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更名现象”的探讨

关于“更名现象”的探讨

一、“改名现象”漫议(论文文献综述)

姜立刚[1](2013)在《唐代流贬官员分布研究》文中指出流贬地构成客观空间的存在,流贬人则构成了人的要素。流贬人发配到流贬地,空间(流贬地)和人(流贬人)即发生联系。对流贬官员地域分布进行研究,就是要从空间和人互动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历史时期流贬人员群体处境的认知。唐代流贬官员分布研究进行的是历史地理学中的全国性断代研究。从地理空间角度复原唐代外派流贬官员安置的全貌,进一步发掘流贬官员地域安置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而找出影响外派流贬官员区域变迁的因子,分析唐代流贬官员安置区域形成、演变的规律。完全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深入发掘研究外派流贬官员的分布变迁,在当前的流贬研究中尚还薄弱。所以,唐代流贬官员分布的研究对于构建历史流贬地理学的尝试在方法论上具有探索意义。唐代流贬官员是一个数目非常庞大的群体,又散见各种文献,所以要研究唐代流贬官员的区域分布,须尽量发掘所有唐代文献、碑刻资料。尽可能地搜集出涉及流贬官员的资料,这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很有开创性积极意义的。在尽可能地搜集出涉及流贬官员的资料外,本着“尽全时空”、“人地互动”的理念,对搜集到的流贬官员进行量化,以求结论的严谨性、科学性。这样,才能深入探讨流贬地和流贬人的互动,进而进一步澄清唐王朝处理流贬问题的一些做法。从唐代流贬官员整体分布来看,由于唐代尤其是前期,存在着官员外出即贬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认识,官员不乐外任。唐代流贬官员的分布在全国就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即使在两都为核心的中原富庶地区,受惩治程度相应的小一些,也有大量贬官。当然,贬往僻远之地也是常见的做法,贬往僻远之地,多伴随着品秩下降,这反映受惩治的程度相应地重一些,贬官是对犯错、犯罪官员的惩戒,僻远之地的贬官相对还多一些。也必须看到,僻远之地并非都是安置流贬官员的渊薮,受政治、军事、民族等因素影响,同为僻远之地,流贬数量差别非常之大。僻远之地,尤其是北方、西北、西南的边地,贬官数量较少,却有数量较多的流放人员(包含流放官员)。僻远之地流贬官员安置变迁在唐代前后期有很大不同。唐代后期,政治局势发生转折性改变,随着藩镇的崛起,中央权威的日趋没落,藩镇住所成为一个个新的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贬往藩镇住所的贬官大大减少,有,也是一些轻谪。时人对外出即贬的社会认识有所改变。流贬官员尤其贬官的分布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前期是以两都为标准,外边,就是出京。但后期的外贬,有一些已经是以藩镇驻所为出发点,贬地有可能距京师更近。另外,唐代前后期,流贬官员(尤其贬官)分布,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北方,无论是富庶地区还是僻远之地,人次都大幅度下降,南方,流贬官员(尤其贬官)进一步向东南方向集中,西南区域也是大幅度下降,这种变迁,除用环境的僻,离京师的远解释外,政局变动是导致变迁的主要原因。把唐代流贬官员进行分类,分别看其分布变迁。各类贬官的区域分布有趋同的地方,相互之间也有较大差别。首先,贬与流之间性质不同,安置地虽也有交叉,但从根本上说,分布区域界限较为明显,流放着眼于边地,却边地不是安置贬官的主要区域,贬官的安置范围更为广阔。各类贬官安置趋同的地方就是大都安置于僻远之地,尤其是东南各道府州县。不同的是,刺史分布范围更广,刺史是体现流贬官员分布普遍性特征的最主要群体。唐人所说的“重京官、轻外官”,这个外官应以刺史为主,另外还包括县令。刺史、县令是治理地方的主官,只是在重内轻外的大氛围下,才易出则视为贬。后期,随着藩镇成为州之上的一级行政机构,刺史地位下降,刺史贬官增多,且多贬向江南。上佐、判司、县僚佐,多为冗余之官,多用来安置贬官。这些贬官多集中于南方僻远之处,但也有差异。从分布来看,上佐毕竟品秩较高,受贬者相应的降秩较少,也就说,受惩治程度较轻,安置地多在江南各州。判司、县僚佐品秩低,受贬者相应的降秩较多,受惩治程度较重,边地侧重于更偏远,岭南各州此类贬官数目明显增多。而且唐代后期,江南尤其岭南判司、县僚佐贬官明显增多。宦官贬官、武职(折冲)贬官、藩镇驻地贬官、东都贬官等,分布不具全国性,所以另行分析,得其特殊分布规律。总体言之,通过唐代流贬官员的分布研究,可以发现,流贬虽然是一个政治史的命题,也难以与政治史剥离;但以地理区域为主线,结合其他因素进行考察,可以深化对流贬问题的认识。这应该是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的一个尝试和突破。

魏蓓[2](2019)在《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文中认为电影自诞生起就与小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说改编成电影是小说传播的有效途径。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性作家的小说频频被改编成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它们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也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从纵向来看,这一时期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表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潜隐着中国当代社会思想氛围和精神态度的历史变迁。20世纪80年代,在人道主义指引下,改编经历了“人性的复归”到“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的过程;90年代,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改编观念相对自由、灵活,女作家参与改编的现象却减少,导演的地位凸显,改编作品中的女性渐被遮蔽;进入21世纪后,在消费主义导向下,不仅改编数量众多,题材和类型更加多样与广泛,部分改编作品在更多地展现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与情感世界的同时,突显时代女性的独特性。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也带来了主题意蕴的多重演绎、形象内涵的双重变奏、叙事策略的多维变化等相关问题。主题方面,在“忠实于原着”的基础上有不同的形式演绎,还原、变通以及延伸等。有些女作家小说的主题在电影中出现通俗性的转移,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一些女作家小说中对历史叙事的关注在电影中被消解,主题也随之简化与弱化。还有些女作家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出现主题意蕴的重构,影片与原作的主题大相径庭,这是主题的置换与颠覆。通常而言,女作家往往从女性的视角来审视其创作中的人物,而改编电影并非都由女性来编剧或执导,从虚构的小说文字到可观的银幕塑造在不同性别的导演执导中,人物形象便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女性导演执导的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有所强化;男性导演对女性意识则有所弱化,而美化男性形象。同时,女作家小说中的某些次要人物在改编的电影中被重新塑造,女性导演往往突出女性主导性与性别色彩;多数男性导演则消解小说原着中的隐含主题。此外,女性导演常增加情感因素、凸显情节的曲折动人;男性导演则淡化女性人物精神世界的开掘、增加人物行动的比重。叙事策略方面,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特征,即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主要体现在对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的偏爱和多元叙事视角杂糅,以及女性叙事视角的选择;在时间的选择层面将人物至于特定的时代,在时间的顺序安排上采取非线性叙事,兼用倒叙、插叙,增加悬念和寓意,在时间的变形层面常借助时间的省略,片段性地突显女性的人生剪影;在叙事空间的截取与呈现上隐含对人物“宿命”的某种纠葛。总体分析与对比女作家小说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在电影改编后发生的变化,彰显了女性主义在当今社会的主流传媒中的现实处境。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在扩大女性文学传播途径、丰富电影类型、增添独特魅力等意义的同时,给小说原着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和突出情感发展、忽视其他因素等方面的问题,这为当代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提供了某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得失。

