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次氯酸钠、过氧化物漂白高产纸浆

用次氯酸钠、过氧化物漂白高产纸浆

一、使用次氯酸钠、过氧化物对高得率浆进行漂白(论文文献综述)

翟睿[1](2016)在《基于低温碱脲体系高浓凝胶化作用的木质纤维素纤维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是在低温、低纤维浓度的条件下溶解纤维素制备纤维素基功能材料的溶剂,但其在中、高纤维浓度的条件下对纤维素或木质纤维素纤维性能的影响情况未见报道,因此本论文对该方向做了研究,发现该溶剂在上述条件下可使纤维素纤维发生凝胶化或溶胶化反应,也可有效润胀软化木质纤维素纤维,使纤维性能发生变化,满足制备纤维素基功能材料或制浆造纸生产的要求,本研究旨在探讨该溶剂对纤维素纤维和木质纤维素纤维的处理能力、探究利用该溶剂制备纤维素基纸质功能材料的新方法、论证该溶剂在制浆造纸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拓宽该溶剂的适用领域,主要成果如下:(1)本论文利用该溶剂溶解漂白木材硫酸盐化学浆探究其对纤维素的溶解能力(冷冻温度或溶解温度或预处理温度-10℃,下同),发现纤维素在该溶剂中的最高溶解浓度可达12%(中等纤维浓度范畴),溶解效果好于其它碱脲体系,同时阔叶浆比针叶浆更容易溶解,且叩解度越高越有利于纤维素的溶解。(2)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在高碱浓及高纤维浓度的条件下可使纤维素纤维发生溶胶化反应,使其转化为溶胶纤维,鉴于该分析结果,本论文利用该溶剂处理漂白针叶木硫酸盐化学浆,制备再生纤维素,和原纤维素纤维相比,再生纤维素纤维的聚合度、无定形区和结晶区的整体结构、晶型、热稳定性和碳骨架结构均无明显变化,且处理过程中没有引入新的官能团或纤维素衍生物,但该再生纤维素纤维呈扭结、卷曲、交织和缠绕的纤维形态,且纤维表面较为光滑,和丝光化浆的纤维形态较为类似,这也使其具有较好的松厚性能和柔软性能,但其强度性能较差。(3)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在低用碱量及中等纤维浓度的条件下可使纤维素纤维发生凝胶化反应,使其转化为凝胶纤维,鉴于该分析结果,本论文利用该溶剂处理漂白阔叶木硫酸盐化学浆,改善纤维素纤维的松厚性能,制备具有较高强度的纤维素基松厚性纸质功能材料,最佳工艺条件为用碱量9%、纤维浓度15%、冷冻时间75min,和处理前纤维相比,处理后纤维成纸松厚度提高约21%,而成纸强度没有明显变化。(4)鉴于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在高碱浓及中、高纤维浓度的条件下对纤维素纤维的溶胶化能力,本论文利用该溶剂处理定量滤纸,改善纤维素纤维的强度性能和抗水性能,制备高强度纤维素基纸质湿强材料,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浓8%、冷冻时间15min、室温洗涤固化10min,洗涤后经室温增塑并干燥后得到成纸,和滤纸原纸相比,处理后纸张湿抗张指数约为原纸的4倍,湿耐破指数约为原纸的24倍,同时处理后纸张的干抗张指数、干耐破指数及相应的湿干强比也有显著增加。(5)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在低用碱量及中、高纤维浓度的条件下不能使木质纤维素纤维发生胶化反应,但可使其润胀软化,鉴于该分析结果,本论文利用该溶剂处理漂白针叶木热磨机械浆(TMP),改善木质纤维素纤维的强度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用碱量8%、纤维浓度15%、冷冻时间60min,和处理前TMP相比,处理后TMP成纸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均提高将近一倍,同时松厚度降低约9%,但耐折度没有明显变化。(6)鉴于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在低用碱量及中、高纤维浓度的条件下对木质纤维素纤维的润胀软化能力,本论文利用该溶剂处理杨木木片,改善木质纤维素纤维的磨浆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用碱量8%、冷冻时间105min,而用碱量、浸渍时间和冷冻时间三个参数对磨浆性能影响的次重顺序为用碱量>冷冻时间>浸渍时间,和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这种实际生产中磨浆能耗最低的化机浆相比,在叩解度、粗浆得率及细浆得率相当时,该化机浆磨浆能耗可降低约40%。(7)利用两段H2O2漂白工艺漂白该化机浆,最佳工艺条件为一段H2O2用量2%、漂白时间30min(纤维浓度或漂白浓度20%、漂白温度75℃、碱比0.75、MgSO4 0.5%、Na2SiO32%、DTPA 0.3%),二段H2O2用量4%、漂白时间60min(纤维浓度20%、漂白温度75℃、碱比0.25、MgSO4 0.5%、Na2SiO3 3%、DTPA 0.3%),该化机浆的漂后白度可达80%,而过氧化氢用量、漂白时间和纤维浓度三个参数对漂白性能影响的次重顺序为过氧化氢用量>纤维浓度>漂白时间,和APMP相比,在叩解度相当时,该漂白化机浆具有更高的白度、成纸强度及更低的松厚度。(8)利用H2O2和Na2S2O4漂白蔗渣盘磨机械浆(RMP),最佳工艺条件为一段H2O2用量3%、漂白时间60min(纤维浓度20%、漂白温度75℃、碱比0.25、MgSO4 0.5%、Na2SiO3 3%、DTPA 0.3%),二段Na2S2O4用量1%、漂白时间45min(纤维浓度10%、漂白温度55℃、DTPA 0.5%);由于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可使纤维发生润胀软化及胶化反应,而在发生上述变化的同时,纤维反应活性可以得到改善,鉴于该分析结果,本论文利用该溶剂在低用碱量及高纤维浓度的条件下处理蔗渣RMP,改善木质纤维素纤维的漂白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用碱量6%、冷冻时间45min(纤维浓度20%),随后在上述最佳工艺条件下漂白,和处理前RMP相比,处理后RMP最终白度提高约21%。

孟超然[2](2018)在《苎麻氧化脱胶中纤维素的保护机理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苎麻是中国特有的纤用作物,从其韧皮部提取出的苎麻纤维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苎麻纤维长度高,可以进行单纤维纺纱,这在麻类纤维中是少见的。苎麻纤维强力高、模量高、色泽洁白有丝光,其织物有挺括、凉爽、吸散热快、透气性好、穿着不贴身的特点,同时还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苎麻原麻主要成份是纤维素,而其含有的非纤维素类化学成分(如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统称为胶质。将原麻中的非纤维素类物质去除,将纤维素纤维提取出来的过程称为脱胶。苎麻氧化脱胶是使用氧化剂把苎麻纤维中的非纤维素成分氧化降解,将纤维素纤维保留下来的脱胶方法。与传统碱脱胶相比,氧化脱胶具有反应时间短,污染小,能耗低,纤维制成率高等优点;与生物脱胶相比,氧化脱胶有耗时短、脱胶效果稳定、不需要使用复杂精密设备的优势。目前,氧化脱胶中使用的氧化剂主要为过氧化物,但因过氧化物的氧化性极强,胶质脱除的同时纤维素也会发生大量的降解和氧化,这会使纤维强伸性能,即可纺性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从减少纤维素的降解量和降低氧化纤维素的生成量两个角度对氧化脱胶中纤维素保护的方法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将价格便宜、环境友好的纤维素保护型助剂“蒽醌”应用于苎麻的过氧化氢氧化脱胶中。在碱性过氧化氢脱胶液中蒽醌具有清除过剩的强氧化性自由基、螯合铁离子、抑制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的剥皮反应的多重作用。聚合度测试结果表明,在氧化脱胶液中添加浓度为14 g/L的蒽醌,可以有效地抑制纤维素的降解,与不使用蒽醌时相比,苎麻纤维中的纤维素聚合度可提高12.50%19.65%左右,同时苎麻纤维中残余半纤维素含量也随蒽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苎麻纤维中保留适量半纤维素有利于提高纤维的制成率,但因半纤维素的聚合度、结晶度低,过高的半纤维素含量可能会使纤维的聚合度、强伸性能的降低。实验结果表明,苎麻纤维的聚合度和强伸性能随半纤维素含量(即蒽醌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半纤维素含量为8.24%(即蒽醌浓度达到2 g/L时)到达大高值,此时苎麻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聚合度、半纤维素含量、制成率比不使用蒽醌时分别提高了33.21%、19.78%、41.0%、13.9%、16.71%、8.27%。使用蒽醌后,氧化脱胶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值)降低了8.45%,表明使用蒽醌可以提高氧化脱胶工艺的环保性。(2)将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钠以一定比例混合,复配成缓释型碱源,取代苎麻的过氧化物氧化脱胶的传统碱源——氢氧化钠。氢氧化镁具有微溶的特性,缓释型碱源可以随着脱胶液碱性的消耗缓慢释放到脱胶体系中,将脱胶液的pH值控制在恒定范围内,从而控制脱胶液的氧化性。对脱胶过程中pH值的监测结果显示,改变氢氧化镁的取代率可以实现脱胶液的pH值的连续可调,且取代率越高脱胶液的pH值越低,脱胶液的氧化性越弱。残胶率分析表明,纤维残胶率和制成率随着取代率的升高而升高。苎麻纤维的聚合度和强伸性能随取代率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当取代率为20%时制得的纤维聚合度和强伸性能到达最高值,此时脱胶液的pH值为11.8。在最佳的氢氧化镁取代率下,苎麻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聚合度、半纤维素含量、制成率含量比只使用氢氧化钠时分别提高了39.82%、12.13%、46.15%、14.89%、5%,脱胶废水的COD值降低了20%。(3)苎麻氧化脱胶体系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于苎麻原麻和脱胶用水。