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燃机车零件的修复(上)(论文文献综述)
吕崇域[1](1967)在《内燃机车零件的修复(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2Д100柴油机为例,叙述了固定联结件和活动联结件修复的工艺过程,并说明钢化修复优于镀铬。本期报道第一部分,即固定联结件的修复问题;下一期将报道第二部分,即活动联结件的修复等。
陆伟明[2](2018)在《基于激光熔覆技术的活塞再制造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活塞作为柴油机的关键零部件,一直在高温、高压、高负荷的环境中工作,目前柴油机的最大强化系数超过30,最高爆压甚至超过20MPa,活塞强度面临着严峻考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活塞经常发生磨损的失效模式,尤其是工况最恶劣的第一道气环槽位置;当该位置磨损后,燃烧室中的高温高压燃气就好泄露到机体中,不仅降低了燃烧效率,增加了机油消耗,严重的话会使机体内压力升高触发超压保护装置,使柴油机停止工作。在通常情况下,当活塞环槽发生磨损后,根据其价值或报废或修复;修复的方式目前通常做法是电刷镀、电镀或者堆焊。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大,电镀技术将逐步被取消,堆焊由于其热量大会给零件带来热应力,修复工艺复杂且稳定性差。激光熔覆技术由于能力密度高、加工过程清洁无污染等特点在绿色再制造领域备受青睐。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某内燃机失效活塞的分析,包括尺寸测量、化学分析、金相检验等手段,确定该中速机活塞的失效模式为磨损,其失效原因为风沙大导致的磨粒磨损。(2)取与该活塞材料相同的42CrMo试样,利用3大类共11种不同成分的自熔合金粉末进行熔覆试验,通过分析试样的熔覆层及结合层组织、熔覆层表面及结合层硬度,确定了适用于该活塞的熔覆粉末为Fe60。(3)根据活塞环槽窄且较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激光入射角、激光功率、送粉频率、扫描速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2轮共12组试验。采用显微硬度计检测表面硬度以及硬度梯度,看是否满足原设计的硬度层要求;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激光熔覆层的表面组织、内部组织以及与基体结合部位的组织,评价其熔覆质量;采用湿法荧光磁粉探伤机检测熔覆层以及与基体结合部位的裂纹情况,评价激光熔覆的可靠性。最后确定了最优的工艺参数。(4)试制了小批量的产品,验证工程运用的可行性。经过熔覆前处理、熔覆过程控制以及熔覆后的机加工等步骤,试制了16只活塞。通过外观检查、磁粉探伤及三坐标检测、发现13只活塞达到再制造要求,验证了修复工艺的有效性。研究工作表明,激光熔覆技术可用于活塞的批量化再制造,再制造的产品性能可靠,工艺经济、环保。研究成果为类似产品的再制造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林菁菁[3](2019)在《组织资源行动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资源的占有和利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聚焦组织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基础理论已经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学者们对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也经历了从静态资源基础观、动态资源基础观到资源行动观的发展历程。资源行动观是在静态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资源基础观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聚焦组织具体的资源管理过程,强调管理者作为资源行动的主体,其聚焦于资源的行动是组织实现组织资源到组织能力转化的重要桥梁。资源行动的提出一方面为资源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为企业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如何运用资源提升能力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指导。基于资源行动的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我们重新审视企业的资源管理过程,尤其是资源的组织和整合过程,发现在不同的制度情境、组织发展不同阶段和不同的资源情境下组织的资源行动仍然存在诸如特征、演化及作用等需要进一步丰富的研究议题。这些研究议题的展开也能够进一步更加具体的指导企业在不同情境下的资源管理实践,因此,本研究主要关注组织资源行动特征、演化及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三个重要问题,并分别通过三个子研究来进一步详细解答。