陈方[3](2019)在《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庐山自东晋慧远法师起,就成为南方的佛教中心之一,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学作品在整个中国佛教文学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僧人群体的文学创作来看慧远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外部层次上具有佛经科文三分结构的特点,还运用了汉译佛典的“格义”之法进行诗文创作,并在诗文的意境上展现出“象境—神境—化境”的三个阶段。教团成员的佛教文学作品,也在导师的影响下呈现出对“象”“神”的重视、对三教的融通。除慧远外,东晋南朝时期的庐山僧人,以竺道生最有代表性,他的佛性理论使文学创作加深了对心性的思考、促进了南朝文学灵感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其语言观也促使文学理论对语言的讨论主题从工具论转变至本体论。至隋唐五代,庐山僧人数量激增,庐山佛教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与文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文人的加入也使庐山的文学活动兴盛起来。中唐至五代的庐山出现了大量诗僧,他们在作品中运用了黯然衰残的景物意象,表达孤独飘零的情思意绪,同时也对当时流行的禅宗思想有深刻的阐说。从教外文人的佛教文学创作来看。陶渊明、谢灵运与白居易是晋唐庐山佛教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诗人。陶渊明作为在佛教传入中国前期的深受儒道思想浸染的文人,他对佛教的运用主要是在词汇层面,对佛教的接纳主要还是在佛教与儒道的相通之处。谢灵运倾心佛教,他的山水诗具有与佛经近似的体制模式;其佛学思想深受慧远、竺道生影响,他不仅将庐山净土文学中的净土图景搬入诗中,还将竺道生的佛学理念运用于文学创作。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从他被贬江州开始,洪州禅成为对白居易影响最大的禅学思想之一。洪州禅不仅使白居易在文学创作上注重心性的阐发、在创作上形成平俗浅近之美,也在生活心态上使其形成了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在僧传、传说等文献建构起庐山的神圣空间后,诗僧与文人对其展开了热情的歌颂:僧人通过运用显圣意象,延展了神圣空间的书写范围,并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圣哲先贤的崇敬之情与招隐世俗的希冀之情;世俗文人赞叹佛法的神秘灵异,向往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心念世俗却高喊归隐,将神圣空间作为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于其间参悟真谛。总体来看,晋唐阶段的庐山佛教文学,其审美主体的总体创作水平呈普遍上升的趋势;佛教文学作品具有佛学思想与时俱进、写作内容日益丰富、创作手法逐渐精进三个方面的特点。

万水[4](2016)在《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对学界"重返八十年代"研究的呼应,本文从活跃于1980年代并且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份文艺理论刊物——《当代文艺思潮》入手来考察1980年代我国文学观念的演变历程。这份刊物在当时影响巨大,它所刊发的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共224篇,被《新华文摘》转载共9篇。本文认为在中国大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联和作协是文学体制的执行性实体机构。《当代文艺思潮》作为甘肃省文联主办的刊物,其性质当属文学体制的一部分。本文将《当代文艺思潮》刊发的文章大致分为四个类别:理论文本、史论文本、评论文本与方法论文本。在理论文本方面,内容十分丰富。首先,关于左翼文学理论的讨论,通过开辟"马列文艺思想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纪念《讲话》发表四十五周年"等专栏,刊发了相当一部分对已有结论提出商榷和另辟蹊径的文章,这些文章给传统左翼文学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了一个多元共生局面的形成。其次,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用"启蒙人道主义"代替了"阶级论",迅速突破"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抑或"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窠臼,将人道主义认同为人类社会的普遍原则。以是否表现了完整的"人性"为标准来对当代文学进行重新审视。但是,《当代文艺思潮》所倡导的"人道主义"难以突破"启蒙人道主义"的局限。再次,关于文学"主体性"和"向内转"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文章体现了对创作主体和对象主体的双重尊重,体现了对文学独立性的强调以及对文学研究本体性的回归。又次,关于"实践美学"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文章体现了人学、人类学本体论研究思路和以审美活动为中心的研究思路。以上讨论构成了一个倡导"人的觉醒"的系列。今天来看,《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高扬人的价值的文章,无疑推动了文学观念的变革,使之朝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这些文章也几乎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二元对立思维的窠臼。最后,关于"现代主义"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开设"国外文艺思潮之窗"栏目以及刊发如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等文章推动了 "现代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在史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就当代文学问题答<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问》和《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文艺的回顾与展望——评论家笔谈、答问》以及围绕它们所组织的一系列文章参与了"进化论"和"断裂论"的文学史观在1980年代的形成与传播。在新时期文学应该承续五四文学还是"十七年"文学的问题上,《当代文艺思潮》刊发的文章各执一词,特别是主张回归五四文学传统的文章不可避免地跌入了"本质主义"和"整体主义"的陷阱。在评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表现出比同时期的同类刊物更加大胆的特点。但也留下了缺乏时间距离而产生的"沉淀"性不足的缺憾。但是,对以王蒙的作品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的肯定,对以刘索拉、徐星的作品为代表的"现代派"小说的深入分析,对作为一个整体的"寻根文学"的关注,对新锐批评家的重视,对青年批评家的提携,是应该充分肯定的,它们都体现了文学观念在1980年代中期发生的巨大变革。在方法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开设"文艺学与社会科学"、"美学与文艺学的现代化问题"、"文艺学、美学与其他科学"、"文艺学与现代科学"、"文艺新百科"等栏目刊发了一系列研究文章,给予庸俗社会学研究方法以沉重的打击,打破文学艺术研究方法单一的局面,唤醒了文艺研究的"方法论"意识。但也存在着生硬"横移"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过高估计方法的作用的弊端。通过对《当代文艺思潮》的研究,我们发现:1980年代的文学观念远不如想象中的那样单质化、纯粹化。至少是左翼文学观念与"新启蒙"文学观念并存。"新启蒙"文学观念应该处于主潮的位置,它在1980年代的形成是"体制"内变革的结果。作为"新启蒙"文学观核心观点的文学的人学属性和文学的自律性,在1980年代中期得到了广泛认同,但却缺乏反思。传统左翼文学观并没有对"新启蒙"文学观形成打压之势,相反,持左翼文学观的人士在对待"新启蒙"文学观的时候,大多数是采取交流和探讨的态度,而且对"新启蒙"文学观的一些核心观点,他们也是接受的。

