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哺育大熊猫幼仔的重大突破(论文文献综述)
严旬[1](2005)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我国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从全面分析大熊猫保护工作和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情况入手,评述了目前已建5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现状、经验和问题,阐明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实地调查和收集材料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理论探讨和对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空缺分析,提出了我国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实施方案。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总结了多年来我国在大熊猫保护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目前四川、陕西和甘肃省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596只,与20世纪80年末相比,分布范围有所扩大,栖息地状况有所改善,种群数量有所增长。人工圈养种群大熊猫数量为163只。在评述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方面,本研究总结了保护区发展历史和建设进程,并详细分析自然保护区对大熊猫种群数量和栖息地保护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对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结构功能、走廊带作用和管理方式进行了综合评价。在管理模式方面,归纳总结出四川卧龙等7个能体现我国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水平的代表,并提出理想化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块。2、通过对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进行空缺分析,从保护区的结构、布局和面积适宜性、竹子问题、保护区周边社区和保护区建设管理能力等多个方面评述我国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立后给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保护带来的益处,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分析表明,全国5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有21%的保护区基本建设和管护站点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管理机构在开展大熊猫保护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43%的保护区由于缺乏建设和管理资金,很多正常工作只能一般性开展;仍有36%的自然保护区属于刚刚建立,许多工作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得到国家、省市和地方政府的支持。3、根据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目前的现状,本研究在理论上提出两个新的观点:(1)提出“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带”概念。它既有“面”的特征,由多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连成更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群;也有“网”的特征,经数条大熊猫走廊带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连接后形成更复杂的保护区网络,体现出保护的整体效应。这些“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带”形成后将会使群带中的大熊猫种群稳定,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得到充分体现,能够抵御外界更大的冲击和破坏。(2)把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带看作是一种大的保护管理单元。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带内可划出“严格保护区”、“科研区”、“经营区”和“游憩区”,并且建议“严格保护区”的面积应当占整个群带面积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二。4、从全国高度提出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发展和建设总体思路是:以完整保护