脱胶用水主要含有钙元素(3 mg/L45 mg/L)和镁元素(3 mg/L15 mg/L),苎麻原麻中主要含有钙、镁、铁、锰、铜、铅(含量分别为7403.3 mg/g,1362.6 mg/g,202 mg/g,51.5 mg/g,13.9 mg/g,9.2 mg/g)。痕量的金属元素就可以造成过氧化氢的强烈分解。在氧化脱胶前对苎麻原麻进行预处理,除去一部分金属元素,即可以将脱胶体系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效提高脱胶液与胶质反应的选择性,实现对纤维素的保护。本研究使用木醋杆菌在动态发酵的条件下制备球状细菌纤维素(Spherical 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SBC),并使用2,2,6,6-四甲基哌啶-1-氧化物自由基选择性氧化体系(TEMPO体系)将其改性为羧基化球状细菌纤维素(Carboxylated spherical 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CSBC),CSBC具有很强的金属离子吸附和解吸能力,可以作为苎麻氧化脱胶中金属吸附预处理的吸附剂,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对降低试剂成本和污染有利。用CSBC对苎麻进行预处理后,苎麻纤维的残胶率略有降低,制成率略有提高,这表明脱胶液对氧化胶质反应的选择性增强,纤维素受到的损伤减少。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金属含量的水进行脱胶时,CSBC的最佳使用量不同,使用四川水(金属含量较高)进行脱胶时,纤维强伸性能在CSBC用量为4%时达到最优值,此时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分别提高了44.26%,26.47%,31.45%;使用湖南水(金属含量较低)进行脱胶时,纤维强伸性能在CSBC用量为1%时达到最优值,此时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分别提高了35.78%,20.97%,28.57%。SBC性能、TEMPO体系参数对CSBC的吸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对SBC发酵过程的研究表明,调节动态培养参数(锥形瓶的容积、培养基体积/锥形瓶容积值(M/F值)、摇床转速、培养时间)可以实现对SBC直径、性能的控制。动态培养参数对SBC性能的具体影响如下:(1)M/F值是控制SBC直径均一性的关键因素,当且仅当M/F值为50%时,同一个锥形瓶中发酵获得的SBC直径完全一致,M/F值偏离50%越远,同一个锥形瓶中发酵的SBC直径越不均匀;(2)当摇床转速一定时,锥形瓶容积越大,发酵制得的SBC直径越小;当锥形瓶容积一定时,摇床转速越大,发酵制得的SBC直径越小;(3)SBC的直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经过120 h的发酵后,SBC的直径停止生长趋于稳定值,这种状态会持续48 h。发酵开始后的168 h之后,SBC开始相互随机结合,最终随机形成多种直径更大的SBC;(4)当其他培养条件相同时,发酵所用的锥形瓶容积越小,制得的SBC直径越大,SBC吸附性越好。在综合考虑SBC吸附能力和得率的情况下,最佳发酵条件为:锥形瓶容积250 mL,温度32℃,转速150 rpm,发酵时间120 h。在SBC的羧基化改性中,TEMPO体系中次氯酸钠用量是影响CSBC性能的关键因素,当次氯酸钠用量低于8 mmol/g时,CSBC中的羧基含量随次氯酸钠用量的上升而上升,CSBC的吸附性能也随着逐渐增强;当次氯酸钠用量高于8 mmol/g时,CSBC的内部结构受氧化作用开始发生塌陷,吸附性开始随次氯酸钠用量逐渐下降。当次氯酸钠用量为8 mmol/g时,制得的CSBC对Pb2+、Fe2+、Mn2+的平衡吸附值分别可达到370.37 mg/g、357.14 mg/g、85.47 mg/g。将吸附过金属后的CSBC浸泡在0.1 mol/L HNO3的硝酸中,可以使吸附在CSBC上的金属离子释放出来,即可实现CSBC的重复使用。测试结果表明,经过3次循环使用后,金属离子的释放率可以保持在85.6%左右。(4)为了探索用选择性氧化体系制备苎麻纤维的可能性,本章采用由2,2,6,6-四甲基哌啶-1-氧化物自由基(TEMPO)、次氯酸钠、溴化钠组成的TEMPO选择性氧化体系对苎麻进行氧化脱胶。TEMPO体系反应条件温和,且与纤维素反应时只氧化C6上的伯羟基而对C2、C3上的仲羟基无作用。脱胶实验结果表明,先用TEMPO体系处理原麻,再辅以低浓度氢氧化钠煮练即可完成苎麻脱胶,TEMPO体系中的次氯酸钠用量越高、体系pH值越高、反应温度越高,反应时间越长、氢氧化钠煮练中的氢氧化钠浓度越高,胶质脱除效果越好,但纤维素降解量也越大。测试经TEMPO氧化后纤维的聚合度可知,TEMPO氧化中的次氯酸钠用量、pH值的范合适围分别为1.5 mmol/g2.5 mmol/g,10.512.0,最适反应温度为室温。用响应面分析的方法研究TEMPO体系中次氯酸钠用量、pH值、氧化时间及氢氧化钠浓度对纤维断裂强度的综合作用效果,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以实验值为基础建立的二次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此模型较为合理。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体系pH值和TEMPO氧化反应时间对纤维性能的影响显著。数学处理二次回归方程可得到TEMPO脱胶的最优工艺:次氯酸钠用量2.2 mmol/g,pH值10.91,氧化时间17.64 min,NaOH浓度3.14 g/L。TEMPO体系脱胶制得的纤维强伸性能与过氧化氢氧化脱胶相似,可以满足纺纱等后续加工的要求。TEMPO体系氧化脱胶所需要的时间为127.64 min,比过氧化氢氧化脱胶所需的时间(200 min)短72.36 min,比传统脱胶所需的时间(360 min)短232.36 min。又因其高温煮练时间短,脱胶的能耗比过氧化氢氧化脱胶、传统碱脱胶更低。TEMPO体系氧化脱胶的污水COD值为14312 mg/L,比过氧化氢氧化脱胶和传统碱脱胶分别约低28%和44%。(5)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在三家企业进行了苎麻的过氧化氢氧化脱胶放大实验研究,并进行了纺纱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业生产条件下,采用压力煮练(125℃,0.6 kg)的方法可以确保放大实验中脱胶的均匀性。使用消泡剂可以有效的缓和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起泡的现象,并且可以将过氧化氢的最适浓度从6 g/L降低至4.5 g/L。原麻重量对脱胶后纤维性能及脱胶废水COD值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在脱胶工艺确定的合理的前提下,将生产规模扩大是可行的。虽然氧化脱胶制得的纤维略低于传统脱胶,其制得的纤维纺制纱线的断裂强度、断裂强度CV值、纱线条干不匀、粗节数、细节数均满足优质苎麻纱的要求。

沈葵忠[3](2008)在《杉木CTMP高白度漂白技术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造纸工业纤维原料供应短缺,扩大原料供应品种,有利于我国造纸工业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杉木CTMP漂白存在漂白困难、化学药品消耗高、纸浆存在黄颜色底色等问题,其解决可扩大我国造纸工业的原料供应途径,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以我国南方大量种植的杉木为研究原料,以杉木CTMP浆高白度漂白技术及机理为研究课题,研究了机械浆漂白过程中过氧化氢的分解行为及抑制措施,杉木CTMP高温快速漂白,氧化活化改善过氧化氢漂白性能,过氧化物-TAED活化体系漂白,组合漂白中FAS的漂白性能,多段组合高白度漂白技术及漂白性能;探讨了杉木机械浆的可漂白性能及突破其浆料漂白白度增限的方法。在上面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杉木CTMP浆料漂白过程中的木质素结构和功能基团的变化,使用浆料红外光谱、UV-Vis光谱、和Raman激光光谱对漂白过程中的木质素发色基团的脱除机理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一套杉木CTMP纸浆高白度漂白技术。通过对杉木CTMP单段过氧化氢漂白工艺进行优化,提高了杉木CTMP漂白白度增限。优化后的工艺条件是:H2O26%,NaOH用量为4.5%,Na2SiO32%,DTPA0.1%,漂白浓度20%,温度70,时间180min。可以把原浆白度为45.6%ISO的杉木CTMP漂白至79.7%ISO。使用高温短时间漂白工艺(95oC,60min),能够漂白至77.9%ISO。使用氧化型漂白剂在漂白前进行活化预处理,可以提高后续过氧化氢漂白的效率。几种预处理方式中,以酸性条件下ClO2活化预处理效果最好,其次是酸性过氧化氢,不加漂白稳定剂的碱性过氧化氢活化效果不够理想。碱性条件下使用的次氯酸盐不适宜做漂白前活化处理剂。使用酸性ClO2活化预处理(ClO2用量0.5%,浓度10%,温度70oC,时间30min,用硫酸控制初始pH值4-4.5,终点pH5-6),经过6%H2O2漂白,白度可以达到77.7%ISO,比相同漂白用量(6.5%)的过氧化氢漂白白度增加1.2百分点。对三种过氧化物-TAED活化体系漂白进行了研究比较。机械浆过氧化物-TAED活化体系漂白反应,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漂白时间可以缩短到30 min 60min。H2O2-TAED活化体系漂白,温度70oC、时间60min、H2O2用量6%、TAED与H2O2摩尔比0.1,可实现29.3%的白度增值。FAS漂白应用于杉木CTMP组合漂白可以改善漂白效率,提高白度增限。FAS在两段漂白组合中的位置影响其漂白效果。PF比FP漂白白度约高12个白度点。FAS漂白可进行高温短时间漂白(90oC、30min),实现良好的漂白效果。采用FAS还原型漂白作结束段的漂白组合可以取得较好的漂白效果。在10%的总漂剂用量下,使用P*PF漂序浆料白度可以达到83.2%ISO的高白度,且漂白得率损失小。紫外光老化和热湿返黄试验结果表明,以还原型漂白结束的三段组合漂白的白度稳定性良好。机械浆漂白过程对纤维质量产生积极影响。漂白前后,纤维长度和宽度变化不大;但浆料纤维的卷曲和扭结程度有所改善。漂白是机械浆消潜操作的继续,可以改善纸张的抄造性能,提高纸页的强度性能。杉木木质素是G型木质素,存在微量的H型结构;杉木CTMP木质素结构中存在如下官能团:甲氧基;羰基;酚型羟基、非酚型羟基(并以非酚型羟基为主);对位醌型结构。纸浆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H2O2漂白过程对α和β-羰基都有破坏作用;H2O2漂白对木质素苯环结构有破坏作用,能使木质素中苯基丙烷部分分解;未醚化的酚单元更易被破坏和溶出。FAS漂白酚羟基的移除作用不大。纸浆的UV-Vis差谱分析表明,P-TAED活化体系漂白可以移除与苯环相连的共轭羰基发色基团;FAS漂白不仅能够移除与苯环共轭的羰基发色基团,还有效移除浆料木质素中的醌型发色结构;发现FAS漂白置于过氧化氢主漂白段之后可以更好地降低浆料的吸收强度,说明FAS漂白更适宜作为漂白结束段使用。纸浆的Raman光谱分析表明,漂白明显降低松柏醛的结构,进而改善浆料的稳定性能。研究提出了漂白过程中FAS与木质素主要发色结构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式。多段漂序结束段的FAS漂白,能够把木质素中的主要发色基团(α-羰基和醌型结构)还原为羟基,起到纸浆脱色和漂白作用。随着FAS和TAED销售价格的降低,三段组合漂白工艺P*PF有望在工业上得到推广应用。

