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后注射预防眼外伤经验

球后注射预防眼外伤经验

一、球后注射预防眼球损伤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黄毅君[1](2021)在《刘喜明教授基于“火热上冲”理论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总结》文中指出目的:(1)观察中医药治疗Graves眼病(GO)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证候及活动度等。(2)基于中医“火热上冲”理论对刘喜明教授治疗GO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方法:(1)研究对象: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在刘喜明教授门诊就诊的Graves眼病患者66例。(2)研究方法:根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剔除标准收集病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观察0周、4周、12周、24周患者一般情况、症状积分、证候证素、临床用药等变化。(3)统计方法:运用Excel Office 2010、IBM SPSS Statistics 26.0、IBM SPSS modeler 18.0对数据进行概率统计、相关性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66例GO患者,女性占比85%,男女比例约为1:5.6,总体年龄分布在11岁到64岁,高发年龄集中于31-60岁。2.治疗前后症状变化:2.1 CAS评分变化:66例患者中,治疗前活动期患者为30例,非活动期患者36例,经24周治疗后活动期患者为2例,非活动期64例;经4、12、24周治疗,CAS评分与0周相比均具有显着差异(P<0.01)。2.2眼部症状变化:眼部症状出现次数最多的为眼球胀(78.79%),其次为畏光(69.70%)、眼睑肿胀(59.09%)等;经过24周治疗眼部总症状积分较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2.3全身症状变化:66例患者治疗前全身最多见的症状依次为为急躁易怒(91.29%),怕热(47.35%)、多汗(37.12%)、心悸心慌;全身症状总积分经治疗4、12、24周后较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3.证候证素:3.1证候分布:66例患者264诊次进行证候的统计分析,其中痰(湿)火上扰证占比39%,火热亢盛证占比31%,阴虚火旺证占比22%,气阴两虚证占比8%。3.2证素分布:通过66例患者264诊次的统计分析,火热证素的最多,占83.33%,其次为阴虚、湿浊、气郁等。4.用药分析:本研究涉及中药121味。(1)用药频率:依次是车前子(64%)、龙胆草(56%)、黄芩(52%)、黄连(47%)、生地黄(43%)等;(2)处方用药规律的研究:基于关联规则的药物组合分析,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车前子、黄芩(支持度52.27%,置信度81.13%),黄芩、黄连、车前子(支持度35.98%,置信度82.11%),核心药物车前子、龙胆草、黄芩、黄连、生地黄;通过聚类分析,常用的药物组合有黄芩、黄连、车前子(P=0.310),泽泻、茯苓、猪苓(P=0.398),麦门冬、百合、山药、北沙参(P= 0.313),石斛、女贞子(P=0.363),栀子、龙胆草(P=0.332),通草、柴胡(P=0.357)。结论1.临床特点:本研究66例G多见于女性(85%),高发年龄于31-60岁(72.73%),病因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中医病机为气郁化火、火热上冲为主。2.临床症状及改善:GO的CAS评分与中医火热导致的症状相似,眼部症状、全身症状皆与中医“火热”理论密切相关;中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眼部症状、全身症状及CAS评分,且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疗效逐步提高。3.证候证素分布:辨证火热亢盛、痰(湿)火上冲、阴虚火旺、气阴两虚,证素分布为火热(83.33%)、阴虚(33.71%)、湿浊(32.58%)、气郁(30.30%),符合“火热”致病的病理特点。4.治则治法:刘喜明教授基于“火热上冲”理论治疗GO,发病以“火热”为重要因素,治疗需实火宜清心泄肝、虚火当滋阴液、有湿者利湿、用药需达眼目。5.用药特点:刘喜明教授治疗GO最常用的药物有车前子、龙胆草、黄芩、黄连、生地黄;药物配伍特点:泽泻、茯苓、猪苓;黄芩、黄连、车前子;麦门冬、百合、山药、北沙参;石斛、女贞子;栀子、龙胆草;通草、柴胡。

