二叠纪煤的变质具有普遍控制作用。煤的变质演化历程表明,经历了印支期三叠纪深成变质作用;燕山期侏罗纪,煤系处于高温低压带环境,岩浆活动强烈,区域岩浆变质作用使煤级剧增,叠加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后,局部煤级进一步增加,形成了现今石炭-二叠纪煤变质分带,其后不同时期各类变质作用对煤级的影响已经非常微弱。
秦松[8](2021)在《东昆仑造山带西缘刀锋山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主要岩浆事件岩石学依据》文中研究表明对古特提斯洋演化过程中洋陆转换过程的深入认识是准确理解冈瓦纳裂离碎片北向漂移过程中微陆块之间拼合机制的重要窗口。位于古特提斯构造域最北缘的东昆仑古特提斯洋,其俯冲-碰撞过程之间的转换过程(包括转换时限和转换机制)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极大制约了对冈瓦纳北缘微地体之间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深入认识。东昆仑造山带西缘刀锋山地区处于阿尔金断裂和东昆仑的交接部位,研究程度极低,且处于衔接东昆仑、阿尔金、西昆仑的关键部位,保留了晚古生代-中生代岩浆事件和相关的沉积记录,是研究东昆仑古特提斯洋洋陆俯冲和碰撞过程的天然实验室。本文依托中央返还新疆两权价款资金项目(K16-1-LQ20)和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科研项目((2017)02号)项目,对东昆仑刀锋山地区早二叠-早侏罗世岩浆岩和相关沉积岩开展了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等研究工作。主要取得如下研究进展:(1)通过对马尔争组下部产出的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和上部发育的流纹岩-英安岩的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分别为273.1±1.1 Ma和264.8~266.6 Ma。前者属于钙碱性系列,具有富钠、高镁、Mg#、(Th/Nb)Pm和低(Nb/La)Pm,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εHf(t)值主要变化介于+0.15~+7.40,TDMC介于822~1283 Ma之间,表明其形成于早二叠世俯冲阶段板片熔融相关的熔体交代过程。后者属钙碱性系列,具有富钠、低镁和Mg#,显示S型花岗岩特征,强烈富集LILEs,亏损HFSEs;εHf(t)主体介于-1.65~+8.29(平均为+1.85),TDMC介于764 Ma~1396 Ma之间,指示源区具有亏损地幔参与的壳幔混合特征,显示其形成于晚二叠世俯冲背景下深海沉积物(砂、泥岩)不同比例熔融与地幔楔作用的产物。(2)新发现的在刀锋山混杂带南部侵位于黄羊岭组的闪长岩脉,其锆石U-Pb年龄为258.2±1.9 Ma;具有中等SiO2,高Na2O、MgO、Mg#、Cr、Ni,低FeOT/MgO、TiO2、Th、Th/Ce,类似于赞岐质(Sanukitic)高镁安山岩/闪长岩。该闪长岩的高Sr(598.7 ppm)、Sr/Y,低Y、Yb,与俯冲板片熔体相关的埃达克岩特征一致。εHf(t)变化范围是-10.35~-8.19之间,表明其形成于晚二叠世俯冲阶段消减板片及其上覆沉积物熔融产生的熔体和地幔楔橄榄岩的反应。(3)侵位于马尔争组的岩浆岩主要包括辉绿岩和花岗质岩石。辉绿岩锆石U-Pb测年结果为206.5±4.9 Ma和226.5±2.9 Ma;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其属于钙碱性系列,具有富钠、高镁、Mg#、(Th/Nb)pm,低(Nb/La)pm,强烈富集LILEs,亏损HFSEs;εHf(t)介于-6.78~-1.82之间(平均-3.51),表现出源区不同程度富集的特征,暗示其形成于晚三叠世俯冲板片部分熔融相关的熔体交代过程,其中俯冲板片富集组分(如沉积物)可能参与该熔融过程。呈大岩基产出的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09.5±1.5 Ma;显示高钾钙碱性系列,低镁和Mg#,具有Ⅰ型花岗岩特征,富集LILEs、亏损HFSEs。