冯文英[4](2003)在《新的漂白方法综述》文中提出

赵文才[5](1982)在《使用次氯酸钠、过氧化物对高得率浆进行漂白》文中研究指明 1.引言高得率浆的保留木素漂白,可分为氧化型漂白和还原型漂白两种。一般使用H2O2、Na2S2O4或Zn2S2O4等作为漂白剂,其白度与未漂浆的白度相比,充其量不过提高8—15%GE。即使采用H2O2和连二亚硫酸盐进行两段漂白,高得率浆的白度也只上升20%GE。

温思茹[6](2009)在《环氧氯丙烷类湿强废纸的环境友好性再制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造纸原料的结构中废纸的用量越来越大,然而很多废纸中往往夹杂有一些很难疏解的湿强废纸,特别是使用了环氧氯丙烷类湿强剂的永固性湿强废纸。使用次氯酸盐作疏解剂可以提高疏解效果,但是会污染环境,同时纤维受损也较严重。从理论上来说,一些过氧化物单独使用,或与促进剂共同作用,或相互混合使用,均可能代替次氯酸盐达到提高疏解效果的目的,同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本论文首先以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作为再制浆助剂,分别处理湿强育果袋纸、自制湿强壁纸原纸和自制湿强装饰纸原纸。在处理湿强育果袋纸时,纸浆的疏解率、卡伯值、白度、机械强度性能等数据的结果都表明,过氧化氢更多地和湿强剂反应而次氯酸钠则更多地和木素反应;在处理湿强壁纸原纸(自制产品)和湿强装饰纸原纸(自制产品)时,次氯酸钠处理的纸浆产生的纸张碎片较少,且产生更多的细小纤维,但是对纤维的损伤程度较大。同时次氯酸钠更倾向于与浆料体系中的发色基团发生反应,而过氧化氢则更倾向于与湿强剂发生反应。其次,为更好地揭示各种再制浆助剂作用于湿强废纸的效果,制备了仅由漂白化学浆与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湿强剂组成的模型湿强废纸,考察了过氧化物对自制模型湿强废纸的再制浆效果。结果表明,过氧化氢、过硫酸钾和过碳酸钠对纤维长度和宽度影响较小,处理所得的纸浆中都含有许多细小纤维。它们对纤维都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过硫酸钾对纤维的破坏程度最大,过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对纤维的破坏程度相似。同时,它们都会降低纸浆中PAE的剩余率,其中与PAE反应程度最大的是过硫酸钾,其次是过氧化氢、过碳酸钠。最后,研究了四乙酰乙二胺(TAED)、钼酸钠、双氰胺等促进剂配合过氧化物、以及不同过氧化物的配合使用等方法处理模型湿强废纸的再制浆效果,结果表明:加入促进剂后可有效地提高再制浆效果,促进效果由好到差依次为:TAED、钼酸钠、双氰胺;在用复配再制浆助剂处理自制湿强废纸模型时,过氧化氢与过硫酸钾复配可有效地提高再制浆效果,且提高过硫酸钾的比例有利于提高再制浆效果。

李红斌[7](2008)在《麦草化学机械浆高白度漂白及其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麦草原料制备化学机械浆高白度漂白化学机械浆主要的制浆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比较了三种不同的化学药品用于预浸渍阶段(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果胶酶/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中性亚硫酸钠预处理)对未漂白浆的光学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包括成浆白度、成浆强度指标、纤维筛分级分,而且也比较了磨浆的比能耗和废水污染负荷。研究结果表明:麦草原料经过碱性H2O2 (1.5%用量H2O2,2.0%用量NaOH,0.4%用量DTPA)预处理,制得的纸浆具有较高的白度和良好的物理强度。且磨浆废水污染负荷较低。纸浆的碱性过氧化氢可漂性较好。选用过氧化氢(P)、过氧乙酸(Pa)和硼氢化钠(B)等不同类型的漂白药剂经过筛选试验,并分别优化了各自单段漂白的适宜条件。并对P/Pa/B进行了不同组合序列的漂白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过氧乙酸与过氧化氢最佳组合方式为PaP1P2 (过氧乙酸用量1.0%,两段H2O2用量皆为5%),这种漂白方式漂后麦草化机浆白度可以达到72.83%ISO;经过P1P2B (两段5.0%用量H2O2漂白,后续1.0%用量的NaBH4还原)三段漂白后,漂白麦草化学机械浆的白度可达73.98%ISO。对比研究了新鲜麦草和储存麦草化机浆的漂白性能发现,麦草原料经过一段时间贮存后,对所制得的纸浆的后续漂白会带来负面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麦草原料经过12个月时间的贮存,制得的麦草化学机械浆以相同的漂白工艺,即PaP1P2和P1P2B的工艺漂白后,成浆白度分别为67.09%ISO,70.83%ISO,因此原料的新鲜程度对于禾草类原料的化学机械浆的漂白性能影响十分显著。漂白废液的研究结果表明:麦草化学机械浆纸浆P1P2B漂白工艺三段漂白废水BOD与COD总发生量分别为149.06kg/t浆和384.24kg/t浆,均低于PaP1P2漂白工艺三段漂白废水BOD与COD总发生量;从漂白废液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检测结果可以看出:两种漂白废液的主要污染物质成分构成较为相近,均含有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族化合物,但是Pa漂白废液中酯类有机物和4, 4`-二羟基二苯丙烷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NaBH4漂白废液的相对含量。这可以用来解释Pa漂白废液的污染负荷高于NaBH4漂白废液污染负荷的现象。麦草化学机械浆经过H2O2(用量4%、6%、8%、10%)漂白,纸浆酸化前后成浆白度(%ISO)存在明显差异,纸浆酸化后白度增值最小的为9.85个百分点,增值最大的16.12个百分点,同时酸化后成浆b*值也明显减小(趋向蓝色)。纸浆返黄试验的结果表明:麦草化学机械浆经过PaP1P2、P1P2B处理与单独使用H2O2漂白相比,纸张白度稳定性明显提高;相比之下,硼氢化钠处理后,纸浆白度稳定性比过氧乙酸的处理效果明显,这主要是硼氢化钠处理纸浆以后,木质素结构中羰基数量的减少,从而增加了成浆白度稳定性。通过对木质素碱性硝基苯氧化产物以及1H-NMR谱图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麦草化学机械浆纸浆经过碱性H2O2漂白,以及后续NaBH4还原处理以后,其中,香草醛约占40%~48%,紫丁香醛约占41%~53.10%,对羟苯甲醛约占6%~9%,说明麦草原料以及化机浆漂白后木质素属G-S-H型木质素。麦草化学机械浆纸浆经过碱性H2O2漂白,木质素中酚羟基含量(0.29个/C9)略高于原料中的酚羟基含量(0.28个/C9),说明H2O2漂白不能有效地减少木质素中酚羟基这类助色基团的数量。麦草化机浆H2O2漂白后,总的羰基含量由原料木质素中的0.1063个/C9减少到0.0782个/C9,减少了26.43%;而后续使用NaBH4还原处理纸浆木质素中共轭羰基数量由H2O2漂白后的0.0782个/C9下降到0.0235个/C9,减少了69.95%,这是由于NaBH4还原处理后,与苯环的共轭结构,被还原成Cα-OH结构;破坏了木质素中共轭发色基团,提高了成浆白度及其白度稳定性。

姚春丽[8](2008)在《尾巨桉制浆工艺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以尾巨桉为原料,测定其材性,并采用不同制浆方法、生物预处理及不同漂白程序,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干强剂,对其制浆适应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尾巨桉的工业应用提供数据和理论指导。对尾巨桉材性和APMP制浆工艺及其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尾巨桉相比于其它桉木的综纤维素含量高(75.8%),木材色泽较浅,基本密度比较小(0.487g/cm3),纤维长宽比最大61,柔性系数比较大;得到尾巨桉APMP较适宜的化学预处理条件,尾巨桉APMP的白度达到了66%ISO,运用NOSA统计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得出了尾巨桉APMP裂断长、白度与化学预浸条件的回归方程。对不同立地条件下尾巨桉KP-AQ的制浆工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东门和雷州尾巨桉材性差别不大。得出东门和雷州尾巨桉尾巨桉KP-AQ制浆的蒸煮工艺条件比较相近。对雷州尾巨桉KP-AQ浆进行漂白研究,得出常规D1-E-D2-P漂后浆白度为81.1%,黏度为972mL/g。通过丙酮抽滤后,白度上升到83.2%;用Mg(OH)2代替NaOH的漂后浆白度为81.0%,黏度为931mL/g;原浆经氧漂后白度为58.4%,黏度为914mL/g,卡伯值为7.76;O-D1-E-D2漂后纸浆白度为86.0%,黏度为872mL/g;O-D-E-P漂后纸浆白度为85.4%,黏度为883mL/g。