韩启轩[5](2020)在《新博物馆理论视角下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遗产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地工业活动的重要成果,是各国、各城市进入工业时代后的重要见证,对于当地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科教价值。自“工业考古学”出现以来,世界各地对工业遗产的研究一直在进行,如何科学的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将它们和现阶段人们的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至今仍旧存在的难题。武汉市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有代表性的工业城市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工业遗产,经过社会各界十余年的努力,武汉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体系,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仍存在着发展的瓶颈与困境,急需新的理论和思潮进行突破。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需要对新博物馆理论和实践进行准确的把握,同时还要对武汉工业遗产的形成过程和现状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归纳。只有将新博物馆理论的内涵、类型和核心理念梳理清楚,并明确武汉市工业遗产的形成背景及现有的价值,才能够做基于新博物馆理论对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武汉市工业遗产和新博物馆理论结合的相关对策措施。本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首先交代了这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和重难点、研究方法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并对包括新博物馆理论、工业遗产和武汉市工业遗产在内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新博物馆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分析了新博物馆理论在国内外的各种实践,着重研究了新博物馆理论和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实践案例。第二部分对1860年至1960年间武汉市工业遗产的形成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第三部分是在对武汉市工业遗产的特征和价值进行归纳的前提下,结合新博物馆理论,对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第四部分是在结合新博物馆理论的基础上,探索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相关对策。结语主要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和概括,对文章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对未来的期望。

张冬[6](2020)在《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大荒文学”既是一个有着独特历史、地理、人文内涵的区域文学现象,又是深度参与共和国文学发生发展历程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和文化体系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学活动。简言之,北大荒文学既在空间意义上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历史意义上毫无疑问地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发生和发展的生成性要素。建国不久,十万转业官兵刚下战场即开赴北大荒,从战争到建设,这本身就带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天辟地的象征意味;而此后北大荒社会主义大农场的建设,经过与其同步的文学生产的形象加工,迅速成为全国人民想象社会主义中国的重要资源。新时期伊始,北大荒文学又以知青文学等别样的姿态参与了中国当代文学变革和思想革新,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书写。上世纪90年代之后,在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社会大转型中,北大荒文学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沉寂下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走向深化阶段,更为复杂的历史语境和更为艰巨的历史任务,使人们对于文学的社会使命与自身品格,对于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经验,都展开了更为辩证和富有历史性的思考。如何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思考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路径,如何应对当下文学和文化变局中的难题,如何重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尤其是新时期以前的三十年文学经验及其变革,俨然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及其理论研究的紧要课题。这在相当程度上需要我们走出相对窄闭的纯文学迷思,在社会结构中重新理解和建构文学的历史功能和人文价值。毫无疑问,新世纪以来文学生产的巨变,尤其是网络文学以及更多新媒介文化形态的出现,都明白地告诉人们,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学生态和文化格局已经或正在展开,在新的互联网媒介资本已经占据大部文学市场份额,而新的总体性前景未明的时刻,重新回顾、梳理北大荒的文学生产,分析、反思这一带有明确总体性意识的文学生态,自然就具有浓厚的当下性。北大荒文学生产是由人民群众的文艺实践推进,并得到社会主义大农场这一典型社会主义集体倡导和推动的文学事业,简言之,是典型的带有社会主义制度实践性质的人民文学的生产。就此来说,始终内在于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北大荒文学,以其与民族文化、国家发展路径及命运的息息相关,以其制度探索和话语实践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构建的紧密关联,而在当下显示出重要的参照意义。论文第一章从总体上简要缕述了北大荒的人文历史特征,阐明北大荒开发的历史沿革及其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以此来阐明北大荒文学生产的历史与人文基质。作为论文写作的理论方法,文学生产相关理论的梳理也在这一部分进行了简要回溯,基于这一理论出发点,本文阐明了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概念内涵及其性质。论文第二章从北大荒时空场域的社会主义想象及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意象与意向性展开,指出北大荒文学生产是通过将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内容图景化、意象化,以“解放”“平等”“开创”的社会主义想象完成自身的意向表达,并由此而参与特定社会关系形态的书写和塑造。着重强调北大荒文学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和文化事业之间的密切关系,特别提出北大荒文学的社会主义想象与书写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探索的文学生产制度性实践的意义。论文第三章着重从制度设计、媒介、社团与文艺活动几个层面,对北大荒文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学生产制度实践的探索与经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分析。论文从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文学政策、规划、制度入手,整理分析了各类相关的报刊杂志,并对涉及文学社团的组建、征文、研讨等各类文学活动的历史文献进行了考察,以更清晰、更全面地总结北大荒文学生产,为进一步分析北大荒文学生产的主体、内容、自身定位、艺术传播以及潜在问题等奠定基础。论文第四章探讨了北大荒作家群体不同构成部分在文学实践中身份意识的调整、转换和认同,对作家队伍的来源、性质以及生成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考察,揭示出北大荒作家队伍结构肌理的复杂性,指出了老作家的分化与移位、新作者的成长与培养,同时阐述了群众作者群体的生成和壮大。北大荒文学的作家群虽有内部分殊,但更有意识与记忆的共相。论文第五章从具体的文学文本出发,寻绎北大荒文学作品社会主义想象与话语实践的表征方式,论述北大荒文学生产语境下的作家和作品特征。着重阐述北大荒文学作品将客观现实和观念现实揉合到文学生产之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寻找平衡,以此为基础,北大荒文学作品展开了它的三重面相,即客观现实与观念现实的互文、独特伦理风物的外化和意识形态的美学生产。论文第六章在总结社会主义阶段性完成及北大荒文学生产经验与成果的同时,客观分析了北大荒文学生产在不同时代特别是后革命时代的坚守与重生的语境中面临的现状,指出潜流化的现实,并试图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北大荒文学生产置于多元现代性的语境之中,探索其在失位和复位之间寻求突围的途径。

