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几对矛盾(论文文献综述)
高鑫[1](2020)在《家书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的启示》文中认为大学生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育关系着大学生是否能够全面发展,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的未来。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育。家书是家庭成员之间来往的书信。从中能够发掘出家庭成员们的故事,其中流露着亲情、爱情、友情和梦想,展现出人性之光,充满了发现、震撼、感动、振奋的力量。家书承载着中华文明,涵盖了世界文化。名人家书记录了世界上各领域人才的珠玑之言,红色家书展示了我国仁人志士们的牺牲奉献,电子家书书写了新时代的家风、家教和家庭故事,这些流传于世的优秀家书作品为培育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这些宝贵的资源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继承我国的先进文化和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而且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价值、思想等方面的引领。家书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启示的研究,能够促进高校、家庭和社会重视并充分利用家书的智慧培育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而为我国培育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提供支撑。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阐述了家书的相关概念,就家书的内涵、特点和我国家书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概括。阐释了道德品质的释义、构成以及大学生道德品质的特征。剖析了以名人家书、红色家书和电子家书为代表的几部家书,并就家书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的作用做了尝试性的归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家书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的启示。凝练了家书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的现实指导,为家书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的启示提供了现实的落脚点。以期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促进全社会充分利用家书中的思想文化精髓,使大学生在道德品质上得以正向引导,从而促进文明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保障国家的繁荣发展。
张薇[2](1991)在《浅论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几对矛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包括知、情、意、信、行诸种因素.即接受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和道德规范教育,继而形成丰富的情感,再经过艰苦的意志磨炼,形成坚定的信念,最后付诸实践,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只有与上述因素在矛盾运动过程中都得到辨证发展时,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形成.
张琰焱[3](2002)在《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作为当代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年轻的大学生们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也深受其影响。本文主要是研究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所引发的高校德育在实践领域里的变革。全文除了导言和结语之外,共分六章。第一章,网络及其影响。主要以网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网络的定义、网络的产生与发展、网络作为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集大成者的性质、网络的主要功能、网络的特征、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网络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网络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第二章,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的影响。在研究网络的基础上,围绕“网络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这一问题,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主要形式展开实证性研究。在三所高校发放问卷,共收回了562份问卷,用计算机对问卷进行了数据处理,以列表的形式呈现了调查结果,同时进行简单的理论分析。第三章,高校德育面对网络的挑战。本章在探讨高校德育的概念、意义、历史发展和现状几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德育在网络的挑战面前产生的一系列困惑。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是研究“网络与高校德育变革”这一问题的上、中、下三篇。每章两节,共六节,从德育环境、德育观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力量和德育管理六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论述网络的冲击与挑战引发的高校德育变革问题。第一节,网络创造了新的高校德育环境。网络作为高校德育改革的诱发因素之一,它本身创造了新的虚拟的生存环境,同时其影响改变了高校内外的德育环境。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网络影响下的社会德育环境、高校内部德育环境和网上德育环境的变化状况,这是高校德育改革的基础。第二节,网络与高校德育观念的变革。总结以往德育观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本节提出了德育观念受网络的影响,要进行的六个方面的转变:即从封闭到开放、从灌输到引导、从等级到平等、从单向到双向、从他律到自律、从客体到主体的观念转变。第三节,网络与高校德育内容的变革。大学生缺乏网络道德观念、网络法规知识,在思想政治观念方面也不断受到网上各种信息的冲击,同时上网还引发了一些新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高校德育必须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法规教育以及网络影响下的心理教育。第四节,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方法的变革。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改革高校德育 方法。围绕德育工作开办网站和论坛、开发研制德育软件和课件、建设校园网、引 导大学生网上自我教育。 第五节,网络与构建高校德育合力。网络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整个社会应形 成互动式德育网络,构建以学校德育力量为核心的高校德育合力。这就要求学校德 育工作者提高素质;国家加强网络管理,社会各界共建网络文明;家长与大学生一 起成长,同做网络道德人;强调大学生自我教育,构建网络文明。 第六节,校园网管理与k__、;。以育管理的变革。本节主要从德育及德育管理的角 度来谈校园网管理B。。废。首先引入了复旦大学和上海师大两个比较成功的校园网 管理案例,然厄结合一些高校在建设和管理校园网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德育管 理改革的角度对校园网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赵华珺[4](2019)在《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及其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十八大以来,我们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综合国力显着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空前高涨,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也水涨船高。但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的逐步涌现,“全球化”与“爱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张力越来越突出:民族情感与人类意识该如何兼顾?本国利益与全球治理要如何协同?除了这些共性问题,当代中国还面临着分裂势力盘踞、领土主权不完整等更加棘手也更加个性化的问题。面对这些现实的拷问,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爱国主义到底有哪些新内涵、新特点、新挑战、新要求,是值得我们展开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历史分析、阶级分析等研究方法,重点解决以下五个问题:一是分析“爱国主义是什么”的问题,从词源学角度拆分“爱”“国”“主义”三个概念的理论内涵,再从多学科视角整体把握爱国主义的多元含义,最后判定“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社会意识与认知体系的综合体。