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金隆[1](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微积分教科书的内容发展与符号传播(1859-1934)》文中研究指明数学符号是数学科学中使用的意义高度概括、形式高度集中的抽象语言。数学符号是在数学概念、公式、命题、推理、逻辑关系等整个数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数学语言。数学符号并不是孤立的传播,往往需要借助教科书这一载体。所以对符号的研究应该始于对教科书内容的发展分析。中国第一部微积分教科书《代微积拾级》于1859年出版,故将本研究的起始时间定为1859年。1859-1906年,共出版二十多部微积分教科书。1906-1934年,也出版了二十部微积分教科书。内容丰富、理论严谨的教科书《高等算学分析》于1934年出版,故将本研究的终止时间定为1934年。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笔者首先通过微积分教科书的研究文章、数学史专着书籍,查询、梳理清末民国微积分教科书的书目。之后通过孔夫子书店、古籍网、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在导师的帮助下,查询、收集、整理、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微积分教科书30余部,从中选取可以代表清末、民国初期、民国中期三个时期的6部微积分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在论文中,对这6部微积分教科书从编写理念、目录、习题设置、名词术语作详细的对比,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微积分教科书内容的发展情况。本论文主要以1859-1934年出版的微积分教科书为基础,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研究:(1)清末—民国微积分教科书内容的发展。选取清末至民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6部微积分教科书,从编写理念、目录、习题设置、名词术语的对比为基础,从编写理念、内容丰富程度、习题难易水平、理论严谨性四个维度分析,呈现微积分清末民初微积分教科书内容的发展情况。(2)以6部微积分教科书中的符号为基础,参考其他微积分教科书,梳理、分析元素符号、运算符号、特殊符号早期国外的传播情况,整理、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国内最早以何等形式出现在微积分教科书中,借此分析中国清末民国时期微积分符号西化历程。通过对微积分内容发展、微积分符号传播的研究,可以丰富微积分传播史。
刘盛利[2](2012)在《中国微积分教科书之研究(1904-1949)》文中认为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并实施《癸卯学制》后,揭开中国教育的新篇章,高等数学教育亦进入新的时代。作为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的微积分教科书建设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新型教育体制下,微积分教科书的编写、出版内容体系的变迁等情况如何?以此为切入点,以文献研究法为主,以比较法、图表法、个案分析法为辅,对中国在1904~~1949年间中文版微积分教科书进行梳理,呈现该时期微积分教科书之发展经纬。首先,论述了选题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拟创新之处。目前,中国关于微积分教科书发展史的研究尚显薄弱,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有的主题比较宽泛,针对性不强;有的从宏观上综述各门教科书的发展情况,而没有详细论述某一门学科教科书的发展过程。本文从宏观上爬梳1904~1949年间中国微积分教科书之沿革,再从微观上分析其内容变化与编写特点。其次,将1904~1949年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阐述每个时间段中国微积分教科书之发展概况及其编写特点。其中1904~1911年以潘慎文(Alvin Pierson Parker,1850~1924)与谢洪赉(1872~1916)合译的《最新微积学教科书》为案例,1912~1922年以匡文涛翻译、根津千治着的《微积分学讲义》为案例,1923~1934年以熊庆来的《高等算学分析》为案例,1935~1949年以李俨的《微积分学初步》为案例,详细分析研究其编排形式、内容特点、名词术语的采用等。最后,以微分与导数、积分、微分中值定理为对象,横向分析研究其在1904~1949年微积分教科书中的发展历程,厘清其在不同时期不同称谓的演变情况。拟创新之处如下:第一,基于第一手资料之研究,以数学史和数学教育史为视角,从宏观上梳理中国1904~1949年间微积分教科书之发展历程,从微观上分析研究每个时间段中国微积分教科书之编写特点。第二,探究中国微积分教科书编写的宗旨、指导思想及其制约因素。厘清中国微积分教科书所蕴含的文化变革与思想方法之完善历程。第三,在纵向梳理微积分教科书之基础上,以微分与导数、微分中值定理及积分为切入点,横向研究其在教科书中之沿革情形,说明这些知识点在叙述上更加严密,在逻辑推理上更加科学。
