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与农业携手”和“科学下嫁”的重要现实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福爱[1](1992)在《“教育与农业携手”和“科学下嫁”的重要现实意义》文中提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一指示是当前发展农村经济和改革教育事业的根本指导方针。要贯彻执行好这个根本方针,就必须使农村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就
李晓洁[2](2020)在《唐代婚恋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婚恋是人类必经的过程,爱情、婚姻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主题。特别是《诗经》中的婚恋诗,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然而遗憾的是,学术界对唐代婚恋诗的关注不够,未有成体系的研究成果,对唐代婚恋题材的诗歌研究往往局限在爱情、艳情、宫怨、闺怨等单一角度。唐代婚恋诗是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婚恋题材的作品在唐代可谓是佳篇云集,层出不穷,唐代诗坛的名家都参与了婚恋诗的创作,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婚恋诗。这些婚恋诗反映了唐代婚恋状况和唐人的婚恋观,对于了解唐代社会、历史以及文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唐代婚恋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唐代婚恋诗的搜集整理,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唐代婚恋诗的创作流变、发展状况、基本类别、艺术特色以及与婚姻制度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一系列的挖掘与论述。本文所研究的唐代婚恋诗主要是从彭定求所编的《全唐诗》中挑选的符合的诗作,并加以分析探讨。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余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选题的缘由,其次对唐代婚恋诗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的成果和不足,最后明确本文的研究重点。正文部分由以下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唐前婚恋诗概述。本章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朝的婚恋诗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通过关照唐前婚恋诗发展,追根溯源,一探婚恋诗的写作传统。第二章唐代婚恋制度与文化。本章从制度着眼,考察唐代婚恋制度与文化对婚恋诗歌书写的影响,以代表性的婚恋诗窥探唐代婚恋制度下唐人的婚姻观念、婚姻缔结以及婚姻解除等各方面的社会现象。第三章唐代婚恋诗的发展概况。本章主要从初唐、盛唐、中唐以及晚唐四个唐诗发展的历史阶段,分别梳理不同时期婚恋诗的创作特征。第四章唐代婚恋诗的基本类别。本章从内容的角度对唐代婚恋诗进行分类,将唐代婚恋诗以恋爱和结婚两个阶段分为恋诗与婚诗两大类,恋诗中既包括婚前的恋情也包括婚后的恋情;婚诗中包含嫁娶、赠内、闺怨、弃妇、离婚、悼亡诗,并分析其中婚诗与恋诗的交叉现象。通过对婚恋诗进行分类,了解婚恋诗创作上的内容倾向。第五章唐代婚恋诗的艺术特色。本章从情感表达、意象使用、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四个方面剖析唐代婚恋诗的艺术特色。
赵银书,张泉水,宋怀保[3](1996)在《建设陶研之乡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 农村教育要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人才,这是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搞好农村教育,我们认为,建设陶研之乡,走“教育与农业携手”和“科学下嫁”的路子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孙灵艳[4](2012)在《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界,人们比较关注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乡村教育等思想的研究,而对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认识和评价则稍显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陶行知在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应有的巨大影响和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对诸多教育问题的认识。因此,本文专门研究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其科学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并对这些观点加以分析,以用于指导我国基础教育实施中的科学教育工作。陶行知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明确指出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并深入论述了科学教育的实施方法,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提供了许多实用的经验和借鉴。本文的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论述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萌芽、形成和发展的三个时期。