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磁薄板冲模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斌,郭创立,孙君鹏,王群,王小军,苟锁,梁建斌,王文斌[1](2021)在《Cu-5%Fe合金薄板带的研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利用非真空感应熔炼、半连续铸造及电磁搅拌的方式,实现了Cu-5%Fe合金锭的制备,并通过现代化的成套轧制设备,实现了Cu-5%Fe合金薄板带的制备;采用金相显微镜、维氏硬度计、万能试验机等测试了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导电率等。另外,对Cu-5%Fe合金薄带的电磁屏蔽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14 kHz~18 GHz频率范围内,Cu-5%Fe合金的屏蔽效能都能达到60 dB(除14 kHz外)以上,可以作为军用设备的屏蔽材料。
李射[2](2019)在《金属板材磁脉冲成形高效高精度数值建模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磁脉冲成形作为一种高能率高速动态成形工艺,相较于传统准静态冲压成形具有成形时间短、成形力量大等特点,能显着提高难成形材料的成形性能、抑制起皱和减小工件回弹,且绿色环保,显示出了极大的应用价值。以有限元方法为核心的数值模拟技术是塑性加工工艺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然而基于非结构网格的三角形/四面体低阶单元计算精度低,基于结构网格的四边形/六面体则前处理困难、计算成本高、抗畸变能力差。因此,建立高效、高精度的磁脉冲成形数值计算方法对完善磁脉冲成形工艺,推动磁脉冲技术工业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本文从新型数值算法出发,剖析磁脉冲成形工艺特点,围绕磁脉冲成形过程中的电磁-结构耦合场问题展开数值模拟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致力于形成一套针对磁脉冲成形工艺的高效高精度数值建模理论。具体工作为:1.建立薄板冲压成形中的新型三角形壳元基于Mindlin-Reissne中厚板理论,利用假设应变场思想,以三角形单元中心点为参考点建立单元剪切变形模式,获取板壳单元剪切项表达式,成功抑制了薄板壳的剪切自锁问题,并推导了针对薄板冲压成形过程的显式计算基本列式,引入多种材料本构模型,实现了薄板冲压成形高效稳定模拟。2.建立基于非结构网格的高精度电磁场计算单元立足于非结构网格在复杂几何域离散中的优势,采用梯度光滑技术将跨单元尺度场域变量梯度进行光滑处理,提出了针对电磁场问题的基于边的梯度光滑有限元方法,其保留了线性插值所带来的低阶特性,为提高计算效率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将其应用于电涡流问题分析中,能显着提高低阶单元在电磁场问题中的计算精度,是一类高效高精度的电磁场计算方法。3.提出基于非结构网格的磁脉冲成形建模方法从磁脉冲成形物理本质出发,将其考虑为电磁场与结构场相互耦合的过程,分别建立电涡流分析和动态大变形分析控制方程,推导了在基于边的梯度光滑有限元方法框架下的求解格式,以迭代耦合的方式考虑耦合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引入网格随移与网格重划分算法对空气域网格进行更新,实现对耦合场问题解耦求解,提出了一套基于非结构网格的磁脉冲成形建模理论,通过磁脉冲管件胀形、缩径和平板件自由胀形等计算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实现了对磁脉冲成形过程的高精度模拟。4.提出基于实体-壳交互映射理论的磁脉冲成形建模方法以提高磁脉冲成形计算效率为出发点,考虑影响磁脉冲成形计算效率的因素,针对轴对称问题,提出使用轴对称薄壳进行动态大变形分析。针对三维问题,提出使用三角形壳元进行动态大变形分析,并提出一种基于区域梯度光滑的扁平型三棱柱单元以匹配三角形壳元几何拓扑结构。通过抽取中面和沿节点法向拉伸的方式实现壳元与实体单元之间的相互转换,并完成电磁场与结构场之间的数据交互。将其应用于磁脉冲成形实际计算过程中,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了计算效率,形成了一套高效高精度的磁脉冲成形建模理论。考虑磁脉冲辅助冲压成形技术特点,将其视为准静态-高速动态加载过程,包含准静态冲压预成形和高速磁脉冲成形两个过程,基于实体-壳交互映射理论,将三角形壳元应用于冲压成形分析与磁脉冲成形中的动态大变形分析中,将三棱柱单元用于薄板件离散以匹配三角形壳元,实现了磁脉冲辅助冲压成形高效计算。5.提出基于相场断裂模型的成形件破裂预测方法以探索相场断裂模型在成形件破裂预测中的可行性为目标,首先,提出了用于非协调网格的多边形光滑有限元方法,使用非协调网格进行局部加密以满足相场模型网格尺寸要求,以脆性材料断裂计算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随后,将相场断裂模型以用户材料子程序(UMAT)和用户单元子程序(UEL)的方式嵌入ABAQUS非线性计算软件中,实现了弹塑性材料的断裂预测。最后,将相场断裂模型引入动态大变形分析中,提出显-隐式相结合的计算方式,实现了考虑裂纹缺陷的显式动态大变形分析和相场演化的隐式求解。并将其应用于薄板件成形过程的成形件破裂预测中,拓展了相场断裂模型的实际工程应用场景。