赵莹[3](2020)在《中美大学微积分教材比较研究 ——以一元微分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意味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已经到了“全面施工、内部装修”的阶段。而微积分作为大学阶段广泛的基础课程,其改革与发展自然对高等教育具有重大影响。“欲善其事、必利其器”,本文旨在通过中美大学微积分教材的比较,深入地了解两本教材的特色与不足,为我国微积分教材在编写和改革上提供一些参考。本文选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来义编着的《微积分》(第三版)(简称“高教3版”)与Hughes-Hallett等人编着的《calculus》(第五版)(简称“Hughes-Hallett 5版”)为研究对象,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对中美两版教材一元微分学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宏观上,比较两版教材在编写体例、版面设计、主要内容、编排顺序、内容广度和内容深度上有何异同点;微观上,比较两版教材所含数学概念和命题在内容安排顺序、导入方式、表征方式、应用上有何异同点,以及两版教材在例习题数量、题型设置和例习题相关性上有何异同?通过比较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高教3版教材以直线式编排为主,并且更重视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与逻辑性,而Hughes-Hallett 5版教材以螺旋式的编排方式为主,更加重视学生的认知水平。(2)在内容广度与内容深度上,高教3版教材呈现“广而深”的特点,Hughes-Hallett 5版教材呈现“精而浅”的特点;(3)高教3版教材概念引入简洁,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要求高,Hughes-Hallett 5版教材概念引入详细,并很好地运用“四规则”进行表述;(4)高教3版教材中的数学命题大多直接给出,Hughes-Hallett 5版教材则注重探究分析;(5)高教3版教材重视命题的逻辑证明,Hughes-Hallett 5版教材则多以合理的解释说明,并以课后习题的形式出现;(6)Hughes-Hallett 5版教材的习题数量居多,且以概念理解、计算和实际操作为主,高教3版教材习题以计算、推理为主;(7)高教3版教材以LPR和GPR居多,IS最少,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Hughes-Hallett5版教材以IS和LPR居多,GPR最少,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
彭思豪[4](2020)在《一个维数无关不等式及其在偏微分方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等式是解决很多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譬如Jensen不等式,Holder不等式,Minkowski不等式,Sobolev不等式等等,在数学分析中起着非常基本的作用。它们尤其是偏微分方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Sobolev不等式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常依赖于欧式空间的维数。在量子场理论中,由于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有无穷多的维度,因此各种维数无关的不等式,譬如对数型Sobolev不等式,显得格外重要和有用。在本文中,作为一个初等的尝试,我们证明在任意的Hilbert空间H中成立如下的不等式:其中λ>-1/2,x,y是H中任意两点,c1,c2是两个仅依赖于γ的正数。我们的不等式来源于人们对p-调和映照正则性的讨论。p-调和映照是调和映照的自然推广,与之相关的Euler-Lagrange方程也是最接近调和映照方程的一类二阶椭圆方程。人们预料p-调和映照与调和映照有着十分相似的性质,并为之做出了很多研究。在Giaquinta-Modica[27]与Acerbi-Fusco[32]的论文中,为了得到从欧式空间到欧式空间的一类p-Laplace类型的非线性泛函的极小元的高阶正则性,他们使用了一致二阶椭圆方程中常见的差商方法。而此方法可行的关键在于p-Laplace类型算子的单调性。为此他们证明了不等式(*)对所有的x,y ∈ Rn成立,其中c1,c2依赖于维数n与γ。注意到他们证明的上述常数c1,c2不仅依赖于γ,还依赖于维数n。因而我们的结果可以看做是对他们的不等式的推广和优化。
张必胜[5](2016)在《《代微积拾级》的主要内容研究》文中提出基于李善兰和伟烈亚力合译着作《代微积拾级》原始文献内容的分析和讨论,为研究19世纪末西方数学传播史提供文献支持。译着的主要内容有解析几何、微分学和积分学。通过内史研究,结果得出解析几何、微分学和积分学是第一次系统地在我国传播,首次从内史角度对其中的解析几何、微分学和积分学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得出《代微积拾级》的翻译出版是在中国传统数学的影响下与对西方数学半符号化的接受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代微积拾级》首次引进了西方分析学的内容体系,并使中国传统数学的发展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李海玲,张玉峰[6](2020)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点”、“线”、“面”、“体”的设计思路及框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教学设计离不开数学学科的特点的分析。从系统论和历史的角度揭示出高等数学知识系统的结构及其思想特征,给出高等数学设计的整体框架;对于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应侧重于某一价值取向进行设计;通过实例分析指出内容的引入点、上下知识的衔接点和数学文化扩展点是教学内容组织与设计的关键;以思想方法为指导揭示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应是理解知识、深化知识和系统知识的有效途径。