用T.lanuginosus产木聚糖酶预处理雷洲尾巨桉KP-AQ浆,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木聚糖酶用量10U/g,反应时间90min,处理温度60℃,pH值6.0,浆浓度10%。纸浆白度为55.2%,卡伯值为8.38。纸浆黏度有所提高,木聚糖酶助漂后纸浆物理强度有所增加。研究生物漂白机理得出:木聚糖酶处理后,浆中聚戊糖的含量下降了3.51%,酸不溶木素含量下降了0.12%。经X射线衍射仪分析,木聚糖酶处理前后纤维素的结晶度变化不大。扫描电镜分析得出,未经木聚糖酶预处理纸浆纤维表面比较光滑,结构紧密。经过预处理浆纤维表面出现了孔隙。对照浆和酶解浆的红外光谱和酶解液紫外光谱分析得出,木聚糖酶生物处理后纤维上产生游离羟基,增加了纤维间的氢键结合。木聚糖酶降解了纸浆中的部分木聚糖,溶出纸浆中的少量木素。与其它木聚糖酶相比,由T.lanuginosus产木聚糖酶预处理浆料黏度提高,酶用量少。雷洲尾巨桉KP-AQ浆TCF漂白的O-X-Mn-P中,纸浆白度达到80%,而黏度在800mL/g以上;轻(超轻)ECF工艺漂白尾巨桉KP-AQ浆,O-X-A-D1-Ep-D2漂白效果较好。总用氯量为0.95%时,纸浆白度达到85%以上。比达到相同白度的常规ECF(O-D1-E-D2)节省60%ClO2,比O-D1-Ep-D2漂白工艺节约40%ClO2,降低了漂白废水污染负荷。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尾巨桉AS-AQ制浆及其各段漂白中的作用及机理。得到了添加LAS尾巨桉AS-AQ蒸煮的最佳条件,LAS能够使纸浆得率增加,白度提高,黏度增加,保水值增加,苯醇抽出物降低;加入LAS并没有使蒸煮液中蒽醌颗粒的粒径减小,蒸煮液中小于0.45μm粒径的蒽醌浓度在常温下比无LAS要低35%;LAS使木片内部的蒽醌含量大幅度的增加,使100℃和120℃的磺酸基数量提高了。在氧漂过程中最优的助剂为复合型表面活性剂(0.25%LAS和0.25%AEO-9)使白度增加3.6度,卡伯值降低1.3,黏度稍有降低;木聚糖酶在Tween80加入量20mg/mL时,酶活达到最大并提高27%;H2O2漂白的最佳助剂为NP系列,加入0.25%NP-10和0.75%NP40时,HLB值为16.1时效果最佳;在O-X-Q-P各段均加入助剂,可以使白度增加5.1度,手抄片纸浆物理强度增加。研究了添加壳聚糖类和淀粉类干强剂的效果。通过壳聚糖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将其应用在尾巨桉KP-AQ浆中。结果表明,CTSAD(壳聚糖-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比CTS(壳聚糖)各项物理强度指标提高明显,且用量较少。电子显微镜下看出,加入助剂后纤维交织状况更加密集,尤其加CTSA后,纤维交织的密集程度较之空白纸样有很大提高。探讨了阳离子淀粉-丙烯酰胺二元接枝共聚物、CTSAD三元接枝共聚物及混合使用工艺条件及其增干强效果。接枝率为35.59%阳离子淀粉-聚丙烯酰胺应用效果很好。用量在0.8%,打浆度在46°SR附近,成纸的撕裂指数由4.7mN·m2/g提高到9.5mN·m2/g,耐折度由229次提高到278次,抗张指数由74.70N·m/g提高到147.94N·m/g。对于混合增强剂,在反应温度40℃,pH8.5,阳离子淀粉-丙稀酰胺二元接枝共聚物与C他SAD三元接枝共聚物之比为5:5时,纸张的撕裂度、耐折度、抗张指数分别得到显著提高,并为碱性造纸和低定量造纸提供可能。

本所情报组[9](1978)在《关于高得率浆的漂白》文中研究指明 最近十年一个重要的发展是出现了高得率浆。中性亚硫酸盐半化学浆的制浆方法是目前一种已成熟的技术,冷矸法则是一种日益重要的制浆方法,而最大兴趣是pH4的高得率高强度的酸性亚硫酸盐制浆法。这些方法和其他方法能应用于60~90%得率范围的各种浆。这些浆的强度性质紧密地决定于其得率。但是,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这些高得

沈洋奇[10](2012)在《不同漂白方式对二次纤维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内外造纸原料日益短缺,制浆造纸工业面临的环境问题和能耗问题日趋严重,于是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二次纤维的利用。漂白作为二次纤维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它的发展将有助于推动二次纤维的利用。本文研究了不同漂白方式对二次纤维性能的影响,从而为提升二次纤维的使用品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经H2O2漂白工艺处理后,漂后纸浆白度提高7.93%ISO,撕裂指数降低2.03%,抗张指数增加9.84%,耐破指数增加5.75%,纤维长度减小2.48%,细小纤维含量增加4.19%,结晶指数降低2.31%,漂白后无定形纤维素和溶出的木素一起随机堆垛在纤维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形貌。羧甲基化处理能成功向纤维导入羧基,并以钠盐的形式存在,能有效地提高成纸物理强度,使纤维长度下降,细小纤维含量增加,纤维素结晶指数下降,无定形区增大,形成沟壑纵横的纤维表面,有利于增强纤维间结合强度,有效地抑制再生纤维的衰变。经Na2S2O4漂白工艺处理后,漂后纸浆白度提高5.73%ISO,撕裂指数提高1.65%,抗张指数提高8.42%,耐破指数降低2.44%,纤维长度影响下降3.47%,细小纤维含量增加2.85%。Na2S2O4漂白工艺处理使纤维结晶区增加,结晶指数增大,使纤维发生轻微的角质化。经漆酶/介体漂白工艺处理后,漂后纸浆白度提高8.30%ISO,撕裂指数提高9.02%,抗张指数提高17.19%,耐破指数提高4.27%。酶法漂白对纤维长度影响不大,而细小纤维含量随着酶用量的增加先降后升,能有效地改善纸浆的润胀性能,破坏纸浆的结晶区结构,溶出的木素大部分沉积在纤维表面,形成沟壑纵横的表面形貌。比较了不同漂白方式对二次纤维性能的影响,对旧新闻纸脱墨浆的漂白效果为酶法漂白最优,三种漂白方式都能提升成纸物理强度,特别是抗张强度。FT-IR分析结果显示,羟基吸收峰相对强度为酶漂高于P漂,Y漂强度最小,漂后纸浆中木素或有色基团得到不同程度的脱除。XRD分析结果显示,漂后纸浆纤维的微晶尺寸增大幅度为酶漂大于P漂,而Y漂最小,微晶横截面积增大,使结晶区可及度减小。AFM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表面凹凸不平程度为酶漂浆最为明显,P漂浆其次,Y漂浆纤维表面最平滑。

二、使用次氯酸钠、过氧化物对高得率浆进行漂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使用次氯酸钠、过氧化物对高得率浆进行漂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低温碱脲体系高浓凝胶化作用的木质纤维素纤维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立题依据
    1.3 研究内容、方法、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目的与意义
    1.4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纤维素溶解体系
        2.1.1 纤维素溶解的必要性
        2.1.2 纤维素溶解体系
        2.1.2.1 氢氧化钠-二硫化碳体系
        2.1.2.2 多聚甲醛-二甲基亚砜体系
        2.1.2.3 氯化锂-二甲基乙酰胺体系
        2.1.2.4 离子液体
        2.1.2.5 碱-水体系
        2.1.2.6 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水体系
        2.1.2.7 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体系
    2.2 纤维的松厚性能
        2.2.1 松厚度
        2.2.2 提高纤维松厚性能的方法
    2.3 纤维的强度性能
        2.3.1 纤维强度
        2.3.2 纤维增干强方法
        2.3.3 纤维增湿强方法
    2.4 纤维的磨浆性能
        2.4.1 化机浆的种类与特点
        2.4.2 高磨浆能耗制约化机浆的发展
    2.5 纤维的漂白性能
        2.5.1 高得率浆的漂白性能
        2.5.2 高得率浆的漂白方式
        2.5.2.1 连二亚硫酸盐漂白
        2.5.2.2 过氧化氢漂白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纤维素纤维性能研究
    3.1 引言
        3.1.1 纤维素溶解的重要性及碱脲体系
        3.1.2 纤维强度性能和松厚性能
    3.2 原料与方法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方法
        3.2.2.1 纤维素纤维溶解性能研究方法
        3.2.2.2 高碱浓、高纤维浓度处理后再生纤维素纤维性能研究方法
        3.2.2.3 再生纤维素纤维松厚性能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纤维素纤维溶解性能分析
        3.3.2 高碱浓、高纤维浓度处理后再生纤维素纤维性能分析
        3.3.3 再生纤维素纤维松厚性能分析
        3.3.3.1 纤维浓度的影响
        3.3.3.2 冷冻时间的影响
        3.3.3.3 用碱量的影响
        3.3.3.4 成纸性能与纤维质量分析
        3.3.4 红外光谱分析
        3.3.5 X-射线衍射分析
        3.3.6 热重分析
        3.3.7 固体核磁共振碳谱分析
    3.4 可能的机理推测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纤维素基纸张纤维强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原料与方法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碱浓的影响
        4.3.2 冷冻时间的影响
        4.3.3 洗涤时间的影响