廖鸣娟[2](2003)在《大熊猫等濒危动物FSH/LH和GH/GHR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物尤其是拯救濒危野生动物,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圈养人工繁殖,是移地保护濒危动物,增加动物种群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圈养条件下,多数濒危动物繁殖率都较低,严重阻碍移地保护的进程。特别是大熊猫,其生殖能力和育幼能力高度特化,生殖率和幼仔存活率低已成为目前圈养繁殖面临的两大急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生殖率低与生殖轴系中的各种激素内分泌失调,尤其是促性腺激素(FSH和LH)分泌不足有关。幼仔存活率低则与出生幼仔先天发育不全,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关。至今关于大熊猫生殖力和幼仔存活率低的分子基础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针对以大熊猫为主的濒危动物繁殖率低的两大主要问题,以大熊猫、小熊猫和东北虎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在动物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促性腺激素(FSH/LH)、生长激素及其受体(GH/GHR)的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研究,并探讨了今后生物工程生产大熊猫等濒危动物FSH/LH和GH用于人工繁殖实践的意义和可能性。主要结果如下: 1.利用RT-PCR技术从垂体组织扩增出大熊猫促性腺激素α、FSHβ和LHβ亚基编码区序列,它们分别编码120、129和141氨基酸的前体蛋白质,预测的分子量分别为13.6kD,14.6kD和15kD。同源性分析表明三个亚基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人、猪、牛、鼠和羊的序列高度同源(>74%)。对位比较发现大熊猫序列也具有明显的氨基酸特异性,这些氨基酸是否会影响大熊猫FSH及LH的分子构型进而影响其功能、或最终引起大熊猫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障碍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α分别与pcDNA/FSHβ和pcDNA/LHβ共转染COS7细胞,进行瞬时表达。RT-PCR检测,表明三个亚基基因在COS7细胞中得到正常转录。体外生物学活性分析表明,表达的FSH和LH的培养液能有效刺激大鼠睾丸Sertoli和Leydig’s细胞产生雌二醇和睾酮,证实COS7表达的FSH和LH已被正确地装配和糖基化修饰,能从COS7细胞有效分泌,且具有天然FSH和LH相似的生物学活性。此结果为将来利用CHO细胞稳定表达获得大熊猫重组FSH和LH,并将它们应用于大熊猫人工繁殖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3.构建大熊猫α,FSHβ和LHβ亚基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α,pGEX-FSHβ和pGEX-LHβ,IPTG诱导后在BL21宿主菌中得到高效融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GST-α,GST-FSHβ和GST-LHβ的分子量分别约为36kD、38kD和41kD,并以不溶的包涵体形式存在于细胞中。无法直接用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和层析柱纯化。为了在变性条件下亲和层析纯化表达蛋白,本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试验分别SM尿素和o.IM NaOH为溶剂,对溶解融合蛋白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尿素溶解的融合蛋白不能进一步纯化,而0.IM NaoH溶解的蛋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纯化。表明经0.IMNaoH溶解的融合蛋白能重折叠,从而能与层析柱上琼脂糖树脂结合而得到纯化,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4.克隆并测序小熊猫Q和LHp亚基的编码区序列,相似于大熊猫序列,它们也编码120和141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预测的分子量分别为13.skD和巧.IkD,两种动物LH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5%以上。根据小熊猫、大熊猫与其它10种代表性哺乳动物的序列构建的分子进化树,与传统的物种分类地位基本吻合;但a亚基基因分析表明,小熊猫和后兽亚纲分枝具有基因同源性与物种分类地位极不相符现象,推测哺乳动物尤其是后兽亚纲有袋类Q亚基的进化速度十分缓慢,其序列可能与哺乳动物的祖先Q亚基基因非常接近。本试验绘制的进化树也不支持“小熊猫与大熊猫归于同一科”的观点,从而为解决大、小熊猫的分类地位问题提供了又一分子生物学依据。5.与多数哺乳类动物相似,克隆的东北虎。、FsHp亚基的开放阅读框为363bp和393bp,编码120和129个氨基酸的蛋白,分子量为13.5山和14.7山。但LH旦亚基序列具明显特异性,编码142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在信号肤部分比其它物种多一个Leu,其预测分子量为巧.1叨。在核昔酸和氨基酸水平,东北虎三个亚基序列与其它物种相应序列也具有较高的同源性(64.7一96.6%)。6.FSH和LH在畜牧业生产中被广泛用于促发情和排卵,目前己在大熊猫、东北虎等濒危动物人工繁殖中得到试用,但是效果普遍较差,其原因不甚清楚,可能与所用异源激素的异质性有关,使用高同源性激素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本试验比较了克隆的大熊猫、东北虎及小熊猫FSH或LH亚基与人、鼠、羊、牛和猪哺乳动物相应序列,发现三个物种序列都与猪的序列具有最高的同源性,提示猪促性腺激素可能是大熊猫、东北虎和小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应用中外源性异种激素的最佳选择。7.克隆和分析了进化上较保守,并在生长发育、生殖和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熊猫GH栩届H)和GHR伽届HR)基因。结果显示,月届H cDNA编码26氨基酸的信号肤和190氨基酸的成熟肤。月届HR则编码638氨基酸的前体蛋白,由18氨基酸信号肤和620氨基酸成熟肤组成。同源性比较发现,大熊猫GH和GHR的核昔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己报道哺乳动物相应序