朱瑞录[3](1978)在《通用薄板冲模》文中研究说明 一、特点薄板冲模是简易冲模的一种,目前国内外应用的主要有:样板钢冲模、夹板模、板式冲模、电磁薄板冲模、浮动凹模式薄板冲模等。这些模具,尽管其结构形式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由2.0~5.0毫米钢板来制造凹摸的,所以都称为薄板冲模。本文所介绍的通用薄板冲模是利用厚度为0.5~0.8毫米的钢板制作凹模的一种新工艺、新结构。现用它来冲裁0.2~3.0毫米厚度的各种板料,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模具寿命(指一片凹摸板的使用寿命)达几千件至数万件。而整个模具的制造可在2~5天完
三二○厂三十二车间[4](1976)在《电磁薄板冲模的应用》文中指出 通过学习兄弟厂采用薄板冲模的经验,结合我厂具体情况,试将薄板冲模固定在电磁模座上进行冲裁。经过一年来的模具制造和成批生产使用证明,薄板冲模完全可以在电磁模座上固定进行冲裁。目前我厂已制造了电磁薄板冲模三百余套,可以生产四百五十余项零件。模具寿命能满足新产品试制或成批生产的要求。
三二○厂三十二车间[5](1976)在《电磁薄板冲模的应用》文中指出 通过学习兄弟厂采用薄板冲模的经验,结合我厂具体情况,试将薄板冲模固定在电磁模座上进行冲裁。经过一年来的模具制造和批生产使用证明,薄板冲模完全可以在电磁模座上固定进行冲裁。目前我厂已制造了电磁薄板冲模三百余套,可以生产四百五十余项零件。模具寿命能满足新品试制或批生产的要求。推广电磁薄板冲模冲裁,在钣金下料工艺方面,为中小零件实现以冲代铣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将电磁薄板冲模的结构、应用范围,经
国营洪都机械厂三十二车间工艺组[6](1975)在《电磁薄板冲模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根据部板金工艺专业座谈会议精神,在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厂的具体情况,我们试将薄板冲模固定在电磁模座上进行冲裁。经过一年多的生产实践,共制造电磁薄板冲模三百多套,生产零件四百五个多项,效果较好。现简介如下: 一、模具结构 电磁薄板冲模原理与电磁冲模基本相同,只是模具的材料厚度减薄(仅为电磁冲模的(1/2))。其结构如图所示。
苗若楠[7](2021)在《4.5wt.%Si无取向电工钢力学性能及磁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在满足于丰富物质文化生活之时,更加重视环保问题。今年两会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概念,通过控制碳的排放量来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电工钢作为重要的软磁合金,拥有良好的磁性能,多应用于铁芯转子材料、新能源电车的发动机材料中。相比于普通钢板,无取向电工钢的制备工艺更复杂,要求也更为严格。就目前制备无取向电工钢板的技术来看,除了应用于生产中的常规外,双辊薄带连铸连轧技术获得了较多关注。常规工艺制造无取向电工钢,工艺成熟,但工艺复杂;而双辊薄带连铸工艺生产周期短,对环境更为友好,但在生产过程中,会使钢板表面产生裂纹。本文使用传统工艺和双辊薄带连铸技术两种方法制备4.5wt.%Si无取向电工钢,对传统工艺制备的热轧板、温轧板以及双辊薄带连铸技术制备的电工钢薄带进行显微组织、织构以及力学性能与磁性能的检测与分析。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改变常规工艺制造的4.5wt.%Si无取向电工钢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时间下,4.5wt.%Si无取向电工钢板力学性能的变化。在室温下热轧4.5wt.%Si无取向退火钢板的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有较低的维氏硬度。热轧后的钢板经过900℃退火发生了再结晶,且拥有最高的延伸率,达到8.7%。传统轧制工艺制造的4.5wt.%Si无取向电工钢热轧钢板的退火温度为900℃时,存在{011}<211>、{012}<610>、{021}<501>、{110}<113>等织构。退火温度为1000℃和1100℃时,整体织构增强,并存在着对钢板的塑性应变比不利的{110}<001>织构。(2)研究了不同温轧温度与不同退火时间温轧钢板的显微组织、室温力学性能及磁性能。温轧钢板均在21s内开始回复再结晶行为。经500℃温轧的钢板再结晶速度最快。4.5wt.%Si无取向电工钢的拉伸强度的最大值为803.9MPa、延伸率最大值可达到24.49%。温轧钢板的饱和磁感应强度随退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其最大饱和磁感应强度为1.86T。(3)研究了双辊薄带连铸无取向电工钢在相同退火温度不同退火时间下,钢板的显微组织变化,并检测分析退火板带在室温与100℃-200℃下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钢板在退火过程中出现再结晶现象。经过60s退火的钢板,在室温下的均匀延伸率和断裂延伸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2%和16.5%,钢板的维氏硬度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100℃-200℃拉伸温度下,钢板表现出良好的延伸率,但强度略微下降。在退火时间为12s、拉伸温度为100℃时,钢板有最大极限抗拉强度为526.7MPa。在退火时间为3min、拉伸温度为200℃时,钢板的延伸率达到最大值19.2%。(4)研究了退火时间为60s和3min的双辊薄带连铸无取向电工钢板的磁性能。结果发现,退火时间为3min时的钢板的磁性能较好,其磁性能分别为1.689T(B50),2.951W/kg(P15/50),23.58W/kg(P10/400),22.50W/kg(P5/1000)。