康婷婷[2](2020)在《韦氏三联九针对视神经萎缩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即刻效应》文中认为目的:视神经萎缩是多种视神经疾病发展的最终结局,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或丧失,视野缺损,眼底可见视盘颜色变淡或苍白,它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致盲眼病,目前视神经萎缩的治疗仍是世界难题。西医主要针对病因治疗,在病因去除后则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针灸作为传统医学的特色治疗手段之一,其在临床治疗视神经萎缩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对视神经萎缩患者视觉电生理的改善尤为明显,但目前关于针灸治疗本病的机制,尤其是针灸如何干预患者电生理而改善视功能的研究较少。“韦氏三联九针”是韦氏中医眼科治疗视神经疾病的重要处方,既往研究证明其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显着,因此本研究从视觉电生理角度探讨“韦氏三联九针”治疗视神经萎缩产生疗效的机理,为韦氏三联九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性提供证据,弘扬和推广韦氏眼科学术思想,提高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使广大患者受益。方法:本试验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试验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应用“韦氏三联九针”疗法对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东方医院的35例不同原因的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并分别于针刺前、针刺得气后即刻、留针30 min、拔针后10 min对患者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检查,记录1°和15 ’空间频率下各时间点P100波峰潜时及N75-P100振幅数据,应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析针刺前后不同时间点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①P100峰潜时:1°和15’空间频率下,针刺前、针刺得气后即刻、留针30 min,拔针后10 min各时间点P100波峰潜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空间频率下拔针后10 min与15 ’空间频率下留针30 min与针刺前相比P100峰潜时缩短,有统计学意义;1°空间频率下针刺得气后即刻、留针30 min与15 ’空间频率下针刺得气后即刻、拔针后10 min与针刺前相比P100峰潜时有缩短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针刺得气后各时间点间两两比较P100峰潜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N75-P100振幅:1°和15’空间频率下,针刺前、针刺得气后即刻、留针30 min,拔针后10 min各时间点N75-P100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得气后各时间点与针刺前相比N75-P100振幅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针刺得气后各时间点间两两比较N75-P100振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韦氏三联九针”疗法对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针刺,患者针刺后P100峰潜时较针刺前有所改善,可见“韦氏三联九针”对PVEP电位的改变表现为易化效应,这种改变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①针刺即刻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加,视觉中枢生物电活动增强;②针刺引起视觉中枢神经递质含量改变,进而影响VEP变化;③针刺改善了视神经的血液循环以及暂时提高了未完全受损的神经节细胞的兴奋性,通过每次针刺作用的叠加,促进视神经的修复,进而改善视神经的传导功能;④“得气”可能是针灸产生即刻效应的中医理论基础。“韦氏三联九针”可改善视神经传导功能,保护未完全受损的神经节细胞,为韦氏三联九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性提供了依据。

孔瑞明[3](2020)在《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设计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对医疗成像领域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90年代,一种结合光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成像技术—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应时而生。OCT是在低相干干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通过分析被测样品和参考臂的返回干涉光,可以实时的构建出被测物体的层析图像,并且由于采用的是近红外光源进行光学成像,相比于CT和MRI等,OCT可以实现高分辨无损检测。OCT在提出初期都是基于时域的OCT(Time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TD-OCT),随着科学家们对光学的理解日益加深,频域OCT(Frequency-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逐渐取代了时域OCT,FD-OCT又分为谱域OCT(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以及扫频OCT(Swept Sourc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S-OCT)。除此之外,多种功能型OCT,多模态OCT,结合组织光透明技术成像的OCT系统也陆陆续续被提出,在医学成像领域获得了极佳的研究成果。本课题主要是围绕SD-OCT系统以及SS-OCT系统的搭建以及眼科成像应用方面来展开,主要是结合组织光透明技术,在眼科OCT成像深度上进行拓展。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列举如下:(1)对SD-OCT成像基础理论做了细致的研究,对系统的构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一套SD-OCT系统,系统的中心波长为840nm,带宽为51nm,最大成像速率为70k Hz,纵向分辨率6.1μm,最大成像深度为7.1mm。(2)对SS-OCT成像基础理论做了细致的研究,对系统的构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一套SS-OCT系统,光源的中心波长为1310nm,带宽为80nm,成像速率为100k Hz,纵向分辨率为9.4μm,最大成像深度为9.6mm。(3)对眼调节理论以及眼眶内组织疾病进行了基础研究,并结合组织光透明技术(Tissue Optical Clearing,TOC),对离体和在体兔眼睛的眼后节进行了光学透明处理。其中,我们通过SS-OCT系统观测到了TOC技术对OCT眼前节成像深度的拓展效果,为OCT在眼调节测量的应用种提供了新的测量手段。我们通过SD-OCT系统获得了兔眼后节成像深度拓展的照片。实验通过球后注射方法,首次将TOC应用到在体眼底,获得了眼后节透明图像以及眶内组织间隙的组织图像。这为OCT在眼底深处疾病的诊断,尤其是框内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