薛宁[3](2002)在《亲爱的读者》文中提出这里是我们与读着沟通的桥梁您的建议,《中国青年》愿意听您的想法对《中国青年》很重要假如您有话想对《中国青年》说,请来信
黄炎,张贵权,张和民[4](2001)在《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繁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圈养种群的研究 ,总结了圈养大熊猫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繁殖场现圈养了大熊猫 4 2只 ,雄性 18只 ,雌性 2 4只 .0~ 1岁的 11只 ,2~ 4岁的 12只 ,5~ 10岁的 8只 ,11~ 15岁的 7只 ,16岁以上的 4只 .育龄雌性大熊猫 11只 ,有生育史的 9只 ,育龄雄性大熊猫 6只 ,4只能进行自然交配 ,2只可供采精 .从 1986~ 2 0 0 0年 ,共繁殖大熊猫 3 3胎 ,5 0仔 ,存活 1岁以上的3 6只 ,存活率为 72 %,其中单胎 17胎 ( 5 1 5 %) ,双胞胎 15胎 ( 4 5 5 %) ,三胞胎 1胎 ( 3 %) .大熊猫是季节性繁殖的动物 ,每年春季 3~ 4月发情交配 ,8月 ( 3 0 49%)和 9月 ( 4 8 88%)产仔 ,每胎平均产仔 1 5只 ,圈养繁殖大熊猫的雌雄比为 1 1∶1.大熊猫的妊娠期和幼仔的初生体重变化很大 ,妊娠期平均是 13 7 4± 19 3d ,初生幼兽的体重平均为14 2 6± 3 9 4g(N =13 ) ,最轻的只有 5 3 5g ,最重的 2 16g .即使是同一双胞胎 ,两仔的体重也有很大差异 ,1999年 8月2日大熊猫白雪产一双胞胎 ,两仔的体重分别为 5 3 5g和 15 0g ,相差近 3倍 .性成熟的年龄 ,雌性是 5 7± 1 1岁 ,雄性是 5 8± 0 5 8岁 .
何业恒[5](1998)在《大熊猫的兴衰》文中提出大熊猫的濒危,已引起国内外普遍的关注。对于濒危的开始时间以及濒危的主要原因,目前看法还很不一致。作者认为距今7000多年前,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特别是近200多年来,由于中国人口的迅猛发展,才使大熊猫逐渐濒危。
胡细连[6](2005)在《大熊猫等濒危动物IGF-Ⅰ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组织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物尤其是拯救濒危野生动物,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圈养人工繁殖,是保护濒危动物,增加动物种群数量的重要方法。但在圈养条件下,多数濒危动物繁殖率及幼仔存活率都较低,严重影响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特别是大熊猫,其生殖能力和育幼能力高度特化,生殖率和幼仔存活率低已成为目前圈养繁殖面临的两大急待解决的问题。 大熊猫幼仔存活率低则与出生幼仔先天发育不全,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或是缺少母乳哺育相关。至今关于大熊猫生殖力和幼仔存活率低的分子基础的探索性报道非常少。因此,本研究针对以大熊猫幼仔存活率低、大熊猫成体繁殖率低的主要问题,以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和东北虎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在动物幼仔生长发育和成体繁殖、泌乳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纯化及组织分布的研究,并探讨了今后生物工程生产大熊猫等濒危动物IGF-Ⅰ,用于提高野生动物幼仔的成活率、成体繁殖能力的实践的意义和可能性。主要结果如下: 1.利用RT-PCR技术从大熊猫和小熊猫的肝脏组织分别扩增出大熊猫及小熊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的编码区序列,这两个序列均编码153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质,预测的分子量为17kD。同源性分析表明IGF-Ⅰ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人、牛、马、羊、鼠等哺乳动物的序列高度同源(>78%)。对位比较发现大熊猫的信号肽和延伸肽序列也具有氨基酸特异性,这些氨基酸是否会影响大熊猫IGF-Ⅰ分子的构型、成熟加工进而影响其功能、或最终引起大熊猫生长发育或繁殖的障碍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在所有被比较的物种中,小熊猫与大熊猫序列同源性最高。在氨基酸序列上仅有一个氨基酸的差异。利用IGF-Ⅰ基因构建的进化树上,大熊猫和小熊猫此基因的同源性达到95%,并且显示小熊猫与大熊猫的亲缘关系与其它哺乳动物相比要近的多,为大熊猫及小熊猫的分类学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依据,但这样的结果也许与IGF-Ⅰ在物种间的高度保守性有关,我们认为,对于大小熊猫是否同属一科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赵良冶[7](2011)在《震不垮的熊猫家园》文中研究说明5·12汶川大地震,不仅于人,于大熊猫,同样浩劫大难。地震肆虐处,恰是中国大熊猫主要栖息区。全世界关心大熊猫命运,关注大熊猫残破的家园。大灾显大爱。3年时间,大熊猫科研人员、保护区职工和普通民众,共同谱写出一曲人与自然的和谐乐
张化贤,王德俊,邱贤猛,何延美,汤纯香,陈猛[8](1994)在《人工哺育大熊猫幼仔160天死亡的病理学观察》文中指出人工哺育大熊猫幼仔160天死亡的病理学观察张化贤,王德俊(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雅安625014)邱贤猛,何延美,汤纯香,陈猛(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1991─1992年在大熊猫繁殖研究协作组专家的努力下,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区人工哺育未吃初乳的...
