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厉鹗题识匡谬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吴华峰[1](2013)在《厉鹗及其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清代诗人厉鹗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背景,对其人生经历、处世心态、生平着述、文学交游、诗歌创作的理论与实践诸方面展开全面探讨,在此基础上考察他在雍正、乾隆前期诗坛上的特色与地位,力图清晰展现出厉鹗在清代诗坛这一特殊时段的独特风貌与认识价值。厉鹗出身低微,亦无家学渊源。但这样一个貌似与主流社会相隔甚远的贫寒文士,仍然受到来自于时代和社会多方的影响。他曾经因为参加科举数次北上,虽均未得中,却成为他一生中重要的经历,对他的人生观产生重要影响。在康、雍、乾三朝严密的文化与思想钳控背景下,以及本身所具有的淡泊名利的性格,两股合力促使厉鹗最终选择了一种远离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以布衣终生。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倾注在文化与文学活动之中,除了诗词之外,厉鹗着述颇丰,是清代文人集学者与诗人身份合二而一的典型。康熙末至乾隆初的清代诗坛,在野诗人群体声势浩大。他们以杭州、扬州、天津等地为核心,彼此之间声气互通,构成了独特的诗学史景观。厉鹗是杭州湖南诗社的领袖,他中年坐馆于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亦是韩江诗社中的骨干成员,晚年与天津水西庄文人频繁往来,其诗坛地位为三地文人所公认。厉鹗的文学交游,反映了雍乾时期在野诗人群体的生存状态及诗歌创作情况,时人因此将以他为中心、及受到他创作影响的文人称为“浙派”。由于受到人生经历的局限,厉鹗的诗歌题材与内容并不广泛。他的诗歌不仅是其个人生活的展示,同时也是盛世承平的缩影,表现出一种大时代下的小境界。山水诗在厉鹗诗歌中占有极高的比例,尤以擅长刻画杭州山水而着称。人们研究的焦点也主要集中在这些诗作上。实际上除了山水诗之外,他的游仙诗、悼亡诗、咏史诗、题画诗以及咏物诗亦各有特点,并鲜有人提及。本文将其诗歌内容统筹在“内部心灵的开掘”、“外部世界的审美关照”、“艺术化人生的建构”三个主题之下加以探讨,对其诗歌内容作全面而深入的展示。“唐宋兼宗”、“尚清”、“重学”是厉鹗诗学思想的核心,他的诗学思想与诗歌艺术结合非常紧密。其“唐宋兼宗”的内核是在唐诗,特别是中晚唐诗歌的基础上,吸收宋诗的长处。在这一理论的支撑下,厉鹗的诗歌具有转益多师的特点,单纯以“宋派”视之,或说其只学习南宋小家,有失偏颇。由于人品与诗品的结合,厉鹗从理论主张到创作实践都将“清”作为他的艺术追求,他的诗歌也具有“清幽”、“清雅”、“清丽”等不同风貌。厉鹗推崇以学为诗的创作方法,他乐于在诗歌中展示学识。尤其于典故运用方面,突破前人剪裁经、史入诗的惯例,扩大了诗歌用典的来源。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试图将“尚清”与“重学”融合一体的努力与尝试。本文的最后部分从三个不同角度入手来审视厉鹗在雍、乾诗坛上的地位。其一,探讨厉鹗对前代王士禛稹、朱彝尊诗歌批判继承的问题。对于厉鹗与朱、王的关系,人们历来只注意其不同,有“于新城、长水外别绪一灯”之说,实际樊榭诗与二人诗作同大于异。其二,从时人对厉鹗《移居诗四首》的唱和过程,来考察厉鹗诗歌传播的情况。其三,辨析厉鹗与沈德潜之间的关系。指出沈德潜与厉鹗始亲后疏的原因,在于朝野诗坛的对立,藉此考察乾隆前期官方文人对厉鹗诗歌的态度。厉鹗生前文名甚着,他的诗歌创作在其身后依然嗣响不断,是清诗发展链条上不可或缺一环。对这一个案的研究,也有利于深化对整个清代中期诗坛的认识。
郭建平[2](2011)在《论明清时期的画学着书风气——以知不足斋本《南宋院画录卷》鲍廷博题跋为线索》文中认为知不足斋本《南宋院画录卷》上鲍廷博跋提到此书引用了《宝绘录》的资料,从接受史角度看,后世学界及《四库》馆臣基本把《宝绘录》归为资料来源不可靠的伪作,指出此书之谬,殆误后世;但是乾隆年间藏书家鲍廷博为《南宋院画录卷》知不足斋本做题跋并且曾刊刻《宝绘录》知不足斋本,以厉鹗及鲍廷博之眼力应该不难发现《宝绘录》粗疏谬误之处,然而他们却以大量引用《宝绘录》内容及刊刻《宝绘录》的形式助长了此谬书的流行。所以本文希翼借助此类题跋的个案研究揭示出明清时期的画学着书环境及文人着书心态。
王晓静[3](2014)在《清代乾嘉校勘初论》文中提出校勘学由校勘实践发端,经过长期的积累,在宋代出现了向校勘理论发展的趋势,至清代而臻於极盛。乾嘉时期,藏书、读书、刻书诸项活动无不先之以校勘,埴是一种自觉的意识。校勘不仅成爲研治版本、目录及其他学问的一种方法,同时也在与其他学术的互动中发展成爲专门之学。鉴於此,本论文以“清代乾嘉校勘”爲题,对清代乾嘉校勘之典型理论与具体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一次较爲广泛的讨论,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典型校勘理论的梳理。乾嘉时期校勘学的理论发展远迈前代,卢文弨提出“相形不相掩”的折衷原则,段玉裁提出“底本之是非”与“立说之是非”的区分,顾广圻主张“不校校之”的方法,黄廷监倾向“校而不改”的处理等等,都是乾嘉学者在校勘理论上的自觉思考与集中表达。虽然乾嘉学者没有像陈垣《校勘学释例》一样明确提出“四校法”的概念,但在乾嘉学者的校勘实践中,各种方法都已被广泛运用。而且在依据文字的记载进行校勘之外,乾嘉学者还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运用目验之法考证古书之记载。二、官方文献校理的研究。乾隆一朝,官方在文献校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十三经、二十四史的重新校刻与《四库全书》、《四库荟要》的纂修等。以《四库荟要》爲例,《荟要总目》、提要、《凡例》、《联句》中有很多与校勘相关的内容,而每书所附《考证》更是校勘记的汇集。虽然官书校勘所达到的水准值得讨论,但官方文献校理在影响时代风气,培养校书人才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乾嘉校勘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学者自主校勘实践的研究。乾嘉校勘之盛,主要推动力量在学者自主的校勘。