二是分析“中国爱国主义的思想传统以及时代语境”的问题,系统梳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历史特点,明确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要求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二者共同构成中国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时代语境。三是分析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面临怎样的时代挑战,重点讨论了全球化发展、市场经济建设、消极社会思潮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四是讨论在前述时代语境和时代挑战面前,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究竟具有怎样的时代内涵,本文将其归纳为“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民族团结与国家认同相统一;本土情怀与人类意识相统一”。五是解析如何在新时代培养理性爱国者的问题,重在讨论基本图式、实践原则、实践策略等关键问题,进而尝试构建新时代培养理性爱国者的教育路径。
张燕[5](2010)在《高校心理咨询的生成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遵循从历史到现实、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际的研究原则,运用发生学、文献计量和矛盾分析的研究方法,把高校心理咨询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追溯其历史发生以及不同阶段演进过程,在考察推动其生成的动力机制和发展的内在矛盾的基础上探讨了矛盾转化的可行性,并结合基本经验的总结,提出高校心理咨询未来可行性发展路径。论文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心理咨询能够在中国高校生成并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创新存在着密切关系。高校心理咨询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宏观层面,以积极取向推动发展性模式的践行;中观层面,以科学化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充分利用经验资源促进理论本土化发展;微观层面,以朋辈咨询推动咨询对象自我发展和以分层分级推动咨询队伍专业化发展。具体而言,论文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首先,梳理了高校心理咨询生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论文将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起步期、探索期和普及期。在分析每一时期的发展过程、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考察了心理咨询作为一个外来理念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被一步步赋予本土化的内涵,如何在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实现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发展。起步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咨询的探索有一个自发到自觉的过程,第一批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成立使得高校心理咨询告别了概念阶段,进入实质性实践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结合的发展路向逐步显现;探索期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呈现规范性、多元性和学理性特征,不同实践领域形成对高校心理咨询内涵的不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医学在心理咨询领域碰撞和融合促进了高校心理咨询理论纵深发展。普及期高校心理咨询在政府的强力推进下向制度化、专业化、大众化发展迈进,但如何实现这三化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其次,探讨了高校心理咨询生成与发展的动力。从高校心理咨询生成与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国高校心理咨询生成最根本的起因是改革开放条件下大学生压力源增多增强,心理问题突显,迫切需要有效回应。直接起因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探索回应大学生需要的新的工作方法,而贯穿这一实践探索活动始终的是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在这条探索道路上,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者受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行政推力和港台国外学习借鉴助力的作用,最终使得高校心理得以发展。所以,高校心理咨询发展动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大学生发展内在需要所形成的拉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的内驱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推力和国外境外学习借鉴的助力。这四个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动力特点,在社会发展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长效动力机制推动了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其三,论述了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内在矛盾。矛盾分析是本研究的重点,作为复杂的社会实践存在,高校心理咨询发展过程是一系列矛盾运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些矛盾运动既是高校心理咨询发展面临诸多理论与现实困境的根源,也是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动力来源。因此,对高校心理咨询的内在矛盾进行深刻剖析,能够帮助我们从根本上揭示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客观规律。在高校心理咨询发展过程中,大学生不断增长的心理健康发展需求与服务不足之间的矛盾是基本矛盾,这个矛盾的运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推向了高校心理咨询主导者的位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与心理学知识依赖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一矛盾运动导致了学科归属、心理咨询工作者专业身份认同等问题。学科归属矛盾、专业身份认同矛盾和价值干预矛盾是当前直接制约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内部因素。本文在剖析这些矛盾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矛盾转化的策略,为未来发展路径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四,总结了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基本经验。中国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心身健康、人格完善,校园稳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的发展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是解决当前发展困境的重要资源。基于历史演进、推动力量和内在矛盾分析的考察我们发现,高校心理咨询遵循发展性心理咨询模式,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既是高校心理咨询在发展中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并在争论中找到新方向的发展方针,也是25年实践的基本经验。从国情出发,积极探讨本土化咨询路径是理论发展的基本经验;鼓励多学科共同参与,整合各相关学科资源是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注重心理咨询的制度化、规范化是工作机制发展的基本经验;现实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高校心理咨询本科化发展的基本理念。其五,探讨了高校心理咨询未来发展路径。理论发展和路径设计是多元的,最优路径的设计要考虑可行性、整体性、实践性和对社会需要及大学生心身发展规律与发展状态的适应性。遵循以上四个前提条件,综合全文的研究结论,本研究分别从基本理念、咨询内容、队伍建设、学科发展和理论研究五个维度提出了未来发展路径:宏观层面,要以积极取向推动发展性模式的落实;中观层面,以科学化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充分利用经验资源促进理论本土化发展;微观层面,以朋辈咨询推动咨询对象自我发展和以分层分级推动咨询队伍专业化发展。最后,阐述了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价值。心理咨询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结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模式,并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突破。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务工作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都有重要价值。