刘潇[7](2018)在《从翻译的主体间性析西南财经大学教学大纲英译》文中提出翻译活动中存在作者、译者和读者等不同的主体,各主体之间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翻译的主体间性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所主张的主次关系,转向平等互补关系。教学大纲英译作为中国高校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翻译需求激增。教学大纲英译的过程,将教师(作者)、译者和读者(学生)等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此文本类型的翻译体现出典型的主体间性特征,翻译是否能实现各主体间的有效沟通,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本报告是一篇关于西南财经大学六门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包括:数学分析I、中外文学经典选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数学(下)、一元微积分、统计学)英译的实践报告。该项目受上述课程任课教师委托,在翻译过程中,主要遇到三方面的翻译困难,即名词术语、书名和汉语无主句的英译。笔者从中国高校对外宣传的大背景出发,以主体间性为理论指导,运用观察法和描述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上述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翻译策略。笔者在翻译过程中旨在建立上述各主体间的平等对话,以实现教学大纲内容的有效转换。实践中,笔者针对名词术语英译提出了结合语言语境原则、针对中文书名英译采取了“约定俗成”原则、针对汉语无主句英译采用了补充主语、使用形式主语“it”和使用祈使句等翻译策略。本报告的研究对象仅为西南财经大学六门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的英译,因此所涵盖的大纲量少,还不足以在国内高校教学大纲英译方面具有典型代表性,但本报告总结的翻译方案和翻译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教学大纲英译提供思路。
王宜洁[8](2018)在《数学分析考研重点内容及常见题型》文中研究说明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对数学分析考研的重点内容及常见题型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其所涉及的诸多知识点之间相互关系清晰明了,同时也将数学分析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体现出来,可供学生考研复习数学分析时和教师进行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时参考.
童景光[9](1995)在《关于《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我国高等工业本、专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原则与要求,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作者结合自己十多年来《高等数学》课的教学实践,对传统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闫春雨[10](2008)在《《代微积拾级》的翻译出版及对晚清数学的影响》文中认为清代末期,社会动荡,国力日渐衰微。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飞速发展,近代科学体系全面形成。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逐渐认识到自身的落后,引进西学、西艺已成为爱国有识之士的共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及第二次科学翻译高潮的影响下,大量的西方科学着作传入中国,其中西方数学书籍的大量翻译对中国传统数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传入中国的第一部微积分学着作《代微积拾级》为国人学习西方变量数学拉开了序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有四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大致如下:第一章绪论讨论了晚清的社会背景及第二次科学翻译高潮的出现,通过对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的分析,为后文系统地讨论《代微积拾级》的传入、内容及影响等问题作了铺垫。同时,在介绍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说明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章讨论了李善兰和伟烈亚力翻译《代微积拾级》的情况。