王根明[7](2019)在《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静斋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伊斯兰教界的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在中国宗教史、中国民族史以及中华民国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他一生译着颇丰,着作等身,首次翻译《古兰经》和《伟嘎业》为中文,还翻译波斯文学名着《真境花园》,编译《中阿双解中阿新字典》等,他还主编《伊光月报》,历时19年发行129期。“九一八”事变之后,王静斋以笔为旗,奔走呼号,为动员回民大众积极参加抗战做出了极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王静斋全身心地投入到救亡图存的洪流中,发起成立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创办抗日爱国报刊,以伊斯兰教教胞喜闻乐见的方式,译释经典,阐明教义,宣讲抗日,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大爱国教长”之一。王静斋在民国十年(1921年)首次提出了爱国爱教的主张,这个主张很快成为中国伊斯兰教界的共识,也迅速成为中国宗教界的共识,影响深远。王静斋是中国伊斯兰教着名的教长、翻译家、报人、社会活动家。本论文研究了王静斋的爱国思想及其实践活动。本论文的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活动的缘由和意义,以及学界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第2章简述了王静斋的生平与学术活动;第3章为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发轫,论述了王静斋对爱国主张的宗教解读以及国民党中央对王静斋爱国活动的肯定,用珍稀史料解析了王静斋对20世纪初叶中国国弱民贫的思考和对国家强盛的渴望,以历史事实证明王静斋深明大义,爱国爱教,守正不阿。第4章和第3章一脉相承,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人的认识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实践活动,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形成自然也是如此。第4章侧重社会实践活动,这两章的主旨是一以贯之——阐述了王静斋创立爱国组织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创办会刊(《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通告》《伊光月报》)及其历史贡献。第5章以民国史料为依据阐述了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以伊斯兰教教义宣传爱国——首次为中国伊斯兰教同胞确立“爱国属于信仰”为教义;以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为楷模,鼓舞信仰伊斯兰教的民众奋勇抗战;以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的阐释为依据,积极号召全体伊斯兰教教胞积极抗战。王静斋在抗战时期以身作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最后总结了王静斋爱国思想的特点。第6章是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影响与启示,主要论述了王静斋对中国宗教界的影响、人格魅力以及王静斋着述的学术贡献;总结了王静斋爱国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对当今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启示,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启示和对构建爱国思想理论的启示。王静斋的爱国思想,发轫于国难当头,为抗日救国而唤醒民众;其实质是以教义号召教胞热爱祖国。近百年来对回族人民和伊斯兰教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华民族大家园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各民族和各宗教的永恒主题,引导民族宗教界人士热爱和报效祖国,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王静斋的爱国思想与实践堪称是时代的丰碑。

匡秋爽[8](2015)在《从民间传说到艺术经典 ——艺术视野中的“梁祝”母题研究》文中提出“梁祝”是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母题”。它作为一个在中国文化土壤中孕育、生发和传承了近1700年的东方爱情故事,在其漫长的演化、传播历程中,逐步跨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穿越了语言、文字、审美心理和认知、思维习惯的壁垒,不仅得到了世界性的认同与欣赏,更形成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形式。“梁祝”的打动人心的魅力何在?其无远弗届的情感和精神感召力从何而来?其产生、发展和演变轨迹是怎样的?又是如何跨过了语言、文字、审美心理和认知习惯的阻碍,成功叩开了普通西方民众的接受之门?在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时代,“梁祝”的跨文化传播和接受,能够为当下中国的文化建设、发展和海外传播提供哪些经验、智慧?本文旨在从母题学研究的视角出发,以历史的、美学的方法对“梁祝”传说的生成、演化历程展开考察和分析,探讨总结出“梁祝”文艺经典化的路径:一方面研究“梁祝”在生成、演化和传播、变异的过程中,容纳、形成的那些作为最小的叙事单元、持续存在的情感和叙事“母题”;另一方面探讨“梁祝”本身作为一个艺术和文化样本的“文化母题”,如何超越时空融汇各种文艺样式,最终形成洋洋大观的“梁祝”文化的历史过程。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梁祝”传说的本事考证与历史考察、起源与流传地域、域外传播与文艺样式作以梳理和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已有的“梁祝”研究提出了“文化母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着力探讨“梁祝”作为一个文化母题的生成、演化、变异、发展和传播的历史与价值。第一章是“梁祝”母题的生成,在已有史料典籍和研究成果中整理出“梁祝”产生、丰盈、嬗变的历程,从而提炼出“梁祝”母题的两个基本文化内涵:一是对现世情谊的坚贞执着,对现实和命运的不屈抗争;二是超越现世的自由意志与生命精神。这构成了“梁祝”在演化、传播和丰富历程中最为稳固、最具感召力的基本情感和价值内涵。第二章对元明清时期的“梁祝”母题经典化之初步展开进行论述,并重点考察“梁祝”母题在进入文人视野和文艺创作之后所呈现出的“精致化”、“典雅化”的流传与演化特征,提出了“梁祝”在明清时期被中国诗词的抒情传统所吸纳、改造,成为诗词抒情的一个具有丰富情感和意蕴含量的象征“符号”的观点。第三章主要从小说叙事和影像传达两方面讨论“梁祝”母题,包括对现代学术视野中“梁祝”的缘起与价值分析,简要介绍“梁祝”母题的现代化概貌,以小说和电影为核心讨论了“梁祝”母题的现代化之路所积淀的历史经验:“梁祝”之所以能进入“四大”系统,成为中国民间传说的典范代表,一方面固然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与中国现代学术尤其是民俗学建立之初的那种将“经世致用”与“学术自律”合二为一的学术品格关联密切。第四章是以中国戏曲艺术中的越剧为范本讨论中国传统戏剧形式中的“梁祝”母题,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产生、发展、演变及传播的历史脉迹为线索展开讨论,力求揭示越剧“梁祝”为“梁祝”母题的传承传播所积累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第五章则是以音乐领域当中的经典之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例,通过对其创作、演绎、中外流传历程的考察和音乐美学的分析,明确“梁祝”母题的世界化与经典化的路径和意义。第六章是对以“梁祝”为母题所衍生的“梁祝”文艺之跨际传播的论述,主要针对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梁祝”文艺作品进行研究分析。结论部分通过对艺术视野中“梁祝”母题研究的历时梳理与剖面解析,得出“梁祝”母题从民间传说走向艺术经典所具有的规律性启示:民间“梁祝”传说是“梁祝”文艺作品的根源;文人创作是“梁祝”母题经典化的必经之路;现代媒介对“梁祝”母题的推进与创新;“梁祝”母题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构成的文化张力,对构建世界文明格局中的民族文化精神与文艺创造图谱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学术价值。

