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律知识手册》畅销

《企业法律知识手册》畅销

一、《企业法律知识手册》受欢迎(论文文献综述)

司吉梅[1](2019)在《法官指示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法官指示制度是弥补陪审员法律知识欠缺的制度化路径。它为法官与陪审员之间就法律问题的交流提供了规范化平台,促进了审判权行使的充实性和完整性;通过法官对外行人员的审判指引,法官指示促进了陪审员在实质上行使审判权,也由此实现对法官的监督制约。因此,法官指示制度对规范和促进陪审员实质性参审有重要作用。我国人民陪审制一直深受陪而不审困扰,其中人民陪审员缺少个案相关法律知识是导致陪而不审的重要因素。基于法官指示的制度特性和我国的现实需求,对该制度进行研究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法官指示制度的全景式研究,考察其基本理论、历史演进、影响因素、具体运作等,展现法官指示制度弥补外行人员法律知识欠缺的全过程,以实现法官指示制度在我国的本土化构建。除绪论外,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法官指示制度的基本理论。法官指示制度是指在外行参审过程中由法官对个案所涉相关法律对陪审员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制度化指引机制,包括英美陪审团指示和大陆法系问题列表制度。它具有信息传递的流动性特征、事实认定的密切相关性特征和效力的约束性特征。基于审判权内部制衡和诉讼促进,法官指示在性质上是一种义务,即使当事人没有提出特定指示要求,法官也应当提供保证外行陪审员审判权行使所需的基本法律。在功能上,法官指示通过告知外行陪审员法律知识,实现其促进主体交流的制度化功效;通过告诉陪审员如何审判,实现对陪审员事实认定引导的工具性价值;通过约束陪审员审判行为,实现其抑制陪审员认知缺陷的控制机能;通过结合个案将法律规范活化,实现外行参审的法律教育功能。正是通过上述功能,法官实现了其法律顾问者、审判引导者、审判监督者、法律教育者的多元角色转化,最终促进陪审员正确、适当地履行职责。第二部分是法官指示制度的历史考察。对法官指示的历史考察分为对英美陪审团指示和大陆法系问题列表制度的考察。陪审团发源于英国,陪审团指示也伴随而生。但现代意义的具有约束力的指示是法官与陪审团就审判权博弈的结果,是陪审团逐渐失去法律适用权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经济发展引起社会关系复杂化和法律复杂化,进而促使法律科学化和法律职业化,法律知识不再是存在于陪审团记忆之中的习惯,法律职业阶层渐渐垄断了法律适用,由法官对陪审团进行指引成为必然,基于法律统一性和可预测性要求,陪审团必须遵循法官给予的法律成为应有之义,陪审团指示的约束力由此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法官指示制度也随之产生。大陆法系问题列表制度源于法国对英式陪审团移植的改进,由于法国对陪审团一般裁决的不信任和追求陪审制与判决理由制度的协调,而采用了特别裁决模式,以问题清单的形式对陪审员进行指引,这一做法后被俄罗斯、西班牙等国引进,成为现在的问题列表制度。第三部分是法官指示制度的影响因素。首先,法官指示与外行参审密切相关,审判权配置模式决定法官指示制度存在的制度空间。在独任制和职业法官合议制的审判权配置模式下,由于不存在法律信息在主体间流动的可能性,法官指示无存在的制度空间;无分工型审判权配置模式下,虽然法官和陪审员之间存在法律知识占有上的信息差,但由于法官可以以自己享有的部分审判权实现纠纷解决,因而法官指示虽有存在必要但并非必不可少;在分工型审判权配置模式下,法官的法律适用必须以陪审员的事实认定为前提,法官指示具有存在的充分必要性;法官指示要求法官必须具备精深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审判经验,能为外行人员提供正确、易于理解的法律知识,能对影响陪审员公正审判的事项及时纠偏。因此,法官素养对法官指示的运作有重要影响;法官指示与法律规范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法律体系的完备性正是法官指示产生的动因之一,并直接影响指示内容的充实度;由于法官指示在内容上以法律问题为主体,法官不能干预陪审员审判权的独立行使,因而法律与事实的区分对法官指示边界的确定有重要影响,两大法系存在法官指示的国家也均对此作出区分。第四部分是法官指示制度运作的具体考察。陪审团指示与问题列表制度都是法官对外行陪审员审判指引的产物,作为规范审判权内部关系的有效机制,两者在运作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在指示原则上,两者均体现了以陪审员为中心的指示导向,都遵循指示的准确原则、易于理解原则和中立原则;在指示制定上,两者均以法官主导和当事人意见辅助为基本模式,关注当事人的程序保障;在指示内容构造上,两者均以实体法要件为中心辅以辅助事项。但受两大法系审判权配置模式、法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两者又在指示的精细度、规范化、公开性、功能性上存在差异。总体来说,英美陪审团指示涵盖内容广泛而全面,在指示时间上覆盖审判全过程,在指示程序上更加公开和注重当事人程序保障,表现出指示的精细化和规范化特征;大陆法系问题列表制度则在内容上稍显粗略,在时间上相对集中,在程序的规范性上稍显逊色,但在指示功能上,问题列表制度考虑到外行参审与大陆法系判决书说理制度的冲突,采用了特别裁决模式,使法官能通过陪审员对问题的回答来了解其裁判思路,为法官书写判决理由打下基础。第五部分是我国法官指示制度的体系化构建。在规范出发型审判思维下,陪审员履职离不开实体法规范,必须以特定方式弥补陪审员法律知识欠缺。就我国为弥补陪审员法律知识所做探索来看,陪审员法律培训与人民陪审制以朴素认知弥补专业判断的制度预设相悖;法官与陪审员之间的自由交流缺少程序规范性和公开性,不符合当事人程序保障要求和对陪审员作为裁判者应有的尊重;陪审团指示制度和问题列表制度都是法官对陪审员履职的制度化指引,但前者在涵盖范围、降低陪审员履职难度、方便法官等方面更具有制度优势,我国法官指示的构建应以陪审团指示为基本样本,但在裁决模式上可以适度借鉴问题列表的做法,以契合我国诉讼制度的判决理由要求。就法官素质、法律完备性、指示受众、法律与事实的区分而言,我国初步具备制度构建要件。指示目的决定指示原则,基于目的上的一致性,我国法官指示的基本原则应为指示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和中立性,考虑长期职权进行主义的诉讼习惯,还应格外强调指示的公开性;基于制度差异,指示构建应在指示主体、裁判格式、与判决理由制度的协调性、上诉、再审制度协调性等方面作出改进。

易图强[2](2011)在《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文中提出“畅销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畅销书”,是指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的畅销书;广义的“畅销书”,既可以是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也可以是通过行政手段发放或摊派而产生。畅销书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时间里迅速形成了对某类或某种图书的群体性追捧、阅读的社会行为。只要具备这一特点,任何图书都可以视为畅销书。图书的畅销,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政治现象、文化现象,在素来重视政治、文化的中国更是如此。拙文以广义畅销书为视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40年间(有时酌情延伸至1989年以后)畅销书的出版传播活动进行纵向研究。新中国40年间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可以划分为五个历史时期:1949.10—1957.5,1957.6—1966.4,1966.5—1976.10,1976.11—1982.9,1982.10—1989.5。每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与历史主题。受此制约,每个历史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各不相同,每个历史时期出版的畅销书所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也各不相同。1949.10—1957.5,是中国社会制度发生转变的时期——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俄苏译著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废旧立新、蓬勃向上、“多元并举”、“百花齐放”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整体上呈现生动活泼的气象。例如,20世纪50年代尤其50年代的早期、中期,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革命文学图书成为文学畅销书出版传播的主干,中国古典文学图书、以新中国建立前进步作家的作品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图书乃至西方资本主义文学图书的出版传播也都枝繁叶茂,这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难得一见,更是“文革”时期根本见不到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意识形态对文艺的控制比较宽松。革命文学图书的空前畅销产生了巨大影响:培植了广大民众的革命英雄崇拜情结,传播了爱国、爱共产党、爱人民,反侵略、反压迫、反剥削的主流价值观。1957.6—1966.4,是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革命文学图书继续大量出版发行但遭受挫折,苏联译著的出版传播暗淡下来;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影响巨大;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图书市场一道亮丽风景。“斗志昂扬”、“火药弥散”的时代特征,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例如,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中国引进出版的俄苏译著急剧减少,1960年之后几乎绝迹。这是1956年后中苏关系日益恶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翻译界、出版界有意识地破除对苏联的迷信之反映;1963.4—1964.11,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纷纷出版并广为流传,这是当时阶级斗争迅速扩大化的直接表现,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图书出版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使青少年儿童增强了阶级观念,提高了革命警惕性,但历史尘埃落定之后,就会发现,这种畅销书为“左”倾错误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仇恨的种子种植于稚嫩、纯洁的少年儿童的心灵。1966.5—1976.10(“文革”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罕见的疯狂年代,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噩梦岁月。