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冰川冻土3卷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施雅风[1](1986)在《中国现代冰川研究简史》文中指出 冰川(Glacier)是地球表面寒冷地区(极地和高山)多年降雪积累起来具有一定形态和运动着的冰体。它以冰晶为主,包含着一定数量的空气、液态水和岩屑。它从积雪成冰,经过运动到消融,一系列的水分和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它对地表面进行着侵蚀和堆积作
何兴,徐月珍,祝国存,梁红[2](1998)在《《冰川冻土》学术期刊20年回顾》文中研究指明《冰川冻土》学术期刊创办20年来已出版87期,发表论文1331篇,总字数1411万,现已进入中国科技期刊“排行表”地球科学类影响因子位居第8名这是院所领导关怀支持、编委努力和编辑辛勤劳动的结果在进入21世纪之际,《冰川冻土》努力的目标应是进入国际优秀科技期刊的行列
邓育武[3](2005)在《西藏南部冰川系统雪线场的建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文中研究指明西藏南部恒河及雅鲁藏布江水系冰川系统是我国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共有冰川13009条,约占全国冰川总条数的28.12%;冰川总面积约有18101.99km2,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32%;冰川总储量约1614.7102km3,约占全国冰川总储量的28.88%;同时,该系统是恒河、雅鲁藏布江等众多河流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最高地区的所在地,研究本区冰川系统的平衡雪线的空间分布,讨论本区对雪线影响的主要因素,对开发和治理恒河—雅鲁藏布江水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冰川编目最新资料和Kriging插值方法建立西藏南部平衡雪线场,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根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川目录数据库的资料,按山脉和水系等类别统计了冰川分布的面积、体积、条数、冰川最高高度((?)ma)、平均高度(Hme)、最低高度((?)mi)等指标,详细地分析了冰川系统资源数量分布的特征。 (2)利用物质平衡与冰川系统理论,采用冰川编目的最新数据,计算出各条冰川分布的最高高度和最低高度的平均值,即中值高度(Hme);然后求出ELAh与Hme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计算出三级流域以上冰川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结果发现大系统的相关性较大,能反映出整个系统的状况。采用大系统的回归方程来计算系统内所有冰川样点的计算雪线高度(ELAhc)的值。 (3)为了消除地形雪线以及其它不确定误差的影响,利用ArcGIS 9等软件,采用10′×10′的格网来覆盖区域,对格网内样点的经纬度和计算雪线高度进行算术平均,然后用Kriging插值,生成一定间隔的平衡线分布图,即雪线高度场。 (4)利用平衡线分布图和地形、水系同时显示,按四个分布不同类型分析了平衡线与河流、山脉以及大气环流等的关系。表明本区平衡线总趋势是由东向西逐步升高,其中察隅—林芝附近因受印度洋季风的强烈影响出现了雪线高度最低值(4500m),是典型的季风海洋型冰川的雪线分布特点。希夏邦马峰和珠穆朗玛峰地区海拔最高,由于喜马拉雅山极高峰的屏障作用,形成了平衡线分布最高区,具有极大陆型冰川的雪线分布特点,而其中间是一种过渡类型,最西部受到西风环流影响,降水增多,形成了第二个低值区。最南部受到深切山脉的河流和山口的影响出现几个低值区。平衡线在普兰以
许艾文,杨太保,冀琴,何毅[4](2016)在《乔戈里峰北坡冰川跃动遥感监测》文中研究指明以Landsat影像、冰川编目数据以及DEM数据为依据,通过遥感图像计算机辅助分类和目视解译等方法进行了不同时期乔戈里峰北坡冰川边界的提取,对比分析了1978—2014年不同时期冰川末端变化,发现研究区内有12条冰川出现过快速前进现象.重点监测这12条冰川在1978—2014年18个时段的运动状况后,发现12条冰川都出现过前进速度为2003 000 m/a的快速运动过程,且大部分快速前进现象集中发生在2004年以后,这12条冰川可能为跃动冰川.研究区内冰川内部结构不稳定、长度长、面积大、末端海拔低的几何形态特征以及先降后升的气温与持续增加的降水是导致研究区内冰川发生跃动的可能原因.