经、史、子、集,旁及释典、道书,乾嘉学者无不进行校理,并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散存於题跋、读书志、文集;或撰爲专书,如胡克家《文选考异》之类,或汇多种零散成果於一书,如卢文弨《群书拾补》及各种学术笔记之类;而更多的则是随附原书,通过校本保存下来。这些校本是考察校勘实践最爲直接可信的资料,也是乾嘉校勘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如顾广圻视校雠爲性命,终生业於是,其校勘成果大多存於具体的校本,而对丁杰校勘学的研究则更有赖於校本资料的汇集。校本能反映不同学者校勘的诸多细节及其主要特徵,如黄丕烈之力主死校,这在他的题识中有明确表述,而黄氏校本对一行几字,空几格,每叶起讫如何不厌其烦的标识,则可与他的理论相印证,并提供更爲直观的材料。乾嘉校本的深入研究,将开启清人校勘学研究的新视野。四、乾嘉时期的学者除专门论着之外,大多有别集传世。这些别集分类多样,体现明显的乾嘉学术特色,而序、跋、题识等校勘学文献,限於别集编纂之体例,往往难以全部收录。然就校勘学的研究来说,这类文献不管是对校勘学的考察,还是对学者行迹的考察,都是最为原始而直接的材料,具有其他材料无可替代的价值,本文第五章就是从校本中钩稽的诸多学者的遗文,以便爲校勘学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新材料。而附录部分对丁杰《北学斋笔乘》及钱大昕《南阳集》的辨伪,虽不是具体校勘成果的研究,然二人作爲乾嘉时期的校勘学家,其着述之真伪,同样会影响到对其学术的整体考察,故录之以备考。
宋世瑞[4](2018)在《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笔记小说为古代说部之一种,具有子学的根本属性,它以载记、论议、考证、叙事为基本言说方式,以笔记为表现形式,具有“裨治体、助名教、广见闻、资考证、垂典制、供谈笑、益神智”的价值功能,并呈现出多种美学风格。目前学界或称其为“笔记”“小说笔记”“说部笔记”,或称其为“子部小说”“国学小说”,名虽异而实多同,要皆为一家之言、《汉志》以来史志中之谓也。笔记小说之着录兼该子、史两部,然以子部为权重、史部为支流,史部支流实亦子学之一种云。以时下之观念,大而言之,“笔记小说”与其说是一种文类,不如说它是一个分散的集合体,其内部体裁众多;小而言之,笔记小说为小说叙事之一体,是“小说四体”(章回体、话本体、传奇体、笔记体)之一。本文拟研究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百余年间的笔记小说(部分论述延伸至嘉庆年间),在搜集、整理近五百种笔记小说作品的基础上,探讨了笔记小说的时代变迁、内部类别、作品体派、小说思想等多个问题,划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的“正名”问题。在文献综述与研究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回溯、比较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民国、清代“笔记小说”的用语习惯,主张在清代小说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笔记小说”概念,考察笔记小说在清代初中期的变迁,从而进行类别、文体、思想等方面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创作的变迁研究,以康熙四十年与乾隆三十年为时间节点,分为三个时段,根据时代背景对每个时段笔记小说的内部诸类别之变迁进行描述,并总结其成就,概括每一时段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类别的研究,本章把笔记小说分为野史笔记、杂家笔记、地理杂记、稗官故事等四个类别,首先针对每一个类别进行学理探讨,其次是对此类别在本期的创获及其特征进行评述,并总结其特点。第四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体派的研究,也是文体学理论在笔记小说领域的一次运用。本章对该时期凸显出来的四个体派即“渔洋说部体”“板桥体”“说粤体”“聊斋体”进行研究,分析其文体渊源,描述其形成的过程,并指出各自的特征。第五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批评研究。清代前中期的笔记小说批评资源,主要集中于书目、序跋、评点三个方面。书目研究主要对笔记小说在清代诸类属的出入情况进行考察,序跋研究是清人对笔记小说的类别、性质、功能、审美等问题的探讨,评点则是对八种笔记小说的评点话语进行探讨。结语部分是对上述章节内容的总结,针对“笔记小说”的理解分歧,提出乾隆以后特别是晚清民国时段的笔记小说研究,应当建立起以《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孙蕴[5](2017)在《明代书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代的书目编纂是中国古代书目编纂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代的书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是研究中国古代目录学史的必经阶段。明代书目编纂的成果较多、种类多样。明代的文渊阁、行人司、地方府学、书院等机构都有大量的藏书,大多编有藏书目录。各家私人藏书、藏书目的数量较之前代皆呈井喷式增长。史志书目方面,兼有国史目录、政书目录及数十种方志艺文志。又有经学、医学、戏曲、宗教等多种专科书目。又有公、私、坊刻书目、地方及个人着述书目、辨伪书目、引用书目等诸家特种书目。此外,尚有大量存世的序跋题记,可看做对书目解题的补充,亦是研究明代书目及作者的重要资料。明代书目于书目体例、着录内容、编纂方式上皆多有创新。其对四部分类法有继承、又有改进;在同一书目中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设类依据;对书籍相关信息的着录既简要又灵活;不仅保存了前代书籍的线索,更载录了明代着述、刻板的具体情况;不仅着录了书籍信息,更着录有相关的学术思想。明代的书目编纂为后世的目录学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学界各领域的研究过程中,不乏对明代目录学成果的参考利用,但专门针对这些成果的研究却寥寥可数,且多集中于对明代的某几部书目的研究,而对大多书目并未有所涉及。