陶行知由最初留学经历接触到科学教育萌生出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想法,到流亡日本有感科学技术发展对国家发展的巨大力量,坚定了提倡科学教育并把科学教育付诸实践的想法。于是,陶行知开始积极推行他的“科学下嫁”运动,并把他的科学教育理论积极运用于其所创办的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二部分是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本部分主要从陶行知科学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对象以及科学教育的实施者五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其中科学教育的内容包括了卫生保健、科学生育、科学方法、科学道德等重要方面;科学教育的方法则包括手脑联盟、重视实验、玩科学的把戏和自造工具等方面。第三部分是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特点。本部分集中概括总结了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特点,即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爱国性、普及科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融创造教育于科学教育之中。第四部分是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思想对于促进我国科学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郭婷,秦雪征[5](2016)在《婚姻匹配、生活满意度和初婚离婚风险——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数据,分析了1949-2010年初婚婚姻匹配模式的变迁,研究了初婚婚姻匹配对生活满意度及离婚风险的影响,从年龄、教育和家庭背景三个维度估计了"婚姻梯度"匹配对生活满意度的不同作用。此外,我们还发现了几个婚育变量对婚姻的不同影响:初婚年龄与生活满意度负相关,与婚姻稳定性呈现"U型"关系;婚前同居对生活满意度没有显着影响,但提高了男性离婚概率;尽管儿子数量与生活满意度负相关,但大幅增强了婚姻稳定性。
赵国权[6](2017)在《社会大变局中的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宋处于轴心后时代的一个社会大变革、大转型期,不仅深刻影响到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态,也辐射到宋人生活的各个领域,更是对处于弱势群体的女子的教育生活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依据社会角色理论,运用大史料观及多学科视角,从自然、家庭、社会三个维度,对两宋女子各类角色的教育生活进行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从中可以看到:在一个趋向理性、开放、包容的社会生活业态下,女子的教育生活亦呈现出多元、向上、自觉、自主之态势,在中国社会生活及教育生活史上可谓独领风骚。如此,其研究既可提升及丰富两宋女子教育理论,又能还原逼近真实的两宋女子教育场景,从中发现教育生活传承的历史轨迹,打通教育史与生活史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拓展女子教育史研究新领域。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及选题缘由,即女子在教育史学中的边缘化、从生活史角度对两宋女子教育再解读、史学研究的生活转向等。对两宋女子教育史料分为文本、非文本两类进行系统梳理,对前辈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回顾分析,大致划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从酝酿走向局部或断续关注、从局部或断续关注通向整体研究、从整体研究迈向纵深研究。第二部分“社会大变局:女子教育生活的催化剂”,以社会大变局必然导致社会生活的吐故纳新为前提,从文化变迁与下移、制度建构与人文关怀、社会生活开放与交融、民族间的交融与冲突等几个方面,来阐释生成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的多元背景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第三部分“作为自然人的女子教育生活”,女子作为自然独立的个体,在其生存过程中必然要学会借助各种资源来满足衣食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与此同时,社会也会对其生存空间及行为予以规范,即通过性别规训、身体塑造以及成年礼等,使之合乎社会公众的角色期待。她们也会通过自身及生活体验,来感悟生死及生命之重。第四部分“作为家庭人的女子教育生活”,女子一生要经过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等多次重要的家庭角色建构。为人女,要接受入则孝父母、出则友爱兄弟姐妹之教,使为“孝女”;为人妻,要接受柔顺、不妒、相夫、守节之教,使为“贤妻”;为人母,要接受如何胎教及教子女识字、读书、交友、择业、为官等,使为“良母”;为人媳,要接受孝公婆、和娣姒、睦邻里及经营家庭产业之教,使为“顺妇”。她们忍辱负重,以其大爱及智慧,极力维系着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第五部分“作为社会人的女子教育生活”,女子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既复杂又不固定,从社会对各种角色期待的共性上,分为五个方面加以解读,即在濡化中施与道德规训、在阅读中涵养知识、在做学中养成生存技艺、在与各层人士交往中丰富社会阅历、在信奉佛道中找寻寄托并超越自我。尤其她们在受教的同时,也在扮演着施教者的角色,以己所学及所能来回报家人和社会。