程弘毅[5](2007)在《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文中指出沙漠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之一,直接缩减人类生存空间,降低生活质量,威胁粮食安全,已严重地危害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中国,特别是中国北方和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局面;在个别地区如石羊河下游、塔里木河下游等地区仍然存在着沙进人退、生态难民涌现的现象。因此对沙漠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对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科学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时期沙漠化作为沙漠化现代过程的基础和先导,既是沙漠化研究的基础又是沙漠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河西地区地处西北内陆河流域,气候干旱,水资源严重短缺,沙漠化问题相当严重,特别是在河流下游地区——民勤、额济纳、敦煌等地,已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严重障碍;该地区的沙漠化问题,还直接影响到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为探讨沙漠化的成因和机制,了解沙漠化问题的历史根源,为中国北方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本文选取河西地区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该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机制。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域——河西地区的先后9次实地考察,行程约19 500km,基本摸清了河西地区20处历史时期沙漠化区域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对9处干涸湖泊、72座代表性沙漠古城的调查与研究,采集年代样品50余个,查阅历史文献100余种,以及对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强度进行了多角度的量化,建立了河西地区及三大内陆河流域的人口、人口密度、耕地面积、土地利用强度,水资源利用率,以及人类对环境影响强度等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强度量化指标,利用实地调查、环境考古、历史地理、文献分析及实验分析等方法和手段,初步复原了历史时期河西地区沙漠化过程。在类型上,将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区分为古绿洲沙漠化类型和古湖泊沙漠化类型;在空间发展模式上,将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区分为古绿洲沙漠化类型的溯源发展模式和随河摆动模式,以及古湖泊沙漠化类型的环状收缩-扩大模式;在时间上,提出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发生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历史时期,即南北朝、唐末五代、明清两朝,对应三个主要冷期;并且沙漠化的程度愈来愈严重,发生的面积愈来愈多。分析表明,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首先是易于造成沙漠化的第四纪沉积物质广泛分布,和地处内陆的空间位置和青藏高原隆升所造就的干旱少雨、风力强劲的气候提供了基本条件。而近2千年以来,河西地区沙漠化的发生发展在宏观上主要受控于气候变化,沙漠化逐渐加剧是由于中全新世以来千年尺度上气候的干冷化宏观趋势所决定的,而具体的历史时段沙漠化则是由百年尺度上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造成。而近300年以来的沙漠化则主要受控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借鉴和利用现代研究成果,系统地重建了河西地区历史时期主要的人类活动量化数据——人口、人口密度、耕地面积、土地利用强度、水资源利用率等。所有数据均指示,清代中前期人类活动强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特别是人口密度突破7人/km2,水资源利用率突破40%,标志河西地区人类活动强度对沙漠化的影响已超过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强度。利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公式I=PAT,以现在人类活动强度为100,估算历史时期河西地区人类活动环境影响值2千年来平均为6.20,清代中期以前平均为2.79,清代中期以来平均达到22.50,而近45年来平均为69.70。清代中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达到了今天的18%以上,远远超过了前代。并与气候因素进行比较,估算近2千年来,河西地区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贡献率平均为24.4%,清代之前为19.2%,清代以来为48.9%,近45年来为81.6%。