张豹[8](2021)在《高强度低铁损电工钢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高强度电工钢的强度高于普通电工钢200MPa以上,广泛应用于转速超过10×104r/min的超高速电机、大型水轮发电机和新能源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作为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主流选择的内置式永磁体同步电机因其转子结构特殊,即便在转速不是特别高的情况下,转子铁芯的某些部位也可能会发生断裂,所以需要使用高强度电工钢。制备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的关键就是在高Si含量的成分体系下,如何大幅提高强度而不大幅恶化磁性能。目前如何制备同时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高强度电工钢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工作采用了固溶强化、位错强化、析出强化等一系列的强化方法来制备高强度电工钢,并在成功提高电工钢冷轧薄板的强度基础上,制备出了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高强度低损耗电工钢,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如下:(1)研究Si含量对冷轧电工钢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影响,探索提高Si含量制备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的可行性,Si含量为3.0%和3.5%(除特殊标注外,全为质量分数wt.%)的热轧板可以在室温直接进行冷轧获得完整的冷轧薄板;硅含量为4.0%和4.5%的热轧板需要在300℃温轧个0.50mm以下后才能在室温下轧制获得完整无边裂的0.15mm冷轧薄板。通过调整轧制工艺制备了硅含量分别为3.0%、3.5%、4.0%和4.5%的0.15mm冷轧薄板。最终退火后,冷轧薄板的屈服强度随着Si含量的提高和热处理温度的降低而提高,冷轧薄板铁损P1.0T/400Hz随着Si含量的提高和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降低,最终通过与现有商业产品性能进行对比得出,当Si含量大于4.2%时,能实现对现有商业产品性能上的超越。(2)研究了 Fe-4.5%Si合金冷轧薄板再结晶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变化规律。优选出Fe-4.5%Si合金以及合适的退火工艺参数,系统地研究了退火工艺参数对冷轧板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550-600℃下退火2h可以获得兼具优异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冷轧薄板;冷轧薄板的屈服强度与再结晶分数呈线性关系:Fe-4.5%Si热轧板室温延伸率为16.2%,具有良好的塑性,三点弯曲实验证明Fe-4.5%Si热轧板可以在室温下实现卷曲。采用Fe-4.5%Si合金制备的高强度电工钢板在屈服强度相近情况下铁损P1.0T/400Hz较现有商业产品降低超过20%.(3)研究了热轧板常化处理对Fe-4.5%Si冷轧板退火后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影响,阐明了在轧制过程中和退火过程中组织和织构的演变规律。热轧板经常化处理后,显微组织由“三明治”结构逐渐向全部由粗大的等轴晶晶粒组成过渡,宏观织构类型没有显着变化,以λ纤维织构为主,织构强度出现明显降低。随着热轧板常化温度的升高,冷轧板表层显微组织由窄的变形拉长晶粒向宽的变形拉长晶粒过渡,心部均为宽度为10-70μm变形拉长晶粒:未常化处理热轧板冷轧的薄板宏观织构主要为{112}<110>和{100}<011>,晶粒取向向稳定位向转变程度较高;热轧板常化处理后冷轧的薄板宏观织构主要为{111}<110>和{100}<011]>,并且强度显着低于未经常化处理冷轧的薄板,晶粒取向向稳定位向转变程度低于未经常化处理热轧板冷轧的薄板。退火后,未经常化处理热轧板冷轧的薄板形核位置以晶界为主,新晶粒取向以{111}<112>为主;热轧板1000℃常化处理冷轧的薄板形核位置主要为γ纤维织构内的剪切带,新晶粒取向以{111}<112>为主,有利织构{100}<001>、{114}<481>和{100}<013>含量明显提高。再结晶后期取向为<100>//ND的变形晶粒发生连续再结晶,进一步提高了有利织构的含量。(4)系统分析了不同强度等级时冷轧薄板铁损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将热轧板常化处理后冷轧的薄板与现有商业产品性能进行比较。高强度等级时,冷轧薄板铁损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冷轧薄板拉长变形晶粒的宽度;低强度等级时,冷轧薄板铁损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再结晶晶粒的取向。