其高Lu/Hf比值指示海相沉积物很可能被俯冲过程带入并参与其形成过程;Zr/Hf比值偏离其与Zr所组成的线性序列,暗示除岩浆结晶分异之外,源区有幔源组分参与。其εHf(t)变化范围为+2.15~+8.23,TDMC介于720~1107 Ma,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新生特征,也进一步支持亏损幔源组分参与其形成过程。因此该二长花岗岩可被认为形成于晚三叠世俯冲阶段俯冲的沉积物(如海相泥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和地幔楔橄榄岩的反应。晚期呈岩株状产出的花岗质岩石包括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其锆石测年结果分别为186.6±2.5 Ma和186.1±1.8 Ma。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其均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整体表现为高钾,低镁和Mg#,均富集LILEs和亏损HFSEs。Zr/Hf比值与Zr所组成的线性序列表明无幔源组分的参与;随Nb含量增加和Nb/Ta比值降低,Y/Ho比值呈现出增加趋势,指示与花岗质岩石分异形成的流体相关。早侏罗世花岗质岩石εHf(t)介于+1.04~+7.23,TDMC介于766~1162 Ma,与早阶段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具有极为一致的εHf(t)值。此外,早侏罗世花岗质岩石样品含有大量与晚三叠世花岗岩时代一致的锆石群(208Ma~212 Ma),可初步得出早侏罗世花岗岩是晚三叠世花岗岩或其碎屑物质在软碰撞阶段强烈挤压背景、源区无幔源岩浆参与下再次熔融的产物。(4)对昆南混杂岩带的马尔争组(P1-2m)、库孜贡苏组(K1kz)和刀锋山组(D3d)构造背景分析表明均形成于活动陆缘。碎屑锆石均呈现多峰分布:马尔争组砂质亮晶灰岩(~302 Ma,~552 Ma和~905 Ma);库孜贡苏组长石石英砂岩(~246 Ma和~446 Ma);刀锋山组含黑云母石英岩(~576 Ma,~657 Ma和~998Ma)。其中,库孜贡苏组两大峰值与东昆仑造山带两期弧岩浆作用密切相关,马尔争组和刀锋山组~576 Ma和~905-998 Ma峰值分别记录了泛非事件和罗地利亚超大陆聚合-裂解事件。最年轻的碎屑锆石表明在~246 Ma仍处于消减阶段。综上所述,本次工作在研究程度极低的关键地区,系统地开展了野外调查、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岩浆岩的空间分布、形成时限、物质来源,探讨了岩浆岩的成因机制、构造环境及其造山响应,填补了该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主要岩浆事件的研究空白;同时得出阿尼玛卿-昆仑古特提斯洋的北向俯冲在早二叠世(~273Ma)已经开始,持续到晚三叠世(~209Ma),碰撞可能发生在早侏罗世(~186Ma),俯冲-碰撞转换发生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209-186Ma),其间经历了大洋俯冲阶段到增生楔-增生楔软碰撞阶段的洋-陆转换过程,为细化阿尼玛卿-昆仑古特提斯洋的俯冲和碰撞过程进行了重要时限和机制约束。
冯琦[9](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与油气赋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位于多个构造域交汇的部位,地质构造特征复杂,其中又以西缘中南段最为典型。该地区已开发马家滩、大水坑等中生代油田。近年来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在奥陶系、二叠系等多个地层钻获高产工业气流,显示其在多个层系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然而,该地区断裂构造特征极其复杂,已发现的油气藏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明显,且经历了多期次强烈的后期改造,加之前期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探井较少,致使对该地区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的认识存疑较多,油气赋存、成藏主控因素仍不甚明确。