        4.3.4 增塑剂的影响
        4.3.5 纸张强度与表面形态分析
        4.3.6 红外光谱分析
        4.3.7 X-射线衍射分析
        4.3.8 热重分析
        4.3.9 固体核磁共振碳谱分析
    4.4 可能的机理推测
    4.5 两种纤维素纤维胶化处理过程的比较
    4.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木质纤维素纤维强度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原料与方法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纤维浓度的影响
        5.3.2 用碱量的影响
        5.3.3 冷冻时间的影响
        5.3.4 成纸性能、纤维质量与表面形态分析
        5.3.5 元素分析
        5.3.6 红外光谱分析
        5.3.7 X-射线衍射分析
    5.4 可能的机理推测
    5.5 漂白化学浆纤维和高得率浆纤维处理过程的比较
    5.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木质纤维素纤维磨浆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原料与方法
        6.2.1 磨浆原料与方法
        6.2.1.1 磨浆实验原料
        6.2.1.2 磨浆实验方法
        6.2.2 漂白原料和方法
        6.2.2.1 漂白实验原料
        6.2.2.2 漂白实验方法
        6.2.3 APMP制备方法与性能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磨浆性能分析
        6.3.1.1 用碱量的影响
        6.3.1.2 冷冻时间的影响
        6.3.1.3 磨浆正交试验分析
        6.3.1.4 纤维组分含量分析
        6.3.2 漂白性能分析
        6.3.2.1 一段过氧化氢用量的影响
        6.3.2.2 一段过氧化氢漂白时间的影响
        6.3.2.3 二段过氧化氢用量的影响
        6.3.2.4 二段过氧化氢漂白时间的影响
        6.3.2.5 漂白正交实验分析
        6.3.3 制浆造纸性能分析
        6.3.4 纤维质量分析
        6.3.5 元素分析
        6.3.6 红外光谱分析
        6.3.7 X-射线衍射分析
        6.3.8 扫描电镜分析
    6.4 可能的机理推测
    6.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木质纤维素纤维漂白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原料与方法
        7.2.1 实验原料
        7.2.2 实验方法
        7.2.2.1 蔗渣RMP漂白实验方法
        7.2.2.2 蔗渣RMP漂前处理实验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PY漂白的影响
        7.3.1.1 P段漂白的影响
        7.3.1.2 Y段漂白的影响
        7.3.2 漂前处理的影响
        7.3.2.1 用碱量的影响
        7.3.2.2 冷冻时间的影响
        7.3.3 白度、纤维质量与表面形态分析
        7.3.4 红外光谱分析
        7.3.5 X-射线衍射分析
    7.4 可能的机理推测
    7.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硕博连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2)苎麻氧化脱胶中纤维素的保护机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苎麻及其纤维制品
    1.2 苎麻纤维的化学组成
        1.2.1 纤维素
        1.2.2 半纤维素
        1.2.3 果胶
        1.2.4 木质素
        1.2.5 脂蜡质
        1.2.6 其他物质
    1.3 苎麻脱胶的研究进展
    1.4 纤维素保护剂
        1.4.1 过氧化氢氧化脱胶机理
        1.4.2 脱胶过程中纤维素的氧化与降解
        1.4.3 蒽醌保护纤维素的机理
    1.5 缓释型碱源
        1.5.1 缓释型碱源种类
        1.5.2 镁基缓释型碱源的作用原理
        1.5.3 镁基缓释型碱源的研究进展
    1.6 脱胶体系中的金属元素及其控制方法
        1.6.1 金属元素对过氧化氢氧化脱胶的影响
        1.6.2 金属元素的控制方法
        1.6.3 用细菌纤维素制备金属吸附剂
    1.7 TEMPO选择性氧化体系脱胶
        1.7.1 TEMPO选择性氧化体系
        1.7.2 TEMPO选择性氧化体系对纤维素的氧化
        1.7.3 TEMPO选择性氧化体系的应用
    1.8 本课题研究内容
    1.9 本课题创新点
2 纤维素保护剂在苎麻氧化脱胶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及试剂
    2.3 实验步骤及测试方法
        2.3.1 以蒽醌为助剂的氧化脱胶工艺
        2.3.2 其他脱胶工艺
        2.3.3 苎麻纤维化学成分的分析
        2.3.4 过氧化氢含量测试
        2.3.5 X射线衍射测试(XRD)
        2.3.6 纤维聚合度测试
        2.3.7 残胶率和制成率测试
        2.3.8 纤维机械物理性能测试
        2.3.9 红外光谱测试(FTIR)
        2.3.10 废水化学需氧量测试(COD)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蒽醌对纤维化学成分的影响
        2.4.2 蒽醌浓度对纤维半纤维素含量和结晶度的影响
        2.4.3 蒽醌浓度对纤维聚合度的影响
        2.4.4 蒽醌浓度对纤维制成率及线密度的影响
        2.4.5 蒽醌浓度对纤维强伸性能的影响
        2.4.6 蒽醌对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控制
        2.4.7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2.4.8 蒽醌对脱胶废水COD值的影响
        2.4.9 蒽醌在氧化阶段和碱煮阶段作用机理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缓释型碱源在苎麻氧化脱胶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3.3 实验及测试方法
        3.3.1 氢氧化镁的溶解性测试
        3.3.2 脱胶液pH值测试
        3.3.3 缓释型碱源脱胶工艺
        3.3.4 其他测试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氢氧化镁在脱胶液中的溶解性及缓释效果
        3.4.2 氢氧化取代率对纤维残胶率与制成率的影响
        3.4.3 氢氧化镁取代率对纤维聚合度的影响
        3.4.4 氢氧化镁取代率对脱胶液pH值的影响
        3.4.5 氢氧化镁取代率对脱胶液中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3.4.6 高温高压过氧化氢脱胶
        3.4.7 氢氧化镁取代率对纤维强伸性能的影响
        3.4.8 氢氧化镁取代率对纤维官能团的影响
        3.4.9 氢氧化镁取代率对脱胶废水COD值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脱胶体系金属元素分析及CSBC金属吸附预处理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及试剂
    4.3 实验步骤及测试方法
        4.3.1 金属元素分析方法
        4.3.2 细菌纤维素的发酵及控制
        4.3.3 球状细菌纤维素的羧基化改性
        4.3.4 球状细菌纤维素的表征
        4.3.5 CSBC预处理及氧化脱胶工艺
        4.3.6 其他测试
    4.4 结果和讨论
        4.4.1 苎麻常见脱胶用水中的金属元素及其对脱胶的影响
        4.4.2 苎麻原麻中的金属元素及其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4.4.3 羧基化细菌纤维素(CSBC)的制备
        4.4.4 CSBC对脱胶体系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
        4.4.5 CSBC预处理对纤维残胶率及制成率的影响
        4.4.6 CSBC预处理对苎麻纤维聚合度的影响
        4.4.7 CSBC预处理对苎麻纤维强伸性能的影响
        4.4.8 CSBC对脱胶液中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影响
        4.4.9 CSBC在脱胶中的回用效果
    4.5 本章小结
5 新型氧化脱胶方法的探索
    5.1 引言
    5.2 实验原料及试剂
    5.3 实验步骤及测试方法
        5.3.1 用TEMPO选择性氧化体系进行苎麻脱胶
        5.3.2 测试方法
    5.4 结果和讨论
        5.4.1 TEMPO体系参数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5.4.2 碱煮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5.4.3 TEMPO体系参数与NaOH浓度对脱胶的综合作用效果