毛晓明[4](2019)在《Graves眼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平目汤疗效的观察》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采用hTSHR-A亚单位重组质粒结合电穿孔免疫BALB/c雌性小鼠,和hTSHR-A亚单位活化的脾细胞免疫同源BALB/c雌性小鼠两种方法建立Graves眼病小鼠模型,评估优选出更加理想的Graves眼病小鼠模型;并观察平目汤对Graves眼病小鼠模型的疗效。研究方法第一章Graves眼病小鼠模型的建立第一部分采用hTSHR-A亚单位重组质粒结合电穿孔免疫BALB/c雌性小鼠的方法建立Graves眼病小鼠模型。第二部分采用hTSHR-A亚单位活化的脾细胞免疫同源BALB/c雌性小鼠的方法建立Graves眼病小鼠模型。实验结束,观察小鼠眼部外观变化;MRI扫描并通过Image J软件分析测量小鼠眼外肌体积变化;ELISA检测小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抗体TRAb水平;病理染色观察小鼠甲状腺和眼眶组织学变化;电子分析天平称量小鼠眼球后脂肪组织及眼球重量并计算百分比。比较两种方法建立的Graves眼病小鼠模型,通过评估优选出更加理想的Graves眼病小鼠模型。第二章平目汤干预Graves眼病小鼠模型的疗效观察构建优选的Graves眼病小鼠模型,方法同第一章。检测血清TRAb,阳性表达小鼠作为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平目汤低剂量组(平低组)、平目汤中剂量组(平中组)、平目汤高剂量组(平高组)四组。平目汤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灌胃30天后,ELISA检测小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抗体TRAb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甲状腺和眼眶组织学变化;电子分析天平称量小鼠眼球后脂肪组织及眼球重量并计算百分比。研究结果:第一章Graves眼病小鼠模型的建立第一部分hTSHR-A亚单位重组质粒结合电穿孔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Graves眼病小鼠模型。1.实验结束,模型组3/12(25%)的小鼠眼部出现眼裂增宽,结膜、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眼球突出。2.MRI扫描检测显示模型组3/4只小鼠眼外肌体积增大。3.和空白组(Ctrl)、空质粒组(GV219)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FT4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中4/12(33.33%)高于正常参考范围上限(空质粒组`x+2S);血清TSH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中5/12(41.67%)低于正常参考范围下限(空质粒组`x-2S);血清TRAb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其中5/12(41.67%)高于正常参考范围上限(空质粒组`x+2S)。4.和Ctrl、GV219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眼球后脂肪与眼球重量的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5.模型组7/12(58.33%)小鼠出现了甲状腺组织学改变,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部分腺泡腔内物质吸收,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少数滤泡破坏,可见滤泡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向腔内突起。6.模型组6/12(50%)小鼠发生眼眶组织病理学改变,眼球后大量脂肪细胞堆积,脂肪细胞间隙增宽,肌纤维排列紊乱、断裂,肌纤维间、脂肪细胞间蓝染的胶原纤维增多、粘液物堆积,肌间隙脂肪组织增生、堆积,肥大细胞浸润明显。第二部分hTSHR-A亚单位活化的脾细胞免疫同源BALB/c雌性小鼠建立Graves眼病动物模型。1.模型组(注射hTSHR-A亚单位重组质粒免疫小鼠活化的脾细胞106个)1/12(8.33%)小鼠眼部出现结膜、眼睑水肿。2.MRI扫描检测显示模型组2/3只小鼠眼外肌体积增大。3.和对照组(注射空质粒免疫小鼠活化的脾细胞106个)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FT4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中1/12(8.33%)高于正常参考范围上限(对照组`x+2S),血清TSH水平明显降低(P<0.01),其中3/12(25%)低于正常参考范围下限(对照组`x-2S);血清TRAb水平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和对照组相比,小鼠眼球后脂肪与眼球重量的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5.模型组8/12(66.67%)小鼠甲状腺上皮细胞因受压而变扁平,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有明显的肥大和增生,同时伴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6.模型组7/12(58.33%)小鼠发生眼眶组织病理学改变,眼球后可见大量脂肪细胞堆积,脂肪细胞间隙增宽,肌纤维排列紊乱、断裂,肌纤维间和脂肪细胞间蓝染的胶原纤维增多,肌间隙脂肪组织增生、堆积,肥大细胞浸润明显,脂肪细胞间粘液物堆积。第二章平目汤干预Graves眼病小鼠模型的疗效观察145只造模小鼠,其中有59只小鼠血清TRAb水平高于正常参考范围上限(空白组`x+2S),作为模型小鼠,并随机分组,用药观察,结果显示:和模型组相比,平目汤不同剂量干预后血清FT4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平中组下降明显(P<0.05);血清TSH水平均有上升,其中平中组较明显(P=0.05);各组血清TRAb明显下降(P<0.01);平中组和平高组眼球后脂肪组织和眼球重量的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或P<0.01);眼眶组织病理学显示,平目汤不同剂量组小鼠眼球后脂肪细胞堆积、淋巴细胞浸润较空白组多,较模型组减少;甲状腺组织病理学显示,平目汤不同剂量组小鼠甲状腺部分滤泡腔内物质吸收,滤泡腔可见均匀红染的胶质,间质较多,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浸润程度较空白组多,较模型组少。研究结论1、hTSHR-A亚单位重组质粒结合电穿孔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的Graves眼病小鼠模型和人类Graves眼病病理学特征及血清学表达更为接近。2、平目汤可有效降低Graves眼病小鼠模型血清FT4、TRAb水平,一定程度升高血清TSH水平,改善甲状腺炎症,有效减轻眼球后脂肪组织积聚。