王宗太[6](1989)在《博格达峰区南坡晚更新世晚期冰水河的出山地表径流估算》文中认为本文使用了有关冰川面积、融水量、气温及地表迳流等实测数据,对博格达峰区南坡晚更新世晚期冰水河的出山地表迳流进行了估算。估算表明,其迳流量高达5.7亿m3左右,是现在迳流量的2.1倍。同时还表明,利用现代冰川同冰融水的相关性,估算其古冰期的地表迳流,是可行的。
刘潮海,施雅风,王宗太,谢自楚[7](2000)在《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分布特征——中国冰川目录编制完成》文中认为依据国际冰川编目规范完成的中国冰川目录 1 1卷 2 1册的统计 ,中国境内共发育冰川 4 62 98条 ,总面积 594 0 6km2 ,冰储量约 5590km3 ,是中低纬度山地冰川最发育的国家 .按山系和水系两种体系分别进行冰川编目 ,获得了中国西部及其各区域的冰川条数、面积和储量等多项指标的确切数量 ,发现了中国冰川及其雪线分布的若干新特征 ,这对于西部山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冰雪灾害的防治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
胡宇[8](2003)在《EPS保温板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以交通工程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冻土区修筑的路基工程将会越来越多。路基周而复始的冻胀、融沉和热融滑塌是冻土地区道路建设和维护所面临的主要难题。针对路基冻害问题,人们对路基冻胀、融沉和温度场特征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出了各种路基抗冻害的工程措施,如选用采用合理的路堤高度,修筑通风路堤,设置护道,埋设热棒,利用片石护坡和铺设保温隔热材料等特殊工程措施。其中,在路基中铺设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保温隔热板就是保温隔热措施之一。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冻土路基温度场的稳定解决了路基冻害问题。但因气候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对于特定的冻土区,上述所有的工程措施不都是技术可靠和经济合理的,因此,针对特定冻土区的路基冻害问题,有必要对典型的路基抗冻害措施的有效性作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根据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EPS保温材料在青藏高原冻土路基工程中的应用作了研究。其一是对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保温板以及天然路基土层、路堤填料进行了室内试验分析,结合国内外现在的有关科研成果,综合确定其各项特征参数;从试验结果初步认识到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是一种吸水率低,隔热性好的保温材料,在冻土路基温度场的保护和冻害治理方面是可行的;其二通过EPS保温板在现场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分析,研究了保温板在保护路基土层温度场的实际效果以及修筑路堤后造成的影响,保温板对土体含水量、冻结上限的影响,通过实测资料,研究了在一个完整的冻融周期内整个路基的冻胀量和融沉变形量,论证了保温板的实际应用效果,对有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相关工程设计具有参考意义;其三,通过计算机数值分析,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保温路基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论证了路堤高度对保温材料效果的影响。论文最后得出了EPS保温板在冻土路基工程中应用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提出了为使保温板保温隔热性能充分发挥应注意的问题。
张九辰[9](2006)在《“大跃进”中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调查全国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为主要任务的资源考察,成为新中国初期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先期任务。中国科学院以全国学术中心的地位和多学科的优势,在资源考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大跃进”期间西北地区实施的资源考察为例,分析了新任务提出的社会、学术和政治背景;总结了特殊社会环境下的工作方式;回顾了资源考察带动下新学科的形成过程。试图通过这个案例研究,探讨“大跃进”中科学与社会和政治的关系。