这一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是:毛泽东著作泛滥成“灾”,“大批判”文集铺天盖地,“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迷信盛行、万马齐喑的时代特点,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畸形、扭曲的局面——品种极其单一,极不平衡。例如,这一时期,毛泽东著作的出版发行发展到疯狂的地步,这是因为:“文革”开始后出版发行毛泽东著作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林彪对毛泽东著作别有用心的鼓吹与奉承,人们盲目崇拜毛泽东。“文革”时期疯狂出版发行毛泽东著作,加剧了个人崇拜,强化了现代迷信,为林彪捞取了政治资本,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播知识的作用。科学技术图书是“文革”时期的一大畅销板块,最具个性的科学技术图书是“赤脚医生”图书。“赤脚医生”图书大量出版发行的基本原因是:贯彻毛泽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响应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赤脚医生”图书是“赤脚医生”获得医药知识的重要途径,甚至成了他们现学现用、现查现医的救急书。1976.11—1982.9,是拨乱反正时期,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严重“书荒”之后国民“大补”文学名著,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出现了工具书、通俗文学作品、日常生活图书、经济图书和少儿读物的出版传播热。拔乱反正、初步改革的历史主题,解放思想、渴望知识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景象。例如,文化教育图书空前畅销,这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全社会重视教育、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体现。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小学教辅、大中专教材和工具书等方面的畅销书,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广泛地传播了文化科技知识。这一时期出版的最具轰动效应的文学畅销书是《第二次握手》,它突破了“文革”时期强加于文艺创作的清规戒律,解放了思想,解放了人性,推动了拨乱反正,促进了科技发展。1982.10—1989.5,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向纵深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邓小平著作发行量巨大;经济学著作、教材继续热销;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金庸的武侠小说与琼瑶的言情小说如火山般爆发;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大行其道。改革开放、思想启蒙的历史主题,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景象。这是国民阅读的沸腾岁月,是图书出版传播的黄金时代。例如,1979—1989,经济学著作、教材纷纷出版并畅销起来,原因在于:高等院校的恢复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学教材提供了稳定的读者群;经济的调整、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推进,为经济学著作、教材的出版传播提供了直接的推动力;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为经济学著作、教材的面世与流行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行政力量的参与和媒体的宣传,让经济学著作、教材的流传如虎添翼。经济学畅销教材、著作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金庸与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作品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这是由于: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以城市为中心的改革全面铺开,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和市民阶层;从1985年开始,以市场为取向的出版经营体制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迫使出版社不得不重视经济效益;版权保护意识的缺乏,民营书业的兴起,客观上促进了琼瑶与金庸小说出版传播的繁荣;金庸与琼瑶的小说契合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审美需要和阅读心理。以金庸和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畅销书,解放了国人的人性,为大众提供了文化营养,促使编辑出版人员开始转变观念,推动了中国大陆本土通俗文学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晦涩难懂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译著也大行其道,这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启蒙的需要,是协作出版结下的硕果。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畅销书对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大学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而且泽惠于后世,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文革”结束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畅销书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就传播内容而言,“文革”结束前,主要流行政治理论读物和革命文学作品,而改革开放后,主要流传文化教育读物、经济读物和娱乐休闲读物。就文学畅销书而言,“文革”结束前,革命文学经典、俄苏文学作品洛阳纸贵,而改革开放后,港台文学作品、西方文学作品风行中国。在新中国40年间,最稳定的两类畅销书是政治理论类和科学技术类,起伏最大的两类畅销书是文学类和文化教育类。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与时代变迁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时代制约着、决定着畅销书,另一方面,畅销书反映着时代、影响着时代。前者是指,畅销书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迫切需要催生了体现这种时代要求的畅销书,时代创造了某种图书得以畅销的条件。时代的特点与需要,决定着畅销书的选题结构,决定着畅销书的主题与功能,决定着畅销书的文本。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依托于时代、依赖于时代;后者是指,一定时代的畅销书体现该时代的历史特征、历史主题,映射该时代的社会心理、大众心态,体现该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该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体现该时代国民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准与精神高度。图书的畅销又影响着时代的发展,或是推动社会发展,或是阻碍历史前进。总之,时代作用于畅销书,畅销书又反作用于时代,即畅销书离不开时代,时代又呼唤畅销书。畅销书是时代的符号、标志,是反映历史特征、历史主题的载体,是记录时代精神、大众心态的媒介。畅销书是社会变化的睛雨表,是时代变迁的映射,是观察历史发展的窗口。因而,畅销书嬗变的过程,折射出时代变迁、社会演变的轨迹;畅销书的文本,浓缩了所在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的面貌与国民的阅读水准。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史,是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缩影。勾勒新中国畅销书的历史嬗变,剖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分析其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解读其文本(包括内容与形式),是考察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非常有效的途径。

龚倩[3](2020)在《社会工作参与城市社区儿童法治教育研究 ——以T社区“娃娃法庭”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培养公民法治素养、实施法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途径,普法得从娃娃抓起,儿童期正是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关键时期,法治教育必不可少。社会学习理论的三元交互论与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的价值理念高度契合,且社会学习理论在儿童教育中有着独特地位。笔者尝试将社会学习理论运用到社会工作实践中,并探索出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儿童法治教育的角色、优势及实践模式。社会工作服务是参与社区法治教育的一股新生力量。笔者基于对T社区的项目实践研究,以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为基础,以行动研究和半结构式访谈为研究方法,发现笔者在内的社会工作者充当典型的策划者、组织者、联络者、引导者、支持者和教育者等角色,且在儿童、家庭和社区层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此外,研究发现社会工作在参与到城市社区儿童法治教育中呈现出促进社区教育多元化发展和推动儿童社区参与的极大优势,但因社区教育等上层管理体系和运行规范不完善,社会工作自身项目管理、人员建设以及其他专业性限制问题,使得项目在实施中缺乏指导和规范以及相应的评估问责。最后笔者结合项目经验,在以“社区为本”和“社区参与”为价值理念以及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技巧的专业基础之上,搭建了以“政府、基金会、企业、社区”为购买方,社会组织为服务方的合作项目实务模式。