张利多[5](2019)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轻-中度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轻-中度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Graves眼病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Graves眼病患者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基础治疗,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推拿治疗,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对比,评定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观察指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突眼度对比,观察组在治疗前分别与治疗4周、8周后进行对比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3.证候积分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分别与治疗4周、8周后进行对比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4.GO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8周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2.6%,对照组总有效率56.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能有效改善Graves眼病患者的突眼度、眼部胀痛、眼睑水肿等证候及生活质量;2.针刺结合推拿治疗Graves眼病疗效优于西医基础药物治疗;3.颈部取穴针刺、眼部按摩治疗眼部疾病患者更易接受,安全性评价较好,无严重不良副作用。

朱海萍,孙轶军[6](2016)在《球后注射致眶尖综合征一例》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球后注射致眶尖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球后注射致眶尖综合征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72岁,因右眼突然视物不见6 h就诊,门诊以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收入院,予扩血管、营养神经等治疗效果不显,住院12 d后予曲安奈德球后注射,注射后出现高眶压表现,右眼仍无光感,眼眶MRI检查示球后出血,并出现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及视神经损伤症状,确诊为眶尖综合征。结论眶上裂及眶尖部结构复杂,某些医疗性损伤可致眶尖综合征发生;眼科医师应熟知眶上裂及眶尖部解剖关系,仔细医疗操作,避免医疗性损伤的发生。