李钢[10](2008)在《历史时期中国蝗灾记录特征及其环境意义集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古以来,蝗灾就与水灾、旱灾并称我国的三大农业灾害。三大灾害及由其所引发的饥荒、瘟疫、战乱等社会危机无疑都给我国历史时期的农业生产带来破坏,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阻碍,同时这些自然灾害与社会危机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与各种灾害危机作斗争的艰苦而卓绝的历史。可以说,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是一部炎黄子孙长期同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危机的斗争史。水灾、旱灾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它们的成灾原因和发展趋势跟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我国已有大量的学者对水、旱灾害做过细致的研究。相对于水、旱灾害,蝗灾的研究凸显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大量蝗灾主要是飞蝗猖獗所致,特别是东亚飞蝗。飞蝗作为一种有着很强的自主迁飞能力的昆虫,它能主动选择性取食,因此它的活动性很强,它的成灾原因较为复杂,已有的各类研究目前存在较大分歧。其次,历史蝗灾的研究涉及历史、生物、地理等多学科,单纯从某一学科进行的研究很难得出全面系统的结论,因此历史蝗灾的研究需要从多学科渗透集成的角度出发,这是一大难点。再者,蝗灾的发生与气候环境的关系要比水旱灾害与气候环境的关系复杂,很多情形下蝗灾的爆发可能是受到了潜在的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探寻蝗灾与气候的关系就需要深入细致地做更多工作。从上述角度出发,论文在全面系统的收集和整理各类与蝗灾相关的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分种类、按朝代、划区域建立了真实可靠的中国历史蝗灾记录数据库,同时尽可能多的获取了螟虫、粘虫等其他主要昆虫灾害的历史记录,并做了对比分析。基于蝗灾数据库,探究了我国历史蝗灾随时间变化的发生动态与特征,主要涉及飞蝗代次、受灾县次、蝗灾等级以及蝗灾与水早关系等多个方面。针对我国的三大飞蝗,分种类、划区域探讨了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划存在的不一致性,并就甘肃、陕西、安徽、江苏四省做了次级蝗区的细化。基于蝗灾数据库和各级蝗区的划分,建立了多条历史蝗灾序列,并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蝗灾的周期。选取蝗灾序列与战乱、瘟疫、雨土、江南米价、淮河洪水等进行对比,得出了基本的结论。将蝗灾年表与华北、华东冷、暖冬次年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蝗灾与冬半年温度之间并无明显的因果关系,并从昆虫生理学和生态学角度作了解释。选取蝗灾序列与从冰芯、树轮、石笋以及历史文献中重建或者集成的温度和降水序列以及ENSO指数序列等作了对比分析。认为蝗灾的发生跟温度关系不明,跟降水呈反相关,蝗灾序列可以作为反应气候(农业)干旱的重要指标,最后据此对我国将来可能开展的相关研究作了总结和展望。应该说,本研究是基于历史文献资料,采用地理环境方法,应用生命科学解释而做出的一项集成研究,主要结论和观点如下:(1)选取的研究时段是自历史文献最早记录蝗灾的707BC至近代开始大量使用农药前夕的1949AD期间,将历史蝗灾记录按飞蝗的三个亚种分区域收集整理,获得了我国有飞蝗发生的27个省区(含台湾)的4346条蝗灾记录,涉及各类历史文献1241册。同时还获取了592条其他昆虫灾害的历史记录。三种飞蝗在各自时间长度里的平均灾年频次由高到低分别是东亚飞蝗、西藏飞蝗和亚洲飞蝗。(2)采用网络检索法获取《二十五史》等规范性史料中的蝗灾记录,极大地提高了文献检索效率和准度,避免了人为翻阅可能出现的疏漏。(3)绘制了中国历史文献传承过程中所经历的“八胜”和“十厄”波动图,凸现了我国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连续性和不均一性。针对夏、商、周、秦等不同朝代的历法岁首建月不同的问题做了讨论。此外,还绘制了历代三大飞蝗灾害发生的百年频次图。(4)论文区分了蝗灾与螟、粘虫等其他虫害在历史文献记载中的差异,并列举了代表性的记录。其中,“螣(蚮)、螽、蝝、蝗、蝻”代表蝗灾,“螟”代表螟虫灾害,“贼、蜮、好蚄、青(黑)虫”等代表粘虫灾害,还有“蟊”代表地下食根虫害等等。就蝗灾而言,除了整理出研究所需的大量常规蝗灾记录以外,论文还整理出了24条“抱草瘟”记录,以及部分特殊蝗灾记录(天敌灭蝗)。(5)根据蝗灾记录的特点,分别从昆虫分类学、自然地理区划、飞蝗发生时间以及飞蝗亲水性生境等角度提出了我国蝗灾的几种初步分类方案。综合考虑蝗灾的持续时间、扩散范围、破坏程度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等多方面,将我国历史蝗灾划分为4个等级层次,即Ⅰ出现级、Ⅱ干扰级、Ⅲ危害级、Ⅳ灾难级,并绘制了蝗灾等级综合标准划分表。(6)区分了发生在甘肃省境内的东亚飞蝗和亚洲飞蝗记录,区分了跨越秦淮线的陕西、安徽、江苏三省的东亚飞蝗记录,划分了次级蝗区。