徐玉松[9](2016)在《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1949-1985) ——基于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的考察》文中提出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文代会”)对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它宣喻党的文学方针政策,统一文学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建构或调整文学体制,规定文学创作与批评的理论方法,制定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活动框架,规划了当代文学生产的方向。范式(paradigm)理论经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 Samuel Kuhn,1922-1996)提出,已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本文运用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文学范式是文学观、文学体制和文学范例的总和,指特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从事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文学工作者所一致遵循的文学观念、理论原则、制度规范、话语类型和应用范例。本文认为:在共和国初期三十余年的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文代会的召开是构建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仪式,也是中国当代文学范式嬗变的标志性事件。中国当代文学的前四次文代会构建了三种形态的文学范式。第一次、第二次文代会构建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范式(1949-1956)。在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完成这段期间,新生的国家展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想象,按照苏联模式和解放区文艺运动经验,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方向,整合文学共同体,达成反映论文学观共识,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原则,初步建立高度集中和组织化的文学体制,并以解放区文学为范例,工农兵美学由此崛起。第三次文代会构建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1956-1976)。1956年,国家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经由文学战线的斗争、摇摆,迟至1960年第三次文代会的召开,才完成文学范式的革命,由“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范式转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由于国内动荡的政治经济形势,直到“文革”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才走向常规文学阶段,工具论文学观成了共同信仰,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取代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立了专制化的文学体制,“样板文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学范例。第四次文代会构建了“新时期”文学范式(1976-1985)。随着专制文学时代的结束,政治与文学的关系得到重新认识,审美论文学观得以确立,文学体制日渐松动,文学创作和批评获得了相对独立性,文学题材、文学方法、人物类型等禁区被打破,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与西方文学理论方法的引进并行不悖,文学范例日趋多元化,文学逐渐回归到自身的发展轨道。中国当代文学三种范式在文学观、文学体制、文学范例上存在明显差异,却又在文学资源、思想逻辑和活动框架上呈现了连续性。因为文学体制改革,1985年后,垄断地位的、统一的文学范式解体。不过,文学工作者根据各自的文学知识、文学观念和审美取向,形成新的文学共同体,从而产生新的文学范式。

郑工[10](2000)在《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美术现代化研究之根本是现代转型,即中国美术如何从 传统走向现代。 本文立足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以运动陈述的方式,力图体 现中国美术现代化过程中的主流话语,并在种种阶段性规定中, 确定各自的主题。中国美术现代化运动的基本性质是自设自叙, 但每一次运动又在不同层面以不同的方式与西学发生关系,又在 不同角度质问传统,解构传统。 中国现代美术的运动进程并非现代主题的“单线绵延”, 并非以“分幕”的方式展开,也许用“分场”的概念更为合适。 分幕,是时间接续的概念;分场,是空间转换的概念。现代中国 美术的每一运动,其前后接续的时间不等,每个系列的运动并非一一首尾相连,其错综复杂的程度也实在各不相等。也许在某个 时期,运动的发生与发展会呈现前后因果关系的逻辑连接,但更 多的时候是相错展开,同时存在,共同发展。本文把握运动发生 之头绪,以此揭示整体演进序列中文化范式的替变关系。 本文以比较研究为基础,采用结构理论,在现象的铺排与 陈述中,寻找并呈现事物内在的逻辑联系。本文叙述框架中的两 个基本命题是:(一)中国美术现代化是现代化和反现代化两种 力量相互作用的产物;(二)中国美术现代化是内发的多向歧生 的模式系统。因此,本文将中国美术的现代化作为多个共在体在 现代情境中的动态交换来研究,提出“资源重组”和多模式的研 究方法,提出“外来冲奇内部反应—结构整合”的理论分析图式,并充分注意现代美术发展中的非主流因素。本文认为多模式的共 在互生,使中国美术从传统到现代成为连续性的行为,传统与现 代在经验世界中只是相对性的结构。本文在具体陈述中,注重第 一手的文献与图像资料,对现时诸家之说,时有厘正。

二、“改名现象”漫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名现象”漫议(论文提纲范文)

(1)唐代流贬官员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一) 选题的缘由
        (二) 选题研究的意义
    二、选题研究现状
        (一) 贬谪文学和贬谪心态的唐代流贬研究
        (二) 制度层面的唐代流贬问题研究
        (三) 流贬人数问题的唐代流贬问题研究
        (四) 局部区域角度的唐代流贬问题研究
        (五) 流贬人员时空分布的唐代流贬问题研究
        (六) 流贬区域贡献问题的唐代流贬官员研究
    三、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 流贬概念的界定
        (二) 唐代流贬的时空维度界定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代流贬官员总的时空分布复原
    第一节 唐代流贬官员的数量分布
        (一) 流贬官员总的数量分布
        (二) 唐代前期流贬官员数量分布
        (三) 唐代后期流贬官员数量分布
        (四) 唐代前后期流贬官员数量分布比较
    第二节 唐代流贬官员的广度分布
        (一) 流贬官员总的分布广度
        (二) 各道的分布广度
        (三) 分布广度的变迁
    第三节 唐代流贬官员的密度分布
        (一) 南北方州均比较
        (二) 各道间州均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代流贬官员总体分布机制探究
    第一节 分布广度与重内轻外观念的影响
        一、唐代地方官地位下降
        二、唐代地方官不易升迁
        三、都城的吸引功能
        四、京官地位高、易迁转
    第二节 政治军事格局的影响
        一、政治军事格局对缘边区域流贬官员分布的影响
        二、政治军事格局变动对流贬官员的地域分布变迁的影响
    第三节 藩镇对流贬官员区域集中性的影响
        一、北方藩镇对流贬官员分布的影响
        二、南方藩镇对流贬官员分布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代流贬官员分类时空分布及分布机制探究
    第一节 州县主官要官贬官时空分布及分布机制探究
        一、刺史贬官
        二、纪纲贬官
        三、县令贬官
        四、州县主官要官贬官时空分布比较
    第二节 州县一般僚佐贬官时空分布及分布机制探究
        一、上佐贬官
        二、判司贬官
        三、县佐贬官
        四、州县一般僚佐贬官时空分布比较
    第三节 唐代流放官员时空分布及分布机制探究
        一、唐代的流刑与流人
        二、流放官员
        三、官员安置与流放的异同
    第四节 特殊贬官时空分布及分布机制探究
        一、宦官贬官
        二、折冲府贬官
        三、东都贬官
        四、藩镇驻所贬官
        五、量移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西南地区为例的个案考察
    第一节 历史分期及西南区域的界定
        一、历史分期
        二、西南区域的界定
    第二节 西南地区流贬官员时空分布
        一、时间轴向上流贬官员分布
        二、空间轴向上流贬官员分布
        三、流贬官员分布与惩治程度
    第三节 西南地区流贬官员时空变迁的驱动机制剖析
        一、唐人的观念与距离因素
        二、环境与区域开发因素
        三、政治局势变动因素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后记