        5.4.4 TEMPO体系脱胶的最佳工艺及特点
        5.4.5 TEMPO体系脱胶与氧化脱胶、传统脱胶的异同
    5.5 本章小结
6 苎麻的过氧化氢氧化脱胶放大工艺研究
    6.1 放大工艺设计及产品质量检验
        6.1.1 脱胶逐步放大工艺设计
        6.1.2 纺纱
        6.1.3 苎麻纤维性能测试
        6.1.4 苎麻纱的性能测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煮练压力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6.2.2 消泡剂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6.2.3 原麻重量对纤维性能及废水COD值的影响
        6.2.4 氧化脱胶制得的苎麻纤维的成纱性能研究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专利申请及获奖情况
致谢

(3)杉木CTMP高白度漂白技术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杉木制浆造纸研究现状
        1.2.2 过氧化氢漂白(P)
        1.2.3 过氧乙酸漂白(Paa)
        1.2.4 过氧化物-TAED 活化体系漂白
        1.2.5 连二亚硫酸钠漂白(T)
        1.2.6 二氧化硫脲漂白(F)
        1.2.7 机械浆高白度漂白的概念和现状
        1.2.8 机械浆漂白研究技术手段
        1.2.9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漂白过程中过氧化氢的分解行为及抑制措施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强碱性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行为
        2.3.2 Mg~(2+)、Ca~(2+)、Al~(3+)对强碱性条件下过氧化氢的稳定效果比较
        2.3.3 Fe~(3+)、Fe~(2+)、Mn~(2+)和Cu~(2+)过渡金属离子对强碱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作用
        2.3.4 Mg~(2+)对过渡金属离子存在的碱性过氧化氢溶液的稳定作用
        2.3.5 DTPA 对碱性过氧化氢溶液的稳定作用
        2.3.6 Na_2SiO_3 对碱性过氧化氢溶液的稳定作用
        2.3.7 Mg_5O_4 用量的优化
        2.3.8 DTPA 用量的优化
        2.3.9 Na_2SiO_3 用量的优化
        2.3.10 DTPA 和Na_2SiO_3 对机械浆漂白的稳定作用
        2.3.11 MgSO_4、Na_2SiO_3 和 DTPA 三种助剂的正交实验
        2.3.12 DTPA 预处理对机械浆漂白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杉木CTMP 高效过氧化氢漂白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杉木化机浆制浆性能
        3.3.2 过氧化氢漂白碱优化
        3.3.3 化学预浸渍条件对漂后浆白度的影响
        3.3.4 高温过氧化氢漂白
    3.4 小结
第四章 氧化活化改善杉木CTMP 过氧化氢漂白性能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常规碱性H_2O_2 预处理
        4.3.2 酸性H_2O_2 预处理
        4.3.3 NaClO 预处理
        4.3.4 ClO_2 预处理
    4.4 小结
第五章 过氧化物-TAED 活化体系漂白杉木CTMP 纸浆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H_2O_2-TAED 活化体系
        5.3.2 PB-TAED 活化体系
        5.3.3 PC-TAED 活化体系
        5.3.4 过氧化物活化体系漂白性能的比较
        5.3.5 杉木BCTMP 的物理性能
    5.4 小结
第六章 杉木CTMP 组合漂白中FAS 漂白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杉木漂白机械浆的颜色
        6.3.2 单段FAS 漂白
        6.3.3 两段漂序中的FAS 漂白
        6.3.4 三段漂序中的FAS 漂白
    6.4 小结
第七章 杉木CTMP 高白度多段组合漂白研究
    7.1 引言
    7.2 试验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材料
        7.2.2 试验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杉木CTMP 的可漂白性能
        7.3.2 单段漂白
        7.3.3 两段组合漂白
        7.3.4 三段组合漂白
        7.3.5 组合漂白过程中其它检测项目和漂白化学品成本分析
        7.3.6 推荐的三段组合漂白工艺
    7.4 小结
第八章 杉木CTMP 浆木质素特征及高白度漂白机理
    8.1 引言
    8.2 试验材料与方法
        8.2.1 试验材料
        8.2.2 试验方法
    8.3 结果与分析
        8.3.1 杉木CTMP 木质素的特征分析
        8.3.2 纸浆的UV-Vis 光谱
        8.3.3 纸浆的红外光谱
        8.3.4 纸浆的Raman 光谱
        8.3.5 杉木组合漂白可能的化学反应机理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过氧化氢的分解行为及抑制措施
        9.1.2 杉木CTMP 高温快速过氧化氢漂白
        9.1.3 氧化活化改善杉木CTMP 过氧化氢漂白性能
        9.1.4 过氧化物-TAED 活化体系漂白可以缩短漂白时间
        9.1.5 FAS 用于杉木CTMP 组合漂白结束段可以提高漂白效率
        9.1.6 杉木CTMP 多段组合漂白可以实现更高的漂白白度
        9.1.7 杉木CTMP 木质素特征及高白度漂白机理
    9.2 讨论
        9.2.1 杉木 BCTMP 实现高白度漂白的途径
        9.2.2 杉木机械浆浆料的强度性能和漂白过程污染负荷
        9.2.3 推荐漂白工艺的成本分析
    9.3 展望
        9.3.1 P*PF 漂序的市场应用前景
        9.3.2 UV-Vis 光谱在制浆造纸研究方面的应用展望
        9.3.3 Raman 光谱在制浆造纸研究方面的应用展望
    9.4 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环氧氯丙烷类湿强废纸的环境友好性再制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湿强剂与湿强纸
    1.2
        1.2.1 湿强剂的增湿强机理
        1.2.2 化学环境对湿强树脂效能的影响
    1.3 造纸工业中常用的湿强剂
        1.3.1 脲醛树脂
        1.3.2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1.3.3 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
        1.3.4 聚乙烯亚胺
        1.3.5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1.3.6 聚酰胺乙二醛树脂
    1.4 湿强树脂的鉴定与分析方法
        1.4.1 暂时性湿强性树脂与永久性湿强树脂的鉴定
        1.4.2 湿强树脂的分析
        1.4.3 湿强损纸的处理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
    2.3 自制湿强纸过程中的基础实验
    2.4 湿强废纸的再制浆疏解方法
        2.4.1 育果袋纸的再疏解方法
        2.4.2 壁纸原纸和装饰纸原纸的再制浆疏解方法
        2.4.3 自制湿强废纸的再制浆疏解方法
    2.5 再制浆疏解效果的评价
        2.5.1 动态滤水速度的测定
        2.5.2 动态滤水滤液浊度的测定
        2.5 3 疏解率的测定
        2.5.4 残存PAE含量的测定
        2.5.5 纸浆特性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过氧化氢与次氯酸钠用作湿强废纸再制浆疏解剂的比较
        3.1.1 过氧化氢与次氯酸钠处理湿强育果袋纸的效果比较
        3.1.2 过氧化氢与次氯酸钠处理湿强壁纸原纸(自制)的效果比较
        3.1.3 过氧化氢与次氯酸钠处理湿强装饰纸原纸(自制)的效果比较
    3.2 利用模型湿强废纸考察湿强废纸的再制浆效果
        3.2.1 模型湿强纸制备过程中影响湿强度的因素分析
        3.2.2 过氧化物处理模型湿强废纸的效果分析
        3.2.3 过氧化物促进剂在处理模型湿强废纸时的效果分析
        3.2.4 过氧化物配合使用处理自制湿强废纸的效果分析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7)麦草化学机械浆高白度漂白及其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化学预处理对制浆性能影响的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原料
        2.1.2 设备
        2.1.3 流程
        2.1.4 预处理方法
        2.1.5 检测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磨浆比能耗(specific refining energy 简称 S.R.E)比较