总体而言,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儿童法治教育的可推广性较强,社区可通过购买项目的方式引进社会工作人才,实施模式化的社区法治教育,使城市社区儿童法治教育朝着主体多元化、内容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曹蕾[4](2019)在《失地农民职业培训成效的调研 ——以J市S镇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脚步日益加快,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工业园、开发区等占用农村集体土地,使得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耕地,农民失地后虽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但由于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专业技能匮乏、思想理念落后,导致大量农民失地后在劳动力市场上陷入劣势地位,无法顺畅地实现职业转变和身份转变。近几年,失地农民问题也由部分发达地区的局部社会问题延展到全国性的社会问题。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也指出,目前中国失地农民的总量已经达到4000万-5000万人左右,预计到2030年失地农民将预估增至1.1亿人左右。因此,做好失地农民职业培训,在补偿安置、就业推荐、身份转换、教育培训等方面上全方面、系统化地帮助失地农民适应新的社会角色,不仅能从根源上解决当前失地农民问题提供路径,还可以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提供新的人口红利。本文即以江西省J市S镇为例,先从宏观上描述S镇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现状措施,再试图从现状出发,同时站在失地农民的角度、用人单位的角度、培训组织管理部门的角度,从失地农民对当前职业培训的满意度、参加培训后的就业情况、技能水平情况来调研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成效,从而分析出当前职业培训的问题,阐释失地农民职业培训成效的影响因素,进而以J市S镇为案例,为进一步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献策进言。首先,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法,立足当前J市S镇的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现状,调研当前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成效,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当前失地农民所期待的职业培训与现实培训是有差距的。为了进一步探究提高职业培训成效的办法,笔者以培训满意度为基石,对职业培训组织管理的七个要素进行详尽的分析调研,从职业培训的内部找原因、寻办法,并结合培训之后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技能水平,共同组成围绕失地农民本身、用人单位、培训组织管理部门三个维度的成效评价体系,进而对J市S镇的失地农民职业培训成效进行详尽的分析,最终剖析出当前J市S镇失地农民培训的四个问题:培训供给不平衡、培训宣传不彻底、效果展现不合理、培训出路不畅通。再次,以问题为导向,事实为依据,详细分析出影响失地农民职业培训满意度的因素,即经济因素、社会制度因素、文化环境因素、培训体制因素、失地农民自身因素。最后,以本研究影响因素为导向,提出了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系列优化建议。

李青[5](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杨燕[6](2016)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职业教育与培训现状——基于常州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提高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常州地区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政府对培训认识不足导致专门管理部门的缺乏,农民工文化程度低、学习能力差直接影响培训积极性,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培训质量提升;培训结果有待认可源自过程监管与评价的缺陷。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市民化职业教育培训,需要通过出台政策法规、建立专门管理部门、宣传培训作用效果来营造培训良好氛围;通过培训内容、方式、师资队伍、评价办法的完善建构培训完整体系;通过加大政府、企业、社会资金的投入建立培训经费投入机制。

徐曼[7](2016)在《“一五”普法宣传教育研究 ——以《法制日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文革”结束之后,改革开放及其带来的社会全方位的变化,使得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建设民主法制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1982年国家重新制定了宪法。邓小平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注重建设精神文明。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法制建设,不但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即要求加强立法、执法、司法各层面、各环节建设,还要求加强守法教育和宣传,要求公民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然而,“文革”结束不久,长期以来不依法办事、甚至有意破坏法制的负面影响依然严重存在,当时社会的法制意识还相当淡薄,公民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十分缺乏,因此,对公民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一五”普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并实施的。本文的研究主要以《法制日报》(1988年前名为《中国法制报》)为资料基础,收集整理了《法制日报》在“一五”普法期间(1985年11月—1991年2月)关于普法工作的相关报道和文章,并对“一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以及《法制日报》的相关报道进行了部分数据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一五”普法宣传教育规划的背景、宣传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其工作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反思。本文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一五”普法宣传教育规划的背景进行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即法制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出发,阐明“一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已经具备的条件。第二部分,在对《法制日报》相关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分别从宣传教育主体、宣传教育对象、宣传教育内容和宣传教育形式等方面总结论述“一五”普法宣传教育的工作模式。第三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从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宣传教育方式以及宣传教育效果等方面,对“一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反思。

黄艳好[8](2015)在《河街司法:中国基层政法逻辑》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江西丰市河街司法所的实地调查,本文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司法所在实践运作中所呈现出的种种生动面貌:纠纷解决机制的运作及变迁、行政性代理的实践样态、法制宣传的真实面目以及信访博弈中各方的行动和策略。进一步,本文将视野从现在放宽到过去、从局部放眼到整体,对司法所的发展历程和窘迫现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描述和分析,继而立足于基层政法谱系乃至基层政治生态的整体,窥探其中存在的问题。透过基层司法的生动图景,本文尝试挖掘隐藏于基层司法背后的实践逻辑,力图对现有的基层司法理论有所提升。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作为引子,对研究缘起、对象、方法和样本进行交代,并对既有文献和理论进行梳理。二到五章是对河街司法所实践场景的具体展示。第二章立足于河街司法所,考察了司法所调解机制的变迁,认为司法所调解本质上是一种行政式调处。中国基层调解机制经历了从自治性调解、政治性调解到行政式调处的变化。在经过多年的法制建设之后,河街司法所的调处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透过司法所调解机制的变迁,本章指出司法所调解遵循的是一种不同于法庭司法的“政法逻辑”。第三章基于一起深度个案,考察了行政性代理的发生机理及其中各方的行动策略,并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对企业合作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行政性代理在制度化、合法性、合理性和资源供给等方面存在隐忧。第四章从司法所长的工作经历出发,通过讲述河街“缠闹访”的故事,概括了缠闹者的行动策略,归纳了政府治理信访的具体类型,进而挖掘出引发“缠闹访”的制度原因,揭示基层信访治理遵循的是一种形式上“依法”治理而实质上“权宜性”治理的逻辑。第五章集中讨论普法与法治的问题。本章将普法放置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中去理解,回顾了普法运动的缘起及历次流变,并回到丰市及河街的普法实践,指出普法所面临的诸多难题,进而提出具体改进的建议,分析普法运动的未来走向。文章最后回到普法与法治这一本质问题上,指出要突破普法的现有悖论与局限,就需要深入到立法、司法和执法层面实现普法与法治的结合。六到七章打开视角,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司法所这一基层官僚机构。第六章系统梳理了司法所的历史脉络,以及它与法律服务所之间的利益纠葛。在此基础上,本章对司法所的体制与运作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指出国家权力的延伸和扩张与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充斥于司法所的日常运作当中。第七章则以司法所为中心,对基层政法谱系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并试图透过司法所,观察中国基层政治生态的发展和运作问题。结语部分对中国基层政法逻辑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基层司法的运作过程,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意图与法治因素相互冲突、碰撞、融合进而形成平衡的过程。基层司法遵循的这一政法逻辑,在日益强调法治化的背景下,其政法平衡点逐渐从凸显实质主义法治的一端走向形式主义法治的另一端。