与现有商业产品HST系列性能进行比较,热轧板1000℃常化处理后冷轧的薄板在强度等级为570MPa级别时,铁损降低超过13%,磁感应强度提高50 mT;当强度等级为780MPa级别时,铁损降低超过25%,磁感应强度降低50 mT。热轧板1000℃常化处理后冷轧的高强度电工钢薄板性能明显优于现有商业产品。(5)通过对现有高Si含量电工钢进行Cu合金化,利用富Cu析出物的共格析出大幅提高冷轧薄板的强度,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高强度电工钢冷轧薄板。冷轧薄板的铁损和屈服强度随着固溶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当固溶温度超过950℃,冷轧薄板的晶粒贯穿厚度方向,屈服强度大幅降低。欠时效和时效峰值的析出物为体心立方结构,与基体完全共格,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富Cu析出物的结构由体心立方结构变为孪晶9R结构、孪晶面心立方结构以及同时具有多种结构的复杂结构。时效峰值富Cu析出物的尺寸只有2-10nm,对磁畴运动的阻碍效果较小,相较于碳氮化合物来说对磁性能的恶化效果很小。采用冷轧薄板屈服强度与铁损的比值(强损比)来对不同强度等级和铁损等级的高强度电工钢性能进行定量评价。通过采用Cu合金化利用富Cu析出物共格析出制备的Fe-4.0%Si-2.0%Cu高强度电工钢冷轧薄板相较于现有的商业化产品具有明显优势,其强损比是现有商业产品强损比的两倍。
崔得位[9](2021)在《高温电涡流传感器感应探头的设计与优化》文中提出航空发动机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和剧烈振动的环境中,容易发生疲劳裂纹和严重磨损,因此对其叶尖间隙和振动幅度等参数的监测十分重要。涡流检测技术具有测量范围大、分辨率和灵敏度高、能在恶劣环境下长期工作的优点,在无损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的电涡流传感器感应探头在高温下存在变形大、电磁特性失效以及品质因数和灵敏度低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主要研究如下:(1)分析了高温下涡流检测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感应探头结构。通过对涡流传感器基本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建立了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推导出探头阻抗与温度、位移的一一映射关系。分析一般探头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原因,根据小尺寸、高电感和高品质因数的要求将感应探头设计为多层平面螺旋结构。采用空气芯作为感应探头的磁芯,解决铁氧体作为磁芯时高温失效和测量精度低的问题,并且根据有限元仿真结果确定了探头线圈的形状和材料。(2)研究了感应探头阻抗特性的影响因素,优化了探头的结构参数并进行实验制作。首先通过COMSOL电磁场仿真分析激励源频率、被测物尺寸和电磁特性对探头阻抗特性的影响规律。然后利用Solid Works和COMSOL建立求解模型进行参数化分析,并且结合遗传算法建立数学优化模型,以提高灵敏度和线性度为目标优化线圈的外径、匝数、线宽和厚度等参数。最后研究LTCC工艺并根据实验测量结果对打孔、丝网印刷和烧结等关键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感应探头实物。测量结果表明:感应探头的结构尺寸满足设计要求,线圈线径误差小于5%,相对位置误差小于10μm,探头整体电气性能优良。(3)根据性能要求搭建实验平台并进行了性能测试。搭建实验平台测试探头的阻抗特性和位移特性,实验平台主要分为信号采集和测试系统,位移控制系统和被测目标三部分。测量频率、被测物尺寸、电磁特性和位移对探头输出阻抗的影响,结果表明探头在低频时显现电感特性,自谐振频率为1.8MHz,在1MHz的工作频率下品质因数为17.65,测量范围可达5mm,阻抗模灵敏度为16.8Ω/mm。搭建高温实验平台,将探头在600℃下放置4h恢复至常温后测量其结构和阻抗参数,与之前结果对比表明探头的结构和电气性能未发生明显改变。在200℃、300℃和500℃的高温下测量探头的阻抗特性,结果显示高温下探头阻抗的变化趋势与常温相同,验证了高温下测量位移的可行性。
张建超[10](2021)在《多杆重载冲压机械机构设计与优化》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全面推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任务愈加迫切,以往形式单一、内容固化的传统高等教育在日新月异的科技环境下已不适用,大学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开展集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于一身的新型教学实验,以系列冲压机械产品为工程设计载体及实验应用背景,将理论研究、设计制造、虚拟仿真以及实验验证融合为一体,设计并开发出关联采集与测试系统的综合性机电一体化实验测试平台,对促使学生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及流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能力极具意义。