第六部分“回馈大变局:女子教育生活样态与检视”,大变局中的文明理性开国与治国气象,使得女子教育生活也呈现出多元、开放之态势,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教育在生活中漫步,以角色引领生活,旨在学会如何生活;伴随教育生活的时空增温,女子身体从禁锢趋向重塑,读书从内闱步入学堂,交往从家内移到家外,治家从“主内”到“主外”;“母教”在生活中被拓展、被深化,她们敢于担当、以教为乐、捐资助教、爱及家国之壮举,使教育生活得以精彩而完美建构;教育生活的终极呈现便是才女辈出,在诗词、书画、制造、军事、商贸、竞技、说唱乃至科举等领域均有不让须眉者。“结语”部分是对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的历史地位及影响予以定位,主要论点为:一是以两宋史视野来审视女子教育生活,可以看出:两宋理性文明的开国气象所带来的社会生活新业态,直接催生出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的多元、开放、自主之态势,成为两宋社会生活中最具活力的一大场域,也构成两宋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相比较而言,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的同一性远大于差异性;二是以中国史视野来审视女子教育生活,可以看出:两宋女子教育生活上承汉唐多有超越,下启近世,又多为元明清三代所不及,实乃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生活的黄金时代;三是以世界史视野来审视女子教育生活,同样会发现:轴心前时代的文明古国,唯独中国的教育文化没有出现中断而源远流长、绵延至今,也唯独中国两宋时期的女子教育生活在同时代的世界舞台上成为领跑者,因此它不独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华沙[7](2018)在《民国时期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普资源是科学传播的重要载体,是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科普能力建设的基础。民国时期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进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科普事业走向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科普资源和能力建设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成为首要任务。本文以民国时期科普资源为主体,回顾了中国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历程,按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和特点进行了阶段的划分,对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进行分析,试总结民国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效用及不足,为当代科普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借鉴。论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绪论:介绍选题的依据及意义,对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说明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提出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其内涵和外延,说明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及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历史、政治和文化价值。第二至三章:对民国各阶段的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进行系统性研究。一是对科学下嫁时期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研究,主要从科普印刷品资源、科普基地资源、科普活动资源及电子声像资源这四个角度分析民国时期的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其开发利用的效用。二是对科学大众化时期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梳理,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其开发利用情况对社会产生的效用。第四章:总结民国时期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的动因、演变趋势与启示。首先,深入剖析了民国时期中国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的动因、演变趋势;其次,通过对研究阶段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分析,了解民国科普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最紧迫问题以及影响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的诸多因素。最后,总结出民国时期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代启示。研究认为,民国时期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的演变进程和社会需求息息相关。随着民众需求的不断更新,民众对于科学的认识不断改善,整体的科学文化素养有了质的提高,也促使学校教育转变为全民教育,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革新。针对民国科普资源开发利用这一历史进程,批判的吸收相关经验,以当今社会民众需求为基础,推动政府、科学团体、媒介等众多主体全方位合作,提高当代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进度。