张瑶[9](2019)在《社会工作介入大型民营企业工会职工权益保障服务的策略研究 ——基于对广东B企业的深度访谈》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对国家的税收、高新技术、城镇就业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国对于企业组建工会有着强制性的法律要求,企业工会是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与权益保障服务的提供者。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职工对权益保障服务的呼声日益高涨,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已成为民营企业工会的迫切任务,但当前民营企业工会工作方法上的不足及工会组织建设的不完善,使民营企业工会的权益保障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因此,民营企业工会急需一套完整的价值理念与工作方法为其提供指导与借鉴。本文以民营企业广东B企业为例,对工会干部、工会会员、职工代表三类进行深入访谈,总结出目前工会职工权益保障服务的工作内容及成效、企业职工在权益保障服务方面的需求和工会在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性的学科,具有一套系统的价值理念与工作方法,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职工的需求,试图将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与价值理念运用到B企业工会工作中去,提出社会工作介入该民营企业工会职工权益保障服务的策略。为此,通过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工会职工权益保障服务的可行性、介入原则及介入方式,在职工需求与工会服务不足的共同基础上,从制度体系构建、专业方法指导、宣传教育、资源链接等几方面提出具体的介入内容,在目前中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缓慢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希望通过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来促进该民营企业工会工作的良性运转,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李政[10](2019)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价值研究 ——知识论的视角》文中提出工业社会后期,尤其是部分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时期以来,学徒制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在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运用。我国也于2014年起开始在全国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五年的试点工作积累了若干值得推广的宝贵经验,但是也产生了很多思想观念层面与操作层面的问题。其中最为根本的问题则是“中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实施现代学徒制”。对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既是我国产业转型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求,也是建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基础理论的需求。现有的关于“现代学徒制”价值的研究主要展示了现代学徒制之于政府、学校、雇主、学徒四个利益相关者的外在价值(如经济价值),但缺乏对现代学徒制实践价值本源的探索,忽视了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产业,也忽视了对人本身的关注,其中最关键的是缺乏对学徒和企业专家的关注。而“知识论”为我们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对知识特征的探索,将允许我们从根本层面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所谓“知识特征”,指的是各类知识的属性及其组织方式。本研究立足哲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制造业、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特征”为切入点,通过深度剖析各行业从业人员工作过程中表征出的知识特征,并分析这些知识的形成机制,以探索现代学徒制在产业转型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所具有的价值,以及需要完善之处。为了能够分析出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特征,本研究以“扎根理论”为方法论,以出声思维法和观察法为数据收集方法,根据“产业”、“从业经历”和“典型工作任务”三个维度遴选了11位制造业一线从业人员、16位服务业一线从业人员、12位文化创意类产业一线从业人员,对他们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过程中形成的出声思维报告与观察记录信息进行三级编码,并对编码进行情境分析,最终形成了三大产业一线从业人员的知识特征:(1)现代制造业一线从业人员使用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八个类型:关于技术原理的知识、关于工艺技术的知识、关于软硬件使用的知识、关于操作技艺的知识、关于生产情境的知识、关于判断决策的知识、关于职业伦理规范的知识以及关于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围绕“思考与设计——实施——核实与决策”的工作过程,形成了特殊的组织方式。(2)现代服务业一线从业人员主要使用九类知识:关于服务理论的知识、关于区域性服务的知识、关于软硬件操作与工单使用的知识、关于操作技能的知识、关于判断决策的知识、关于工作情境的知识、关于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关于行业的知识、关于职业伦理规范的知识。每种类型的知识中又包括不同类型的内容。这些知识围绕“需求识别——方案设计——方案执行——执行结果的判断与决策”的工作过程,形成了特殊的组织方式。(3)文创业一线从业人员主要使用十类知识:关于创意理论的知识、关于个性化创意的知识、关于软硬件使用的知识、关于操作技能的知识、关于判断决策的知识、关于工作情境的知识、关于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关于行业的知识、关于职业伦理规范的知识与关于素材库的知识。这些知识围绕“创意需求分析——创意设计——创意实现——创意检验”的工作过程,形成了特殊的组织方式。以上分析出的这些知识具有各自的形成机制:(1)服务、创意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知识的形成强调要与经验、现象相联系;(2)软硬件与工单使用知识的形成是操作性与认知性共变的结果;(3)操作技能知识或技艺知识的形成是“具身认知”的过程;(4)工作情境知识的形成是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5)判断决策知识的形成是非良构问题解决的过程;(6)职业伦理规范知识的形成是社会规范与工作场所规范互动的过程;(7)相关岗位基本知识的形成需要借助岗位群职业教育与企业情境学习;(8)行业知识的形成则依靠内生与外生知识的互动;(9)素材库知识的形成是知识的个性编码与长时记忆形成的过程;(10)个性化创意知识的形成是个体、环境与文化的多因素作用过程;(11)工艺技术知识的形成包括经验体系的默会传递与理论体系的编码扩散;(12)区域性服务知识的形成实质上是地方知识“双边缘”获取的过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情境过渡”、“双身份多导师”、“工学交替运作”、“周期灵活设计”、“教学评结构化”等特点。结合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知识特征分析的结果,本研究认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在培育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以下七大价值:(1)为学习者提供了不同类型知识学习的情境;(2)促进知识的深层次意义建构;(3)促进知识从学校到工作场所的迁移、从工作场所到工作场所的迁移,以及从工作场所到学校的迁移;(4)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创新;(5)提供了培养知识间联系的环境与要素;(6)促进不同时期学习者知识的迭代与更新;(7)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了学习者的元认知与非认知技能。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现代学徒制终身育人价值的缺失”、“社区、社会作为现代学徒制育人主体的缺失”、“缺少更高层面的质量标准”、“工作任务缺乏典型性及部分知识教学的缺失”、“行业特色不突出”、“较少考虑现代学徒制实施专业的遴选问题”、“师傅的资格遴选与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遮蔽了现代学徒制的育人价值。为了进一步拓展现代学徒制在培养现代产业一线技术技能人才上的价值,未来现代学徒制应树立现代学徒制服务个体“经验生长”的育人理念;搭建多主体协作育人机制;在标准建设领域实施关键领域控制下的均权模式;注重基于岗位情境的职业教育核心素养培养;通过多元阶梯式的设计彰显现代学徒制的“终身性”;鼓励基于区域行业特点的模式改进;注重现代学徒制的适用性问题。

二、《企业法律知识手册》受欢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法律知识手册》受欢迎(论文提纲范文)

(1)法官指示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法官指示制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法官指示制度的内涵界定
        一、法官指示含义在文义上的考证
        二、法官指示含义在英美法上的考证
        三、法官指示含义在大陆法上的考证
        四、我国对法官指示的指称
    第二节 法官指示的特征及性质
        一、法官指示制度的特征
        二、法官指示的性质定位
    第三节 法官指示制度的价值功能
        一、英美陪审团指示的价值功能
        二、大陆法系问题列表制度的价值功能
    第四节 法官指示的分类
        一、以指示时间为标准
        二、以指示样式为标准
        三、以指示性质为标准
        四、以指示方式为标准