杨超[6](2017)在《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研究》文中认为面对当代全球社会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哈佛大学、杜克大学等为首的美国学者在创业教育与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公益创业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社会领袖。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本身发展的不完善和我们认识水平的相对滞后,使得对公益创业教育存在较多的争议和误解,集中体现为对公益创业教育价值认识的保留、怀疑、动摇甚至否定。因此从学理层面客观深入地分析公益创业教育价值,尤其是回答好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的现实形态及内在矛盾尤为必要,有助于厘清社会各界认识偏颇的根源所在,推动公益创业教育的社会化、学科化发展。论文论证公益创业教育价值,摒弃了以往论证教育价值的传统讨论,不再着眼于论证价值的正确性或积极性来试图构建一个宏观而庞大的体系。而着重于从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的合理性和现实表现性层面,通过分析价值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矛盾,充分说明公益创业教育价值何以存在及现实表现。如此,公益创业教育才具有充足的理论底气和现实说服力。论文聚焦于四个问题:一是公益创业教育价值是否为臆想产物?哲学层面的价值作为一种主体见之于客体的主客体关系,具有经验性和抽象性,往往难以被观察得到,如何进行论证其存在的依据至关重要;二是公益创业教育价值何以构成?要认识一种全新价值,探讨其价值构成要素及其互动机理则尤为必要,直接关系到价值能否被科学认识和有效创造;三是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的内在矛盾如何体现?作为一种多要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不同要素之间的配合与协作总会存在程度不同的摩擦与碰撞,如何去认识和对待则需要谨慎分析;四是作为矛盾的公益创业教育价值,如何在矛盾化解与转化的过程中,实现价值的创设与提升,找到合理的现实路径,则成为探讨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结构上看,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具体为七个章节。第一部分,所呈现的是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的理论图景。首先说明研究的缘起,也就是要对背景和意义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其次对国内外公益创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明确开展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研究的必要性。基于此,对核心概念辨析这是研究前提,在分析“公益”、“公益创业”、“公益创业教育”等概念的基础上,认为所谓的公益创业教育价值,是在人和社会在公益创业教育——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人的道德品质、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公益创业教育本身是否与人的发展、需要相一致、相适应的关系。第二部分,所呈现的是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的历史图景。在历史研究的回溯中,对公益创业教育的思想起源进行整理,并对中西文化差异下的文化理论和社会心理进行比较,分别从公益慈善理论、价值理论和创业理论三个方面把握,并创造性地提出“马克思主义公益观”这一全新理念,试图找到基于中国国情语境下的公益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为促进公益创业教育在中国的科学发展提供历史依据和借鉴经验。第三部分,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的构成要素、互动机理、主要类型、内在矛盾及化解路径等方面展开,回答了公益创业教育“之所以然”的现实问题。首先,说明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的构成要素及其要素间的互动关系,认为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由价值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个部分构成,同时四者之间存在互动互促的多向关系;并根据公益创业教育的作用对象,将公益创业教育价值分为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体价值包括人的生存价值、发展价值和意义价值,社会价值则从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等层面展开;随后从深层次揭露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的内部矛盾及其转化路径,认为主要包括主体间的认识矛盾、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实践矛盾和价值结果上的评析矛盾,这三个层面的主要矛盾是公益创业教育在现实中受到非议和争论的根源;最后,从三个维度也就是宏观层面的政社关系的处理、中观层面的公益创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和微观层面的个人的现代公民意识及公民能力的提升等角度,进行具体的路径探讨。
朱平[7](1984)在《大学生道德认识形成的几对矛盾及解决途径》文中研究说明 目前,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普遍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虽然各国的道德教育在目的、内容、要求方面都不尽相同,但是重视道德教育,则是七十年代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趋势,就在于人们已充分认识到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道德教育的目的之一就在于要使个体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上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
王叶叶[8](2016)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及实现研究》文中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随着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和对教育问题的重视,如何实现自我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相应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重视和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趋势的发展要求更加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发挥,而自我教育正是主体性发挥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实现问题,对于增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性,促使个体积极主动地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阐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内涵入手,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概念,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其心理机制、思想渊源和理论根据的阐述,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的可行性,又通过考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现存问题,分析当前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自我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作用,论证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实现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最后,通过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方法和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增强的系列措施,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实现的条件创设,为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在现实中的实现建构可行性方案,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推动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实现。