刘维新,张和明[9](1992)在《哺育大熊猫幼仔的重大突破》文中认为 圈养环境下,大熊猫幼兽的死亡率高达71.3%,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一胎产二仔者往往有一仔被母兽遗弃不能存活.因此,将母兽无力哺育或遗弃的那些初生幼兽人工育活,可以大幅度提高圈养环境中大熊猫幼兽的存活率,对于圈养种群的衍繁乃至该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几年来国内外对人工哺育初生大熊猫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华盛顿动物园与墨西哥动物园合作先后于1985年和1987年人工哺
谭志[10](2004)在《野外放归大熊猫和圈养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工作采用常规细菌培养和鉴定方法对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1只放归亚成体大熊猫(祥祥)和3只圈养亚成体大熊猫(福福、林阳、林蕙)肠道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鉴定出14种菌种。它们分别是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变形杆菌(Proteus)、沙门氏菌(Salmonella)、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p.)、芽孢杆菌(Bacillus sp.)、酵母菌(Yeasts)、乳杆菌(Lactobacillus)、类杆菌(Bacteroide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小韦荣氏球菌(Veillonella parvula),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 实验结果表明,圈养大熊猫和放归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中优势菌群为肠杆菌,肠球菌和乳杆菌,其中埃希氏大肠杆菌的检出率最高,为100%,其次是粪链球菌、乳杆菌及产气肠杆菌,检出率分别为97.2%、88.9%及72%。其它细菌的检出率较低,依次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葡萄球菌、芽孢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酵母菌、双歧杆菌、空肠弯曲杆菌、小韦荣氏球菌、类杆菌。 在采样期间,圈养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发生的变化不大。与圈养大熊猫相比,放归大熊猫在放归一周后,肠道正常菌群中优势菌群仍为肠杆菌(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肠球菌(粪链球菌)和乳杆菌,但细菌数量即开始发生了一定变化,表现在肠球菌数量明显增加,乳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肠杆菌数量有轻微减少,到采样后期,肠球菌数量超过肠杆菌;另外,放归大熊猫粪样中芽抱杆菌和酵母菌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0%和40%。 上述结果表明,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后,其食物结构由营养丰富的精饲料变成营养成分贫乏的竹子,微生态学研究表明,食物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时,肠道微生态平衡会发生生理性波动,在大熊猫以高纤维性的竹子为主食后,肠球菌增多,有利于在厌氧环境下肠球菌对纤维性食物的分解和利用。放归大熊猫粪样中芽抱杆菌和酵母菌等过路菌的检出率较高,这可能与圈养时卫生条件较好而放归时野外卫生条件较差有关。 本工作为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启动的大熊猫野外放归工程提供了放归大熊猫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也为放归前后大熊猫饲料的合理搭配等措施,使放归大熊猫能顺利度过食物结构转换期,提高存活率提供了科学依据。关键词:野外放归大熊猫;圈养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分类鉴定
二、哺育大熊猫幼仔的重大突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哺育大熊猫幼仔的重大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1)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 |
1.3 文章组织结构 |
2 研究综述 |
2.1 大熊猫的特征 |
2.2 大熊猫的保护 |
2.3 大熊猫的人工圈养 |
2.4 大熊猫的科学研究 |
2.5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
2.6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研究趋势 |
3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域总体概况 |
3.2 研究方法 |
4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及效果研究 |
4.1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
4.2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结构功能、走廊带和管理方式 |
4.3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
4.4 结果与分析 |
4.5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理想管理模式 |
4.6 小结 |
5 大熊猫保护的空缺分析 |