其一,资源行动研究的基础假设在于管理者是组织资源的独立决策者,但是管理者的资源行动也要受到外部制度情境的影响,在中国制度背景下某些情境中企业的管理者并不是企业资源的独立决策者,政府作为制度的制定者和资源的拥有者往往会介入企业管理者的资源行动,那么,在中国制度情境下政府与企业双主体下的资源行动特征是什么?其二,已有研究大多将资源行动理解为微观的结构化、捆绑和利用,认为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的资源行动主要体现在结构化、捆绑和利用上的差异,本研究在微观资源行动理解基础上将资源行动概念进行了拓展,将资源拼凑和资源协奏等所有企业管理者聚焦于组织资源的行动均可以视为资源行动。那么,从动态演化视角企业发展过程中资源行动的演化路径和机理是什么?其三,在资源行动特征和演化等基础性研究基础上,资源行动作为企业连接组织资源与组织能力的重要纽带,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作用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国情境下资源行动特征、资源行动的演化过程以及资源行动对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由于上述研究问题涉及到了特征归纳、动态演化、具体机理的分析,并不适用于传统的定量研究方法,因此在研究具体开展过程中,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中车集团大连机车、中国一汽、内蒙古北方重工、蒙草生态、深圳宇之光五家案例样本企业,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其一,双主体下资源行动具有“有限制下的多元结构化”“技术约束下的自主资源捆绑”“国家任务与市场需求的双重价值实现”特征。本研究选择了中车集团大连机车、中国一汽、内蒙古北方重工三家典型国有企业,采用纵向多案例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资源行动存在政府主导到企业管理者主导的“双主体”的资源行动;我国制度情境下政治连带动态性导致了“双主体”资源行动的产生;政企双主体的资源行动中表现出“有限制下的多元结构化”“技术约束下的自主资源捆绑”“国家任务与市场需求的双重价值实现”的特征。这一研究结论明确揭示了中国情境下政府—企业“双主体”的资源行动特征。其二,创业企业资源行动会经历“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演化过程。本研究选择了以内蒙古蒙草生态集团公司为样本的纵向单案例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随着组织的成长,资源行动的重心会从任务导向、能力导向到多元产业协同转移,伴随着重心的转移,资源行动会表现出由资源拼凑到资源编排再到资源协奏的演化路径。换言之,资源拼凑和资源协奏分别是创业企业资源行动与外部情境互动匹配的初级和高级阶段。资源行动演化受到制度情境的影响,战略认知是制度情境影响资源行动演化的重要传导中介,而企业家精神、组织能力和对外部机会的把握是驱动资源行动演化的组织情境因素。这一研究结论在内涵拓展基础上明确了资源行动从“拼凑”到“协奏”的演化路径及机理其三,资源行动影响资源限制情境和资源整合情境两种资源情境下技术创新。本研究从资源限制情境下的节俭创新和资源整合情境下的独立产品平台构建入手分析了资源行动在两种资源情境下的两种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分别选择了东方宇之光的纵向单案例研究和大连机车与一汽轿车横向对比案例研究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资源限制情境下节俭创新过程中不同阶段中的资源行动,推动了资源限制情境的突破,实现了节俭创新。资源整合情境下产品平台独立性构建过程中,组织资源行动模式会出现明显差异——多元资源协奏和单一资源拼凑,在产品—市场结构的客观现实下,以我为主的技术战略和多元资源协奏的资源行动模式结合才能实现有效的资源整合,建立独立产品平台。这一研究结论厘清了资源行动在资源限制情境和资源整合情境中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本研究还进一步讨论了上述研究在丰富资源行动研究,拓展技术创新机理研究方面的价值,并对企业管理实践过程中管理者如何开展资源行动提出了管理启示。
黎英武,莫易敏,邹岚,宾胜武[4](1998)在《电刷镀硬Cr工艺研究及其在机车柴油机零部件修复上的应用》文中认为根据东风4B内燃机车16V240ZJB柴油机运用特点,研究了其活塞、往往使得整个零件报废.这样报废实在是可惜.如活塞环槽的磨损、连杆磨损修复的高效刷镀硬Cr工艺设备、工艺配方、工艺流程和镀层后加工工艺并进行了30万公里现场考核实验.从应用结果看,所研究的工艺技术完全能满足该型柴油机活塞、往往使得整个零部件报废.这样报废实是可惜.如活塞环槽的磨损、连杆磨损修复要求,该技术可在全路同类机型和其它机型的活塞、连杆修复以及其它零部件(如曲轴、牵引电机轴)修复上推广使用,为铁路降低成本,提高机车运用效率,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