本文以西缘中南段为主要研究对象,调研前人诸多研究成果,对新采集及重处理的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进行了精细剖析,结合野外露头调查,系统研究了主要断裂构造特征及演化,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和认识:研究区自西向东分别发育青铜峡—固原、青龙山—平凉、韦州—安国和惠安堡—沙井子四条分带断裂。在惠安堡—沙井子断裂东部的烟墩山—马家滩地区,以石炭—二叠系煤层及泥岩层为滑脱面,发育多组次级断裂。此外在天环向斜西部还发育多组与西缘构造演化相关的低序级断层。厘定了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覆构造并进行了详细讨论。研究区自北向南可划分为石沟驿—马家滩、惠安堡、沙井子三段,呈现南高北低的构造格局。其中,北部的韦州—石沟驿向斜与周边地层呈现出明显的不协调性,分析认为该复向斜为由南向北滑覆形成,叠加在已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之上,分别以奥陶系顶风化剥蚀面、石炭—二叠系及刘家沟组、延安组的煤层及泥岩层和惠安堡—沙井子断裂为滑脱面,并使二叠系砂岩发生脆—韧性变形,由南向北滑移,并在前缘及外缘形成推挤带,该构造形成时间在晚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沉积前。在上述成果与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生长地层分析、平衡剖面恢复、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统计等研究,认为研究区演化经历了五个主要阶段,而现今构造格局主要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以来。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初,西缘中南段发生了强烈的自西向东逆冲挤压,并由于挤压强度的差异形成了南高北低的格局,形成了西缘逆冲推覆构造和叠加其上的拆离滑覆构造。而此后研究区及邻区又经历了早白垩世伸展、晚白垩世区域性隆升、始新世反转伸展断陷、中新世晚期差异升降,使断裂构造格局进一步复杂化。研究区发育多套烃源岩,油气藏赋存于多个层位、类型多样,目前已发现的油气藏类型有中生界构造油藏、上古生界构造—岩性油气藏、石炭系羊虎沟组致密气藏、中上奥陶统海相页岩气以及煤层气等。构造活动对油气藏赋存控制明显,如控制烃源岩的展布范围和热演化程度、控制构造圈闭的形成及演化,在改善储层物性、提供运移通道等方面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同时也会造成油气藏的重新调整再分配或破坏散失。
师平平[10](2021)在《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奥陶纪前陆盆地结构与演化》文中研究表明
二、秦岭石炭二叠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秦岭石炭二叠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煤系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前景初探——以华北太原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霍西煤田实例及启示 |
2 太原组空间展布规律 |
3 太原组烃源岩和热演化程度 |
4 太原组灰岩储集空间 |
5 盖层条件 |
6 圈闭、运移和保存条件 |
7 结 论 |
(2)中国二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二叠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
2 中国二叠纪生物带 |
3 中国二叠纪地层区划、代表剖面和划分对比 |
3.1 北部边缘地层区(I) |
3.1.1 北疆地层分区(I1) |
3.1.2 北山地层分区(I2) |
3.1.3 内蒙古—松江地层分区(I3) |
3.2 塔里木地层区(II) |