本文以系列冲压机械实验台中重载压力机为设计研究载体,对其进行主运动构型设计、尺度优化、结构设计与校核;基于多体动力学进行电机-飞轮系统优化设计并对部分构件及机身进行静态结构分析与动态特性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重载机械压力机的设计要求,首先对重载压力机的主运动构型进行了研究,对比不同主运动方案运动特性,最终选取曲柄-三角连杆-肘杆机构,其次为提高其机械利益特性进行构型特性分析,研究了曲轴旋转中心偏置及“错峰设计”对机械利益的影响,以各个运动尺度为自变量,以主运动方案机械利益最大为主要目标,冲压行程内速度波动最小为次要目标,通过ADAMS自带最优化求解器,得到主运动尺度方案。(2)考虑各构件的运动方式,与周围构件的链接方式,参考经验设计及校核理论完成了主运动各构件及机身的结构构型选择、结构设计与校核,主运动机构构件包含曲轴、三角连杆、上下肘杆、滑块,在机身设计中提出了一种以调整工作台高度的方式完成调模动作的新型调模机构,避开以往强度薄弱、强度相对低的螺纹配合,以及床身、底座的设计与校核。(3)基于ADAMS虚拟仿真技术,首先添加理想驱动计算压力机单循环消耗总功,据此初选电机,推导其固有机械特性曲线,建立精确电机动力模块、带轮-带传动模块,求解压力机多刚体系统动力学运动性能,以系统速度波动系数、电机发热能耗、飞轮体积为评价指标,提出一种新型电机-带传动-飞轮系统优化设计方法与流程,解决依靠经验公式粗略计算设计飞轮的问题。(4)考虑多连杆带来过多转动副间隙对机械压力机动力学的影响,采用两状态间隙转动副模型,以非线性弹簧阻尼接触力与库伦摩擦力结合的方式建立虚拟样机动力学模型,分析理想机构与含间隙机构动态特性的差异并提取不同构件对应极端工况时极限载荷,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曲轴、三角连杆、床身关键件进行静强度分析。
二、电磁薄板冲模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磁薄板冲模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Cu-5%Fe合金薄板带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Cu-5%Fe合金的生产制备 |
1.1 熔炼铸造、轧制 |
1.2 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合金的宏观形貌 |
2.2 合金的显微组织 |
2.3 Cu-5%Fe合金薄带的性能 |
2.4 Cu-5%Fe合金薄带的电磁屏蔽性能 |
2.5 Cu-5%Fe合金薄带的其他领域应用 |
3 结论 |
(2)金属板材磁脉冲成形高效高精度数值建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磁脉冲成形工艺研究发展概述 |
1.1.1 基于磁脉冲技术的工艺研究 |
1.1.2 磁脉冲成形数值模拟 |
1.2 新型数值算法研究进展 |
1.2.1 梯度光滑技术 |
1.2.2 断裂力学应用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薄板冲压成形中壳单元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Discrete Shear Gap的三角形板壳单元 |
2.2.1 坐标系 |
2.2.2 壳体单元中的几何关系 |
2.2.3 应力积分格式 |
2.2.4 工程中常用的屈服准则 |
2.2.5 节点内力计算 |
2.3 显式动态计算格式 |
2.4 接触搜索与接触力 |
2.4.1 接触搜索 |
2.4.2 接触力 |
2.5 数值算例 |
2.6 小结 |
第3章 磁脉冲成形工艺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基于非结构网格的电磁场建模 |
3.2.1 电磁场基本方程 |
3.2.2 电涡流问题 |
3.2.3 问题域离散 |
3.2.4 梯度光滑技术 |
3.2.5 时间域离散 |
3.2.6 非线性磁参数处理 |
3.2.7 数值算例 |
3.3 磁脉冲成形数值建模 |
3.3.1 多物理场建模流程 |
3.3.2 磁脉冲成形基本控制方程 |
3.3.3 动态大变形问题 |
3.3.4 率相关本构模型 |
3.3.5 多物理场耦合方案 |
3.3.6 数值算例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实体-壳交互映射理论的磁脉冲成形数值建模 |
4.1 引言 |
4.2 二维轴对称实体-壳交互映射理论 |
4.2.1 基于节点的梯度光滑技术 |
4.2.2 轴对称薄壳基本方程 |
4.2.3 二维轴对称实体-壳映射规则 |
4.2.4 数值算例 |
4.3 三维实体-壳交互映射理论 |
4.3.1 电磁场与结构场模型 |
4.3.2 基于梯度光滑技术的三棱柱单元 |
4.3.3 三棱柱-三角形壳映射规则 |
4.3.4 数值算例 |
4.4 小结 |
第5章 工艺参数分析与磁脉冲辅助冲压成形 |
5.1 引言 |
5.2 磁脉冲成形工艺参数分析 |
5.2.1 放电电压对变形的影响 |
5.2.2 放电频率对变形的影响 |
5.3 磁脉冲辅助冲压成形工艺 |
5.3.1 工作原理与建模方案 |
5.3.2 多物理场信息交互 |
5.3.3 数值算例 |
5.4 小结 |
第6章 成形过程中金属板件破裂预测 |
6.1 引言 |
6.2 脆性材料相场断裂模型 |
6.2.1 线弹性材料相场断裂控制方程 |
6.2.2 基于非协调网格的多边形单元 |
6.2.3 数值算例 |
6.3 弹塑性材料相场断裂模型 |
6.3.1 弹塑性材料相场断裂控制方程 |