韦冬雪[9](2008)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研究》文中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是有规律并受其规律支配的。因此,我们要认识和改造任何事物或现象,就必须研究和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阶级社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必然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而要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其前提是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从目前已掌握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来看,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的揭示不够深入,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尚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因此,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进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首先,从理论层面上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的系统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的研究水平,还能够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以揭示该学科领域内各种现象所遵循的规律为主要任务。衡量一门学科发展的程度,亦是以该门学科在多大程度上以规律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成果作为标准的。其次,从实践层面上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能够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组织、协调和控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水平如何,与是否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有关,这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败的关键。通过本论题研究,旨在帮助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处理好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在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等问题上,能依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来实施,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学术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的成果中,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特点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有见地的论文、论着。但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规律的研究成果,则是见仁见智,观点不一,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发展极不相符。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核心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理论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的核心内容,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机制、阶段、矛盾等理论,是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为归旨的,这是学科成熟的标志。基于此,笔者试图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状态为视角,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方法为指导,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比较法、矛盾分析法、系统研究方法等,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机理、运行阶段、运行特点,剖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构成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其关系,进而初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体系。本论题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阶段进行深入分析,论述了内化阶段、外化阶段、反馈检验阶段的实现的条件、途径及其程序。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予以新的阐释。三是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体系,并深入分析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四是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的基本构架的设想,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关系及运行阶段两个维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规律及其子规律的内容。论文由导论、正文、结束语构成,正文分为五个部分。导论部分:提出开展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研究本论题的重难点及创新点,阐明本研究的逻辑支点,在对本论题相关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本论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一是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和发展观点,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的学说,三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规律的理论;四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些理论是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体系的科学的认识论及方法论。第二章: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界说。首先,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其次,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运行的机理及运行的阶段进行分析。最后,阐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这些内容是我们开展本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第三章: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进行探讨。首先,分析确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依据、内涵及其作用。其次,分别详细地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个具体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为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作铺垫。第四章: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的构架作初步的探索。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含义及其类型进行界定。其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特征。再次,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几种观点的辨析。最后,论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及其内在逻辑关联性。第五章: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及具体规律内容的探讨。这是本研究的重点也是落脚点。首先,论证适应超越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的缘由及其内在规定性。其次,系统地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规律的内在规定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关系具体规律、运行阶段具体规律及其下一层次规律的内容作详细论述。