        2.2.2 成浆白度对比
        2.2.3 物理强度比较
        2.2.4 纤维形态分析
        2.2.5 磨浆废液污染特征
    2.3 本章结论
第三章 麦草化学机械浆漂白工艺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原料
        3.1.2 制浆流程
        3.1.3 制浆工艺
        3.1.4 设备
        3.1.5 漂白工艺
        3.1.6 检测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过氧化氢漂白
        3.2.2 过氧乙酸(Pa)与过氧化氢(P)漂白
        3.2.3 硼氢化钠(B)与过氧化氢(P)漂白
        3.2.4 其他还原剂漂白
        3.2.5 木聚糖酶(X)与果胶酶(Pe)处理
    3.3 本章结论
第四章 麦草化学机械浆漂白废液的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废液总固体物TS 与固体悬浮物SS 的测定
        4.1.3 废液 COD_(cr) 的测定
        4.1.4 废液BOD_5 的测定
        4.1.5 废液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废液污染特征分析
        4.2.2 麦草化学机械浆漂白废液化学成分分析
    4.3 本章结论
第五章 麦草化学机械浆纸张性能的研究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检测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不同处理对纸张白度及色相的影响
        5.2.2 纸浆返黄
    5.3 本章结论
第六章 麦草化学机械浆高白度漂白机理的研究
    6.1 试验原料与方法
        6.1.1 原料
        6.1.2 纸浆中二氧六环木质素的制备
        6.1.3 木质素功能基的测定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元素分析
        6.2.2 木质素功能基的测定
        6.2.3 红外光谱分析
        6.2.4 麦草化学机械浆木质素UV 光谱分析
        6.2.5 木质素~1H-NMR 波谱分析
    6.3 麦草化学机械浆高白度漂白机理推测
        6.3.1 麦草化学机械浆碱性H_2O_2 漂白机理
        6.3.2 麦草化学机械浆还原机理
    6.4 本章结论
第七章 总结
    7.1 论文主要结论
        7.1.1 化学预处理对制浆性能的影响
        7.1.2 麦草化学机械浆漂白工艺的研究
        7.1.3 麦草化学机械浆漂白废液的分析
        7.1.4 麦草化学机械浆纸张性能的研究
        7.1.5 麦草化学机械浆高白度漂白机理的研究
    7.2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尾巨桉制浆工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国际造纸工业现状与发展
    1.2 我国造纸工业现状与发展
    1.3 桉木的种植现状及制浆特性
    1.4 桉木现有的制浆方法
        1.4.1 桉木KP法制浆
        1.4.2 桉木APMP制浆
        1.4.3 碱性亚硫酸盐法制浆研究现状
    1.5 表面活性剂在蒸煮和漂白中的应用现状
        1.5.1 表面活性剂在蒸煮中的应用现状
        1.5.2 表面活性剂在TCF漂白中的应用现状
    1.6 桉木浆的漂白现状
        1.6.1 桉木浆有元素氯漂白
        1.6.2 桉木常规ECF、TCF漂白
        1.6.3 桉木浆生物漂白
    1.7 增强剂的应用
        1.7.1 造纸增强剂现状及发展趋势
        1.7.2 纸张干强剂增强机理
        1.7.3 干强剂的种类和应用
    1.8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1.8.1 论文的研究目的
        1.8.2 论文研究内容
2 尾巨桉与其它桉木材性比较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1.1 取样
        2.1.2 试样准备
    2.2 结果
        2.2.1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纤维长度
        2.2.2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纤维宽度
        2.2.3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纤的维壁厚和腔径
        2.2.4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的纤维形态
        2.2.5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的化学组成
        2.2.6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的密度
        2.2.7 尾巨桉与其他桉木弦径顺纹尺寸在干燥和饱和水分后变化情况
    2.3 讨论
        2.3.1 尾巨桉纤维形态与其他桉木的比较分析
        2.3.2 尾巨桉化学组成与其他桉木的比较分析
        2.3.3 尾巨桉密度与其他树种的比较分析
    2.4 小结
3 尾巨桉APMP制浆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
        3.1.1 试样准备
        3.1.2 预浸设备
        3.1.3 磨浆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两段预浸废液残碱、残余过氧化氢测定
        3.2.2 消潜条件
        3.2.3 纸浆性能检测
        3.2.4 浆料及废液红外光谱扫描
        3.2.5 纸张性能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尾巨桉APMP制浆工艺研究
        3.3.2 尾巨桉APMP制浆机理研究
        3.3.3 尾巨桉原料、APMP、制浆废液红外光谱扫描
    3.4 小结
        3.4.1 尾巨桉APMP制浆工艺
        3.4.2 尾巨桉APMP制浆机理
4 尾巨桉KP-AQ制浆与漂白特性的研究
    4.1 实验原料与仪器
        4.1.1 原料
        4.1.2 实验设备
        4.1.3 酶液
        4.1.4 抄纸与纸性检测
    4.2 实验方法
        4.2.1 纸浆性能测定
        4.2.2 漂白方法
        4.2.3 乙烯糖醛酸含量(HUT法)
        4.2.4 纸浆化学成分分析
        4.2.5 酶解液紫外光谱图的绘制
        4.2.6 酶解前后纸浆的X射线衍射分析
        4.2.7 酶解前后纸浆的扫描电镜测定
        4.2.8 酶解浆红外光谱扫描
        4.2.9 DNS法测定酶解液总还原糖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立地条件尾巨桉KP-AQ制浆工艺研究
        4.3.2 雷洲尾巨桉KP-AQ浆常规ECF漂白工艺及浆料红外光谱扫描
        4.3.3 木聚糖酶生物预处理雷洲尾巨桉KP-AQ浆工艺研究
        4.3.4 雷洲尾巨桉KP-AQ浆超轻ECF及TCF漂白的研究
        4.3.5 木聚糖酶漂白雷洲尾巨桉KP-AO浆的机理研究
5 表面活性剂在尾巨桉AS-AQ制浆及其各段漂白中应用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主要试剂
        5.1.2 仪器规格及来源
        5.1.3 蒸煮实验
        5.1.4 打浆
        5.1.5 抄纸
        5.1.6 纸张性能检测
    5.2 实验方法
        5.2.1 黑液残碱
        5.2.2 浆料保水值测定
        5.2.3 蒽醌浓度与吸光度值标准曲线的绘制
        5.2.4 分光光度法测定碱性亚钠蒸煮液中的蒽醌含量
        5.2.5 分光光度法测定木片内蒽醌浓度梯度
        5.2.6 离子交换法测定木片内磺酸基含量
        5.2.7 分子结构式法计算HLB值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蒸煮表面活性剂筛选
        5.3.2 添加LAS的尾巨桉AS-AQ制浆正交试验
        5.3.3 LAS在蒸煮中作用机理研究
        5.3.4 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尾巨桉AS-AQ的TCF漂白研究
6 壳聚糖类和淀粉类干强剂在尾巨桉KP-AQ浆中的应用研究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6.1.1 药品及仪器
        6.1.2 壳聚糖粘均分子量测定
        6.1.3 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合成
        6.1.4 壳聚糖接枝共聚物性能指标测定
        6.1.5 红外光谱扫描
        6.1.6 浆料羧基含量测定
        6.1.7 抄纸
        6.1.8 纸张物理性能检测
        6.1.9 纸页电镜扫描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壳聚糖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机理
        6.2.2 壳聚糖类接枝共聚物增强机理
        6.2.3 合成接枝共聚物性能测定及分析