6.3.2 基于用户子程序的二次开发 |
6.3.3 数值算例 |
6.4 相场断裂模型在成形过程中的应用 |
6.4.1 基于动态大变形的相场断裂控制方程 |
6.4.2 显-隐式结合的动态裂纹扩展 |
6.4.3 数值算例 |
6.5 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和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主持和参与的研究项目 |
主持项目 |
参与项目 |
学术论文和报告 |
会议论文和报告 |
已发表和录用的期刊论文 |
已投稿的期刊论文 |
致谢 |
(7)4.5wt.%Si无取向电工钢力学性能及磁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无取向电工钢概述 |
1.1.1 无取向电工钢发展现状 |
1.1.2 无取向电工钢分类 |
1.1.3 对无取向电工钢的性能要求 |
1.2 影响无取向电工钢性能的因素 |
1.2.1 化学成分 |
1.2.2 晶粒尺寸 |
1.3 双辊薄带连铸技术制备无取向电工钢 |
1.3.1 双辊薄带连铸工艺概述 |
1.3.2 双辊薄带连铸工艺特点 |
1.3.3 双辊薄带连铸工艺的研究现状 |
1.4 高Si电工钢的制备方法 |
1.5 退火过程对无取向电工钢性能的影响 |
1.5.1 退火过程对无取向电工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1.5.2 退火过程对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 |
1.6 本文选题背景、意义及思路 |
1.6.1 本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6.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 |
2.2 实验材料及制备流程 |
2.2.1 传统轧制工艺 |
2.2.2 双辊薄带连铸工艺 |
2.3 实验过程 |
2.3.1 热处理工艺 |
2.3.2 拉伸实验 |
2.3.3 显微组织及断口观察 |
2.3.4 硬度分析 |
2.3.5 织构分析 |
2.3.6 磁性能 |
第3章 不同退火工艺对常规工艺生产 4.5wt.% Si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3 中间退火对 4.5wt.%Si无取向硅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3.1 铸态钢板和热轧钢板的显微组织 |
3.3.2 中间退火工艺对热轧钢板组织的影响 |
3.3.3 中间退火工艺对热轧钢板微观织构的影响 |
3.3.4 中间退火工艺对热轧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5 中间退火工艺对热轧钢板断口形貌的影响 |
3.4 轧制温度对组织的影响 |
3.5 温轧退火对 4.5wt.%Si无取向硅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5.1 温轧退火时间对温轧钢板显微组织的影响 |
3.5.2 温轧退火时间对温轧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3 温轧退火后钢板磁性能的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退火温度对薄带连铸 4.5wt.% Si电工钢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3 退火时间对双辊薄带连铸无取向硅钢组织影响 |
4.4 退火时间对双辊薄带连铸无取向硅钢力学性能影响 |
4.4.1 退火时间对钢板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2 退火时间对 100℃-200℃下电工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 退火时间对双辊薄带连铸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高强度低铁损电工钢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软磁材料及电工钢 |
2.1.1 软磁材料 |
2.1.2 电工钢 |
2.2 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 |
2.2.1 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概述 |
2.2.2 新能源汽车用驱动电机特点和类型 |
2.2.3 新能源汽车用驱动电机与无取向电工钢片性能之间的关系 |
2.2.4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 |
2.3 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的制备 |
2.3.1 采用固溶强化制备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 |
2.3.2 采用析出强化制备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 |
2.3.3 采用位错强化制备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 |
2.4 电工钢织构研究 |