同时,对蝗虫代次、蝗灾月份、蝗灾等级、受灾县次以及蝗灾与水旱关系作了研究,将同一省区南、北次区以及不同省区之间的蝗灾序列作了对比。(7)综合考虑地理区划以及蝗灾发生的源、汇特点,将东亚飞蝗区(主要在东部季风区)划分为核心区、北区、南区和全区四种空间范围,针对不同区域分别建立了蝗灾等级10a移动平均序列、蝗灾等级10a累加序列、蝗灾年10a频数序列,并且选择部分区域做了小波分析,以寻找蝗灾发生的周期。此外,分别研究了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的历史记录特征,并建立了对应的蝗灾序列。(8)考虑到蝗灾发生后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分别将蝗灾与战乱、瘟疫、雨土、米价、洪水等对比,发现10年尺度上的中国历史战乱年频数、瘟疫年频数与东部季风区的蝗灾年频数变化趋势相当一致,预示了战乱、瘟疫与蝗灾的频繁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蝗灾年频数与象征干冷气候背景的雨土年频数对应良好,但只能预示蝗灾与偏干气候的一致性,并不能代表其温度特征;安徽蝗灾与淮河洪水不重年的结果反证了蝗灾与干旱的一致性。米价上涨年份多数出现在蝗灾大范围发生年份之后一至数年,这也基本符合史实。(9)通过构建华北、华东历史时期的冷、暖冬次年表与蝗灾年表进行查重对比,发现在126a冷冬次年里出现了89a蝗灾年,在85a暖冬次年里出现了64a蝗灾年;蝗灾年和冷、暖冬次年的重叠概率分别为89/126=0.7063和64/85=0.7529,二者仅相差0.0466。认为,上年冬季(或者说冬半年)的冷暖状况不能对次年蝗灾的发生与否做良好的区分,因此蝗灾序列不能用来反映上年冬半年气候的冷暖状况。对此,论文从昆虫生理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加以了解释。(10)有针对性的选取蝗灾序列与国际公认的几条气候序列作了对比,发现核心区蝗灾与ENSO有遥相关,核心区及北区蝗灾与温度对应仍旧不好,北区蝗灾与华山树轮降水呈局部时段的反相位对应。最后经过综合分析,论文认为,蝗灾序列可以作为一种反应夏半年(4-9月)干旱的代用指标。
二、冰川冻土3卷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冰川冻土3卷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3)西藏南部冰川系统雪线场的建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区域冰川研究动态 |
1.3 选题意义 |
1.4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 恒河—雅鲁藏布江水系冰川资源数量分布特征 |
2.1 冰川系统的概念 |
2.2 冰川资源数量按山脉分布 |
2.3 冰川资源数量按水系分布 |
3 恒河—雅鲁藏布江水系冰川系统平衡线高度的计算 |
3.1 平衡线的概念 |
3.2 平衡线的确定方法 |
3.3 冰川系统平衡线的计算 |
4 恒河—雅鲁藏布江水系雪线高度场的建立 |
4.1 高度场的含义 |
4.2 Kriging空间内插法 |
4.3 雪线高度场的建立 |
4.4 计算结果的分析 |
5 恒河—雅鲁藏布江水系雪线高度场的分布规律 |
5.1 平衡线分布的总规律 |
5.2 平衡线分布的区域规律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4)乔戈里峰北坡冰川跃动遥感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区概况 |
2研究数据与方法 |
2.1研究数据 |
2.2研究方法 |
2.2.1冰川边界提取 |
2.2.2冰川末端运动速度的提取 |
2.2.3海拔高度的提取 |
3冰川跃动监测与分析 |
3.1发现12条快速前进冰川 |
3.2前进冰川的变化特征 |
3.2.1长度变化特征 |
3.2.2面积变化特征 |
3.2.3海拔梯度特征 |
3.3冰川跃动的连续监测 |
4冰川跃动原因 |
4.1冰川跃动影响因素 |
4.2气候变化对跃动冰川的影响 |
5结论 |
(5)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进展 |
第一节 沙漠化研究的进展 |
一、沙漠化概念的提出、发展和争论 |
二、国际沙漠化研究的趋势 |
三、中国的沙漠与沙漠化研究 |
四、近十余年来中国沙漠和沙漠化研究文献分析 |
第二节 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的进展 |
一、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的特殊性和方法论 |
二、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一节 河西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一、地质 |
二、地貌 |
三、水文 |
四、土壤 |
五、气候 |
六、生物 |
第二节 河西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
一、人口与民族 |
二、经济发展 |
三、行政区划 |
第三节 研究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一、河流上游地区 |
二、河流中游地区 |
三、河流下游地区 |