通过对明代的书目、明代的目录学家及目录学思想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探讨,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对其做出宏观的研究,对研究中国目录学史、乃至整个学术史而言都是必要的,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本论文将明代各家书目分为公藏、私藏、史志、专科、特种五部分,从论述目录学家的目录学事迹、清理书目的存佚与版本、探讨书目的形成、探讨书目的编纂体例、探讨书目的着录方法、分析书目的特色、评价书目的成就七个方面入手,对明代诸家书目进行逐一研究,力求全面、系统地论述明代的书目成果。引用书目在我国问世较早,于明代得到弘扬。本论文对这种特殊目录的产生、发展、类型、特点等做了大致论述,并简要进行举例分析。胡应麟是明代目录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本论文通过对《四部正讹》、《经籍会通》等目录学成果的分析,对胡应麟的目录学思想做了整体的探讨。各家书目之外,本论文以《读书后》、《南濠居士文跋》二种序跋着作为例,窥豹一斑,探讨了明人的序跋题记,认为其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补充书目解题之未备的史料价值。明代是我国传统目录学的兴盛时期。明代的书目编纂具有一定数量规模,且种类多样,形成了空前完整的目录学体系。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相对前后各代书目而言,明代书目具有较为突出的主观性、灵活性、实用性特点。类目设置方面,明代的书目大多突破了传统四部分类法的束缚,采用了根据收录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类的方式,并往往在同一部书目内将多种分类依据综合并用。明代书目中不仅产生了藩府类、举业类、性理类等新的类目,且其对类书、丛书、释道等书籍的归置方式较之前代亦呈现出新的格局。其中将四书类与五经类并行设立的设类方式更是成为后世定例。着录内容方面,明代书目既有对前代书籍线索的保留,亦有对明代着述成果的载录。此外,又有《南雍志·经籍考》、《内板经书纪略》等兼记书、板,《南词叙录》兼记理论、作品,《曲品》兼及作者、作品等特殊着录内容的存在。明代书目虽少有解题,但往往以简要、灵活的方式着录相关信息。明代书目大多着录作者姓名、籍贯等,更有详记其生平者,具有重要的史料集志。如《录鬼簿续编》对罗贯中生平的记录,便是现今而言唯一可查的史料,极为珍贵。此外,以赵定宇、赵琦美等为代表的明代目录学家具有极高的版本意识,其书目中对版本项的着录极为丰富,直接启发了钱谦益、钱曾等人的版本学思想。明代书目的着录内容,是考求中国古代学术史的重要资料来源。着录方法方面,明代书目中首次出现了互着、别裁的着录方法,合并着录法、表格式着录法、千字文编号法等亦被多次运用,使得明代的书目编纂整体呈现出简明扼要的风格。明代书目普遍具有注重普查、方便检索的特征。统计收录、便于检索的工具性是书目的基本属性,这一属性在明代首次得到了强调。自此以后,书目的工具性逐步为世人所重。统计完整、方便检索亦成为书目编纂的首要任务。书目的分类体系、着录内容、着录方法三方面,是对目录学家的目录学思想的直接反映。明代目录学家不拘常规、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目录学思想,为四部分类法的成熟、完善提供了契机,也为当代目录学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李琳春[6](2019)在《《四库总目》书名释义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关于书名释义部分的材料筛选出来,并重点对这些提要内容进行整理分类,以期在《总目》书名释义材料的探究中阐释其内在规律,同时揭示出四库馆臣在进行解题时的取舍缘由与倾向。论文主要讨论了《总目》书名释义材料的整理过程、《总目》书名释义材料的分类统计、《总目》关于歧误书名的处理、《总目》书名释义材料的研究价值。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说明本文基于书名于目录的重要性和《总目》中书名释义材料的研究价值两点选题,并从《总目》、书名、《总目》书名释义三方面评述其相关研究现状。第二章详述其整理过程。先是考略《总目》的编撰和版本,再是对工作本的选择,然后是材料的甄选和分类标准,最后是对搜集过程的阐述。第三章是材料的分类统计,首先是分析交叉材料如何处理,再是对这些材料分类。笔者将它们分为追溯渊源、解释字词、标明类别、诊断用典、明确体例、阐明大旨、纠正谬误、同书异名、同名异书九个类型。第四章是歧误书名的处理原则,分别从一书多名和名实不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五章是总结章,分别从对典籍个案研究的价值、对目录编撰的价值和对《总目》研究的价值三部分探讨其研究价值。文章末尾附有附录,共计有2294条书名释义材料。它是对整个《总目》梳理的结果,是二、三章整理的基础。
武茂昌[7](2008)在《杨守敬藏书目的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守敬的学术范围涉及广泛,特别是在历史地理,版本目录,金石书法,校勘辑佚等学科上,着述甚丰,而对杨守敬藏书情况的研究却相对薄弱。目前已知记载杨守敬藏书情况的书目有十三种,本论文旨在充分利用以往研究很少涉及的史料,在整理出一部新的《观海堂书目》的基础上,展开对杨氏观海堂藏书较深入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主要以杨守敬访书和藏书的生涯为主线,从青年京师访书、中年日本访书两个方面介绍杨守敬藏书的源流。重点是杨守敬日本访书的研究,从杨守敬日本访书的途径和访书成功的原因着手,展现杨守敬在日本访书的基本过程。第二章:首先介绍笔者所见到的几种“观海堂书目”及“邻苏园书目”,为整理杨氏藏书提供详实的基础;其次介绍杨守敬藏书目的具体整理步骤及过程,重新整理出一个较完整的杨守敬藏书目,基本能反映杨守敬藏书的全貌。第三章:新的杨守敬藏书目基本上反映了杨氏藏书的全貌,杨氏藏书有5132种,8724部,157051卷,可以说是数量巨大,特别是这里面珍本很多。在这些珍贵的书籍中最能反映出杨守敬藏书特色的就是“和刻本”藏书和大量的“医书”,这两类书都具有很高的版本学和史料学价值,是杨氏藏书的精华。本章主要是对杨氏藏书中的“和刻本”和“医书”进行研究。