        五、其他分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法官指示制度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英美陪审团指示的历史考察
        一、陪审团指示在英国的历史考察
        二、陪审团指示在美国的历史考察
        三、模板指示的产生与发展
        四、对陪审团指示的改进与努力
    第二节 大陆法系问题列表制度的历史考察
        一、问题列表制度在法国的历史考察
        二、问题列表制度在俄罗斯的历史考察
        三、问题列表制度在西班牙的历史考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法官指示制度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审判权配置模式对法官指示的影响
        一、法官指示不能存在的审判权配置模式
        二、法官指示并非必须存在的审判权配置模式
        三、法官指示必须存在的审判权配置模式
    第二节 法官素养对法官指示的影响
        一、法官专业素养对指示准确性的影响
        二、法官专业素养对指示易于理解的影响
        三、法官职业道德素养对指示中立性的影响
    第三节 法律体系完备性对法官指示的影响
        一、法律体系的形成对法官指示的产生存在影响
        二、法律的完备性决定指示内容的充实度
    第四节 法律与事实的区分对法官指示的影响
        一、英美法系法律与事实的区分
        二、大陆法系法律与事实的区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官指示制度运作的具体考察
    第一节 英美陪审团指示的运作考察
        一、英美陪审团指示运作的基本原则
        二、陪审团指示的内容
        三、陪审团指示的时间
        四、陪审团指示的作出
        五、陪审团指示的效力
        六、陪审团指示错误的救济
        七、陪审团指示现存问题及改革
    第二节 大陆法系问题列表制度的运作考察
        一、问题列表制度运作的基本原则
        二、问题列表的内容
        三、问题列表的制定
        四、问题列表中问题的提出
        五、问题列表的效力
        六、法官提出错误问题的救济
        七、问题列表制度现存问题及改革
    第三节 两大法系法官指示制度运作评析
        一、两大法系法官指示制度运作共性
        二、两大法系法官指示制度运作差异
        三、两大法系法官指示制度差异评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法官指示制度的体系化构建
    第一节 对人民陪审制研究意义的再审视
        一、外行参审并非真的“衰退”
        二、国家对人民陪审制改革高度重视
        三、人民陪审员参审仍占较高比例
    第二节 对陪审员进行指示的必要性分析
        一、审判权行使完整性的要求
        二、保障事实正确认定的需要
        三、增加人民陪审员信心的需要
        四、民众有序参与司法的需要
    第三节 我国对陪审员法律指引的实践探索与路径选择
        一、我国对陪审员法律指引的实践探索
        二、对我国法律指引探索的评析
        三、我国对陪审员法律指引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我国法官指示构建的现实基础
        一、审判权配置的适应性
        二、法官群体的成长
        三、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四、法律与事实的可区分性
    第五节 我国法官指示制度的具体构建
        一、我国法官指示的原则
        二、我国法官指示的制定主体
        三、我国法官指示的内容
        四、我国法官指示的制定
        五、我国法官指示的时间
        六、我国法官指示的效力
        七、我国法官指示的救济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畅销书"概说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主旨与内容
    四、研究的意义、创新点与方法
    五、研究的难点与步骤
第一章 "改天换地"、"多元并举"时代的畅销书(1949.10—1957.5)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49.10—1957.5)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
    四、俄苏译著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
    五、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
    六、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二章 "斗志昂扬"、"火药弥散"时代的畅销书(1957.6—1966.4)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57.6—1966.4)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革命文学图书出版传播遭受曲折,苏联译著出版传播暗淡下来
    四、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
    五、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
    六、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亮丽风景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三章 迷信盛行、万马齐喑时代的畅销书(1966.5—1976.10)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66.5—1976.10)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毛泽东著作泛滥成"灾"
    四、"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
    五、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
    六、"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四章 拨乱反正、初步改革时代的畅销书(1976.11—1982.9)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76.11—1982.9)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国民"大补"文学名著
    四、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
    五、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
    六、《第二次握手》个案剖析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五章 改革开放、思想启蒙时代的畅销书(1982.10—1989.5)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82.10—1989.5)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邓小平著作发行量巨大
    四、经济学教材、著作继续畅销
    五、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
    六、金庸与琼瑶小说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
    七、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
    八、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大行其道
    九、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六章 "文革"结束前与改革开放后畅销书的比较
    一、传播者比较
    二、传播内容比较
    三、传播渠道比较
    四、受众比较
    五、传播效果比较
第七章 新中国畅销书与时代变迁之关系的整体评析
    一、时代制约着畅销书
    二、畅销书反映着时代
    三、畅销书影响着时代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社会工作参与城市社区儿童法治教育研究 ——以T社区“娃娃法庭”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目的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社区教育相关研究
        二、法治教育相关研究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可行性
第一章 社区儿童法治教育现实性
    第一节 社区法治教育发展理论依据
    第二节 T社区现实情况
        一、地理人口环境
        二、法治教育优势资源
        三、T社区法治教育问卷调查
    第三节 娃娃法庭项目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目标及内容
第二章 社区法治教育行动参与
    第一节 模拟法庭——模仿性学习
        一、活动计划
        二、活动过程记录
        三、活动总结与反思
    第二节 法治游学——榜样的作用
        一、活动计划
        二、活动过程记录
        三、活动总结与反思
    第三节 法律宣讲——认知、行为、环境的交互影响
        一、活动计划
        二、活动过程记录
        三、活动总结与反思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儿童法治教育实践经验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儿童法治教育成效
        一、儿童层面服务成效分析
        二、家庭层面服务成效分析
        三、社区层面服务成效分析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儿童法治教育优势与不足
        一、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儿童法治教育优势分析
        二、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儿童法治教育存在问题
    第三节 城市社区儿童法治教育实务模式及推广路径
    第四节 提升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法治教育成效建议
        一、完善服务项目管理体系
        二、发挥社工倡导作用
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社会工作专业反思