3.2.1 柯坪地层分区(II1) |
3.2.2 塔西南地层分区(II2) |
3.2.3 柴达木地层分区(II3) |
3.2.4 南祁连地层分区(II4) |
3.3 华北地层区(III) |
3.3.1 北祁连地层分区(III1) |
3.3.2 大青山地层分区(III2) |
3.3.3 晋冀鲁地层分区(III3) |
3.3.4 黄淮地层分区(III4) |
3.4 喜马拉雅地层区(IV) |
3.4.1 滇西地层分区(IV1) |
3.4.2 喀喇昆仑地层分区(IV2) |
3.4.3 冈底斯地层分区(IV3) |
3.4.4 雅鲁藏布地层分区(IV4) |
3.4.5 藏南地层分区(IV5) |
3.5 华南地层区(V) |
3.5.1 唐古拉—横断山脉地层分区(V1) |
3.5.2 泰康滇地层分区(V2) |
3.5.3 扬子地层分区(V3) |
3.5.4 江南地层分区(V4) |
3.5.5 东南地层分区(V5) |
3.5.6 滨太平洋地层分区(V6) |
4 总结和讨论 |
(3)中国石炭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石炭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
2 中国石炭纪生物带 |
3 中国石炭纪地层区划、代表剖面和划分对比 |
3.1 准噶尔—兴安大区(I) |
3.1.1 准噶尔区(I1) |
3.1.2 内蒙古—吉林区(I2) |
3.1.3 兴安区(I3) |
3.2 塔里木—华北大区(II) |
3.2.1 塔里木区(II1) |
3.2.2 祁连—贺兰山区(II2) |
3.2.3 华北区(II3) |
3.3 羌塘—华南大区(III) |
3.3.1 羌塘—横断山区(III1) |
3.3.2 华南区(III2) |
3.4 西藏—滇西大区(IV) |
3.4.1 冈底斯区(IV1) |
3.4.2 藏南区(IV2) |
3.4.3 滇西区(IV3) |
4 讨论和结论 |
(4)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的成因与赋存-成藏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富烃坳陷原型:中生代延长期后陆盆地 |
2.1 富烃坳陷的构造活动性和深部作用 |
1) 沉积建造 |
2) 构造变动 |
3) 深部热液活动与挤入构造 |
4) 深、浅部结构及热-构造响应 |
2.2 富烃坳陷形成的动力环境及其成因类型 |
2.3 后陆型富烃坳陷的油气赋存-成藏特点 |
3 组合盆地类型:多重大型克拉通叠合盆地 |
3.1 改造叠合型盆地:早、晚古生代大型盆地的叠加 |
3.2 易延叠合型盆地:中生代与晚古生代大型盆地的叠加 |
3.3 大型多重叠合盆地的油气赋存-成藏特点 |
4 烃源岩特性:富铀并夹多层凝灰岩 |
4.1 延长组主力生油岩 |
4.2 石炭系-二叠系煤系源岩 |
4.2.1 煤系富铀 |
4.2.2 煤系夹多层凝灰岩 |
4.3 火山灰与铀元素对烃源岩形成和生烃的影响 |
4.3.1 火山灰对烃源岩形成的影响 |
4.3.2 铀元素的参与对烃源岩生烃的影响 |
5 盆地演化属性:多期改造残留盆地 |
5.1 后期改造的期次 |
5.2 后期改造的形式和结果 |
1) 叠加深埋改造 |
2) 持续区域抬升 |
3) 边部裂陷沉降与火山活动 |
4) 强烈差异剥蚀 |
5) 断褶构造变形 |
6) 构造-热体制转换及岩浆活动 |
7) 原始盆地的范围大为缩小 |
5.3 后期改造对油气赋存-聚散-成藏的影响 |
1) 广阔地区失去油气勘探价值 |
2) 油气规模耗散和次生成藏 |
3) 低渗-特低渗致密储层分布广 |
4) 持续抬升释压降温,形成分布广泛的低压、低产油气藏 |
5) 油气连续充注时间长,成烃、成藏高峰期集中 |
6 结论 |
(5)鄂尔多斯盆地及其邻区关键构造变革期次及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地构造背景 |
2 盆地周缘板块构造事件及其对盆地发育的控制 |
2.1 鄂尔多斯地块南缘的5期挤压构造作用 |
2.2 鄂尔多斯地块北缘的3期挤压构造作用 |
2.3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的2期挤压构造变形 |
2.4 鄂尔多斯地块东缘的燕山期挤压变形 |
3 岩石圈深部岩浆活动及其对盆地演化的影响 |
4 盆地的沉降—隆升过程 |
4.1 盆地构造沉降 |