王静[8](2016)在《《嘉兴藏》雕版刻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嘉兴藏》作为由民间发起刻藏的佛教经典,是中华大藏经诸多版本中最为完整、最为巨大的一部佛教典籍,也因其逐字校勘经文、刻藏时间最长、收中国僧人居士着作最多、私人倡缘募刻最多、改经折装为方册装等特点,成为一部最具特点的大藏经。此藏于明万历七年始,在紫栢禅师、密藏道开、幻予法本、澹然凯公、性琮、解印、幻居、寒灰、念翁、香庵、明一、契颖、灵耀、恒瑞等六代禅僧以及吴用先、包圣芳、萧士玮、毛晋、冯洪业、曾乾亨、刘懋贤一家、于玉德一家、贺学易一家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刻藏大业,前后经历260余年的时间。《嘉兴藏》原有正藏211函,有千字文编号从“天”到“史”,共678个字,从206函到211函为《北藏》缺附《南藏》号,续藏90函,又续藏43函,基本无千字文编号。由于年代久远,2000年,北京民族出版社受姜锡慈先生的委托,开始了重辑《嘉兴藏》的工作,于2008年全部完成影印出版工作。此套《嘉兴藏》是以故宫博物院所藏《嘉兴藏》为底本,故宫本所缺再以其他单位所藏补入,故宫本所无而其他单位有的编为拾遗。重辑后的《嘉兴藏》,全藏分为正藏211函、续藏93函、又续藏46函、拾遗27函、原藏首函1函、重辑目录1函、重辑文集1函,共380函,成为到目前为止最为齐全的一版《嘉兴藏》。重辑的《嘉兴藏》保留了原刻牌记和重刻补修的牌记,虽有些牌记已经漫漶不清,但绝大部分还是清晰可见的,共计牌记有7294幅,牌记内容详尽,包括书名卷数、施财人士、施财数额、刻经愿文、字数、板片数、校对人、写样书工、雕版刻工、刻书时间、刻书地点以及板存地点。印本之成,功在刻工,幸得牌记详细记载了写刻工匠的刊刻情况,因此本研究从牌记出发,将写刻工匠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工作量、籍贯分布、刻书量,结合写刻工匠写刻他书情况与鉴定传世古籍版本,从而对写刻工匠进行更为深入、系统、全面的把握。本篇论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说明题目的来源、文章写作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第二章从《嘉兴藏》的版本和牌记两个方面入手对《嘉兴藏》的版刻情况进行研究,版本部分主要论述《嘉兴藏》的版式情况,正藏、续藏、又续藏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嘉兴藏》的传世情况。牌记部分主要介绍牌记的类型和牌记的内容包括施财人士、施财数额、所刊经卷名称及其卷数、写样书工及雕版刻工、刊经地点及时间等。第三章从《嘉兴藏》的写样书工和雕版刻工两个方面着手进行雕版刻工的研究,主要说明刻工在《嘉兴藏》刊刻期间的工作情况和刊刻的其他书籍。第四章主要内容是利用《嘉兴藏》所记载的刊工来鉴定传世古籍版本,主要论述了刻工在版本鉴定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然后从不同地区刻工同刻一部书,同一刻工不同地区刻本,递修、重刻本中刻工的鉴别三个方面谈谈利用刻工鉴定古籍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最后包含6个附录,分别是附录一《嘉兴藏》牌记汇录、附录二《嘉兴藏》书工名录、附录三《嘉兴藏》刻工名录、《嘉兴藏》捐资名录、附录五《嘉兴藏》书工汇录、附录六《嘉兴藏》刻工汇录。
张娟[9](2014)在《《续唐书经籍志》着录小说资料集解》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陈鳣《续唐书经籍志》中所着录的皇甫枚《三水小牍》、冯贽《云仙散录》、刘氏《耳目记》等19部五代小说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搜集和整理有关作家的生平事迹、作品的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文献中的相关着录、版本考订、序跋评论等资料。所收资料均注明来源,务求完整、可靠,并按照资料所产生的时代先后顺序排列,为读者了解这些作家作品提供系统准确的文献信息。在所收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在每部小说资料之后均附按语,对小说作者生平事迹、作品成书年代、作品主要内容、版本流传概况以及后人研究情况等作简要的评述,以表达对每部作品初步研究之后所得到的粗略认识,为后之研究者的继续研究提供参考。
李枫[10](2019)在《《辽海书徵》校注补正》文中指出金毓黻先生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着名的历史学家与文献学家,其所作《辽海书徵》,脱胎於《奉天通志·艺文志》的书徵部分,本论文是对《辽海书徵》一书进行的校注、补正工作。本论文共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即对《辽海书徵》的校注、补正。首先,完成《辽海书徵》的校勘工作,以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东北大学文科研究所1942年石印本为底本,以《东北文史丛书》编1委员会点校、渖阳古旧书店1983年出版的《奉天通志·艺文志》的书徵部分作为对校本,进而得出一个相对完善的版本,校对力求全面、细致。其次,由於金氏在着录各书时,对版本、作者以及内容等的介绍相对简略,且很多资讯随时间流逝至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会导致不熟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无从下手之弊,因此本文另外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完成对《辽海书徵》的注释、补正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对《辽海书徵》着录、徵引书目的版本存续、作者生平、以及金氏未录之其他书目的记载情况,进行注释、补正。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探讨了《辽海书徵》对《奉天通志·艺文志》书徵部分的增补、订正与因袭进而讨论了《辽海书徵》在文献学领域的价值。
二、厉鹗题识匡谬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厉鹗题识匡谬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厉鹗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目的 |
第一章 厉鹗的生平、性情与着述 |
第一节 从科举经历看厉鹗的“出”“处”抉择 |
一、厉鹗的科举经历 |
二、科举经历与厉鹗的出、处抉择 |
第二节 盛世背景下的双重心态 |
第三节 枯寂与洒脱:不谐于俗的人生 |
一、“心迹浑如过腊僧” |
二、“洒落真如白石仙” |
第四节 厉鹗着述考 |