第四章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 |
第一节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地区的分布和景观特征 |
一、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区域 |
二、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区域的景观特征和微地貌的形成 |
第二节 河西地区的古城遗址 |
一、河西地区的沙漠古城遗址的分布 |
二、河西地区古城遗址的形制规格等特征 |
三、河西地区的沙漠古城遗址 |
第三节 沙漠古城的环境意义与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进程 |
一、沙漠古城的环境意义及其提取 |
二、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进程 |
三、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的空间过程 |
第五章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 |
第一节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的气候背景 |
一、全新世气候变化 |
二、近两千年来的气候变化 |
第二节 水环境(河湖水系)演变 |
一、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水环境演变的总体特征 |
二、黑河下游地区河湖水系的演变 |
第六章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及其强度的定量重建 |
第一节 河西地区人类活动历史概况 |
第二节 河西地区历代行政沿革 |
一、秦汉时期(公元220年之前) |
二、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 |
三、隋唐五代宋元时期(公元589~1368年) |
四、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 |
五、1912年以来 |
第三节 河西地区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重建——人口 |
一、河西地区历代人口数据的重建方法 |
二、河西地区历代人口数据的重建 |
三、历史时期河西地区人口综述 |
第四节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重建——耕地面积和水资源利用率 |
一、河西农业发展历史概貌和生产方式的演变 |
二、耕地面积的重建 |
三、水资源利用率的重建 |
第七章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的成因探讨 |
第一节 沙漠化成因的解析 |
一、沙漠形成的条件 |
二、气候变化对沙漠化的影响 |
三、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影响 |
四、沙漠化成因的解析 |
第二节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的成因 |
一、气候变化是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的主控因素 |
二、近三百年来人类活动成为河西地区沙漠化主导因素 |
三、历史时期沙漠化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所占的比重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及存在问题 |
二、从历史时期沙漠化看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EPS保温板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2 存在的问题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3 成果 |
第二章 试验区的气候及工程地质条件 |
2.1 试验区的气候特征 |
2.1.1 试验区的气候 |
2.1.2 气温变化对冻土区地温场的影响 |
2.1.3 地温变化对冻土路基的影响 |
2.2 试验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多年冻土区的自然地理和区域地质特征 |
2.2.2 试验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
2.2.3 试验段冻土工程不良地质现象 |
2.3 试验段的水文地质特征 |
第三章 冻土路基特征分析 |
3.1 冻土路基稳定性分析 |
3.2 EPS保温板特性试验分析 |
3.2.1 EPS保温板物理特性 |
3.2.2 EPS保温板力学特性 |
3.3 试验路基特征分析 |
3.3.1 试验点地质情况 |
3.3.2 天然地基土层特性 |
3.3.3 路堤填料特性试验分析 |
3.4 保温板当量厚度计算 |
第四章 多年冻土区路基EPS保温板应用的工程试验研究 |
4.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冻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