4.1.1 寒武纪—奥陶纪沉降旋回 |
4.1.2 二叠纪—三叠纪沉降旋回 |
4.1.3 侏罗纪—白垩纪沉降旋回 |
4.2 盆地隆升 |
(1) 长城系底部不整合。 |
(2) 蓟县系底部不整合。 |
(3) 震旦系底部不整合。 |
(4) 寒武系底部不整合。 |
(5) 奥陶系底部不整合。 |
(6) 石炭系底部不整合。 |
(7) 三叠系与下伏地层间的不整合。 |
(8) 侏罗系底部不整合。 |
(9) 白垩系底部不整合。 |
(10) 第四系底部不整合。 |
5 讨 论 |
5.1 新元古代构造变革期 |
5.1.1 中元古代早—中期大陆裂解阶段 |
5.1.2 新元古代南缘造山事件 |
5.2 晚奥陶世构造变革期 |
5.2.1 寒武纪—中奥陶世被动大陆边缘阶段 |
5.2.2 晚奥陶世主动大陆边缘与碰撞造山阶段 |
5.3 中—晚三叠世构造变革期 |
5.3.1 晚石炭世—二叠纪末期盆地周缘裂解、陆内坳陷阶段 |
5.3.2 晚石炭世—早三叠世早期缓慢沉降阶段 |
5.3.3 中三叠世构造挤压 |
5.3.4 晚三叠世碰撞后伸展阶段 |
5.3.5 三叠纪末期挤压抬升阶段 |
5.4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变革期 |
5.5 新生代构造变革期 |
6 结 论 |
(6)华北地区成矿单元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矿区带划分 |
2 成矿区带特征及成矿规律 |
2.1 觉罗塔格-黑鹰山Cu-Ni-Fe-Au-Ag-Mo-W-石膏-硅灰石-膨润土-煤成矿带(Ⅲ-8) |
2.2 磁海-公婆泉Fe-Cu-Au-Pb-Zn-W-Sn-Rb-V-U-磷成矿带(Ⅲ-14) |
2.3 河西走廊Fe-Mo-Ni-萤石-盐类-凹凸棒石-石油成矿带(Ⅲ-20) |
2.4 东乌珠穆沁旗-嫩江Cu-Mo-Pb-Zn-U-Au-W-Sn-Cr成矿带(Ⅲ-48) |
2.5 白乃庙-锡林郭勒Fe-Cu-Mo-Pb-Zn-U-Mn-Cr-Au-Ge-煤-天然碱-芒硝成矿带(Ⅲ-49) |
2.6 突泉-翁牛特Pb-Zn-Ag-Cu-Fe-Sn-REE成矿带(Ⅲ-50) |
2.7 阿拉善(隆起)Cu-Ni-Pt-Fe-REE-磷-石墨-芒硝-盐类成矿带(Ⅲ-18) |
2.8 华北陆块北缘东段Fe-Cu-Mo-Pb-Zn成矿带(Ⅲ-57) |
2.9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Au-Fe-Nb-REE-Cu-Pb-Zn-Ag-Ni-Pt-W-石墨-白云母成矿带(Ⅲ-58) |
2.1 0 鄂尔多斯西缘Fe-Pb-Zn-磷-石膏-芒硝成矿带(Ⅲ-59) |
2.1 1 鄂尔多斯(盆地)U-石油-天然气-煤-盐类成矿区(Ⅲ-60) |
2.1 2 山西(断隆)Fe-铝土矿-石膏-煤-煤层气成矿带(Ⅲ-61) |
2.1 3 华北盆地(断坳)石油天然气成矿带(Ⅲ-62) |
2.1 4 华北陆块南缘Au-Mo-W-Pb-Zn-Ag-Fe-Cu-U-萤石-重晶石-磷-铝土矿-耐火粘土-硫铁矿-煤成-石油-天然气成矿区(Ⅲ-63) |
2.1 5 鲁西(断隆)Fe-Cu-Au-铝土矿-煤-金刚石成矿区(Ⅲ-64) |
2.16胶东(次级隆起)Au-Fe-Mo-菱镁矿-滑石-石墨成矿带(Ⅲ-65) |
2.17东秦岭Fe-Au-Ag-Mo-Cu-Pb-Zn-Sb-非金属成矿带(Ⅲ-66) |
2.17桐柏-大别-苏鲁Au-Ag-Mo-Pb-Zn-Fe-Cu-萤石-金红石-白云母-石墨成矿带(Ⅲ-67) |
3 结论 |
(7)河南省石炭-二叠纪煤类分布及煤变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布特征 |
2 煤的沉积埋藏史与构造运动史 |
2.1 沉积埋藏史 |
2.2 构造运动史 |
3 煤的变质作用 |
3.1 深成变质作用 |
3.1.1 深成变质作用演化 |
3.1.2 主要煤变质时期 |
3.2 动力变质作用 |
3.3 接触变质作用 |
3.4 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 |
3.4.1 气水热液变质作用 |
3.4.2 热传导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 |
4 结论 |