小结 |
第二章 厉鹗的文学交游圈 |
第一节 厉鹗与杭州文人群体 |
一、江干文士和武林七子 |
二、南屏诗社群体 |
第二节 厉鹗与扬州文人群体 |
一、厉鹗的前期扬州交游 |
二、韩江诗社与《韩江雅集》 |
第三节 厉鹗与津门文人及当湖吟社群体 |
一、厉鹗与津门文人 |
二、厉鹗与当湖文人 |
小结 |
第三章 厉鹗诗歌的题材与主题 |
第一节 内部心灵的开掘 |
一、游仙诗 |
二、悼亡诗 |
第二节 外部世界的审美观照 |
一、山水诗 |
二、咏史诗 |
第三节 艺术化人生的建构 |
一、题画诗 |
二、咏物诗 |
小结 |
第四章 厉鹗的诗学观及其诗歌艺术风貌 |
第一节 唐宋兼宗视角下的诗歌渊源论 |
一、厉鹗“唐宋兼宗”的诗学观 |
二、心仪孟郊、贾岛 |
三、“如公伟人不可见,只有文字千年存”——瓣香苏轼 |
四、“唐宋兼宗”视角下的多重渊源 |
第二节 厉鹗尚“清”的审美观及其诗歌创作 |
一、心迹双清:从《双清阁诗集序》谈起 |
二、未有不至于清而可言诗者 |
三、厉鹗诗歌清境的多元化风貌 |
第三节 厉鹗重“学”的诗学观与诗歌创作 |
一、书斋意趣与厉鹗诗歌的文人化色彩 |
二、厉鹗诗歌的典故运用 |
三、性情与学问之间:翁方纲对厉鹗的批评与认同 |
小结 |
第五章 厉鹗与雍、乾诗坛 |
第一节 “于新城、长水外别续一灯”的历史语境及意义 |
一、众口一词的论调 |
二、寒者之衣:神韵诗风的下移 |
三、典雅与博学:厉鹗接受朱彝尊的两个维度 |
第二节 厉鹗在雍乾诗坛地位之一例:以《移居诗四首》为中心 |
一、《移居诗四首》及其和作 |
二、《移居诗四首》及和作分析 |
三、《移居诗四首》唱和之内涵与意义 |
第三节 朝野离立:厉鹗与沈德潜关系辨 |
一、初次结识及诗学观之分野 |
二、朝、野离立背景下的诗学矛盾 |
三、《国朝诗别裁集》对厉鹗的定位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厉樊榭年谱补编 |
附录二: 《樊榭山房集》佚文辑补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3)清代乾嘉校勘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回顾 |
第二节 研究空间及预期目标 |
第一章 乾嘉校勘鼎盛原因简论——以文献学各分支学科爲中心 |
第一节 目录学与乾嘉校勘 |
第二节 版本学与乾嘉校勘 |
第三节 藏书、刻书与乾嘉校勘 |
小结 |
第二章 乾嘉校勘学之典型理论 |
第一节 卢文弨关於校勘学的论述 |
第二节 段、顾之争与校勘理论 |
第三节 顾广圻的校勘学理论 |
第四节 黄廷监《校书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校勘研究 |
第一节 《四库全书荟要》述要 |
第二节 从《苍要总目》、《提要》看《苍要》之校勘 |
第三节 《苍要考证》所反映的校勘实际 |
第四节 官方文献校理的影响 |
第四章 乾嘉学者自主校勘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乾嘉学者文献校勘略论 |
第二节 丁杰校勘学研究 |
第三节 顾千里之校勘实践 |
第四节 黄丕烈之校勘实践 |
第五章 乾嘉校勘学者遗文辑存 |
1.卢文弨 |
2.段玉裁(1735-1815) |
3.丁杰(1738-1807) |
4.顾千里(1766-1835) |
5.黄丕烈(1763-1825) |
6.袁廷檮(1762-1709) |
7.黄廷监(1763-?)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丁杰之着述及《北学斋笔乘》辨伪 |
附录二 钱大昕着《南阳集》辨伪 |
主要参考文献 |
後记 |
(4)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笔记小说”之研究现状及其问题存在 |
(一)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 |
(二)目前笔记小说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概念辨析 |
(一)“笔记小说”概念缘起 |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研究 |
(三)晚清民国学人关于“笔记小说”概念的分歧 |
附:民国之“笔记”概念 |
三、本文“笔记小说”之概念及适用范围 |
(一)清代“小说”的多重意义 |
(二)清代“说部笔记”“小说笔记”与今日之“笔记小说” |
(三)“笔记小说”在清代的适用范围 |
(四)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结构 |
第一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与变迁 |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 |
第二节 顺治元年——康熙四十年:晚明小说的延续与新朝气象的展露 |
第三节 康熙四十一年——乾隆三十年:杂家笔记的崛起与稗官故事的消歇 |
第四节 乾隆三十一年——乾隆六十年:野史笔记之外的诸体并兴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类别与着述特征 |
第一节 野史笔记类 |
一、野史与小说:叙事与“传闻异辞” |
二、野史笔记与“杂史小说” |
三、前四朝野史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
四、小结 |
第二节 杂家笔记类 |
一、杂家笔记与笔记小说 |
二、前四朝杂家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第三节 地理杂记类 |
一、地理杂记与笔记小说 |
二、前四朝地理杂记类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第四节 稗官故事类 |
一、笔记小说与“子部小说” |
二、前四朝稗官故事类小说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结语 笔记小说诸类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三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体派之形成与特征 |
第一节 “渔洋说部体” |
一、“渔洋说部”的命名 |
二、“渔洋说部”概念下之作品 |
三、“渔洋说部”的特征 |
四、“渔洋说部体”影响下诸作品 |
五、小结 |
第二节 “板桥体” |
一、“板桥体”之源头 |
二、“板桥体”之形成 |