结束语:从理论及实践上提出研究本论题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就必须不断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但规律又是具有隐蔽性,加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因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需要一个过程,任重而道远,它需要我们理论及教育实践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为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尹亚美[10](2008)在《高校德育模式的科学化与人性化整合研究》文中指出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德育的存在形态和运行模式,较之原有的存在形态和运行模式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在高校德育改革的视野里研究高校德育模式的科学化与人性化整合,通过分析研究高校德育的现状,重点讨论现行模式低效的原因即结构的失衡。通过诠释德育模式的基本内涵及基本特征,以德育模式的科学化、人性化的构成要素为蓝本,来分析和探究高校德育模式整合所应该关注的基本问题:一是高校德育模式科学化与人性化整合的基本理念问题,二是高校德育模式科学化与人性化整合的方法论问题,三是高校德育模式科学化与人性化整合的构成要素问题。确立“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辩证统一的模式整合的科学合理观;要以人化教育思想和人学理论为基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取向,把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提升作为整合的最终目标;确立以“道德审美”的内在规定性来组织高校德育活动及过程,提高学生的道德审美意识及判断力,并围绕“道德审美”充实德育内容;提出德育评价的改革措施,以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指导学生道德实践,构建德育模式的闭环系统。
二、浅论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几对矛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几对矛盾(论文提纲范文)
(1)家书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4.3 创新之处 |
第2章 家书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家书的相关概述 |
2.1.1 家书的内涵 |
2.1.2 家书的特点 |
2.1.3 我国家书的历史发展 |
2.2 道德品质的相关概述 |
2.2.1 道德品质的释义 |
2.2.2 道德品质的构成 |
2.2.3 大学生道德品质的特征 |
2.3 相关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观 |
2.3.2 毛泽东的家庭观 |
2.3.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庭观的主要思想 |
2.4 家书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的必要性 |
2.4.1 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需要 |
2.4.2 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
2.4.3 弘扬优良家风的的需要 |
2.4.4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家书的解析及其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的作用 |
3.1 名人家书的解析 |
3.1.1 《马克思女儿家书1866-1898》的分析 |
3.1.2 《洛克菲勒家书》的分析 |
3.1.3 《曾国藩家书》的分析 |
3.1.4 《傅雷家书》的分析 |
3.2 红色家书的解析 |
3.2.1 毛泽东家书的分析 |
3.2.2 赵一曼家书的分析 |
3.2.3 左权家书的分析 |
3.2.4 向警予家书的分析 |
3.3 电子家书的解析 |
3.3.1 医疗队抗疫家书的分析 |
3.3.2 援藏干部家属王小霞家书的分析 |
3.4 家书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的作用 |
3.4.1 榜样作用 |
3.4.2 引导作用 |
3.4.3 激励作用 |
3.4.4 规范作用 |
3.4.5 自省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家书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的启示及现实指导 |
4.1 家书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的启示 |
4.1.1 弘扬优良学风 |
4.1.2 端正人生的态度 |
4.1.3 坚守崇高的理想信念 |
4.1.4 传递爱国情怀 |
4.1.5 传承传统美德 |
4.1.6 建立正确婚恋观 |
4.1.7 树立理性择业观 |
4.1.8 倡导社会公德 |
4.2 家书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的现实指导 |
4.2.1 运用家书传递的崇高思想培育大学生科学的道德认知 |
4.2.2 运用家书传递的真情实感培育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怀 |
4.2.3 运用家书传递的博大精神培育大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
4.2.4 运用家书传递的有益教诲培育大学生规范的道德行为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一、 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目的 |
二、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
三、 论文的主要观点和主要内容 |
四、 论文的创新之处及存在问题 |
第一章 网络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关于网络(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 |
一、 网络的定义 |
二、 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
三、 网络是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的集大成者 |
四、 网络的主要功能 |
五、 网络的特征 |
第二节 网络的影响 |
一、 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
二、 网络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三、 网络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
第二章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的影响 |
第一节 网络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的调查 |
一、 调查问卷 |
二、 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
三、 调查结果及简单分析 |
第二节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影响的理论分析 |
一、 调查结果的总体分析 |
二、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影响 |
三、 网络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 |
四、 网络对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影响 |
第三章 高校德育面对网络的挑战 |
第一节 高校德育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
一、 高校德育的概念及意义 |
二、 我国高校德育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高校德育的现状及其面对网络的困惑 |
一、 德育理念的主导性,受到网络信息内容多元化的挑战 |
二、 针对现实物理空间的德育工作,不能解决网上虚拟生存空间的问题 |
三、 德育内容偏重思想政治理论,不能满足网络条件下大学生的伦理、心理需求 |
四、 德育方法以单向灌输式为主,与大学生网上活动的主体交互式产生冲突 |
五、 德育队伍的现代化素质较低,不能适应高科技时代培养人才的需求 |
六、 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引发高校德育管理改革 |
第四章 网络与高校德育变革(上) |
第一节 网络创造了新的高校德育环境 |
一、 网络影响下的社会德育环境 |
二、 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内部德育环境 |
三、 虚拟空间--网上德育环境 |
第二节 网络与高校德育观念的变革 |
一、 从封闭到开放 |
二、 从灌输到引导 |
三、 从等级到平等 |
四、 从单向到双向 |
五、 从他律到自律 |
六、 从客体到主体 |
第五章 网络与高校德育变革(中) |
第一节 网络与高校德育内容的变革 |
一、 网络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二、 网络与加强伦理道德教育 |
三、 网络法规教育 |
四、 网络影响下的心理教育 |
第二节 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方法的变革 |
一、 开办德育网站和论坛 |