    三、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4)失地农民职业培训成效的调研 ——以J市S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起源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1.3.1 概念界定
        1.3.2 理论依据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创新和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2章 J市S镇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现状阐释
    2.1 调研设计
        2.1.1 确立样本地区
        2.1.2 设计调研工具
    2.2 J市 S镇失地农民职业培训具体措施
        2.2.1 失地农民职业培训基本情况描述
        2.2.2 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组织管理要素描述
第3章 J市S镇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成效调研
    3.1 培训成效的指标体系建设
    3.2 培训满意度调研
        3.2.1 失地农民参加培训的目的调研
        3.2.2 失地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调研
        3.2.3 失地农民对培训组织管理要素的满意度调研
    3.3 就业状况调研
        3.3.1 就业市场调研
        3.3.2 择业选择调研
        3.3.3 就业稳定性调研
    3.4 技能水平调研
        3.4.1 考试通过率调研
        3.4.2 失地农民自我评价调研
第4章 失地农民职业培训成效的问题剖析
    4.1 基于培训成效调研的问题剖析
        4.1.1 培训供给不平衡
        4.1.2 培训宣传不彻底
        4.1.3 效果展现不合理
        4.1.4 培训出路不畅通
        4.1.5 参与意志不坚定
    4.2 失地农民职业培训成效的因素分析
        4.2.1 经济因素
        4.2.2 制度因素
        4.2.3 文化环境因素
        4.2.4 培训体制因素
        4.2.5 自身因素
第5章 提升失地农民职业培训成效的建议
    5.1 加大资金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
        5.1.1 政府方面:加大投入,重点扶持
        5.1.2 企业方面:加大参与力度,实现多方共赢
        5.1.3 社会方面:多措并举,丰富资金来源
    5.2 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强化政府服务意识
        5.2.1 建立健全培训制度,推进社会保障机制建设
        5.2.2 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提升政府培训指导服务工作水平
    5.3 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农民自我认知意识
        5.3.1 培训前期宣传方式多样化
        5.3.2 培训意义宣传深度化
        5.3.3 终身学习理念宣传规模化
    5.4 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将创新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5.4.1 根据就业市场需要,科学设置培训内容
        5.4.2 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创新创业培训为辅
    5.5 建立健全评价标准,以评促建促完善
        5.5.1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开展评价工作
        5.5.2 建立学员合格标准,实行就业准入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1:失地农民职业培训调查问卷
附录2:失地农民职业培训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5)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6)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职业教育与培训现状——基于常州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查概况
    (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对象、方法与过程
二、现状分析
    (一)意愿分析
        1. 农民工培训意愿总体偏低
        2. 农民工培训意愿存在年龄差异:27~46岁的农民工更愿意接受培训
        3. 农民工培训意愿与学历密切相关:高中、中专与大专学历农民工更能意识到培训重要性
    (二)经费分析
        1. 经费投入基本能够满足需要
        2. 不同单位的农民工培训经费存在差异:社区教育中心与公益组织培训经费相对不足
    (三)内容分析
        1. 农民工培训内容丰富,覆盖面广
        2. 农民工培训内容供求相对平衡,职业技能、法律知识最受欢迎,创业知识逐渐成为新的需求方向
    (四)形式分析
        1. 农民工培训形式多样,课堂教学、录像教学、知识讲座、发放学习手册居多
        2. 农民工培训形式供求略有偏颇,下企业或实训基地现场教学等形式有待加强
    (五)师资分析
        1. 农民工培训专兼职教师数量总体不足
        2. 当地政府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影响师资队伍建设
三、主要问题分析
    (一)政府对培训认识不足导致专门管理部门缺乏
    (二)农民工文化程度低、学习能力差直接影响培训积极性
    (三)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培训质量提升
    (四)培训结果有待认可源自过程监管与评价的缺陷
四、改进策略与建议
    (一)营造良好氛围
        1. 出台农民工市民化培训政策法规,宏观保障培训实施
        2. 建立农民工市民化培训专门管理部门,明确权利与职责
        3. 宣传农民工市民化培训作用效果,激发农民工培训积极性
    (二)构建农民工市民化职业教育与培训完整体系
        1. 基于农民工实际需要,设置多样化培训内容
        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变换培训方式
        3. 集合多方师资力量,优化稳定师资队伍
        4. 重视过程监督与考核,建立科学评价办法
    (三)建立农民工市民化职业教育与培训经费投入机制
        1.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2. 强化企业责任
        3. 鼓励社会资金注入

(7)“一五”普法宣传教育研究 ——以《法制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标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一五”普法宣传教育背景
    第一节 加强法制需要法制宣传教育
        一、立法是加强法制的当务之急
        二、普法是加强法制的重要环节
    第二节 改革开放需要法制宣传教育
        一、新的经济秩序需要法制观念
        二、科学技术发展为普法提供可能
    第三节 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法制宣传教育
        一、改革开放需要重建精神文明
        二、法制宣传教育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章“一五”普法宣传教育模式
    第一节 宣传教育主体:政府与群众结合
        一、政府主导的宣传教育
        二、群众广泛参与的宣传教育
    第二节 宣传教育对象:重点与普及并举
        一、针对领导干部的重点普法
        二、针对青少年的重点普法
        三、面向全体公民的普及性普法
    第三节 宣传教育内容:常识与提高兼顾
        一、传播法律常识
        二、培养法律意识
    第四节 宣传教育方式:媒介与形式多样
        一、多种类传播媒介
        二、多样化普法形式
第三章“一五”普法宣传教育经验反思
    第一节 组织管理之得失
        一、高度重视与宣传问题
        二、全面规划与具体实施
        三、队伍培养与需要缺口
    第二节 宣教方式之长短
        一、媒介多样与利用不充分
        二、形式多元与极少数侧重
        三、传播技巧与生动性缺乏
    第三节 宣教成效之高下
        一、领导干部:主观愿望与实际效果
        二、青少年:学校教育与社会宣传
        三、普通公民:全面覆盖与深度差别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8)河街司法:中国基层政法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我在河街司法所的日子
    1.2 研究对象及意义
        1.2.1 为什么基层司法
        1.2.2 为什么基层司法所
    1.3 文献综述:基层司法与司法所
        1.3.1 司法所:兴起过程及因由
        1.3.2 司法所:机构运作与功能发挥
        1.3.3 当代中国基层的司法图景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
        1.4.2 实证调查
        1.4.3 比较研究
    1.5 结构安排
    1.6 调查样本
        1.6.1 主要样本:江西丰市河街司法所
        1.6.2 参照样本:四川广市五个区(县、市)司法所
第2章 行政式调处:司法所调解机制的变迁及逻辑
    2.1 问题的提出
    2.2 基层纠纷调解的机制变迁
        2.2.1 自治性调解:传统社会基层调解机制
        2.2.2 政治性调解:基层调解的新创造与发展
        2.2.3 行政式调处:司法所的调解机制
    2.3 河街司法所调解的基本样态及变化
        2.3.1 纠纷调处的基本情况及趋势
        2.3.2 典型个案及简要分析
        2.3.3 司法所调解机制的新变化
    2.4 机制变化的原因探析
        2.4.1 法制现代化与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推动
        2.4.2 满足解决我国转型期基层社会纠纷解决的需要
        2.4.3 基层资源的紧缺
    2.5 司法所调解的再反思与基层政法逻辑
        2.5.1 基层调解程序的定位与评价
        2.5.2 基层调解的政法逻辑
第3章 行政性代理:基层法律服务的运作逻辑
    3.1 问题和方法
    3.2 行政性代理的河街实践
        3.2.1 纠纷解决情况
        3.2.2 深度个案:一起命案的索赔
    3.3 行政性代理的发生机理
        3.3.1 乡民:为何寻求行政性代理?