三、“板桥体”之基本特征 |
四、小结 |
第三节 “说粤体” |
一、“说粤体”在康乾时期的存在情况 |
二、清代康乾年间“说粤体”的基本特征 |
三、小结 |
第四节 “聊斋体” |
一、《聊斋志异》与其他文体的渊源 |
二、《聊斋志异》之文本构成 |
三、“聊斋体”的形成及乾隆年间之体派呈现 |
四、小结 |
结语 |
第四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批评之形式与内涵 |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书目 |
一、前四朝书目概观 |
二、笔记小说在本期书目之多样化着录及出现的问题 |
三、本期书目中的笔记小说批评状况 |
四、小结 |
第二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序跋 |
一、关于笔记小说的写作姿态、类别划分与功能指向 |
二、关于笔记小说的批评:性质探讨与审美倾向 |
三、小结 |
第三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评点 |
一、《玉光剑气集》 |
二、《匡林》《谔崖脞说》《亚谷丛书》《稗贩》 |
三、《楚庭稗珠录》 |
四、《聊斋志异》《续板桥杂记》 |
小结 |
总结 |
顺康雍乾笔记小说叙录 |
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作品表征图表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明代书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明代书目编纂概况 |
二、明代书目的研究价值 |
三、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 历代目录学史中有关明代的章节 |
(二) 有关明代书目研究的专门成果 |
四、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代的公藏书目 |
第一节 杨士奇(等)《文渊阁书目》 |
一、明代文渊阁的建制与功用 |
二、《文渊阁书目》的纂修及其作者问题 |
三、《文渊阁书目》的版本 |
四、《文渊阁书目》的编纂体例 |
五、《文渊阁书目》的特色 |
六、对《文渊阁书目》的评价 |
第二节 钱溥(等)《秘阁书目》 |
一、《秘阁书目》的作者与版本 |
二、“未收书目”所录书目的来源 |
三、《秘阁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秘阁书目》的学术价值 |
五、《秘阁书目》与《文渊阁书目》的关系 |
第三节 张萱(等)《内阁藏书目录》 |
一、称张萱等人所撰为《文渊阁书目》的情况 |
二、《内阁藏书目录》的作者张萱等人 |
三、《内阁藏书目录》的版本 |
四、《内阁藏书目录》的编纂体例 |
五、《内阁藏书目录》的特色 |
六、《内阁藏书目录》的价值 |
第四节 徐图(等)《行人司重刻书目》 |
一、行人司概述 |
二、《行人司重刻书目》的作者与版本 |
三、《行人司重刻书目》的编纂体例与分类特色 |
第二章 明代的私藏书目(上) |
第一节 吴宽《吴文定公藏书目》 |
一、《吴文定公藏书目》的作者吴宽 |
二、《吴文定公藏书目》的版本 |
三、《吴文定公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吴文定公藏书目》的特色 |
五、《吴文定公藏书目》的学术价值 |
第二节 李廷相《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 |
一、《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作者与版本 |
二、《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
三、《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特色 |
四、《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价值 |
第三节 晁瑮《晁氏宝文堂书目》 |
一、《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编纂者晁瑮父子 |
二、《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版本 |
三、《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着录特色 |
五、对《晁氏宝文堂书目》的价值评述 |
第四节 赵用贤《赵定宇书目》 |
一、《赵定宇书目》的作者赵用贤 |
二、《赵定宇书目》传世的两个写本 |
三、《赵定宇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赵定宇书目》的特色 |
五、《赵定宇书目》中反映出的赵用贤藏书特色 |
六、《赵定宇书目》对《脉望馆藏书目》的影响——兼议高谷谥号 |
第五节 赵琦美《脉望馆藏书目》 |
一、对《脉望馆藏书目》作者的考辨 |
二、《脉望馆藏书目》的版本 |
三、《脉望馆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脉望馆藏书目》的着录特色 |
五、《脉望馆藏书目》与《赵定宇书目》的承继关系 |
第六节 高儒《百川书志》 |
一、《百川书志》的作者高儒 |
二、《百川书志》的成书 |
三、《百川书志》的版本 |
四、《百川书志》的编纂体例 |
五、《百川书志》的特色 |
六、《百川书志》的价值 |
第三章 明代的私藏书目(下) |
第一节 李如一《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 |
一、《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的作者与编纂体例 |
二、各家对《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的着录及该书的版本 |
三、《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重视版本的着录特色 |
四、李如一的藏书思想 |
五、《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存世版本两种的差异 |
第二节 祁承(?)《澹生堂藏书目》 |
一、《澹生堂藏书目》的作者祁承(?) |
二、《澹生堂藏书目》的版本 |
三、《澹生堂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澹生堂藏书目》的特点 |