5.1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结构、布局和面积适宜性 |
5.2 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类型的保护 |
5.3 森林采伐后的影响 |
5.4 竹子问题 |
5.5 保护区周边社区 |
5.6 保护区建设管理能力分析 |
5.7 小结 |
6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带和体系研究 |
6.1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带理论探讨 |
6.2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带功能分区 |
6.3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发展 |
6.4 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论文创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Ⅰ |
导师简介Ⅱ |
致谢 |
(2)大熊猫等濒危动物FSH/LH和GH/GHR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哺乳动物FSH和LH研究进展 |
1.1 促性腺激素(FSH/LH)的发现和来源 |
1.2 FSH/LH的 |
1.3 FSH/LH受体 |
1.4 FSH/LH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 |
1.5 FSH/LH的表达和分泌调控 |
1.6 重组促性腺激素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大熊猫FSH和LH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研究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大熊猫α,FSHβ和LHβ亚基编码区序列的克隆 |
1.2.1.1 总RNA的提取 |
1.2.1.2 PCR引物的设计 |
1.2.1.3 RT-PCR |
1.2.1.4 PCR产物的克隆 |
1.2.1.5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
1.2.1.6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1.2.1.7 重组质粒的序列测定 |
1.2.2 计算机序列分析 |
1.2.3 克隆序列的GenBank登录 |
1.2.4 FSH和LH亚基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1.2.4.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1.2.4.2 大熊猫α、FSHβ和LHβ亚基基因在BL21中的诱导表达 |
1.2.4.3 表达蛋白的可溶性和纯化分析 |
1.2.5 FSH和LH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
1.2.5.1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1.2.5.2 脂质体介导的转染 |
1.2.5.3 RT-PCR检测COS7细胞中FSH和LH基因的转录 |
1.2.5.4 重组FSH和LH的生物活性检测 |
1.2.5.4.1 大鼠睾丸Sertoli细胞的的分离和培养 |
1.2.5.4.2 重组FSH刺激Sertoli细胞分泌雌二醇的测定 |
1.2.5.4.3 大鼠睾丸Leydig's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1.2.5.4.4 重组LH刺激Leydig's细胞分泌睾酮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熊猫α,FSHβ和LHβ编码区序列的克隆 |
2.1.1 总RNA的分离 |
2.1.2 RT-PCR扩增 |
2.1.3 PCR鉴定 |
2.1.4 双酶切鉴定 |
2.2 测序分析 |
2.3 同源性比较分析 |
2.4 FSH和LH亚基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2.5 FSH和LH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
2.5.1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5.2 脂质体转染和RT-PCR检测基因转录 |
2.5.3 重组FSH和LH的体外活性检测 |
3 讨论 |
第三章 小熊猫促黄体素(LH)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熊猫垂体总RNA的分离 |
2.2 RT-PCR扩增 |
2.3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
2.4 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 |
2.5 小熊猫α和LHβ亚基编码区序列cDNA的测序 |
2.6 序列分析 |
2.7 同源分析 |
2.8 进化树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东北虎FSH和LH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比较分析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RNA分离 |
2.2 RT-PCR扩增和PCR产物克隆 |
2.3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
2.4 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 |