        6.2.4 CTS-DMDAAC及CTS-AM-DMDAAC共聚物结构标识
        6.2.5 尾巨桉KP-AQ浆中羧基含量分析
        6.2.6 添加CTS-AM-DMDAAC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
        6.2.7 纸页电镜扫描结果及讨论
        6.2.8 添加淀粉—丙烯酰胺二元接枝共聚物增强剂前后纸性比较
        6.2.9 混合二元和三元体系干强剂工艺条件和使用效果研究
        6.2.10 添加二元、三元共聚物干强剂对尾巨桉KP-AQ漂白浆纸性影响
        6.2.11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1.1 尾巨桉材性
        7.1.2 尾巨桉APMP制浆性能及制浆机理研究
        7.1.3 尾巨桉KP制浆及其机理研究
        7.1.4 表面活性剂在尾巨桉AS-AQ制浆及其各段漂白中的应用研究
        7.1.5 添加壳聚糖类和淀粉类干强剂的效果
    7.2 建议
        7.2.1 尾巨桉APMP制浆
        7.2.2 尾巨桉KP-AQ漂白
        7.2.3 表面活性剂在尾巨桉AS-AQ制浆和TCF漂白
    7.3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不同漂白方式对二次纤维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废纸回收利用现状及意义
        1.1.1 废纸回收利用的现状
        1.1.2 废纸回收利用意义
    1.2 废纸浆漂白技术
        1.2.1 过氧化氢漂白
        1.2.2 连二亚硫酸钠漂白
        1.2.3 生物酶法漂白
    1.3 二次纤维的角质化概述
        1.3.1 不可逆的孔关闭机理
        1.3.2 细胞壁模型机理
        1.3.3 纤维细胞壁的重组机理
        1.3.4 回收纤维表面极性自由能的损失机理
        1.3.5 纤维表面效应
        1.3.6 半纤维素-木聚糖作用机理
    1.4 抑制二次纤维角质化的方法研究
        1.4.1 物理方法
        1.4.2 化学方法
        1.4.3 生物方法
    1.5 影响二次纤维角质化的因素
        1.5.1 制浆方法
        1.5.2 细小组分
        1.5.3 抄造环境
        1.5.4 回用次数
    1.6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过氧化氢漂白对二次纤维性能的影响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与流程
        2.2.1 H_2O_2漂白工艺
        2.2.2 羧甲基化预处理工艺
        2.2.3 检测
        2.2.4 实验流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H_2O_2用量对二次纤维漂白效果和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2.3.2 NaOH用量对二次纤维漂白效果和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2.3.3 漂白温度对二次纤维漂白效果和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2.3.4 漂白时间对二次纤维漂白效果和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2.3.5 H_2O_2漂白工艺对二次纤维漂白效果和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2.3.6 H_2O_2漂白工艺对二次纤维长度和细小纤维含量的影响
        2.3.7 H_2O_2漂白工艺对二次纤维角质化的影响
        2.3.8 H_2O_2漂白工艺对二次纤维超微结构的影响
        2.3.9 羧甲基化预处理对H_2O_2漂白浆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连二亚硫酸钠漂白对二次纤维性能的影响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药品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与流程
        3.2.1 Na_2S_2O_4漂白工艺
        3.2.2 检测
        3.2.3 实验流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Na_2S_2O_4用量对二次纤维漂白效果和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3.3.2 pH 值对二次纤维漂白效果和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3.3.3 漂白温度对二次纤维漂白效果和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3.3.4 漂白时间对二次纤维漂白效果和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3.3.5 Na_2S_2O_4漂白工艺对二次纤维漂白效果和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3.3.6 Na_2S_2O_4漂白工艺对二次纤维长度和细小纤维含量的影响
        3.3.7 Na_2S_2O_4漂白工艺对二次纤维角质化的影响
        3.3.8 Na_2S_2O_4漂白工艺对二次纤维超微结构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酶法漂白对二次纤维性能的影响
    4.1 实验原料与仪器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药品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与流程
        4.2.1 漆酶活性的测定
        4.2.2 漆酶漂白工艺
        4.2.3 检测
        4.2.4 实验流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漆酶用量对二次纤维漂白效果和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4.3.2 介体用量对二次纤维漂白效果和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4.3.3 漂白温度对二次纤维漂白效果和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4.3.4 漂白时间对二次纤维漂白效果和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4.3.5 漆酶漂白工艺对二次纤维漂白效果和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4.3.6 漆酶漂白工艺对二次纤维长度和细小纤维含量的影响
        4.3.7 漆酶漂白工艺对二次纤维角质化的影响
        4.3.8 酶法漂白工艺对纤维超微结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漂白方式对二次纤维性能的影响
    5.1 实验原料与仪器
        5.1.1 实验原料
        5.1.2 实验药品
        5.1.3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与流程
        5.2.1 不同漂白工艺
        5.2.2 检测
        5.2.3 实验流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用漂白工艺对二次纤维漂白效果和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5.3.2 不同漂白工艺对二次纤维长度和细小纤维含量的影响
        5.3.3 不同漂白工艺对二次纤维角质化的影响
        5.3.4 不同漂白工艺对二次纤维化学结构的影响
        5.3.5 不同漂白工艺对二次纤维微晶尺寸的影响
        5.3.6 不同漂白工艺对二次纤维超微结构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使用次氯酸钠、过氧化物对高得率浆进行漂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低温碱脲体系高浓凝胶化作用的木质纤维素纤维性能的研究[D]. 翟睿. 南京林业大学, 2016(02)
  • [2]苎麻氧化脱胶中纤维素的保护机理及应用[D]. 孟超然. 东华大学, 2018(02)
  • [3]杉木CTMP高白度漂白技术及机理研究[D]. 沈葵忠.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8(04)
  • [4]新的漂白方法综述[J]. 冯文英. 国际造纸, 2003(03)
  • [5]使用次氯酸钠、过氧化物对高得率浆进行漂白[J]. 赵文才. 国际造纸, 1982(12)
  • [6]环氧氯丙烷类湿强废纸的环境友好性再制浆方法研究[D]. 温思茹. 天津科技大学, 2009(06)
  • [7]麦草化学机械浆高白度漂白及其机理的研究[D]. 李红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8(04)
  • [8]尾巨桉制浆工艺及机理研究[D]. 姚春丽.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9]关于高得率浆的漂白[J]. 本所情报组. 四川造纸, 1978(01)
  • [10]不同漂白方式对二次纤维性能影响的研究[D]. 沈洋奇.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用次氯酸钠、过氧化物漂白高产纸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