通过对译者生平及科学活动的介绍,反映出两位数学家深厚的学术水准及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正是二人的不懈努力,才孕育出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数学译作,而墨海书馆的成立也为《代微积拾级》的翻译、出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三章从《代微积拾级》的底本和版本、主要的数学内容、翻译特点、此书的特点及局限性等几方面作了全面而细致的研究。第四章讨论《代微积拾级》传入之后对中国数学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两个角度作为切入点:一是考察《代微积拾级》翻译、出版之后,对随后出版的微积分学着作的影响,通过对其写作体例及其内容的分析,一方面继承了《代微积拾级》的精髓,同时内容上得到进一步地延伸和发展。二是考察它对中国传统的数学所产生的影响,微积分题目的出现丰富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内容,对当时的数学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两个方面都促使微积分在中国不断发展,使得微积分在中国具有一定的普及程度。
二、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国时期微积分教科书的内容发展与符号传播(1859-193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背景 |
1.2.1 历史背景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2 清末—民国初期微积分教科书内容的发展 |
2.1 编写理念的对比 |
2.2.1 解析几何部分 |
2.2.2 微分部分 |
2.2.3 积分部分 |
2.2.4 其他基础知识——极限与不定式 |
2.2 目录对比 |
2.3 习题设置的对比 |
2.3.1 数量和位置 |
2.3.2 习题类型 |
2.3.3 答案的设置 |
2.3.4 习题的选取和难度分析 |
2.4 名词术语的对比 |
2.4.1 函数部分 |
2.4.2 积分部分 |
2.4.3 微分部分 |
2.4.4 解析几何部分 |
2.5 小结 |
2.5.1 编写理念适宜 |
2.5.2 基本内容增加 |
2.5.3 习题难度提升 |
2.5.4 理论更加严谨 |
3 民国初期-民国中期微积分教科书内容的发展 |
3.1 编写理念比较 |
3.2.1 解析几何部分 |
3.2.2 微分部分 |
3.2.3 积分部分 |
3.2.4 其他主要补充部分——函数和级数 |
3.2 目录对比 |
3.3 习题设置对比 |
3.3.1 数量和位置 |
3.3.2 习题类型和占比 |
3.3.3 答案的设置 |
3.3.4 习题的选取和难度比较 |
3.4 名词术语的对比 |
3.4.1 函数部分 |
3.4.2 积分部分 |
3.4.3 微分部分 |
3.4.4 解析几何部分 |
3.5 小结 |
3.5.1 编写理念适宜 |
3.5.2 基本内容增加 |
3.5.3 习题难度提升 |
3.5.4 理论更加严谨 |
4 微积分符号的西化历程 |
4.1 清末民国6部微积分教科书符号 |
4.2 元素符号(数量符号)的西化过程 |
4.2.1 表示数字的符号 |
4.2.2 表示未知数的符号 |
4.2.3 表示常数的符号 |
4.2.4 表示几何图形的符号 |
4.3 运算符号的西化过程 |
4.3.1 基本四则运算符号 |
4.3.2 其他运算符号 |
4.4 特殊符号的西化过程 |
4.4.1 极限符号 |
4.4.2 函数符号 |
4.4.3 正和负、()、{}、[] |
4.4.4 增量符号 |
4.4.5 无穷符号 |
4.4.6 分数符号 |
5 研究结果与研究展望 |
5.1 研究结果 |
5.1.1 微积分教科书内容发展情况概述 |
5.1.2 微积分符号的西化历程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2)中国微积分教科书之研究(1904-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线装书之研究 |
1.2.2 教科书之研究 |
1.2.3 高等教育之研究 |
1.2.4 思想史之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个案分析法 |
1.3.4 图表法 |
1.4 研究范围与思路 |
1.5 拟创新之处 |
2 清末时期(1904~1911) |
2.1 高等教育概况 |
2.1.1 时代背景 |
2.1.2 清末学制之制定 |
2.2 清末微积分教科书之汇总 |
2.3 案例分析——以《最新微积学教科书》为例 |
2.3.1 《最新微积学教科书》作者及译者简介 |
2.3.2 《最新微积学教科书》内容简介 |
2.3.3 《最新微积学教科书》之特点 |
2.3.4 《最新微积学教科书》之思想体系 |
2.4 小结 |
3 民国初期(1912~1922) |
3.1 背景概况 |
3.1.1 主要教育思潮 |
3.1.2 学制演进 |
3.1.3 中国大学数学系概况 |
3.2 微积分教科书之概述 |
3.3 案例分析——以《微积分学讲义》为例 |
3.3.1 内容概要 |
3.3.2 名词术语 |
3.3.3 特点分析 |
3.4 小结 |
4 民国中期(1923~1934) |
4.1 时代背景 |
4.2 微积分教科书之概述 |
4.3 案例分析——以《高等算学分析》为例 |
4.3.1 作者简介 |
4.3.2 出版背景及内容简介 |
4.3.3 名词术语与数学符号 |
4.3.4 插图配置 |
4.3.5 习题设置 |
4.3.6 特点分析 |
4.4 自编微积分教科书与译本之比较 |
4.4.1 编写目的之比较 |
4.4.2 内容之比较 |