2.5 测序和同源性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大熊猫GH/GHR基因的克隆和GH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研究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总RNA的提取 |
1.2.2 GH基因的克隆 |
1.2.3 GHR基因的克隆 |
1.2.4 GH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1.2.4.1 大熊猫GH原核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1.2.4.2 GH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1.2.4.3 溶解和纯化融合蛋白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RNA的分离 |
2.2 大熊猫GH克隆和序列分析 |
2.3 大熊猫GHR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2.4 大熊猫GH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研究 |
2.4.1 GH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
2.4.2 大熊猫GH在BL21中的融合表达和纯化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繁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 果 |
2.1 配 子 |
2.2 繁殖季节 |
2.3 孕娠期和初生体重 |
2.4 性成熟年龄 |
2.5 幼兽的死亡率 |
2.6 大熊猫幼仔的生长发育 |
3 讨 论 |
(6)大熊猫等濒危动物IGF-Ⅰ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组织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系统 |
1.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系统 |
1.2 IGF-Ⅰ的生物学功能 |
1.3 IGF-Ⅱ的生物学功能 |
1.4 IGFBP的调节及生物学功能 |
1.5 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IGFs的表达 |
2.IGF-Ⅰ与其它生长因子和激素的关系 |
2.1 胰岛素与IGF的关系 |
2.2 GH与IGF-Ⅰ的关系 |
2.3 IGF-Ⅰ与IGFBP的关系 |
2.4 IGF-Ⅰ与LH,FSH的关系 |
3.大熊猫的研究 |
3.1 珍稀动物大熊猫介绍 |
3.2 大熊猫的人工繁殖 |
3.3 圈养大熊猫的繁育问题 |
3.4 大熊猫幼仔的育活 |
3.5 我国大熊猫的保护工作 |
4.本课题的立论依据及研究内容 |
4.1 立论依据 |
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熊猫IGF-Ⅰ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纯化及组织分布研究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1.2 大熊猫IGF-I基因的克隆 |
1.3 克隆序列的GenBank登录 |
1.4 GPIGF-I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1.5 融合蛋白的免疫学活性检测 |
1.6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1.7 原位杂交分析 |
1.8 光学显微镜拍照 |
1.9 图像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 大熊猫IGF-I基因编码框GPIGF-I的克隆 |
2.2 大熊猫GPIGF-I的测序分析 |
2.3 大熊猫GPIGF-I的同源性比较分析 |
2.4 重组表达载体pET-DsbA-GPIGF-I的构建 |
2.5 重组质粒pET-DsbA-GPIGF-I的克隆和筛选 |
2.6 pET-DsbA-GPIGF-I的表达分析 |
2.7 重组表达蛋白的纯化 |
2.8 重组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Western印迹分析 |
2.9 大熊猫不同组织免疫组化分析 |
2.10 大熊猫不同组织的原位杂交分析 |
2.11 IOD值的测量及统计学分析 |
3.讨论 |
第三章 小熊猫胰岛素样因子(IGF-I)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
前言 |
1.材料、试剂、仪器、方法 |
2.结果 |
2.1 总RNA的提取 |
2.2 PCR产物的扩增 |
2.3 PCR签定 |
2.4 小熊猫IGF-I基因编码区序列cDNA的测序 |
2.5 序列分析 |
2.6 同源性比较分析 |
2.7 IGF-I基因在大熊猫、小熊猫及其它物种中的进化分析 |
2.8 重组表达载体pET-DsbA-RPIGF-I的构建 |
2.9 重组质粒pET-DsbA-RPIGF-I的克隆和筛选 |
2.10 pET-DsbA-RPIGF-I的表达分析 |
2.11 重组表达蛋白的纯化 |
2.12 重组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Western印迹分析 |
2.13 小熊猫不同组织免疫组化分析 |
2.14 小熊猫不同组织的原位杂交分析 |
2.15 IOD值的测量及统计学分析 |
3.讨论 |
第四章 川金丝猴和东北虎IGF-I基因的克隆、分析与原核表达 |
前言 |
1.材料和材料、试剂、仪器、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总RNA提取及RT-PCR的电泳结果 |
2.2 重组克隆质粒的PCR鉴定 |
2.3 川金丝猴和东北虎IGF-I基因编码区序列cDNA的测序 |
2.4 序列分析 |
2.5 川金丝猴IGF-I的序列 |
2.6 东北虎的IGF-I的序列 |
2.7 川金丝猴、东北虎的IGF-I与其它物种间的同源分析 |
2.8 川金丝猴、东北虎与其它物种间的进化关系 |
2.9 重组表达载体pET-DsbA-MIGF-I和pET-DsbA-TIGF-I的构建 |