吕崇域[5](1967)在《内燃机车零件的修复(下)》文中指出本文以2Д100柴油机为例,叙述了固定联结件和活动联结件修复的工艺过程,并说明钢化修复优于镀铬。本刊上期报道了第一部分,即固定联结件的修复问题;本期报道的是第二部分,即活动联结件的修复等。
А.И.Володин,张萍[6](1999)在《柴油机机油中金属添加剂对柴油机零件磨损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机油中金属添加剂对内燃机车用柴油机气缸活塞组零件磨损的影响。对使用M14B2号机油的柴油机与添加了复合添加剂和铜添加剂的机油的柴油机作了比较。通过光谱分析检测了机油中磨损产物的增长速度。还分析了机油中添加剂的存在及其成分对柴油机一些零件磨损速度的影响。
袁毅然,夏灿培[7](2002)在《内燃机车修理工艺中几个问题的讨论》文中研究表明对内燃机车修理工艺中几个专业术语提出了疑问和修改建议 ;对损伤、故障、检验和修理工艺流程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В.Б.Шляпин,张孝仁[8](1993)在《运输技术装备的修复和强化》文中研究说明全面论述前苏联铁路部门机车车辆零件的修复强化工艺的应用现状,重点论述了气热喷涂工艺;指出推广气热喷涂的优点,目前在推行气热喷涂方面所存在的困难和推广不力的主要原因;同时还介绍了铁路领导部门在推行气热喷涂方面应予采取的措施。
申永平,隋义忠,谭成良[9](1997)在《曲轴低温铁合金电镀修复强化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对低温铁合金电镀技术及其应用作了较详细阐述,介绍了低温铁合金电镀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技术特点。对于目前国内采用的低温无刻蚀镀铁和低温铁合金镀铁工艺及其修复镀层的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还对铁合金镀件的试验和曲轴采用低温铁合金电镀修复后装车运行的效果进行了介绍。
В.А.Кузюто,张孝仁[10](1988)在《苏联机车车辆修理的先进经验及采用科学技术进步成就的主要方向》文中指出 铁路运输部门拥有机车车辆大修和配件生产的强大基地。在这些企业中每年修理数千台机车、动车组、客车、数万辆货车和上百台养路机械。总局约有80个专门从事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电力动车和内燃动车、客车、货车和保温车修理的工厂,以及养路机械修理工厂,道岔制造和配件生产工厂。这些工厂的年生产总值为20亿卢布。第12个五年计划对修理部门提出了很重
二、内燃机车零件的修复(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燃机车零件的修复(上)(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激光熔覆技术的活塞再制造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活塞 |
1.1.1 活塞的作用及分类 |
1.1.2 活塞的结构介绍 |
1.2 活塞的失效模式 |
1.2.1 头部失效 |
1.2.2 裙部失效 |
1.2.3 销孔失效 |
1.3 活塞修复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
1.4 激光熔覆再制造技术 |
1.4.1 激光技术特点及应用简介 |
1.4.2 激光熔覆技术简介及研究现状 |
1.4.3 激光熔覆再制造在工程中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5.2 课题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某内燃机活塞的失效分析 |
2.1 失效活塞的背景描述 |
2.2 活塞的制造工艺 |
2.3 活塞失效原因分析 |
2.3.1 尺寸检测分析 |
2.3.2 材料性能分析 |
2.3.3 使用环境分析 |
2.3.4 失效原因推断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激光熔覆粉末优选 |
3.1 激光熔覆及实验设备 |
3.1.1 光纤半导体激光器 |
3.1.2 检验设备 |
3.2 与活塞材料匹配粉末的优选 |
3.2.1 匹配准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试验情况 |
3.2.4 粉末的优选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优选 |
4.1 活塞的修复要求 |
4.2 激光熔覆参数优选 |
4.2.1 试验设计 |
4.2.2 第一轮试验 |
4.2.3 第二轮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活塞的激光熔覆小批量试制 |
5.1 熔覆步骤 |
5.1.1 熔覆前处理 |
5.1.2 熔覆过程控制 |
5.1.3 熔覆后加工 |
5.2 熔覆效果 |
5.2.1 外观检查 |
5.2.2 探伤检测 |
5.2.3 尺寸检测 |
5.3 技术经济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组织资源行动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静态资源基础观 |