(8)东昆仑造山带西缘刀锋山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主要岩浆事件岩石学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第2章 东昆仑造山带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东昆北构造带 |
2.1.2 东昆中蛇绿混杂岩带 |
2.1.3 东昆南构造带 |
2.1.4 布青山-阿尼玛卿构造混杂岩带 |
2.1.5 巴颜喀拉构造带 |
2.2 区域地层 |
2.2.1 元古代—早古生代 |
2.2.2 晚古生代 |
2.2.3 中生代 |
2.2.4 新生代 |
2.3 区域侵入岩 |
2.3.1 前寒武纪 |
2.3.2 早古生代 |
2.3.3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 |
2.3.4 晚中生代-新生代 |
第3章 刀锋山地区地质特征 |
3.1 大地构造位置 |
3.2 地层 |
3.2.1 东昆南构造分区 |
3.2.2 布青山-阿尼玛卿构造分区 |
3.2.3 巴颜喀拉构造分区 |
3.3 岩浆岩 |
3.3.1 火山岩 |
3.3.2 侵入岩 |
3.4 构造 |
3.4.1 构造单元特征 |
3.4.2 主断裂特征 |
第4章 岩石学特征 |
4.1 沉积岩 |
4.2 火山岩 |
4.3 侵入岩 |
第5章 刀锋山地区岩石年代学特征 |
5.1 采样位置和分析方法 |
5.2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
5.3 岩浆活动时限和期次划分 |
第6章 晚石炭世-早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6.1 采样位置和分析方法 |
6.2 全岩元素地球化学 |
6.3 锆石LU-HF同位素 |
第7章 岩石成因 |
7.1 岩浆期后蚀变、地壳混染与分离结晶作用影响 |
7.1.1 早二叠世基性火山岩 |
7.1.2 中-晚二叠世中酸性火山岩 |
7.1.3 晚三叠世侵入岩 |
7.1.4 早侏罗世花岗岩 |
7.2 碎屑岩沉积物再循环及沉积后蚀变影响 |
7.3 二叠纪镁铁质-长英质岩石成因 |
7.3.1 早二叠世玄武岩-安山岩 |
7.3.2 中-晚二叠世流纹岩-英安岩 |
7.3.3 晚二叠世高镁闪长玢岩 |
7.4 晚三叠世镁铁质-长英质岩石成因 |
7.4.1 辉绿岩 |
7.4.2 二长花岗岩 |
7.5 早侏罗世花岗质岩石成因 |
7.6 沉积岩物源及其构造背景 |
7.6.1 沉积岩成分分析 |
7.6.2 晚石炭世-早三叠世碎屑岩碎屑锆石年龄分析 |
第8章 东昆仑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球动力学过程探讨 |
8.1 东昆仑古特提斯洋俯冲过程 |
8.1.1 蛇绿岩对洋盆存在和演化时限的约束 |
8.1.2 俯冲阶段岛弧岩浆记录对俯冲时限的约束 |
8.1.3 俯冲相关沉积记录对俯冲时限的约束 |
8.2 早中生代碰撞过程 |
8.3 俯冲与碰撞构造体制转换时限约束 |
8.4 大地构造演化过程简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9)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与油气赋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西缘构造属性 |
1.2.2 西缘分段性 |
1.2.3 西缘及邻区构造演化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分布特点 |
2.2.1 中、上元古界 |
2.2.2 下古生界 |
2.2.3 上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3 研究区地震地层特征 |
第三章 西缘中南段断裂构造特征 |
3.1 断裂特征 |
3.1.1 边界断裂 |
3.1.2 东西分带断裂 |
3.1.3 南北分段断裂 |
3.1.4 次级断裂 |
3.1.5 低序级断层 |
3.2 构造分段特征 |
3.2.1 马家滩段构造特征 |
3.2.2 甜水堡段构造特征 |
3.2.3 沙井子段构造特征 |
第四章 西缘中南段拆离滑覆构造的发现与厘定 |
4.1 拆离滑覆构造的定义 |
4.2 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覆构造的确定依据 |
4.2.1 地震反射特征不协调 |