五、祁承(?)的目录学思想——兼议《澹生堂藏书训约》与《旷亭集》 |
第三节 陈第《世善堂书目》 |
一、《世善堂书目》的作者与成书 |
二、关于《世善堂书目》是否是伪书的争论 |
三、《世善堂书目》的版本 |
四、《世善堂书目》的编纂体例 |
五、《世善堂书目》的特点与价值 |
第四节 徐(?)《徐氏家藏书目》——兼议红雨楼题跋三种 |
一、《徐氏家藏书目》的作者徐(?) |
二、徐(?)的聚书与编目 |
三、徐氏旧藏书籍的去向 |
四、《徐氏家藏书目》的版本 |
五、《徐氏家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
六、《徐氏家藏书目》的着录特色与价值 |
七、红雨楼徐氏题跋三种 |
第五节 朱睦(?)《万卷堂书目》 |
一、《万卷堂书目》的作者朱睦(?) |
二、《万卷堂书目》的版本 |
三、《万卷堂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万卷堂书目》的着录特色 |
五、《万卷堂书目》与《聚乐堂艺文目》的关系 |
第六节 王道□《笠泽堂书目》 |
一、《笠泽堂书目》的作者为王继贤之子 |
二、《笠泽堂书目》的版本与编纂体例 |
三、《笠泽堂书目》的着录特色 |
第四章 明代的史志书目 |
第一节 焦竑《国史经籍志》 |
一、《国史经籍志》的作者与版本 |
二、《国史经籍志》的编纂体例 |
三、《国史经籍志》的特色 |
四、《国史经籍志》的价值 |
第二节 王圻《续文献通考·经籍考》 |
一、《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作者与版本 |
二、《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编纂体例 |
三、《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特色 |
四、《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价值 |
第三节 方志艺文志——以(成化)《杭州府志·书籍》与(嘉靖)《浙江通志·艺文志》为例 |
一、(成化)《杭州府志·书籍》 |
二、(嘉靖)《浙江通志·艺文志》 |
第五章 明代的专科书目 |
第一节 经学目录 |
一、朱睦(?)《经序录》 |
二、朱睦(?)《授经图义例》 |
第二节 医学目录——以《医藏书目》为例 |
一、《医藏书目》的作者与成书 |
二、各家对《医藏书目》的着录与《医藏书目》的版本 |
三、《医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医藏书目》的特色与价值 |
第三节 宗教目录 |
一、释藏目录 |
二、道藏目录 |
第四节 戏曲目录 |
一、朱权《太和正音谱·群英所编杂剧》 |
二、《录鬼簿续编》 |
三、祁彪佳《远山堂剧品》 |
四、徐渭《南词叙录》 |
五、《旧编南九宫目录》 |
六、吕天成《曲品》 |
七、祁彪佳《远山堂曲品》 |
第六章 明代的特种书目 |
第一节 刻书目录 |
一、周弘祖《古今书刻》 |
二、官刻目录 |
三、私人刻书目录——以毛晋《汲古阁校刻书目》为例 |
四、坊肆刻书目录 |
第二节 引用书目 |
一、引用书目的产生与发展概述 |
二、引用书目的多种称谓 |
三、引用书目的类型 |
四、明代引用书目的特点 |
五、高武《针灸聚英集用书目》 |
六、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采摭诸书》 |
七、梅鼎祚《书记洞诠引用书目》 |
八、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引用书目》 |
第三节 辨伪目录——以胡应麟《四部正讹》为例 |
一、《四部正讹》的作者与版本 |
二、《四部正讹》的编纂体例 |
三、胡应麟的目录学理论——兼议《经籍会通》 |
第四节 地方着述目录——以曹学佺《蜀中广记·着作记》为例 |
一、《蜀中广记·着作记》的作者曹学佺 |
二、《蜀中广记·着作记》的版本 |
三、《蜀中广记·着作记》的编纂体例 |
四、《蜀中广记·着作记》的特色 |
五、对《蜀中广记·着作记》的评价 |
第五节 序跋题记——以《读书后》《南濠居士文跋》为例 |
一、王世贞《读书后》 |
二、都穆《南濠居士文跋》 |
余论 |
一、明代书目中多样化的类目设置 |
(一) 二分法与三分法的采用——主要以专科目录为例 |
(二) 对四部分类法的继承——主要以综合性书目为例 |
(三) 对四部分类法的突破——主要以综合性书目为例 |
二、明代书目对多种分类依据的采用 |
(一) 设类依据的单一化——以专科目录为例 |
(二) 多种设类依据的平行并用——主要以《赵定宇书目》、《脉望馆藏书目》等为例 |
(三) 多种设类依据的立体结合——主要以集部、史部为例 |
三、明代插架与分类相结合的书目编制体创——兼议《千字文》编号法在书目中的意义 |
四、明代书目中新类目的设立与特殊内容的归置 |
(一) 藩府类的设立 |
(二) 举业类的设立 |
(三) 四书、性理类的设立与理学书籍的归置 |
(四) 御制类书籍的归置 |
(五) 个人着述的归置 |
(六) 类书的归置 |
(七) 丛书的归置 |
(八) 释道二家书籍的归置 |
五、明代书目编纂的特征 |
六、明代目录学家的目录学思想 |
七、明代的书目编纂所体现的学术文化特色 |
(一) 经学与理学 |
(二) 史学 |
(三) 文学——兼议明代目录学家版本意识的抬头 |
(四) 医药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四库总目》书名释义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 书名之于目录的重要性 |
(二) 《四库总目》书名释义材料的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 《总目》研究现状 |
(二) 古书书名研究现状 |
(三) 《总目》书名释义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四库总目》书名释义材料的整理 |
一、《四库总目》的编撰及其版本 |
(一) 《四库总目》编撰述略 |
(二) 《四库总目》版本述略 |
二、工作本的选择 |
三、材料的甄选及其分类标准 |
(一) 材料的甄选标准 |
(二) 书名材料分类标准 |
四、书名释义材料的搜集过程 |
第三章 《四库全书总目》书名释义材料的分类统计 |
一、交叉材料的处理 |
二、释义材料的类型 |
(一) 追溯渊源 |
(二) 解释字词 |
(三) 标明类别 |
(四) 诊断用典 |
(五) 明确体例 |
(六) 阐明大旨 |
(七) 纠正谬误 |
(八) 同书异名 |
(九) 同名异书 |