2.1.1 资源基础理论的提出 |
2.1.2 资源基础理论的内涵 |
2.1.3 静态资源基础观的缺陷 |
2.2 动态资源基础观 |
2.2.1 外部情境的动态性 |
2.2.2 动态资源基础观的内涵 |
2.2.3 动态资源基础观缺陷 |
2.3 资源行动观 |
2.3.1 资源整合过程动态性下的资源行动观 |
2.3.2 资源行动内涵及影响因素 |
2.3.3 资源行动内涵及拓展 |
2.4 资源行动观与技术创新 |
2.4.1 技术创新影响因素 |
2.4.2 资源行动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2.5 小结 |
3 研究方案 |
3.1 研究框架构建 |
3.2 研究方法 |
3.3 小结 |
4 政府—企业双主体的资源行动特征 |
4.1 问题提出 |
4.2 研究设计 |
4.3 案例描述 |
4.3.1 一汽集团 |
4.3.2 大连机车 |
4.3.3 内蒙古北方重工 |
4.4 中国制度情境下政企“双主体”的资源行动 |
4.5 “双主体”资源行动形成机理 |
4.5.1 政治连带动态性 |
4.5.2 制度逻辑对国有企业政治连带动态性影响 |
4.5.3 政治连带动态性与“双主体”的资源行动 |
4.6 “双主体”资源行动特征 |
4.6.1 “双主体”中政府的资源行动特征 |
4.6.2 “双主体”中企业的资源行动特征 |
4.6.3 “双主体”资源行动特征归纳 |
4.7 小结 |
5 资源行动的动态演化 |
5.1 问题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3 案例描述 |
5.4 资源行动演化路径 |
5.5 资源行动演化机理—制度情境视角 |
5.5.1 制度情境影响因素及其演化 |
5.5.2 制度情境下的因素互动机理 |
5.6 资源行动演化机理——组织情境视角 |
5.6.1 组织情境影响因素及演化 |
5.6.2 组织情境因素互动机理 |
5.7 小结 |
6 资源行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6.1 问题提出 |
6.2 研究设计 |
6.3 资源限制情境下资源行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6.3.1 资源限制情境下的节俭创新 |
6.3.2 案例描述 |
6.3.3 节俭创新下的资源行动 |
6.3.4 资源行动对节俭创新实现的影响机理 |
6.4 资源整合情境下资源行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6.4.1 资源整合情境下的产品平台构建 |
6.4.2 复杂产品平台独立性差异 |
6.4.3 不同平台独立性下资源行动差异 |
6.4.4 资源行动对平台独立性的影响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3 管理意义 |
7.4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电刷镀硬Cr工艺研究及其在机车柴油机零部件修复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高效刷镀硬铬工艺装备和工艺条件 |
2.1 高效刷镀硬铬的工艺装备 |
2.2 高效刷镀硬铬溶液的组成和工艺条件 |
3 东风4B型内燃机车16V240ZJB柴油机活塞、连杆刷镀修复工艺流程 |
3.1 16V240ZJB柴油机活塞刷镀修复工艺流程 |
3.2 16V240ZJB柴油机连杆刷镀修复工艺流程 |
3.3 高效刷镀硬铬工艺故障处理 |
3.3.1 镀层与基体金属结合不好 |
3.3.2 镀层发黑、变粗糙 |
3.3.3 溶液沉积速度慢或镀不上 |
3.3.4 不良刷镀铬层的退除方法 |
4 讨论与结论 |
四、内燃机车零件的修复(上)(论文参考文献)
- [1]内燃机车零件的修复(上)[J]. 吕崇域. 热力机车译丛, 1967(03)
- [2]基于激光熔覆技术的活塞再制造技术的研究[D]. 陆伟明. 江苏大学, 2018(05)
- [3]组织资源行动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D]. 林菁菁.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4]电刷镀硬Cr工艺研究及其在机车柴油机零部件修复上的应用[J]. 黎英武,莫易敏,邹岚,宾胜武. 表面技术, 1998(03)
- [5]内燃机车零件的修复(下)[J]. 吕崇域. 热力机车译丛, 1967(04)
- [6]柴油机机油中金属添加剂对柴油机零件磨损的影响[J]. А.И.Володин,张萍. 国外内燃机车, 1999(03)
- [7]内燃机车修理工艺中几个问题的讨论[J]. 袁毅然,夏灿培. 内燃机车, 2002(03)
- [8]运输技术装备的修复和强化[J]. В.Б.Шляпин,张孝仁. 国外机车车辆工艺, 1993(04)
- [9]曲轴低温铁合金电镀修复强化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J]. 申永平,隋义忠,谭成良. 内燃机车, 1997(04)
- [10]苏联机车车辆修理的先进经验及采用科学技术进步成就的主要方向[J]. В.А.Кузюто,张孝仁. 国外机车车辆工艺, 198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