韩旭帆[8](2021)在《陶行知推广“科学下嫁”运动及其对当代科学教育的启示》文中指出陶行知是我国着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涉猎广博,堪称综合型的文化伟人。在20世纪30年代,为了传播科学知识,实现民族振兴,陶行知发起了"科学下嫁"运动。文章着重介绍了陶行知开展"科学下嫁"运动的背景、实施途径,并就陶行知在"科学下嫁"运动中具体理念与实践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科学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周洪宇[9](2014)在《陶行知的科学教育实践(下)》文中认为二、创办自然学园,推行"科学下嫁"运动"科学下嫁"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由陶行知发起的一场科学普及运动。该运动既是继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国开展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次科学传播实践活动,又是近现代教育史上首次大范围、多层次的科学教育运动。陶行知以满怀爱国之情和对民族的高度责
刘大伟[10](2013)在《承继与嬗变:陶行知研究的学术谱系》文中提出作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一直以来都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关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诸多学者的推动下,陶行知研究一度成为当时的显学,各类成果不断涌现。但陶研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研究内容重复化、研究成果碎片化、研究队伍分散化等等,这些问题成为了陶行知研究在新世纪进一步深化与发展的桎梏。为了能够帮助后人迅速进入这一研究领域,研究分析前辈学人的思想发展历程,学人群体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对整个陶行知研究学术史分源别派、考镜源流就不仅是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了。在陶行知研究学术发展史上,形成了一批具有相似的学术起源,类似的话语结构与知识体系,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构成的学人共同体。这一学术群体有着明确的研究纲领、旗帜性的引领人物,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学术谱系。这一学术谱系不仅有着传承核心学术理念的功能,而且还会不断地对核心理念加以阐释嬗变,以助于谱系的开枝散叶、开疆拓域。以中国传统治史方法“学案体”,并加以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陶行知研究中形成的学术谱系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达到分源别派、考镜源流的学术史功效,还可以充分了解学术谱系内部学人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历程,特别是在这其中社会结构对学人学术研究产生的重要影响。通过借鉴谱系学、知识社会学等理论分析陶行知研究中出现的学人群体可以发现,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学术素养、知识传承流派以及个人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学人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学术群体。可以说,对陶研学术谱系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术史的功用范围以内,而是深层次的考察了社会对学术、对知识的重要影响。除了绪论与余论以外,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学术谱系的先行理解”,阐释了谱系与学术谱系、学术史与学术谱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纷繁杂乱的陶行知研究学术史中抽丝剥茧,勾勒出陶行知研究中已经形成的谱系群体。第二章“吾爱吾师:‘亲缘’陶研学人群体”,归纳出一批与陶行知有着师徒“亲缘”或历史渊源上有着“亲缘”关系的学人群体,即形成的紧密型“亲缘”学人和松散型“亲缘”学人两个不同群体。通过对“亲缘”学人群体的陶研分析可以发现,紧密型“亲缘”学人虽然有着护师心切的研究心态,但对陶行知研究的推动以及松散型“亲缘”学人的研究都起到了引导性的作用,松散型学人则在此基础上糅合了新的跨学科理论知识,将陶行知研究回归至学术本身。第三章“行是知之始:华东陶研学人共同体”,是一群强调“行”的研究学人群体。他们突出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实观照,强调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来解决现实教育问题,体现出极强的实践取向。华东区域的学人因为文化和地域的原因,注重以综述性研究入手,走向实践性操作,在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之间游走,体现了陶行知研究的时代需求与内在张力。第四章“不要金银只要心:陶研华中学派”,重点研究了陶行知研究中出现的极有影响的师承性学派——华中师范大学陶研学派。通过对这一学派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代学人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一学派中的学人完全是因为被陶行知的个人魅力所感染,强调为研究而研究。此外,由于师承的缘故,三代学人的研究相互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学术血脉联系,突出强调学术的逻辑性,在研究结论上层层递进。在研究方法方面,他们打破了陶行知研究中较为陈旧的研究范式,从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史学、比较史学等多个维度重新阐释了陶行知的历史世界。第五章“丈夫志在探新地:海外陶研学人的个案分析”,具体探讨了海外较有影响力的陶研学人。