(2)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历程描述: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演进
    第一节 80年代:人道主义指引下的女性“发现”
        一、“人性”的复归
        二、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
    第二节 90年代:商业化大潮冲击下的女性“找寻”
        一、时代转型期的女性疏离
        二、市场中渐被遮蔽的女性
    第三节 21世纪:消费主义导向下的女性“狂欢”
        一、众声喧哗下的女性起舞
        二、观感追求下的女性涌现
第二章 主题意蕴:影像的多重演绎
    第一节 主题的“忠实”再现
        一、还原:思索女性生命体验
        二、变通:凸显女性成长历程
        三、延伸:叩问女性现实困境
    第二节 主题的通俗转移
        一、简化:专注两性情感
        二、弱化:过滤复杂人性
    第三节 主题的“意蕴”重构
        一、置换:张扬个人欲望
        二、颠覆:追忆青春岁月
第三章 形象内涵:“图”与“文”的双重变奏
    第一节 女性形象的呈现与立体化
        一、时代召唤下的奋斗女性
        二、社会浪潮中的底层女性
        三、市场推动下的“媚俗”女性
    第二节 性别视阈下的形象重塑
        一、女性导演的强化
        二、男性导演的改写
第四章 叙事策略: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
    第一节 叙事视角:定于一元或多元杂糅
        一、第三人称与女性叙事
        二、视角转换与男性观察
    第二节 叙事时间:乐于营构与跌宕变形
        一、时间的选择与女性的历史境遇
        二、时间的错乱与女性的神秘疯狂
        三、时间的变形与女性的命运起伏
    第三节 叙事空间:艺术截取与审美呈现
        一、荒僻的“角落”与美丽的心灵
        二、“躁动”的校园与焦虑的青春
        三、复杂的职场与纯真的爱情
第五章 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小说与电影的双赢局面
        一、再言说的“利”与“益”
        二、立体解读女性世界
    第二节 小说与电影“跨界”的局限
        一、电影对小说“断章取义”
        二、市场语境下的“疲”与“弊”
    第三节 小说与电影和谐共生的方向
        一、遏制无底线媚俗
        二、坚守艺术的“初心”
余论
    一、荧屏中的批判介入
    二、女性精灵的飞舞与再生
    三、阿喀琉斯之踵:电影与小说的不可通约性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3)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上编
    第一章 慧远教团研究
        第一节 庐山慧远教团及作品疏证
        一、“教团”界定与研究现状
        二、慧远教团成员考证
        三、作品考证
        第二节 慧远的佛教文学创作
        一、科文特色的三分结构
        二、融会贯通的“格义”之法
        三、净土像化与境界三阶
        第三节 教团其它成员的文学创作
        一、宗炳:味象观道
        二、刘遗民:观照具“象”
        三、王齐之:舍象重神
        四、周续之、雷次宗、王谧:格义融通
    第二章 南朝庐山僧人与佛教文学
        第一节 众僧疏证
        一、刘宋僧人
        二、齐僧人
        三、梁僧人
        四、陈僧人
        第二节 南朝庐山佛学
        一、南朝庐山佛学的特点
        二、竺道生的佛学主张
        第三节 南朝庐山佛学对文学的启发
        一、涅盘学的兴起与心性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二、顿悟成佛与灵感的生发
        三、对语言功能的重视——言意鱼筌的内在思路
    第三章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与文学
        第一节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考辨
        一、隋代僧人
        二、唐代僧人
        三、五代僧人
        第二节 隋唐五代庐山佛教
        一、以庐山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为背景
        二、与世俗关系密切
        三、佛学思想有继承有邅转
        四、结社活动兴盛
        第三节 唐五代庐山诗僧与僧诗
        一、唐五代庐山诗僧
        二、唐五代庐山僧诗
    第四章 庐山神圣空间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神圣空间
        一、神圣空间的形态
        二、庐山神圣空间的建构
        第二节 文学书写
        一、从山林圣像到生命的圣化——神圣空间的扩展
        二、显圣意象的灵活运用——神圣空间的塑造方式
        三、神圣空间中的情思意绪
下编
    第五章 陶渊明诗文的佛学意蕴辨析
        第一节 陶渊明与佛教的渊源
        一、家族渊源
        二、陶渊明的佛教交游
        第二节 陶渊明诗文中的佛理
        一、佛教语汇的引用与演绎
        二、与佛教哲学思想的矛盾之处
        第三节 佛理外衣下的儒道内核
        一、顺其自然的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
        二、追求自由的道德理想与人生态度
    第六章 谢灵运的佛教文学创作
        第一节 谢灵运的佛教因缘
        一、家族因素
        二、谢灵运与佛教的交集
        三、情系庐山
        第二节 谢灵运诗文的佛学色彩
        一、佛经体制与谢灵运诗歌的写作程式
        二、净土思想与文学创作
        三、《与诸道人辨宗论》与谢灵运的创作观念
    第七章 洪州禅与白居易的生活美学
        第一节 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
        一、匡庐便是逃名地
        二、忧喜心忘便是禅——白居易的禅学思想
        第二节 “平常心是道”的生活美学
        一、文学创作:诗意地栖息
        二、生活心态: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
    第八章 世俗与神圣
        第一节 世俗笔下的庐山神圣空间
        一、神秘灵异的神圣空间
        二、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
        三、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
        四、行禅持律的指引明灯
        第二节 心系世俗与向往神圣
        一、身处神圣心系俗
        二、归隐皈依常流露
        三、热衷入社崇先圣
        四、了悟佛法心亦无
结语
附录1 唐五代庐山禅宗僧人宗系传承表
附录2 晋唐诗词中的庐山佛教文化意象
附录3 东西林寺诗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4)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体制内的革新者——《当代文艺思潮》概况
    第一节 《当代文艺思潮》发生场域
    第二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来龙去脉与编者、作者群体
    第三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风雨人生"
    第四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编刊思路与栏目设置
第二章 左翼文学理论探讨——《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一)
    第一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马列文论研究的趋势
    第二节 反映论文学观与典型理论的作用和时代命运
第三章 人的觉醒——《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二)
    第一节 人道主义讨论
    第二节 "主体性"与"向内转"
    第三节 实践美学与凡俗的文学观
第四章 现代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的命运——《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三)
    第一节 中国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知识谱系
    第二节 《当代文艺思潮》中的现代主义主题
第五章 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的革新——《当代文艺思潮》之方法论文本研究
    第一节 1982-1984:"方法论热"的预热
    第二节 1985-1987:"方法论热"的升温及其余绪
第六章 断裂进化与继承传统——《当代文艺思潮》之史论文本研究
    第一节 "进化论"与"断裂论"的文学史观
    第二节 左翼传统与五四传统
第七章 作家、作品、批评家评论——《当代文艺思潮》之评论文本研究
    第一节 作家、作品评论
    第二节 对评论家的评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当代文艺思潮》总目录(1982-1987,共三十三期)
附录二:《当代文艺思潮》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转载文章一览表
后记