2.10 重组表达质粒的克隆和筛选 |
2.11 pET-DsbA-MIGF-I和pET-DsbA-TIGF-I的表达分析 |
2.12 重组表达蛋白的纯化 |
2.13 重组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Western印迹分析 |
3.讨论 |
全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7)震不垮的熊猫家园(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地震, 卧龙在劫难逃 |
山崩地裂的那一刻 |
众志成城显英雄本色 |
国宝何去何从 |
二、巧布局, 熊猫回家美梦圆 |
雅雨滋润碧峰峡 |
再建一个熊猫基地 |
熊猫回家 |
三、省道210, 大熊猫的生命通道 |
为了生命线的畅通 |
蜂桶寨心系卧龙 |
两进卧龙入险境 |
国宝大迁徙 |
四、碧峰峡, 大熊猫的“诺亚方舟” |
让熊猫居者有其房 |
铸大爱倾情“爱心饲养” |
从育婴室到幼儿园 |
一切为了大熊猫 |
五、熊猫热, 国宝天涯传友谊 |
团团、圆圆赴台湾 |
盛事庆典感恩行 |
留洋与海归的熊猫们 |
六、铸大爱, 熊猫家园更美好 |
游人如织碧峰峡 |
保护区浴火获新生 |
科研探索不止步 |
野生大熊猫来了 |
(10)野外放归大熊猫和圈养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研究工作(第一部分) |
采样、细菌培养和计数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运送培养基 |
1.1.3 选择性培养基 |
1.1.4 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采样 |
1.2.2 稀释涂布分离培养 |
1.2.3 菌落计数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菌落形态观察 |
2.2 计数结果 |
2.3 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
2.3.1 细菌数量和检出率 |
2.3.2 放归大熊猫肠道菌群的变化 |
2.4 讨论 |
研究工作(第二部分) |
菌种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种 |
1.1.2 菌株 |
1.1.3 主要试剂 |
1.1.4 培养基 |
1.1.5 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1.2.2 菌种的鉴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鉴定试验结果 |
2.2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大熊猫保护及研究技术的进展 |
1 引言 |
2 大熊猫成为珍稀濒危动物的原因 |
3 大熊猫圈养繁殖研究 |
3.1 大熊猫人工圈养繁殖的历史和现状 |
3.2 大熊猫圈养繁殖的必要性 |
3.3 大熊猫圈养繁殖技术及研究进展 |
3.3.1 人工饲养研究进展 |
3.3.2 人工授精 |
3.3.3 种公兽培养 |
3.3.4 人工育幼 |
3.3.5 提高亚成体大熊猫存活率 |
4 大熊猫野外种群和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 |
4.1 大熊猫野外种群和栖息地现状 |
4.2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
4.3 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恢复 |
4.4 大熊猫的放归与保护 |
5 大熊猫肠道菌群研究与大熊猫消化道疾病 |
5.1 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研究 |
5.2 大熊猫肠道致病菌研究 |
6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大熊猫研究中的应用 |
6.1 遗传多样性研究 |
6.2 分子系统学研究 |
6.3 大熊猫分子生态学研究 |
6.4 大熊猫亲子鉴定和个体识别技术 |
6.5 大熊猫克隆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四、哺育大熊猫幼仔的重大突破(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研究[D]. 严旬.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2]大熊猫等濒危动物FSH/LH和GH/GHR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研究[D]. 廖鸣娟. 浙江大学, 2003(04)
- [3]亲爱的读者[J]. 薛宁. 中国青年, 2002(21)
- [4]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繁殖研究[J]. 黄炎,张贵权,张和民.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3)
- [5]大熊猫的兴衰[J]. 何业恒.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8(04)
- [6]大熊猫等濒危动物IGF-Ⅰ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组织分布研究[D]. 胡细连. 浙江大学, 2005(07)
- [7]震不垮的熊猫家园[J]. 赵良冶. 四川文学, 2011(05)
- [8]人工哺育大熊猫幼仔160天死亡的病理学观察[J]. 张化贤,王德俊,邱贤猛,何延美,汤纯香,陈猛. 中国兽医杂志, 1994(02)
- [9]哺育大熊猫幼仔的重大突破[J]. 刘维新,张和明. 大自然, 1992(04)
- [10]野外放归大熊猫和圈养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的研究[D]. 谭志. 四川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