第四章 《四库总目》关于歧误书名的处理原则 |
一、一书多名处理原则 |
(一) 适者取用 |
(二) 遵从权威 |
(三) 沿用原名 |
二、名实不符处理原则 |
(一) 背景校正 |
(二) 内容纠谬 |
(三) 数目正误 |
第五章 《四库总目》书名释义材料的价值 |
一、对典籍个案研究的价值 |
(一) 确定书名 |
(二) 辨明渊源 |
二、对目录编撰的价值 |
三、对《总目》研究的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四库总目》中的书名材料 |
致谢 |
(7)杨守敬藏书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杨守敬藏书的源流 |
第一节 杨守敬生平简介 |
第二节 杨守敬访书研究 |
一 青年京师访书 |
二 中年日本访书 |
第二章 杨守敬藏书目的整理 |
第一节 几种杨守敬藏书目的分析介绍 |
第二节 杨守敬藏书目的整理过程概述 |
一 选择和校勘底本 |
二 其它版本插入底本 |
三 合并成较完整的版本 |
第三章 杨守敬藏书研究 |
第一节 杨守敬藏书的特色 |
一 数量巨大 |
二 珍善本多 |
三 特有的“和刻本”和“医书” |
第二节 杨守敬藏书的“和刻本”研究 |
一 “和刻本”的概念 |
二 “和刻本”的数量及版本 |
三 “和刻本”的价值 |
第三节 杨守敬藏书中的“医书”研究 |
一 所藏医书的数量及内容 |
二 所藏医书的版本与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嘉兴藏》雕版刻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具体研究对象的选定 |
第2章 《嘉兴藏》版刻述要 |
2.1 嘉兴藏刊刻经过概述 |
2.1.1 刻藏缘起 |
2.1.2 刻藏经过 |
2.2《嘉兴藏》版本介绍 |
2.2.1《嘉兴藏》版式特征 |
2.2.2 正藏、续藏、又续藏 |
2.2.3 传世情况 |
2.3《嘉兴藏》牌记介绍 |
2.3.1《嘉兴藏》牌记类型 |
2.3.2《嘉兴藏》牌记内容 |
第3章 《嘉兴藏》雕版刻工研究 |
3.1《嘉兴藏》写样书工及其研究 |
3.1.1《嘉兴藏》写样书工总汇 |
3.1.2 书工所刻他书总汇 |
3.2《嘉兴藏》雕版刻工及其研究 |
3.2.1《嘉兴藏》刻工总汇 |
3.2.2 刻工所刻他书 |
第4章 利用《嘉兴藏》所载刻工鉴定传世古籍版本 |
4.1 刻工在古籍版本鉴定中的重要作用 |
4.2 利用刻工鉴定古籍版本举例 |
4.3 利用刻工鉴定古籍版本时应注意的问题 |
4.3.1 不同地区刻工同刻一部书的鉴别 |
4.3.2 同一刻工不同地区刻本的鉴别 |
4.3.3 递修、重刻本中刻工的鉴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嘉兴藏》牌记汇录 |
附录 2.《嘉兴藏》书工名录 |
附录 3.《嘉兴藏》刻工名录 |
附录 4.《嘉兴藏》捐资名录 |
附录 5.《嘉兴藏》书工汇录 |
附录 6.《嘉兴藏》刻工汇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续唐书经籍志》着录小说资料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的研究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 研究专着 |
2. 研究论文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4. 预期收获 |
凡例 |
01. 皇甫枚《三水小牍》 |
02. 冯贽《云仙散录》 |
03. 刘氏《耳目记》 |
04. 徐铉 |
05. 吴淑《秘阁闲谈》 |
06. 王定保《唐摭言》 |
07. 何晦《广摭言》 |
08. 景焕《野人闲话》 |
09. 何光远《鉴戒录》 |
10. 杜光庭《录异记》 |
11. 杜光庭《虬须客传》 |
12. 钱易《青云总录》 |
13. 钱易《青云新录》 |
14. 钱易《洞微志》 |
15. 皮光业《皮氏见闻录》 |
16. 皮光业《妖怪录》 |
17. 陈纂《葆光录》 |
18. 刘山甫《金溪闲谈》 |
19. 王保衡《晋阳见闻录》 |
20. 王仁裕《王氏见闻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辽海书徵》校注补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价值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学方法 |
二、历史学方法 |
【凡例】 |
《辽海书徵》小引 |
《辽海书徵》卷第一 先正遗着之一 |
《辽海书徵》卷第二 先正遗着之二 |
《辽海书徵》卷第三 先正遗着之三 |
《辽海书徵》卷第四 先正遗着之四 |
《辽海书徵》卷第五 地方志乘 |
《辽海书徵》卷第六 掌故杂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後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四、厉鹗题识匡谬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厉鹗及其诗歌研究[D]. 吴华峰. 南京大学, 2013(04)
- [2]论明清时期的画学着书风气——以知不足斋本《南宋院画录卷》鲍廷博题跋为线索[J]. 郭建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3]清代乾嘉校勘初论[D]. 王晓静. 南京大学, 2014(05)
- [4]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D]. 宋世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5]明代书目研究[D]. 孙蕴. 山东大学, 2017(05)
- [6]《四库总目》书名释义材料整理与研究[D]. 李琳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3)
- [7]杨守敬藏书目的整理与研究[D]. 武茂昌. 首都师范大学, 2008(02)
- [8]《嘉兴藏》雕版刻工研究[D]. 王静. 河北大学, 2016(03)
- [9]《续唐书经籍志》着录小说资料集解[D]. 张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10]《辽海书徵》校注补正[D]. 李枫.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