通过对日本、欧美、港台地区六位学人的个案分析可以发现,海外的陶行知研究由于各国研究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成长路径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同,研究的缘起和结论也不尽相同。日本强调主体性,欧美强调民主性,港台则强调教育思想与宗教思想,这一研究走向体现出了海外陶研的多元化趋势。余论部分,在总结陶研学人谱系的基础上,借助知识社会学的理论进一步分析后指出,之所以形成不同的研究群体、学派,除了谱系学所谓的知识起源这一重要影响因素之外,学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变迁历程,学术场域的内部斗争都成为左右每一位研究者思想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影响因子。借助考察陶行知研究学术谱系这一个案,不仅对陶行知研究史起到了分源别派、考镜源流的作用,也揭示了知识与社会之间的重要内在联系。
二、“教育与农业携手”和“科学下嫁”的重要现实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与农业携手”和“科学下嫁”的重要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唐代婚恋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婚恋诗界定 |
三 学术史回顾 |
四 本文研究重点 |
第一章 唐前婚恋诗概述 |
第一节 先秦婚恋诗 |
一 《诗经》中的婚恋诗 |
二 楚辞中的婚恋诗 |
第二节 两汉婚恋诗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婚恋诗 |
第四节 隋朝婚恋诗 |
第二章 唐代婚恋制度与文化 |
第一节 婚恋观念 |
第二节 婚姻缔结 |
第三节 婚姻解除 |
第三章 唐代婚恋诗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初唐婚恋诗 |
第二节 盛唐婚恋诗 |
第三节 中唐婚恋诗 |
第四节 晚唐婚恋诗 |
第四章 唐代婚恋诗的主题与类别 |
第一节 恋诗 |
一 婚前恋诗 |
二 婚后恋诗 |
第二节 婚诗 |
一 嫁娶诗 |
二 闺怨诗 |
三 赠内诗 |
四 弃妇诗 |
五 离婚诗 |
六 悼亡诗 |
第三节 恋诗与婚诗的交叉 |
一 婚前恋与婚后恋 |
二 婚后夫妻的恋爱 |
三 既有恋爱又有婚 |
第五章 唐代婚恋诗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情感表达真实自然 |
第二节 意象使用丰富贴切 |
一 动物类意象 |
二 植物类意象 |
三 自然类意象 |
四 生活类意象 |
第三节 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
一 巧用典故 |
二 穿插回忆 |
三 合理想象 |
四 生动比喻 |
第四节 艺术风格深挚温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唐代婚恋诗歌选编 |
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致谢 |
(4)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1.3.3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2.1 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萌芽时期(1921年—1930年) |
2.2 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形成时期(1931年—1938年) |
2.3 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成熟时期(1939年—1946年) |
第三章 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明确的科学教育的目的 |
3.2 丰富的科学教育内容 |
3.2.1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尤重自然科学 |
3.2.2 卫生保健 |
3.2.3 科学生育 |
3.2.4 科学方法 |
3.2.5 科学道德 |
3.3 科学教育的对象 |
3.4 科学教育的方法 |
3.4.1 手脑联盟 |
3.4.2 重视实验,玩科学把戏 |
3.4.3 自造工具 |
3.5 科学教育的实施者 |
第四章 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特点 |
4.1 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爱国性 |
4.2 普及科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4.3 融创造教育于科学教育之中 |
第五章 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
5.1 科学教育应具备科学的精神 |
5.2 科学教育要从儿童抓起 |
5.3 提高教师自身科学素质,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 |
5.4 普及大众科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婚姻匹配、生活满意度和初婚离婚风险——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数据与变量 |
(一) 数据处理 |
(二) 变量描述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婚姻匹配模式变迁 |
四计量模型和实证结果 |
(一) 初婚婚姻匹配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
(二) 初婚婚姻匹配对离婚概率的影响 |
五结论 |
(6)社会大变局中的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理论、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会大变局:女子教育生活的催化剂 |
一、文化变迁与下移:从重文到重女教 |
(一) “重文”之策促成劝学兴教态势 |
(二) 书籍印刷促使文化普及与下移 |
(三) 学术论争促动社会对女教的特别关注 |