4.2.2 地层厚度与沉积特征不协调 |
4.2.3 构造特征不协调 |
4.3 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覆构造特征 |
4.3.1 拆离滑覆构造的展布范围 |
4.3.2 拆离滑覆构造变形系统特征 |
4.4 拆离滑覆构造的滑移方向、距离与形成时间 |
4.4.1 滑移方向 |
4.4.2 滑移距离 |
4.4.3 形成时间 |
第五章 西缘中南段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背景 |
5.1 前中生代西缘中南段构造演化背景 |
5.1.1 早古生代台地边缘阶段 |
5.1.2 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拗陷阶段 |
5.2 西缘中南段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5.2.1 三叠纪—中侏罗世残延克拉通内叠合盆地 |
5.2.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内坳陷盆地 |
5.2.3 晚白垩世以来后期改造 |
5.3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背景 |
第六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赋存的影响 |
6.1 研究区油气藏主要类型与分布特点 |
6.1.1 油气藏类型 |
6.1.2 油气藏分布 |
6.2 构造活动对油气成藏赋存的影响 |
6.2.1 构造活动对烃源岩演化的控制 |
6.2.2 构造活动对圈闭形成的控制 |
6.2.3 构造活动对油气疏导运聚的控制 |
6.2.4 后期改造对原生油气藏的破坏与调整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秦岭石炭二叠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系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前景初探——以华北太原组为例[J]. 王瑞瑞,傅雪海,张宝鑫,冯嘉楠,李伟松. 煤炭科学技术, 2021
- [2]中国二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申博恒,沈树忠,侯章帅,吴琼,张水昌,张斌,张以春,袁东勋. 地层学杂志, 2021
- [3]中国石炭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李莹,王向东,胡科毅,黄兴,张水昌,张斌,祁玉平,陈吉涛,要乐. 地层学杂志, 2021
- [4]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的成因与赋存-成藏特点[J]. 刘池洋,王建强,张东东,赵红格,赵俊峰,黄雷,王文青,秦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1(05)
- [5]鄂尔多斯盆地及其邻区关键构造变革期次及其特征[J]. 何登发,包洪平,开百泽,魏柳斌,许艳华,马静辉,成祥. 石油学报, 2021(10)
- [6]华北地区成矿单元划分[J]. 李俊建,彭翼,张彤,宋立军,倪振平,周继华,白立兵,郭国海,党智财. 华北地质, 2021(03)
- [7]河南省石炭-二叠纪煤类分布及煤变质特征[J]. 任聚奎,李明培,张正飞,宋建军,王德伟,邵龙义. 中国煤炭地质, 2021(07)
- [8]东昆仑造山带西缘刀锋山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主要岩浆事件岩石学依据[D]. 秦松.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9]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与油气赋存[D]. 冯琦. 西北大学, 2021(12)
- [10]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奥陶纪前陆盆地结构与演化[D]. 师平平. 浙江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