二、 开发研制德育软件和课件 |
三、 建设校园网 |
四、 引导大学生网上自我教育 |
第六章 网络与高校德育变革(下) |
第一节 网络与构建高校德育合力 |
一、 网络对学校的德育力量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 |
二、 国家加强网络管理,社会各界共建网络文明 |
三、 家长与大学生共同成长为网络道德人 |
四、 自我教育的力量不可忽视,大学生是网络文明的主要建构者 |
五、 形成互动式德育网络,构建高校德育合力 |
第二节 校园网管理与高校德育管理的变革 |
一、 校园网管理案例研究 |
二、 对策研究:完善校园网管理,进行高校德育管理改革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a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缘于新时期中国的特殊时空境遇与爱国主义的思想定位 |
(二)缘于当前爱国主义研究理论化、系统化的现实需要 |
(三)缘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本质属性和时代使命 |
(四)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 |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主题分布与特点 |
三、研究设计 |
(一)内容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爱国主义的内涵阐释 |
一、爱国主义的构成要素 |
(一)爱国主义之“爱”:从乡土之情到政治认同 |
(二)爱国主义之“国”:从父母之邦到民族国家 |
(三)爱国主义之“主义”:从经验事实到理论系统 |
二、多学科视域下的爱国主义 |
(一)爱国主义的心理学解读 |
(二)爱国主义的政治学解读 |
(三)爱国主义的哲学解读 |
三、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 |
(一)爱国主义是以政治认同为内核的认知体系 |
(二)爱国主义是以历史文化为根基的社会意识 |
(三)爱国主义是以牺牲奉献为底色的民族精神 |
第二章 中国爱国主义的思想传统与时代语境 |
一、中国爱国主义的思想传统 |
(一)古代中国爱国主义:家国一体政治结构下的道德义务 |
(二)近代中国爱国主义:传统崩塌与救亡图存 |
(三)现代中国爱国主义: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的历史统一 |
二、时代背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 |
(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着 |
(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显着提高 |
(三)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伟大成就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三、时代要求:大力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 |
(一)中国精神的历史价值 |
(二)在实现中国梦中弘扬中国精神 |
(三)不断优化中国精神的内在结构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挑战 |
一、全球化对中国国家观念的冲击 |
(一)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削弱 |
(二)全球化对公民身份的扰乱 |
(三)全球化对国家文化基础的动摇 |
二、市场经济对国民政治认同的干扰 |
(一)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影响个体政治认同 |
(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影响个体道德自觉 |
三、消极社会思潮对中国爱国主义的影响 |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影响 |
(二)个人主义思潮对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影响 |
(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影响 |
(四)民族分裂主义思潮对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影响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 |
一、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
(一)社会主义中国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载体 |
(二)中国共产党是维护民族和国家核心利益的中流砥柱 |
二、民族团结与国家认同相统一 |
(一)以“中华民族”为实体的国族共识 |
(二)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继承发扬 |
(三)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国家认同建设 |
三、本土情怀与人类意识相统一 |
(一)平衡利己与利他 |
(二)消解狭隘民族主义思想 |
(三)保全爱国主义赖以存在的民族文化 |
第五章 培养新时代理性爱国者的教育实践路径 |
一、培养理性爱国者的教育基本图式 |
(一)以文化公民身份为基础 |
(二)以民族文化为依托 |
(三)以培育美德为落脚点 |
二、培养理性爱国者的教育实践原则 |
(一)重塑爱国主义话语 |
(二)增强共同体意识 |
(三)注重公共文化建构 |
三、培养理性爱国者的教育实践策略 |
(一)爱国主义教育要全面融入国民生活 |
(二)爱国主义教育要妥善处理几对矛盾关系 |
(三)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5)高校心理咨询的生成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辨析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高校心理咨询生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
一、高校心理咨询生成的背景 |
(一) 实践背景 |
(二) 理论背景 |
二、高校心理咨询生成与发展的过程 |
(一) 起步期(1985~1993年) |
(二) 探索期(1994~2000年) |
(三) 普及期(2001至今) |
第二章 高校心理咨询生成与发展的动力 |
一、大学生发展内在需要的拉力 |
(一) 社会深刻变革下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源增多增强 |
(二) 传统教育体制下大学生应对低效 |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的内驱力 |
(一)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低效呼唤方法创新 |
(二) 心理咨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
三、政府相关部门的行政推力 |
(一) 社会变革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
(二) 政府宏观政策的推动 |
四、港台、国外学习借鉴的助力 |
(一) 港台学生工作体制的借鉴 |
(二) 与国外学者的深度交流 |
第三章 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内在矛盾 |
一、大学生不断增长的心理健康发展需求与服务不足之间的矛盾 |
(一) 正确认识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基本矛盾 |
(二) 现阶段转化基本矛盾的制约因素 |
(三) 整合专业和非专业资源转化矛盾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与心理学知识依赖的矛盾 |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的历史客观性 |
(二) 实践中对心理学专业依赖的困境 |
(三) 资源优化配置转化矛盾 |
三、高校心理咨询学科归属的矛盾 |
(一) 学科归属之争的实质 |
(二) 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客观必然性 |
四、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专业身份认同的矛盾 |
(一) 专业身份认同的困境及其实质 |
(二) 专业身份认同矛盾的调和与转化 |
五、价值干预与价值中立之间的矛盾 |
(一) 价值干预问题的争论 |
(二) 价值干预矛盾的实质 |
(三) 价值干预矛盾转化的途径 |
第四章 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遵循发展性心理咨询模式 |
(一) 以促进大学生发展把握心理咨询的内涵 |
(二) 把握发展性内涵推进发展性模式不断创新 |
二、积极探索本土化发展路径 |
(一) 基于中国国情探索本土化理论 |
(二) 基于当代中国大学生特点探索本土化 |
三、鼓励多学科共同参与 |
(一) 以实践思维整合各学科人才 |
(二) 各学科研究融合促进 |
四、注重心理咨询的规范化、制度化 |
(一) 以规范化发展推动咨询工作纵深发展 |
(二) 以制度化加强工作的组织和监管力度 |
五、实现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
(一) 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发展咨询队伍 |
(二) 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建立工作体制 |
(三) 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获取政府支持 |
第五章 高校心理咨询发展路径选择 |
一、以积极取向推动发展性咨询模式 |
(一) 积极取向的内涵 |
(二) 积极取向应遵循的原则 |
二、以朋辈咨询推动咨询对象自我发展 |
(一) 朋辈咨询的优势 |
(二) 朋辈咨询选拔和培训的原则 |