4.4.3 逻辑推理之比较 |
4.5 小结 |
5 民国晚期(1935~1949) |
5.1 时代背景 |
5.2 微积分教科书之概述 |
5.2.1 商务印书馆出版之微积分教科书 |
5.2.2 中华书局出版之微积分教科书 |
5.2.3 其它书局出版之微积分教科书 |
5.3 案例分析——以《微积分学初步》为例 |
5.4 小结 |
6 微积分教科书中部分核心内容之沿革 |
6.1 导数与微分之沿革 |
6.2 积分之沿革 |
6.3 微分中值定理之沿革 |
6.4 小结 |
7 结语 |
7.1 微积分教科书发展之特点 |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张方洁译《奥氏初等微积分学》之目录 |
附录2 周梦麟译《微积分学》之目次 |
附录3 何衍璿,李铭盘,苗文绥合编《微积概要》之目录 |
附录4 孙光远,孙叔平《微积分学》之目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统计 |
致谢 |
(3)中美大学微积分教材比较研究 ——以一元微分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外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现状 |
2.1.1 中外数学教材内容的比较研究现状 |
2.1.2 中外数学内容编写方式的比较研究现状 |
2.1.3 中外数学教材内容难度的比较研究现状 |
2.2 中外微积分教材的比较研究现状 |
2.2.1 中外高中微积分教材的比较研究现状 |
2.2.2 中外大学微积分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2.3 综述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框架 |
3.4 编码系统 |
3.4.1 例习题的编码 |
3.4.2 例习题数量统计的编码 |
3.4.3 习题题型设置的编码 |
3.4.4 例习题相关性的编码 |
第四章 中美教材关于一元微分学内容的宏观比较 |
4.1 教材编写特征 |
4.1.1 编写体例 |
4.1.2 版面设计 |
4.2 内容特征 |
4.2.1 基本信息 |
4.2.2 主要内容 |
4.2.3 编排顺序 |
4.2.4 内容广度 |
4.2.5 内容深度 |
第五章 中美教材关于一元微分学内容的微观比较 |
5.1 概念的引入过程比较 |
5.1.1 “导数”概念的引入过程 |
5.1.2 “微分”概念的引入过程 |
5.1.3 概念引入过程小结 |
5.2 数学命题的引入过程比较 |
5.2.1 “导数运算法则”的引入过程 |
5.2.2 “微分中值定理”的引入过程 |
5.2.3 数学命题引入过程小结 |
5.3 数学问题题的比较 |
5.3.1 例习题数量 |
5.3.2 习题题型设置 |
5.3.3 例习题相关性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与启示 |
6.1.1 教材编写特征的比较研究结论 |
6.1.2 教材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结论 |
6.1.3 两版教材微观方面的比较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改正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一个维数无关不等式及其在偏微分方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主要结果 |
1.2 主要结果在偏微分方程中的应用 |
1.3 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Banach空间微分学简介 |
2.1 多元函数微分学回顾 |
2.2 向量值函数微分学 |
2.3 Banach空间上的微分学 |
第3章 维数无关的不等式 |
3.1 引入 |
3.2 维数无关不等式的证明 |
3.3 推论 |
第4章 p-Laplace型方程的正则性 |
4.1 引入 |
4.2 正则性研究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代微积拾级》的主要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几何学 |
2 微分学 |
3 积分学 |
4 结语 |
(7)从翻译的主体间性析西南财经大学教学大纲英译(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
1.3 Methodology of the Research |
1.4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1.1 Definin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
2.1.2 A Paradigm Shift of Translation Research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subjectivity of Translation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College Syllabus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Preparation beforeTranslation |
3.1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Texts |
3.2 Collection of the Parallel Texts |
3.3 Creation of a Glossary of Terms |