黄莹[7](2015)在《电针结合眼部内刺法治疗滑车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评估电针结合眼部内刺法治疗滑车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滑车神经麻痹提供一种疗效更为确切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滑车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眼部内刺法,选取上斜肌为主穴区,给予固定电针参数持续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结合传统针刺法,给予同样的电针参数刺激。每天1次,每次留针40分钟,15次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眼球移动距离和复视恢复情况,根据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2例,痊愈率40.0%,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7例,痊愈率17.2%,总有效率为75.9%,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1电针结合眼部内刺法治疗滑车神经麻痹有效,为临床治疗滑车神经麻痹提供了新的选择。2电针眼外肌穴可改善复视恢复情况以及代偿头位,明显促进眼外肌功能的恢复。3电针结合眼部内刺法治疗滑车神经麻痹疗效显着,其有效率及痊愈率高,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组。

卢万宝,陈福[8](2014)在《球后神经阻滞麻醉在基层医院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球后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各类白内障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对232例白内障在球后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麻醉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232例手术,麻醉满意率达到100%,术中未出现常规麻醉可能出现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球后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各类白内障手术的麻醉效果是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

周友惠[9](2013)在《球后麻醉后一过性黑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阐述球后麻醉后一过性黑朦原因,综述球后麻醉后出现一过性黑朦的急救和预防措施研究进展。

甘秀翠,王光琳,袁瑾钰,段金玲[10](2013)在《球后注射治疗Graves眼病并发症的预防对策》文中提出通过认真细致的分析24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认为做好操作前准备,规范球后注射方法,加强重点环节的管理,强化患者风险教育,加强护士业务培训等,均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二、球后注射预防眼球损伤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球后注射预防眼球损伤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刘喜明教授基于“火热上冲”理论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治疗Graves眼病研究概述
        1 眼与脏腑的关系
        2 眼与经络相连
        3 中医眼病的辨证方法
        4 现代中医对Graves眼病的证治
        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西医Graves眼病的研究概述
        1 GO的定义
        2 流行病学特点
        3 发病机制
        4 诊断
        5 治疗
        6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刘喜明教授治疗GO的临床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治疗前后眼部症状变化
        2.3 治疗前后全身症状变化
        2.4 治疗前后GO活动度的变化
        2.5 证候证素分布
        2.6 用药分析
    3 讨论
        3.1 一般情况
        3.2 临床特点: 多有“火热”
        3.3 刘喜明教授基于“火热上冲”理论治疗GO的临床总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2)韦氏三联九针对视神经萎缩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即刻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视神经萎缩的西医研究进展
        1. 视神经萎缩的定义
        2. 视神经解剖组织学
        3. 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病理
        4. 视神经萎缩的病因
        4.1 视神经炎
        4.2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4.3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4.4 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GON)
        4.5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
        4.6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
        4.7 中毒性视神经病变
        5. 视神经萎缩的分类
        6. 视神经萎缩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6.1 临床表现
        6.2 诊断依据
        7. 视神经萎缩的辅助检查
        7.1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
        7.2 视野检查
        7.3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
        7.4 瞳孔检查
        7.5 影像学检查
        7.6 基因检查
        8. 视神经萎缩的治疗
        8.1 病因治疗
        8.2 药物治疗
        8.3 体外反搏治疗
        8.4 高压氧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视神经萎缩的中医研究进展
        1. 中医对视神经萎缩的认识
        1.1 病名溯源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论治
        1.4 专方验方
        2.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
        2.1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溯源
        2.2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应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病例选择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技术路线
        3. 研究方法
        3.1 治疗方法
        3.2 观察指标
        3.3 评价标准
        3.4 减少误差及控制偏倚的措施
        3.5 统计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分析
        2. 观察指标分析
        2.1 1 °空间频率下P-VEP结果分析
        2.2 15'空间频率下P-VEP结果分析
    三、讨论
        1. “韦氏三联九针”理论基础及处方思路
        2. “韦氏三联九针”针刺手法及临床应用讨论
        2.1 近眼周三针
        2.2 眼周透穴三针
        2.3 全身辨证三穴
        3. 韦氏三联九针对视神经萎缩患者P-VEP的即刻效应讨论
        3.1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机理讨论
        3.2 针刺干预视觉诱发电位的机制讨论
        4. 结论
        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1: 病例观察表
附录2: 不良事件记录表