4.1.1 路基冻害特征 |
4.1.2 路基冻害防治措施 |
4.2 试验路基概况 |
4.3 试验路基地温场特征 |
4.3.1 未扰动高温多年冻土天然地基地温状态变化 |
4.3.2 路基工程对多年冻土温度场的影响 |
4.3.3 保温板上下侧温度变化 |
4.3.4 保温板上下水份变化及防水隔渗性能分析 |
4.4 保温板对土体冻结上限的影响 |
4.5 保温板抗冻害变形效果分析 |
4.5.1 冻胀变形理论分析 |
4.5.2 融沉变形理论分析 |
4.5.3 保温板对冻胀融沉变形的影响 |
4.6 保温板效果综合分析 |
4.6.1 保温效果综合分析 |
4.6.2 保温板对路基土体冻结上限的影响 |
4.6.3 抗冻害效果综合分析 |
第五章 保温路基地温场有限元计算 |
5.1 热分析基本理论及方法 |
5.2 保温路堤地温场数值计算 |
5.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5.2.2 计算方法 |
5.2.3 边界条件的确定 |
5.3 保温路基地温场特征数值分析 |
5.3.1 保温路基地温场特征 |
5.3.2 保温板保温效果分析 |
5.3.3 路堤高度对人为冻结上限的影响 |
5.4 保温路基冻结上限特征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大跃进”中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跃进”中提出的新任务 |
1.1 提出新任务的社会背景 |
1.2 新任务的学术和政治意义 |
2 “大跃进”中的工作方式 |
2.1 地方政府支持下的“社会主义大协作” |
2.2 准军事化的组织管理方式 |
3 “大跃进”中建立的新学科 |
3.1 沙漠学 |
3.2 冰川学 |
4 结 论 |
(10)历史时期中国蝗灾记录特征及其环境意义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综述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特色与创新 |
第2章 飞蝗的生物地理学特征 |
2.1 飞蝗的类型与分布 |
2.2 飞蝗的生物学特征 |
2.3 影响飞蝗分布与成灾的因素 |
2.4 2008年三大飞蝗发生趋势介绍 |
第3章 我国历史蝗灾记录特征 |
3.1 蝗灾史料来源 |
3.2 中国历代蝗灾的记录情况 |
3.3 历史蝗灾与其他虫害的区分 |
3.4 中国农业害虫科技史 |
第4章 飞蝗灾害的分类定级与划区讨论 |
4.1 历史蝗灾记录的初步分类方案 |
4.2 历史蝗灾记录的初步定级方案 |
4.3 不同飞蝗亚种的划区讨论—甘肃 |
4.4 地理界线上的划区讨论—陕西、安徽、江苏 |
第5章 我国历史飞蝗灾害序列的建立 |
5.1 东亚飞蝗灾害序列的建立 |
5.2 东亚飞蝗灾害的发生周期—小波分析 |
5.3 亚洲飞蝗灾害记录特征与序列建立 |
5.4 西藏飞蝗灾害记录特征与序列建立 |
第6章 全球对比与集成分析 |
6.1 蝗灾与其他历史灾害和社会危机的对比 |
6.2 蝗灾与冬半年温度关系辨析 |
6.3 东亚飞蝗灾害序列与气候序列的对比 |
6.4 蝗灾序列的环境意义及解释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兰州大学期间情况 |
致谢 |
附录: 中国历史蝗灾信息分省汇总表 |
四、冰川冻土3卷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冰川研究简史[J]. 施雅风. 中国科技史料, 1986(03)
- [2]《冰川冻土》学术期刊20年回顾[J]. 何兴,徐月珍,祝国存,梁红. 冰川冻土, 1998(03)
- [3]西藏南部冰川系统雪线场的建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D]. 邓育武. 湖南师范大学, 2005(09)
- [4]乔戈里峰北坡冰川跃动遥感监测[J]. 许艾文,杨太保,冀琴,何毅.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5]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D]. 程弘毅. 兰州大学, 2007(05)
- [6]博格达峰区南坡晚更新世晚期冰水河的出山地表径流估算[J]. 王宗太.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89(02)
- [7]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分布特征——中国冰川目录编制完成[J]. 刘潮海,施雅风,王宗太,谢自楚. 冰川冻土, 2000(02)
- [8]EPS保温板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胡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03(03)
- [9]“大跃进”中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J]. 张九辰.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6(04)
- [10]历史时期中国蝗灾记录特征及其环境意义集成研究[D]. 李钢. 兰州大学, 2008(12)
标签:水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