2.4.1 形变和再结晶织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
2.4.2 织构对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 |
2.5 常化处理提高高强度电工钢性能 |
2.6 研究方案 |
2.6.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2.6.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2.6.3 技术路线 |
3 Fe-(3.0-4.5)%Si冷轧薄板的力学性能和磁性能 |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2 Fe-(3.0-4.5)%Si高硅钢加工过程组织分析 |
3.2.1 铸锭显微组织观察 |
3.2.2 锻坯显微组织观察 |
3.2.3 热轧板显微组织观察 |
3.3 Fe-(3.0-4.5)%Si硅钢片力学性能分析 |
3.3.1 铸锭力学性能分析 |
3.3.2 热轧板力学性能分析 |
3.3.3 Fe-(3.0-4.5)%Si高硅钢冷轧板力学性能分析 |
3.4 Fe-(3.0-4.5)%Si硅钢片磁性能分析 |
3.5 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的工艺窗口 |
3.6 本章小结 |
4 Fe-4.5%Si合金制备高强度电工钢 |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2 Fe-4.5%Si合金的加工性能 |
4.3 Fe-4.5%Si冷轧薄板的力学性能 |
4.4 Fe-4.5%Si冷轧薄板的磁性能 |
4.5 Fe-4.5%Si冷轧薄板的各向异性 |
4.5.1 力学性能各向异性 |
4.5.2 磁性能各向异性 |
4.6 性能比较 |
4.7 再结晶过程中显微组织变化和织构演变 |
4.7.1 显微组织变化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
4.7.2 再结晶过程中的织构演变 |
4.8 冷轧薄板厚度对性能的影响 |
4.8.1 冷轧薄板厚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8.2 冷轧薄板厚度对磁性能的影响 |
4.8.3 再结晶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变化 |
4.8.4 性能比较 |
4.9 本章小结 |
5 常化处理对高强度电工钢性能的影响及织构演变规律研究 |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2 热轧板显微组织变化及织构演变 |
5.3 冷轧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变化及织构演变 |
5.4 热轧板常化处理温度对冷轧板性能的影响 |
5.4.1 热轧板常化处理对冷轧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2 热轧板常化处理对冷轧板磁性能的影响 |
5.4.3 冷轧薄板性能区间及性能比较 |
5.5 冷轧薄板的各向异性 |
5.5.1 力学性能各向异性 |
5.5.2 磁性能各向异性 |
5.6 冷轧薄板性能提升机理研究 |
5.6.1 高强度等级性能提升机理 |
5.6.2 低强度等级性能提升机理 |
5.6.3 退火过程中的织构演变 |
5.7 本章小结 |
6 Fe-4.0%Si合金Cu合金化制备高强度电工钢 |
6.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6.2 固溶温度对力学性能和磁性能影响 |
6.3 时效温度对力学性能影响 |
6.4 冷轧薄板的各向异性 |
6.5 冷轧薄板性能对比与评价 |
6.6 加工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变化及织构演变 |
6.7 时效过程中富Cu析出物观察 |
6.8 时效过程中铁损变化分析 |
6.9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高温电涡流传感器感应探头的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涡流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基于LTCC技术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2 高温下涡流检测原理分析与探头结构设计 |
2.1 涡流检测基本原理 |
2.2 感应探头阻抗与温度、位移的映射关系 |
2.3 感应探头的结构设计 |
2.4 探头线圈形状的确定 |
2.4.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2.4.2 线圈形状的确定 |
2.5 感应探头材料的选择 |
2.5.1 线圈材料的选择 |
2.5.2 探头基底材料的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3 感应探头阻抗特性分析与结构参数优化 |
3.1 感应探头阻抗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3.1.1 激励源对阻抗特性的影响分析 |
3.1.2 被测物尺寸对阻抗特性的影响分析 |
3.1.3 被测物电磁特性对阻抗特性的影响分析 |
3.2 MATLAB遗传算法优化线圈几何参数 |