(3)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设计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OCT的发展
        1.2.1 OCT在分辨率上的发展
        1.2.2 OCT在成像速度上的发展
        1.2.3 OCT成像深度的发展
    1.3 多模态OCT的发展
        1.3.1 荧光-OCT多模态成像系统
        1.3.2 光声-OCT双模态成像系统
    1.4 OCT-光透明剂辅助成像
    1.5 OCT在眼科中的应用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6.1 选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OCT技术原理
    2.1 OCT低相干干涉理论
    2.2 SD-OCT成像原理
        2.2.1 SD-OCT系统参数
    2.3 SS-OCT成像原理
        2.3.1 扫频激光光源
        2.3.2 SS-OCT系统参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频域OCT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3.1 SD-OCT系统设计搭建
        3.1.1 光源
        3.1.2 干涉仪
        3.1.3 光谱仪
        3.1.4 数据采集与处理
    3.2 SS-OCT系统设计与搭建
        3.2.1 扫频光源
        3.2.2 干涉仪
        3.2.3 平衡探测器
        3.2.4 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合光透明剂在兔眼OCT成像深度拓展中的应用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离体兔眼成像深度拓展实验
        4.2.2 在体兔眼成像深度拓展实验
        4.2.3 透明效果恢复实验
    4.3 实验结果
        4.3.1 离体兔眼光学透明效果
        4.3.2 在体兔眼透明效果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与创新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4)Graves眼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平目汤疗效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Graves眼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第一部分 hTSHR-A亚单位重组质粒结合电穿孔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Graves眼病小鼠模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及耗材
        2 实验方法
        2.1 过表达载体构建
        2.2 RT-PCR重组目的基因质粒在工具细胞株中的表达检测
        2.3 Graves眼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2.4 模型评估
        2.5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质粒的鉴定
        3.2 小鼠眼部外观表现
        3.3 小鼠血清FT4、TSH、TRAb水平比较
        3.4 小鼠眼球后脂肪组织占眼球重量百分比比较
        3.5 小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变化
        3.6 小鼠眼眶组织病理变化
        3.7 小鼠眼外肌体积的变化
    第二部分 hTSHR-A亚单位活化的脾细胞免疫同源BALB/c雌性小鼠建立Graves眼病小鼠模型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及耗材
        2.实验方法
        2.1 过表达载体构建
        2.2 RT-PCR重组目的基因质粒在工具细胞株中的表达检测
        2.3 Graves眼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2.4 模型评估
        2.5 统计学处理
        3.实验结果
        3.1 质粒的鉴定
        3.2 小鼠眼部外观表现
        3.3 小鼠血清FT4、TSH、TRAb的比较
        3.4 小鼠眼球后脂肪组织占眼球重量百分比的比较
        3.5 小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变化
        3.6 小鼠眼眶组织病理变化
        3.7 小鼠眼外肌体积的变化
    第三部分 分析和讨论
        1 国内外Graves眼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2 hTSHR-A亚单位重组质粒结合电穿孔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Graves眼病小鼠模型
        3 hTSHR-A亚单位活化的脾细胞免疫同源BALB/c雌性小鼠建立Graves眼病小鼠模型
    第四部分 实验小结
第二章 平目汤干预Graves眼病小鼠模型的疗效观察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药物
        1.4 实验仪器及耗材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给药方法
        2.3 取材
        2.4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小鼠血清FT4水平
        3.2 小鼠血清TSH水平
        3.3 小鼠血清TRAb水平
        3.4 小鼠眼球后脂肪与眼球重量百分比
        3.5 小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变化
        3.6 小鼠眼球后脂肪组织病理变化
    4 分析和讨论
        4.1 现代医学对Graves眼病的认识
        4.2 祖国医学对Graves眼病的认识
        4.3 平目汤方解
        4.4 平目汤对Graves眼病小鼠模型的疗效
    5 实验小结
研究特色及创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Graves眼病的中医治疗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三 :测序结果
附录四 :方法步骤