        3.3.2 村(社区)干部:为什么出面找上级?
        3.3.3 街道(乡镇)干部:为什么为民代理?
    3.4 行政性代理的行动策略
        3.4.1 民“闹”
        3.4.2 官“合”
    3.5 博弈论框架下的企业妥协
        3.5.1 企业的应对策略
        3.5.2 企业为何妥协
    3.6 基层法律服务的隐忧
第4章 缠闹访:信访治理与中国基层政法逻辑
    4.1 信访治理中基层政府和司法所
    4.2 河街缠闹访的故事
        4.2.1 大、小河的缠闹访之路
        4.2.2 垛里熊家拆迁的信访风波
        4.2.3 一次“上京拦访”的经历
    4.3“缠闹访”中的博弈策略与类型分析
        4.3.1 缠闹者的行动策略
        4.3.2 基层政府对缠闹访的治理
    4.4“缠闹访”的制度原因
        4.4.1 信访制度的结构性悖论
        4.4.2 利益纠纷解决机制失灵
    4.5 基层信访治理的政法逻辑
        4.5.1“依法”治理
        4.5.2“权宜性”治理
    4.6 余论:信访法治化改革的评述与展望
第5章 基层普法的中国困境与未来
    5.1 普法运动的缘起与流变
        5.1.1 新中国法制的兴起
        5.1.2“把法律武器交给10亿人民”
        5.1.3 普法流变:历次《五年普法规划》的回顾
    5.2 丰市及河街的普法实践
        5.2.1 官方文本的描述:1989-2005年丰市的普法情况
        5.2.2 普法的真实场景
    5.3 普法的中国困境及其改进
        5.3.1 普法的中国困境
        5.3.2 普法的改进
    5.4 普法运动的未来命运
        5.4.1 推动普法运动存续的力量
        5.4.2 推动普法运动衰减的力量
    5.5 普法与法治
        5.5.1 普法的悖论与局限
        5.5.2 普法型法治:普法与法治的结合
第6章 司法所的兴起与现状
    6.1 一个乡镇官僚机构的兴起
        6.1.1 司法所的发展历程
        6.1.2 司法所兴起的因由
    6.2 司法所与法律服务所的“纠葛”
        6.2.1 法律服务所的机构变迁
        6.2.2 司法所与法律服务所:共生、分离与暧昧
    6.3 司法所的体制与运作现状
        6.3.1 管理体制
        6.3.2 人事结构
        6.3.3 机构职责
        6.3.4 经费保障
    6.4 司法所的隐忧与法治困境
第7章 政法谱系中的司法所与中国基层政治生态
    7.1 基层社会的政法谱系
        7.1.1 谱系、谱系学与政法谱系
        7.1.2 基层社会政法谱系的对象要素
        7.1.3 基层社会政法谱系的变迁
    7.2 支配、碰撞与互惠:街道办与司法所
        7.2.1 司法所长的窘境
        7.2.2“条块”矛盾
    7.3 融汇与交错:司法所与综治办、信访办
    7.4 协作与互惠:司法所与人民法庭、派出所
        7.4.1 司法所的尴尬地位
        7.4.2 协作与互惠
    7.5 透过司法所观察中国基层政治生态
        7.5.1 司法所在基层政治生态中的地位和功能
        7.5.2 透过司法所看基层政治生态的问题
第8章 结语:基层司法的政法逻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9)社会工作介入大型民营企业工会职工权益保障服务的策略研究 ——基于对广东B企业的深度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民营企业职工对于权益保障服务的呼声日益高涨
        2.党和国家要求民营企业工会积极做好职工权益保障服务
        3.民营企业工会权益保障服务能力不足
    (二)研究意义
        1.有助于民营企业工会提升职工权益保障服务的水平
        2.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三)核心概念界定
        1.社会工作
        2.大型民营企业
        3.职工合法权益
        4.工会职工权益保障服务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境外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五)理论基础
        1.增能理论
        2.马斯洛需求理论
    (六)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2.文献分析法
二、广东B企业工会职工权益保障服务的主要内容及职工的需求
    (一)广东B企业及企业工会的概况
        1.广东B企业概况
        2.广东B企业工会概况
    (二)广东B企业工会职工权益保障服务的主要内容与成效
        1.文体活动的开展提升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2.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了工作效率
        3.完善的福利体系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4.公益事业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职工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5.职工代表大会保障了职工的民主权利
    (三)广东B企业职工对于工会权益保障服务的需求
        1.职工的精神压力大,急需有效的缓解方式
        2.职工的安全生产环境有待改善
        3.职工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需求度高
        4.急需解决医疗服务与子女教育问题
        5.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有待加强
    本章小结
三、广东B企业工会权益保障服务的不足及原因
    (一)服务的不足
        1.工会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2.法律援助服务滞后,后劲不足
        3.忽视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
        4.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亟需加强
        5.企业职工对工会的认知程度低
    (二)原因分析
        1.专职岗位编制有限导致工会存在大量兼职工作人员
        2.没有及时做好内、外部资源的链接和借力工作
        3.工作方法的欠缺无法提供专业、全面的服务
        4.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基础薄弱且重视程度低
        5.工会缺少宣传渠道
    本章小结
四、社会工作介入职工权益保障服务的策略
    (一)介入基础: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2.可行性
    (二)介入原则
        1.坚持以共赢为目标
        2.始终将工会工作人员作为重点服务对象
        3.坚持社会工作专业操守
    (三)介入方式:工会购买
        1.项目购买
        2.岗位购买
    (四)介入内容
        1.加强工会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升员工对工会的认同感
        2.帮助工会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为工会组织建设奠定制度基础
        3.协助工会开展丰富的小组活动,强化职工素质提升服务
        4.链接内外法务资源,增强工会的法律援助能力
        5.整合社区教育、医疗资源,协助工会做好职工生活服务
五、结论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的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价值研究 ——知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现象之问:世界范围内现代学徒制的勃兴现象引起学界关注
        二、现实困惑: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出现亟待解决的基础问题
        三、理论发展:现代学徒制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构建需要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现代学徒制
        二、知识特征
        三、价值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现代学徒制价值的相关研究
        二、知识特征的相关研究
        三、现有研究的述评
    第五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六节 方法论与技术路线
        一、扎根理论方法论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基础:对知识与知识类别的认识
        一、实用主义认识论及其对“知识”的界定
        二、知识分类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基于扎根理论的一线员工知识特征研究的整体设计
        一、数据收集方法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三、研究的实施与材料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造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特征研究
    第一节 制造业的基本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一、制造与制造业
        二、制造业的发展及现代制造业的特点
    第二节 现代制造业一线从业人员使用的各类知识及其属性
        一、关于技术原理的知识
        二、关于工艺技术的知识