3.2.1 遗传算法优化流程设计 |
3.2.2 数学优化模型的建立 |
3.2.3 优化结果与分析 |
3.3 单层线圈厚度与总层数的优化 |
3.4 互联通孔和电极结构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感应探头的制作和性能测试 |
4.1 感应探头的制作与关键工艺分析 |
4.1.1 LTCC工艺 |
4.1.2 制作材料及设备 |
4.1.3 感应探头的制作工艺 |
4.2 感应探头结构参数测试 |
4.3 探头阻抗特性测试 |
4.3.1 测试平台搭建 |
4.3.2 频率的影响 |
4.3.3 被测物电磁特性的影响 |
4.3.4 被测物尺寸的影响 |
4.4 探头位移特性测试 |
4.4.1 水平位移测试 |
4.4.2 竖直位移测试 |
4.4.3 接近度测试 |
4.5 探头温度特性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多杆重载冲压机械机构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大型重载压力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 国外重载机械压力机技术现状 |
1.2.2 国内重载机械压力机技术现状 |
1.2.3 重载机械压力机存在的问题 |
1.3 机械系统多体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发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压力机主运动机构构型设计 |
2.1 压力机总体设计要求 |
2.2 压力机机构构型分析与选型 |
2.2.1 曲柄滑块机构 |
2.2.2 曲柄肘杆机构 |
2.2.3 曲柄-三角连杆-肘杆机构 |
2.2.4 主运动机构方案选型 |
2.3 运动构型方案特性分析 |
2.4 机构尺度综合与优化 |
2.4.1 优化设计模型 |
2.4.2 尺度方案分析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3 压力机部件结构设计 |
3.1 曲轴设计 |
3.2 三角连杆与肘杆设计 |
3.2.1 三角连杆设计 |
3.2.2 肘杆设计 |
3.3 导轨与滑块 |
3.3.1 导轨设计 |
3.3.2 滑块设计 |
3.3.3 滑块校核 |
3.4 机身设计 |
3.4.1 床身设计 |
3.4.2 底座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压力机电机-飞轮系统设计 |
4.1 压力机系统动力学分析 |
4.1.1 压力机系统动力学 |
4.1.2 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等效力学模型 |
4.2 电机选型及飞轮设计方案 |
4.3 基于虚拟样机的多体动力学建模 |
4.3.1 压力机主运动机构建模 |
4.3.2 传动机构精细化建模 |
4.3.3 虚拟样机载荷添加 |
4.3.4 异步电机虚拟建模 |
4.4 仿真实验与飞轮结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机构及构件性能仿真分析 |
5.1 含间隙主运动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 |
5.1.1 主运动机构转动副间隙建模 |
5.1.2 间隙接触碰撞力与摩擦力模型 |
5.1.3 动力学仿真结果 |
5.2 构件静强度分析 |
5.2.1 工况分析 |
5.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3 静态结构分析 |
5.3 机身动态特性分析 |
5.3.1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分析 |
5.3.2 机身动态特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电磁薄板冲模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Cu-5%Fe合金薄板带的研制与应用[J]. 周斌,郭创立,孙君鹏,王群,王小军,苟锁,梁建斌,王文斌. 电工材料, 2021(04)
- [2]金属板材磁脉冲成形高效高精度数值建模理论研究[D]. 李射. 湖南大学, 2019
- [3]通用薄板冲模[J]. 朱瑞录. 锻压机械, 1978(05)
- [4]电磁薄板冲模的应用[J]. 三二○厂三十二车间. 模具通讯, 1976(S1)
- [5]电磁薄板冲模的应用[J]. 三二○厂三十二车间. 航空工艺技术, 1976(04)
- [6]电磁薄板冲模的应用[J]. 国营洪都机械厂三十二车间工艺组. 洪都科技, 1975(04)
- [7]4.5wt.%Si无取向电工钢力学性能及磁性能的研究[D]. 苗若楠.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8]高强度低铁损电工钢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D]. 张豹.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9]高温电涡流传感器感应探头的设计与优化[D]. 崔得位.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10]多杆重载冲压机械机构设计与优化[D]. 张建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