三、以分层分级推动咨询队伍专业化发展 |
(一) 高校心理咨询人员层次与专业素养 |
(二) 重点拓展辅导员心理咨询能力 |
四、充分利用经验资源促进理论本土化发展 |
(一) 本土化的内涵 |
(二) 基于中国大学生特点改造相关理论 |
(三) 基于中国式经验创新理论 |
五、以科学化推动学科专业发展 |
(一) 科学化的内涵 |
(二)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学科特色 |
(三)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研究科学化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
后记 |
(6)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的概念辨析 |
2.1 审视“公益”的概念 |
2.1.1 西方学界理解 |
2.1.2 中国学界理解 |
2.2 追问“公益创业”的概念 |
2.2.1 中外学界理解 |
2.2.2 具体概念分解 |
2.2.3 具体概念厘定 |
2.3 发展“公益创业教育”概念 |
2.3.1 概念的提出及阐释 |
2.3.2 概念的学理性论证 |
2.3.3 概念的尝试性厘定 |
2.4 构建“公益创业教育价值”概念 |
2.4.1 价值的哲学内涵 |
2.4.2 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的内涵 |
2.4.3 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的内涵认识 |
第3章 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的理论基础 |
3.1 公益慈善理论 |
3.1.1 马克思主义公益观 |
3.1.2 中国传统公益慈善观 |
3.1.3 西方近现代公益慈善观 |
3.2 价值理论 |
3.2.1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价值论 |
3.2.2 杜威的事实价值论 |
3.2.3 迈农的情感体验论 |
3.3 创业理论 |
3.3.1 让萨伊的领导观 |
3.3.2 熊彼特的创新观 |
3.3.3 德鲁克的管理观 |
第4章 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的构成要素与互动机理 |
4.1 公益创业教育的价值构成要素 |
4.1.1 作为价值主体的教育对象 |
4.1.2 作为价值客体的教育者 |
4.1.3 作为价值介体的教育实践 |
4.1.4 作为价值环体的教育环境 |
4.2 公益创业教育的价值要素互动机理 |
4.2.1 人与环体间的渗透 |
4.2.2 人与介体间的互促 |
4.2.3 主体与客体间的交互 |
第5章 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的主要形态 |
5.1 公益创业教育的个体价值 |
5.1.1 发展人的创业技能,夯实生存价值 |
5.1.2 厚实人的社会资本,提升发展价值 |
5.1.3 促进人的道德自觉,挖掘意义价值 |
5.2 公益创业教育的社会价值 |
5.2.1 培养现代公民,促进政治民主转型 |
5.2.2 升级就业结构,孵化经济增长新极 |
5.2.3 弘扬友善风尚,引领社会新风养成 |
5.2.4 优化生存环境,倡导绿色中国理念 |
第6章 公益创业教育价值实现的内在矛盾 |
6.1 价值主体间的龃龉 |
6.1.1 动机之争:利己抑或利他 |
6.1.2 自由之争:个体抑或整体 |
6.1.3 目的之争:财富抑或道德 |
6.2 价值创造中的纷争 |
6.2.1 对象之争:普遍抑或特殊 |
6.2.2 条件之争:压制抑或催发 |
6.2.3 方法之争:理论抑或实践 |
6.3 价值结果上的分歧 |
6.3.1 性质之争:公益抑或公害 |
6.3.2 定位之争:工具抑或目的 |
6.3.3 评价之争:过程抑或结果 |
第7章 公益创业教育价值提升的实践路径 |
7.1 明确公益创业教育使命 |
7.1.1 道器并立,立德树人 |
7.1.2 知行合—,践实笃行 |
7.1.3 义利兼收,义行天下 |
7.2 优化公益事业发展环境 |
7.2.1 厘清政社关系 |
7.2.2 完善公益生态 |
7.2.3 鼓励跨界合作 |
7.3 唤醒个体现代公民意识 |
7.3.1 尊重现实需要的人性 |
7.3.2 崇尚科学公益的理性 |
7.3.3 养成关怀社会的德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读研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B 调查问卷 |
致谢 |
(7)大学生道德认识形成的几对矛盾及解决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道德认识形成的矛盾 |
1、道德知识趋向系统化与非系统化的矛盾。 |
2、道德评价趋向辩证性与片面性的矛盾 |
3、道德信念趋向稳定性与动摇性的矛盾。 |
二、有利道德认识形成的途径 |
1、进行系统的共产主义道德理论教育。 |
2、组织学生深入讨论和评价社会道德问题。 |
3、注意道德榜样的教育。 |
(8)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及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 研究方法 |
2. 创新之处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内涵 |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概念辨析 |
1. 自我教育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含义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特征 |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本质特征 |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一般特征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心理机制 |
1. 自我意识的发展激发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动机 |
2. 自我内部矛盾的运动产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动力 |
3. 主体性的发挥提供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运行的保证 |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思想渊源 |
1. 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中的个人修身理念 |
2. 西方道德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思想因素 |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理论依据 |
1.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
2. 马克思主义人的主观能动性理论 |
3.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存在问题及成因 |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意识淡薄 |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能力欠缺 |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现存问题的成因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现实需要 |
1.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迫切要求 |
2.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应对社会转型期挑战的必然选择 |
3.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顺应新的时代发展特点的必然要求 |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
1.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
2.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 |
3.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成才发展的必要途径 |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实现 |
(一)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方法 |
1. 自我修养 |
2. 自我学习 |
3. 批评和自我批评 |
4. 自我实践 |
(二)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能力 |
1. 把握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增强自我教育意识 |
2. 丰富情感体验的形式内容,提升自我感悟能力 |
3.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我观,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
4. 掌握科学适当的调适方法,提高自我调控能力 |
(三) 创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实现条件 |
1. 注重正面激励和引导,加强自我教育正面引导的有效性 |
2. 重视外部教育模式调整,增强自我教育活动实现的自觉性 |
3. 发挥网络新媒体作用,拓展自我教育开展的有效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论题研究的价值、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 本论题研究的价值 |
(二) 本论题研究的重难点 |
(三) 本论题研究的创新点 |
二、“过程”视角:本论题研究的逻辑支点 |