3.4 Collection of Book Title Translation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Noun Term Translation and Linguistic Context |
4.1.1 NounTerm Translation in Syllabus Terms |
4.1.2 Noun Term Translation in Discipline Terms |
4.2 Book Title Translation and the Established Principle |
4.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Zero-subject Sentence |
4.3.1 Subject Supplement |
4.3.2 Supplement of the dummy subject “it” |
4.3.3 Application of “Imperative Sentence”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
5.2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I A glossary of Syllabus Terms |
Appendix Ⅱ A Glossary of Discipline Terms |
Appendix Ⅲ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Ⅳ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数学分析考研重点内容及常见题型(论文提纲范文)
1 一元函数极限 |
2 一元函数的连续性 |
3 一元微分学 |
4 一元函数积分学 |
5 级数 |
6 多元函数微分学 |
7 多元积分学 |
(10)《代微积拾级》的翻译出版及对晚清数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代微积拾级》翻译的社会文化背景 |
1.2 本文的主要任务 |
1.2.1 相关研究情况 |
1.2.2 本文拟要解决的问题 |
1.2.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李善兰、伟烈亚力合译《代微积拾级》 |
2.1 李善兰的生平及其科学活动简介 |
2.1.1 李善兰的生平简介及早期主要数学着作 |
2.1.2 李善兰翻译西方科学着作 |
2.1.3 《则古昔斋算学》的出版及同文馆的数学教育活动 |
2.2 伟烈亚力的生平及其在墨海书馆的科学活动 |
2.2.1 伟烈亚力的生平简介 |
2.2.2 墨海书馆的建立 |
2.3 《代微积拾级》的翻译及出版情况 |
第三章 《代微积拾级》内容分析 |
3.1 《代微积拾级》的底本和版本介绍 |
3.2 《代微积拾级》数学内容介绍 |
3.2.1 序言和凡例 |
3.2.2 目录 |
3.2.3 正文 |
3.2.4 书中的题目 |
3.3 《代微积拾级》的翻译特点及翻译方式 |
3.4 译本科学水准的评注 |
第四章 《代微积拾级》传入之后对中国数学的影响 |
4.1 微积分着作的相继涌现 |
4.1.1 《微积溯源》 |
4.1.2 《西算新法直解》 |
4.1.3 《微积集证》 |
4.1.4 《微积通诠》 |
4.1.5 《微积学》 |
4.1.6 《代微积拾级详草》 |
4.1.7 《叠微分补草》 |
4.1.8 《微积阐详》 |
4.2 微积分知识在晚清算学课艺及考题中的体现 |
4.2.1 龙城书院课艺 |
4.2.2 校士算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代微积拾级》中干支及天地人物、二十八宿的现代意义 |
附录2 《代微积拾级》中符号的现代意义 |
附录3 《代微积拾级》术语翻译表 |
附录4 《代微积拾级》与《微积溯源》内容对照表 |
致谢 |
四、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国时期微积分教科书的内容发展与符号传播(1859-1934)[D]. 王金隆.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1)
- [2]中国微积分教科书之研究(1904-1949)[D]. 刘盛利.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3]中美大学微积分教材比较研究 ——以一元微分学为例[D]. 赵莹.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4]一个维数无关不等式及其在偏微分方程中的应用[D]. 彭思豪. 长江大学, 2020(02)
- [5]《代微积拾级》的主要内容研究[J]. 张必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6]高等数学教学中“点”、“线”、“面”、“体”的设计思路及框架[J]. 李海玲,张玉峰. 潍坊学院学报, 2020(02)
- [7]从翻译的主体间性析西南财经大学教学大纲英译[D]. 刘潇.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2)
- [8]数学分析考研重点内容及常见题型[J]. 王宜洁.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7)
- [9]关于《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J]. 童景光. 株洲工学院学报, 1995(04)
- [10]《代微积拾级》的翻译出版及对晚清数学的影响[D]. 闫春雨. 天津师范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