二、制度建构与人文关怀:从意识觉醒到独自维权 |
(一) 对婚姻的自主与自决 |
(二) 对财产的拥有和支配 |
(三) 可独为一户之主 |
(四) 用法律申诉维权 |
(五) 社会对女子的救助 |
三、社会生活的变迁:从角色固化到重塑 |
(一) 生活空间的开放与自我 |
(二) 女子生活中的角色趋向多元 |
四、民族间的交融与冲突:从忠君到生成爱国情怀 |
(一) 交融中的文化包容与生活 |
(二) 冲突中的女子爱国情怀 |
第二章 作为自然人的女子教育生活 |
一、性别之教:予以性别规训与认同 |
二、饮食之教:形成习惯及自觉 |
三、佩饰之教:传统与时尚交汇 |
四、强身之教:从戏玩到竞技 |
五、“成人”之教:“笄礼”与“乞巧” |
六、生死之悟:求生与释然 |
第三章 作为家庭人的女子教育生活 |
一、为人女之教:立身处世做“孝女” |
(一) 入则孝父母 |
(二) 出则友兄弟姊妹 |
(三) 及笄婚姻第一课 |
二、为人妻之教:柔顺事夫做“贤妻” |
(一) 妻以“柔顺”为美 |
(二) 妻以“不妒”为德 |
(三) 妻以“相夫”为功 |
(四) 夫亡守节或可再嫁 |
三、为人母之教:养育子女做“良母” |
(一) 孕育中的祈愿 |
(二) 对新生命的呵护 |
(三) 生活中的倾心教导 |
四、为人媳之教:孝公婆勤理家使为“顺媳” |
(一) 事公婆如事父母 |
(二) 谦顺于叔妹及娣姒 |
(三) 以和、义睦族邻 |
(四) 以法度、智慧经家理业 |
第四章 作为社会人的女子教育生活 |
一、道德规训:在濡化中成人 |
(一) 社会意志的表达 |
(二) 家庭中的熏陶 |
(三) 生活中的自觉践行 |
二、知识涵养:在阅读中沉淀 |
(一) 走进阅读 |
(二) 时时乃至终身阅读 |
(三) 经史百科无不涉足 |
(四) 让阅读改变自我 |
三、生存技艺:在做学中养成 |
(一) 桑蚕织紝之教 |
(二) 诗词书画歌舞之教 |
(三) 雇工及经营技能之教 |
四、社会阅历:在交游中丰富 |
(一) 士庶女子之交游 |
(二) 风尘女子之交游 |
五、宗教信仰:在修行中超越自我 |
(一) 奉佛事佛之教 |
(二) 崇道修道之教 |
第五章 回应大变局:女子教育生活样态与检视 |
一、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书写女子教育的“本真” |
(一) 教育在生活中漫步 |
(二) 以角色引领教育生活 |
(三) 旨在学会生活 |
二、教育生活的时空增温:传承中的开放与时尚 |
(一) 身体从禁锢趋向重塑 |
(二) 读书从内闱步入学堂 |
(三) 交往从家内移到家外 |
(四) 治家从“主内”到“主外” |
三、“母教”在生活中拓展与深化:教育生活的完美建构 |
(一) 敢于担当 |
(二) 以教为乐 |
(三) 捐资助教 |
(四) 爱及家国 |
四、巾帼不让须眉:女子教育生活的终极呈现 |
(一) 善诗词多成一家 |
(二) 工书画有章有法 |
(三) 懂技术造福闾里 |
(四) 知军事保家卫国 |
(五) 应科举惊动朝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民国时期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立论依据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途径与进程 |
第一节 科普资源的内涵、外延及其特征 |
一、科普资源的内涵界定 |
二、科普资源的外延 |
第二节 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价值 |
第三节 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 |
一、创办科普读物 |
二、兴办科普场地 |
三、培养科普人才 |
第四节 民国科普发展历史进程 |
一、科学下嫁时期科普发展概述(1912—1932年) |
二、科学大众化时期科普发展概述(1932—1949年) |
第二章 科学下嫁时期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1912—1932年) |
第一节 科学下嫁时期科普事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实业救国与科学救国的历史诉求 |
二、开启民智与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 |
三、科学下嫁运动的影响和推动 |
第二节 科学下嫁时期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路径 |
一、印刷品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二、科普基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三、科普活动资源的开发利用 |
四、广播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三节 科学下嫁时期科普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及其社会效益 |
一、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机制分析 |
二、科学下嫁时期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社会效用 |
第三章 科学大众化时期科普资源开发利用(1932—1949年) |
第一节 科学大众化时期科普事业发展的社会背景 |
一、民族危机与科学救国 |
二、科学家社会角色意识觉醒 |
三、科学大众化亟待重视 |
第二节 科学大众化时期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路径 |
一、科普印刷品资源的开发利用 |
二、科普基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三、科普活动资源的开发利用 |
四、电影科普资源 |
第三节 科学大众化时期科普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及其社会效益 |
一、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机制分析 |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社会效用 |
第四章 民国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的演变趋势存在问题与启示 |