(5)新博物馆理论视角下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新博物馆理论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二) 工业遗产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三) 武汉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难点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一) 研究的重难点
        (二)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新博物馆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一、新博物馆理论的发展
        (一) 发展历程
        (二) 新博物馆学与传统博物馆学的对比
    二、新博物馆理论的内容
        (一) 核心理念
        (二) 基本原则
        (三) 工作目标
        (四) 组织与结构
    三、新博物馆理论的实践
        (一) 生态博物馆
        (二) 社区博物馆
    四、新博物馆理论与工业遗产的结合实践
        (一) 克勒索-蒙特梭煤矿社区生态博物馆
        (二) 铁桥峡博物馆
第二章 武汉市工业发展历程与工业遗产的形成
    一、清代末期(1861-1911):武汉工业的起步与崛起
        (一) 《天津条约》与武汉工业的起步
        (二) 张之洞与武汉工业的崛起
        (三) 清代末期形成的工业遗产
    二、民国初期(1912-1937):武汉工业的黄金期与波动
        (一) 民国初年武汉工业的黄金期
        (二) 20年代末30年代初武汉工业的波动
        (三) 民国初期形成的工业遗产
    三、战乱时期(1937-1949):武汉工业的萧条与挣扎
        (一) 抗战西迁与武汉工业的萧条
        (二) 抗战胜利后武汉工业的挣扎
        (三) 战乱时期形成的工业遗产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1950-1960):武汉工业的复兴与飞跃
        (一) 政策扶持下武汉工业的恢复
        (二) 一五期间武汉工业的飞速发展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形成的工业遗产
第三章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及问题
    一、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价值与特征
        (一)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价值
        (二)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特征
    二、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现状
        (一)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政策
        (二)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模式
    三、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 原真性受到破坏
        (二) 民众参与度不高
        (三) 市场开发有限
        (四) 集聚效应不明显
        (五) 教育功能缺失
第四章 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展望
    一、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一) 保护和利用具有相同目的的统一性
        (二) 保护和利用具有相互制约的矛盾性
        (三) 保护与利用具有相辅相成的促进性
    二、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一) 保存工业遗产原真性
        (二) 加强社区参与
        (三) 重建集体记忆
        (四) 发挥教育功能
        (五) 提升经济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学术价值、应用前景
        (一)对北大荒文学的总体性研究
        (二)对北大荒文学的微观研究
        (三)学术价值与应用前景
    三、论文基本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四、本文的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开发北大荒与北大荒文学生产
    第一节 开发北大荒:历史与社会的透视
        (一)北大荒的人文历史特征
        (二)北大荒开发的阶段进程
        (三)北大荒开发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作为生产的北大荒文学
        (一)文学作为生产
        (二)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概念内涵
        (三)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性质
第二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与社会主义想象
    第一节 解放、平等与开创:北大荒时空场域内的社会主义想象
        (一)革命的浪漫理想与解放的激情
        (二)集体劳动与身份平等
        (三)面向未来的新世界
    第二节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意象与意向性
        (一)文学的意象化与意向性
        (二)北大荒文学的现实意象与社会意向
第三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制度性实践
    第一节 制度设计的党性原则与去专业化写作
    第二节 报刊杂志与文学生产空间的开辟
        (一)《北大荒文艺》与北大荒文学的军旅气质
        (二)《北大仓文艺》与文学作品的文化空间
        (三)生产与生活的战歌:《农垦报》的文学副刊
    第三节 群众性文艺活动与北大荒精神认同
        (一)群众创作氛围的形成
        (二)北大荒气质与北大荒精神
    第四节 文学生产与集体主义的生成
第四章 北大荒作家群体的结构生成
    第一节 结构肌理的差异性与复杂性
        (一)北大荒作家队伍的人员构成
        (二)作家队伍的结构重塑
        (三)两个时期的作家队伍生产
    第二节 分殊与共相:新老作家的发展曲线
        (一)老作家的改造与移位
        (二)文学生产制度下的新作家养成
        (三)共相:意识与记忆的共同体
    第三节 群众作者队伍与新型文学生产
        (一)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文学生产方式
        (二)与时事政策相呼应的文学生产
        (三)与农场群众性文艺活动结合的生成方式
第五章 现实与浪漫:北大荒文学作品的三重面相
    第一节 客观现实与观念现实的互文
        (一)互文性概念的内涵
        (二)北大荒文学互文性的表征与价值
    第二节 独特伦理风物的外化:人物、结构与风格
        (一)塑造与记录:把捉“时代新人”的典型元素
        (二)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三)追求崇高:北大荒文学生产的美学风格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美学生产
        (一)意识形态与文学生产
        (二)北大荒文学:美学产品的意识形态规定性
第六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经验、潜流与问题
    第一节 社会主义想象的阶段性完成
        (一)新社会个体自觉的文学塑造
        (二)社会主义文化氛围的形成
        (三)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时代效应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制度的实践经验
    第三节 潜流与暗礁:北大荒文学生产经验中的局限
        (一)过度依赖特殊的历史语境
        (二)平白的艺术表现方式
        (三)刻板的政治宣传
    第四节 后革命时代的坚守与重生
        (一)后革命时代的新问题
        (二)突围与重生之路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1.5 相关术语的界定
2 王静斋生平与学术述略
    2.1 生平事略
    2.2 学术述略
    2.3 小结
3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发轫
    3.1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萌芽
    3.2 王静斋对爱国主张的阐释
    3.3 国民党中央对王静斋爱国活动的肯定
    3.4 小结
4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实践活动——创办爱国组织与报刊
    4.1 创立爱国组织中国回民救国协会
    4.2 创办爱国会刊
    4.3 《伊光月报》的爱国报道
    4.4 小结
5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5.1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内容
    5.2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特点
6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影响与启示
    6.1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影响
    6.2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启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8)从民间传说到艺术经典 ——艺术视野中的“梁祝”母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学术史的回顾
        (一)“梁祝”传说的本事考证与历史考察
        (二)关于“梁祝”传说起源和流传地域的讨论
        (三)关于“梁祝”传说域外传播的探讨
        (四)关于“梁祝”文艺样式的研究
        (五)关于《梁祝文化大观》与《梁祝文库》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意义与方法
        (一)母题学:本文的研究视角与可行性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梁祝”:一个文化“母题”的生成(东晋至南宋)
    一、“义妇”祝英台:“梁祝”传说的雏形
    二、“梁祝”故事的丰盈与嬗变
    三、“化蝶”:生命意志、自由精神的超现实显现
    四、作为“文化母题”的“梁祝”
第二章“梁祝”母题经典化的初步展开(元明清)
    一、从“史料”到“文人创作”:“梁祝”母题的经典化
        (一)“梁祝”传说文本化的肇始
        (二)元明清时期的“梁祝”文艺概貌