(5)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轻-中度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1.中医对Graves眼病的认识
        1.1 病名源流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眼病的经络、取穴研究
        1.4 针灸治疗GO的现代研究
    2.西医对GO的认识
        2.1 西医对GO发病机制的认识
        2.2 GO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3 西医对GO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受试者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2.临床观察路线
    3.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疗效标准
        3.4 观测指标
        3.5 意外情况的处理
        3.6 统计学分析
    4.研究结果
        4.1 基本情况比较
        4.2 治疗前情况比较
        4.3 治疗后情况比较
第三部分:讨论
    1.疗效分析
    2.针灸推拿治疗GO的有效性分析
    3.选穴的有效性分析
    4.基础药物的选择
    5.不足与展望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病例报告表
    附录 B:知情同意书
    附录 C:病例观察表
    附录 D:症候积分表
    附录 E:GO生活质量评分表(GO-QoL)
    附录 F:实验路线图
    附录 G: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6)球后注射致眶尖综合征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2.1疾病概述
    2.2治疗方法
    2.3经验教训
    2.4预防措施

(7)电针结合眼部内刺法治疗滑车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滑车神经麻痹的认识
        1.1 中医对滑车神经麻痹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对滑车神经麻痹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对眼与经络关系的认识
        1.4 中医对眼与脏腑的生理关系
        1.5 中医治疗滑车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进展
    2. 现代医学对滑车神经麻痹的认识
        2.1 西医病因病机及解剖学基础
        2.2 西医治疗现状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和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治疗方法
        2.3 注意事项
        2.4 观察指标及方法
        2.5 疗效评定标准
    3. 统计学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脱落情况
        4.2 基线比较
        4.3 治疗结果与分析
    5.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电针结合眼部内刺法治疗滑车神经麻痹选题目的
    2. 眼部内刺法及选穴的理论依据
    3. 电针对恢复滑车神经麻痹的机理研究
    4. 复视产生的机理
    5. 研究结果分析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个人简历

(8)球后神经阻滞麻醉在基层医院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一般资料
2 方法
    2.1手术方法
    2.2 麻醉方法
3 效果
    3.1 手术效果
    3.2 麻醉效果
    3.3 麻醉并发症
4讨论

(9)球后麻醉后一过性黑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原因
    1.1 麻醉技术
    1.2 血管痉挛
    1.3 药物刺激
    1.4 病人心理因素
2 急救
    2.1 立即终止手术
    2.2 吸氧
    2.3 给予扩血管的药物
    2.4 眼球按摩
    2.5 心理疏导
3 预防
    3.1 加强实施麻醉者的培训
    3.2 术前了解病人情况
    3.3 术前预防性用药
    3.4 充分交流

(10)球后注射治疗Graves眼病并发症的预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2预防对策
    2.1原因分析:

四、球后注射预防眼球损伤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刘喜明教授基于“火热上冲”理论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总结[D]. 黄毅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韦氏三联九针对视神经萎缩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即刻效应[D]. 康婷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设计及其应用研究[D]. 孔瑞明.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
  • [4]Graves眼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平目汤疗效的观察[D]. 毛晓明.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轻-中度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研究[D]. 张利多.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球后注射致眶尖综合征一例[J]. 朱海萍,孙轶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16(04)
  • [7]电针结合眼部内刺法治疗滑车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5(01)
  • [8]球后神经阻滞麻醉在基层医院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J]. 卢万宝,陈福. 今日科苑, 2014(11)
  • [9]球后麻醉后一过性黑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进展[J]. 周友惠. 全科护理, 2013(31)
  • [10]球后注射治疗Graves眼病并发症的预防对策[J]. 甘秀翠,王光琳,袁瑾钰,段金玲. 内蒙古中医药, 2013(26)

标签:;  ;  ;  

球后注射预防眼外伤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