        三、关于软硬件使用的知识
        四、关于操作技艺的知识
        五、关于生产情境的知识
        六、关于判断决策的知识
        七、关于职业伦理规范的知识
        八、关于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
    第三节 各类知识的组织方式
        一、分析框架的建立
        二、制造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作用特性
        三、制造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组织方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特征研究
    第一节 服务业的基本特点
        一、服务与服务业
        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及特点
    第二节 现代服务业一线从业人员使用的各类知识及其属性
        一、关于服务理论的知识
        二、关于区域性服务的知识
        三、关于软硬件与工单使用的知识
        四、关于操作技能的知识
        五、关于判断决策的知识
        六、关于工作情境的知识
        七、关于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
        八、关于行业的知识
        九、关于职业伦理规范的知识
    第三节 各类知识的组织方式
        一、分析框架的建立
        二、服务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作用特性
        三、服务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组织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特征研究
    第一节 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特点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发展
        二、文创业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文化创意产业一线从业人员使用的各类知识及其属性
        一、关于创意理论的知识
        二、关于软硬件使用的知识
        三、关于操作技能的知识
        四、关于工作情境的知识
        五、关于判断决策的知识
        六、关于职业伦理规范的知识
        七、关于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
        八、关于行业的知识
        九、关于素材库的知识
        十、关于个性化创意的知识
    第三节 各类知识的组织方式
        一、分析框架的建立
        二、文创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作用特性
        三、文创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组织方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知识特征的比较
        一、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知识特征的相同之处
        二、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知识特征的不同之处
    第二节 不同类型知识的形成机制
        一、服务/创意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知识的形成:从know到 know+
        二、软硬件与工单使用知识的形成:操作性与认知性的共变
        三、操作技能知识/技艺知识的形成:从行为主义到具身认知
        四、工作情境知识的形成: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
        五、判断决策知识的形成:非良构问题解决的过程
        六、职业伦理规范知识的形成:社会规范与工作场所规范的互动
        七、相关岗位基本知识的形成:岗位群职业教育与企业情境学习
        八、行业知识的形成:内生与外生知识的互动
        九、素材库知识的形成:知识的个性编码与长时记忆的形成
        十、个性化创意知识的形成:个体、环境与文化的多因素作用
        十一、工艺技术知识的形成:经验体系的默会传递与理论体系的编码扩散
        十二、区域性服务知识的形成:地方知识的“双边缘”获取
    第三节 各类知识形成机制的特点
        一、发生空间:正规教育场所、非正规教育场所与非正式教育场所
        二、发展阶段:前职业教育阶段、正规职业教育阶段、在岗工作阶段
        三、形成途径: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情境感知、要素模仿、项目实施
        四、基本介质:文本、言语、行为、影音、氛围
        五、行动主体:学校、企业、行业、地方、家庭、社会、政府
        六、依托载体:身体、大脑(思维)与态度
        七、角色扮演:学生、学徒、从业人员、社会大众、独立个体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育人价值及其拓展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特点
        一、多元主体参与
        二、多种情境过渡
        三、双身份多导师
        四、工学交替运作
        五、周期灵活设计
        六、教学评结构化
    第二节 知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育人价值的表征
        一、知识的学习
        二、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知识的迁移
        四、知识的创新
        五、知识间的联系
        六、知识的迭代与更新
        七、知识学习兴趣的激发与非认知技能的提升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育人价值的实践与遮蔽
        一、价值实践: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成果的特点
        二、价值遮蔽:知识论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问题
    第四节 知识论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价值拓展
        一、从制度到思想:树立现代学徒制服务个体“经验生长”的育人理念
        二、从学习场所结合到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搭建多主体协作育人机制
        三、从地方标准到系统标准:关键领域控制下标准制定的均权模式
        四、从职业能力到核心素养:基于岗位情境的职业教育核心素养培养
        五、从单一阶段设计到多元阶梯设计:彰显现代学徒制的“终身性”
        六、从简单移植到行业特色:鼓励基于区域行业特点的模式改进
        七、从普及到适合:注重现代学徒制的适用性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不足
    第四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1 制造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编码表
    附录2 服务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编码表
    附录3 文创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编码表
后记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企业法律知识手册》受欢迎(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官指示制度研究[D]. 司吉梅.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2]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D]. 易图强.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3]社会工作参与城市社区儿童法治教育研究 ——以T社区“娃娃法庭”项目为例[D]. 龚倩.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1)
  • [4]失地农民职业培训成效的调研 ——以J市S镇为例[D]. 曹蕾.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 [5]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6]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职业教育与培训现状——基于常州的调查[J]. 杨燕. 职业技术教育, 2016(21)
  • [7]“一五”普法宣传教育研究 ——以《法制日报》为例[D]. 徐曼. 华东政法大学, 2016(08)
  • [8]河街司法:中国基层政法逻辑[D]. 黄艳好.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 [9]社会工作介入大型民营企业工会职工权益保障服务的策略研究 ——基于对广东B企业的深度访谈[D]. 张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10]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价值研究 ——知识论的视角[D]. 李政.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企业法律知识手册》畅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