        (三)文人创作对“梁祝”母题的影响
    二、“梁祝”叙事的精致化和典雅化
    三、作为抒情符号的“梁祝”
    四、“梁祝”与明清市民文艺思潮
第三章“梁祝”母题的文学叙事与大众传播
    一、走向“四大传说”:现代学术视野中的“梁祝”
    二、“梁祝”小说的产生与影响
        (一)“梁祝”小说发展至今所经历的三个时期
        (二)“梁祝”小说模式固化的缘由
        (三)“梁祝”小说与“梁祝”戏曲的渊源
        (四)“梁祝”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三、“梁祝”母题的现代认知与大众传播
        (一)“梁祝”母题与现代大众文化
        (二)“梁祝”影像叙事中的蝴蝶意象
第四章 中国传统戏剧形式中的“梁祝”母题
    一、越剧的萌芽时期及发源地
    二、步入上海戏曲舞台的“小歌班”
        (一)“小歌班”进军大上海
        (二)男班时期的“梁祝”唱片
    三、女班时期的越剧唱腔与越剧改革
        (一)“三花一娟”与“四工腔”
        (二)女班时期的“梁祝”唱片及剧目创编
    四、越剧改革与《梁祝》的三度改编
        (一)袁雪芬与越剧革新
        (二)运用新声腔的越剧剧目《梁祝哀史》
        (三)建国初期的新版《梁祝哀史》
        (四)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艺术特色
    五、银幕经典:彩色戏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一)彩色戏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产生及创作过程
        (二)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三)对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评价与阐释
    六、新时期以来越剧《梁祝》的复兴与重新演绎
        (一)新世纪再生经典——“小百花”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小百花”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艺术创新与价值
第五章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西遇合与传统母题的重生
    一、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孕育与诞生
        (一)创作初衷与时代背景
        (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成功问世
    二、中外小提琴演奏家对《梁祝》的演绎与诠释
        (一)中国小提琴演奏家弓弦下的《梁祝》
        (二)国外小提琴演奏家诠释的“蝴蝶爱情”
    三、民族音乐传统的创造性现代转化
        (一)凸显民族特色的音乐题材
        (二)源于越剧“梁祝”的音乐主题
        (三)中国民族乐器及其演奏技法的融汇
        (四)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理念观照下的“梁祝”
    四、西方音乐艺术的本土化与民族化
        (一)主奏乐器——小提琴
        (二)西方古典音乐曲式与“梁祝”母题的遇合
        (三)中西音乐优质元素的成功组合
    五、世界的心灵语言:“梁祝”音乐的情感诉求与审美特征
    六、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一)国内传播与艺术历程
        (二)传统艺术经典的当下境遇与传承拯救
        (三)半个世纪的艺术盛宴
第六章“梁祝”母题的跨际旅行
    一、天籁回声:“梁祝”文艺在东北亚
        (一)“梁祝”传说在朝鲜半岛的流传
        (二)“梁祝”母题在日本的传播及本土化
    二、琴瑟和鸣:“梁祝”文艺在东南亚
        (一)“梁祝”文艺在印尼的传播与本土化
        (二)“梁祝”文艺在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流布与改编
    三、异域蝶韵:“梁祝”文艺跨际传播的动因与规律
        (一)“梁祝”传说的文学创编及其本土化
        (二)越剧“梁祝”的跨文化传播及影响
        (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跨文化传播及影响
        (四)西方学者对“梁祝”舞台剧的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9)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1949-1985) ——基于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一、文代会研究现状
        二、当代文学范式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范式理论的提出与内涵
        二、范式理论的基本概念
        三、文学范式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研究思路、意义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
    第一节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形塑
        一、文学观的统一
        二、文学体制的建构
        三、文学范例的塑造
    第二节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形态
        一、重新认识当代文学史分期
        二、当代文学范式的延宕特征
        三、当代文学范式的三种形态
    第三节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革命
        一、革命的原因:反常现象和危机
        二、革命的表征:文代会的召开
        三、革命的完成:嬗变与进步
第二章“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范式
    第一节 新想象:国家文学的设计
        一、建国前的文学观论争
        二、反映论文学观的确立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提倡
        四、文学共同体的构成
    第二节 新体制:文学体制的初建
        一、文学机构的建立
        二、文学期刊的管理
        三、文学批评的法则
    第三节 新美学:工农兵文学的崛起
        一、工农兵文学的范例培植
        二、工农兵文学的话语编码
        三、工农兵文学的话语类型
第三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
    第一节 新道路:社会主义文学道路的探索
        一、工具论文学观的形成
        二、走向常规文学的曲折历程
        三、工农兵创作主体的涌现
    第二节 新机制:文学体制的专制化
        一、文学机构的专制
        二、文学期刊的专制
        三、文学批评的专制
    第三节 新风格:样板文学的突起
        一、样板文学的范例变迁
        二、样板文学的话语编码
        三、样板文学的话语类型
第四章“新时期”文学范式
    第一节 新认识:改革时期的文学想象
        一、文学思潮解放的潮汐
        二、审美论文学观的形成
        三、革命现实主义的提倡
        四、文学共同体的分裂
    第二节 新状态:文学体制的重建
        一、文学机构的民主管理
        二、文学期刊的自主管理
        三、文学批评的审美转换
    第三节 新征程:走向多元的新时期文学
        一、新时期文学的多元范例
        二、新时期文学的话语原则
        三、新时期文学的话语类型
第五章 当代文学范式嬗变的辨识
    第一节 范式的边界与阻抗
        一、范式的边界
        二、短暂的反复
        三、主流与支流
    第二节 范式的断裂与承续
        一、范式的区隔
        二、范式的承续
        三、革命与进步
    第三节 范式的解体与新生
        一、解体的原因
        二、危机的呈现
        三、范式的再生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第一部分 导论:中国美术的现代化
    第一章 现代化:一个过程的描述语
    第二章 中国美术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第三章 转型期三大学派的文化整体观
    第四章 现代转型的理论视角及分析工具
第二部分 演进与运动(Ⅰ):美术革命
    第五章 新工艺运动
    第六章 新美术运动
    第七章 民族化美术运动
第三部分 演进与运动(Ⅱ): 革命美术
    第八章 第一整合期: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大众美术
    第九章 第二整合期: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美术
    第十章 第三整合期:文化大革命的红色美术
结语:自设与自叙的中国现代美术
    1.他设与自设:文化立场与话语权
    2.自设与自叙:历史主体观念的变革
    3.文化形象和模式整合

四、“改名现象”漫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代流贬官员分布研究[D]. 姜立刚. 西南大学, 2013(08)
  • [2]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D]. 魏蓓.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3]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D]. 陈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D]. 万水.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5]新博物馆理论视角下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 韩启轩.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D]. 张冬.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之研究[D]. 王根明.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8]从民间传说到艺术经典 ——艺术视野中的“梁祝”母题研究[D]. 匡秋爽.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8)
  • [9]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1949-1985) ——基于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的考察[D]. 徐玉松. 苏州大学, 2016(08)
  • [10]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D]. 郑工.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0(01)

标签:;  ;  ;  ;  ;  

关于“更名现象”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