(一) “过程”视角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的逻辑支点 |
(二) 唯物辩证法关于过程的观点 |
(三) 过程与阶段的哲学分析 |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研究综述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概述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成果述评 |
四、本论题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
(一)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
(二)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
二、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学说 |
(一)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二)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三、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规律的理论 |
(一)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规律的 |
(二) 规律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 |
(三) 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特殊性 |
(四)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差异性 |
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
(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 |
(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界说 |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概说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构成要素分析 |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理及运行阶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理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阶段 |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分析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一般知识性教育过程的比较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探析 |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体系分析 |
(一) 系统论的基本观点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体系 |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确证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作用 |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矛盾分析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构成要素之间的矛盾分析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运行阶段的矛盾分析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构架的设想 |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内涵 |
(一) 规律的内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内涵 |
(三)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应明晰几个关系 |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特征分析 |
(一) 实然性和应然性的统一 |
(二) 自在性和自为性的统一 |
(三) 重复性和非重复性的统一 |
(四) 前塑性和后溯性的统一 |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几种观点的辨析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原则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方针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 |
(四)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
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及其内在关联性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的内容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种规律之间的逻辑关联性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内容的探索 |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的内容 |
(一) “适应超越”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缘由 |
(二) “适应超越”规律的内在规定性 |
(三) “适应超越”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表征 |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规律的内容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关系规律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运行阶段规律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研究课题 |
(10)高校德育模式的科学化与人性化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1章 高校德育模式的现状分析 |
1.1 德育模式的内涵界说 |
1.1.1 模式概念的内涵 |
1.1.2 德育模式概念的内涵 |
1.2 我国高校德育模式现状分析 |
1.2.1 我国高校现行德育模式结构与特点 |
1.2.2 现行高校德育模式低效的原因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对科学化及人性化的认识 |
2.1 德育模式的科学化内涵及其目标指向 |
2.1.1 德育模式的科学化内涵 |
2.1.2 德育模式的科学化目标指向 |
2.2 德育模式的人性化内涵及其价值取向 |
2.2.1 德育模式的人性化内涵 |
2.2.2 德育模式的人性化价值取向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校德育模式的科学化与人性化整合探析 |
3.1 对整合的理论依据探析 |
3.1.1 整合的内涵 |
3.1.2 整合的哲学基础 |
3.1.3 整合的价值论领域分析 |
3.2 整合的策略性方法技术探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浅论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几对矛盾(论文参考文献)
- [1]家书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的启示[D]. 高鑫.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2]浅论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几对矛盾[J]. 张薇.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1991(S1)
- [3]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 张琰焱. 华东师范大学, 2002(02)
- [4]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及其实践研究[D]. 赵华珺.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高校心理咨询的生成与发展[D]. 张燕. 武汉大学, 2010(05)
- [6]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研究[D]. 杨超. 湖南大学, 2017(06)
- [7]大学生道德认识形成的几对矛盾及解决途径[J]. 朱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03)
- [8]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及实现研究[D]. 王叶叶.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2)
- [9]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研究[D]. 韦冬雪. 西南大学, 2008(09)
- [10]高校德育模式的科学化与人性化整合研究[D]. 尹亚美. 燕山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