第一节 民国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的演变趋势 |
一、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理念不断创新 |
二、科普资源开发数量和类别稳步增加 |
三、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效用不断提升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科普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一、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社会投入不足 |
二、科普资源有效利用程度不高 |
三、科普资源与公众需求联系不够紧密 |
第三节 民国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历史启示 |
一、加强对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顶层设计 |
二、推动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创新 |
三、注重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人才培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陶行知推广“科学下嫁”运动及其对当代科学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陶行知开展“科学下嫁”运动的途径 |
(一)创办学校,普及科学知识 |
(二)组织专家,编写科普着作 |
(三)创新形式,传播科学真理 |
三、陶行知发起的“科学下嫁”运动基本特点 |
(一)爱国性 |
(二)民众性 |
(三)实践性 |
(四)创造性 |
(五)普及性 |
三、陶行知发起的“科学下嫁”运动对我国开展科学教育的启示 |
(一)重视科学教育,建设教育强国 |
(二)改进方式方法,培养创新人才 |
(三)发挥民众力量,深化科学普及 |
(10)承继与嬗变:陶行知研究的学术谱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一) 将人置于历史的中心 |
(二) 梳理出陶研主流思想 |
三、研究现状 |
(一) 学术史研究现状 |
(二) 陶行知研究学术史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学术谱系的先行理解 |
一、概念与方法 |
(一) 谱系与学术谱系 |
(二) 口述与叙事 |
二、视域与体系 |
(一) 当代学术何以成史 |
(二) 学术史·学术谱系·学人 |
三、脉络与谱系 |
(一) 陶研历史脉络 |
(二) 陶研谱系鸟瞰 |
第二章 吾爱吾师:“亲缘”陶研学人群体 |
一、紧密型“亲缘”陶研学人 |
(一) 刘季平 |
(二) 方与严 |
(三) 张劲夫与张健 |
(四) 戴伯韬 |
(五) 方明 |
(六) 戴自俺 |
(七) 王琳 |
(八) 胡晓风 |
二、松散型“亲缘”陶研学人 |
(一) 郭笙与储朝晖 |
(二) 朱小蔓、杨东平、梅汝莉与姚文忠 |
(三) 晓庄学人的研究贡献 |
三、“亲缘”学人的思想传承 |
第三章 行是知之始:华东陶研学人共同体 |
一、开拓期华东学人 |
(一) 张文郁与张癸 |
(二) 胡国枢 |
(三) 童富勇 |
二、探索期华东学人 |
(一) 金林祥 |
(二) 金门弟子的贡献 |
三、华东学人共同体的思想流变 |
第四章 不要金银只要心:陶研华中学派 |
一、革故与鼎新:第一代华中陶研学人 |
(一) 董宝良 |
(二) 章开沅与唐文权 |
(三) 夏德清 |
二、形塑与再造:第二代华中陶研学人 |
(一) 周洪宇 |
(二) 余子侠 |
(三) 喻本伐 |
(四) 熊贤君 |
三、启新与拓域:第三代华中陶研学人 |
(一) 胡志坚 |
(二) 蔡幸福 |
(三) 陈竞蓉等人的贡献 |
四、华中学派的学术传承 |
第五章 丈夫志在探新地:海外陶研学人的个案分析 |
一、日本:斋藤秋男与牧野笃 |
(一) 斋藤秋男 |
(二) 牧野笃 |
二、港台:何荣汉与曹常仁 |
(一) 何荣汉 |
(二) 曹常仁 |
三、欧美:黄冬与姚渝生 |
(一) 黄冬 |
(二) 姚渝生 |
四、海外群体的特点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四、“教育与农业携手”和“科学下嫁”的重要现实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与农业携手”和“科学下嫁”的重要现实意义[A]. 张福爱. 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 1992
- [2]唐代婚恋诗研究[D]. 李晓洁.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建设陶研之乡的思考[A]. 赵银书,张泉水,宋怀保. 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 1996
- [4]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研究[D]. 孙灵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2)
- [5]婚姻匹配、生活满意度和初婚离婚风险——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研究[J]. 郭婷,秦雪征. 劳动经济研究, 2016(06)
- [6]社会大变局中的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研究[D]. 赵国权.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7]民国时期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 华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8]陶行知推广“科学下嫁”运动及其对当代科学教育的启示[J]. 韩旭帆. 生活教育, 2021(09)
- [9]陶行知的科学教育实践(下)[J]. 周洪宇. 生活教育, 2014(15)
- [10]承继与嬗变:陶行知研究的学术谱系[D]. 刘大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